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6:3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论文职业教育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做品牌每一种产品都有其相应的生命周期,但是一旦该类产品成了品牌,那么就在很大程度上延长了其寿命。包装作为产品形成品牌的重要途径,得到了王小帅的充分重视。做品牌就要做精做实,名副其实。具体体现到包装环节,即要使包装物既精致又牢固,具有高质量。为达到此目的,博远在生产中进行质量教育、实施质量监管、坚持质量跟踪,使出厂产品百分之百处于优良和可控状态,杜绝了质量事故的发生。
(3)用骨干博远现有员工一百一十人,核心骨干20人。骨干们默默地各司其职、忠于职守、打理企业,日常运转有条不紊,王小帅外出非常放心。骨干靠的是王小帅的挖掘、培养,包括从其他企业引进人才。单枪匹马的年代早已过去,精诚合作才是治企之道。王小帅按此认知身体力行,使用骨干放手不疑,关心骨干细微周到,最近又在考虑建立内部股权激励机制,进一步调动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增强团队凝聚力。
二、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现状分析
1.课堂教学与实践脱节
创业是一个很难具象表达的词汇,具有非常强的实践性。但是,就目前职业教育大学生创业教育情况看,存在明显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情况,主要表现在目前职业教育创业教育主要以理论知识教学为主,没有充分认识到能力实践的重要性,进而导致理论与实践严重脱节。除此之外,由于创业教育属于新兴学科,缺乏成熟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较空泛,教学手段十分单一,一般以案例分析结合课堂讨论为主体,辅之以简单的情景化教学。随着社会对于专业化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这种落后的教学方式已经无法满足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需求。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我校经过各方面努力,开展了“挑战杯”、“诚莲杯”创业大赛及“黄牛庄”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活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学生的创业积极性,但是由于经费不足、场地紧缺等因素,这些活动仍然未能达到预期效果,无法充分将课堂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
2.创业教育改革相对滞后
就目前社会对于人才的需求来看,已经不再局限于具备专项技能的专业型人才,而是需要多项技能与较高专业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因此,在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时候,必须保证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教学内容的趣味化。但是就目前情况来看,创业教育体系仍然停留在初级阶段,相关的改革工作仍然未能落到实处,部分教育工作者教学观念陈旧,使得大学生创业教育改革相对滞后,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不足在创业教育课中得到充分体现,相当一部分教师的课件只是教学过程或教案的翻版,教学改革滞后,对教学环节缺乏规律性认识,教学热情不高,缺乏先进的教学理念,使得培养出来的学生无法适应知识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
3.评价机制的缺失
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为了提高教学效率,便于开展实践活动,一般会将学生进行小组分配,在教学初始阶段,学生往往对此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但是,随着课程的不断开展,教师布置的一些作业一般只是小组中部分人员合力完成,其余同学则仅仅在完成的作业后面署名,明显没有达到小组实践合作的根本目的。造成这一结果的根本就在于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缺失,没有科学、系统的方式对学生成绩进行考核。
三、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措施
1.加强课程体系建设与教材建设,充分发挥核心课程的主导地位
创业教育的根本是为社会输出某个领域的专项人才,因此在进行创业教育的时候,需要与当前专业、社会需求、未来发展趋势进行紧密的结合,才能构建切实有效的课程体系,充分发挥专业课程在整个创业教育中的核心地位。对于包装与印刷专业的毕业生而言,要充分重视自身技能的应用,更好地达到执业资格考试要求的相关标准。
2.构建特色素质教育,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素养
不同专业都有其不同的职业素质特点,在进行创业教育时,需要结合相关专业特点,因材施教,制定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案,实现专业、职业、素质、能力的全面提升。在进行课程教学的时候,要将培养学生实践操作能力与理论知识学习摆放在同等的地位上,充分重视实践操作能力对于提高创业教育质量的重要性,让学生学以致用,将理论知识完美地应用于实践中,解决实际操作中的各种问题。
2情感因素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
实际的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各类情感因素对教学质量的影响很大,积极的情感因素能够提升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消极的情感因素给职业教育教学质量带来负面影响。
2.1对课程学习的影响
具体到对某一课程的学习,情感因素给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负面影响十分显著:挂科。父母及家庭社会的关注,会使学生对课程的认识浅薄;师生关系处理中缺乏情感交流,会使学生对教师的教学产生对抗或无所谓态度,造成教师的教学质量下降;跟同学缺乏情感沟通,各种利益关系处理不周,会造成同学之间关系恶劣,相互拆台,上课注意力不集中,无心听课学习。严重的影响到了该课程的教育教学质量。
2.2对生活习惯的影响
各种不良的情感因素在学生学习成长过程中的负面影响表现在:
①个人的卫生习惯:宿舍、教室狼藉不堪;衣冠不整等。
②行为举止:个性张扬,无论是否文明、礼貌。走路摇摇晃晃、勾肩搭背、东张西望、四处游烟。
③言语习惯:开口便曝粗话、脏话。
④对人、对事的态度:对老师、对同学、对家长没有感恩之心;事不关己,抱无所谓姿态。
2.3对思维方式的影响
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大多在中小学阶段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不尽如人意,学会了耍小聪明、玩世不恭、享乐主义等消极的人生观和与众不同的极端价值观。考虑问题,往往先从自身利益和角度出发,不顾及他人和社会的影响,遇事讲朋友意气、江湖气习。
3情感因素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正面影响
加强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的情感因素关怀,对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好的情感交流、正能量的情感因素对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正面影响。
3.1对职业技能培养教育方式的影响
现阶段,国内各职业院校多采取理实一体化教学法,针对不同的群体,加大了感情方面的投入,学校全员负有教育学生的责任,关怀少数人群(如高校开展的“三个一”工程),实施因材施教、分层教育,效果显著。学生学有所成,就业率明显提高。加强企业、行业的交流接触,加深了产教融合,企业、行业的要求融入职业教育的课程,共同开发教材,部分院校把企业办在学校或把部分课堂搬到企业的车间展开,使学生时时刻刻处于实际的生产环境中;企业、行业的专家走上讲台,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面对面地教授给学生,先进的技术、工艺手把手教与学生,大大地缩短了学生岗前培训的周期,为企业、行业培养了大批的合适的中高级技工和各类掌握高端技术技能的应用型人才,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大幅度提高。注重职业技术院校师生情感的交流与调节,有利于师生关系的改变,主要表现在:
①有利于确立学生主体的观念:a在职业教育教学过程中注重情感交流会激发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b在确立学生主体观念的同时,更明确教师的主导作用。c在职业教育教学管理过程中,会更加在意维护学生的合法权益。
②有利于尊重学生,培养学生个性:尊重学生是职业技术院校教师有效实现职业教育教学的需要。友好、平等、信任、自制是尊重学生的基本要求。不仅是人格尊重还有对个性的尊重。培养发展学生个性有利于学生创造性素质的培养。
③有利于关心学生,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是实施有效教育的前提;也是培养师生感情的需要;了解学生是为以适当的方法去教育指导学生;教师要理智把握师生关系的密切程度,保持适当的距离。
④有利于严格教育,全面要求学生:a严而有理;b严而有度;c严而有方;d严而有恒。从而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的质量。
3.2对学生就业前途的影响
情感因素对学生学成就业的影响很大:首先,师生之间的情感因素对学生就业前途的影响:教师是学生获求知识的导师和引路人,在学生心目中占有特殊地位。教师的道德品行和知识不仅是学生学习的内容。无论教师是否意识到,事实上教师的言论行为、为人处事的态度都被学生视为榜样,被学生竭力模仿。其次,社会的关怀、亲人的关注,是一种社会化的情感因素,直接影响学生学成就业的成败,严重的会影响到学生就业后的发展与成长。
3.3对学生上岗后成长过程的影响
作为职业院校的学生群体,有其特殊性:职业院校毕业后,大多成为了企业的一线骨干力量,充实了企业的技术工人队伍。因此,学生上岗后的情感因素或制约着,或拓展着学生的成长过程。
一方面,学校开设的创业课程大多是创业理论和模拟实践课程。另一方面,学校还专门创建了“创业模拟管理公司”,让所有想创业的学生都可申请进入这个公司参加创业实践活动。“创业模拟管理公司”内设总经理办公室、人力资源部(诚成人力资源公司)、财务部(迅捷记账公司)、采购销售部(梦想大超市)、宣传部(卓越文化传媒公司)。每个部实际上都是独立运营的公司或门店。每个公司(门店)分别设置人事部(负责人员招聘和培训等)、销售部或生产部(负责到市场上获取顾客需求信息)、宣传部(负责做好公司的各项宣传工作,包括公司市场营销计划的设计和制作)。公司不设财务部,财务一律委托“迅捷记账公司”完成。“创业模拟管理公司”为学生设置近百个创业岗位,为想创业的学生提供了很好的创业实践平台。创业培训和模拟实践有机结合增强了学生自信心,激发了学生的创业激情,提高了学生的创业实践能力,为学生创办企业、自主经营打下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二)线上创业与线下创业相结合
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今天,让学生体验网络创业是顺应市场发展需要的举措。学校专门聘请网络创业指导教师,负责指导一批有志于网络创业的学生开网店、找货源、策划设计网站等,让初学者帮人代销产品,有能力的网上独立开店,因人而异,因材施教。同时,学校鼓励并指导“创业模拟管理公司”各子公司、学生创业园内的各实体店的CEO或店主定期学习网络创业的方法和技术,力争线上、线下双管齐下。实践证明,这是提高实体创业项目存活率(走出校园后)的有效渠道之一。
(三)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
创业教育最终需要回到创业实践。学校内的大部分实体项目是把校园内的师生作为主要客户,每逢周末、寒暑假,学生就无法进行创业实践,因为失去了场所。创建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就显得非常重要。有了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学生既可在学校实践,也可到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实践。校内外创业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想创业学生的需求得到满足,创业的种子才能在他们的心中扎根。第一,选定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学校选择一批规模不大但复制存活概率较高的企业作为学校校外创业实践基地,为将要毕业的学生提供实践机会。第二,选定到校外参加创业实践的学生。学校在“创业模拟管理公司”中挑选有过创业实践经历且有自己的创业想法的学生进入学校“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参加创业实践。第三,学生选择创业实践企业。坚持由学生自主选择企业,教师可参与引导与指导,帮助学生选择与自己想做的项目相关的企业。只有校内实践和校外实践相结合,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业综合能力,选拨出适合创业的好苗子。
二、创业教育的必备要素
(一)人员。创业教育的关键要素是由创业教育个体、过程与环境三个要素构成的,因此确定人员在创业教育实践中至关重要。一是定教师———确定创业指导教师;聘请创业导师,二是选定学生———选定培训对象,选定实践人员。(二)时间。时间是创业教育的根本保障。创业培训和实践都需要时间,一要确保创业培训的时间:GYB创业培训、“领航者”创业培训,集中培训两周;SYB创业培训需集中培训一周。二是确保创业实践的时间。培训任务完成后学生可申请进入“创业模拟管理公司”参与实践,也可去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参加实践,实践时间不少于一学期,学生创业园的项目每天课余营业,创业孵化园项目全天营业。(三)程序。参与创业学生可首先参加GYB创业培训,然后申请进入创业模拟管理公司参加实践。接着参加领航者创业培训或SBY创业培训,完成创业计划书,参加学校创业计划书大赛,优胜者的项目通过审核后进入学校创业园创业。经营状况好的项目可申请进入创业孵化园创业,创业者可继续参加IYB创业培训,提高经营能力,改善企业经营状况。(四)项目。项目来自市场,源自客户的需求和抱怨。学生只有在创业实践中学会捕捉市场信息,找寻顾客需求,倾听顾客抱怨,才能不断验证适合自己的创业项目。确定项目后完成项目计划书,通过创业计划书大赛展示自己的项目。确定项目的过程是一个很艰难的过程,更是创业教育过程中的难点,也是创业指导教师的工作重点。(五)场所。创业实践需要场所。因此,学校为学生创业特设各种不同的创业场所:创业模拟管理公司、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学生创业园、创业孵化园。学生可在不同的创业场所参与创业实践,积累经验,不断成长。
三、创业教育的制度保障
(一)保障机制。学校创建了各种适合学生的创业实践平台与基地。但是,要提高创业实践平台的利用率,就需要从制度层面给予保障。学校制订了一系列管理机制和优惠政策,如《学生创业基金管理办法》《创业模拟管理公司管理办法》《学生创业园日常管理规定》《创业孵化园管理规定》等。鼓励并保障有想法、想创业的学生有机会走上创业实践平台,不断提升创业综合素质。(二)审核机制。不同的创业培训项目适合于不同的对象,学生必须经过面试、筛选方可参加培训。不同的创业实践场所都有准入制度。学校建立了一系列创业实践准入机制,如《学生创业园准入制度》《校外创业实践基地实践申报程序规定》《创业孵化园入驻规定》《创业孵化园项目审批程序规定》等。学生逐层申请后方可走向创业实践平台,获得充分的创业实践锻炼。学生都很珍惜通过审核程序获得的培训和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创业能力。(三)评价机制。创业教育质量评估需要建立一个切合创业实际的评价标准和质量保障体系。学校针对创业培训、创业实践的参与者。培训讲师和培训学员,创业指导老师和实践的学生,分别制定了相应的评价标准,并进行严格的考核。考评机制可衡量学校创业教育实施的效率。(四)奖励机制。奖励制度在创业教育过程中满足了学生的需求,提高了学生参与实践的积极性。学校制订了《创业计划书大赛奖励办法》《“创业之星”评选办法》等奖励制度,定期举办学生参与创业计划书大赛、“创业之星”评选活动,给予优胜者以表彰和奖励,并推荐优胜者参加更高一级的比赛或评选活动。优胜者可以无条件进入高一级创业实践平台进行创业,在学校创业孵化园创业还可以免交租金。
二、改变现有的课程设置,结合企业需求开设课程
职业教育是为学生进入现实就业(创业)准备的教育,所以专业的课程设置要根据人才市场的需要来安排,以便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毕业后能掌握先进技术,从而顺利就业。同时,课程结构也要合理,让学生能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际操作,从而培养具备良好的人文知识与综合职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原有的化工专业主要开设化学、化工原理、化工分析、化学实验、化工制图、化学工艺等基础性的学科,没有鲜明的特色。化工行业属于传统行业,突出的特点就是行业内分工越来越细,专业创新越来越重要。化工行业创新体现在专业技术创新上。化工行业对专业要求严格,是因为化工业技术含量较高,且门类繁多,不同产品的工艺、配方,国家标准各不相同,导致人才很难通用,也就是说对于化工人才,专业是否对口很重要而化工行业的分工是及其精细的,现有课程的设置没有具体到化工生产的哪一个领域,所以学生就业后很难马上投入工作,往往需要企业再培训。针对这一情况,结合本地区企业的特点,我们可以往化工分析或化工检验的方面培养学生。据了解,化工企业现有的化工检验或化工分析的人员,学历普遍不是很高,企业也非常愿意招收有对口知识的职高学生担任这一岗位。通过与企业挂钩,根据企业需要调整现有的专业课程设置,我们的学生完全可以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
2组织各种形式的短期培训
知识大爆炸时代的来临,意味着建设“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的紧迫性。今后的工作实践中,必须要重视职业教育与培训,探索继续教育形式,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终身教育体系,这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也是当今社会教育发展必然趋势。针对此,农业职业教育部门要脚踏实地地办学,摒弃过去只重视学历教育的旧教育观念。在开展全日制学历教育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多种形式办学思路,将学历教育与培训结合,全日制与部分时间制结合,大力开展非学历岗位资格培训和各种形式的单项技术和技能的培训,推行多种形式办学,扩展农业职业院校的办学功能,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专业、不同岗位农业高职人才的需求,推动学习型组织、学习型社区和学习型城市的建设,满足人民群众对教育的多样化需求。
3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路子
长久以来,农业科研、教学、实践都存在相互脱节的问题。探索实践产、学、研相结合的职业教育路子,对于落实好职业教育培训意义重大。当前,黑龙江省市级、省级龙头企业有近百家,农业职业教育应加强与这些企业的合作,了解农业实践各行业人才的需求趋势,加强订单、定向培养力度,确保人才培养的时效性。同时,近些年来,黑龙江在科技示范场、示范园区投入很大力度,这些示范园区、示范场多属厅、局、所管辖,农业职业培训部分可将其作为实训基地,时刻关注农业高新技术发展态势,掌握领航农业的高新技术。
职业教育工作过程是职业人完成岗位工作任务的完整过程。基于工作过程的总体课程设计,对于网页设计课程来说,学习领域可以采用网站项目贯穿于整个教学活动中,以项目为载体,将知识融于项目。这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强调学生在密切联系有意义的“任务”情境中,通过完成项目任务来掌握知识、获得技能、形成能力。做到“教学、做”一体化,真正地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课程进度表可以按照实际网站的项目开发流程来安排,从确定网站需求、选择网站建设与管理工具,到规划设计网站结构与栏目、准备网站相关文字与图片等素材,再到软件平台中定义站点创建具体页面,依次实现网站各个子栏目模块,最后与推广网站。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可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效果对各个单元学时数进行灵活调整。单元学习情境的设计融入课程涉及的知识点,递进安排各个单元知识点的顺序,既要有基于工作岗位的过程性知识,也要兼顾课程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完课程后,打好理论基础,同时具备再学习的潜力和能力。例如在网站项目中,选取典型工作任务-制作公司网站搜索页面来设计单元学习情境。
1.2课程实施
根据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目标及项目进度安排教学单元,遵循的原则是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按照网页制作的工作过程来安排具体的教学活动。教师的角色是引路人,抛出问题,提示解决思路,由学生具体负责完成工作任务,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给出参考意见。对于基础较好的学生,教师只需提示完成任务的思路和关键点。而对于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师还需要准备有具体步骤的实践指导书,供学生参考,对照完成并排除错误。
1.3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效果最优化为出发点。学习效果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课程结束后,学生是否掌握了应知应会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2)学生是否了解到职业岗位开展工作的具体流程,并具备能力完成典型的工作任务;
(3)引入外部评价,如企业专家的考评,客观评判学生的知识水平、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是否符合社会需求。值得注意的是,学生成绩评价方法最好以形成式考核为主,按照项目进度逐步推进,学生的阶段性成绩不断被累计,形成性评价可以确保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活动有序开展,监控学生的学习效果,最终保障良好的教学质量。
高校体育教师是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完美结合者。但是由于受到当代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及长期应试教育影响,一些体育教师的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心理素质、知识水平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之处。
1.1高校体育教师文化水平滞后
如在知识结构、教学水平方面:知识、智力及专业教育能力是教师素质的重要构成因素。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教师教学忙于应付考试,片面去追求达标率。而忽视了终身体育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加上少数体育教师文化基础相对薄弱,而学习、进修、继续教育机会又不多。久而久之,形成了体育教师文化专业知识结构单一陈旧。同时体育教师教学多重教轻研,理论水平、业务水平相对停滞。
1.2高校体育教师思想素质、心理素质不积极
在思想素质、心理素质方面:“有的教师被钱所迷,一切向钱看;也有人为权惑,千方百计改行,有的怨天尤人,教学不积极,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得过且过没有上进心和开拓精神,失去了对高校体育教育工作的热爱”。近两年来,我国高校体育教育工作虽然有所加强,但由于学生基础差,底子薄,难以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这些不仅严重地影响了高校体育教育质量的提高,而且与全民健身计划相悖,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众所周知,高等学校是为国家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殿堂,而体质又是构成人才的重要因素,没有健康的体魄和旺盛的精力,即使专业水平出众也会“力不从心”。更重要的是,“高素质的体育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和楷模。‘亲其师,信其道’在师生矛盾上,高校体育教师往往处于矛盾的主要方面,而高素质的体育教师往往能与学生形成良好的关系。建立一支新型的、高素质的体育教师队伍,使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技术融于课堂,才能尽快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因此,高等体育教育的着眼点和主要精力除了要放在提高学生的体质上以外,还要注意培养大学生对体育的参与意识,加强终身体育教育。着重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使学生真正懂得体育锻炼的意义、作用和有关的体育知识;充分激励学生的学习动机,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促进学生锻炼的积极性、自觉性。同时,在体育教学中要特别培养学生能在独立锻炼过程中;对练习的次数、运动时间、运动强度、动作的自我纠正等有较好的自我调控能力,从而使学生的自我锻炼成为其自主活动,使他们的身心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发展;这将对学生以后的终身体育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高校体育教师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全面影响
1.体育教师人际行为对学生的影响
“在体育教育中,师生关系的本质是教育性的。师生交往本身就是教师人格精神与学生人格精神在教育中的相遇,教师人格精神必定对学生的发展产生启迪和影响”。体育教师作为教育者和组织者在整个教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体育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学生产生一定影响,这种影响将直接关系到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和学生身心成长。从人的心理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喜好。作为一个体育教师,喜欢运动能力强的学生而不太喜欢体育运动能力差的学生这也是人之常情。但是作为老师所有的学生都是你的学生,就必须做到一视同仁。对能力差的学生还要更加关心和鼓励,这也是关系到教师形象的一个重要方面。人际交往是一种双边活动。体育教师与学生之间,都具有相互交往的需求。学生希望体育教师能了解他、关心他,体育教师更希望得到学生的支持和信任。体育教师人际行为对学生所产生的心理和行为影响是建立在信服基础上的,通过潜移默化的作用转变成学生的内驱力来起作用的。这就要求教师认真地了解每个学生,对学校体育工作不惜花费时间和精力。在交往过程中,体育教师的高度工作热情和责任感学生是会感受到的。当学生认识到身体素质的提高、体质的增强及今后的成长需要这种对工作认真负责、关心学生疾苦的好体育教师时,他们自然会对教师产生尊敬的感情,欢迎他、接受他。在正确的动机下,学生愿意接受体育教师的教育并努力的完成他布置的教学任务。
2.体育教师的人际交往态度对学生的影响
交往态度在体育教师与学生整个人际交往过程中起主导作用,并决定着交往的内容和效果。态度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尊重、信任、同情、理解、热爱等积极的交往态度,能促进人际交往的发展,是建立良好师生人际关系的基础;歧视、蔑视、厌恶、猜疑、冷淡等消极的交往态度,则严重影响着交往的形成和发展,甚至造成师生人际关系的对立。同时严重地损害教师的个人形象。在体育教学过程无论何种基础的学生,没能发挥出自己最好的水平,是常见的现象。此时,体育教师不应对学生进行过分指责,更不能讽刺或羞辱他们,对大多数学生来说,体育教师表扬和鼓励的效果比简单的批评要好。特别是对体育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出现的错误和失误,体育教师应帮助分析原因,总结经验,使学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能力,让他们知道自己的优势和不足,使他们从中积累练习的经验。因此,在体育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基础和能力来确定人物和要求,在练习时要考虑到学生的潜在能力,为学生创造成功的条件,让他们在练习过程中建立自信心,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
3.体育教师的人际交往情感对学生的影响
一个体育教师带着厌烦的表情对学生进行指导,学生马上就会产生疑惧戒备心理。学生把这种消极情绪状态反馈给老师,就形成一种不良的气氛,影响交往的效果。学生的心理状态和行为很大程度上受制于体育教师的心理和行为。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体育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是前提,要让学生体会到教师和集体的温暖。对表现好的、基础好的学生,要看到他的弱点严格要求;对后进或体育基础差的学生要循循善诱,热情辅导;对身体有病的学生要关怀照顾。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在理解爱护的基础上,既严格又亲密做到动之以情。
三、改进高校体育教师对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全面影响建议
3.1运用吸引效应,塑造仪表美与心灵美的美好形象
体育教师的仪表美是学生直接感受到的一种形象美。能长久地留在学生的心中,体育教师重视自己的仪表风度、衣着服饰、动作示范,以形成形象吸引力。体育教师服饰端庄、大方整洁、活泼的运动服装,能给学生端庄高雅之感,并给学生以美的感受,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从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体育教师的心灵美蕴含在深层的因素中,它对体育教师美的形象起着决定性作用,也是最终赢得学生尊敬、爱戴的决定性因素。
3.2以爱之情,期待学生,完善自我
“在体育教学工作中,教师向学生倾注了全部的爱,动之以情,深于父母,晓之以理,细如雨丝。和蔼可亲的语言、严肃认真的教态、热情耐心的指导、准确优美的示范,使学生从内心感受到教师的爱,使师生关系更为融洽。同时,教师在完成体育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严格训练,严格要求,以语言、神态、行为等激励手段,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教育学生的同时,也不断完善自我,在学生心中树立起良好的教师形象。
3.3不断提高威信,扩大影响力
二、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目标下教学案例素材的选择要求
案例、学生准备和课堂讨论是案例教学的三个基本要素。案例是案例设计者运用一定方法,通过对特定事例进行选择和加工,是对特定事例的真实情景的描述。案例是案例教学的支撑平台和基础条件,案例素材的选择在案例教学活动中具有关键性作用。培养应用型、职业化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人才为目标的教学案例素材的选择应切合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案例素材应源自行业生产与管理实践
公共事业管理专业的基本目标是培养在科、教、文、卫、体等行业从事相关管理的人才,要为行业培养应用型、职业化的人才,案例素材应源自行业生产与管理的实践。现有的一些公共管理案例具有广、泛和杂特点,与行业的实际管理脱节,不适合培养应用型、职业化人才的要求。地方本科高校应鼓励和安排案例教学教师到科、教、文、卫、体等行业挂职或兼职,使案例教师深入到行业生产与管理的实践中去,从而获取源自一线管理的相关资料,同时大力开展与行业内管理人员合作开发教学案例,并聘请行业内管理人员到校兼职案例教学教师。这样才能使案例素材与行业实际管理对接,真正实现教学过程与实际管理过程衔接。
(二)案例素材应体现行业管理的具体问题
地方本科院校公共事业管理专业以应用型、职业化为要求的人才培养目标,本质上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有解决具体管理问题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化素养。因此,案例素材选择的基本要求是素材体现的是行业管理中的具体问题和职业标准,通过运用这样的案例进行教学,才能切实提高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使案例教学的内容与职业标准基本一致。目前众多的一些公共管理案例素材主要侧重于反映一些宏观方面的问题,体现行业事务具体管理方面的素材较少。现有一些案例素材不适合地方本科院校培养应用型、职业化人才的要求。案例教学教师应在参与行业实际管理过程中挖掘出一些体现行业管理具体问题的案例素材运用到案例教学中去。
(三)案例素材应具备适用案例教学的可行性反映
公共事业管理实际管理领域方面的素材众多,但并非所有的素材拿来都适用于进行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教师在进行案例素材选择时要充分考虑素材用于进行案例教学的可行性。素材适用进行案例教学可行性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考虑,首先是案例素材应具有可读性,讲得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其次是案例素材应具可讨论性,素材反映的问题能拿来进行讨论,并有讨论的必要;再次是案例素材应具有代表性,其反映的问题应该是行业管理中具有典型性、代表性问题;最后是案例素材应具有指导性,通过案例教学分析能得出对行业具体管理具有指导性的管理建议,从而使学生通过案例教学能够解决实际管理中的问题。
三、应用型本科职业教育目标下教学案例问题的设计
要求教学案例问题的设计是案例教学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案例教学中学生学习的实际效果。案例素材犹如一盘好的“食材”,最后能否做成一盘“佳肴”关键还是要看教学案例问题设计的如何。案例教学教师针对选择的案例素材进行问题设计时应以应用型、职业化目标为落脚点,以培养学生解决具体管理问题能力,塑造学生职业素养为抓手。
(一)教学案例问题应具相关性
设计的教学案例问题必须与案例素材本身密切相关,不能脱离行业管理实际,设计的问题应源自于案例,并服务于案例。学生才能从案例素材本身出发去挖掘信息来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真正掌握解决行业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设计的问题与案例素材相关性不强,甚至毫无相关,会使学生感到迷惑不解甚至对问题不屑思考,这样必然难以取得预期的教学目标和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案例教学教师在设计教学案例问题时应紧扣案例素材,使所设计的让学生讨论的问题应是真正反映素材所体现的行业管理的实际问题。
(二)教学案例问题应具讨论性
教学案例问题的一个重要特征是问题具有可讨论性,这是案例教学教师在设计案例问题时必须高度注意的问题。如果所设计的问题,其解决方案一目了然或只是回答“是”与“否”的话,这样不具可讨论性的问题难以实现教学目标的要求。具有可讨论性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探索问题解决方案的动力,驱使学生去寻找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标准、不同的解决问题的决策方案,从而真正训练学生解决实际管理问题的能力。同时通过课堂上的相互讨论与争论,能够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辨,学会尊重,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的能力。
(三)教学案例问题应具操作性
以应用型、职业化为导向的教学案例问题应该具体化,这样才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如果设计的问题抽象或模棱两可,学生对于案例问题就会难以掌控,这既不利于学生课堂讨论前的准备,也不利于案例教学教师对课堂讨论的引导。针对抽象或模棱两可的问题进行课堂讨论,难以训练学生掌握行业具体管理问题的能力,无法达到应有的教学效果,不符合培养应用型、职业化人才的目标要求。案例教学教师在设计案例讨论问题时,应坚持设计的问题反映的就是行业管理中具体问题的原则,尽量避免概念化、抽象化或模棱两可的问题出现。
二、CBE职教课程论指导下的口译实践教学
职业能力准确地说应是“任务胜任力”,因而职业教育课程论认为,既然这里包含了“任务”和“胜任力”两层意思,那么脱离具体任务的职业能力是不存在的。学者也认为课程应让学生能在与各种相当复杂的职业情境交往中,特别是从自己的行为在各种复杂关系中产生的影响中取得经验。职业能力的本质可表述为知识与工作任务之间的联系。能进行这些复杂联系的人,才可称为能胜任工作任务的人,也才可能称为具有职业能力的人。由此可见,进行情景式的口译教学设计对口译教学有多重要。如刘育红认为,情景建构可以帮助课堂教学与口译活动形成一定的镜像关系,在译员的心理素质、认知能力以及职业化发展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教师只有在具体的高度仿真甚而真实的工作情景、工作任务中,引导学生构建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联系,才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然而,绝大多数地区和学校无法提供足够多的完全真实的口译工作情景和工作任务,因而本文探讨如何在口译教学环节中模拟仿真的口译工作情景。CBE职教课程论对口译教学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一)课堂设计力求高仿真度
例如:教师提前两天告知学生他们即将为CNN某记者就西非人口贩卖问题访谈节目进行现场口译。表2是基于能力标准进行的教学设计。通过课堂实践,师生均感到基于口译工作任务的情景式教学模式授课效果良好。一些同学在日志中写到“观看口译录像后,发现许多方面需改进,如缺乏同听众的眼神交流等”;“经历此次口译任务,学会了如何进行译前准备”。事实的确如此,在第一堂课时,学生普遍口译准备耗时在半小时到1小时左右,搜集资料数量有限、形式单一,杂乱无章。学生普遍认为此次英汉口译任务无需查阅中文资料,绝大多数同学对该话题的热点词汇如“蛇头”和“人贩子”等概念模糊,对于非洲的“娃娃兵”“隶”等社会问题以及相关国际组织知之甚少。对于主题知识和背景情况的缺乏了解给学生口译任务的完成造成了障碍。通过首次体验式“口译准备”,同学们意识到自己在口译准备过程中的问题。到第二堂课时,同学们口译准备的时间普遍达到3小时左右,找到的主题知识材料包括音频、视频、中文材料和英文材料,话题相关知识范围也扩大不少。事实证明,如上述基于口译工作任务的情景式教学效果突出,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口译课堂的积极性。
(二)教学材料选择需紧紧围绕口译工作实际
前面探讨了口译课堂听译部分的教学,这里笔者想以视译为例。我国口译界更多地把视译当作同传的分支———带稿同传。实际上,视译对于联络陪同、商务洽谈、旅游走访等场合的交传译员来说是经常碰到的,比如旅游景点文字介绍的口译、法庭上出示的文字证物的口译等。澳大利亚翻译资格考试认证局(NAATI)翻译资格考试3级口译将视译列为其三大题型之一。根据职业教育课程论的观点,只要是岗位需要的职业能力就必须纳入教学范畴。由于视译的特殊性,输入语是书面语,而输出语则是口头语。教师对于视译材料的选择需慎重。视译的材料应该是口译职场可能碰到的书面材料,如书信、报告、公司简介等,而遇到演讲稿的情况是比较少见的。同样,口译员在工作中,需要视译长篇文学作品的情况更为少见。这样的材料是不适合用来做视译教学的。对视译训练材料的有效选择直接反映了教学模式是否是能力本位的职业教育课程模式。
二、通过国培教育,让教师正确的理解教师职业所应该担任的角色
教育是一项“良心工作”,教师们必须要认清自己所应该担当的角色,认真的执行这项工作。无论在何时何地,教师都是人们学习的典范,因此教师要能够得到社会的承认,得到学生的尊重,并提升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要认清自己所应该担任的角色。在国培计划中十分强调知识的实用性,强掉学生的参与度。这就让教师们理解自己是“引导者”,引导学生们主动的去进行学习,获得知识。培训为教师们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会空间,教师们能够将自己的各种想法付诸实践,通过实践来证明自己的各种想法的对与错。培训要求教师们在课堂教学中要能够充分的发动学生的主动性,实现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并能够实施自主、探究、合作式学习,这些都要求教师不能够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更应该肩负起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国家的发展培养更加合格的人才。教师不再是学生的主宰,教师与学生之间应该建立平等的关系,激励学生学习知识,努力做好“激励者”的角色。
三、通过国培教育,让教师们在在合作中求发展
新课标中强调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倡综合性学习,而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模式实现这些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然而对于大多数教师而言,想要深化课程改革,实施自主合作探究教学,实现可改目标,是很困难的,特别是教师想要自己独立较好的完成。通过国培,让教师们学会与其他教师进行合作,相互配合,齐心协力的培养学生。让教师们深刻的认识到,只有相互合作才能够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深化课程改革。
面对越来越严峻的未来社会形势,学生们想要更好的生存、发展,就需要掌握很多知识与学习的方法。而这一切的基础都是建立在他们在学校中接受教育时能学到什么。这就要求教师们能够满足社会的需求。教师自身的提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除了国家与学校的努力外,教师自己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教师自己必须要学生与他人合作,吸取他人的先进思想与理念,以此来提高自己。通过国培,教师们能够清晰的认识到,教育并不是某一个教师自己的事,它需要教师们相互配合、合作才能够起到更好的效果。也只有在合作中,教师自己才能够有更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