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英文教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6: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全英文教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全英文教学论文

篇(1)

本文作者:施冰芸工作单位:南海东软信息技术职业学院

国内理论界对教育公平的研究时下尚未深入到教育过程公平这一维度。以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搜索结果为例,以“教育过程公平”为关键词搜索到在1990至1999年间发表的论文数为0,在2000至2012年间发表的论文数为21,其中从教育过程公平视角切入探讨高职高专英语教育的论文数为0,可见教育过程公平领域仍然有着广阔的探索空间和研究前景。

教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引导作用,首先必须承认、尊重和了解学生的个体差异,客观地把握其水平层次;其次,要为学生提供适切其水平层次的教学。大量教育理论和实践证明,在班级授课制下,越接近学生认知水平越便于实施教学,同时,也有助于减弱学生间的纵向比较,避免因差距太大而使部分学生丧失竞争的信心。因此,以水平等级为基础组建班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那么,应该依据什么将学生分层?又依据什么定位各层次班的教学呢?这是实施分层教学必须慎重考虑的问题,也是决定分层教学成功与否的关键。试将高职高专英语教学要求分为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个等级,与之相对应的学生水平层次分别为C层、B层及A层。从理论上说,英语基础扎实,掌握一定的学习策略,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学习兴趣浓厚的学生宜划分至A层;英语基础知识稍欠牢固,存在较多知识盲点,经过一定量的操练能够对新知识和新技能予以理解和掌握,学习态度端正,兴趣平平,学习习惯及思维方式有待优化者宜划至B层;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在词汇识记、语法运用、口语表达、听力理解等方面存在学习型障碍,英语学习屡遭挫折,存在不同程度的厌学情绪者宜划至C层。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一般需要足够长的时间才能够对学生的学习能力作出较为科学的判断,而高职高专教育学制偏短,因此可以考虑在新生入学之初组织校内分层测试,将高考英语科成绩、分层测试成绩外加学生意愿综合起来,决定学生分属A,B,C中何种水平等级,不同水平等级的学生接受与其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相适应的教学。就教学对象分层而言,高职高专英语分层教学具有如下特点:第一,全体性。分层教学面向全体学生,“一个也不能少”,“从差异出发消灭差异”,确保优等生吃饱,中等生吃好,后进生适量吃少,颠覆了传统行政班级中“抓两头,带中间”的以牺牲某部分学生的发展为代价换取其他学生发展的习惯做法。第二,动态性。动态性首先体现在学生层次班级调整的灵活性。科学研究已经证明,影响学生学业成绩的因素除了智力水平之外,还包括情感、态度、学习习惯等,笼统地根据数次考试成绩将学生进行分层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偏颇。因此,分层不宜一劳永逸,可以考虑以学期为单位,鼓励在此单位时间内学习积极、学习兴趣浓厚、成绩显著提高的B班学生转入A班学习,或者从C班转入B班学习,形成弹性竞争机制。同样道理,如果A班或B班中有学生跟不上所在班级的教学进度,也可以申请调至B班或C班,以确保教学内容与其认知水平相匹配。第三,复杂性。差异不等于差距,差距只是差异的一种。差异指的是“不一样”,差距指的却只是“程度上的不一样”[11]。分数上的差距一目了然,但是学习策略、认知策略等方面的差异却需要用心去观察。在分层教学实践中,教师既要立足于群体考虑问题,又要善于发现个体的学习差异,因势利导。第四,主体性。不管是新生入学的分层,还是学期间学生的班际调动,都必须尊重学生个人意愿,充分发挥其主体性。教育的起点是选择自由,只有赋予学生选择的自由,允许他们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择,才能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为教育过程公平铺平道路[12]。

目标分层教学既是目的性的又是价值性的活动,常常以目标为基础。目标一般分为整体性目标(globalobjective)(又称目的aim),教育目标(educationalobjective)和教学目标(instructionalobjective)[13]。整体性目标是比较宽泛、复杂的学生学习效果,需要大量时间和教学才能实现,而教学目标抽象性最低,多用于日常课程计划中,在此“目标分层”特指“教育目标分层”。教育部高教司2000年10月颁布的《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明确提出高职高专院校非英语专业新生入学时必须掌握基本的英语语音和语法知识,认知英语单词1000个(较低要求)或者1600个(标准要求),同时在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受过初步训练。高职高专英语教育应在此基础上按照不同的目标层次导优补差,如可以分为基础性、发展性及创造性三类目标,其中基础性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设置,以C层学生为主体;发展性目标要求大部分学生争取达到,以B层学生为主体;创造性目标主要针对A层学生,要求在完成前两项目标的基础上,进行创造性能力训练[14]。以第一学年的“公共英语综合课程(必修)”为例。该课程结束后,参照《基本要求》,与上述三类目标层次相对应,A、B层学生的英语水平应达到相关量化标准,如A层学生应认知3400个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600个);在语言材料难度适中的前提下,阅读速度每分钟70词,听力语速为每分钟120词,写作速度为半小时80至100词,中译英译速每小时250词;B层学生要求认知2500个单词(包括入学时要求掌握的1000个),在语言材料难度适中的前提下,阅读速度每分钟50词,听力语速为每分钟110词。而C层学生则要求在巩固入学水平的前提下,尽量向B层标准靠拢。口语能力方面,要求A层学生在语音语调基本正确的基础上,经简短准备后,能够就一般的社会生活话题进行简单交谈、讨论和发言,B层学生能够进行简短的日常会话,而C层学生能够用英语进行最基本的语言实践活动。教学过程分层教学过程主要包括课前预习、课堂教学和课后复习三个阶段。基于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的差异,从某种意义上说,教学过程对于A层学生是“授之以渔”,对于B层学生是“授之渔兼鱼”,对于C层学生则更多的是“授之以鱼”。现以《高级职业英语读写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Unit1IntroducingaCompany第一课时的阅读理解课为例,将各层教学作如下比较:第一,课前预习。C层学生自学能力及学习自觉性较差,故课前预习不作统一要求;对于B层学生,鉴于重点词汇课本中已经给出(附中文意思及音标),任课教师可安排学生课外熟悉生词读音并查阅consistof、engagein、playakeyrolein、standfor等重点短语的用法;而对于A层学生,除了熟悉生词读音、查阅重点词汇用法之外,还可布置课本的配套练习如正误判断和问答题等,从语言形式和阅读理解双管齐下。第二,课堂教学。A层学生已经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预习,教师授课时着眼于激活学生的知识储备,采取启发式教学,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语言实践机会,培养其思辨能力。如在讲解representation、priority、professionalism、operation、profitable、multinational等生词时,可以引导学生联想相关词根并归纳派生规则;对于B层学生可先训练阅读技能即结合课本配套的正误判断练习进行快速阅读,接着将课后的问答题作为第二遍阅读的检查内容,再讲解课文内容和语言重难点;C层教学在详细讲解课文的同时,着重帮助学生学习重点词汇的读音、拼写及基本用法[15]。教学内容方面,在遵循“实用为主,够用为度”的总原则下,A层教学内容在深度和广度上都应有所扩展,适当加大信息量。如讲解engagein时可说明engage还有“订婚”之意,以及简单介绍ExxonMobil埃克森公司和theForbesGlobal福布斯等背景知识,以扩大学生知识面;B层教学内容以课本为主,辅以小部分补充材料。如讲解consistof和found时可补充近义短语bemadeupof及setup。C层教学则以教材为中心,紧扣课本内容即可,无须作过多发挥。同时,为了激发C层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应尽量以新颖多变的形式呈现、讲授新知识,必要时可穿插游戏或竞赛等活动。如在导入环节中通过展示世界知名企业的商标图片让学生猜出具体企业名称,引出荷兰壳牌石油公司这一主题;在检查课文配套练习时进行个人抢答或采用击鼓传花决定具体由哪位学生回答;在授课过程中播放小段难度适中的壳牌公司简介视频等等。第三,课后复习。课后作业是复习巩固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方式。C层学生的作业宜侧重于识记,如划定典型句式如TheGroup,commonlyknownasRoyalDutchShellplc,orsimplyasShell,isamultinationaloilcompany.或者划定知识点较为集中的文段安排背诵,增加学生语言输入,培养语感;B层学生的作业应侧重于理解、运用,如根据该课重点单词或句型进行翻译练习;A层学生的作业侧重于综合运用,如安排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参照课文相关句型从创建时间、员工总数、总部及分公司地点、产品、核心价值观及商标等诸多方面介绍某国际知名企业,要求制作PPT并在班上进行讲解展示。各分层教学过程的侧重点详见下表。在基于分层的高职高专英语差异教学中,不同层次班级之间存在群体间差,同一班级之内则存在群体内间差。因此,在各分层的教学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课堂教学公平原则。课堂教学公平是教育公平在微观教育领域的反映,一般认为,公平的课堂教学意味着学生具有平等参与课堂的机会和权利,在教学过程中得到平等的对待和同等的重视[16]。不管群体内间差多大,都不能抹煞学生作为生命存在的人格平等性,都不能抹煞我们对人性的敬畏和对平等人格的尊重。再者,为了消除间差,可以组织班内或班际弹性小组,即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学习能力、任务类型等组成同质或异质小组,成员可以由教师指定,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抽签决定。弹性小组既能够培养学生的协作意识,又强调发挥个人优势,既确保学生在特定的时间里有相似的学习需要,又促进了主体间差异性资源的良性互动。例如,可以安排A层学生帮教C层学生,这样一方面有利于帮教者将知识融会贯通,另一方面,同辈解释信息的方式通常与教师的方式不同,有时对于被帮教者而言更易于理解,可谓一举数得。

评价分层差异教学承认所有相同年龄段的学生不可能都站在同一条起跑线上,因此也断然不可能要求他们通过同一条跑道同时到达相同的终点。差异教学关注的是学生在朝各自目标前进的过程中所取得的任何进步和提高。可以说没有科学的评价分层,就没有成功的差异教学;没有科学的评价分层,教育过程公平也只能是一句空话。从终结性的量化标准看,A层学生要求在通过A级考试的基础上争取向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冲刺;B层学生要求在通过B级考试的基础上,争取向A级考试冲刺;C层学生要求在通过校内毕业水平测试(难度略低于B级考试)的基础上,争取向B级考试冲刺。从描述性评价标准看,学生应对英语学习持有积极的情感和态度,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和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的引导下主动构建英语语言知识,发展英语应用技能,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活跃思维,展现个性,拓展视野。结语基于分层的高职高专英语差异教学是一个开放的体系,可以不断地吸收新的教学思想、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也只有遵循整体公平、差别对待的原则,不断完善和发展教学对象分层、目标分层、教学过程分层及评价分层诸维度,让因天赋或能力不同的受教育者接受的教育有所差异,才有可能以最适合个体的方式切实提高其英语综合应用能力,帮助其获得相对于其自身的学业成功,谋得其自身的最佳发展,也惟有如此才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教育过程公平,实现教学质量的最优化。

篇(2)

二、全身反应教学法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的应用

初中英语听力教学是中学英语教学的主战场。随着“向45分钟要效率”口号的提出,我们也应该从给学生减负的角度来重新思考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的方向与思路。全身反应法,作为一种在海内外获得很大推广的教学方法在初中英语听力教学过程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注意。

1走出教学活动的误区,特别是在全身反应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

很多教师,特别是一些一线的英语教师,对于全身反应法存在某种误解或者歪解。他们认为:全身反应法就是在英语听力教学中带领学生进行游戏、活动等等。这种缺乏理论指导的全身反应法会给教学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如果缺乏对全身反应法的理论基础的全面思考和认知,该教学法很容易流于形式,最后反而会影响教学目标的实现。

2全身反应法应该做好充分的准备与计划

关于英语听力教学,由于班级人数以及空间位置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和制约,很多具有一定规模的团体性活动是很难展开和进行的。因此,在全身反应法的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到这种方法背后要达到的教学目标。另外,所有的活动设计与安排要对教学效果进行提前的评估与调整,避免造成课堂教学资源的浪费。这种准备和计划还体现在教师对学生认知水平与认知心理的分析。只有建立在对学习者认知特点与规律的全盘考虑,才会在全身反应法的具体实践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全身反应法要注重多媒体教学的结合

随着计算机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广泛应用,多媒体教学已经在日常的课堂教学,特别是初中英语听力教学中扮演者非常重要的角色。这种教学设施的变革,一方面,有助于提高语言教学点通过音频、视频等技术手段更好的帮助学生进行吸收和理解。另一方面,全身反应法对教师自身的艺术修养提出了一定的要求。但是,如果借助多媒体教学可以有效地规避这一因教师自身能力欠缺给全身反应法的实施所带来的不利影响。但是,多媒体教学在全身反应法的实施过程中,一方面要注意度的把握,避免因多媒体的过度介入教学而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甚至对这种媒体教学产生过度依赖的现象。另一方面,要注重发挥教师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只有把教师的聪明才智进行非常好的发挥和使用,全身反应法才会真正得到贯彻与推广。

4全身反应法在初中英语听力课中的应用实例

在笔者日常的英语听力教学中,有一次比较成功的全身反应教学法在英语课堂教学的实施,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的全身反应法的实施有所启发和裨益。新课标初一第六单元是关于动物园的单词的认知,笔者准备了一些动物的图片和视频作为全身反应法的教学材料。具体实施如下:在通过课前一首歌热身过后,笔者打开已经准备好的动物的音频资料播放动物的叫声。比如,猫,狗,鸡,鸭,鹅,狮子,猴子,老虎,大象等等。学生通过动物的声音来判断动物的名称。通过这一练习,学生对于动物的声音产生了很大的兴趣。然后,我把各个动物的英语名称进行一一匹配,并引导学生进行听词与辨音的认知。通过这一阶段的认知后,学生对于动物的英语名称进行了一定基础的信息加工。为了帮其更好地建立认知结构。笔者引导学生做了一个“我来做,你来猜”的游戏,结果学生的学习效果非常好,教学目标也非常顺利的实现和完成了。

篇(3)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7-0099-02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及高等教育水平的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外籍留学生赴我国留学。我校自2009年起开展了以巴基斯坦国家为主的留学生教育,其中主要有电气工程、道路工程、桥梁工程等专业,由于留学生的语言、教育背景、文化背景和思想观念差异等原因,造成留学生的教学问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本文从承担的留学生电路课程的全英文教学实践中总结经验,主要对教材选择与教学内容安排,教学方式,教师角色以及考核方式四方面进行思考,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以期待进一步提高留学生电路课程的全英文教学水平,同时希望对今后留学生的教学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一、合理的教材的选择和教学内容的安排,保证成功教学的前提

电路课程是所有电气与信息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技术专业基础课,它的理论严密,逻辑性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掌握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计算电路的基本方法和进行实验的初步技能,并为后续课程准备必要的电路知识,因此,一本合适的英文教材对于教学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很多原版英文教材陈述过于繁琐,给学生造成的学习压力很大,而与现在越来越少的课时相比,更显得不现实。但真正要重新编写一本合适的英文教材,任务也很艰巨,短时间内不可能完成。笔者选用了电子工业出版的《Electric Circuits(Eighth Edition)》。该书由美国人James W.Nilsson 和Susan A.Riedel编写,系统讲述了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和计算方法。其中书中结合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展开,给出了大量的例题、习题和详尽的图表资料,内容新颖,讲解透彻,并且重点的公式及需要注意的地方均以黑体字标出,能使学生快速地抓住课程中要掌握的重点和难点,让纯粹的理论学习不显得枯燥乏味。

尽管留学生上课时的学习主动性好,但受其教育背景影响,他们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没有中国学生扎实,因此,学校在安排课时上也充分考虑了这门课的重要性及留学生的特点,安排了128个理论学时,分两个学期上完。尽管其课时比中国学生稍微多了一些,但实际授课内容比中国学生要少很多,但前提是确保后续课程的学习不受影响。这其中有语言方面的原因,也与他们的基础密切相关,笔者强调留学生对电路的基本概念及基本理论的掌握,所以在第一章和第二章花的时间较多。当然教学中也需要体现整个电路课程中的重点,即第四章电路分析方法及第九章正弦稳态分析,这其中笔者依然会考虑留学生的基础,只强调基本概念及基本定理的掌握,尽量把计算难度降到最低。其中对教学内容及学时计划作了如表1所示的安排。

表1 教学内容及学时安排

二、改革教学方法,采用PBL为主导,最大可能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留学生的基础知识普遍没有中国学生的扎实,且针对原版英文教材书的叙说烦琐性,不可能采用对待中国学生一样“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学生一旦前面的知识没掌握好就会很大程度挫伤对后面知识学习的自信心,笔者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法,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现代教学实践中,多媒体的教学方式已经被广泛采用,通过多媒体,教学内容能够以视频、动画、录音、图片等种生动形象的方式呈现给学生,这样的方式比起一本书加一支粉笔的教学方式,的确要生动得多。然而对于电路这样要求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和基本的分析方法的一门课,它的电路图并不难画。因此如何成功利用多媒体进行教学是许多教学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对留学生使用PPT教学,第一减少语言方面的障碍,毕竟我们的教师都是非英语国家的本国教师,在与留学生进行语言交流时多少存在一定的障碍;其次可以增大信息量。笔者主要采用了PBL(problems based learning)“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对所授课程做了大量的PPT,其中每一次的PPT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提出,和学生一起思考问题的存在,以报告的形式向学生呈现学习内容,这样能很好地显示问题的完整性及严谨性。比如,在讲第八章相量法时,笔者先给出一个简单的交流电路,和学生一起进行电路分析,为了进一步求出此时的电路响应,引出相量法,告诉学生引入相量的目的就是为求时域中的响应而引入频域中的相量,通过求出相量,再求逆变换得到时域中的响应,这样学生就不会一味学习相量,到最后也不知道学了相量有什么作用。通过这种方式的教学能能很大程度提高的学习效率。

同时,电路是一门需要大量操练的课,书中有很多例题和习题,由于课时的不允许,课堂上只讲一些重要的例题,每次也会布置1-2个习题作为学生的家庭作业。由于班级人数不多,每班只有10多人,方便随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每次上课前10分钟,笔者会给每个留学生准备一张纸,对上一堂课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进行一次小测试,其完成情况也会在下一次课时公布,并把留学生常出现的错误及时给他们指出。其小测试成绩会以平时成绩占一定的比例考虑进最后的综合成绩。

另外,针对留学生爱问问题的学习主动性,多提问,多讨论,比如在讲到公式:和时,问:电流到底怎么确定呢?在讲到理想和非理想电源时,问学生:理想电源与非理想电源之间的区别是什么?鼓励学生积极讨论,每次学生都能做积极发言,这样课堂一点也不显得枯燥,很好地调动课堂氛围,也最大可能地提高了留学生上课的学习效率。

三、教师的角色的多种性,提高留学生的学习热情

课堂学习的不成功导致的挫败感和沮丧感是引起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需要谨慎对待学生差异。比如班上有两个同学和其它同学不是来自同一个国家,他们和其它学生的交流比较少,尽管他们学习很认真,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这样在上课时,我会有意把学习效果相对较好的学生跟他们安排坐在一起,让他们上课时能够一起探讨,另外在他们有问题要解决时,我有时会让学习效果相对较好的学生代为向他们解释,这样在前者的鼓励带领下,后者也能够做到努力跟上,以争取有较好的表现。再如,也可以通过课后的个别谈话,提醒程度较好的学生不要满足于现状,并跟他们推荐内容合适程度相宜的辅助材料,要有更高层次的发展;跟相对较落后的学生谈话,帮助他们分析问题所在,讨论如何有针对性地解决这些问题。要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在时刻关注着他们学习中的进步与问题。总之,教师应该尽量做到,不让那些程度较好的学生觉得学习没有压力,甚至没有动力,因而收获也不明显,也不能让程度较差的学生在沮丧感与挫败感中失去信心,产生恶性循环,最后甚至放弃学习。

另外,留学生很大一部分是第一次接触中国文化,由于自己国家跟中国之间存在着风俗习惯、饮食、气候等方方面面的差异,留学生在学习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小则影响心情,大则引起严重的消极情绪,对其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教师要多观察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在出勤或课堂表现上发生什么特殊情况,要及时关注询问。教师争取能够及时发现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造成的不适感和低落情绪,并帮助他们克服这些不适感。

总之,教师应该在向留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成为留学生在中国的好朋友,只有他们在心里接受了中国,爱上中国,才能以更好更积极的心态完成在中国的生活和学习。

四、综合评定的考核方式有效的评价学生的成绩

篇(4)

一、更新教育思想观念,优化人才培养环境

1.牢固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观。从某种意义上讲,高等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因此也必须以学生为中心进行规划和设计,以充分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服务要求。学校为学生提供各种专业、各种层次、各种形式的学习资源,当然也承担着对学生进行必要的学习指导、职业分析的职责,但更为重要的是要培养和强化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的意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负责任,规划自己的学习活动,对自己的学习享有选择权,并承担相应的风险和后果。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就必须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到课程教学改革,从学生道德行为、职业行为的养成教育到职业能力的培养,从人文素质的提高到对学生质量评价的全过程,实施一系列的综合化教育教学改革,全方位培养适合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

2.充分体现以就业为导向的目标要求。社会需求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动力和最大机遇。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实现,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形势愈加严峻,正确认识教育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高等院校必须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把就业问题作为关系到学校生存与发展的重大问题来抓,在专业设置、招生录取、课程设计、教学实施与管理以及学生就业等各个环节,都必须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水平和要求相一致,坚持以市场和社会需求为导向,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全面反映社会对毕业生知识、能力和素质的综合化要求,反映当今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要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身心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从而最大限度实现学生的高质量就业——把具有个性化特征的合格毕业生输送到适合自身发展的恰当岗位上。

3.更加突显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实践是创新的基础,学生的知识、能力来源于实践,素质更需要在实践中培养。加强并突出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思想观念,彻底改变传统教育模式下实践教学处于从属地位的状况,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方面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实践教学在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突出学校办学特色与亮点方面的重要意义。其次,专业教育应从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教学模式,逐步转变为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紧密联系、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同步发展的教学模式,这不仅有助于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消化、理解和掌握,增强理论教学的实际效果,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有助于学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此外,还应制定以能力形成为目标的完整的实践教学计划,具体明确实践教学各环节的目的要求,打破以往实践教学仅为验证理论、为理论教学服务的状况,以便于实践教学过程的组织与实施,确保实践教学效果的不断提升,从而真正突显实践教学的主体地位。

4.建立并实施更加灵活的学习管理制度。高等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点,是为了给人的生存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活动空间,这一点在教学管理制的设计和实施上也不例外。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到大众化、普及化的现阶段,具备条件的高等学校在管理上应实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为学生提供一个更灵活的学习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身个性差异选择更能适合自己发展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同时,借助于分级教学模式的有效实施,为优秀学生提供超前发展的机会——提前毕业或继续到高一级学校深造,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提供平等发展的机会——圆满完成学业,从而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真正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二、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增强实践和创新能力

1.合理构建多维的课程教学体系。高等教育的生命和活力在于办出自身的特色,这集中到一点就是要用独特的办学模式,培养出具有较强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层次专门人才,以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因此,必须进一步解放思想,打破传统的学科体系,更加注重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专业建设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应以提高素质为主线,培养综合职业能力为重点,进一步更新和完善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合理地划分课程类型,优化课程设置的组合关系,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突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正确处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改革课程教学内容过分强调学科系统性的倾向,做到以传统的经典理论为基础和核心,以新知识、新技术和新方法等内容为拓展,制定整体优化的课程教学解决方案。同时,对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应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将教学内容分为核心模块、综合模块和提高模块,并紧跟学科发展的理论前沿和实践动态,这样既能解决学生为什么要学的疑惑,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使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接受或完成更多的任务,从而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2.不断创新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学习是学生通过自身体验有目的地主动建构知识、形成能力、调整态度的动态过程。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必须得到尊重。传统教育观强调以教师为中心,而忽视学生的学习体验。在现代教育中,学生的学习体验是根本,教学活动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应该成为学习过程的策划者、指导者和顾问,关键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创新的意识和能力。这首先要求努力端正学生的学习心态,通过兴趣培养和积极引导,使学生从内心深处自加压力,在没有任何督促的条件下自觉产生求知的欲望,从原来的“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其次,要积极倡导实行“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对教师而言,必须研究教学的方向、方法、内容和形式等,更多地加强与行业企业的联系,尽可能成为职业实践者,不断更新课程教学内容,开发新的教学案例,分析学生普遍的和特殊的需要,有针对性地设计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对学生而言,要积极主动地投身教学过程,摆脱被动学习的局面,通过小组学习、项目工作等活动来体验学习。最后,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对不同类型课程宜采用不同教学方法或多种教学方法的组合。对目标单一的知识传授和技能训练,可以采用六阶段教学法,即目标激励、遭遇困难、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实验验证、记忆与掌握、实际运用;对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项目教学法是一种可供选择且比较有效的方式。

3.积极改革完善课程考核方式。全面改革和完善课程考核方式,既要解决“考什么”又要解决“如何考”的问题。在考核内容的选择上,既要体现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目标要求,又要有利于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既考知识,又考能力和素质,由侧重考核学生的“知识接受量”转变为重点考核学生的“知识接受程度”和“思维能力提高程度”。在考核方式方法的选择上,应根据课程性质和特点以及学生的不同情况,宜采用灵活多样的考核方法,如笔试、口试、开卷、闭卷、课程论文、专题报告与答辩等,以鼓励学生质疑、批判和创新,并促使其发展获取知识的能力。在评价主体的选择上,既有校内教师、校外专家,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以充分体现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要求,最终形成“以学生为本”的综合考核与评价新模式,以便全面科学地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三、强化综合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积极创造宽松和谐的个性化发展环境。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的重要区别在于除职业岗位能力的水平要求普遍提高外,更注重基本素质的养成和应变能力的加强。学生培养不仅是单纯的操作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基本素质包括政治素质、思想品德、人文素养、身体、心理素质的培养,以及应变能力包括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与人共处的能力的培养。在学生管理上要变封闭型为开放型,改变以往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做法,创建健康有序、宽松和谐、开放高效、激励上进的育人环境。同时,要积极开辟第二课堂,成立科学兴趣小组,通过各类基地建设,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强化技能训练,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交往能力,使毕业生以较高的理论优势和能力优势走向企业、走向社会。

2.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学历是就业的基础,知识是就业的资本,能力是就业的关键,水平是就业的层次。在高校扩招、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普及化教育转变的同时,确实给学生带来了巨大的就业压力,但不同院校、不同专业以及学生相互之间的就业竞争力确实存在着明显差别。究其原因,这除了部分院校专业设置与市场脱节之外,毕业生的素质和技能是影响就业成败以和就业质量的重要因素。目前高校中有相当一部分毕业生,小事做不好,大事做不到,行为不规范,素质有问题,达不到基本就业标准的仍占一定的比例。高等学校应把培养学生具有不断追求知识、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作为一项重要内容,构建以“知识、能力和素质”为内容的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必须做到四个学会,即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适应、学会创造。同时,由于现代企业特别注重员工的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没有积极进取、爱岗敬业的心智模式,这个企业就不可能取得惊人的业绩。因此,高等院校必须要顺应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通过各种形式加强社会责任意识和职业道德教育,尤其要注重学生敬业精神和协作能力的培养,不断增强其就业竞争的实力优势,更好地适应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参考文献:

篇(5)

引言

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加剧,各国之间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的交流与接触愈发频繁。这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的同时,也使他们面临巨大的挑战:许多西方大国企图利用其文化上的优势,对其他国家实行文化渗透,这严重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因此,为了捍卫国家的文化安全,必须加强文化安全建设。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是高校进行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途径。只有通过丰富当代大学生的中国文化底蕴,提高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才能更好地向世界人民传播我国优秀文化,增强我国文化的世界影响力,抵制西方大国的文化入侵,维护我国的文化安全。然而,在教学过程中,却出现了“重西方文化,轻中国文化”的不良现象,这极不利于我国的文化安全建设。因此,有必要重新审视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的进展情况。

一、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现状及必要性

近年来,文化教学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已经为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所接受。《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版)也明确指出“大学英语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学习、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交际,同时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1】因此,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许多教师积极向学习者灌输西方文化,讲授西方国家的风俗习惯、历史背景等,这对提高大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在文化教学的过程中鲜有教师关注中国文化成分,换而言之,中国文化在大学英语课堂上被打入了“冷宫”,很少引起大家的重视。这种文化教学的不平衡和不平等必然导致跨文化交际的不平等和“中国文化失语症”的出现,【2】阻碍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的传播。总之,我国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现状不容乐观,主要体现在:在教学过程中文化输入意识薄弱;重视英美等“精英文化”,摒弃多元文化;在英语教学中忽视母语文化;学生无法用英语这一国际语言表达母语文化等。【3】

众所周知,任何交际都不是单向进行的,而应该在交际双方循环往复。跨文化交际亦是如此。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仅需要我们对西方文化有所了解,同时也需要我们具备丰富的中国文化底蕴和将本土文化用英语恰当表述的能力。不难想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如果只有西方文化的大量输入,而缺乏适量的中国本土文化教学,长此以往,大学生势必会形成崇洋的思想,导致自我身份意识模糊,民族自豪感降低。因此,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懂些西方文化,而且也要懂得本民族文化,二者并重”。【4】古今中外外语界泰斗无不是在外语和本国语两种语言和文化的浸泡下成长起来的。我国的钱钟书、傅雷、许国璋、梁实秋等无一不是从小熟读诗歌散文,具有深厚的母语文化功底,然后习得外文,最后成就一番事业。他们的成功经历告诉我们,母语文化与目的语文化应该有机结合起来,博大精深的中国传统文化更是我们学习外语,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不可或缺的部分。【5】因此,在大学英语文化教学中,教师应该加强中国文化成分,培养学生有效地使用英语传播我国优秀文化的能力。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剧,国际竞争与合作愈发频繁。在此过程中,各种文化间的碰撞、摩擦也是无法避免的。由于各民族历史、经济发展、社会意识等诸多方面的巨大差异,这种文化交流逐渐演变成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全球化这种形态进行的新的霸权主义和殖民主义,这严重威胁到发展中国家的文化安全。【6】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我们必须维护国家文化安全。高校作为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场所,必须充分意识到自身的责任。就大学英语教学而言,文化安全建设要求广大英语教师在进行大学英语文化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只是一味的强调西方文化的重要性而忽视了传播中国文化的必要性。总之,大学英语课堂应该加强中国文化教学。

二、大学英语课堂中国文化教学的原则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进行本土文化教学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文化平等原则、实用性原则和循序渐进的原则。

1、文化平等原则。大学英语文化教学包含两方面的内容:西方文化输入和中国本土文化教学。我们强调加强本土文化教学但不等于否认西方文化的重要性,也不是说母语文化优于目的语文化。我们应该明确,文化本身没有优劣之分,它只是不同社会的产物,反映了不同民族的社会制度、风俗习惯、信仰、法律,及该民族人民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教师应该激励学生以宽容、辩证的态度对待中西方文化差异,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既要避免崇洋思想的产生也不能“为中国文化独尊”。只有坚持文化平等的原则,才能消除教学中的文化歧视,促进文化间的相互了解,为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奠定坚实的文化基础。

2、实用性原则。大学英语中的文化教学与专门的文化教学不同。专门的文化教学其内容更为广泛,涉及面更广;而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因此,作为大学英语教学的有机组成部分,中国本土文化教学也应该始终围绕这一目标进行。此外,教学中导入的文化内容应该与学生所学的语言内容密切相关,与日常交际所涉及的主要方面密切相关,同时也要考虑学生将来所从事的职业性质等因素。【7】只有让学生真切感受到所学内容实用、可用,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3、循序渐进的原则。文化的积累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绝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因此,进行中国文化教学绝不能操之过急。过量的文化输入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倦感,难以吸收,从而影响学习兴趣。因此,文化教学应该与语言知识的学习相结合,相辅相成,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教师应该根据学习者的具体情况,适时、适宜的进行中国文化教学。

三、中国文化教学方法

1、对比法。在文化教学中应该提倡对比的学习方法。通过中西方文化的对比,让学生体会文化差异,形成文化意识,增强跨文化交际的的文化敏感性。对比的方法效果很明显,因为异同的反差能有效加深学生记忆并提高理解能力,教师应努力激活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及时点拨学生领会文化异同现象。【8】通过文化对比,有利于培养学习者的跨文化意识,促进其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以《全新版大学英语》(第二版)第一册Unit One为例。该单元涉及到西方节日:万圣节(Halloween)。教师可以

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中国的“鬼节”与之联系,进行对比教学。在介绍完万圣节的相关习俗后,鼓励大家集思广益,回忆“鬼节”的传统习俗,鼓励学生尽量用英语进行表达,遇到困难时,教师给予一定的帮助。随后,教师将“鬼城”——丰都介绍给大家。通过这样的教学,极大的丰富了学生的母语文化知识:既了解了传统节日,又对旅游景点有了大致的了解。

2、教师引导与学生自学相结合。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灿烂文化,仅靠课堂上的教学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教师应该积极鼓励学生开辟第二课堂,充分发挥大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母语文化素养。信息时代的到来,给大学生提供了众多获取知识的渠道。教师可以以所学教材内容为基准,以专题的形式,鼓励学生课后搜集资料,以PPT的形式在课堂上呈现出来。通过这样的教学方法,既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可以增强学生的多媒体操作技能;既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也可以促进学生英语应用能力的提高。

3、与现实生活相结合。中国本土文化教学应该与现实生活紧密联系。日常饮食、名胜古迹、风俗习惯、传统节日等都应该是教学的重点。假期结束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把自己的旅游经历与大家分享;可以安排duty report,鼓励学生将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与母语文化相关的知识及时介绍给大家。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开展专题讲座等。

结束语

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中坚力量。大学生应该从思想深处认识到文化安全的重要性,积极提升文化素养;大学英语文化教学是实施文化安全建设的重要手段,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应该重视自身文化修养的提高,不断丰富中国文化底蕴,提升专业水平,更新教学理念,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楷模。只有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文化安全建设的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2]从丛.“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N】.光明日报,2000-10-19:12

[3]郭姗姗,潘冬.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文化教学 【J】.教学与管理(理论版),2011,(9):96-98

[4]刘润清.外语教学与研究的发展趋势.【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9,(1):7-12

[5]苟丽梅,姜焕文.“母语文化”教学在外语教学中的重要性阐释.【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104-107

[6]陈树文,郑士鹏 全球化语境下我国文化安全体系的构建 【J】中州学刊 2012(3):100-104

篇(6)

与初中语文相比,高中语文教学内容的深度更大,更能促进学生文学素养的提升。对于我国的教育来讲,语文是学习母语的一门课程,是提升学生口语能力、写作能力、阅读能力的主要课程,也是学生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更是培养学生基本素质的关键。因此,语文在教育中的地位不容忽视。目前,我国正在提倡素质教育,即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喜好以及社会发展的需要制定教学方案,使学生能够更加健康全面的发展,培养其独特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以实现人才培养的最终目的。那么在素质教育的环境下,高中语文教学应该如何开展实施呢?以下就来详细探讨这一问题。

一、当前我国高中语文教学现状

高中对于学生来讲是一个较为特殊的学习阶段,因为高中已经不属于义务教育的范畴,并且也是迈进大学校园的必经之路。这就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学习压力。而语文作为高考中占有重要比重的一门课程,更是引起了学生和老师的重视。目前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仍然是以应试教育下的教育学习模式为主,即只注重考试分数的高低,而忽视了语文这门人文学科的最终学习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文化素养。

而对于素质教育来讲,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口号。即所有的高中都在打着素质教育的旗号进行应试教育。这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中人尽皆知的“秘密”。据有关调查显示,当前很多学生包括教师也都希望能够以素质教育的方式进行高中教学,但迫于整个教育环境的压力,不能有效的开展素质教育。因为高考的压力使每个学生与教师都不敢放松,也没有多余的时间与精力用来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或挖掘学生的潜能。再加上高中学生群体较大,很难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此情况下,素质教育也只好成为空谈。对于高中语文来讲,更是如此。按照素质教育下的高中语文教学大纲,高中语文应该以培养学生的认知能力、阅读理解能力以及交际能力等为主要目的,应该多开展课外阅读教学活动,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使其对文化的认知进一步加深。但事实上,目前大多数高中语文在教学中仍然是以教材为主,以考试为目标,以提高学生的答题水平为教学中心。这样的教学模式极大的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力,所得到的教育成果只是一群只会答题的呆板学生而已,并没有达到应有的语文教学目的。

二、全面贯彻高中语文教学的素质教育

为了能够使高中语文教学实现其真正的教学价值,现有的以高考为导向的教学方法与教育观念显然不能满足需求,我们必须要加大对高中语文教学的改革,转变师生的教学观念,全面贯彻落实素质教育方针,通过有效的实践来实现高中语文的素质教育。在此笔者结合自己对素质教学的理解与认识,根据自己实际的教学经验,对全面推进和贯彻高中语文素质教育的措施提出了一些建议。

1、转变思想观念

在我国的高中教育中,很多老师家长,甚至是学生都认为素质教育是为了让学生在玩中成长,对学生的约束力不够,不能真正学到有用的知识,更不能很好地应对高考这一难关。因此在心理上会抵触素质教育的实施。但事实上,素质教育和高考并不冲突,也不会影响到学生的顺利高考。相反,素质教育反而更有利于学生的高考升学。尤其是对于高中语文来讲,更是如此。因为当前的高考对学生语文学习的考查已经不仅仅只局限在教材中,而是对很多课外知识以及学生的思维拓展能力、创新能力等进行了考查。这就要求高中师生的教学观念必须要得到转变,并在语文教育中大力开展素质教育工作,使学生真正领会到语文教学的涵义。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首先要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转变思想后的教师应该在自身素质的培养上发挥主导作用。要想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语文教师必须全面提高自身的素质,具有高尚的人文精神,广博的文化知识,良好的文化修养,强烈的创新精神等。老师作为学生的榜样,对学生的教育具有强大的影响力;第二层含义是在语文教学中,学生作为主体,老师作为主导,引导学生学习知识。摒除过去语文课堂中不讲教学效率,只讲延长学时和加大作业量;不讲能力培养,只讲机械重复和无效劳动的堆砌;不讲教学艺术和应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只讲填鸭式灌输教学等等弊病,以形成师生互动,教学相长的生动局面。

3、调整课堂教学结构。语文涉及面多而广,综合性比较强,主观因素影响比较大,因此,课堂教学结构必须有所改进。高中语文教材只是一个文选性的教材,整体上仍是一个无序结构,师生教育实践活动缺乏应有的序列层次。现行的各类指导性书籍缺乏对素质教育实践序列层次的具体陈述。这种情况下致使许多教育工作者在教育实施上显得有些盲从,甚至是无所适从。同时,也让本该给中国教育注入应有活力的素质教育,只仅仅停留在理念的层面,很难充分渗透于基础教育阶段各学科的课堂教育中去。同时,作为语文教师也要做出相应努力,通览全局,整体把握,变无序为有序,灵活运用,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4、优化教材体系

教材体系的构建应着力于语文整体素质的培养,教材的内容应注重人文性。素质教育要求的语文教材,既要发展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又要在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心理素质、语文情趣、文化素养等方面有所提高。一直以来,高中语文教材都是比较注重听和读,而写和说则没有专门的教材。因此,阅读教材与写作、说话教材应该分编。阅读教材的编排按照互相衔接、逐步递进的原则进行。 写作训练,以提高学生写作实用能力和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行为、习惯为主体,辅以思维训练和语言训练。 说话训练,主要训练学生日常口语的交际能力,学会即席发言、演讲、交谈、采访、讨论、表演、辩论等七种口语样式,掌握必要的谈话技巧。 另外,还应该注重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实施教师与学生互动合作、双向信息交流的启发式教学。

素质教育既是对传统的先进教育思想的传承,又是特定的时代所酿就的新的教育思想。高中语文素质教育作为其一小部分,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底蕴,满足时展的要求,培养人的全面发展,为国家培养创新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篇(7)

我上的是一堂期中复习课,为了使复习课上得更生动,真正体现把课堂还给学生,又能达到复习的效果。根据《英语课标》要求,我把期中考前的知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  

1、单词抢答或单词接龙游戏。即老师先说出一个单词,同学们要以这个单词的最后一个字母开头说出另一个单词,以此类推。这样做,既能促使学生去记忆单词,又能让学生乐于参与,增加趣味性,同时可培养学生的倾听能力。 

2、词组或短语提问。采用抢答的形式,让学生问学生答,或者教师问学生答等多种形式,并且要求学生进行造句训练。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活跃之中。 

3、表演对话。即让学生就所学过的对话进行模仿表演,也可在小组里自编对话表演,这样做可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使学生敢开口说英语。  

4、重点句型操练。即让学生就所学过的句型在小组里进行归纳总结,并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要求学生在小组里通过讨论自编一些巩固句型的练习。 

5、语法复习。为了避免较为抽象的语法讲解,可通过让学生“在做中学”、“学中做”掌握语法知识,让学生通过一些口、笔头练习,进行归纳总结出语法用法,这样做可把抽象的语法知识具体化、更易于理解。 

6、期中回顾,即把期中考前的知识在小组进行回顾,要求各组的组长做好记录,说出本组成员的所得与所失,然后在课堂交流。这样做可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及小组合作意识。  

我把这些知识分成一个个小任务后,要求每个小组至少要准备一个小任务,并要求每个小组注意协调。在复习课上各组把他们所准备的任务向同学们进行了展示。我发现课堂上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很高,而且不会感到厌听,各小组能把自己准备的小任务向同学们进行复习,学生一直处于积极的状态之中,学生们“在做中学”、“在学中做”掌握了知识,达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我认为这种复习方法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可以增加课堂复习气氛,让同学们乐于参与活动,并且在活动中复习到知识。 

②可避免“炒冷饭”的复习方法,让学生乐听、愿听,增加趣味性。  

篇(8)

1、酷儿理论视角下的耽美文学

酷儿理论在人的性取向和方面向一切主流文化挑战,反对二元对立和父权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从古至今,女性的社会地位都远远低于男性,在中国封建社会,男性可以三妻四妾,但女性必须重一而终;即便是在一夫一妻已被普遍认同行的现在,男性与多个女性保持性关系,被戏谑为“浪子”、“多情种”,这些词语并不全是贬义词,但反之,女性这会被冠以“”、“”等极具侮辱性质的言辞。耽美文学正好给了她们这样的宣泄渠道,通过幻想并描写男性之间的爱情与,使她们把既可以把自身的情感(纯粹的爱)投入到角色中,又可以在没有心理负担的情况下,通过观看男性在中的生理反应来获得感官上的刺激,舒缓自身被压抑的。由此可知,耽美文化是酷儿理论在社会实践中的一种表现,从酷儿理论的视角来看,耽美文化挑战着社会主流霸权文化,挑战着社会强加于人们的主流价值观,为处于社会劣势地位的少数人群呐喊,追求人性的自由与解放,实践着“酷儿精神”。

2、耽美文学中女权主义的体现

耽美文学中的男性其实是女性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维模式出发,臆想出来的一种男性符号,其并不是现实中男同性恋者。她们将男性分为“攻”和“受”两种角色,“攻”代表在二者关系中处于强势地位的一方,“受”则是处于相对弱势的一方,虽然生理构造为男性,但其内心却具有强烈的女性色彩。作为“受”的男性,其外表多用“闭月羞花”、“弱柳扶风”等具有强烈女性色彩的词汇来形容,而其性格也显得相对细腻,在当中不再占主动权。在一些文学作品中,“受”方甚至具有生子的功能,使得男男结合也能繁衍后代。这中“受”和“弱攻”的角色代表了在父权当中被、被除去绝对权势的男性,他们被幻化为女性的替代品,成为了被统治、被观看、被压迫的对象。现代的女性,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都相对独立,他们希望在事业上都拥有与男性平等的竞争机会,在家庭中,能从对丈夫、孩子的责任以及繁琐的家务事中解脱出来,这些被异化的男性形象,代替了女性在家庭中的职责,代表着腐女们想借由这个角色从女性的身份中解放出来,站在与男性一样的高度来展望这个世界,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3、耽美文学中女权主义对女大学生的影响

3.1追求爱情中的平等关系

耽美文学在角色的设置中有“攻”“受”之分,但并非所有“受”或“弱攻”都具有女性的特质,其中有一类精英恋情,也被称为“互攻”或“强攻强受”,这使得两位男性之间的爱情去除了男女之间扭捏做作的部分,吸引对方的是刚毅的男子气概和霸气的能力,而不是某一方身上所具备的女性特质。这种精英恋情是在男主角关系完全平等的前提下建立起来的感情,强调通过情商和精神来克服和战争对方,进而逐步发展为灵魂伴侣,他们的爱是独立的、平等的。女大学生中的腐女群体,在耽美文学中表达了追求两性平等的愿望,大部分是“95后”的她们,接受新鲜事物的能力较强,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在学习中努力、刻苦,成绩优异,在生活中积极活跃,参加各类校园和社会实践活动,女性在表达能力方面的优势,使她们有更多的机会站上广阔的舞台,面对观众展现自己的才华。而在恋爱中,大多数女大学生不再接受“女人最大的成功就是嫁个好男人”这种观念,他们追求平等的恋爱关系,不再是扭捏做作不敢表达感情,反而会主动追求自己喜欢的人,他们清楚的意识到这个阶段的恋爱对象不等同于结婚对象,摒除“从一而终”的固有观念,可以尝试与多位男往,恋爱更多是为了获得成长的经验,在过程中寻找和实现自身的价值,而不是为了结婚去恋爱。

3.2家庭不再是女性唯一价值所在

从人类诞生以来,怀孕生产就被看做为女性的使命,但伴随怀孕而来的生理反应给女性带来身心的痛苦,在生产时可能会出现大出血、产后身体极度虚弱等情况也为女性产后的生活带来痛苦。一旦有了孩子,女性的生活重心都要回归家庭,做家务、照顾孩子,甚至成了评价女性优秀的标准之一。

女大学生中的腐女群体在耽美文学中幻想“男男生子”,让男性代替自己经历这一切痛苦,表达了想要摆脱自身生理命运的愿望,想要从固有的家庭角色中解放出来。这一诉求使得女大学生并不把照顾好未来的家庭作为唯一的任务,她们在校园生活中,从学习成绩、学科竞赛、践活动到毕业求职,都追求凭自己的综合实力与男生竞争;她们自信、勇敢,不想依仗女性柔弱的角色去博取同情,而是站在与男生站在同一个平台上,期待公平的竞争与较量,凭自己的实力获取胜利,争取更高更好的发展空间,去展示自己的才能,寻求自我的超越和价值的实现。现在不少女大学生对于家务事并不特别擅长,但她们并不认为这是一件“不耻之事”;更多的女大学生对于“全职太太”表示不太接受,认为这样的人生不符合她们实现自我价值的追求,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女大学生,期待增强学习的能力,获取更多知识,独立思考,并运用自己所学去改变世界、创造世界。

篇(9)

【中国分类法】:G623.3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同样强调教师由传授者变为促进者,由管理者变为引导者。教师要摒弃“师道尊严”的旧观念,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改变教育教学方法,不断创新,设身处地为学生创造轻松良好的学习氛围,建立一个接纳性、宽容性的课堂学习氛围;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构建全新的课堂氛围,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制约课堂氛围的要素很多,比如教材、教师、教法、学生等;但是其中最关键的还是教师。教师只有通过创造的性劳动,才有可能建立良好的课堂氛围,发挥其应有的主导功能。教师在创造良好课堂氛围的过程中,起着主导性的作用。

1、教师应调整教学心态、以全新的面貌投入教学

学生学习的情绪受教师教学的心态的直接影响。教师的教学心态是教师自身心理素质的反映,也是教师课堂教学艺术的体现。教师课前准备要充分,保持教学时最佳的心理状态。应认真仔细地做好教学准备工作,特别是对教案要胸有成竹,教学各主要环节能历历在目,做到教学内容适度、教学过程清新、结构合理、方法恰当、符合学生的心理规律和认知特点。课前准备充分,是教师形成教学最佳心态的重要条件,这也是教师获得课堂教学自信心的基础。在此基础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全身心投入。教师一旦走上讲台,就要心无杂念,快速进入角色,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用教学激情去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用教学艺术去焕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得体地运用表情、神态、手势动作等体态语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感染学生的情绪,与学生一道分享学习知识的高尚情趣。只有教师教得投入,学生才能学得专心,良好课堂气氛才能顺利形成。教学过程中,还要善于发挥教学机智,妥善处理课堂中的偶发事件。与此同时,教师要提高对不愉快心理的控制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始终保持最佳的教学心态,才能以全新的面貌投入教学。

2、适应新课标要求、构建全新的师生关系

在教学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否融洽,决定着语文教学课堂气氛是否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是建立在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转变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教师角色的转变的基础之上的,是建立在民主平等师生关系的基础之上的。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破除“师道尊严”的古训,变强调学生尊重老师的单向要求为师生互敬的双向统筹,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要坚决改变传统教学中的权威型、专制型的教学旧模式;构建全新的伙伴型、合作型关系新模式。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权利,努力创设民主气氛,实现民主地对话、交流,呈现一种商讨式、和风细雨式的良好师生关系氛围。教师要树立新的学生观,要用自身高尚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用渊博的知识激发学生,用精湛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用饱满的激情感染学生;在和谐的气氛中重塑教师在学生心中的崇高形象。只有改善了语文教学中师生不和谐的关系,才能打开学生情感的阀门,形成良好心理氛围,调动其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也才能营造出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氛围,使教师的主导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从而实现语文教学改革目标。

二、创新教学方法,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充分调动

在教育教学中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就要提高教师本身的教学艺术,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教学艺术主要表现在教师对教学过程的把握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上。教师的教学艺术是影响语文课堂气氛的诸因素中一个重要因素。教师首先应从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着手,积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在教学中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质疑。教师要善于用自己的教学技巧、态度和语言创设一种和谐、进取的课堂气氛,使学生思维处于高度活跃状态。教师要结合语文学科特点,根据教学对象和教学环境等因素,灵活地采取恰当的教学模式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率。

1、用新手段激趣、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

在当今信息化高度发展的时代,多媒体教学已成为教学活动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和要素。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和教学方式变得灵活多样。信息化彻底改变了过去单凋死板的课堂教学方式。那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语文课堂教学环节有机结合,信息化条件下的生动有趣的教学形式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我们在教学写景散文类的课文时,为了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大自然的美景。教师可以寻找一些大自然的图片,再配上适合的背影音乐,制作成幻灯片,从而让学生真实、生动地感受大自然的美。通过多媒体技术不仅可以感染学生,更重要的是可以使课堂教学活动生动有趣,调动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爱好,这样就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情趣。

2、注意课堂细节新方法、促进课堂教学效果

长期的应试教育形成了灌输式的教育。满堂灌的课堂上,教师唱着独角戏,学生被动地接受知识。这样的课堂缺少师生互动,课堂气氛沉闷,导致教与学处于对立面,教学效果可想而知。适应新课程的要求,教师必须改变这种传统的教育观念,调动课堂气氛,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学中教师可以设置一些有趣的、带有挑战意味的、悬念式的情境,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让课堂气氛活起来。学生在悬念下产生强烈的探究欲望,就会自觉地去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课堂中教师让学生大胆发言,组织讨论学习,这样课堂气氛活跃,激发了学生的思维,从而能够起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总之,要实现适应新课标要求构建全新的小学语文教学新模式的总目标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在教育教学实践中不断的探索、总结,并形成良好的经验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 《走进新课程》,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2]申小龙《文化语言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

[3]钱霞《注意各个教学环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校外教育,2009,(05)

篇(10)

21世纪是知识时代,是科技竞争和人才竞争的时代。培养适合当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创新型人才的新体系是现代高等学校教学活动中亟需解决的课题。武汉大学物理与技术学院为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对原有教学体系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1充分发挥教学名师的示范作用

学院每学期都组织青年教师去听国家名师的讲课,充分发挥国家教学名师在教学中的示范和引领作用,在教学名师的带领下,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教学团队、物理学专业基础核心理论课程教学团队,先后成为湖北省教学团队和国家级教学团队。

2不断加大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

师资队伍是教学改革取得成功、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的关键。物理学院师资雄厚,学院不仅汇聚了一大批老一辈科学家和著名学者,同时又引进了一批有海外学习、科研背景的优秀青年学者。如今物理学院40岁以下的青年教师占教师总数的1/3以上,如何使青年教师尽快成为本科教学队伍中的骨干,学院制定了青年教师工作条例、青年教师上课的准入制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的参与制等一系列有效措施。(1)严格执行青年教师试讲制。青年教师每承担一门新课都必须经过试讲,由院教学指导委员会和教学督导组专家点评和认定后,才可以讲授该门课程。(2)院督导对青年教师教学进行检查。院督导每学期都会对院全部青年教师(40岁以下)讲授的理论课程进行听课检查,并课后及时与授课教师作沟通讨论,指出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3)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物理学院组织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等活动,院督导对参赛教师的讲课情况进行了点评,就如何上好课,如何备课、如何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如何与学生沟通等问题与青年教师进行教学经验交流,在督导组和相关老教师的指导下,青年教师教学水平普遍提高。

3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教学改革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1)鼓励教师开展教学研究和交流并在政策上给与支持。学院针对教学论文少的现象,制定了教学论文奖励分如同科研文章,校级文章同样计分的政策。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研究的教师经费上给予支持,极大地调动了学院教师投入教学研究的热情。(2)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学改革研究并取得了较好的成果。学院多次召开教师教学经验交流会和对研究生助教进行培训,学院督导老师亲自上台就如何针对学生学风管理、学生学习热情不高,考试不及格率高等问题向青年教师作了经验交流。(3)实行本科教学课程助教制。根据物理学院学科专业的具体情况,学院决定在物理学院本科各专业核心课程中实施课程助教制。助教由具有相关知识储备、责任心强、并有良好的沟通能力的研究生担任。要求助教随堂听课,了解课程进展,每周要进行课外答疑,协助主讲教师改作业,充分发挥助教与本科生年龄相近、易于沟通的优势,作为教师授课的有益补充,增强了教学的反馈度,完善了教学的流程,提升了教学的质量。

4积极开展国内、外合作培养本科生初见成效

(1)与中科院相关研究所联合办学。为探索培养高层次物理人才的创新模式,促进高等院校与科研机构的双向交流与合作育人,充分利用校所双方的智力资源和科技资源,加强双方的全面合作,实现优势互补。我院分别和中科院理论物理研究所、中科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联合创办了“彭桓武班”和“天眷班”,目前在校已有2012级、2013级、2014级三个年级学生。中科院所还有针对性的对“彭桓武班”和“天眷班”同学开设了“理论物理导论”、“原子分子物理导论”、“原子分子物理前沿实验”等课程,这些课程都是由相关研究所派出的教师来给学生讲课,由于有中科院武汉物理数学所与武汉大学相距较近,学生去该所方便的优势,武汉物理数学所特别为天眷班的三年级学生提供适合于本科生的实验平台,开设了“原子分子物理前沿实验”课程,学生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掌握与原子分子物理研究相关的实验方法及该学科的前沿动态,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认识和解释原子分子物理实验现象,并且老师们把他们自己的科研思想及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激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2)加快国际化办学的步伐。学院在办学中引进优质教育资源,加强国内外的交流合作,迈出了可喜的步伐。武汉大学物理学院与美国Duke大学物理系、英国伦敦大学国王学院签定了学生交流协议,2013年至今物理学院已有18位优秀本科生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资助并通过两所学校对交流学生的综合素质及水平的考核选拔到两所学校进行交流学习,目前已有11位同学学成归国。“中法物理双学位班”进展良好。中法理学工学联合培养项目是武汉大学物理与法国里昂一大于2004年开始合作创办的“中法物理双学位班”2+2+2模式,即在物理学院每年的新生中选拔30名左右学生,在武汉大学学习2年基础课程和法语,修满规定的学分,第三年去法国里昂一大学习2年修满规定的学分,达到里昂一大的毕业条件就可获得里昂一大和武汉大学的毕业证和学位证。该项目至今已连续签定了两个五年计划。鉴于以往取得的成果,法方意向继续签订下一个五年计划,并在培养模式上进行进一步的完善,形成武汉大学——里昂一大——法国顶尖的综合类及工程师学校的三级跳板模式。即学生在本科毕业后,成绩突出的学生推荐到法国顶尖的综合类及工程师学校。该培养模式的建立起源于巴黎综合理工,他们看中了中法联合培养项目学生表现出来的卓越和潜在素质,主动和里昂一大方面联系,要求签订协定,将其作为该校在中国招生学生的重要基地之一。总体来说,该项班进入法国最好的和较好的工程师学院的学生人数相对稳定,同时向法国以外的其他国家求学的学生也有所拓展,2013、2014年中法班毕业生全都被相关大学录取继续深造。

上一篇: 教学活动设计论文 下一篇: 个人理财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