教育信息技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5: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育信息技术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教育信息技术论文

篇(1)

  

   信息技术课教学中,由于教材里有关技术方面的内容远多于信息获取、传输、处理、分析、应用的内容,再加上教学过程中频频接触计算机软硬件,占据了这门课程的绝大多数时间;同时,具有指挥棒作用的信息技术会考中的题目也侧重于考核学生的软硬件操作的熟练程序,这就很容易让师生片面认为信息技术教育就是学习计算机软硬件知识和操作,这就背离了信息技术课真正的教学目标,走进了唯技术论的误区。

  

   误区一 技术学习是教学目标

  

   设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信息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它的学习范畴远大于计算机学科的内涵。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对学生的计算机及其软件的操作能力的培养应归于信息的收集、处理,因此在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计算机和网络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操作等,更要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和信息素养,即:能够快捷有效地获取信息,熟练地、批判性地评价信息,准确地处理信息,创造性地使用信息。使他们具备终生学习的意识和利用信息技术处理生活、学习问题的能力。

  

   与信息能力和信息素养相比,技术是第二位、浅层次的。可以设想,今天一些优秀的软件,如VB、Office、Windows等将来都有可能被更好的软件取代,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却有很大的相似性,正如对于编程而言,具体的语言是可选的、多变的、愈来愈强大易用的,而算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思路却基本保持不变。这便要求教师不仅教会学生使用信息工具,更要教会学生从信息技术的角度,正确理解、判断、评价信息,拓宽学生的视野和思路,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可以这样说,信息技术课的设立是为了培养创新人才,而不是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者。

  

   在这方面有一些反例,如社会上有些人利用自己掌握的计算机技术盗窃网上银行、制造病毒、成为黑客攻击网站等,这些现象如果没有引起信息技术课教师的充分重视,在教学中未能有意识地对学生正确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信息观念,难免会产生新的计算机犯罪。例如:有的老师在讲穷举法时,提到可用此算法编写破解密码的程序,立刻有学生问能不能编出破解取款机上密码的程序。可见对信息的理解、评价和正确利用在很大程度上比计算机的具体操作更为重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课教师能够经常、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信息技术素养、道德、法规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信息观。

  

   误区二 计算机是门独立学科

  

   由于存在“学科本位”的思想以及应付会考等原因,部分教师只注重课本知识的教学,忽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缺乏与其他课程整合的意识,这也是信息技术教育的一大误区。信息技术课应融会到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时时考虑到与其他课程的渗透,教师的这种意识甚至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能力都会产生很大影响。

  

   最近,我听了几节信息技术评优课,同是讲Word中的自选图形,一位老师只是把课本内容讲完了事,另一位老师则是用自选图形绘制了高中物理课本中的各种图形,如物体受力图形等,显然,后一位老师深刻领会了信息技术课的内涵,将这门课的学习与其他学科有机地联系在了一起,学生通过这节课不但能很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也能联系到其他课程的学习。如果计算机老师都能像这位老师这样,信息技术课的教学才会发挥应有的作用。又如VB程序课,一位老师只讲了课本上的几个例子,另一位老师则讲了如何用VB编写一个打印数学上的正弦和余弦函数图形。从课堂气氛和课后效果看,后者明显好于前者。

  

篇(2)

1引言

生理学的知识大部分是通过实验获得的,所以生理学实验在整个教学环节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因此,在实验教学中,怎样才能有效的组织生理学实验教学,怎样能使抽象的理论和复杂的操作变得简单化,如何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实验教学效果,是目前生理学实验教学需要重要改进和探索的课题之一。通过实践证明,把多媒体课件引入到实验教学中,能更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以下是我在教学实践中,对将多媒体教学融入到传统教学中有何优点谈的几点体会,以供参考。

2多媒体组合教学能较好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

传统的实验教学是老师利用板书进行讲解,学生对于实验的原理和操作的理解和观察是静态的,而生理学动物实验内容较为抽象、手术操作难度较大。对教师来讲,传统的讲授方式很难将其中涵盖的内容完全用语言讲清楚;对学生来讲,从未接触过手术器材及手术操作,听起课来很吃力,很难完全清楚掌握手术步骤。例如家兔的颈总动脉插管技术,以前是在黑板上画一个颈部手术示意图。示意图很难体现颈部解剖层次、结构和毗邻组织。这样,学生在分离颈总动脉时很容易出错,甚至导致实验失败。据统计,传统教学方法在动物实验中,成功率为70%左右。而现在使用多媒体教学,老师在讲授实验操作时,先配合图片进行讲解,使学生大致了解各个部位的解剖结构。再让学生观看一遍动物手术录像,通过完整的录像演示对动物进行麻醉、固定、切开皮肤和肌肉、分离血管和神经、颈动脉插管等全过程,使学生对手术操作有个初步概念,手术部位的解剖层次、结构和毗邻组织一目了然;然后,带教老师结合实际进行讲解。最后学生自己动手进行操作。这样,学生对手术器械及操作步骤了解清楚,操作动作较规范,操作速度较快,实验成功率高。我们统计,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后,生理学实验的成功率达到95%以上。如果个别组实验失败,该组同学可以通过观看录像和学习成功组实验结果,达到实验目的。通过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克服在传统教学中出现的弊端,使学生感受直观,记忆深刻,学生可以通过推理及形象思维而记忆,大大提高了学习的效率,使学生掌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达到了实验课要求的效果。

3充实了课堂信息,扩大了教学容量

生理学实验的内容多,但是授课时间偏少,要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全面的、基本的操作知识是很困难的。然而多媒体课件能把教师从大量的讲解、板书和示教中解脱出来,借助多媒体的优势,对信息进行优化处理,它利用文字的闪现、图形的缩放与移动、颜色的变换等手段,不仅容量大,速度快,效果也更好[1]。使得教师在有限的时间里讲述更多的信息,从而扩大了教学容量,节约了时间,增加了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起了很好的作用。

4对教师自身素质的提高,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篇(3)

首先是对于搜索引擎的使用上,82.6%的未成年网民会选择使用,网络音乐81%,网络视频63.5%,网络文学44.8%,以上均低于青少年总体水平。但在网络游戏中,未成年网民使用比例高达76.4%,导致的网游上瘾和沉迷的人群越趋庞大,也出现了形形且备受争议的“戒网瘾”培训班。

2.信息技术教育关注度差

没有关注就没有发展,未成年阶段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并未能够深入人心,导致教学配套的整体滞后。因而,制度和观念的约束,是我国信息技术教育面临的巨大挑战。

二、信息技术教育改革具体实践

基于笔者对国内外信息技术教育发展的了解以及教育信息化的应用,结合自己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观点,针对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改革提出如下的意见或建议。

(一)组建专业信息技术

教育科研机构目前我国职业信息技术教育已经具备一套完善的体系,而义务教育阶段却没有专业的研究机构进行这片领域的产学研相关工作。面对众多的社会职业培训机构,应该有一些专业的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机构,将其课程进行合理的转化,有选择的嫁接在中小学课程中。教育信息化和信息技术的教育工作,将是此类机构的主要工作内容。

(二)教材的信息化信息技术

教育区别于其他课程,更新快,呈现方式需要更加多样化,很多知识无法通过课本有效传递。而信息化的教材具备更新方便、成本低、表现形式多样性的特点,已经在诸多网络教育平台中广泛使用。

(三)教学过程的改革

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网络应用的使用情况进行有目标的改革,可以使用如下方式。

1.增加信息获取方法的学习截止到2013年12月,仅我国境内的网站数目就达到了320万个,网页数达到了1500亿个,网页长度更是进入了PB的计数时代,而全球的信息量会更多。在海量的信息中,如何通过有效的方法准确、快速地查找到所需的信息,有一定难度除加强搜索引擎学习之外,更应该讲解信息在网络上的分布特点。同时,对于其他学科的知识学习,可以通过在线教育平台获取相关信息,比如现如今有关作业批改、题库试卷、课程视频、问答、文库、百科、资源共享网站等,构成了庞大的学习信息获取网络。

2.增加信息良莠的判别与认知,加强信息素养教育早在2011年,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就分析报告,80%以上未成年人犯罪与网络相关。2013年美国有一项最新研究也显示,青少年浏览一条香烟广告就想吸烟的欲望增长22%。更何况在如今的互联网中,充斥着大量不良信息,如涉黄、涉赌、暴力等,这些内容要比香烟广告更加影响未成年学生的健康发展。因而,在信息技术教学过程中,就应该尽到教育应尽的责任,起到早期预防的功效。

(四)教育体制的变革

首先,可以增加高等院校信息技术相关专业的自主招生或者特殊招生的考核。这也是在我国现行的高考体制下,信息技术这门课程不作为“大课”前提下的一条出路。其次,增加各层次信息技术课程课时,尤其是农村学校。

篇(4)

二、对我国信息技术教育提出的对策

1、打破传统教学观念,提高学校对信息教育的重视程度

当代科学发展迅猛,科技已经渗透到各行各业,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已经是必不可少的生存技能,学校领导应该树立正确的教学理念,放远视野,不要将目光局限在升学率的狭小范围,而应该为学生的未来着想,重视对学生有用的课程。只有学校重视了,信息技术教学才能有效的进行。学校应该严格按照新课标的规定,安排计算机课程,同时,不能吝惜购买设备的资金,这是为保证教学质量必须付出的投入,没有什么好吝啬的。只有提高了重视度,完善了相应的教学设备,才能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平台,促进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

2.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良好的教师资源

学校想要提高信息技术教育水平,必不可少的条件就是优秀的计算机教师。学校应该为学生配备足够数量的高素质的计算机教师,让学生享受到良好的教师资源。同时,学校还可以设立奖励机制,鼓励计算机教师的工作,提高教师对课程的积极性。常开公开课,检测并不断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鼓励创新性教学,鼓励教师的新型教育方法,不断尝试和改进。一定要根据计算机课程的需要,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不能重理论轻实际,也不能重实际而轻理论,应该把握好两者的关系,使学生更好的掌握信息技术知识。另一个需要强调的问题是,学校不应该把设备管理和维修之类的工作塞给计算机老师,而应该有专门的技术维修人员,老师的工作是教授学生知识,许多学校将这类维修杂活交给老师,不仅仅是对计算机老师的不公平待遇,更给他们许多压力,这会严重打击他们的教学积极性。

篇(5)

2远程教育的概念及特点分析

2.1远程教育的概念

传统教育的方式都是教师与学生面对面的交流授课,远程教育则是利用网络技术将授课内容传递到其他一处或是多个学生的面前,取代了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方式。一般我们将远程教育定义为远程教学、学习的方式都称为远程教育,它可是学校,也可以是社会上的各类教育机构。

2.2远程教育自身的特点分析

远程教育所具有的特点如下:(1)与传统教育所不同,远程教育摈弃了教室里面对面的授课,教育者与学习者在参与远程教育时,两者都分离的。(2)远程教育可以采用网络技术进行实时的双向交流,它与课堂上的交流是有区别的。(3)学生在接受远程教育时可以是多个个体,也可以是单个的个体,在学习时大家都是分离的状态,属于个别教育,学习效率较高。(4)使用各种多媒体设备帮助学生接受知识,教学辅助设施较多。

2.3远程教育比传统教育所具备的优势

远程教育充分利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与传统教育相比,它所具备的优势更加明显:(1)开放性的优势;它可以在任意时间、地点,针对的对象也可以是任何人。(2)灵活多样的方式;使用远程教育进行学习时,可以自行选择,使学习变得主动起来。(3)交换式教学;教师与学生之间可以采用邮箱、通讯工具等网络技术进行及时的交流。(4)知识流通性加强;通过远程教育使得知识流通性更强,可以将最新的知识及时的传递到山区等师资力量较差的地区。(5)知识库容量大且更新及时,远程教育的载体存储量大,可以在里面找到所需要的知识,且更新及时。

3信息技术与远程教育间的关系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才创造了远程教育,两者相辅相成携手发展,信息技术的存在是远程教育实施过程的基础。信息技术的发展推动了远程教育的进步,同时人们获取科学知识更加便利与迅速,反之也推动了信息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网络技术的应用,更是为远程教育带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前,世界上普遍认为三代信息技术为远程教育的实施提供了理论基础。函授教育也就是第一代的远程教育,它采用的技术主要是当时流行的邮政以及印刷。广播电视教育是典型的二代远程教育,它利用的是电视为媒介为每个人传递学习的信息,可以是声音资料也可以是影响资料,需要注意的是电话、录音、录像等等非广播电视为媒介的教育课程也是第二代的远程教育。广播电视只是我们最熟知的二代远程教育的代表之一。第三代远程教育的典型代表既是网络教育,第三代远程教育包含了第一代远程教育与第二代远程教育,它是它们的升级版本,既有印刷材料、录像、录音,还有电视、电话等多媒体设备,还综合了最新计算机网络技术,可以说,第三代远程教育集合了当今世界上的最新技术。在现今社会,人们依然认为印刷媒体还是最直接、最方便的学习媒体,并且学习效率也较高,新老媒体没有实质上的交接代替,我们在使用到今天来将,每一代远程教育都有其优势及其使用的范围。

4远程教育采用信息技术后的具体应用及创新研究

4.1信息技术应用到远程教育的意义

学校或是其他的一些教育机构运用各种信息技术或媒介为多个个体传递教育信息的过程即为远程教育的应用,学习者主要是在校外等多个分分散的地点,利用的学习资源也不尽相同。远程教育与信息技术的结合有效的提高了教学的效率,同时,信息化的远程教育还能更好将知识传递到每个人,对教育的发展及教育的普及有很大的作用,它对人才的培养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2远程教育在运用信息技术后的特点

4.2.1教材的多样化

采用多媒体设施能够将教学的内容变得多样化、生动化,它可以将知识点更加形象、生动的表现出来。例如,在英语教学的过程中,采用一个词汇软件,这个词汇软件将动词与图片结合起来,比如“chase(追逐)”,首先软件会告诉你正确的英语发音,其次还会给你解读这个单词的意思为“某人后面奔跑(run)”,同时还会给出一张两个小朋友奔跑互相追逐的照片,最后,它还能引申出其它的相关单词来,比如“run(奔跑)”,配备声音与图片的解说,非常的形象生动。利用这样的软件教学,可以将知识变的生动有趣,且知识之间都是存在着互相联系,不再那么枯燥乏味,同时这种媒介措施使得知识互相链接又被我们成为超链,这种多媒体教学成为超媒体教学。

4.2.2资源庞大

网络技术的使用,尤其是Internet的使用,使得信息的获得更加方便且全面,它能迅速的查询到全世界的信息资源,学生可以在这其中寻找自己需要的学习信息,同时也能将自己的知识共享给大家。目前网络上的教育资源种类非常多,比如教育网站、电子图书馆、电子书刊杂志、新闻网站等等一系列的资源。

4.2.3个性化教学

人工智能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先进,它能根据学习者的需要来建立智能导师系统,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来为学生提供其需要的信息知识。

4.2.4自主化学习

教育学认为必须要学生能自主的学习才能实现教育的意义,且目前社会发展的趋势也是鼓励学生自主化学习,这也是信息化远程教育的发展趋势。超媒体等已经在开展自主化的学习方式,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生活。

4.2.5自动化管理

信息技术也能为远程教育提供计算机的管理教学系统,它主要的内容为学习任务分配、计算机打分与测试以及学习诊断等等方面,最新的技术已经可以自动建立储存学生的学习档案、电子作品等。

4.2.6建立虚拟环境

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建立起虚拟教室、虚拟校园,甚至是虚拟实验会等虚拟环境,但是这带来的也是虚拟教学。

4.3虚拟环境的作用

虚拟环境具体应用到远程教育中具有以下的几点作用:

4.3.1弥补缺陷

远程教学是存在一定缺陷的,比如场地、经费不足、实验设备等存在问题,这也会使得一些必须开设的实验课没有正常进行,导致了教学效果受到一定影响。采用虚拟环境的方法,可以弥补这些缺陷,学生在家就能进行操作实验,并且可以获得实验结构,与真实的结果相差无几。

4.3.2规避实验风险

虚拟实验可以避免现实实验中的一些潜在危险,比如化学实验中的燃烧、爆炸等现象。虚拟手术可以避免学生手术操作失误带来心理阴影。

4.3.3没有时间、空间的局限性

在虚拟环境下,学生不再受时间以及空间的限制,可以对学习的内容进行任意的筛选,如发电厂,学生可以在虚拟环境中随意了解每个发电环节,这是现实环境所不能提供的。

4.4虚拟教学的具体应用开展

4.4.1学习知识

虚拟教学在远程教育中体现在两点,首先,它能帮助我们充分的观察到现实中无法了解到的事物变化过程,带给我们更加直观的信息资源,将信息更生动、形象的表达出来。比如,地理教学时,虚拟的极地环境可以让我们更真实的感受当地的自然景观,可以将地理知识形象的印刻到我们的脑海中。其次,将抽象变为形象、理论变为实际,加深知识的理解。这在物理教学中更加常见,例如加速度的演示,能更直观的观察加速度变化时物体的各项变化。

4.4.2开阔学习思维

虚拟教学能开阔学生的思维环境,利用虚拟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对知识进行各种假设建立虚拟环境,然后获得不同的结果。在化学学习中,我们虚拟不同物质的化学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可以进行无数次的化学反应,甚至可能获得新的物质。使用虚拟环境进行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重要的是提高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以及创新能力。

4.4.3虚拟实验

信息技术能够带给我们更加真实虚拟环境,我们完全可以建立起虚拟的实验室,包括物理、化学以及地理实验室。在虚拟的实验室中,我们可以随意的做自己想做的实验,并且由于是虚拟环境,我们可以不担心,实验会造成什么破坏。比如,地理实验室中,我们可以模拟火山实验、海啸实验等。

5远程教育运用信息技术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5.1信息技术在远程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5.1.1硬件设施

信息技术主要是对数据资源的处理,我们需要与之配套的硬件设施才能将这些信息更加同步的分析、传递。当前,我们国家还存在网速带宽等一些问题,这会对远程教育造成一定的影响。

5.1.2信息重复以及技术实力问题

当前,我们国家的教育平台很多,存在信息重复,教育资源质量不高的问题,有些资源是互相抄袭的,还有的课件知识粗糙,审核简单,不能提供真正有用的知识。

5.2处理措施

5.2.1完善基础设施

基础设施的完善需要国家给予一定的扶持,提高网络带宽,尤其是偏远地区的设施,这对我们的教育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5.2.2推广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的发展迅速且对知识的更新换代也非常快,这也要求我们要更加广泛的推广信息技术,保证其覆盖要全面,不单单是学校的教育,还要面向社会,普及到更广的范围内。

5.2.3规范市场,提高质量

面对众多的教育软件,我们需要加强行业的管理,提高各种教育软件的质量,对教学内容差、结构不合理的软件要适当的给予淘汰处理,保证知识传递的质量。

篇(6)

2信息技术教育的发展现状和问题

目前我国聋校的教育教学模式已经形成体系,随着我国的网络信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应用,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在聋校的探索实践工作也在逐步展开。伴随着我国教育信息化的不断开展,信息技术的教育已经成为聋校教学和教育的主要内容,从而也成为特殊教育的主流。其一,随着我国目前对特殊教育的资金和技术的投入不断加大,聋校也慢慢地建立了自己的多媒体教室和信息技术中心,但是由于目前对于特殊教育的投入相对于其他教育的投入较低,所以,这种对于特殊教育有限的投入依然很难满足特殊教育信息化发展的深度和广度,导致信息技术教育无法正常的开展,这都是由于资源投入不平衡的情况造成的。其二,由于目前的教育模式还相对落后,有些学校的教育理念和模式还相对落后,特殊教育依然以原有的教育内容为主体,没有结合实践情况进行更新,导致信息技术教育很难在聋校开展和实践,信息技术教育未能成为特殊学校教育的主流模式,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它的发展相对缓慢,它覆盖教育的范围较窄,没有充分发挥出信息技术教育的优势所在。其三,就是政府部门和学校对特殊教育的信息化教育还不重视,没有充分认识到信息化教育的重要性以及对聋生未来发展的影响,只是单纯地认为聋生只要学好特殊教育规定的内容就好,信息技术教育对他们来说还相距甚远,因此国家和学校应该把做好聋生的信息化教育放到特殊教育的首位。其四,由于目前特殊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教师的水平和技能也是良莠不齐,导致聋校的信息技术教育的水平和质量参差不齐,导致聋生对于信息技术的了解不全面,阻碍了信息技术教育在聋校的开展和推广。

3加强信息化教育在聋校开展的对策和思路

3.1国家应该加强特殊教育财力支持只有国家进一步加大特殊教育资金和技术的投入,才能使聋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更好的发展。聋校可以利用资金购置一些可利用、低投入、高产出的基础教学设备,为信息化技术教育配备高效的硬件设施;学校还可以利用资金对教师进行专业的指导和培训,让他们通过专业的信息技术培训,这样可以促进学校信息化技术教育的提高。

3.2提高教师和学校的信息技术教育水平教师应该通过网络和参加培训班等形式积极学习有关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理论,而且学校应该积极组织信息化技术教育的培训和研讨,建立网络信息化平台,让教师的教学课件和经验与资源都可以经过信息处理上传到网上进行互相交流学习,这样便于特殊教育学校教师信息化技术水平和教育水平的提升,而且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一平台学到更多的信息技术方面的知识,从而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良性的基础。学校应该把教师信息技术教育水平的高低作为评价和考核教师的标准,这样可以督促教师提高自己这方面的技能。

篇(7)

目前,我国职业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分为四个类型,即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劳动社会保障部门与企业办学。这就导致职业院校的管理呈现逐一种职能交叉、条块分割的问题,不仅导致教育资源利用率差,也无法提升办学效益。

1.2业务部门的管理不协调

政府各个业务部门之间的管理协调性较差,从财政归属进行分析,教育事业费用是由财政部门管理的,而教育事业的发展则由教育部门进行制定;从管理模块来看,技工院校与职业培训由劳动保障部门负责监管,职业高中与高职院校则由教育部门来管理,这无疑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管理成效。

1.3内部管理存在脱节问题

在我国教育部门之中,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是由两个不同的部门进行管理的,在现代社会,强调中高职院校衔接的背景下,两个教育部门的脱离脱节问题已经凸显出来,这也给职业教育工作的发展造成了体制性的障碍。

1.4政府权责不对称

国家法律法规有着明确的规定,县政府需要肩负农村职业教育与培训的职责,但是,目前很多地区都存在县财政为职业教育支出经费的问题,而部分职业院校也未制定好完善的管理制度,权责不对称问题严重。

1.5社会缺乏参与职业教育的热情

与一般的高等教育相比,职业教育并没有特殊性,这就难以吸引专家、企业、行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到其管理过程中,失去了这些社会力量的支持,企业教育很难实现可持续发展。

2利用信息技术改善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现状

针对现阶段下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存在的种种不足,部分地区已经开始进行了改革尝试,借鉴其他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我国职业教育管理体制需要积极地进行改革,形成统筹管理的局面,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2.1利用信息技术成立好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

为了实现对职业教育工作的统筹管理,我国可以成立专门的职业教育管理委员会,委员会由政府部门、教育部门、人事部门、劳动保障部门的领导与专家担任,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解决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将政府与社会的责任深刻地落实到实处,利用信息技术协调好教育部门、计划部门、劳动部门、财政部门之间的关系,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好基础。

2.2做好政府职能部门的调控工作

在职业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政府发挥着统筹协调与管理的职能,为了保障职业教育事业可以得到可持续发展,可以为办学主体在招生规模、招生方式、经费使用上提供更大的自利,控制好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之间的比例,对职业学校的管理工作进行统筹管理,将法律手段与经济手段应用在其中,不断完善职业教育的办学条件,并开展全面的监督工作,规范其办学行为。此外,还需要根据职业教育的发展特点来完善现阶段的政策法规,让职业教育可以朝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2.3利用信息技术设置好专门的职业教育处

为了便于统筹管理,教育部门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设置好专门的职业教育处,将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统筹纳入到这一部门中进行管理,合理安排培训工作,帮助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突破体制,凡是涉及两者之间的衔接问题,都可以通过职业教育处进行解决。如果办学条件成熟,可以由当地政府来成立职业教育培训机构,对全社会开展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工作,对整个职业技术教育活动进行统一的协调与管理。

2.4利用信息技术加强业务部门之间的沟通

在未来阶段下,还需要做好教育部门与劳动部门之间的沟通工作,教育部门不仅要主管学历证书的发放,还需要协助劳动部门来发放职业资格证书,利用信息技术做好对各级技工学校的管理工作,建立起一种协作紧密、分工明确的局面,为学历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学历教育之间的融合奠定好基础。其他的部门则要积极配合教育部门的工作,开辟融资渠道、制订好完善的收费政策、对各项经费进行核实、对发展项目进行评估等,只有采取这种多管齐下的措施,才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一线人才。

2.5完善与修订职业教育法

虽然国家针对职业教育的特点制定了部分法规,但是这些法规只简单地规定了大局上的问题,没有对局部关系进行统筹规划,远远无法满足职业教育的发展脚步。因此,必须要出台一些清晰、明确的法律条款,为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明确的指导。此外,还要针对职业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对现行的法律进行补充与完善,只有在法律跟上职业教育事业发展脚步的时候,才能够对职业教育的发展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篇(8)

2上机操作,结合教学实际

上机操作是信息技术课程的重要学习方式,学生只有通过上机实践才能够掌握所学要点。在使用Photoshop进行“图形图像的加工”教学中,笔者安排了贴近生活的实例,让学生选择“磁性套索”工具或者“抠图”工具将自己的照片抠出和校长的照片组合到一起,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实际应用能力。

3任务驱动,培养自主学习

任务驱动学习法是信息技术学科中重要的学习方法之一,是巩固学习成果的重要手段。例如:在“因特网信息的查找”教学中,笔者先提出问题:“咱们班的某某同学想下载一首好听的MP3,有哪位同学能帮他下载?”同学们都踊跃帮忙,很快就下载了好多MP3,之后老师又提出问题:“那么‘文本’、‘图片’和‘视频’信息又是如何下载的呢?”学生们根据老师的引导一步一步的学习,自主探究掌握了文件的下载方法。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除了学会因特网信息的查找外,还学会了“文本”、“图像”、“音频”、“视频”信息的下载。在操作过程中,学生会遇到一些问题,对学生存在的共性问题,教师可以在电脑上统一演示,对个别学生遇到的问题可单独辅导,也可以让学生互相帮助。

4注重合作学习,促进共同提高

信息技术课堂也是一个协作的课堂,因此,在教学生技能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协作能力,要注意观察,发现学生中出现的问题,多给学生鼓励,不是所有的问题都得老师讲解,可以让学生合作讨论,互相交流,互相协作,取长补短,让每个学生都能自由、大胆地完成任务。红寺堡区的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学习中两极分化比较严重,好多同学的操作能力都比较差,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不但要进行新课的讲授,还要顾及一部分同学的认知水平,所以每节课都要安排一些简单的任务,缩近同学之间的差距,争取在一年的时间,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帮助下,让所有的同学都能齐头并进。

篇(9)

2新课改下高中信息技术教学优化分析

不断强化高中信息教师的教学意识高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改革的最终目的就是进一步推动素质教育的改革,而素质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相关的技能,全面涉猎知识,信息技术科目即可有效地将技能学习与知识学习相统一。为了提升教学成效,教师需要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而学校领导也应该采取一系列的措施强化教师的教学意识,这对于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基于以上因素,学校与教师必须要深入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打破应试教育观念的禁锢,将信息技术教学纳入常规教学模式中。而教师必须要加强学生,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把握好信息技术课程的主次关系,加强创新性。此外,还要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让学生与家长意识到信息技术教学的重要意义。取得三方的配合,即可为信息技术教学成效的提升奠定好坚实的基础。“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教师除了要加强与学生和家长的沟通,还要与其他的教师开展合作性探究,而学校也要定期举行备课活动,对教学成果及时地总结与评价,不断改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观念。继续探索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改革之路信息技术教学与其他学科不同,有着操作性与实践性的特点,这就决定高中信息技术的教学应该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的结合,并突出实践操作,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想有效提升教学的成效,教师必须要意识到这一问题,深化信息技术教学改革工作。比如为了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教师可以将竞赛法引入教学过程中,将学生分为不同的小组,分配同样的任务,看哪个小组可以又快又好地完成。这样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参与意识,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还可以举行信息技术科技展览,让学生观看信息技术的发展成果,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热情。注重信息教学的创新性,培养学生的综合性能力种种教学实践证实,枯燥、乏味的教学模式是难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的。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工作对于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提出一定的要求,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必须要注重教学模式的创新,应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与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索兴趣。基于此,教师应该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模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差异性和主体地位,加强教学互动,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发展需求举行不同的趣味性教学活动。举例来说,在“信息资源管理”这一课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担任“教师”的角色,走上课堂进行讲解与演示。该种方式不仅能够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也可以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这对于促进学生日后的发展是百利而无一害的。除此以外,教师还要意识到,高中信息技术教学是一门极富实践性的教学课程,因此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互动,鼓励学生收集资料,创新性地开展学习,利用所学的信息技术知识开展创造与发明。采用这样的模式不仅可以优化高中信息技术教学的效果,还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取得一举两得的效用。

篇(10)

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内涵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本质与内涵是要求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把计算机及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丰富教学环境的创设工具,并将这些工具全面地应用到各学科教学过程中,使各种教学资源、各个教学要素和教学环节,经过整理、组合,相互融合,在整体优化的基础上产生聚集效应,从而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目标。

信息技术是一种技术手段,既应用于教师的教,又适用于学生的学;既是辅助教学的演示工具,又是学生学习的认知工具。整合要以系统论的观点为指导,综合应用传统媒体与信息媒体,使二者各扬其长、相互补充。整合要让信息服务于课程,以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又以学生个体符合时代需要的和谐发展为目的,让学生充分接触、使用信息技术,以信息技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要求

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做不好的事。其基本要求是:第一、课程整合是以各种各样具体学科的任务或学科任务包含其中的真实性的情景问题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但这一切都需精心构思和设计。如何与信息技术整合,这是最值得讨论的一个问题。例如,自然学科的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不同于其它学科在利用信息技术时可以利用丰富的视、听等多媒体效果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在教学中一味利用视听刺激,久而久之学生必然产生厌倦情绪,反而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自然学科有其自身的魅力,也就在于探索学习者未知的知识领域,因此信息技术的利用,还需要教师不断改进教学设计,利用“问题”吸引学生,达到激发兴趣的目的。

第二、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所以在设计教学任务时就必须给予学生自由、独立思考的时间。用粉笔加黑板的传统教具,教师在黑板上板书是需要一定的时间的,这一段时间正是学生审题、思考的时间,利用信息技术后,往往出现这样的情况:教师认为把许多东西都呈现给学生了,很快就过去了,没有给学生以思考的时间,表面上看整堂课信息量大,学生反映良好,其实由原来的“人灌”改为更高效的“机灌”。

第三、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但是不是就让学生在计算机上瞎碰瞎撞?是不是每一个概念都要学生自己去建构?教师的演讲、解释、传授知识是不是都是多余的?这些问题都值得研究和探讨,在教学中教和学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片面地强调某一方面忽视另一方面都会走入极端。

第四、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实现相同的目标。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认识场所,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模式和实施途径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是基于加强课程的综合性和实践性的一种课程模式,它是将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以各学科知识为载体,以学生素质提升和培养综合能力为基本过程。下面,以活动《认识垃圾》为例,谈谈具体实施的过程。首先,让学生进行有关垃圾的调查,考察周围的垃圾处理站,并提出有一定价值的问题。然后,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研究的课题,查阅相关资料,浏览有关网站。第三,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和研究的成果在班上与老师、同学进行交流。最后,评选出优秀作品在班上、学校及社区进行环保知识宣传,并将部分优秀作品发送到相关的网站上。

上一篇: 奢侈品消费论文 下一篇: 财务内控机制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