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沟通作用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6:5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管理沟通作用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管理沟通作用论文

篇(1)

21 世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的财务技能培养是满足市场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在应用型和创新型方面的基本要求。教师在学生财务技能培养中要以学生的实际应用为基本出发点,适时面向农业生产、经营服务和基层管理高技能的需要,认清财务技能培养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相关性;处理好财务技能培养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的协调性。

一、教师的渗透作用

(一)教师渗透财务技能到教学内容中

根据市场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财务技能的要求,即熟悉会计主体业务的财务技能;掌握机构会计系统和会计政策的财务技能;掌握各种财务分析和报表生成软件的使用方法财务技能。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设计的专业课程,教师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培养学生财务技能的相关专业课进行分类为业务课程类、法规政策课程类和信息课程类,教师将财务技能分别渗透到这些类别的专业课程类型中的。

(二)教师渗透财务技能到教学模式中

教师根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财务分析能力培养方案,明确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培养学生财务技能的“财务分析情境—财务分析岗位和财务分析任务—财务分析方法”的教学模式。教师在“财务分析情境—财务分析岗位和财务分析任务—财务分析方法”教学模式实施过程中,教师就应该关注学生的发展,教师服务的对象是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人;给学生一个时间,让他们自己去安排;给学生一个空间,让他们自己去探索;给学生一个机会,让他们自己去抓住;给学生一个权力,让他们自己去选择。

二、教师的引导作用

(一)教师在教学内容上的引导

业务课程教学内容是财务技能培养的根本,教师对学生财务技能培养起到直接的作用。基础会计课程侧重在企业基本经济业务核算、制造业企业主要经济业务的核算和账务处理程序方面加以引导。企业会计课程侧重在资金的筹集、使用、耗费、回收和分配进行连续、系统、全面、综合的核算与监督方面加以引导。成本会计课程侧重在费用要素的归集与分配、成本会计核算法方面加以引导。管理会计课程侧重在规划、组织、控制和评价方面加以引导。财务管理课程侧重在组织财务活动和处理财务关系方面加以引导。项目投资评估课程侧重在以国家计委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为依据的,对投资项目进行合理的评估方面加以引导。技术经济学课程侧重在技术领域内资源最佳配置方面加以引导。

经济法、税法和证券投资属于法规政策课程,是业务课程内容的基础,教师对学生财务技能培养起到间接的作用。经济法、税法和证券投资侧重在基本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内容方面加以引导,为更好地对学生财务技能培养奠定基础。

会计电算化属于信息课程,是业务课程的延续,教师对学生财务技能培养起到手段更新与扩展的作用。利用会计软件,培养学生在各种计算机设备替代手工完成或在手工下很难完成的会计工作过程的财务技能。

(二)教师在教学模式上的引导

实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培养学生财务技能的“财务分析情境—财务分析岗位和财务分析任务—财务分析方法”的教学模式,教师为学生主动提供财务业务情境、财务岗位和财务任务和财务分析方法,学生在此基础上,不断接受财务技能的培养。

1.课程实验教学活动的财务技能培养

教师为学生主动提供财务业务情境、财务岗位和财务任务和财务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记账、报账和算账的技能和管理技能。

2.综合性实验教学活动的财务技能培养

信息对现代经济的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谁掌握信息多、快、准, 谁就能取得经济的发展。教师引导学生如何获取信息和加工整理信息的财务技能。训练培养学生及时获取信息,并及时加工整理,以在最短的时间内获取第一手资料,不断开发信息资源,以满足经济管理的需要。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思考,利用训练中积累的大量信息资源,总结过去,把握现在,探索未来,积极发挥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财务工作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要。管理知识和技能日新月异,发展迅速,培养学生具有较强的主动获取知识的能力,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引导学生获取新知识并增强创新的财务技能。市场经济条件下,会计工作越来越具有综合性、复杂性的特点,培养学生具备根据国家财经法规、会计工作法规等要求,具有区分真假和是非的能力,引导学生实际分析财务技能。

3.毕业论文设计教学活动的财务技能培养

教师在学院教学活动引导下,除论文以外,设立可行性研究报告、商业计划书等多种文体的毕业论文设计,让学生在多种文体毕业论文设计之间进行选择,尤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商业计划书毕业论文设计中,教师积极引导学生的财务分析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学生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练就过硬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挥其应有的财务分析职能作用,参与经济管理,设计出相应的文本。练就人际交往能力,发挥其处理各方面经济关系作用。

三、教师的沟通作用

教师在渗透和引导过程中,有效发挥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作用是强化学生财务技能培养的条件。教师根据不同学生的就业导向,采用不同方式激发学生财务技能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财务分析的观念。教师采用不同方式示范引领财务基本技能操作,指导学生财务问题解决分析方法。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多种多样的财务技能培养活动,训练学生财务分析的能力。教师与学生沟通的主要途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见表1所示。

基金项目:

2009年山西省教育厅普通本科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立项项目“提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学生财务分析能力的研究”(晋教高[2009]44号);山西农业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高等农林院校大学生创业财务素质培养的研究”(YB-201309)。

参考文献:

[1]颜华.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J] .北方经贸,2007, (8).

篇(2)

论文摘要:在高校行政管理中应用绩效管理,可有效提升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绩效和管理水平。本文在分析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应用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高校行政管理绩效应用的对应措施。

1、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实施绩效管理的战略意义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三要素中,行政管理是高校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及科学管理方法的逐渐来袭,为全面提升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准备。

对高校行政办公实施绩效管理,既是突破旧的管理模式,增加学校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整个高校行政管理办公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最终可以促使和引导学校与教职员工的个人发展达到双赢的状态,提升高校的整体竞争实力,最终与国际接轨,实现靠近、比肩乃至超越国际名校的战略目标。

2、绩效管理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2.1应用现状简析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是指为实现高校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表现、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行政人员的行为,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高校在发展战略既定的前提下,遵循目标管理原则来构建行政办公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体系,这样更容易调节和带动全体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管理效率将会明显提高。

2.2应用问题分析

在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目标管理法中,绩效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当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综合体现在两端环节(岗位分析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忽略,中间两环节(绩效计划和绩效考核)实施不到位,这样绩效管理实施中,没有形成持续推进的循环,由于没有了“根本”,中间环节实施起来也就难免流于形式。实施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包括:

2.2.1应用岗位职责不够清晰

绩效考核的依据是绩效标准的制定,而标准的设定依据是岗位分析,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实施过系统的岗位分析的院校为数不多。不做工作分析,那么岗位的职责就界定不清楚,绩效考核就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依据。

2.2.2对考核定位存在模糊与偏差

考核的定位,就是通过绩效考核解决什么问题。考核定位的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考核定位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目标上,对考核目的定位过于狭窄。

2.2.3缺乏绩效反馈与沟通

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在行政管理中实施了绩效管理,然而实际收效远远没有达到预期,大多数止于绩效考核阶段,并没有延伸到罪关键的应用阶段,更有甚者,某些高校行政管理中,对绩效考核结果采取保密状态或者选择性公开状态,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严重地影响了被管理者的参与兴趣,对工作的改进与绩效的提高根本起不到积极作用。

2.2.4缺乏开放式的持续改进的战略思维

当前,绩效管理方法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实施应用中,往往将绩效管理的全过程视作一个“闭合环”,即将岗位设计、绩效制定、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这四大步骤作为一个完结项目,绩效管理缺乏整体的持续性和连续性。简单分析,绩效管理只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如果仅仅将其视为一个阶段性的工作项目,则对于我们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而言,明显是舍本逐末。

3、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应用举措

管理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绩效管理亦是如此;而绩效沟通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将高校行政管理的绩效管理持续改进;绩效问责作为对绩效管理整个项目的监督,更是提升整体提升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

3.1服务第一

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在岗位分析、制定绩效阶段,必须正本清源,将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摆在基本职能的首要位置,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

行政管理既有管理的职能,又兼有服务的职能。服务是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活动的根本和最终的目的。目前,部分高校行政人员自我定位失当,存在“官本位”思想,服务意识淡薄。

3.2动态绩效管理

动态管理是一种基于辩证思维的管理观和方法论,是最能挖掘组织潜力和应对外界挑战的新管理哲学。高校行政管理的动态管理是值得进一步认识的重要方面。动态管理为当今高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由于高校必然会受到校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也对学校目标的制定与达成和各种管理都产生动态影响,因此,高校行政办公的绩效管理必须遵循动态管理原则。

其次,高校行政管理中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只有在动态管理的框架内才能得以妥善解决。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不仅要注重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更要注重对现状和未来能力发挥态势的考察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

最后,动态绩效管理确定目标的合理性在于达到组织、个人与社会目标的统一。高校行政管理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在宏观的动态把握下富有活力和生机的管理体制。

3.3绩效沟通

绩效沟通是绩效考核的核心。要使绩效管理取得理想的效果,绩效沟通犹为重要。

第一,重视绩效沟通、建立沟通制度。高校的行政管理层要明确绩效沟通在行政人员绩效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把绩效沟通作为提高行政人员工作绩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

第二,建立开放式的绩效沟通网络。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是一种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工作环节多,目标要求高的活动。为了提高管理绩效,有必要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全通道式的绩效沟通网络,使得被考核人员、制定战略的高层决策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线行政部门、其它的行政部门之间实现全方位的沟通。

3.4绩效问责

高校问责制是指以绩效为核心,对高校权力进行监督以及对过失权力进行责任追究。高校问责不仅是高校稳定与发展的一项保障制度,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校公共服务以及增强高校回应外界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美国,通过绩效评价对高校校长的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管理实践。当预期的绩效没有实现时,校长就有可能被董事会解雇。这是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绩效问责的一个具体层面。而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高校利益主体地位的法律缺失,致使高校一方面以同体问责代替多元利益主体问责,另一方面内部问责又流于形式,甚至出现问责主体迁就问责对象的现象,从而偏离了高校问责制的航向,大大弱化了高校问责制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法人治校”理念下高校内部权力的错位与失衡,导致内部权力无序,直接影响学校绩效难以满足相关利益者对高等教育办学的公平、效益、质量的利益诉求。其结果是,法人的权责不对等,高校自治主体不明确,容易产生权力的泛化和责任的边缘化,最终难以落实高校问责。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要走出上述困境,必须健全、落实高校行政管理绩效问责制度。绩效问责结果不仅是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担负各项任务的监督,而且对于维持现状和有过失的高校行政管理者应予以追究,从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组织和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3.5持续改进

由于当前绩效管理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特别是绩效管理的非连续性问题多有发生,改善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就是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用继续改进的原则来实施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设计成一个动态的开放式的工作环,这样才能使得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水平获得不断地提升,而不是阶段性提升。

4、结论

高校是教学与科研的前沿阵地,只有充分遵循高校行政管理的规律,实施绩效管理,科学合理实施岗位分析、绩效制定、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阶段管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以绩效沟通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实施动态的、持续改进的绩效管理与绩效问责,才能使高校行政管理朝着健康、有序、持续提升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赫尔曼阿吉斯著:《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2]陈中武著:《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3]方振邦著:《战略性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4]周亚越著:《行政问责制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出版;

[5]季诚钧著:《大学属性与结构的组织学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6]于中宁著:《现代管理新视野》,经济日报出版社,2006年出版;

[7]《重塑高校行政管理之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1年第三期;

篇(3)

关键词: 高校;绩效管理;考核

Key words: university;performance management;assessment

中图分类号:G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26-0206-02

0引言

随着国家对高等教育的不断投入,经过多年的高等院校体制改革和建设,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稳步发展的崭新时代。在高校中实施绩效管理,不仅有助于提高院校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实力,对教职工个人发展也起到良好的激发作用。

1绩效管理在高校实施的重要性

绩效管理,通常是指管理者带领其团队为了达到目标共同参与的绩效计划制定、绩效沟通、绩效考核评价、绩效反馈、绩效目标提升的持续循环过程;目的为加强对教职工个人、部门整体的效能提高。在90年代后期,中国高校开始试行绩效管理改革,对教师的工作职责与其教学工作量、承担课题数、申请的科研经费、发表高水平论文数及著作数等相挂钩,进行量化管理。绩效管理的合理运用,建立了流动和竞争机制,对于教职工主观能动性及业务水平有了很好的提升,使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从而对促进学校全面发展具有重要影响,并为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经济文化建设添砖加瓦。

2绩效管理在高校实施的内容

在高校中实施绩效管理,制定绩效计划是其首要环节,它是启动教师绩效管理系统的基础性环节,是管理者和教师共同就教师在绩效期内的工作职责、工作目标、评估标准等内容达成共识的过程。[1]给教职工制定的目标要合理,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绩效目标过高易使教职工丧失信心,目标过低则起不到激励效果。所以不合理的绩效计划对整体管理工作不但起不到促进作用,反而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通过管理者与教职工进行有效的绩效沟通,制定符合学校和教职工实际情况的绩效计划,在实施过程中予以监督,并通过绩效考评来综合判断教职工所取得的成绩和不足,及时将结果反馈给个人,对教职工针对不足进行更进一步督促指导和资源支持,通过多种方式激励教职工努力提升自身绩效,促进绩效目标早日实现。并在绩效反馈阶段,与教职工就下一阶段工作提出新的绩效目标并达成共识,对绩效计划进行更完善的改进。通过绩效管理的良性循环,个人及整体单位的绩效将会得到全面提升。

3绩效管理在高校实施中常见的问题

3.1 绩效考核制度的不完善在实施绩效管理过程中,绩效考核是对教职工整体工作的一个评价,通过考核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促进教职工更进一步发展。绩效考核结果在岗位分配、薪酬管理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目前部分高校绩效考核制度中存在一些不足,有的甚至缺乏一定公平公正性,使部分教师对制度产生不信任,从而影响其对绩效的积极性;另一方面会使绩效目标偏离实际,使部分教师急功近利,寻求捷径,甚至导致学术造假的不端行为。

对高校教师进行绩效考核的指标中,教学工作量、申请课题科研经费及数量及质量是主要衡量标准。论文和著作是研究者长年钻研积累的成果和精华,是不可能短时间内出现例如一年十几篇论文这样的“卫星的”。但个别教职工为了完成绩效指标及职称晋升铤而走险,在的质和量上弄虚造假。也有的教职工只重视教学工作,忽视了业绩指标,在考评中得不到理想成绩等等,这些都是在绩效考核中需要进一步完善的地方。

3.2 绩效考核结果缺乏充分利用绩效考核需要公平合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教职工为所在学校作出的成绩,如果与教职工的薪酬、职务晋升,选拔奖励拖钩,就无法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2]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探讨。刘笳,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4月第12卷第2期依照绩效考核标准的设置和调整,将工作成果与利益直接挂钩,对教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则起到良好的导向作用;并通过考核结果给教职工进行更合适的岗位分配。部分高校没有将绩效管理结果合理应用,使教职工感觉绩效管理只是面上措施,没有实际奖励措施,缺乏动力,让绩效考核没有发挥到它应有的最大作用。

3.3 缺乏有效的绩效沟通绩效管理的顺利实施,绩效沟通在过程中犹为重要。它主要是指管理者与被管理者就工作绩效相关问题进行的相互沟通。从开始制定绩效计划,到绩效管理的实施、对教职工的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在绩效管理的每个环节都起着紧密的协调作用。[3]

在高校管理中,通常因为以日常教学、科研为主,对绩效沟通相对重视不足。因为有些管理者对绩效沟通缺乏充分认识,往往将绩效考核简单地等同于绩效管理,将绩效考核当作绩效沟通。单纯以岗位职责与要求作为绩效目标,缺乏相对的岗位分析与要求,因此导致沟通目标也不清晰、不明确。在绩效沟通过程中,管理者在与被管理者进行绩效沟通时常以自我为中心,只着重于表达自身的见解,而忽视被管理者的感受及反应,使沟通效果不甚理想[3]。这种沟通方式往往使管理者无法了解下属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及其真实想法,就无法做出实质性的帮助使对方得以改进,造成沟而不通的现象。

4绩效管理在高校实施中主要问题的解决思路探讨

4.1 完善绩效考核管理高校的绩效考核体系应该本着公开、透明的原则,实行机会平等和考核透明化。管理者须将考核评估的规定、制度过程公开化,使教职工感觉在绩效考评、职称晋升等方面,学校考核是公平公正的。认为自己的付出与所得成绩是相符的,从而有利于提高教职工对科研和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发挥自身潜力,并会进一步思考工作中的不足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以更大的积极性开展下一步工作。

另一方面,需要优化更加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以教学科研管理相结合,针对不同岗位、不同学科的特点,分别设计考核指标和内容,要有针对性、客观性和实用性。要坚持实事求是的考核方式,采取定量与定性相结合、重点考核与全面考核相结合、年度考核与聘期考核相结合,具有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的考核方式。高校教师的科研任务与教学任务是相辅相成的,在考核教师对高校的绩效时,应该综合考虑,缺一不可。单纯根据产量的考核制度会导致教师盲目追求数量,而忽视质量,是学校整体学术水平下降。加强对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增强教师的责任感,抵制学术腐败现象。[4]同时,对被评选为先进及优秀的人员不单单只是精神奖励及荣誉,可以转化成物质奖励,从而更好地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

4.2 完善奖励机制在这些奖励因素中,绩效津贴是目前高校对教师的一种最常见物质奖励形式,在绩效管理中起到不可忽视的激励作用。在2009年9月由国务院总理主持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在公共卫生与基层医疗卫生事业单位和其他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说明国家对此也相当重视。

建立公平的绩效考核体系,促进师资队伍建设,发挥师资队伍整体优势,是高校调整运行机制、强化管理所必须解决的问题。

高校绩效考核工资的实施,使教学科研成果突出的教职工得到奖励,并对他人起到激励效果,使教职工意识到唯有努力工作,实现绩效工资的增长才是理性选择,督促教职工不断开创进取。以浙江大学为例:浙江大学教学编制人员的岗位聘任津贴,分为基础津贴和业绩津贴两部分。基础津贴与岗位职责、学术水平等挂钩,业绩津贴与完成的教学、科研任务挂钩。在岗位设置上,采取了岗位数与任务、产出全面挂钩的办法,即教学岗位数直接与本科生、研究生的教学任务挂钩,而科研岗位数与科研经费的数量、科研成果及发表的高层次论文挂钩。[5]这些年浙江大学实施岗位津贴制后,强化了竞争机制,加大了学院自,增强了学院活力,推动了学科和学科队伍的建设和发展,根据所作出的成绩拉开教职工之间收入的差距,优化了师资队伍结构。

4.3 进行有效的绩效沟通作为管理者实行绩效沟通时,应注意要做到有效沟通,即信息接收者按照信息发送者的意图采取相应的行动。如果对方存在抵触情绪,自己还是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对对方进行施教,很难使对方接受自己的建议,容易产生被管理者虽然知道考核结果,但并不能充分意识到自己工作中存在问题以及如何改善的现象,也就失去了绩效沟通的意义。所以高校的行政管理人员应当掌握一定的沟通技巧,从思想上予以重视,因为这是上下级之间关于工作最直接的接触联系,它可以使管理者第一手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这种沟通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方法步骤。双方通过共同商酌,既可以使被管理者了解自己对团队目标和组织目标的贡献程度以及管理者对自己的评价和期望,也可以使管理者对对方提供相应的帮助及共同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双方共同制定绩效改进计划,加强团队的协作精神,从而促进教职工个人能力的提升及整体部门的发展。

总之,高等院校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路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摸索前进,努力完善体制中存在的弊端,改革创新,发奋进取,为教职工创造一个良好的的学术氛围及育人环境。而教职工通过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使学校整体师资力量得到加强,为高校在当前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得到可持续的发展,实现教师和学校的双赢局面。

参考文献:

[1]刘笳.高校教师绩效管理体系的探讨.沈阳建筑大学学报(社科版),2010年4月第12卷第2期:201.

[2]岳香.高校人员绩效管理现状思考.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9年1月第26卷第1期:50.

篇(4)

1、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实施绩效管理的战略意义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说,学校有三要素——行政管理、教育和研究。三要素中,行政管理是高校实现其教学、科研两大社会功能的基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发展面临着新的形势,国外先进办学理念及科学管理方法的逐渐来袭,为全面提升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能力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准备。

对高校行政办公实施绩效管理,既是突破旧的管理模式,增加学校自身竞争力的需要,也是提高整个高校行政管理办公人员素质的重要途径,它最终可以促使和引导学校与教职员工的个人发展达到双赢的状态,提升高校的整体竞争实力,最终与国际接轨,实现靠近、比肩乃至超越国际名校的战略目标。

2、绩效管理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现状及问题分析

2.1应用现状简析

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是指为实现高校发展战略和目标,采用科学的方法,通过对行政人员的行为表现、工作态度和工作业绩,以及综合素质的全面监测、考核、分析和评价,充分调动行政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改善行政人员的行为,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挖掘其潜力的活动过程。高校在发展战略既定的前提下,遵循目标管理原则来构建行政办公管理人员的绩效管理体系,这样更容易调节和带动全体高校行政管理人员的积极性,管理效率将会明显提高。

2.2应用问题分析

在我国高校普遍采用的目标管理法中,绩效管理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当前还存在一定的问题,综合体现在两端环节(岗位分析和绩效考核结果应用)忽略,中间两环节(绩效计划和绩效考核)实施不到位,这样绩效管理实施中,没有形成持续推进的循环,由于没有了“根本”,中间环节实施起来也就难免流于形式。实施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包括:

2.2.1应用岗位职责不够清晰

绩效考核的依据是绩效标准的制定, 而标准的设定依据是岗位分析,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实施过系统的岗位分析的院校为数不多。不做工作分析, 那么岗位的职责就界定不清楚, 绩效考核就没有一个科学的标准依据。

2.2.2对考核定位存在模糊与偏差

考核的定位, 就是通过绩效考核解决什么问题。考核定位的模糊主要表现在考核缺乏明确的目的, 仅仅是为了考核而进行考核。考核定位的偏差主要体现在片面看待考核的目标上, 对考核目的定位过于狭窄。

2.2.3缺乏绩效反馈与沟通

现在大部分院校都在行政管理中实施了绩效管理,然而实际收效远远没有达到预期,大多数止于绩效考核阶段,并没有延伸到罪关键的应用阶段,更有甚者,某些高校行政管理中,对绩效考核结果采取保密状态或者选择性公开状态,这种信息的不对称严重地影响了被管理者的参与兴趣,对工作的改进与绩效的提高根本起不到积极作用。

2.2.4缺乏开放式的持续改进的战略思维

当前,绩效管理方法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实施应用中,往往将绩效管理的全过程视作一个“闭合环”,即将岗位设计、绩效制定、绩效考核、绩效考核结果运用这四大步骤作为一个完结项目,绩效管理缺乏整体的持续性和连续性。简单分析,绩效管理只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在高校行政管理中的应用如果仅仅将其视为一个阶段性的工作项目,则对于我们的高校行政管理工作而言,明显是舍本逐末。

3、我国高校行政管理中绩效管理的应用举措

管理本身是一个动态的过程,绩效管理亦是如此;而绩效沟通作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内容,将高校行政管理的绩效管理持续改进;绩效问责作为对绩效管理整个项目的监督,更是提升整体提升了高校行政管理的整体水平。

3.1 服务第一

在实施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在岗位分析、制定绩效阶段,必须正本清源,将高校行政管理的服务职能摆在基本职能的首要位置,确立“以人为本”的管理、服务理念。

行政管理既有管理的职能,又兼有服务的职能。服务是行政管理工作人员活动的根本和最终的目的。目前,部分高校行政人员自我定位失当,存在“官本位”思想,服务意识淡薄。

3.2动态绩效管理

动态管理是一种基于辩证思维的管理观和方法论,是最能挖掘组织潜力和应对外界挑战的新管理哲学。高校行政管理的动态管理是值得进一步认识的重要方面。动态管理为当今高校管理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新的视角。

首先,由于高校必然会受到校外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也对学校目标的制定与达成和各种管理都产生动态影响,因此,高校行政办公的绩效管理必须遵循动态管理原则。

其次,高校行政管理中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也只有在动态管理的框架内才能得以妥善解决。高校教师的绩效评价不仅要注重过去所取得的成绩,更要注重对现状和未来能力发挥态势的考察和分析,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教师教学和科研的积极性。

最后,动态绩效管理确定目标的合理性在于达到组织、个人与社会目标的统一。高校行政管理的理想境界应该是在宏观的动态把握下富有活力和生机的管理体制。

3.3 绩效沟通

绩效沟通是绩效考核的核心。要使绩效管理取得理想的效果,绩效沟通犹为重要。

第一,重视绩效沟通、建立沟通制度。高校的行政管理层要明确绩效沟通在行政人员绩效管理中的核心地位,把绩效沟通作为提高行政人员工作绩效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来做。

第二,建立开放式的绩效沟通网络。高校行政人员的绩效管理是一种信息量大,涉及面广,工作环节多,目标要求高的活动。为了提高管理绩效,有必要建立一个开放式的、全通道式的绩效沟通网络,使得被考核人员、制定战略的高层决策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直线行政部门、其它的行政部门之间实现全方位的沟通。

3.4 绩效问责

高校问责制是指以绩效为核心,对高校权力进行监督以及对过失权力进行责任追究。高校问责不仅是高校稳定与发展的一项保障制度,也是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实现高校公共服务以及增强高校回应外界能力的重要途径。

在美国,通过绩效评价对高校校长的管理水平进行评价,已经成为普遍存在的管理实践。当预期的绩效没有实现时,校长就有可能被董事会解雇。这是高校行政管理中的绩效问责的一个具体层面。而在我国,一方面,由于市场经济体制下多元高校利益主体地位的法律缺失,致使高校一方面以同体问责代替多元利益主体问责,另一方面内部问责又流于形式,甚至出现问责主体迁就问责对象的现象,从而偏离了高校问责制的航向,大大弱化了高校问责制的作用。另一方面,由于“法人治校”理念下高校内部权力的错位与失衡,导致内部权力无序,直接影响学校绩效难以满足相关利益者对高等教育办学的公平、效益、质量的利益诉求。其结果是,法人的权责不对等,高校自治主体不明确,容易产生权力的泛化和责任的边缘化,最终难以落实高校问责。

我国高校行政管理要走出上述困境,必须健全、落实高校行政管理绩效问责制度。绩效问责结果不仅是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人员应担负各项任务的监督,而且对于维持现状和有过失的高校行政管理者应予以追究,从而提升高校行政管理组织和人员的整体业务水平。

3.5 持续改进

由于当前绩效管理在我国高校行政管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与偏差,特别是绩效管理的非连续性问题多有发生,改善这一问题的具体措施就是改变原有的工作思路,用继续改进的原则来实施绩效管理。将绩效管理设计成一个动态的开放式的工作环,这样才能使得我国高校行政管理水平获得不断地提升,而不是阶段性提升。

4、结论

高校是教学与科研的前沿阵地,只有充分遵循高校行政管理的规律,实施绩效管理,科学合理实施岗位分析、绩效制定、绩效考核、绩效反馈四阶段管理,提高高校行政管理者的服务意识、业务水平和创新能力,以绩效沟通为绩效管理的核心,实施动态的、持续改进的绩效管理与绩效问责,才能使高校行政管理朝着健康、有序、持续提升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赫尔曼阿吉斯著:《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年出版;

[2]陈中武著:《卓越绩效管理模式》,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年出版;

[3]方振邦著:《战略性绩效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出版;

[4]周亚越著:《行政问责制比较研究》,中国检察出版社,2008年出版;

[5]季诚钧著:《大学属性与结构的组织学分析,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年出版;

[6]于中宁著:《现代管理新视野》,经济日报出版社, 2006年出版;

[7]《重塑高校行政管理之思考》,《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1年第三期;

篇(5)

中国分类号:F273 文献标识码 A

一、房地产企业营销沟通渠道现状调查及结果分析

笔者以重庆市部分房地产企业为样本点开展了一次关于房地产企业内部营销沟通渠道的调查,关于企业内部营销沟通渠道的调查结果如下:

1.被调查者所在公司各个部门的作业流程

目前大部分公司采用的开发作业流程是流水线式的或者没有具体的流程规划。流水线式的作业流程虽然符合整个房地产开发的程序,但是营销策划没有从一开始就贯穿进来,从而没有发挥营销应有的作用。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目前重庆房地产企业在营销理念上认识不准,房地产开发还缺乏规范的运作机制。

2.被调查者所在公司各部门之间的主要沟通渠道

沟通方式当然也会影响到沟通的效果。统计表明,大部分公司都有例会、例会会议纪要、电话沟通等方式。但不可忽视的是,有一定比例的公司以由合作单位代为转达的方式进行沟通的,这种间接的沟通方式既影响沟通的效果又影响沟通的效率。

3.被调查者所在公司各部门会议由谁确定?

会议是一种很重要的沟通方式,那么由谁来决定是否开会也很重要。由老板来决定是否开会、何时开会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和随意性,并非所有的老板都对公司有一个客观和全面的了解,所以这种方式不一定能够产生好的效果。统计表明,还有较大比例的公司是经过各部门申请后,由总经办审阅后组织,这种方式的缺陷在于手续过于繁琐,一些急于马上解决的问题可能会因此而错过了时机。

4.被调查者所在公司例会制度的构成

从被调查公司的例会制度构成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公司都有管理层例会制度,而设置相关部门例会制度的公司则相对较少,因此各相关部门缺少相互沟通的必要条件。

统计表明,被调查公司在例会频率上有较大的差异,还有较大比例(20%)的公司例会不固定。这说明重庆的房地产企业在例会制度上还不太规范,还有待改进。

二、重庆房地产企业内部营销沟通渠道研究

笔者基于前期的调查研究的数据统计和分析结果,提出如下营销沟通渠道模型(见图1)。

针对目前房地产企业内部营销沟通渠道的弊端,本模型充分重视了营销部门在信息收集和沟通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强了营销部门和其他各部门的双向沟通,以及营销部门与消费者的双向沟通。更为重要的是,这一模型是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它强调的是与潜在消费者沟通的本质意义上展开营销活动,并且实行由外而内的决策过程,即企业是基于消费者的需要而做出决策,而不是基于企业自身做出决策,然后让消费来接受。该模型有如下几个特色:

(1)相对于传统的房地产企业沟通而言,该沟通模型确立了营销部的中心地位,强调了营销沟通对企业决策部门的重要性。

(2)该模型也特别强调了营销部门与其他各部门如市场调研部、人事部、财务部等部门的沟通,将营销部门与其他部门的沟通作为企业决策的依据。营销部门可以通过其与人事部门的沟通,提出他们对营销人员的要求;通过与市场调研部的沟通,了解当前消费者最感兴趣的户型、房屋单价、总价,以及他们对小区配套及环境等方面的要求;通过与财务部的沟通,可以促使他们对营销活动策划的经费提供支持;通过与工程部的联系,促进他们加快工程进度,强化工程质量,以便按质按时交房;通过与成本控制部的沟通,制定出一个既能让消费者接受又可以让企业最大程度地赢利的房价;等等。

(3)在这一过程中,营销部不仅起到了项目信息收集的作用,还承担着项目信息处理和反馈工作,更在项目开发过程中起到了信息交流和协调的作用。

(4)要达到以上目的,离不开决策系统的支持,也即项目决策部门必须赋予营销部门足够的权利,同时,还需要公关部门的支持。当然,为了防止营销部门权力过大,企业也可以专门设置一个营销监测体系,对营销部门的活动进行监督和考核。

三、营销沟通渠道的功能

1.为房地产企业内部营销沟通建立体制保障

如前所述,目前大多数房地产企业内部营销沟通不善的原因在于内部组织机构设置不合理,营销部门处于和其他部门平行的地位,而不是处于一个统领的地位,这种组织结构不利于营销部门有效地和其他部门实行沟通。作者通过研究这种新型的房地产企业内部营销沟通渠道研究,试图改变目前房地产企业内部组织结构的弊端,从组织结构上赋予营销部门以权力,那么营销部门在和非营销部门进行沟通便有了制度上的保障,可以改变营销部门名不符实的尴尬地位。

2.促进营销部门与非营销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

由于传统的营销管理系统使得营销部门和非营销部门之间有一定的独立性,虽然营销部门花费了较多的时间和金钱投入到消费者需求的调查和信息的采集上,并且是从一开始就介入了项目的运作(也即全过程营销),但由于营销部门和非营销部门的沟通障碍,无法把营销部门的良好构思和营销理念传达给非营销部门,从而无法真正发挥营销的作用。

3.实现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双向持久沟通

企业要发展壮大,必须要拥有一个相对稳定的顾客群。这需要企业和消费者之间建立一种持久和双向的联系,不间断与消费者的互动交流,让消费者一直保持对企业的关注和兴趣,成为企业产品的潜在购买者。而这一模型能够将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通过营销部门传达给企业内其他部门,如设计部、工程部、财务部、销售部等等,让这些部门及时并且准确地掌握消费者的真正需求,并把这种需求体现在产品的设计、工程质量、资金支配以及销售策略等方面,不断地对产品进行改进,这样生产出来的房地产产品才会是适销对路的。

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管理学院

参考文献:

[1]檀文茹,郝杰编著.沟通和项目管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篇(6)

高校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学校学生学习的第二心脏,也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提供服务的学术性机构。但是,随着网络的发展和数字化信息的普及,大大削弱了大学图书馆的资源优势。数字化图书馆的建设给传统的图书馆服务带来了挑战,各种数据库等电子资源的发展也给传统纸质图书带来了挑战。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很多高校图书馆与时俱进,购买大量常用数据库,试用多种数据库。图书馆每年为此要投入大量的经费来维持现状及投入更多的资金来发展电子资源。可是如果用户不能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就会带来更大的浪费。因此,如何使用户更好地使用图书馆的优质资源、如何主动地为用户提供图书馆的优质资源和服务、如何将图书馆的优质资源嵌入到用户环境中等,都是需要图书馆人长期不断思考的问题[1]。

传统图书馆的职能仅停留在对一次文献、二次文献的开发和利用,是对文献的收藏、整理、加工和流通,处理对象都是纸质图书。而现代的数字图书馆处理的对象是电子资源、虚拟图书馆,所以对图书馆员的业务技能有了更高的要求,而且服务方式也要从信息服务转向知识服务。针对电子资源,信息服务方式是为读者提供检索使用服务、参考咨询服务、文献传递服务以及读者培训等。而知识服务是在信息服务基础上更深层次的拓展。我们正在迈入信息大爆炸时代,信息量非常大,很多用户都不具备区分良莠的能力,更不用说对信息的高效利用。这项任务就需要学科馆员来完成。因此,为了用户和图书馆之间有更好的沟通,更高效率的服务,学科馆员就担当了电子资源与用户之间的桥梁,学科馆员最早是起源于美国的大学图书馆,其定义和职责也是在不断变化着。目前,国内外对学科馆员尚无一个明确、规范的定义。徐恺英教授等人认为学科馆员是以学科为服务对象,具有敏锐的信息意识和较强的信息组织加工及文献获取能力的高级专门服务人员,以某一学科背景为依托与该学科建立专门联系,以图书馆馆藏资源作为服务基础。他们是拥有某一学科专业领域扎实知识和较高信息素养的图书馆馆员[2]。中小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浅析

学科馆员的作用就是沟通作用。这包括图书馆与院、系之间的合作沟通,学科馆员要为其提供资源和信息服务;图书馆与学生读者的沟通,为其提供教育培训工作。因此,学科馆员要具备多方面的素质,具体包括:图书资料情报方面的专业素质;计算机应用能力;良好的服务意识;人际沟通能力和好的营销能力。虽然学科馆员岗位的设立非常重要,但是,目前高校图书馆的组织结构是按业务活动组织的,即管理层、公共服务层、技术支持层。学科馆员是由图书馆各个业务部门监管的,这样就很难真正体现出学科馆员的作用,更不用说对其进行有效的绩效考核。因此,为了更好地体现学科馆员的作用,应该建立以学科馆员为主体的组织结构或管理体制。

1 学科馆员的职责的变化

这些年学科馆员的职责也是在不断变化中,具体表现在:

篇(7)

[中图分类号] G21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01-0048-02

人们常常用“红烛”、“春蚕”和“人梯”来赞美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其实编辑工作者何尝不是如此。如果说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那么编辑就是人类精神文明的铸造者。学术期刊编辑,尤其是高校学报的编辑工作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道路上、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中,扮演着更为重要的角色。广大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的智慧结晶和劳动成果,都必须要经过他们的搜集、分析、策划和再创造才能转化成全人类的共同财富,才能为全人类所共享。因此,建设一支高素质的高校学报编辑队伍,是办好学报的前提和基础,也是学报编辑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和历史使命。

一、目前我国高校学报工作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我国是世界学术期刊出版大国,也是科研人力资源大国。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我国科研人力资源已达4000万,居全球第一。2007年,我国科研人员发表的期刊论文为7.82万篇,占世界学术论文总数的19.6%,首次超过美国,居世界第一。[1]其中,属于各级各类高等院校主办、主管的学报、专刊达到3500种。

高校学报编辑工作作为一种高层次的精神文化生产工作,在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同时,还应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美国航空航天局曾就科技报告的受众面及其经济效益作过一次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在迄今已公开的93万余份科技报告中,每天有逾2.3万人次的点击率。相关研究显示,科研人员每阅读一份科技报告,即可产生1280美元的经济效益。然而,在我国学术期刊的经济贡献率情况并非如此令人乐观。我国每年发表的论文虽然数以万计,但理论上存在的庞大读者群实际上并不存在。其表现为:一方面,论文的点击率、引用率非常低;另一方面,学报的发行量少之又少,自费订阅者可谓寥寥无几。更令人担忧的是,在我国为数众多的学术期刊中,知名的刊物数量十分有限,很多高校创办的学报、期刊只是流于形式。稿件的来源大多是以本校师生的论文为主,很难做到兼容并蓄、百家争鸣。同时,部分刊社对稿件审查力度不够,造成学术造假现象严重,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虚假署名、一稿多投等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学术秩序。这不仅引发了社会各界对高校学术研究的质疑以及高等教育中的诚信危机,而且也影响了学术研究的持续健康发展。

究其原因,这固然与现行的科研管理体制、学术道德缺失及稿件缺乏原创性、创新性等有关,但学报编辑,作为论文接收、审查、批准、整理、加工、排版环节的专业人员,仍难辞其咎。笔者认为,当前我国高校学报编辑队伍建设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行政化色彩浓厚,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我国企、事业单位沿袭多年的“官本位”制反映在高校学报的管理体制上,便出现了所谓的科级编辑、处级编辑,由此而产生的、形式主义和“铁饭碗”的思想作风和工作作风,使一些编辑工作者自认为高高在上,缺乏进取精神。他们在稿件的搜集过程中固守一贯的“等、靠、委、要”的传统思想,不能深入实际,不能很好地履行编辑组稿和约稿等深入细致的工作。还有不少编辑人员不能正确处理学术价值取向与经济价值取向的关系,片面追求短期的经济效益,从而忽视稿件本身所具有的学术价值和开发利用的前景。

(二)编辑自身素质有待提高,编辑考核机制尚不完善

近些年来,随着国家对教育事业重视程度的增加,我国高校的外延扩张急速膨胀,但本应与之同步的高校内涵建设的步伐却明显滞后。一方面,面对数量剧增的稿件,尽管老编辑加班加点的工作,甚至不惜违背编辑出版规律,但仍感力不从心,难以应付。另一方面,新增聘的编辑人员在政治理论素养、学术水平、理解选择能力、语言文字驾驭能力、与人交往沟通能力等方面都还达不到编辑从业工作者所应有的素质要求。其突出表现为编辑工作和所发表的论文编辑含金量不足,质量不高。除上述两个原因以外,还存在编辑考核机制不健全的问题,未能建立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编辑考核指标和考核手段。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编辑工作要设置合理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编辑工作者的积极性。

(三)角色意识模糊,创造性劳动思维发挥不足

编辑是优秀论文的欣赏者、发现者、发掘者,这一角色定位决定了编辑的使命是对需要编校的客体进行精心的选取和能动的改造,将潜在的客体经过细致的加工完美地呈现在读者面前。在这一过程中,如果编辑对自己的角色把握不清,分不清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根本认识不到自己是作为沟通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座桥梁,那么无论多高水平的论文都会被埋没。

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因此需要充分发挥编辑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思维。然而,当前很多编辑在工作过程中,严格固守自身的专业技能,对初始稿件仅仅是进行简单必要的修正,很少在编辑过程中发挥创新性思维,并狭隘地认为论文中的创新点仅仅是作者的职责而与自己毫不相关。其实,新形势下对知识和技能的学习,是每一个人都义不容辞的责任。作为编辑,更是如此。

(一)规范行为,构建科学的考核机制

高校学报所具有的精神文化产品的特殊属性,决定了编辑必须牢记自己承担的社会职责,在编辑工作中必须突出其文化学术价值和社会价值。因此,学报管理部门必须根据编辑工作的基本原则和规律构建科学规范的考核机制,从价值观念、价值取向、指标体系、激励机制等方面加以正确引导。在日常管理中,要改变以往行政化的工作态度,使编辑对自身活动有一个审慎的客观评价,并对其进行科学合理的规范。在对编辑的工作业绩进行考核时,要坚持把职业道德和工作作风置于优先地位,同时要处理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二)认真学习,加强道德修养和职业素养

编辑所从事的工作从本质上来说是一种信息传播活动,具有广泛的传播性和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因此编辑要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加强道德修养,注重自己劳动成果的科学性和纯洁性;要具有良好的学风和文风,无论获取、使用还是传播信息,都必须从科学的态度出发,认真分析,慎重处理;要淡泊名利,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充分尊重作者;遵纪守法,认真学习、深刻领会有关法律法规。

与此同时,在信息时代中,编辑工作更需要与时俱进。编辑对信息的敏感程度、接受能力、消化能力和占有能力,是编辑工作成败的关键,也是编辑实力的体现。因此,编辑要适应信息时代的要求,努力学习信息技术,运用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知识、开拓视野、提高业务素养。编辑工作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只有具备深厚的编辑理论知识,才能生产出高质量的学术期刊。负责高校学报的相关部门,要不惜花费大量的精力和财力,适时地对编辑从业人员进行相关的职业培训,这对提高高校学报的水平有很大的作用。

编辑工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承载了编辑大量心血的优质稿件,不仅可以提升该刊的知名度,同时对学术的发展和科技的创新也具有重大的意义。因此要采取在职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的方式,重视编辑的学习、培训工作,为其职业生涯开辟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作为编辑,要有意识地提高自己的业务素养,热衷于学术,并不断鼓励创新,积极地同不良的学术风气作斗争。

一个优秀的编辑,必须要具有创造性思维和能力,并且在工作中能充分地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这要求编辑在选取加工内容时,一定要严格把关,对于一些思想保守、内容陈旧的文章应一律筛除,而将精力重点放到一些题材新颖、观点鲜明、形式独特且具有前瞻性、创新点的文章上。这样才能使编辑出来的期刊和论文有亮点和深度,适应时展的潮流,满足读者的精神需求。在日常生活中,编辑要注意自身修养的提高,及时了解当前的时政热点以及科技发展的前沿,只有这样 ,才能选取优质的稿件,进行高水平的加工。这一过程看似简单,但其实意义重大。它一方面提升了稿件的内涵,使其更具有生命力;另一方面,它在无形中也提高了学报的声誉和知名度。高水平的学术期刊,体现了编辑工作者的才华,体现了学术的发展水平和国家的综合实力。因此,不管是编辑工作者还是相关的负责部门都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完善编辑队伍建设这一长期而又艰巨的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篇(8)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听、说、读、写等技能样样要求掌握。“说”往往要求在公共场合进行,如教室。即席用母语当众演讲都会让大多数人觉得紧张,用外语说无疑会更加紧张了。另外,对网络英语学习来说,英语学习的广度和深度都还不够。

焦虑是变态情绪之一,又称心理异常,一般认为焦虑是指个体由于预期不能达到目标或者不能克服障碍地威胁,使其自尊心受挫,或使失败感和内疚感增加而形成的紧张不安、带有恐惧感的情绪状态。Oxford认为语言焦虑是学生因为要运用目的语而产生的害怕心理,是影响语言学习诸因素中的主要因素。1986年,Horwitz等对外语学习焦虑的定义是:一个与课堂学习有关的、在这门语言学习过程中产生的显著的自我知觉、信念和情结(1991:25)。MacIntyre & Gardner(1994:284)对外语学习焦虑的定义是:与外语语境(包括听、说和学习)有着特殊关系的紧张和畏惧感觉。

管理资源是一个学校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成功的管理是教学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保证。经常出现因管理思路的变化而导致重大的变革。比方说,在我国的电视大学教育中,有效管理的实施和到位问题经常得到特别的关注,也经常因此诱发一些教学变革;正在试验中的注册视听生的变革等等,几乎每一次变革都与管理活动中出现的问题相关联。管理活动的实施由学校的专职管理人员和兼任管理职责的教师来完成。比方说,校长同时是教师,一般学科教师也可能兼任班主任等管理职责。

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每个学生又是千差万别的个体,他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有着不尽相同的情绪表现。在教学实践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存在不同程度英语学习焦虑。通过观察、访谈等手段,笔者了解到了一些典型患英语焦虑症的学生的情形,并尝试了一系列的应对策略,以下是笔者在工作实践中,主要从学生的角度归纳出的初中生英语学习过程中产生焦虑的原因及教师实施的应对策略。

基于网络的远程教学活动中同样包含管理活动、教学活动以及教学信息资源等地支持因素在内,对于一个完整的教学活动来说,其中任何环节都是不可缺少的。但是,由于条件的不同,这些支持因素的运转方式也不相同。在图2这样一个网络远程教学系统中,管理活动通常借助两个通道对学生发生作用:其一是通过网络通道,将管理信息发送给学生,也通过网络道来接受学生对管理信息的反馈;其二是管理中心通过遥控一个远在学生端的管理包来实施对学生的面对面的管理,这个管理包有进是借助一些派出或者在当地聘用的管理人员来实现,有时是借助其它方式传递煌管理文件下实现。而教师与学生之间交互,多是借助网络来实现,包括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即通过网络递送教学信息收集反馈信息等。学生还可以通过网络自主寻找学习信息,这些寻找活动也能得到教师的一些指导。

网络教学发展的最终制约瓶颈是教师的注意力资源。当前,一个不负责任的流行观念就是简单地将渠道的丰富与沟通的增进对等起来,甚至混淆为一个概念。产生的观点就是网络媒体可以几乎是无限制地扩大招生人数,提高教学效率。估我国,教育事业的相对落后使得我们急于寻找效率更高,受益面更大的教学模式。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但是经验告诉我们,指望借助某种先进媒体的作用使教育的质量和数量在一夜之间“赶超英美”是不现实的,无疑是式的天真幻想。决定教学规模及教育水平的最终制约瓶颈是教师的注意力资源,是教师的质量与数量,与之相对应的是社会的教育投入。

笔者发现部分学生,特别是英语上的学困生,他们的英语学习状况多数在小学时已经有点问题,进入中学或大学后,发现自己越学越吃力,成绩越来越差,担心自己再也学不好英语了,对英语惧怕,课上表现害怕、紧张,从不主动发言,焦虑心理非常严重。

有些学生看上去也很努力,学习成绩也不算差,但由于中考的压力,理想中的高级学校要求的考分比自己的目前成绩要高得多,他们总想短期内达到理想成绩,花在英语上的时间很多,连下课也手捧英语书,端坐于课桌,好像是“争分夺秒”,可是效果却不明显,考试成绩总是不够理想,情绪上处于明显的焦虑状态。

在说的方面,学生普遍感觉压力最大,焦虑感最强。有些学生英语课上不敢开口说英语,他们非常在乎别人对自己的印象和评价,害怕当着全班同学出错、丢脸、害怕教师、同学对自己作出负面评价。

在新的媒体群落条件下,教师除借助传统媒体向学生递送知识信息外,还增加了借助网络媒体与学生进一步沟通的机会。理论上,这些沟通作为通常面对面沟通的补充,也可以产生多方面的意义,比方说,可以指导学生的学习,也可以进一步沟通感情,增进师生之间的了解,使教师对学生产生更多人格等方面的影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夫子云:“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这个道,即有为人之道与为学之道的双重含义。在此作一个小结,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沟通可以认为在三个层面上实现意义:其一,情感沟通;其二、管理沟通;其三、知识导航与传授沟通。

总之,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以学生为中心,密切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充分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仔细分析其原因,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降低学习焦虑感,提高学生的英语学习成绩,增强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篇(9)

一、政府主导横式的管理优势及弊靖

多年前,我国还是以计划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制,政府是经济控制的主导者。旅游业作为一种综合性产业,政府的管理作用非常明显,国内旅游市场秩序规范,旅游行业发展顺利。政府主导型管理模式是适用于行业发展要求的,旅游业得到了迅猛发展,全社会旅游业发展格局全面打开。

在“九五”期间,我国采用的就是政府主导模式来管理旅游业,这种管理模式非常实用,让国内旅游业得到了迅速发展。其战略内容包括:“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我国采用政府主导管理模式来发展旅游业,这种战略模式管理力度大,资源调配合理,让我国旅游业快速发展,促进了国内经济的迅速增长。”其管理模式的主要理论依据有两点:第一,符合我国旅游行业的发展要求。首先,我国旅游产品有历史文化特征,这样的产品特点是企业单位承担不了的,因此,旅游产业还得由政府牵头进行管理,这样才能保证旅游产品更好的被开发和运作。其次,旅游产品不同于其他商品,它的产品资源都来自国家,这就造成了其产品价值也需要政府进行开发,产品的垄断性特点更说明了产品开发只能由政府实施和管理。最后,我国政府是旅游产业的宣传者’而旅游企业是旅游产品的推广者,这样的产品促销模式也说明了政府的主导地位,没有政府的参与,企业是难以宣传到位的。第二,国际旅游管理经验为其提供了证明。我国发展旅游业时间尚短,但是,从国际上其他国家旅游业的发展情况来看,政府主导模式是很受国际上认可的旅游管理模式,而且这些国家管理模式的发展战略都很成功,实践结果和历史经验都表明了政府主导模式是有科学依据的,是经受得住实践推销的,是真正的符合我国旅游业发展要求的。

二、市场主导檇式的管理优势

随着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我国经济体制面临着改革,旅游业在新的经济体制下,其管理模式也需要进行改革,政府主导模式要向市场主导模式进行转变,这不仅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旅游业持续发展的必然需要’政府必须要放权给市场进行管理,这样才能提高旅游市场的经营活力,保证旅游业继续向前发展。

尽管市场是旅游业的主要管理者,但是政府也不是完全失去了管理权,有些内容还需要依赖政府管理,这时,政府一定要做好到弓I导工作,保证旅游业发展不偏离轨道,一旦市场管理出现问题时,政府还要做好宏观调控作用,保证市场经营秩序的稳定。政府管理的内容主要包括:第一,政府要出台与旅游业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为了维护旅游市场的经营秩序,保证旅游市场的公平交易,就要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来进行约束,法律法规是保证旅游业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第二,政府要最好旅游业发展的宣传工作。政府的公信力是最大的,由政府牵头来宣传旅游产品,会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步伐。第三,政府要保障旅游业的持续发展。旅游业在发展过程中,对其影响最大的就是旅游企业的负效应,一旦旅游企业的经营活动影响旅游业的顺利发展,政府就要加以制止,并引导群众理性消费,保证旅游行业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三、我国旅游管理供式的发展方肉

1.政府要做好宏观调控作用

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并不是完全退出了管理舞台,而要要起到更好的辅助作用,当市场管理发挥不了作用时,政府管理要进行宏观调控,保证市场经营秩序的稳定,保证市场运作的健康。政府只是降低了干扰力度,减少了干扰领域,把市场能够做好的事交给市场管理,把市场难以管理的事承担过来管理,政府尽管不是旅游管理中的主导者,但是它的管理作用是不可忽视的。

2.市场的管理机制要逐步完善

市场既然成为了旅游管理中的主导者,那么,市场就要发挥出它的主导者作用,它不仅要加大管理力度和管理领域,更要完善市场管理机制,让市场管理发挥出重要作用。其管理作用的主要表现包括:第一,扩大旅游产业的经营规模。第二,促进旅游企业的发展,让旅游企业的服务能力提髙。第三,参与旅游资源开发,增加旅游管理项目。第四,加快旅游企业融资,让旅游企业发展壮大。

3.旅游行业协会要发挥出良好的作用

旅游行业协会是由各类旅游业经营单位、从业者为主组成的民间社团组织,它是旅游企业间和旅游企业和政府间沟通的桥梁,它的沟通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内部沟通,也就是企业间的沟通,它是指旅游企业间相互监督,规范行业人员的行为,保证旅游企业不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雌游行业酿、快速的向前錄;外部沟通’也就是企业和麵间的沟通,它是指各旅游企业为了共同利益进行研究和探讨,找出有利于自身行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并通过旅游行业协会来向政府提出法律法规的修改意见。可见,旅游行业协会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它可以保证各旅游企业的行为统一,从而让各旅游企业步调一致的向前发展,这又进一步推动了旅游行业的发展。

篇(10)

人类社会的经济形态在经历了采集经济、农业经济和工业经济之后,目前已面临一种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和以知识驱动为基本特征的崭新的社会经济形态——知识经济。在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仅仅靠产权、物质利益方面的纽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文化、精神、道德方面的纽带,产品竞争和服务竞争均已成为明日黄花,惟有企业文化才是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最有效措施。而沟通对企业文化的形成、传播、演变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企业应力求通过搭建良好而畅通的沟通渠道,塑造有效的沟通文化,使企业文化尤如般潜移默化在员工心目中,成为企业员工的精神纲领指导员工的言行举止,以此体现企业的形象与风范。

一、企业文化的概念及其重要性

企业文化是围绕企业生产经营管理形成的文化观念以及这种文化观念主导下形成的企业行为方式和传统。它是通过方针、政策、原则、制度所表现出来的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念。反映的是已经沉淀在企业中的那些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价值取向。它能为全体员工创造一个一致认同的价值观念,创造一个能促进员工奋发向上的心理环境。它内在地产生于企业自身,得到全体管理者和员工的认同与维护,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日益强化,最终成为企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源泉。它对企业全体员工的思想、行动具有导向作用、凝聚作用和规范作用。

一个没有优秀企业文化的企业是不可能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成员的思想观念,它决定着企业成员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无论是企业家还是普通的企业员工,如果对自己企业的文化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认知,要想在事业上大展宏图是不可能的,他就像身处异国的游客那样,不时会产生陌生感和沮丧感。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是企业家和企业全体员工的精神家园。所以好的企业文化能够挖掘出企业中每一个成员的潜能,激发出他们的士气,提供给企业创新、进步的精神动力。作为企业的创造者,他们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就是如何把员工团结起来和企业同舟共济、共荣辱,而这正是企业文化要解决的问题。

二、企业文化和沟通的关系

人们之所以如此关注企业文化,是因为人们注意到了企业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曾经有人预言,将来企业的竞争,将会是企业文化的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说,企业文化才是最终意义上的第一核心竞争力。而企业文化之所以能够为人们所感知,就是因为它存在于人们的交往和沟通过程中,企业文化在人们的沟通中形成、传播、演变并发挥其无所不在的影响。

沟通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交流并理解信息的过程,其目的常常是为了激励或者影响人的行为。沟通是双向的互通过程,管理沟通是包括倾听和其他反馈形式的双向式沟通,正是相互理解的愿望激励着高级管理人员到车间去看望员工、举行小型的非正式会议或者在公司的自助餐厅里与员工共同进餐。管理者在与员工们的直接沟通中了解到的情况可以帮助他们更好的了解公司。离开了沟通,人们不可能知道何谓该企业的价值观,何谓该企业的经营理念,也不可能知道何谓该企业的道德准则,何谓该企业的形象。

企业文化离不开沟通活动,同样,沟通方式也能体现出企业文化。企业文化能够创造一个沟通的气氛,那种不尊重个人尊严和人格的企业文化,那种不信任员工的企业文化,使人们在沟通过程中总会心有余悸,不敢畅所欲言,不敢讲出自己真实的看法和想法,企业管理人员从员工处得到的信息往往是不真实的甚至是歪曲的,而根据错误的信息做出的决策是非常有害和危险的。那种尊重员工、信任员工的企业文化,员工则会畅所欲言,将自己真实的看法、想法讲出来,企业由此可以得到真实的信息反馈,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如何塑造企业的沟通文化

(一)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沟通在企业内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沟通渠道不畅通是大多数企业都存在的通病,企业的机构越是复杂,其沟通越是困难,因为基层的许多建设性意见不能及时反馈至高层决策者,甚至有些意见在反馈过程中已被层层扼杀,而决策层的政策决策在传达过程中,常常也无法以原貌展现在员工面前。因此,建立一个高效率的内部沟通机制,积极拓展沟通渠道,是企业文化软性管理的“硬着陆”,同时也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

要有效的管理信息沟通,企业必须在信息传递上下功夫:首先,沟通必须目的明确、思路清晰、注意表达方式。在信息交流之前,发讯者应考虑好自己将要表达的意图,抓住中心思想。在沟通过程中要使用双方都理解的用语和示意动作,并恰当地运用语气和表达方式,措词不仅要清晰、明确,还要注意情感上的细微差别,力求准确,使对方能有效接收所传递的信息。

其次,要考虑信息接收者的需要。信息是有价值的,但是,价值的大小却因人而异,同一信息对不同的人价值不同。无论何时信息都要适用,或在短期内,或在较远的未来。有时短期内会影响员工的不受欢迎的措施,如果从长远来看对他们有利的话,也比较容易被他们接受。因此,要注意信息传递的目标,确保信息的效用。要研究不同对象的不同需要,追踪信息接受者的视线所向,保证信息传递的质量,减少无效劳动。

第三,管理者要营造一种信任和坦诚的组织氛围。下级对领导者是否信任,程度如何,对于改善沟通有很重要的作用。如果没有信任,完全真实的信息可能变成不可接受的,而不真实的信息反而可能变成可接受的。一般来说只有受到下级高度信任的领导者发出的信息,才可能完全为下级所接受。坦诚沟通和对话可以鼓励人们开诚布公地与他人沟通。下属可以像报告好消息一样向上级报告坏消息,而不必担心受到惩罚。在员工之间开发人际交流技巧的努力可以培养公开、诚实与信任。

第四,要控制使用直接传递与非正式渠道。所谓直接传递就是越级传递,撇开管理信息系统,使沟通双方直接对话。在管理中,不能过多采用这种方式,但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可以控制使用。有些企业设立总经理接待日、总经理信箱就是为了减轻沟通者的心理压力,以便对信息传递进行控制。对于非正式沟通,也应实施有效的控制,因为虽然在一些情况下,非正式沟通往往能够达到正式沟通难以达到的效果,但是,它也可能成为散布谣言和小道消息的渠道,产生副作用。管理者要提高管理水平,必须做好信息沟通的控制和管理。

第五,运用反馈。这是确保信息准确性的一条可靠途径。这种反馈要求是双向的,即下级主管部门经常给上级领导提供信息,同时接受上级领导的信息查询;上级领导也要经常向下级提供信息,同时对下级提供的信息进行反馈,从而形成一种信息环流。

(二)对员工绩效评价要讲究沟通艺术

1、要明确绩效评价的两个目的:一是把员工的绩效情况反馈给他们;二是建立未来的计划,即确定员工下一步要达到的绩效目标。

2、在语言沟通上,企业领导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1)评价结果应具体而不笼统。评价结果过于笼统,会使员工怀疑对他们随从事的工作缺乏了解,将会降低评价结果的可信性。

上一篇: 自动化系毕业论文 下一篇: 数据库设计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