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综合实践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6:2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小学综合实践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

篇(1)

综合实践教学的关键在于活动主题的选择,在此过程中教师既要保持活动的趣味性,又要保证其价值性,让学生能够在活动中获得某种技能的提升或者意识的培养。此时在活动主题的选择上教师可以首先以教材内容为基础选择学生兴趣较为浓厚的活动主题,先以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为首要目标,并在活动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参与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提高学生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添加能够让学生受教育的活动内容,寓教于乐,让学生能够在高昂的参与热情下获得最为深刻的教育。

2.合理选择小组结构,设定小组管理模式

在综合实践教学的合作学习中,小组结构的设定也非常关键,教师要在充分了解自己学生优缺点的基础上根据活动的主题和内容进行各个学习小组成员的调配,让学生之间能够碰撞出学习的火花,也让学生能够获得最大限度的活动体验和成长。另外,在小组成员的调配中也要为每个学习小组确定一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制度,避免由于内部管理问题而造成活动障碍。明确管理责任主体,例如设定组长和副组长,提高学生的制度意识和管理意识,让学生能够明白合作需要在一定的制度和管理模式之下开展,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每个小组的学习效率。

篇(2)

二、加强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职业动手能力

就目前的市场营销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几点与适应企业人才需求的实践性教学方针:

(一)加强教材的实用性与及时性学校教材要与当今经济的发展相适应,特别是要让学生觉得内容真实贴近生活。增强教材的实用性,能够让学生所学符合实际操作情况。

(二)改变传统的教学目标,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堂上参与互动。将传授理论知识内容的观念转变为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的教学目标。教师与学生之间树立一种和谐的关系,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实际能力和自身的需求做一个大致的引导,在教学中实现“教、学、做”一体,体现教学课程的实践性与应用性。

(三)增加实践教育可以减掉一些不必要的课程,来设置一些具有营销特色的课程,特别是这样可以增加实践的时间。可以让学生在在校期间去一些实习单位进行实际性工作,并对学生进行实践环节的监控,可以作为考核学生成绩的一项指标,这样能引起学生的高度重视。

(四)实现“双证”教学根据国家劳动部制定的职业标准,企业需要的人才标准进行职业技能的培养。把获得职业职格证书作为一个学生毕业的必要条件,把证书的课程与市场营销的课程融合,要求学生进行专业性、实际性的技能培训,以便能获得相关的资格证书。

(五)在本校建立模拟教学培训基地在校内建立实训公司,让学生的职业技能在校内就可以得到提高。学校的师生本来就是一个消费群体,这样建立在学校可以为师生提供便利外,还可以减低学生外出实习的不适,同时也便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把理论与实践直接的结合。

三、扩大实训教育基地

要增强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就要扩大实训基地,让学生有培训地,这样就要求学校与社会企业之间加强交流,实行一种校企联合办学的模式,企业派出专业人员对学生进行指导,而学校向企业输送符合其发展需求的一批人才,这样学生不仅能走出去实际的感受营销情况,企业也可以解决用人难的问题,这是互利双赢的场面。而且,企业自身的条件为学生提供了技能培训,而企业也可以要求学校给自己的员工进行理论培训,这样又给企业节约了时间、成本和场地。

四、建立“双师型”队伍

教师是学生的引导者,因此,教师要拥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学校可以给老师除了安排一些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任务外,还可以让老师去相关的单位进行岗位培训和顶岗实习。让同学们在实践的同时,也提高老师自己的实际能力。通过在企业营销中所遇到的问题,想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熟练了解营销实际操作的一系列问题,才能更透彻、更详细地讲解给学生,这样教师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又有实际经验,这样肯定会促进市场营销专业学生的全面素质教育。

篇(3)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提问现状

通过与小学生的谈话,我们了解到大部分的小学生常常处于一种极少会去发现问题的心理状态,他们一般不会产生发现问题的意向。学生的问题意识比较薄弱,具体表现为两种典型形式:第一类是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学生虽有一定的问题意识,但没有表现出来,呈潜在的状态。第二类是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

(二)上述现象的原因分析

1.缺乏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小学生不敢问

有很多的小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充满好奇,他们不是没有问题,而是担心老师有定论。例如,在三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认识蜗牛》中,有很多小朋友观察到,蜗牛爬过后,会留下淡黄色的黏液,通过老师的介绍,小学生了解到黏液是在爬行时起到的作用。这时候,有小学生提出,这个黏液是不是还有美容的效果?冬天的时候凝固在壳口处,是否有保暖的效果?有的老师由于自身知识储备不够,直接断定学生的想法是荒诞不经的。这些学生的提问还受到了其他小学生的嘲笑,将他们的提问热情扼杀在了萌芽阶段。这种不和谐、不民主的氛围,让许多小学生在综合实践活动课中不敢问。

2.小学生没有掌握提问的方法,不善问

很大一部分小学生是听从老师在平时鼓励他们上课要多提问的。例如,教师为了让学生的思考步入状态,会设计一套更好的比赛的环节,比较学生的聪明能力和思考能力。而学生为了不让老师失望,会做出与主题沾边的问题,存在一定的“表演”成分,没有真正有疑而发,从一定程度上讲,他们不明确提问的真正目的和要求。

3.小学生未将问题意识变成习惯,没有做到常问

例如,在《我的蔬菜,我做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当中,就关于“蔬菜的义卖”这一主题让学生进行提问,竟只有两个学生举手。原来,能力较强的孩子,已经知道如何进行宣传、如何进行摊位布置、如何进行销售,对于他们而言,没有问题可问;对于班里能力相对薄弱的孩子,则对活动毫无头绪,不知道从哪里提问。

但不管是哪一种情况,老师还是有推卸不掉的责任的。在平时教学中,因为怕学生提问浪费时间完成不了教学任务或者怕学生提出来的问题自己无法解决等,不愿、不敢让学生质疑。长此以往,学生也就不想或不会质疑,这对学生的发展是非常不利的。我们相信“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教师不但要把教书育人作为天职,更要鼓励学生就学习上不懂的问题大胆提问,以求最后的认证。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这在小学低、中段阶段更是不容忽视的重要环节。

二、提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与对策

(一)营造氛围,构建提问环境,让学生敢问

1.淡化师生角色,增强双边互动

小学生很多时候不敢提问,往往因为老师的“威严”和“气场”而胆怯。因此我们认为,在综合实践课堂中适当地淡化师生的角色,让学生在“没有老师压力”的氛围中学习。当学生提问题时,教师默许的目光和专注的外表,都会让学生自己感到老师对他们所提问题的认可,这是一种无形的力量,对培养和鼓励学生勇敢地提出问题起着很大的作用,会增强学生的提问胆识和欲望,实现双边互动。

2.强调情境教学,联系课堂内外

小学生的思维毕竟以直觉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所以,为了让学生发自内心地提问,需要综合实践活动中呈现形象、直观的问题场景,强调情境教学,把教学问题情景化。例如,在《我的蔬菜,我做主》综合实践活动中,教师可利用课余的时间,将学生带到农场,看看他们自己劳动的成果,进而引发他们关于“如何处理蔬菜”的思考,强调情境教学。

3.提倡团队竞争,把持提问动力

小学生是很喜欢竞争的,而且有很强的团队荣誉与归属意识,因此,在综合实践课堂中,根据小学生的优劣和兴趣情况,分成若干个合作小组,取一个他们共同喜欢的名字,在平时的教学中,将提问纳入合作小组荣誉的考评项目,也将大大促动学生提问。

(二)掌握提问方法,让学生善问

1.教会学生找问题的方法

例如,在新旧知识中找出自己不明白、不理解、认识不清楚的地方找问题。

2.指引学生在观察中提问

培养学生养成动静观察的习惯,从观察中发现问题,提高思维的深刻性、灵活性与敏捷性。

3.指导学生在比较与联想中提问

从事物与事物之间,想到两者相识度,以及相互间的对立性,及其可能产生的因果关系。对比事物在思想上与特征上的仔细差别,确定事物本质的异同及其关系的思考方法。教师应让学生习惯于比较这两种事物的异同点,从而提出问题。例如,进行《生活中的一次性用品调查》活动时,酒店组成调查中发现,有的酒店是环保型酒店,有的则属于非环保型酒店。环保型酒店和非环保型酒店在一次性用品的使用上有什么区别呢?只要适时引导学生,学生就可以提出很多他们的疑问。

(三)梳理问题,优化提问品质,让学生常问

1.直抒胸臆,倾泻疑惑――建立问题组

面对一个事物,小学生或许能想到很多,问到很多,教师要多引导他们把心中所想到的、所疑惑的全部说出来或列举出来,形成由许多相关问题构成的问题组。

2.尽己所能,众里寻他――形成问题串

有了问题组以后,我们已经有了很多问题,但是有些不是科学性的问题,有些问题太大,有些问题太深,都不必去研究。因此,教师要引导小学生在这些众多的问题中寻找出适合他们自己研究的、能够解决的问题,形成问题串。

篇(4)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2-000-001

一、准备阶段――让理念在探索中形成

1.进行师资培训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践和研究,关键问题是师资培训。通过研究讨论,我们形成了这样的共识: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兄弟学校学习,向实践学习,在不断探究中寻找研究与实践的最佳结合点。在学习方式上,采取重点培训和全员培训相结合,既注意发挥综合实践活动专兼职教师的核心指导作用,又重视集中全体教师的智慧实行协同指导。在培训目标上,重点促进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理念、教学方式的转变,提高教师自身的科研素养和对学生研究性学习方法的指导能力等。在培训方式上主要采取了专题讲座、交流研讨、个别指导、网上培训及案例示范等。其中有几点做法收效良好:(1)创立“金小论坛”;(2)开设“教师沙龙”;(3)印发“综合简报”。

2.建立保障机制

为了有效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校成立了三个组:以校长为组长、教科室为牵头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小组”、以教导主任、班主任及骨干教师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小组”以及以教科室和总务处为主要负责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小组”,完善各种管理制度。随堂抽检结合定期月检,自查、互查结合校查,还制定了学校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及实施计划,

在此基础上,我校又建立了常态性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健全了校本教研制度。采取理论学习、课题汇谈、观摩研讨、案例交流和课例分析等形式,定期开展校本教研活动,集体分享实践经验、探讨实施策略、反思存在问题。

3.提供时间保证

我们调整了三至六年级的课程,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列入正式课表,每周课时二节。根据我校实际,我们还另外设置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弹性时间:双休日的时间,寒暑假创新实践活动时间。“少年警校活动”,“科技航模队”,雏鹰假日小队”实践活动,定期举办“少年警校夏令营”活动、科技实践活动等,少年警校特色和科技特色现已成为我校综合实践活动的两大亮点。

二、实施阶段――策略在实践中闪光

课题组认真组织实施,抓好每一个环节,这个阶段我们主要开展了如下几个方面的研究:

1.课程内容的确定

充分利用资源包,先后完成了校本课程,征集汇编了《综合实践活动参考案例集》,开发学生生活热点、社会焦点课题。

2.课程科学管理的探究

关键是教师综合实践活动意识,专题活动与学科生成相结合。我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活动每月安排一次,分“启动阶段”、“实践活动”及“汇报延伸”三大块。紧紧围绕“亲近与探索自然”、“体验与融入社会”、“认识与完善自我”三个维度来组织,以避免内容组织的随意性。其主要课型分“参观访问型”、交往合作型、感受体验型以及社会调查和研究型;生活体验型、生活服务型等。

3.实践活动的开展

3.1举行子课题研讨活动。2012年3月15日,我校举行了“十二五”苏州市级教科规划立项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子课题立项交流会。根据课题计划要求,结合课题研究现状,课题组及时组织学校各综合实践课程任课教师以及各班主任教师从本专业教学实际出发,分析问题,建立研究子课题。综合组和各班主任分别从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困惑、成功个案及教学的整改创新等几个方面进行了重点交流。此次活动,课题组还组织学校教科研骨干对子课题进行了评议,批准立项了5个子课题组。

3.2举行学期课题汇报活动。2012年6月12日,课题组陈建红组长组织召开了课题汇报会。总结了一学期来本课题取得的成绩,查找了课题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之处。

3.3举行校级课题研讨活动。2013年5月10日,金港中心小学举行了苏州市级教科立项课题《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研讨活动,四位综合实践老师分别上四节公开课,课后进行了认真的研讨,评议。课题组长陈建红校长对《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课程有效实施的研究》课题进行了阶段总结,对本课题取得的成果给予了肯定,对课题组成员提出了下一阶段的工作要求。

3.4举行市级综合实践研讨活动。2013年6月8日张家港市小学综合实践教学研讨活动在我校举行。市教研员陈丽丽老师和来自全市36所学校的老师们参加了活动,来自金港中心小学、中兴小学、常阴沙综合实践活动基地的老师上了4节研讨课。课后,陈丽丽老师组织听课教师进行了评课,本次活动的开展,为我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三、收获阶段――成果在实践中生成

1.学校变化――特色显现

学校的科技教育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中,更凸显了它的特色与活力,被评为江苏省科学教育特色学校,我校承担的江苏省“十一・五”课题《科技教育与技术教育相结合的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已顺利结题,并获得优秀研究成果“二等奖”。

2.教师变化――教改创新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推动了教师的全面成长,提高了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教师综合实践论文及案例有60篇在各级各类评比中获奖,24篇在各类杂志上发表。

3.学生变化――感悟成长

综合实践活动带来了学生多方面的变化:学生视野开阔了,接触社会、自然的机会增加了,有了课堂上得不到的多种生活体验,环保意识提高了,社会责任感增强了。在一次次的活动中,学生的小制作、绘画作品在市、省以及全国级的比赛中屡获大奖,达87人次。在全省青少年科技竞赛中有379人次分获一、二、三等奖。

篇(5)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3)07—0018—01

教师专业成长是指教师参加工作以后的教育思想、知识结构和教育能力的不断发展。由于教育的动态性和拓展性,教育技能和素质只有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才能得以不断认识和提高。教师的专业成长虽然在很大程度上受教师所处环境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取决于自己的作为。优质教育需要优秀的师资队伍去实现。我们学校非常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自主学习、校本教研、外出培训学习等多种途径,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一、促进教师的自我理解和专业自觉

教师专业成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自我对专业发展的理解、专业自觉、专业追求。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根据工作和自我实现的需要,规划自己的教育人生,制定出自我实现的目标,持之以恒,在不断的努力和奋斗中,通过专业学习、反思性教学、写日志、 讲故事 、写自传等形式,提升专业能力,实现自我价值。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学校的总体规划部署,督导检查。在日常教学中,安排教师自主学习、开展教学反思、教育叙事交流,写教学随笔、教育故事等,年终对照《教师专业发展考评办法》和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评价,对教师自我专业成长起到促进作用。

二、构建校本教研文化

1. 构建校本教研模式。在构建校本教研文化方面,我们做了三方面的探索。一是搭建组织机构。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分学科参与校本教研活动,与教师一起研讨交流,分享经验,解决问题;领导班子每周听一节常态课,了解每位教师的教学状况,跟踪指导青年教师。二是创新校本教研模式。采用校内校外培训相结合的方式,以“实践反思”、“同伴互助”、“骨干引领”为主要活动形式,以新课程为导向,灵活运用案例分析、问题解决、调查研究、实践探索、信息交流等多种活动方式,努力提高教育教学研究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三是优化校本教研活动。首先,选派骨干教师参加国家省市区各类培训。其次,充分发掘校内资源,开展多样化校本培训。最后是构建教研团队。学校在教师学习发展共同体的基础上,组建了语文、数学、综合等学科团队,由骨干教师或学科带头人负责,以传帮带形式,定期开展专题研讨、观摩教学、主题阅读。在参与教研活动,各级、各类比赛中,团队成员出谋划策,发挥团队的力量,合作共赢,形成良性竞争,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2. 完善校本教研制度。第一,制定校本教研规划、学期计划,每年根据实际修改完善教研规划,教研计划做到切实可行,具体、操作性强;第二,校本教研中的职责分工,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根据各自的职责、学科不同,进行合理安排,各司其职,齐抓共管,确保校本教研质量;第三,校本教研中的团体教研制度。团体教研制度是以学科教研组为单位,制定出学科团队具体的教研活动内容、活动时间、人员安排,使团队教研活动达到培养青年教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目的。

3. 建立校本教研激励机制。第一,目标激励模式。学校对每位教师量身定做了自己的校本教研和专业成长目标,引导教师认真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在努力实现专业成长目标中体验教师职业的快乐和幸福,实现个人的人身价值。第二,氛围激励和榜样激励。学校从上到下注重教师专业发展,积极创造条件搭建平台,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校本教研活动,形成重视教研、人人参与教研、通过教研提升教学能力的良好氛围。第三,奖惩激励机制。每年年终,对在校本教研中取得成绩的团队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激励教师重视教研、重视课题研究,在研究中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自主研究、自我提升的意识,努力从重复作业的教书匠向学习型、研究型、智慧型教师转变。

篇(6)

“语文老师是引导学生读书、看书的,而不是给学生讲书的。”叶圣陶先生的这句话指出了阅读教学的核心。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关键,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主要内容之一,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传统阅读教学中普遍存在着“三少一多”的现象,课堂上学生阅读的时间少,课堂上思考问题少,学生有目的、有针对性自主地阅读更少,教师讲得多,满堂灌的现象比较普遍[1]。究其本质,“三少一多”的内在根源是传统教师将学生的时间过多用于讲解分析课文,而忽视了学生的自主阅读。

本文在分析前人对任务型课堂教学研究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一种任务型教学的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方法,引入课堂案例,对理论研究进行实际任务设计,旨在改善阅读教学课堂效果,增强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目的。需要说明的是,本文的研究均建立在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堂教学基础上,包括课堂案例和实验数据。

二、任务型教学研究现状

笔者通过海量查找有关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文献,发现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在关于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研究中涉及的主要范围有:任务型语言教学应用于英语阅读教学,应用于英语写作教学,应用于英语口语教学,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应用于汉语口语交际教学等。尽管国际语言学界任务型语言教学的发展经历了30年,但国内研究者和教师广泛关注任务型语言教学还是近十年的事,它的发展经历了实践总结和理论论证的过程,研究成果还不是很成熟。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倡导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于是自2001年以来从事英语教育的研究者以及一线中小学英语教师掀起了学习、研究和尝试任务型语言教学的热潮[2]。其中具代表性的人物有:袁昌寰、鲁子问、罗少茜和龚亚夫、程晓堂。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袁昌寰《任务型学习理论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4],探索了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中的实践,取得了一定效果,他倡导大学英语教师采用任务型进行语言教学。华中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鲁子问教授调查了任务型教学程序,在初中进行了英语任务型教学实验,总结出了课堂任务教学的三种程序,著有《中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实践论》、《小学英语真实任务教学软件》等著作[5]。罗少茜和龚亚夫解释了任务的定义、任务的基本环节和过程,引进“任务链”等概念[6]。程晓堂《任务型语言教学》对任务型语言教学的来源、理论基础、定义、特征、教材大纲、任务设计和实施进行了阐述,从理论到实践为中小学英语老师、教研员、任务型教学的专本提供了实用参考[7]。此外还有余泽标、施嘉平、方文礼、刘福生等人在任务型教学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从国内已有研究看,关于任务型预言家学的研究主要采用了经验总结研究法和实证研究法,用以探索该方法的有效性,但这些研究是不足的,也没有达到成熟的结果,特别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更显稚嫩。国外的研究已经较为成熟,有些方法已经得到了实用,那么就可以借鉴国外的研究方法和理论,结合阅读教学自身的特点,研究阅读教学中任务设计的方法。

三、任务型阅读教学理论研究

本文主要通过研究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课堂任务的设计,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设计的主要思路是从五个方面来设计阅读教学课堂任务。第一,对五年级的学生来说,语文阅读课是学生提高阅读技能技巧的关键,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是影响小学生阅读能力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对语文阅读课兴趣越浓厚,对语文阅读能力的提高越有帮助。因此,阅读教学课堂任务设计要求真实、生动有趣能够提高学生对阅读课的兴趣。第二,阅读方法也是影响学生阅读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正确的阅读方法能够使阅读达到立竿见影的成效,不正确的阅读方法则是阅读效率低下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设置的任务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有促进作用。第三,学生阅读能力c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高具有正相关关系,即阅读能力越高,思维能力越强,语言表达能力也越强。因此,阅读教学设计中要带动学生参与教学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表达能力、协作能力都得到锻炼,从而促进这些能力的提高。第四,小组合作学习,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方式之一,对于语文学习中的阅读教学很有帮助。在阅读教学课堂设计中,可以设置众多任务要求学生在小组合作、共同探究中完成。协作中,小组各个成员通过讨论、汇报、交流,共享了阅读教学的成果,提高了阅读教学的效率。第五,课外阅读面的大小对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影响是显著的。课外阅读越量大,阅读能力越高,课外阅读量越小,阅读能力越低。因此,笔者不仅对课本的内容进行阅读课堂任务设计,同时还结合课外阅读的有关素材进行任务设计。

结合以上五个方面的因素,笔者把阅读教学任务设计分为读前活动、读中活动和读后活动[8]。在读前活动中,教师运用提问、讨论、图像等多种方法和手段,把任务呈现给学生,引入阅读文章话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从而对阅读产生兴趣,充分做好阅读准备,熟悉阅读任务。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内部动机得以驱动,他们根据已有知识和自身的经验,纷纷发表看法,兴趣盎然,这时,教师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完成阅读。经过阅读前活动,学生无论在心理、情感还是在认知结构上,都得到了预热,整个状态已开始进入读中活动的阅读中,学生将检测并校正自己的预测,教师提出若干阅读任务,对阅读中出现的语言难点进行讲解,并向学生介绍阅读方法,发现学生不良的阅读习惯并予以矫正,帮助学生完成阅读任务。以阅读来理解课文,并获得一定的知识信息或培养阅读技能和阅读习惯,都只是阅读教学的一部分。在任务型教学中,阅读课文还是语言知识输入的重要途径。所以,小学教师还需要设计一些任务帮助学生发现语言规律、认识语言现象。在此基础上,还需要为了让学生对课文有更深入地理解,掌握更多的信息,学生常常不得不进行诸如参考字典、阅读书刊、网上查找资料的课外阅读的能力。

四、小学语文课堂阅读教学任务设计

下面是笔者利用上节理论研究内容,针对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梅花魂》课程内容进行阅读教学任务设计。

(一)教学目标

1.认识“魂、幽”等12个生字,会写“魂、缕”等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缕缕、幽芳、漂泊、唯独、顿时、稀罕、离别、大抵、精神、品格、灵魂、骨气、民族、气节、磨难、欺凌、境遇、毕竟、梳理、衰老、珍藏、华侨、能书善画、风欺雪压、顶天立地、低头折节”等词语。读读记记“颇负盛名、玷污、秉性、凉飕飕、眷念”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

3.理解课文,结合重点词句感受外祖父的思乡之情,领悟梅花不畏“L欺雪压”的品格。

4.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了解梅花的品性,体会外祖父酷爱梅花,眷恋祖国的情感。

2.体会外祖父深沉的眷恋祖国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三)教学步骤

1.读前任务

任务一:用一分钟的时间查字典,说说“魂”字的解释。

任务二:用两分钟的时间观察屏幕上的墨梅图后读课题思考:梅花是一种植物,它何来之魂?它代表的是什么样的魂,或者说品格?

2、读中任务

(1)读前准备,任务是:用三分钟的时间扫除生字词障碍,利用工具书或联系上下文自学生字词。在这三分中内,学生可以就不懂的字词问题向老师提问。在老师指导下,全体学生正确朗读字词,准确地朗读课文。

(2)略读课文,任务是:用五分钟的时间自主略读全文,同桌交流。说一说课文的主要内容、结构脉络,作者通过写梅花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3)精读课文,任务是:用五分钟的时间细读课文,同桌讨论交流。课文围绕梅花写那几件事?

(课文中一共讲了五件事,分别是:第一件事:教小外孙女读唐诗宋词;第二件事:特别爱惜“墨梅图”;第三件事:因年老不能回国而难过;第四件事:离别前把“墨梅图”送给外孙女;第五件事:临别又把绣着梅花的手绢送给外孙女。)

(4)研读课文,进行小组合作、交流评析。

任务是:用五分钟时间根据老师出示的课文中的一系列句子,选择其中自己认为难易程度合适的一项进行优劣比较。学生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语句。

任务一: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留意。唯独书房罩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比较句子:“唯独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分外珍惜,家人碰也碰不得。”

“书房里那一幅墨梅图,他很珍惜。”

小组讨论,说说这两个句子的异同,哪个句子更好?为什么?

(从中体会作者用对比的手法来表现老人对梅花图的珍爱。)

任务二:“我不小心在梅图上留下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稠子慢慢抹净。”

理解:“清白”、“玷污”两个词的含义。

讨论:从外祖父的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从外祖父的动作中你看出了什么?你能读好它吗?

(通过老人的语言,行动来体会他对墨梅图的珍爱。)

任务三:“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尽多少磨难,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

讨论:梅花的秉性像什么?老人赞梅花,实则赞的是什么?

(体会比喻象征的写作手法。)

任务四:“常常教我读唐诗宋词”一句,找出唐诗宋词与中华文化的关系,体会:老人对中华文化的理解。

任务五:学生摘录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并写下自己对语句独特的感受。

3.读后任务

用五分钟的时间进行小组讨论展示,小结“梅花魂”的含义。全班交流朗读感受,教师引导学生学会倾听,从他人的发言中汲取有价值的观点。

用两分钟的时间对本堂课进行小结。

用两分钟的时间布置课后任务:小组合作,找出一首与课文内涵相关的一首诗或散文的视频、录音带。先模仿,按照吟诵的要求派代表来在下节课展示。

篇(7)

现在,暑假也如期而至。而利用暑期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

为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我们学校也设立多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对于我们管理系的实践队,接受宁波团市委的任务,我们都感到十分的荣幸.对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充满了信心.

本分队是以“发扬共青团员作用”为主题,以“向青少年宣传安全自护自救知识”为目的,并且聚集了一批热爱此次暑期社会活动并充满爱心的队员组成了这支队伍。

本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多月的时间,但我们同宁波市的不少社区合作进行安全自护自救知识的宣讲和调研,同时也参与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也受到一些媒体的关注。与此同时,还与宁波市从多的社区建立了合作的友好关系.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发扬共青团员的作用,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为宁波构建和谐文明城市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是一件非常引以为豪的事情。

二、实践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的实践团在接到宁波团市委的任务后,第二天就赶往宁波团市委,在那我们进行了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培训,以及接受了团市委的具体要求.

为了能提高活动的效率,也能更好、更顺利地完成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在出发前,队长召集队员们讨论了活动的安排情况,同时结合队员自身的特点,分配了各自的任务。具体的任务包括与社区领导接洽,对主要交通路线的查找,宣讲的准备等,在全队队员的努力下,前期的准备工作还算顺利,并且如期地完成了。为后来进社区的宣讲和调研活动成功地进行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三、实践活动详情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中,我们实践团队在宁波市的十一个区三百多个社区中奔跑,在这些社区中,我们几乎都顺利地完成了宣讲和调研的活动.并受到社区领导的好评,群众的支持,以及媒体的关注.在此期间,我们的活动存在着一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优点:

1.此次的宣讲活动,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虽然一开始有点紧张,但是我们通过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以模拟场景与宣讲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这一个困难,很好地调动了现场的气氛和小朋友的积极性,使小朋友能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安全自护自救的知识,同时也纠正了家长在引导小朋友进行自护自救时的一些误区。此次宣讲和调研的活动,我们还与社区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到了社区领导的好评。

2.在宣讲结束后,回到寝室,我们大家还进行对当天宣讲的心得体会和技巧的交流,为明天的活动做更好的准备。

3.我们在宣讲后,能够及时顺利地完成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保证活动的问卷数量和质量。

4.在每天晚上,我队队员都能及时的完成对问卷的数据统计,保证实践论文和调研报告的按时完成。

5.我队的每位队员都能在每天的活动完成后都能及时地完成一天活动的总结。总结优点和缺点,以保证在以后的活动过程中,能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我们的实践活动顺利成功地完成。

不足:

1.我们在前往社区的过程中,大多数小组都保证能够准时到达社区,进行活动,但有的小组由于公交路线的误差,路程的遥远,路上堵车等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迟到的现象,客观的因素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对公交路线的研究还应准确,避免因为坐错车而耽误活动的时间。对于堵车和路途遥远的情况,我们应提早出发的时间,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突发性的事件。总之,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要保证准时,不能迟到,给社区留下良好的印象。

2.在进行问卷调查中,会出现一些无效的问卷,尤其是在小学生问卷方面。所以在以后进行问卷调查时,应在事先对小学生进行清楚的强调,避免无效问卷的出现。

四、活动的成果及体会

篇(8)

中图分类号:G353 文献标识码: A

教育部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指导委员会制定的体育教育(师范)专业本科(四年制) 培养方案中明确指出了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专业基础宽厚,具有现代教育观念、良好的科学素养和职业道德以及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能从事学校体育与健康的教学、训练、竞赛工作,并能从事学校体育科学研究工作、学校体育管理工作及社会体育指导等工作的多能一专的体育教育专业复合型人才。

1 构建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现实意义

1.1 素质教育依然是21世纪教育的主旋律

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面对21世纪挑战,全面实现教育自身现代化真正内涵的有效途 径,它的主要目的在于最大限度地开发受教育者的特长和潜能,使之能够更好掌握知识和获得技能,懂得如何思维,如何做事和如何做人,创造性地进行工作,成为符合社会需求的人才。由于体育专业学生入学时的文化成绩普遍较低,文化基础差;入学后又因专业技能训练耗费大量时间和体力,影响文化课的学习;教学实践中往往强调专业知识的教育,忽视人文素质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加上实践教学环节时间短,所学知识得不到“内化”,结果是相当数量的学生虽然具有较强的体育专项技能,但对包括自己民族传统文化在内的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却知之甚少。更有甚者,在就业择业时不同程度的表现出语言表达不畅、教态与教法组织不良、自我学习能力较差等劣势。这些不足,使该专业学生往往会给人一种“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主观偏见,不利于学生自我价值的实现。

1.2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渴望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体育师资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是我国基础教育为推进素质教育而实施的一次极其深刻的变革。在这次改革中,新的课程理念 、新的课程标准、新的教学行为、新的课程评价观念的出现,强烈冲击着现有的体育教师教育培养体系。首先,新的体育课程体系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构成了身体运动和健康两条主线,融合了包括体育、生理、心理、卫生健康等在内的多学科知识领域,因此,要求高校体育教育专业培养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体育师资;其次,新课程要求不仅使学生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与技能,还要形成现代社会所必须的合作与竞争意识,以及在不断体验进步或成功的过程中增强自信心等一系列综合能力;再次,新课程提出的积极地、因地制宜地利用课程资源,体现课程弹性和地方特色的要求,也对体育教师的创新能力提出了更高的期望;最后,新课程改变了过去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学会做人和形成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过程,并将人文教育融入课程之中。这样,面对新课程提出的新的更高要求,高等院校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又将如何改革,无疑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重要问题。

综上所述,社会需要“知识、素质、能力”协调发展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然而,实践出真知,实践长才干,创见、创立、创新来源于实践,“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现实意 义便在于此。

2 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理论模型及其构架依据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过程。它是将教育教学实践贯穿于专业教育的全过程。即: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将实践内容落实到1-8个学期的每门课程,在不同学期的不同课程 教学中侧重安排相应的实践内容,并于第二课堂有机结合,形成“课内与课外,校内与校外,教学训练与竞赛强化相结合” 的“课内外一体化”的“全程实践”教学体系,旨在多角 度、多层次、开放性、综合性地培养学生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就实践教学形式而言:从分布在各课程内的微格教学实践到教学基本功大赛的强化实践 ,再到综合性的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改变毕业前的一次性教育见习和教育实习为“全程性实践”。

就实践教学内容而言:从课程单项实践裁判考级实践外出观摩优质课体育基本功 、体育教师基本功考核教育见习以公共体育学生为对象的校内实习专业教育实习。集 “行为规范、课堂教学见习、实习,多项裁判工作实践,教师基本功实践,班主任工作实践 ,社会体育工作实践,社会调查实践,人文素质检验”等内容为一体的实践教学体系。从重视课堂教学实践到重视综合的体育教师基本功、体育教师基本素养实践,扩大了实践教学环节的内涵。

就实践教学平台而言:从以各课程为实践平台到以社区、乡镇、企业、校内公共体育课、中小学等实践基地为实践平台,拓展了实践平台的外延,增加了学生的实践机会。

就实践教学的时间而言:从每生课程内的3-15分钟实践到全堂课教学实践,从原半学期左右的实践到一个学期的实践,增加了实践的时间。

“智力生态环境”是人才成长的一个非常重要因素。爱因斯坦曾说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告诉我们,人类在独立思考、创造思维方面的能力仍然是很弱的,当客观世界和科学发展需要长时间等待一个新思想产生的时候,通常需要在外部刺激下,使它实际产生。一个重大的突破要 有环境,新思想的产生也好,学术水平的突破也好,重大贡献也好,不仅靠钱、人,还要营造一个氛围,一个环境,这个环境可以叫“外部刺激”,我们称之为“智力生态环境”。

早在1937年 7月撰写的《实践论》论述了在实践基础上认识发展的辩证过程,阐 明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它指出,人们的认识运动,首先经历由实践到认识的 过程,即在实践基础上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一次能动的飞跃;经 过实践得到的理性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中去,这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是更重 要的飞跃。并深刻地指出,人类认识发展的全过程是: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 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的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

爱因斯坦关于“智力生态环境”的论述和的《实践论》及现代教育的特点无不为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充足的理论依据。

3 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

3.1 创新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培养模式的实施,归根到底要依赖于合理、完善的课程体系,同时,课程的内容又对教学过程有着直接的制约作用。因此,构建和优化与“全程实践教学” 培养模式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无疑对该模式的实施具有先导作用。

第一,创新与实践能力相关的课程内容。教育部于2002年颁布的《全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方案》提出了“增大学校课程设置自由度”;“增加课程门类,力求课程形式多样化,课程设置合理化,课程结构弹性化,课程形态多元化”的课程改革思路,这为创 新“全程实践教学”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提供了条件和依据。因此,本着“少而精、新而实、薄而通”的原则,增加实践性、应用性、小型化、专题性课程,在课程设置上突出文 理渗透,注重设置有利于提高学生人文素质,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有利于激发和形成学生自信心为主的教学效能感培养的课程。

第二,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顺序。长期以来,体育教育专业的主干课程过分强调各 课程内容的完整性,缺乏相互间的渗透和衔接,缺少优化统筹,课程庞大琐碎,教学效率低下。一方面不同课程中往往涉及较多相似内容,另一方面某些课程间具有明显的承上启下特点,如果各科任课教师只注重课程讲授的纵向深入,忽视了课程与课程之间、专项与专项之间的横向联系,无疑既浪费教学时间,又不利于学生知识技能的掌握。因此,优化实践教学内容的课程顺序,必须做好两方面的工作:一是,提炼出各学科课程中与实践能力有关的课程内容;二是,依据学生学习知识、掌握技能的规律以及学科课程之间的相互联系,对提炼的课程内容讲授顺序进行优化,使之相互照应、相互联系、穿行,帮助学生将课程目标不断再现、巩固、反馈,最终“内化”为教师技能。

3.2 全力为学生创建教学技能“实践场”我国现行的教育方式、考试方式和学习方式导致了“惰性知识”的产生,学生在学校中所学习的知识仅仅是为考试做准备,不能有效解决实际中的问题。而在无背景的情境下获得的知识经常是惰性的和不具备实践作用的。对此,情境认知理论认为,人类的知识和互动不能与这个世界分割开来,我们不能只看到情景或是环境,也不能只看到个人,真正起作用的是人们和环境的相互协调,所以只把重点放在孤立的方面是破坏互动,是抹杀情境对认知和行为的作用。由此而构建的情境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不是事实和规则的云集,而是一种动态的建构与组织,同时还应该是人类协调一系列行为并适应动态变化发展环境的能力。

3.3 实现学生“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融合学习的过程是一个对事物的感性认识到理论提高,再回到实践中加以验证的往复循环的过程。由于体育学科的复杂性和多变性,使得在运动技能教学的某些领域,如情景多变、紧张应激、事物结构高度复杂、关键信息不明确等学习情景中,传统课堂教学所具有的感知不 强的劣势便表现出来,此时,内隐学习比外显学习更具优势。学生在尚未进行相关理论学习时,无意识地获得关于刺激情景的复杂感知,同时又无意识的将这些感知加以运用,可以对日后进行的有目的的、受意识控制的外显学习创造机会。

4 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实施步骤

为了营造人才成长的智力生态环境,促使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将知识“内化”为做人和做事的基本心理品质,且具备比较敏锐的观察力、深刻的判断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勇敢的创 造精神,笔者制定了“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保障体系和实施步骤。

4.1 以人才培养计划为保障,强化实践教学地位1) 在人才培养计划中将集中性实践教学环节中安排30学分,保证了各课程都包含25 %的实践教学课时。2) 在各课程组充分研讨、达成共识、确定本课程学生实践技能培养 的基本内容之基础上,拟定《体育教育专业课程教学改革方案DD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作为各课程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依据。并从培养时间的阶段性和空间结构的层次性两个维度建立“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评价体系。3) 将体育教育专业“全程实 践教学”培养模式化为实实在在的教育教学行为。会同校教务处,形成体育院(系)与学校教务处共管,体育院(系)技术和基础部门及各课程组老师共抓,举全院(系)、全校之力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2 课内外一体化,落实实践教学任务

4.2.1 实践教学融入课堂第1-4学期:实践类课程内实习。例如,在课内学生自带准备活动方面,由任课教师提 出课堂教学内容后,要求带队学生对该专项该堂课相关的技术动作进行系统分析,不但要认真考虑相关肌肉运动特点和能量供应特点,还要“挖空心思”地设计与之相匹配的准备活动内容,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不断改进,并最终实施。

第1-5学期:裁判工作实践。一是利用术科教学组织课内教学比赛,让学生轮流进行裁 判实习;二是利用校内每年举办的田径运动会,篮、排、足球赛等各单项比赛,组织并指导 学生制定竞赛规则、编排秩序册及临场执法;三是学校联系本地、市体育局、教育局,派遣 学生组织执法各部门系统及中小学比赛;四是各运动项目裁判员考级实习辅导。

第5-6学期:《学校体育学》、《体育教学论》、《中学体育教材教法》等教学类课程 课内教学实践。以课堂教学为中心,把学生分组,将部分难度较浅的内容实行组间分配,根 据教学内容让学生自己编写准备教案,课前由任课教师审阅、修改,再由学生实施讲解,教 师课后简单小结并给予评分,计入考评。

4.2.2 走出学校,步入教育实际第5学期:外出观模优质课。要求学生到中小学观摩优秀教师教学,让学生熟悉中学教材、教学大纲,熟悉体育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如备课、上课、布置作业、课外辅导、学生成绩的检查与评定;了解中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并与体育教师一起进行体育教学、训练等。

第6学期:教育见习。

第7学期:教育实习。利用本学期一半以上的时间到教育实习基地进行教育实习,实习内容是全面地、独立地承担实际的教育教学工作。

第7、8学期:毕业论文习作。

4.2.3 强化各类技能考核第3学期:体育各运动项目基本功大赛和文化基础知识大赛(英语、计算机、三笔字等)。

第7学期:面对全校公体学生进行两周试教,组织体育教育教学基本功大赛。包括:教师着装、精神面貌、教态、队列、口令、口哨、基本徒手操、广播体操、课堂常规等。

每年在院(系)内组织各种形式的文娱比赛(包括辩论赛、演讲赛、迎新、新年晚会、卡拉OK比赛等);学院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各种社会文体表演,鼓励学生创建各种俱乐部(如轮滑、健美操、跆拳道等),并将其列入评奖、评优及入党参考条件。

5 结 论

1) 虽然在现行的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下,我国体育教师教育的课程设置逐步呈现 出课程结构优化,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现代化的特点,但却存在实践教学不足,培养 方式呆板等诸多缺陷,导致学生综合能力的畸重畸轻。面对素质教育、知识经济、市场经济 的诸多挑战,创新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迫在眉睫。

2) “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阶段性实践教学环节,而是一个系统的、 全方位的教育教学能力培养与实践过程。旨在多角度、多层次、开放性、综合性地培养学生 的“教师基本素养”和“教师教育教学能力”,促进学生的知识“内化”,全面提高学生的 综合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和行业适应能力。

3) 以教育学、心理学理论为基础,认为体育教师教育“全程实践教学”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包括:创新与优化课程结构体系;全力为学生创建教学技能“实践场”;实现学生“内隐学习”与“外显学习”的融合;多渠道开发学生多种智能;完善教学质量监控和评价体系等五个方面。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国家教育事业“十一五”规划纲要[M].国发[2007]14号文件.200 7,5,18.

[2] 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本科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3,39(11):1-6.

[3] 蒋心萍.体育新课程实施背景下学生创新素质的培养[J].体育与科学,2005,26( 1):60-63.

篇(9)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社会是一个大课堂,将来我们踏上社会将是人生的另一个起点,一个重新学习的起点。所以早点接触、认识并了解社会对我们是很有益处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毕竟上帝也只会眷顾那些有准备的人。

现在,暑假也如期而至。而利用暑期去参加学校组织的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接触社会的重要途径。

为了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我们学校也设立多支社会实践小分队。对于我们管理系的实践队,接受宁波团市委的任务,我们都感到十分的荣幸.对此次暑期社会实践充满了信心.

本分队是以“发扬共青团员作用”为主题,以“向青少年宣传安全自护自救知识”为目的,并且聚集了一批热爱此次暑期社会活动并充满爱心的队员组成了这支队伍。

本次活动虽然只有短短的半个多月的时间,但我们同宁波市的不少社区合作进行安全自护自救知识的宣讲和调研,同时也参与了许多有意义的活动,受到了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也受到一些媒体的关注。与此同时,还与宁波市从多的社区建立了合作的友好关系.作为一名大学生,能发扬共青团员的作用,发挥当代大学生的价值,为宁波构建和谐文明城市尽自己应尽的一份力,是一件非常引以为豪的事情。

二、实践前的准备工作

我们的实践团在接到宁波团市委的任务后,第二天就赶往宁波团市委,在那我们进行了对此次社会实践活动的培训,以及接受了团市委的具体要求.

为了能提高活动的效率,也能更好、更顺利地完成这次社会实践活动,在出发前,队长召集队员们讨论了活动的安排情况,同时结合队员自身的特点,分配了各自的任务。具体的任务包括与社区领导接洽,对主要交通路线的查找,宣讲的准备等,在全队队员的努力下,前期的准备工作还算顺利,并且如期地完成了。为后来进社区的宣讲和调研活动成功地进行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

三、实践活动详情

在接下来的半个多月中,我们实践团队在宁波市的十一个区三百多个社区中奔跑,在这些社区中,我们几乎都顺利地完成了宣讲和调研的活动.并受到社区领导的好评,群众的支持,以及媒体的关注.在此期间,我们的活动存在着一些优点和不足的地方.

 优点:

1. 此次的宣讲活动,对于我们来说都是第一次,虽然一开始有点紧张,但是我们通过互相合作,互相帮助,以模拟场景与宣讲相结合的方式,解决了这一个困难,很好地调动了现场的气氛和小朋友的积极性,使小朋友能够在一个相对轻松的环境中能够更好地掌握安全自护自救的知识,同时也纠正了家长在引导小朋友进行自护自救时的一些误区。此次宣讲和调研的活动,我们还与社区的小朋友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得到了社区领导的好评。

2. 在宣讲结束后,回到寝室,我们大家还进行对当天宣讲的心得体会和技巧的交流,为明天的活动做更好的准备。

3.我们在宣讲后,能够及时顺利地完成对学生和家长的问卷调查。保证活动的问卷数量和质量。

4.在每天晚上,我队队员都能及时的完成对问卷的数据统计,保证实践论文和调研报告的按时完成。

5.我队的每位队员都能在每天的活动完成后都能及时地完成一天活动的总结。总结优点和缺点,以保证在以后的活动过程中,能发扬优点,改正缺点,使我们的实践活动顺利成功地完成。

不足:

1.我们在前往社区的过程中,大多数小组都保证能够准时到达社区,进行活动,但有的小组由于公交路线的误差,路程的遥远,路上堵车等一些主观和客观的原因,有迟到的现象,客观的因素我们不能改变,但我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对公交路线的研究还应准确,避免因为坐错车而耽误活动的时间。对于堵车和路途遥远的情况,我们应提早出发的时间,以保证有充分的时间来解决突发性的事件。总之,在以后的实践中,我们要保证准时,不能迟到,给社区留下良好的印象。

2.在进行问卷调查中,会出现一些无效的问卷,尤其是在小学生问卷方面。所以在以后进行问卷调查时,应在事先对小学生进行清楚的强调,避免无效问卷的出现。

四、活动的成果及体会

我们此次的实践活动不仅得到了各个社区领导的肯定,和许多社区建立了合作关系,而且还得到了广大媒体的关注,造成良好的社会影响。达到了预期的目的,发挥了我们当代大学生的价值。

本次活动虽然短短的半个月的时间,而且天气十分恶劣,宣传的社区又十分多。但是我们发挥了团队精神,和主观能动性,克服了这些困难,同时,也取得了一点成绩,这也是值得我们欣慰一番的。现在,在我的脑海里浮现出芙蓉、穿山、翠中等一个个熟悉的社区名字。尤其是我们与江东、芙蓉等社区建立合作关系对我们的学弟学妹来说也是件好事,因为他们可以去那里学到很多东西,这些东西确实是非常珍贵的,希望他们能好好珍惜。

篇(10)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712(2014)03-0032-03

[作者简介]陆劭桓(1967―),女,广西柳州人,本科,柳州市鱼峰区教研室,特级教师。

新课程强调学校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场所,应该是教师由新手变成专家的场所,应该是教师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基于这样的思考,2007年柳州市鱼峰区提出了“区域校本教研推进与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经过5年的实践研究,鱼峰区形成了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区域教研网络指导体系,打造了富有影响力的鱼峰区校本教研品牌活动项目,构建了富有校本特色的学科团队教学研究模式。区域教育教研整体取得了质的飞跃,使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得到了长足的进步。

一、加强领导,建章立制,构建区域教研管理网络

(一)加强领导,建立区域校本教研的管理组织机构

鱼峰区坚持将校本教研制度建立纳入《鱼峰区“十一五”教育科学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区域校本教研组织机构,成立了由各级教研部门及名师骨干组成的专业引领队伍;设立了鱼峰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办公室;确定了工作领导小组,积极进行课题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具有区域特色的校本教研之路,为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二)建章立制,完善区域校本教研的政策支持系统

针对区域校本教研现状,鱼峰区出台《鱼峰区校本教研制度》《鱼峰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实施方案》《鱼峰区校本学科研修基地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校本教研的规章制度,并下发了《鱼峰区加强中小学校本教研工作的指导意见》《鱼峰区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校本研训工作要求》《鱼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实施指南》等,以规范引领各校校本教研工作。

同时,鱼峰区针对教师专业发展设计了《鱼峰区教师专业发展报告册》,作为教师的成长档案,记录了教师研究足迹,推动了教师研究反思。此外,鱼峰区还定期汇编了《鱼峰区课改通讯》校本教研专辑,以此记录课题研究工作痕迹。

(三)因地制宜,探索区域校本教研的管理研究体系

1.建立纵横向网络链接,形成校本教研指导网络体系

针对校际教育发展不平衡、师资水平悬殊、教育资源参差不齐等问题,鱼峰区构建了“学科专家教授―名师工程对象―学科中心成员―学校青年教师”四级纵向教研网络和“示范校―学科基地校―薄弱校”的横向教研网络,力求网络间互为联动,形成中心辐射、区域合作、分类互动的区域校本教研新格局,使城区校本教研工作在深度和广度上得以大步推进。

2.建立教学发展共同体,形成校本教研帮扶联动体系

鱼峰区在严格论证的基础上,根据学校发展特点和地理位置,建立多个教育教学发展共同体。如实施了“薄弱学校对口帮扶工程”“农民工子弟学校对口帮扶工程”;实施“龙头学校”开放校本教研、骨干教师挂职锻炼、教研员蹲点指导,组建学校发展共同体等。这样实现了校际联动、优势互补,均衡发展。

二、牵线搭桥,引进活水,锻造本土学科领军队伍

(一)牵线引路搭桥,为本土专家成长提供优质资源

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向纵深可持续性发展的关键。长期以来,鱼峰区很重视通过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先后与江苏海门市等十多个县市的教研室建立友好合作往来。同时,鱼峰区委派了大量骨干教师到教育发达地区挂职学习,近距离与全国知名专家对话,聆听他们的教诲和点拨。此外,还与各级教研部门、师范院校建立密切的伙伴关系,获取精心的指导和细致的帮助。

(二)实施“三名”工程,提升本土专家的引领能力

鱼峰区与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合作,依托教授、博士资源,实施鱼峰区“三名工程”;沉淀了 “鱼峰区校本教研七内涵”,形成了“鱼峰区校本教研九流程”,并建立了“鱼峰区连环式行动研究”“鱼峰区问题式行动研究”等教研模式;打造了一批承担着“研究、指导、培训、示范”任务的本土化校本教研专业引领主力军。

(三)实行挂职蹲点,锻造教研员的过硬校本教研本领

鱼峰区建立了《鱼峰区教研员下校挂职制度》,立足一线和教师们开展常态下引进交流探讨机制,实施参与式评价,并承担相应基地学校的指导与研究任务,真正和教师一起思考研究、锻炼成长。

三、强化培训,逐层推进,提升执研团队专业素养

(一)强化对课题核心执研团队的培训学习,拓宽课题研究的视野

课题实施期间,分管教科研工作的副局长多次带领主要执研教研员及骨干教师,参加全国校本教研高级研修班培训,转变研究者观念,获取研究案例,推动了课题实施。

(二)强化对辖区校本教研责任人的培训,确保课题研究的实施

为了整体推进区域校本教研活动,鱼峰区开展了思想动员及启动会。同期,还举行全区教研组长校本教研培训大会,进行了“有效的校本教研活动”的案例观摩大讨论及“鱼峰区校本教研问卷调查”,确立了对学科基地校校本教研操作培训的主题和计划。

(三)强化对研修基地骨干教师团队的培训,提升课题研究的实效

通过调查问卷,鱼峰区制订了针对性强的教研工作问题与发展状况的培训方案,围绕“有效的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开展了校本教研主持艺术、校本教研良好氛围的创设艺术、校本教研研讨中的表达艺术及课堂教学观察技术、校本教研案例研究、视频案例研究、网络校本教研的开展等方面的培训,分阶段实施主题培训。

四、关注过程,行为跟进,有效推进区域校本研究

(一)建立学科研修基地,典型引路,形成学科教研辐射体系

为发挥课改基地校的先行典型作用,挖掘区域学科教学优势资源,鱼峰城区确立了 14个有研究水平、指导能力的学科特色学校作为鱼峰区“校本教研学科研修基地”。同时还出台了《鱼峰区校本教研学科研修基地方案》和《鱼峰区校本教研学科研修基地评估方案》,对各学科基地提出相应的责任和义务,通过任务驱动,实现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

(二)开展问题行动研究,集思广益,探索区域团队教研特色

1.开展小专题校本教研,发挥中心组引领作用,提升解决问题的实际能力

“小问题不解决,终究会影响大问题的解决”“不研究所谓的小问题,课改理念真的可能只停留在面上,而无法深入下去”。为此,根据《鱼峰区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基地实施方案》,逐级筛选,鱼峰区选择具有普遍性的问题展开校本教研,探索形成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寻求策略―实践探索―反思总结―回归实践”的行动研究方式。

2.开展以“课例”为载体的行动研究,探索独具特色的团队研修模式

为了提高校本教研活动效率,鱼峰区倡导开展以解决课改实践问题为目标的行动研究。此外,鱼峰区提出了校本教研要把握的七个内涵,即凸显“第一责任”、把握“真实问题”、提倡“真诚互助”、重视“高位引领”、关注“差异引领”、突出“多轮反思”、追求“有效改变”;九步研修流程:作课教师独立备课、培训对象独立思考教学设计―中小学培养对象分别进行集体备课、研究教案―课堂教学实践―反思、研讨、专家引领―修改教案―再次课堂实践―再次研讨评议、专家引领―修改教案、形成教研成果―完成研修报告。

3.开展跨学科团队教学研究,拓宽视野,促进教师专业综合能力发展

鱼峰区教育主管部门认为“各学科之间教学是相通的”“教师需要跨学科综合能力的培训,只有这样才能促进孩子综合性思维的培养”。为此我们把“三有”(有主持、有主讲、有主题)、“三能”(能共享、能应用、能点评)和“一要”(要点评)的跨学科校本教研活动作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平台。这样的跨学科联动有效地开拓了各学科团队教师教学视野,相互发现了各自学科在其他学科老师眼中的独有魅力,增强了教师的学科专业认可度,同时促进了教师综合能力的发展。

(三)建立反思对话机制,内化导行,打造区域教研品牌项目

从实践论的角度来看,“校本教研”是教师改善自身行为的反思性实践和专业成长的过程。因此教师的自我学习反思意识、评价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区域校本教研中,鱼峰区倡导 “三三”反思制,即“课前备课反思―课中调整反思―课后回顾反思”;“四碰撞”团队研修对话制,即围绕课例寻找问题展开思维碰撞,围绕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展开思维碰撞,围绕形成解决问题的方案,落实解决问题的策略在具体的案例中展开思维碰撞,回到实践中围绕行动落实的程度展开思维碰撞。

(四)建立教研评价机制,扬长避短,促进课堂教学行为改进

在新课程改革中,教师教学行为的良好变化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善是课程改革成功的重要标志,学会评价则是重要一环。为此,鱼峰区出台了《鱼峰区校本教研指导意见》《鱼峰区中小学“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研培教)工作成效考评细则》《鱼峰区校本教研优秀教研组评比方案》《学校校本教研现场活动观察表》《鱼峰区“青苗杯”中小学青年团队研修评价表》等,并下发给学校参照,指导学校结合实际建立各自的评价量表,推优评先,逐步实现教学思维方式、教学行为方式的改变。

上一篇: 高校会计论文 下一篇: 智能化包装技术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