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27: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农村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建设的主要内容
我们通常所谓信息化硬环境,是指农村中小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所需要的器件、软件等综合起来可以促进农村教育的环境条件。硬件环境包括各种的教学器材、教学用具以及教学材料等设施,如:电脑、投影仪、交互式白板、电子教室等等,如果没有这些硬件设备,那么教育信息化的教学活动也就无从谈起。我们通常所谓信息化的软环境,是指农村中小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所需要的非物质条件、无形条件小学之和构筑而成的环境。软件环境包括各类的可以观察和记录到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监测动态的各类设备、设施,能够记录着教学任务的工具。我们通常所谓信息化的人文环境,是指农村中小学校开展信息化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人为因素,以及对信息化教育教学所产生的各种影响,包括学生的现代教育意识和掌握现代教育技术的程度等等。硬件环境建设、软件环境建设、人文环境建设三者都是至关重要的,缺一不可。如果没有具备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教学能力的教师,没有掌握现代教育理论和现代教育技术的教师,再好的现代教育技术条件,都将难以发挥作用。
二、农村中小学校信息技术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经费投入不足。近些年,在我国农村地区实施的“校校通“、“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等一系列举措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村信息化教育水平,缩小了城乡之间的教育发展差距,但是在整个农村中小学校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仍存在制约其进一步发展的诸多问题。经费短缺是比较普遍的现象,每年用于更新信息化教育设备的资金投入仍然不能满足需求,更不能适应当前教育快速发展的需要。信息行业的技术更新非常快,设备的新旧换代日新月异,一些信息化设备往往经过一两年就会淘汰。2.信息技术教育教学思想观念滞后。传统的教育观念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对教学环境信息化的要求不高。教师对网络信息化教育的认识不够、认识的内容不到位,限制了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农村中小学校的管理者普遍在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认知上存在几个不足,主要是在信息化建设上存在较多的误区导致产生的学生生源信息上的制约效应,而且也不重视信息化的使用,主要采取的是传统类型的教学观念。因此没有指定的信息化资源利用的具体措施和机制。相当一部分教师对于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使用传统类型的教学,用一支粉笔、一个黑板、一张嘴来灌输式的教学,而不采取现代化的信息化手段进行开展教学。
三、加强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建设的几点对策
1.保障并逐步加大中小学校信息化经费投入。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与各级财政部门的联系,在农村开展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要求各级财政部门给予足够的资金保障,并确保每年的信息化教育经费逐年的增加,这样才能有效的保证农村地区的信息化教育行之有力的开展,同时学校在使用信息化教育专项经费中也要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开支,考虑各方面综合因素的基础上做好经费使用的规划、教师队伍的建设、教学设备的采购等落实,确保各项工作有些的开展,与此同时也要加强监督和检查,这样才能够使农村信息化教育有效的落实并顺利实施,也保证资金可以划拨到位和使用效益。2.中小学校教师的信息化教育教学观念要有所更新,素质有所提升。教育信息化首先要从观念上进行更新和转变,在现有体制下进行创新、制度上加以改进,同时要进行观念上的有效突破。因此,无论是各级主管部门还是学校职能部门都要进行教育观念上的一次转变,转变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一是教育管理部门的观念要转变。教育的管理在整个教育信息化建设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必须要首先转变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深入研究国家关于教育信息化的相关政策,了解教育信息化的深刻内涵,明确发展思路,为当地教育信息化建设指明方向。二是学校管理者的观念要转变。学校教育信息化的发展和运行、应用需要校领导的重视和支持。学校领导是教育信息化的决策者、开拓者,因此转变校领导的观念是解决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意识和方向的问题,要唤起校领导发展教育信息化的欲望,并要使他们知道如何去发展教育信息化。三是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教育信息化首先要着力于培养教师应用计算机等信息技术的能力,以提高教育的质量和效益。四是要把师资培训作为重点。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培训。针对农村年龄结构偏大的教师,探讨如何帮助他们提高实际运用现代化信息教育的方式方法,提高他们的教育教学能力,让学生真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3.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促进教学。研究表明,学生的思维能力的提升是由问题本身所引起的,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得到发展和提升。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不断进步不断开拓的过程,在不断的更新中可以引起学生认识上的改变,激发学生的思考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在网络信息化的时代,充分利用网络信息化的建设路径可以真实的反映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使其学生能够真实的感受其自身的环境,从而使学生认识自我、提升自我。
总之,农村中小学校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的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中小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对于转变教育思想和观念,促进教学改革,加快教育发展和管理手段的现代化都有积极作用。对于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创新型人才,创建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社会体系,更具深远的意义。
作者:张静 单位:兰州市电化教育中心
参考文献:
1.积极更新观念
善于用科学的世界观看问题这要求我们每位参与新课改的教师都要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所肩负的历史使命。推进课程改革创新,教师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教师不再是“灌输者”,而是课程的体验者、开发者、建设者、执行者和评价者。我们的任务不再是照本宣科的“行家里手”,不再是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是带着学生一起走向知识的海洋,因材施教,自由翱翔。
2.必须改变角色
新课改不但要求我们更新观念,努力改变思想,而且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角色。这主要体现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上。实施课改以后,教师在课堂上的角色也有所改变,已从单纯注重知识传授转为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学习愿望和学习能力创新的培养。课堂上,英语教师要营造出一种温馨、和谐、真诚、宽松和愉悦的学习氛围。教师的教态要和蔼可亲,要善于走进学生的心里,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切莫死板着脸,摆出一副威严相,那会拒学生于千里之外,教学效果也会事倍功半。要知道,笑容是心灵绽放的花朵,是源自灵魂深处的真诚。美国密歇根大学心理教授詹姆士说:笑容比皱眉头所传达的讯息要丰富得多,我们应当把微笑当做金科玉律每天奉行不悖,让人生笑容之花期延伸到人生之春夏秋冬的每一天。”学生只有真正体验到了来自教师的温暖与关爱,才能对老师产生由衷的尊敬与爱戴,才会乐于参与、接受老师布置的各项任务。正如《学记》中所说“,亲其师,信其道”正是这个道理。
二、积极提高教师自身素养和专业素质
面对新课改,教师们有了必须要不断提高自身素质的迫切感和使命感。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更新自己的“内存”,努力培养自我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通过多种途径掌握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再通过琢磨、归纳、总结,结合别人的新知识、新方法、新手段的基础上,从实际出发,勇于创造属于自己风格特点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1.努力提高教师自身专业素质
鼓励学生习惯老师用英语组织课堂教学作为一名合格的英语教师,首先口语必须说得流利、清晰。这是组织英语教学的先决条件。其次,教师教态要有亲和力,要自然、亲切、热情、真诚。只有这样才能消除学生的畏惧心理和戒备心理,多表扬学生,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认可,让他们充满自信。鼓励学生多开口,冲破自我封闭防线。因为口语的发展也会促进听力的发展,它们是相辅相成、紧密联系的。再次,教师要善于运用多种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根据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的问题,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学有所乐”、“学有所创”,让课堂教学真正"活“起来”、动“起来。
2.活动开展是快乐社区教育的平台
社区的教育是全员、全程、全面的教育,是“人人皆学”的教育,是满足不同人群学习需求的教育。加强对社区居民群众的学历教育。县社区教育学院和四个(武康、乾元、新市、钟管)分院,凭借其师资的优势,纷纷开展了学历教育培训,主要包括:双证制高中学历教育、业余大专、本科学历教育、自学助考教育等。县社区教育学院每年的在校业余学历班学员均在2000人以上,其实施的“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训教育”更是引人关注,计划用5年左右的时间,使全县166个行政村每个村至少拥有一名大学生。加强对居民群众的职业技能教育。在各乡镇社区教育分院(中心)的努力下,村村建起村民学校,大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教育,提高就业致富本领。2006年至今,全县已有10多万人次参加了各类培训,许多农民通过技能培训,获得了职业资格证书,拥有了就业致富的本领,走向了就业岗位。加强对外来民工的技能培训教育。一是在外来人口较为集中的区域建立外来民工子弟学校,对外来民工定期进行教育和培训。二是对外来民工进行专业技能等级的免费培训。2004年至今,已有5000多名外来民工参加了专业技能等级免费培训,其中4000多名外来民工取得了劳动部门颁发的专业技能等级证书。加强对“弱势群体”的就业培训教育。“弱势群体”涵盖工矿企业转岗、待岗、下岗、内退人员,也包括“老、弱、病、残”。对于转岗、待岗、下岗、内退人员,各社区教育分院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深入调查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培训菜单,进行就业指导。只要有再就业愿望的都可自选培训项目,进入职业学校或社区教育组织的培训。通过培训,绝大多数取得了职业资格证书,增强了就业能力,提高了继续教育的意识,为转岗、待岗、下岗、内退人员再就业铺设了道路。加强对社区党员干部的创业创新教育。德清的社区教育自开展之初,就积极融入新农村“乡风文明”的建设。新市镇社区教育分院开展的党员干部创业创新教育,成为了湖州市委组织部开展党员干部创业创新教育的典型。社区的活动是社会文明和谐,家庭和睦美满,全民强身健体,人人参与的教育活动。各乡镇社区教育分院(中心)积极配合当地政府,参与组织大型群众性文体活动。一是积极组织开展“社区广场文化”活动。二是积极组织全县社区的各种活动,即每年开展一项全县性的群众性大型社区教育活动。三是指导各乡镇社区教育分院(中心)开展各种活动。如钟管分院的门球比赛,发展到村村都有门球场,争创“全国门球之乡”;新安的中老年登山队,每个星期都进行登山活动。四是帮助乡镇社区教育分院(中心)开展传承民族文化活动。如新市分院参与古镇开发,名人挖掘活动。新市镇有南宋状元吴潜,结合烹饪专业开发状元酥饼;清代有宫廷画师沈铨,开展“沈铨杯”书画比赛等。
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作为“后发展”的农村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步人现代化历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大问题。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最大的浪费。
(二)“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要求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以求得区域间发展的公平性。作为体现社会整体意志的国家和上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区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缩小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缩小城乡、工农差异,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教育受道德与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续姓“农”。
“互动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村社会要确立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仅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农村教育在“社会——教育”互动层面上被规定姓“农”。
(三)“回归本位”的现实态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农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后发展式”特点,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没有高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源去开发且人均量太低,无法选择类似“石油输出、西气东运”以带动经济腾飞的模式;又因缺乏工业化的雄厚基础和小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缺乏组织管理农业面向大市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管理资源,也无法靠贷款和大量引进外资以高投入赢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弥补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而素质差。如此,历史留给区域农村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社会必须依靠农村教育、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建立起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农村教育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民大国。自八十年代农民从农村旧体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便开始走向自我解放、发展的道路。他们强烈呼唤能够重塑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解除套在自己头上的素质低的精神枷锁:能够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农业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现代化达成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渴望改变不成体系、弱小而又相互隔离的农村“职教”和“成教”,以及于己无益却要给予巨大投入的农村“基教”。
农村儿童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为城镇发展服务,更为农村发展服务;最后,以自身未来新型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去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这大概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更是农村儿童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二、结构“调整”是核心问题
有什么样的应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适应的内在结构来实现这种功能。农村教育回归到了“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们在反思批判既有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农村教育和谐融通的新“三元结构”,这是关系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反思失衡封闭的传统结构
我国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而传统的农村“三教”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职教”承担着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它现实地成为农村教育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负着培养农民新素质与打造农民新形象的现实职责,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更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它只能成为农村教育结构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
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多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帐、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
(二)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型结构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基础上的“扬弃”,它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新形态与容纳旧我的新格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同样需要创造出自己的新结构形态,并在新格局里“推陈出新”。
在“区域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的应然性本体功能定位的规定下,我们确立的农村“三教”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农村基础教育,它应是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为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是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既要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人才,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作为新农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农民。其二,农村职业教育,它应是直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职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资格准备、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辅的TVET。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民(特别是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开发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农村成人教育,它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的继续性、回归性的教育。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致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性教育,也是促进其自我完善与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培养成有文化、能致富、会生活的发展型人才。
实施农村“三教”综合改革。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农村教育“三元”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一,在社会实控层面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必然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过“教育立法”体制,改变“三教”综合改革中“无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现象;通过“教育督导”制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二,在教育回应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体现教育的权利和意志:通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提供科学公正的有效信息: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得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系统的内部整改机制。通过“教育规划”,使农村教育要享有和区域城市教育对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权:通过“教育结构”改革,建立起不是“脱离、偏离、被动、滞后”,而是“融通、对话、主动适应、自觉服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层面上。建立相应体制系统。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和个人办学,使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联办、共建、交流、合作”的统筹机制:通过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讲求产出效益,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可试行校长选举制和教师招聘制,并形成双向制约机制等。
三、个性“演化”是根本问题
在区域农村社会系统中发展着的农村教育,在与区域农村社会协调互动中发展着自己的主体力量,张扬着自我的创造个性;并以此自觉主动而又超前性地顺应和改造社会,书写自己的“性情”人生。这是农村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自然显现,也是涉及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双层级”协调互动
区域农村教育与区域农村社会的“协调互动”,包括宏观的“社会与教育”和微观的“功能与结构”双层级互动形式。
社会本身是个发展着的系统,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素,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教育与社会结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教育首先被社会历史性所规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应然“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决定自身要具备的相应结构;丰十会发展变化了,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发生变化与之适应,教育结构也要相应调整而与功能变化适应。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越来越“依靠”教育来发展自己,教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变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动适应,转为走在前面主动适应。两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点,不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被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是主动变革以发挥其功能。同时社会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仪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如此,教育与社会结成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由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所规定的是教育应然性的功能定位和应然性的结构调整,它与教育现实的结构和由之决定的现实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很大。这便要求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考察其现实的教育结构如何,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样;又要跳出圈外,分析应然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变化,以此带来旧有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应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结构,从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变。如此,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应然定位,通过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结构的中介变化,便与应然结构定位、应然教育功能之间,成功实现了协调互动。
(二)“两特性”自我表现
“协调互动”关系中教育的自主性问题,则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规定性”与“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两大教育特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虽然农村教育的“生成”来自其“上位”系统的需要,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不能脱离“条块”网络系统和自身生态系统的制约和帮助,但它一经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体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规定其应在的位置,主动承担其应负的职责,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属系统。它体现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独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规定自己姓“农”。为区域农村社会服务,而不再笼统的姓“围”、无奈的姓“城”,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
所谓主动适应性是说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场”为中介自动纠偏的反馈机制,而且具有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去有效适应的能动纠偏的“前馈”回路,以保证在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周期长而滞后特点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社会需求便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使得普通的反馈机制纠偏的作用和时效大受影响。因此我们引入“前馈”(feedforward)的概念,为了保证前馈效果,需要在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然定位之间加上“外前馈”机制。以不断检与矫正功能定位因需要变化而产生的滞后性偏差;在应然定位和应然教育结构之间设置“内前馈”机制,以保证结构主动适应功能定位的变化。进一步,还需将前馈职能“实体化”,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三)“五维度”个性演化
社会教育“协调互动”历史进程中的教育个性的演化,蕴涵着“本体、主体、中介、意识、实践”五个层面的合和融通,它是双边互动中教育个性的具体张扬。:
1、本体层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互动契合的程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状态和进化水平的层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态状况的本真视角。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诸因子互动的契合度,决定教育系统生态的和谐性,而和谐性的教育生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主体层面。政府、社会、个人强化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与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力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层面。“力度”表明社会主体具有的自主发展的程度。具体而言,指政府、社会、个人加强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的发展,这说明社会进化到(人们也意识到)开始依靠教育发展自身,社会教育化亦即“学习化社会”将要降临的阶段:而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则说明教育已发展到超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趋势的融通、两力度的融合将重塑本体层面新型的“教育——社会”结构。
农村教育是提高农村人口素质、推动农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先导性的基础工程,是关系作为“后发展”的农村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步人现代化历程的根基所在:而要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相适应的新农村教育,就必须解决好以下三大问题。
一、功能“定位”是首要问题
直面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探讨农村教育应该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学理依据,使区域农村教育的功能“定位”回归到引领并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现实轨道上来,这是新农村教育建设必须关注的首要问题。
(一)“姓城不姓农”的传统格局
传统农村教育的最大特点是其功能定位“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由于国家一统性的传统定位机制的影响,使得农村教育的功能“异化”为向城市教育输送“半成品”的教育“材料”。农村教育的最大目标变成了让自己最优秀的子弟离开农村,为城市服务;农民的最大愿望是一家人省吃俭用,让自己的孩子跳出“农门”进入城市社会。这样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发展需要之间的功能性联系被阉割,使得农村社会难以获得发展壮大自己所必需的教育营养。
中国教育的传统是“学而优则仕”,农民已经习惯了教育远离自己的生活实际。在如此历史传承中造成的最大问题是:教育逐渐丧失了与当地农村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沟通、对话、互动的功能,农村教育的本体地位日渐消融,独立自主能力不断萎缩。形成的最大障碍是:其历史惯性在现实中仍有巨大张力,农村教育脱离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传统格局,至今仍未彻底改变。农村教育培养出不为农村社会服务的人,对农村教育而言这是最大的浪费。
(二)“应然定位”的学理依据
“农村教育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的论题,整体而言应该具有公理特性即不证自明性,具体而言则主要具有以下学理依据:
“区域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要尽力避免传统区域开发过分城市中心化倾向,确立农村社会独立自主的本体地位;要尽力避免农村教育的城市化倾向,确立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需要应然功能定位。农村教育在农村社会这个系统的发展序列上应该姓“农”。
“后发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早发式的地区(如城市),在发展中占据了先手之利,使后发者(如农村)无法重复其先走过的路。这就使得农村教育既要跟踪社会——教育发展的潮流、主流(不能闭门造车):更要研究他们所以如此的内在机制和外部条件,特别是在本地区特有条件、状况下,如何达标的特有机制与具体条件(不能照抄照搬)。农村教育在自我发展形式上必须姓“农”。 “可持续性”发展理论要求我们,不要厚此薄彼,要走共同富裕、发展的道路,以求得区域间发展的公平性。作为体现社会整体意志的国家和上级政府,必须加大调控力度,加大向落后地区扶持和政策倾斜力度,以缩小区域性差异;地方政府更要加大力度,以缩小城乡、工农差异,从而实现农村教育的可持续发展,以支撑农村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农村教育受道德与政策的扶助而可持续姓“农”。
“互动性”发展理论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农村社会,农村社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就会有什么样的农村教育,农村教育也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农村社会要确立农村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仅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农村教育在“社会——教育”互动层面上被规定姓“农”。
(三)“回归本位”的现实态势
作为革命老区的临沂农村社会,具有典型的“后发展式”特点,要想跨越式地步人现代化、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因没有高经济价值的物质资源去开发且人均量太低,无法选择类似“石油输出、西气东运”以带动经济腾飞的模式;又因缺乏工业化的雄厚基础和小城镇化迅速发展的有力拉动,缺乏组织管理农业面向大市场专业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有效管理资源,也无法靠贷款和大量引进外资以高投入赢得高速度,所以只有走大力开发人力资源以弥补以上不足的道路。然人力资源的现状是人口多而素质差。如此,历史留给区域农村社会惟一可行的发展之路,就是农村社会必须依靠农村教育、教育必须优先发展,建立起主动与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大农村教育体系。
中国是农业大国,更是农民大国。自八十年代农民从农村旧体制的枷锁中解脱出来,便开始走向自我解放、发展的道路。他们强烈呼唤能够重塑现代意义上的新型农民,解除套在自己头上的素质低的精神枷锁:能够以自身的高素质赢得农业的高效益,以自我的现代化达成农村社会的现代化,以个人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整个区域社会发展的可持续性。他们渴望改变不成体系、弱小而又相互隔离的农村“职教”和“成教”,以及于己无益却要给予巨大投入的农村“基教”。
农村儿童是农村教育的主体,他们中的绝大部分将是未来农村社会的新型农民。所以,农村儿童接受教育的必然要求是:希望自己既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又是现代农村社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既为城镇发展服务,更为农村发展服务;最后,以自身未来新型农民的现代化素质,去实现农村社会的现代化。这大概是农村教育(特别是农村“基教”)最根本的教育目的和办学方向,更是农村儿童扎根农村、建功立业的必然要求。
二、结构“调整”是核心问题
有什么样的应然功能定位,就需要相适应的内在结构来实现这种功能。农村教育回归到了“主动适应农村社会发展需要”的功能定位,必然需要我们在反思批判既有农村教育结构的基础上,创建农村教育和谐融通的新“三元结构”,这是关系新农村教育体系建设的核心问题。
(一)反思失衡封闭的传统结构
我国农村教育是由“基教、职成、成教”三要素构成的“三元”结构,而传统的农村“三教”结构要素本身存在着不平衡性,要素之间存在着封闭性。
“基教”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基础要素,由于它的特殊地位和中国的特殊国情,它得到了超常规的、甚至是畸形的发展,历史地成为农村教育中的主体、主角和主导方面。“职教”承担着打造和提升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特别是经济)发展的历史使命,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主体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较低,特别是产业化、城镇化水平低,农村劳动力人才市场还在发育之中,它现实地成为农村教育中发展水平最低的要素。“成教”肩负着培养农民新素质与打造农民新形象的现实职责,它应该是农村教育“三元”结构中的关键要素,但由于我国农村“基教”与“职教”的整体水平不高,更缺乏一个建立在“立足农村人可持续发展、农民生活终身幸福”范畴之上的规范有效的发展机制,它只能成为农村教育结构中的薄弱要素。如此,我国区域农村教育的三要素存在明显的发育不良,造成其“三元”结构的失衡倾向,难以形成“三足鼎立”的整合优势。
从横向结构联系看,三要素相互封闭,缺乏开放沟通以实现教育资源的共享,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人为界限,影响了农村教育结构的优化与整体效能的发挥。由于“基教”的基本功能定位是跳出农村而非为了农村,所以现实农村教育中占绝对优势的“基教”呈现相对封闭的大一统趋势,与“职教、成教”是道不同不相为谋。职教、成教虽有一定程度的交叉、互动,多属于“定位”不当、历史欠帐、相互补偿等因素造成的无序行为,不是恪守本分、各尽其职基础上的自觉的合作、互助、共享、共建。如此,农村“三教”三驾马车各行其道,不能在共同定位于为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目标的前提下分工合作。
从纵向序列角度看,三要素在立足人的终身教育,服务于发展变化的农村社会,打通在时间上的界限,构建前后衔接过渡、传承接力的纵向教育系统上。存在相互割离的间断性现象。对农村教育而言,“基教”是基础,以此为出发点完成九年义务教育后(即初中毕业后),相当部分需要回农村就业、创业的农村学生,因缺乏连续的初中后职业教育,他们只能在没有岗前培训、职前教育的情况下,直接上岗就业;升入高中的那部分学生毕业后,除少数接受高等教育的以外,相当一部分也是由于缺乏连续的高中后职业教育,而在缺乏应有职业技能和准备的情况下,直接到农村就业、创业。在这里。“基教”和“职教”出现脱节与间断现象。与“基教”连接的“职教”在一定意义上又是“成教”的基础,然而因为缺乏这个环节,使得农村“成教”成为“职教”的补偿教育,成了位置后移了的职教,而不能实施自身意义的继续教育,更不能行使自己终身教育的应然功能。同时由于成教的“成人性”特点。也难以真正落实作为职前教育的职教目标,出现一定程度的“双难”、“双误”现象。
(二)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型结构
事物的发展是质变基础上的“扬弃”,它必须具有自我发展的新形态与容纳旧我的新格局。农村教育的新发展,同样需要创造出自己的新结构形态,并在新格局里“推陈出新”。
在“区域农村教育为区域农村社会发展服务”这个总的应然性本体功能定位的规定下,我们确立的农村“三教”各自独特的价值取向和功能定位是:其一,农村基础教育,它应是既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又为当地农村现代化建设服务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是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主、职业性资格准备为辅的基础性、综合型的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既要把农家子弟培养成作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人才,又要把他们培养成作为新农村社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现代型农民。其二,农村职业教育,它应是直接为农村现代化建设和人力资源开发服务的职业资格教育和专业技术教育;是以职业资格准备、专业技术训练为主,以学术性学力养成为辅的TVET。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民(特别是未来的农民)培养成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具有开发创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其三,农村成人教育,它应是直接服务于农村工作者的实际需要的继续性、回归性的教育。是以提高农村劳动者的岗位适应、致富能力为核心的综合实用性教育,也是促进其自我完善与生活幸福为目的的终身教育。其人才培养规格的价值取向是:把广大的农村工作者(特别是农民)培养成有文化、能致富、会生活的发展型人才。
实施农村“三教”综合改革。创建和谐融通的新农村教育“三元”结构,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工程。其一,在社会实控层面上,建立有效的社会保障体制。教育是社会的教育,必然通过一整套社会保障体制来实施对教育改革的有效控制。譬如,通过“教育立法”体制,改变“三教”综合改革中“无法可依、施控不力”的现象;通过“教育督导”制度,解决“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的现象。其二,在教育回应层面上,建立有效的对话沟通机制。通过教育督导室的“督政”功能,体现教育的权利和意志:通过建立专业性的社会中介组织。为改革提供科学公正的有效信息:通过建立高效灵敏的反馈机制,及时获得教育产品是否适应社会需求的信息。其三,在教育结构层面上,建立系统的内部整改机制。通过“教育规划”,使农村教育要享有和区域城市教育对等的地位、平等的发展权:通过“教育结构”改革,建立起不是“脱离、偏离、被动、滞后”,而是“融通、对话、主动适应、自觉服务”的新农村教育体系。其四,在教育配套改革层面上。建立相应体制系统。通过改革“办学体制”,鼓励社会办学和个人办学,使教育投入主体多元化,并建立“联办、共建、交流、合作”的统筹机制:通过改革“经营管理体制”,引进竞争机制,讲求产出效益,提高办学效益。通过改革“学校内部管理体制”,可试行校长选举制和教师招聘制,并形成双向制约机制等。
三、个性“演化”是根本问题
在区域农村社会系统中发展着的农村教育,在与区域农村社会协调互动中发展着自己的主体力量,张扬着自我的创造个性;并以此自觉主动而又超前性地顺应和改造社会,书写自己的“性情”人生。这是农村教育“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自然显现,也是涉及农村教育可持续发展与建设和谐农村社会的根本问题。
(一),‘双层级”协调互动
区域农村教育与区域农村社会的“协调互动”,包括宏观的“社会与教育”和微观的“功能与结构”双层级互动形式。
社会本身是个发展着的系统,教育是这个系统中的基础性、先导性的要素,不同的社会历史阶段上,教育与社会结成不同的结构关系,教育首先被社会历史性所规定。社会存在与发展的需要,决定教育的应然性功能“定位”,教育功能定位又决定自身要具备的相应结构;丰十会发展变化了,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定位也要发生变化与之适应,教育结构也要相应调整而与功能变化适应。问题的另一方面是,现代社会越来越“依靠”教育来发展自己,教育由社会的边缘逐步变成核心,由跟在后面被动适应,转为走在前面主动适应。两者关系越来越密切,相互作用越来越大。这就要求教育功能定位的立足点,不仅是社会现实的需要,而且更应该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是被动进行结构性调整,而是主动变革以发挥其功能。同时社会要确立教育优先发展的地位,不仅仪是立足现有条件办教育,而是创造条件立足未来发展教育。如此,教育与社会结成协调互动的发展关系。
由教育与社会协调互动所规定的是教育应然性的功能定位和应然性的结构调整,它与教育现实的结构和由之决定的现实的教育功能之间存在差距,有时差距很大。这便要求我们进入教育系统内部,考察其现实的教育结构如何,由其决定的教育功能水平怎样;又要跳出圈外,分析应然性功能定位如何引起已有功能定位变化,以此带来旧有教育结构的调整,逐步建立起与应然功能定位相适应的新的教育结构,从而又引起教育功能的改变。如此,由社会需要决定的应然性功能定位,通过已有功能定位、已有教育结构的中介变化,便与应然结构定位、应然教育功能之间,成功实现了协调互动。
(二)“两特性”自我表现
“协调互动”关系中教育的自主性问题,则涉及“教育存在的自主规定性”与“教育发展的主动适应性”两大教育特性。
从系统论的观点看,虽然农村教育的“生成”来自其“上位”系统的需要,它的继续存在和发展也不能脱离“条块”网络系统和自身生态系统的制约和帮助,但它一经存在就具有了天然的本体性地位,它要重新自我规定其应在的位置,主动承担其应负的职责,并有效地作用于所属系统。它体现为教育克服了依附性而“不等、不靠、不要”,具有了独立意志和自主能力。它自我规定自己姓“农”。为区域农村社会服务,而不再笼统的姓“围”、无奈的姓“城”,游离于农村社会的发展之外。
所谓主动适应性是说具有独立自主能力的教育,不但具有以“教育市场”为中介自动纠偏的反馈机制,而且具有根据变化了的社会需求去有效适应的能动纠偏的“前馈”回路,以保证在社会需求和社会供给之间实现动态平衡。教育作为培养人的过程,周期长而滞后特点明显,随着社会发展节奏变得越来越快,相应的社会需求便处于不断变化中,这就使得普通的反馈机制纠偏的作用和时效大受影响。因此我们引入“前馈”(feed forward)的概念,为了保证前馈效果,需要在农村社会发展需要和应然性功能定位之间加上“外前馈”机制。以不断检与矫正功能定位因需要变化而产生的滞后性偏差;在应然性功能定位和应然教育结构之间设置“内前馈”机制,以保证结构主动适应功能定位的变化。进一步,还需将前馈职能“实体化”,以充分发挥农村教育适应农村社会发展的主体能动性。
(三)“五维度”个性演化
社会教育“协调互动”历史进程中的教育个性的演化,蕴涵着“本体、主体、中介、意识、实践”五个层面的合和融通,它是双边互动中教育个性的具体张扬。
1、本体层面。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生态因子互动契合的程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状态和进化水平的层面,也是考察教育生态状况的本真视角。农村教育与农村社会诸因子互动的契合度,决定教育系统生态的和谐性,而和谐性的教育生态正是我们追求的目标。
2、主体层面。政府、社会、个人强化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发展的力度,与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发展的力度。这是标志教育生态系统由自在状态转为自为状态的层面。“力度”表明社会主体具有的自主发展的程度。具体而言,指政府、社会、个人加强自身发展并参与支持教育的发展,这说明社会进化到(人们也意识到)开始依靠教育发展自身,社会教育化亦即“学习化社会”将要降临的阶段:而教育加强自身改革与发展并主动服务于社会,则说明教育已发展到超前为未来社会培养人才,教育中心化的时代即将来临。两趋势的融通、两力度的融合将重塑本体层面新型的“教育——社会”结构。
2关于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能力强弱因素的分析
2.1目前来说,我国的职业教育服务体系是不健全的,新农村建设存在各个环节的问题。比如有些地区的地方行政官员,难以把握好当下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必要性,没有那种良好的意识,在经费方面,有些部门相互扯皮,也往往得不到有效的落实,我国政府的相关优惠政策也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在我国新农民的建设环节中,人员配备是相当不足的,很多地区都没有落实好农村成员教育的相关细节工作,很多地区也没有进行农村成人教育教师的专职配置。有些乡镇干部的心里,根本就没有农村成人教育的落实意识。并且在当下工作阶段,农村成人职业学历教育及其职后培训教育相互脱离,这都说明我国服务新农村建设体系的缺乏,难以保证其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难实现其功能的开拓,这就需要进行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推广,保证不同培训结构沟通及其联系环节的协调。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服务教育需要落实好三个环节的内容,比如进行基础教育环节、职业教育环节、成人教育环节等的协调协调,保证当地农村职业学校功能的发挥。
2.2我国的职业教育培训机构体系是不健全的,难以有效推动我国新农村的建设,其专业及其课程设置也很难满足市场的经济发展需求,比如过于单一的培训项目,过于落后的教学内容,其课程结构不够科学,难以保证培训实践性的落实,难以适应当下新兴产业的发展。并且培训机构不能与就业指导服务部门进行有效联系,也就不能落实好新农民的就业问题。农村劳动力转移体系的不健全,输出信息平台的建设不完备,也影响了培训的转移工作。
3职业教育服务新农村建设新型优化方案的应用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质健康被现在的老年人越来越重视,而被成、青、少年一代则在快速的生活节奏中忽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大部分孩子都告别体力活的年代,繁多的作业以及补习班让我们不得不担忧孩子们因缺乏体力活动,而出现体质下降。
一、小学生体质下降的普遍原因
(一)过大的学习压力,繁重的课业负担
社会的快速发展,使得父母对孩子的学业更注重,对孩子的期望也提上日程,父母们纷纷把子女送到一些课外培训班、补习班等等加强学习辅导。课业繁重,学生根本就没有多余的时间去锻炼身体。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残留在义务教育阶段文化课教师身上的分数录取制仍然没有改变,一年级的孩子是很有灵性的,而回头看六年级的学生,大部分已经被繁重文化作业所“压迫”,长期发展下去不仅影响孩子的体质健康,同时还影响了学生的心理健康。
(二)营养搭配的失衡
饮食营养的优化搭配在小学生长身体的关键期间有助于补充每天都需要的能量。而今的时代,许多农村生活水平城市化,富足的父辈充分地满足孩子们在饮食上的需求,各种碳酸饮料、洋快餐虽然丰富了学生饮食,却对孩子的体质健康无益。
(三)学校体育课教学实施的不到位
国家明文规定小学生“每天锻炼一小时的”,但是实际的一小时锻炼又有多少学生充分利用到了呢?一方面部分体育教师为了避免学生锻炼出事故大大降低了体育课的教学质量,许多体育器材在学校里只是一种摆设;另一方面学校领导的不重视,以致造成学校其他学科的教师对学生体育运动锻炼的忽视,尤其在一些农村学校里由于学校的师资力量有限,许多体育教师多是其他学科教师兼职的,由于体育专业知识和体育教学技能的有限,小学的体育课等于是学生的休闲课,毫无实际的运动,甚至连体育课都被其他课程所取代。体育运动可以锻炼一个人克服困难、吃苦耐劳、勇往直前的品质,可以培养人的团队合作精神。这些都是文化课无法替代的。
二、小学生身体体质改善的措施
(一)增强体质,促进身体的健康成长
在当今社会,小学生拥有健壮的身体,才会更好地去学习知识,改造世界。这就需要我们加强小学生的体质的提高,从小培养积极向上,吃苦耐劳的思想,这为将来建设祖国创造良好的条件,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以健康的体质为基础,严格地把关,真正的从小学就开始加强学生的身体锻炼。
(二)增强体质,切实促进心理综合发展
在文化课学习之余,有效地结合一些体育活动,能使人体左右脑的运用平衡,同时喜欢玩本身就是孩子的天性,现今的小学生学习压力大,心理比较脆弱,知道父母用心良苦,所以也不怎么会对父母说,长久发展下去容易导致孩子身心发育不良。体育运动,在生活节奏加快的今天,对学习压力紧张的孩子们有良好的缓解作用。
(三)增强体质,提高社会适应力
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的综合型人才,而体质健康的人更容易适应新型的生活。只有拥有健康的体质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压力和责任,相反没有健康的身体,即使从事尖端的科技也是短暂的。从小只注重小学生的文化成绩,只是片面地发展学生。
三、提高学校体育,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改善
很多时候,我们总是把学生对体育课不感兴趣的原因归究于农村学校器材缺乏、场地有限等客观因素上,而往往忽视教师自身的原因。最明显的现象就是体质状况相近的两个班级的学生接受两位不同教学方法的体育教师的授课,一个学年下来学生的运功能力,运动兴趣会发生很大变化,这也充分说明学生具有向师性,学生的直接感觉对象是老师。老师对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教师的言行举止时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体育课的教学必然会对教师的素养提出极高的要求。
(一)通过教学方法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的兴趣
小学生天生具有好动,爱新鲜事物,厌烦过多的重复练习。因此,提高学生的兴趣,需要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开始教学时注意紧抓学生的课堂纪律,之后不必担心不好组织,而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注意适当的“松”,发挥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作用,有效激发他们对体育课的兴趣,又培养了他们的组织能力。
首先,体育课堂教学疑问化。在体育教学中,有目的、有预见地给学生“设置疑问”,让学生亲身体验,解决问题,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开拓学生的思路,在更好地掌握技术动作的同时,又有效地活跃课堂气氛。比如在进行跳远的课程上,让学生们尝试,并对比思考如何能跳得远,并提出问题:为什么要脚后跟着地,为什么起跳时要快速收腿,落地时为什么要屈膝缓冲落地,让学生自己寻找解决问题的钥匙,从而激发学生主动锻炼的积极性。
其次,教学方法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对体育课堂的兴趣,主要在于体育教师多变的教学方法和练习手段,如在课堂上给学生们讲篮球的故事,并利用学校的场地,给学生们自主的空间,以教师为裁判,学生分成几组,其他班级成员为拉拉队,以五分钟为半场规划,对一般的犯规给予默认,提高小学生的激情,以进球的多少和大型的犯规次数给学生作出合理的评价,并给胜利的一方发小奖品。学生正当的欲望得到满足,就能集中思想去进行下一步的学习,积极地提高体育课的兴趣,快乐地参与体育兴趣活动中去,从而间接提高了学生的身体素质。这说明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兴趣,更多的在于体育教师的培养。
最后,加强体育活动课的选择性、激发学生的主体参与。加大小学生喜欢的教学竞赛课程安排和娱乐体育活动,在体育教学的基础上,使学生有喜欢的体育项目,从而激发学生自足锻炼的热情。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特长进行多种选择性的活动,改变了体育教学中单纯对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增强体质的身体教育观念;改变了在体育教学中学生被动学的局面,真正使学生主动地去学习。同时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身心,也培养了学生竞争意识和团结协作、勇于拼搏的精神。
(二)优美语言艺术的应用
在体育教学中语言艺术好坏,直接影响小学生对于体育课堂的兴趣程度。我们应该用小朋友的语言特色,诙谐地给予他们幽默,让他们在被肯定中增加对体育的兴趣。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学语言生动有趣,幽默动听,能拨动学生的心弦,激发学生欢快、喜悦的情绪,使学生精神振奋,课堂随之呈现活跃和谐的乐学氛围。如在传接球技术教学时,有些男生做得比较好,应该多表扬,同时请他为大家做示范,完成时不论好坏,都请同学们掌声鼓励。借以激发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热情,认真上好每堂体育课,而且又成为体育教师课堂教学的好帮手。
四、建立合理,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
学生形成正确的体育意识和态度,加深体育锻炼对促进身心健康的认识,这离不开评价在体育教学中的作用,评价既可以帮助也可以提高对体育的情意、态度和价值观,有利于学生终身体育锻炼。
首先,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使学生对体育课感兴趣。英国教育家洛夫指出:你不能在一个战栗的心理上写上平整的文字,正如同你不能在一张振动的纸上写上平整的文字一样。这说明教学氛围直接影响学习效果。教学中,只有让学生感到安宁和自由时,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学生对体育才能产生积极的情感与态度。
其次,广泛提供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机会,这不仅使学生在体育课的学习过程中体验乐趣,学生在课堂中感受主人翁的角色;又能形成良好的情感,推进学生的认识和行动,努力去完成既定的学习任务。
再者,适当的评价在教学过程中能促进学生对运动技能更好地掌握,教师评价、学生评价、自我评价的合理开展,为教师提供课堂教学改革的信息,有助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性,促进学生掌握知识,获得智力技能和开拓学生的创造能力。
使教师明确地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个别对待,同时也能使学生清楚地看到自我。积极给予学生正确合理的评价,才能让学生提高对体育的兴趣,才能让让学生在激励满足中成长奋进。
五、结论与建议
在新课改的今天,要有效地促进小学生体质的改善,离不开农村学校体育工作者的辛勤付出,同时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共同参与带动小学生。让小学生自主参与体育运动,就需要培养小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要想提高学身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就必须找出学生讨厌上体育课的原因,并想办法去解决。只有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基本上问题就可以迎刃而解了。经过实践证明,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选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良好语言艺术的应用,建立合理、形式多样的评价制度,是促进体育课质量强化,提高小学生身体素质的有效途径。只有积极地提高了小学生学习体育的兴趣,体质才能更好地改善,才能更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国外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做法各具特色,形成了不同的发展模式。美国、日本等国政府有健全的体系、充足的资金投入,并有完善的立法,农村信息化发展先进;德国、日本等国农村信息化基础设施相对完善、注重信息系统服务建设;法国、加拿大等国形成了多层次农业信息服务格局,服务主体多元化;印度、韩国等政府对巩固和稳定农业及农村投资力度较大,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重视农村电信服务、加强信息化技术人才的培训,并与国际合作制定农村信息服务优惠政策。总体上讲,国外推进农村信息化的做法和经验主要体现在营造良好的农村信息化发展环境。该文简要介绍了5个国家农村信息化的发展模式及发展水平,以为我国学习国外先进经验,研究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的农村信息化发展途径与政策措施提供参考。
1国外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
1.1美国
美国政府颁布法律、制定政策,全方位地规范和引导农业健康发展。通过建立健全法制,形成了比较完整的指导农业和农村发展的法律体系,从而保护农民正当利益,维护农业市场秩序,保证公平交易。在信息资源建设方面,政府稳定、足额的投入有效支持了公益性农村信息资源的长期积累、高效管理与广泛应用,每年有10亿美元的农业信息经费投入,占农业行政事业费的1/10。在信息共享方面,由政府生产、拥有和政府资助生产的农村科技信息实行“完全与开放”的共享政策,对于公益性、基础性农村科技信息的共享,采用国家调控下的事业性运行模式,兼有商业化运行模式;非官方投资产生的数据,一般是在保障私人财产权收益和商业秘密的前提下,通过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实现信息共享。
1.2日本
日本是以资源节约和资本技术密集型模式发展,主要依靠政府的全面干预和强有力的宏观调控政策。长期以来,日本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投资方向及政策的制定,以及科研与技术的推广工作。一是根据实际制定一系列制度性规则和运行性规则及发展政策,促进日本农村信息化的有序运行。二是建立较完善的农业市场信息服务体系,从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到信息系统的应用与推广,农产品信息及时、准确和全面。三是通过农业科技信息网无偿向农民提供各种技术信息,同时,为了能让农民通过网络享受到技术服务,提高农村计算机的普及与应用,日本政府将农户购买计算机纳入了补助金范围之内。
1.3法国
法国是以生产集约与机械技术的复合型模式发展。法国的农村信息服务主体很多,但服务内容、服务对象、服务规模有所不同,彼此之间具有很好的互补性。服务主体包括国家农业部(负责向社会定期或不定期地政策(法规)信息、统计数据、市场动态等)、农业商会(主要是传播高新技术信息,举办各类培训班,组织专家、学者讲课和发表文章,协助农场主做好经营管理)、教育科研系统(培养农业科技信息方面的学生和面向社会咨询)、行业组织和专业技术协会(为该组织成员收集有关的技术、市场、法规、政策信息)。在法国,官方的信息服务为财政支持,不实行收费;专业技术协会、行业组织的相关信息服务,一般只收取成本费。
1.4加拿大
加拿大在推进农村信息化过程中,非常注重涉农信息资源的整合。通过政府、协会等部门共同参与,合理分工,有效地推进了涉农资源整合,极大地方便了广大农民获取实用信息。加拿大政府通过设立农业信息服务中心,整合来自各个部门的涉农信息,通过互联网、报纸、电视、电话等多种渠道无偿向需求者提供信息。加拿大农业专业合作组织较为健全,各类农产品都成立了协会,协会都有站,并有专业人员负责收集、处理信息并集中。行业协会直接为会员提供农业信息和技术方面的信息服务,农民从一个协会网站或通过咨询工作人员便能够获取该类产品或农作物的全部信息。通过专业协会的服务,农民能够方便获取涉农信息,提高了在农产品市场的竞争力。
1.5印度
近些年,在发展中国家,印度在农村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并做出不少有益的尝试。印度农村信息化发展是由中央政府建立各种基本项目,帮政府负责项目的实施工作。印度政府全面推开的“知识信息计划”,意在运用信息技术服务于广大农村地区的人们。该项目非常成功,它采取公私共享的合作模式,前期由政府承担,实施运行由村民自治组织负责,做到在基础设施不完善的条件下帮助农民真正享受到信息服务,同时也培养了一批农民信息技术人才,保证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可持续性。
2世界农村信息化发展趋势
21世纪,信息技术正渗透到农业的各个领域,对于农业生产、农村经济、农民生活等方面正在产生积极影响,可以预见,信息技术作为21世纪农业主导技术之一必将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当前,世界农业大国在信息技术方面已经走在前列,在农业数据库开发、网络和多媒体技术应用以及农业生产自动化控制等方面已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成为世界农村信息化发展的领头羊。
2.1网络和数据库建设向全面、系统、实用、方便方向发展
世界发达国家的农业网络遍布每个角落,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也基本到位。世界各国正在加紧建设农业信息服务系统数据库,数据存储不断扩大、信息资源不断增加,并实现网络资源的共享。此外,网络设施的建设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用户的实用和方便,努力为用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一是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重点是统一规划“信息高速公路”的技术路线选择,确保高效畅通。二是加快研究和建设第3代互联网,促进网格技术开发应用,推进网上可视技术的改进和扩大应用。三是逐步扩大应用和建设移动网络系统。四是加强网上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尽量减少网上不安全因素和可能造成的损失。五是支持电子商务的发展。重点是有效地实现网上交易,研究和开发高效查询、订购、支付技术。
2.2由单一的农业技术向多元化、集成化方向发展
国外大多数国家的农业技术创新道路的主体呈现多元化、集成化模式,在农业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遥感技术等多项技术成功应用后,正在将几项或多项技术努力集成在一起走节约型技术创新之路,以提高多元化、智能化、集成化,实现农业的高度自动化。
2.3农业信息技术向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方向发展
国外利用信息技术有效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已开发研制出多种用于专业化生产的系统模型,技术已趋成熟,并切实为农业生产服务,农业信息技术已向专业化、规模化方向发展。这些系统模型对于农户的生产实践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并为农户走向市场发挥了巨大作用。
2.4向生态型和可持续性方向发展
当前,世界所进行的农业发展趋向已由常规型向生态型发展,计算机数据模型、生产诊断决策系统及农作物病虫害预警预报等项技术都注重考虑环境保护和农业的持续发展。特别是精确农业技术,能够控制同一地块中不同位置所需施肥量和植保剂的施用量,以避免由于过多施用所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经济浪费。
3国外农村信息化启示
尽管中国中、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均衡,甚至在同一地区内也存在很大差距,不可能选择统一的信息化发展模式,但是国外一些好的经验与做法,仍然值得借鉴。一是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信息化,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体系。在一定时期内,农村信息化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重视,政府要起着主导性作用[1]。国外对农村信息化的重视主要体现在建立领导体系、保证资金投入等方面。首先,政府重视农村信息化工作,依靠政府职能,建立权威性的信息制度,及时、准确、全面地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服务。其次,在政策上保证农业的发展,围绕管理体制、投资结构、技术推广进行政策上的调整。二是科研、培训和推广紧密结合,推进农村信息化。通过科研、培训和推广三者的相互结合、紧密协作,保障农村信息化发展[2]。加大农业技术创新力度,完善各种技术创新体制,建立研发机构和推广应用部门紧密结合的工作机制。三是健全农村信息化服务体系,提供多种形式的信息服务。由于生产者、经营者的信息需求多种多样,需要有多元信息服务主体,在服务内容上有所侧重,所以应注重培育和发展信息服务业,推动涉农信息服务主体多元化,信息服务形式多样化,更好地满足农民的个性化信息需求[3]。四是注重资源整合,提升农民获取实用信息能力与水平。一方面,要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充分调动社会组织(协会、自治组织)、企业、科研等部门的积极性,共同参与、合理分工,共同推进涉农资源整合;另一方面,要建立健全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整合来自各部门的涉农信息[4]。五是建立健全农村信息化相关法规。建立健全政府对农村信息化方面制度、法规体系、支持政策体系,并建立高效的农业管理体系。注重维护农村信息化主体的权益,保证信息服务、技术服务的真实性、有效性等,积极促进信息资源的共享。
4参考文献
[1] 刘盛华.辽宁农村信息化发展现状及展望[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9(3):164-165.
中小学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了解计算机文化,初步掌握一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意识和创新意识,有效培养学生对信息的收集、处理、应用和传输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造能力。由于没有专业的师资我镇部分学校课表上开设信息技术课,而课堂上却上不了微机课。然而,目前社会上评价学校主要看的是升学率。因此,信息技术课就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就学生而言,他们想学,因担心影响必修课程的学习而不得不放弃。从部分家长和教师看,把信息技术课称为微机课,在认识上产生误区,以为只是教学生打打字,反正不是“主科”,也不是中考科目。还有少数学生家长认为,信息技术课就是让学生玩玩游戏,对学生学习这门课加以阻拦。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信息技术课将被纳入考试中。所以,农村中小学如何开设信息技术课,先要解决的是认识问题。
首先是要转变传统教育评价标准和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将知识型人才观转变为素质型的人才观。以前,我们评价教育结果的唯一标准就是考试分数,知识的拥有量是一个人是否是人才的主要标志,但知识量的急剧膨胀使得一个人不可能拥有全部知识。在信息社会,大量信息的存储、检索极其方便,使得博闻强记已经不很重要,相反,怎样利用现有知识,创造新的知识,如何利用、检索、加工复杂的信息则更为重要。
其次,要重新认识学与教的关系。我们国家长期实行以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体制,这种体制对于系统的传授知识具有一定优越性,但作为认知主体的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自始至终处于受灌输的被动地位,难以发挥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很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这种压抑学生个性、不让学生主动思考、扼杀创造性思维等是与当代素质教育的根本精神相违背的。学生在掌握知识的过程中,是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由学生通过与周围学习环境进行交互,主动思考、主动探究而得到的。
转变教育观念不能是口号,要以实际行动来体现。学校联入Internet,学校里的每台电脑上随时都可以上网或调用、检索和下载相关的资料,为广大师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学习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提供了物质基础。要求教师不仅要树立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远大理想,而且要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有利资源,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不断完善自己的素质,主动迎接各种挑战,以适应教育信息化的要求。学校尽可能将机房向学生和教师随时开放,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查询自已学科所需要的学习资料,教师同样也可以查询、下载自已所需要的教学信息为自已的教学服务,让师生从实际工作和学习中转变对信息技术教育的认识。但由于诸多原因,想连入英特网的连不上,连上了的却闲置和浪费着资源。
二、利用已有资源,解决资金缺乏难题
农村教育中,虽然已认识到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要性,但要让其开展起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金的缺乏。从单位建设来看,即使有点钱也大多花在排危和校园环境建设等这些基础的设施上去,解决“温饱”问题,不敢奢望把它而花在信息技术教育设施上。我镇五所学校组建的微机室,因学生入学高峰期,学生多计算机少,上课时也是两、三个学生共用一台电脑,由于经常停电或电压低,时常无法正常使用,只能“望机兴叹”这样,信息技术教育就缺乏它必备的物质载体,实为“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从学生的角度来看,生源大多来自农村,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学生拥有自已的计算机几乎是不可能的事,即使有,数量也极其有限,而计算机又是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基本设施。没有足够的计算机,在农村开展信息技术教育就只能是一句空话。由此可见,资金缺乏,是影响实现农村信息技术教育的最大制约因素。
但是,为了提高将要进入社会并成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主力军的劳力素质,在资金的投入方面,中心校也在想方设法利用学校有限的资金因地制宜寻求有效的方法来发展信息技术教育。我们现在已有两所学校组建了一间多媒体教室。争取在五年内在两所学校建成校园局域网,其他三所学校各建成一间多媒体教室。
三、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师综合素质
二、学生健康的心理对美术教学的意义
1.学生健康的心理能够提高课堂参与度
美术是九年义务教育阶段全体学生必修的艺术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课堂上我会用宽松的氛围让学生自己挑选主题和素材,让他们从自己喜欢和感兴趣的东西入手,例如,他们喜欢的卡通漫画、剪纸手工、身边的各种花草等,通过变形、添加、组合等各种方式创作,寻找每幅作品的特色展示和表扬,增强学生的信心和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实践证明,积极的心理学习态度能够推动学生主动地参与到美术课堂活动之中去创作,去用作品展现自己的情感态度,这样不仅能够确保美术课程价值最大化实现,而且对学生的表达和表现能力的提高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2.学生健康的心理能够给作品赋予意义
绘画作为一个能够展现学生心理的平台,不仅能够展现学生的心情,表达学生的思想情感,还能传递亲情。例如,一次以“星空”为主题的创作课上,一个平时比较内向的女孩画了满满的星星,下面是空空的草坪,然后在那里发呆。我就跟她聊天,她告诉我她喜欢星星,她说看到星星就想妈妈,可是妈妈在好远的地方打工,好久不见妈妈,好像不太记得妈妈的样子了。我问她还记得妈妈的背影吗,这么美好的夜晚,你和妈妈都坐在草坪看星星,和星星聊天好吗?等暑假的时候给妈妈看,告诉她你跟星星说了什么,问妈妈想跟星星说什么好吗?她顿时眼睛放光,高兴地说老师我试试,后来她在画面上画出了一对相依的母女看星星的场景,感动了整个班级。所以,学生的心理直接决定了作品中所要表达的内容,所要传递的情感。如果作品中表达的是爱,那么,爱就会随着作品的鉴赏而被传递下去。因此,学生的作品体现了学生的心理,同时,学生的心理给作品赋予了情感和意义,作为教师的我们就要走进学生心理,帮助和引导学生用作品传递正能量,同时,也为学生健全的发展做好保障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