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6: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教师职后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对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拒绝知识为上,培养学生的批判反思能力
后现代主义知识观强调了知识的不确定性,认为真理不是永恒不变的,永恒不变的是科学方法和科学素养。因此在科学教学时,在向学生介绍前人的发现和总结的规律时,要客观要理性,不能将其神化,要在教学语言和教学方式上仔细斟酌,让学生明白任何的规律定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情境,都不是永恒不变的。要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敢于反思和批判,学会证伪的方法。这样学到的知识对于他们来讲才是灵活的有意义的。但是要注意,对现有定论的质疑和批判并不是否定主义。否定主义的否定是绝对的排斥,简单地说“不”,而后现代主义中的否定在某种意义上讲是一种“辩证的否定”,它是对“夜郎自大”的排斥和对开放性思维的倡导。
(二)引入科学史,强调人文关怀
后现代主义者认为知识具有文化性,任何的知识都不是凭空出现的,其背后蕴含着与社会与历史与人物与事件息息相关的东西。因此我们在传授科学知识时,要适当的引入科学史,让学生能够体会到知识的生命性。
(三)关注本土资源,讲学生身边的科学
后现代主义强调知识具有境域性,这一点对我们科学教学的启示就在于讲授知识时应该尽量以当地的风俗习惯为背景,考虑到当地的特色。这就要求教师平时要细心观察,多关注新闻事实,善于将当地的风土人情、城市建设、改造变化、热点事件转变成教育资源运用于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感觉科学知识就在身边。
各国对注册会计师参加后续教育的时间都做出了明确规定。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对不同类型的会员,规定了不同的法定学习时间。对于那些从事公开业务(public practice)的会员(即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每三年必须完成120小时的后续教育课程,但每年最低不得少于20小时;对于那些从事非公开业务(not public practice)的会员(即不在会计师事务所工作的注册会计师),则每三年必须完成90小时的后续教育课程,但每年最低不得少于15小时;对于在政府部门工作的会员,每两年必须完成80小时的后续教育课程,每年至少20小时。如果一个会员由从事公开业务转向非公开业务、或者情形相反,则三年期法定的累计学习时间应予以调整,按公开业务每年40小时、非公开业务每年30小时计算所需要的总学时。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CICA)规定,每个会员在三年内必须完成100小时的后续职业教育课程学习。
荷兰注册会计师协会(Royal NIVRA)规定,会员每年参加后续教育的时间必须达到40小时或每两年80小时。
而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CICP)规定,执业会员接受后续教育的时间,三年累计不得少于180学时,其中每年接受后续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40学时;接受脱产后续教育的时间三年累计不得少于120学时,其中每年接受脱产后续教育培训时间不得少于20学时。
从上述各国注册会计师参加后续教育时间来看,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规定的时间无疑是最长的,同时规定也是最严格的。这与我国注册会计师职业起步不久,注册会计师整体素质不高的现状是基本吻合的。
二、后续教育学习方式的国际比较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和各州会计理事会全美协会(NASBA)经过两年多的努力,于2000年2月对外公布了《后续职业教育准则公告》(Statement on Standards for Continuing Professional Education)征求意见稿。在该公告中,明确提倡两种学习方式:一种是有组织的学习活动(sponsored learning activities),在该方式下,组织者负责将学习计划传递到学员手中,可以采用工作室、研讨会等各种形式;另一种为自主的学习活动(self-directed learning activities),在该方式下,学习活动是在没有外部组织者的帮助之下自己进行和完成的。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职业后续教育培训主要采取以下方式和措施:课堂教育、组织学术讲座、召开研讨会、网络或电话教学以及自学等。
荷兰注册会计师协会下设有专门负责职业后续教育的机构——后续教育委员会(VERA)。该组织提供的培训方式包括面对面的课堂教学、网上教学以及函授等。会员或学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自由选择,既可以参加后续教育委员会组织的培训,也可以在公司、大学学习或在家自学。
中国注册会计师参加职业后续教育的形式主要有:脱产课程学习、非脱产课程学习、参加专题研讨会、承担专业课题研究以及个人专业学习与实务研究等。
从上述各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认可的学习方式来看,大致可以分为两大类,即有组织的学习和自主学习。其中有组织的学习一般居于职业后续教育的主导位置,而自主学习则处于从属地位。另外,就自主学习层面来讲,各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对其的重视程度有所不同。在会计职业得到充分发展的国家如美国、荷兰等,自主学习方式的认同度较高,而在会计职业尚处于发展阶段的国家如中国,自主学习方式的认同度较低。
三、后续教育课程设置的国际比较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置了多种课程来满足职业后续教育的需要,课程种类在150种以上,并且每年大约有三分之一的课程要进行修改或更新。其后续教育课程按会员的不同职业发展阶段设计,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培训要求。
具体分为:
(1)基础课:用于新会员,该课程知识面窄,强调基本原则和技能;
(2)中级深:在基础课的基础上强调实际应用;
(3)高级课:强调知识的深度和应用的广度;
(4)更新课:介绍各个领域的最新发展;
(5)星级课:由高级专家指导的讨论课。与此同时,对于自主学习的课程,由各州会计理事会全美协会指定的后续职业教育机构负责设计,其中最有影响的组织之一是会计师教育组(AEG),该组织从1988年开始成为美国自学后续职业教育领域内的领先者。
目前,该组织所设置的课程主要有:
(1)计算机系列;(2)税收系列;(3)审计和会计系列;(4)遗产计划(estate planning)系列(文秘站:)。
加拿大注册会计师协会设置的课程主要包括三个部分:
(1)会计、审计、
财务、税制和管理信息系统等领域的最新发展; (2)职业道德规范的有关课程;
(3)信息技术。
荷兰的后续教育委员会与荷兰一些大学合作,为不同层次的会员制定不同的继续教育课程,如信息技术、保险、工商经济、法律、税法、政府及非营利组织、管理技术等。该委员会在制订后续教育课程内容时着重突出“能力”教育,并将其区分为三个层次,即一般性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实际行为能力等。一般性能力包括自学能力、职业道德水准;解决问题能力包括理解能力、应用能力、分析能力、整合能力和评估能力等;实际行为能力包括实际工作能力、帮助他人能力、人与人之间沟通并影响他人的能力、组织能力等。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规定职业后续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
(1)会计准则及国家其他有关财务会计法规;
(2)独立审计准则及其他职业规范;
(3)与执业相关的其他法规;
(4)执业所需的其他知识与技能。职业后续教育的具体内容根据不同对象及其需要确定。针对主任会计师、部门经理、项目经理、注册会计师以及一般执业人员的培训内容各有侧重。
从上述各国注册会计师协会所设置的课程来看,各国的课程内容不尽相同。其中美国、中国的课程规划比较详细,而加拿大、荷兰的课程设计则比较简约。由于职业后续教育面向的是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注册会计师,因此各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在课程设置过程中一般都将技能的培养与训练,而不是知识的传授,置于核心地位。与美国、加拿大、荷兰相比,中国课程设置唯一的缺陷在于没有对信息技术给予足够的重视。随着新经济时代的到来,随着信息技术在会计、审计实践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中国注册会计师的信息技术知识和能力已是当务之急。
四、后续教育评价方式的国际比较
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规定会员应定期报告参加后续教育的情况,日期为会员加入协会之后每个日历年度的起始日。考虑到各种因素,协会还规定了报告宽限期(grace period)——法定报告日后2个月内。对于报告的格式,该协会要求采用统一标准,即在年度会费报告中包含下列的陈述:”在缴纳会费时,我确保自己已履行了后续职业教育的有关规定”。同时该协会要求,在陈述报告时,必须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在《后续职业教育准则公告》征求意见稿中,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针对两种不同的学习方式,提出不同的要求。对于参加有组织学习方式的会员,该准则要求他们在报告学习情况时提供以下的信息:组织者的名称、学习的题目和内容、日期、地点以及职业后续教育的学时等;而对于参加自主学习方式的学员,在完成自主学习活动之后,学员必须提供能够证明完成该活动的相关文件,诸如由第三方提供的证明、证书或撰写的文章等。此外,学员还应对自主学习活动的完成情况进行总结,并提供自我评估报告。如果学员对完成的自主学习活动诸项目中有超过半数表示满意,则报告还应附上一个专家评阅意见。如果未超过半数,则不需要这样的意见。
荷兰注册会计师协会规定每年会员必须向协会提交一份前一年的学习报告,但对未完成后续教育课程的会员则目前尚未出台强制性措施.而是靠会员的自律和自我责任感。
其中,学科教育理论实现在职教师理论素养的提高,学习本学科领域的教学理论、课程理论和学习理论;新课程模块针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而设计,旨在使教师领会新课程标准中蕴涵的课改理念,提升相应的学科教学设计能力,“新课程专题研究”环节依据新课程中增设的学科专题开设,帮助教师解决在新增学科内容方面带来的困难;学科教育研究是在职教师普遍感到困难的薄弱环节,也是制约教师专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在经过大学阶段的专业学习以及多年教学实践的磨练后,这一环节的具体内容设计对有效教学将起到极大的专业提升和引领作用。
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应遵循以下几条原则:贴近时代脉搏,体现新课程要求职后高师“学科教学论”的课程内容设置必须敏感于时代对课程培养目标的要求,也就是要“与时俱进”。在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背景下,就是要关注新课程、反映新课程、体现新课程。关注学习者,突出职后特点任何课程设计如果脱离学习者的具体特点,都很难较好地实现课程内容的适切性。教师学习是成人学习的一种,既有成人学习的一般共性,又有教师学习的专业特性。因此,在课程内容选择、呈现方式、评价以及教与学的方式等诸多方面都应对此特点做出回应。重难攻坚,把握教师专业化发展薄弱环节职后学习作为教师继续教育诸多形式中的一种,必须依据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针对薄弱环节,设计、选择、实施学科教学论课程,把握教师职业发展进程中的关键要素,在课程内容选择和设计上,为教师的职后学习搭建适宜平台,很好地起到专业提升与引领作用。
在前面的论述中,我们针对职后社会需求的变化和教育对象的发展特征分析,设计了主要针对新课程和教师专业发展的课程内容体系,包括学科教育理论、新课程、学科教育研究共三个模块。在数学学科中,结合学科具体特点,设计各模块的具体内容如下: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4)08―035―03
教师的教学水平决定了教育的质量。教师专业化是时代的教育要求,抓好师资队伍建设,认真研究提高教师专业素养及发展对策,具有现实意义和理论学术价值,值得体育工作者深人研究。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一)调查对象
全国20所学校100名体育教师。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与本研究有关的国内外文献资料,对与本研究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充分的检索,查阅下载分析了从1996年到2013年体育核心期刊中与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相关的文章30篇、专著6部,分类和比较分析其他学者的研究成果,为本研究提供参考。
2.专家访谈法。对本研究涉及的相关问题,访谈专家、主管领导和体育任课教师,对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内容指标进行筛选。
3.问卷调查法。根据研究目的和专家反馈,认真设计问卷,问卷的信度和效度达到统计学要求。对20所学校的教师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8份,回收率为98%,其中有效问卷97份,有效率为99%。
4.数理统计法。对问卷调查所得的数据,运用SPSS13.0统计软件和Excel2003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合实际情况,归纳与演绎分析相结合,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进行常规的数理统计和分析。
二、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包含的内容体系构建
(一)从体育教师职业特点的视角提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教师的知识结构与教学能力是教师应具备专业素养中两个最基本的内容,内在的知识结构决定了外在输出的教学能力,良好的专业知识、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是教学能力的内在要求。教师的教学能力具体表现为理解和运用教材的能力、简练的语言表达能力、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以及组织、管理和控制教学活动过程的能力。优秀教师身上所体现出的教师职业的专业素养特点是:精湛的专业知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娴熟教学能力;积极健康的教学心态以及参与教育科研的意识与能力。美国教育学者提出优秀的体育教师应该具备知识、能力和技能等三大基本素养。
(二)从学生对教师需求的视角提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李秉德以学生为调查对象,针对一个优秀教师应该具备哪些品质这一问题进行调查。调查主要结果为:知识的传授者;学生的榜样;集体的领导者;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心理治疗工作者;学者和学习者。
(三)从课堂教学评价效果视角提出体育教师专业素养
上课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是教师教书育人的主要手段。上好一堂好课的基本标准是:目的明确;内容正确;方法得当;组织得好;积极性高;教学效果好。
虽然由于学者们对教师专业素养研究的视角和切人点不同,对教师职业、教育功能的理解不同,研究者本身的知识结构也存在差异,因此,对教师专业素养的界定并不完全一致,但所有研究者都认同,教师的专业知识和教师专业能力这两个关键的要素是教师专业素养构成中不可缺少的共性要素。
综上所述,结合体育教师的具体职责和时代对体育教师的要求,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可以从教师品德修养、教师知识结构、教师教学能力、教师训练能力、教师科研能力等五个方面来描述。
三、体育教师专业素养包含的内容指标体系 ,根据对专家教师问卷结果,筛选确定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要素,一级指标5个分别是教师品德修养、教师知识结构、教师教学能力、教师训练能力、教师科研能力(见表1)。
(一)教师品德修养
二级指标3个,三级指标6个。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对人生的态度、对工作的态度、对学生的态度。6个三级指标分别是珍惜生命、敬岗爱业、对学生尊重和信任、公平客观地评价学生、严格要求学生、期望性(皮格马利翁效应)。“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师除了问道在先、术业有专攻、有渊博全面的学识,还要规范言行,以德服人,还必须具有高尚的品德,尊师重教,言传身教,成为学生的楷模。在教学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必须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尊重学生,理解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对学生未来充满期望,激励学生认真学习。
(二)教师知识结构
二级指标3个,三级指标5个。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全面文化知识、专业教育科学知识、社会人际关系知识。5个三级指标分别是渊博的教育知识、体育心理学知识、运动人体科学知识、提高运动技能知识、人与人之间沟通与合作知识。现代教育中各学科的融合和发展对体育教师提出新的要求,他们要掌握本学科专业知识,以及新教育技术导人所需要的跨学科专业知识,认同在全面发展中实现知识、能力和素质辩证统一的理念,把学生培养成为人格完善、适应社会发展、知识广博、专业文化程度较高的实用型人才。
(三)教师教学能力
二级指标4个,三级指标6个。4个二级指标分别是理解和运用教材能力、语言组织示范能力、良好的运动能力、组织与管理能力。6个三级指标分别是观察了解学生的能力、利用和挖掘教材的能力、准确优美的示范能力、保护帮助纠错能力、利用场地器材能力、反馈评价教学效果的能力。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基本职责。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讲解一示范一组织练习一指导纠错的步骤中,始终都需要掌握和运用教材教法的能力、生动精练的语言表达能力、准确优美的示范能力、合理有序的教学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及时根据反馈信息采取有针对性的对策的能力。
(四)教师训练能力
二级指标3个,三级指标4个。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课余锻炼指导能力、运动队的训练能力、编排和管理运动队比赛的能力。4个三级指标分别是制订和实施训练计划的能力、科学选材的能力、组织指导群体锻炼活动能力、体育竞赛的组织和裁判能力。除了搞好教学,体育本身的竞赛训练特点还要求体育教师在运动训练方面有较深的知识素养。体育比赛是一个学校实力的窗口,搞好课余训练和参加各级比赛也是一项重要任务。使学生在终身体育理念下形成体育锻炼的习惯,要求体育教师具备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的能力,让学生掌握运动技能,懂得技能形成内因机制,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并结合其自身特点,传授他们一些体育锻炼的方法、理论,让他们既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感受体育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从体育中获得良性健康情绪,对促进其他学科的学习、促进其身心的正常发展、充实生活内容、提高社会适应力等具有重要作用。各种竞赛活动中规程的编排和裁判以及赛事管理知识,也是体育教师应具备的素养。
(五)教师科研能力
二级指标3个,三级指标5个。3个二级指标分别是收集信息能力、选择信息能力、处理信息能力。5个三级指标分别是熟练运用当代信息技术的能力、运用信息解决教学工作的问题的能力、掌握科学研究全过程的能力、“撰写论文,申报课题的能力”、“,完成课题的能力”。
为了加快体育科学的全面发展,理论与实践相统一,频繁的体育活动实践为理论提供了土壤,教学一训练一科研等三个环节相辅相成。体育教师需要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实践出真知,从事物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透过现象看本质。从实践上升到理论,做好科研,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和训练。在信息时代下,教师的科研素养表现如下:利用网络技术搜集整理文献资料;根据学科发展,掌握科学研究的能力;撰写并,完成课题。四、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的对策
(一)做好体育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和培训
提高体育教师素养的途径是多方面的。在知识传播速度和更新速度大大加快的信息时代,建立健全体育教师职后教育和培训,是提高教师专业素养的主要途径。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是教师的职业特点。要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教师首先必须是一名学者,这决定了教师应在不断学习中完成知识更新,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终身学习应该成为教师个人生活的一部分,教师应该通过各种形式进修业务,提高学历,丰富和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二)主管领导做好教师的职后教育课程管理工作
提高体育教师的专业素养是学校主管领导的一项重要工作。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构建体育教师专业理念,是新时期社会对教师的要求,满足适应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需要。教师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从提高体育教师职业技能,专业素养课程人手,规划好课程学习设置和考核标准,让教师在培训学习中提高体育教学方法与技能,提高师德修养水平。
(三)制定好体育教师的职后继续教育政策
要有法可依,要加大政策的执行力度,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政策文件保障机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规定在固定时间内,体育教师需进行知识的更新与提高,以及教师专业素养培训,建立完善教师培训政策和法规。
(四)开展多样的体育教师在职培训的方法
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提高体育教师专业素养。邀请知名专家讲授相关领域前沿知识,对文献检索、计算机网络技术、多媒体制作技术等课程,在短期内分期、分批地对体育教师进行技能培训。鼓励教师为学历深造而参加的各种专业进修学习活动。不定期地举办学术讲座,让体育教师掌握新技术、新进展、新动态。提高教师的科研水平和参与研究课题能力,提高教师理论水平与实践能力,知行合一,开阔体育教师视野,调动体育教师积极性,在工作实践中锻炼和提高专业素养。
参考文献:
[1]赵 慧.从专业发展学校看美国教师教育改革[J].全球教育展望,2001(3):17―24.
[2]魏勇.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模式的实效性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4(9):1251―1252.
[3]林崇德,等.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径[J].中国教育学刊,1996(6):16.
[4]毛震明.近阶段中国体育教学理论研究的若干成果和建树[J].北京体育大学学~,2004(2):232―235.-
[5]周正怀.关于教师能力结构优化的思考[J].教书gz..:学术理论,2006(5):24―25.
[6]张波.论教师能力结构的构件[J].教育探索,2007(1):78―80.
[7]刘国安.研究型教师及其培养构建[J].教育论坛,2006(1):1―2.
[8]王彩平.浅论体育课程改革与教师角色的定位[J].教学与管理,2008(33):119―120.
中图分类号: G715. 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8153(2015)05?0023?03
在1997年高校扩招的背景下,我国高职教育得到了迅猛发展,截至2013 年,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专科)院校共计 1266所(不含军事院校和港澳台高校)。目前高职教育招生规模和办学数量基本达到我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但随着近年高考生源的持续萎缩,使招生批次靠后的高职院校面临生源危机。走内涵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成为各院校生存、发展的首要目标。2014 年 6 月,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决定要求坚持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强化教学、学习、实训相融合的教育教学活动。加大实习实训在教学中的比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大力提高职业学校教师的专业教学和实践能力。在此背景下作为主要承担培养人才任务的教师的职教能力的提升显得尤为重要。
为全面了解学者对这一问题的研究情况,笔者以“职教能力”、“职业教育能力” 和“职业能力”为题名对中国知网(CNKI)收录的相关研究文献进行检索(日期为2015年8月8日),提取近年来学术性较强的论文39篇(其中硕士学位论文两篇),分析我国学者对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概念、构成、现状和缺失原因分析以及培养途径等相关问题研究的进展,以期推动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研究的深入。
一、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概念
对于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概念的界定,学术界可谓是见仁见智。
李耀麟[1](2011)认为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是指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以职业能力培养为重点,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的要求和学生行为主体的精神,以职业活动或工作过程为导向,并根据学生特点和教学条件设计及实施有效教学活动的能力。
王桂玲[2](2014)借鉴舒尔茨的观点认为教师职教能力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完成教学任务应具备的教学能力、实践能力、学术能力等各项能力的总和。
袁年英等[3](2015)认为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是指高职教师胜任高职教育教学需要而须具备的专业职业能力,包括高职教师胜任专业理论知识、原理教学的能力和行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工作技术技能教学的能力。
陈龙图[4](2015)认为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就广义而言,它是指教师从事职业技术教育所应具备的一切与之胜任工作有关的各种能力的总和。从狭义来理解,则是专指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从以上对高职教师职教能力较具代表性的观点来看,当前国内关于高职教师职教能力还没有统一的概念,但学者们的研究几乎同时强调以下几个要素:专业理论知识、岗位实践操作技能以及教育教学和科研能力。
二、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构成
对于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构成,李畅、王国庆[5](2010)认为企业实战能力、课程整合能力、教学组织能力是高职教师必须具备的三大职教新能力。
李耀麟[1](2011)认为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职业实践能力;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施与管理能力以及教学科研与创新能力。
聂洪波[6](2012)认为高职院校教师的教育能力包括下列几个方面:与学生的沟通能力、课堂教学能力、实践操作能力、自我完善和发展能力、科研开发和创新能力等。
袁年英等[3](2015)认为有三部分方面组成:一是教育学能力是高职教师职教能力首要的基本能力;二是专业理论知识、原理是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根基;三是行业、企业的生产、管理和服务一线岗位工作技术技能是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保障。
陈龙图[4](2015)认为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由一般能力和核心能力构成,其中核心能力包括五个方面:进行教学设计和组织开展课堂教学的能力(这是教师必须具备的能力);协调组织开展校内外实践教学的能力;自我更新知识和开展科研探索的能力;发展与维护教师自我和学生心理健康的能力和指导学生做好职业发展规划和就业准备的能力。
通过上面学者的研究可以看出,目前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主要包括一线岗位实践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含教学设计、开展课堂教学等)和教学科研与创新能力。
三、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现状及缺失原因分析
对于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现状,李爱香、李源强[7](2013)认为我国高职教育起步较晚,在教育理念、职教经验、教师职业能力水平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教师职教理念不能与时俱进;教师职业教育教学能力有待提高;教师的“双师”素质还不符合要求。并指出高职教师职业能力缺失原因是:教师缺乏行业、企业一线工作经验;教师行业职教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不足;对教师行业、企业实践提升职业技能方面重视不够;对教师行业职业能力的考核、评价机制不健全。
王乌兰[8](2015)认为我国职业院校教师职教能力远不能满足我国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提高职业院校教师的职教能力已成为职业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教师职教能力低的原因是目前我国职业院校教师主要在工科大学或师范院校培养,其培养模式基本上是一种从学科出发的专业教学论模式,且进入职业院校入职时没有严格标准,入职后的培养则具有零散性、形式性等特点。
四、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
对于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培养措施,汤霖、邬亚平[9](2011)认为提高关键是:制定新的人才评价标准;制定教师知识与技能方面的长效更新计划;制定符合高等职业教育特点的工作考核办法。
李春来[10](2012)在对本校教师测评基础上认为首先通过校企合作平台,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职业水平;其次加强交流学习,借鉴先进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高职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最后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促进提高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形成常态模式。
李爱香、李源强[7](2013)在以本校探索与实践的基础上认为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有:依托“校企合作、专业与产业对接”的教师企业实践模式;基于各类培训下的教师成长模式;“以赛促学”下的教师实践模式;“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模式和匹配较为完善的激励机制。
王桂玲[2](2014)认为教师职教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主要为学术访问、卓越职教师资培养计划、继续教育培训等;另一部分是实践能力的培养,主要为职业资格证的获取、校企合作、挂职锻炼等。
陈龙图[4](2015)认为提升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途径和方法有:加强教师职业责任感和危机意识教育;以教师职业成长和双师素质发展为动力;以学校、企业两个阵地为依托;形成长效系统的学习与培养提升机制和建立完善的职教能力考评与激励机制。
从以上学者对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途径和方法的研究来看,学者们倾向下列三种途径来提升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一是通过校企合作提升教师专业水平和职业水平,这是首要途径,其次通过学术交流和访问、继续教育培训等方式,进行教师专业能力和学术能力的培养,最后注重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并匹配较为完善的职教能力考评与激励机制。
五、结语
通过分析,笔者发现近年来我国学者们对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概念、构成、现状和缺失原因分析及培养途径等方面。从总体上看,这些研究还没有形成一个较为完整的体系。比如校企合作措施以及在企业、行业锻炼的教师如何切实学到一线岗位的实际操作技能,需要进一步探究校企合作机制;教师学到的一线岗位操作技能如何有效的转化实际有效的教育教学能力以及教师如何有效对学生进行职业规划也需要进一步探讨。未来对于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研究仍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作出努力:一是加大高职教师职教能力支撑理论研究。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的研究相对成熟,而与这几门学科交叉的职教能力,应该考虑如何吸收这些学科已有的大量研究成果作为自身研究的理论支撑。比如职教能力的内涵能否借助多学科理论加以精炼;突出一线岗位的操作技能如何设计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等等。二是应重视实证研究。对职教能力的研究应当采用定性和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这与教育学、心理学和教学论等学科类似。而目前研究采用定性研究,没有发现实证类研究的文章,后续应多采用问卷法、访谈法、实验法等进行实证研究。三是加强比较研究。对职教能力可以从地区特征、学校性质等维度进行横向、纵向的比较研究,也可以和发达国家职教能力的研究成果进行对比,吸取精华,提升研究的宽度。
[参考文献]
[1]李耀麟.高职教师职教能力与测评实践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1(35):4851.
[2]王桂玲.产业转型升级下教师职教能力的培养[J] .晋中学院学报,2014(12):8183.
[3]袁年英,董汝萍,张启强.产业转型升级环境下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培养探析[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5(2):138140.
[4]陈龙图.高职教师职教能力发展[J].教育与职业,2015(4)下:6568.
[5]李 畅,王国庆.谈高职教师三大职教新能力的再造[J].教育与职业,2010(1)下:4849.
[6]聂洪波.高等职业院校专业教师教育能力的培养和提高[D].杭州:杭州师范大学,2012.
[7]李爱香,李源强.论高职教师职业能力提升路径[J].潍坊学院学报,2013(8):111113.
[8]王乌兰.职业院校培养教师职教能力的必要性[J] .内蒙古教育,2015(1):1617.
[9]汤 霖,邬亚平.论高职教师职教能力的提升 [J]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2011(6):107108.
[10]李春来.高职教师(工科类)职教能力培养的策略探析―以河源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 当代教育论坛,2010(12):105106.
A Research Review on Vocational Teachers’ Vocational Education Ability
ZENG Xianfeng
G632.4
新教师成长是教师人生价值实现的过程,是教师在充分认识教育意义的基础上,不断提升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伴随着时间的脚步,我和很多新教师一样,从一名刚毕业的师范学生成长为一名老教师,这其中既有时间的延展,更有经验的积累。今天,我已经是江达县小学的校长,无论是三尺讲台,还是在校长岗位,我都是一步一个脚印,多年的人生足迹无不凝聚着自己辛勤的付出与挥洒的汗水。下面,我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和岗位实践,就新教师的成长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转变思想和角色
从一名大学生转变为一名新教师,不仅是一种身份的转变,更是思想的转变。教师作为一种教书育人的职业,对其自身的素质和劳动质量提出的要求是很高的。从学生阶段步入教师职业阶段,其最大的思想转变就是要意识到自己肩上的职责,这份职责不仅仅是对自己工作的负责,更是自己为人师表,乐于奉献,对自己的学生负责。这就要求新教师要摒弃大学时代幼稚的思维方式与行事风格,要在最短的时间内让自己成长为一名思想成熟,胸怀宽广,大度稳重、有素养有内涵的教师。
要从学生时代只知接受老师的教育,一味索取知识的思想,转变为自己为人师表,对学生教书育人的奉献型思想。不能根据学生时代的思想,来了解并分析现在的学生的思想,对现在的学生的某些行为意识要进行换位思考,要懂得他们的所思所想,对他们的教育也要因材施教,以他们不同的文化水平和思想阶段来实施不同层次和方法的教育。同时要明白自己做教师不是只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职责,而是自己站在了“教师”这个岗位上,就该努力发挥自己的人生价值,将“教书育人”作为自己的人生使命来完成,要为自己的一言一行负责任,不能有完成任务、敷衍了事等不负责任的态度。
二、树立终身学习理念
从一名大学生转变为一名教师,很多人觉得已经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怀揣最新的教学理念,又掌握了多媒体、电子白板等现代教学手段,凭自己的现有所学当个老师应该是游刃有余了。殊不知,当今社会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社会发展飞速,如果不坚持学习,一两年下来,就远远的落后了。因此,新教师要想紧跟社会的发展步伐,就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理念,要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在我看来,刚从大学毕业走上教师岗位,其实自身的知识涵养还是远远不够的,这就需要新教师在参加工作后,继续多看一些专业理论的书籍和有思想内涵的名作,不断的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素质涵养。而且这种提升是要从内到外的提升,首先自己要从专业理论的书籍和有思想内涵的名作中学习到有用的、自己可用的东西,并逐渐的积累转化为自己的东西。其次,将自己所学到的东西要切实地融入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最后,自己要有能力将自己所学得的|西以自己的方式方法和风格传授给自己的学生,并在学习和生活中给予他们有益的影响。同时,新教师要通过学习,努力为自己注入新的能量,时刻为自己充电,要不停地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技能和专业素质,实现自己在教师岗位上的知识增长。
三、做好职业规划
有些人认为,既然当了老师,那教师工作就是自己的职业了,没必要再具体规划了,这是一种认识的误区。只立足于三尺讲台,还是同时尝试班主任工作;只上一语言门课,还是成为双语教师;或者在上课的同时,还要进教务处、政教处等职能管理部门等,这些教师行业具体的岗位分工,需要每一位新教师去认真思考与规划。
在我看来,作为一名新入职的教师,不仅要对入职后的现阶段思想转变和后续发展作出合理的认识,并依自身现阶段实际情况和自己对这个职位的理想型期望为基准设计出适合自己未来发展的职业规划。根据我的成长经验,我建议新教师保持自己写作的爱好,能够将自己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所闻所见所思所想以文学写作的方式记录下来;同时也要对自己所任教的专业展开深入的学习和研究,并将自己的学习心得和研究成果整理记录为论文;在优秀的杂志期刊和网站上发表多篇自己的文学作品和专业论文。我希望新教师们自己在做好教师本职工作的同时,有机会进入教务处、政教处、总务处等职能部门任职,承担一定的学校管理工作。这不仅仅是任职不要同的工作,而且是从不同的岗位或角度了解学校各方面的现阶段的情况和日后发展趋势,有助于自己对日后工作的定位与发展,并提升自己的工作价值。
最后,我需要强调的是,新教师毕竟是初入教师职场,大学所学的毕竟大都是理论上的东西,平时应该多向我校老教师和优秀教师讨教,虚心向他们学习优良的教育教学技能。例如,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对学生的课堂纪律的管理,生动有趣的课堂讲课风格以及对专业知识的讲解技能等等,但是,对这些的学习是要取其精华而自用,不可生搬硬套的照抄,应该要融入自己的方式方法形成自己独特的教育教学风格。
参考文献:
[1]晓楠:智者的启迪――教育学经典名言的智慧[M],新世界出版社,2008年版。
[2]叶澜:教育研究方法论初探[M],上海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1版。
[3]张行涛:新世纪教师素养,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M],2003年6月第1版。
入职教育是指为发展新教师的专业能力,减少挫折感,适应教师角色而进行的为期1~3年有计划和有系统的辅助、监督和评价活动,在教师专业发展生涯的三部曲(职前、入职、职后教育)中,入职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笔者拟从教师发展、促进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职业资格准入三个维度来探讨入职教育的价值意义。
一、教师发展视角中的高校教师入职教育
1 教师发展的内涵
教师专业发展可理解为教师不断成长、不断接受新知识、提高专业能力的过程,它包含教师在生涯过程中提升其工作的所有活动,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不断地学习、反思和探究来拓宽其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从而达至专业成熟的境界。对于教师发展,中外学者有着各自不同的论述。有的认为,教师发展可以从知识与技能的发展、自我理解和生态改变三个方面来理解。还有的提出教师发展最基本的是态度上和功能上的发展,前者是教师在态度上的改善过程,后者是专业表现改善的过程,戴(Day)综合众多学者的观点提出一个颇具包容性的界定:教师专业发展包涵所有自然的学习经验和有意识组织的各种活动,这些经验和活动直接或者间接地让个体、团体或学校得益,进而提高课堂的教育质量,教师专业发展是一个过程,在该过程中,具有变革力量的教师独自或与人一起检视、更新和拓展教学的道德目的;在与学生和同事共同度过的教学生活的每一阶段中,教师不断学习和发展优质的专业思想、知识、技能和情感智能。1991年美国教育联合会(NEA)对“教师发展”提出全面界定:教师发展基本围绕着四个目的,即个人发展、专业发展、教学发展和组织发展。我国潘懋元教授提出了“高校教师发展”的概念,他认为从广义上说,高校教师发展可以是所有在职大学教师,通过各种途径、方式的理论学习和实践,使自己各方面的水平持续提高,不断完善。从狭义上说,高校教师发展更多地强调其作为教学者的发展和提高,也就是强调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关注教师个体的专业自主发展以及教师得以安身立命的保障,主要包括学术水平的提高、教师职业知识和技能的提高以及师德的提升三个方面。高校教师发展与一般所说的教师培训,是两个有密切联系的不同概念。教师培训着重从外部的社会组织的需要出发,要求高校教师接受某种规定的教育、培训;教师发展则着重从教师主体性出发,强调教师自我要求达到某种目标。教师发展离不开某种形式的教育、培训,但更重视教师的自主性,强调个性化的发展,强调自主学习和自我提高。
2 教师发展阶段
教师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不同的阶段,了解不同阶段教师专业发展的特点和规律,能帮助和指导教师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并有针对性地开展培养。关于教师发展阶段的理论,归纳起来,大致有以下几类:
(1)西方学者关于教师发展阶段的划分美国学者卡兹(Katz)提出了教师发展时期说;伯顿(P.Burden)提出了教师生涯阶段说;司德菲(Steffy,1989)提出了教师生涯阶段模式说。这些阶段理论多将教师发展按生存、调整、成熟以及退出等阶段进行划分,反映教师专业发展的规律与特征。之后费斯勒(R.Fessler)的教师生涯循环说及伯曼(M.Hu—berman)的教师职业生命周期说将人职阶段划为教师发展中的一个阶段,明确了入职阶段在教师生涯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伯林纳(Berliner)根据教师“教学专业知识与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情况”,则提出“新手阶段、进步的新手阶段、胜任阶段、熟练阶段和专家阶段”等五个阶段。本纳(Bgnner)的教学专长发展阶段理论,也提出了类似的结论,认为教师从新手发展成为专家,一般要经过“新手(novice)、高级新手(advanced beginner)、胜任者(competent)、精熟者(proficient)和专家(ex—pert)”五个阶段。
(2)我国学者关于教师发展阶段的划分我国研究者从各自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分段理论,大致有:按“教师自我专业发展意识”划分的“非关注、虚拟关注、生存关注、任务关注、自我更新关注”五阶段论;从教师素质和工作业绩的角度,分别对应新任教师、合格教师、骨干教师和专家教师(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等)的“准备期、适应期、发展期和创造期”四阶段论,按教师的教学能力划分的“适应阶段、成长阶段、称职阶段和成熟阶段”四阶段论;从教师群体专业发展及职业成熟度视角划分的“适应期、发展期、成熟期和持续发展期”四阶段论等等。
上述这些不同的教师发展分段都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师专业生涯发展的历程,对“新教师”、“入职期”给予了足够关注,认为“入职阶段”是教师生涯发展中一个重要阶段。
3 高校新教师入职教育与教师专业发展
(1)入职教育为新教师提供岗位适应训练,实现角色“转化”新教师大多经过数年的学科知识训练,专业知识较为扎实,从年龄上讲,也较为年轻,往往以自信、乐观的态度走上岗位,但事实证明,这是一种“不现实的乐观”。他们往往具有角色转换困难、专业发展意识缺乏、专业知识偏差、教学行为低效等特点,容易产生迷茫和失落,出现焦虑甚于抑郁情绪,在事业上也常有挫败感。若在这一阶段处理不当,得不到支持与指导,他们就只能自生自灭,重则离开教师岗位,轻则影响到他们从教信心及未来的专业发展。新教师入职教育的重点是完成“转化”。其一,角色转化。通过培训促成他们尽快了解教师职业的各种职能和规范,尽快在各方面从学生转变为教师;其二,能力转化。入职教育重在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能力、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的能力、教学组织和管理能力、教育机智和与学生交往的能力培养,使新教师获得将自己所学到的文化专业知识和基本教学理论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能力;其三,知识体系的转化。人职教育注重师德修养、职业规范、教育教学技能、仿真性情景模拟和多向性案例分析等训练。旨在将所学的知识及知识体系转化为所讲的知识及知识体系。
(2)入职教育为教师发展生涯奠定良好基石教育部师范司组织编写的《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中指出,教师专业化是职业专业化的一种类型,是教师“成为教学专业的成员并且在教学中具有越来越成熟的作用这样一个转变过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应该包括三层意思,首先是职前培养、入职教育、职后提高的一体化。”对高校教师而言,教师专业发展就是指高校教师从事教学、研究及服务工作时,为引导其自我反省与理解,增进教学、研究及服务等专业智能与精神,而组织开展的各种独立、合作、正式及非正式的多元活动。教师专业发展的最终目标在于促进个人自我实现、改进学校专业文化、达成学校教育目标,从而提升整体教育质量。“接受长时间的训练和入职辅导”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必要条件。一个成熟的教师所应具备的各种知识技能中绝大部分来自于工作经历。而有关教师生涯发展和专业发展的研究也表明:教师的成长有自己独特的周期,不同的发展阶段会有不同的需要,会面临不同的职业发展问题。入职培训所致力的加强新教师教学能力和教学实践训练,有助于提高新教师生存的几率,更有助于使新教师尽快适应复杂的教学实践,加速新教师的成长,缩短他们的成长周期。而作为中间一环,打破了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之间的界限,对沟通教师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起着相当大的作用,在使教师的职前培养与在职教育得以融合的同时,帮助加速新教师成长,促进其专业发展。我国教师教育的总体目标就是教师专业发展,而入职教育则是帮助教师实现这一总体目标的重要手段,将为引领新教师融入岗位并为教师的终身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终身教育及学习型社会视角中的高校教师入职教育
在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向学习型社会迈进正成为许多国家的切实行动,美国与日本在20世纪80年代即提出了“从学历社会向学习型社会过渡”的目标,在加拿大,1972年蒙特利尔中等后教育委员会提出了推进学习型社会实现的报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出版的一份著名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与明天》,则将学习型社会与终身教育作为“两个基本观念”而予以特别强调,并向全人类喊出了“向学习型社会前进”的响亮口号。
1 终身教育理论与学习型社会的内涵
当代终身教育思想倡导者保尔·朗格朗认为,教育不能在儿童期和少年期就停止,只要人活着就应该继续受教育,教育也须适应人和社会的连续性的要求。所以,终身教育论述的第一件事,就是教育不再是一个人由任何学校毕业之后,就算完结了,而是应该终其一生持续进行。朗格朗主张今后的教育也必须适应终身学习需要,把社会整个教育和训练的全部机构和渠道加以统一综合,使人们随时随地都能根据需要方便地获得学习和接受教育的机会。终身教育理论打破了“大学教育是终结性教育”的传统观念,改变了教育时空观,使人们在不同的时间与地点根据自己工作需要来选择新的学习。美国学者克罗普利(Arthur J.Cropley)认为终身教育制度包括以下一些确定性原则:每一个人的教育将持续一生;为了应付现代生活环境的不断变化,教育必将导致知识、技能和态度的系统掌握、更新和增进,以最终实现促进每个人自我完善的目的;教育将越来越依赖人们进行自导式学习活动的能力;教育将承认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和非正式教育在内的所有教育活动的影响作用。
终身教育体系,是一种开放的、不受时空限制的、无边界的教育,人人都能根据生存、择业和发展需要进行终身学习,而且这种学习是以充分发挥人的潜能和全面发展为目的的。它完全有别于原来的以学校为中心的教育体系,而必须以人们工作和生活所在的组织为依托,借助于所有组织的参与和实施。
而学习型社会是从终身教育的角度提出的一种新的社会发展的新理念,一般认为是由美国著名教育思想家赫钦斯(R.M.Hutchins)于1968年发表的《学习型社会》(The learning society)一书最先提出,“不光是对所有成人男女随时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而且是以学习、完善和人为目的,以所有的制度指向于该目的的实现而成功地完成了其价值的社会。成功的价值转换即指学习、自我实现和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已经变成了社会目标,并且所有社会制度均以这个目标为指向。”即整个社会要从“学校型社会”(schooled society)变为学习型社会,构成社会的所有部门都要提供学习资源,参与教育活动;所有社会成员都要充分发挥学习以外的制度和机构的教育作用,自觉地进行积极主动学习。“学习型社会”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已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与重视,“它再次唤起了人们对‘教育目的’的关心及对此问题的深层思考”。
学习型社会有重人性完善、重主体参与、重即时学习、重组织形式、重做中学等几个特征。正如赫钦斯所认为的,“人达到完美的境地意味着其理性、道德和精神力量得到充分的发挥。”惟有构建一个学习型的社会才能够实现人类发展的这一目标。学习型社会则是以“持续一生的学习者”为主体的社会也是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a changing society),它要求作为现代人应具备随时接受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的“即时学习”的理念和习惯,要即时地、以领先于变化速度的速度去学习,才有可能实现“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自然界和社会的无情法则。而从社会管理理论来看,学习型社会作为一种新的社会形式,是由无数学习型组织所构成的,它是建立在一个个学习型组织的基石之上,与积极的生活(activelife)相结合,通过“做”来实现,即教育就是生活,教育就是做,学习型社会就是“从做中学的社会”(adoing society)。
2 高校新教师入职培训与学习型社会、终身教育的关系
终身教育的目的就是有效地推行终身学习,建立学习型社会,与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进行的自发学习是不同的,这种学习有目的、有学习原因、有具体目标,而且学习者能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保持并运用所学的知识。
高校教师的终身学习涵盖职前、入职及职后教育三阶段,而其中入职教育承上启下,是为履行教师岗位职责而进行的继续教育,为新教师走上工作岗位后1-3年提供教学基本能力训练及学科知识转化训练,这种训练对他们的终身学习及未来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入职教育的目的旨在促进教师专业能力发展,通过教师个人学习所得,有效地引领与带动学生的学习,从而达到促进高等教育及社会的发展的目的。据此,我们可知入职教育作为一种在职的继续教育,是教师终身教育系统的关键组成部分对构建学习型社会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三、职业准入制度视角中的高校教师入职教育
1 职业准入制度的内涵与高校职业准入制度
职业准入制度是对从业人员在资格上的规定,职业资格包括从业资格和执业资格,前者是指从事某一专业学识、技术和能力的起点标准,后者是指政府对某些责任较大、社会通用性强、关系公共利益的专业实行准入制度,是依法独立开业或从事某一特定专业的学识、技术和能力的必备标准。职业资格制度的重要意义在于选拔和培养专业人才,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水平和竞争能力,促进有关行业管理体制的改革。
Abstract: While teachers' educational investment has been increased during recent years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proportion it takes in the overall educational investment is still low, especially in inservice teachers' education. One of the main reasons is the shortage of total amount of educational expenditure, and the other is the longterm lack of importance attached to teachers' education. Since Jiangsu is implementing the strategy of “Invigorating Province Through Science and Education”, it should enhance the quality of teachers so as to promote the fullscale development of education. There should be a substantial increase in the funding of free normal education system, thus further intensify inservice teachers' training, and perfect the system of education investment.
Key words: jiangsu province; teachers' education; educational investment; free normal educational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的主力军,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教育质量,关系到整个教育事业的发展。教师教育是一项为教育发展培养师资的事业,在“科教兴国”的战略背景下,国家制定了很多政策来保障高素质教师队伍的建设。江苏省是经济大省,也是教育大省,在全面实施“十一五”战略规划的过程中,省委省政府提出“科教强省”的战略,教育事业有了全新的发展思路和目标,将重点从关注规模转移到关注质量上来,并将提升师资水平作为提升教育质量的根本,强调以优质的师资带动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1]教师教育发展涉及经费投入、教育结构、教育形式、教育内容等多个方面,本研究仅从江苏省教师教育的经费状况切入,重点考察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探寻其发展策略。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资金投入,充足的经费是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保障。江苏省经济发展在全国处于前列,但是在教育经费投入,尤其是教师教育投入方面,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2—2005年,全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占GDP的比例分别为3.41%、3.28%、2.79%、2.82%,而江苏省则为1.98%、1.88%、1.98%、1.84%;1999—2006年,全国与江苏省的预算内教育经费增长率平均为22.69%、16.72%,而同期全国、江苏省的财政经常性收入增长率平均为16.37%、21.71%。①这组数据表明江苏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并未实现教育事业相应的快速发展。在全省整个教育经费投入不足的背景下,教师教育投入更是不容乐观。
(一)教师教育经费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比例逐年减少
2003—2007年江苏省的教育经费投入无论是绝对量还是相对量都增长较快,年增长率分别为18.94%、20.71%、14.54%、24.37%(表1)。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年平均只有十二三个亿,且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的比例明显逐年下降。2005年、2006年的教师教育投入与上一年相比较均呈负增长,分别为-15.55%、-7.23%。尽管2007年的比上一年增长了4.41%,但在教育经费总投入中所占比例只有1.56%,与2003年的占3.34%的水平相差甚远。
(二)教师培训经费占人员经费比例过小
在江苏省教育经费投入中,除2005年占52.9%外,每年都超过了56%,人员经费所占比例始终较高,其次是公用经费,基本占30%左右,然后是基建费,占12%左右(表2)。
虽然在教育投入中人员费所占比例几乎每年都超过56%,但其中的教师培训经费却少之又少,2003和2004年占人员费的0.04%,2005年虽有所上升,但也只占0.1%(表3),由此可以反映江苏省对教师培训经费的投入之不足。
(三)教师教育经费分配不够合理
2003—2007年的教师教育经费中,用于师范生培养的比例高达93%以上,相应地,用于教师培训的经费最高不到7%(表4),两者比例差距悬殊,这说明江苏省有限的教师教育经费分配使用不够合理,对教师的在职培训支持不够。从绝对量来看,教师培训经费严重不足。根据江苏省2007年统计年鉴的数据,2006年江苏省共有专任教师565.46万人,当年的教师培训经费只有6 000万元,每一位教师人均只有10.6元。可喜的是,这一局面正在得到改变: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师范生培养经费所占比例明显下降,同期的教师培训经费所占比例逐年明显增大,2007年达到6.78%。
二、原因分析
(一)教育经费总量短缺
在我国,教育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在改革开放后被充分认识到,多年来各级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教育的实际投入不够。无论从全国还是各省来看,政府的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GNP的比例距离4%的目标甚远。从微观层面来看,在社会对各级教育的需求快速增长的情况下,学校或地方政府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通常将重点放在教育规模的扩张上,将有限的教育经费投入到学校的基建、保障教师工资等方面。教育的终极目标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教育经费总量投入不足的情况下,在经费分配方面暂时无法兼顾教师的发展,教师教育能分到的“羹”自然就很少。
(二)教师教育重视不够
在我国,师范教育经历了兴衰,收费与免费政策几经更迭,其间,由于没有有力的法制保障,师范教育经费常年短缺。经费投入对师范教育质量和规模造成了直接影响,通过师资的供给又对整个社会的各级各类教育事业产生了很大影响。以前,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教师被当作“教书育人”的工具,包括政府、学校、教师等在内的各界都将焦点放在学生身上,教师教育尤其是职后教育被忽视了。从教师个人的角度来看,职后教育固然重要,但是迫于工作和生活的压力,在相关激励和保障制度不健全的情况下,教师很多时候无暇顾及自身的学习与发展。教师教育是随着教育事业和教师职业的发展而出现的。[1]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专业化已成为必然趋势,教师的在职培训和职业发展成为教育机构新的关注领域,“教师教育”取代了“师范教育”。另外,未来社会是学习型社会,需要终身教育、终身学习。教师不可能通过在学校期间获得的知识技能终身受用,而必须在工作中不断发展。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教育教学不仅是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而且也是教师实现职业理想、展现职业道德、提升职业情感的过程。教师教育的重要性从未被认识到备受重视,再到充分发展,是社会进步和教育事业发展的必然结果。
三、解决问题的策略
教师教育是整个教育事业快速、健康发展的根本。江苏省大力发展教师教育,不能单纯依靠政府,更需要学校、教师等的积极参与。政府的主要职责是增加经费投入和加强政策引导,从根本上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职业吸引力,确定合理的教师教育成本分担和投入制度,加强对教师职后培训的监管,从政策、法律、经济等层面为教师教育提供保障。
(一)大幅增加教师教育的经费投入
江苏省的教师教育经费投入应该在现有基础上快速增长,为各项教师教育活动提供充足的资金保障。政府历来是教育经费的承担主体,现阶段,由政府承担全部的教师教育费用还不太现实,因此,应该拓宽筹资渠道。教师教育经费,特别是教师的职后培训可以形成以政府为主,社会、学校和教师个人为辅的多渠道机制。可以借鉴国外的做法,例如,美国联邦政府、州、学区和教师个人共同分担培训费用,每年提供给每位教师选修一门课程所需费用的一半,每几年给教师一次用于业务整体提高的休假年。
(二)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
教育部部属的六所师范大学已重新推行师范生免费制度。这一举措虽然可以吸引成绩优秀的学生、尤其是成绩优秀的贫困学生就读师范,但仅凭这六所学校的学生并不能完全满足广大农村贫困地区对教师的庞大需求。况且,重点师范院校的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比例并不大。相比之下,由于对家乡和亲人的眷恋、生活习惯、选择机会相对较少等因素的影响,省属的、非重点师范院校的师范生扎根农村中小学的人数较部属师范院校的更多。这对于补充农村贫困地区教师数量不足,提高农村贫困地区中小学师资水平更具实际意义。因此,在教育资源有限的前提下,地方师范院校实行免费教育应摆在优先地位。
江苏作为一个教育大省、经济强省,有足够的财力确保免费师范教育的实施。2006年全省GDP为21 548亿元,2007年达到25 560亿元,增长率为14.8%。2007年,全省高等师范院校约有学生82 006人,地方师范院校的学费一般为4 600元,住宿费约为1 000元/年,生活费约为400元/月,全省共计需要约30亿元,仅占全省GDP的0.12%。
江苏省实行免费师范教育制度,主要应考虑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 免费师范教育法制化建设先行。不仅要有相应的师范教育规程,而且还应该加强免费师范教育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法制化建设。根据江苏省现阶段的具体实际,制定相应的实施细则,在法律制度层面确立师范教育的地位,给予师范教育充足的经费保障。
(2)建立免费师范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免费师范教育政策的实施必须有充足的资金保证。政府要做好政策执行所需资金的预算与安排工作。省政府和地方政府分项目、按比例及时足额落实资金,是政策执行成功的关键。江苏省政府应对全省资金投入做好部署,地方各级政府也要切实落实地方应投入的资金。除此之外,还要建立相关的管理规章制度,规范操作程序,保证政策的顺利执行。
(3)逐步扩大免费的内容范围。江苏省实施师范生免费教育,可以先从本、专科层次开始,然后再延伸到研究生层次。江苏省目前尚存在的中等师范学校,主要培养幼儿教师和小学教师。实行免费,将有助于吸引优秀生源报考这类学校、到基层任教。根据教育部规划,到2010年,全国小学和中学教师要分别达到大专和本科学历,高中教师研究生学历层次达到10%,而目前仅1%左右。可见,培养高学历教师成为一项非常紧迫的任务。在这种情况下,将免费教育延伸至研究生层次是必然的。江苏省应支持重点师范大学开展研究生层次的免费教师教育。
(4)健全免费师范生约束机制。实行免费师范教育,最大的担忧就是怕学生毕业后不履行义务。因此,必须建立健全合理的约束机制。应该在入学前让学生签订到基层和农村从教的就业协议,明确今后的权利和义务;任教服务年限的确定应该兼顾师范生个人的前途和服务任教地区教育的长远发展。基本宗旨是鼓励免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免费师范毕业生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要按规定退还已享受的免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相关职能部门应负责履约管理,建立免费师范生的诚信档案,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毕业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双向选择,切实为每一位毕业生安排落实任教学校。各地应先用自然减员编制指标或采取先进后出的办法安排免费师范毕业生,必要时接收地政府可设立专项周转编制。免费师范生毕业前及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一般不得报考脱产研究生。免费师范毕业生经考核符合要求的,可录取为教育硕士研究生,在职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颁发教育硕士学位证书。
(三)进一步加大在职教师培训力度
通过师范教育的系统学习,教师获得了基本的学历和教育理论,而进入工作岗位后,教师更需要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技能等。江苏省近年来也在逐渐增加在职教师培训投入,但是相对于庞大的教师队伍而言,这些投入亟待增加。目前江苏省的教师培训费用分担,以政府为主,学校、教师个人为辅。虽然教师个人承担较少的比例,这对一部分收入水平有限的教师,特别是农村贫困地区的教师来说无疑是笔巨大的开销。这种局面在短期内不可能完全改变。因此,坚持不懈地增加投入是江苏省政府支持教师教育的工作重点。加大在职培训力度,满足广大教师对学历提升、增强教学科研业务能力的需求,可以从这些方面改进:采取多样化的形式[3],如脱产与半脱产的中长期、研修班、培训班、网络教育等形式;由省级政府部门集中统一管理,制定一体化、系列化的培训内容,使之与教师的终身发展和职业规划相结合;逐步降低在职教育中对教师收取的费用直至免费。
(四)完善经费投入法规体系
在民主与法制社会,要做到“依法办事”、“有法可依”。发达国家之所以有完善的教师教育体系,很大程度上离不开有力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现有的《教师资格考试法》、《教师职务条例及实施意见》、《中小学教师进修规定》、《教师资格条例》、《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中小学教师培训教育工程方案》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等,虽然规定政府应当采取措施保障教师接受教育的权利与义务等,但是在经费等方面并没有具体可行的规定。[4]因此,从中央到地方,要完善法律法规,保证应有的经费投入,将在职培训法制化;将进修与加薪、晋职相挂钩;完善教师准入制度、教师资格认定制度、教师终身教育制度等。
参考文献
[1]李星云.“教育强省”背景下的江苏普通高校教师队伍建设[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7(3):112-115.
中国师范教育基本是公立的,是国家政策的产物。因而,师范教育的成败系于政策一身,政策是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关键。
一、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及师范教育的世纪走向
中国基础教育规模巨大,学生近三亿,教师逾千万。走向新世纪,中国基础教育发展模式发生了新的变化,称“三大乐曲大协奏”:即从上学型转向普及型,从普及型转向精英人才型,从少数英才模式转向普及型英才模式。现在,三种转型同时存在,而且不同模式在相当长时间内交叉作用着,这就促使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呈现新的走向。
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发展的复合因素的作用,如市场经济的自由竞争和人员的多样化流动,师范教育也相应进行了多种改革尝试。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终于从政策上确认允许综合性大学培养教师,中国师范教育自建国以来建立起来的单一定向型体系被打破,呈现出新的走向:
第一,由单一的师范院校定向培养转向多类型院校培养,从正规院校培养转向学校培养与社会培训相结合,从学校培养转向正规培养与国家认证相结合;
第二,从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分别实施到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相结合,再到职前培养与职后培养一体化。
这两种变革使师范教育制度发生了重大转变,前者使师范教育体制走向多元化,在体现国家对资格的要求的前提下,强化培养形式的开放与汇集多样的优秀人才;后者使师范教育职能趋于一体化,使教师教育得到强有力的支持,国家则能集中财力和人力建设重点师范教育培训中心,从而较好地提高教师培训水平。多元化体制有利于吸取各方面力量办好师范教育,调动多方面的积极性,而职能的一体化则有利于重点投资,并强化培训职能,提高师范教育水平,适应普及型英才教育对高水平的师资需要。这样可以从根本上转变师范院校只管职前教育,对在职教师现状不能或过少参与的状况,以及解决教育学院仅服务于教师在职进修,学科建设水准过低,教师教育后续力量不足等问题。
二、当前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问题
中国师范教育早期学习日本模式,以定向培养为主,尔后学习美国模式,注重多元的一体化模式,即多种院校培养师资,但坚持职前教育与职后教育一体化进行,不设专门的在职教师进修机构。建国后,我国向苏联学习,建立起定向型双轨制的师范教育体系,即由专门师范教育机构定向培养教师,职前教育与在职教育双轨并行、互不相通。
1.封闭的定向型培养模式的政策问题
50年来,定向型双轨制师范教育受到政策的重大影响。一方面,这种体制保证了师资培养能按一定规格、一定计划进行,即使在教师职业不受重视,很少人愿为人师的特殊情况下,也能通过定向的培养和封闭的管理体制保证相应的培养计划得以实施;而且定向培养提供了较为系统的师范教育,毕业生对教师工作较熟悉,易于适应中小学的教育工作。但另一方面,定向的师范教育却由于生源单一,特别是在教师工作不受重视的时期,报读师范专业的生源既少又差,师范教育水平由此也大受影响。政策性的保护造成的封闭又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发展性问题。这种政策以计划性、稳定性、保护性为出发点,在强制执行按计划培养教师情况下,特别是以所谓保持师范教育和教师队伍稳定性的旗号为由,通过提供相应的助学金,来框定教师从业不得改行,致使师范教育趋于单一性,只是为了培养教师,其余学术研究活动都被列为次要或辅,长久以往,导致师范教育机构的学术水准日益降低,师范性越强的机构,科研水准也相应越低。最典型的是当数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机构。
2.错位的双轨制政策问题
师范教育双轨制是中国50年来最大的特点之一。半个世纪来,中国建立起完整的普通师范教育体系,即中等、专科、本科三级体系。1995年中国高等师范院校236所,其中专科76所,全部在校生由1980年的33.8万人增加到58.3万人;中等师范学校897所,在校生由1980年的48.2万人增加到84.8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养的新教师649万人。1997年教师培训系列的教育学院242所,在校学员21.4万人,教师进修学校2142所,在校学员51.6万人,从1980年到1997年已培训在职中小学教师482万人。现在40所高等师范学院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700余个;14所高等师范院校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专业点120余个。但是这种不关连的双轨制,有明显的错位特征。对教师教育发展来说,职前培训只是为从事教师生涯打下一个系统的基础,对教师的整个人生生涯具有重要影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师还应继续学习更新更高水平的东西。因此,教师继续教育必须是在比原先职前培训机构更高的水平上开展的高级教育。然而实际的情况是,各级教师的职后培训机构基本上都缺乏必要的学科建设,既无学位授权点,也缺乏较为完备的学术门类和学术梯队,教育和教学水准与正规职前教育机构有重大差别,甚至出现北京师范大学毕业的学士要到小学从事教学工作,那就必须到区级进修学校听某师范学校毕业的同龄人授课之怪事。这种错位的政策,给中国教师教育带来了许多困惑和问题。在教育部门的许多文件中,只是给教育学院下达培训指标,而对这些机构的师资却很少有明确的要求。南方某省级教育学院,至2000底教育系还没有一名博士学位获得者,获得硕士学位的教师比例也很低,连学士学位授权点也没有。而同一省的省级师范大学教育口(含心理学)已建立起完整的学科体系,一个一级学科授权点,另有两个博士授权点,10个硕士授权点,获得博士学位的教师超过教师总数的2/3。但是教师继续教育、中小学校长上岗培训等都因政策规定由教育学院实施。
这种双轨制政策的早期基本设想是,教师在大学本科已经把知识学好了,教育学院只须为他们传授一些临时的补充知识和技能。这也是苏联30年代双轨制模式出笼时的基本思路。这种设想带着某种想当然的成份,有很强的计划经济倾向,更本质的是,政策基础是建立在农业经济时代,知识进化缓慢的情况之下。随着社会发展,这种早存在问题的教师教育政策,更加严重地阻碍着教师教育的进步,影响到中小学办学水平提高。新世纪的到来,不仅知识更新加快,新知识层出不穷,一个本科生在校期间只是学习一般的基础性知识,大量的高水平的知识,尤其是新知识主要在工作中、在继续教育中学习和获得,继续教育已从补充性教育转变为本科教育的继续和提升。随着80年代来的变革,一个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的知识寿命只有一年,现在中小学的一般知识和教育科学知识在5年间也被更新过半。只有提高继续教育水平,才能真正满足和提高教师教育水平。因此,中国师范教育政策应当有重大调整。
三、中国师范教育发展的政策定位
中国师范教育未来的政策走向应当是有利于网罗各方英才,建立起一支素质高、专业性强的教师队伍,使教师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
1.建构开放多元型一体化的教师教育体系
80年代来,教师管理逐步走出封闭模式,一是教师来源多元化,吸收自学考试毕业生及其他院校毕业生充实教师队伍;二是教师可以流向其他行业。政策实施的进程是缓慢的,但对师范教育发展起了重大影响,以往担心教师的转行会引起人才流失而不可收拾,但事实是流动使教师队伍活了起来,不仅人没有跑光,相反流动起了筛选、重组和聚汇人才的作用。实践证明,运用市场机制,推行开放、多元的教师教育体制是一个重要的政策要点。1998年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允许综合大学建立教育学院,培养师资,这是使教师教育多元化的一个重要的政策转变。第二个政策定位是必须把正规培养和多样化提高结合起来,推行一套以正规培养为主,国家考证相结合的新体系,真正做到不拘一格选教师。在实施这个政策时,国家管治下的正规教师教育始终是主流,在发展和提高师范院校(包括综合大学教育学院)教育水平的同时,允许并支持许多杰出人才进入教师行列,才能使教师队伍水平得到提高。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一个涵义是强调国家对师范教育的管治。无论办学形式如何多样,体制如何多元,世界师范教育仍然是在加强国家一体化管治,把教师作为国家的代表来教育年轻一代,传播知识。许多迹象表明,尽管教育越来越自由,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但国家不仅不放松,反而比以往更加严格,非常强调师范教育的质量要求。
一体化政策定位的第二个涵义是强调师范教育的职前与职后教育的一体化。从目前的课程一体化转变为机构一体化,即从强调师范院校教育要与教师今后发展相联系,到把师范院校与教育学院(校)的机构一体化,纳入共同建设和学科发展体系,这样师范院校职前教育就能真正成为今后发展的基础,使职前与职后培训、见习以及在职提高成为一个完整的体系,变阶段性师范教育为终身的教师教育。双轨合并一体,可以使双方都获得新的职能,一方面使师范院校实现职能的全面转变,建构更加完整的师资培养体系,另一方面教育学院(校)得到本质的转型,全面提升办学水平。对部分县市教育学院或教师进修学校则采用分校方式,以增加正规师范院校的专业辐射力。今后所有的师资培训都在这一机构框架之下进行。
2.推动师资培养模式和教师专业形象转型
中国师范教育的再一政策定位是根据新世纪教育发展特征,设计新型的教师专业形象和师资培训模式。第一,师范教育要与信息化社会发展相适应。随着科技发展,教师专业性和技术含量得到加强,这是世界发展大潮流。因此,政策上要倡导和鼓励进行教师专业技术考核,例如,可以界定出传授知识的专业技术,教学教育专业技术,运用新信息手段的专业技术等方面的技术评定等级,实现教师专业培训中教育思想、专业知识与教育技术上的结合,使教师同医生等职业一样,必须经过严格专业训练方可为人师,彻底改变“孩子王”的形象。第二,教师培训模式应当吸收更多的技术内容,对教师进行更加专业的技术培训。教师除完成一般大学的专业培训之外,还应当进行一、二年不等的教师教育专业深造,这是国际发展的重要趋势。修习一年课程者可获教师文凭,给予教师资格;二年课程合格者可获教育硕士,在竞争上岗之下可以获得更好的薪酬;三年课程合格并撰写出论文者可获学术硕士学位;等等。第三,大力倡导未来教师专业目标。法国教育家J.维尔吸收了布鲁姆和G.德朗希尔教授的观点,提出教师发展的10项目标,来界定教师的职业内涵:认识学校的环境与学校的根本功能;认识学校的教育职能;具备传授教育教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的能力;认识教育对象;认识教育教学环境;培养综合能力;培养变化能力;培养探索能力;培养创造能力。
3.大力提高师范教育水平
中国师范教育又一政策定位应当是根据国家不同地区的情况,通过不同形式来提高师范教育水平。第一,从根本上提升师范院校办学水平,逐步从旧三级向新三级转化,即在近期内取消中师层次,建立以专科、本科和教育硕士三个层次的中小学教师培养架构;未来目标是取消专科层次,建立以本科及本科+1年专业学习的教育文凭学位和本科+2年的教育硕士及本科+3年的专业硕士的新的中小学师资培养架构。这样,小学及幼儿教师在专门本科学院培养,初中及高中主要是从第二、三、四个层次中吸收,当然也不排除让高层次人才进入中学或小学工作。取消中师层次后,部分边远地区的中师可以作为分校接受高一级学校的学术指导。第二,建立专门的以培养幼儿及小学教师的专业院校,强化综合性的培养特色,既体现小学及幼儿教师特点,又利于提高教育水平。同时也应建构硕士及博士学位的教育层次。第三,强化教师的专业水平,特别应大力吸取国际师资培养经验,建立教师考级制度。这种考级制度不同于目前的评职称,而是在对教师进行新一轮培训或完成某种教育教学实践上的重要项目之后,进行的国家性考级,强调教学水平和理论水平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使教师从区县级到省市级再到国家级逐步发展,有利于教师有层次的深入发展,避免目前评职称带来的大锅饭现象,从而造就一批大师级的教师。第四,建立新的师范教育机构评估制度。鼓励教师培训机构整体提高自身素质,有层次地发展,适应时代对师资提出的新要求,使中国教师教育成为最优秀的教育系列。
【参考文献】
[1]马立.走向新世纪的中国师范教育.教师教育国际研讨会主题演讲.香港教育学院.1999.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形成的顺利完成某项任务的能力和本领。从结构上分析,它主要包括教学设计能力、课堂教学能力、现代教育技术能力、反思能力、组织学科课外活动能力以及教学研究能力等。教育理论与实践证明,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综合素质的外在表现,是评价教师专业性的核心因素。虽然专业能力更多是通过职后教育和自我学习形成的,但职前教育阶段的起点和奠基作用不容忽视,职前教师专业能力水平将对基础教育质量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现状调查
笔者对某师院师范专业2007——2008届毕业班学生各500名(范围涉及文理各专业)进行了“关于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现状的抽样调查”,当问到“作为21世纪的教师,你认为目前自己最欠缺的素质是什么”时,76.27%的学生认为缺乏必要的从教技能将是自己为师的最大障碍,具体表现为:
1.课堂教学基本功严重欠缺
讲课的基本功可以概括为五个字——讲、写、作、画、演。有些高师“教师职业技能训练”课程只能开设一门“教师口语”,且以理论讲授为主,学生实际锻炼的机会极少,所以92.7%的学生认为“此类课程远未达到培养教师职业技能、技巧的目的”。在教育实习之前,98%的学生没有“到中小学教育见习”的经历,73.6%的学生四年学习期间从未有“模拟课堂,组织教学”的经历。89.6%的学生不知“说课”要“说”哪些内容,92.5%的学生不知怎样写“教学设计”。通过对带队实习教师的访谈得知,师范生课堂教学基本功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语言表达能力差,照本宣科缺乏感染力,多语病;书写能力差,不知如何使用主体板书和辅助板书;教态呆板,甚至手足无措,缺乏形体语言的辅助效果等。
2.现代教育技术能力低
毕业班学生计算机一级过级率达到96.7%,但对计算机辅助教学(CAI)的了解和掌握率不到4%,67.4%的毕业班学生承认对教育技术的基本内容和理论基础完全不懂或不太了解,12.6%的学生称自己曾开发过以电子教案和小型课件为主的教学软件(主要在教育实习期间),但也承认自己制作课件的水平很低。能够使用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语音实验室等教学系统的学生分别占调查人数的21.5%、2.6%和12.8%,甚至62.7%的学生不会使用幻灯机、投影仪等简单的电化教学工具。
3.创新与科研能力不足
从2004—2008年间,职前教师在校学习期间公开发表的学术论文、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为0,89.4%的毕业班学生对教育科研方法一无所知,因为在校期间没有开设相关课程。而历届科研能力差的毕业生已对相应地区普教系统的教育科研产生不良影响,统计表明,在被调查师院所在地市,初级中学教师中公开发表学术论文的城镇占16%,农村不到5%。
4.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差
在校期间,学过与“班主任”角色相关课程的学生不到总数的5%,学过与“学校管理”相关课程的学生不到10%,而97%的学生在校期间没有到中小学参加过任何班级或学校活动。实习期间,只有1%的毕业班学生亲自组织过班级活动或团队活动。
专业能力水平低下使大部分高师毕业生要经过2—3年实际教学才能弥补职前教育的缺失,这对基础教育来讲无疑是巨大的损失,同时,也与当前教师高素质的要求格格不入,现实迫使师范教育进行深刻反思。
二、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1.基础不牢: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与教学不尽合理
从高师院校的学科建设与发展的整体布局看,教育专业课程既是体现高师师范性的支撑学科,又是发展其学术性的特色学科;从职前教师所应具备的素养看,这类课程也是他们获得教育理论知识与专业能力的主要渠道,应在高师课程体系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位置。虽然近几年我国一些高师院校教育专业课程在过去“小三门”(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的基础上有所增加,但在教学计划中只能占到总学时的10%左右(其中包括教育实习4—6周,占3—4%),仅为国外的1/3,各国教育专业课程包括教育实习一般在20—25%。另外,课程设置不合理,随意性强,一些当前教师迫切需要学习的课程,如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教育评价、现代课程论、班级管理、现代教育技术和教学实验等课程不能开设。在能开设的课程中,除学科教学论以外,其余均为公共课或选修课,从校领导到师生一般将其作为“副科”处理,重视程度不够,其应有地位得不到体现。再有,课程内容缺乏提炼,重理论轻应用、不能反映中小学教育实际、滞后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重复僵化等问题突出。另外,为了在有限的学时内完成教学任务,目前这类课程在教学方式上基本是教师的“一言堂”,教条式教学、雄辩式教学、育婴式教学极大地遏制了学生主动性的发挥,浅尝辙止的讲解使课程的深入性和系统性受到了极大的限制。
思想上忽视、课程少、课时紧、内容与教学缺乏科学设计等问题,使这类课程的教学效果可想而知,学生基本上是学完考完也就忘没了。这种状态无疑使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失去了牢固的基础。
2.榜样缺失:教师的教学示范引导不力
良好的示范性是职前教师形成专业能力的重要条件。事实上,在缺少专门训练的情况下,师范生的教学行为大多是参照大学课堂中教师的行为,甚至自己中小学时期教师的教学行为,这就需要高师院校各学科的任课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给学生提供良好的示范,使职前教师能从日常教学中不断汲取有益的“养分”,促进自身专业能力的形成与提高。可现实情况是:一方面,在目前高师院校一部分教师头脑中有种错误认识,认为对大学课堂示范性的要求不必像中小学那样严格,以至造成他们不注重自身专业能力水平的提高,而本身专业能力差直接影响到对学生的引导和训练;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教师将主要精力放在与评职称密切相关的写文章、搞课题上,不重视教学模式的设计,不注意教学方法和手段的选用,不讲究教学艺术,不愿把精力放到改进课堂教学上,一只粉笔、一份讲稿从头灌到尾,使职前教师不仅难以从其教学中获得良好的榜样示范,而且难以从自己的教师身上得到敬业精神的熏陶。
3.训练不足:教学实践环节薄弱
人的各种能力必须在相应的社会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锻炼和提升,所以,参与教学实践是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形成的关键。而目前教学实践环节相对薄弱是高师院校的“通病”,这种相对薄弱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以教育专业课程为依托的教育见习严重缺失。由于课时紧、经费少或没有教育见习基地等原因,目前高师教育专业课程教学一直存在重理论讲解、轻实际技能训练,重基本原理灌输、轻课堂教学技巧和方法指导的现象。“纸上谈兵”式的教学缺乏直观性与针对性,学生课上所学理论根本无法通过实践环节加以验证和“消化”。以“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为例,高师有限的实验场地和器材无法满足对学生进行实验技能训练的需求,致使以培养动手操作能力为特色的课程不得不演变成以理论讲授为主、实验演示为辅的教学形式,省掉了许多实际操作的环节。如此教学,职前教师的从教技能、反思能力、研究能力和创造力均得不到有效的锻炼与指导。 二是毕业前一次性教育实习形式化严重。由于受实习学生人数众多、实习经费短缺、指导力量薄弱及实习基地条件有限等因素制约,目前高师教育实习基本采用一名教师带一个实习小分队的形式,小分队少则二十几人,多则三四十人,即使有实习点的协助,教师在管理与指导上也存在相当大的困难;教育实习内容狭窄、单调,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基本功范围内,对于教学设计能力、组织学科课外活动能力、班级管理能力等均得不到尝试与锻炼;另外,教育实习时间过短,一般为6—8周,除去实习前指导、熟悉实习点情况、实习后总结外,在中小学的时间充其量只有4—6周,一些实习基地担心实习生的教学能力,不会轻易让他们组织课堂教学,大部分实习生整个实习期间真正能够参与课堂教学的时间仅为1—2学时,甚至有的学生一次机会都没有。加之实习期间有的学生为考研拼命苦读,有的为找工作四处奔波,不能安心实习,使实习流于形式。难怪当问及毕业班学生“你认为教育实习对提升教师专业能力的作用”时,选择“作用不大”的占到87.9%,可见,教育实习根本达不到训练学生专业能力的目的。
三、提升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的对策
1.调整价值取向,突出师范特色
长期以来,高师院校一直存在“学术性”与“师范性”孰重孰轻、孰主孰次的争论,目前比较趋于一致的观点是学术性与师范性是统一的,师范性是方向,学术性是水平,二者对师范教育发展同等重要。可是在原有价值取向指导下形成的人才培养模式过于专业化的现实,一时还难以转变,表现在办学方向上重“学术”、轻“师范”的倾向还很明显,以学科课程为本位的课程设置模式就是很好的例证。最近几年,一些师范院校为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开设了大量形式、主题多样的综合素质微型课程,加之学校各职能部门和学生社团举办的各种主题活动,虽然对学生综合素质养成发挥了一定作用,但也不乏由于对“综合素质”理解有偏差,“主题”过于随意,使综合素质教育综合有余而特色不足,甚至在时间和资源上阻碍了学生专业能力的养成。可以说在职前教师专业能力培养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在于高师院校没有真正明确自身的办学方向,没有对自身合理定位。高师院校只有将培养合格的基础教育师资作为根本目标,避免盲目向综合性大学看齐,才能真正突出师范特色,从而把师范生的专业能力培养工作放在应有的位置。
2.重构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是人才培养的蓝图,它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结构。针对目前高师教育专业课程门类少、学时少、缺乏操作性与实践性强的执教技能训练课等弊端,笔者认为应首先增加课程门类,并使之形成有机的系统。可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增加教育基础理论性课程,如中外教育史、中小学教育科学研究法、国内外教育论著选读、教育心理学等;基本技术与方法类课程,如教学设计、班主任工作、现代教育技术、中小学教育管理学等;操作性实践课程,如教材教法指导、教师技能训练课、教育见习与教育实习。课程以必修和选修、讲座、专题研讨、实训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其次,增加教学时数,使教育专业课程占高师总课时数的1/3—1/4。另外,还要优化教学内容,彻底改变此类课程教学内容陈旧、空洞、远离基础教育教学实际,不能体现学科研究最新成果的局面。要根据学生需要编写教材,使教育专业课程真正成为能指导学生将来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应用学科,同时也为职前教师专业能力的培养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
3.加强教学实践环节,深化教育实习改革
21世纪的基础教育对职前教师的专业能力要求越来越高,而实践是能力生成的源泉,而且科学规划与组织、多样化的形式与内容以及有效的时间保证是教学实践取得高效的前提。为此,应从改革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方式人手,结合课程进行专业能力训练,使学生在理论学习的同时就得到到实际操作的训练。除了专门的执教技能训练课开展实践活动外,教育学、心理学、学科教学论等课程,可抽出其总学时的1/4—1/5,大约8—10课时作为教学实践活动时间。结合教学内容,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手段,以微格教学、案例教学、模拟课堂、技能竞赛或到中小学做课外辅导员与兼课教师等形式开展活动,真正做到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课堂教学与技能训练、教师示范指导与学生反复练习有机结合。另外,这类课程的考核方式也应本着检查学生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原则,科学合理地安排,避免形式上的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