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文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6:1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俄文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俄文学论文

篇(1)

3.高校就业指导要“前移”,由毕业班向低年级辐射,把职业生涯教育贯穿大学生活的始终。我国大多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规划”、“职业定位”、“生涯设计”等就业辅导目前做得很不到位。每个阶段都有一定的特征和职业发展任务,如果前一阶段职业发展任务不能很好地完成,就会影响后一阶段,导致职业选择时发生障碍。因此从职业发展的角度讲,大学的就业指导既要“前移”与中学就业指导相衔接,又要延伸连接大学后的“生涯辅导”。所以现阶段高校的就业指导要渗透到学校的教育活动中,列入学校的教学计划、培养目标和学生的发展规划中,并具有与课程同等的地位,使大学生从一入学起就受到较为系统规范的就业教育。

4.高校要建立和完善促进就业的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和长效机制是毕业生顺利就业的重要保障。这包括建立校、院(系)专门的就业服务机构,为促进就业提供组织保证;要建立和完善就业服务运行的灵活机制,一切围绕大学生就业服务;要建立和完善各项促进就业的制度,确保经费、场所、设施设备和人员到位;要加强就业指导队伍建设,把就业指导师资建设纳入学校的整体师资规划中,从而为促进就业提供人才保证。

篇(2)

外语教学是由多种要素彼此关联而构成的复杂系统,外语教学既涉及语言又涉及文化。著名的语言学家古德诺夫在《文化人类学与语言学》中说: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不同的语言要素反映着不间的文化属性,寓示着不同的民族文化心理和不同的文化世界。因此,孤立地就语言来研究语言,不了解语言中蕴含着的社会文化,是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的。学习一门语言必须同时结合社会文化以及国情知识。

一、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的定义及价值

文化移情能力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系统中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和核心内容,是直接影响跨文化交际质量、效果和进程的关键因素。Ruben指出,有效交际中的移情能力的含义是尽量设身处地,将心比心,站在别人的立场去思想、去体验、去表达感情。文化移情能力决定了交际者能否摆脱自身文化积淀所形成的思维定势的影响,从而自觉地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文化冲突,保证跨文化交际的顺利进行。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的强弱直接影响交际质量,同时也是衡量一个交际者能否成功地实现跨文化交际目的重要准绳之一。所以在俄语教学中,应十分注重学生的文化移情能力的培养。

二、文化移情能力培养的主要途径和方法

俄语教学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语言的学习掌握程度,同时必须注重学生对俄罗斯文化的了解和熟知程度。

1.教师课堂上讲授相关文化知识。教师应在课程中穿插文化知识,尤其是中俄文化的差异,使学生真正沉浸其中以感受他国文化。比如中俄见面打招呼的方式有所不同。我国通常在称呼上加上官职、辈分等以表示尊重,例如:“王老师,您有时间吗?”“张阿姨,等等我!”可是在俄罗斯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直呼其姓名才是表示对对方的尊敬。如:“Сергей Нванович,вы сходите на следуюшийостановке?”“Маша,чем ты болела?”

2.引导学生进行中俄文化对比。不难发现中俄两国文化中有很多的异同之处,如汉语中“落汤鸡”形容人浑身湿透,像掉在水里的鸡一样,而在俄语中“Мокрая курица”却用来表示“意志薄弱、优柔寡断的人”。Бык(公牛)以其强壮的体魄赢得俄汉两个民族的青睐。在两种语言中也反映出它的异同。相同之处:Здоров,как бык(像牛一样强壮)。但是,俄语中“бык和бычок”作为不对应词用于转义时就充分体现了俄汉民族的文化差异。例如,俄语中有句成语“сказка про белого бычка”,这个成语源于俄罗斯一个童话中的“докучливый белый бычок”,故事是讲一群孩子总是没完没了地纠缠大人给他们讲故事,于是,总重复一句话:“сказатъ ли тебе про белого бычка”。从此该成语在用于转义时就用来表示“车轱辘话”的意思。

3.进行文化专题讲座。文化专题讲座指在对比学生的语言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差异的基础上,选出目的语文化中较为突出的文化特征,定期、限时、有的放矢结合某一章节进行一次或系列性的讲座。

4.在条件允许下,定期举办国际学术访问交流,互访等活动。学生在国外期间,与俄罗斯人一起生活,是最直接地接触俄罗斯文化的方式。通过与俄罗斯人的交往接触,激发学生强烈地沟通欲望,使其更加快乐地去感受异国的文化,从而达到跨文化交际的成功。

三、结语

虽然文化移情在跨文化交际中起着关键作用,但是培养文化移情能力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一个长期的心理认同的过程。教师应正确引导学生客观辩证地对待文化差异,在坚持和弘扬本族文化的同时,适度文化移情,理解和尊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中适度培养自己的文化移情能力,使自己成为跨文化交际的复合型人才。

参考文献

[1]陈二春 袁志明 文化移情能力与跨文化意识研究.四川外国语学报,2008,05。

[2]高永晨 文化移情与文化沟通.苏州教育学院学报,1992,12。

[3]葛艳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及“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社会科学教学,2011,07。

[4]单永新 王世军 浅谈中俄文化差异与俄语教学.松辽学刊,2001,12。

篇(3)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18-0249-02

一、国情文化知识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作用

众所周知,在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中,学习兴趣是最可利用的有效因素,因此,在大学俄语教学中加入文化内容正是合理利用了这一有效的因素为教学服务。将文化内容贯穿于整个外语教学中能使教学过程变得丰富多彩,有助于激发学生学习俄语的兴趣,进一步增强俄语语言感受能力。

现在的低年级大学生是看着日本、美国动画片长大的90后,他们从小学就开始接受英语教育,对英美国家了解较多,而对前苏联和俄罗斯的国情了解甚少,也谈不上对这个国家的兴趣。对于大学将俄语作为公共外语学习的学生基本都是零起点,加之俄语语法难度大、课时少,很容易让学生产生畏难情绪,甚至完全丧失信心。如何针对这种情况提高大学公共俄语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位教师面临的严峻挑战。在多年的教学工作中,我们发现在教学中适当地导入俄罗斯国情知识,不但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克服畏难情绪,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深入地了解这个国度,更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符合俄语语言习惯的表达方法。

二、国情文化知识对培养俄语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的镜像。美国著名语言学家萨皮尔曾说过:“语言的背后是有东西的,而且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正因为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所以文化教学便成为外语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早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苏联对外俄语教学就对语言国情学相当重视,“俄语作为外语教学中的语言国情学问题”一文作者甚至指出:“语言国情是俄语教师工作中的一个方面,从其地位来看,完全可与语言教学中的一些传统方面,即语音、语法、词汇和修辞相提并论,而从其意义来看,还远远超过它们”。

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运用语言达到交际的目的,而学习外语知识、掌握外语技能、提高运用外语的能力是与熟悉所学语言国家的文化密不可分的。所谓精通某种语言的人,必定是一位充分了解所学语言国文化历史背景、社会风俗习惯和人文礼仪的人。

在学习俄语时,学生需要掌握大量的词汇及众多的语法规则,然而在交际场合却经常不能恰当地运用它们,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学习语言时将语言与文化分离,所以在教学中不能忽略这一环节。另外,不同国家的国情不同,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特有的事物和现象,这些事物和现象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包含丰富的国情文化内容,在另一国家的语言中无法找到相应的词汇和语句对译,只有通过描述才能弄清词意,比如“火锅”,译为俄语通常是китайский самовар,但中国的火锅也只有早些年使用的铜火锅与самовар在外形上相像,近年饭店里的火锅连外形上与самовар也没有共同之处了,而且俄罗斯的самовар是用来烧开水的,所以需要向俄罗斯人解释这是традицио

нное китайское национальное блюдо,并且讲解就餐程序,这样对方才能真正理解其意思。

三、大学公共俄语教学中导入国情文化的途径

外语教学不仅要求学生具有语言能力,而且还要具备交际能力。俄语不仅要作为知识来掌握,更要作为一种交流工具来使用,这就要求学生在学习运用俄语时,不仅要“合乎语法”,而且要恰当、得体,可以为人接受,同时也要求教师除了传授正确的语音、语调、语法知识外,也不可忽视语言背景、文化的渗透。在课堂上主要是利用词汇、课文和听说练习来导入国情文化知识。

(一)介绍包含国情文化的词汇

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尽管多数词汇在各种语言中都能找到对应的词汇,如вода-水;гора-山;река-河等,但有一少部分词汇却包含着丰富的国情知识,对于熟悉国情的本民族人来讲,在理解上不会发生任何障碍,但是对于外国人往往会难于理解或容易产生误解。

包含国情知识的词汇有些是一种语言特有的词汇,有些是在两种语言中有对应词,但包含的国情知识不同,比如борщ一词,译为“红菜汤”或“罗宋汤”,是俄罗斯以及乌克兰、波兰等东欧国家餐桌上经常出现的浓菜汤,甜菜是主料,课上可辅以图片介绍。

对于两种语言中意义基本对等,但又不完全等同的词汇应该加以解释。比如школа一词,看似俄汉语是对等的,译为“学校”即可,但实际上俄语的школа与汉语的“学校”并不完全等同,这就需要讲解国情背景知识。比如2004年9月1日俄罗斯别斯兰市发生了一起劫持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人质的恐怖活动,恐怖事件发生在школа № 1 города Беслана(别斯兰市第一学校),国内媒体多译为别斯兰市第一中学。事实上在前苏联和俄罗斯,школа是包括中学和小学在内的十年制或十一年制学校,这跟我国是不同的,我国的学校要么是小学,要么是中学。

再如,俄语的клуб一词源自英语的club,但包含的国情背景却不同。在俄罗斯俱乐部是大型企业、学校的文化娱乐中心,而英国的绅士俱乐部是上层社会的社交场所,往往都有数百年的历史,加入时须经人介绍,并且要交高昂的会费。以前,中国的俱乐部同俄罗斯的一样,都是单位、企业的娱乐场所,但近年随着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国际化,我国也出现了高级商业俱乐部,成为特殊的商业交际平台。社会发展导致语言内涵发生的变化,也是国情知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介绍课文中的文化背景

不同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各民族的文化和社会风俗又都在该民族的语言中表现出来。在讲解课文的时候介绍相关背景知识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加深印象。

课文中,有些表达法看似含义明确,事实上却存在着不易察觉的差异。比如学生说“我家”时喜欢用моя семья来表示,这是汉语的直译,但实际上在俄罗斯,当孩子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时,应当说наша семья,只有独立成家后才说моя семья. 再比如,пить чай两种语言都是“喝茶”的意思,但在中国就是一杯清茶,而在俄罗斯,пить чай指喝茶的同时还要吃些点心,通常喝的是加了糖的红茶。这种表面看上去相同,但却有不同内涵的表达方式在俄汉译中还有不少,教师应注意为学生讲解它们的区别。

(三)在听说课上导入文化背景知识

在听说课上,首先涉及称呼的问题。在对待称呼的问题上,中俄两种语言文化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俄罗斯的公共场合,女性喜欢被称呼得年轻些,所以在商店、饭店、银行等服务性行业,经常称呼女性为“Девушка”,这几乎与年龄无关,甚至对一些上年纪的女服务员也可以用这种称呼方式。有些中年女性相互之间甚至用“Девочка”相称。但在中国一般用“老+姓”来表示对对方的尊敬。

在汉语文化中,“老师”、“医生”等一些表示职业、职务的词可以直接用于称呼,表达说话人对所指的尊敬,然而在俄罗斯文化中,这类词一般不作为称呼,尤其是如果用阴性形式对女性称呼,则有藐视和不屑一顾的含义,所以犯这种语用错误比语法错误还让人难于接受。在课堂上对老师的称呼是表示职业,不论是称呼男老师还是女老师,只能用阳性,经常用的称呼形式为“Товарищ препода

ватель”或“Товарищ учитель”,当然最恰当的称呼形式是“名+父称”。

通过给学生看俄文电影、听俄文歌曲也是补充国情文化知识的重要手段,同时学生还可以通过电影直观地了解俄罗斯的风土人情以及俄罗斯人的非语言交际手段,比如俄罗斯特有的手势语:Щёлкать по горлу(用食指弹脖子)表示“邀请喝酒”、“想喝酒”、“醉了”;Проводить пальцем по шее(用食指横在喉结处划线)表示“吃得极饱”、“不能再吃了”;Сцеплять пальцы(将两个小指勾在一起)表示“友谊”、“和睦相处”;Крутить у (возле)виска(食指指向太阳穴并画圈)表示“疯了”、“傻了”、“缺心眼”等。

结语

学习外语并不只是为了学习该语言,而是为了在工作中运用它,使之在跨文化交际中发挥交际功能。外语学习始终伴随着文化因素,即使最出色的外语学习者,也可能因为文化国情知识的欠缺而导致交际受限,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应该把文化国情知识的传授贯穿于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的所有环节,努力帮助学生了解所学语言国的文化以及与其母语文化和其他国家文化的差异,只有这样才能消除文化盲点,把握语言教学中最本质的东西,使学生在用俄语交际时能准确表达思想,避免因文化差异引起的交际障碍。

参考文献:

[1][美]E.萨皮尔.语言论[M].赵卓元,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2]М.Баранова. Методика преподавания русского языка[M].1985.

[3]В.波里先科,Ю.普罗霍罗夫.俄罗斯文化国情辞典[M].郭津楷,译.北京:外语教育与研究出版社,1995.

篇(4)

随着新课程理念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不断深入,各种课堂教学问题也日益凸显出来,特别是由于近几年生源大量向城区学校流动,学校建设与城市发展不同步,教育发展不均衡和盲目择校现象促使笔者所在城区学校的高中班级已基本达到特大班额规模(即教育部班额标准中规定的66人以上)。大班额导致了教师一方面精疲力竭于备课、作业、辅导,另一方面也限制了课堂中组织小组讨论的有效性。那么,如何构建一个高效合理的小组讨论学习模式呢?本人结合教育实践作如下分析:

一、小组讨论学习模式的优势

伴随新课程改革对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表现出与传统语文教学中教师“一言堂,满堂灌”的套路相比更具有优势。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团体学习展现互助优势:小组讨论学习模式其本质是同伴间的互助合作学习活动。它通过创设“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小组形式来改变班级教学模式,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班级教学中以个人为学习单位,以个体为主的学习模式,强调个人在小组活动中尽已所能,同时又带动所有小组成员整体发展。

2、小组合作亦放个性光彩:小组合作学习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促使小组成员大胆地将自己的见解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做,让每一个组员的语言、思维和胆量得到训练,进而培养他们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为高中生提供一个与人交往,展示自己的舞台。

3、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小组讨论学习,使学生在小集体中相互适应,通过适应这个小集体,逐步过渡到适应大集体,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在与小组成员的中交流中与他人一起分享成功的快乐,实现小组以我为荣,促进其全面发展。

二、小组讨论学习模式的现实困境

1、优等生出彩,学困生煎熬。由于同一个小组的成员在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方面存在着巨大差异,因而平时学习好、口头表达能力强的小组成员往往主宰了小组讨论的方向甚至包干了一切小组展示的机会,而平时学习困难、口头表达能力弱的小组成员往往在讨论活动中处于被动地位,久而久之,就会变得懒于思考害怕说话,最终处于课堂的游离状态。

2、表面热闹,实则无效。小组讨论学习进行时,学生在讨论中往往被老师要求积极发言,课堂也随之进入热闹的状态。但我们也经常看到教师对讨论的目的和要求不明确,导致学生发言随心所欲、天马行空,整个课堂处于一种“无序状态”,很少有实质性的发言,犯了为“讨论”而“讨论”的形式主义错误。

3、向导的缺失,自主的失效。小组讨论模式提倡学生的自主性和独立性,但这并不意味着完全放任自流。在高中语文课堂上,有些教师将自己当作小组讨论过程中的局外人,忽视了教师的向导作用,有时候只把讨论问题抛给学生,或简单巡视一周,或管自己准备下个环节的内容,任由课堂喧哗一片,并不及时深入到小组讨论中去,不接“地气”,不做任何有效的指导和监控。

三、构建有效的小组讨论学习模式

1、科学分组,明确职责

在新学期第一堂语文课上,教师就应该向学生介绍高中语文课堂中小组讨论学习模式的具体实施办法。在分组时,语文教师应将不同层次的学生按4-6人一组进行合理分组。同时,小组成员的分工必须明确,要求有专人负责组织讨论,有专人负责书面记录,有专人负责代表小组进行口头或板书展示,必须让小组成员人人有事做。比如,实施“轮值组长”制度,每周轮换一人,由组长统筹讨论活动 。

2、精心设计,适时讨论

不是每一节高中语文课都要有小组讨论,也不是每一个问题都适合小组讨论,小组讨论要实现其高效,语文教师备课时就一定要深入研究教材,充分挖掘文本,精心合理地设计讨论活动,特别是讨论的话题。对合作学习的内容要有所选择,既要有一定的难度,又要有探究和讨论的价值,设计的问题要具有有一定的开放性,不能只有一个标准答案,讨论的时间要充分给与,不能草草收场。

3、深入“群众”,加强指导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关注各个小组讨论的进展,深入学生当中及时发现并引导学生讨论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问题,为小组下一步讨论提供引导或及时纠正讨论方向,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4、维护公平,放眼全班

语文教师要给每一位学生发言和展示的平等机会。即使某些小组一直以来很出色,也应该多给那些“普通”的小组机会。从而营造公平的交流氛围,让师生们在共同欣赏全组学习成果的同时,也一起去分享更多同学的喜悦。

参考文献:

篇(5)

关键词:高等师范美术教育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的美术教育长期受苏联教育模式影响,契斯恰科夫造型体系一直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师美术教育适应时代需要,发生了一些变化,但大部分高师院校的美术教学在课程设置、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等方面仍因循守旧,学生依然在进行写实的技术训练,很少去关注、思考什么是艺术。本该鲜活、生动的美术教育,有渐趋僵化之势。通过对俄罗斯主要高师院校的考察,笔者对其美术教育有了一定的了解,试图通过中俄两国高师美术教育现状的比较,为我国高师美术教学改革提供借鉴。

一、俄罗斯高师美术教育现状

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和赫尔岑国立师范大学是俄罗斯最重要的两所师范院校,它们的美术系代表了俄罗斯师范美术教育的最高水平,它们都面向全国招生,每年暑假组织入学考试,教学目标是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主要开设素描、色彩、装饰艺术、金属工艺、陶艺、雕塑、造型艺术教学法、电脑绘画、俄罗斯美术史、外国美术史、俄罗斯历史、哲学、儿童心理学等课程。

在教学安排上,素描和油画是主课,从一年级到五年级都有。一般是早上9点至11点画素描,中午11点半至下午2点半画油画,下午3点至5点又是画素描。素描以灯光为主,因为在冬日的彼得堡,早上11点天才亮,下午3点多天又黑了,俄国素描的灯光效果是自然环境造成的。解剖课的要求非常严格,经常安排在一张纸上画同一个人头部的正面、侧面和3/4面,或者在一张头像边上画骨骼和肌肉。学校有一个专门的解剖教室,陈列着人体骨骼的各个部分以及一部分动物骨骼,学生可以随时来此写生,有专门的教师指导,素描作业一般都用“缩思”做底子,做成各种深度的灰调子,人像与环境融为一体,空间感极强,这也是为了与油画课程进行很好的衔接。美术教学对构图课极为重视,构图要符合美的规范,反复权衡修改以求获得最佳效果。创作课从大一开始设置,方式是课上辅导、课下画构图、期末总评,手法要求用现实主义方法,题材范围是现实生活、个人生存体验、普希金诗歌、卫国战争、俄罗斯历史与宗教,绝对不允许进行现代艺术尝试。

教学大纲是高师美术教学的“宪法”,教学中出现偏差,马上就由教学大纲来纠正,学生学习也有矩可循,老老实实按教学大纲学就是了,可叹的是这种大纲几十年不变。

学校注重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美术系设有工业造型、陶艺、雕塑、木工等实习车间,从图纸设计到制作完成都一丝不苟,从中可以看出俄罗斯学生严谨、扎实的学风,这种对学生严肃认真作风的培养不仅仅是为了制作一两件作品,更是为了让学生形成优良的工作品质与生活品质。

美术学院的目标是培养艺术家,而师范院校美术系是为了培养中小学美术教师,培养美的传播者,所以除了对学生的绘画技能有一定的要求外,非常注重对学生艺术修养的培养。1~5年级都开设艺术史课程,课堂不局限于教室,经常去博物馆直接面对大师原作讲解。美术史课程的教学力量非常强,像莫斯科国立师大的美术史教授薇拉博士,就是卓有成就的艺术理论家,她同时还是莫斯科现代艺术博物馆的研究员,与众多知名艺术家保持着密切联系,这样学生不但了解熟悉艺术史上的大师,还有机会在现实生活中接触当代艺术家,对艺术、艺术家能够得到切身的体会和了解。一名美术师范生不一定要画得非常好,但他要能真正了解什么是好的艺术,这样在以后的工作中才不会误导孩子。

每年6月,是毕业生的答辩时间,学生作品分成两部分:一是自己的毕业创作;二是在教学实习中收集的中小学生完成的作业。这是对创作能力和教学能力两方面进行评估。

国立师大还与各地中小学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了解中小学的教学需求,反馈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计划进行改进和调整。

二、我国高师美术教育现状

我国的高师院校从教育部直属的重点师范大学到省属的师范大学、师范学院,美术课程的设置基本类似,主要开设美术概论、美术教学理论与方法、中外美术史、素描、色彩、中国画、油画、装潢设计、环艺设计、广告设计、计算机设计软件应用等课程。

如前所述,写实的技术训练依然是美术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时间安排上,前两个学年主要是基础课,以素描、色彩为主,同时开设国画、油画、设计普修,意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后两个学年进入专业课程学习,一般分为国画、油画、设计三个专业方向,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专业能力自主选择。

创作课设有系统安排,只是在最后一个学期集中搞毕业创作,日常教学活动很少进行创作练习,创作形式完全自由。古典、现代、抽象、具象乃至装置、影像可以自由运用,这种创作方式优点是灵活多样、自由自在,不足之处是缺乏明确的审美规范。

在课程设置上,高师院校的美术课程主要是绘画课和计算机设计课,基本没有手工制作课,所以学生动手能力普遍较差,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美术概论、中外美术史等美术理论课程普遍开设,但时间过短,一般每门课程只开一个学期,学生浅尝辄止,仅仅记住一些艺术家和作品的名字,对艺术品的美学内涵和文化脉络缺乏明确了解和整体把握,不能深刻领会作品所传达的艺术精神,所以面对艺术作品常常感到茫然。再加上国内缺少专门的艺术博物馆,学生很少有机会看到艺术品原作。缺乏文化内涵与缺失艺术标准是美术理论教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教学实习是师范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前几年实行分散实习,流于形式,形同放羊,实习失去了意义。近年有关部门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重新安排集中实习,但由于师范院校与所在地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沟通不畅,实习学校很少,实习学生过多,很多实习生没有机会上课,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我国高师美术教学改革设想

了解俄罗斯高师美术教育现状,目的在于为我国高师美术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参考,完善我们自己的高师美术教育。针对当前高师美术教学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该进行以下几方面的改革:

1.思想史、文化史,尤其是中国思想史、中国文化史的学习,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应该让学生对人类各种视觉艺术语言有一个全面的了解,不仅仅是记住一些画家和作品的名字,而是深入了解它的社会背景,分析它的构图特点、造型特点,分析画家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要这样画,懂得这些造型语言在表达现代人的精神感受上的潜在价值。应该鼓励学生提高自己的综合知识修养,经常阅读文学作品和哲学著作,理解并欣赏音乐。画什么”不是指具体的题材、内容,而是指画面所应达到的精神高度,人类艺术从诞生发展到现在,风格手法层出不穷,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根本的东西没变,那就是质朴、大方、纯正的品格,这种品格在不同的时代通过不同的形式得以体现,每一种形式都烙刻着深深的时代印迹。

2.美术基础教育的过程应该是把视觉艺术史上的一切经验和创造全部介绍给学生,让学生看到造型艺术的多元性。现行的考试制度,使学生过早地陷入单一的教学规范中,他们具备一定的造型能力,但常常是封闭的,视野过于狭窄。写实造型训练依然是今日大学美术基础教育的主要内容,这种严格的规范性教学是必要的,通过写实的训练,培养学生把握控制造型语言的能力也是至关重要的。但我们今天应该用更宽泛的眼光审视油画基础教学,把注意力从准确地再现转移到现代造型语言的认识和掌握上去。就素描而言,就是构图、体积、空间、结构、黑白灰处理以及线面关系;就色彩来说,就是色彩的对比、调和、空间、层次和色彩的心理与情感表现;就材料和媒介来说,是肌理、色层和各种材质的精神表达。这些应该是在大学低年级反复强化训练的东西,抛开很具象的形,训练造型语言自身的表现力。基本功训练不仅仅是能够准确地再现物象,还应包括结构画面、结构色彩、经营材料的能力,这是当代美术工作者必备的基本能力。当然,作为油画专业的学生,坦培拉技法、古典油画技法、直接画法等专业语言更是必须了解和掌握的。自由开放的造型训练,使学生在技能训练中逐步摸索适合个人精神表达的语言手段,把学生潜在的艺术想象力诱发出来。

总的来说,学生应该掌握以下三种能力:(1)一般具象造型能力,这是指有价值的具象——真正能反映当代生活的鲜活性。(2)对绘画中的抽象规律的掌握,严谨、准确地抽出最基本的绘画语言规律。(3)认识当代社会生活的能力,通过学习艺术史了解艺术家如何认识他所处时代的社会生活,又是怎样表现那个时代的生活的,并把这种规律运用到认识当代生活中去。

3.应把手工制作列入必修课程。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强学生的劳动生产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

篇(6)

大力加强俄罗斯优质师资和高层次人才队伍的引进和支持力度。引进俄罗斯先进的俄语教学资源和理念,通过与俄罗斯教师的交流和研讨,了解俄罗斯高校俄语预科的培训体系,俄语教材的应用,通过借鉴和比较,结合我校已有的优秀俄语教学传统和优质的俄语教学资源,探索出一套满足俄罗斯专业学习要求的专业词汇强化培训体系,以及实践型跨文化交际的教学模式。

2 吸纳先进教学理念,积极改革教学方法

学院在俄语教学各个环节中学习吸收俄方先进的教学理念,高度注重学生实践应用能力培养。课堂教学采用体验式与情景式结合的互动式教学法。坚持实行小班制、月考制、晚自习制和专业课青年教师助教助管制等系列教学改革。开展新的俄语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研究,在新的培养模式要求下,探索如何更好的组织课堂教学,进行教学设计,将“课内精,课外强”的理念真正贯彻于学生的俄语学习和语言实践,利用学生已有的英语知识体系的正迁移,进行英俄比较教学,建立更加量化、标准化的考试评估体系,为实现真正培养出满足国家战略要求的对俄专业人才的俄语实践教学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尝试。

3 将俄罗斯俄语国家水平考试制度引入俄语教学评估体系

俄语国家水平考试是为测试母语为非俄语者的俄语水平而设立的国家级标准化考试,分为俄语最初级水平考试、俄语初级水平考试和俄语1~4级水平考试。它主要面向非俄语国家愿意参加俄语考试的人员,其性质相当于雅思、托福考试和国内的汉语水平考试(HSK)。任何非俄语国家学生进入专业学习本科阶段需通过1级水平考试,进入研究生阶段需通过2级水平考试。该考试体系侧重于对于学生语言能力和俄语水平的综合评价,将其作为俄语教学评估体系的重要环节和教学目标定位,既符合于赴俄专业学习的现实需要,又弥补了公外俄语考试对于学生能力考查的不足,弥补了无法进行专业4、8级考试的缺陷,实现了对于俄罗斯高等教育体系的合理对接。

4 明确俄语学习目的,端正学习动机

正确的学习动机是学生真正掌握知识的内在动力,人本主义心理学认为:如何使所有学生专注于所学科目上,是教学成败的关键。帮助出国学习学生处理好俄语和专业学习的关系,正确分配时间与精力,对于俄语学习的正确认识和定位,直接影响着学生俄语学习的动机和积极性。需要让学生正确认识学好俄语是学好专业课的重要工具,而专业课的掌握程度与语言水平的高低息息相关,即使部分同学认为没有机会出国,亦要认识到俄语学习与考研就业的密切联系,真正的把自己命运和中俄学院培养中俄战略人才的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喜欢俄语,热爱俄语,让他们认识到打开国际视野对于自己人生的重要意义。

5 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1 面向学生需求,设置多元化课程体系

为培养学生全方位的能力,真正体验到俄语语言环境,我院积极聘请多名外教开设口语训练和听力课,采取情境和体验式教学方式,运用语言国情学的文化交际理论,真正让学生体验到俄罗斯的课堂气氛,深入到俄罗斯的文化生活,为以后的赴俄学习奠定基础。开设专门的打字课,训练学生俄文输入能力,了解常用俄文软件的使用,传授网络俄文信息的检索能力,帮助学生在未来的论文写作和文献检索中能够独立工作。分学期开设不同专题的国情课,包括国情、地理、历史和文化,使学生全方位了解俄罗斯的人文地理、文化传承与文明发展的历史脉络。

5.2 举办各类语言比赛和语言实践活动,全方位提高学生语言能力

通过外界的合理引导予激发学生俄语学习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类的语言比赛正确的引导学生提高自己的语言能力,为入学新生举行书法比赛、俄语朗读比赛。高年级学生举行演讲比赛、翻译比赛。一年一度的哈尔滨经贸洽谈会、绥芬河的经济贸易博览会、俄罗斯汉语培训志愿者派出项目、俄罗斯语言夏令营我院都会选派大批优秀学生参加,充分给予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帮助他们树立信心,展现自我。设立语言沙龙,帮助学生结识更多的俄罗斯留学生朋友,面对面的交流,帮助学生真正的走进俄语的殿堂,由衷的喜欢上俄语。

5.3 精心的课堂设计与管理,高效、合理的教学方法

篇(7)

佩列列申出生于俄罗斯西伯利亚的伊尔库茨克,父亲是白俄罗斯贵族后裔,曾在中东铁路局任工程师。1920年,七岁的瓦列里跟随母亲从俄罗斯的赤塔来到中国的哈尔滨,在当地的俄罗斯侨民学校读书。他十七岁毕业于哈尔滨基督教青年会中学,随后就读于哈尔滨北满工学院,学习法律和汉语,大学期间开始写诗并发表作品,受到哈尔滨俄侨诗人的青睐。1932年10月他参加了文学团体“丘拉耶夫卡”,结识了许多俄罗斯侨民诗人。佩列列申在哈尔滨先后出版了四本诗集:《途中》(1937)《蜂巢完好》(1939)《海上星辰》(1941)《牺牲》(1944),他还把英国诗人柯尔律治的叙事诗《老水手的传说》翻译成俄语,也在中国出版。

1938年,二十五岁的佩列列申得了一场重病,病愈之后,下决心献身宗教,他成了哈尔滨喀山圣母修道院的修道士,法名盖尔曼。同年秋天,得到俄罗斯东正教传教士团领班、北京教区大主教维克多的帮助,前往北京(当时叫北平),在东正教教士团图书馆任职,并担任教士团子弟学校教师。佩列列申非常喜欢古老的北京,皇家园林的秀丽湖光给他留下了终生难忘的印象,他用“奇妙”两个字来形容这座古都。在北京工作,他学汉语进步很快,不仅阅读书写日渐长进,口语表达能力也逐渐提高。他还四处游历,《游山海关》《游东陵》《西湖之夜》这些抒情诗的题目,都反映出他的行踪。丰富的阅历加深了他对中国风土人情的了解,他认同中国文化,在《乡愁》一诗中,他承认中国是善良的“继母”,黄皮肤的中国人是他的“兄弟”,这种归属感在其他俄罗斯侨民诗人的作品中并不多见。

由于三十多年在中国生活,阅读了许多中国古典诗歌作品,佩列列申格外推崇中国诗人屈原、李白、苏轼。他在《西湖之夜》这首诗当中写道:“农历每个月十六夜晚,/人们都说:‘月光盈窗。’/普天月明!我还年轻,/这地方几乎就是家乡。//屈原投身湍急的溪流,/他的心难以承受忧伤;/皓首的李白陷落井底,/捞取水中醉酒的月亮。”不熟悉中国的文化传统,很难写出这样的诗句。佩列列申在他的诗歌创作中常常采用中国诗的意象,糅进中国诗的元素。例如,他经常写松树,而俄罗斯诗人一般更喜爱白桦树、花楸树、橡树;他常常写荷花、,而俄罗斯诗人喜爱的却是石竹花、苹果花、玫瑰花。此外,他多次写到茶叶、扇子、胡琴,这些意象显然具有中国特色。所有这些无一不说明诗人佩列列申对中国文化的熟悉与认同。

阅读佩列列申的诗歌作品,我们还不难发现,诗人喜欢中国的宗教,比如佛教、道教,他对道家“清净无为”的思想尤为赞赏。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音乐都曾引起他的浓厚兴趣,《从碧云寺俯瞰北京》《湖心亭》和《胡琴》等诗篇就是最有说服力的例证。佩列列申写诗,语言洗练优美,诗风洒脱飘逸,格外注重音韵节奏,布局谋篇明显受到中国古典诗歌的影响。他把中国视为“第二故乡”决非偶然。

1943年5月,佩列列申在哈尔滨神学院通过神学副博士学位论文答辩。同年11月,由于同性恋行为“触犯教规”,受到俄罗斯传教士团惩处,从北京调往上海,受上海教区主教约翰监督管教。1946年,佩列列申向俄罗斯东正教传教士团递交申请书,退教还俗。这期间他开始为前苏联塔斯社驻上海分社担当中文翻译,不久,经申请获得前苏联国籍。20世纪40年代中期佩列列申将鲁迅的短篇小说、杂文与书信翻译成俄文,由上海《时代》出版社出版。1950年,得到侨居美国的胞弟帮助,诗人离开上海,乘船抵达旧金山,打算移居美国,但由于他曾为塔斯社工作,被美国当局怀疑是前苏联特工人员而被扣留,拒绝人境,后被遣返回到中国天津。1952年,他弟弟帮他取得了巴西签证,佩列列申与母亲一道途经香港前往巴西,侨居里约热内卢。

初到巴西,生活相当艰难,佩列列申曾在TU做工,在礼品商店当售货员,还担任过学校的英语教师。1957年,在英国驻巴西的不列颠文化使团图书馆找到一份工作,担任图书管理员长达九年。由于生活窘迫,语言环境陌生,他的诗歌创作停顿了将近十年。恰恰是在这段艰苦寂寞的岁月,诗人开始翻译《离骚》、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明明知道这些作品译成俄文,难以在巴西出版,却仍然坚持,不难理解他把翻译中国古典文学作品视为一种精神寄托。与漂泊的屈原、孤独的李白进行心灵对话,仿佛能给他带来几分慰藉。

1970年,佩列列申翻译完成了中国古典诗词俄译本《团扇歌》,其中包括王维、李白、杜甫、李商隐、杜牧、欧阳修、苏轼等诗人的作品,还有《木兰辞》和白居易的《琵琶行》。他所选译的作品,有一个基调,就是惆怅忧伤与迁徙流离。1971年诗人完成老子《道德经》的翻译,这个俄文诗体译本二十年后才在前苏联《远东问题》杂志(1990)上发表,译本一经问世,立刻引起了学术界的肯定与好评,2000年出版单行本。1975年他翻译的《离骚》在德国法兰克福出版,那是他多年呕心沥血的结晶。佩列列申精通汉语,对原文理解透彻准确,表达和谐流畅,接近原作风貌,译本达到了很高的水平。得知《离骚》终于出版的喜讯后,诗人特意带老妈妈上街,在里约热内卢一家冷饮店吃冰激凌以示庆贺。想想此情此景,诗人为中俄文化交流默默奉献的精神的确叫人感动。

佩列列申迁居巴西以后出版的诗集有:《南方之家》(1968)《禁猎区》(1972)《涅沃山远眺》(1975)《天王卫一》(1976)等,这些诗集大都在德国出版。佩列列申的俄文译诗集《南方的十字架》(1978),都是译自葡萄牙语的巴西抒情诗。1983年,他用葡萄牙语写的诗集《旧皮袄》正式出版。1984年,与巴西诗歌翻译家马尔克斯合作,将俄罗斯诗人库兹明的《亚历山大歌曲集》翻译成葡萄牙文出版。1987年,俄文诗集《三个祖国》在法国巴黎问世,其中既有在中国哈尔滨、上海写的诗,也有在巴西里约热内卢写的作品。心系中国,魂系俄罗斯,是诸多诗篇当中最为扣人心弦的主旋律。

普希金的代表作诗体小说《叶甫盖尼・奥涅金》独具特色,采用奥涅金诗节写成,四百多个诗节无一例外,形式极其严谨,曾有评论家断定,这种形式空前绝后。就重视诗歌的音乐性,熟练驾驭十四行诗而言,佩列列申不愧是普希金的继承人,堪称天70他的代表作《无主题长诗》,完成于20世纪70年代末,共分八章,包括八百个十四行诗节,全部采用奥涅金诗节格律写成,充分显示出诗人驾驭十四行诗的娴熟技巧。对于这部作品,评论界褒贬不一,颇有争议,因为其中内容涉及当年哈尔滨和上海俄罗斯侨民文化界与宗教界人士的某些隐私,也涉及诗人本人的同性恋癖好,因而遭到非难与指责也就不足为奇了。

除了母语,佩列列申还精通汉语、英语、葡萄牙语、西班牙语,他的文学创作和翻译,为各民族文化交流架设桥梁,因而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被称为俄罗斯侨民诗人第一浪潮的优秀代表,南美洲最杰出的诗人。他用自己的作品为民族文化沟通与交流作出了贡献。因此,他不仅是杰出的诗人,卓越的翻译家,而且是一位令人敬重的民间文化使者。

篇(8)

对于翻译家,特别是文学翻译家,19世纪俄罗斯最伟大的诗人希金曾将之比喻为“文化的驿马”。在中国与俄罗斯文化的悠长交流史中,两国间有无数的翻译家充当着“驿马”的使命,他们在将异域文化向自己祖国传播的过程中,也深深被那异域文化的风情所吸引,而越是对异域文化认识趋深,他们甘当“驿马”的劲头就越是旺盛。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俄罗斯文学翻译家张建华,就是一匹这样的“驿马”,他在向中国人译介俄罗斯文学的旅途中,已经奔驰了近30年,他在将俄罗斯那歌唱一样的语言变成方块象形的汉字的同时,身上也积聚着越来越多的俄罗斯的浪漫气韵。

2006年是中俄文化年,中国与俄罗斯分别在自己国家的首都举行介绍对方国家文化的系列活动。在5月23日“俄罗斯文学日”这天,俄罗斯驻华大使谢尔盖・拉佐夫代表俄罗斯作家协会和俄罗斯对外经济银行,在典雅的,满溢着俄罗斯风情的大使馆小礼堂,向一批中国学者颁发马克西姆・高尔基奖章和荣誉证书,表彰中国学者们在俄罗斯文学作品翻译研究领域取得的成果,表彰他们在以文学为媒介加深两国人民互相了解中所做出的杰出贡献。张建华是获得高尔基奖章的5名中国学者之一。

张建华,1945年出生在浙江余姚一个普通工人家庭。3岁时,随父母迁到上海,4岁起读小学,10岁进入上海著名的扬州中学学习。

张建华上小学时,正赶上高尔基的作品在中国广为流传的时代。尽管张建华了解世界的窗口有些单一,但具有深厚底蕴的俄罗斯与苏联文学还是紧紧扣住了张建华年轻的心。

少年时期阅读的点滴体验汇成了张建华对俄罗斯文学兴趣的源泉。1960年,刚满15岁的张建华高中毕业,准备报考大学。在选择学校时,他未加思索地把决定权交给了兴趣。对俄罗斯文学的兴趣,使他在志愿表的第一类院校报名栏中全部填的是北京外国语学院(现北京外国语大学)。回忆当年,他说,当时我就是那样执著,即使与北外无缘,也要去中央民族学院(现中央民族大学)学习维吾尔语,哈萨克语,也要了却学习“外语”的心愿,一定要通过学习第二种语言,为自己洞开了解世界、认知国际文化的窗扇。

青春少年的张建华进入北京外国语学院的时候,似乎并没有非常明确的职业理想。阅读使人成熟。张建华思想之树的年轮,在阅读俄罗斯的过程中渐渐粗壮起来。大学毕业时,张建华的身高增长了10公分,重要的是,他已经能够用纯熟的俄语准确地与人交谈,表达自己的思想。他梦想着,也许有一天,他会真的踏上那古老民族的土地。去亲身体会一个国家的命运史。然而,1966年开始的十年“”浩劫,差一点断送了张建华在文学中驰骋异国风情的梦。

“”中期,已经毕业却还滞留在北京外国语学院的张建华终于被分配到重庆一个钢厂当工人。11年后,1979年,他回到了北京外国语学院,成为俄语系研究生。

重回北外深造俄罗斯文学的张建华开始逐渐意识到,我们已经不能用过去的眼光来看俄罗斯文学了。

1980年,读研究生二年级的张建华在导师的指引下,翻译了俄罗斯当代作家舒克申的短篇小说集,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年,张建华35岁。

当年在语文课本中认识普希金时,张建华并不知道普希金把翻译家比作“驿马”。而当张建华开始从事文学翻译工作时,他应该感谢普希金,是他引着自己成为一匹“驿马”,开始了驰骋在欧亚大陆上的漫漫旅途。近30年来,他的译作有的散见于杂志,有的结集出版,他已经按捺不住对俄罗斯文学进行研究的热情,翻译的同时还,20几年来,他发表的学术论著、译作等达200余万字。

在北外,张建华这匹文化驿马时而驰骋,时而流连。今天,他仍在指导着5个博士生、3个硕士生的科研学习,同时译笔不辍。

诗与剑的艺术气度

回顾自己译介异域文学的旅程,张建华说:“对于俄罗斯文化的译介,我不只局限于文学作品本身与简单的知识层面,我愿意更多地透过书页纸张,从情感的纵深处考量俄罗斯的民族精神与性格。”

俄罗斯具有什么样的精神?在大学的讲台上,张建华会引用俄罗斯诗人丘特切夫富于哲理的诗句来回答学生的问题:“用理性无法理解俄罗斯,用公尺无法衡量她;俄罗斯具有独特的气质――对她只能信仰。”

信仰是一种崇高的追求。在追求理解俄罗斯文化本质的同时,张建华在和学生交谈时,总是会结合自己的体验从多个角度介绍历史与当下的俄罗斯。高尔基曾说过:“人的知识愈广,人的本身也愈臻完善。”张建华说,“学者是在对崇高文化的追求中来完善自己的思想品格的。对于我自己,只有把俄罗斯民族文化看作一个鲜活的生命,探求其性格和气质,以人为镜,以明得失,辨真伪;以民族性和民族史为镜,以拓视野,涤胸襟,作为探求者的我,自身的气质禀性才能够随之愈臻完善。”

1985~1986年,张建华在莫斯科大学语文系文学理论教研室进修,师从苏联科学院通讯院士、文艺理论家尼古拉耶夫。1996年,又去莫斯科国立列宁师范大学访学,可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俄罗斯真正融入了他的生命体验,与他的治学和为人再不可分。

在张建华的意识里,俄罗斯民族性格的复杂多面性是难以说尽的。俄罗斯人的性格,就如同他们国徽上的那只双头鹰,在欧洲和亚洲的文化版图间左右相顾,却又相得益彰。

正因为此,经常有人问张建华,你如何表述俄罗斯的文化品格?张建华也经常这样作答别尔加耶夫在《俄罗斯的命运》中说,“德国是欧洲的男人,俄罗斯是欧洲的女人”,俄罗斯“可能使人神魂颠倒,也可能使人大失所望。它最能激起对其热烈的爱,也最能激起对其强烈的恨”。俄罗斯文化,既浪漫,又严肃;既奔放,又冷峻;既理性,又悲怆;既尚武。又温存;既忧郁,又阳刚……美国当代著名文化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曾用“菊与刀”来评介日本的民族精神和文化模式,我们也不妨将俄罗斯文化视为“诗与剑”的构筑。实际上,这一概念也是俄罗斯人命名的――俄罗斯的文化艺术中心圣彼得堡是俄罗斯民族精神和文化沉淀的源头,也是俄罗斯国家民族未来复兴的象征。长久以来,这座美丽的英雄城市一直享有着“诗与剑之城”的美誉。

在曾经的苏联和今天的俄罗斯的生活经历,使张建华从地理、自然和人种方面发现了中俄两国民族性格的有趣差异。“中国和俄罗斯都是地域辽阔的国家,都自言开放。但以理性的眼光看中国,中国在全局上虽然开放,但在局部上又是封闭的,在开放的同时,人们又尽可能把自己封闭起来。比如一所大学一定要筑围墙,一个农民家庭一定要建小院,甚至城市里,比如北京的四合院,其封闭性很是突出。当然,封闭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凝聚力。而在俄罗斯,大学和工厂是没有围墙的,房屋外有限的栅栏也大都是为了审美的需要。斯拉夫民族是豪放和开阔的,从欧洲地区到乌拉尔山,到远东,再到黑海、波罗的海……长期的迁徙史催发了他们的忧患意识,提防外族的入侵成为他们这一忧患意识的重要内容。另一方面,无边界性、宽边界性,多民族的聚居与共存也消弱了民族的凝聚力。与其他民族的认同性的增强。

俄罗斯地跨欧亚大陆,东方和西方文化在这里碰撞出矛盾交错的火花,形成了诗性的存在。俄罗斯是一个浪漫的民族,与东方古老的中庸、中和的文化相比,俄罗斯的庄园文化更富西式的贵族气息。自彼得大帝改革之后,俄罗斯出现的“文明化了的”贵族阶层。所谓的“文明化”就是完全欧化,在当时主要是“法国化”。贵族子弟甚至大多是先会说法语然后才会说俄语的,最伟大诗人普希金的第一首诗就是以法语书写的。

今天,俄罗斯人仍然崇尚着贵族式的浪漫。俄罗斯人的浪漫不仅表现在姿态仪容、饮食处居、交友习惯上,更表现在他们将歌剧、芭蕾舞、绘画等艺术追求与欣赏渗透到灵魂深处的热情。即使是暴风骤雨或大雪纷飞的夜晚,剧院里也座无虚席。假日,是俄罗斯人释放情感的最好时机,他们不愿意错过这个可以和朋友、和恋人相聚的日子,只要有假日,俄罗斯人肯定不会独自在家忍受孤独。因为忍受不了那份寂寞的孤独,俄罗斯的民歌也才让人觉得既悲怆又豪迈,既深远又绵长。

在浪漫的同时,俄罗斯人还尚武。也许是因为俄罗斯横跨欧亚北大陆,寒冷的气候才促生了他们浪漫情调下不息的尚武精神。张建华说道:“俄罗斯人以尚武为荣,俄罗斯的历史便是一部争斗史。普希金与莱蒙托夫两位伟大的诗人都是因为决斗而匆匆结束了诗样的年华。”

篇(9)

初识娜斯佳是在2010年的3月初,那是我第一次去俄罗斯,在远东共青城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她在俄罗斯学生中汉语非常突出,被挑选出来给我做翻译。是她带着我在冰雪覆盖的阿穆尔河畔领略严寒中傲然挺立的白桦;是她在俄罗斯远东的共青团员群雕前给我讲述一个个城市名字的由来;是她在方志博物馆向我讲述人们在这块土地上繁衍生息、与恶劣的自然环境抗争的历史。她告诉我在俄罗斯的语境里,白桦林是理想与爱的天堂,作为一种文化的意象,白桦已经注入了他们的生活,与祖国之爱连在一起。她用比较纯正又好听的中国话朗诵道:“有一株白桦,立在我窗旁,覆盖着积雪,像披着银霜。”她说叶赛宁的成名作就是这首《白桦》,我禁不住地鼓掌。眺望远处莽莽苍苍的远东群山,在这位学汉语的俄罗斯学生面前,我朗诵起了的《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我问娜斯佳是否听过这首词,她说没有,但喜欢。我想当我下次再来的时候,会带几本中国的书送给这个好学的年轻人。

从结识娜斯佳开始到现在已经有两年多的时间了,我们一直保持着通信联系。在2010年12月上旬,我外出开会,特意从大连走,去学校看望了她,这让她非常惊喜。现在她在大连外国语大学读比较文学专业,很快就要进行论文答辩了,论文题目是《鲁迅与契诃夫作品比较研究》,她是在大连外国语大学该专业第一个即将毕业的外国留学生。她在信中向我表露说希望有机会能留在中国工作,她丈夫也很支持她的这种想法。她是在去年暑期结婚的,新婚的丈夫非常支持她在中国的学习。在她写给我的英文信件中,字里行间洋溢着对丈夫的赞美,没有丈夫的理解与支持,她恐怕就不会回中国继续她的学业了。在俄罗斯男人节(The day of the motherland guardian,直译为“祖国守护者日”,俄罗斯把这一天作为男人节,表明在俄罗斯,男人的保家卫国的神圣使命。这一天,男人与男孩都将得到礼物与亲人的祝福)的那一天,她给丈夫的礼物是她亲手编织的袜子与手套。她说,在重要的日子里,将亲手制作的礼物送给我所爱的人,会得到加倍的珍惜与感动。

从娜斯佳身上,我感受到俄罗斯青年那种积极向上与朴素的传统美德,还有她对待婚姻的态度。在共青城读书期间,她与我们的留学生结为好朋友,彼此学习对方的语言并了解不同的民族文化。本文第13页照片中的三个中国留学生已经毕业,其中一个在北京工作,一个在哈尔滨工作,一个转到莫斯科大学读研究生,他们在共青城学习期间,俄语都学得很好,曾几次获邀到娜斯佳家里聚会,在俄罗斯,这是主人最友好的表示。

阿丽娜在黑龙江大学

读汉语言博士

阿丽娜在俄罗斯共青城阿穆尔国立人文师范大学外事处工作,现在就读于黑龙江大学汉语言博士学位。她的博士论文题目是《俄罗斯与中国高等教育改革的比较研究》,以俄罗斯远东地区和中国黑龙江省高等学校为研究对象,她对黑龙江每一所有俄罗斯留学生的院校都进行了调查研究,获得第一手资料,我也帮助她做了一点这方面的工作,包括1998至2010年间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俄罗斯留学生的招生情况,她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

篇(10)

一、科学的理论指导

高校俄语教学的合理开展需要坚实有力的理论依据,这一理论将指导俄罗斯语言文学专业的课程(综合实践课、听力、阅读、写作与翻译、文学与国情知识课等)顺利而卓有成效地进行。

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是改变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建立一种既能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能充分体现学生学习主体作用的新型教学结构,教学改革的进行要注重学习的过程和学习方法的培养,注重知识的运用和技能的培养。教学大纲的制定,教材的编写和教学实践中教学方法的运用都要遵循这一原则。注重学习主体,重视教会学生学习,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和策略的思想为教学注入新的理念,这一理念的应用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将会大大提高。这是素质教育的要求,也是未来教育的方向。

另外,我们还要强调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推动教学科学研究。教师的业务素质直接影响到教学效果,最终影响到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应加大师资培训力度,为外语教学创造良好的教学条件。要切实提高教学的质量,就必须要有一支优秀的教师队伍。学校应鼓励和支持教师利用各种机会进行进修和学习,鼓励和支持教师开展针对教学的各项科研活动,学习和借鉴国外语言学的最新理论和概念,提高教学理论素养,使教学实践在科学的理论指导下进行。

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要将原来单一的课堂教学转变成为学生提供全方位教学服务,努力为学生创造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书本与网络,学习与实践等相结合的多维度、立体式的语言学习环境。教学活动安排上,要课内外结合,为学生创造运用语言的环境,如开辟外语角、组织外语演讲比赛、主持人风采大赛、外语短剧、歌曲比赛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

二、科学合理地调整课程设置,拓宽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的调整要体现出加强基础、拓宽专业、提高应用能力的思想,具有可行性、可操作性,有助于促进俄语教学的飞速发展。遵循全局整体、分段侧重、彼此配合、互补提高的原则提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设置。在突出俄语语言技能培养的前提下,扩展学生知识面、培养俄语复合型人才。在低年级强化基础训练,加大专业课的授课时数,在已有专业课的基础上设置语音语调和外教口语课,培养学生扎实的基本功;在高年级设置两大专业模块:高级翻译、高级师资和经贸旅游翻译及管理人才。增设具有实际应用价值的选修课,如中俄贸易实务、国际商务函电和旅游俄语等。

教学内容的改革,首先要根据教学的不同阶段及其教学目的选择材料。基础阶段考虑到学生学习语言的规律,在教材的选择上要遵循知识性、趣味性、全面性、整体性原则。所选材料要难易适当,新颖,具有时代感,内容涵盖面广,囊括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领域;体裁要多样,包括叙述体、新闻体、应用体、政论体等。其次,要有目的、有步骤地增设新的授课内容,如从媒体及网上选取最新材料。除纸质教材外,融合音频、视频、影视等教材,做到各类型教材的有机结合,并逐步发展到自制课件。提高阶段侧重在现有教材基础上,建构适于网上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的课程资源,从因特网、光盘等现代媒体中适时适量地补充一些具有时代特点的鲜活的语言材料;设计多种形式的口头表达训练内容。博采众长,有机结合,建构听说读写译多位一体的课堂教学内容。核心目标是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更强调帮助学生增强在语篇水平上的理解能力;提高他们对所学材料的分析、归纳、判断和推理能力;全面培养学生的语言综合应用能力。学生系统掌握完善的听力和口语能力,提高发散性思维能力,同时培养其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通过多种途径让学生了解俄罗斯国情,如订阅俄文报纸杂志、积极运用网上新闻等,加大文化知识的含量,将俄语技能的训练融入文化知识的学习中。通过了解俄语语族文化和各语族文化群体的特征和差异完善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提升俄语语言层次和技能水平,提高其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三、教学法的整合

教学方法的改革主要体现在要合理地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法和教学媒体,提高教学实效。相对现代化教学手段而言,传统的教学方法速度慢、范围窄,限制了信息的扩充。现代的多媒体教学手段,集声音、图像、视频和文字等媒体为一体,具有形象性、多样性、新颖性、趣味性、直观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在教学实践中各种教学法均存在优势和不足,不同的教学环节有不同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根据各教学环节的要求和目标选择适当的教学法。为了更好地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课堂上要尽量采用多种渠道进行授课,授课环节多元化,全方位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实现师生互动的高效学习氛围。

上一篇: 化学结业论文 下一篇: 道路交通安全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