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6 15:27:2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南方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南方教育论文

篇(1)

如何判断一个刊物为是否是正规刊物?  

以下是广东省新闻出版局特别提示的非法刊物:

《中国教育研究与实践》 

《全国教育优秀论文摘》  

《中国教育教学研究杂》  

《教育科技探索与实践》 

《中国现代教育论坛》  

《中国教育(高教版)》 

《中国新教育》  《亚洲教育》   

《当代教育科研》 

《教育新发展》   《当代教师》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  

《中国当代教育研究》  

《中国科学教育研究杂志》  

《教育新导向》

《中国当代教育杂志》

《当代素质教育》  

《教育管理与科研》   

《教学理论与方法》

《中华素质教育杂志》  

《中华创新教育》

《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   

《中国教育理论杂志》   

《中国教育研究》   

《当代南方教育论坛》

《中国教育与经济论》坛》      

《中国现代教育研究》

《中国教育改革与研究杂志》《中国教育纵横杂志》  

《中国创新教育》   

《当代教育》 《教育纵横》

《中国教育家杂志》

《中华百年教育》《今日教育》

《中国教育与教学杂志》   

《中国教育教学杂志》  

《中华教育教学实践与研究杂志》   

《中国教学纵横杂志》 

《中国现代教育教学杂志》  

《中华现代全科》   

《中国人文科学研究》   

篇(2)

1 目前医德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红包现象”和“吃请受礼”等屡见不鲜 由于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在医疗卫生事业方面的引入和随之而来的某些消极因素,加上缺乏必要的监督和有力的惩罚制度,少数医务人员“吃请受礼”,接受甚至向患者索要“红包”,损害了广大医务人员的形象。全国医疗行业医德医风调查结果已亮出了黄牌,医德医风滑坡的严重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

1.2 过度医疗现象严重 有的医院为了“创收”而一味追求“经济效益”和“经济指标”的完成,忽视对本单位、本医院职工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医德建设,对医德医风缺乏监督机制,使部分医务人员淡漠了自己的神圣职责和服务宗旨,给患者提供超出患者实际需要的医疗服务,包括费用昂贵的检查仪器;把一些不适宜治疗疾病的药物强加给患者;用高级昂贵的药物代替常规安全的药物,造成“天价医药费用”,加重病人的经济负担。

1.3 服务态度冷漠 医务服务本应该体现人道关怀,但部分医务人员不苟言笑的面容、命令式的口吻、不容置疑的权威姿态,使患者及家属无法感受到“医者仁术”的真谛,并且随着科技的发展,医疗的诊疗设备日益先进,而这种医疗手段的物质化使现代医疗过程体现为一种单纯的技术行为,失去了人道精神。

1.4 厚此薄彼 部分医务人员以患者的地位、职权、金钱、相貌以及与自己关系的亲疏来决定诊治活动和服务态度,呈现一种“医疗面前人人不等”的现象。

2 医学生医德医风教育的建议

以上这些问题的出现,对医学高校的思想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考验,这几年学院党委根据学院学生情况开展了以下几点做法:

2.1 入学教育时的医德医风教育 学生刚刚跨入医学院校大门,不了解医学这一职业的内涵 ,谈不上对医德医风内容和作用的理解。因此,在对学生进行入学教育时 ,必须把医德医风教育的内容纳入思想教育过程。

2.2 在校园文化中渗透医德医风教育 校园文化具有重要的育人功能,把医德医风教育融合在校园文化生活中,有利于培养医学生的职业道德。因此,通过社团、学生会和团委,开展征文、知识竞赛、板报比赛、进行礼仪规范培训等形式,并以护士节为契机开展“学雷锋做人民好医生、好护士,让团徽在岗位上闪光”;学习南丁格尔;开展演讲、座谈、文艺演出等活动,使广大医学生在“载体”教育中,不知不觉受到感染、启迪、教育,引导大学生宏扬民族精神,增强责任感,恪守医德,牢记救死扶伤的天职。

另一方面,通过专题报告的形式,邀请有关医院领导来校作医德医风建设的报告,介绍医院发生的由于医务人员缺乏责任感而造成医疗事故的典型案例,给学生以启示和警告。使医德医风教育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努力提高医德医风教育的实效性、针对性和感染力。

2.3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教育 组织学生加入大学生志愿者队伍,通过扶贫义诊、基层考察等活动深入社会,使医学生对所从事的职业,对基层的卫生条件和人民的健康状况有一些感性的认识,了解患者的困难,增近与患者的感情,从而坚定献身医学的信念。特别是毕业实习,是医学生从理论走向实践的交界期,也是职业道德的初步形成时期,注重这一阶段的医德医风教育非常重要。

总之,加强医学高校学生的医德医风教育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出成果的,但只要总结经验,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就一定能够将其推向一个新的水平。

参考文献

[1]杨胜. 医院加强医德医风的体会[J]. 21世纪:理论版,2009, 9:51

[2]惠爱玲,白振京. 加强医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必要性及途径[J]. 素质教育论坛,2009,20 : 7

篇(3)

高等教育在迅速发展中,其知识容量不断增加,与新时代的结合愈加密切。专业选修课对于夯实学生的专业基础,提高学生的专业能力,增强就业竞争力意义重大[1]。选修课和必修课共同构成高校课程体系,同时选修课填补了专业必修课无法涉及到的知识领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有利于学生在专业课学习的同时补全相关专业信息,从而形成完整科学的知识体系[2]。但是现实运行中存在学生对学校开设选修课的知识结构、重要程度以及教师教学特点认识尚不清楚的情况下,存在盲目选课和凑学分、求高分等急功近利的现象。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显示:选修课在高校中设计、建设较为匮乏且未能受到学生足够的重视,仅47.0%的学生能选到自己满意的课程;学生对选修课的学习态度不够积极,造成课程参与度较低,55.85%的学生都逃过选修课;其中50.9%的学生的逃课原因是选修课程教学内容枯燥,这更加降低了选修课参与度甚至满意度。然而“网上选课”的给予,能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支配空间,培养学生自我规划能力,也有利于在教学过程中实现教学资源的优化配置,充分调动“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3]。

一、调查对象及方式

本研究调查对象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的本科学生,采用如下的调查方式:①问卷调查:按比例随机分层抽取了496名在校本科大学生,男生192人、女生304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8.71%和61.29%②实地调查与访问:对课堂实地调查并进行访谈。

二、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对选修课认知态度较高

通过调查76.2%的同学认为有必要开设选修课,选修课对于促进学生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能满足学生多元化的发展需要;69.35%的同学认为选修课“选而不学”是不良行为,应该杜绝;并且高达66.53%的同学认为通过选修课的学习对自己有一定的帮助,在拓宽视野、满足兴趣等方面选修课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二)选修动机多元且需求呈现多样化

在调查中67.74%的同学认为选修课的目的是学习专业外的知识提高综合素质,57.66%的同学选课目的是满足自己的兴趣爱好,53.23%的同学补充专业知识为就业提高竞争力,还有34.07%的同学是以凑学分作为选课的重要依据。大多数同学是以提高素质和满足兴趣作为选课的导向,有少部分同学是以凑学分为目的而选课。

在课程设置种类方面,人文类课程最受同学们喜欢,占49.19%;同时医学类及社科类的课程需求量也相对较高,分别占45.36%和43.55%;经管类占34.88%,社会体育类仅占22.98%。

不同专业对于选修课的需求也存在较大差异,医学类、理工类专业的学生更喜欢人文类和医学类的专业,管理类的专业学生青睐于人文类和社会科学类的专业,通过纵向分析数据我们得出艺体类专业的同学比较喜欢医学类和人文类的选修课。

(三)选课机制不规范,选课需“拼杀”

在没有选到满意的课程中,网络拥堵这一原因占到了52.87%,选课系统的机制不规范制约了学生的选课满意度,同时也有16.9%的同学是必修课冲突及14.94%的是由于选课种类不足为选到满意的课程,还有9.58%的同学由于选修课限制条件过多而选不到满意的课程。网络以及选课条件的种种限制制约了同学们选课的自由度,同时也降低了对选修课的积极性。

(四)教师对于学生选修课的积极性具有较强的影响作用

调查显示课程太枯燥占到所有选修课逃课原因的50.9%,居于逃课原因的首位,另外还有30.69%的同学认为老师不点名,不会影响成绩也是逃课的主要原因;在对选修课的上课方式调查中,83.47%的同学认为生动幽默并结合教师亲身经历的上课方式最受欢迎。由此可见,老师的教学风格及教学方法和手段对选修课质量及选修同学学习的积极性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提高选修课选修质量的对策研究

(一)为满足其自主选则权提供充分有利条件

为使其真正做到充分自主选择,不设置人数上限和下限,根据选课的人数设置。开展选课教育,学生选课以兴趣和学知识为重点,避免混学分的现状,真正做到自主选课。提前公开选修课的课程内容与大纲,便于同学们了解课程相关信息。

(二)上课时间和方式的自主化

上课时间应尽量避免安排在学生放松时间,增加网络选修课的种类。上课方式相较于必修课来说应具有更大的趣味性,较强的灵活性。这样既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又能寓教于乐。

(三)设置灵活的考试方式

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考试重点化教育,可根据不同年级专业灵活处理,采取机考、实践技能考核、口试、论文答辩等;也可以分组考核、平时分阶段检验,真正提高授课效果。

(四)校际合作选修课,营造双赢局面

对于大部分高校来讲,开设的选修课程基本上都体现了各校的学科专业特色。为了实现教育资源共享,近年来在高校密集区域开始尝试建立教学共同体。各校之间教学资源能够互补、共享,教学资源得到极大发挥,最大限度地满足了学生的学习需要,给学生的选课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天地。学生在跨校学习的同时,还可以感受不同的校园文化和学习气氛,并增加了学生间的校际交往。因此,校际选修课的开设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也推动了高校优秀课程的建设,适应了社会发展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是一件学生受益、学校受益、社会受益的共赢举措[4]。

四、结语

选课制作为一种较为灵活的教育教学制度,是推行弹性学制的必要条件。选课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学生学习自由度,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励高校教师努力提升教学技能,增进教学效果,调动师生双方“教与学”的积极性。选课制的推行与实施应该谨慎、科学[5]。

虽然现在国内的各大高校的教育方式仍以传统教学为主,但目前教育方法还在探索发展当中。但是我们成长的步伐还是有目共睹的,只要我们虚心学习国外先进的教育制度,结合我国培养人才的发展战略,根据自己的特点需求来设置选修课并不断地加以总结,就一定能探索出独具特色的课程体系以适应当代大学生的需要和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朱子明,潘A华,金姝兰.关于专业选修课的重要性及现实意义的研究[J].学理论,2010(35):266-268

[2]袁文翠,于文娟,马瑞民.大学生公共选修课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中国教育论坛,2014(46):111

篇(4)

以教学促科研、搞好科研为教学,是当今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主要目标。教学改革涵盖了学科建设、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与手段等多方面,只有全方位的教学改革才能达到不断完善高等教育的目的,从而实现创新型、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作为高等院校的工科教师,应不断地改革完善自己所教的课程,为社会培养有创新思想合格人才。本文针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电力系统分析》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了改革与实践,提出了“教学与科研互动”的课程教学创新模式,构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的课程教学内容改革理念与思路,优化了教学内容;创建了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实施了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实践体系,利用项目教学法,提高了学生综合素质。通过教学实践,解决了专业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学内容繁、多、杂与教学时数偏少的矛盾,将教学目标与企业技术需求紧密结合,实现了以教学促科研、科研为教学的目的,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一、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课程内涵

教材的选取与教学内容的优化。“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是本校电气工程专业新开课程,这几门课程与电力系统的工程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在电气工程整体学科框架之下开展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研究,将“电力系统分析”、“发电厂电气”、“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等课程形成课程链,优化课程体系、整合教学内容、丰富课程内涵、培育学科生长点、强化电力网络模型构建、运行状态分析、安全分析等意识、促进课程之间交叉渗透。

目前,电气工程专业的专业课程教材的版本很多,现有的很多中文教材从内容上看差别不大,教学内容仍然是在“以学科为中心,知识为重点”的观念,偏重于理论和知识的传授。特别是数值计算在整个教学内容中占了很大的比例,使学生把大量的精力用于复杂计算,忘记了科学计算与工程运用的相互关系,计算的目的是为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由于这些课程研究的是实际的电力系统中的相关环节的专业知识,涉及到大量工程中的知识和概念,在教材选取和内容处理上应结合工程实际。通过认真阅读和研究国内外同名课程的教学情况和教学资源,课程组讨论了选用中文、外文教材相结合的原则,“电力系统分析”课程选用外文原版教材。

由于教学改革的需要,“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时数比以往减少,教学内容多、繁、杂,学科专业技术发展快,教材更新慢。要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对所授课程的教学目的和知识内涵十分明确,根据专业特征,结合学科专业发展方向和行业发展最新技术,增加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新型电气设备的发展趋势、发展动态、研究热点等内容,将大规模电网的运行状态与安全分析为切入点,优化整合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删除过时的知识,使优化后的课程教学内容与知识结构更加科学合理、先进、实用。充实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主干课程的教学大纲及教学内容,丰富电气工程专业课由理论到实践的课程体系,把教学内容提升到一个新的水平,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和创新灵感。

二、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

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是传统教育和现代教育的根本区别。传统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满堂灌输的教学理念和方法,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引导式、启发式、互动式的研究型教学理念和方法之间,存在较大的差距。有鉴于此,我们对专业课程进行了改革的尝试,改传统的学科型教学为应用型教学,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和积极的研究者。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教学观念,改变教学方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研的支撑,教师拥有敏锐的创新思维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学生,科研工作水平的提高是提高创新型教学的关键。坚持创新教学与科学研究相结合,实现教学科研互动。在创新教学中挖掘科研思想,深入钻研教学内容每一个知识点的内涵,面向生产实际和专业前沿发现问题,寻找课题,以挖掘创新潜能和发现所要解决的问题;将科研搞好,也可进一步促进教学工作,把科研工作中所取得的一些成果及科研论文中的主要论点引入课堂教学和指导学生毕业设计(论文)中,以此启发学生独立意识与专业思维,形成师生互动,激发学生的创新灵感。学生的应变素质、创新能力就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培养。

三、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教学效果

响应教育部关于积极推广使用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的要求,主要包括:(1)采用多媒体教学,中、英文相结合电子教案;(2)教学要求和电子教案在网上公布(3)利用教师邮箱等答疑和讨论;(4)利用电子邮件递交和批改作业,(5)仿真教学。授课主要利用中文讲解,加必要的英文术语,便于学生课后阅读和领会教材内容。

为了让学生学习并理解电力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采用电力系统分析和可视化平台(Power World Simulator)进行系统仿真分析,将电力网络的潮流计算、短路计算、无功补偿等运行结果可视化显示在屏幕上,非常直观,使学生对系统运行情况一目了然。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关键概念,让学生立刻看到课堂中学到的概念如何应用在实际工程,并加深理解,激发了学生对电力系统领域的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坚持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根据专业建设的需要,结合学科发展前沿,将实验室建设成集实验、实习、新产品开发与设计及科学研究于一体的多功能实践教学平台,实现了工程素质训练、科学研究试验与专业技术进步的有机结合。电力网络仿真软件(Power WorldSimulator)在北美地区等调度中心成功应用,并已在国内南方电网各大电力调度中心使用。结合教学内容,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采用电力网络仿真软件进行仿真实验,自己动手构建电力网络,将所学知识灵活的应用到实验当中,在实验过程中,结合部分电力网络的实际数据进行系统稳态运行及故障状态分析,使实验过程更接近于实际的电网环境,真实再现实际电网运行的动态过程,提出系统故障的解决方法,增强学生对于电力网络安全的意识,缩短学校教育与电力行业要求的差距,使毕业生能尽快地胜任工作。提高同学们学习的积极性,对电力系统的学习有了更进一步的理解。

结合电力行业特征,采用校企互动教学方式,组织学生到大型火力、水力发电厂、风力发电场、变电站等地参观实习,了解发电厂及变电站实际生产及运行情况,了解企业技术需求。针对企业需求,结合仿真软件组织学生共同进行模块开发,借助传统学科积累,把教学研究与工程设计、科学研究接轨,大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采用项目教学法,通过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把理论与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掘学生的创造潜能,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能力。项目是指以制作或设计一种具体的、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产品(软、硬件)为目的的任务,面对企业技术需求,将教学内容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相结合,加深对已有知识、技能的应用,同时还要求学生能够主动学习新知识,灵活运用新学到的知识、技能来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能将本课程所学的知识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演练。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学生通过查阅必要的参考资料,向教师和专家进行请教等多种途径获得项目所需的理论知识和实现项目的具体方法,为项目的讨论做好准备。对于分组进行的项目,还要集体分工准备,互相交流,以调动全体成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独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写出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实施主要靠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相互间的协作为主,在此阶段教师随时对学生遇到的问题给予指导,帮助学生解决在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并督促学生及时完成项目实施计划的各个环节,以保证学生能够严格执行操作规程,按计划完成项目任务。项目评定是对整个项目教学实施情况的验收,也是对学生在该项目执行过程中取得的成绩做出评价,找出存在的问题,为项目的完善设计提供依据。通过几年的教学尝试,每年有20多名学生参与项目的设计和开发工作,并且出色地完成了课程设计及毕业论文;同时,教师和学生深入企业,发现问题,找到了科研工作的切入点,师生共同研究,帮助企业解决生产过程中所遇到的难题和关键技术问题,部分研究成果已在企业进入试用阶段,产生直接经济效益,形成教学、科研与实践的良性循环。五、结语

本文构建了以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教学实践体系,提出了将教学内容与工程实际的最新技术相结合,丰富了课程内涵,教学中发现课程教学内容新体系实施效果好,并且压缩了课堂教学课时数;以教学、科研、实践为主线,更新了教学观念,改变了教学方法;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案例仿真演示,提高了教学效果;实施科学研究与创新实践教学相结合的课程实践体系,依托校企合作,实施项目教学,锻炼了学生的独立工作能力、综合职业能力和协作精神,缩短了理论与实际工作的差距,提高了学生的创新性和学习积极性。同时,老师和学生共同为企业解决了技术难题,企业为学生提供了实习场地,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以提高,就业竞争能力和工作适应性得以增强,毕业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几年的教学实践证明,采用教学与科研互动模式的课程体系建设,是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改革的途径。同时,通过教学,提升了教师教学与科研水平,在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中,应用效果显著。

参考文献:

[1]刘喜双,姚健.先进制造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教育探索,2010,(8):62-64.

[2]罗庆跃,刘湘涛,黄大足,王跃球,刘家芳.教学与科研互动培养创新型人才.2006.

[3]孙淑琴,嵇艳鞠,王应吉.基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的思考与尝试[J].电气工程学科成立100周年暨第五届全国高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教学改革研讨会.2008.

[4]李辉.创新人才培养中的教材建设路径[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52-53.

[5]浩歌.加快高教改革迎来未来发展主动权[J].中国高等教育,2010,(12):1-1.

[6]王蓓.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应实现四个根本性转变[J].教育探索,2010,(8):66-67.

[7]周光礼,朱家德.重建教学:我国“研究性学习”三十年述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2):39-49.

[8]李夏,闻娜,刘成伟.项目教学法在《电气CAD》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教育,2010,(05):189-189.

[9]乔和.关于《电力系统分析》课程教学改革的探讨[J].科学教育论坛,2006,(2):108.

[10]李芳,胡斌,李红艳,任红,陈新军.《电力系统》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与研究[J].文教资料,2006,(5):190-191.

[11]董武绍.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探索实践教学的新模式[J].教学天地,2001,(9):20-22.

[12]陈铁柱,黄志勇,马强.实施整体创新构建现代化教学新型体系[J].高等工程教育,2010,(4):141-145.

[13]张秀芹.素质教育下教师角色的转变[J].辽宁教育,2004.

[14]张永健.电力系统仿真在教学中的应用[J].上海电力学院学报,1997,(13)2:60-63.

[15]李保刚,赵小侠,王玉琴.基于Matlab的电力系统分析与仿真[J].安阳大学学报,2004,(3):34-37.

篇(5)

一、运用多种形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创新的起点,也是进行创新的动力,所以首先应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意识主要由好奇心、求知欲、怀疑感、创造需要、思维独立性与创造性思维等因素组成。课堂是创新教育的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智力开发、能力培养的主要场所。所以,创新教育应着力于开发课堂教学的三个空间:

1.学生活动的空间

为保证学生活动的空间,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尽可能保证每位学生的学习空间,不被教师和其他同学挤占;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有相对独立的学习空间;不断变化和丰富学习活动空间。有了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学生的思维就会启动,就会潜意识地产生创新。

2.学生思维的空间

创新思维是创新素质的核心要素,是多种思维方式的综合与提高,其灵魂是创新想象力,其表象特征是具有独创性。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拓展思维的空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一方面,要不断拓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另一方面,要让疑问占据学生的大脑。让学生的大脑得到充分的自由,任意想象。

3.学生表现的空间

在适宜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里,学生通过自己的体验感知外部信息,并进行初步加工的创新意识,如果得不到表现,得不到认同或修改的建议,那么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得不到提问,创新意识就不能强化,慢慢地学生就会失去创新的动机。

从教学实践中证明,这三个空间的开发,为学生创新意识的激发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条新颖的思路。

二、鼓励质疑问难,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因此,在教学中,我时刻注意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质疑,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培养学生的发现、创新、沟通、表达交流的意识和技能。即使学生问题提得荒诞、离奇或不合情理,教师也不要挖苦讽刺,要从积极的方面加以鼓励。如在上课时经常会碰到学生提出的问题:“苍蝇喜欢往脏的地方钻,它为什么不生病”“鸟类有翅膀,能自由飞翔,人插上翅膀为什么不能飞翔”“蚯蚓的血为什么不是红色的”“能不能把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叶绿体移到人体内,使人也能自己制造有机物”等。这些千奇百怪的问题,虽然有的幼稚可笑,但我都耐心地给学生解释,有的问题以小组形式展开讨论,让学生大胆想、大胆讲,畅谈观点,对有独立见解的学生予以鼓励,激发他们的思维活动,使学生思想中产生的稍纵即逝的创造火苗得以燃烧和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三、开展多种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体现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而且更突出地落实在学生的实践活动中。组织学生参与实践活动,让学生学得生动活波,积极主动,这也是新课改追求的理想境界。课外科技活动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园地。因此,我成立了以下几个兴趣小组,并进行了一系列的活动。

1.采集制作小组

通过组织学生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既可以使学生了解当地的动植物资源,学习动植物标本的采集制作技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可以为学生的创造提供素材打下基础。

2.科普小组

该小组的主要职责是组织发动全体学生搜集生物知识资料、撰写科技小论文,还配合专题开展科普宣传,如植树节、爱鸟周、世界无烟日、世界环境日、世界艾滋病日等与生物知识有关的节日,该小组都以黑板报形式广泛宣传。

3.科技制作小组

选拔一些善钻研、有特长、心灵手巧的生物爱好者,组成科技制作小组,制作生态瓶,动植物结构模型,模拟膈肌运动的模型等科技作品。在该项活动中,学生兴趣浓厚,查资料,找原料,齐动手,共思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创新教育就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的一种教育教学方法。这种教育中,学生才是教学的真正主体,教师的教必须服务于学生的学,教师的主要作用是最大限度地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充分发挥潜能的机会,主动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从而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品质和个性。

参考文献:

\[1\]李道明,魏本黄,徐胜奇.在数学教学设计中如何融入创新教育\[J\].中国科技信息,2006,(20).

\[2\]王守超.充分利用物理课堂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J\].中国体卫艺教育论坛,2007,(4).

篇(6)

积累是写作的基础,积累越厚实,写的文章就越好。积累可以改变农村初中生作文语言贫乏、平淡,内容空洞,题材雷同,结构零乱,主旨普通等现象,积累可以提高农村初中生的作文能力。

一、正确认识积累对提高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性

(一)古诗词名句和古人的生活经验总结,印证了积累对提高初中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性。“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等,这些无不证明了积累对提高写作能力的重要性。

(二)现代作家、教育家对作文写作的看法,说明了积累对提高初中生作文能力的重要性。作家冰心寄语中学生:“我们一定要把语文的门户开得大大的,一定要除了课本之外,个人自己找书看。”叶文玲在《我的长生果》里写道:“我深深明白:假如不是读过几百部小说,我绝不可能写出那800个字。”教育家张志公先生说过:“我不知道你们有没有背书的习惯,一定要背书。古今中外,善于写作的人,没有一个不是肚子装着几百篇好文章。”③

(三)《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也把积累放在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位置。课程总目标第7条提出:“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①阶段目标(7―9年级):“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积累,在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②

二、利用积累提高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的方法

积累的方法多种多样,它包括积累的内容、积累的方式、积累的介质和积累应注意的问题。

(一)积累的内容

1.积累语言

它包括字、词积累,景语积累,哲语积累,音乐语言积累等方面。

(1)积累字词、成语,使文章词汇语句富于变化。“之乎者也而已哉,会用七字为秀才”,可见古人对字词的积累是十分重视的。①要积累课文注解和课文后的生字、生词、常用成语等的写法、含义、用法等。②积累认识3500个常用汉字。③积累反义词、近义词、同义词。④积累古今异义词。⑤积累成语、寓言、典故的来历;寓意;启发。⑥积累有特殊表现力的字词。

(2)积累景语,使文章的语感丰富。在阅读散文、小说时要注意体会领悟摘抄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词句。如:《金黄的大斗笠》:“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散步》:“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春》:“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藤王阁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等等,这些句子是对云、对风、对水、对草、对花、对雨、对霞等细腻生动的描写。

(3)积累哲语,使文章语意有深度。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章中,起到增添文章色彩,点明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并且能拓展学生思维。如:《安娜・卡列尼娜》:“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鲁迅《故乡》:“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古诗古词里的名句,刘禹锡的“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即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道理,等等。

(4)积累音乐语言,使文章有意境美。如:《春天的故事》:“那是一九九二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圈,神话般地崛起了一座城。”有一种神秘感和形象美;《走进新时代》:“让我告诉世界,中国正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给人以一种自豪冲动与自信美;《为了谁》:“为了春回大雁归;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歌颂了奉献美;《真的好想你》中有一种悠扬绵长真诚专一美。

2.积累生活,使文章内容丰富。

“生活犹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的昼夜不息。作文原是生活的一部分,我们的生活充实到某种程度,自然要说某种的话,也自然能说某种的话”。③苏辙在《上枢密韩太慰书》中说:“司马迁‘其文疏荡,颇有奇气’,是因为‘太史公行天下,周览四海名山大川,与燕、赵豪俊交流’。”因而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走向生活,通过观看展览、听报告、参观访问等形式拓展视野,在热气腾腾的生活中,在激动人心的改革热潮中,在五光十色的自然景观前,分析发人深省的大小道理,挖掘光彩夺目的英模形象,记住日常饮食起居、邻里亲情、迎来送往、花鸟虫鱼、都市风情、田园野趣、大院清晨、旷野夕阳或邻里纠纷、市井吵闹、街头巷尾、公园一隅……正如蒲松龄因为在自己家门口设置一茶亭,迎送过往行人饮茶休息,听客人们谈奇闻轶事而积累大量材料并写出了《聊斋志异》。作文材料哪里找,那真是“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只有深入生活,心入生活,观察感受积累生活,年轻的心才能写出优美的文章。

3.积累修饰方法,使记叙文章语言生动形象。

4.积累说明方法、顺序,使说明文章客观科学、准确通俗。

5.积累论证方法,使议论文章科学严谨、有条理。

6.积累人物形象、性格,使文章人物爱憎分明、有血有肉、栩栩如生。

人物形象、性格是写人文章的重点。(1)正面人物形象、性格:①诚实守信的人物;②胸怀大志、艰苦创业的人物;③秉公执法、不畏的人物;④助人为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奉献人物;⑤爱国报国的英雄人物;⑥感动中国的年度十大人物,等等。(2)反面人物形象、性格:①奸诈残暴;②自私嫉妒;③胸无大志、自甘平庸,等等。

7.积累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使文章表达灵活多样。

记叙、说明、议论、抒情、描写相结合;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抒怀、讽今,欲扬先抑,以小见大,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等。

8.积累结构方式,使文章结构完整。

文章常见的局部的结构方式有:开门见山,前后照应,铺垫、伏笔、过渡等。

文章常见的整篇的结构方式有四种。(1)并列式:文章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轻重之分。例如培根的《论读书》里,三个部分分别谈到了读书的目的、读书的方法、读书的好处,就是采用并列的结构。(2)总分式;先总述,再分说。这种关系还可以演变为“分―总”或“总―分―总”的结构方式。例如《谈骨气》一文采用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先总说“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然后从文天祥拒绝降元,贫者不食嗟来之食,闻一多怒对的手枪拍案而起等三个方面分说;最后总结指出无产阶级骨气的具体表现,号召我们克服困难,奋勇前进。(3)对照式:文中两部分内容或进行对比,或用这部分内容烘托另一部分内容。例如鲁迅先生的《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前一部分反面批驳了敌论中的论据不能证明论点,即中国人失掉的是“他信力”,发展的是“自欺力”,而不是“自信力”直接批驳了敌论;后一部分从正面列举事实,提出正确的论点:我们中国人没有失掉自信力,间接地批驳了敌论。(4)递进式:文章几部分内容逐层深入。例如《怀疑与学问》一文,议论的内容从对于传说的怀疑,进而扩大到任何书本、学问的怀疑,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论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层层深入论证。

9.积累道德情感,深挖文章的主旨。

道德情感的积累实际上是对高级社会情感的积累。它包含道德感,美感和理智感三种。道德感特指的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道德感,即让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交往中积累形成:爱国主义与国际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和荣誉感,热爱劳动的情感,对公共事物负责的义务感和社会责任感,友谊感、同情感和革命的人道主义感以及是非感、善恶感、正义感等。美感要求学生带着一定审美观点对外界事物美的特征进行评价而积累产生的肯定、满意、愉快、爱慕等情感体验,从而形成正确的审美观。理智感是人们对认识活动的成就进行评价时,产生的态度体验,即积累形成的热爱真理、摒弃偏见,破除迷信、解放思想。一句话,道德感的积累对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非常重要,关系到学生作文的审题、立意和主题的确定,等等。

10.积累人生观点,使文章中心明确、突出。

“下笔千言,离题万里”说的是文章中心不明确、不集中、不突出,或主题萎靡颓废。观点是文章的灵魂和统帅。积累观点是作文主旨获得迅速提高的捷径。常见的观点:(1)旷达乐观、积极向上;(2)壮志难酬、抑郁忧伤、孤独寂寞;(3)奋发图强、建功立业;(4)针贬时弊、忧国伤时;(5)思乡怀人,等等。

(二)积累的方式

1.在阅读听课、背诵默写中积累。

2.在搜集整理中积累。

3.在谈话交流中积累。

4.在运用中积累。

(三)积累的介质

1.背诵默写。

2.日记、周记、读书笔记。

3.卡片摘要、摘录、提要。

4.索引。

5.剪贴。

(四)积累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要持之以恒;二要统筹兼顾;三要循序渐进;四要联系实际;五要学以致用。

注释:

①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VO

L1:4,11.

③全国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主编.叶圣陶、吕叔湘、张志公语文教育论文选.开明出版社,1996:67.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VOL1.

[2]陈玉秋主编.语文课程与教学论.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VOL1.

[3]高远,沈祥和,涂卫红等编.初中知识表解与自我训练丛书(语文).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6.10,VOL1.

篇(7)

目前,民族地区高校人才流失问题已日益成为制约当地高等教育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如果不能迅速扭转这种局面,民族地区高等教育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将面临严峻危机。

民族地区高校人才流失现状分析

人才流失现象突出。民族地区高校人才流失现象已经非常突出,不可回避。可以说,民族地区的任何一所高校,普遍存在着人才流失的现象,即使像兰州大学这样的老牌重点大学,也不例外,并且其人才流失的规模也是非常惊人的。张家界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近几年流失的高水平人才可以再办一个航空职院。近三年来,吉首大学仅流失到南京市的人才就有10位,而且都是年富力强的学术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很多高校在人才问题上陷入了“流失一培养一再流失”的恶性循环。

人才流失特点鲜明。一是层次高。民族地区高校流失的人才,主要集中在高学历、高职称人才上,特别是一些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和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而具有博士学位和教授职称的学科带头人,更是成了人才流入高校最欢迎的人才群体。二是年轻化。流失人才的年龄集中在25~45岁,基本上度过了毕业后的过渡期或创业前的准备期,是各校科研队伍中的重要力量。从甘肃省高校近十年来的外流人才年龄结构来看,45岁以下的人才占流失人才总数的89%,西部其他地区高校的外流教师也以45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为主。三是集中化。流出人才主要集中于应用学科,比如工科、艺术、临床医学及法律等。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2005年一次就调离4位教师,其中有2位副教授和唯一的一位笛子老师。

人才流失后果严重。人才的大量流失,首先给民族地区高校带来的直接冲击是严重影响了正常的教学科研活动。有些关键岗位的人才外流,导致有些课程无法开设或有些科研项目无法启动。吉首大学音乐舞蹈学院,唯一的一位笛子教师于2005年调离,笛子课程就无法开设,学此专业的学生只能换专业或长途奔波到省城找老师学习。其次,导致高校师资队伍结构失衡,人才梯队出现断层,甚至很多学科建设难以为继。此外,大量高层次人才的流失,无疑会降低师资整体水平,其直接后果是教学科研实力的大幅下降。再次,这对在岗教师也形成一定的心理暗示,有可能刺激更多人才外流,造成“走了一个人,涣散一片心”的后果。最后,人才流失还给民族地区高校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高校为引进和培养人才而进行的大量投入都付诸东流。例如西部某高校,2000年~2002年,3年间流失了21名具有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教师。他们的流失,仅培养费一项就给该校造成210多万元的经济损失。

民族地区高校人才流失的主要原因分析

自然地理、经济社会因素。民族地区自然环境严酷,区位劣势明显。在此环境下生活和工作,身心付出相对较高。加上自然地理造成的交通信息闭塞,教学科研条件相对落后,这对人才的发展客观上造成制约。按照惯例,全国大部分的学术会议和高校工作会议都很少安排在民族地区的高校召开,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这些地区的高校交通不便利、条件艰苦。

政府政策因素。一是高等教育投资体制不合理。长期以来,国家财政对高等教育的投资主要集中在发达地区的名牌高校和重点高校,如“211工程”和“985工程”等就是明显的例证。国家对民族地区高校的投资严重不足。这种不合理的投资体制逐渐造成了高等教育投资的“马太效应”,拉大了民族地区高校与发达地区高校的“贫富差距”。二是高校人才评价机制比较单一。由于民族地区高校教师科研条件差,科研立项少,必然导致科研成果难以达标。为了达到同样的职称级别,民族地区高校的教师可能要付出数倍于发达地区高校教师的努力。

高校内部因素。一是学校管理方式极端“行政化”。民族地区高校的管理观念、管理方式还比较落后,基本沿用计划经济遗留下来的行政管理手段,往往忽视教师的基本权利和感情,容易造成人才对学校管理的不满与抵触。二是激励机制不健全。比如职称评定上“论资排辈”的现象依然盛行。对于高校教师来说,职称评定是至关重要的大事,因为当前绝大部分高校教师的工资待遇都与职称挂钩。然而职称评定的资源是有限的,因此在民族地区高校中广泛沿用传统的“论资排辈”方法来解决这有限的资源分配问题,结果往往影响了年轻教师的晋升,不仅有失公平,而且不利于激发年轻人才积极进取的动力。三是办学条件跟不上。由于民族地区高校除了接受财政拨款外,基本没有其他的经济来源,但是政府投入长期不足,因此高校长期面临资金短缺的困难。有的高校依靠贷款维持运转,而有些高校甚至贷款无门。

人才自身因素。与民族地区高校相比,大城市、名牌大学能为优秀人才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多的发展机遇,能提供更丰富的生活内容和更适合子女成长的良好环境。这些客观条件正好契合了民族地区高校大多数人才的价值取向,任何一个优秀人才都不可能对这些有利于自身发展的现实条件视而不见。高校人才对事业、生活的追求固然无可厚非,但客观上也成了民族地区高校人才流失的心理动机。

民族地区高校减少人才流失的对策

改革高校人才评价体制,建立开放、灵活的立体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国家应有针对性地改革民族地区高校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为当地高校人才的成长营造良好的制度环境。首先可从实际出发,积极拓宽人才评价的渠道,补充以职称评定为主体的人才评价模式。比如,对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者,可以将其贡献量化成人才评价指标,纳入评价体系,并与其工资待遇挂钩。其次,应设立专门的人才奖励基金,对那些作出重大贡献的人才进行专项奖励。

地方政府要为高校人才发展提供有利条件。民族地区的当地政府应该高度重视当地高校人才对本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积极配合中央政府对当地高校的扶持政策,大力支持本地高校建设,从财政、政策上切实予以扶持。首先,要结合本地发展实际,帮助本地高校做好学校发展定位工作,使高校的规划发展真正做到扬长避短,实现高校与地区的双重发展。其次,可以安排专门资金、项目,支持本地高校的建设,在本地高校建设用地、贷款等方面给予支持。此外,要充分尊重人才、利用人才、培养人才、扶持人才,立足本地人才实施人才战略。比如设立本地高校人才专家库,结合本地发展实际,为这些专家的家属就业、子女上学等开设“绿色通道”,解除他们生活上的后顾之忧。另外,重视本地高校人才科技成果的转化,为成果转化创造条件,提供服务,并对为本地科技进步做出突出贡献的高校人才进行专门的物质、精神奖励。

改革管理体制,更新人才理念,健全人才激励机制。要想留住人才,首先要更新人才理念。把人才放在学校发展的首要位置。树立“人才立校、人才强校”的基本观念,充分认识到“人才是第一资源”。其次,要真正确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人事管理理念。彻底改变传统的“大锅饭”分配机制,在分配中实现工作业绩与待遇的对等关系,坚持“多劳多得”,设立多种人才奖励机制,要让人才对学校的贡献充分体现在工资待遇上。此外,在人才评价机制上要坚决打破“论资排辈”的怪圈,强化人才发展的异质化、实现人才评价的立体化。最后,要营造自由公平竞争的环境,集中处理好“引进人才”与“本土人才”的关系,为他们的共同成长创造自由公平的竞争环境。通过管理体制的改革,力争形成“岗得其人、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良好局面。

改善办学条件。充分利用中央政府和当地政府的财政和政策支持,有计划有步骤地改善办学条件。首先,必须拿出专项经费适当提高教师的薪酬待遇,改善人才的生活条件,提高他们的社会地位。其次,要花大力气改善教学科研条件。一方面要搞好硬件建设,比如更新实验设备,建造高质量的实验室、高质量的教学设施和学生活动中心等。另一方面也要搞好软件建设,做好学科建设规划,为学科建设打好基础。学科建设是高校人才发挥作用、体现自身价值的核心工作,同时也是高校培养人才的关键环节。高校要想留住人才,发展人才,首要的就是要具备人才发展的事业基础。因此必须大力加强学科建设,以学科建设为依托,促进人才发展,提升学校层次。最后,积极加强学校的基础设施建设,营造优美舒适的校园环境,使人才愉快地工作与生活。(作者单位:湘西民族职业技术学院)

注释

①王相平:“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的现状、原因与对策研究”,《西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6年第5期,第93页。

②刘友忠:“中西部地区高校教师队伍建设的困境和建议”,《人才开发》,2005年第6期,第24页。

③洪德山:“西部高校人才流失现状、原因及对策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兰州大学,2006年5月,第13页。

篇(8)

中国师范教育基本是公立的,是国家政策的产物。因而,师范教育的成败系于政策一身,政策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及师范教育的世纪走向

中国基础教育规模巨大,学生近三亿,教师逾千万。走向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称“三大乐曲大协奏”:即从上学型转向普及型,从普及型转向精英人才型,从少数英才模式转向普及型英才模式。现在,三种转型同时存在,而且不同模式在相当长时间内交叉作用着,这就促使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呈现新的走向。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因素的作用,如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人员的多样化流动,师范教育也相应进行了多种改革尝试。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终于从政策上确认允许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中国师范教育自建国以来建立起来的单一定向型体系被打破,呈现出新的走向:

第一,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定向培养转向多类型院校培养,从正规院校培养转向学校培养与社会培训相结合,从学校培养转向正规培养与国家认证相结合;

第二,从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分别实施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再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养一体化。

这两种变革使师范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前者使师范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在体现国家对资格的要求的前提下,强化培养形式的开放与汇集多样的优秀人才;后者使师范教育职能趋于一体化,使教师教育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国家则能集中财力和人力建设重点师范教育培训中心,从而较好地提高教师培训水平。多元化体制有利于吸取各方面力量办好师范教育,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而职能的一体化则有利于重点投资,并强化培训职能,提高师范教育水平,适应普及型英才教育对高水平的师资需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转变师范院校只管职前教育,对在职教师现状不能或过少参与的状况,以及解决教育学院仅服务于教师在职进修,学科建设水准过低,教师教育后续力量不足等问题。

二、当前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问题

中国师范教育早期学习日本模式,以定向培养为主,尔后学习美国模式,注重多元的一体化模式,即多种院校培养师资,但坚持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进行,不设专门的在职教师进修机构。建国后,我国向苏联学习,建立起定向型双轨制的师范教育体系,即由专门师范教育机构定向培养教师,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双轨并行、互不相通。

1.封闭的定向型培养模式的政策问题

50年来,定向型双轨制师范教育受到政策的重大影响。一方面,这种体制保证了师资培养能按一定规格、一定计划进行,即使在教师职业不受重视,很少人愿为人师的特殊情况下,也能通过定向的培养和封闭的管理体制保证相应的培养计划得以实施;而且定向培养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师范教育,毕业生对教师工作较熟悉,易于适应中小学的教育工作。但另一方面,定向的师范教育却由于生源单一,特别是在教师工作不受重视的时期,报读师范专业的生源既少又差,师范教育水平由此也大受影响。政策性的保护造成的封闭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发展性问题。这种政策以计划性、稳定性、保护性为出发点,在强制执行按计划培养教师情况下,特别是以所谓保持师范教育和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旗号为由,通过提供相应的助学金,来框定教师从业不得改行,致使师范教育趋于单一性,只是为了培养教师,其余学术研究活动都被列为次要或辅,长久以往,导致师范教育机构的学术水准日益降低,师范性越强的机构,科研水准也相应越低。最典型的是当数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机构。

2.错位的双轨制政策问题

师范教育双轨制是中国50年来最大的特点之一。半个世纪来,中国建立起完整的普通师范教育体系,即中等、专科、本科三级体系。1995年中国高等师范院校236所,其中专科76所,全部在校生由1980年的33.8万人增加到58.3万人;中等师范学校897所,在校生由1980年的48.2万人增加到84.8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养的新教师649万人。1997年教师培训系列的教育学院242所,在校学员21.4万人,教师进修学校2142所,在校学员51.6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482万人。现在40所高等师范学院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700余个;14所高等师范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120余个。但是这种不关连的双轨制,有明显的错位特征。对教师教育发展来说,职前培训只是为从事教师生涯打下一个系统的基础,对教师的整个人生生涯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还应继续学习更新更高水平的东西。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必须是在比原先职前培训机构更高的水平上开展的高级教育。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各级教师的职后培训机构基本上都缺乏必要的学科建设,既无学位授权点,也缺乏较为完备的学术门类和学术梯队,教育和教学水准与正规职前教育机构有重大差别,甚至出现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学士要到小学从事教学工作,那就必须到区级进修学校听某师范学校毕业的同龄人授课之怪事。这种错位的政策,给中国教师教育带来了许多困惑和问题。在教育部门的许多文件中,只是给教育学院下达培训指标,而对这些机构的师资却很少有明确的要求。南方某省级教育学院,至2000底教育系还没有一名博士学位获得者,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也很低,连学士学位授权点也没有。而同一省的省级师范大学教育口(含心理学)已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一个一级学科授权点,另有两个博士授权点,10个硕士授权点,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2/3。但是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校长上岗培训等都因政策规定由教育学院实施。

这种双轨制政策的早期基本设想是,教师在大学本科已经把知识学好了,教育学院只须为他们传授一些临时的补充知识和技能。这也是苏联30年代双轨制模式出笼时的基本思路。这种设想带着某种想当然的成份,有很强的计划经济倾向,更本质的是,政策基础是建立在农业经济时代,知识进化缓慢的情况之下。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早存在问题的教师教育政策,更加严重地阻碍着教师教育的进步,影响到中小学办学水平提高。新世纪的到来,不仅知识更新加快,新知识层出不穷,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只是学习一般的基础性知识,大量的高水平的知识,尤其是新知识主要在工作中、在继续教育中学习和获得,继续教育已从补充性教育转变为本科教育的继续和提升。随着80年代来的变革,一个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的知识寿命只有一年,现在中小学的一般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在5年间也被更新过半。只有提高继续教育水平,才能真正满足和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因此,中国师范教育政策应当有重大调整。

三、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定位

中国师范教育未来的政策走向应当是有利于网罗各方英才,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1.建构开放多元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80年代来,教师管理逐步走出封闭模式,一是教师来源多元化,吸收自学考试毕业生及其他院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二是教师可以流向其他行业。政策实施的进程是缓慢的,但对师范教育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以往担心教师的转行会引起人才流失而不可收拾,但事实是流动使教师队伍活了起来,不仅人没有跑光,相反流动起了筛选、重组和聚汇人才的作用。实践证明,运用市场机制,推行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体制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要点。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允许综合大学建立教育学院,培养师资,这是使教师教育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转变。第二个政策定位是必须把正规培养和多样化提高结合起来,推行一套以正规培养为主,国家考证相结合的新体系,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教师。在实施这个政策时,国家管治下的正规教师教育始终是主流,在发展和提高师范院校(包括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水平的同时,允许并支持许多杰出人才进入教师行列,才能使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提高。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一个涵义是强调国家对师范教育的管治。无论办学形式如何多样,体制如何多元,世界师范教育仍然是在加强国家一体化管治,把教师作为国家的代表来教育年轻一代,传播知识。许多迹象表明,尽管教育越来越自由,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国家不仅不放松,反而比以往更加严格,非常强调师范教育的质量要求。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第二个涵义是强调师范教育的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从目前的课程一体化转变为机构一体化,即从强调师范院校教育要与教师今后发展相联系,到把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校)的机构一体化,纳入共同建设和学科发展体系,这样师范院校职前教育就能真正成为今后发展的基础,使职前与职后培训、见习以及在职提高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变阶段性师范教育为终身的教师教育。双轨合并一体,可以使双方都获得新的职能,一方面使师范院校实现职能的全面转变,建构更加完整的师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教育学院(校)得到本质的转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对部分县市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则采用分校方式,以增加正规师范院校的专业辐射力。今后所有的师资培训都在这一机构框架之下进行。

2.推动师资培养模式和教师专业形象转型

中国师范教育的再一政策定位是根据新世纪教育发展特征,设计新型的教师专业形象和师资培训模式。第一,师范教育要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科技发展,教师专业性和技术含量得到加强,这是世界发展大潮流。因此,政策上要倡导和鼓励进行教师专业技术考核,例如,可以界定出传授知识的专业技术,教学教育专业技术,运用新信息手段的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评定等级,实现教师专业培训中教育思想、专业知识与教育技术上的结合,使教师同医生等职业一样,必须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方可为人师,彻底改变“孩子王”的形象。第二,教师培训模式应当吸收更多的技术内容,对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技术培训。教师除完成一般大学的专业培训之外,还应当进行一、二年不等的教师教育专业深造,这是国际发展的重要趋势。修习一年课程者可获教师文凭,给予教师资格;二年课程合格者可获教育硕士,在竞争上岗之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薪酬;三年课程合格并撰写出论文者可获学术硕士学位;等等。第三,大力倡导未来教师专业目标。法国教育家J.维尔吸收了布鲁姆和G.德朗希尔教授的观点,提出教师发展的10项目标,来界定教师的职业内涵:认识学校的环境与学校的根本功能;认识学校的教育职能;具备传授教育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能力;认识教育对象;认识教育教学环境;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变化能力;培养探索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3.大力提高师范教育水平

中国师范教育又一政策定位应当是根据国家不同地区的情况,通过不同形式来提高师范教育水平。第一,从根本上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水平,逐步从旧三级向新三级转化,即在近期内取消中师层次,建立以专科、本科和教育硕士三个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架构;未来目标是取消专科层次,建立以本科及本科+1年专业学习的教育文凭学位和本科+2年的教育硕士及本科+3年的专业硕士的新的中小学师资培养架构。这样,小学及幼儿教师在专门本科学院培养,初中及高中主要是从第二、三、四个层次中吸收,当然也不排除让高层次人才进入中学或小学工作。取消中师层次后,部分边远地区的中师可以作为分校接受高一级学校的学术指导。第二,建立专门的以培养幼儿及小学教师的专业院校,强化综合性的培养特色,既体现小学及幼儿教师特点,又利于提高教育水平。同时也应建构硕士及博士学位的教育层次。第三,强化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别应大力吸取国际师资培养经验,建立教师考级制度。这种考级制度不同于目前的评职称,而是在对教师进行新一轮培训或完成某种教育教学实践上的重要项目之后,进行的国家性考级,强调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教师从区县级到省市级再到国家级逐步发展,有利于教师有层次的深入发展,避免目前评职称带来的大锅饭现象,从而造就一批大师级的教师。第四,建立新的师范教育机构评估制度。鼓励教师培训机构整体提高自身素质,有层次地发展,适应时代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使中国教师教育成为最优秀的教育系列。

【参考文献】

[1]马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香港教育学院.1999.

篇(9)

中国师范教育基本是公立的,是国家政策的产物。因而,师范教育的成败系于政策一身,政策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及师范教育的世纪走向

中国基础教育规模巨大,学生近三亿,教师逾千万。走向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称“三大乐曲大协奏”:即从上学型转向普及型,从普及型转向精英人才型,从少数英才模式转向普及型英才模式。现在,三种转型同时存在,而且不同模式在相当长时间内交叉作用着,这就促使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呈现新的走向。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因素的作用,如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人员的多样化流动,师范教育也相应进行了多种改革尝试。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终于从政策上确认允许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中国师范教育自建国以来建立起来的单一定向型体系被打破,呈现出新的走向:

第一,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定向培养转向多类型院校培养,从正规院校培养转向学校培养与社会培训相结合,从学校培养转向正规培养与国家认证相结合;

第二,从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分别实施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再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养一体化。

这两种变革使师范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前者使师范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在体现国家对资格的要求的前提下,强化培养形式的开放与汇集多样的优秀人才;后者使师范教育职能趋于一体化,使教师教育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国家则能集中财力和人力建设重点师范教育培训中心,从而较好地提高教师培训水平。多元化体制有利于吸取各方面力量办好师范教育,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而职能的一体化则有利于重点投资,并强化培训职能,提高师范教育水平,适应普及型英才教育对高水平的师资需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转变师范院校只管职前教育,对在职教师现状不能或过少参与的状况,以及解决教育学院仅服务于教师在职进修,学科建设水准过低,教师教育后续力量不足等问题。

二、当前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问题

中国师范教育早期学习日本模式,以定向培养为主,尔后学习美国模式,注重多元的一体化模式,即多种院校培养师资,但坚持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进行,不设专门的在职教师进修机构。建国后,我国向苏联学习,建立起定向型双轨制的师范教育体系,即由专门师范教育机构定向培养教师,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双轨并行、互不相通。

1.封闭的定向型培养模式的政策问题

50年来,定向型双轨制师范教育受到政策的重大影响。一方面,这种体制保证了师资培养能按一定规格、一定计划进行,即使在教师职业不受重视,很少人愿为人师的特殊情况下,也能通过定向的培养和封闭的管理体制保证相应的培养计划得以实施;而且定向培养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师范教育,毕业生对教师工作较熟悉,易于适应中小学的教育工作。但另一方面,定向的师范教育却由于生源单一,特别是在教师工作不受重视的时期,报读师范专业的生源既少又差,师范教育水平由此也大受影响。政策性的保护造成的封闭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发展性问题。这种政策以计划性、稳定性、保护性为出发点,在强制执行按计划培养教师情况下,特别是以所谓保持师范教育和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旗号为由,通过提供相应的助学金,来框定教师从业不得改行,致使师范教育趋于单一性,只是为了培养教师,其余学术研究活动都被列为次要或辅,长久以往,导致师范教育机构的学术水准日益降低,师范性越强的机构,科研水准也相应越低。最典型的是当数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机构。

2.错位的双轨制政策问题

师范教育双轨制是中国50年来最大的特点之一。半个世纪来,中国建立起完整的普通师范教育体系,即中等、专科、本科三级体系。1995年中国高等师范院校236所,其中专科76所,全部在校生由1980年的33.8万人增加到58.3万人;中等师范学校897所,在校生由1980年的48.2万人增加到84.8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养的新教师649万人。1997年教师培训系列的教育学院242所,在校学员21.4万人,教师进修学校2142所,在校学员51.6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482万人。现在40所高等师范学院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700余个;14所高等师范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120余个。但是这种不关连的双轨制,有明显的错位特征。对教师教育发展来说,职前培训只是为从事教师生涯打下一个系统的基础,对教师的整个人生生涯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还应继续学习更新更高水平的东西。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必须是在比原先职前培训机构更高的水平上开展的高级教育。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各级教师的职后培训机构基本上都缺乏必要的学科建设,既无学位授权点,也缺乏较为完备的学术门类和学术梯队,教育和教学水准与正规职前教育机构有重大差别,甚至出现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学士要到小学从事教学工作,那就必须到区级进修学校听某师范学校毕业的同龄人授课之怪事。这种错位的政策,给中国教师教育带来了许多困惑和问题。在教育部门的许多文件中,只是给教育学院下达培训指标,而对这些机构的师资却很少有明确的要求。南方某省级教育学院,至2000底教育系还没有一名博士学位获得者,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也很低,连学士学位授权点也没有。而同一省的省级师范大学教育口(含心理学)已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一个一级学科授权点,另有两个博士授权点,10个硕士授权点,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2/3。但是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校长上岗培训等都因政策规定由教育学院实施。

这种双轨制政策的早期基本设想是,教师在大学本科已经把知识学好了,教育学院只须为他们传授一些临时的补充知识和技能。这也是苏联30年代双轨制模式出笼时的基本思路。这种设想带着某种想当然的成份,有很强的计划经济倾向,更本质的是,政策基础是建立在农业经济时代,知识进化缓慢的情况之下。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早存在问题的教师教育政策,更加严重地阻碍着教师教育的进步,影响到中小学办学水平提高。新世纪的到来,不仅知识更新加快,新知识层出不穷,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只是学习一般的基础性知识,大量的高水平的知识,尤其是新知识主要在工作中、在继续教育中学习和获得,继续教育已从补充性教育转变为本科教育的继续和提升。随着80年代来的变革,一个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的知识寿命只有一年,现在中小学的一般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在5年间也被更新过半。只有提高继续教育水平,才能真正满足和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因此,中国师范教育政策应当有重大调整。

三、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定位

中国师范教育未来的政策走向应当是有利于网罗各方英才,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1.建构开放多元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80年代来,教师管理逐步走出封闭模式,一是教师来源多元化,吸收自学考试毕业生及其他院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二是教师可以流向其他行业。政策实施的进程是缓慢的,但对师范教育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以往担心教师的转行会引起人才流失而不可收拾,但事实是流动使教师队伍活了起来,不仅人没有跑光,相反流动起了筛选、重组和聚汇人才的作用。实践证明,运用市场机制,推行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体制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要点。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允许综合大学建立教育学院,培养师资,这是使教师教育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转变。第二个政策定位是必须把正规培养和多样化提高结合起来,推行一套以正规培养为主,国家考证相结合的新体系,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教师。在实施这个政策时,国家管治下的正规教师教育始终是主流,在发展和提高师范院校(包括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水平的同时,允许并支持许多杰出人才进入教师行列,才能使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提高。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一个涵义是强调国家对师范教育的管治。无论办学形式如何多样,体制如何多元,世界师范教育仍然是在加强国家一体化管治,把教师作为国家的代表来教育年轻一代,传播知识。许多迹象表明,尽管教育越来越自由,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国家不仅不放松,反而比以往更加严格,非常强调师范教育的质量要求。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第二个涵义是强调师范教育的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从目前的课程一体化转变为机构一体化,即从强调师范院校教育要与教师今后发展相联系,到把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校)的机构一体化,纳入共同建设和学科发展体系,这样师范院校职前教育就能真正成为今后发展的基础,使职前与职后培训、见习以及在职提高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变阶段性师范教育为终身的教师教育。双轨合并一体,可以使双方都获得新的职能,一方面使师范院校实现职能的全面转变,建构更加完整的师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教育学院(校)得到本质的转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对部分县市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则采用分校方式,以增加正规师范院校的专业辐射力。今后所有的师资培训都在这一机构框架之下进行。

2.推动师资培养模式和教师专业形象转型

中国师范教育的再一政策定位是根据新世纪教育发展特征,设计新型的教师专业形象和师资培训模式。第一,师范教育要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科技发展,教师专业性和技术含量得到加强,这是世界发展大潮流。因此,政策上要倡导和鼓励进行教师专业技术考核,例如,可以界定出传授知识的专业技术,教学教育专业技术,运用新信息手段的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评定等级,实现教师专业培训中教育思想、专业知识与教育技术上的结合,使教师同医生等职业一样,必须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方可为人师,彻底改变“孩子王”的形象。第二,教师培训模式应当吸收更多的技术内容,对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技术培训。教师除完成一般大学的专业培训之外,还应当进行一、二年不等的教师教育专业深造,这是国际发展的重要趋势。修习一年课程者可获教师文凭,给予教师资格;二年课程合格者可获教育硕士,在竞争上岗之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薪酬;三年课程合格并撰写出论文者可获学术硕士学位;等等。第三,大力倡导未来教师专业目标。法国教育家J.维尔吸收了布鲁姆和G.德朗希尔教授的观点,提出教师发展的10项目标,来界定教师的职业内涵:认识学校的环境与学校的根本功能;认识学校的教育职能;具备传授教育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能力;认识教育对象;认识教育教学环境;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变化能力;培养探索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3.大力提高师范教育水平

中国师范教育又一政策定位应当是根据国家不同地区的情况,通过不同形式来提高师范教育水平。第一,从根本上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水平,逐步从旧三级向新三级转化,即在近期内取消中师层次,建立以专科、本科和教育硕士三个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架构;未来目标是取消专科层次,建立以本科及本科+1年专业学习的教育文凭学位和本科+2年的教育硕士及本科+3年的专业硕士的新的中小学师资培养架构。这样,小学及幼儿教师在专门本科学院培养,初中及高中主要是从第二、三、四个层次中吸收,当然也不排除让高层次人才进入中学或小学工作。取消中师层次后,部分边远地区的中师可以作为分校接受高一级学校的学术指导。第二,建立专门的以培养幼儿及小学教师的专业院校,强化综合性的培养特色,既体现小学及幼儿教师特点,又利于提高教育水平。同时也应建构硕士及博士学位的教育层次。第三,强化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别应大力吸取国际师资培养经验,建立教师考级制度。这种考级制度不同于目前的评职称,而是在对教师进行新一轮培训或完成某种教育教学实践上的重要项目之后,进行的国家性考级,强调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教师从区县级到省市级再到国家级逐步发展,有利于教师有层次的深入发展,避免目前评职称带来的大锅饭现象,从而造就一批大师级的教师。第四,建立新的师范教育机构评估制度。鼓励教师培训机构整体提高自身素质,有层次地发展,适应时代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使中国教师教育成为最优秀的教育系列。

【参考文献】

[1]马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香港教育学院.1999.

篇(10)

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而语文学习是学习中的“老大难”,作文习作又是语文学习中的难中之难。作文课上老师没谱,学生头痛;花费的时间多,效率差等等。因此,正确熟悉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和给予正确的对策是初中语文老师的当务之急。

1.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的问题

作文难教,作文难写,这是长期困扰着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的一大难题。

1.1 作文与农村学生局限性生活断轨。

当今农村的初中生年龄小,生活范围极其狭窄,在校时间长达10多个小时,很少接触社会。即使偶尔进城,多半也是买了东西就回家,都市生活很少插足。所以只是除了田野还是农田。这样的生活,叫他们去哪里找写作的素材,又怎么会获得写作的激情呢?因此,写起作文来,内容枯燥,千人一面。在这种除了课本还是课本学习模式下,很少有学生对生活特别富有观察力,大多数学生对生活抱冷漠的态度。他们觉得除了分数什么都“没意思”,什么都与自己无关。这样,学生写作和社会生活断轨,自然是无法积累写作素材的,也根本不可能写出好文章来的。

1.2 作文与农村学生语文层次的脱节。

平心而论,我们现在使用的语文版初中语文书,选篇都是精品,特别是现代名家名篇,更是美文,令人赞叹不已。教材的单元合成也具有一定科学性。然而遗憾的是,那些精美绝伦的文章离我们农村的中学生生活实际太远了,学生不能体会其深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更不必说揣摩写作艺术了。朱自清的《背影》,把父子之情描绘得淋漓尽致,是散文中的精品。然而,现在的中学生没几个为它感动,父亲“买橘子”能把朱自清感动得潸然泪下,但却不能感动了当今时代的中学生,在当今的农村中学生看来那是天经地义的。至于扬州的风俗买橘意味着走局的说法,那就更不可能去探究了。自然,父亲殷殷关切之情也就领会不到了。他们作文时也就根本不会去学朱自清细腻的描绘了。因此,任何一个语文教师,只要他仔细观察就不难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对课文的态度是:你尽管写得好,我可是不愿学。俗话说学习贵在“举一反三”,可从实际看,语文课本的“例子”作用却得不到很好的体现,这又使人感到遗憾和困惑。

1.3 作文与农村学生教育不公平抵触。

目前,农村初中,教学条件改观不小。但是有的学校却置其于一边用不起来。有的农村初中师资不配套,学生不能接受全部学科系统教育。因此,学生生活难免单调乏味,知识结构不健全,到作文时候也就没话说。再加上私立学校的出现,诱惑力很大,挑选走了农村中不少优秀生,使得农村初中缺乏优质生源,学习氛围日益淡薄。自然教育的不公平又给农村初中作文教学带来障碍。 1.4 作文与农村教师工作复杂性矛盾。

写作是一项艰辛的劳动,写作不仅需要学生努力去写,更需要教师认真的批阅。可以说,每个学生都希望自己的作文能得到教师的精心批阅,每个教师都希望把自己学生的作文改好。然而,一个语文教师,正常教两个班的语文,一个班的人数假设为50,其工作量就够大的了,使教师不可能做到每篇文章都精批细改。

2.农村初中生作文对策

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农村初中生作文能力的过关对其今后的发展极为重要。一个文理不通的初中毕业生进入高中,在数理化学习压力加大的情况下,再想提高写作能力是难上加难的。这样的初中生走向社会,在生活与工作中也将处处碰壁。心理学的研究还告诉我们,初中生的思维发展,正处于一个由具体到抽象,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他们的思维正由经验型的抽象逻辑思维逐步向理论型的抽象逻辑思维发展转化。这个时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学习语言、训练写作的最佳时期。

2.1 提高认识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重要地位。

2.1.1 作文是语文学习的重要内容,也是各种语文试卷中的高赋分板块。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学习“使学生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测验、段考、期考、小考、中考、高考各种考试,语文是必考科目,而作文又是语文必考的且高赋分板块。在100分的试题中占40分,在120分的试题中占50分,在150分的试题中占60-70分,都占40%以上,而且考查的范围非常广泛,内容涉及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一般常用的应用文、评论、随笔等;它可以考整篇文章,也可以考片断;从命题形式看,可以考全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如看图作文、文字材料作文),话题作文;可以考原创的,也可以考扩写、续写、缩写、改写……

2.1.2 作文是衡量语文素养的重要尺度。《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规定的五大学习任务,用作文都能检查学习效果。阅读能力的强弱高低直接影响着写作水平,它是写作语言的储备、再现以及再创造。作文实际上是口语通过规范了的更系统、更富有文采的书面语言。作文展示了综合学习的成果。在学校,学生作文写得好,常被认为语文学得好;教师会写文章(特别是论文)也常被认为教师水平高、知识渊博。

2.1.3 人们社会交往的需要。作文为人类社会的交往提供较为完整和完美的服务。学生学习习作,目的是让学生在今后的社会交往中能更好的传达信息、交流经验;述说事理、阐明见解;写景状物、抒发感情,形成能力、立足社会。

2.2 激发作文兴趣,克服畏难情绪。

心理学告诉我们,兴趣是获得知识、形成技能技巧、开发智力的动力。因此,任何形式的教学都必须严格遵循兴趣性原则。

2.2.1 明确兴趣在作文中的作用。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知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老师去唤醒、去挖掘。只有引导学生喜欢作文,把写作文当作一件快乐的事,那么所有的写作活动都会被当作一种礼物来赠送,我们的学生当然是乐意接受这种赠送的。这样,作文就成为学生心灵的释放,是对自己心境最好的诠释,是自身一次完美的挑战。

2.2.2 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长期以来,大多数学生只是把作文看成一种令人头疼的常规作业而已,在敷衍和推脱中,徒然地消耗着自己的热情与灵气。写作教学,若是仅凭教师之力,只会走入困境和误区。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作文一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因此我认为指导学生写作,一定要唤醒学生写作方面的主体意识,让学生真正从“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首先在写作指导课,要让学生明白写作的真谛,必须重视对学生道德品质的培养,教会他们讲真话,写他们内心所想写的,所追求的所欣赏的,先动情,再动笔,情动于中,学生自然产生不写不快的欲望,这样学生才能提起写作的兴趣。其次教师要挑选学生最关注或最感兴趣的话题和学生一起审题,搜集材料,研究写作方案,在整个写作训练过程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教师的最大作用就在于调动和保持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学生的创作欲望被充分激发后,才可能表达对自然、社会的独特感受和真挚体验。

2.2.3 要克服畏难情绪,除了要激发兴趣之外,还需要做好以下四点:①作文前必须要让学生知道写什么,有事可写,有话可说。②要让学生知道怎样写,如何下笔。③要降低作文难度,减轻心理压力,把“作文”二字改为“表达能力作业”等。④树立学生写作信心,向他们介绍王勃写《腾王阁序》、“诸葛亮舌战群儒”等故事都是落笔成文,出口成章的典范。

2.3 指导积累写作素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应该把读书笔记作为作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在大量阅读基础上的读书笔记,既是学生对所读读物产生的感受和认识的文字记录,也是一种表达能力的训练。坚持要求学生进行“摘录笔记”的训练,要求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提倡学生个性化阅读,让学生在与智者前贤的心灵对话中逐步明确摘记的思想观点,形成摘记的阅读风格和审美趣味,建立摘记的阅读材料库。可以教给学生摘录的方法:每拿到一本书,首先得问自己,我想从中得到些什么?接着快读目录,以获得一个总的概要。然后找到你想研读的内容,反复阅读,在读中自悟,在读中自得。记住其中的要点,摘录其中的好词、好句、好段,读完全书以后,再回顾全文内容,并写出阅读感受。刚开始要求低些,指导得细些,循序渐进,逐步提高。通过坚持不懈的训练,学生的词汇量增加了,写作素材丰富了,作文水平也自然提高了。这一点要贯穿到整个作文训练的始终。但是,传统的作文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个性特点,教师忙于传授布置,学生疲于接纳应付,因此写出的文章缺乏灵气,即使偶有佳作,有时也免不了给人“千人一面”的感觉,而有的学生在作文课上更是一筹莫展,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就在于学生缺乏对生活的感悟,缺乏对生活素材的积累。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学生九年课内背诵由教材编者和任课教师推荐:课外必背古诗古文240篇(首),课外阅读总量要达400万字以上,内容涉及童话、寓言、故事、诗歌、散文、长篇文学名著、现当代文学中的中外优秀作品特别是“茅盾文学奖”获奖作品、科普科幻读物、政治、历史、文化各类读物……这些都说明读书背书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对于写出好文章很有关系。作为初中生,只有具备了丰富词语、词汇,具备了表达的基本功,具备了丰富的史料、知识、道理、信息,借鉴别人文章是如何谋篇布局,写景状物,议论抒情,才能写出生动完美的文章。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聚沙成塔,集腋成裘。在读书背书的过程中,只有善于厚积,才能簿发。积累包括语言积累,生活积累,道德情感积累。

语言积累又可分为三种:①积累景语,丰富语感。在阅读散文、小说时要注意体会领悟摘抄那些描写自然景物生动形象的词句。如:《金黄的大斗笠》中的“干干净净的蓝天上,偷偷溜来一团乌云,风推着它爬上山头。山这边,梯田里的庄稼像绿海里卷来的一道道浪头。”《散步》中的“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春》中的“小草偷偷的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花)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雨)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等,这些句子是对云、对风、对水、对草、对花、对雨、对霞等细腻生动的描写。②积累哲语,开拓思维。哲语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在文章中,起到增添文章色彩,点明深化文章主旨的作用,并且还能拓展学生思维。鲁迅《故乡》中的“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变成了路。”古诗古词里的名句,李白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赵冀的“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文天祥的“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等等。③积累音乐语言,感受意境美。像《春天的故事》“那是一九九二年的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圈,神话般的崛起了一座城”里的一种神秘感和形象美;《走进新时代》中的“让我告诉世界,中国正进行着接力赛,承前启后的引路人带领我们走进新时代”给人以一种自豪冲动与自信美;《为了谁》里“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为了春回大雁归;为了谁,为了秋的收获;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的奉献美;《真的好想你》中的一种悠扬绵长真诚专一美。

学生习作有了素材,还用担心没“下锅”的吗?他们写作起来同样会信手拈来,涉笔成趣,由此可见,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意识是提高其写作水平的基础。

2.4 采取课堂快乐教学,促使学生乐于动笔。

作文难,难就难在难以下笔。所以,教师除了授以写作技巧以外,最重要的是进行快乐教学,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2.4.1 直观演示,丰富生活认知。写作源于生活,但初中学生的感性和理性认知往往是局限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潜能,教师可以将多彩生活浓缩于三尺讲台,或把大千世界汇聚到斗室之课堂,增加学生的深层形象,丰富内心情感,求得文如泉涌。组织户外活动如春游、参观名胜古迹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演示如精品展览、小制作、小实验等,生活的再现和创造如表演小品、绘制图片、讲述故事等等,让学生做到有话可说。

2.4.2 利用情境,激发写作欲望。通过创设愉悦的教学情境,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把“学校——家庭——社会”有机地结合,集中利用课堂体现,感染学生的内心世界并引起共鸣,来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表达欲望,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让学生寻找情境的切入口,导入写作的冲动、灵感乃至震撼!从而捕捉“闪光点”,把握作文的灵魂,达到“乐写”的境界。例如播放VCD片《世上只有妈妈好》后让学生写作《我的父母》,在这样的情境中,写出来的文章能不感人吗?

2.5 写作训练与实践观察相结合。

观察是获取一切知识的门户,也是学生直接运用感官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第一手材料,进行独立写作的基础,《语文课程标准》也指出:写作教学要引导学生关注生活,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孩子生活在农村,接触广阔的生活天地,应引导学生从司空见惯的景物或行为中感受生活的美好与快乐。适时引导学生去观察农村的一花一草,一藤一树,引导学生去认识生活和生养自己的土地。如欣赏田园风光和美丽,采摘诱人的果实,静听小鸟婉转的歌声,感受潺潺流水的清凉等。帮学生再现活动的场景,如砍甘蔗,割稻谷的苦与乐,烤红薯的真与趣,捣蜂窝,捞鱼虾的险与趣,然后让学生将感兴趣的所见所闻所感写成片段或短文。学生有了生活素材,并有了练笔的机会。久而久之,学生的写作能力就有了明显的提高。

此外,还应编入一些课外作文训练的指导,供师生选用。如写日记、读书札记、随笔,写“放胆文”。可规定每周必须完成的篇数(可以是片断、几句话)与字数,也可提示写作的范围、要求,不定具体题目。在作文训练的具体方法上,要改变过去那种“出题指导写作批改讲评”循环往复的不变的流程,而代之以更加灵活的“开放型”的训练步骤。将作文训练放到社会、学习、生活的大环境中去,让学生置身于日常生活与具体活动中,为解决实际问题,为了“用”而练习写作;或者是把作文训练干脆变成一项具体活动,在活动中,应活动的需要而完成一系列写作训练。(这种训练形式在国外已经流行,限于篇幅,恕不介绍)这种“开放型”训练模式,真正做到了“学生为中心”,强化了学生的参与意识,为各种实际需要而写,激发了写作兴趣,强化了动机,其训练效果自然是很理想的了。

2.6 展开精彩点评,提高学生的写作效率和鉴赏能力。

作文需要评阅,没有评阅不能找出作文的成功失败所在,但也不能教师独揽生杀大权,一个人说了算。作文教学一般简化为“指导——写作——评改”三个环节,其中评改作为收尾性工作,在整个作文教学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主动参与,按照“互评互改——自我修改——教师总评——优秀文章展示”,创造良好的作文气氛,让学生与他人交流写作心得,创设学生作品的展示平台,如在教室开辟专栏,展示学生的优秀作品,或将一些出色的作品推荐给学校文学社、报社,唤醒学生的自信心,价值感,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和写作兴趣。叶圣陶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语文教师要自己放自己。指导学生批改作文,是自己能放自己的一种有效途径,我们何乐而不为?养成自己改的能力,这是让学生终生受用的。

总之,这是笔者对当前农村初中生作文存在问题及采用对策的粗浅看法,仅作引玉之砖,希望能引出广大语文教学工作者的真知灼见。

上一篇: 护士专科毕业论文 下一篇: 国际贸易理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