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6:1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体育课堂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从当前的情况看,多媒体教学只是在语文、数学等学科中得到广泛开发和应用 ,但在体育教学中情况却不容乐观。传统观念认为,体育课主要是让学生锻炼身体,学习运动的技能技巧,和多媒体教学没有多大关系,这正是他们忽略体育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传授学生必要的运动常识和理论的原因。以往这部分内容是通过老师的讲解和板书来完成的,但是这种方式缺乏直观性,不能引起同学们的兴趣,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如果运用多媒体教学软件辅助教学,效果会怎么样呢?带着这种想法,我尝试着制作了一组体育教学多媒体课件,并且用之开了一节校级的公开课,收到良好的效果。通过这次尝试,我觉得体育课是完全可以用多媒体来进行教学的,且应广泛推广运用。那么,多媒体辅助教学软件能为体育课教学提供什么呢?
一、提供直观感受
多媒体电脑教学它最大的优点就是能给学生提供直观的感受,通过画面、图片、声音等综合性多媒体技术,带给学生生动的、真实的形象,并引导学生发展思维,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提高教学质量。 以往的板书、口授形式则达不到这样的效果。例如:向学生们介绍前滚翻的技术动作时,如果用传统的示范、讲解方式来进行教学,效果是不理想的。因为在上课时,老师将完整的动作示范出来以后再进行讲解、分析,所讲的一切都较为抽象,在视觉上不能给学生直观的感受,不易让学生理解,学生的注意力容易分散,因此很难完全掌握。然而,如果在上课时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将前滚翻的整个技术动作借助教学软件,通过屏幕展示教师预先录制好的示范动作、图形分解以及将蹲撑——两手撑垫屈臂——低头——两脚蹬地——提臀收腹——重心前移团身滚动——枕骨、肩、臀部依次触垫——抱小腿团身成蹲撑的文字解释出示在相应动作的旁边,结合课堂上的需要使画面重复播放、讲解,加上教师在课堂上的示范,这样,学生的大脑中形成清晰完整的技术动作,练习起来便会更有劲,更主动,对动作要领便能直观理解,掌握技术动作也就更快。这点也符合了儿童对直观、有趣、新奇的事物更容易理解,更具有强烈认同感的这一心理特征。又如:多媒体教学对指出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和纠正方法也有很大的作用。那么我们可以运用画面演示各种错误动作,学生通过认真观看画面,动脑思考。然后,通过教师仔细分析、讲解产生错误动作的根源后再进行改正。另外,还可以将一些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剪辑到教学软件中,在上课过程中播放给学生看,使学生对滚翻动作在运动中的应用有个初步认识,从而激发学习的兴趣,这样对以后在室外继续练习前滚翻动作就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激发学生的兴趣
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原因,小学生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往往较短,特别是在讲解、分析某个难点动作时,由于精神不集中,学生听的就比较模糊。但是,如果让他们看卡通片,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整节课下来他们都会兴致勃勃,这是因为动画鲜艳的色彩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所以看完后印象特别深刻。因此,我们在多媒体教学中可以借助动画录像使教学内容生动有趣,让同学们在良好的课堂氛围中学到知识。如:在给同学上武术课时,便可以把学生练习武术的情况拍成录像,然后,剪接到课件里,通过屏幕的播放,学生一边观看画面一边听老师的讲解,看哪个同学技术动作掌握得最好,既标准又到位。经过同学们的比较和分析,结果一目了然。这样的动画课件并配上适当的音乐展现在同学们面前,就非常具有吸引力,并且会让他们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在以后的练习过程中就会更加努力,学习的效率也会得到提高。
现在的学生喜欢把体育明星当作自己的偶像,且有意识地收集某些明星的资料、图片。如果在多媒体电脑教学软件制作中,将一些优秀运动员在比赛场上的精彩动作图片扫描进去,再将运动员的简历输入到软件里。这样不仅可以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还可以趁机鼓励同学们要积极锻炼身体,争取以后也成为世界冠军,为国争光。
在多次的教学尝试中,我深刻感受到多媒体技术的运用给体育教学带来了诸多优点,解决了教学中疑难问题,也是我更加认识到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逐步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是纵观当今教育软件的现状,我们就会发现现在的多媒体课件往往无法直接用于课堂教学,有的紧紧只是侧重于单个学生人机对话,交互性差,缺少跳跃、扩容、共享的能力。因此我们应加强有关课件制作方面的学习,提高课件制作的理论知识 ,尝试制作出符合自己教学特点,实用并令自己满意的课件来,而教师在自制多媒体课件过程的同时,也促使着自身在不断的学习与实践。
二、体育课堂心理氛围
体育课堂心理氛围是指班集体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所形成的一种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态,它包括师生的心境、态度、情绪波动、师生间的相互关系等。体育课堂心理氛围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它是逐步形成的,而其一旦形成又具有相对的稳定性。积极的体育课堂氛围有利于师生之间的信息与情感畅通交流,能够最大限度地引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此可见,学生意义对话式互评既需要“友情式”分组的“心理小环境”,更需要积极的班集体课堂心理氛围的“大气候”。
三、身体自尊
身体自尊是学生自尊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很敏感的组成部分。如果在体育教学中由于不正当的评价伤害了学生的身体自尊,那么学生就很难具有对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和好感。学生正确评价的态度与能力的有效形成也是新时期考量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和教学技艺的基本要求之一。笔者在教学中创设了一种“学习卡片”的评价手段,从而有效规避了互伤身体自尊的教学评价现象。“学习卡片”的评价手段是指在小学中高年级阶段,要求学生在体育课后针对同伴在课中的学习态度、拼搏精神、任务完成以及优缺点等方面进行客观公正的、不伤身体自尊的书面评价。实践表明,学生经过长期的评价训练,正确的评价态度与能力得以提升,反映在课堂中的相互评价也逐步趋于规范和精彩。
二、职业高中体育教师如何面对学生的情绪
基于以上分析,笔者以为要促进职业高中体育的有效教学,关键还是从情绪这一因素出发对学生积极引导,只有当师生在体育课堂上能够享受情绪的高峰体验时,体育教学的有效性才会自然而然地发生。首先需要阐述的是教师情绪。很大程度上教师的情绪直接影响着学生情绪,笔者的经验是,不要看职业高中学生有着这样那样的叛逆性,其实只要体育教师真正能够以一个乐观、积极、阳光的情绪进入课堂,那这样的情绪就会点燃绝大部分学生的乐观情绪(极个别的学生则会由于个体因素而难受激发,这需要专题研究)。笔者在体育课堂上,一直提醒自己不要急于进行体育与技能的训练,而是通过一些看似与体育无关的事情去引发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只要这样的努力持续五至八节体育课,那就会对学生的心中形成一种思维定势,这样就会导致他们一进入体育课堂,就会自然产生积极向上的情绪。然后要阐述的是学生的情绪。学生的情绪体验决定着一节体育课甚至是所有体育课的学习质量,如果说教师对学生的情绪引导还是一种外在行为的话,那学生自身的积极情绪激发,则取决于教师引导学生去客观理性地认识职业高中的体育教学。笔者在教学中从来不教授纯粹的体育知识,而是努力将体育训练与学生的文化知识学习与专业技术的学习结合在一起,只有有了这样的结合,学生才会真正认识到健康的体魄、坚强的心理对于现在的学习(尤其是遇到学习困难时)与将来的工作(尤其是工作遇到挑战时)有多么的重要。一旦学生认清体育具有这样的功能,那么任何一个对前途有希望的职业高中的学生,都会认真对待在校时间的体育训练与心理健康的学习。经验表明,一旦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那他们在课堂上的情绪就不会浮于表面,而是会有持久的驱动力。而这种产生驱动力且由这样的驱动力又反过来积极影响学生的体育学习甚至是文化与专业学习时,笔者以为这就是真正的有效教学的境界。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场所。然而,现实的体育课堂现象却是:“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优化体育课堂因素,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新时期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怎样激发学生对体育课中练习兴趣,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独辟蹊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象的特点、目标的要求、教学策略的安排,以音乐为媒介,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调节下积极参与锻炼。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增加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性及发展身体机能,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美感,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根据笔者在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音乐的选择与教学教程中音乐应用的技巧,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1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韵律感音乐能给课堂带来生机。富有魅力的音乐能给人以启迪,陶冶美的情操,使人奋进。在教学开始时应先上一堂乐理基础知识课,包括音乐欣赏、分析音乐的结构与特点。教师选择优美动听的乐曲让学生们听,同时讲解音乐内涵,引导学生去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风格,掌握音乐的节奏和速度,使学生们理解音乐的特点,丰富对音乐的感受。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音乐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2.1准备部分。准备活动是课堂学习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在愉快中学知识,在愉快中锻炼身体。①队形队列练习:四列横队走——十字队形走——合、裂队走等。配以雄壮的《进行曲》,学生随音乐节奏踏步,在此基础上逐步变换队形队列。通过团队步调一致的整体动作,振奋精神,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和整体观念。②热身运动的音乐可选择100-120拍/分的迪曲,教师带领学生和着音乐数拍子,在数拍子时强调从强拍开始,依次进行。然后让学生把音乐和口令逐渐地融在一块儿,在学生比较习惯后,就可以过渡到心中默数。只须二节课的练习,学生就可以自觉地随音乐进行整套准备活动操的练习,从而完全用音乐去代替口令,并使学生在明快的音乐节奏中进行全身各关节、各部位的节律运动。日积月累,学生就形成用耳听音乐用眼看示范的一种全身心运动的教学方式,也为后期学习韵律操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更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声带疲劳,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师生在动作与音乐之中相互沟通的目的。
2.2身体素质练习。音乐能使得本来没有意义或缺少活力的动作产生了新的生命力,也从而达成了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师在准备组织学生进行素质练习之前,首要应该抓住音乐这一重要元素来激发学生们原已存在的韵律感,调动起他们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传统上,为了发展学生爆发力、协调性、身体力量等素质,教师多采用规定次数及口令法,学生重复单一的动作。更有的学生被动地接受,应付了事地完成,锻炼的效果流于形式。在教授这一部分时,我选择140拍/分的迪曲,提出动作要求及时间规定,轻按PLAY键,即可在音乐中学生练习:跳绳、高抬腿、后蹬跑、摆臂、立卧撑、俯卧撑、蹲跳、挺身跳、弓步跳等各种发展腿、踝关节等辅助练习,不仅发展身体素质也提升身体耐力素质。当学生的动作与音乐融和为一体时,适时加入上肢的动作,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围墙,选择节拍150-160拍/分DJ音乐。练习方法:学生离墙60CM站立,双手撑墙壁,合着音乐节拍做快速的抬腿、送髋练习。音乐重拍时要求学生快速下压大腿。此方法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踝、腿力量,纠正短跑中存在的蹬腿无力、送髋不足及坐着跑等错误动作。通过欢快、热烈、富有节奏的音乐,大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闻声而练,做而入境、欲动不止。2.3不同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风格音乐。
2.3.1耐久跑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传统的观点认为“极点”的出现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只有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克服“极点”的痛苦,才能达到耐力的提高,从训练学的角度来说固然不错,人类要挑战极限必须克服自身的惰性,必须忍受常人所不能的痛苦。大多数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更多的是寻求愉悦、放松、自然,因此,枯燥加上"极点"带来的痛苦是影响长跑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另外一些人的特质,他们对痛苦的忍受力确实比常人低,心理上的疲劳来的更早一些,心理上的脆弱使他们在没有迎来“第二次呼吸”之前就已经丧失了跑下去的勇气。因此,我在课中选用节奏明快,催人振奋,鼓舞斗志的迪曲,学生跟节拍绕篮球场边线跑,要求学生跑动轻快协调、步幅均匀,仔细聆听音乐节拍,富有节奏地呼吸,合理控制跑速,同时加入各种的跳跃动作,用音乐的外衣包裹耐久跑教学的枯燥,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练习中改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发展耐力。从而达成在跑动中轻松、舒适地体验挑战自我极限的乐趣。以10分钟跑为例,对所任教班级320人(男181名,女139名)进行了实验。在每周体育课时间进行训练,共八次。要求以个人最舒适的跑速跑,必须坚持跑完10分钟。练习四周后测验,139名女生:800米优秀率为41%,及格率为98%;男生181名:1000米优秀率为32%,及格率为96%。
2.3.2笔者上过四堂街舞课,相比于一般的有氧操,街舞的独特魅力在于自由的风格和脚步动作的迅速多变。街舞动作中非常重视身体与步法的节奏变化,并增加了许多手臂组合,在随意、松弛的动作感觉外,更强调动作的韵律感与爆发。音乐特征除了较强的低音效果,更以切分的大量使用为标志,不少动作在音乐的弱拍上完成(一拍两动)。在身体姿态方面,想跳好街舞就必须做到全身尽量放松,时刻将双膝保持在弯曲的弹性状态。而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习到教师所教授的基本动作外,适应HIP-HOP突出的运动节奏所需要的肌肉紧张与松弛的切换技术,以及协调控制小关节
的运动。学生根据自己喜爱在头部、手臂等部位做一些的简单变化,进行再创造。尽情体现自己的个人风格,张扬学生个性。
2.3.3在韵律操教学中选择了节奏明显、结构完整的成套动作的音乐,此音乐具有较强感染力且格调健康并具有时代特点。根据音乐节拍的不同、音乐节奏的快慢、音乐强弱的要求和旋律的变化以及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来指导学生进行韵律操练习,用鲜明、奔放、强劲音乐的刺激,使学生牢固地记忆动作顺序、掌握动作,在举手投足之中表现出动作的力度、美感和活力,达到动作和音乐之间自然、和谐、统一。
2.3.4身心恢复。在此阶段我选用抒情的钢琴曲或者小提琴曲,例如《兰色的多瑙河》、《春江花月夜》、《梁祝》等经典曲子。在优扬的音乐旋律中伸展肢体、缓慢的呼吸,从而达到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疲劳得以消除,为下一堂文化课的学习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3如何加工与编辑音乐音乐作为课堂的辅助手段,自然成为教师备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大多数迪曲每首时间在3~5分钟,而通常在体育课中教师带领学生练习的时间是1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至少选择准备4-5首乐曲。目前在大多数的音像店都能买到串烧的迪斯科音乐磁带或CD盘,使用这种串烧迪曲进行1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练习时,就避免了使用单曲音乐的中断和停顿,从而也就避免了对整个练习的节奏和气氛的影响。我的做法是:在第一堂音乐欣赏课中发动全班同学,由他们推荐和提供自己喜爱的迪曲或流行歌曲来做为课堂练习的伴奏音乐,将收集来的曲子进行筛选,重新录制一遍,放在同一个磁带或光盘上,便于教学使用。如有必要的话,上网下载GOLDWAVE软件,把不同乐曲串连在一起,并通过工具栏改变音乐节奏,此操作简捷、快速。我选用的音乐全是学生提供的,这样极大地调动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效果好。
(一)学习方面。
1、学习方面体育考试不及格,直接影响评选“三好学生”;考试成绩未达到自己所欲望的目标,而低于其他同学;虽经主观再三努力,“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仍未通过;不被教师所重视,无机会在同学面前显示自己的才能,欲望得不到满足;学习某动作时,不幸拉伤、扭伤或摔伤,造成心理障碍,直接影响其他动作的完成。
2、人际关系方面。对体育课不爱好,无兴趣,被动去上课,课中完不成任务,不受老师喜爱;经常受到老师当众点名批评;经常受到同班同学的排斥、讽刺、挖苦。
3、兴趣方面。个人的兴趣爱好(由于个体差异,对各种体育项目各有所好)得不到满足而造成的情绪——行为波动较大。
4、条件限制方面。①生理条件限制:如个矮,打篮球抢不到篮板球,打排球不能封网,因此对这些项目不感兴趣;大个头不愿学习体操、武术等项目,内心里产生厌烦感。②场地、器械条件的限制:无场地,无器材,体育课变成自由课;场地小,器材少,人数多,无法开展各种活动。
(二)教师方面。
1、自我修养方面:不能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如上课迟到,“放羊”式教学等)。语言、行为方面,打骂学生、口出秽言,不分场合、性别及个体差异而乱加指责。
2、教学方面:教学方法、步骤、辅助诱导练习,不适合学生的年龄、性别等特征,教学方法单调、枯燥,教学目的、计划不明确,以“我”为中心。
二、受挫的反应行为
学生受到挫折后,不是作积极反应就是作消极反应。积极反应的行为,如严格要求自己勇于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和条件限制,充满信心、希望感等,这种反应行为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加。消极反应的行为有所不同。一种为攻击,如动手打人,开口骂人等直接攻击行为;讽刺、挖苦、指桑骂槐等间接攻击行为;但随着年龄的增高,而由直接攻击行为向间接攻击行为转化并代替。另一种为逃避;如退缩、压抑、焦急不安、灰心丧气、敏感多疑等,它随着年龄的增高而增多。
三、挫折的预防及治疗
当今心理学界把心理挫折列为重要研究课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挫折对人们的行为和活动结果可能有积极意义,也可能有消极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的需要获得满足,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而是在满足需要的过程中会遇到种种障碍、干扰、焦急、忧虑、灰心……并在挫折中尽力地克服困难和阻力,创造性地完成任务。由此可见,一定数量和一定强度的挫折能使人们总结经验教训,培养坚强的意志,克服论难的毅力和提高适应能力等积极的行为反映。如需要屡遭失败,致使个体萎靡不振、焦急不安、压抑回避,而积累过多的挫折经验,则会使人消极悲观,丧失信心,畏首畏尾,失去前进的动力和目标,对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产生消极的影响。
既然挫折对学生的学习和行为有积极的作用,也有消极的作用,不同的个体所受影响的程度和强度就各不相同。因此,教育者要尽可能地排除引起挫折的各种内外障碍,减少消极因素,还要使学生对挫折能够持正确的认识和态度,学会处理挫折的技巧和方法,并创设一定条件让学生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锻炼意志和毅力。此外,还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Abstract】Thesportsclassroom’ssoulisneedsevenmoretopayattentiontostudent’smovementquickmusicalsense,raisestheirgoodphysicaltrainingcustom,formsthelife-longphysicaltrainingconsciousness,andpromotesthestudentpsychologicallyhealthylevelenhancementeffectivelyearnestlywiththesocialadaptationabilityenhancement,causesthestudentinthemovementskillformingprocess,hastheinterest,toformthehabit,toformconsciousness,theexercisequality,thetaxevasion.Therefore,howtotakethesportsteachingmediumusingmusic,providesfillswiththecurrentrelevancefortheclassroomestablishmenttheteachingenvironment,stimulatesstudent'sstudyenthusiasm,thusurgesthesportsclassroomfill-out,changesnew,changeslives,isoneofmodernsportsclassroomdisciplineconformitydirections.
【Keywords】Sportsclassroom;Music;Movementquickmusicalsense
体育课是学生学习体育知识、技能的主阵地,是学生掌握终身体育锻炼方法的重要场所。然而,现实的体育课堂现象却是:“多数学生喜欢体育,但不喜欢体育课”。因此,优化体育课堂因素,不断提高学生的体育兴趣,是新时期体育课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作为一名体育工作者,怎样激发学生对体育课中练习兴趣,是我们共同探讨的问题。在课堂教学中我独辟蹊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象的特点、目标的要求、教学策略的安排,以音乐为媒介,让学生在优美的旋律调节下积极参与锻炼。不仅能活跃课堂气氛,从而增加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性及发展身体机能,而且还能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培养学生的美感,从而实现教学内容的最优化。实践证明,这种方法是非常有效的,根据笔者在二十几年的教学实践中的体会,对音乐的选择与教学教程中音乐应用的技巧,采用了一些有效的方法:
1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和韵律感音乐能给课堂带来生机。富有魅力的音乐能给人以启迪,陶冶美的情操,使人奋进。在教学开始时应先上一堂乐理基础知识课,包括音乐欣赏、分析音乐的结构与特点。教师选择优美动听的乐曲让学生们听,同时讲解音乐内涵,引导学生去欣赏音乐,了解音乐的风格,掌握音乐的节奏和速度,使学生们理解音乐的特点,丰富对音乐的感受。为接下来的教学做好充分的准备。
2音乐在体育课堂中的运用
2.1准备部分。准备活动是课堂学习前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可以提高学生中枢神经的兴奋性,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使学生在愉快中学知识,在愉快中锻炼身体。①队形队列练习:四列横队走——十字队形走——合、裂队走等。配以雄壮的《进行曲》,学生随音乐节奏踏步,在此基础上逐步变换队形队列。通过团队步调一致的整体动作,振奋精神,培养学生组织性、纪律性和整体观念。②热身运动的音乐可选择100-120拍/分的迪曲,教师带领学生和着音乐数拍子,在数拍子时强调从强拍开始,依次进行。然后让学生把音乐和口令逐渐地融在一块儿,在学生比较习惯后,就可以过渡到心中默数。只须二节课的练习,学生就可以自觉地随音乐进行整套准备活动操的练习,从而完全用音乐去代替口令,并使学生在明快的音乐节奏中进行全身各关节、各部位的节律运动。日积月累,学生就形成用耳听音乐用眼看示范的一种全身心运动的教学方式,也为后期学习韵律操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更大限度地减轻教师的声带疲劳,有效地提高了教学质量,达到师生在动作与音乐之中相互沟通的目的。
2.2身体素质练习。音乐能使得本来没有意义或缺少活力的动作产生了新的生命力,也从而达成了教学目的与任务。教师在准备组织学生进行素质练习之前,首要应该抓住音乐这一重要元素来激发学生们原已存在的韵律感,调动起他们参与练习的积极性。传统上,为了发展学生爆发力、协调性、身体力量等素质,教师多采用规定次数及口令法,学生重复单一的动作。更有的学生被动地接受,应付了事地完成,锻炼的效果流于形式。在教授这一部分时,我选择140拍/分的迪曲,提出动作要求及时间规定,轻按PLAY键,即可在音乐中学生练习:跳绳、高抬腿、后蹬跑、摆臂、立卧撑、俯卧撑、蹲跳、挺身跳、弓步跳等各种发展腿、踝关节等辅助练习,不仅发展身体素质也提升身体耐力素质。当学生的动作与音乐融和为一体时,适时加入上肢的动作,可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身体协调能力。充分利用学校围墙,选择节拍150-160拍/分DJ音乐。练习方法:学生离墙60CM站立,双手撑墙壁,合着音乐节拍做快速的抬腿、送髋练习。音乐重拍时要求学生快速下压大腿。此方法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踝、腿力量,纠正短跑中存在的蹬腿无力、送髋不足及坐着跑等错误动作。通过欢快、热烈、富有节奏的音乐,大大地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热情,使学生闻声而练,做而入境、欲动不止。2.3不同教材的内容选择不同风格音乐。2.3.1耐久跑是初中教学的重点,在教学中,传统的观点认为“极点”的出现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只有以顽强的意志品质克服“极点”的痛苦,才能达到耐力的提高,从训练学的角度来说固然不错,人类要挑战极限必须克服自身的惰性,必须忍受常人所不能的痛苦。大多数学生在锻炼过程中更多的是寻求愉悦、放松、自然,因此,枯燥加上"极点"带来的痛苦是影响长跑效果的关键因素。同时,我们是否忽略了另外一些人的特质,他们对痛苦的忍受力确实比常人低,心理上的疲劳来的更早一些,心理上的脆弱使他们在没有迎来“第二次呼吸”之前就已经丧失了跑下去的勇气。因此,我在课中选用节奏明快,催人振奋,鼓舞斗志的迪曲,学生跟节拍绕篮球场边线跑,要求学生跑动轻快协调、步幅均匀,仔细聆听音乐节拍,富有节奏地呼吸,合理控制跑速,同时加入各种的跳跃动作,用音乐的外衣包裹耐久跑教学的枯燥,使学生在兴趣盎然的练习中改善呼吸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发展耐力。从而达成在跑动中轻松、舒适地体验挑战自我极限的乐趣。以10分钟跑为例,对所任教班级320人(男181名,女139名)进行了实验。在每周体育课时间进行训练,共八次。要求以个人最舒适的跑速跑,必须坚持跑完10分钟。练习四周后测验,139名女生:800米优秀率为41%,及格率为98%;男生181名:1000米优秀率为32%,及格率为96%。
2.3.2笔者上过四堂街舞课,相比于一般的有氧操,街舞的独特魅力在于自由的风格和脚步动作的迅速多变。街舞动作中非常重视身体与步法的节奏变化,并增加了许多手臂组合,在随意、松弛的动作感觉外,更强调动作的韵律感与爆发。音乐特征除了较强的低音效果,更以切分的大量使用为标志,不少动作在音乐的弱拍上完成(一拍两动)。在身体姿态方面,想跳好街舞就必须做到全身尽量放松,时刻将双膝保持在弯曲的弹性状态。而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除了学习到教师所教授的基本动作外,适应HIP-HOP突出的运动节奏所需要的肌肉紧张与松弛的切换技术,以及协调控制小关节的运动。学生根据自己喜爱在头部、手臂等部位做一些的简单变化,进行再创造。尽情体现自己的个人风格,张扬学生个性。
2.3.3在韵律操教学中选择了节奏明显、结构完整的成套动作的音乐,此音乐具有较强感染力且格调健康并具有时代特点。根据音乐节拍的不同、音乐节奏的快慢、音乐强弱的要求和旋律的变化以及音乐所要表达的内容来指导学生进行韵律操练习,用鲜明、奔放、强劲音乐的刺激,使学生牢固地记忆动作顺序、掌握动作,在举手投足之中表现出动作的力度、美感和活力,达到动作和音乐之间自然、和谐、统一。
2.3.4身心恢复。在此阶段我选用抒情的钢琴曲或者小提琴曲,例如《兰色的多瑙河》、《春江花月夜》、《梁祝》等经典曲子。在优扬的音乐旋律中伸展肢体、缓慢的呼吸,从而达到学生的身心得以放松,疲劳得以消除,为下一堂文化课的学习起到良好的铺垫作用。
3如何加工与编辑音乐音乐作为课堂的辅助手段,自然成为教师备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大多数迪曲每首时间在3~5分钟,而通常在体育课中教师带领学生练习的时间是10分钟左右,也就是说,至少选择准备4-5首乐曲。目前在大多数的音像店都能买到串烧的迪斯科音乐磁带或CD盘,使用这种串烧迪曲进行10分钟或更长时间的练习时,就避免了使用单曲音乐的中断和停顿,从而也就避免了对整个练习的节奏和气氛的影响。我的做法是:在第一堂音乐欣赏课中发动全班同学,由他们推荐和提供自己喜爱的迪曲或流行歌曲来做为课堂练习的伴奏音乐,将收集来的曲子进行筛选,重新录制一遍,放在同一个磁带或光盘上,便于教学使用。如有必要的话,上网下载GOLDWAVE软件,把不同乐曲串连在一起,并通过工具栏改变音乐节奏,此操作简捷、快速。我选用的音乐全是学生提供的,这样极大地调动起他们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效果好。
二、课堂教材的整合借助多媒体益处多多
如前所述,传统教学教师总是要花费很多时间去讲解,多媒体化虚无为形象,让学生看得清楚明白,把课堂变成了有声有色、生动逼真的教学环境。以前学生对于操场、篮球场、足球场的概念不是很清楚,现在都可以利用课件来完成实际认知。
三、多媒体让学生兴趣十足
课堂上要想让学生提高兴趣,单纯靠嘴皮子是没有用的。而多媒体在直观感觉上让学生得到满足,通过交流,学生的热情被激发出来。例如大家对于排球了解得不多,我就通过网上搜集到的文字和声像素材进行处理,做成教学课件。当学生看到运动员在完成动作的时候,都十分感兴趣,而且学习热情也高涨起来,不知不觉地就模仿起运动员的动作来,教学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一些体能差、身体不灵活、身材肥胖的学生,对于体育课是比较排斥的,因为他们怕自己做不好,对于很多的项目,他们都是硬着头皮在做,生怕自己的动作不完美招来别人的嘲笑。为了解决学生的这一困惑,我利用阴雨天让学生看我制作的课件,让学生了解动作要领和知识,激发学生的兴趣,并让学生了解运动的意义。最后学生都学得很认真,态度也发生了转变,对于体育运动也逐渐产生兴趣。
四、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增加团队意识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既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上不但要获取知识,而且要获得能力,并且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多媒体教学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世界,也支配着学生的思维,让他们在科学的方法中掌握要领。不同的技术动作和重点难点,都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学生一目了然,在做动作的时候,就会下意识地记住这些内容。最后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分析交流,得出最后的结论。尤其是一些慢动作,让学生自己观察,找出需要注意的地方,化动为静,化抽象为形象,增强了学生的感官意识。在一些错误的地方,让学生主动找出来,指出其中不合理的现象,学生在自己做动作的时候,就会避免这些错误的发生,这些都是主动学习的行为。多媒体教学通过演练,也会增强感染力。如向学生播放了接力比赛的视频,强调集体观念、互相帮助、团结一心等战术,增加团队协作的凝聚力等等。在一些闲暇时间,我为学生播放了一些重大比赛的视频,当看到国旗冉冉升起的时候,学生都十分激动,鼓起掌来,这个时候就激发了学生的热情。通过多媒体进行的德育渗透,也培养了学生高尚的情操。
2高校体育课堂中的安全教育
我国高校体育课堂一直以来是以单纯的体质训练和运动技能的培养为主,但是随着教育的改革,新素质教育在体育方面的要求是“健康第一”的准则,所以高校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教学理念,主要培养学生的健康为主,但是高校体育教育始终没有脱离“运动技能”,也没有完全回归到学校体育的本质上去。回首体育发展的历程,高校体育始终没有抛弃安全这个原则,在素质教育的影响下,体育课堂也发生了重大突变,但是始终没有抛弃的就是安全教育,高校体育课堂的安全教育将大学生在体育锻炼取得健康体魄的同时学会了怎么用安全的方法来更合理的锻炼,使得原本的素质教育更加全面的实现。
3高校体育课堂生命教育的价值
3.1生命的全面发展的价值
生命的全面发展是指个人的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也指个人在德智美体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理论研究中我们发现,他们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有两种含义的,第一种当把人作为生产力时,人的全面发展就是指个人的智力和体力的统一发展。第二种当把人作为一种社会关系来看时,人的全面发展就是在思想品质和精神状态的发展。对于生命教育可以帮助人正确的认识自我,可以从认知、情感、意识、行为等方面改变一个人的心理、情绪等多方面。生命教育不仅仅满足了个人的才能展现,而且还从多方面满足一个人的需求。
3.2生命自由发展的价值
何为生命的自由发展,主要是指生命的全面发展的一个过程。人的自由发展也是有好几个层次的,首先要做到主体的自由,主体自由就是指一个人客观的从一个方面对事物进行评价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人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去接受或者改造事物,这个层面是最简单的一个层面,也是最低级的一个层面,其次就是社会自由,社会自由就是指个体能够正确的按照自己的所想去支配自己去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不受到别人的管制,可以随心所欲的去完成一件事情。这个层面是中级的一个层面。最后就是个体的自由,个体自由是依据自己的内在本性去支配自己的干任何事情,这个层面对人的影响最大,也是最高的一个层面。人在接受生命教育的时候首先是被动的去接受,接下来是主动地去吸收,最后就是积极的去实践,这个过程本身就是对生命自由发展的体现,其最后要获得的就是第三层次,就是个体的自由,从而获得人的全面发展。
3.3生命的终身发展的价值
生命的终身发展是一个全过程,其中包括了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而生命教育本身的意愿就是对生命的终身发展负责,终生教育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教育的本身有一个重要的功能就是终身教育,生命教育也是不例外的,生命的终身教育是一个长而复杂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伴随着生命的全面发展而且还包含着生命的自由发展,从而使个体不断的完善自我,生命的终生教育也是对自我完善的过程。
4高校体育课堂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
4.1高校体育教育思想理念的契合
高校体育课堂安全教育的重点就是放在了“以人为本”,在此基础之上高校的体育课堂安全教育才会有序的、可持续的发展下去,而生命教育的核心思想也是“以人为本”,生命教育是教育人对生命的认识要加强,从多方面满足一个人的发展。但是我们发展高校的体育课堂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的教育思想是不谋而合的,所以说他们在思想理念上是契合的,这两种教育的存在才有了个体的全面发展。
4.2高校体育组织管理机制的契合
对于高校体育课堂安全教育的管理,高校是在体育部门设立了组织机构,同时各大高校对于安全教育也是投入了很大的精力,在高校的学生管理部门也设立了专门的组织机构,目的就是能全面的为学生服务,保证学生的人身生命安全。其次就是生命教育,生命教育的投入也是巨大的,包括了各大高校的心理咨询室和医疗部门等等,综上研究发现其在组织管理方面存在很大的共同点,这也是他们的一个契合点。
4.3高校体育课程目标的契合
高校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将体育课程目标逐渐与安全教育相结合,在体育课中教给学生很多关于安全教育方面的知识,同时将生命教育能从侧面展示给学生,在安全教育中学生学会了躲避自然危害和交通事故等本领,同时在观看一些交通事故和自然灾害的视频后会对生命产生一种珍惜的本能,加强了对生命的认识,从而完成了体育课堂安全教育与生命教育的契合。
4.4高校体育课程内容的契合
高校体育课程的内容随着素质教育的改变也发生了本质改变,由原本的单纯的技术技能和体力的教育发展成了“健康第一”的教学理念,体育课程内容的教授的内容也偏向了安全教育,在安全教育的同时促进了学生对生命教育的认识,教学内容的改变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制加强了学生的全面发展,还加强了学生对生命的认识。体育课程内容是加强安全教育和生命教育最有效的途径之一。
大多数人认为:上体育课很简单,用不着备课,上课时,教师安排学生运动就是了。其实,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体育课是教授体育运动知识(主要是体育运动技术动作)和组织体能训练的课,它与其他科的课一样,每节课都有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要完成教学任务就一定要备好课,否则无法达到目的。那么,怎样才算备好课呢?我认为备好课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明确要求,熟悉教材内容。教师要熟练掌握所教的技术动作,要熟知其动作要领;并能估计到学生练习时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及能定出行之有效的纠正错误动作的方法;同是也要掌握所教技术动作与前、后课的教学内容,单元教学内容之间的相互联系。
第二、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确定教学任务、重点、难点,为解决重点、难点设计好辅练习内容,让学生顺利掌握重点,攻克难点。
第三、结合教材、学生的特点、场地器材的实际,确定最佳的组织、教学方法。
二、上好课。
在体育课中,学生一方面要掌握体育运动技术动作,一方面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这样,要完成学习任务,学生往往要体脑结合,既要领会技术动作,又要通过不断的身体练习来掌握技术动作和增强体质,因此,学生很容易产生畏难情绪,疲劳感觉,严重影响了课堂的教学质量,所以,要认真上好体育课,使学生感到技术动作容易学,身体锻炼乐无穷,从而有效地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那么,怎样上好每节体育课呢?
第一、动作讲解言简意赅、具体形象。言简意赅、具体形象的动作讲解,学生容易抓住动作要点较快领会动作。因此,教师在讲解动作时,应突出重点和触类旁通,并尽量把一些抽象概念通过准精练的语言和恰当的比喻使之具体、生动和形象。例如:教学前滚翻动作时,使用低头、抬臂、抬臀、前移(重心)、蹬地、着垫(脑后)等词语来讲解,并把动作过程比喻成“皮球滚动”。又如教学原地推铅球时,运用蹬棗送棗转棗挺棗推棗拔等学生熟悉的动词来讲解。这样的讲解,学生容易在脑海里建立起清晰的运动表象,从而较快理解和掌握动作。
第二、示范动作准确、轻松优美。教师准确、轻松优美的动作示范,会使学习伊始便在大脑中留下正确的动作印象,并产生动作优美易学的感觉和强烈的学习欲望。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一定要熟练掌握所教动作,并在上课前演练几次,确保在课中示范时做到动作准确、轻松优美,给学生一个良好的身教,为后段教学的顺利进行打下良好基础。
第三、组织教学的语言富有启发性、激励性。富有启发性、激励性的教学语言,可促进学生进行积极的思维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所以,教师在组织教学时,应结合教材,学生实际采用促使学生动脑、激发学生渴望练习,积极练习的语言来组织教学。例如:弯道跑教学时,对动作要领、离心力和向心力的关系,我暂时不讲,只向学生提出一个问题:沿圆圈跑时人体的感觉是怎样的?(即身体怎样,脚掌怎样着地)。然后让学生沿弯道跑三次(慢、中、快)体会动作,再用提问的方法让学生回答上述的问题,学生基本能作出正确的回答。这时我就把学生作答加以整理、概括为:克服离心体放松,身体向内沿倾斜,两脚着地有不同,左脚前外侧,右臂前内往和外,左臂离身前后摆,摆臂幅度外大内较小,右肩稍前沿线跑。这就是弯道跑的动作要领。
积极推进和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实现科教兴国,迎接21世纪挑战,培养跨世纪人才的战略举措,是基础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途径。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把增强民族的创新能力提高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教育在培养民族的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肩负着特殊使命”。体育学科是学校教育中十分重要的一个方面,它不仅与学校的其它课程在很多方面具有一致性,更具有自身的鲜明特性。体育学科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开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以及充分的观察、思维、操作、实践的表现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创新能力的开发提高,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那么,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就成了体育教学追求的目标。近年来,教学改革已经渗透到各学科的各环节中,体育课也在探索组织教法的创新。一节体育课,从准备、实施到课后小结等环节都可以体现创新改革。创新教育以有众多学者和教师进行研究改造并得以发展。所谓创新教育,就是根据有关创造性发展的原理,运用科学性、艺术性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创造能力和健康个性,造就创造性人才的一种新型教学方法。根据创新教育理论及学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体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怎样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既学生的观察力、获得知识信息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创新实施能力等。现就根据创新教育的主要特征,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构成与培养着如下阐述。
一、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
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智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较为统一的认识是:智力是人脑功能的表现,是人的观察、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活动多种能力的综合表现。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行讲解示范和辅导时,教师在每个教学环节上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开发学生的智力,使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过程,积极开动脑筋,把所学的知识变成感知,加深理解,从而获得学习上迁移和反馈的积极作用。在以往的教学中还应重视开发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实际上,学生学习知识,除了依靠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想象力等智力因素外,还要受到兴趣、情感、动机、意志和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的学习活动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交织在一起的复杂的心理活动。创新教育虽然仍将传授知识、授业解惑作为教学的重要任务,但是它已不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终极目标了。在创新教育中,教师重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由“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从而迸发出极大的学习热情,能够处于主动学习的最佳状态。
二、创新教育是多样化的教学
1、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这些模式有的取向于各种模式的综合运用,有的取向于师生关系,有的取向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有的取向于教学内容,有的取向于教学安排,有的取向于技能学习与学生心理发展。追求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追求从生理改造到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追求从学会到会学水平的提高。教学模式的多样化,说明各种教学模式都有自己特定的适用范围。尽管这些教学模式还不尽完善,但在体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强调多种教学方法有机结合、灵活运用,实现教学手段的现代化和多样化。如培养形式灵活,培养层次结构多样化,以适应学生个性发展。教学形式以集体教学、分段教学、循环教学、提示教学、电化教学、分组考核、小组创编队形,以及理论教学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教师要有意识地组织多样化的生动有趣的活动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情感。例如组织学生观看有关录相、电影,访问体育明星,回顾我国体育发展史等,对陶冶学生性情,激发学生情感很有好处。
3、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与可接受性。课程设置应由单一的普通教学课向选项课、专项提高课、保健体育课等多样化的方向发展。未来的体育教学内容,将从“以运动技术为中心”向“以体育方法、体育动机、体育活动、体育经验为中心”转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运动技术教学的否定。不过,具体的教学内容将根据社会体育的发展、学生个体的需要及学校的教学条件,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非竞技运动项目、娱乐体育项目及个人运动项目的内容比重将加大。内容的广度将拓宽,包括理论、技术、保健、素质等方面,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内容的深度强调可接受性,突出健身性、娱乐性、终身性、实用性,以利于吸引学生主动地参加体育学习和锻炼。
三、创新教育是自主性教学
创新教育倡导、鼓励学生求异创新,强调培养学生掌握独立地分析问题的能力,独立地获取解决问题的多种新途径和方法。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综合运用开发学生创造力的各种方法,努力创设促使学生独立探索、发散求异的教学情境,形成鼓励学生自由发表独创见解、热烈讨论的课堂气氛。要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讲究方法的灵活性。如果教学总是从确定的前提出发,经过确定的过程,得出确定的结论,造成学生思维的直线性,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妨碍了学生思维品质的优化。在教学中,教师应当尽量少讲,使教学内容保持一定的思维价值,推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掌握创新的方法。教师不仅能提出有多种解答方案的发散性问题,启发学生独立地谋求解决问题的多种途径和方法,以训练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而且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重视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创新能力。在体育教学中包含着各种要素,如教师、学生、教材、组织教法、学生生理、心理的发展以及场地器材等等。这些要素之间,既互相对立,又互相联系,每一种要素的变化又都影响着其他要素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体育教学质量的变化。因此,要使体育创新教育获得最大效益,必须从整体性的观点出发,把握住各要素之间的联系,弄清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而,教师应把握好以下几种关系?
1、学生主体与教师主导的关系以学生为主体是说课堂教学应该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增强主体意识的过程,应该想方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激发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发问和争辩,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学习的主人。在教学实践中,一些教师只喜欢学生顺从性的一面,似乎学生越顺从、越听话就越好。实际上,顺从性和不顺从性既是矛盾的,又是统一的,二者共同构成了个性、独立性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一个有创造性的人,相对地说,他在创造性活动的领域里往往具有一种不顺从性和不随俗性,但在平时的生活中又常常是顺从的和随俗的。所以我们既不能不加分析地压制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赞赏其顺从性,也不能无条件地怂恿学生的不顺从性而贬抑其顺从性,我们应从二者的辩证统一上去培养学生的个性、独立性。在创新教育过程中必须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教育过程中的主体作用。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要削弱或取消教师的主导作用,而是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使学生获取知识。教师的导在课堂上表现为组织教学和启发思维。教师主导作用发挥正确与否的根本标准,就是看是否善于调动学生学习和接受教育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是否使学生能做到生动活泼主动地得?椒⒄梗欠裼欣诒;ず团嘌暮闷嫘摹⑶笾吞剿鞔葱戮裼肽芰Α2⒁陨硖辶废拔饕问评词迪峙嘌拇丛炷芰Α?/P>
2、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中国两千余年封建历史源远流长的影响,“天、地、君、亲、师”森严的等级观念的余泽,给“师道尊严”罩上一层神圣的光环,“一日为师,终生为父”的陈腐论调至今仍被某些为师者津津乐道,甚至成为“治学生”的法宝。当然,我们并不反对学生对教师必要的尊敬(这个“尊敬”也应当建立在教师对学生人格“尊重”的基础上)。我们反对的是“唯上、唯师、唯书”,反对的是“唯师命是从,唯师训是依”,不加选择,不辨是非的盲从,反对的是在人格上凌驾于学生之上,对学生的自主性、自尊心视而不见,动辄指责、喝斥,甚至辱骂、殴打的错误做法。这些错误的观点和做法,对学生的人格是无情的摧残,对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无情的扼杀。新型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民主、平等、理解、尊重为基础的积极合作的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主动的、协调的、和谐的、不是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不是领导者而是指导者,不仅仅是年龄上的长者,更应当是人格上平等的朋友。新型的师生关系是良好创新环境的基础。有了这一基础就会时时处处激发起学生创造的兴趣,在丰富多彩的创新活动中,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提高。这样就能理解处于学生这个年龄阶段时的许多幼稚的想法和做法;注重培?淖灾餍浴⒉⒉皇被丶右哉返闹傅己鸵迹蛔鹬匮娜烁瘢蜒嬲醋魇且桓龈龌钌娜耍慌Υ瓷枰恢窒喽钥硭伞⒆杂傻慕萄Щ肪常嘌蚁搿⒏宜怠⒏易龅奈尬肪瘢趴堑氖纸藕痛竽裕醚幻孕殴湃耍幻孕琶耍幻孕爬鲜ΑN蚁耄绻颐钦嬲芙⑵鹫庵中滦偷氖ι叵担匀换嵝那橛湓谩⑺嘉钤尽⑹右翱⒗钟诓斡耄堑闹鞫院突曰岬靡猿浞值姆⒒樱谴葱乱馐兜拿妊炕岬玫骄牡暮腔ぃ敲矗嘌浯丛煨戮窈湍芰σ簿陀锌赡艿靡允迪帧?nbsp;
3、处理好知识与身体活动的关系体育教学的基本特性是“以身体活动为主”,这就形成了体育教学在实施时与其它知识传授类学科不同的特殊性。因此,创新教育必须结合体育教学的特殊规律去组织教学。我们要认识体育教学的特点,把握这些特点,我们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由于体育教学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的,因此活动量和生理负荷是最显而易见的因素,但身体活动又并不只限于给人以生理上的作用,还兼有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发展、情感的体验等作用。因此,创新教育应以“量”的多少和合理性进行评价,如运动负荷量、知识的信息量、学生之间的交流量、通过活动获得情感体验的量等等。其次,学生的进步应表现在所学技术难度的不断提高和知识深度的增加以及感觉理解创造的思维递进上。而在培养人格、促进学生的社会性、改善学习效果、增加运动乐趣等作用的认识和功能上应得到充分发展。再者,身体活动外在表现(技能)的因素除来自于学习者本人努力之外,其他的因素(如遗传的身高、体重、肌肉类型及神经类型的不同)影响很明显,因此体育课中的个体差异大于文化课中的个体差异。再加上体育学科的培养目标(为终生体育服务)和体育内容的相对可选择性(例如同样为健身既可以打篮球也可以打排球),因此,创新教育应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这种选择,体现在内容、难度、量和学习方法等方面。总之,创新教育就是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以创新精神为核心,重点培养中小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习惯、基本的独立操作能力与实践能力。这是创新教育最为根本的目标和任务。要对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培养,教师本身必须有创造力。因此,教师要依靠创新,发展自己、充实自己、拓宽自己、延伸自己、超越自己,要有高度的工作、要有强烈的创造意识热情、要有坚忍不拔、百折不挠、顽强的意志力。这对于教师来说十分重要。倘若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作为教育的目标,那么实现的前提就是教师的创造性工作。教师的创造性主要受自身素质——知识、经验、智力、个性心理品质等因素的影响。提高教师自身的素质是培养学生创造力的基础,是完成跨世纪宏伟大业的保证。
参考文献:
1《素质教育的重点: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中国教育学刊200002
2《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探索》中国教育学刊200002
3《培养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北京教育200005
4《采取多种途径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北京教育200008
5《培养创新精神——素质教育的核心》山东教育科研200006
6《素质教育要突出对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江西教育科研200006
7《试论创新教育》西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003
8《创新教育与教师观念更新》探索与求是200004
9《关于创新素质教育的研究与思考》吉林教育科学199908
10《基础教育与创新》人民教育200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