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审计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7:0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网络审计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网络审计论文

篇(1)

随着Internet的发展,各种各样的网络应用服务也层出不穷,传统的如DNS、Email、Web和FTP等,时髦的如P2P、网络证书、网络电话和软件仓库等.面对如此众多的网络服务,怎样进行有效、规范的管理?怎么确保网络应用服务的健康、有序的发展?这就是摆在各个网络信息管理员面前迫切的问题.网络信息服务审计系统可以解决这个难题,同时也是网络安全研究的一个热点.

本文结合高校的特色和网络应用的实际情况,对网络应用服务管理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采用接人控制的网络应用服务审计系统的解决方案,通过实践证明,该系统对高校的应用服务系统是一种切实有效的管理方式.

1网络服务审计

1.1什么是网络服务审计

“审计”的英文单词为“Audit",可解释为“查账”,兼有“旁听”的涵义.由此可见,早期的审计就是审查会计账目,与会计账目密切相关.审计发展至今,早已超越了查账的范畴,涉及到对各项工作的经济性、效率性、合法性和效果性的查核,其基本目是确定被审查对象与所建立的标准之间的一致或不一致的地方.

网络服务审计是指对网络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是否遵守有关的法律和规章制度、是否登记备案、其服务内容是否超越所登记备案的范围、其是否已有效地达到了预期的结果等进行的检查与核查行为.

1.2网络服务审计的必要性

传统的网络服务审计可能非常耗费时间,通过对计算机逐个进行端口扫描、漏洞扫描或者镜像监听,获得所需要的信息后进行审计和核查.但如果计算机更改服务提供的端口号、用户防火墙屏蔽了端口扫描或者采用动态端口提供服务,那么就无法及时获得这些必要的信息了.

对网络信息管理员而言,如何有效的控制网络中的信息服务、如何掌握信息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服务类型是否超越所登记备案的范围、如何及时掌握统计和分析网络中信息流的动态情况等都是一个很繁琐和复杂的事情.

通过对网络应用服务的审计,能够及时获取服务提供者所提供的网络应用服务,能够及时掌握用户对信息服务的访问行为,能够及时发现有无违规的信息与访问,能够及时发现信息的泄露和敏感信息的访问等.

2网络应用服务审计系统架构

结合高校的特色和网络应用的实际情况,采用接人控制的网络应用服务审计系统由三部分组成:

2.1IEEE802.1x网络访问控制

IEEE802.Ix协议是基于端口的访问控制协议(portbasednetworkaccesscontrolprotocol),主要解决以太网认证和访问控制方面的问题.目前很多高校校园网都采用802.ix用于对用户接入校园网的行为进行控制.

在802.1x初始状态下,以太网交换机上的所有端口处于关闭状态,只有802.1x数据包才能通过,或者只能访问GuestVLAN内的特定网络资源(如网络应用服务审计服务器),而另外的网络数据流都被禁止.当用户进行802.lx认证时,以太网交换机将用户名和密码传送到后台的认证服务器上进行验证.如果用户名和密码通过了验证,则相应的以太网端口打开,允许用户对网络的访问,并部署AAA服务器下发的访问控制策略.

802.1x主要是解决网络接人的问题,未通过认证的用户将无法使用网络,这样可以确保接入用户的合法性.同时,当用户认证通过后,由服务审计服务器判定该用户是否安装Java数据采集控件,配合AAA服务器决定用户是否能够访问网络.

2.2Java数据采集控件

数据采集控件的实现有两种方式:一是集成到802.lx客户端中,二是单独的控件.Java由于其跨平台、跨操作系统的特性而成为首选.这样不管用户使用的是什么操作系统、使用什么软件提供服务,都能很方便的进行数据采集.

Java数据采集控件主要完成数据采集的工作,当用户第一次连接网络时,强制安装该控件.如果用户重新安装操作系统,当用户再次连接网络时,也将被强制安装该控件.

未安装数据采集控件的计算机,即使通过802.1x认证,也将只能访问服务审计服务器,而不能访问其他的网络资源.

数据采集控件负责采集计算机操作系统类型及版本、开放的端口、提供的服务和流量等信息,并上报给服务审计系统.

2.3服务审计服务器

服务审计服务器是整个系统的核心,主要有三个功能:一是和AAA服务器配合,确保所有接人网络的计算机合法性,并已安装数据采集控件.二是和Java数据采集控件通信,将数据采集控件报送的信息存储到数据库中.三是实现信息服务备案、查询管理、审计分析、实时审计和统计报表等功能.其中审计分析采用MPMF(multi-prioritymemoryfeedback)流水线处理算法}3J,其处理能力可以承载高速网络的审计处理.

2.4后台数据库服务器

数据库服务器可以采用市面上主流的大型数据库管理系统,如()racle,SQLServer,Sybase等,服务审计服务器通过ODBC/JDBC等数据访问接口来无缝地连接这些数据库系统.

同时,通过数据库复制来实现数据库的分布和同步,以使网络应用服务审计系统具备可扩展的数据处理能力,保证在网络流量日益增大的情况下系统可以可靠地运行.

3工作流程

3.1计算机接入网络

3.1.1802.lx认证

当计算机发起802.1x认证时,交换机将用户名和密码传送到后台的AAA服务器,由AAA服务器进行合法性判定.当用户未通过802.1x认证时,对网络的访问受限;当用户通过802.1x认证时,还需要由审计服务器进一步确认计算机上是否安装Java数据采集控件.

3.1.2Java数据采集控件确认

计算机通过802.1x认证后,AAA服务器通知交换机打开端口并部署相应的访问控制策略,将所有网络访问重定向到服务审计服务器.

如果计算机上已经安装Java数据采集控件,当检测到计算机网络状态已连接时,自动向服务审计服务器发出通知,告知该计算机已接入网络.服务审计服务器接到通知后,将信息记录到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中,并通知AAA服务器下发新的访问控制策略,允许计算机访问其他的网络服务.

如果计算机没有安装Java数据采集控件,服务审计服务器不会收到通知,这时用户所有的访问都被重定向到服务审计服务器,而不能访问其他的网络服务川.

3.2网络应用服务审计数据采集

数据采集控件定时和服务审计服务器进行通信,将采集的信息上报服务审计服务器.服务审计服务器将这些信息记录到后台数据库服务器中,用于后续的查询、统计和审计等.

如果服务审计服务器在一定时间内未收到数据采集控件的通信信息(单次通信超时为60秒,如果连续5次通信未成功,则视为通信中断),服务审计服务器通知AAA服务器断开该用户的网络连接.

采集的审计数据一般包括下边的三个部分:

1)主机识别:连接到网络上的活动计算机的IP地址、MAC地址、802.1x用户名、交换机管理IP地址和交换机端口等数据,这些数据可以由802.1x服务提供.

2)主机描述:连接到网络上的活动计算机的操作系统、运行的网络服务及其版本信息、计算机开放的端口等数据,这些数据由Java数据采集控件提供.

3)服务描述:连接到网络上的活动计算机的哪些网络服务处于激活状态、流量是多少等数据,这些数据由Java数据采集控件和AAA服务器联合提供.

3.3网络应用服务审计

网络应用服务审计系统负责对采集到的信息进行审计,并根据预定设置,采取相应的措施.

审计可分为三个级别:高优先级、中优先级和低优先级。

高优先级审计主要用于网络中重要服务的审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所允许的服务运行是否正常,二是是否有未允许的服务在运行.高敏感度审计发现网络中的重要服务出现问题时,会立即以短信方式通知管理员进行处理,从而确保重要服务的正常运行.

中优先级审计主要用于网络中非重要服务的审计,也包括上述两个方面,但发现问题时,只是以告警信息或者邮件的方式提示管理员进行处理.

低优先级审计则用于网络中的大部分用户,着重于信息的收集和保存,以备非实时审计、统计分析用.

为满足高速网络中服务审计的需要,采用了MPMF流水线处理算法.MPMF算法根据审计系统的过程模型以及各个部分的特点,合理划分各个部分的层次以及优先级顺序。

3.4计算机从网络中退出

当计算机正常从网络中退出时,数据采集插件停止工作,交换机端口恢复到关闭状态.

篇(2)

1、审计技术更加先进。在网络系统中,审计人员通过与审计对象进行信息接口转换,根据授权,在网上就可以直接调阅会计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调阅与审查,审计人员便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实时的审计程序。由于网络技术的应用,空间已不再是执行审计的制约因素,这样境外审计、环境审计等就变得更加容易。

2、审诗信息的内容更加丰富。网络的应用使被审计单位的会计信息系统成为一个开放性系统,审计部门可以通过网络主动获取会计信息,还可以对与审计对象有业务联系的各单位会计资料进行查询、分析,使审计的信息来源更直接,内容更丰富。

3、审计工作具有更准确高效的优势。网络审计通过网络可以充分发挥计算机高速准确及运用审计软件的优势,对大量的网络财务数据和业务数据进行检索、查询、追踪、转化、抽取、比较、归类、合并、统计、打印和编制工作底稿,最后完成审计工作报告。网络审计与传统审计相比降低了审计成本,据高审计效率,具有更准确高效的特点。

4、审计过程可保持隐秘性。审计机构接受委托人或授权人的委托或授权后,在不通知被审计对象的情况下,可通过网络直接进科被审计单位的网络信息系统开展审计,从而提高了审计质量。网络审计的隐蔽性使得突击审计成为可能。

二、制约网络审计发展的几个因素

我国十分重视加强网络信息化建设,近年来把电子政务建设作为国家信息化工作的重点,以政府先行,带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信息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国家信息化的推动下,网络审计取得长足发展,但总的来说还是处于摸索阶段,存在不少问题,制约我国网络审计发展的主要因素有:

1、财务网络体系及审计部门网络化建设发展不平衡。

财务网络体系的建立及审计部门网络化,是实现网络审计模式的最基本条件。目前,政府、企业的网络建设在地区之间、层级之间、行业之间存在较大差异,网络信息化领先和后进地方的差距日益拉大,网络信息化建设的阶段与地域发展不平衡,因此,各地财务网络体系发展不平衡。各地审计部门的网络化建设发展同样不平衡,部分地方审计机关由于客观环境、人员技术等原因制约审计网络系统建设发展,在一些行业审计领域受到被审计对象信息化程度不高、自身思想认识不足等主客观方面的影响,至今仍停留在手工审计阶段。

2、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和开放性威胁着网络审计的安全。

会计信息系统的网络化和开放性,使得会计信息资源在极大的范围内得以共享和交流,但同时会计信息被竞争对手非法截取或恶意修改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加之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的侵入,使会计信息的安全性受到威胁,这无疑将审计工作置于一种被动的风险之中。例如,存放子主机内的会计信息被他人非法拷贝和篡改;会计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截取和恶,意修改;计算机病毒和网络黑客的肆意侵袭,会威胁会计数据,的安全,严重时可能导致系统的全线崩溃等。在网络审计中,审计人员对审计风险控制的难度加大,实施的审计风险控制措施也发生根本性变化。在实际工作中这些问题如果处理不好,会极大地阻碍网络审计的发展。

3、网络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和准则仍有待完善。

篇(3)

在我们跨入21世纪之际,由现代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技术引发的全球信息化浪潮冲击着传统社会生活的每一个角落,网络化、数据化、知识化已成为时代的主旋率,一个新的时代——网络时代开始。网络时代整个社会经济的产生结构和劳动结构发生了改变,整个社会经济成为了与电子商务紧密相连的网络经济。这种全球化的、高速度、低成本、虚拟化的,不断创新的经济模型改变了传统的企业管理模式、经营模式和会计模式,与其紧密相连的审计在网络时代的创新也就成为了必然。

一、审计对象的创新——电子商务审计

以网络为基础的电子商务广义上指通过各类计算机网络进行的一切商业活动。电子商务以及低成本、高效率等特征吸引着大多数企业,企业纷纷通过建立自己的网站或网络服务公司的商业网站,拓展商贸渠道,进行网上交易、网上支付结算,并使信息网络化。企业经营活动和经营活动的信息载体的拓展也就是审计对象的拓展。另外,以电子商务为基础而形成的各种虚拟企业,构成了网络经济中经营主体的一部分,这种新型的经营主体将会被纳为审计对象。因此,网上交易审计,网上支付审计,虚拟企业的审计便构成电子商务审计的具体内容。

(一)网上交易审计。当今为了适应网络、通信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事业单位都在改变自己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相继拓展电子商务业务。电子商务可以扩展市场,增加客户数量,并能记载反映客户对产品的偏好,通过电子商务,企业可以缩短企业运作的周期,降低商务成本。在1999年由Cahers出版公司对400家进行的调查中,52%的拥有千人以上员工的公司把网络世界视作扩大市场份额的最好志气注册会计师在审计客户传统的购产销业务之外,还必须对客户网络进行的交易即网上购销业务进行审计。进行网上交易审计时,要注意到网上交易的无纸质电子凭证、电子单据,不受空间限制,瞬时性等特征。注册会计师人员可以通过客户应用的网络系统中预留的接口,进行终端联机,通过模拟处理,评价网络系统对网上交易处理的安全审查。通过网络传递取得更可靠的审计证据,以对网上交易的完整性、存在性进行认证。从而对企业的网上交易业务的确认、计量、报告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评价。

(二)电子支付审计。电子商务这种新的贸易方式,带动新型的支付方式的形成,电子支付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电子支付方式不同于现金、支票、汇票等纸质票据的支付结算,它是一种适应于网络的,方便、快捷、无纸化的货币结算方式。电子支付方式包括金融交易卡和数字货币。金融交易卡包括以磁卡为媒介的信用卡和IC卡(智能卡),这种交易卡在传统的商务活动中也可以使用。数字货币则是只在网络上流通的无形货币,它是由一组数字构成的特殊信息,包括数字现金、数字支票、数字信用卡。针对电子支付手段的多样性,注册会计师人员在对电子支付进行审计时,首先要审查客户的网上交易是采用哪一种或几种电子支付手段,然后结合各种电子支付手段的特性,实施具体的审计。例如,对数字现金支付方式进行审计,数据金是一连串的数据位,连串的数据位只使用一次。审计人员可以通过网络系统中的中央清算机制审查每一笔交易(也可以进行抽样审查),看是否有相同的数据串被多次使用。还可以通过电子钱包管理器,电子交易记录查看客户银行帐号上的收付往来数字货币帐目、清单和数据。也可以通过网上银行进行往来结算对帐,或向网上银行进行函证。安全控制是网上支付的核心问题,注册会计师应予以重视,通过对客户的网上交易的安全性控制了解了解和审查,防止因欺骗、窃听、冒用和未经授权的篡改等非法行为而致使电子货币资产遭受损失。通过电子支付的审计,以确保客户的电子货币资金资产的安全、真实、正确和完整,这实质是网上交易审计的一部分。

(三)虚拟企业的审计。网络技术的兴起,使得一些看不见、摸不着的网络企业、网上企业、国际企业以及以信息资源为主导服务的信息中介服务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建立和发展起来。这些形式新颖地企业都是虚拟化的,即是虚拟企业,即是虚拟企业。虚拟企业将不同地区的现有资源迅速组合成为一种没有围墙,超越空间的约束,靠电子网络手段联系,统一指标的经营主体,以最快的速度推出高制裁量、低成本的新产品。虚拟企业作为一个以盈利为目的的经营主体,在运作上同普通企业一样,必须进行网上税务注册登记并缴税(虽然目前许多国家暂缓对上网和电子商务征税),通过网络披露虚拟企业的经营业绩、财务状况、电子货币资金流动情况,随着虚拟企业的迅速成长和发展,将会向公众发行股票成为上市公司。这样对虚拟企业的审计也就成为了必然。进行虚拟企业的审计时,要了解虚拟企业经营的网络环境、网络技术设备;结合虚拟企业的边界模糊性、存续即时性、货币计量电子化等特征;运用网络技术和审计方法相融合的手段,对虚拟公司实施网上适时性审计,以实现审计目标。(对虚拟企业适时性审计的具体审计程序还有待探讨)

二、审计技术的创新——会计信息化审计

网络经济时代,网络技术在会计领域的应用与发展,使得会计技术手段从电算化会计跨越到了会计信息化阶段。会计信息化的本质是会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会计信息化系统是一个由人、电子计算机系统、网络系统、数据与程序等有机结合的一个人机交互作用的“智能型”系统。这个系统表现出集成性、简捷性、开放性、多元性、实时性等技术特征,使会计工作的重心从核算转向管理。会计的信息化必将导致会计信息化审计。会计信息化审计的本质是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主要是网络技术)相融合的一个发展过程。其目标是通过审计与现代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评价控制会计信息系统,实施审计监督服务,以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在网络系统中,注册会计师人员通过审计客户的信息接口转换,根据授权,在网上直接调阅客户的会计信息。这些会计信息包括货币形态的信息和非货币形态的信息(如职工的招聘与下岗);数字化信息和图形化信息(如财务分析预测的直线图);现代化信息和未来信息等。通过对这些信息的调阅与审查,注册会计师人员便可以开展多元化的、实时的审计程序。网张世界中,我们所在的校园与纽约的距离并不比相邻的两个寝室更遥远。网络技术的应用,空间已不再是执行审诉的制约因素,这样境外审计、环境审计等就变得更加容易。网络在会计中的应用,会带来诸多安全问题,如篡改数据、信息丢失、黑客入侵、计算机病毒等,在会计信息系统中,安全性是必须考虑的核心问题。会计信息化审计应把网络会计系统的安全审计作为重点。注册会计师人员应在了解企业网络基本情况、安全控制目标、安全控制情况及潜在漏洞等基础上,对企业现存的安全控制措施进行测试。如是否有有效的口令控制,数据是否加密,职能权限的管理是否恰当,是否有持续的供电设备和有关备份设备,对计算机病毒的防范与控制措施是否得当等。在会计信息化审计技术的发展过程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建立自己的网站,将事务所的基本情况、组织结构、业务范围、服务宗旨,客户授权的有关会计信息及对客户实施审计程序后所产生的审计信息全部都纳入会计师事务所的信息网中。会计师事务所可以通过网络获以客户,签定业务约定书,传递和送审计报告等,从而形成开放的信息化审计体系。但为了防止网上泄密和恶意攻击,会计师事务所应将信息网中的信息进行加密,实行签名机制,并设置安全系统如回收设备,防火墙技术等。使得审计职业道德准则中的保密性原则得以遵守。

篇(4)

1引言

随着网络与信息系统的广泛使用,网络与信息系统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

网与因特网之间一般采取了物理隔离的安全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内部网络的安全性。然而,网络安全管理人员仍然会对所管理网络的安全状况感到担忧,因为整个网络安全的薄弱环节往往出现在终端用户。网络安全存在着“木桶”效应,单个用户计算机的安全性不足时刻威胁着整个网络的安全[1]。如何加强对终端用户计算机的安全管理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从系统的、整体的、动态的角度,参照国家对安全审计产品的技术要求和对部分主机审计软件的了解,结合实际的信息安全管理需求,讨论主机审计系统的设计,达到对终端用户的有效管理和控制。

2安全审计概念。

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中信息的机密性、完整性、可控性、可用性和不可否认性,简称“五性”,安全审计是这“五性”的重要保障之一[2]。

凡是对于网络信息系统的薄弱环节进行测试、评估和分析,以找到极佳途径在最大限度保障安全的基础上使得业务正常运行的一切行为和手段,都可以叫做安全审计[3]。

传统的安全审计多为“日志记录”,注重事后的审计,强调审计的威慑作用和安全事件的可核查性。随着国家信息安全政策的改变,美国首先在信息保障技术框架(IATF)中提出在信息基础设置中进行所谓“深层防御策略(Defense2in2DepthStrategy)”,对安全审计系统提出了参与主动保护和主动响应的要求[4]。这就是现代网络安全审计的雏形,突破了以往“日志记录”

等浅层次的安全审计概念,是全方位、分布式、多层次的强审计概念,符合信息保障技术框架提出的保护、检测、反应和恢复(PDRR)动态过程的要求,在提高审计广度和深度的基础上,做到对信息的主动保护和主动响应。

3主机审计系统设计。

安全审计从技术上分为网络审计、数据库审计、主机审计、应用审计和综合审计。主机审计就是获取、记录被审计主机的状态信息和敏感操作,并从已有的主机系统审计记录中提取信息,依据审计规则分析判断是否有违规行为。

一般网络系统的主机审计多采用传统的审计,系统的主机审计应采用现代综合审计,做到对信息的主动保护和主动响应。因此,网络的主机审计在设计时就应该全方位进行考虑。

3.1体系架构。

主机审计系统由控制中心、受控端、管理端等三部分组成。管理端和控制中心间为B/S架构,管理端通过浏览器访问控制中心。对于管理端,其操作系统应不限于Windows,浏览器也不是只有IE。管理端地位重要,应有一定保护措施,同时管理端和控制中心的通讯应有安全保障,可考虑隔离措施和SHTTP协议。

主机审计能够分不同的角色来使用,至少划分安全策略管理员、审计管理员、系统管理员。

安全策略管理员按照制定的监控审计策略进行实施;审计管理员负责定期审计收集的信息,根据策略判断用户行为(包括三个管理员的行为)是否违规,出审计报告;系统管理员负责分配安全策略管理员和审计管理员的权限。三员的任何操作系统有相应记录,对系统的操作互相配合,同时互相监督,既方便管理,又保证整个监控体系和系统本身的安全。控制中心是审计系统的核心,所有信息都保存在控制中心。因此,控制中心的操作系统和数据库最好是国内自己研发的。控制中心的存储空间到一定限额时报警,提醒管理员及时备份并删除信息,保证审计系统能够采集新的信息。超级秘书网

3.2安全策略管理。

篇(5)

有关审计风险的定义比较多,我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和审计风险》中定义:审计风险是指会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或漏报,而CPA审计后发表不恰当审计意见的可能性。《柯勒会计辞典》中认为,审计风险一是已鉴证的会计报表,实际上未能按公认会计原则公允地反映被审计单位会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可能性;二是在被审计单位或审计范围中存在重要错误,而未被审计人员察觉的可能性。而刘开瑞和宣关星认为审计风险应该包括三个层次的含义,一是审计主体未能察觉出会计信息存在重大错误的风险;二是审计主体发表不适当审计意见的风险;三是审计主体遭受审计失败可能性的损失,包括狭义的审计风险和营业风险。

网络经济环境下的审计不仅具有传统工业经济条件下的风险,而且由于网络财务的特殊性而具有一些特殊的风险。李闻一认为网络经济的全球化、虚拟化及网络本身的安全性等给审计带来新的风险。全球化对审计报告的进一步重视会对审计质量、审计结论等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必然会增加审计风险;虚拟市场和虚拟企业的风险比传统企业要大得多,给审计同样会带来更大的风险;而网络技术的脆弱性、黑客和计算机病毒以及网管人员的安全意识等对审计也会带来不可预测的风险。杨平波认为,网络环境下审计风险包括:1、审计动态取证风险,2、审计内容难以把握的风险,3、内部控制评价风险。但是该文的理论基础是被审计主体即网络公司具有高度虚拟性,网络经营的即时性使得持续经营假设和会计分期假设受到严重冲击,电子货币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货币计量形式,现金收付制将取代权责发生制,可变现净值将代替历史成本等,因此使其观点过多的建立在技术的基础上,对网络财务的理解也不全面。

二、网络经济环境下审计风险的特征

由于审计主要是针对财务报告的审计,因此对网络财务的认识很重要。当前对网络财务的定义有两种看法,一种定义是网络财务是利用互联网进行财务处理的一种不同于电算化会计的方式;另一种定义是网络财务是适应网络经济的需要而产生的财务形式,是电子商务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因为前者更多的是一种技术处理,而不是理论重构,在这种基础下,网络财务具有以下特征:

1、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管能力进一步加强。在网络公司,业务的发生和处理基本都在网络上完成的,各业务系统通过与财务软件端点联接统一,大部分账务可以通过网络自动完成,每一笔业务可以通过网络交易的历史记录明确的反映出来,财务人员因此可以通过财务监测而实现其管理功能。同时,财务人员还可以通过做更多的计划和预算工作来加强对企业的全方位管理。

2、实时处理的实现。网络的光速处理速度,使得财务处理可以实现实时化。对于财务数据只能用于总结过去的指责也许会完全改变。

3、财务工作效率大大提高。现在的财务工作,不论是桌面会计还是电算化会计,都存在大量的重复劳动,而在网络财务条件下,业务的发生通过复式记账原理,会自动达到平衡,原始数据通过网络可以直接生成财务报表,而不用像以前一样,一份同样的原始凭证或者是记账凭证要重复操作多次,财务工作的效率因此大大提高。

在网络经济以及网络财务的特殊条件下,相应的审计风险也有新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网络经济市场主体(即网络公司)的不确定性增加给审计带来的风险。网络公司的经营不确定性是由于网络经济本身的特点所赋予的。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企业不是凭借有形资产生存的,很多网络公司没有多少有形资产,企业经营的胜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商业模式和采取行动的速度,也就是先发优势。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开发的内容可能不错,但是当市场导向改变时,定位在旧的商业模式上的企业就会极大地缩水,而企业的经营胜负也就在一线之间。其次由于网络软件的更新换代速度大大加快,根据Moore法则,集成电路板密度每一年半就要翻一番,企业只要稍微落后半步,就会被胜者通吃掉。对于如此变幻莫测的被审计主体来说,即使是审计做出了合理的解释恰当的审计报告,但是在被审计主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出于对股东的弱者保护特性,审计还是首当其冲的,计风险由于客观的经济背景而加大。

2、从网络财务角度,由于对网络无形资产评估入账的困难而导致审计风险增加。网络经济条件下,网络公司的无形资产可能是有形资产的数倍或者是无数倍,这对财务处理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无形资产可以划分为两种,一种是可辨认无形资产,另一种是不可辨认无形资产。可辨认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技术等,对于网络基础设施提供企业来说,其专利技术部分的价值可能还比较大。但是对于从事网络商务类企业来说,其可辨认无形资产不多,而通过提供的服务或内容建立起来的商誉则占据相当比例。但是会计准则明确规定企业自创的商誉不得入账,这时候一个建立门户网站的企业账面资产可能只有极小的一点,与股东权益极不相配,与实际情况明显不符。但是考虑到部分人会借助对商誉评估之机虚增资本,所以要求会计准则规定准许自创商誉评估入账还值得考虑。对这类无形资产的审计无疑给注册会计师提出了一个难题,对于可辨认无形资产的入账争议不多,但是这类无形资产的摊销却不同。会计准则可能会规定某一类无形资产摊销期限是3-7年,但是到底是3年还是7年,企业和审计人员可能见仁见智。而问题更多存在于顾客忠诚度等无形资产的评估,自创商誉不允许入账出现的账实不符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情况都给审计带来了难题,审计风险空前加大。

3、为适应网络经济和网络财务而导致的会计准则的变更给审计带来的风险。在网络经济条件下,交易的发生及网络收入实现的确认都不同于以往。在网络商务交易中,由于通常事先没有契约,因而也无法依赖由契约所提供的任何保障,交易之间事实上又不可能完全凭借诚信度完成交易,因此在电子商务中,现金制可能变成确认收入实现的唯一方式,权责发生制受到挑战。不仅如此,随着网络财务的发展和完善,相关的会计准则也将不断作出调整。由于网络经济的快速发展,会计准则的变更速度也会不可避免地加快,因此审计的承袭成分减少,风险增加。

三、网络环境下审计风险的防范

针对以上审计风险的新特征,并根据前文的思路,笔者从理论上(也就是假定网络技术是完善的,不对审计风险产生影响)提出以下防范措施:

1、加快对网络经济以及网络财务的规则制定。2001年实行的《会计法》中没有关于网络财务的规定,相关会计准则也没有关于网络财务的条款,在财务处理时如果没有法律和规则可以遵循,在财务处理过程中就存在很大的随意性,给审计判断带来较大空间,在较大选择权的同时也就承担了较大的风险。在安然事件后,美国的会计准则被指责规则多于原则,但是在会计准则中不能没有规则和原则。理论界也应加快行动,对网络经济和网络财务在适当的时候给出一个权威的、可以普遍接受的理论基础,以利于政策制定者借鉴参考。

篇(6)

2基于计算机网络连接优化中的神经网络算法

本次研究中分析的均场神经网络算法实际上是一种神经网络算法与均场退火技术相结合的算法,应用这种方法能够有效的增强计算机的网络连接,并且达到更优化、更快的连接效果,这其实是一种利润最大化的网络优化算法,其能够最大限度的提高计算机网络的性价比。

2.1神经网络算法

人工神经网络属于非线性动力学系统,其能够对信息进行分布式的存储及协同处理,其在人工神经网络之上的人工神经网络系统的基础之上,应用网络算法及网络模型进行各种信号的处理,或者是对某种运行模式进行识别,从而建立其一个独立的专家系统,或者是构成机器人,当前在多个领域中,人工神经网络系统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该基础上所发展起来的人工神经网络算法是一种监督性的学习算法,人们对于其重视程度逐渐增加,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其存在收敛速度较慢的缺陷,难以保证将收敛程度压制到全局的最小点,容易导致计算机网络学习及记忆不稳定性增强的问题,这会对计算机网络的连接效果造成直接的影响,做好其网络连接的优化非常的必要。

2.2均场神经网络算法

在基于计算机网络连接增强优化下的均场神经网络算法的研究中,对其网络效果进行判断,需要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场均神经网络模型,在模型的构建过程中,应该做好函数法构造过程中的目标函数的构建问题,具体的构建方式表现为:应用Si来表示Hopfield计算网络中的一个神经元状态,并且规定当Si=1时,表示的含义是网络选中了连接i,可以实现正常的连接,当Si=0时,表示的含义是:网络中没有选中连接i,网络无法实现正常连接,再应用罚函数法就结构来进行网络模型的创建。

2.3实例分析

根据上文中分析的计算方法,在得到计算结果之后,能够对均场网络算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进行判定,我们分别采用模拟退火算法、遗传算法、均场神经网络算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模拟退火算法需要计算99次,这样才能保证计算出规定的连接集,并从中获取一定的利润值,在遗传算法中需要进行96次的计算,在均场神经网络算法中,需要实施88次的计算,均场神经网络算法在获得网路连接效果等方面,更快、更加有效,更适宜应用于计算机网络连接的增强优化以及网络结构拓扑的扩展工作中。

篇(7)

关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飞速发展时期,九十年代初期,对于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弊端予以充分解决,尤其是Hopefield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模型的提出,致使对于互联网的稳定性以及收敛性的探究有了充分的理论依据。而且将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全面应用到具体的实践中,并且得到全面推广,同时,将科学技术和人工神经网络进行有机结合,使人工神经网络技术更加具有可研究性。

2关于人工神经技术的构造以及典型模型

互联网人工神经技术的构造的组成包括以神经元件为主,同时,这项包含多种神经元结构的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是可以并行存在的。每一个具体的人工神经元件可以单一输出,还可以和其他的神经元件相结合,并且具有非常多的连接输出方法,每一种连接措施都会有相应的权系数。具体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特点有:(1)针对每一个节点i,都会有相应的状态变量Xi存在;(2)节点j到节点i之间,是相应的权系数Wij存在;(3)在每一个节点i的后面,具体存在相应的阈值θi;(4)在每一个节点i的后面,存在变换函数fi(Xi,Wijθi),但是,通常情况来说,这个函数取fi(∑,WijXi-θi)的情况。

3将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进行全面使用

互联网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具有独特的结构和处理措施,具体包括在:自动控制处理和网络技术模式识别、模型图像处理和相应的传感器信号处理技术。信号处理技术和机器人控制处理技术、地理领域和焊接、在电力系统应用和相关数据挖掘、军事和交通行业、农业和气象行业等多个领域纷纷体现出其卓越的贡献。

ART人工神经网络技术的运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ART在网络语音和网络图像、文字处理和具体识别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同时,在工业处理系统中也有相应的应用,例如,在工业系统中的故障诊断和故障检测以及事故警报等情况的控制;人工神经网络ART技术还应用在数据挖掘方面,在相关数据中挖掘最稳定和最有意义的模式。具体的神经网络技术ART的优势为:网络技术处理能力高、稳定性强以及聚类效果非常好。

篇(8)

网络审计是指审计人员利用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快捷性和广泛性的特点,在网络上对客户的相关信息进行采集、整理、查证、,进而得出审计结论的过程。随着计算机在会计上的广泛应用和网络的普及,网络审计在我国实务中已开始实施和初现雏形,并表现出其跨时空作业、准确高效、大幅度降低费用等多种优势。但由于环境的复杂性及计算机网络自身固有的局限性,也使网络审计遇到了许多棘手的问题,这些问题不解决,必然影响网络审计的正常有效运行。下面就我国网络审计中面临的问题及对策谈些自己的认识。

一、网络审计面临的问题

(一)网络审计风险防范与控制任务艰巨

在网络审计中,风险防范与控制已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风险因素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由于计算机自身的局限性所引起的。如发生链路故障或遭、机械灾害损坏,以及不合法的操作等,所导致的数据毁损或丢失。二是由于管理不善或控制不严等,犯罪主体对计算机设施、输入、输出、软件这四个入口实施破坏,使数据受损。如据搜狐网站2005年12月25日公布的资料显示,美国一年因计算机犯罪所造成的损失高达75亿美元。而且这个数字还在呈上升趋势。我国从1986年开始每年出现至少几起或几十起,近几年利用计算机犯罪的案件每年以30%的速度递增,其中行业发案率占案件的61%,平均每起金额达几十万元,每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亿元。三是由于“黑客”袭击网络网站,篡改、破坏审计数据乃至整个系统,使经营者蒙受巨大损失。据院网络安全专家许榕生介绍,当今世界上,平均每20秒钟就有一起“黑客”事件发生,仅在美国每年造成的经济损失就超过100亿美元,而我国的经济损失也不在少数。网络犯罪已经对各国的经济和国家安全构成了现实威胁。因此,网络审计中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已成为审计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二)法规有待完善

网络的出现和广泛应用对传统审计产生了强烈的冲击。旧有的审计法律法规体系和准则体系已不能完全指导和规范网络审计的实践以及完全解决网络活动中出现的所有新情况、新问题和新纠纷。网络本身的虚拟性、实时性、广泛性要求更加切实可行、更加完备的新的审计法律法规和准则体系作保证。如证据的无形性和易篡改性造成了审计证据确定的困难,电子签名因不同于手书签名而导致法律上难以确定,电子合同的瞬间完成使得合同的签订与生效时间的确定存在争议等。而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法规准则未完全建立,这就给审计人员进行网络审计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三)审计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实现网络审计以后,由于审计环境、审计线索、安全控制、审计目标、审计对象等方面的变化,决定了对审计人员的要求更高。为了在网络环境下更好地执行审计监督、鉴证和评价任务,审计人员不仅应具备丰富的会计、财务和审计知识与技能,熟悉相关财经法规,还应具备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Internet和电子商务等多方面的知识与技能。而现在这样的人才非常匮乏,使得网络审计难以广泛实施,极大地阻碍了网络审计的发展。

(四)审计线索的电磁化困扰

在手工会计系统中,会计核算程序中的每一步都在纸介质上留有文字记录及经手人签字,审计线索十分清楚。实现电子商务以后,审计线索的储存与处理将发生较大的变化。传统的审计线索可能完全消失。各种单据、票证和账簿等都以电磁信息的形式在网上传递并存储于磁性介质中,这些存储在磁性介质上的信息是机器可读的,它们不再是肉眼所能直接识别的。此外,原始单据进入计算机以后,中间的交易处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传统的审计线索在这里中断、消失了,传统的审计,有的已不再适用,只能通过计算机进行审查;并且这些线索还具有被无痕删改、不能永久保存等缺点。如果系统设计时考虑不周,可能到审计时才发现只留下业务处理的结果而不能追索其来源。因此,网络审计要求网络财务系统在设计时必须留有充分的审计线索。

(五)审计软件不完善

审计软件是审计人员开展具体审计工作的有效工具。我国审计软件的开发尚处在开发阶段,从事审计软件开发的公司很少,并且在涉及审计软件与财会软件的接口上,操作系统与系统的兼容问题上,还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而国外的审计软件在我国由于多种原因也得不到很好的运用,这些都极大地阻碍了我国网络审计的。

二、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搞好网络风险防范与控制审计,防止网络犯罪事件的发生

针对网络不安全因素带来数据毁损、丢失给经济造成的损失,主要应对网络安全进行审计。具体来说,应对以下方面进行审计:第一,硬件系统的控制审计。主要是审查硬件各项控制的适当性与有效性。可通过对实体安全、火灾报警、防护系统、使用记录、后备电源、操作规程、灾害恢复计划等进行测试。审计人员应确定实物安全控制措施是否适当;在处理日常运作及部件失灵中操作员是否做出了适当的记录与定期;硬件的灾难恢复计划是否适当,是否制定了相关的操作规程;各硬件的资料归档是否完整。第二,数据通讯的控制审计。主要是审查数据通道是否安全与完整。可通过抽取一组数据进行传输,检查由于线路噪声所导致数据失真的可能性;检查密钥管理和口令控制程序,确认口令文件是否加密、密钥存放地点是否安全;发送一则测试信息测试加密过程,检查信息通道上各不同点上的信息是否有安全控制。通过以上测试发现和纠正设备的失灵导致的数据丢失或失真情况,防止和发现来自Internet及内部的非法存取操作。第三,数据资源的控制审计。一是数据备份测试,检查为恢复被丢失、损毁或扰的数据,系统是否有足够的备份;二是检查个人是否经授权限制性地存取所需的数据,有无未经授权的个人存取数据。并检查在日常工作中是否真正实施了这些功能。根据系统的授权表,检查存取控制的有效性。第四,软件系统的控制审计。对软件系统的测试主要是检查软件产品是否从正当途径购买;检查防治病毒措施,是否安装有防治病毒软件,使用外来软盘之前是否检查病毒;证实只有授权的软件才安装到系统里。通过软件系统控制审计应达到防止来自硬件失灵、机“黑客”、病毒感染、具有特权职员的各种破坏行为,保障系统正常运行。另外还需对系统安全产品进行审计。如检查防火墙、身份认证产品、CA产品等是否经过认证机构或公安部门的认证,产品的销售商是否具有销售许可证,产品的安全保护功能是否能发挥作用。通过以上一系列安全控制审计,发现不足和提高广大审计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建立起安全可靠的网络审计系统。

(二)积极加强网络立法建设

搞好网络审计主要应进行两方面的立法建设。一是关于网络经济的立法问题,二是网络审计的立法问题。前者是对网络经济规范运作的规定,后者是对网络经济审计的规定。即前者是被审计单位在进行网络活动时应遵守的规定,后者是审计人员进行网络审计时应遵守的规定。网络立法是保证网络经济正常运作和网络审计正常发展的关键。对网络经济的立法,首先,应解决网络中出现的各类综合性问题,规范网络活动,使其在、法规许可范围内进行公开、公平、公正的交易,鼓励竞争,防止垄断;其次,网络的安全、保密也必须有法律保障,对计算机犯罪、计算机泄密、窃取商业与机密等都要给予严厉的法律制裁,以逐步形成法律许可、法律保障、法律约束的网络环境。对网络审计立法,在目前我国网络审计还没有专门法规出台的情况下,要加大网络审计立法的力度和进度,要在立足我国国情的基础上参照国际有关法律法规,制定与网络审计有关的法律规章,使人们在开展网络审计工作时尤其是进行证据、电子签名、电子合同、电子货币等合法性审计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对目前已有的不适应网络审计的相关法律法规应及时地进行修改和完善。总之,通过网络立法建设,为网络审计建立良好的法律环境,网络审计才能得到发展,网上交易才能规范正常地运行。

(三)制定网络审计准则

审计准则是审计工作应遵循的规范和尺度,是评价审计工作质量的权威性规则。由于在网络经济时审计的对象、线索、、流程、结果等各方面相对于传统审计都发生了变化,以往的审计标准和准则已经不能完全适用,所以应加快建立一套符合网络审计自身发展特性的新的审计准则———网络审计准则,以指导网络审计工作。如对网络审计人员应具备的资格、网络审计的操作规程、相关审计技术以及证据的收集等方面做出规范;制定网络系统安全可靠性评价标准和网络系统内部控制准则;对网络审计时的业务约定书、管理层说明书、审计报告等各种电子文档制定准则等。通过这些网络审计准则的建立,指导网络审计工作实践的深入开展,使网络审计规范运作,从而提高网络审计工作质量,最终形成客观公正的审计结果。

(四)培养网络审计人才

大批精通网络、计算机及审计业务的审计人员队伍是网络审计能否得以实施的关键。针对我国网络审计人才匮乏,不能满足未来网络审计需要的情况,国家、学校、审计组织等部门应采取措施,迅速改变这种局面。一是国家应在CPA资格、审计专业技术职务考试中适当增加有关计算机、网络及操作的考察。并定期对审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二是各学校对审计、会计专业的学生,应将网络理论及操作作为一门主要课,并加强这方面的实践训练。三是审计组织应在这方面投入一定资金,定期对现有审计人员进行网络培训,使他们迅速适应网络审计工作的需要。四是审计人员应将网络及各种知识,作为一项长期的任务来抓,必须经常更新自身的知识结构,以适应网络审计工作的需要。五是审计人员要同计算机与网络专家、信息系统与电子商务专家进行全面的联合,吸收他们参与或聘请他们做顾问,随时请教疑难问题。因为审计人员不可能都成为计算机与网络专家。因此,这种联合将是必然趋势。

(五)完善网络系统,探索网络审计取证方法

篇(9)

受环境因素的制约,部分中职学校很难满足学生欣赏音乐会的要求,学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也很难感受到音乐会现场的实际气氛。因此,教师应该综合使用计算机教学手段,在中职钢琴教学和演奏过程中积极利用多媒体欣赏名家音乐会,让学生充分体会到音乐会场的气氛。例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手段播放著名音乐家霍洛维茨的演奏会,引导学生感受霍洛维茨复调作品的魅力;欣赏鲁兵斯坦的演奏,感受其演奏时的激情。

1.2利用多媒体音乐软件进行拓展训练

利用多媒体音乐软件进行拓展训练是计算机在中职钢琴教学及演奏中应用的重要手段。伴随着经济的发展,电脑已经逐渐普及,大部分中职学生也拥有了私人电脑。目前,音乐领域已经开发出了一系列与音乐教学相关的软件,教师应该在实际教学和演奏的过程中充分发挥音乐软件的作用,为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开展节奏感训练时,教师可以利用“EarMaster”软件,该软件以互问互答的形式,在实际教学和演奏中融入了各种轻松、和谐元素,提高学生钢琴学习兴趣。

1.3充分发挥多媒体数码钢琴教室的作用

伴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各阶段院校均采用了数码钢琴教室,数码钢琴教室在实际教学及演奏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码钢琴教室的应用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传统钢琴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在实际教学及演奏过程中教师不仅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地位的发挥,还十分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提升。钢琴数码教室的使用可以进一步提升钢琴演奏技能训练的教学效益,在降低中职钢琴教师工作强度的同时还能优化钢琴教学质量,为提高学生钢琴学习主动性、启发性、直观性和个性化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2网络技术在中职钢琴教学及演奏中的渗透方法

2.1利用网络搜索

有经验的钢琴教师对音乐作品的理解和作品形象的魅力掌握比较牢固,教师要想在实际教学和演奏中提高学生钢琴能力,必须结合现代网络技术的搜索能力,为丰富学生音乐教学教材的内容提供技术保障。众所周知,互联网上存在大量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在钢琴教学结束后要求学生自己去网络上行搜索相关教学视频,引导学生主动地了解钢琴教学的相关知识。网络搜索还能引导学生了解音乐演奏家的生平事迹,进一步提升学生对音乐作品的认识。

2.2利用网络论坛交流学习

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钢琴”相关的文字既可以出现大量相关知识,这种现代化的学习方法已经在中职钢琴教学过程中取得了广泛应用。利用网络论坛交流学习是现今中职院校学生比较喜欢的学习方法之一,目前,比较权威的音乐论坛有“星夜钢琴论坛”、“虫虫钢琴论坛”以及“流行钢琴网”等,中职教师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网络论坛交流并学习钢琴知识,为提升学生钢琴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2.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

在社会主义经济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我国中职院校钢琴教学及演奏方式正在进行稳步改革。要想提高学生钢琴水平,教师应该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提高学生钢琴水平提供动力保障。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搜索并下载自己需要的音乐作品录音或者录像等资料;在“当当网”或者“亚马逊”上搜索与钢琴教学相关的资料等。近几年,数字电视和网络电视在各家各户中已经得到普及,教师要想进一步提高学生钢琴水平,还必须与学生家长保持紧密联系,让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引导学生充分利用电视和网络资源搜索大量钢琴教学知识,为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钢琴水平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10)

经训练的ANN适用于利用分析振动数据对机器进行监控和故障检测,预测某些部件的疲劳寿命[2]。非线形神经网络补偿和鲁棒控制综合方法的应用(其鲁棒控制利用了变结构控制或滑动模控制),在实时工业控制执行程序中较为有效[3]。人工神经网络(ANN)和模糊逻辑(FuzzyLogic)的综合,实现了电动机故障检测的启发式推理。对非线形问题,可通过ANN的BP算法学习正常运行例子调整内部权值来准确求解[4]。

因此,对于电力系统这个存在着大量非线性的复杂大系统来讲,ANN理论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潜力,目前已涉及到如暂态,动稳分析,负荷预报,机组最优组合,警报处理与故障诊断,配电网线损计算,发电规划,经济运行及电力系统控制等方面[5]。

本文介绍了一种基于人工神经网络(ANN)理论的保护原理。

1、人工神经网络理论概述

BP算法是一种监控学习技巧,它通过比较输出单元的真实输出和希望值之间的差别,调整网络路径的权值,以使下一次在相同的输入下,网络的输出接近于希望值。

在神经网络投运前,就应用大量的数据,包括正常运行的、不正常运行的,作为其训练内容,以一定的输入和期望的输出通过BP算法去不断修改网络的权值。在投运后,还可根据现场的特定情况进行现场学习,以扩充ANN内存知识量。从算法原理看,并行处理能力和非线是BP算法的一大优点。

2、神经网络型继电保护

神经网络理论的保护装置,可判别更复杂的模式,其因果关系是更复杂的、非线性的、模糊的、动态的和非平稳随机的。它是神经网络(ANN)与专家系统(ES)融为一体的神经网络专家系统,其中,ANN是数值的、联想的、自组织的、仿生的方式,ES是认知的和启发式的。

文献[1]认为全波数据窗建立的神经网络在准确性方面优于利用半波数据窗建立的神经网络,因此保护应选用全波数据窗。

ANN保护装置出厂后,还可以在投运单位如网调、省调实验室内进行学习,学习内容针对该省的保护的特别要求进行(如反措)。到现场,还可根据该站的干扰情况进行反误动、反拒动学习,特别是一些常出现波形间断的变电站内的高频保护。

3、结论

本文基于现代控制技术提出了人工神经网络理论的保护构想。神经网络软件的反应速度比纯数字计算软件快几十倍以上,这样,在相同的动作时间下,可以大大提高保护运算次数,以实现在时间上即次数上提高冗余度。

一套完整的ANN保护是需要有很多输入量的,如果对某套保护来说,区内、区外故障时其输入信号几乎相同,则很难以此作为训练样本训练保护,而每套保护都增多输入量,必然会使保护、二次接线复杂化。变电站综合自动化也许是解决该问题的一个较好方法,各套保护通过总线联网,交换信息,充分利用ANN的并行处理功能,每套保护均对其它线路信息进行加工,以此综合得出动作判据。每套保护可把每次录得的数据文件,加上对其动作正确性与否的判断,作为本身的训练内容,因为即使有时人工分析也不能区分哪些数据特征能使保护不正确动作,特别是高频模拟量。

神经网络的硬件芯片现在仍很昂贵,但技术成熟时,应利用硬件实现现在的软件功能。另外,神经网络的并行处理和信息分布存储机制还不十分清楚,如何选择的网络结构还没有充分的理论依据。所有这些都有待于对神经网络基本理论进行深入的研究,以形成完善的理论体系,创造出更适合于实际应用的新型网络及学习算法[5]。

参考文献

1、陈炳华。采用模式识别(智能型)的保护装置的设想。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第五届全国继电保护学术会议,[会址不详],1993

2、RobertE.Uhrig.ApplicationofArtificialNeuralNetworksinIndustrialTechnology.IEEETrans,1994,10(3)。(1):371~377

上一篇: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论文 下一篇: 电源设计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