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6 15:27:4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探究学习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跨文化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
在经济、交通、文化快速发展的21世纪,共同发展成为了我们的主题。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历史发展,他们的民族的文化、社会背景、受教育情况、生活方式、包括他们的、经济、甚至是个人爱好等方方面面与我国都是有不同程度上的差异的。随着世界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各国之间的的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这就要求我们学生积极学习世界的先进文化,但同时又要尊重不同国家的民族文化和传统。那就必然要求我们学好跨文化交际知识。跨文化交际知识对英语教学在诸多方面都产生深远影响。这些影响主要是由于不同的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的差异,对颜色的感知,价值观的理解,甚至嗅觉、时间、空间方面都有所差别。西方文化里主要锻炼孩子的自立精神。美国的家长从小就会锻炼孩子的自立精神,锻炼孩子的独立意识,并且在实际中达成他们的意愿。这种自立精神也影响着美国年轻人的成长过程。美国的青年成年后就会有自食其力的意识,会自己勤工俭学支持生活学习的一部分,他们认为要用自己的劳动创造的价值让自己学习才是光彩的,而继续依赖父母在他们看来就是很不光彩的事情。所以美国青年往往自立的时间比较早。而且在工作、婚姻、运动、喜好等方面他们也会偏向于自我本身的选择,而不是听从于别人的看法。在美国人的生活中有一个这样的信条:Everymanforhimself,andGodforusall.Everymanisthearchitectofhisownfortune.在交通、科技、文化等方面发展迅速的21世纪,各个民族,世界各个区域、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交往日益密切,是整个地球真正在文化上、方式上互相融合成一体的,成为了地球村。全球文化的互相融合、互相影响也会渐渐发展成为文化全球化,这就要求我们的学生更快、更好的学习好英语知识,为学好全球文化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准备。学好跨国文化交际知识就会更了解英语,才能知道所学的英语它的意义,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风俗。这样才能让你在以后的国际文化交流中容自如。
三、培养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积极性的关键。但是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整个学习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好习惯的养成需要老师耐心的培养和学生的坚持。培根曾说“习惯是一种顽强而巨大的力量,它可以主宰人的一切!”由此可见习惯的重要性。要怎样培养成学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呢?老师要引导学生在英语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并且要将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与学生的整个英语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由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学习精神。
(一)课前调查问卷分析课前调查问卷设计了5个问题,数据统计表明:1.学生对国际法课程有兴趣,但基本没有接触过国际法相关专著13人中,就“你喜欢《国际法》这门课程吗”问题,有12人选择“喜欢”占92.3%,说明绝大部分同学认可《国际法》课程的教学活动。当然,这也与该研讨班的自愿参加性质有关。就“除教材外,你有阅读过国际法方面的专门著作吗”问题,所有学生都回答“没有”。就“你希望阅读的书目有哪些”问题,10人同学回答“不知道”或“记不清楚书名”,仅有两人同学填写《战争与和平法》。表明学生对对国际法课程有兴趣,但基本没有接触过国际法相关专著。2.学生们认为探究式学习研讨班应是提高《国际法》教学效果的最主要途径之一13人中,就“你认为提高《国际法》教学效果的最主要途径是什么”问题,10人填写了“探究式学习研讨班”,占76.9%,11人填写了“案例教学”,占84.6%。可见,学生们更认同贯穿于《国际法》课堂教学中的案例教学方式。同时,也认为探究式学习研讨班应是提高《国际法》教学效果的最主要途径之一。3.参加探究式学习研讨班的动机是阅读国际法名著和深入学习国际法理论13人中,就“选择本研讨班的目的是什么(可多选)”问题,13人选择“在老师指导下阅读国际法名著”和“深入学习国际法理论”问题,占100%;7人选择“学会阅读和思考”,占53.8%;3人选择“提高团队合作意识”,占23.1%;5人“希望同学之间有机会在学术方面有更多的交流”,占38.5%。可见,学生参加探究式学习研讨班的动机是阅读国际法名著和深入学习国际法理论,尚未认识到通过学习提高学习能力和沟通合作能力。
(二)课后调查问卷分析课后调查问卷设计了7个问题,数据统计表明:1.通过探究式学习研讨班,学生们开始接触国际法著作,提升了对国际法课程的学习兴趣参与问卷调查的8人中,精读著作2本及以上的和通读著作1本及以上的有8人,占100%,这与研讨班事先设定三个研讨选题有关。就“探究式学习是否提升了你对国际法的学习兴趣”问题,有7人选择“是”,占87.5%。表明,通过探究式学习研讨班,学生们开始接触国际法著作,提升了对国际法课程的学习兴趣。2.通过探究式学习研讨班,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信,提高了学习能力就“探究式学习对你的最大影响是什么”问题,有8人选择了“通过阅读名著,克服了畏难心理”,占100%;有7人选择了“提高了阅读能力”占87.5%;有6人选择了“深入学习国际法理论”,占75%;另有3人选择了“提高了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占37.5%。在问及“本研讨班对你的其他影响”,有同学写道“:在此之前,从来没有系统地阅读过除小说外的课外书籍。今后,可以尝试借阅法学专著了。现在有点法科学生的感觉了。“”第一次看到厚厚的法学专业著作,有点无从下手。囫囵吞枣后,特别是研讨课后,对相关问题有了较全面的了解。这种学习方式很好。收获很大。”由此可以看出,探究式学习研讨班,增强了学生们的学习自信,提高了学习能力。3.普遍认同探究式学习方式,并认为推广研讨班方式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就“探究式学习方式是否具有推广价值”问题,有7人选择“是”,占87.5%;问及“你认为推广探究式学习研讨班方式需要具备的条件”,有7人选择了“充分的阅读时间保证”和“便捷的信息查询渠道”,占87.5%;另有6人选择了“教师的悉心指导”,占75%;另有4人选择了“学生的良好专业基础”,占50%。由此表明,探究式学习方式得到学生们的普遍认同,但其推广需具备一定条件。
二、关于探究式学习研讨班教学活动的的思考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倡导“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帮助学生学会学习”[2]。《国际法》课程探究式学习研讨班就是为了建立一个促进学生独立思考、师生平等交流和自由论辩的探究式学习平台。笔者认为,研讨班取得了预期效果:学生通过经典阅读,了解获取真知灼见的途径;研讨会上的慷慨激辩和思想交锋以及论文写作增强了本科生探究科研的自信心;研讨班结束时,多名学生表达了考研意愿,并且所有学生都参加了各级创新项目申报活动。为确保教学效果,笔者认为在推广探究式教学研讨班的过程中应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解构主义出现在20世纪后期,因对传统形而上学中心性的反叛而形成了一整套独特的解构方法:消解中心,颠倒秩序,解构人的理性优先地位,从而突出差异以及存在的不存在性。解构主义自出现以来,在哲学、美学、文学乃至整个文化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响应,它浓厚的否定色彩使人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它独到的怀疑精神给人启迪。笔者从解构主义的视角,就当代教育改革中常常谈及的探究性学习,谈谈自己的思考。
变“举一反三”为“无中生有”
孔子说优秀的教学法应该做到“闻一知十”和“举一反三”。但这种说法有个前提:知识内部存在一个逻辑结构,人们的思维沿着这个规律拾级而上。《猜想和反驳》的作者波普尔对此持激烈的批判态度,他认为知识的发现和生长过程不是逻辑的,其中充满着灵感、顿悟和直觉。回顾科学发展的历史我们就会发现,某些非逻辑因素确实常常主宰着人们的创新思维,在知识的生长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现在各学段都在提倡创新教育,试想如果教师让学生按照自己严密的逻辑推理和流畅的演绎叙述“举一反三”的话,学生只会在这样精密的知识体系面前感到自己的渺小卑微,丧失挑战的勇气,那么创新教育就只能停留在表层。
就语文学科而言,教材编写的专家们把相同题材或体裁的文章集合在一起,人为地使文学条理化,以便传统教学法的实施。这样做的结果只能使结构主义堂而皇之地通过“学习”活动去提取早已置入结构的意义,文本的内在意义通过结构的稳定性而早已被阅读,解读文本只不过是对先验设定的真理的模仿,文本中闪烁着作者灵性火花的部分被遮蔽起来,取而代之的是对结构、意义的理性分析。这就是为什么学生分析结构相同的文章时没有积极性,提不出问题,课堂机械、枯燥的原因,这也是笔者之所以反对单元教学法的原因。
在解构者看来,无论是科学还是文学,任何被看成是固定和确定的意义都是虚幻的,意义是流动和易变的,那种所谓的真理范式只是一种创造,是适合于我们目的的想象的虚幻。教师对文本的精彩解说只是成功地掩饰了意义的非确定性,而没有清除它。为了使文本的非确定因素更好地显现出来,教师就应该让学生从过去的“举一反三”变为“无中生有”。教师不应急于呈现知识的结果,不应扰乱学生自然发生的认知错误,不应用以往的学习经验或规律引导学生。相反,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让学生与以往的认知发生冲突,促使学生的思维在旧知和新知的矛盾中经受震荡,从刺激和挑战中激发创新潜能,产生飞跃。许多熟知的文本在师生思想的互撞中产生出许多新意,虽然它们不尽完美,有时甚至很快就“自生自灭”了,但是,学生在一次次的猜想和试错中得到了探索的,这正是创新教育所期盼的。
变“掌握知识”为“理解知识”
“本课要求学生掌握……”是当代教育中经常使用的表达教学目标的语言,也是教学评价时重点考核的内容,语文教学当然也不例外。包含着这些需要“掌握”的知识的文本就成了课堂上反复训练的材料,师生已经适应了这种“工具价值”、“双基中心”的教育模式和教学规范。因此,语文课程改革始终不能突破原来的窠臼。
从哲学角度看,“掌握知识”的观点具有实证哲学的特征。在这里“知识”只有被视为与人的意识、价值无关的实证理性世界,一种单纯的符号系统,才能被“执掌”和“控制”。而这种“知识”一旦被掌握,它就会反对科学对自己所经验的理性实在做出本源的解释,反对科学对自己的本性做出终极关怀。具体表现就是教师只以简单的是非对错来评判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不允许学生对知识体系中的构件提出质疑。现在实行教育改革,提出探究性的学习方式等都是在鼓励学生敢于思考,大胆质疑;原有的评价制度也相应发生着变化,传统的逻各斯中心主义的二元对立被打破,对统一性和确定性加以思想解构,以突出差异性和不确定性。如果教师在设置教学目标时仍希望学生通过探究的方式达到“掌握”某种知识的目的显然是荒谬的。这种所谓的“探究式学习”也只能流于形式,因为语文知识中包括了许多非理性的、具有价值取向的“形而上”的文化,这些无形之物是无法被“掌握”的。由此,笔者认为在教学目标中应该以“理解知识”代替“掌握知识”来表述。
一般来说,“理解”的内容包含了两个维度:一个是以语言提供思维工具,通过判断、推理来说明的理性内容;另一个是以直觉或心灵感悟来把握外在事实或事物特质的非理性内容。可见,“理解”不但更全面准确地体现了语文人文性的学科特点,而且还给学习者留下了想象和创造的空间。当教师以“理解知识”的教育观指导教学的时候,就会自动消除以自我为中心的思想,允许学生理解上差异的存在;另一方面,当学生在“理解知识”教育观的指导下学习的时候,就会自动解除头脑中的传统一元中心论思想,放弃能一劳永逸地与真理面对面的幻想,积极思考,不断创新,享受文学带来的欢欣。从“知识权威”到“合作伙伴”
20世纪60年代美国教育家施瓦布发表了《作为探究的科学教学》的报告之后,探究性教学方式受到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广泛推崇。这种开放式的学习方式不仅解决问题的途径不是唯一的,连答案也是不确定的,所以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性受到了挑战。教师中流传着一句俗语,所谓“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后来“一桶水”改成了“一条小溪”。可是不管是“一桶水”还是“一条小溪”,都是学生那“一杯水”的来源。这句话过分强调了教师知识储备的重要性,也过分强调了教师知识对学生学习的决定作用。在这样的传统思想影响下,学生也总是抱着这样一种幻想:自己最终能够一劳永逸地与客观真理面对面,所谓的客观真理就在教师那里,教师给出的结论是超验的,终极的。于是,以往课程教学的改革,主要是教师授课方式的变化,学生的学法被弱化,教师在专业课程上的权威地位始终没有动摇。
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不再是知识的先知者,学生利用课外资源占有的知识优先于教师的现象屡见不鲜,教师的主导地位被解构,师生关系转为平等的合作伙伴关系。所以,教师在新课程改革中的定位不是主导而是指导,指导的结果是提高探究学习的效率和质量,而不是引导学生走向既定的结论。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修养只是教师能力培养的一小部分内容,要想成为优秀的合作者,教师还应在教学方法论、学生管理、边缘学科拓展和教学经验积累上下工夫。在师生合作过程中,学生希望教师能在他们迷茫时创设情境,在他们手忙脚乱时帮他们协调分工,在他们处处碰壁时为他们提供精神动力,这些对教师提出了比传统教学更高的要求。教师权威地位的解构,师生地位的平等并不意味着教师减负,相反,教师要适应这一新角色,必须经常参加教育心理、课程理论和教学法的系统培训,提高对学生指导和评价的准确性。
从“走出教材”到“善待文本”
在语文教学中存在这样一个误区:教材中文本的解读已经接近完善,没有值得研究的问题了,探究性学习必须走出教材,越是生僻的作品越有研究的价值。
日内瓦学派意识批评的主将米勒提出了两种文学批评观:一是重稳定、延续、空间的传统批评观;一是重变化、断裂、时间的解构批评观。前者以科学的方法寻绎作者原意,以找出作品中的中心论点或终极意义,从不敢越雷池一步;后者却大胆想象,不受作品钳制,从而在作品中发掘出全新的意义来。可见观念不同,阅读的方法不同,得到的结论也不同。解构批评者之所以能在同一作品里发掘全新的意义,是因为他们认为语言不过是永无止境的游戏,文本的终极意义可望而不可及。文本的解析总是对未来敞开,在自身不断的否定中生成新的意义。当你阅读文本时不是一味地接受,而是怀着防御心理,那么阅读必然会产生出新意或歧义来。由此可见,文本意义的产生是读者参与的结果,教材里的文本仍然可以成为探究性学习的材料,关键在于教师如何引导学生创造性地品读。
解构主义不相信存在什么文学的“独创性”,它认为所有的文学都是互为文本的,也就是说一部特定的作品并没有明确的界定,它不断扩散到周围的作品中,产生多种不同的情境,随后消失。在探究性学习中,教师应立足教材,在课堂上引导学生研究文本的全部文化信息;学生利用课堂以外搜集到的相关书籍资料作为研读的佐证,畅谈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只有教师的提问和学生的回答都体现出创造性来,才能达到探究性学习的理想境界。
参考文献:
2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
在教学中,当老师抛出一个问题,会面临几种情况:
(1)较为优异的班级,会有部分学生主动分析
(2)较为普通的班几乎很少有学生愿意主动回答,就算回答也多是支支吾吾;
(3)学生不经思考便胡乱回答,扰乱其他学生的思考.这些现象的出现是学生面对问题的态度不同,学生在探索问题起始阶段都是愿意去独立分析和解决的,但是不同人思维的严密性和完整性不同,思考所需时间也不同,使得大部分思维效率低的学生在单独面对了多次的思维挫败之后就不愿再去主动思考而是等着其他学生或教师的陈述.这样的课堂就算是以问题引领为主线,也是浮于表象,不能真正称之谓有效课堂.学习小组的引入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教师给予学生充分的讨论时间,在组内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经过独立的思考将各自的观点或表述或补充,既不缺乏独立的思考,又融合了集体的智慧.原先不愿思考的学生也会被带动起来,不用担心在课堂上因为说错而懊恼,他可以在轻松自由的空间中说出自己的观点同时汲取其他同学的思维闪光点,在不断地讨论中让枯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地探究,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通过学习小组的讨论,可以培养学生对问题表象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能力,培养他们敢于提出不同观点的能力.
3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让学生动起来使课堂有了生机,但动起来是否有效,还要看学生如何说.学生的说在于两方面:第一是学生之间的交流.要说出自身的观点让其他组员信服,就必须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细致的分析,这就触发了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说出的观点不被其他组员接受,要面对其他组员的反驳并与之辩解,这不但可以培养学生面对分歧耐心接受的心态还能让他们在辩解中对问题的本质进一步挖掘,对问题的理解更加的全面,思维得到升华,随之而来的想要解决问题的热情就得到了激发,让他们感受到每一节课都是有兴奋点的,都是可以通过自己来解决问题而不只是教师的讲解而已.第二是学生向老师和其他同学的阐述.每个人都有机会成为小组的发言人,对学生而言这是一项代表集体智慧的演说,也是自身能力在全班的展示.这样的方式不但避免了教师在随机提问中遇到的诸多尴尬场面,还提高了教学时间的有效性.学生的观点无论是否全面都会激发其他学生的共鸣,并无形中触发了其他学生积极的对比自身的观点,加强了课堂中生生互动以及师生互动.学生说出想法和阐明观点的同时促使学生将问题主动暴露,让他们的思维更加的开放,学生除了在课上能够独立思考外,更多的是在讨论中调整了对知识的整体认识,通过长期的训练和强化,形成对问题分析和把握的惯性,这是单独依靠教师的讲解所不能达到的.在这样的氛围下教师只需稍加点拨并给予必要的方法总结就可以让这节课达到预期.
4让学生走上讲台
(1)揭题提问。即揭示课题后,让学生根据课题提出问题。这样的提问,第一能使学生从上课开始就明确本课的目标,第二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2)自学提问。学生的自学应由学、思、疑、问四个相互联系的学习要素组成。教师只要相信学生,给学生以充分的自学时间和空间,学生的自学能力肯定会迅速提高。
(3)尝试提问。在延伸知识或难度不大的例题教学时,我们直接让学生尝试,使其在尝试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二、提供给学生充分的探究时间和探索空间,引导学生探究性学习
1.根据需要选用恰当的探究形式。组织探究活动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独立探究,即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经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独立探究能使学生学到科学探究的方法,从而增加学生的自主意识,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二是小组合作探究,合作探究能使学生集思广益、思维互补、思路开阔,使获得的概念更清晰、结论更准确。三是班级集体探究,班级集体探究主要是抓住中心议题或关键性问题,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集中解决难点。我们在组织探究活动时,对学生独立探究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独立探究;对独立探究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合作探究;小组合作探究还不能解决的问题,就组织全班集中讨论。
2.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组织探究活动,除了选用恰当的探究形式外,还应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特点,选择合理的探究方法,同时使学生熟悉并掌握这些科学的探究方法。我们经常让学生用下列方法进行探究:
(1)操作——发现。即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发现规律,得出结论。
(2)猜想——验证。即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方法,对化学问题大胆猜想,寻找规律,合理论证,这是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重要途径。
(3)观察——归纳。即让学生通过大量具体事例,归纳发现事物的一般规律。问题的归纳过程,实质就是观察、思考、发现的过程,也是从中总结规律的过程。在归纳探究过程中,培养了学生对问题的抽象概括能力。
(4)类比——联想。即让学生通过类比的思维方法以及联想的思维方法,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发现化学原理、方法、推出结论。虽然类比推出的结论必须经过验证,但类比、联想在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知识迁移能力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5)引导——探索。即在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同时强调教师在教学中以导促学、以情激趣,以疑引思,多方调控,要充分发挥教师个人的特质和潜能。学生在自主参与、情感体验、思维升华的过程中达到学会学习、学会操作、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从而形成了师生平等互动、灵活开放的双方不可或缺的教学模式。
三、探究过程中要防止以下几个不良倾向的发生
1.防止教学过程窄化探究性学习的功能。探究性学习必须能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尊重学生自主选择的权力,引导学生在合作中探究,在交流中发现,在过程中领悟探究的真谛。
音乐是一门以审美为核心的情感艺术,音乐教育实际上是为了使学生充分地体验蕴涵于音乐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通过近年来教学改革的初步试验,我以为在音乐课堂中推行探究学习能最为充分有效地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下面我想就“音乐课堂中的探究学习”谈谈自己的看法。
所谓探究学习即从学科领域或现实社会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主题,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实验、操作、调查搜集与处理信息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知识、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与发展的学习方式和过程。[1]从这个定义我们可知,探究的主题既可以以学科领域的,也可以是社会生活中的,它最根本的特点是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其目标不仅仅是知识与技能、情感与态度的发展,更重要的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探究既是一种学习方式,也是一个学习过程。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是探究学习的本质特征。经历探究过程,获得深层次的情感体验,建构知识,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是探究性学习的三个目标。
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探究学习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要有探究的欲望
探究就是探讨研究,探究是一种需要,探究欲实际上就是求知欲。探究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它解决的是“想不想”探究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一个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其经常处于一种探究的冲劲之中。
试验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班级演唱组合》是一个演唱活动单元。在学唱歌曲、介绍“演唱组合”这一形式的特点之后,我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选一首歌曲进行组合演唱的排练。这是一个表现空间很大的学习任务,表演形式多样性给学生提供了一个表现和创造的好机会。任务布置下去后,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大家纷纷为自己的小组出谋划策。在这个过程中,从学生自己想办法到方案的讨论,意见的综合,再到方案的统一,直至最后共同完成表演,每一个学生都积极地承担并完成了这个共同学习任务中的个人责任,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会了与自己的组员沟通,建立起了组员之间的相互信任,有效地解决了小组内的冲突,为学生人格的自我完善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实践过程。这样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于是就有了探究的过程,在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这种探索的情感。
2探究要有问题空间
不是什么事情,什么问题都需要探究的。对于初中生来说唱支歌这是无需探究的。问题空间有多大,探究的空间就有多大。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流动的音符》是一节以创作为主的综合课。意欲改变教师为中心的课堂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从而培养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新课教学是这样的,同学们平时唱过很多歌,也听过不少乐曲,音乐对我们来说并不陌生,也许是音乐世界的色彩斑斓,所以给人一种神秘的感觉,其实啊!在音乐的大家庭里,只有七个成员。它们分别叫什么呢?出示音符1234567,这七个成员就像童话中七个神秘的小矮人,七个小矮人生来就是我们的好朋友,每一个人都可以任意调遣它们。让我们一起来摆弄这些小矮人吧,将学生分成四大组,每一组发一张老师已写好四小节节奏的纸板和铅笔,让学生在下面写谱。并采用每组计分的形式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的兴趣。2/4XX|XXX|XXX|X-||每组学生哼唱自己的曲谱,老师以鼓励为主肯定学生的创作,稍提些建议。非常不错,同学们很快就学会填写音符。但你们发现没有,有的小组旋律高低音符没有组合好,听起来并不好听。怎样组合音符音乐才能好听呢?这中间是不是有规律性呢?好,就让我们先来学唱几首劳动人民生活中产生的民歌吧!《信天游》、《小白菜》、《嘎达梅林》等。通过了解民歌,我们已经明白歌曲的创作是有一定规律的。让我们模仿民歌“同头换尾”的组合规则,进行创作吧。(准备4条不同的旋律,分别让学生在纸板上填写出四个小节音符,并唱出),学生学的特带劲。
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在谈到教学和发展的关系时,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的理论。他认为儿童有两种水平,一种是儿童现实所实际具有的水平,叫现实水平;一种是在教师引导下儿童所达到的水平,是潜在水平。在儿童的现实水平与潜在水平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这个空间就是“最近发展区”。我们形象地把它称为是“跳一跳,摘桃子”。这个桃子不是伸手可得,需要跳起来才能摘到手,但又不是怎么跳也够不到。教师在设计问题时,一定要把问题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这样的问题是最具探究价值的。太难或太易都没有探究价值。我想七年级音乐第四单元《流动的音符》创作课就是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吧!
3要有充分的自主学习的时间
在课堂教学中,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一个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教师的教学观。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习必须有充分的自主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自由支配时间是学生个性发展的必要条件,同样也是探究的必要条件。在旧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的主宰者,学生是被动的接受者,这种“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做法忽视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于是教师常感叹学生呆,课难教,学生常抱怨负担重,没兴趣,难学。可见学习方式是影响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因素。学习应该是多样的、有趣的、富于探索性的。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者变成积极的探究者。
4要有多维互动的交流空间
学生深层次的认知发展既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合作交流。建构主义把协作交流作为学生的基本要求之一。因为,从理论上讲学生之间都存在着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就是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学生的思维彼此之间就是最近发展区。如果我们的课堂一直是“一言堂”,“满堂灌”,还有什么探究可言。“探究学习”是通过学生自主、独立地发现问题,并进行一系列的实验、操作、资料搜集等探索活动,获得知识技能、情感有态度的发展,特别是探索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的学习方式。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音乐课堂中的合作学习能唤起学习音乐的热情,并树立起终身学习音乐的愿望,以此为前提对学生进行“自主”和“探究”学习的引导也就成了可能。
5反思探究的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
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会有自己的体验,这种体验是别人无法代替的,学生在体验中的感受,就会增强学生探究的兴趣,从而形成一种探究的思考方式,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探究中热爱音乐,学好音乐。在上《中国民歌》这一课,我们给学生讲到中国的民歌从内容上可分为劳动号子,山歌和小调,而山歌在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名称。然后我们把“了解中国山歌”作为一个学习任务布置给同学们,要求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搜集有关山歌的各种资料,在下一课时进行展示。在资料搜集的过程中,同学们成为了学习的小主人,通过各种不同的途径积极地寻找问题的答案。他们不但能知道山歌在陕北叫“信天游”,在青海叫“花儿”,在内蒙古叫“爬山调”,还能了解有关山歌的一些有趣的知识,自己学唱其中的一些歌曲。这种学习方式无形中引导了学生进行“自主”和“探究”学习,而后将“自主”和“探究”的成果回归到“合作学习中”,又进一步培养了他们的竞争意识和集体荣誉感。如果这些内容由老师作为知识在课堂上来讲授,那么同学们将永远也无法从中体会那种自己寻找的问题答案的快乐感和成就感。学生的探究反思是把学生在探究中的体验上升到理性,让学生在探究中的体验变成学习的动力,成为一种思考习惯和生活方式。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对于高中地理的研究性学习,我们首先要明确它是一种学习,是一种综合性学习。与课堂教学等其它的学习方法相比,它更多的是强调过程而不是结果;强调的是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的实际应用而不是一般的理解和掌握;强调的是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学习价值的认识,从而使学生在思想意识、情感意志、精神境界等方面得到升华。在这种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指导、参与者;学生由单纯的间接知识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探究,大量获取直接知识的学习的主体。因此,在这种研究性学习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在具体实施的三个阶段中,注意重视运用以下策略。
一、创设研究性学习活动的环境
1.开放自主的环境
开放性是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特点,它不仅仅表现在学习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而且还体现在整个实施过程的各个阶段中。因此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民主、平等、和谐的人文环境,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前提。同时,研究性学习的过程,是围绕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而展开的,以经过学生直接参与研究并最终实现问题解决而告终。因此在这种活动中要充分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而这也有赖于一个宽松的环境。在这种大环境下,我们承认学生存在着个体的差异性、个性化和多样性,我们能够充分信任、尊重和理解学生,随时给每个学生提供思考、创造、表现及成功的机会,因此学生的个性可以得到充分的发展。
2.合作互动的环境
合作教学理论告诉我们,个体认知结构的形成和发展,不能只局限于动态的个体独立探索的范围,而是要拓展到动态的个体探索与主体间交往相结合的范围,只有在主体交往中,个体之间才能相互启发、相互补充,从而调动个体与集体的学习自主性和创造性,有效地促进外在的知识结构向学生内在的认知结构转化。同时使学生在学会交往、学会合作、学会尊重、学会理解他人的情感和意识的过程中,提高创造性的品质。
研究性学习的组织形式有小组合作研究、个人独立研究、个人研究与全班集体讨论相结合三种,但是从具体的实践情况来看,学生更多的是采用小组合作研究的形式。因为在这种形式的活动中,学生的思维可以相互启发,同龄人之间可以更多地交流思维经验。而且,一方面学生的表现欲望、探索精神、群体意识得以发展,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生感到心理安全和自由,这样有利于创造性思维的激活。
3.崇尚科学的氛围
研究性学习是一种学生自主参与类似于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其本身就是一个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活动。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产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懂得科学知识对于自然、社会与人类的意义与价值。因此创设崇尚科学的氛围,就是要引导学生从实际出发,通过认真踏实的探究,实是求事地得出结论,养成尊重他人成果或想法的正确态度。
4.探究问题的情境
杜威曾指出,教学法的要素与思维的要素是相同的。其中首要的一条就是学生要有一个真实的经验的情境,以此为出发点,才有可能期望获得正确的探索理论的科学方法。
研究性学习实施的第一阶段首先要求教师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布置研究任务。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实际上就是通过呈现问题情境以引发学生认知冲突,使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⑴通过社会调查来创设问题情境。⑵通过观察来创设问题情境。⑶通过原有认识储备引出新问题来创设问题情境。⑷通过假设来创设问题情境。
二、展开创新能力的形成过程
创新能力是人们根据一定目的,运用已有知识,通过思维活动产生新知识,创造新事物的能力。创新能力是一种思维的智力活动,因此其核心为创新思维能力。
研究性学习活动是一种全新的、学生自主参与并获得体验的学习方式。事实上,学生在选定了研究的课题之后,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搜集和加工处理信息,这一过程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它包含有两层含义:
一是在开放的情境中主动搜集资料,这一点是创新的前提。我们知道,创新需要一定的知识厚度,即要有足够的知识积累。虽然知识越多,并不意味着创新也越多,但是创新是对旧的水平、旧的规范、旧的框架的突破。试想,前人的知识水平尚未可及,创新从何而谈?
那么,怎样在开放的情境中来主动地搜集资料呢?主要依靠课本知识、上图书馆查找、登陆英特网搜索等。除此之外,搜集资料的方法还有:音像资料、社会调查、观察、走访、座谈等等。
二是加工处理信息,这是创新活动的关键。对信息(资料)的加工处理过程,就是对知识的重新整合过程。它是将各种来源的、比较繁杂的信息(资料),整合成一个新的、较为清晰的整体。因此,这种整合是包含了明显的创造。当然这种创造是在特定的问题、资料范围内进行的,是在一定的理论或方法论的框架范围内进行的,是学生按自己的想法对信息(资料)找出联系、重新构造、进行创造性地整合的。但是,它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对资料的分析设计出比较合理的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案、计划或操作程序;能够通过对地理现象或事实的研究,进行分类或重组,发现内在规律。可见,学生的思维活动在这个环节中显得较为突出。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创造性思维具有发散性、批判性、直觉性和联系性等特征,我们在研究性活动中要注意围绕这些特性,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经常采用的逻辑、求同思维,重视能使学生开阔思路、促使学生自主发现、让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三、展示多样化的研究性成果
一、“探究性学习”正成为教育界的一种时尚,从言说到论文,从讲座报告到课题研究,围绕的主题都聚焦于“探究性学习”,充分反映了广大教师积极的参与意识和饱满的改革热情。
然而,反观这一时尚给中小学带来的变化可以发现,除了言说的词汇和语境在发生着变化或“更新”外,实践层面的课堂教育教学似乎没有太大的变革,因为它在被人们认同和接受的过程中存在着泛化的危机。
现状之一,“探究性学习”的口号化。笔者在这里无意指责某些人的言行不一,但“探究性学习”只停留在言说的现象的确存在。因为在对待“探究”的问题上,有些教师不无困惑与担忧:又有多少人能够发明创造呢?有必要让学生探究和发现吗?哪里有那么多时间让学生探究呢?探究的时间多了练习的时间就少了,考试成绩下降了怎么办?所以,他们宁愿采取保守的态度,依旧固守于已习惯了的教学行为与方式。于是,“探究性学习”便成为他们表示“观念更新”的招牌。
现状之二,“探究性学习”的普适化。所谓普适化,是指有些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进行动手操作、质疑提问、小组合作讨论等活动,就认为学生在进行“探究性学习”了,于是,无论什么教学内容,无论什么年龄的学生都在进行“探究性学习”。像这样没有找到特性和载体的“探究性学习”,尽管在许多课堂教学中都能看到,但仅凭这种普适的空泛的教学,在任何课堂中都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探究性学习”。因为他们对“探究性学习”既缺乏内涵的思考和认识,又缺乏实践的探索和反思。所以,仅有改革的热情与愿望还不足以使课堂发生本质的变化。
现状之三,“探究性学习”的表面化。许多教师认识到“探究性学习”对于学生成长发展的价值,也找到了适合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载体,并大胆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实践探索,但是他们也遇到了许多问题与障碍:1.有的教师让学生在教学前先“主动”预习教材,上课时让学生自主“猜想”和“探索”可能存在的结论。但是由于教材演绎知识的呈现方式,往往使学生被动接受现成的结论,学生在已经知道结论的前提下无法进入真实的发现和探究过程,或者假探究、或者直接运用结论不进行探究了。2.有的教师对探究的目的不明确,对探究的过程设计不清晰,导致学生盲从探究甚至探不出个所以然,最后只得由个别学生或教师给出结论。3.有的教师对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轻易就作出判断或得出结论的现象视而不见,不注意引导学生持科学的态度和精神进行探究。4.有的教师虽然让学生经历了探究的过程,但他们往往不关注学生研究意识的培养。总之,这些问题直接导致了课堂教学为探究而探究,使探究流于表面的形式。
可能是囿于视野,至今我们还没有在课堂教学实践中看到真正意义上的“探究性学习”。因为我们的目的,不只是停留在课堂的某一环节让学生进行广义的、普适的探究学习,也不只是停留在学生对教材现成知识的探究与获得,而是希望寻找到适合学生真实地探索可能结论的载体,形成新的课堂教学过程结构的抽象。旨在通过这样一种特殊的探究性学习的活动,培养学生初步的研究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内驱力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正因为如此,需要我们对这样一种体现新质的课堂教学实践形态进行不断地探索和创造。
在“新基础教育”看来,“探究性学习”作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是指学生在课堂中以研究的态度和一般的研究方法探索可能的结论的一种学习活动。对于教师来说,它是教师进行课堂教学时可以采用的一种教学方法或策略。在对待方法、策略的问题上,“新基础教育”有着自己的研究立场。那就是方法、技术、手段为人服务,人不能被方法所左右、被技术所淹没,因为脱离了目标、情境和具体的人,方法也就失去了意义。对于“探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来说也是同样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为什么要使用这一策略?什么内容适合使用这一策略?这一策略的实践形态可以是怎样的?我们在“新基础教育”的研究中,结合数学教学的改革对这些问题进行了理论思考和实践探索。
二、作为学校教育组成的数学,是学校中开设的一门课程,其所以要设立的根本依据是人的成长。学生的发展和与他人的真实交往、以及人在各种社会实践中都需要数学的滋养,学校数学说到底是以育人为目的。
然而,今天的学习者处理的,远非古展之初的原始资料,而是一般教科书中经整理、编排的资料处理系统。一方面这样做有很大的好处,因为后人能够“站在前人的肩膀登高往上”,在一年之中学完前人几个世纪才发明和创造出来的东西;但另一方面也把学生暴露在危机之中。就数学教科书的呈现方式而言,危机的原因有二:其一,教科书中以演绎方式直接呈现的结论,对于学生来说是现成的知识。它遮蔽了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结论的过程,遮蔽了前人在创造和发展数学过程中的智慧。既然是现成的知识,学生可坐享前人之成,自然就不必去探究和发现了。这样就容易使教师把重点放在让学生掌握和记忆并运用这些结论,而忽视了这些结论被发现和认识的过程对于学生的教育价值。带来的结果是把数学学科的育人价值仅仅局限在接受和掌握现成的知识上,把学生当作是为学习这些现成知识而存在的。其二,教科书中把数学知识的整体划分成一个个知识点,按照知识点难易程度的编排方式,使原本具有丰富内在关联的知识,经过人为处理变成以“点”为单位的符号系统。它割裂了数学知识整体之间的联系,割裂了数学知识与人的生活世界的联系。既然是掐头去尾割裂的知识点,学生只能“照着葫芦画瓢”,自然也就无法真实地探究和发现了,这带来的结果是数学学科育人资源的原始贫乏。
在原因分析的基础上,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只关注传递数学教科书上呈现的现成知识,实际上是在“育”以简单接受、模仿、配合、服从等被动思维方式的人。在这样的课堂教学中,学生内在于生命中的主动精神和探索欲望,常常受到压抑,甚至被磨灭。因此,我们需要以“培养主动发展的人”[1]为核心理念,对内涵于教科书知识之中的丰富的育人资源加以挖掘和开发,使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同时,感受和学习数学知识中所凝聚的前人的智慧。那么,学校数学何以才能“育”主动发展的人?学生何以才能学习前人的智慧?“探究性学习”不失为良策之一。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之所以可能是因为:数学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联系紧密的知识结构、数学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以及诸多数学家的发明和创造,本身就是一本“活生生”的教科书,它蕴藏着丰富的育人资源。首先,数学可以使学生有依据地猜想和发现。凭借着数学结构链之间的内在联系,学生可以进行类比的猜想;凭借着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学生可以进行经验的猜想;凭借着对数学问题的敏感,学生可以进行直觉的猜想。有了这样的猜想,学生就有了主动探究的欲望。因此,这些资源的开发可以为学生的“探究性学习”提供前提条件。其次,数学知识创生和发展的过程可以成为学生探索可能结论的过程。从问题的发现到有依据的猜想,从验证猜想到归纳概括获得结论,数学可以提供学生发现的方法和思维的策略,能够给学生以智慧和力量,有了这样的方法和策略、智慧和力量,学生就有可能实现数学知识的“再创造”。因此,这些资源的开发可以为学生真实的“探究性学习”提供保证。
在数学学习中,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之所以必要是因为:首先,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或者通过一个偶然的问题,或者通过类比的联想,可以经历发现规律的瞬间。学生经历这一发现过程的价值在于,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知识创生、发现的过程,而且可以让学生学会思考如何从偶然的现象中去发现必然的规律。学生一旦掌握了发现的一般方法,也就有了不断发现乃至创新的需要与可能。其次,学生在“探究性学习”的活动中,或者通过归纳推理,或者通过演绎推理,可以经历验证猜想并获得结论的过程。这不仅可以使学生形成研究的态度,而且可以使学生了解和掌握研究的方法,体验探索的艰辛和发现的欢乐,感受前人的智慧和渗透其中的数学思想。因此,借助于探究和发现的学习过程,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了解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学习有意义的数学;另一方面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欲望,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内驱力,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养成主动思考的习惯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在这样的过程中,数学教学对于学生主动发展的价值就有可能得以实现。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数学教学内容都适合学生探究,也不是所有年龄的学生都能进行探究。因为“新基础教育”强调在“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研究意识为主要目标。这里的研究意识主要包括:1.猜想的意识,即对偶然的问题或现象有一定的敏感和联想,没有猜想也就没有发现,这是探索研究关键之所在;2.举证的意识,即对猜想不轻易地加以肯定与否定,要用科学的态度来对待猜想与发现,通过事实来判断和说明猜想的正确与否;或者通过严格的证明来说明猜想是成立的,或者通过举反例来否定猜想;3.分类研究的意识,即在验证猜想的过程中对一般情况和特殊情况分别进行研究;4.研究范围的意识,即结论在什么范围内成立。这种研究意识的形成和建立,有助于学生真实并主动地进行探究活动。正因为如此,需要从一定年龄的学生、依托一定的载体来具体实现“探究性学习”对于学生发展的价值。考虑到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的特点,我们从小学三年级开始,以教科书中由性质、规律、公式等数学知识内容构成的类结构知识作为学生“探究性学习”的载体。因为这类数学知识属规律性知识,学生可以在合理猜想的基础上,通过归纳推理或演绎推理验证猜想以及归纳概括等活动来探索可能存在的结论。这样就可以真正体现出“探究性学习”的特点,发挥“探究性学习”功能。
三、在明确目标和确定内容的基础上,我们改变了以往演绎规律、记忆规律、运用规律的思维方式,花大力气对数学教科书中的知识按照知识结构体系以及人发现认识的过程进行了整合与“激活”,不但对教材中呈现的这些规律性知识按其被人们发现和认识的过程进行教材的还原,而且根据“长程两段式”结构教学的需要对这些规律性知识进行教材的重组,并对“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形态展开了积极的实践探索。经过几年的实践,我们逐步提炼抽象出以规律性知识为主要载体、以类结构和归纳的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
所谓类结构的教学方式,是就一类课而言的。主要由长程两段构成:第一阶段以“教学结构”为主,第二阶段以“运用结构”为主。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中的加法定律、乘法定律和除法性质的教学,教材对这些内容的编排是分别在每一种运算学习之后学习相应的运算定律,而且教材也不介绍减法性质。这样容易让教师和学生只看见孤立的“点”,而看不见有内在联系的整体。我们认为要让学生真正地主动探究,应该充分利用数学知识的内在结构,树立数学教学的整体结构观。为此,我们对教材内容进行了结构的重组。考虑到加减法运算集中在一册教材中,乘除法运算集中在另一册教材中,所以把有关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编排在加减法运算之后集中教学,把有关乘除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编排在乘除法运算之后集中教学。这里我们补充了教材中不曾介绍的减法性质,主要是因为首先学生有理解减法性质的基础和可能,但我们不仅仅停留在为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这个性质而教学,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第一,作为培养学生研究意识的载体,它提供了学生实践和反思的机会;第二,有了减法性质学习的基础,为学生在学法性质时进行主动的类比猜想提供了可能;第三,通过类比加法定律与乘法定律的关系,类比减法性质与除法性质的关系,有利于学生从整体上认识和把握四种运算及其运算规律之间的内在联系。这种类比联想的意识和把握整体的能力是数学学习的重要组成,这对于学生主动的探究和形成主动学习的心态是十分重要的。在教材重组的基础上,我们把加减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教学作为“教学结构”阶段,把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教学作为“运用结构”阶段。在“教学结构”阶段,我们着力于让学生了解探究规律从发现猜想、验证猜想到形成结论所要经历的一般过程,从而形成学习这类知识的方法结构。在“运用结构”阶段,可以让学生运用在第一阶段形成和掌握的方法结构进行主动的探究。教学的重点则放在如何引导学生类比猜想,如何使学生的猜想更合理、研究更严谨、思维更周密、表述更严密。这些努力都旨在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研究意识和主动学习的心态。
所谓归纳方式,是指学生通过归纳推理来获得结论。归纳方式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就一节课而言的。主要由两个教学层次构成:第一个层次是基本研究,指围绕本节课的基本问题和基本结论的研究。第二个层次是拓展研究,指围绕上述第一层次获得的基本结论作纵向延伸性或横向扩展性的研究。例如小学数学教学中乘法结合律的教学,可以先对自然数范围内的三个因数之间的乘法结合律开展基本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纵向延伸到自然数范围内的n个因数之间的乘法结合律是否存在的研究,横向扩展到类比加法结合律与乘法结合律对减法与除法运算中是否存在这个规律的研究(随着学生认识数范围的扩大,还可以进一步扩展研究结合律在整数范围、小数范围、分数范围是否成立)。第一个层次主要由提出问题、发现和猜想、验证或证明、概括结论四个环节构成。对在第一层次基础上提出的新问题所展开的第二层次的研究,一般也要循环重复经历第一层次中的四个环节(如果发现结论不成立则举出反例加以否定)。在一节课中这种循环随着新问题的形成和不断深入可以重复多次,使课堂教学不断向纵深推进,从而在质和量上保证探究的效果。
第一环节:提出问题。这是归纳方式的课堂教学的关键之处。之所以改变以往的“复习铺垫”“以旧引新”的引入方式,而直接提出开放性的问题进行导入,是因为我们在大量的现场研讨中发现:有些“复习铺垫”因为其封闭性不利于学生思维通道的打开;有些“复习铺垫”因为其暗示性不利于学生进入真实的探究,它们往往成为师生有效互动的直接障碍。何况前人的许多发现和发明都源自于对一个偶然的问题或现象的思考。于是我们引导学生从一个偶然的问题出发,让学生经历从偶然中发现必然的过程,实现数学知识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形成知识过程的沟通。
问题的提出可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采用不同的方式。提出问题的第一种路径,是对教材中知识的还原处理,即把教材中安排在新授后运用规律解决问题的练习提前到新授前直接作为课堂引入的问题。例如小学三年级加法结合律的教学,可提出问题“37+75+25=?你有几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哪一种比较方便?”对于这样的问题,许多学生可能会利用已有基础从左到右依次运算:先算37+75=112,再计算112+25=137(三年级学生在计算这个题目时还需要借助竖式笔算,比较麻烦);也有学生可能先计算75+25=100,再计算100+37=137,不需要笔算直接口算就可得到同样的结果。第二种可能的存在不排除以下两个因素:一是部分学生可能已经事先预习教材或通过其他途径(如课外兴趣班)知道了加法结合律;二是部分学生在确实不知道加法结合律的前提下,由于对75+25=100的敏感,直觉反应先算75+25=100,再算100+37=137比较简便。对于这种敏感与直觉,是数学教学中需要花大力气培养的,这也取决于教师是否有这方面的教学意识。我们之所以提出这样的问题,也是希望教师能够注意培养学生对问题的敏感与直觉。对于部分学生已经知道加法结合律的情况,教师千万不能以个别学生替代全体轻易地加以认同,因为对于这些学生来说,他们只知道结论,并不知道结论产生的过程以及结论获得背后的思想方法,需要引导他们去了解结论如何产生和获得的一般方法。因此,教师可在引导学生比较两种计算方法哪种简便的基础上提出本课研究的关键性问题,即“第二种计算方法实际是改变了运算顺序,得到的结果与原来一样,这样的做法是不是一种偶然的巧合?是不是只有在37+75+25这个题目中是可行的,还是在所有的三个数连加运算中都能改变运算顺序呢?”引导学生从一个特殊的、偶然的问题出发,去归纳探究内在于其中的一般的又是必然的规律。问题提出的第二种路径,是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直接让学生类比猜想提出问题。例如乘法结合律的教学,可让学生类比加法结合律进行联想,提出“乘法运算中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规律”作为探究的主题。当然乘法结合律也可以由特殊问题引入,如37×25×4。无论用哪一种方式,教师都要注意:一是提出需要学生探究的问题要清晰明了;二是要激发学生研究的欲望、营造出研究的氛围。
第二环节:发现和猜想。这是探究获得结论的前提。这里尤其要注意避免让学生凭空瞎猜,这种情况在教学中不是不存在。一般来说,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提供学生作出合理猜想的依据:凭直觉的猜想,凭经验的猜想,凭类比的猜想。例如加法结合律教学,在发现37+75+25改变运算顺序计算比较简便之后,要研究在其他题目中是否也可以这样做,教师可再出示28+137+63,68+54+46,然后让学生观察三个题目之间的联系凭借直觉作出猜想。又如圆周长计算的教学,教师做实验:先手拿一根绳子的一端为圆心,以这根绳子为半径,甩动绳子另一端系着的红球,使红球变化出圆的轨迹。然后变化绳子的长短,观察前后两个红圆大小发生的变化,使学生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凭借经验作出圆周长的大小与半径有关的猜想。
第三环节:验证猜想。这是对猜想的正确性与否进行事实举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内容需要,一般在小学以及中学代数的性质与规律教学中大多采用归纳推理的方式获得结论(在中学几何性质与判定定理的教学中,采用实验和演绎推理的方式获得结论);还包括通过举反例的方式否定结论。在归纳方式的探究性学习中,一般以不完全归纳的方式通过举例来验证猜想。首先,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一般情况进行研究。尤其要注意打开学生的研究思路,因为许多学生在这里会受前面特殊问题的影响或类比内容的局限。如在加法结合律的举例验证中(在验证时可利用计算器),学生往往只例举与前面特殊问题同样的事例进行研究,而不注意例举一般的事例,这样就使研究的质量大打折扣。其次,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特殊情况进行研究,如对0和1等情况的研究。如果在加法运算定律、减法运算性质中学生经历了特殊情况的研究,那么在乘法运算定律、除法运算性质中学生就可能自觉地、主动地对0的情况加以思考。再次,教师还要注意观察学生对研究过程的记录情况和验证的格式。因为有些学生不知道怎样验证而机械模仿,有些学生为图方便就例举一些很容易计算的例子。为了使学生知道怎样进行验证,需要规范研究记录的格式。
第四环节:归纳概括结论。这是从一个特殊问题出发,归纳和抽象出一个普遍存在的一般规律的概括提升过程。教师不要期望学生说得和教材中的结论一模一样,而是要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自己研究获得的结论。一方面注意提供学生表述和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要利用学生的错误资源引导学生进行严密的表述。同时,还要注意提供机会让学生体验数学化的过程(在小学阶段,数学化主要是指形式化,如用(a+b)+c=a+(b+c)表示加法结合律)。数学化就是把数学研究对象的某些特征进行抽象,用数学语言、图形或模式表达出来,建立数学模型。数学化是比较抽象和困难的,对一些比较简单的数学化工作,可以让学生体验一下“再创造”的过程,使学生领悟到数学的抽象性,体验到数学化工作的艰难。
四、教师在以“探究性学习”的课堂教学结构进行教学时,需要直面的问题是学生在课前要不要预习教材?如果要让学生预习应该怎样预习?给学生学习的教材──“学生用书”应怎样呈现比较好?我们认为,应该说预习对于学生来说是一个好的学习习惯。但是就当下的教材而言,在教学前最好不要让学生预习。
因为这些教材是以演绎的方式直接呈现结论的,学生通过预习就知道了现成的结论,学生在已知结论的情况下无法真实进入到探究未知结论的情境中去,这就失去探究的意义了。考虑到学生课上探究的时间总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形成主动探究的意识和习惯,以及学生课外作业的开放性和探究性的需要,因此,教师布置的预习作业可以从学生经历探究过程的角度来设计,如在预习作业纸上提出探究性的问题,观察这个问题是否有特点,能否对此有敏感和猜想,然后给出对这个猜想的验证,得到什么结论等等。学生可以把自己解决这个问题的过程、由这个问题引发的猜想、对猜想的验证以及获得的结论,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并记录在预习作业纸中已预留出的空白处。当然这类作业应建立在已经对学生进行了探究性学习的方法结构教学的基础上。但这也不能排除学生自发地预习教材的可能,比较理想的是学生的教材应该是“学生用书”,它是以归纳的方式来编写,体现学生自己经历发现、猜想、验证获得结论的过程,通过学生的记录可以反映出学生探究思考的水平。这样的“学生用书”无论是在课堂上学习,还是学生课前的预习,都可能让学生产生跃跃欲试的冲动。
学习动机由学习需要与学习期待两个基本成分构成,前者为学习动机结构中的主导成分,后者指向学习需要的满足。两者协同作用,使学习活动得以发动、维持和完成。作为学生学业表现的决定性因素,学习动机值得进一步关注。学习动机的分类可以根据教育工作的需要或研究任务的需要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类。从动机动力的来源可以区分为外部动机(如自我提高的动机和附属动机等)和内部动机(如认知动机等;从学习动机内容的性质可以区分为正确的和错误的学习动机;从动机作用的久暂可以区分为直接的学习动机和间接的学习动机。可以看到,除了正确的和错误的学习动机分类,剩下两种分类往往可以同时存在于一个学生身上,它们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从而成为推动学生努力学习的巨大动力。
二、调查的具体目标和方法
(一)具体目标
1.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动机现状。
2.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动机特点。
3.当前农村初中生的学习动机成因及对策。
(二)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之农村初中生问卷,内容涵盖教育价值取向、学习态度、学习需求和学习动机四个方面。问卷调查在本县的3所初级中学进行,共发问卷850份,回收有效问卷789份,接近理想的高效样本数。
座谈会及个案调查。整个调查共召开了两次教师座谈会,三次农村初中生座谈会。这些座谈会,不仅为我提供了大量生动的典型材料,而且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础。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教育价值取向
调查显示,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具有较为明确的教育价值取向。74%的农村初中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提高自身素质,10%的农村初中生认为学习的作用是为了考中专和大学,16%的初中生没有考虑。
(二)学习态度
调查结果表明,67%的农村初中生对学习的热情较高,24%的农村初中生对学习的热情中等,9%的农村初中生害怕学习。这与他们“考中专或大学”意识淡化是相一致的。值得注意的是,害怕学习的农村初中生数占相当份额。
(三)学习的需求
当前,“特长”是师生共同关心的热门话题,许多教育工作者甚至把“特长”看作是“素质教育”的代名词。在调查中我发现,大部分农村初中生对“特长”有正确的认识,其中,92%的农村初中生有自己感兴趣的目标,且有52%的农村初中生希望得到教师的指导。48%的农村初中生认为“学校老师能力有限,希望得到名师指点”。对于这一结果,也许我对信息的有效度产生怀疑,或者强调它的地域性特点,但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教师行为滞后”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农村初中生的认同,并越来越严重地影响着他们的学习。
(四)学习动机
调查结果表明,对于初中毕业后的打算,55%的农村初中生选择读高中或中专,18%的农村初中生选择就业,27%的农村初中生还没有考虑。有读大学愿望的占37%。农村初中生对于“务农”的态度是我调查的重要目标之一。调查结果表明,农村初中生大部分不愿意务农,其比例随年级变化,且该心态呈现出一种特殊的波动,其波动特点为:初一为69%,初二为58%,初三为72%。
4、对调查结果的思考
(一)增加投入,创造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当前,农村初中生已经感受到了社会进步的快节奏,初步了解了渗透于社会生活各个领域的高科技。但在日常的学习中,他们接触的却是落后的仪器设备、简陋的实验场所、过时的科技知识,这种强烈的反差必然使他们感到厌倦并产生抵触。因此,只有增加硬件和软件的投入,使仪器设备、实验场所、科技知识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才能对农村初中生产生求知的诱惑和刺激。
(二)帮助农村初中生准确地了解和把握未来
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农村初中生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素质教育实施等的了解既不全面也不深入,所以有必要以专题报告的形式,向他们介绍国家市场经济发展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存在的困难以及未来的美好前景;向他们介绍高等教育改革中招生制度的合理性、科学性,收费制度的公平性、保护性,分配制度的灵活性、公正性;向他们介绍素质教育实施的具体内容、价值和未来取向,以帮助他们明辨是非,消除误导。进行职业指导,帮助农村初中生了解不同职业(主要是务农)的特点、现状和发展趋势,从而使他们在学习期间确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毕业时选择自己适合的就业岗位。开设心理辅导课程,对农村初中生进行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考试心理、学习适应性等内容的辅导是当务之急。
(三)在普通教育中渗透职业教育,使农村初中生成长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1986年,原国家教委等四部委联合召开的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农村教育“应该从办学为了升学转到以为本地区物质和精神文明建设服务为主,兼顾向高一级学校输送新生这个方向上来”。我可以尝试在农村初中进行初中后职业教育——学期职业培训或“3+1”制的培训。但我应该引以为鉴的是:传统的也是落后的农村职业高中教育,当前步入了关、停、并、转的境况。那么,在农村初中实施职业教育,则必须致力于追求教学内容的科技化和教学方法的科学化。
(四)充分重视情绪的内在驱动和自我调节功能,加强教学过程本身的情绪吸引力,使学生能从学习中获得尽可能多的积极情绪满足,从而在学习过程中不断使得学习动机得到强化。其次,针对情绪的“趋乐避苦”特征,要想纠正学生的问题行为,方法之一就是使他们从学习过程本身获得积极的情绪体验。再次,所谓的“寓教于乐”也是有前提条件的,应该是利用情绪的积极作用来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实现,而不是一味地单纯迎合学生的情绪倾向,脱离教学目标,这样只会降低学生学习的自觉性。
(五)改善教师待遇,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发展经济学家的研究指出,第三世界国家的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学习方法简单和学习内容贫乏是与大多数教师能力差和缺乏主动性密切相关的,他们往往得不到应有的工资,没有兴趣,也没有机会更新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解决“教师行为滞后”问题的有效办法一是提高教师的工资水平,为他们提供接受继续教育和进行终身学习的经济保障;二是改革教育系统的人事制度,保证教师考核的公开性、公正性、科学性,营造一个合理、高效的竞争环境;三是提高继续教育和终身学习的质量,改变当前继续教育中的形式主义和低效局面。
(六)教师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活动,从而尽可能地创造机会来提高学生的素质。例如,习惯于课堂口头讲授的教师,可以适当采用课堂讨论、小组活动、经验性的练习作为教学的补充,教法越多、越灵活的教师会更受学生的欢迎。在开放式教学中,教师要多鼓励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即在针对某个话题的同时,要敢于逾越话题的界限进行思考,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分配任务引导并给出相关领域的链接,对学生的自我组织和自律等尽责行为及时做出奖励,学校课程也要对初中生强调这些成功的特质。
参考文献:
[1]刘晨华.农村生源新生大学英语学习动机调查及激发策略.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9.
[2]徐霞璋.浅谈农村中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学校管理,2006,1.
[3]彭秀华.农村中学学生英语学习动机和英语教学.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
(一)进行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参与热情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注重学生对英语的记忆,忽视他们进行英语实践的能力,使学生积累了大量的英语知识,但是却缺乏开口说英语的勇气。在新的教学理念支持的新型英语课堂上,教师要通过创设互动式的教学,让学生在活跃的氛围中大胆地用英语进行交流。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主动性,教师要在英语课堂上积极主动地运用英语和学生进行交流,并创设情境让学生通过朗读来增强语感,为他们进行英语交流树立信心。例如,教师可以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英语课文,然后让他们脱离课本,按照课本内容来进行表演,让他们适应用英语交流的环境和氛围,促使学生大胆地张口说出英语。
(二)英语训练多元化,增加自主学习成分
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探究英语知识丰富英语积累,还要通过创设开放性、多元化的问题来发展他们的思维,使学生在解决问题时能发展创新精神。例如,在进行单词记忆时,为了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思维,教师可以让学生用给出的单词造句,在句子中来理解和领会单词的含义;教师还可以给出学生几个单词,让他们把这些单词连成一句话;还可以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自主对英语知识进行语法总结和归纳,使他们在总结过程中构建英语知识结构,促进英语能力的发展。
二、探究式学习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探究式教学不能忽视教师的主导地位
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让学生发挥课堂的主体地位,使他们对知识进行积极的探索。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能激发智慧,对知识理解更全面透彻。但是由于学生的能力有限,他们不能很好地把握学习中的重难点。所以,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师还要参与学生的课堂学习,用教学经验和智慧来对他们进行引导和启发,让学生对英语探究过程产生兴趣,并能用有效的方法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知识。
(二)探究式教学要注重英语阅读习惯的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