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27: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会计职称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应用作业会计于成本控制的前提是建立一个完整的作业会计工作模型。
作业会计以“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中心思想,以“确定费用单位从事的作业并计算其发生的成本,再以产品对这些作业的要求为基础,经过原材料、燃料和人力资源转换为产品的过程,将成本追踪到产品”为基本规则。作业会计的应用模型建立的程序:(1)由各职能部门按照既定规则在各自所辖范围内分别确认作业,并由成本管理部门(如会计部门)统一汇总、合并,同时确认各职能部门所辖范围外的作业,再考察企业生产经营全貌描述企业作业链;(2)通过对作业的研究选择成本动因,再按照同质性和比例性的原则,运用直接确定,回归分析等方法划分成本库;(3)确定每一成本库中单位成本动因的计算方法及其对产品成本的归属方法,进而得出总计单位产品成本的模式;(4)明确作业通过成本动因归属于产品的部分成本(或称不可追溯成本)的具体项目和内容。
经过上述步骤建立起来的作业会计的应用模型,成为企业内部信息系统之一,为成本控制活动服务。
二、作业会计对成本控制几个基本概念的影响
1.变动成本与固定成本
传统的成本性态的划分是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这种划分当间接费用含量较低时尚可接受,而在间接费用含量较高时就会掩盖其可变性,从而使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模糊,成本控制相对弱化;在作业会计下成本性态的划分不仅以成本与产量之间的依存关系为依据,而且以一系列的其他成本动因,如顾客数、供应商数、服务次数等为依据,这就能揭示间接费用的可变性,更大部分地明晰投入与产出之间的关系,从而强化成本控制。就是说作业成本性态分析既包含了传统成本性态分析,更拓宽了它的范围。
2.责任中心
传统的责任中心主要是依据组织机构的职能权限、目标和任务来划分,并据此进行责任预算、责任控制和责任考核。它的局限性体现在忽视了许多不属于单一职能部门但又具有联系和同质性的费用的责任归属。作业会计下责任中心的划分改变了这一状况,冲破了职能部门的桎梏,以同质的作业为基础确认责任中心,这能使更多的费用纳入责任管理,且规范责任、权力和利益之间的对等关系。
3.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
可控成本是指在特定时期内特定责任中心的管理人员直接控制其发生的成本,反之,则是不可控成本。作业会计下责任中心概念的改变,引起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的相对变化,使可控成本的面积拓宽,且控制主体与被控制对象之间的因果关系增强。
作业会计由于对成本控制的基本概念的上述影响,必将使它对传统成本控制的更新渗透于成本控制的全过程。
三、作业会计下成本控制的实现
图2改造后整体效果图
2.模具支撑块结构分析
经调查,目前模具使用的支撑块规格形状不统一,有方块状形、圆环形、半圆柱体形、圆柱体形。圆环形的支撑块安全可靠性好,但由于各支撑块与模具一一对应,要将支撑块的形状统一成圆环形改造难度大且费用太高。
据统计,模具支撑块只有以上4种外形结构,其尺寸范围如表所示。
表模具支撑块的4种外形结构
3.安全销座的设计
考虑到模具支撑块外形和大小不统一,为了保证所有支撑块可靠定位,把安全销座定位面设计为圆弧面,半径为85mm;销孔深60mm,孔径与销配合间隙为0.5mm。经实验,可以保证车间所有支撑块可靠定位。
在销座地面焊一根长100mm的方钢(100×100×10),在方钢与销座连接处开φ21的孔,正下方也开φ20孔,用于固定和调节传感器。
4.控制电路的实现
安全销座安装位置在压力机4个立柱上靠近操作人员站立的位置,人员操作方便。安全销座中的传感器控制线路串联在机床的急停回路中(见图3)。通过接入110V电源把4个检测开关串联控制辅助继电器KA1,辅助继电器常开触点与压力机急停串联控制压力机急停继电器KA12。
图3控制电路图
考虑到压力机动作的正常运转,须在辅助继电器KA1常开触点处并联工作台操作旋转开关、微调辅助按钮和无支撑块模具专用开关。保证模具的正常装调和无支撑块模具的生产。
传感器选用开关量传感器,有效感应距离为0~50mm,直径为18mm,工作电压AC12-220V。
5.改造后相关动作的实现
(1)安装模具操作步骤
模具吊装上工作台工作台开动开关通工作台移动到位夹紧微动选择开关+微调辅助开关通滑块微动上升支撑块放固定位置+信号满足机床调试单次生产
(2)正常生产操作步骤
模具支撑块正确放置信号满足后模具装模高度正确主电机启动单次生产。
(3)拆卸模具操作步骤
放置模具支撑块微动选择开关+微调辅助开关通滑块下降合模模具螺栓拆卸微动选择开关+微调辅助开关通滑块上死点工作台开关通模具入库。
(4)特殊情况下操作步骤(成型工序拉延模无支撑块)
转换开关断工作台开进模具装调生产。
改造后的预期效果
改造前生产时存在违规使用现象,管理难度大;安全改造后,能够避免在正常生产操作中由疏忽产生的安全隐患,从本质上保证了安全。在方案研讨和设计加工方面都作了充分考虑,电气控制及部件加工简单可靠,同时避免增加设备故障率,有效降低了冲压作业的安全隐患。
2工程会计中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的基本原则
2.1坚持成本控制与全方位工程核算的基本原则。坚持成本控制与全方位工程核算原则的要求如下:提高相关企业、单位、各个部门之间及内部对财务状况的监管力度,这其中包含对经济型财务的工程核算以及账户往来的成本控制等等,为了全面贯彻该基本原则,应该对工程项目的成本核算加强重视,不仅要对项目本身进行科学的分析、检测,还要对影响工程成本的众多因素进行预算,确保在进行工程项目核算能够顺利完成。其次,针对工程采购环节以及质量检测方面,企业单位需要进行记录,一旦出现问题,以便于在第一时间采取具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
2.2坚持工程总体成本最佳的基本原则。何为工程总体成本最佳状态,不是指工程经济成本达到最低,而是从建筑工程设计、施工以及检测等多个环节进行综合分析之后,选择出能使工程总体效益最大化、成本最优化的方案以及相应实施措施,这样才能称之为工程总体成本最佳状态。而工程成本最佳状态还要属于科学有效限度的范畴内,只有满足了建筑工程设计理念和施工实施策略,便可最大程度减小施工成本的浪费。值得注意的是,在工程会计的工程核算及成本控制内容当中,还要不断提升对各个影响因素的监管力度,从而有利于细化、落实策略,满足坚持工程总体成本最佳原则的要求。
2.3坚持科学化以及有效化的基本原则。工程会计在进行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期间一定要坚持科学化以及有效化的基本原则,科学化的基本原则主要指使用现代化科学技术以及管理方案,来对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进行合理的管控。有效化的基本原则主要指企业通过最低的资金投入来获取最高的效益产出,换言之即最少的总体成本来获取最高的总体利益。
3目前工程核算及成本控制存在的问题
3.1工程会计中工程核算及成本控制方案较为陈旧。建筑企业、单位由于受到初始凭证不齐全以及产区性质不明确等原因,在进行工程核算以及成本控制阶段不能科学、合理的采取相应监管措施,所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会计人员经常只根据工程项目所具有的初始凭证来分析、研究,久而久之便会导致工程会计预期目标与实际环节差异较大,从而造成工程会计工作的不严谨性与无效性。而且成本控制方案的陈旧,还会让约束建筑工程的信息化生产,降低整体项目的工作效率。
3.2工程会计中工程核算及成本控制的管理组织不到位。根据调查数据分析、研究,不难发现目前我国大多数工程企业、单位在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方面的管理组织还不够到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在成本控制环节不能以动态的角度去处理,动态思想较为匮乏,所以也不能对工程会计进行全方位的把控。第二,责任制度不够明确,在管理组织方面没有对员工的责任进行合理划分,把工程核算任务简单的交给财务部门来处理,然而却没有考虑到财务部门管理的实际内容并不是工程核算,而是成本控制内容。其次,在成本控制工作的管理组织方面,相关人员没有充足的了解,失控问题也时有发生。
3.3企业对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不够重视,会计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企业对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不够重视主要表现在实施过程中,企业只关注施工的内容,对于成本控制与工程核算内容而言,只是采取记录数据、统计成表的方式。所以加强企业对工程会计的重视程度是目前炙手可热的话题。在会计人员的素质方面,许多企业员工还没有意识到在二十一世纪的时期,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是我国市场环境中的中流砥柱,该环节可以对项目经济的节流起到巨大作用,从而起到把控工程会计的重大意义。
4针对目前问题应采取的解决措施
4.1设计环节的工程核算及成本控制措施。设计阶段是工程项目的开始,起到了统领全局的作用,所以在这一方面一定要处理好关于预算内容,建立完善的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体系是目前最有效方式。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许多建筑企业往往会忽略预算工作,只注重施工内容,所以便在工程会计内容上出现了滞后的现象,这一现象最终会导致工程会计中的工程核算与成本控制偏离预期的目标。与此看来,建立完善的体系是保证成本预算科学性志在必行的措施,在建立过程中,要根据企业的技术情况、经济状态等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与估计,从而最大限度的确认成本控制与工程预算的幅度。
(一)降低企业交易成本如果将诚实信用贯穿于会计审计工作中,就会促进相关交易主体建立起有效的信任,进而降低不必要的签约成本、监督成本等,从而最大限度得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
(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交易效率与交易总量和交易成本密切相关。交易成本越低,交易总量越大,就表明交易效率越高。从中我们可以发现,交易效益的高低取决于交易成本的高低,二者成反比的关系,交易效率的提高也就意味着交易成本的降低。对于企业来说,如果能够依照诚信原则进行会计审计工作中,保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就会大大提高交易双方预期,提高签约的效率。对于社会来说,企业间的诚信有助于加快社会资源的有效配置,降低整个经济运行的成本,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率和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得到提高。
(三)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一个具备良好信誉的企业,必然会在市场中得到更多交易对象的青睐。因为,诚信是一个企业最无价的利器,特别是在市场经济竞争加剧的今天,拥有良好信用度的企业才会对投资者有强大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有利于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不断发展壮大。
二、会计审计中诚信价值的博弈
我国现阶段的独立审计诚信制度的建设才刚刚起步,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都只承担有限的责任和风险。贯彻诚信的会计师和审计师以及拥有良好诚信度的会计审计企业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证审计信息的真实性,降低审计失真给社会带来的不利影响,从而降低整个社会的经济成本。在会计审计工作过程中,当诚信价值越大时,所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也会变大。相反,当会计审计工作者的个人行为和企业行为是在粉饰相关工作报告时,将会对社会产生负面的影响和风险,从而整个社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也将降低。因此,在会计审计工作中每一个个体和企业都应当重视提升自身的诚信价值,在博弈中所累积的“帕累拖效应”越优,整个社会的运行效率就会越来越快。在会计审计中诚信价值的博弈会受到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被审计和会计审计单位的博弈在被审计和会计审计单位的重复博弈中,很多企业为了更好的分配和制约权利,将企业的经营权和所有权分离,在管理企业的过程中,企业的所有权者往往会聘用职业经理人从事相关的经营管理,职业经理人相对于股东更了解企业的运行状况,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二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的现象,股东往往处于被动的状态。而职业经理人为了谋求自身的利益,就会高估企业的经济价值。而股东为了核实职业经理人所提供的企业运行状况,就会聘用或者委托专门的会计事务所对其工作报告进行评估,确认经理人的经营成就,提高审计报告的真实性。此外,由于很多企业的董事会股东出任企业高管,在对企业审计报告的评估中,变为徒有形式而失去其实质意义的经理自我评价,这就会让审计报告的真实性大打折扣。特别是当企业中会计审计师对报告持有怀疑时,经理往往会利用其职权和身份,打压注册会计师和审计师,他们为了不被辞退,只能一再得放弃自身得职业道德,对审计报告得准确性、真实性采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态度。
0引言
为了顺利地开展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工作,必须要明确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并结合学科特征科学地进行课程设置,这样才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教学目标是教学体系建构的出发点,也是课程设置的依据和标准。会计专业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的制定,应结合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定义,反映经济全球化和教育国际化两个发展趋向,培养具有国际社会文化知识、懂外语、熟悉国际会计和商业惯例的高级会计管理人才。通过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提高学生的外语水平,培养他们适应对外交流的能力,直接了解国外先进的会计理论和方法、把握国际会计实务和惯例。
具体来讲,专业课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目标应该是一个有差别的、层次分明的目标体系,在实践中要有一定的渐进性。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次摘要:第一层次,能大致听懂双语专业课程,能用常用英文词汇和句型进行简短的课堂发言,能借助字典看懂指定的专业英文教材,能正确使用英文完成作业;第二层次,能基本听懂专业双语课程,能用英文阐述自己的观点,能快速浏览教材并按要求查询重点,能用英语撰写简短专题文章;第三层次,能听懂双语课程,能用英文流利地表述观点、进行讨论,能熟练查阅国外专业期刊,能用英文撰写专题报告或论文。
根据上述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目标要求,结合会计学的学科特征及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实践反馈,笔者对下列会计专业主干课程应否采用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进行探索。
1《基础会计学》课程
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课程在选择上应先易后难,逐步扩展范围,按教学目标层次逐步递进。会计专业基础课《基础会计学》是比较适合作为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课程的,其原因主要在于摘要:从内容上看,这门课程比较轻易,用英语授课学生轻易理解,符合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课程先易后难这一规律。基础会计学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在对这门课进行双语授课的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各国会计准则的差异性,比较轻易找到适用的英文原版教材。但由于这是会计学的专业入门课,而学生英语水平相对较差,所以在实施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过程中,一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接受能力,而不要过分在意授课中英语的使用比例,要保证学生基本能把握所讲授的知识,以免学生在一开始就丧失对会计学的学习喜好,这将是得不偿失的。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的核心并不是英语,而是专业核心知识。所以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调整,对于重点、难点部分可以先以中文讲授为主,等到学生逐步适应后,再加大英语授课的比重,以保证专业第一、语言第二。
同时,这门双语课的专业名词当中中英文出入比较大的,应重点讲解,提示学生注重,如我国的“权责发生制”和英文的“accruedbasis”字面含义相差甚远;再如资产负债表(英文为“balancesheet”,其实应翻译为“余额表”更为科学)等专业名词,若不进行中英文对照,很可能会在学生以后的专业学习中形成误解。即通过双语的学习,学生应同时对中英文的会计专业术语都有很好的理解。
2《中级财务会计》课程
笔者认为该课程不宜作为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课程,《中级财务会计》是非常实用,也是非常关键的一门专业课。它主要对会计要素的确认、计量和报告进行了介绍,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能把握所有基本账户的使用方法,对基本会计业务做出正确处理,并能编制出三大会计报表。正是由于这门课的实用性非常强,在具体操作中必然和实务、和一个国家具体的会计规范、相关法规(税法、经济法、公司法、证券法等等)紧密相连,即这门课必然会体现出国家特色。所以假如对这门课程采用中英文双语融合教学不利于学生全面、透彻地了解我国的会计规范和相关法规,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必然会和我国的实际会计工作脱节。
所以,笔者认为这门课必须采用我国的教材,进行中文讲授,让学生清楚地了解我国的会计体系及相关法
规。
3《高级财务会计》课程
这门课程主要讲授在《中级财务会计》中所没有接触过或没有具体展开的一些业务的处理,如所得税会计、外币折算、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等等。由于内容难度较大,所以笔者建议以中文开设。
不仅仅存在与会计行业中,我国现阶段的很多领域都面临着诚信缺失的风险,会计行业中的诚信缺失仅仅是整个社会的一个典型表现,因此,对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研究对整个社会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诚信不单体现在个人道德体系中,还是一个集体的道德品质,更是一种社会公德的表现形式,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时刻发挥着重要作用。从总体上讲,社会诚信体系大致可以分为政治、经济、文化三个重要领域,而经济是其中最重要的基础。对于经济诚信来说,会计诚信又占有非常大的比例,如果会计诚信出现趋势,则必将会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想要使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健全完成,便需要首先解决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缺失问题。
2.有利于提升会计道德水平
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诚信是最为重要的基本内容,其要求会计从业人员在工作过程中能够保守秘密,并对会计相关工作做到完整真实的核算与统计,不弄虚作假。诚信是树人之道,更是立国之本,在社会生活中,诚信是人与人交往的基石,在会计行业中,诚信更是从事相关职业活动的根本,也是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体系中的和核心内容。在整个会计职业体系中,都是以诚信为主体,向其他职业内容进行扩散的,因此,诚信始终贯彻在其他会计行为内容中。也正因如此,如果会计行业中出现诚信缺失,则必将会对会计行业的其他职业道德产生影响,进而导致了会计职业道德水平的整体性降低。所以,想要会计道德水平能够有所提升,便要先将诚信问题解决。
3.有利于发展我国市场经济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社会经济实际上可以被定义为“信用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与诚信道德密不可分。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人与人产生交易活动都是通过合同来实现的,合同可以将其认定为一种契约形式,而诚信便是订立契约的核心基础。在市场经济进行交易活动的过程中每个,会计所扮演的角色举足轻重,任何一个单位或组织,都需要构建相应的会计部门,设立相应的会计人员。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会计从业人员也与日俱增,我国证券市场的逐渐完善,也使得会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出来。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企业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出现了合理分离,会计从业人员的工作也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记账、算账,而是承担起了管理人员的工作,在企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所以,想要让市场经济能够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一定要构建起健全的会计职业道德诚信体系。
二、诚信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的地位
1.会计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
诚信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中最灿烂的瑰宝,在现代人的思想观念中,已经将其转变成为人们内在的人格品质,是我国精神文明传承的重要组成部分。会计工作想要做好的首要原则便是诚信,但会计工作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很容易出现相关从业人员诚信缺失的现象,从而造成会计的相关信息不真实,在企业决策过程中出现对经济问题的误判,进而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诚信可以分成诚实与守信两部分,诚实是守信的内在表现,守信是城市的外延形式,两者之间互为依存、密不可分。而会计的诚信则主要涵盖三个主要方面,分别为高尚的职业操守、高超的会计技能、高效的会计服务。在会计诚信中所面临最主要的问题便是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之间的矛盾,实际上,在会计从业人员工作的过程中,爱岗敬业是工作的首先前提,诚实守信的工作的核心基础,而其他多方面的相关内容都是诚信的具体表现形式。
2.会计职业道德中诚信的主要作用
在职业道德体系中,诚信不仅仅占有主要地位,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具体都在体现在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除诚实守信之外的其他方面,包括爱岗敬业、客观公证、提升技能、高效服务、保守秘密、廉洁自律、管理责任、遵循准则、依法办事等。以爱岗敬业为例,要做到爱岗敬业中的相关要求,便必须具备诚实守信的高尚品德,一个人或许并不非常热爱自己的工作,但如果其具有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便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将思想重心转移到工作中来;相反,如果一个人很热爱自己的工作,但不具备诚实守信的品质,便很难将思想中心完全放到工作中来。换句话说,如果将爱岗敬业与诚实守信分割开来,那么爱岗敬业也仅仅是一句空话。
三、会计行业中存在诚信缺失的主要因素
1.政府诚信存在缺失
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的诚信之所以出现缺失,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的诚信存在趋势,在社会大方面的诚信体系建设中,没有占据主导地位。我国政府在长期以来的发展与建设过程中,始终都在努力构建诚信政府的百姓形象,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仍然存在一部分失信于民的现象,在很大程度上限制着我国社会诚信制度的构建。造成政府诚信缺失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首先,一部分政府官员存在权利滥用的现象;其次,政府在工作过程中的民主性与公开性有待提升;再次,政府部门对相关人员的权利监督机制存在欠缺;最后,政府部门的人员在政策与法律方面的意识薄弱。诸如以上因素的影响,社会整体性的诚信缺失现象严重,对会计诚信制度的构建产生消极影响。
2.市场环境的不完善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其本身具有的盲目性、自发性以及滞后性等方面的缺陷也暴露无遗。市场经济是资源配置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手段,其内部的组成主体都以竞争方式存在着,而企业的根本经营目的便是追求利益上的最大化,在这样的条件下,企业在面对诚信与利益的过程中,往往会选择后者。这样以来,资源的流向便越来越趋于少数企业,进而形成市场垄断,实力相对较弱的企业也不得不运用不合法的方式来获取相对平等的机会,这也是会计诚信缺失的主要原因之一。
3.会计制度的不健全
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诚信问题出现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在于企业或集体中的会计工作缺乏独立性。当前企业在任用会计从业人员的过程中,主要有以下两种途径:其一,企业固有员工,在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以后,在企业中担任会计职务,这类会计比较容易受到企业中管理人员的约束,也相对容易受到企业人际关系的制约,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矛盾时,常常会选择前者,在制作会计报告的过程中作假。其二,会计中介机构为企业提供的会计人员,这类会计在工作独立性方面虽然相对较强,但从个人利益的角度看,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企业的制约,降低审计标准的现象也时有发生。
4.社会诚信意识不强
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传统的价值体系已经不再完善,但新的价值体系却还没有建立起来,现阶段我国的诚信意识呈现出淡薄趋势,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长期以来的很多封建落后观念还深植于社会大众的思想意识中,如“无奸不商”的封建观念,使得很多人在诚信方面的意识淡薄。另外,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政府活动中对会计职业道德诚信也体现的很少,社会上充斥着“重利轻信”的思想,导致了社会大众的诚信缺乏。5.监督机制存在缺陷除上述原因之外,监督机制的欠缺也是会计职业道德体系中出现诚信问题的主要原因。企业中的直接负责人也是对企业起管理作用的核心人员,而会计报表的制定也是以企业利益最大化为基础的,因此,伪造或变造会计报表的情况便屡见不鲜,很容易导致投资者对经济活动的错判。6.诚信缺失成本较低因为监管机制的欠缺,导致很多企业的违法行为得不到应有的处罚,即便有,处罚力度也相对较轻,因此,很多企业在衡量违法成本与收益所得以后,还是会选择维护企业自身利益,伪造或变造财务报表的事件也频频发生。
四、会计行业中诚信缺失所产生的消极影响
1.对经济秩序的干扰
市场经济从本质上讲便是一种“信用经济”,而诚信是支持市场经济活动的重要条件,只有坚持诚信,才能够将市场资源配置的合理化作用充分发挥出来,无论在资源上还是在人力上都能得到有效利用。但如果市场经济活动中的诚信缺失,便会导致职业道德的丧失,尤其是在经济活动中占主导地位的会计行业中,一旦虚假会计信息泛滥,投资者的对经济活动的判断便会出现偏差,从而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导致社会动荡。
2.对股东利益的损害
资源配置体系中,市场经济是其中非常重要的手段,在现阶段,人们越来越将经济中心向股市中转移,企业也在股市中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支持。如果企业中存在诚信缺失,便会对股东利益造成损害,导致股票投资的可信度降低,影响企业未来发展。
3.对社会环境的影响
人们为构建起诚信建设耗费了非常大的精力,但我国现阶段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完善,诚信缺失的代价相对较小,社会环境也因此恶化。如果长期以来会计诚信缺失得不到有效解决,便会影响到社会的其他行业,进而使经济市场的秩序昂是,对社会整体环境产生影响。
4.对会计行业的污染
会计行业中诚信缺失所造成的影响不仅仅涉及到个人利益与企业利益,还会对整个会计行业产生很大的不良影响,造成行业整体性的形象受损,对整个会计行业产生严重污染。
五、解决会计行业中诚信缺失的主要措施
1.强化构建政府诚信
前文提到,在整个社会诚信建设的过程中,政府诚信是其中最为核心的部分,有着基础与保障的中不要作用,因此,想要从根本上解决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诚信缺失问题,强化构建政府诚信是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在强化构建政府诚信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首先,强化政府政策的诚信,在政策的制定、实行以及完善过程中,都要以民为本、诚信处事;其次,强化政府法制的诚信,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构建健全的法制行政体系;再次,强化政府行政的诚信,将传统的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最后,强化政府经济行为的诚信。
2.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
在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意识方面,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第一,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这是从根本上解决会计从业人员诚信缺失的方法;第二,加强企业会计部门的问责制度,提升企业内部会计从业人员的风险管理意识与岗位责任意识,在最大限度内降低企业出现会计工作失误的几率;第三,加强企业会计人员的相关意识,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企业进行经济活动过程中相关数据资料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构建企业会计诚信建设。
3.加强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自律
对企业中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来说,其也是社会的一个主要主体,从心理学的角度看,社会主体在面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的矛盾时,会本能的趋向于前者,因此,在道德心理上对会计从业人员进行诚信意识的相关强化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会计从业人员的诚信自律,在这个过程中,不单单要强化会计工作人员对道德的认知,还要营造出一个相对良好的社会环境,只有这样,才能够让会计从业人员从心理上正确认识会计职业道德,完善职业诚信。
1课程体系存在的新问题
(1)传统的公共基础课过多,专业选修课偏少。
目前,中职会计专业各课程教学实际布置中,一般有35%左右的课时布置的是公共基础课,如数学、语文、英语、政治经济、“两课”等;其他65%布置的是专业理论课和专业实践课,比例基本是1摘要:1;基本上没有设置专业选修课。因此,所有毕业生所学的知识一模一样,没有个体差异,使得就业过程中,竞争加剧。
(2)课程设置模式过于传统,缺乏创新。
近几年来,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然而所用的教材不能及时和之配套,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学校教学和会计工作岗位实务严重脱节。同时,现有专业主干课程在内容上还存在着相互割据、又过多重复等新问题。因此,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必须打破传统模式,不断创新,以培养符合社会用人市场要求的综合性会计人才。
(3)课程考核方式单一。
中等职业教育过程中,各课程的考核形式往往是笔试,没有其他一些灵活的考核方式。然而,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自中考的落榜生,这类学生学习自觉性相对较差,也缺乏自信心。在中等职业教育中继续沿用一成不变的笔试考核,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2专业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
要进行深入有效的课程改革,必须依靠于正确的指导思想。中职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有效实施,必须首先明确培养目标,进而调整课程体系。
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中等会计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等会计人才”。随着社会的发展,现阶段中职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可以确定为摘要:培养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身心健康、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具备知识更新能力和职业判定能力的基层会计专业技术人员和进入高等职业学校会计相关专业学习的预备人才。综合现阶段的培养目标,相应重组课程体系,是会计专业课程改革的准绳。
3专业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改革
(1)重组课程体系,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①公共基础课以“够用”为度,坚持“少而精,忌多而滥”。
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多数来源于普通高中入学考试的落选者,文化基础较差,认知水平较低。对数学、语文、英语等公共基础课,应根据实际需要适当降低教学要求,以学生“够用”为度,适当减少公共基础课课程内容。教学模式也可以改变传统的课堂教学为网络教学、学生自学等模式,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天性,挖掘他们的内在潜能,使其逐步形成发现新问题、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习惯。使学生的人格及能力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②专业课以“实用、实际、实效”为原则,适当增设专业选修课。
为提高专业教学的效益性和经济性,体现培养人才的实用性,建议各课程教材内容进行合理整合,杜绝各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现象。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使学生学会必要用的知识,同时,又有时间和精力根据个人喜好选择专业选修课,提高自己就业的筹码,更好的适应社会的需求。
③开展“嵌入式”课程设置模式。
在中职会计专业课程设置中采用“嵌入式”课程设置模式是指在课程设置时将会计职业相关证书考试课程嵌入到该专业相关课程体系中;使得学生在校期间既进行学历教育又进行认证教育,在学生毕业时既可以获得学历证书,又可以获得会计从业资格证、助理会计师证等。从而保证了学生在毕业时、甚至最后一学期参加社会实践时就有了从事会计工作的资格。
④增加课程考核方式。
传统的课程考核方式比较单一,往往采取卷面笔试的方式,这不利于对学生进行综合考核。因此,对学生成绩的评价应根据目标多元化、方式多样化、注重学习过程的考核,采取卷面笔试和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内和课外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并应答应学生以会计相关资格证书作为相应科目的考评成绩,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职业资格考试,在毕业时获得“双证”。
⑤切实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
在中职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几乎都布置的《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课程,但在教学过程中往往流于形式或纯粹为了学生考证而进行该课程的教育。没能很好的重视加强学生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重要性。因此,为了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应切实加强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可结合实际案例,运用儒家伦理不断提高学生的会计职业道德。
⑥加强计算机基础教学。
随着计算机应用的普及,企业对会计人员计算机应用能力的要求也不断提高。近年来,会计电算化的普及率不断升高,在发达城市达到了70%以上,大中型企业更是高达90%以上。因此,在会计专业的课程设置中要加大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布置,不光要提高学生计算机的应用能力,还要争取提高学生计算机普通的维护能力。
(2)恰当运用多媒体教学,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理论知识。
运用多媒体教学能够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喜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习效率;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提供丰富的教学内容,扩大课堂容量;运用多媒体教学可以给学生提供逼真的会计实物,帮助学生更好的把握理论知识。
(3)组织实施会计案例教学,搭建实践仿真平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新问题的能力。
当今社会对会计人员实际动手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会计专业学生是当前会计人员中层次较低的行列,为了更好的满足社会人才需求,必须有较好的解决实际新问题的能力。因此,在会计专业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引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接触的理论知识由书面的转为当前企业实际,由学生进行讨论、分析,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起来,让学生了解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新问题,进而不断提高解决实际新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实施课程体系中的实践教学时,应尽量为学生搭建起仿真程度高的实践平台,使学生在进入实践环节就有一种步入工作岗位的感觉。在碰到新问题的时候也能考虑到该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而不是一味的寻找课程中的纯理论知识。
参考文献
[1]杨汉东.中等会计专业模块化课程体系设计和教学构想[J].职教论坛,2004,(7)摘要:40-41.
二、高职英语模块化设计的主要内容
高职英语模块化设计是高职英语与职业教育理念充分融合的集中表现。要使高职英语与职业教育理念充分融合在一起,就必须对高职英语教学体系进行优化。在这个过程中,对英语课程体系的优化是至关重要的。为了能够使学生在接受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学到“够用”的基础英语知识,掌握“有用”的专业英语知识,同时具备“实用”的职业英语知识,就需要在对高职英语进行模块化设计的过程当中,将整个英语课程体系划分为基础模块、专业模块和职业模块。
(一)基础模块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在英语课程教学方面所面临的最主要问题是:绝大部分学生的英语基础水平比较差,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不够浓厚。根据我国现阶段高职高专英语教学的基本要求与标准来看:以高职英语应用能力考试为衡量标准,达到A等级,学生的英语词汇掌握量需要达到1600个以上;而要达到B等级,学生的英语词汇掌握量需要达到1000个以上。然而实践研究证实:绝大部分学生在进入高职院校时还远远达不到此标准。同时需要明确的一点是,高职高专教育教学的最根本目标是:使学生在毕业时能够顺利拿到“双证书”,增加就业机会。因此在英语课程的设计方面,相关课程内容的安排需要严格遵循“够用”的基本原则,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训练,在训练的过程中应用,并在应用的过程中学会融会贯通,达到真正意义上的学与用的结合。这也正是在高职英语模块化课程中,引入基础模块的重要意义所在。具体来说,基础模块所指的是学生在接受英语教学的过程当中,学到“够用”的基础英语知识的学习阶段。因此,此模块中对于英语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可以选取学习难度较小、学习趣味性比较高的教材内容作为集中讲解的内容。基础模块对于学生英语技能的培养侧重于对听、说能力的掌握,同时兼顾一部分日常性的词汇语法使用技巧。同时,对于高职英语教师而言,在基础模块教学过程当中,需要重点培养学生在听、说、读、写等方面的综合能力,并引导学生通过参加英语技能考试的方式巩固英语技能,为后续的学习打下一定基础。
(二)技能模块
技能模块即专业模块,该模块的主要特点是:按照学生所属专业的不同,在教材内容,以及要求学生所掌握词汇、语法知识等方面做出不同的规定与要求。例如,机械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是与机械技能相关的英语词汇与知识,物流专业学生需要掌握的则是与物流技能相关的英语词汇与知识。在技能模块的课程设计的过程当中,需要特别注意的一点是,针对专业性较强的相关专业,在进行英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尽量通过情境引入的相关模式,介绍与专业相关的术语、词汇,以提高学生的岗位英语应用能力。总的来说就是,在技能模块当中,所强调的是英语教学与学生所属专业的充分融合,模块化课程设计的核心在于:调动并逐步开发学生的职业技能。技能模块需要建立在各专业实践工作情境的基础之上,使学生在真实性的专业情境当中,应用英语语言完成相应的任务,突出“有用”这一基本原则。因此在展开与技能模块相关的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引入任务教学法的方式,以工作过程为第一视角,展开相关的教学活动。此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在于: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获取以及实践应用是完全建立在真实性专业环境基础之上的,学生能够了解为什么要学习,以及实践应用的重点所在,从而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方面也有着极为突出的意义与价值。
(三)职业模块
职业模块英语是行业英语的一类,但其具有极为突出的专业性特征。高职教育教学体系中比较常见的职业英语模块包括:旅游英语、商务英语等。可以说,这一模块是为职场中人,或者是即将进入职场的应届毕业生所准备的。若能够掌握职业模块所涵盖的相关英语内容,就可以说学生已基本具备了进入职场后应用英语的基本能力。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所使用的日常英语相关内容来比较的话,职业模块中更加注重的是对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交流能力,以及学生的英语语言实际应用能力进行评估。
举例来说,将旅游专业的学生放在真实性的旅游工作岗位当中,学生需要具备应用英语向游客讲解风景名胜,相关背景知识,以及回答游客相关问题的语言应用能力。目前,评估职业英语掌握能力的考试比较规范,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剑桥商务英语考试、托普考试、托业考试、博思考试等。对高职英语教育教学体系而言,职业模块可以说是其核心的模块。所以说,英语教师在进行职业模块教学工作的过程中,需要重点强调英语语言的实用性。结合笔者实际的工作经验,建议在对职业模块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关注以下几点:应聘与求职、职场沟通技巧、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个人职业发展等。通过对上述各个方面的关注,将学生所具备的英语能力与就业需求充分结合起来。同时,从教学方式上来说,在职业模块教学过程中,需要体现的是语言应用与语言学习的充分融合,老师通过对训练方式的多元化发展(可包括个人演讲与面试,双人谈判、多人参观与接待等),使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能够得到锻炼与提升。
三、落实高职英语模块化课程设计的条件分析
结合各大高校在英语模块化课程设计内容落实方面的实践经验来看,为了确保高职英语模块化教学体系的实施质量,需要在教学设备、教学管理措施、以及师资队伍等方面做出一系列的改进,在满足了一定具体条件的基础上,再来开展模块化的教学方案,才能够达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目的。具体而言,在开展模块化的教学方案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问题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一)完善教学设备
在落实高职英语模块化课程设计内容的过程当中,为了能够将技能训练在整个英语教学活动当中的主导地位充分的体现出来,就要求高职院校以足够的硬件设施作为保障。结合学生选课需求来看,此环节中所涉及到的教学设备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室以及实训场地等。与此同时,还需要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充分借助校园网的优势,加强网络英语教学活动的开展,从而实现对既有教学资源的最大限度利用。
(二)加强教学管理
传统意义上的班级授课制度与高职英语模块化课程设计内容存在一定的矛盾,需要对其进行改进。改进的核心在于:加大对于班级教学管理制度的改进工作。在这样一种转变作用之下,要求对学生的管理更加注重个性,而非共性。还可以通过直接面对学生每个个体的方式进行教学管理。比如,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英语分级教学的方式,把同一水平的学生放在一起进行集中教学,以此提高课堂授课的效率。与此同时,从教学管理的角度上来说,为了能够达到对现有教学资源利用率的合理提升,就需要高职院校实现对相关硬件设施设备(包括教室、实验室、图书馆、计算机室以及实训场地)的统筹安排,延长开放时间。
(三)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在高职英语模块化课程教学不断推进的过程中,必须做到不断根据实际的需求,师资水平。可以采取让教师参加相关专业培训,或者对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进行定期评估,让相关企业的工作人员与教师进行定期交流等各种方式,对教师的教学观念进行及时的更新。同时,教师还需要苦下功夫努力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形成自身的教学特长。为了能够使课堂教学活动更加良好地与英语模块化教学模式相适应,还需要关注教师的教学改革意识的激发与提升,重视对教师教学效益的强化,以实现两者的紧密结合。
【关键词】
高职;会计专业;诚信教育;会计文化
诚信,即诚实守信,它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公民的第二张“身份证”。 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作为会计人员的后备军,理应具备诚信品德,但高职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现状如何呢?
1 一次无意的诚信考核
笔者一朋友公司要接待较大型的会务,需临时聘请数十人在各宾馆收取会务费,于是委托笔者组织了三十多名会计专业的学生。由于有的参会人员报到较晚,部分学生收班后回校时已无公汽,会务组就让学生乘坐出租车回校,然后再凭车票据实报销。但在报销车费过程中就出现了以下几种作法。作法一:虚报费用。学生们回校的出租车费用是可以估算出来的,但有学生来报账的车费大大高于估算数;作法二:重报费用。一学生由于当天没带钱,于是会务组一工作人员先预付了车费,但该生却拟再报一次费用;作法三:分报全费。有两个学生分管的宾馆离的较近,于是会务组安排他们合坐一辆出租车回校,但两人却分别来报销全额车费。
这本应算是一次非常短暂的社会实践活动,却成了对高职会计专业学生一次无意的诚信考核。毫无疑问,我们会计专业的学生没能顺利通过这次考核。除了这次“偶然”事件外,学生们在学习生活中诚信缺失的表现更是比比皆是,如编造谎言请假请假、抄袭作业、考试作弊、毕业论文从网上下载、恶意欠费、编造履历等等。学生们的诚信缺失除了自身原因外,还有很多外在因素的影响。
2 高职会计专业诚信危机原因分析
2.1 对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存在误读
自1999年试办高职教育以来,对其培养目标的表述虽然在不断更新,但基本定位都是“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但“高素质”三字成了修饰词,总被人忽略,而且“高素质”到底有什么内涵,也没给予解释,很容易让人认为只指业务素质。这就导致了高职教育长期以来只重视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忽视了职业道德教育和人文教育,只看重业务素质,而忽略了心理素质和道德素质。这最终导致了学生重技轻德、急功近利、道德水准低、抗压能力弱、责任意识差、不讲诚信等。
2.2 社会大环境产生负面影响
当前,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整个社会的道德出现许多新变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在各行各业中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诚信危机。在会计行业,会计造假案频频发生,会计人员贪赃枉法的报道屡见不鲜,这些都对学生们都产生了负面影响。特别是很多学生在校期间同时在进行“专套本”的学习,以及参加各种职业资格证的考试,这些学习和考试本来是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的,但由于很多社会团体将“专套本”和考证当成牟利手段,只管收费不管教学质量,不仅没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反而直接且严重地影响了学生的诚信观。
2.3 会计专业教学活动与诚信教育脱节
教师不仅要教书,而且要育人,对会计专业而言,讲授任何一门课的教师都有义务有责任也有可能将职业道德的教育融入教学过程中。无论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教师们都能找到切入点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但是很多教师却仅仅将自己当成了“教书匠”,为上课而上课,缺乏育人意识,认为只要按时上下课,不出教学事故就行,所以即使讲授与职业道德有关的内容,也只是机械性地讲授条款,没能融入以诚信为核心的职业道德教育,学生们在学习时也只是死记条款,根本没内化为自身修养。
3 加强高职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建议
3.1 完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
职业教育的培养对象是未来各个职业战线上的主力军,学生在校期间具备了良好的职业道德素养,走向职场后才能真正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否则,一个具备高技能但缺乏职业道德的人反而会给社会给国家带来更大危害。因此,高职教育培养目标应予完善,应将职业道德素质放在首位,并明确表述,因此,建议将高职教育培养目标表述为“培养具备良好职业道德的高技能人才”,以扭转当前人们重技轻德的偏颇认识,并指导高职教育实践。
3.2 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文化
文化是立国之本、固国之基、强国之魂。文化不仅表现为对经济活动中各种丑恶现象的谴责,而且包括对某些合法而不合理的经济行为的扬弃,特别是对经济活动所指向的价值目标的矫正。会计文化作为文化的体系中的一个分支,其内容丰富,包括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其中精神文化应是主体,它在实践中发挥着对会计人员的导向功能和激励功能。因此,构建以诚信为核心的会计文化,将有助于学生形成诚信的信念、价值观,人生观,在步入职场后才能真正做到诚实、守信、客观、公正,维护经济秩序。
3.3 将诚信教育贯穿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始终
今年6月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已经明确指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科学合理设置课程,将职业道德、人文素养教育贯穿培养全过程。会计专业更应将诚信教育贯穿会计专业教学活动始终,而且都能找准切入点。在入学环节,可通过军训、入学教育中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可将诚信教育融入到各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在毕业环节可通过就业教育对学生强化诚信教育。通过各个环节的配合教育,诚信观念一定能成为会计专业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宝贵精神财富。
3.4 营造诚信环境和氛围
“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高职会计专业的诚信养成离不开一定环境和氛围。高职院校对社会环境难以控制,但可以在校园内营造诚信环境和氛围。学校首先要营造一个校风、教风、学风、文化氛围良好的大环境,再针对会计专业的学生营造诚信氛围,可采用黑板报、校报、广播站、电子显示屏等宣传工具,全方位、多角度地开展诚信教育宣传;可以将国内外典型的会计舞弊案例材料进行整理后推荐给学生阅读,让学生在真实而鲜活的案例中去感受会计舞弊对国家对社会带来的危害,同时感知舞弊对自己可能带来的后果。另外,学校应加快大学生诚信档案的建立工作,扎实推进大学生诚信建设,在校园内形成了讲诚信的浓厚氛围。
【参考文献】
[1]姚苏芮,论会计专业学生的诚信教育,教育与职业[J],2010(14)
[2]张劲松,浅论会计专业诚信教育的现状及其对策,科学咨询[J],2012(12)
随着改革开放的实行,在1980年时,我国对财务管理体制进行了改革,要求水利单位做到自负盈亏,合理收取水费。也就是说水利管理单位不再受政府管辖,自己收入多少就支出多少,政府不再予以补贴。1981年,为了进一步完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财政工作,又出台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对该单位的财务工作进行了详细的规定,要求按制度办事。
(二)执行独立的生产性事业单位性质的会计制度阶段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一直处于高速发展状态,以前的水利工程管理会计制度已渐渐不能适应其发展,在1992年时,政府颁布了新的法律条例《企业财务通财》和《企业会计准财》。在这条例中明确规定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施行企业化管理。我国对水利工程管理制度从古代一直存在,经过数千年不断的改进,一直保持着与时俱进,锐意创新的态度,但仍然还有许多不足之处需要加以改进。
二、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建立的必要性
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初级阶段,我国仍然是传统农业大国,改革开放虽然促进了经济的飞速发展,但也仍然存在许多转型期矛盾,早在1985年再次颁布了《水利工程水费核订、计收和管理办法》,在这个制度中规定水管单位要实行经费包干和经营承包责任制。1987年又出台了《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管理办法》,对水费电费以及各种必要的收支经费管理做出规定和补充了以前制度的不足,虽然这时候该单位的性质仍然是事业单位,但是已经逐渐在向企业化管理过渡了,其中也包括水利工程管理的会计管理制度。在此主要介绍以下必要性:第一,先进行我国财政本身的改革入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会计制度在很多地方与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能够更好的结合,进一步建立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这是必要的手段,在财政改革阶段,分别从部门预算、国库集中管理以及政府采购多个方面入手,从根本实施改革,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在这些改革变化中影响深远,一般在算术时最容易体现,并且要按照水管单位报表调节,这样财政报表的真实度、可靠性才有所保障。第二,在水管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方面展开分析,尤其是分级管理方面,根据不同的水管单位在收益产生动态变化的情况下对财务政策展开调节,但是方法不具有灵活性,导致水管单位资金累计环节、抵抗风险能力较为不足,会计制度改革迫在眉睫。第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的财务会计制度建设是在企业财会制度的前提下展开,对收入、成本核算以及折旧等方面所出现的问题较多。
三、深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建议
虽然我国在对水利工程单位进行管理时一直坚持与时俱进,锐意创新,但是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体制的改革对水管单位的制度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对现行的会计制度进行改革,水管单位的性质包括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准公益性水管单位两种,不同性质的水管单位,应该根据其发展特点制定不同的会计政策。
(一)努力建设纯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针对纯公益性水管单位,应该根据我国在1994年颁发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制度》或《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来进行革新。可以采用和事业单位相同的会计管理制度,对水利工程管理会计制度进行改革需要注意以下几方面:
1、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
在对资产进行审核和评估时评估的内容主要有流动资产、有形无形资产、固定资产及负债金额,投资金额等。只有了解该单位资金流动和配置才能制定合理的会计制度。假设12月31日并不是水管单位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的时间,也许在收支转换上有问题;如是经营性收支,在展开清产核资与资产评估期间,能划分到所有者权益科目中,若是财政拨款性收支,针对所有者权益科目清算不能全面,应与“年度财政总决算”联系在一起,建设一个临时科目(像“专项支出”类型)在水管单位的资产负债表中,主要是归纳在财政拨款性支出中,再按类别划分为“事业支出”或“专款支出”。所以,将相应的财政拨款性收入转入财政补贴收入即可。
2、从《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向《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转变
纯公益性水管单位是不以盈利为目的的,主要作用是为人民服务,在进行资金审核和评估时应依据《事业单位会计制度》,而非以前的《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财政拨款是单纯的公益性事业单位中的资金来源,固定资产维修养护资金也在其中,计提折旧并不实际性意义。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的固定资产科目已将固定资产净值纳入,同时将固定基金科目在其中建设。原累计折旧金额是为查账提供参考。毕竟,水利事业与人民生活具有相关性。作为水管单位,应对固定资产的情况有所了解。所以,累计折旧科目应保留。在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纳入固定资产科目,将“累计折旧”科目置入其中。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与《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中水管单位正在转化,且实收资本、资本公积、固定基金及事业基金等科目也是其中内容。按《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会计制度》规程,实际收入资本可能是货币资金与固定资产两类,都是单位注册资金主要体现。此外,水管单位在建工程中,会计应参照《国有建设单位会计制度》处理。工程建设资金情况应与事业账区分,可两种账务分开处理。
(二)努力建设准公益性水利工程管理制度
掌握经营性质与公益性质的水利工程单位是准公益性水利工程单位,对水、电两方面展开作用的是经营性质的水利工程单位,在对防水患灾害等方面是属公益性水管单位。所以,单位应将其作为重点划分明确,水管单位下属部门应将供水、电作用的经营性部分纳入其中,并且对财务展开计算的时候采取企业性独立核算的方式。在这个背景下,两种类型单位的界定可按有无建设下属门作为参考因素。其实水管部门本身就是存在公益色彩,促使财会制度要根据纯公益单位性质展开,在最后的核算阶段进行明确的划分。在事业单位转化阶段只是对公益性报表展开转化,主要方法步骤参考上述所阐述的原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