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媒体教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5:5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多媒体教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多媒体教学论文

篇(1)

多媒体素材主要包括图像、文字、声音、影像和动画,这些素材的结合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声形并茂的表现出来,非常直观形象,明显提高信息传授的效率和品质,增强教学内容的表现力,容易理解。例如,在讲授“财政支出规模和结构”时,笔者在介绍完基本的知识点之后,播放了一段我国某省年度财政总结的新闻,新闻中详细介绍了该省分某年度的各项财政支出,给学生留下了较深刻的影响。再如,在介绍“市场失灵的主要表现及原因”时,如果仅仅是对理论进行介绍,学生的印象并不会太深刻,教学效果一般,但是通过选择一些案例,再配上一些相关图片,就能图文并茂地向学生展示相关原理,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2突出重点和难点

多媒体教学并不是对教材的简单加工和处理,在过媒体文件制作过程中要注意详略得当,突出重点和难点。例如,在介绍“财政投资性支出”时,教材上用大量的篇幅介绍我国财政投资性支出的指导思想、主要内容以及现状,如果详细介绍以上内容,教学过程会非常枯燥,教学效果较差。此时,对该部分内容的重点和难点用红字进行标注,再重点讲解,然后用多媒体案例教学加强学生的印象,可以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1.3扩展知识面,加大信息量,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多媒体教学使学生能运用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提高了学习兴趣,从而使教学质量得到提高,同时,由于多媒体教学往往能够传递大量的信息,因此能够扩展学生的知识面。例如,在介绍“中国分税制改革”时,课本上内容主要是中国分税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和主要内容,基本上是对当时政策文件的解读,如果仅仅对课本内容进行讲解,过程非常枯燥,教学效果较差,但是,笔者在简要介绍课本内容的基础上,通过播放一段反映当时历史的视频,使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当时的历史现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2多媒体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2.1基础理论的展示方面差强人意

虽然多媒体教学有以上诸多优点,在案例教学方面也有着天然的优势,然而,在基础理论的演示方面,多媒体教学显得差强人意。原因是对基础理论的理解需要大量的思考以及思辨过程,多媒体教学由于包含的大量的信息,导致学生的注意力集中于多媒体本身,往往不能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例如,在介绍“开放经济下财政-货币政策配合”时,里面涉及大量的数学推演和逻辑思辨过程,使用多媒体教学难以取得较好的效果,此时,较好的选择是板书教学,通过在黑板上进行一步步地推演,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能够加深他们对基础理论知识的理解,同时也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2.2教学节奏快、信息量大,学生不愿做笔记

一般而言,多媒体教学的信息量是传统教学的5倍,虽然较大的信息含量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是其负面作用是使教学节奏加快,导致某些情况下学生跟不上教学节奏,同时,也会导致学生做笔记的速度跟不上,有的学生干脆就不做了,就等着下课来拷贝教师的课件。这样的结果是,学生虽然接收了大量的信息,但是印象都不深刻,教学效果一般。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为了加深学生的印象,一定要让学生养成做笔记的习惯,这就要求教师要严格掌控教学节奏,将重点和难点突出,上课时可适当停顿一会,让学生有时间做简要的笔记,从而加深印象。

2.3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忽略其他教学手段

由于多媒体教学有着很多优点,因此是年轻教师最常用的教学方式之一,往往也导致教师忽视其他的教学手段。在《财政学》的教学过程中,板书教学和课堂讨论其实也是不可或缺的。板书教学在基础理论的推演方面有着较好的效果,而课堂讨论有时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例如,在讲授“国债和国债市场”内容时,笔者就以“欧债危机”为例,让学生们首先在课下进行分组讨论,然后让他们将自己的见解在课堂上展示出来,加深了他们对该部分内容的认识,并扩宽了他们的知识面。

篇(2)

小学数学多媒体教学中

的几种课堂策略

随着计算机的日益普及,多媒体辅助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育中的一种有效手段。多媒体教学直观、多变、省时的优势,可激发学习兴趣,加大课堂容量,有利于教师控制上课进程,非常适合小学阶段数学的教学。如何灵活运用多媒体课件进行教学,使课堂教学改革进人一个崭新的阶段?通过几年多媒体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多媒体教学中教师主要精力应放在如何发挥主导作用、启发学生思维上,适应个别化教学需要,采取不同的课堂策略,因材施教,使学生始终保持兴奋、愉悦、渴求知识的心理状态,把课堂空间真正还给学生。

一、巧设导语,预伏诱因,激发求知欲

小学生年龄小,对学生的直接兴趣始终是小学生学习动机的稳定组成部分。在开始正式教学内容前,通过多媒体课件设置一些场景导入教学内容,可以调动学生的各种智力及非智力因素参与学习活动,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热情。如教学“100以内加减法的整理和复习”一课,上课伊始,我们设计屏幕上出现一些零乱散落的珍珠,教师问道:“为了便于珍藏这些珍珠,你有什么办法?”学生们各抒己见,当一位学生说用线把珍珠穿起来,不仅便于保存,而且还可以更好地展示它的美丽时,电脑动态呈现用一根线穿珠的过程,一串晶莹剔透的珍珠出现在大屏幕上,教师顺势说:“我们所学的知识就像这些散落的珍珠,只有经过及时整理,应用起来才很方便。”这一导入不仅为本课先罗列知识点,再由点串线,最后形成知识网络的复习方法打下伏笔,而且使学生产生愉悦的心理状态,诱发了学生感情行为上的参与意识,学生强烈的复习欲望油然而生。

二、围绕重点,展示过程,提高认识技能

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很强的一门学科,而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向抽象逻辑思维为主的过渡阶段,因此教学中的重点应放在围绕教学重点,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要在通过直观、生动的多媒体课件在数学知识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形象性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帮助学生掌握其内在规律,完成知识构建。如教学圆面积计算公式,学生对于推导过程,特别是等分的份数越多,拼成的图形越接近长方形的道理难以理解。用多媒体演示:把一个圆2等分,用红蓝表示两个半圆,再把两个半圆分成8个相等的小扇形,让小扇形一个个从圆中“飞出来”(还剩下一个虚线圆)排成两列,拼成一个近似长方形闪烁显示,再依次进行16、32等份的方法割补,让学生通过对比,直观地看出等分的份数越多,越接近长方形。在此基础上再通过移动演示,使学生建立圆半径。圆周长的一半和所拼成长方形的长、宽之间的联系,从而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化静为动的显示,步步引导,环环推进,在学生的头脑中留下了“化圆为方”的深刻表象,有助于实现由感知——表象——抽象心理转化,起到了“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三、创设情境,鼓励求异,培养创新意识

篇(3)

3.巧用电脑,走出绘画、设计教学的新路子传统的绘画、设计教学是常用手工制作,但随着电脑的普及,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好多课程用电脑教学效果会更理想。如;苏教版第七册第一课《贺卡》、第十七课《标志》、第八册第七课《适合纹样》、五年级下册第十三课《电脑美术》、《关于对称圆形》等,都可以借助电脑室近行上课,让学生先从网上搜索相关优秀作品,对代表作再分析其类型、特点,最后让学生用电脑进行制作。通过查找,翻阅网上资料,可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欣赏水平;通过电脑绘画中那些近似游戏的手法,可激发学生的美术学习热情和兴趣,学生不用带绘画工具,就可进行练习,而且像图形里的对称的或相同的东西可以用绘画技法中的复制、翻转方法,既节约了时间,画面最后的效果又相当工整、美观。电脑绘画中还有不少优秀的画图软件,像金山画王、photoshop等更加会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创新精神。

篇(4)

二、理论力学多媒体典型例题库的编制

要学好理论力学课程,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一定数量的计算问题,因此制作典型例题多媒体课件成为丰富多媒体素材库的又一个内容。在每一次多媒体教学课中,都设置了一定数量的例题,这些例题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对解答步骤分步进行控制,依次点击可以得到解答的每一个要点,使解题规范化,对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素质和能力有一定的帮助。如静力学平衡计算,依次点击可分别得到研究对象、受力图、平衡方程、计算结果;动静法中的例题依次点击可得到研究对象、主动力及约束反力、运动量、惯性力、方程。运动学、动力学部分的例题除对解答分步骤进行控制外,还可以对例题的图形进行运动过程的仿真演示,从而使例题的分析解释更加生动形象。例题库中的例题来自于一些重点院校编制的教材、考研试题、竞赛试题、习题解答参考书等,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理论力学课程的学习水平。在每一道例题的讲解过程中,通过对学生学习状态的有效监控,对一些学生不懂的步骤,可以利用多媒体回放的特点为学生提供重复学习的机会。而对于有些例题,如静力学中的部分例题,只对研究对象、受力图部分进行点击,而平衡方程、计算结果由学生自己去思考。一题多解,通过黑板板书,将会花费很多时间,运用多媒体的教学手段,将会起到较好的效果,如对于静力学问题,取不同的研究对象,对不同的构件或组合进行受力分析,可以得到问题的相同解答,通过一题多解,使学生更加熟练的掌握静力学平衡问题的求解。对于运动学中平面运动刚体上点的速度求解,通过一些典型问题,比较基点法、速度投影定理和瞬心法的适用性,进一步加深对这些知识点的理解。对于动力学问题,比较动量定理、动量矩定理、动能定理以及动静法的适用性,对一些典型的动力学问题尽量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进一步加深对这些定理和方法的理解。

篇(5)

2多媒体的概念

对多媒体有很多种理解,因此有关多媒体的定义也有很多。一些人认为多媒体是借助于文字和图画进行信息传播的一种手段,另一些人把多媒体看作是各种数字技术手段的集合体,这些数字技术包括文本、图形、声音、图像等等。从以上的观点我们可以看出:不论是前者还是后者,二者都认为多媒体本身包含了各种手段用以建构和传达信息。即: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现代的信息技术,本身就是图形、图像、声音、动画、文字等多年中功能的集合。

3多媒体教学与外语教学

在教学中,特别是在外语教学中使用计算机技术进行教学的观点很早就被提出来,但是计算机技术在教学领域、特别是在外语教学领域获得实质性的、迅猛的发展只是在多媒体技术得到推广和完善基础上才得以实现。因为多媒体技术的最大特点就是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将文本、声音、图片、动画等有机组织起来,创建语言学习环境,营造课堂气氛。多媒体技术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之所以成为教学领域最先进、最流行的手段之一,受到外部和内部原因的共同制约。社会全面信息化以及学习者在这种社会环境下产生的学习需求是促进多媒体技术运用的外部原因;而另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学校、教育机构开始注重信息技术课程的设置,把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特别是辅助外语教学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这也促进了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即我们称之为内部原因。多媒体技术本身既包含传统教学方式中的静态手段(文字、图形),也包含各种动态的信息方式(声音、音乐、图像、动画等)。因此,多媒体技术在外语教学过程中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语音、词汇、语法及文化背景知识。在外语教学中引入多媒体技术,是对传统的教学手段和技术的改革和创新。多媒体技术在安排教学内容方面可以集声音、文字、图形、图像于一体,使知识信息来源丰富、教学内容量大、内容充实、形象生动而更具吸引力。因此,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不但可以作为外语教学的补充手段,还可以作为学生独立学习外语的自学手段。多媒体的迅速发展及应用给外语教学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多媒体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3.1多媒体教学能够补充教学方式,丰富信息来源

传统的教学方式主要包括课堂讲授、测验及实验等等。在传统教学中所有的信息传播一般只是借助于文字和图像。多媒体教学提供了多模态的教学方式,将多媒体作为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引进教学能够在教学过程中同时利用多种方式(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等)进行信息传播,这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传统的教学方式,活跃课堂气氛,又丰富了信息的来源。

3.2多媒体教学能够简化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进程

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充实、形式形象生动、图文声像并茂,因而更具吸引力。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能有效地利用多媒体手段,既能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和有趣,又能加快教学进程。多媒体技术引入教学能够借助丰富的教学方式把一些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形象化,简化教学内容。比如说,在讲授俄语语法“名词的格”的时候,如果知识按照书上所叙述的一条一条的理论讲解,学生只能记住生硬的理论,但如果在讲解的时候将这个语法点做成一张多媒体课件并用表格来对比讲解,效果就会好的多。以名词的第二格、第三格为例。如果讲解的时候借助于这样的多媒体课件,可以让学生对语法点有直观、深刻的认识,理解也就更容易一些,掌握的也会更好一些。再以阅读课为例,阅读课文中有涉及到关于俄罗斯的“谢肉节”这个文化背景知识,书上只是介绍了这个节日一共持续7天,每天都是什么样的活动。如果教师在讲解时利用多媒体,可以在简单地讲解课文内容之后直接给学生播放一些关于这个节日的录像或纪录片,这样既使老师的讲解变得轻松,又可以调动学生的兴趣,加深理解。所以说多媒体教学可以简化教学内容,加快教学进程。

3.3多媒体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

动机对个体的行为和活动有引发、指引、激励功能。大量研究表明:动机在学习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是学习活动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因素。学习动机指的是学习活动的推动力,又称“学习的动力”。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内在原因,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学习动机可以分为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这是根据学习动机的动力来源而分。内部动机包括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改善和提高自己能力的愿望等内部动机因素,这些因素会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也就是说,内部动机是指由个体内在的需要引起的动机。内部动机可以促使学生有效地进行学校中的学习活动,具有内部动机的学生渴望获得有关的知识经验,具有自主性、自发性。外部动机是指个体由外部诱因所引起的动机。例如,某些学生为了得到教师或父母的奖励或避免受到教师或父母的惩罚而努力学习,他们从事学习活动的动机不在学习任务本身,而是在学习活动之外。与传统教学方式比较,多媒体技术集声音、图像、文字、动画于一体,能够同时利用各种方式传播信息。多媒体教学突破了传统的“教与学”、“以教为主,以学为辅”的教学模式,在传统的教学中教师起着主导作用,学生作为被动的听众来接受老师讲授的信息。而将多媒体技术引进教学能够为教学提供了一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多媒体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形式新颖活泼、图文声像并茂,更具美感、更加灵活的授课方式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崭新的教学手段和辽阔的学习空间,一方面利用多媒体能够为教师提供更丰富的教学内容,另一方面,多媒体技术也能以直观、具体的方式提高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系统地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学生们在教学过程中完成角色的转变,由被动的听众变成学习活动的参与者。因此说,多媒体技术在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方面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4多媒体教学能够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提供更多实践机会

由于多媒体教学在丰富教学内容、简化教学过程,加快教学进程、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习兴趣等方面的优势,多媒体被认为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手段之一。具体主要体现在:多媒体教学的最大特点就是利用计算机网络环境集声、文、图、像于一体。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创设学习环境,营造课堂气氛。多媒体技术为学习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传播手段,突破了信息传播过程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多媒体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学生和教师可以根据其提供的各种信息传播方式进行学习和教学,这样可以使学习者的学习得到延伸,获取知识的来源和容量更加丰富。同时,利用多媒体技术也能节省教师讲解知识点和书写板书的时间,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和积极性,加快了教学进程,增加了课堂信息量的讲授,为学生提供更多自主学习和实践的机会,这对于提高外语教学的效果十分有益。

篇(6)

我们一直反对传统教学的“满堂灌”,但有的教师运用多媒体教学时却将“满堂灌”变成了“满堂看”。多媒体课件是由教师事先设计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甚至问题都早已安排好了。上课时,教师只是按照准备好的流程机械操作鼠标,完成各个教学步骤。由于图片丰富,容量大,知识点多,播放速度快,学生还未来得及反应,这个知识点就一晃而过;而传统的板书教学进度较慢,学生有足够的接受时间。多媒体的应用使板书相对减少,学生忙于看屏幕上的知识,没有思考的时间;而教师也将目光移向课件,很难及时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反馈,阻碍了师生的互动交流。学生难以全部吸收较大容量的内容,从而使学习积极性降低,教学效果也大打折扣。

1.2教师课件制作技术不足

制作多媒体课件要求教师不仅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能力,而且有充足的时间和充沛的精力。很多教师课件制作技术贫乏,只会制作PowerPoint课件,获取图像、视音频等教学资料的能力不强,导致劣质课件出现。这种课件不但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易使学生大脑疲劳,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特别是中老年教师,他们计算机知识较欠缺,致使许多课件质量不高,不能充分展示多媒体的优点。

1.3多媒体教学质量评价缺失

由于没有对多媒体教学质量的评价及教学资源匮乏,教师在制作课件时常出现“教材搬家”“盲目借用”等情况,导致过于简单甚至粗制滥造的课件出现。比如不少中专教师采用大学教师制作的课件,不符合教材和教学大纲要求,学生在学习时也一头雾水。有调查显示:43.1%的学生对多媒体教学表示满意,23.0%的学生表示较满意,33.9%的学生表示不满意。

2解决策略

2.1注重教学设计

教师要依据教学目标精心设计课件,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思考时间,确保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使教学有效进行,达到教学目的。多媒体教学应与板书、模型展示、实物演示等传统教学相结合,将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的优势都发挥出来。2.2增强课堂互动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要交流互动,不能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课件应具备较强的交流互动功能,教师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教学程序,设计的问题富有探索性和研究性,这样才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2.3强化多媒体技术

(1)建设多媒体教室。

开展多媒体教学必须有相应的教学场所,即多媒体教室。学校最好建立综合性的多媒体教室,以实现文字、图片、声音、动画等多种资源的传达,使教学资源多样化。建立多媒体教室时应整体考虑,既要满足需要,也要控制成本,以最小的投入实现最优的教学效果。此外,还要制定多媒体教学资源网站建设发展规划,以创造一个良好的多媒体教学环境。

(2)建立教学资源库。

制作多媒体课件需要大量素材,因此,学校应建立自己的素材库,发动不同专业教师,在网上收集、自己制作本专业或跨专业的课件素材,并及时整理、分类、剔除重复内容后集中存放在专门的校园素材存储服务器中。可采取这样一种模式:一个多媒体项目(多媒体教学的科目)由3位该科目任课教师、2位专职计算机指导教师和3名参加第二课堂活动的学生组成项目组,常年坚持工作,直至项目完成。

(3)加强教师培训。

教师在完成繁重的教学、科研工作后再去制作课件,时间上是零散的,思维也是断断续续的。为保证课件制作质量,学校除在多媒体硬件设备上加大投入外,还要成立多媒体专业设备维护及课件制作团队。该团队不但要专注于自身技术水平的提高,还要抽出一定时间与精力有计划地培训其他教师,定期开展多媒体教学研讨和交流会,提高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认识与运用水平,使教师对多媒体教学的概念、内涵有深刻的领会及把握,恰如其分地运用各种教学资源,从整体上提升教师的课件制作水平。

篇(7)

二、图文互补性原则

在教学信息视觉化设计过程中,要用文字对图像可能产生的歧义作必要注释,既要发挥图像形象、直观、有吸引力的优点,又要发挥文字表达准确、严密、概括性强的优点,图文互补,共同阐释主题。图像是一种能够承载意义,进行思想、观念、情感传达的符号,具有语言的性质,在描述结构、展示过程、渲染和唤起情绪情感方面优于文字,但是图像的语言性质是复杂多变的。有一些图像符号为能满足特殊的社会交际需要,语言功能得到了强化,具备了鲜明的语言特征,所指确定无歧义,诸如国旗、交通标志、公共场所指示标识、商标等等。而多数图像的意义传播功能的实现是有条件的,受社会文化背景和社会习俗的影响而被弱化。反观语言文字,作为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记录符号,则有着严格的社会约定性,形成了最完整、最精确的表达系统。因此,图像在多媒体教学中一定要遵循图文互补的原则,根据文字与图像的表意特性,合理分工,扬长避短,优势互补。确切含义的表达可以用文字或意义明确的图像来承担,而一些有助于教学目标实现的感性的、形象的、示例的、艺术的、自由联想的、激感的、营造氛围的信息则由图像承担。

三、创意性原则

多媒体图像的创意性表现在呈现和传递教学信息,解决教学重点难点时的新异性、直观性和高效性上。多媒体图像可以直观展现教学内容,对实物进行模拟、放大、缩小,展示结构和空间关系,变静为动或变动为静,把快变慢或把慢变快,把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随意缩短和延长;可以创设仿真情境,激发学习兴趣;也可以将抽象的概念“翻译”成形象,让人在恍然大悟、强烈震撼或“会心一笑”的幽默感中掌握内容,并留下深刻印象。多媒体教学的实质是调动人的视觉听觉协同加工教学信息,图像设计的创意性是发挥多媒体教学独特优势的关键。多媒体教学图像创意需要吸取绘画艺术、平面设计、影视制作等专业的知识和技法,并进行长期的实践。这是一场逻辑思维与形象思维、感性与理性、艺术与科学碰撞交战的心智苦旅。

四、审美性原则

图像具有传播信息和审美的双重功能,多媒体图像应把传播信息作为主要的价值追求,但也不应完全忽略审美性。教师应有意识地将图像丰富的审美因素引入课程与教学过程中,以美的形式展现、传递课程真与善的内容,开启学生内在心智与情操,使其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促进学习,促进审美能力的发展与提高。从本质意义上看,真善美是相互联系的。在三者之中,美最具魅力,它以愉悦人身心的独特品质揽括了真(合规律性)的一面和善(合目的性)的一面。多媒体图像蕴含着大量真善美的属性,其“真”是指图像与教学活动的合规律性(科学性),其“善”是指图像与教学活动的合目的性(思想性),其“美”不仅是指图像的内容中渗透的大量美的因素,而且指其在外部形态以及与色彩、文字、声音等多媒体要素的组合上的审美性,如单纯齐一、对称均衡、调和对比、节奏韵律、比例、呼应、和谐等的形式美。这要求教师要善于发现美,并善于创造美。

五、适龄性原则

篇(8)

二、多媒体教学在农村中小学教学中的应对策略

(一)调动多方资源,增加投入,解决多媒体设备不足问题

资金短缺是农村中小学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面临的根本问题。要彻底改变多媒体设备数量和质量不足的现状,需要政府部门和学校多方努力。农村中小学要充分利用现有的多媒体教学设备,盘活资源。例如,笔者所在的学校虽然只有一个语音室和一套远程教育系统,但是我们因地制宜,想出了“电脑+电视”的手法,即将电脑上制作的课件,通过电视输出,教师制作的课件素材不仅可从远程教育系统上获取,还可同步直接观看教育专家的讲课,收到良好的效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课件制作素材不足和多媒体设备不够的问题。同时,学校配备懂技术的专职教师负责多媒体设备的日常维护和管理,确保机器设备正确运作。

(二)加强农村中小学教师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培训

教师是多媒体技术的直接使用者,教师掌握多媒体技术的程度决定着农村中小学多媒体教学的水平。但是对大多数农村中小学教师来说,固守传统教学方法,对多媒体设备使用多少有点畏惧心理。所以,加强教师这方面的培训成了当务之急。可采取集中培训、校本培训、参加多媒体教学应用领域研究、撰写教学设计和参与听评课等灵活多样的方式展开培训,重点解决教师教学实践中在教学资源的整理和搜集、课件的使用和制作等方面用不好多媒体的问题。当然,农村中小学领导班子也要转变观念,鼓励教师、学生积极利用已有的多媒体教育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共同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网络资源辅助教学的应用,最终达到优秀教育资源的共享。

(三)农村中小学教师要更新教育观念,发挥多媒体教学的辅助功能

教育实践证明,仅仅靠多媒体手段的介入并不能从根本上转变教育。所以,农村中小学教师要真正理解教学过程与教学技术之间的关系,决不能单纯为技术而技术,要把教学技能的完善与多媒体技术水平的提高、教学观念的转变结合起来,真正发挥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的作用。首先,教师要适应在网络化学习环境中教师不再是学生唯一的信息员的角色定位,尽快从单一传授型教师向教学科研型教师转变,要研究如何利用网络资源突破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让网络更好地服务学生。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多媒体教学的应用最重要的是根据教学本身的特点和农村中小学生的心理生理特点展开设计,绝不能喧宾夺主,始终被课件牵着鼻子走,违反教学规律。最后要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找准多媒体课件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切入点,并不是每次课、每门课都要使用多媒体。某些教学内容不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反而更显得生动。例如,在小学数学中介绍立体形状时,实物效果一定比多媒体图片具体和直观。

篇(9)

二、利用多媒体技术突破教学难点,突出教学重点

多媒体在生物课堂中的应用,能为学生创设形象的情境,使学生在一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下学习,同时一些常态课难以讲清楚的过程、反应原理都能在多媒体中展示,有利于学生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生物教学注重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生物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微观世界,最经常的是使用挂图,但是这在过程的表现上比较差,学生往往因为无法直观认识,对于知识一知半解,导致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运用多媒体手段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重放、模拟、仿真与动画技术的应用,使一些普通条件下无法实现或无法观察到的过程和现象生动而形象地显示出来,大大加深学生对抽象事物与过程的理解与感受。例如:初中生物八年级下册的《细菌、真菌和病毒》一节教学中,学生对细菌没有相应的概念,根本不知道细菌到底有多小。因此我准备了一颗图钉尖头的电镜照片,马上就引起学生的注意,纷纷思考这是什么?接着将放大倍数逐级加大的图片放出,上面的细菌越来越明显,直到看清楚它们的形状。这样既让学生对细菌的大小有了实质性认识,从而对于细菌大小的数值有准确的概念,还让他们真正亲眼看到了细菌的各种不同的形态,学生对后面复杂的细菌结构学习也有劲头。细菌、病毒的生殖,植物的发芽、生长、开花、结果全过程,尿的形成过程,心脏的跳动,血液循环,植物叶片气孔开闭都可以利用动画形象地向学生演示这些过程的细节。这样的应用例子还非常多,不仅扩大教学容量,浓缩教材精华,而且将抽象的、理论的东西形象化,将空间的、难以想象的内容具体化,增强学生的记忆力和理解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例如《尿的形成过程》用语言描述各种物质运动路径和连续动态运动原理学生难以理解,而应用视频演示就很容易看清楚,不同颜色代表不同的结构和分子,有秩序的颜色闪烁把整个运动秩序和思维展开。他们会发现,各种大、小分子经过不同结构时的运动路径,在学生头脑中将静态图像变成动态影像。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增强师生交互

常态课或多或少都会存在一些学生“怯场”的现象,影响师生互动,然而在常态化多媒体课堂中,这种“怯场现象”不太明显,平时最怕回答问题的学生高高举起手,加深师生互动,师生在一种和谐平等的氛围中互动更有效,有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多媒体教学是让计算机扮演教师的角色,从而进行个别化教学,将知识分解成许多相关的知识体系,逐步展开,逐步深入,并重复同一内容的教学,每一步为他们提供难度适当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感到学习很适度,从而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为学生提供充分活动的余地,使他们有机会参与。多媒体化的课堂,图文并茂、丰富多彩的知识表现形式,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浓厚的学习动机。但在教学中,教师不能只起播音员和解说员的作用,而应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和富有情趣的讲解感染学生、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因此,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机械、单纯地操纵机器,尽量多地关注学生感知、情感等方面的变化,用体态语言、面部表情及口头提示等方式与学生交流教学信息,促使学生之间相互讨论,活跃课堂气氛。多媒体的应用是更好地解决在传统教学中不能或难以解决的问题,这就意味着并不是所有的生物课都要运用多媒体教学。多媒体作为教学的重要手段,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作用与效益,其展示的知识内容必须与教材相适应,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适应。

篇(10)

在传统教学中,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基本上就能完成基本的教学任务,资金投入较少,而多媒体教学对教学硬件的要求高,并不仅仅是一台电脑、一台投影仪就可以的,还需要相关配套设施,应该具备的辅助设施包括:刻录机、数码相机、扫描仪、数码摄像机、可靠的数据存储媒介等。制作多媒体课件还需要高性能的个人电脑、编辑软件以及常用的素材库。而我院这方面的配置还存在欠缺,部分计算机配置过低,如内存只有512M,医学课件特别是肿瘤放射诊断与治疗的图像大多占用空间大,不能顺利播放,有的计算机配置虽然可以达到要求,但软件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学必需的软件没有装,“现用、现找、现装”的做法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进度。包含有图片和影片的课件容量较大,拷贝时往往需要移动硬盘或固态硬盘,而实际情况是教师备课阶段所需要的设备基本上自行解决,这就造成了备课质量的不均一性和不稳定性,也给电脑病毒的传播创造了机会。

1.2课件的制作不符合教学目的

我院教师在医学院学习了C语言、Foxpro等操作技术,没有经过多媒体课件制作的正规培训,大多自学成才,制作课件的水平较低。其制作的课件有些以文字为主,穿插几张表格及图片,没有动画与影像内容,缺乏图、文、声、像的有效结合,个别教师平时不注意积累素材,将书本内容大段粘贴到幻灯片上,这样的课件难免会让学生丧失学习兴趣;有些课件过于花哨,过多地使用图片、视频、动画,学生把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课件本身上,忽略了对教学内容的学习;有的课件制作软件版本过低,是用WPS制作的,而且没有转换成在WindowsXP环境下可播放的格式;还有的课件在制作时,对占用空间和播放速度的要求估计不足,用BMP格式存储图片,占空间过大,出现播放停滞、死机等现象。因此,提高教师自身计算机水平,对其多媒体课件制作能力进行专业培训是目前提高多媒体教学质量的关键。

1.3讲课的方式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忽略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医学多媒体教学由于没有板书、画图等过渡时间,造成讲课速度加快、信息量增加,学生在课堂上没有记忆和思考的时间,要么抬头面无表情地看着屏幕,要么低头做自己的事情,容易在短时间内疲劳,产生厌倦情绪。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应该是双向的,教师要运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去引导学生,不仅要传授知识,还要教会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临床医学教学多是合班教学,教师提问、启发等较少,过多地使用多媒体教学使教师与学生之间缺乏情感的交流,教师只顾一味地播放课件、讲解,使多媒体教学成了讲稿演示,课堂气氛变得死板、沉闷,无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课堂上对知识的吸收率和学习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不得不把很多任务留在课后,加重了学生的学习负担。创造并充分利用虚拟环境,让学生在计算机上模拟一些实训项目,还可以进行实时的手术及操作展示,这是医学多媒体教学的优点。但临床医学是一门实践医学,虚拟环境与临床的实际情况有较大距离,如果一味地追求知识点的灌输,忽略动手能力的培养,那培养出来的医学生将来一定不能适应临床工作的需要。

2改进的方法

2.1加大投入力度,改善软硬件配置,实现资源共享

计算机硬件是临床医学多媒体教学的物质基础。我院近些年在医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计算机硬件设施得到了很大改善,但各教研室教师的计算机应用水平、计算机软硬件配置情况各不相同,为避免重复投资造成的资源浪费,资源共享、投资互补成了必然的选择。医学多媒体教学的特点是影像资料多、需要使用的软件多,大量的放射影像学图像、临床病例资料等都要求较高的计算机硬件配置支持。低配置计算机根本无法满足播放速度、画质、音质的要求,以主机为例,现在的主流配置四核CPU、8GB内存、1TB硬盘、DVD光驱基本上可以满足教学需要。而光有硬件的配置是不够的,一些常用的软件如Office2010、WPS、Photoshop、Acdsee、Flas播放软件以及影片播放软件等必须同时具备。另外,教学计算机为公用计算机,频繁插拔U盘等存储设备不可避免,杀毒软件的安装及定期升级十分重要,可以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2.2规范课件制作要求,提高医学多媒体课件制作水平

在实际的临床医学多媒体教学实践中,我们经常遇到有的医学多媒体课件因为图形文件、动画文件、文字存储格式不规范,导致播放时图形不显示、动画动不起来、字体显示的效果和制作的时候大相径庭的情况。有的教师由于计算机操作水平有限,多媒体课件制作技术不是很熟练,课件中堆砌大量的文字内容,甚至把整段的课本内容复制到课件中,而有的课件又太过花哨,堆砌大量的图片、动画,导致所要讲授的内容反而成了配角。所以,有必要制订一个课件制作的规范标准,增强课件使用的互通性、共享性、学术性、趣味性,以便正确流畅地播放各种数字化的教学课件,提高教学实效。为此我们提出了以下课件制作要求:

(1)字体大小要适中,颜色要有适当反差,图片尽量使用JPG等压缩格式,以免图片过大导致不能显示,动画或影片使用通用格式。

(2)简洁美观,文字少而精,内容概括性要强、要有条理,尽量以流程图或列表的形式列出。

(3)课件图片、动画、声音、录像等要适当使用。

2.3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临床医学多媒体教学只是一种辅助教学手段,而知识的传承是由人来完成的。适当使用多媒体教学,并和传统教学方式相结合,可以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只有把多媒体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结合得恰到好处,才能更好地强调知识重点,解释知识难点,取长补短,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教师除了制作好课件外,还应做到:

(1)把握教学节奏,不能一味地追求速度,在应用多媒体课件的同时,应适当穿插板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上一篇: 计算机会计论文 下一篇: 小学语文教材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