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25: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课程教学实践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管理学科是一种应用性很强、实践要求高的学科。在大学的校园里培养出符合市场要求的高素质管理人才,这就要求大学管理学科教育更多地把把握系统理论知识、练习操作技能、提升实践能力作为教学根本目标。以学科专业基础课——组织行为学为例,我们积极进行了管理类课程的改革和实践,通过教学方法的改进、课程内容的建设,努力提高管理类本科生的教学质量。
一、分析课程特征、明确教学定位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首要工作
搞好课程质量工程建设,首先就要分析管理类课程的基本特征,明确教学的目标和定位。作为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组织行为学是探究一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从而提高管理人员猜测、引导和控制人行为的能力,以实现组织既定目标的科学。具体来说,这门课程有以下特性摘要:
第一个特性是综合性。以其内在构成来看,跨越了多个学科,它融合了社会学、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多门学科的知识。从探究对象看,包括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及组织结构设计、组织变革、组织文化对于组织的影响等几个方面的知识。系统地整合这些知识是教师搞好课程质量建设的首要环节。
第二个特性是权变性。由于组织行为学的探究对象是人、人和人、人和组织,而有关人的学问往往比较复杂,有很多不确定性。这和技术性学科通过公式、定理、程序解决结构性新问题有很大不同,同样的管理行为,可能产生不同的管理结果;同样的结果,可能由不同的管理行为造成,所以,组织行为学主张,根据不同情境采用不同的管理方法,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环节中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通过更多的实践教学内容,树立学生权变思维。
第三个特性是互动性。企业管理的过程实际是一个人际互动的过程,在人际互动中,管理者对员工的猜测、引导和激励都依靠于组织行为学的科学内容。要想取得良好的授课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就要让学生在学习中了解、把握并实践这种互动性。作为授课教师,必须学会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寓教于乐,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二、加强教学内容建设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石
深化教学内容改革有助于建设满足经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实用课程,有利于培养社会所需的专业性人才,是提升本科教学质量的重要基础。有鉴于此,我们认为应重点开展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大力搞好教材内容的遴选工作
目前,国内各高校工商管理学院使用的管理类教材大多是翻译版本,尽管国外的科学探究已经形成较为完整的体系并拥有较为完备的内容,但是,由于文化背景的差异导致很多依托国外情境获得的探究结论在中国的实践当中有一定的局限性。要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能把握整体理论体系、接触理论前沿,又能结合中国实际,让所学知识落地生根,搞好教材内容的遴选十分重要。我们认为教学的内容构建在国外探究的成功体系之上,系统介绍国外相关探究结论;同时还要大力开发转化可体现国情、反映最新实践成果的本土化探究项目.以实现国际前沿理论的“软着陆”,使内容更加适用于高校管理类课程教学。因此,组织行为学课程一方面选用了国际公认、被众多国际知名商学院采用、由美国教授加里·德斯勒编写的《组织行为学》第9版作为教材,同时又选取由中国人民大学李剑峰编著的《组织行为管理》作为参考教材。
2.切实做好双语教学的课程建设工作
鼓励双语教学是教育部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向日益加深的背景下,我们始终认为具有良好的专业英文水平是学生真正成为一个能和国际管理接轨、成为一流人才的关键,采用双语教学正是一举多得的好办法,既能让学生学习了专业知识,又能促进专业英文表达能力。因此,在教学内容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两种语言来组织课程体系,一为展现原版教材的原汁原味,二为开拓学生的国际化视野、培养专业化技能。除了选定了英文教材之外,我们还给学生预备了大量的诸如Disneyland(美国迪斯尼乐园)文化分析等丰富生动的英文教学案例,帮助学生全面提高专业知识和英文水平。
3.扎实做好特色教学案例的编写工作
注重和行业的联系,加强专门人才的培养是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现实要求。怎样培养出符合相关行业需求的人才,开展特色鲜明的本科教育至关重要。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唯一一所以电力为特色的“211工程”大学,我校以服务电力工业为目标,培养电力企业管理人才为己任。因此,以提高本科教学质量为出发点,我们在教学内容的建设中,大力进行了特色案例组织编写工作。在教学内容建设过程当中,我们选择了许多具有电力特色的案例,诸如国外闻名的跨国公司、电力行业的巨头ABB公司的战略设计案例等,并结合教师自身参和过的企业科研项目,创意编写了中国电力企业的相关案例,力求培养和行业密切相关的管理人才,使我们的学生成为未来电力行业的合格的管理者。
三、改进教学方法、强化课堂实践是提升教学质量的根本途径
为了切实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在课堂教学中我们大胆探索、勇于实践,通过采取经典案例学习、角色扮演和情境模拟、现场测试等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教会学生建立分析组织的思维框架,让学生熟悉自己和熟悉他人,培养团队合作意识,促进他们内在素质的提高和实战技能的增强。
1.创造主动学习的课堂环境
管理类课程的学习首先就应该把灌输式教育方式转变为启发式的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和课堂实践。因此,在开课之初,教师就和学生约法三章摘要:取得好成绩要靠自己的课下自学和课堂互动。教师充分相信每位学生,走进课堂的学生就意味着已经阅读了教材、辅导材料和案例,没有认真预备的教师将扣除学生平时成绩的得分。这种方式保证了每个学生都是带着新问题、带着思索来听课并主动参和课堂讨论,课堂效果非常好。
2.鼓励团队学习,以团队表现作为评分依据
促进学生主动学习仅有精神激励是不够的,把学生的表现和学习成绩挂钩能够规范他们学习的行为。我们采用了团队学习的方式,以学习小组的表现作为评价每个学生学习成绩的评分基础。对于大部分已经是独生子女的这一代大学生,这种方式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团队精神,增强每位学生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具体来说,是把学生分成若干个相对等额的案例讨论小组,每次作业都要求他们以小组的形式完成案例的分析工作。课堂上,每个小组推选出来的代表进行案例陈述,案例的分析和陈述者的水平直接关系到所在小组的成绩,只有小组的团队成绩高,每个成员的分数才能高。
日常的案例分析是考察学生成绩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统一制定了案例分析的评分标准,让学生对案例汇报的评价有客观依据并明确团队努力的方向。
该评分标准目的在于打造学生成为学术基础扎实、有创新意识、职业化素质的管理人才。
案例汇报的评分主体也进行了变革,评分依据一个是来自于教师对学生的评判,另一个是没做案例汇报的其他几个小组对汇报小组的评分,然后进行加权平均。学生之间相互测评,十分认真,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充分的调动,达到了相互促进、相互学习的目的。
3.开展性格测试引发学生自我思索
开展性格测试等和课程紧密相关的课堂实践环节,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启发他们自我反思。组织行为学作为管理类的专业基础课,可以帮助管理者了解自己和他人的人格特征、喜好、能力、价值观、成就取向,进而增强管理者对于他人行为的猜测和引导能力,提高管理技能。因此,在课堂实践中,我们开展了大小近10次教学测试,包括摘要:图片投射测试、选择性知觉测试、价值观测试、MBTI的人格测试、冒险性测试、权力和影响策略测试、决策风格、领导风格测试、国际文化智商测试等。通过自我测试和教师讲解,每个学生明晰了自己的个性特征,把握了不同类型员工的行为特征,从而为他们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就业方向,并为成为未来的优秀管理者打下坚实的基础。
4.进行角色扮演等管理游戏,寓教于乐
角色扮演是管理类课程课堂教学中非常吸引学生的教学方法,其目的在于让角色扮演者参和其中,体验真实场景,提高管理技巧和能力。在讲授到组织行为学文化差异这一部分时,我们采用了跨文化管理的经典角色扮演练习,让学生通过角色体验,充分地心得文化差异的实际效用和跨文化管理的艺术性,学生们的参和热情都非常高;此外,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还采用了情境模拟的教学方法,通过模拟真实场景,观察不同人对同一情境的不同反映,引导学生思索权变要素在管理中的运用。我们在课上共采用了两次情境模拟摘要:一个是决策练习;一个是传销情境模拟。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学生在参和活动中把握了理论,学会了方法,学习效果十分显著。
5.大力开展案例教学,激发学生创新激情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是一所以培养优秀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的教学型大学。根据我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作为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材料科学基础”有必要在加强基础、拓宽专业知识面和加强实践练习等方面进行课程改革。
1课程的性质
材料科学是一门揭示探究固体材料性质规律、设计及控制材料性能的科学,其目的在于揭示材料的结构和性能之间的基本关系。探究表明,材料结构是决定材料性能的核心要素,而材料的显微结构和材料的加工过程有密切的关系。因此,材料科学也需要探究材料在各种过程中的行为,这些过程包括加热过程、冷却过程、反应过程、界面过程、扩散过程、相变过程等。
“材料科学基础”是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的主干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是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人才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本学科专业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能力结构、素质结构的重要基石。根据我校的教学培养目标,本门课程的教学实践必须着眼于培养未来的材料工程师,紧贴上海市发展先进制造业的需求,结合本校材料科学重点学科的发展方向,在进行材料科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术教育的基础上,侧重进行材料开发应用、材料改性和材料加工的工程教育。
2课程教学的改革实践
“材料科学基础”课程建设和课程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根据专业发展规划,主动适应上海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对材料学科专业人才知识结构和实践能力的要求,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在宽专业知识面上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既把握材料科学和工程基本原理,又通晓材料制备和加工、组成和结构、性能和应用等系统知识的宽专业人才。作为材料学科最为基础和重要的平台课程,“材料科学基础”在学科知识构建中起着“基石”的功能,其教学内容的设定、宽度和深度决定着学生培养中有关材料学知识的基础深度和知识面的广泛程度,并影响着后续课程的展开、实施及教学效果。本着“基础适度、口径宽广、应用为先”的教学原则,我们对课程教学目标、课程体系和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方法和手段、考核评估等方面进行了教学改革的实践。
2.1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应用型本科材料专业的基础课程,“材料科学基础”课程的教学目标具有多重指向性。一方面,应打下材料科学和工程领域的基本理论基础,为学习材料专业其他知识做预备,同时也为部分学生进一步深造做预备,为此要根据不同学生的情况,有区别地加以培养;其次,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基础理论分析和解决实际新问题的思路和能力,把握材料科学和工程学科的思维方法,为今后自学材料领域的相关知识打下良好的基础;最后,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需求,强调学生对材料科技进展和人类文明及经济发展关系的认知,能从价值工程的角度研发、选择和应用材料,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角度评价使用材料。
2.2课程体系和内容
在课程体系上,贯彻“基础适度、口径宽广、应用为先”的课程体系改革原则,在保持金属材料为主的专业特色的基础上,全面介绍了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陶瓷材料及复合材料的共性和个性特征,在材料科学理论模型的介绍上尽量拓展其适用的材料范围,如晶体结构,位错模型,界面结构模型等。教学内容的取舍以“精、宽、新、用”为原则,从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基本原理出发,以固体材料结构为重点,从微观、宏观、物质内部、表面和界面、静态及动态过程等不同层面角度,阐述固体材料结构、结构缺陷及变化规律,以及固态材料的相平衡、相图、扩散、相变等,在材料应用方面,结合材料科学的理论内容,介绍相关的新材料、新工艺,如纳米材料、功能材料的最新进展,使学生对材料组成和物质结构的内在联系、材料结构和性能间关系有系统的理解和把握,为今后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宽专业口径的理论知识基础。
2.3实践教学环节
在加强实践的教学改革中,采取实验教学课程建设和学院平台实验室建设相结合的方式,推进课程实践教学的全面提高。材料科学基础的实践教学环节分为两个部分,一是课内实验,现配置了16学时的实验课,二是单列了一门“材料科学综合实验”课程,时间布置为连续的3周。针对课程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改革的要求,重新讨论制定了课内实验内容,加大综合性实验的比重,如金属塑性变形和再结晶综合实验、金相分析综合实验等,编写了新的实验教学指导书。课内实验以学生材料学基础技能练习为目标,如金相试样的制备、金相组织观察、材料塑性变形过程组织变化的特征,强调对不同材料显微结构基本特征的把握。材料科学基础综合实验课程的主要目的是通过一个完整的实验过程,包括明确实验目的、设计实验过程、实施实验和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材料科学和工程的基本素养,提高实验动手能力和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对材料科学基础核心内容,即“材料结构决定材料性能、材料加工过程和材料结构密切相关”的认知。课内实验和综合实验内容互为补充、相益得彰,取得了新教学培养模式的良好的教学效果。
2.4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
在课堂教学和课内实验教学实践中,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自编CAI多媒体课件,在有限的学时内最大限度的发挥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效果。一些实验室目前难以实现而对学生的学识教育较为重要的内容也通过多媒体形式使学生有一个较为直观的熟悉。和此同时,还对教学方法进行了相应的改进,授课力求重点突出、逻辑清楚,强调教学互动,提倡师生间平等讨论,倡导探索性和探究性的学习方法,达到理论融会贯通的目的。
2.5考核方式
在课程建设过程中我们对课程的考核方式也进行了深入的讨论,大家认为合理的考核评价制度应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主要目标,为此有必要改进传统的闭卷考试形式,避免“一考定终身”的方法。对此我们正在探索一种更为全面均衡的考核方法。具体考虑为将平时作业、实验报告、小论文、随堂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对平时学习过程和阶段学习效果的评价,将上课听讲和课堂交流、作业习题解答的独特性及完成质量列入考评,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创新学习,鼓励学生发表有自洽性合理性的不同见解。在阶段学习后,设计一些随堂考试卷,随堂考试答应学生参考课堂笔记和教材,但每个学生必须独立完成试卷,重点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应用能力,检验学生分析解决新问题的能力。将实验报告作为独立考查的重要部分,注重培养学生独立完成实验并撰写规范的实验报告的能力,检验和评价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适当调低期末考试在学生学业成绩中的权重,例如由原来的70%降低到50%或更低,试卷内容要充分体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重点考查学生的临场应变能力,对基本知识的把握、熟练和提炼的程度。
2.6师资队伍建设
课程建设主要依靠教师推动。近年来,我们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为中心,以培养优秀年轻骨干教师为重点,在职教师再培训和引进高素质人才并重,着眼于学科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建设一支结构优化、素质良好、富有活力、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取得了很大成效。教师队伍的科研和工程实践能力有了极大的提升,在“材料科学基础”教学团队中,有校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曙光学者、校青年学术骨干等,科研及学科建设的成果反哺教学的结果,促进了学生科研实践能力的提高和材料工程意识的形成。教师团队通过公开课观摩学习,加强教学法探究,极大地提升了教师整体的业务水平和教学效果。
3结语
作为上海市重点课程建设的“材料科学基础”正在我校材料学院相关专业范围内进行教学实践,在课程目标、课程体系和内容、实践教学环节、教学手段和方法、考核方式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实践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程建设下一步的工作重点将放在网络教学平台建设上,以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益和教学质量。教育教学改革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事业,只有通过对学生培养的各个环节进行更具体的探索和调查探究,不断地实践以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才能逐渐探索出一条适合于应用型本科材料专业人才培养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师昌绪.跨世纪材料科学技术的若干热点新问题[J.自然科学进展,1999,(1)摘要:1-12.
[2杨雄.材料科学基础.实验课程的改革和实践[J.科教文汇,2006,2摘要:81.
而在整合实践学科的过程中,处于中心地位的,就是实践环节,在实践课中渗透学科课,学科课是实践课的提升和延伸,而实践课又是学科课的统整平台。所以,在课程体系中,实践课应该是重中之重。应对实践课程的建设高度重视,对其不断进行探索,使实践课程的效果得到进一步的提升。而对校外实践课程来讲,为了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不断的提升,无论是教师还是学校,都应对各种教育实习和教育见习等活动的质量高度重视。
同时,学校还应和所在地区的机构,如早教中心和幼儿园等,建立良好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宽松的氛围,促进教师的随同指导和学生教育实践的开展。同时教师还应及时转变思想观念,主动走入基础教育,通过对学生教育实践的指导,对当前基础教育领域的现状切实了解,更好地发挥指导作用,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切实的提升。
二、校企合作,对实践课程的效果进行全方位的保障
应用型人才必须在实践工作场所中才能获得需要具备的知识和能力。尤其是必须在现场环境中,才能学到一些应变方法和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和一些早教中心、地方幼儿园的合作,是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应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和地方的合作。
首先,应重视和校外实践层面的指导和组织方面的合作。为学生的实习和教育见习等环节,夯实基础。可对发达国家的经验进行借鉴,在具体的实习指导方面,对“合作式教学”的实习指导方式进行切实的推选。既由大学教师在理论方面负责对准教师的指导,并进行全程评估。由准教师和幼儿园教师共同对实施与评价、教学设计的组织进行分享。具体包括对各种计划、封面资料的分享。而在课程开始前,还应和准教师共同讨论评价程序、材料、日常计划的目标等。
其次,需要对校内课程建设方面的合作高度重视。在学前专业课程体系中,诸如0~3岁儿童的教育和保育以及五大领域的教学等,都有着极强的实践性,若在课程教学中,对其中实践部分内容的教学,聘请有着多年丰富教学经验的早教中心或者是幼儿园的一线教师来担任,会使学生专业学习的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所达到的效果也将是事半功倍的。此外,还可将当地幼儿园园长聘任担当辅导教师,对学前教育专业本科生进行辅导,与学生开展即时互动,并定期举办各种讲座,点评实践领域的热点问题。还可邀请所在地市教研室参与幼儿园评估优质课的工作。
三、上下齐心,使实践课程的品质不断提升
广大的授课教师应和相关教育管理部门上下齐心、步调统一,对实践课程的执行力度共同推进,并将实践课程的品质得到不断提升。
首先,教育管理部门应将监管和导向的职能充分的发挥出来,从大方向上,对实践课程的意义和地位进行明,为相关部门的人才培养夯实基础,对下一级的人才培养部门提出考核要求和设置实践课程的标准,并监管其实际运作的过程。
其次,院系级别的人才培养部门应对上一级教育管理部门的倡导积极响应,在对实践课程明确认识的基础上,在现有的课程体系中融入实践课程,并对相关课程的实践教学大纲进行制定,对校内外各种实践课程的要求,督促教师严格执行,并及时考核其工作成效。
同时,相关课程授课教师除了要对校外实践课程的指导思想和职责认真履行外,还应对提升校内实践课程的品质高度重视。在日常教学的过程中,对授课习惯和课程理念不断进行调整,对传统的关于课程定位的认知不断更新。在对教学大纲制定的过程中,应将课程对学生专业素养的提升所发挥的作用,以及课程应有的性质充分考虑,全面提升实践课程的品质。
开展报检实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与研究,实现与国际贸易、报关专业等相关专业及其课程的同类实践教改同步,有利于深化高职院校外贸专业群的教学改革、促进高职院校职业教育的全面发展。
1.2实现校企无缝对接
开展报检实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与研究,有利于培养学生外贸实际操作能力,实现高职外贸技能型人才与外贸行业、企业无缝对接,为地方外贸企业输送更多更好的外贸技能型综合人才,推动我国外贸行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
1.3促进师资建设
开展报检实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与研究,有利于教授外贸专业群课程的教师提高报检教学工作、报检业务实践与报检教学科研水平,促进外贸专业师资队伍的深度建设,切实提高高职院校教师的双师素质。
1.4打造高效课堂
开展报检实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与研究,有利于促进外贸专业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与更新,深入推动校企合作,提高实训场所(含工作室)的利用率,促进高职院校“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资源的收集与整理,打造高效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使学生真正适应外贸行业工作的需要。
2报检实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设计
开展报检实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创新教学,对原有报检实务的课程标准与课堂设计等做大幅度调整。突出加大报检技能实训比重,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以岗位技能训练为核心,通过建立若干教学模块,营造一定的工作情境,学生广泛参与,身临其境,直观教学,在岗位技能训练中适当的融入理论,以“教”、“学”、“做”的充分融合,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与综合素养[2]。
2.1课程设置依据
在国际检验检疫体系中,我国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特殊作用和优势越显凸显,国家质检总局从2003年开始对报检员资格实行全国统一考试,报检员是高职毕业生进入外贸行业有力的“敲门砖”。近几年外贸企业仍然急需报检人员。为此,设置报检实务课程非常有必要。
2.2课程目标定位
报检是一项政策性、执法性、专业性、实用性、涉外性、动态性都非常强的工作,涉及国家检验检疫法律法规、输入国家或地区有关检验检疫的规定、相关国际公约以及对外贸易等。为此,我们以高职学生学习特征为基础,以职业岗位能力形成为导向,将课程模式转变为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模式,在相关的实践教学环节及教学硬件的支持下,加强本课程的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在课堂上学生通过完成具体岗位工作,学会办理报检业务,形成职业素养,提高工作能力。课程教学过程重视工作流程学习,注重讲、练、做一体化学习过程和实践技能考核。根据报检员岗位要求、国家对出入境检验检疫及其相关的要求,重新制订课程教学总目标与分目标,《报检实务》课程的分目标如下。
2.2.1知识目标
1)了解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体系,熟悉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工作程序;2)了解国家质检总局对自理报检企业、报检企业、报检员的各种管理制度;3)熟悉各种出入境货物、交通工具、集装箱和快件和邮寄物品等报检与检验检疫的特殊要求;4)熟悉国家有关出入境检验检疫的各种法律法规及其实施条例(细则)、相关的各项规章制度。
2.2.2技能目标
1)熟悉出入境检验检疫流程,正确使用《法检商品目录》;2)制作进口货物报检所需外贸单证,填制《入境货物报检单》,办理进口货物报检;3)制作出口货物报检所需外贸单证,填制《出境货物报检单》,办理出口货物报检;4)办理与报检岗位相关的其他业务,如办理报检单位的登记与报检员注册,申请开通电子报检业务,办理有关企业与产品的审批、注册、备案、质量许可等相关岗位工作。2.2.3素质目标1)培育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德;2)养成善于动脑、独立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工作习惯;3)养成及时了解国家出入境检验检疫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的学习习惯;4)培养善于与客户、检验检疫工作人员打交道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团队合作意识,及时处理与报检有关的突发事件。
2.3课程内容选择标准
课程内容的选择标准是依据报检员办理报检业务必须具备的报检基础知识、专门知识和岗位要求。学习情境内容的选择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根据办理报检业务岗位的需要,融合报检员资格全国统一考试对实务知识、专业技能和工作态度的要求,创设4个学习情境:出入境食品报检、出入境动植物报检、出入境机电产品报检、出入境其他货物报检。
2.4总体设计思路
《报检实务》是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经过实践调研,考虑教学可操作性,收集适量的综合实际业务,以报检岗位典型工作任务为中心,以行业企业需求、全国报检员资格统一考试要求、学生的认知规律、多年报检教学经验为依据,以学生从认识出入境检验检疫到学会办理具体报检业务为主线,创设学习情境,开发学习单元,进行项目教学、任务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角色扮演教学等“教、学、做”一体化的岗位行动导向实践教学,科学合理的编排岗位工作情境,形成单元情境教学模块。本“教、学、做”一体化岗位行动导向实践情境教学,以出入境货物报检程序(准备报检单证电子报检数据录入现场递交单证联系配合检验检疫缴纳检验检疫费签领检验检疫证单)为载体(如图1所示),以完成出入境货物报检工作任务为岗位行动导向,通过营造出入境食品报检、出入境动植物报检、出入境机电产品报检、出入境其他货物报检四个单元的学习情境(如图2所示),让学生带着岗位行动任务,自主完成每一岗位行动任务内容的学习,学完后引导学生做,再让学生独立做,最后总结学生独立实操的反馈情况。具体教学过程由“行动任务+操作指南+操作示范+独立实操+操作反馈”(即:“做什么+怎么做+教你做+你来做+成果展”)五个环节构成,其中:行动任务:即“做什么”,以出入境货物报检程序作为载体,为学生在本情境学习设计典型岗位工作行动任务,让学生带着特定的岗位任务进行探索性自主学习。操作指南:即“怎么做”,为学生完成特定工作提供简洁详实的理论参考资料,学生精读操作指南对其完成相应的岗位工作具有立竿见影的作用。操作示范:即“教你做”,在课堂上,教师手把手教会学生完成某项具体的报检岗位工作,“教”与“学”几乎同时进行。独立实操:即“你来做”,让学生独立完成与操作示范里类似的某项岗位工作,以检验教师“教”与学生“学”的总体效果,力求为学生探索性学习起着查漏补缺、巩固提高的作用。操作反馈:即“成果展”,主要让学生展示独立实操的成果,通过学生互评与老师点评,及时总结学生的反馈信息,让学生养成相互交流的学习习惯。这个教学过程的五个环节相辅相成,相互融合,相互渗透,上课时不必把五个环节划分得很明显,为了节省时间,有的环节可以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完成,所以展现在课堂上体现更多的环节是行动任务、操作示范、独立实操,即:做什么+教你做+你来做。
3报检实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
实践证明,报检实务课程采用“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教学,能给教学带来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面临很大的挑战,主要是师资、实训场所、实训素材与实训资料等问题。
3.1师资问题
教授报检实务的教师,不管是从国际贸易专业等经济类专业教师中培养,还是从外贸企业转来,都必须具有丰富的报检业务实际工作经验,而不是停留在外贸行业大类的工作经历上。如:表面看起来办理报关与办理报检是业务相似的工作,但是如果只做过其中一种业务,那么另一种业务的具体操作就有可能不会做,正所谓隔行如隔山。因此,教授报检的教师,仅有外贸行业大类的工作背景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具有丰富的报检业务实际工作经验,这样才能在课堂上真正做到专业方面的游刃有余。
3.2实训场所问题
我校国贸实训基地的建设,在同类高职院校中是比较全面的,实训室分类与岗位分工很细,各种软硬件设施品种比较齐全,但是要上好一堂报检实务课程“教、学、做”一体化实践教学课,还得在实训室上“备课”,如:要处理好实训室大小与学生数量的匹配问题、实训设备与实训内容的契合问题等。
中国古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这一课程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长期以来,国内大多数高校的教学主要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在教学理念上偏重于知识的传授,教学方法上以教师讲授为主,考核方式上以检测学生知识掌握程度的单一闭卷考试为主。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本专业人才需求的规格与要求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明显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教学模式的改革已经迫在眉睫。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自2008年以来,怀化学院中文系中国古代文学教研室针对传统古代文学教学存在的弊端,开展了题为“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研究式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的探索”的教学改革,探索出了一种“学生主体、能力本位、问题中心、课堂内外联动、突出实践”的全新教学模式。这一新的教学模式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围绕问题开展教学活动,充分发挥课堂内外的联动效果。经过四年的理论研究与教学实践,已经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学生的学习效率及综合能力素质均得到明显提高。现就本课题的理论研究及教学实践作一阐述。
一、研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研究式教学,又称探究式、发现式教学。指的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以问题为核心,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究,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及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及事物的内在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与认识。最早提出在教学中使用探究方法的是美国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实用主义哲学的创始人之一的约翰•杜威(1859-1952),他提出,现代科学的发展表明,知识不是某种孤立的自我完善的东西,而是在生命的维持与进化中不断发展的东西,因此,知识的获得不是个体“旁观”的过程,而是“探究”的过程。“探究”是主体在某种不确定的情境中的积极反应,知识是个体主动探索的结果。除了约翰•杜威外,西方还有许多学者也从哲学、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等角度分析研究型教学及学习,如布鲁纳的认知心理理论、罗杰斯的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威特罗克的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等。布鲁纳认知心理理论,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发现法。认为仅仅传递教材内容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发现式教学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一是创设问题情境,发现或提出问题;二是针对问题提出解答的假设;三是从理论上或实践上检验假设;四是根据实验结果,得出最后结论。布鲁纳的发现式教学,实质上是引导学生自己去重新组织或转换人类已经发现的知识,并获得新的领悟的过程。罗杰斯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原则。认为每个人生来就有学习的动机,并能确定自己学习的需要,而天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创造性发展的条件是“自由”。这种“自由”是指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兴趣去探索和发现,能够对一切现存结论进行质疑,能够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自己发展的方向,而教师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各种学习资源,提供一种促进学习的气氛,帮助学生安排适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教师只是“学习的促进者”“方便学习的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从皮亚杰有关结构的观点发展而来的,其主要观点有四:第一,知识建构的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自己建构自己知识的过程,外部信息的意义并不是由信息本身决定的,而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间反复、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第二,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认为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与灌输者;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第三,注重学习过程。在建构主义学习模式下,学习被视为一个动态过程,即通过学习者与外部环境相互作用,实现同化和顺应,来逐步建构有关外部世界知识的内部图式,从而使自身的认知结构得以转换和发展。这种学习模式把研究性学习分为三个阶段:冲突阶段、建构阶段和应用阶段。在冲突阶段,教师要积极地创设问题情景,引发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则积极地搜索原有的认知结构,为认知结构的转换奠定基础。在建构阶段,由于冲突引发学生的研究和探索心态,学生对冲突中出现的新问题进行研究和分析、推理,借助有效的学习和思维策略解决冲突,实现冲突过程的同化和顺应。应用阶段,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和完善新的认知结构,顺利实现迁移。第四,强调合作与协商会话。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关注的是如何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精神。
二、古代文学教学新模式的主要内容
经过四年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我们建构了一种学生主体、能力本位、问题中心、课堂内外联动、突出实践的研究式教学模式。探索出了一种符合学生实际、提高学生古代文学素质和专业综合能力的研究式教学模式。在教学理念上突出了学生主体,强调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目的上着眼于学生的能力素质的提高;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围绕问题来开展教学活动。在考评中,主要考察的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外辅导也重在指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围绕着问题教学,我们一方面调整优化了教学内容,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系统梳理,将知识点分解为以单一知识点为主的问题、以综合分析为主的问题、以创新能力培养为主的问题等,然后根据问题的性质特点确立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师讲解的方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在课堂教学环节,突破了传统满堂灌式的单一讲授方式,采用讨论式、报告式、解答式等多种教学方法,组织学生围绕问题发表自己的观点,开展教学活动;在考评环节上,制定了以检测学生分析、解决问题为中心的考核标准,建立了一套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课程考核机制。在课外学习辅导上,建立了学生自学、导师制、专业校园文化活动三位一体的学生课外学习辅导模式。
1.修订教学大纲,调整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文学涉及到上下几千年的作家作品及文学现象,时间跨度大,内容十分繁富,一般的文学史家均采用的是编年体式的编写方法。在编写的过程中,虽然均有所取舍,有所侧重,但是因为内容容量太大,即便再精简的古代文学史也是卷帙浩大的大部头。而要在260余课时的时间里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的确不容易。因此,课题组根据学生的实际,对课程的知识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将教材内容分解为以单一知识点的问题,以综合分析为主的问题,以及以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为主的问题。然后根据问题的性质特点确立学生自学、课堂讨论、教师讲解的方案,科学合理地安排教学内容。以唐代文学中“杜甫”一章的教学为例,关于杜甫的生平行实的知识,基本上是已经专家学者考据定论的,这些内容没有太大的变化,可以确定为单一知识点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教师没有必要在课堂上再花时间讲解,可布置学生在课外预习。而关于杜甫的思想与创作风格之间的关系以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则属于综合分析类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堂讨论。而一些目前学界尚有争论且没有定论的问题则属于培养学生创新性能力的问题,如《长恨歌》的主题等问题,对于这类问题,可以发动学生去认真思考,广泛收集资料,在此基础上,撰写出具有独立的研究性报告,在充分准备的基础上召开课堂报告会。通过以问题为中心来优化教材内容,教师的教学目的更加明确,哪些问题应该精讲,哪些问题应该略讲,哪些问题应该交给学生来解决,哪些问题应该由教师来引导,均了然一心。如此一改革,既节省了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
2.建立以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
在课堂教学中,课题组紧紧围绕问题来组织课堂教学,突破了传统满堂灌式的教学方法,探索出了讨论式、报告式、解答式的课堂教学方法。讨论式就是将传统“课前预习—课堂讲授—课后练习”几个环节改成了“课前准备—课堂讨论—教师总结”的课堂结构,学生可以随机发言,互相启发思维;报告式主要是针对“以培养创新性能力”的问题,由教师布置论题,发动学生查阅相关文献资料,撰写出论文或报告,学生在课堂上以报告的形式交流,学生或教师加以点评;解答式就是要求学生在课前主动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选择重点问题作深入解答。如一位教师在讲授枚乘的《七发》时,设计了两个综合分析的思考题:(1)楚太子病有何症状?根源是什么?在我们这个时代人们的身上是否有楚太子病?症状是什么?有何危害?(2)从屈原的《招魂》到枚乘的《七发》,到汉乐府及唐诗、宋词中的飞蓬、浮萍、游魂,再到《红楼梦》中的富贵闲人和鲁迅笔下的畸零人、零余人,这一系列文学形象之间有什么内在的关联和相似的本质特征?这两个问题属于综合分析性质的问题,它的特点在于将文学作品的同类人物紧密地联系起来思考,既紧扣课堂教学的内容,又不拘泥课堂教学的内容,上下沟通,前后映照,给学生留下了广阔思考的空间。学生对这一问题颇感兴趣,讨论很热烈,起到了很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3.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目标的多元化测评体系
我们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多元心智理论为基础,初步建构了形成性评价与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古代文学课程考核机制:一是建立“知识+能力”的考核目标。在期末考试中,调整试卷结构,增大分析实际问题的内容和专业综合能力考核的比例;在平时成绩考核中,将学生课外的课程活动项目一并纳入课程平时成绩,如将学生在古典诗文吟诵比赛、古典文学名著读书报告会、学生研究性课题、发表相关学术论文或作品鉴赏文章等方面的表现都纳入课程平时成绩。二是建立多样化的考核方式。调整了期末闭卷考试与平时成绩的比例,将期末考试成绩降低到50%,平时成绩提高到50%,做到期末考试与平时考核并重,并建立和落实由闭卷考试、课程作业、课堂表现、默写背诵、课外活动项目等多样化的考核评价方式。合理设计《平时成绩登记表》,将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和课外活动项目进行如实记录,作为考核的重要依据。《平时成绩登记表》分“课堂表现”“上课出勤”“课程作业”“默写背诵”“课外活动项目”“其他”等栏目,基本涵盖了古代文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各方面内容。平时成绩的构成,教师可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变化,如课堂表现,有的教师根据上课回答问题、与教师互动情况给分,有的教师还专门设计了课堂回答问题登记表、学生学术报告登记表,对学生的平时课堂表现如实记录。课程作业,有的是专题小论文,有的是古文翻译、有的是课堂问题提纲,有的多者兼有。还有一种做法是将古诗文默写从期末考试中独立出来,进行强化,每学期快结束时各任课老师都要组织一次全班的默写,将其记入平时成绩。课外活动项目主要登记学生在课外自学与专业活动中的表现,如文学名著读书活动获奖、公开发表古典诗词、古典诗文吟诵活动获奖等体现古代文学综合能力的项目,将其作为平时成绩的权重分数综合考虑。
4.建立了学生自学、导师制、校园文化活动三位
一体的课外辅导学习模式学生课外学习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它既是研究性教学的补充,也是研究性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这一环节基本上处于自然无序状态,学生的学习效果完全依靠学生的自觉性。而在研究式教学模式中,则通过有明确指向性的自学及教师辅导来规范这一重要的环节,构建了学生自学、导师制与校园文化相结合三位一体的课外辅导模式,从根本上改变了课外学习的自然无序状态。从学生的自学角度上说,因为我们确立了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前即布置思考题,学生在课堂上需要报告、讨论,并且还将上课的表现与成绩挂钩,这就促使学生不得不在课堂之绕教师布置的问题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形成初步的意见,从而规范了学生的课外自学,使学生课外学习具有明确的指向性,提高了课外学习的效率。导师制目前是许多学校所提倡和采用的一种重要的课外辅导方式,说明这种课堂之外的以小范围为单位的学习辅导方式已经为社会所广泛认同。导师制固然不失为一种可取的课外辅导方式,但是,其效率还在于如何去实施。如果仅仅有其形式,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或者不能坚持落实,所谓的导师制也只能是有名无实。而我们在构建研究式教学模式时,特别注重导师制的落实,将其作为研究式教学模式的重要环节。为此,我们不仅有制度、有要求,包括指导学生的人数、研究辅导的方向,开展活动的形式及要求,同时还制定了系统的监督评估方案。课题组的成员们积极性很高,不仅按要求积极落实,而且在辅导的方式上各具特色,成效明显。
如一位教师将文本的阅读与理解作为课外辅导的重点,并选择了其比较熟悉的领域中国古代小说戏曲文本的阅读作为辅导的重点,首先为学生制订了一个比较科学的辅导计划,每个学期研读与讨论两部作品,先花一个月左右的时间反复阅读文本,对重点情节以及感受最深的部分做好笔记,然后在此基础上将自己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问题罗列出来(仅限于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发现的新问题,而其他参考资料以及老师在课堂中曾经涉及到的问题不在此之列)。在学生完成阅读任务,对文本十分熟悉的基础上,由学生提议召开第一次研讨会。研讨会由小组长主持。其基本环节是:首先由教师查看笔记,从学生所摘录的笔记来检查学生的阅读情况,然后就文本的细节提出一些问题,检查学生对文本的熟悉程度,如提出一些类似《三国演义》中在潼关弃袍断须的人物是谁,《儒林外史》中是谁主持了“泰伯祠大祭”等相对生僻的问题。然后,学生将梳理出来的问题公布出来,教师对这些问题进行清理,筛选出一些比较有意义的问题提交大家讨论,学生就这些问题发表意见。在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基础上,教师略加点评,然后布置学生将自己的意见撰写成为小论文,在下一次讨论会上宣读交流,教师给出成绩。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学生思维活跃,提出了许多精辟的问题,如讨论《儒林外史》时,一位学生提出了这样的问题:匡超人在大火蔓延、浓烟滚滚之际,情急之间,为什么他首先救的是嫂子而不是父亲?这是一个很耐人寻味的问题,而且在过去也没有引起学者们的关注,尽管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可能会有不同的答案,但是,能提出这样的问题来,一方面说明这位学生读书十分认真细致,同时,也说明对文本的思索是很深刻的。再如,讨论《金瓶梅》时,有一位学生提出,文本中李瓶儿这一形象在嫁给西门庆前,性格很泼辣,也很不守妇道,而嫁给了西门庆后则变成了一个温柔守妇道之人,前后性格差异太大,人物塑造出现了明显的败笔。这一问题提出来后,在小组引起了热烈的讨论,最后形成了明显不同的两种意见,一类认为是败笔,而另一种认为不是败笔,而是成功的塑造,因为作者在描写李瓶儿性格变化时,缴足了铺垫的笔墨。这些讨论很精彩。课外导师学习辅导制使学生受益颇多,对文本的反复阅读与研讨,不仅加深了他们对文本的理解,更使他们培养了一种学习的方法,增强了他们从原始文本、原始文献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比他们从课堂上听教师的讲授印象会深刻得多。
经历了导师制辅导的学生,撰写学年论文、毕业论文几乎是水到渠成之事,根本不用为选题发愁,因为日常的阅读与研讨已经为论文的选题、撰写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如刚才提到的那位讨论《金瓶梅》的同学,其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明清小说人物形象塑造的败笔描写》,这一选题就是由阅读《金瓶梅》生发出来的,很自然。专业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也是学生课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主要选择古代诗文吟诵比赛及古代诗文默写比赛两种形式,开展这两种形式的校园文化活动主要是为了促进学生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它看似与研究式教学关系不大,实际上是密切相关的。古人曰:“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作为一名中文系的学生,对文本的正确把握无疑是最重要的。他们通过不断的吟诵甚至角色的扮演,在投足举手、颦笑的揣摩之间更加深了对作品的理解,这实际上也是一种体验式的研究学习。
三、取得的成效
经过四年的理论探索与教学实践,我们取得的成效是很明显的。第一,教师们加深了对研究式教学方法的认识,增强了以改革促发展的意识。第二,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明显增强。开展研究式教学以来,学生主动与教师配合,上下互动,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对古代文学课程的兴趣增强了,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质量也明显提高了。第三,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专业综合素质明显提升。2008年以来,课题组教师指导学生申报主持了“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项目共7项,学生发表古代文学论文8篇,有近200人毕业论文选择古代文学课题,其中10篇论文获得怀化学院优秀毕业论文,有26人考取古代文学、古典文献学研究生,以上项目的比例远远高于本专业其他课程。
现代职教具有一些普实性特征,教学中呈现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地位,安全教育到位、教学组织有序、行业气质浓郁、内涵丰富等特征。而现实中,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教学组织、学生评价等均因师而异,虽呈现百花齐放状态,也给教学质量带来很多的不确定因素。根本问题还是观念没有转变,以完成“任务”为基本标准,以教学任务重为由,表现为职业教育理论不足,职业教育实践不足,敬业精神不足,对建筑行业所需的人才标准理解不足。
2.专业能力欠缺
教师专业能力是指教师从事教育教学活动所必须具备的专业技术能力,主要包括专业知识、专业技能、教学技能、组织管理技能等方面,是从事实践课程教学的前提。教师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实践性知识和教育实践能力的不足,缺乏从事教师职业特有的知识和能力,直接导致学生应用知识能力滞后于学习知识能力,教师的组织管理能力严重滞后于专业技术能力。真正做到“上得课堂、下得厂房”的老师还是较少。
3.标准问题
人才培养方案对培养目标有明确的说明,课程教学就是达成目标的细胞,而实践课程教学就是其核心细胞。宏观看,实践课程教学是否达到了培养目标所需的标准很难界定,例如,过于偏重理论或技能的现象普遍存在,人文教育不够,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实践教学中难以体现,在培养学生的职业操守方面不可控。如何定量实践课程教学中的内容标准、方法标准、程序标准和评价标准是学校和教师都该深入探讨的问题。
二、策略建议
职业教育首先是先成人,然后成才,虽然有诸多定性的教育内容渗入其中,但对建筑类实践课程教学来说仍然可以定量的对待每个环节,相应的教学标准或参考标准的制定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现实意义。
1.实践课程教学体系重构
建筑类职业教育体系中,不管是人文教育、道德教育还是专业教育,都是为了学生发展提供原动力和基础,归根结底是学生要走上社会接受挑战。重构实践课程体系应从每门课程入手,每门课程均应设立必修实践环节和拓展实践环节,设立具有弹性的课程实践体系,注重相应实践知识与应用,人文有人文的实践,职业道德有职业道德实践,真正做到“打好宽基础、拓展专业基础”,再在毕业前重点加强专业实践课程的教育力度,在通才的基础上打造专才。
2.实践课程内容优化组合
根据实践项目的侧重不同,对实践课程内容优化组合,把实践项目设计为小综合实践与大综合实践两类,小综合实践存在于每门课程,大综合实践围绕技能综合展开,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要围绕学生自身的生活而展开的,形成培养目标明确、内容丰富、反复练习的培养环境。这对于学生生活、工作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是毋庸置疑的。实践项目的设计要符合和覆盖教学内容,建筑类实践课程教学要有实际工程案例支撑,典型案例选取对于标准的制订和有效实施非常重要,建立建筑工程案例资料库,不断丰富教学案例。
3.实践教学行业特质培养
教师专业本身具有实践性,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更具有实践性,学生需要通过社会实践来证明职业教育的质量和价值。指导实践的教师应具有建筑行业特有的气质,在实践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行业气质,实践教学的载体实训室也应具有行业特质,通过吸引、引导、组织、影响、熏陶等作用提高师生的专业修养。
4.实践教学师资培养实施
近几年学校对师资培养投入力度很大,通过挂职、科研、课研、技能大赛、信息化等方面引导,出台一系列鼓励激励政策,使得教师在专业知识、文化修养、专业实践能力,职业理论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课堂组织能力、课程设计能力等方面均有很大进步。
5.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手册
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手册是实践课程教学管理过程中形成的规范性指导文件,是对学校实践课程教学提出的最低要求,对实践课程教学的政策、管理措施、程序设计、教学内容、评价方式等进行标准化规范化设计和运作,规范程序、规范教师言行、规范学生言行,明确培养目标。制定实践课程教学管理标准,实践课程教学标准是人才培养体系、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践教学质量管理手册的核心组成部分,在制度框架下对教师教学的充分尊重和引导,激发教学活力,激发学习动力。
三、案例分析
1.专业技能竞赛引领师资
技能大赛、创新大赛、信息化大赛、两课评比、科研与教研等活动,已经使学校形成了一个独特的教师群体,他们容易接受新事物、锐意进取、竞争性强,在教师中起到了示范和带头作用,是学校未来发展的基础之一。
2.学生评价反映实践水平
麦可思调查报告显示,毕业生认为实践时间偏少,究其原因应该包括这几个方面,首先是学生体会的实践仅限于认识实训、工种实训、生产实训和毕业实训等环节,课程内实践环节没有吸引他们注意;其次是实践课程教学质量体会不到,或是与社会需求之间有差距;再次是表明我们的师资在带给学生实践经验方面有不足之处。
3.校企合作初显成效
学校与行业领军企业合作,成立工程中心,对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染绿”,直接推动了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工作。同时把在国内职业教育和行业中有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作为我校专业专家指导委员,以适应行业发展,提高校企合作层次。
4.新校区工程建设带来的契机
新校区工程建设为学校建立工程案例库提供了便利条件,为将来组织编著工程建设中安全、管理、质量控制、事故预防与处理、文明施工、绿色建筑技术应用、教师培养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与教训方面案例集提供素材,使之成为学生“看得见、摸得着”的通用资源库。新校区实验实训室建设对实践课程教学管理标准化建设工作提供压力和动力,也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了平台。
新世纪以来,文艺与审美活动日益走向日常生活化、商业化和市场化,文学艺术的生产方式、传播方式和大众的文化消费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文学理论》课程也在不断调整与转型,以期能够积极有效地介入当下的社会文化审美活动。童庆炳的《文学理论新编》(修订版)、王一川的《文学理论》、陶东风的《文学理论基本问题》、南帆的《文学理论(新读本)》、汪正龙的《文学理论研究导引》等几部独具特色的文学理论教材的出版,促使文学理论的教学有了较为可观的改进和发展。
综观目前的课堂教学,大部分课堂仍然是知识传授和思想规训。主要表现在:第一,循规蹈矩的知识教学。目前流行的文学理论教材,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内容在不断增值与膨胀,在传统的“五论”即本质论、创作论、作品论、接受论和发展论的基本结构上,不断吸收中外文学理论资源的最新成果,一直在努力地建立一座融汇古今、贯通中西的宏伟精致的理论大厦,使天下文学理论皆备于我。结构庞杂,内容繁多,将产生于不同的哲学观、价值观、审美观基础上的众多不同形态的文学理论融合在一起,教材变成了一个庞杂的知识拼盘,很难消化吸收。
第二,理论与现实相脱节。“哲学的生命不在哲学的技术性,而在于哲学的人间性”[1]。文学理论的学术创新能力虽然有诸多来源,但最根本的动力还是来自对于现实中提出的问题的积极参与和回应,一旦脱离现实,理论的生命力就会枯萎、衰竭,意义和价值也会大打折扣。目前,文学理论的教学从总体上说没有能够对这些新的文化与文艺状态作出及时而有力的回应,这导致学生对文学理论课程的厌倦和漠视。一些学生反映,目前的文学理论学习与他们的现实生活相距甚远,不能解决他们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不能解释他们自己在生活中获得的现实的文艺知识和审美经验。
第三,文学与理论的分离。目前的文学理论教学,能够让学生基本掌握相关的概念、范畴等基础理论知识,但是面对陌生的或者当下的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却大多不能够灵活运用,只能泛泛而谈,缺乏对文本“肌理”的独特体验和发现。这说明,文学理论课程的习并没有调动他们对文学作品和文学现象的关注和敏感性,能够进行文学研究的人就更少了。在当前的教学中,理论与文学相互分裂,学生的理论修养与文学审美鉴赏能力没有能够很好地进行统一,因而没有多少实质性的提高。
要走出目前文学理论教学的困境,需要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教师与研究者们树立一种建构意识。“建构主义”是当代西方的知识社会学与后现代主义学说中的一个关键词。福柯指出:“人的本质――假如人有本质的话――并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固定的、普遍的东西,而是由许多带有历史偶然性的规范和准则塑造而成的。”[2]西蒙娜・德・波伏娃《第二性》和赛义德的《东方学》等充分体现了福柯的建构主义思想。陶东风在《文学理论基本问题》中谈到,他这本书的基本思路即以当代西方的知识社会学为基本武器重建文艺学知识的社会历史语境,有条件地吸收包括“后”学在内的西方反本质主义的某些合理因素,以发挥其建设性的解构功能[3]。文学理论教学过程中的建构意识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第一,建立开放的文学观念。“不把‘文学’视作一种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的概念,而是转向把“文学”视作一种话语建构”[4]。没有一劳永逸的、普遍有效的关于“文学”的定义,它们只是某个时期、某个学术团体或某种意识形态条件下的产物;也不存在无条件的、纯客观的“文学本质”,它必然受到社会历史等因素的制约,其中包括我们从属的群体归属、民族认同、文化教育、意识形态,以及作为社会实践的语言符号的中介和影响。比如我们现在已经知道:“”时期被奉为“圣经”的“三突出”、“高大全”等曾经的“普遍真理”原来是作为具有特定政治目的的“事件”出现的。同样,文学理论课程也是一种话语活动形态,而不是一种知识体系形态,因而不具有绝对客观性,文学理论课程教学的误区之一在于用本质主义的态度理解“文学”及其本质,把那些从以往经典作品中总结出来的“文学特征”当成文学的普遍标准和本质,把现有的文学理论体系当成“天然正当性”的认识,认为现有的体系结构可以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的文学艺术问题,从而建立起一种机械的评估――筛选――排除机制。这就使得目前高校的文学理论课程呈现出逻辑化、演绎化的特点。
理论体系的封闭性、确定性常常意味着理论的终结,正如文德班在《历史与自然哲学》中指出:“人类的理智愈是努力追求概念和规律,也就愈要把个别的东西本身抛掉,忘掉,放弃掉。”在文学理论课程教学中,对“文学”和文学的“本质”应采取一种历史的、非本质主义的开放态度,应深刻认识到文学理论的开放性、未定性、过程性等特征,应使目前的文学理论与我们的现实生活息息相关,培养与当下文化艺术活动进行积极对话的能力。文学理论的课程教学应不断追问这样一些问题:如何在动态的历史关系中理解文学理论的价值取向?如何使文学理论与时代的文化旨趣保持和谐?构成文学理论前提的那些要素是否仍是恰切?文学理论对于现在和未来人们的文艺实践所具有的解释力是否依旧充足?通过这些追问,目的是使文学理论永远保持自我更新的欲求和能力,从而推动文学理论不断开启着各种新的“可能性”。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首先把所谓的“本质”、“原理”当做一种话语的建构。其次,把这种话语建构事件化、历史化与地方化。
第二,具有深刻的现实洞察力。抓住文艺的现实问题或时代问题,始终正视文艺现实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各种矛盾和现象,这就是文学理论的深刻洞察力。文学理论教学既要面对当今形形的西方文艺思潮,又面对当代文学变幻莫测的创作实践;既要面对当下各种文学活动中的具体问题,又要面对文学是什么、为什么,人为什么需要文学等普遍有效的问题。比如,21世纪,市场经济迅速发展,中西文化交融沟通明显增强,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突然“崛起”、大众文化的蔓延,这些新的文化景观给我们提出了非常多的需要回答的问题,这也对文学理论体系的建构与知识传授提出了新要求。在传统的文学理论课堂上,我们比较集中地探讨文学作品的文本解读、文学家的个体才能与创造力、文学艺术生产的精神观念属性等,很少考虑到物质的、机构的、技术的维度,也很少有教材涉及这方面的内容。但是,数字媒介大量涌现,网络写作大肆盛行,商业化、产业化、功利化等一些新的文化因素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颠覆了我们对传统意义上的写作方式和传统意义上的阅读方式的理解。这都需要我们从事文学理论教学的人具有现实的洞察力,将文学历史与文学现实紧密结合,不要让理论模式将我们封闭在学院高墙里,无法与社会现实形成有效的对接。
当下文学理论教学受到一些质疑和抗拒,很大的原因即是现实洞察力的缺失。由于教师知识与视界的原因,一部分人对于当代文艺发展的新经验、新问题缺乏前瞻意识;一部分人不愿、不屑于关注当前文艺实践中涌现出的大量的新现象;还有一些人回避乃至抗拒文艺发展前沿动态。当既有的理论框架无法解释新的文艺现象时,文学理论研究者如若不能与时俱进,则只会削足适履,将新的文艺现象硬塞进某种理论框架,抑或抱怨新的文艺作品缺少品位或创作方式不合“规范”,这些都束缚了当前的文学理论教学。
当前的文学概论课程教学,应从两方面增强现实洞察力。首先,应该以学生的生活体验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在生活现象的认知和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理论思考和熏陶,形成对文学理论相关概念的认识与理解。例如,阐释“女性主义”这一概念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从自身的生活实践出发,寻找一些社会热点和具有普遍意义事件,从自己的体验出发,加之教师的理论梳理和点拨,相结合就会对“女性主义”这一既具个性又能反映社会本质的概念有进一步的了解。它既遵循了文学由于生活到艺术再到理论总结的规律,又体现了教学过程中对于生命主体的尊重。通过引导学生对于生活的关注、体验和思考,使学生在自主的实现过程中,释放、确认自我。其次,直面新的文化与文艺生活。南帆说:“文学终于将日常生活带入历史。尤为重要的是,文学解放了这个领域的巨大能量。所谓的‘解放’意味了这种时刻:个别、琐细、日常经验、个人的感受与气息―――这一切在文学之中汇聚起来,瓦解种种成规,甚至冲出一个历史缺口。”[5]比如,在介绍“文学的传统与创新”这一章节时,在感性体验的层面,可以创设讨论情境,引导学生关注当前“文学的传统与创新”的现状及其得失,从而进入理论层面探讨。有了理论准备之后,即可在回到文学活动的现实本身,为当前文学传统与创新的问题开出良方。如此,在教学过程中,便形成了“文学现象――理论总结――回归生活现实”这样的逻辑理论,文学或文学理论,从来都是与体验及日常的生活世界和经验密切相关。
第三,进行考试改革。大学文学理论教学固化考试――评估制度与方式妨碍了文学理论的学科的建设。现有的考试模式无论从题型、内容到形式、比重具有一些弊端,与课程的性质特点、考核目的不太相符,不易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易提高学生学习本课程的能力。以题库统一出题、流水交叉改卷的形式将教师和学生牢牢地束缚在教科书以及教科书宣讲的知识上,不能发挥个性和创新性思维能力,导致学生的思想被纳入统一模式中,忽视了思维的活跃性和个体的创造性,对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全面提高极为不利。所以,文学理论课程的考试环节应从单一的偏重知识考察的笔试型,改变为对学生基本知识、文学审美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写作能力等的综合考评。通过考试改革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通过考试改革带动课堂教学和作业形式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考试改革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由被动的死记硬背、接受知识型变为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型。学生在学习中可以利用已有的文学知识和经验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从而赋予新知识某种意义,提高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和创新的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汝伦.现代西方哲学十五讲.北京大学出版社,第21页.
[2]李银河.福柯与性.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4.
(二)实践教学是行政管理学课程的性质所要求的行政管理学是公共管理学科的核心基础课程,在公共管理学科体系中具有明显的基础和导向作用,也是法学、新闻学、档案学、财政学等与公共组织密切相关专业本科生的选修课。作为一门研究政府对社会进行有效管理规律的科学,行政管理学的原则、原理有很强的理论性。同时,作为系统总结了国家行政管理的科学方法的学科,又具有很强的实用性,行政管理学“贵在有用”。作为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有机结合的实用性很强的学科,行政管理学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原理及方法等理论知识的基础上必须重视理论在实践中的应用。行政管理学这一鲜明的特征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把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强实践教学,这是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能力的关键所在。
(三)实践教学是解决目前行政管理学教学存在的问题、培养新形势下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要持续多年的,导致了我国人才培养的断裂,因此,随着高考的恢复,我国各方面的高等人才的培养急需首先补上理论匮乏这一课。20世纪80年代,我国开始研究行政管理学理论,开设行政管理学课程。行政管理学在研究和教学方法上以政治学作为价值取向,采用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教学方法。这种研究方法满足了当时一个新的理论和课程最初建立和发展的需要。但是,随着改革的不断推进和我国社会的迅速发展,尤其是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向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转变。据此,国家在20世纪90年代的学科调整中把行政管理从原来隶属于政治学一级学科转到了隶属于公共管理学,突出了行政管理学学科的管理性,即实践性。从学科的调整可见我国对人才培养目标要求的变化。那么,作为行政管理学科最基础的课程《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和教学也必须随之发生变化,突出其实践性。但是长期以来,高校行政管理学教学的软肋就是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严重影响了行政管理学课应有的教学效果,也是导致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具体方法
本科教育培养目标、行政管理学的课程特点以及目前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决定了在行政管理学的教学方法上必须进行优化和改革,其中首先必须坚持的一个根本原则就是理论联系实际,加强和优化实践教学,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和手段。
(一)课堂实践课堂实践教学活动是指以课堂为教学场所,在课堂讲授的基础上,为了深化和巩固学生的认知而开展的教学实践活动。课堂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处于被动地位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从而深化学生对教师所传授的理论知识的掌握。课堂实践教学包括以下几种方式:
1.案例分析法。这一方法是20世纪初哈佛大学创造的,即围绕一定的教学目的,把实际中真实的情景加以典型化处理,形成案例,通过学生的独立研究和相互讨论的方式,来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一种方法。行政管理学的实用性特别强,它的重点不在抽象的推理,而在指导解决现实的社会公共问题,以及这种解决方法在其他相关情形下的推广。这一特性决定了案例分析在行政管理学教学工作中有普遍的应用价值。
2“.角色模拟”教学法。这一方法在于在课堂上人为地营造某种行政管理情景,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角色,从事相应的具体工作。通过这一方法,可以让学生身临其境,直观地去感受、领悟所涉及的问题,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行政管理工作的基本技巧,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及人际关系处理能力。这一方法比较适用于涉及大量常规细节和现象、需进行较为复杂的综合方法技能训练的场合。行政司法、行政执法、公文处理、会议管理、机关物产材管理等内容非常适合运用这种方法。
3.课堂讨论。这种方法是在教师讲授基础知识后,为加深学生对所讲授内容的理解,在教师的组织与指导下,学生通过充分准备,师生围绕一个主题,发表意见,展开讨论。通过讨论,既可以达到形成共识、的目的,也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其创造性学习的兴趣和能力。例如,在教学中针对“西方公共行政理论历史沿革及其启示”“我国大部制改革的困境与对策”“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路径“”深化我国行政体制改革的基本路径”“西方行政改革对我国的启示”等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问题,就应该运用讨论的方法。
4.换位教学法。对于一些简单的章节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学的方式备课,然后在课堂上师生身份互换,老师随机点名,让个别同学以老师的身份给大家讲解,其他同学随时提问,老师最后作点评。这样,通过备课、讲课,学生把所学习的内容学懂、学透,提高了其自学能力,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组织能力。
5.任务驱动法。任务驱动法就是教师通过让学生在完成提出的某一“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和技能并提高综合素质的方法。任务驱动法包括以下三个环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布置教学任务、学生独立完成任务、教师进行成绩评定。“任务驱动”作为一种学习方法,它使教师由“主角”转变为“配角,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实现了由被动地接受知识向主动地寻求知识的转变。这一方法既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提高了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的能力。
(二)课外实践课外实践是指学生在课堂之外、在学校的范围内进行的实践活动。这类活动的目的就是为了充分利用学生课下的业余时间,使学生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扩展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提高其认识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1.指导性自学。这一方法是通过教师给学生布置课外作业的方式,让学生自学来理解和掌握基本理论知识的一种方法。自学的内容大体包括两方面:一是布置学生阅读与行政管理学相关的课外书籍,包括经典著作、重要文献、高质量的专业论文等,其目的是扩大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的教材内容的理解。二是教材中的一些非重点、非难点的章节,学生通过自己阅读就能理解的内容。如行政管理学当中的“行政决策”这一章,关于行政决策的定义、程序、类型以及行政决策的地位和作用等问题,在管理学等课程中基本的东西都学过,因此,这部分内容完全可以布置学生自学,教师没有必要花大力气来讲,只是提示学生在把握的过程中注意决策同行政决策的区别就可以了。教学的重点应该放在“行政决策体制以及我国行政决策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的教授上。自学不仅达到了扩大和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把握,更主要的是在自学的过程中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和思考的习惯。
2.科学研究法。科研是高校的重要职能之一,这种职能不单纯是要求教师从事科研工作,而且要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因此,引导学生参加科研活动是高等教育的特征之一。为了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应该创造各种机会让学生参与适当的科研工作。如以教学中的疑点、难点问题为突破口,布置学生撰写小论文,选拔基础好的具有刻苦钻研精神的优秀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或鼓励学生参与科研团体等,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充分发挥和展示个人的才华。
3.模拟实验。在校内建立行政管理模拟实验室,模拟各种行政管理场景和运作,使学生身临其境地处于某种管理角色中,从而增进学生对管理知识和方法的认知,培养综合管理能力。
(三)社会实践社会实践是指学生走出校门进入到真实的社会中去,实现理论学习与社会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社会实践印证和加深学生的理论认知,把学到的理论向实践转化,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社会调查。针对行政管理要解决的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利用节假日、寒暑假开展专题调研,在调查中深入生活、了解社会,如行政管理学“行政组织“这一章,可以布置“我国省直管县改革———以绥中为例“”辽宁省大部制改革的困境及对策”等。人事制度这一章可以布置“辽宁政府雇员制”“辽宁公务员考试制度研究”等。在调研过程中,学生通过设计调查问卷、发袋徇卷、撰写调查报告等,锻炼学生的交际沟通、撰写调查报告的能力。
2.参观教学法。为了使行政管理学抽象的理论知识感性化,使学生获得新知识的同时巩固验证已学知识,可以组织学生到政府等部门去实地参观。参观法资源鲜活、生动,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同时教学空间被极大地拓展,教学同社会生活紧密相联。参观访问作为课堂教学的直观印证,对学生的情感、思想和行为的影响非常明显。参观一般由校外实践教师指导和讲解,要求学生围绕参观内容收集有关资料,整理参观笔记,撰写参观报告。
3.实习。顾名思义,实习就是在实践中学习,把学到的理论知识拿到实际工作中去应用,以锻炼工作能力。对于应用性极强的行政管理学这一课程而言,实习具有一切课堂教学所不能替代的特殊功用。为了保证实习的实效,最好应在相对稳定的实习基地进行。
三、问题思考
课堂实践、课外实践和社会实践等多种方法和形式表明了《行政管理学》课程的实践教学方法非常多,五花八门,各具特色,为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教学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但是这只是从应然的角度来讲的,而在实际上,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措施,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实践性教学方法的采用必须从实际出发。从我国目前的情况来看,行政管理学的实践教学尚属探索阶段,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合理地运用实践教学的具体方法,构建比较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实践教学方法丰富多彩,并不是说在每个学校的教学实践中对每种方法都要采用,也不是某个教学内容都可以随意采用某种教学方法。实际上,每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都有其特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我们必须从客观实际出发,合理地运用各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在多种教学方法中,从达到教学目标的角度来看,可以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最基本的基础实践手段,其目的是加深学生对行政管理学基本理论和知识的理解,如实验、参观、自学;二是强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运用所学到的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中层实践手段,如情景模拟、案例分析、讨论法等;三是为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而设置的高层综合实践手段,如项目驱动、科学研究法、调研、实习等。因此,应加深对各种具体的实践教学方法的研究和探讨,合理地对各种方法进行组合,构建比较合适的实践教学方法体系。
(二)系统地规划和安排实践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作为实现教学目标的手段和方式,与教学计划、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要素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有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就应该有与之相配套的教学计划、教学内容和考核方法。从总体上看,教学方法有理论讲授和实践教学两大类。作为两类不同的教学方法,其在教学计划、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在长期的行政管理学的教学实践中,由于更多地采用的是理论讲授法,因此,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考核等方面具备了许多经验,理论讲授比较规范和系统。而实践教学虽然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其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但是由于多种原因,至今还没有单独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内容以及考核方法,从而使得实践教学难以落到实处或者变形走样。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首先对其进行系统地安排和规划。如调整和完善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增加与实践性手段相适应的内容;明确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在总学时中的比例,改变实践学时随意性的情况;将实践教学内容纳入到考试制度中,建立和完善独立的实践教学考核办法,从而使实践教学得以贯彻落实。
(三)建立和完善一系列保障机制教师队伍是教学质量提升的根本保障。实践性教学方法运用的一个最基本的要求就是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实践能力,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在目前从事行政管理学课的教师队伍中,大部分教师是直接从学校到学校,博士毕业后直接进入到了高校从事教学工作,这种情况不仅是在行政管理学科比较常见,在其他学科也司空见惯。实践教学经验的缺乏严重地影响着实践教学方法的使用,从而成为提高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质量的一个瓶颈。因此,加强实践性教学必须在教师队伍的建设上下功夫。如有计划地让从事该课的教师到行政部门挂职锻炼、吸引优秀的行政领导干部加盟等。实践教学方法的成本比理论教学要高得多,一定的物质条件是实践教学方法运用的前提,无论是实验设备的配置、实践基地的建立和使用,还是调查、参观以及实习方法的使用都需要必备的资金物材的支撑,没有这些条件,实践教学无法开展。但是,从目前高校的实际情况来看,这部分投入还有很大差距,部分学校甚至是空白。因此,加强实践教学,学校必须在教学的硬件环境上下功夫。
“人文素质”近年来是一个热门名词,在高等院校更是一个众人皆知的名词。实施素质教育,就是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素质、劳动技能素质、身体心理素质,即真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将不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作为努力方向,推进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融合是根本措施,而人文素质教育是高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内容和途径。杨叔子院士认为,人文教育追求善,对求真的科学具有导向作用,人文素质不仅影响人的价值观,还能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方法,有益于人的精神世界的解放,激发创造灵感。[1]人文素质教育应该渗透到可能的方面和领域。在高师教学中,教育学课程就是一个可以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协调发展的平台。
一、加强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
所谓人文素质,一般指人的人格、气质、修养等的综合体现。人文素质教育是指将人类优秀文化成果通过知识传授、环境熏陶等教育过程,使其内化为人的人格、气质、修养,成为人的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为什么要加强师范生的人文素质教育?笔者认为主要是基于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有利于师范生承担起传播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
师范生将来工作的主要目的是教育人、培养人,担负的是人类知识文化的传递、传播方面的任务。人类知识包含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因此它要求师范生不仅要具备精深的专业知识,而且要具备广博的相关学科知识,包括文、史、哲方面的社会科学知识,音、体、美等艺术方面知识、技能和审美的能力,具有将科学知识和人文知识进行整合的能力。当然,师范生学习的时间和水平有限,不可能在这些方面都有深入的研究,但至少应具有这方面的基本知识和能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承担起传播和传递人类文化知识的重任。
2.有利于师范生形成良好人格,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师范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是教师,工作性质是复杂而又繁重的脑力劳动,教师主体的人格是教育手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为了陶冶学生的思想感情、意志和性格,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往往通过师生人际关系,通过心灵之间的交流、撞击、情感的交融、教师人格的感染来实现。教师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可能是好的,也有可能是不好的。如果教师具有丰富的人文知识和良好的人文素质,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对知识的探求,而且可以此为载体,与学生进行沟通与交流,缩短与学生的心理距离,从而最大限度地以自身的人格魅力对学生的成长施加影响。正如俄罗斯的教育家乌申斯基所说:“只有人格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和形成,只有性格才能形成性格。”
3.有利于师范生形成优良品德,提高竞争能力。
“人文科学可以使人们了解世界,了解自己,了解人对社会的责任。”北京师范大学顾明远教授如此评价人文素质教育的重要性。[2]人文素质教育通过引导学生有选择地吸取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能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真正懂得人的价值与意义,正确思考人生、修炼人生。而且人文素质教育往往带有寓教于美、潜移默化的特点,学生比较乐于接受,有利于学生优良品德的形成。而且在人力资源供求日益富裕和能够充分实现自由流动的今天,要想找到一份好工作,大学生必须调整思路,不但要以知识、技能武装自己,而且要以道德、修养来提高自己的竞争力。试想,哪一个单位愿意招聘一个学富五车却自私自利、心胸狭窄的人呢?
二、教育学课程教学独特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1.教育学课程具有人文性的基本特质。
建国以后,我国全面学习前苏联,高师教育类课程精简为教育学、心理学和学科教法三门,教材的教条化比较明显,教学逐渐形成了以讲授为主的单一模式。为此,改革开放以来,华中师大等五所院校开始对教育学教材进行改革,之后又有人本着实用的宗旨,编写实用教育学。20世纪90年代初,微格教学理论传入我国,教育界开始关注教学技能,出现了知识课程和技能课程并重的势头。尽管教育学课程向技能性偏重,但我们仍应看到教育学课程还是具有人文性的,因为教育学教学对于师范生的精神成长是举足轻重的。教育学课程教学的本质是培养人的活动,是提升个人价值的活动,是促进人全面发展的活动。教育学课程教学的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备课、上课、了解学生心理等基本教育能力,还应对他们进行审美欣赏、心理健康、道德完美等更加丰富健全的人格教育。也就是说,教育学课程教学的内容除了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外,更重要的还有人文精神、道德人格、艺术品质的培养,教育学课程教学的“人文性”主张教育不是为了社会功利的目的,而是为了受教育者个人在人性、理智、情感等方面的发展,把他们培养成自由、完善、和谐发展的个人。
2.教育学课程有利于培养师范生的民族精神。
师范生正处在人格健全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期,通过教育学课程独特的学科体系和丰富的人文知识内涵,对其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激发其民族自豪感,增强其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使他们自觉维护社会主义方向,抵御不良思想、行为的侵蚀,不仅把学习当作个人的事情,而且当作提高全民族整体素质的事业来努力。
3.教育学课程可以提高师范生的审美能力。
一名全面发展的师范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审美素质。学生通过教育学课程对相关文学、艺术、哲学、历史等人文知识的获取和充实,能够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品位,使他们懂得真、善、美的真谛,净化和美化其心灵、言语和形象,努力追求高品位的生活、高境界的人生。而且教育类课程中所蕴含的辩证法思想、传统文化的精髓、古今中外教育家的崇高精神等都能不断陶冶大学生的情操,使他们获得一种美的享受,也使他们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逐步提高。
4.教育类课程能够正确引导师范生的行为方向。
从高中进入大学这个“小社会”,学生需要逐渐具备自我选择、自我管理、自我负责的能力。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人们的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而且成长在各种思想的“前沿阵地”——大学校园中的大学生又处于成人化的转变期,很容易迷失自己,所以教育类课程所内含的全面发展教育,优秀教师的榜样作用及教育家们的光辉思想,都有利于师范生不断用知识来武装自己,以道德来约束自己的行为,以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来鞭策自己,做一名真正的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
三、教育学课程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的探索
1.挖掘教育学课程内容,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
目前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实际效果不佳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忽视了教育学课程的人文认知功能,从而使教学的整体功能失效。因此,彰显人文素质教育功能,深入挖掘人文教育资源,是提高高师教育学课程教学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的一门教师教育类基础必修课程,以往的课程教学没有处理好学术性和师范性的关系,往往过分强调理论知识的灌输,而忽视了其应有的人文精神教育作用。事实上,教育学课程蕴含着丰富的人文教育资源。无论是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学说,还是教育的起源、教育的本质、教师的素质等,都贯穿着一个核心内容,就是使人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这些理论富有深厚的人文魅力,都是对大学生进行教育的宝贵人文教育资源。例如,我们在讲到教师道德素养内容之一——教师的教育责任感时,让学生观看音像2004年感动中国人物徐本禹的故事。徐本禹是华中农业大学2003届毕业生,毕业那年去贵州的一个贫困山区去支教,从繁华的城市走进大山深处,用一个刚刚毕业大学生稚嫩的肩膀,扛住了倾颓的教室,扛住了贫穷和孤独,扛起了本来不属于他的责任。学生们看完后无不被其感动,再一次深刻意识到社会和国家把培养下一代的光荣任务教给自己,这是一项重大的历史责任。再例如,讲授孔子的教育思想时,笔者结合《论语》、《孟子》等篇章谈儒家理想人格的修养、儒家学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等,让学生理解那些诺贝尔奖金的获得者为什么要发表联合宣言回到2500年前的孔子的思想里去,引导学生从历代优秀教育思想中汲取营养,增强民族自信心。对这种立足于教材中的内容,有目的地扩充信息量的做法,学生反映不错。有一位同学写道:“老师对教材中的教育理论进行分析,同时引出许多与教材内容有关的知识、事实,不仅使我从整体上了解了教育现象、教育规律,而且开阔了视野,活跃了思维,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审美品位,让我更爱教育这一神圣的职业了。”
当代大学生具有良好的知识素养,思想活跃、思维敏捷、敢于创新。只有闪烁着人文光辉的教育理论,才更能使大学生通过对自我价值的追求,逐步认识到社会价值的意义,从而超越自我。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不断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和大学生的发展需求,进一步创新教育理论的内容,大胆、科学、合理地运用教育理论中的人文教育资源,使教育学成为富有魅力并令人期待的学科。
2.搭建师生交流平台,给予人文关怀。
在高校,有部分教师在教学目标上常把学生当成工具和“匠人”来培养,忽视了学生的主动性,在教育对象上,把学生当成接收器,忽视了学生的能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把学生当成产品来加工,忽视了学生的创造性,更有甚者,有极个别教师对有障碍的学生或心理有疾病的学生,不是给予真诚的师爱,去爱护和帮助他们,而是歧视和厌恶他们,使这部分学生感到孤独无援,没有归属感和安全感,以致于产生自暴自弃的念头,对他人、学校和社会产生仇恨的心理。人文关怀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关心学生、尊重学生、相信学生,把满足学生的多方面兴趣和要求作为教学工作的出发点,把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价值和自由作为教育的目的,一切为人的发展服务。美国学者柯尔伯格(l.kohlberg)和班杜拉(a.bandura)等人曾提出自由主义教育理论,他们认为,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与教育者同是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没有束缚、没有压力的状态下接受教育。
在课堂上教师可以精心设计教育情境,采用启发式、讨论式、问答式等方法,启发学生独立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在启发学生畅所欲言的同时,教师适当点拨启迪,辅以真诚的语言、亲切的语调、温和的表情、宽容的态度评价学生,通过评价给予学生成功的情感体验,增强学生主动参与自信心,促使他们以愉快、高涨的情绪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
笔者还通过课前演讲来搭起一个思想感情交流与沟通的平台,师生相互鼓励、共同成长。开始的时候,有些学生还很腼腆,有些怯场,我们鼓励其大声、大方、大胆地表达。“要想明天讲得棒,别怕今天出洋相”,口才不像人的相貌一样难以改变,它可以通过我们的努力得到提高。一轮下来,同学们体会到“多上台一次,胆子就大三分”的道理,逐渐的,大家上台积极了、踊跃了,演讲的话题更多了,演讲的水平也日益提高了。同学们在一起谈学习、谈生活,谈理想、谈抱负,谈亲情、谈友情;读散文、吟诗歌、讲故事,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乡土人情;不少同学还能结合教育知识谈对身边发生的教育现象的看法,可以说是古今中外,包罗万象。学生的演讲不仅内容丰富,而且经常异彩纷呈,迭起。当一部分学生还在为进入大学没有目标而迷茫时,有学生则以“校荣我荣,校衰我耻”为题,宣誓“师专将因为我们而辉煌”,令人耳目一新,精神为之一振。学生们在课堂上尽情挥洒,展示出无比的自信与豪迈。我们真切地感受到,通过课前演讲,不仅提高师范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彼此间交流的是思想和感情,我们在交流与沟通的过程中相互鼓励,共同成长。
3.围绕人文素质教育,不断改进教学手段。
传统的“一块黑板、二支粉笔、三寸不烂之舌”的落后教学手段,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意识,忽视了学生多种感官的功能。要提高教育学课程的人文素质教育功能,必须充分利用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将文本、图形、图像及音频、视频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地获取知识的同时,不断提升人文素质。如结合教材“五育”内容可播放《百家讲坛》中国人民大学袁济喜教授所讲的专题《“硫酸泼熊”引发的思考》,从轰动全国的清华学子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谈到传统美育再到当代人格建设,让学生在震撼中感悟;学习“教师素质”内容时可放映电影《美丽的大脚》、《凤凰琴》,让学生在感动中沉思;讲授“学校教学”内容时可放映优质课录像,等等。这种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现代化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利用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让学生能够看到、听到不易直接看到、听到的事物、现象和过程,从而大大丰富教材内容,同时还可以使教材内容变得形象、生动、直观、有声有色,从而提升课程的艺术性、欣赏性和教育性。
总之,师范生人文素质的培育不是仅靠一门教育学课程的教学所能完成的,它还受到社会环境、社会风气的影响,需要学校、社会一起努力,共同营造有利于师范生人文素质形成的良好氛围。但可以肯定地说,教育学课程在师范生人文素质教育中是大有可为的。教师们应为此作出不懈的努力。
参考文献:
[1]刘作华,张云怀,周小霞,李泽全,陶长元,张胜涛.人文素质教育和科技伦理道德教育在大学化学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建筑教育,2004,(1).
[2]顾明远.人文科学教育在高等学校中的地位和作用[j].高教研究与探索,1995,(3).
[3]裴金涛.关于当代大学生人文素养的几点思考[j].学理论,2010,(5).
根据教育部对高等教育作出的部署,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技术型高校转型发展,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为目标,注重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学科理论基本知识,更注重学以致用,培养应用所学技术技能实践操作的能力。为培养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所需的应用型人才,在我国普通高等院校经济管理专业中普遍开设了会计学作为核心课程。在高校经管类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树立会计的思维方式,理解并学会使用会计信息,运用会计知识解决未来管理工作中的问题,并不是为了培养从事具体会计实务工作的会计专业人才。因此,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实践教学等方面都应区别于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教学。然而,目前在湖南科技学院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过程中,采用与会计专业一样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因而没有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本文主要基于湖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改革,从旅游管理专业的角度出发,针对专业特色设置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内容,改进实践教学环节,提高经管类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效果。
一、旅游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目标的定位
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旅游行业的从业人员对会计知识的需求越来越多,会计学在旅游管理学科领域的重要性受到广泛认可,湖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把会计学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程。然而,会计学课程的专业性较强,对逻辑性要求较高,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中采用与会计专业一样的教学目标,教学模式和内容,导致学生在学习时出现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吃力等诸多问题,学生不能明确掌握与专业实际需要相应的会计基础知识和技能,不能更好地适应将来从事旅游行业相关工作的需要。因此,旅游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教学改革首要任务是针对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和需求设置恰当的教学目标,明确在课程开设的目的。湖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开设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为:了解会计基本理论,了解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理解并学会获取会计信息,树立会计思维方式,运用会计课程知识进行财务分析,应用会计信息帮助旅游组织进行决策。
二、旅游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内容的调整
普通高等院校经管类非会计专业均开设了会计课程,虽然会计课程教材种类较多,但针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教材较缺乏,大部分高校使用的教材为会计学专业的教材或教师自编讲义,理论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会计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会计凭证、借贷复式记账的应用等。此外,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在实践教学内容方面也与会计专业一样,注重会计账务处理过程。湖南科技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也是如此,由于缺少以旅游行业经营业务为背景的会计教材,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采用与会计专业一样的方式和内容,忽视旅游管理专业的特色,导致学生在学习会计课程时缺乏积极性,难以建立会计知识与旅游行业的联系,影响教学效果,不利于培养复合型旅游管理人才。因此,在旅游管理专业的会计课程教学中,应当改进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以旅游饭店、旅行社和旅游景点为会计主体,教授会计理论及会计实务与旅游行业财务工作实务相结合。目前较少可供选择的高质量旅游管理专业会计教材,教师可根据旅游管理专业特点,结合旅游行业实务,合理编制会计课程教学内容,除了所有专业均应掌握的基础知识外,突出在实训实践教学内容中与旅游行业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会计课程的兴趣,帮助学生建立会计知识与其专业的联系,运用会计知识分析并解决旅游管理的实务问题。结合专业特点,针对非会计专业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内容进行调整对授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高等院校中的旅游管理专业会计课程教师大多是会计专业的硕士、博士,他们从高校毕业后直接担任,较少有在企事业单位实践经验。虽然这些教师精通会计理论知识,学科专业性强,但是缺乏实践经验,特别是对旅游行业知识欠缺,教授过程中难以与旅游管理专业实务结合教学,仅按照会计专业一样的授课方法,将直接影响旅游管理2017年第24期教改•教研专业会计实践教学效果。因此,教授会计课程的教师应在完成教学任务之外,应响应湖南科技学院“双师双能型”教师培养号召,积极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实践,特别是到旅行社、饭店等单位进行会计方面的观摩,提高自身实践能力,并运用实务经验到教学中,帮助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建立会计理论知识与旅游行业实务的联系。
三、旅游管理专业会计学课程实践教学的改进
会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需要使用实践设施和场所。有些高校专门设置了会计手工实训室,实训内容主要是针对纸质版的原始凭证、记账凭证,填制会计账簿,编制财务报表,注重的是会计实务的账务处理过程。另有很多高校设有专门的会计计算机实验室,配备会计实践教学软件,实践教学内容主要是会计软件的功能和操作流程。这些会计实践教学适用的对象是会计专业的学生,不能依据不同学科专业的特点灵活调整实践教学内容,不能实现非会计专业会计课程实践教学应有的效果。目前,湖南科技学院经管类相关专业的会计课程在实践教学时采用的是手工记账,与会计专业实训内容相同,学生在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时缺乏积极性,不能掌握会计账务处理流程,也不能理解会计信息和自身专业的联系。经济与管理学院已经建成金融工程专业ERP实训室,可以采用ERP实训室进行会计学课程的实践教学。利用ERP实训教学,让学生模拟参与到企业经营管理的全过程,从管理者的角度认识会计知识和会计信息,不仅仅限于传统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注重的会计账务处理程序,而是全面的认识企业业务处理流程,帮助建立学科知识框架,了解会计知识与各经济管理类专业的联系,提高学生会计信息处理和运用的能力。然而目前ERP实训室尚在测试阶段,主要满足金融工程专业的相关课程实训的需要。旅游管理专业的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还可以借助山花旅行社有限公司。永州山花旅行社有限公司成立于2005年10月12日,是湖南科技学院全资校办企业,获得过“湖南省创新创业优秀企业”、永州市旅游行业“十年零投诉”单位等荣誉,是湖南科技学院产学研融合示范基地,优秀实习基地。为实现产学研的有效融合发展,更好地服务于教育教学工作的需要,湖南科技学院校长办公会议专门探讨和改变了公司管理模式,2016年由经济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姚先林老师任永州山花旅行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相关课程实训与创业实践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山花旅行社是旅游管理专业学生见习实操的承办单位,每年都为旅游管理专业学生提供日常培训并组织见习,加强了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巩固以及实操认识,导游业务知识、景区讲解等课程的实操见习。虽然山花旅行社设置了财务办公室,但公司的财务业务外包给学院财务部完成。在开展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时,可以借助山花旅行社这一实训平台。在公司内部设置财务部门,提供会计课程实践工作岗位,这样,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在学习会计学这门课程时,可在山花旅行社内开展实践教学。对经管学院教授会计课程的教师而言,借助山花旅行社熟悉旅行社会计实务,提高自身实践经验,为会计课程的实践教学提供了实务案例。同时,也方便旅游管理专业学生以旅行社为会计主体,熟悉旅游行业的会计实务和操作,建立会计知识与旅游管理专业的联系,了解会计业务处理流程,分析并运用会计信息参与经营决策。此外,学生在旅行社实训中切身感受创业过程,增强他们的创业动力,也为旅行社建立了人才储备力量,学校和山花旅行社实现互惠双赢。会计课程实践教学是会计课程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会计课程实践教学要区别于会计专业的实践教学,为各个专业量身制定课程实践教学目标,修改注重会计理论和账务处理程序的教学内容,结合专业特点,改进实践教学,提高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建立会计知识与各经管类专业的联系,树立会计思维方式,学会分析和运用会计信息,为我国经济发展培养应用型人才。
作者:欧阳仪臻 单位:湖南科技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