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诚实守信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5:5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诚实守信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学生诚实守信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C9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1)02-0051-2

为人之道,诚信为本。诚信是个人品德的重要成分,是人类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企业,只有以诚信为本,才能昌盛、兴旺,才能在生存和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

然而,在金钱和利益的驱动下,有人却丢弃了社会诚信,在社会交往中不讲信用。受其影响,高校学生中也出现了不诚实、不守信的现象。高校管理部门一方面采用了各种各种方法来增强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规范大学生的诚实守信行为,取得了一定效果;另一方面,在高校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对完善社会诚信监控机制有着重要作用。

一、当代大学生的失信现象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道德水平,多数大学生把诚实守信作为做人的基本准则。但由于种种社会不良现象的影响,大学生中也出现了失信和不诚实的现象。

一是在学业中的表现。

首先是考试舞弊。有些学生认为大学阶段可以轻松渡过,放松了学习,等到考试来临,才知道大学学习也需要通过努力才能完成学业。为了取得学历、学位,有的大学生想方设法在考试中搞夹带、传条子,希望考试过关。

其次是抄袭、。大学生毕业论文的成绩是取得文凭、学位的决定性因素之一。在毕业前夕,本科院校的学生一边忙着求职,一边准备毕业考试,撰写毕业论文就成了一件烦心的事情。为了“省心、省时”,一些大学生剽窃他人成果,更有甚者竟拿钱直接购买毕业论文。据2004年4月5日《中国教育报》报道:长沙某些高校每当应届毕业生交论文的日子,高校内生意十分火暴,求购者只需注明校名、姓名、联系方式、论文内容和字数等要求,就可以向出售者订购。

二是受经济利益诱惑时的表现。人才竞争日渐激烈,各种各样的考试应运而生。有些不学无术之人,为了在竞争中享有更好的机遇,不惜以重金请大学生代考。为谋一时之利,有的大学生放弃了诚信做人的基本原则,替人代考。

三是在就业市场中的表现:

首先是虚拟简历。市场经济把人力资源推向市场,为高学历、高素质的优秀人才提供了广泛的择业空间。有的大学生为了被用人单位优先录用,虚拟学习成绩、获奖材料。

其次是多头签约。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行为个人提供了适合自己专长的发展平台。但有的大学生在择业的过程中不守信用,与多个用人单位重复签约。这种行为不仅给用人单位在人才招聘、任用和培训上造成了一定的损失,而且严重扰乱了就业市场的正常运行。

四是在申请贷款或困难补助方面的表现。

首先是骗取助学贷款、困难补助等。国家为了使贫困考生获得进入高校学习的机会,制定了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各高校也努力提供各种补助以帮助贫困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有的学生为骗取助学贷款、困难补助而谎报家庭收入或提供虚假证明。

其次是欠贷不还。有的贫困学生在大学阶段享受了贷款助学待遇,顺利完成了学业,毕业后却不提供真实的工作单位,恶意拖欠贷款,造成金融部门因助学贷款得不到正常回收,而不愿意提供更多的贷款助学资金,使后续学生无法享受助学贷款。

大学生诚信问题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大学生诚信度的提升除了需要在大学生中开展诚信道德教育之外,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有效遏制大学生失信现象的发生率。

二、信用档案的建立与利用

诚信档案是由管理部门公正记录被管理者诚实守信,依法签约,认真履约的材料总汇。诚信档案包括银行信誉记录、纳税信用记录、劳动用工合格记录、企业经营规范记录、行为达标记录、其他记录。现有大学生档案主要记录的是大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政治思想表现,而忽略了个人诚信方面的记载。从大学生的种种失信现象看,高校在注重培养大学生诚信道德的同时应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这对监督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及提高社会诚信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立高校大学生信用档案需要高校内部各部门和社会外部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与协调。建立大学生个人诚信记录制度,为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建立提供信息。利用记录表反映学生在校学习期间诚信行为的有关表现,进行跟踪管理。记录表内容可依据学校财务部门、学生管理部门、教务管理部门以及学生所在院(系)提供的各项诚信表现进行登记。以学年为单位对学生的信用进行评议,作出学生个人信用鉴定,为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建立提供信息依据。学校可以利用学生个人信用记录及时发现问题,对问题学生轻者提出批评教育,对严重失信学生给予处罚。

制定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管理办法,做到有章可循。学校不仅应该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纪律方面制定出各种管理办法,对大学生在校期间的个人守信行为及失信行为制定出相应的管理办法和规章制度,让诚实守信者得到表彰,失信者受到相应的批评、教育和惩处

学生档案管理部门要为大学生信用档案建立与查询提供条件。高校不仅要做好传统的人事档案记录,同时也应做好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记录。高校学生档案管理部门,应及时把分散在学校各部门的学生个人信用资料加以收集、整理,并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利用计算机网络系统,建立起大学生个人信用管理系统,为社会有关单位提供服务,方便用人单位对大学生信用度的了解和查询。据2003年12月9日《中国教育报》报道:东北师大在12月6日洽谈会现场推出了“诚信认证”的举措,将2004届毕业生的成绩库、评奖评优结果和计算机过级名单、外语四六级名单、第二学位等相关数据全部带到洽谈会上,供用人单位查询,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

三、对完善社会诚信监控机制的重要作用

当前,我国的诚信状况总体是好的,守信群体占社会的主流,绝大多数人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能坚守诚实守信,把诚实守信视为做人的基本标准。但失信者也大有人在。据2003年5月19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湖南少数党政干部成了赖账大户,拖欠农村信用社贷款20多亿,欠款时间最长的达20年。从社会失信问题的存在及其大学生各种失信表现可以看出,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对社会、高校和个人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完善社会诚信监控机制具有重要的作用。

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有利于自律和他律。高校不仅要对大学生就读期间各种失信、舞弊、欺诈行为进行曝光、惩罚,使其在舆论和谴责声中付出代价,而且还应该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让失信者不仅失去助学贷款、评优等资格,并将失信行为记人个人信用档案,将其个人信用档案和人事档案一并带人用人单位,让失信者为其失信行为付出代价,这样的约束制度既能加强大学生自律,又能重视他律。

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有利于高校的建设和发展。高校培养的优秀专业人才还应具备诚实可信的道德品质。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可以起着提升大学生诚信度的作用。如果现代大学生在校期间时刻把诚实守信当作自己做人的重要标准,高校会因诚实守信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在这一强大的凝聚力和向心力的作用和影响下,高校的办学效力和对外信誉度将会迅速提高,这对高校的生存、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

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有利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选用。改革开放带来了人事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人才的录用不再是分配制度,而是选拔录用制度。德才兼备是用人单位人才选拔的普遍标准。大学生人事档案和信用档案一方面可以体现出求职者的才华,另一方面可以反映求职者的道德品质,有利于用人单位公平、公正的选拔和任用。

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有利于就业市场的规范运行。随着高校教育改革的不断深人,各高校纷纷扩大招生指标,近年来扩招学生已相继毕业,大学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所占比重不断增大,大学生诚信就业不仅有利于就业市场的规范运行,也是就业市场有序运行的基本保证。

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有利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快速发展。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资源的优化配置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离不开个人、企业的共同努力。市场经济是契约经济,需要每个企业和个人诚实、守信。诚信是市场经济得以有效运行和顺利发展的基础和保证。作为当代大学生,他们是未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生力军,高校通过诚信教育,建立信用档案来监控大学生的诚信行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良性发展将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建立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有利于社会正气的弘扬。大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对社会风气的提高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因为大学生年轻,文化水平高,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学业完成之后将步人社会各个不同的工作岗位发挥所学之长。他们既能用他们所掌握的知识、技术为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作贡献,还能以自己的观念、行为影响和改变其他社会人群,促进社会风气的全面提升。

社会失信现状与社会信用体系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没有完善的社会信用机制,使失信现象得不到有效的扼制。为了提高个人信用度,深圳已建立起个人信用征信系统记录。该系统主要面向商业银行,提供个人贷款、信用卡业务的个人授权查询,个人信用有“污点”者将难以贷款,有效提高了金融贷款的信用程度。为了尽快提高社会信用度,全社会应尽快建立个人信用档案,把每一个人的学历、就业、纳税、贷款及按揭等能反映个人信用行为的情况纳人个人信用档案,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为诚实守信者提供机会,更多地开发对诚实守信者的优质服务,让失信者在社会中得不到市场,为其失信行为付出一定的代价,使每个人把自己的信用作为人生的重要价值来运用,时刻经营好自己的信用。

篇(2)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5)21-0184-02

诚信既是一个道德概念,又是一个法律概念。从道德的角度看诚信,诚信的根底在于人具有内在的道德品质;其实施是由内而外,推己及人的,其基础在己,这一过程充分体现了自尊和尊人的道德要求。从法律角度看诚信,诚信作为“一项法律原则,是指当代各国在法律上尤其是在私法上普遍规定的诚实信用原则,它强调的是规范与监督”[1]。从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来说,诚信的意义就更为重要,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大学生树立理想信念的基础。当代大学生应该继承和发扬诚信道德,把诚信道德作为高尚的人生追求,大学生的诚信意识、诚信行为、诚信品质,关系到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在一定意义上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未来。所以,大学生只有养成诚实守信的道德品质,才能真正忠诚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才能牢固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终生奋斗的理想信念。

一、当前高校大学生诚信缺失现状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说文解字》认为“人言为信”,程颐认为“以实之谓信。”可见,“信”不仅要求人们说话诚实可靠,切忌大话、空话、假话,而且要求做事也要诚实可靠。而“信”的基本内涵也是信守诺言、言行一致、诚实不欺。“诚”主要是从天道而言,“信”主要是从人道而言。故孟子曰:“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当前,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总体上是健康向上的,但在一些大学生身上存在着诚信缺失现象。

(一)学习诚信缺失

学生的首要任务就是学习,其次才是从事一些学生组织工作、参加校园文化活动等,但现在有一部分大学生缺失考试诚信,平时抄袭作业,考试也作弊抄袭,就连毕业论文都是从网上下载抄袭他人的。而且随着社会科技的进步,大学生作弊也出现了新的特点。一是作弊队伍不断“壮大”,由过去个别人变成了一群人,不光是学习成绩差的学生作弊,学习好的学生为了得到高分也开始作弊。二是作弊心态发生了变化,由过去害怕偷摸作弊变得毫无羞愧。三是作弊手段有了新形式,作弊工具现代化,由过去夹带小纸条变成现在用手机给答案拍照发微信,以供大家共享,还有的英语四六级考试用“”代答卷等。

(二)经济诚信缺失

拖欠学费,有钱也不去早些交齐学费,助学贷款不按时偿还,这些都是经济上不诚信的表现。助学贷款是国家为缓解高校贫困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求学压力而实行的一种无担保的信用贷款。国家助学贷款不需要担保人,完全凭借大学生的个人信用,这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的重要举措。但助学贷款在执行还贷过程中却遭遇到信用缺失的情况。很多大学生拿到了国家助学贷款却不按时偿还,经济诚信缺失。

(三)学历作假,就业违约

一些高校大学生为了在毕业时能够找到一份好的工作,就在学历和推荐材料上弄虚作假,签订就业协议后又违约等不诚信现象时有发生。具体表现为:有一部分大学毕业生在推荐材料上不能向用人单位提供真实的个人材料。还有的毕业生为了更好地包装自己,将自己最优秀的一面向用人单位展示,而将自己薄弱不足的方面加以隐瞒;还有的学生私自篡改学习成绩,制作假证书、伪造学历档案等。在就业形势严峻的情况下,有的毕业生在履行就业协议上不守信用、随意违约,或是就业没多久就跳槽,打乱了用人单位的用人计划,也损害了学校的形象。

(四)生活方面诚信缺失

大学生生活方面诚信缺失主要表现在同学之间不讲诚信、出卖同学利益、偷盗同学财物,还有的学生恋爱动机不纯,在家庭中为达到个人目的对父母说谎,在学校借阅图书不归还等等。

二、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分析

(一)社会因素

目前,我国社会诚信体系还没建立健全,信用制度尚不完善,对诚实守信宣传氛围不浓烈,人们的诚信意识淡薄。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价值观也跟着发生了很大变化,一切追求利益最大化,拜金主义思想严重,导致一些大学生对物质需求表现强烈,加之社会上一些不良思想和现象也使得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受到冲击,致使诚信意识不强。

(二)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人的思想影响具有一种特殊的感染力和影响力,家庭是孩子接受道德教育最早的地方,也是诚信教育的启蒙学校。家长及亲戚在大学生诚信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而有些家庭在孩子教育上,不注重诚实守信,不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给孩子树立了坏的榜样,导致孩子缺乏诚信观念和意识。还有的家长对孩子不诚信的言行不加以制止和引导,从某种程度上助长了孩子的诚信缺失。其实,在家庭教育中,孩子是父母的影子,而家庭就是复印机,孩子就是父母的复印件。

(三)学校因素

高校的首要任务是培养人才。有些高校在培养人才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传播,却忽视了对学生的德育教育。而诚信教育就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所以高校在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方面力度不够,诚信教育和约束机制不健全,而教师只注重教书,诚信育人功能发挥不到位。这些现象都导致大学生诚信缺失。

(四)个人因素

当代青年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从小在优越的环境中成长,物质条件来得容易,以至于心理承受能力差,意志力不坚强,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自私心态,对外界要求多而不思付出,极少考虑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而只顾追求个人名利。这种自私心理使他们往往重利轻义,不守诚信。当代大学生由于受到各种利益和功利的干扰,许多大学生变得浮躁,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过少,考试时想用作弊等歪门邪道蒙混过关。

三、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一)社会环境

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要优化社会诚信环境。首先应该为全民讲诚信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用诚信作为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倡导诚实诚恳、信用信任,也就是以信用取信他人,对他人给予信任。诚信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领域中基础性的行为规范,也是个人与社会、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再有就是应该为大学生诚信创造环境氛围,通过健全诚信道德方面的相关法制并广泛宣传,增强社会全体公众包括大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构建社会诚信体系,使全体公民不做背叛诚信的事。

(二)家庭

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作用是社会教育、学校教育所不可比拟的,家庭成员在教育孩子时应该言传和身教相结合,家长作为孩子的启蒙老师,在教育孩子方面应做到言而有信,重视孩子诚信品质的培养。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要体现孩子的主体性,引领孩子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发展方向,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首先应该做到,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小事做起,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为孩子树立诚实守信的正面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的诚信教育取得实效。

(三)高校

1.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加强制度建设

大学生诚信档案是一种写实式的纪录,它对学生的各方面有较为全面、真实的记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学历确认,主要对大学生的学历、学位、技能培训证书等合格情况的确认;二是鉴定大学生在校期间的思想品行、学业成绩、任职、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情况;三是诚信证明,包括个人信誉度、奖惩情况以及学生在校内和社会上兼职和其他重大事项中的经历诚信表现等[3]。因大学生诚信档案是写实纪录,建立诚信档案的好处就是大学生会更加注意自身形象,矫正不诚信行为,学生在毕业时可以凭有效身份证件到信用数据库查询自己的信用档案,而招聘单位可以到信用信息管理中心查询求职大学生信用情况,并结合其综合能力决定是否录用。

2.构建和谐诚信的校园环境,发挥环境育人的作用

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环境的必然要求,高校应营造校园诚信氛围。一所学校是否和谐,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全体师生的诚信道德素质,所以高校应该建立诚信教育的长效机制,探索大学生明礼诚信的方法和途径,营造诚信氛围。组织开展诚信考试宣传月活动,设立“诚信考场”,考生自愿报名,考场内不设监考老师,让学生真正理解诚信的意义。成立教师和大学生诚信宣传志愿者服务团,充分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推动整个校园诚信风尚的形成。教师和大学生诚信宣传志愿者服务队要承担起传播诚信道德知识、弘扬诚信道德文化、践行诚信道德行为的重任,通过参与诚信宣传活动,使诚信理念深入人心,为构建和谐诚信校园做出积极贡献。

3.教师示范,做诚信典范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其职责是教书育人,首先是教学生做人,如何做人,做一个怎样的人。要塑造高尚道德的人才,必须要认真贯彻诚实守信、言行一致的行为规范,注重为人师表,追求以德立身。教师的示范性很强,教师讲诚信,不仅会成为学生的榜样,而且还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4.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强诚信教育,培育诚信文化

高校可将诚信教育寓于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比如开展“守信为荣,失信为耻”诚信专题讲座,邀请诚信道德模范讲述诚信的意义,普及、宣传诚信知识,组织专业人员为大学生讲解助学贷款的申请、办理、还贷及诚信档案知识,开展诚信助学贷款讲座,开展以诚信为主题的辩论赛和演讲比赛。通过这些活动,将说教色彩浓厚的教育转变为大学生乐于接受的形式,从而加强诚信教育力度。

(四)个人

孟子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要求之一。诚信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加强自身思想道德修养,增强理论知识的学习,树立诚信观念,认识到诚信的重要性,讲诚信、讲道德,言必行、行必果,诚实守信、表里如一。在学习、考试、撰写论文、日常生活和经济行为中真实诚恳,为自己塑造一个诚信的人格。

总之,诚信是立人之本,是一种不可缺少的道德修养,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要加强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就应该优化社会诚信环境,营造诚信氛围;高校应加强学生诚信教育,发挥教师立德树人的榜样示范作用,丰富诚信文化,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大学生自身也应该加强道德修养,培养诚实守信品质、塑造完美人格。

参考文献:

篇(3)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13X(2012)07-0178-01

大学生学术诚信是大学生在对待学习的态度上要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在学术研究领域表现出来的诚实守信行为,是关乎大学生为人、为学的基本问题,不仅影响大学生的求学生涯,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也有重大的影响。学术诚信表现在课程论文诚信、学术论文诚信和学位论文诚信三大方面。要求大学生亲自参与或完成论文写作,不得抄袭剽窃他人论文,论文中数据真实准确,正确引用参考文献,在学习活动中诚实、守信、不作伪、不欺骗。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否讲学术诚信,与他们对学术诚信作用的认识能力和对学术行为的辨别能力有直接关系。因此讲学术诚信对大学生来说具有重要的作用。

一、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面临的问题

目前,大学生对学术诚信作用的正确理解程度较低, 对于大学生学术诚信的内容不了解,因此不知道是否应该讲学术诚信,更难以做到自觉的讲学术诚信,因此也就难以正确看待学术诚信的作用,难以从诚信的高度辨别其正与误,难以分清哪些行为是诚实的表现,哪些行为是不诚实的表现。以考试作弊为例,多数大学生对考试作弊是持宽容态度的。据调查“有15.7%的学生认为‘深恶痛绝’,33.8%的学生表示‘无可奈何’,50.1%的学生表示‘可以理解’”。对于在实验中随意拼凑数据,极少有学生认为是不诚实的行为。“44.1%的学生认为是‘不诚实的行为’,35.3%的学生认为是‘完成作业的捷径’,18.4%的学生认为‘无可厚非的事’。”大学生对于学习过程中出现的考试作弊、论文、作业抄袭等有悖学术诚信的行为的认识说明,有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对学习中的不诚实行为缺乏明确的辨别能力,表明大学生违反学术诚信的行为比较普遍。因此,针对大学生的学术诚信问题,高校不能再对“诚信教育”漠然视之了。

二、大学生学术诚信问题出现的原因

大学生的学术诚信主要表现在自觉遵守考试纪律、不违规,自己撰写科研论文、不抄袭这两方面。近年来高校内部各种学术失信现象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考试作弊现象屡禁不止,论文抄袭、剽窃行为已成为公开的秘密,因此将学术诚信问题的全部责任归咎于学生未免有些不全面。在这方面,教师、学校及教育相关部门应该进行更深的反思。当前大学的考试制度和考试模式的弊端是大学生学术诚信问题的成因之一。当前大学的考试,内容与现实严重脱离,标准化、机械化的考试内容迫使学生死记硬背,学生考试临时抱佛脚是常事,在这种情况下作弊难以根除。由于受到我国现代社会转型期负面效应的影响,大学生群体出现了急功近利的思想,为了奖学金、毕业、就业等眼前利益,不惜考场作弊、抄袭、剽窃他人论文,因而敢于置学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和学校的声誉于不顾。长期以来,我国的教育体制偏重于培养学生的解题技能和应试能力是引发学风不正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我国教育市场化的大背景下,教育的首要任务似乎并非是为了获取知识,而是获取文凭。“只要教育机构和教育主管当局垄断了文凭的发放权力,只要教育主管当局把考试当作一个产业抓住不放,我们就不能指望考生放弃通过非法的手段进行博弈。”

当前个别教师未能承担起“身正为范,学高为师”的神圣使命,也没完成好“传道、授业、解惑”的言传身教职责,没有考虑到学术生产必须遵循一些基本规律,没能充分考虑到尚处于学术生产“初级阶段”的大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在论文写作中提出了一些过高的要求及不切实际的规定。另外,什么是抄袭,什么是剽窃,什么是合理的借鉴,怎样按照学术规范正确引用别人的观点,这些学术基本规范教育的缺失,也加剧了大学生论文抄袭的泛滥。大学生毕业后将在各行各业中承担起重要的社会责任,有些还将继续攻读硕士、博士学位,从事学术研究工作。如果基本的学术规范意识和社会诚信品质不能在学术起步阶段就树立起来,无疑将会对以后的学术研究和社会发展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随着网络的普及,现在大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变得便利和通畅,一些人毕业论文写作也已由写论文变成了拼凑论文。第一天在网上搜索一些相关资料,第二天将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复制和整理,第三天定稿打印,已成为部分大学生撰写毕业论文的真实写照。制度上的不健全和管理的松懈是大学生违背学术诚信的现象的另一个原因。学生管理制度对不讲学术诚信的行为缺乏约束,不讲学术诚信的学生照样可以参加各类评优、评奖,这种制度上的欠缺无形中助长了学生违背学术诚信的行为。此外,教师对抄袭作业的学生无可奈何、对考试作弊的现象无动于衷,也纵容了学生不讲学术诚信的行为。

三、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的对策

“重视学术道德教育,不仅关乎学生诚信品质的培养,也是发展我国高等教育,推动学术创新的重要保证。”大学的一个主要任务就是使学生能够成为创造新知识、形成新思想的人。对大学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规范大学生的学术行为,营造一个健康的学术氛围,不仅有助于学生养成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精神,而且会为他们日后的工作和研究奠定良好的基础,使他们成为社会主义的栋梁之材。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不仅教师要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而且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社会各界要尽量为大学生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加大对大学生学术规范教育和学术道德教育的力度,让学生清楚什么是违反学术道德的行为,违反学术道德将会产生怎样的社会后果,从而使学术规范和学术道德内化为学生根本的学术信念,使学术诚信转化为学生具体的学术行为和社会行为,真正培育起大学生务实求真的良好学术作风和社会诚信品质。

要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首先要从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入手,端正学习风气。思想政治课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以诚信教育作为教学活动的主线,通过案例教学、事迹报告等多种贴近大学生思想实际的教学形式加强大学生诚信道德意识的培养,不仅从道德认知上教育学生讲究诚信,而且帮助大学生用诚信来规范日常行为,做到知行统一。专业课教师在传授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注重对大学生学术诚信的培育。从自身做起,从细微处着手,在带领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每一个数据的获得,每一个资料的引用都做到准确无误,做好示范,将诚信教育渗透到学校教育的每一个环节,重点突出在学术上诚实守信的教育内容。辅导员要做好诚信教育的宣传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有益的诚信实践活动,使诚信教育贯穿于大学生课外活动全过程,在校园内形成一个讲诚信者人人赞扬,失信者个个鄙视的校园道德氛围。大学生只有诚实对人、对己,才能诚实对待未知,也才能学到真知。开展诚信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学术诚信意识,从而约束大学生的学术行为从而形成一个以诚信为荣,不讲诚信为耻的学习氛围。

其次在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中,必须制定科学合理的学术管理制度。因此,必须从制度层面上加强大学生学术诚信建设。通过建立科学的学术管理制度,使大学生学术诚信有制度上的保证。除了加强管理,开展学术自律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途径。大学生讲学术诚信离不开外在的制度约束,但是更要靠大学生的自律。因为只有当学术诚信内化为学生的一种稳固的道德信念,学生自觉遵守学术诚信,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再次,开展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必须营造良好的学术诚信环境。要积极发挥教师在开展大学生学术诚信教育中的示范作用。高校在教师中要大力加强学术诚信教育,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育人之本乃是诚信。要求学生做到的,教师首先要做到“言必行,行必果”。诚信教育绝非只是德育课的内容,教育是个有机的整体,诚信教育必须贯穿在各科教学中,只有这样才能形成一种教师讲学术诚信、教师带动学生共同讲学术诚信的良好氛围。

大学生肩负着建设未来社会的使命,因而对大学生进行学术诚信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大学生良好的精神文明和道德风貌,更是为了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专业技术水平、为社会培养符合市场经济道德、法律规范要求的合格人才,只有这样高校才能不负党和国家对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人才的殷切希望。

参考文献:

[1] 王永明,李 静.论大学生诚信体系的构建[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5(6).

篇(4)

【关键词】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诚信教育;缺失表现;提高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项事业建设取得了圆满的建设成果。这其中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作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诚实守信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当前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培养与提高大学生诚信教育是高校教育的一项主要任务。是的,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一群特殊的群体,在社会多元化发展趋势及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很多大学生缺乏诚信。对此,文章首先论述了诚信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之上,针对当前大学生诚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成因进行了几点分析,最后提出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对其加强与提升诚信教育的对策做了详细讨论。

一、诚信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重要性

一方面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不断地传承发扬下去,可以说,诚信是一个人道德素养的主要标志,在人类的处事行为中起到了正确的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诚信教育在当今的高校教育事业发展中,已经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主要、核心组成部分内容。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各国经济互相推动,为此,对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言,诚信代表了更多。诚信是治国之本,更是治国理念。在当今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对其进行诚信教育与培养,让大学生正确树立“三观”,同时也是促使他们建立正确的思想政治理念,引导他们如何做人、处事。与此同时,培养大学生诚信教育,让他们抵制腐败思想、远离社会不良风气。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诚信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提升他们的理想与信念,从而有更多的诚实守信者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二、当前大学生诚信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及成因

1.考试诚信缺失——考试作弊。虽然高校针对大学生考试制定了很多严格的制度,监考老师也很严格,但是避免不了大学生作弊现象。很多时候,作弊发展速度极快由起初的几个人已经蔓延发展到几十人,可以说已形成团伙作弊了。而且他们作弊方式大多数都是使用通讯技术,其手段层出不穷,防不胜防。有些学生为了考试能够通过,就在事后给老师送礼、请吃饭等,已达到让老师给自己加分的目的。

2.信贷诚信缺失——恶意托贷款、不交学费。大家都知,国家为了能够让困难学生继续上学读书,可以不用担保人为贫困生向学校提供助学贷款,这一善举使得很多学生有钱也不交学费,恶意拖欠,让学校与银行感到很为难。可以说,助学贷款让很多学生丧失了信贷诚信、也遭到了狠狠的重磅打击,大学生这样做,就是对国家、对学校失去了诚信。

3.学术诚信缺失——论文抄袭花钱找人。一直以来,我们知道有很多学术造假信息,这个问题已经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为了打击学生学术造假信息、杜绝抄袭,高校也做出了一些惩罚对策,但是也避免不了还有个别学生在论文写作上,仍然继续抄袭、花钱。多数情况,这些花钱找人学术造假的学生或是为了完成作业,往往是对自己要求不高,对他人要求高。

4.就业诚信缺失—与企业签约之后,不喜欢就无故毁约。面对着大学生就业压力之大,很多学生老早的为自己就业想了出路,只要毕业就可以参加工作,于是就给用人单位送礼,不择手段买到这份工作。但当他们参加工作之后,却远不如自己所想象的那么好,于是便毁约。另外,多数情况下,许多大学生在应聘工作的时候,对自己的个人能力以及其他方面,夸大其词,又说自己工作经验丰富无比等等。总之这些都是缺失就业诚信。从以上大学生诚信方面上出现的问题来看,其原因主要就是因为:部分大学生会受到家庭教育的影响,父母在教育子女的时候,忽视了言传身教。另外,会出现这种现象,也是受到了一些社会不良风气影响,让他们觉得诚实守信就是吃亏、更行不通。同时,学校在对学生进行诚信教育中,也是缺少诚信教育。有些时候,有些老师为了评职称,就采用学术造假、抄袭、或是找人等现象严重,这也给学生在诚信上形成了阴影。

三、加强与提升大学生的诚信教育对策

1.通过大力宣传,为大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诚信教育环境。要以学校为阵地,把诚信教育渗透到每个环节当中去,从教学系统的整体认识诚信教育在大学教育中的“生命线”地位。同时注重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切实解决诚信教育存在的问题,从建立和健全相关制度入手,严格进行管理,并综合利用经济、法律手段。确保齐抓共管形成强大的教育合力,使诚信教育得到加强、改进。

2.打造诚信榜样,起到示范作用。运用诚信典型与楷模开展教育。注意树立诚信楷模,促使大家学有榜样。推崇助学贷款还款模范、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等,在全社会形成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舆论氛围,引导大学生自觉树立诚信意识。

3.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和教育活动。注重利用节日进行教育和实践,增强诚信体会;坚持在重要场所和活动中进行诚信教育,陶冶情操,增强荣誉感与团队精神;占领网络宣传的阵地,强化网上宣传和管理;依托精神文明活动鼓励大学生参加文明创建活动,切实提高素质;通过社会服务活动开展志愿服务,增强他们的责任意识。

篇(5)

随着西方文明的涌入、网络时代的到来,当代大学生传统的价值观念受到了强烈的冲击,导致了大学生群体诚信缺失现象日益严重,如考试作弊、伪造求职履历、恶意拖欠助学贷款等现象频有发生。因此,加强大学生诚信教育成为高校亟待解决的课题。本文认为只有将社会、学校、家庭以及学生个人“四位一体”进行“综合治理”,把校正大学生诚信问题作为一项系统工程,才能够取得显著的成效。

一、构建社会诚信氛围,为大学生守诚信营造良好的外部条件

1.构建社会经济诚信氛围

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营造健康有序的竞争环境是人们自觉奉行诚实守信,承诺践诺的关键所在。目前我国经济社会进入非常关键的转型发展时期,许多人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迷失方向,急功近利、言而无信;偷税漏税层出不穷,假冒伪劣产品铺天盖地——这些不诚信的经济行为对整个社会信用环境和信用制度产生了极大的破坏。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诚实守信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灵魂,只有不断完善市场经济体制、机制,着力打造诚信的经济环境,全面提升社会成员的诚信意识,让诚信者站稳脚跟,获得利益,不诚信者失去人脉,面临淘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构建社会法制诚信氛围

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不仅需要道德的约束,也要依靠法制的约束。仅仅依靠道德约束的诚信在今天的社会显得有些苍白无力,只有发挥法律的约束职能,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全社会诚信氛围的构建与完善。首先,建立健全社会信用管理体系,尽快完善包括金融、信贷、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中的信用制度的立法工作,使得在打击不诚实守信的行为方面有法可依。其次,加大执法力度,使失信者不仅承担诚信缺失的道德责任,而且还应当使其承担法律责任,甚至秧及未来更大的利益,提高其失信成本。最后,加大对公众的法治教育力度,使人们知法懂法,懂法守法,让诚信在大学生的心里生根发芽,在我们的生活中遍地开花。

二、发挥高校主体作用,开展大学生诚信教育

1.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

要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氛围,应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学校要不断完善自身管理体制。在诸如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诸如奖学金、学生干部评选、党员选拔等政策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强工作的透明度和公正性,避免暗箱操作,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诚信环境。其次,采取多种形式开展诚信教育活动,如诚信专题讲座和报告会、诚信论坛、诚信征文等。通过一系列以诚信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寓教于文,寓教于乐,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使得诚信这一传统美德成为大学生活乃至今后人生道路的永恒旋律。

2.构筑大学生诚信教育网络体系

高校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媒介作用加强诚信教育。高校通过建设主题教育网页或网站,积极开展生动活泼的诚信教育活动,引导学生正确的使用网络上的信息;用科学的理论和正确的舆论导向占领网络阵地,积极倡导诚信上网、文明上网;学校还可以在互联网上搭建互动平台,让学生以实名身份进入论坛进行相关问题的讨论和交流,同时教师也可参与其中,加强与学生的沟通和互动,及时了解学生的各种言论和思想,通过正确的引导与监督,使他们明辨是非,分清真伪。只有这样,在对大学生开展诚信素养的教育时才能做到因地制宜,有的放矢。

三、净化家庭诚信氛围,促进大学生诚信教育

1.家长要确立正确的诚信教育观念,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部分家长在孩子的教育问题上重智轻德,实际上,随着社会的发展,那种“死读书”、“读死书”的人已经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家长们要注重对孩子有关孝敬父母、爱国爱民、诚实守信、团结协作等高尚道德品质的培养,这对孩子诚信观念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家长也应率先垂范,充分发挥榜样示范的作用。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反馈到孩子大脑中的第一印象。当家长发现孩子有不诚信的行为和想法时,一定先要自检自己是否在生活的细节中存在同样错误的想法与举动,惟有如此,才能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充分发挥榜样的作用。

2.家长要重视与学校的交流与沟通

随着高校进一步扩招,在校大学生的人数激增。学校对大学生的管理更多的是宏观指导,不可能面面俱到,这就需要家长与学校的密切配合。孩子刚进入大学后,会有一阵“断奶期”,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所有的事情全要自我打理,自己判断,自己决定,这时他们会非常苦闷和矛盾,所以家长一定要与学校、教师密切联系,紧密配合,才能够第一时间了解孩子的思想动态,尤其是在思想品质方面的表现。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的诚信教育活动,也必须由教师和家长同心协力,让大学生们自己认同和接受,才能增强其针对性和实效性。

四、从大学生个体入手,提升大学生自身诚信意识

1.树立大学生的诚信自律意志

诚信自律意志,指的是人们履行诚信原则和规范时,自觉地克服各种困难和阻力的能力和毅力。大学生要逐步树立诚信自律意志,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尊重自己的人格,注意自己的言行,要通过诚信的学习和实践,不断将诚信理念内化为自身的道德观念和准则。二是要经常反省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是否符合诚信规范,不断向好的榜样看齐,要善于自我批评、及时纠正。三是要时刻提醒自己不能因私欲膨胀而突破诚信道德底线,保持诚信品德,决不能做有悖于诚信的事情。四是要不断鞭策自己,以诚信处事为荣,积极进取,勇于创新,才能在社会中抢得成功的先机。

2.养成大学生的诚信行为习惯

诚信行为习惯是指人们在进行社会联络与交往时所表现出的自发的、带有主观意识倾向的稳定的诚信行为。人们只有将诚信规范内化为稳定的“诚信行为习惯”,真正的诚信才能彻底实现。大学生要想培养出稳定的诚信行为,就要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如“三下乡”社会服务、“四进社区”志愿服务,自觉地观察社会、体味人生、体验生活,了解国情民意。诚信的最高境界是“慎独”,大学生在践行诚信行为时要人前人后都一样,言行一致,言必行,行必果,努力改造自己的主观世界,养成稳定的诚信行为习惯,把自己塑造成德才兼备的大学生。

参考文献:

[1]许项发.诚信体系建设的根基在文化[j].理论导刊,2003,(2).

篇(6)

诚信作为一种道德要求,是个人立身之本、成事之基、处世之道,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进步之源。我国早在古代就把诚信作为“仁、义、礼、智、信”五常之一,以至于可以“去兵、去食”而不可无信。诚信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基础性道德规范,更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必须具备的优良品质。诚信教育是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迫切需要的主体行为规范。

一、现阶段大学生诚信教育的涵义

诚信作为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包括诚实和守信两个方面。诚实是指真诚不伪,诚信不欺,真实不妄,精诚不懈,其强调的是真实;守信是指遵守自己的诺言,实践自己的诺言,言而有信,行有必果。“诚”更多地是指“内诚于心”,“信”则偏重于“外信于人”当然,这种区分并不具有绝对的意义,二者是相互贯通,互为表里、互相补充的。“诚”是“信”的基础、前提,“信”是“诚”的结果、归宿。有诚则有信,无信则必不诚。

二、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现状

青年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诚信品质的塑造、诚信习惯的养成是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重要课题。当前,青年大学生的诚信现状总体是健康向上的,绝大多数同学在政治思想、求知学习、人际关系、求职就业、实践活动等方面都能够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修身养性的基本准则,身体力行。但是还存在着诚信缺失的现象,具体表现在。

(一)学业诚信。

在大学生中存在学习动机和态度都不够端正,存在抄袭作业、替人报勤、参加考试作弊现象的出现,有的不惜重金买题、买工具,有的写论文抄袭、杜撰实验数据等等。大学生论文存在抄袭现象已是“公开的秘密”,无论教师还是学校都对此十分明了,大家亦都有接受的“心理准备”,但如此多的大学生自己承认抄袭论文,却着实令人惊讶,启人深思。

(二)生活诚信。

生活在大学生中间,就接触发现的问题而言,首先表现在一些大学生社会公德观念淡薄、诺而无信、不守道德规范的现象依然存在;其次,表现在个别大学生侵占学校利益,有钱买手机和电脑,却长期拖欠学费和住宿费;再次还存在个别人冒充特困生获取国家助学贷款或困难补助金,一些同学明明有还贷能力却不按期还款、付息。

(三)工作诚信。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在今日社会就业形势下,招聘应届毕业生是一个具有一定风险的决策。而一些毕业生在求职过程中,为了获得一份称心如意的工作,在填写就业推荐表和撰写自我简介中存在弄虚作假的现象。大学生追求个人的美好前途本不为过,但是过于的功利,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其结果是导致应届大学毕业生这一整体形象受损,使得后代的毕业生要承担前辈们种下的恶果。

总之,大学生中确实存在着诚信缺失问题,需要认真对待,分析其特点和产生的原因,才可能对症下药,寻找有效的教育方式。

三、大学生诚信缺失原因分析

透过事物的现象才能抓住事物的本质。造成现阶段大学生诚信缺失是由多种消极因素合力的结果,原因是多方面的,只有认真分析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才有可能提出有针对性的救治办法和措施。

(一)历史沉淀的负面影响。

长期以来,在中华民族的文明发展史上,虽然形成了“童叟无欺,相互礼让”等诚信的经典之句,但在封建社会的长期专制下,人们的诚信意识也存在着扭曲的一面。大学生身处现代中国,却自小接受建立在自然经济基础上的封建社会诚信观教育,与现代诚信观必然有所冲突,一定程度影响了现代诚信观的传播。

(二)高校诚信教育的滞后。

近年来,高校在大学生诚信素质教育方面表现滞后。高校对大学生信用意识的教育几乎是空白,国内许多大学还没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系统的大学生诚信机制,对大学生进行诚信的管理、规范和约束,使得高校大学生的诚信教育明显滞后于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

(三)家庭教育的消极因素。

家庭教育对学生的诚信教育起着重要的作用。当代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这样就使得他们养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有时候他们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惜一切代价。另外,有的家长为了帮助孩子实现自己的私利,也会教唆孩子如何去行贿、舞弊。

(四)学生自生修养的失调。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大学生认为要想在社会上立足,就得掌握一定的科学知识,拿到计算机和英语等级证才是硬的,误以为这些外在的硬件越多,就越有竞争力,而诚信与今后工作无关紧要的内隐的软件,则是可有可无的。

四、加强现阶段大学生诚信教育救治的对策

高等院校的诚信教育事关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兴旺发达和社会主义的兴衰成败,事关高校的生存与发展,学生的前途与命运。积极探讨诚信教育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出新一代具有诚信品质的高素质大学生,是每个高等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一)把握整体,加大宣传教育力度,营造良好诚信教育环境。

学校诚信教育的落实离不开整个社会大环境的支持。首先,各级政府和公检法机关要齐抓共管,宣传教育广大群众要诚实守信,同时要严厉打击盗窃、欺诈、假冒伪劣、偷税漏税等不诚信行为。其次,要营造校园诚信氛围,要大张旗鼓地宣传诚实守信光荣,违约失信可耻。充分利用学校的资源和阵地,积极主动地培养学生的诚信意识,用榜样的力量进行诚信教育,营造出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和氛围。

(二)要深化大学生诚信实践教育。

诚信品质的养成要在认识的基础上付诸实践。大学生通过实践,可以从中真切地感受到诚信对社会对自己的影响,进而自觉做到诚实守信。事实证明,通过大学生多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甚至从社会中上当受骗的经历,都会在每一位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影响。因此,应当鼓励大学生从大学校园的象牙塔走出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社会环境中强化大学生诚信教育。

(三)严格制度管理,建立诚信品质培养的长效机制。

诚信素质的培养,仅仅靠诚信教育是不够的,必须辅之以信用评价,即建立大学生诚信档案和合理的学生整体评价体系。

首先是诚信档案,要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每学年进行评估,以其作为学生综合测评、奖学金评定、研究生保送、三好生评选、入党申请人考察、信用贷款等行为的主要依据。诚信档案的建立,使学生有了第一个信用记录,这是大学生的第一份宝贵资源,更是一笔无形资产,作为一种写实的档案,在学生毕业时,这份信用档案将跟随学生的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记录延伸到社会,推动大学生市场化就业机制的进一步完善,并且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

另外,学生诚信整体评价体系,应包括学习诚信体系、经济诚信评价、生活诚信评价、择业诚信评价四大标准。

总之,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更是大学生立身之本、做人之道。现阶段大学生诚信缺失不仅引起党和国家的关注,也倍受高等院校的重视。大学生诚信教育救治已成为当前高等院校面临的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教育问题。我们一定要寻求积极有效的方法,切实有效地推进这一重要的诚信教育。

参考文献:

[1]符子娇.大学生诚信问题与现代诚信观教育[J].中国知网海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4).

篇(7)

二、活动指导思想

1、诚信的言行和作风,自始至终贯穿于活动的全过程。

2、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确有实效。

3、宣传社会,扩大影响,带动身边的人。

三、活动设计

(一)活动准备

(二)活动形式

1对学生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教育。

(1)、文明礼貌教育。文明礼貌是诚信品质的外在表现,文明礼貌,包括各种场合的文明礼仪,文明的行为举止,使用文明礼貌用语等。通过外在的文明礼貌行为实践养成诚信的内存品质。

(2)、遵纪守法教育。自觉遵守社会、学校纪律和法规,是一个人良好社会信誉的标志。遵纪守法教育包括:遵守各种社会法规、教育法规和学术交流的各种纪律,培养遵纪守法的意识和个人的社会信誉意识。

(3)、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的教育。真诚待人、诚实守信,是诚信在人际交往中的表现。包括真诚的理解,看待他人,善待他人,做人要诚实,人际交往中要信守承诺等。通过真诚待人和诚实守信教育,建立和诣的人际关系,体验自尊,提高个人的社会亲和力。

(4)、乐于助人的教育。乐于助人是诚信品质的体现。包括:富于爱心和同情心,力所能及、主动地帮助他人,把帮助他人视为自己的需要。通过乐于助人教育,提高关心他人的能力和积极情感体验。

(5)、言行一致辞和学会负责教育。言行一致和学会负责是诚信教育的本质要求和重要内容。包括:说和做相一致,对自己、家庭和社会负责的意识,做一个负责任的人。

(6)、诚信立人教育。诚信立人是诚信教育的核心目标和内容。包括,确立诚信立人的意识,把诚信作为做人的准则。通过诚信立人教育,唤起自我完善的意识。

2、各班利用晨会、午会和班会时间组织班上学生进行诚信活动的大讨论。

3、学生征文活动。学生围绕诚实守信,正确对待学习、生活,诚实对待考试、升学等内容写作,可以是观点鲜明的议论文,也可以是反映学习、生活中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等。

四、活动总结。

一、 诚信教育活动的主题

塑造诚信大学生,构建诚信校园

二、诚信教育活动的目的

引导学生明了诚信的本质和内涵、诚信与道德、诚信与大学生成才的关系,自觉地做一个诚信的大学生;通过诚信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说诚信话,办诚信事,做诚信人”的诚信观念,号召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自觉加强诚信建设,牢固树立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信用意识和道德观念,养成诚信待人,诚信处事,诚信学习,诚信立身的良好习惯,把学生培养成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的诚信大学生,共建和谐校园。

三、诚信教育活动的时间

5月 8日(星期五)至 5月 25日(星期一)

四、诚信教育活动的具体安排:

1、全系动员宣传。

制作一条以“树诚信学风,做诚信学子,创诚信校园”的横额,加强舆论引导,积极营造诚实守信的校园氛围。由系团总支宣传部负责。

2、诚信格言征集比赛。

组织各班团总支开展诚信格言征集活动。征集要求:诚信格言要以“诚信”为主题,提炼对诚信的认识、看法与领悟,要求精练、深刻,对他人能够起到启迪、教育作用,字数不超过 30 字。系部将从中推选3-4条报院团委参评。

截止时间:2009年 5月 18日(星期一)上午 12点前交到系办团宣处。

要求:打印、手写均可。

稿件数量:诚信格言每个团支部1条。

3、诚信征文比赛。

由团总支宣传部组织诚信征文比赛活动。征集要求:诚信征文要以“诚信”为主题,写有关诚信的认识、看法与领悟,文章要对他人能够起到启迪、教育作用,字数八百字以上,文体不限,要求原创。(原已参加学院“平安、诚信校园”征文的稿件可直接参评)系部将评选出部分优秀文章给予奖励。

4、开诚信教育主题班会。

各班团支部在考试前利用晚点名时间要召开以诚信为主题的班会,请本班班主任到场进行现场的诚信教育。

5、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

考试前每个班级都要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每个同学的都要在本班级的承诺书上签名,以加强每个同学对今后考试的诚信承诺,真正增强同学们的诚信观念,用诚信为校园添光彩。

篇(8)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全人类所认同的道德规范。诚信,对于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促进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等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当代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他们的诚信状况将直接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为了解和掌握大学生的诚信状况, 增强他们的诚实与守信意识, 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诚信教育, 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 对高职院校大学生进行了诚信状况的问卷调查。本次调查共发出问卷500份, 回收问卷408 份, 回收率达到81.6%。 覆盖了各个年级不同类别的学生,现结合问卷的内容和统计结果, 就目前高职大学生的诚信状况作如下简要分析:

一、对于目前大学生诚信状况

对于目前大学生诚信状况,总的来说是好的,但不容乐观。具体如下表所示:

二、目前大学生存在的诚信问题及原因分析

1.存在的问题

对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在诚信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有考试作弊、无故拖欠学费、论文剽窃、求职失信、交友失信、还货失信等方面,各方面严重程度如下表:

(1)对考试作弊行为

(2)关于欠费问题

(3)关于毕业论文的问题

(4)择友方面的问题

5.求职材料作假现象

2.大学生诚信缺失现象的原因分析

(1)造成同学故意欠费的原因主要有

(2)目前高校学生中直接下载论文之类的现象比较普遍的主要原因

(3)近年高校教师中频繁出现的论文剽窃现象带来的影响

(4)学校的诚信教育

(5)社会环境的影响

由此可见,造成大学生诚信问题有很多因素,主要有社会、家庭、学校等因素。社会因素如社会道德伦理氛围、政府官员的腐败、市场经济中欺诈坑骗、假冒伪劣、企业间拖欠的“三角债”、近年高校教师中频繁出现的论文剽窃现象、人际交往中的不信任等都强烈地预示着诚信意识的弱化和丧失。家庭原因:如有的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和日常生活起居,忽视或根本不进行道德品质方面的引导。少数家长疏于管理自己的孩子,任凭孩子自由发展,甚至把错误思潮带回家中,对孩子产生负面影响;也有的家长自己就不讲诚信,没有起到表率作用,这些对学生的诚信品质养成都是不利的。学校因素有:高校一直强调道德教育,但学校没有进行系统的、长期的诚信教育,只是针对某些问题(考试作弊、就业诚信)等开展一些活动,见珠打珠,见子打子,成效不大。不少学校德育教育形式单调,重灌输,轻实践;重量化,轻定性分析;太封闭,缺乏开放性。另外,学校本身的诚信也存在问题,如学术腐败、科研浮躁;学校招生、毕业生就业、各类评估上虚假行为等,这些都会对学生的诚信教育产生负面影响。

三、大学生诚信教育的对策

从调查中得知,大学生认为改善当前高校诚信现状最切实可行的措施是: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44.4%);开设专门的诚信教育课程,加强对学生诚信素质的培养(34.%1);建立学生个人诚信档案(33.8%);完善学校相关规范,形成诚信监管体系(30.6%)。见下表:

1.加强宣传引导,营造良好的诚信氛围

教育是在社会大环境下进行的,没有与教育的目标相一致的环境,任何教育都是苍白无力的。因此,营造一个政府讲诚信、公众讲诚信、人人讲诚信的社会大环境非常重要。社会、学校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杂志等新闻媒介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舆论监督作用,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宣传和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努力营造“讲信用光荣,不讲信用可耻”的舆论氛围,使“诚信”观念深入人心。加强宣传导向,在全社会开展以同志倡导的“八荣八耻”为内容的诚信教育,充分发挥大众传媒的宣传功能,在全社会倡导和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社会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学校要积极营造“讲诚信光荣,不讲诚信可耻;讲诚信得益,不讲诚信损益”的校园氛围。如果诚信的行为得不到鼓励和表彰,不诚信的行为没有受到谴责和制裁,谁诚信谁就吃亏,不诚信反而得益,那么诚信的风气是永远推广不了的。学校要通过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和荣辱观,使诚实守信成为大学生自觉追求的行为准则。

2.加强诚信教育,切实提高大学生诚信素质

高职院校要成为培养诚信教育环境的沃土。首先,应制定对大学生分阶段的诚信教育计划,并注重教育的实效性。对大一学生要进行基本的诚信教育,让学生清楚诚信的含义及诚信对每个人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性,引导学生入学后刻苦学习,诚实应考,诚实做人。对大二学生进行专业方面的诚信教育,主要结合毕业后将从事的职业进行职业道德方面的诚信教育,强化信用是职业生命的观念。对大三学生主要进行面对社会的诚信教育。教育大学生具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去迎接社会对自己诚信意识的检验。第一,教育者应做诚实守信的表率。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具体组织者和实施者,是学生的表率,要求学生做到的,教育者应率先做到,做到言必行,行必果,并自觉接受学生的监督。与学生切身利益相关的奖学金、助学金的评定,学生干部评选,评先选优工作等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增加透明度,不弄虚作假,不欺上瞒下,使学生体验到学校的自身行为和对学生的教育要求是统一的,言行尺度是一致的。第二,创建良好的校园风气和育人环境。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自身要树立良好形象,按章办事,制度面前人人平等;高校还应致力于建设具有本校特点的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利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作为实施诚信教育的有效方式,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求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真诚,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3.完善学校相关规范,形成诚信监管体系

大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 但其社会化并未完成,他们还缺少独立法律主体地位。大学生缺少独立的法律主体地位,就没有独立的法律人格,没有责任心,没有为自己的行为负责的法律意识,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仍有可变性。诚信既要求个人的内在自我修养和觉悟, 又需要有很强的外在约束、规范,这就要求我们完善学校的相关规范,诸如:制定加强考风考纪的管理办法,加强师德建设的若干规定, 学生助学贷款管理办法, 催缴学费管理办法和学生诚信考核评定制度等,通过一系列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引导学生积极践行诚信, 在引导学生诚实守信的同时,对失信行为予以严肃惩处。在制度的执行中一定要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 这样才能强化学生的法制意识, 制约不诚信行为的发生。

建立、健全校园舆论监督制度, 形成自律和他律相结合的机制。学校充分利用宣传栏、校报、广播站等舆论阵地的监督功能,对学生的失信行为进行曝光,并记入学生档案等,促进学生诚信人格的形成。

4.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健全社会诚信评价机制

(1)建立学生诚信档案,如实记录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学生的基本情况、品行说明、学习成绩、信用记录、奖惩等情况,实行电子化管理,在学生毕业时,信用档案跟随学生人事档案一并交给用人单位,从而将学生的信用纪录延伸到社会。

(2)建立科学的诚信评价机制。对大学生的诚信状况进行定量记载和定性评价,根据评估情况,适时开展各种教育活动,使诚信教育措施的实施在时间和空间上更具有针对性,更趋于合理。

(3)建立学生个人信用系统,在为学生提供助学贷款、勤工助学岗位和困难补助的同时, 考核他们的诚信指数, 考察学生在校表现、成绩和费用交纳等情况并记录在案, 从而提高学生们讲诚信的意识。

(4)完善惩罚机制,增加失信成本。社会惩戒机制的欠缺是当前社会诚信缺失、欺骗欺诈行为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由于社会对失信行为的惩戒意识薄弱,加上社会公众比较普遍存在的道德自觉的缺失,以至社会的失信成本不高,更多的社会成员会冒着较小的失信代价去换取更多的失信收益。完善惩罚机制,就是要尽量减少失信收益,增加其失信成本。通过对失信者的惩罚,让失信者明白:失信是要付出沉重的代价的。

参考文献

篇(9)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6-0228-02

0 前言

诚实守信是人类最古老的道德准则,经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的洗涤,孕育了丰富的内涵。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现代社会文明的基石,是公民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我国自古就有诚实守信的优良传统,人无信不诚,民无信不立,政无信不威,国无信不兴。诚信是立身之本、做人之基、经商之道、从政之要,是人之为人的重要品质。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涤荡,人们发现,诚信在消退,拜金在滋长,社会中充斥着欺骗与伪装,利益取代了美德、诚信让位于欺诈,传统的道德教化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受到严峻的挑战,导致社会诚信出现危机,并迅速影响到高校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大学生是社会高素质人才,是国家的栋梁、是祖国的希望,构建诚信体系,建设诚信社会,大学生首当其冲,责无旁贷。从总体来看,当代大学生的诚信状况是好的,是积极向上的,然而近些年来,大学生诚信问题一度出现危机,受到极大关注,这必须引起教育工作者的高度重视,采取有效措施,加强教育和引导。

1 诚信的含义

何谓诚信?诚,即真诚、诚实;信,即守承诺、讲信用。诚信的基本含义是守诺、践约、无欺。通俗地表述,就是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诚信,是社会人际关系的精神纽带,也是人际关系的最高原则,它不与仁、义、理、智四德并列,而是它们的综合体现。哲人的“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诗人的“三杯吐然诺,五岳倒为轻”,民间的“一言既出,驷马难追”,都极言诚信的重要。几千年来,“一诺千金”的佳话不绝于史,广为流传。

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诚信是道德范畴和制度范畴的统一。

2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表现

大学生是同龄人中的高知识群体,他们应该是“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高素质人才。但纵观大学生的诚信现状,却不能不令人忧心忡忡。大学生诚信缺失的行为表现在诸多领域,现归纳如下:

2.1 考试作弊.骗取成绩

考试,作为一种较好的相对公平的测试评价形式,一直被广泛应用于各级学校。然而近年来,弄虚作假的风气在社会上弥漫,肆意杜撰、移花接木成为原本纯洁神圣的学术殿堂中某些人的看家本领,抄袭、夹带成为部分同学应付考试的法宝。作弊方法层出不穷,从偷看、交头接耳发展到使用现代通讯工具,诸如配带隐形耳机、传讯语音信息等,甚至雇佣“”,可谓五花八门,形形。尽管各高校在《学生手册》中对考试纪律和违纪处罚作了明确规定,并且安排了众多监考教师和考场督查及巡视人员,但是遗憾的是,无论何时何种考试,都会有人铤而走险,以身试纪。

2.2 粗制滥造,盗窃文章

文章是一名大学生科研成果的重要体现,也是其是否获得老师好评的一个重要条件。在大学里,面对各科老师布置的目不暇接的论文题目,部分不努力学习专业知识的学生就开始慌了,着急了,郁闷了,到底该怎么办呢?因此,为了“交差”和“及格”,有些学生就采取了粗制滥造,即通过剪切、拼凑、堆砌资料的办法组合文章,应付了事。更有甚者,为求简便,直接盗用他人文章,挪为己用。这种做法在毕业论文中屡见不鲜:有些同学毕业之际忙于找工作、考研,根本无暇顾及毕业论文之事,就从网上下载一些资料,然后东拼西凑,算是“大功告成”。

2.3 弄虚作假,骗取荣誉

有个别大学生为了拿奖学金,为了就业时获得有利条件,在平时投机取巧,获得本不该属于自己的荣誉,如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学生、社会各界的奖学金及学校内部的各种荣誉称号。例如:有的同学为了能够评上“优秀学生干部”,大肆挥霍宴请同学,虚情假意拉拢他人,以便在投票评选时获得更多支持率;有的同学善于伪装积极上进的假象,在老师面前表现得主动热情,骗取老师的好感。可是,一到关键时刻,就原形毕露,口头上积极响应,行动上却大相径庭,遇事总是推卸一切责任。这样的同学最初出发点就是为了最终的名利,而不是真诚地为同学服务。

2.4 不守承诺,拖欠贷款

助学贷款是国家为了支持贫困大学生安心上学的一条有力举措,是以人为本、重视人才的表现,体现了党和政府对贫困学生的殷切关怀。因为贷款的额度有限,只能解决少数贫困学生的困难,所以能够得到助学贷款的同学是非常幸运的,他们应该珍惜难得的机会,信守诺言,按期还贷。然而这样一项极为良好的措施却出现了政策制定者当初没有想到的现象,例如: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毕业离校后,即人间蒸发,杳无音信。助学贷款到期之时,部分学生不予归还,甚至换名更姓逃避还贷。

2.5 以假充真,虚报材料

有的大学生在就业时,为了顺利达到自己的目的,弄虚作假,欺骗用人单位,谎称自己是学生会干部、优秀学生、获得过若干荣誉证书,甚至英语四六级证书、计算机证书、普通话证书、秘书资格证书等都有假冒的事例,三假(假学历、假证件、假人)现象不断出现,此种现象严重搅乱了职场风气。

3 大学生诚信缺失的原因

3.1 社会的不良风气,带来价值观念的改变

随着经济全球化浪潮的起伏跌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西方资本主义“以金钱为中心”“个人利益至上”等思想观念乘虚而人。社会是个大熔炉,从经济领域到社会政治领域,“假币驱赶真币”现象愈演愈烈:社会上说谎献媚者吃香,刚直不阿者倒霉;学术界出现的东拼西凑的“专著”;人们对盗版书、盗版光盘、盗版软件的默认和使用。整个社会出现了“诚信危机”,极大程度上腐蚀着大学生的灵魂。他们判断是非、善恶的标准发生了改变,道德价值观出现了严重倾斜。“见什么人说什么话”、“老实人易吃亏”、“人不为己,天诛地灭”等也就成了一些大学生的座右铭。

3.2 教育的恶性竞争,滋生大学生的投机心理

考试是教学活动和人才培养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验、衡量、鉴别教学质量的主要手段,是选拔各级各类人才的重要方式,也是教育行政部门和社会对学校工作进行评估、评价的重要指标。它对于高等学校了解教师教学效果、学生掌握所学知识状况,以及进一步改进教学工作等具有重要意义。除了衡定和评判学生学业成绩而外,在选拔性的考试中更是一种竞争。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和高考的指挥棒作用,一考定终身的现实,使得竞争尤为激烈和残酷。为了取得考试的成功,有的考生产生了强烈的投机心理,诚信被抛弃,各种作弊现象也就在所难免。

3.3 教育体制的弊端,助长了诚信的缺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体制远远不能适应社会经济体制发展的要求,近年来的高校扩招使学生剧增,学校师资力量、硬件设施等等都跟不上高校的发展,存在很多弊端和漏洞,教育制度急需完善。

因此,高校内部管理上的漏洞和教育体制的弊端成为了大学生诚信缺失的根源。招生中的暗箱操作、各类评优中的不正之风、学术研究中的失信、少数教师应付上课而不求质量、学校检查评比中的虚假行为等,客观上助长了大学生诚信的缺失。此外,很多高校并没有重视对大学生的诚信教育。

4 重建大学生诚信的具体措施

4.1 加强诚信教育

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在专业教育中,要把对大学生和诚信教育作为重要内容,鼓励他们追求真理,崇尚科学,培养他们坚持真理、探索真理的高尚品质,真的懂得什么是真理,什么是谬误,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事情不可为,懂得诚信光荣,弄虚作假可耻。从而明辨是非,追求真、善、美。使大学生自觉建立道德防线,自觉抵制谎言,真诚守信、践诺,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诚实守信作为自己道德良知的红色警戒线,从而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4.2 改革考试制度

目前的各类考试大多是一考定终身,不利于因材施教。使在某方面有特殊才能的学生不得不痛苦地平均分配精力对待每一门课程,以求“过关”。而对学生考试作弊的问题,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考试制度是不是要作一些改革:一是广泛实行学分制,给学生一定的选择空间,尊重学生的爱好和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地确定自己的发展方向。二是采取既重视结果又重视过程的考试方法,注重平时的考核、督促、检查,避免学生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三是改革考试内容,减少死记硬背的内容,增加综合分析的内容,着重考察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四是允许学生重修,以合格后的成绩进入学业档案,解除学生的后顾之忧。

4.3 净化社会环境

《论语》云:“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意思是说,上层的道德好比风,平民百姓的言行表现像草,风吹在草上,草一定会顺着风的方向倒。为政阶层必须率先实践先进道德,先正己,然后才能教化百姓。各级官员要严于律己,切实加强自身的诚信道德建设,防止和克服言行不一、言而无信、朝令夕改等失信于民的做法,要牢固树立起“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的责任心和义务感,杜绝灰色、黑色腐败。政府取信于民,引导整个社会趋向诚实信用。

5 结束语

诚信教育,任重道远。老师、家长以及每一位具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让我们携起手来,为教育诚信和诚信教育身体力行,给孩子和学生一片明净的天空和大地,让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吧!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伦理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3.

[2]唐凯麟.伦理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赖廷谦.思想道德修养[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2001.

[4].中国伦理学史[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5]朱贻庭.中国传统伦理思想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6]燕良轼.高等教育心理学[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5.

[7]丁家永.现代教育心理学[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篇(10)

民族大学生诚信状态及其成因总的来看,经过教育工作者多年来持之以恒的努力,诚信素质有了较大的提高,整体诚信评价是好的,高等民族院校、民族班、民族预科等诚信教育的成果是显著和有目共睹的。但是,从事民族教育的广大教师都感到任重而道远,这项工作还需要长期抓下去,并且要采取适当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方法,避免形式化、教条化,融诚信教育于各科教学之中,从具体事情入手,于微细处启发和培养诚信意识。要通过把诚信教育和实践活动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践行能力,让他们在家庭、学校、社会中主动寻找自我诚信角色。

诚信关乎民族美德、民族命运,是人生的通行证,只有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才能获得他人和社会的信任,而这是成功的关键。本文从五个方面就少数民族大学生诚信教育谈了自己的观点。

(1)少数民族大学生虽然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性,但其社会化并未完成。他们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仍有可变性。在诚信教育实施的过程中,学校要用诚信的事实和道理进行正面疏导,从而调动学生接受教育的内在积极性。

在社会崇尚金钱、权力的不良社会风气下,民族高等教育要排除这些不良影响,积极倡导中国传统美德,刻苦、勤奋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使他们养成严格要求自己,实事求是,自觉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班级制度,遵纪守法的良好品质,在此基础上进行诚信教育将会事半功倍。

(2)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加强宣传导向,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在学校求知,是一个艰苦的学习过程。学习是苦根上结出来的甜果。有些少数民族大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基础较差,学习上很吃力,在考试中就会出现作弊事件。当出现作弊情况时,一方面要对其行为提出严厉批评,视其作弊行为的程度给予各种处分,决不能姑息不管;另一方面,对基础差的学生要采取相应措施,鼓励他们勤学苦练,循序渐进,并且在学习上给予指导和帮助,让他们取得进步,让他们明白考试作弊是很可耻的行为,以此为契机在全班开展诚信教育,弘扬诚实守信的良好风尚,批判各种不诚信的行为和观念,最终在班级中形成健康的道德评价体系。

除此之外,还应致力于建设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生活,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

(3)诚信教育不能操之过急,不能流于形式,这样不仅培养不了学生诚信的优良品质,反而会让学生感到厌烦。诚信品质不可能一朝一夕培养起来,差学生不可能马上变好,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漫长而艰辛。只要我们看到学生有了向好的方向发展的趋势,就要鼓励,允许他们再犯错误,不能一看见犯错误就一棍子打死。营造良好的校园诚信环境,发挥教师的榜样作用,以教师的诚信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随时穿插诚信教育,并持之以恒,方能有所收获。

(4)健康、高雅、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对民族大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导向作用。大力倡导“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道德规范,增强少数民族大学生文明守纪、诚实守信意识,营造和谐校园环境的意义重大的诚信教育工程。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高校本身要树立良好的形象,做到对待每一位同学都要公平公正;教师要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实事求是,保持良好的师德,做到教书育人,为人师表。要牢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的观念,把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学校工作的全过程,做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

高校还应致力于建设比较健康完善的教学环境,把诚信教育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切入点,加深学生对诚信这一基本道德规范的理解,使学生能渐渐学会宽容和尊重,寻找人与人之间的友好和真诚。 转贴于

(5)多列举真实事列,让学生了解失信后付出的惨重代价。事实甚于雄辩,事实教育深刻。在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开展诚信教育,应多收集相关资料,定期展出失信所造成的惨重代价的相关展板;组织观看一些影像资料,让学生在反思中得到教育。

(6)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个人信用档案,定期、全面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的信用状况,并定期向班级公布,促进学生诚信习惯养成,有助于在校民族大学生诚信意识的培养,必将收到很好的效果,并且能带动整个社会信用理念的提升与诚信氛围的营造。

(7)班主任工作在诚信教育中至关重要。班主任认真履行岗位职责,及时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加强学生管理工作,本着研究人、教育人、鼓舞人、培养人、塑造人的思想,做细致入微的工作,扭转班级学风,确保班级学习环境的优良等。而这些都是进行诚信教育的良好的前提。

总之,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诚信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德能兼备的合格人才,已是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上一篇: 绘画教学论文 下一篇: 文化经济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