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心理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6: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影视心理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影视心理学论文

篇(1)

在句子结构上,英汉现象一致的英汉翻译干扰不大,但在不一致时,这种中介心理干扰就大了。如“这不是书”,“书在桌子”上就容易译作“This isnot book”“Book on desk”之类。汉语词序定冠词和系词等尽被“忽略”,这说明作为语言模式已基本固定的中小学生习惯了汉语观念,处处都造成学习英语的心理障碍,急需英语教师的点示和启发。从科研的角度看,学习英语实质上,是使英语材料在头脑中与汉语系统接通,进而才能建立新的联系系统的心理过程。

语感心理问题

有人认为,在中小学阶段,还谈不上培养语感,其实不然。因为语感本身就属于阅读能力所包含的诸因素的一种,只要教学大纲有要求阅读能力的教学目的,就要遇到语感问题,因为语感是阅读能力的根本和实质,就是说阅读能力的高低,实质上是外语语感的强弱,语感就是对语言的一种直觉,因此,培养中小学生的语感心理,从而提高他们的阅读能力,是当前英语素质教育在学科教学中的当务之急。

如英语中行为动词单数第三人称加“s”,语感强的会脱口而出“He workshard。”而有的学生经老师反复指出,仍然忘了加“s”,可问到这项语法规则,几乎人人都会说他知道。但一运用,语感不同的人表现就不一样了。

又如:“We saw a bear dancing on the stage。”有的学生可以马上在脑海里出现一幅有趣的图画,一只熊在舞台上扭来扭去地舞蹈,从而形象鲜明地铭记这个句子,而有的同学则要老师讲解一番“see sb doing sth”的语法分析才能明白,并且记忆也不深刻,这就是语感心理成熟的程度差异造成的。因此,我们的英语教学要走出“纯语法”的教学误区,在阅读能力和语感心理方面加大教学力度,是提高中小学生英语学习质量的一条素质教育改革之路。

迁移心理问题

迁移的基本条件,是不同技能是否具有共同的因素。在英语学习过程中,先行学习(已经获得的知识、技能等),往往影响后续学习(学习新的知识如技能等),这在教育心理学中称为“学习的迁移”,培养学生成熟的迁移心理素质,是英语教改中的重要课题。

如果先行学习对于后续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就是正迁移,反之就是负迁移。

篇(2)

从高中到大学,不仅面临学习环境、学习任务和内容的变化,还面临人际关系的重新建构和新的文化环境的适应。不论你是激动,还是紧张,每个新来的大学生都将有一段调整自己原有认知和行为的适应过程。

一、心理适应的内涵

适应是有机体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它既是一个过程,也是一种状态。它可以概括为两种相辅相成的作用:同化和顺应。适应状态则是这两种作用之间取得平衡的结果,某一个水平的平衡会成为另一个水平的平衡运动的开始。这种平衡——不平衡——平衡的动态过程就是适应。

心理适应是主体对环境变化所做出的一种反应,人们生活的环境处于不断的变化中,因此每个人都存在适应问题,都会产生不断适应新环境的需求,适应能力是个体生存与发展的必备能力。心理适应是一个重建平衡的动态变化过程。适应的主要任务就是使主客体之间的不平衡状态重新恢复平衡,因此适应的直接目标是建立平衡,其根本目标是主体自身的发展。

心理适应的内部机制是同化与顺应的平衡。同化是指将客体纳入主体已有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的过程,顺应则是指调整原有的认知结构或行为模式以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二者都是对环境做出反应和对自身进行调节的过程。因此,心理适应实际上是一个自我调节的过程。

二、大学生活的特点与心理适应问题

(一)大学生活特点的变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生活环境的改变。高中时期大部分学生就近上学,在家吃住,生活方面的许多事情由家长料理。上大学后,过上了集体生活,生活独立性大大增强了,校园及周边的文化环境和各种信息对大学新生必然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和冲击,如何相互沟通和重新建构一个新的人际关系是需要一个学习和成长过程的。

2.管理方式的改变。在中学,学校对学生的管理和学习指导都比较具体,校规严格,学生自由支配的项目和时间不多。相比而言,大学的管理制度较为宽松,大学鼓励学生的个性发展,大学生在学习科目、时间支配、生活安排等方面的自由空间相对较多。

3.教学方式的改变。大学教育是专业教育和通才教育的结合,一方面,课程门类多,内容深和新,教学节奏快,自学时间增加,课程自选机会增加;另一方面,在一个班级授课的教师多,因而与学生在课后的沟通较少,学习效果及其知识的巩固全靠学生自己的自觉性了,从中学到大学,是从被动的“要你学”向主动的“我要学”学习模式的转变。

4.比较群体的不同。大学生在中学时代,可能都是班上的佼佼者,优越感和自尊感较强,而到了人才聚集的大学,大部分同学以前的学习优势逐渐淡化或消失,这种落差往往使不少人产生失落感和自卑感。同时,大学校园的各种学生活动更加丰富,文艺体育才艺的比试更加突出,非智力因素的发展水平显出更加明显的差异。

(二)大学生面临的心理适应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类

1.独立生活困扰。主要指离开父母和家庭后,在集体生活、饮食习惯、钱财管理以及如何处理各种生活事务方面的困惑。如何克服孤独感和思家情绪是新生适应阶段的主要问题。

2.资源利用困扰。主要指不知如何利用大学各种生活资源、学习资源,或担心有关信息无处获得的焦虑。

3.人际关系困扰。主要是指在新的环境中如何结交新的朋友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如何与异性沟通,如何融入新的班集体,如何摆脱对中学人际关系的依赖感等。

4.学习能力困扰。主要指对学习方法、内容和形式的不适应状况。大学教育内容多,进度快,没有人直接督促学生的学习,学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对习惯于被动学习、自学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就有可能产生学习上的压力与困难。

5.职业目标困扰。这是指对就读专业的了解、满意度以及对未来职业前途的茫然感。不少大学新生是听从父母的意愿报考专业的,自己对所学专业的培养目标和就业市场并不熟悉。职业目标困扰感强烈的学生,不能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己的专业,容易产生失落感。

三、大学生适应障碍的原因分析

大学生适应障碍的产生是环境与个体相互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有内部原因也有外部原因。

(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造成心理冲突

每个年轻的大学生都有自己的远大理想,对未来充满期待与希望。大学生常常按照理想来规划自己的生活、学习、婚恋和择业。然而现实的复杂性,常常使得理想不能实现,造成心理冲突。

1.对大学的不满意。对于刚刚进入校园的新生来说,现实的大学生活并非想象中的那样诗情画意,学习也不是预料中的那样妙趣横生,面对的是“一个书包两只碗,寝室——教室——图书馆”新的“三点一线”式的生活,一种失落的心理油然而生。产生这种失落的主要原因:一是中学老师为了激发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鼓吹大学“天堂论”,过分渲染大学美好的后果;二是新生对大学回报期望值偏高所致。

2.对专业的不满意。有的新生由于没有考上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或“热门专业”,或认为自己所学的专业没有前途便开始埋怨自己的专业。对专业的不满意主要还是源于学生自身的原因:其一,不能处理好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的关系。其二,缺乏对专业的全面认识,容易对专业产生偏见。其三,学习内在动机不强,学习兴趣骤然下降。

3.目标的真空状态。考上大学后,不少学生首先想到的是如何让紧张的神经和疲惫的身心得以调整和放松,没有主动确定新的目标。学生往往被动按照学校的安排简单而重复地生活,不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所以,大学虽然比高中自由,但许多新生会感叹大学没有高中充实。

(二)自我优势的丧失,产生角色定位偏差

1.社会角色的理想化。考上大学意味着进入享受精英教育的行列,社会地位一夜之间发生了明显的改变,社会角色也随着发生变化。在人们的期望中大学生各方面应该都是比较优秀的,是全面发展的“理想角色”。大学生自然感到社会对自己期望的变化,自我期望也无形中随之提高了。但往往对未来生活和学习过于理想化,缺乏充分适应大学生活的心理准备。

2.“优秀生”的多元化。大学生都有很强的自我表现欲望,然而要想保持高中时期的“光环”和理想角色并不容易。高校追求优秀的价值多元化,不仅看重知识,而且也注重能力。这种评价体系的改变,一方面为大学生自我展现提供了宽阔的舞台,另一方面也淡化了学习成绩在评价中的权重。不少新生由于没有适应这种多元化的优秀生的价值观念,容易出现心理失衡。

3.自我认知失调。大学作为一个人才精英聚集的群体,不少在中学时代的佼佼者到大学后只能处于中间状态,甚至变得相对落后,一些同学难以接受自己不再是优秀人物的现实,情绪上产生明显的波动。这种反差和心理不平衡状态导致自我认知失调。

四、大学生心理适应能力的培养

心理适应能力是指一个人根据客观环境要求,主动采取对策,在一定程度上适应环境的能力,即一个人与现实生活和谐相处的一种能力。它与大学生人格发展密切相关,也是大学生人格发展的必然任务。

(一)树立“四个学会”的发展观

从发展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心理适应实质是个体内部人格发展与外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必然结果。

1.学会做人。大学生首先要学会做人,适应与发展的目的在于使人日臻完善;使人格成熟,不断增强自主性、判断力和个人的责任感;使人拥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拥有明确的伦理道德观念和是非观念,能够遵守社会公德,使自己的各项行为符合新时期大学生的行为规范。

2.学会做事。大学生要有敬业精神和社会责任感,要有独立的生活管理能力,独立选择、独立决断、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和应付各种情况和各种环境的工作能力,能够不断积累相关的做事经验,工作富有成效。

3.学会与人共处。在现代社会中,与人和谐共处,既是一种人际交往技能,也是人生成功的一种人际资源。大学生应对他人有尊重真诚的态度,能够接纳他人的长处与不足,能够与他人进行良好的沟通,在沟通中建立亲密的合作关系,在相互交流与分享中促进自我和他人的成长与发展。4.学会学习。学习是一个终身的任务。大学生应该热爱学习,不断用新的知识充实自己,不但学会本专业知识,而且学习与之相适应的各种人文和自然科学知识,拥有跨学科的交融能力,拥有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在复杂信息环境下检索和判断的能力,拥有不断创新的能力。

(二)全面发展自我能力

1.发展能力。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应增进和发展多方面的能力,包括智力、体力、社交能力等,有能力是树立自信心的基础。

2.管理情绪。大学生们每天面对许多挑战,有些来自学习方面,还有些来自人际关系、家庭、生活等方面,从而产生种种积极的和消极的情绪,大学生要充分了解自己、认识自己的情绪,并以恰当的方式来处理自己的情绪。

3.通过自主迈向相互帮助。作为大学生,学习独立生活和自己独立承担责任是十分重要的。同时也要学习如何相互帮助、相互包容,因为每个行为都会影响自己和他人,在有些情况下个人需要做出牺牲和让步以达成共识。

4.发展成熟的人际关系。建立成熟的人际关系十分重要:一是要容忍和欣赏别人与自己的不同;二是要有能力与别人发展融洽的关系。维持这样一种亲切融洽的关系需要自我认识、自信心及沟通技巧等。

5.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确立自己的角色地位对于大学生来说十分重要,它既影响自我评价、自尊心、自信心的建立,同时也影响他人对自己的满意及接纳程度。

6.发展目的。发展目的包括做出计划,定出方向,明确目标,根据目标在以下三个方面定出次序:一是职业上的计划及期望;二是个人兴趣;三是对人际关系及家庭的责任。

7.发展整合。大学生的价值信念是引导他们行为的方向,也是他们为人处世的原则。整合的意思是指将自己行为与价值保持一致,同时顾及别人的利益、尊重别人的意见。

(三)加强新生的心理适应教育,加快角色的转变

学校要采取有力措施,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科学有效的新生心理适应教育,使大学生尽快适应学校教育教学管理模式。

1.提升学习意识。利用新生充满好奇心、可塑性强的特点,加强对学校自然环境和学校文化的教育,建立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和对专业的学习兴趣。对新生进行有关学校的资源状况和管理制度以及学校的悠久历史和发展前景的教育,激发学生的爱校热情。

2.加强自我认识。对自我的重新认识和评价需要勇气和智慧,学校要加强对个体的情感关怀和情感激励。与特殊学生加强交流,了解学生遇到的心理困惑,鼓励学生积极面对各种适应问题,从心理上、思想上以及实际生活上帮助学生加深对问题的认识,寻找问题的解决途径。贫困地区、离异家庭以及外地的学生群体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而以往学习优秀以及担任学生干部的学生群体容易产生失落心理,往往出现自我认知偏差和目标迷失问题。

3.重建个人目标。学校要注重加强学生的目标激励,帮助新生树立目标体系。要引导学生在自我全面认识的基础上,做出科学的自我评价;加强学生对优秀大学生多元化的认识,正确处理学习与人格发展的关系,正确处理好全面发展和重点发展的矛盾,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有步骤、有重点地发展;引导新生根据自己的特点和现有的资源,主动培养自己的兴趣和兴奋点,激发自身潜力;引导新生克服样样争先进和急功近利的心态,“长计划,短安排”,并保持目标体系的灵活性。

(四)正确处理生活应激事件

针对大学生所面临的各种压力来源要有一个清楚客观的认识和充分的心理准备,打破大学的理想化和神圣化,克服“大学是享受天堂”的错误思想,树立迎接挑战,正视挫折,不断磨练和发展的理念。只有树立科学的发展观,才能做到有备无患,才能降低心理的挫败感,采取更为积极主动的行动,更好的适应大学生活。

(五)培养积极的应对挫折的方式

1.要正确认识和对待挫折失败所带来的苦恼。对失败要有精神准备和正确认识,挫折和失败是在所难免的,失败常常给人带来烦恼和痛苦;受挫时不要把注意力放在体验自己的痛苦上,把注意力转移开来,使挫折的消极影响大大缩小;要积极摆脱痛苦和消极情绪的干扰,待情绪稳定后,集中精力去认识挫折本身。

2.面对挫折,认清问题,冷静分析。要敢于面对挫折,当你正视困难挫折时,它就变得不那么有力了,认清了挫折的局部性和暂时性,就会大大激励我们的信心和斗志;需要对挫折全面分析,找出失败的主客观原因,从而提高个人的认识,利用积极因素,克服不利因素,抓住主要矛盾,找到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3.积极行动,寻求转机,走自己的成功之路。面对困难和挫折,不仅需要有正确的态度,更重要的是积极行动,寻求解决方法。找到问题的原因之后,要积极地创造条件加以改善;需要将毅力和正确方法结合起来,既要具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又要具有创造能力和正确的方法,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我们经过努力还不能成功时,就不妨换个方向,改变目标,再作尝试,可能会获得新的发展机遇,从现有的条件中找到更适应自己的发展和努力方向,与环境更好地协调起来。

参考文献:

[1]樊富珉.大学生心理素质教程.北京出版社,2002.

[2]姚根发.“过度期”大学新生思想透视分析.长江水利教育,1994.

[3]王才康.大学生生活困扰的初步研究.应用心理学,2002.

[4]范国平,钟向阳.大学新生常见心理困扰的类型、原因以及对策,2002.

篇(3)

1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薄弱的成因

1.1教学方法课程设置不合理

尽管我国素质教育提出学生是学习过程中的主体,老师需要将学生作为整个课堂的核心,给予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将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保障学生在自由且宽松的氛围之下进行自主学习,但是老师所采取的教学方法以及课程设置也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率。老师需要在保障学生主体作用的基础之上,明确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要求,结合相关的实践调查不难发现,许多老师忽略了教学方法和课程设置的分析及研究,目前所采取的教学策略过于落后及传统,实际的教学内容与应用心理学的应用要求相偏离。在专业课程设置的过程中学校和老师也没有将理论分析与实践研究相结合,大部分的课程设置不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严重制约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提升及培养,导致大量的教学资源被浪费,其中不科学不合理的课程安排及教学方式导致学生在学习实践时对老师过于依赖,直接将个人的学习重点放在理论学习上,难以意识到理论知识学习与生活实践之间的相关性。在课堂教学实践时,老师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引导。

1.2师资力量不足

与其他学科相比,应用心理学的发展历史比较短,属于一门新兴学科,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我国对应用心理学领域的研究偏少。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来说,理论和实践上的缺乏严重束缚了该专业的稳定发展,老师的综合实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相对较差。另外有一部分学校在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时没有对老师进行系统性的培训,师资力量严重不足,最终导致实际的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率持续下降,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也较低。

2如何提高应用心理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

2.1改善专业培养方案和教学模式

要想摆脱传统应试教育的桎梏,充分体现教学的实践作用和价值,在开设应用心理学专业的过程之中学校和老师需要加强联系和互动,结合社会对该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质需求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和人才培养方案,明确教学模式的改革情况,保障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导之下进行主动实践。教学方案及培养方案的制定必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基础和核心,了解学生在实践动手过程之中的实质水平和要求,对于应用心理学专业来说,大部分的实践必须以专业技能实践、课程实践、社会实践、毕业实践和创新实践为主题,严格按照这5大板块进行相应的调节。其次专业培养方案所涉及的内容比较复杂,老师必须以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为主体,保障专业技能训练课程的合理比重,加强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联系和互动,教学设计师老师和学校还需要注重教学模式的转变,积极的将专业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其中。作为应用心理学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础环节,实验心理学尤为关键,老师需要积极落实实验教学环节,突破传统实验课程的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保障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掌握应用心理学专业学习的技巧。

2.2提升师资力量

篇(4)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节奏明显加快,不仅社会竞争日趋激烈,而且社会成员所承受的压力越来越大,社会上心理疾病的患者也与日俱增。大学生作为一个承载社会和家长较高期望值的特殊群体,不仅要有广博而精深的知识,而且还要有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其所面临的心理压力更是明显地高于其他同龄群体。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受到了严重影响。因此,加强和改进高校德育工作,了解影响大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原因,对于积极开展心理干预,树立正确的心理健康观念,全面提高大学生心理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的表现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中期,是人的一生中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心理发展不平衡,情绪不稳定,面临一系列现实问题,心理矛盾冲突时有发生。常见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1环境应激问题

这主要在新生中表现突出。当代大学生为了在激烈的高考竞争中取胜,几乎全身心投入学习,家长的过度保护,学校的应试教育,一旦从中学到大学的环境发生了改变,离开了长期依赖的家长和老师,面对新的集体,新的生活方式,新的学习特点,一些学生出现了独立与依赖的矛盾。有的学生来到新的环境,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反差较大,会产生失意、压抑、焦虑,甚至出现神经衰弱症等等。

1.2自我认知失调

社会心理学家菲斯汀格指出,一个人对自己的价值,“是通过与他人的能力和条件的比较而实现的。”作为象牙塔的骄子———当代大学生,在中学是学习尖子,老师表扬,家长夸奖,同学羡慕,常常体验的是成功的喜悦,优越感、自豪感油然而生。但到了大学,人才荟萃,高手如林,有些学生学习方法不适应,失去了原来的学习尖子地位,自尊心受到挫伤,少数大学生由自傲走向自卑,信心下降,意志消沉,缺乏进取心。

1.3人际关系障碍

人际关系已成为当代大学生的一个敏感的问题,不少人常常处于矛盾之中。有些大学生一方面不愿敞开心扉,自我封闭;另一方面,又迫切希望社交,得到友谊显示自己的力量,这对于沟通不良、有性格缺陷的大学生必然产生难以解除的矛盾。环境的变化,社会思潮的影响、人们交往方式的变化,又会加深这一矛盾。还有极少数学生缺乏社交的基本态度和技能,经验不成熟,导致人际关系紧张,而陷入孤独境地。

1.4生活上的挫折

一些偶然的因素,带给某些大学生生活挫折,影响他们心理情绪的稳定,诸如失恋、失去朋友、家庭的重大变故、经济困难等。由于绝大多数大学生是在家长和教师的保护下一帆风顺地成长起来的,很少遭到过严重的挫折,更缺乏独立承受挫折的心理能力,因而,遇到挫折就束手无策,耐受性比较差,从而造成他们焦虑、烦恼、自卑、痛苦、嫉妒、失望、逆反等不良心理。

1.5择业的难题

随着高等教育分配制度改革的不断深入,一方面市场带给大学生更多的择业机遇和更大的自由度。但另一方面也增加了择业难度,加重了大学生的行为责任和心理压力。而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性别、专业以及社会关系等又制约着择业的自,对于少数大学生来说,甚至毕业就意味着失业。这一变化对受“进入大学门,就是国家人,就可以端铁饭碗吃皇粮”的传统观念影响,性格内向,心理承受力较差,心理适应力弱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是难以解决的现实矛盾。恐惧、焦虑、烦躁打破了他们的心理平衡,心绪抑郁,使他们对生活缺乏信心,对前途失去希望,对处境无能为力,更有甚者觉得生存没有意义。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成因分析

导致大学生心理障碍或疾病的因素是纷繁复杂的,呈多样化趋势。但经归纳梳理,不外乎生理、心理、环境等几个主要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1社会环境

大学生善于思考,知识层次较高。但随着我国社会的转型,各项改革的深入开展,高校大学生面临着各种竞争的压力。毕业分配制度的变化,人事制度的改革以及社会富余劳动力的增多,均使大学生感到前途渺茫,从而产生极大的失落感。社会上表现的腐败、堕落的各种负面现象也同样摧残了一些大学生的心灵,使他们出现了道德的滑坡。

2.2校园环境

大学既要求学生们能够生活自理,又要有团队精神以及奉献精神。但当代大学生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相当一部分人缺乏生活自理能力,并且不习惯集体生活,因此,普遍感到孤独寂寞,压抑和焦虑。大学生面临着各种复杂的人际关系,与中学生相比更为广泛、更为深刻,角色呈现多元化。大学生分别来自不同的地域,文化背景、价值观念也不尽相同,其个性的差异更显突出,其与人交往和相处的经验较少,要想在短期内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人际关系,既需要娴熟的交往技能,又需要积极的交往模式,他们常常为人际交往而感到困惑。学生们如果无力自行妥善解决或缺乏交往技巧和能力,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人际关系焦虑。

2.3家庭环境

家庭环境直接影响大学生的行为和心理,它主要包括家庭的情绪氛围、父母的教育方式、家庭结构及家庭经济状况四个方面。父母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易使子女产生自卑感和不安全感。与他人交往中担心自己的行为表现被人指责,害怕失败,以至于把注意力集中在避免别人的否定上,过分地苛求自己的行为表现,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的心理健康因素。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学生家庭贫富差距越来越大,家庭经济富裕的学生,出手大方可以潇洒地和同学交往。不少贫困学生在学习之余不得不靠勤工俭学来维持学习和生活,他们所承受的心理负担明显地超过了其他同学,极易导致心理上的不平衡。

2.4学生自身因素

大学生不仅面临学习方法、学习内容与学习习惯的巨大转变,而且还包括对自己学习能力的重新评估。如果学习方法不当、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动机不强以及自我约束能力差,就很容易出现焦虑、忧郁、紧张等情绪反应,同时还会严重影响其自信心,出现焦虑、忧郁、退缩及自我否定等负性心理,最终导致学业失败。一些大学生随着思维的发展和环境的改变出现了心理活动的闭锁性,但内心深处又强烈呼唤着友情,渴望得到理解,非常希望通过相互交往增进友谊,从中发现自我,理解他人,这种矛盾心理使他们处于焦虑、压抑之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影响是很大的。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应对措施

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点,使大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身,树立起心理健康意识,学会自我心理调适,有效地消除心理困惑,提高承受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及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开展新时期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可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3.1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教育,重视心理健康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

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增进个人的身心健康,而思想政治教育则侧重培养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心理素质教育作为高校教育体系的一部分不能脱离学校的教育教学和管理工作,应当把大学生的心理教育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和各个学科的具体教学活动中去,使其能够互相促进、互相影响,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管理体系。及时地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克服一些不健康心理和偏激观点,把心理疏导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共同发挥作用,增强教育的有效性,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2重视心理素质教育,营造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

目前高校普遍认识到心理素质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建立了相应的机构,加大了心理健康教育的力度,部分高校将心理健康教育纳入课堂教学中,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重要内容从新生抓起。高校通过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可以使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优化个性心理品质,增强心理调适能力,预防和缓解心理问题,并且指导他们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交友恋爱、求职择业、人格发展、情绪调控等方面的问题,使心理健康教育逐步走上科学化、规范化的轨道,从而达到排除学生心理障碍、顺利成才的目的。高校应充分应用各种媒体,如学报、校刊、广播、网站等等传媒,广泛宣传和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介绍各种心理调节的方法,以唤起大学生提高心理健康水平的自觉要求,引导其主动开展自主性的心理素质教育。同时不定期的举办组织心理卫生知识讲座,组织大学生参加各项有益身心的校园文化活动。学校可建立心理咨询与辅导中心,通过开设心理门诊、咨询热线电话、咨询信箱、咨询网站等形式,为学生全方位地提供倾诉场所,及时发现有心理障碍的学生并给予指导帮助,形成课内与课外、教育与指导、咨询与自助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3.3注重大学人文精神的培养,建立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

良好的校园文化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有着催人奋进的激励作用和潜移默化的育人功能。通过校园文化建设,充分发挥校园内自然环境陶冶性情、修身养性之功能,营造一个积极向上、民主和谐、相互尊重、相互学习、相互激励的人际环境,使大学生产生一种高层次的精神需求与人格的升华,使他们有一种归属感,心理上有所依靠。良好校园文化环境的建立还需动静结合,并开展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以便形成一种和谐、奋进的群体心理氛围,使大学生处于一种积极的影响之中,促使他们的精神世界更丰富、更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应激和危机感。

3.4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教育方式对大学生的心理行为发育和心理健康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父母对子女采取情感温暖、理解的教育方式,易使子女形成热情、自信、自尊、独立、有坚持性、积极情绪较多的人格特点,有利于子女健全人格的形成,从而促进心理健康发展,对预防青年期发生心理疾病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良好的家庭情绪氛围有利于,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家庭成员之间的语言及人际氛围,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家庭中每个成员的心理,对个性逐渐成熟的大学生影响更具有特别的意义。大学生在求学期间会遇到学习、择业、人际交往以及恋爱等心理困扰,更加迫切地需要家长的情感支持和心理帮助。因此家长在为孩子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切不可忽视对孩子成长的关心,应主动与孩子联系,让他们感受到父母随时都准备提供建议和帮助。

3.5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重视健全人格的养成。

要教育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对个性扬长避短,使他们能有意识地进行自我心理调整和适应,培养良好的个性,在生活中保持自信、乐观、坦诚、豁达、坚韧不拔的心理品格。在纷繁复杂的社会压力面前,能够进行心理自助,进而走出“精神低谷”,加强学生的自我保健教育,使得进取人生、快乐人生、智慧人生成为每个当代大学生的健康追求。人格的健全是心理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综合地把握自己,正确评价客观事物,正确对待自己与他人,善于管理情绪,情绪反应适度,主动有效地适应学校生活与社会环境。

3.6大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素质。

高校应将心理素质教育同社会实践相结合,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增强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在社会实践中,对一些不良现象给予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辨别是非的综合判断能力、承受挫折的适应环境能力。大学生应当丰富业余生活,积极主动地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在活动中展示自己的能力和风采,全面提高自身素质。

3.7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并开展积极的危机干预。

学校通过建立学生心理健康档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从宏观上把握学生整体心理状况,微观上掌握有心里障碍的学生,实现跟踪、控制,就可以防止意外事故发生。对心理档案中筛查出来的学生进行追踪研究,积极关注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对心理问题高危学生进行主动的心理干预与心理辅导,将课堂教学与课外辅导相结合,个体辅导与团体辅导相结合,将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真正落到实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离不开社会大环境,应发挥多方力量,实施全方位、多渠道的心理素质教育。要通过多种途径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和专业技能,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和个性的和谐发展,以便更好地迎接未来社会的竞争和挑战。

参考文献:

[1]舒为清,董强,曾琳,等.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考[J].江西煤炭科技,2006,1:6-7.

[2]郑凤敏,王永柏,徐海春,等.不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1096.

[3]常涛,张正明.新时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26(4):24-25.

[4]刘传新,杨彦春,张丽霞,等.大学生网络成瘾倾向与三维人格的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5,14(12):1122.

[5]邢志国,葛艳春.运用心理学原理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J].中国科技信息,2006,3:136.

篇(5)

在进行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重视将更多的注意力放在一些成绩较差的学生身上,然而却忽视了一些成绩优秀的学生在学习以及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往往认为学优生存在的问题较少,因而教学过程往往集中于辅导差生,并将这种教学观念认为是教学公平性的体现。其实不然,学优生虽然在总体上心理问题较少,然而依旧存在一些共性问题。

一、学优生往往过于自信,容易盲目骄傲

对于初中生而言,这一个年龄段的学生往往处于青春期,学生往往有着爱表现自己的趋向。尤其是对于一些学习优秀的学生,更是如此。这些学生由于其在学习成绩方面十分优异,因此一直都是教师以及家长中的佼佼者,其长期生活在喝彩声中,在教学过程中听多了教师的表扬以及鼓励,其自我感觉十分好,正是由于这种生活以及学习环境往往会导致学优生过于自信,有时甚至是自负更有甚者目中无人。学优生往往乐于接受一些积极性的评价,然而对于一些批评或者是教育意见往往不屑一顾,不以为然,对于一些初中生物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点过于轻视,在上课过程中往往也漫不经心。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对学优生的自负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例如教师在进行“植物的有性生殖”这一节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针对学优生提出一些难度较高的问题如“萝卜和甘蓝体细胞内染色体数均为9对,将二者杂交,可育的细胞内染色体数目应是多少?”让学优生多思考问题,认识到自身知识还是存在一定的不足的。

二、学优生抗挫折能力不足,情绪波动较大

学优生往往都是在家长以及教师的呵护中长大的,习惯了家长以及教师的表扬,就像生活在温室中的花朵,从小就养尊处优几乎就没有怎么碰到困难和挫折。这些环境因素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许多学优生抵抗挫折的能力较差,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这些学生往往过于注重教师对其的评价,其情绪往往与教师的评语相挂钩,一旦教师对其进行批评,或者某一次考试的成绩不乐观,出现落榜现象,这时往往会极大地打击他们的自信心,往往会出现情绪波动较大,面对挫折解决挫折能力较差等心理。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培养学优生抗挫折的能力,具体而言教师可以在进行生物教学过程中设置一定的困难,对其意志力进行磨练,增强其抵抗挫折的能力。例如教师在进行教学后,向学优生布置一些高难度问题“为什么竹林在长期无性生殖后会大面积开花?”让学生无处下手,再由教师对其进行逐步引导,在引导过程中多选用激励性话语,从而达到磨练学生意志力的目的,增强其抵抗挫折的能力。

三、学优生缺乏反思的意识,不易看清问题

教学是一个解决学生问题,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过程。然而教学并不是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心理承受能力的唯一有效途径,除了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学习,学生还可以依靠自身进行自我教育,从而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然而要想让初中学生进行自我教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难度,对于学优生则更是难上加难,学优生往往多会过度地注重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很少会去自主的去发现自己的问题,进行自我反思,这也是由众多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造成的。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加强培养学生的反思意识并且锻炼其进行自我反思的能力。以“植物的呼吸作用”这一节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在进行完教学后,让学生对植物的呼吸作用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并划出其不懂的地方,及时引导学生进行反思,反思其在这一节学习过程中存在的自身问题。

四、学优生缺乏实践的经验,易变成书呆子

教学是一个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出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其主要作用是为祖国发展做贡献。然而对于一些学优生,往往在学习过程中过于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在关注社会关注他人方面都较为缺乏,往往在学习过程中会变为死读书,缺乏一定的实践经验。针对这一问题,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应当多联系生活实际设置一些情境问题,让其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挂钩。同时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可以多开展课堂互动,让学生以小组单位讨论问题,以培养学优生的合作精神以及与他人相处能力。例如在进行“植物种子的萌发”这节的教学时,教师就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4个人一组以小组为单位对大豆种子的结构进行观察,在让学生观察玉米种子的结构,了解玉米种子的结构,并进行分析比较。从而培养学优生的合作精神。

总之,教师在进行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除了要关注学习较差的学生外,还需要加强对学优生的关注,及时了解学优生存在的一些心理问题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只有这样才有利于整体学生的共同发展。

篇(6)

在数学教学中,怎样寓知识、技能、方法、思想于一个学过程中,是数学教学的重要课题。由于数学的高度抽象性、严谨的逻辑性、结论的确定性以及应用的广泛性这些特征,决定了数学教学的难度。如果教师只是注重单纯地传授知识,而不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和能力的培养,学生就会跟在老师的后面跑,整天忙忙碌碌,全是死记硬背。听老师讲时还会,自己做时就错,临到考时就蒙,这样下去是越来越糊涂。所以,要使学生变书本知识为自己知识,就必须学会学习知识的方法。下面就其怎样使学生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的方法谈些教学体会。

新知识的获得,离不开原有认知基矗很多新知识都是学生在已有知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此,对于学生来讲,学会怎样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新知识的方法是非常必要的。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精心设计、抓住知识的生长点、促进正迁移的实现。

例如,在研究多边形内角和定理时,可向学生提出:我们已经知道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那么,你能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求出四边形的内角和吗?这样简单、明了的一句话就勾通了新旧知识间的内在联系。问题的提出,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促使了学生思维的展开,提供了回答问题的机会,创造了活跃的教学气氛,学生会准确地回答出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又问:你是根据什么说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呢?是猜想的?还是推理得到的?学生的回答是作四边形的对角线,将四边形分为两个三角形,而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两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360°。教师马上对学生的回答给以肯定和鼓励,再问: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多少度?学生很快就会回答出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720°。接着又问:你知道十边形、一百边形、一千边形的内角和是多少度吗?这是老师故意设置“知识障碍”,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及时引导、启发、迁移、总结规律。让学生观察、发现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都是从它们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将它们转化为三角形来求得的,并且内角和是由从它们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所分得三角形的个数确定的,而三角形的个数又是由这个多边形的边数确定的。从而可知从n边形的一个顶点作对角线可将n边形分成(n-2)个三角形,所以n边形的内角的和等于(n-2)·180°,即得多边形的内角和定理。这个定理的出现,是教者通过设疑、引导、启发学生思维,寻求解题方法,由个性问题追朔到共性问题,总结出了一般规律。这样做,不但使学生学会了在原有知识基础上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又培养了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渗透了把多边形转化为三角形来研究的数学转化思想。

当学生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掌握了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和数学的转化思想,对于诸如此类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如,研究梯形中位线定理,学生很自然就会将它转化为三角形中位线来解决。对于平行四边形、梯形的问题学生也很容易就想到转化为已有知识来研究。又如,对于解二元二次方程组,学生根据已学过的解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自然就会想到通过消元将原方程组转为一元二次方程来解之,或将二元二次方程组通过降次转化为一次方程或有一个一次方程和一个二次方程组来解决。对于分式方程要通过去分母或换元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对于无理方程需把方程两边乘方或换元化为有理方程来解。

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只要做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科学的提出问题,采取得体的教学方法、适时疏导,帮助学生学会用自己的语言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和总结,以知识讲方法,以方法取知识,就能够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达到开发学生智力、提高学生能力的目的。

篇(7)

二、英语阅读理解题型的定性分析

在阅读解题时,读者需要经历一个从表层语言符号到深层概念结构的心理加工过程,通过分析文本的语言符号,获得隐含的话语意义。看到篇章中的词汇,神经网络中与该词汇相关的认知域或语境就会被自动激活并构建出很多关联,形成认知网络。Fauconnier(1999:98)谈到,语境中的任何语言形式具有激活大量认知模式的潜在力。在认知网络中,I代表读者获取的新信息newinformation,C表示被激活的认知语境信息cognitivecontext,R表示读者在不停的寻找最佳关联relevance,B表示新旧知识的整合blending,Kintsch和vanDijk(1978)从认知心理学角度研究记忆与理解,认为在阅读完文本材料后,被试都要对于新获取的信息进行即时的处理

(1)再生,准确的反映对文本的理解;

(2)重构,从文本出发,加上被试自身的知识所能推导出的陈述;

(3)元陈述,被试自己对于文本的评价、观点和态度。英语阅读理解中的细节题主要考察信息的再生,推理题主要考察被试大脑根据自身背景知识和文本信息对于知识的加工和重构,主旨观点题型旨在考察心智的元陈述。三种陈述对应于英文阅读理解中最常见的三种题型,因此心理语言学有助于深入发掘该题型背后的心理机制。虽然本研究将阅读题型粗略的归为三类,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这样的研究有助于揭示解题内在心智过程。

三、英文阅读理解题型的认知

理解模型阅读是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技能,只有积累了大量的输入性信息,读者才能根据语言规则建立最佳关联,整合出最具关联的新创结构。Kintch和vanDijk的语言理解模型,“基于从文本基础上抽取出命题”,对于新获取的信息抽象化加工。命题由一个谓词以及一个或者多个论点构成。谓词对应被试阅读中看到的动词、形容词、副词或者连接词;论点指的是对应的名词,名词短语或从句。在被试的主观意图这方面,个体在认知语境上的差异也会影响文本的理解和最终的答题(R.Anderson&Pichert,1978)。被试在阅读过程中,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的把旧命题和新命题联系起来,发掘隐含的话语意义。若被试发现新旧命题之间缺乏匹配关系,就需要根据背景知识作出推理假设,建构的概念网络,使命题间具有最佳关联(Sperber&Wilson,2001)的意义。这要求被试在阅读时主动的寻找显性的或是隐性的逻辑连接词,主旨态度类题型重点考察被试的元陈述能力,涉及到的命题数量更多,花费的信息处理时间也更长,英语教师常建议学生最后做主旨态度类题型。

篇(8)

英语是一门实践和技能性都很强的学科,要想学好英语,需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进行记忆和操练。心理学家桑代克认为外界的刺激和反应有一个联结,学习的实质是情景与反应的联结。根据这一学说,我认为在学生第一次接受英语新知识时,一定要让这个刺激在他脑海里有一个强烈的反应,即深刻的印象。老师可以采用现实生活中的实物,或创设真实的语言情景,或运用有声、有图画、有动感的多媒体电脑课件、挂图、简笔画等多种直观生动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一下子就会被吸引住,并且久久难忘。同时桑代克又指出,学习是不断地尝试错误的过程,是一个应用率不断加强、失用率不断减弱的过程。根据这一理论,我让学生建立错题档案,让学生把平时练习和小测试做错的题归纳总结到一个本子上,反复琢磨、领悟,直至掌握。每次考试前,让学生再重新复习一下错题本上的题,使其尝试错误的重复率大大降低,考试时准确率大大提高。

二、兴趣教学

1、引入竞赛

中学生好胜心强,有强烈的参与意识,把比赛引入课堂,并贯穿课堂,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着重要的意义。老师可把班级分成若干组,用比赛积分的方式展开组与组之间的竞赛。比赛内容可以包括必答题、抢答题材、对话表演、单词背诵等。在每一节课结束前进行总结。比赛的优胜者给予表扬和鼓励,而落后者也会不甘示弱,他们会在下一次比赛中发奋努力,表现更好。在比赛过程中,每位同学为了整个组集体的荣誉,都会积极准备,上课很少出现走神或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并且通过比赛,也给了他们自我展示的机会,满足了学生的成就感。

2、直观教学

上课利用实物、挂图、简笔画、投影、多媒体等多种手段,让语言更加真实和具体,创造学习英语的气氛,让学生沉浸其中,在无意识中培养自己的英语思维。比如,初一的人称代词和物主代词易混且难以掌握,我们既可以利用一些挂图,如爱因斯坦、居里夫人等学生较为熟悉的人物来练习Who’sthis?He’s/She’s…What’shis/hername?也可以在班级指定几个同学来进行练习,这样学生既容易理解,也容易接受。

3、英语歌曲

利用琅琅上口,简单易学的歌曲旋律来总结一节课的内容和重点不失为一种巩固知识、增加趣味的好方法。例如用《找朋友》、《丢手绢》、《两只老虎》等旋律把课本的重点、难点编成歌词,让学生在歌声中既巩固了知识,又感到趣味无穷。

4、课外活动

学生英语兴趣的培养,不应该固定在课堂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课外活动是实现教育目的的重要途径,是课堂教学的延伸和补充,所以我们要充分利用广播,收看英语节目,排练英语小品,猜谜语,快速反应,击鼓传花等。学生在做游戏的过程中既玩得开心,又轻轻松松的复习和巩固了英语知识。这样,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增强。

三、分层次教学

孔子很重视因材施教,那么在教学实践中,我们也应研究分析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能力、学习程度和心理,采取不同的方法,也就是我们现在所倡导的分层次教学。我根据学生的不同程度,按照量力和可接受性原则,把学生分为好中差三个层次,对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提出不同的要求。在课堂教学中让成绩好的学生做有一定难度的练习,以达到提高的目的;让中等学生做有把握的练习,以保护他们的学习热情;让成绩差的学生做一些比较容易的练习,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这样每位学生都有了实践外语的机会。在课外辅导和作业要求方面,也应根据学生层次的不同而要求不同,对中等以上的同学,要求做些课外的练习题,鼓励多读英文原著,以扩展知识面。对一些学习能力欠佳,成绩稍差的同学同要求他们掌握课本上最基本的单词、词组、句型,总之,对上、中、下三个层次的学生分别采取“放开走”、“拉着走”、“抱着走”的策略,尤其对差生,更要多加“偏爱”,因为要想提高班级整体成绩,差生的工作非常重要,所以在课堂上,无论学生成绩好坏,我都一视同仁,平等看待。教学中以表扬鼓励为主,不在大庭广众之下伤害学生的自尊心。课下,对一些成绩差的学生在知识的技能上的缺欠,分别采取不同措施,满腔热情地给予及时的帮助和辅导。

四、激发动机,强化记忆

根据教育心理学原理,学习阶段分为动机阶段——领会阶段——获得阶段——保持联合会——记忆阶段——概括阶段——操作阶段——反馈阶段。其中动机阶段列在学习阶段的首位,可见学习动机影响学习效果。激发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学习英语成功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激活学生学习动机,明确其学习目的。当前社会对高素质英语人才的需求,2008年奥运会将在北京举办,以及出国留学深造等,这些都是激励学生学习英语的外在因素,而学生的主观意愿、需要是学习英语的内在动因。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如果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求知欲望,那么学习就很被动,成绩就很差。因此要做学生的思想工作,使其转变思想观念,通过英语学习,增强国际意识,拓展国际视野。

学习的第五阶段为记忆阶段,而英语需要记忆的内容又很多,所以对于英语学习,这一阶段显得尤其重要。这了强化记忆,克服遗忘,我做了以下尝试:

1、小步子,快节奏

平常记忆的内容要控制量和度。量多了,消化不了,反复少了,记不住。所以要进行适当的集中和反复循环。在教学过程中,课前5分钟听写是一个行之有效的办法,把前一天学习的知识简单的归纳总结后,第二天及时听写,时间不长,量也不大,学生容易记住。

2、趣味记忆

趣味记忆法就是将疑难知识加以高度概括后,再用诗歌、顺口溜的形式将其要点、规则、变化规律等串联起来,用于指导学生学习的巩固记忆。比如在教序数词构词法时,我教给学生“一、二、三,特殊记,八去t,九去e,ty变成tie,遇着ve变f,再加th,寥寥几句,把从第一到无穷大的序数词构词细则都包罗在内了。再比如在教可跟不加to的动词不定式做宾语不足语的动词时,我用例句逐字逐句讲解了“一感(feel),二听(listen,hear),三让(let,make,have),四看(see,watch,notice,look),还有一帮助(help)”这句简单的话。其实这是个出错率很高的知识点,也一直是一个让我非常头疼的难题,几乎届届如此,现在简单的一句话就把它痛快地解决了,容易记且不易忘。

3、发挥内隐记忆力

心理学认为人的内隐记忆力即无意识记忆力很重要,那么我们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内隐记忆力。平时可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内容可涉猎各种各样的语言资料,既可以读教科书,也可以增加课外阅读,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如果能力许可,可以读英文原著,总之要加大阅读量,使信息量的输入要大,这对培养学生语感很有帮助。

篇(9)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教育事业认识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学生、家长,乃至教师已经对“填鸭式”的“教”和“说教式”的“育”持否定态度,更倾向于要求教师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注重师生的互动等教学心理技巧,掌握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并将其运用于教学实践中。对于教师来说,单纯的“教好书”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的发展,时代赋予了教师更艰巨的历史任务和使命。以教育心理学为基础,改进教学效果,满足现代教育的要求,教师应从创新教学方法方面入手做到以下几点。

1.教师自身良好的心理学知识基础是教育好学生的根本保证

多少年来,人们思想中根深蒂固的思想是,教师是教学生读书的,教师的职责是把自己掌握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但是,就长远的教育发展方向和趋势来看,任何一个学生、家长都希望教师是一个有感情的人,而不仅是一架教书的机器。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意思是教师并不单单在于传道和授业,更为重要的是解惑。这不仅需要教师了解学生不懂的知识,为学生解决他们所不明白的学习疑问,更需要教师理解学生的心理。郭沫若说:“书是死的,人是活的,死读书把活人读死,活读书把死书读活。”为了教学生读好书,教师仅仅有课本的知识远远不够,还应该懂得心理学。教师及时掌握学生的心理动态,抓住学生的心理状态对教育的长期效果非常关键。

2.教师对学生情况有全局的把握,是教育好学生的先决条件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如果教育者想从各方面去教育一个人,那么,这就应当从各方面了解这个人……教育者应当努力了解一个人,看他在实际上究竟是怎样的人,了解他的一切优点和缺点,他平素的一切琐细的需要以及他的一切崇高的精神要求等。”教学的中心与重心是人,教师首先要了解教育对象,才能有效地实施教育、教学。教师应多渠道地接触学生,全面掌握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经济状况、家庭教育、社会影响、思想动态、知识层次,以及个人性格、特长、交往、爱好,等等,做到对学生的思想、学习心中有数。要做到这一点,不仅要求教师要有热爱教育事业、寓教于乐的敬业精神,更要求教师要从学生心理的角度认识学生,全面、全局地把握学生的心理动态,通过各种渠道认识每一个学生的不同之处,不能笼统地把所有的教育对象都认为是相同的“学生”,而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独特个性和心理反应,只有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有的放矢。

3.教学过程中完美的心理教学方法的演绎和运用是教育好学生的有效途径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当教师的知识水平达到某一关键值时,教学水平的提高将取决于教师对教学的理性认识———教学思维能力。教师教学思维能力的高低和正确与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只有在正确的教学思维指导下,采取有效的教学手段,才能真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在教学实践中,心理学教学方法在教育过程中的有效运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和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沟通。

有效的心理沟通是教师成功教学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想什么,这对抓住学生的心理、循序渐进地进行教学非常必要。与此同时,教师还要让学生知道自己在想什么,这样更有利于和学生增进了解、互相沟通,这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但当前很多教师缺乏这方面的尝试,甚至相当一部分教师担心学生知道自己的想法,这为教学过程中的互动带来了极大的障碍,需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过程当中尽量改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告诉学生自己下一步的安排,自己的教学目的和想法,同时有针对性地了解学生对自己教学安排的看法和意见,及时和他们保持交流、交换意见。这样调动了学生对课程的学习兴趣,使教师的教学计划能够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心理沟通的一个有效途径就是要关心爱护学生,教师首先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任何一个远离父母、家庭,来校读书的学生,他们在生活上、学习上、精神上都特别渴望得到关怀与爱护,尤其是当他们碰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这种要求和渴望就更加强烈。所以教师对学生实行必要的“情感投资”,用爱心温暖学生、感化学生、实现情感交融是增进师生感情的最佳途径。

正确、耐心引导学生也是关心爱护学生的良好方法。心理学家认为,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了解、关心学生的健康成长,耐心倾听学生的诉说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

3.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情感教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所谓情感教学,就是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认知因素的同时,注意改进教学方法,发挥情感因素的积极作用,发展学生积极的情感,帮助学生克服消极的情感,从而使学生以积极的态度推进学习效果。著名教育家赞科夫说:“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儿童和教师在课堂上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就这样良好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提供自由的“呼吸空间”,就是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兴趣,给学生提供学习的良好环境,使学生对学习、对教师充满感情,变得想学、爱学、会学,从而以“课堂”推动“课下”,以“兴趣”带动“效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果。

3.3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形成互动式的教学氛围。

互动,是教师和学生双向沟通的一种教学方法,这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同。它要求学生积极参与、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但这并不是否定教师在教学中的地位,教师仍是整个教学过程的规划者、控制者。“教学”本来就是教和学同等重要的,教是目的,我们要达到一个什么目的,在达到这一目的的过程中怎样解决出现的问题,这就需要规划者、控制者适时调整整体目标,使其向着正确的方向进行;而学是结果,任何一个结果都要有一个主体来承载,学生即是教学过程的终极目标,所以学生永远应该是教学过程中的主体。教师和学生在明确了各自的位置后,形成良好的互动才会极大推动教学活动的开展,收到最佳的教学效果。

另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三维的,内容是丰富的,我们不能用其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坚持到底。教学方法不是孤立隔开的,很多时候一节课上教师会选择多种教学方法,采取多种方法配合,发挥各种教学方法的优点,弥补缺点。

总之,在现代教学体系中,教师自身的心理学知识是开展良好教育的基础,有效的心理学教学思维是成功教学的关键所在。[论*文*网]

参考文献:

篇(10)

关键词:心理暗示 语文课堂 应用

Key words:Psychological suggestion Chinese Classroom Application

作者简介:杜德生,吉林省长春市,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宋维,吉林省桦甸市第四中学

一、 心理暗示法

心理暗示作为一种特异心理学现象早就存在且被一些智慧者巧妙地运用,诸葛亮的“空城计”就是一次成功的心理暗示应用。时至上个世纪50年代中期,保加利亚心理治疗医生G・洛扎诺夫运用这一方法成功地治疗了一些由考试导致信心不足的心理疾病患者。随后他将这一方法发展成为“暗示教学法”。顾明远主编的《教育大辞典》这样定义:“心理暗示是在受暗示者无对抗、无批判、无抵制的基础上,通过议论、表情、手势、服饰、环境气氛等有利条件,从侧面间接地刺激受暗示者的潜意识,从而对受暗示者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影响。在教育中运用暗示手段,通过转变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激发学生的心理潜力,减轻学生在课堂上的心理负担,以此达到高速、高质地传递教学信息的目的。”这是教育者有意识的活动,但这个活动的目的是不被受暗示者感知和意识到的。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任何一种教育教学现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觉到教育者的意图,其教育效果越大。”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心理暗示法正符合了这个要求。

二、课堂特点

2001年颁行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1)“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求培养学生听说读写能力,“促进德、智、体、美和谐发展”。这就决定了语文课堂的丰富性特点,改变固有的旧观念,让语文课堂丰富起来,“课堂教学生活化”“有意识地将生活世界相关资源引入实际教学中,将生活资源转化为教学资源”由单一走向多元,由枯燥走向生动,提高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改变少慢差费的状态,唯有源头活水,方能渠清如许。

(2)“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本身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学生的个体体验也是多样化的,这就要求语文课堂关注不同的声音,具备民主化特点。同时“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这一点要求语文课堂注重学生的体验性,我们的教师不能让个别声音代替大众感受,淹没大众的声音,让语文课堂充分地具备体验性民主特点,关注个体差异,促进整体发展。

(3)“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此条理念提及“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改变以教师为主宰的课堂局面,真正从学生的角度去观察与思考课堂,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养成良好的学习方式。所以语文课堂还应具备学生的主体性特点。

(4)“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这就注定了它是开放的,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教学策略等的开放。只有这样才能系统化,让我们的学生开阔视野,由点点联系到点线、面面联系,形成交叉性网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真正的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语文课堂在新理念下应具备丰富性、体验性民主、学生主体性、开放性四大特点。

三、理性依据

通过对心理暗示法的分析可以知道其在课堂上的功能主要是在场暗示下激发动机进而开发学生潜力。马斯洛层次需要研究表明人都有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心理暗示法得以理性应用的条件。人都是渴望成功并得到别人的认可,这种内在动机是普遍存在的,但巨大的学习压力导致学习的内驱力不够。心理暗示法则可以在一定场内把各种暗示因素组织起来,带动学生动机的内驱力,从而形成很强的动机需求。语文课堂就是一个由教师和学生组成的二元化的场,心理学研究表明人在一定的场中很容易进入场内角色定位,完成在场的角色选择,具备所在场的角色特点,这其实就是个体已经进入了暗示的无意识心理倾向中。而语文课堂的特殊性与心理暗示法进行了很好的对接,为心理暗示法提供了一个可操作性平台,教师是这个平台上的“导演”,学生的主体性使其在场内具有足够的民主与自由。语文课堂的丰富性和开放性可以使“导演”任意安排“灯光”“背景音乐”“烟雾”(暗示手段)等等,进而完成预定目标。

四、策略例析

心理暗示策略中最基础的是语言暗示、体态暗示,这里不一一详述。

1.情境暗示

洛扎诺夫说:“我们是被我们生活的环境教学和教育的,也是为了它才受教学和教育的”。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作为特定情境的语文课堂是一个最易设定的场,所以李镇西把课堂转设在岷江之滨、草地上、田埂旁……在特殊的情境下,学生心情放松,特定心理反应和无意识心理倾向协调发挥作用去感染学生,从而增强信息传递的有效性。

2.行为暗示

主要通过学生的体验完成。一些课程老师的讲授未必有学生的直接体验效果好,如话剧类课文。所以很多老师编排了课本剧,让学生亲身体验剧中人物角色所富含的丰富情感,从而更加深刻的理解课文的主题。这种感受要比外界语言的刺激深刻,学生的反馈也很好。魏书生也经常在书写标题时故意写错,然后让学生挑错,再找一名易写错字的学生去板书正确的字,加深其印象。

3.角色暗示

生活中个人的角色定位是很强的,在不同场中又转换着不同的角色且具备这种角色的特点。每个人都给自己一定的角色暗示,深负责任感和使命感。教育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马休老师就很好地运用了这种角色暗示,他面对的是一群性格古怪的问题学生,平时根本无心学习,于是他成立了合唱队,给每个学生安排一个角色,让迷失的心回到合唱队这个场中,孩子们找到了自己的角色归属,渴望实现自我,于是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之中。魏书生在上课前总是用一个词“商量”来拉近自己和学生的距离,转变教师的角色,给学生一个民主平等的暗示。

参考文献:

上一篇: 化学史论文 下一篇: 大学生音乐鉴赏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