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6: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幼儿学前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近年来,以大学生志愿者“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我们一直在进行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践探索。2012年1月,在南京晓庄学院史爱华教授教育部课题《全纳教育视域中农民工子女学前教育》的引领下,南京晓庄学院共组织207名学前教育专业的学生,利用寒假面向家庭周围的学龄前留守幼儿尝试开展短期义务支教;2012年3月,全纳式农村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验基地落户江苏海门市海门镇,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志愿者与当地大学生村官共同开展了一系列留守幼儿的帮扶活动;2012年7月,经过严格培训的留守幼儿义务支教团奔赴西宁开展了为期10天的支教活动。这一次又一次的实践可以说都是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大胆尝试,也为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此类社会实践积累了丰富经验。经过长期的实践摸索,南京晓庄学院在留守幼儿支教实践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项目化管理下的以课程资源、志愿者团队、组织保障体系“三位一体”的支教实践模式。
(一)丰富的支教课程资源
非正规教育有别于非正式教育,是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系统而又灵活的教育活动,教育目的具有实用性和直接性。而大学生志愿者要想利用社会实践中支教活动的平台面向留守幼儿开展非正规学前教育,就必须保证支教活动的系统性、计划性。这就要求大学生志愿者在深入农村支教时要改变以往只重形式而忽视内容的状况,努力提升支教质量,在这一过程中以科学合理的课程资源为依托,将是非正规学前教育开展的有利保障。首先,从留守幼儿成长的实际需求出发创编的支教教材使得支教内容有章可循。2010年南京晓庄学院史爱华教授领衔创作的《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就是一套专门面向3~6岁农村留守幼儿的教育丛书,《全纳式学前教育资源》为教学用书,《全纳式学前教育读本》为幼儿绘本。这套丛书为参与支教活动的志愿者提供了丰富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资源。幼儿绘本中的内容均为原创,包含了以儿歌、童话故事、配画等为呈现形式的36个主题内容,可以用于不同年龄阶段的留守幼儿教学活动;教学用书则以“零培训”为特点,简单易懂、易于掌握,既能有效指导志愿者的支教活动,又适用于留守幼儿的家庭教育。其次,学前教育专家团队的指导和帮助使得以大学生志愿者为实施主体的支教过程科学、规范、有序。不同年龄阶段幼儿心理的把握、课程实施过程中各环节的设计、教学资源的灵活运用、教学效果评价等都是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部分,在这些问题上,学前教育专家的理论支撑和经验指导,有效的弥补了大学生志愿者在支教过程的众多不足,对大学生志愿者开展留守儿童支教有着巨大的帮助。
(二)专业化的志愿者支教团队
以大学生支教为载体的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过程中另一关键就是支教主体的专业化。一方面,非正规学前教育的实施要求支教主体拥有学前教育等专业知识理论的储备和支撑;另一方面,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要与专业理论知识紧密结合,要通过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有机结合起来,构建“学习———实践———学习”的良性机制,实现“专业性社会实践活动的双重作用———实践中的思想教育和实践中的专业学习”。在这两方面的激发和要求下,学前教育专业化的志愿者支教团队应运而生。我校留守幼儿志愿者支教团队主要由学前专业在校学生、大学生村官和苏北计划志愿者三部分组成。其中,学前教育专业在校大学生是支教团队的主体,既可以方便地接受系统培训,本身又有着专业的理论支撑,可以更加全面深入的掌握课程资源,因此承担着主要的支教任务;大学生村官和苏北计划志愿者则是支教团队的重要补充,这部分志愿者平时的工作生活与当地的留守幼儿有着各种联系,了解留守幼儿的生活环境、家庭背景等,对于支教活动的开展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同时后者与前者相比在支教时间上存在这很大的灵活程度,在留守儿童非正规学前教育整个过程的持续性和深入性方面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学分制”管理下的组织保障体系
留守幼儿的成长是动态的过程,而大学生志愿者却在不断变更和流动着。要切实加强大学生志愿者支教留守幼儿这一工作的持续性和有效性,保证留守幼儿非正规学前教育实施的系统性、计划性,还需要一个强大的组织保障体系,并建立具有时代特征的大学生支教留守幼儿的长效机制。南京晓庄学院将大学生社会实践纳入“学分制”管理体系,由校团委、教务处和专业院系共同牵头,对社会实践的组织管理、目标要求、内容形式、学时学分、成绩评定等方面都做了明确规定,真正实现了大学生社会实践课程化管理。面向留守幼儿的大学生志愿者支教实践在学校团委的直接组织和管理下,从实践基地落实、实践队员招募到实践项目资助、实践奖惩等各个环节都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实践的目标要求、内容形式则由学前教育专家团队审核把关,保证实践活动的专业科学、系统灵活;每一次的实践执行由院系专业的指导老师带队,制定详尽的实施方案并按时保质落实到位;实践的考评奖惩由校团委、教务处和相关专家领导组建的考评工作组共同完成。而对于实践过程中基地的建立、维护和经验总结、成果推广等方面,则要充分发挥志愿者、学校、社会各方的优势,形成固定的支教基地与较好的舆论氛围,保障支教活动的进一步巩固和深化。
古人有云,“树木以天,以致其性。”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因此,学前教育就必须要遵循儿童的成长规律以及孩子智力开发的规律,但是,很多家长或者教师在教学中,都把幼儿当做小学生来对待,教学中,过早地开发了他们的智力,让孩子们提前进入到小学阶段的学习当中,这样会导致幼儿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还会让孩子们从学习之初就产生一种强烈的厌学情绪,教师们“费力不讨好”,孩子们也会越来越不爱学习。
(二)学前教育的“小学化”,也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
在一定程度上还会危害孩子们的身体健康。学前阶段的孩子们一般都处于长身体的阶段,他们的机体和神经系统都比较弱,这也决定了他们还不能静下心来去学习,学前教育的主要形式是以游戏为主,这也是由幼儿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的身心特点所决定的。但是,一旦学前教育开展小学化教学,会让儿童提前进入到小学阶段,强制儿童长时间集中自己的注意,这样会导致他们的大脑容易产生疲劳感,在一定程度上会对他们的神经系统造成伤害,让孩子的表情变得呆板。此外,让孩子过早过多的进行规范性的学习,也不利于孩子肌肉和骨骼的发育,也会导致幼儿近视、驼背等。无形中加重了孩子们的心理负担,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了一定的危害,也不利于儿童在以后的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态度,可谓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二、有效抑制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对策
(一)要端正教育教学的态度,正确认识幼小的有效衔接
作为家长或者教师,在教学中,要能够端正幼儿教育教学的方法,要不断地学习和掌握一些关于幼儿教育的基础知识,主动地去了解幼儿教育的主要发展目标。在教育儿童的过程中,要尊重幼儿以“玩”为主的天性,根据幼儿的心理发展以及生理发展的特点,利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教育教学。此外,幼儿园也应该遵循学前教育的规律,不要盲目地去追求对儿童的“教学识字和演算”的培养,应该把主要的注意力放在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等方面,拓宽孩子们的兴趣范围,同时还要积极地培养幼儿的探索精神和主动学习的精神。根据教育部的规定,要想有效地开展学前教育,要严格遵守学前教育绝不能“小学化”,要根据教育教学的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做好幼小衔接工作,让孩子们在什么阶段接受什么样的教育,这也是每一位教育者应尽的义务。
(二)不断地强化保教队伍的建设
为了有效地避免学前教育出现“小学化”倾向,就需要组建一支数量足够且综合素质过硬的幼儿保教队伍。要严格按照持证上岗的要求。按照“一教两保”的具体要求分配合格的教导员,把幼儿教育放在首要的位置,从源头上有效地防止“小学化”的倾向。逐步完善园本的教研制度,鼓励教师多参与一些具体的教育实践,不断地开展一些园本的教研活动,让教师们在实践活动中积累一些丰富的学前教育经验;严防“小学化”的教改研究,提高幼儿保教的质量。因此,要想让儿童接受更好的教育,打造一支业务知识过硬的学前教师的队伍来。
(三)要改变家长的教育理念,实现家园共育的目的
家园共育是保证幼儿健康成长的基石,同时也是幼儿园工作的重要环节之一。孩子们能否茁壮成长,关键就要看家园配合的默契程度,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也是老师和家长们的共同愿望。正因为如此,家长们的教育观念也会直接影响到幼儿园教育工作能否顺利地开展。因此,做好家园联系,改变家长的教育观念,提高家长对幼儿阶段教育的认识,都能为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后盾。比如,幼儿园要定期开家长会,教育者要经常与家长进行沟通,共同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的规律,向家长宣传国家学前教育的一些规程和制度,帮助家长树立起科学的幼儿教育的理念,纠正“小孩上幼儿园主要就是学习基础知识”的错误观念,坚持家园教育的一致性,利用家长的教育影响力来帮助和改善幼儿阶段的教育小学化倾向是非常重要的。
2.农村幼儿园办园条件匮乏。一方面,农村幼儿园的物质条件比较匮乏,根据1996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教育委员会令(第25号)“幼儿园应有活动室、儿童厕所、盥洗室、保健室、办公用房。户外活动场地,配备必要的游戏和体育活动设施,桌椅、玩具架、盥洗卫生用具,以及必要的教具、玩具、图书和乐器等。幼儿园的教具、玩具应有教育意义并符合安全、卫生的要求。”现在农村的幼儿园远远达不到要求,农村幼儿园的校舍很大部分是农村的民舍改建而成的,没有专门的幼儿园校舍;幼儿园的活动场地很小而且很多不合格;幼儿园的厕所和盥洗室达不到合格标准;幼儿园的玩具和器械十分缺乏。农村幼儿园物质条件远远比不上城市幼儿园。另一方面,农村学前教育的师资条件不足。农村幼儿园现在师资严重不足,幼儿园师幼比例远远超过城市幼儿园师幼比例。农村从事幼教的老师绝大部分学历不高,处于中专以下水平;极少幼儿园教师接受过正规的学前课程教育,同时由于经费的原因,这些幼教老师在职培训的机会十分有限;老师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教育方法也相对单一,教育手段比较陈旧。与城市相比,很多农村幼儿园大多没有配置保育员,这些幼教老师既要充当教师,又充当着保育员。这些因素严重制约了当今农村学前教育的发展。
3.大量的留守儿童导致开展家园合作面临很大困难。《幼儿园工作规程》明确指出:“幼儿园应明确与家庭配合,共同担负起教育幼儿的任务。”但目前由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区域不均衡,大量的农民工离开家外出务工,同时中国长期的城乡二元制以及社会对农民工的不公平待遇,随迁子女教育问题没有解决使广大农民没有办法带孩子一起进城,造成了现在中国农村大量的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不可避免。由于留守老人本身就体弱多病,再加之其受教育程度有限,几乎没有足够的精力和恰当的教育方式来教育管理孩子,更多的是采取放任型的管理方式。由于祖辈年迈,体弱多病,留守儿童身心发展尤其是心理发展情况他们也无心顾及,家庭教育出现的严重失衡和真空现象造成幼儿园很难和家庭有效配合,开展家庭教育工作就更无法进行。
4.对学前教育目的认识出现偏差。出现了几种误区:一种是把学前教育看成简单的托管工作,把幼儿园老师的工作简单理解为照顾孩子。另一种是自己忙农活,没有时间照管孩子把教育孩子当做老师的事情。还有一种,现在的农村幼儿园教学“小学化”现象严重。由于农村家长和幼教老师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误区,很多人把学前教育当做小学教育的预科,认为汉语拼音,生字以及数学加减法是幼儿园教学中的重点。因此,农村幼儿园的教育教学“小学化”现象十分突出。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剥夺了孩子幸福的童年,让孩子失去幸福感,违背了幼儿成长的规律,破坏了教育的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妨碍了孩子们的健康发展。
二、解决农村学前教育问题的建议
1.国家应加大对农村学前教育的资金投入与指导管理。农村学前教育长期处于教育体系的边缘,国家公共教育经费中仅有1.3%用于学前教育,而其中主要用于城市和县镇公办园,农村学前教育基本不属于国家财政资助范畴。农村幼儿园的日常运转基本靠经营者投资或收费维持,致使不少农村幼儿园的发展举步维艰。[3][4]因此,国家应该加大在学前教育特别是农村学前教育的投入,把发展农村学前教育与新农村建设联系起来,农村学前教育应成为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1)各级政府应建立专门的农村学前教育机构,明确这些机构的职责,建立章程,完善制度,用章程去规范农村学前教育工作,用制度去提升农村学前教育质量。(2)各地政府应坚持普惠性原则,加快建设一批高质量同时收费符合当地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幼儿园。(3)应加大幼儿教师在编的名额,充分保障幼儿教师的地位和收入。与此同时,对民办园一定程度的纳入政府管辖范围,对其进行一定的资金或硬件设施的投入支持。(4)政府部门应该采取多种手段,通过各种途径,比如定期进行科学育儿讲座,在农村地区进行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宣传,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使农村家长了解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了解幼儿发展的规律,为农村幼儿教育发展营造良好氛围。
2.加强农村幼儿园师资建设。根据“理论培训持证上岗,实践研究提升能力,城乡联动共同提高”的农村学前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路,[5]我们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农村幼儿教师的质量:(1)提高农村幼儿园教师的准入门槛。农村幼儿园教师上岗时必须要具有幼儿教师资格证,同时必须对新入职的幼儿园老师进行入职培训。选拔一批高素质的老师从事农村幼儿园教学。(2)对于已经入职的幼儿园老师,可以和当地的高等院校进行合作,采用“顶岗实习”的方式,一方面让学生有机会去实习,另一方面也可以对老师集中起来进行在职培训。(3)切实提高农村幼儿园老师的地位和待遇。国家应保证在编农村幼儿园老师的待遇不低于当地教师的平均待遇,非在编教师,也应保证其获取编制的机会,提高农村幼教老师的收入,培养和留得住一批高素质的农村幼儿园教师。
二、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实践情况分析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幼儿教育,幼儿体育游戏自然是专业重要学习内容。由于中职学生对幼儿接触太少,实践经验严重缺乏,如何在没有实践对象的情况下,提升幼儿体育游戏的设计操作水平,这是中职学前教育师生不得不面对的重要课题。
(一)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开展现状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已经将体育课程定位为“公共必修课”,专业特色并不显著,学生对体育公共课的热情并不高,这对幼儿体育游戏设计造成不便。中职学前教育大多为女生,由于身体基本定型,心理和神经系统也早已处于稳定时期,这些客观原因也会导致学生对体育游戏设计操作的排斥。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得不到足够重视,其实践训练就显得乏力。由于幼儿教育中游戏是重要内容,开展游戏活动对幼儿健康成长意义重大。这就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提高认知水平,从未来实际教学需要考量,提升实践训练强度。但由于各种主观、客观原因的共同作用,很多学生对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应用缺少热情。有些学生对正常体育运动都不愿意参与,对幼儿游戏创编不是随便应付,就是抄袭借鉴,不能调动情智积极投入,课堂研究气氛较弱。
(二)幼儿体育游戏对学前教育学生素质的要求
幼儿体育游戏包括设计和组织两个部分。在游戏设计时,要注意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的特点,掌握设计原则。注意激发幼儿身体活力和智力,增强幼儿身体协调性和灵活性,培养幼儿良好意志品质。在游戏组织时,中职学前教育教师要注意按照游戏规则操作,安排学生进行相关实践训练活动,并将相关知识技术传授给学生,注意监督学生操作游戏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实践进展情况给出改进意见。
1.学生处理教材能力要求幼儿体育游戏设计要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这就要求学生能够认真研读教材。处理好课内和课外的关系。虽然教材上的相关游戏设计带有普遍性,但实践效果如何还需要等待验证。学生要面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教材内容未必能够实现全覆盖。这就需要学生能够科学处理好教材文本内容。让课内课外实现有机结合,做好教学方案的预设,为顺利实施体育游戏做好铺垫。
2.学生设计游戏能力要求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学会体育游戏的设计和创编,需要对设计对象进行深入研究。因为不同年龄段幼儿身体素质存在差异,即使同一年龄孩子也有个体差异和性别差异,这些客观因素都需要引起体育游戏设计者的高度关注。游戏涉及力量、耐力、速度和灵敏性,只有全面衡量幼儿发育水平、运动水平、智力水平,才能制定游戏操作规程。这就要求学生能够从不同角度入手,找到创编幼儿体育游戏要领,全面落实游戏创意。
3.学生组织教学能力要求幼儿体育游戏的正常开展,需要幼儿教师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因此,对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而言,提升自身组织能力,自然是势在必行。组织能力一般包括:讲解能力、示范能力、指挥能力、分析纠偏能力、评价能力等。在实施幼儿游戏时,要给幼儿讲清游戏规则和技术要领,要给幼儿做示范,让幼儿来模仿,还要用清晰的口令指挥幼儿活动,要对游戏过程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加以纠正,最后要对幼儿游戏活动情况加以评价,有效激励幼儿参与游戏的热情。
三、加强幼儿体育游戏在中职学前教育教学实施的对策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都是幼儿园准教师。在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方面加大训练力度,在幼儿游戏操作能力方面提升实践强度。这不仅是中职学前教育专业需求,也是应对未来挑战的重要战略准备。中职学前教育因为存在诸多客观主观因素影响,对体育课程缺乏足够重视,对幼儿游戏创编操作更是表现淡漠,这都给未来从事幼教工作造成隐患。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习要根据学生特点,开设幼儿体育游戏专业课程,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消除一些负面影响,提升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实践等级,为将来顺利从教打下坚实基础。
(一)科学预设,制定切实可行课程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课程,要制定明确的幼儿游戏开展能力培养指标,体育教师在教案设计时,也要有具体详细的教学目标,科学安排教学进程。还要根据学生实际设计具体实现训练计划,并制定配套的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通过考查学生学习效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中职学前教育专业生源本来就不够优秀,学生学习习惯存在一些短板,学生年龄都不大,产生惰性是很自然的事情。特别是一些女生对体育课本来就有排斥态度,制定科学考核方案,能够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二)改变观念,树立远大的职业努力目标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有比较独特的专业特征,因为学生未来要面对几岁的幼儿这个特殊的群体,要让学生建立幼儿观的确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要从转变学生观念开始,加强思想教育,向学生展示幼儿心理和生理发展特点,要指导学生查询相关资料,了解幼儿各种突出表现,为幼儿体育游戏创编创造良好条件。教师要采用各种方式开展职业教育,鼓励学生既然已经选择了中职学前教育,就要坚定职业信念,并通过具体行动来践行理想和志愿。
(三)提高操作能力,加强课堂教学能力培养
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在从事幼教工作进行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时,需要具备一些基本的技能。
1.课堂教学计划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要根据幼儿实际设定。首先要考量幼儿基本情况,对幼儿的走、跑、跳、爬和平衡等情况要有清晰把握。从训练幼儿速度、耐力、灵活性、协调性等方面入手设计游戏,锻炼幼儿身体反应能力和感受能力,要让幼儿能够从运动体验中感知生命教育、社会教育,建立集体观念,增强自我认知能力和勇敢精神。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要通过理论课向学生传递制定教学计划的方法,注意从游戏选材、游戏系统性等方面加以引导。幼儿游戏自然要考虑幼儿年龄特点,照顾多数幼儿的需求。游戏设计要有一定的系统性,注意游戏衔接要自然,体现循序渐进原则。还要注意与其他体育运动内容相协调。
2.游戏设计方案幼儿游戏设计方案要体现出较强可操作性,必须要注意体现游戏设计的几个原则,同时还要注意提升针对性。首先,是游戏情境设计要有趣味性。幼儿注意力很容易分散,游戏自身兴趣性一定要强,这样才能牢牢吸引幼儿关注。像打电话、照相机、猜猜我是谁、杯偶等。其次,是增加游戏的竞赛性。幼儿也有较强的好胜心,采取分组对抗的形式开展游戏,幼儿兴趣也会被充分激发出来。像投球、猜谜、竞速、跳高等。再就是科学使用游戏器材。游戏需要有一定器材辅助,在器材选择时,要注意器材的色彩和形状,用较强视觉冲击吸引幼儿,像跳马、排球、捉迷藏等。
(四)提高管理意识,提升学生组织教学能力
幼儿体育游戏设计操作实践中,需要幼儿教师有较高的课堂组织能力。幼儿虽然年龄小,但并不好管理,有时候他们根本听不懂教师的话,也不会按照教师的安排去做。因此,中职学前教育专业体育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组织管理能力,通过多种有效管理方式实现课堂管理。
1.示范规范管理幼儿年龄太小,但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在幼儿体育游戏操作实践时,幼儿教师要进行多次示范,给幼儿作出榜样,幼儿才能完成游戏操作。要注意对幼儿进行规范要求,讲清游戏操作要领,指导幼儿进行游戏操作。中职体育教师要注意给学生做好示范,对学生进行规范管理,有些地方需要手把手地教授。
2.教学方法培养中职体育教师要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口令训练。由于中职学前教育专业大多是女生,口令指挥自身就存在很多障碍。所以,教师要专门进行口令训练。要让学生喊得响亮干脆,克服胆怯羞臊心理。还要结合形体语言来配合口令指挥,要学会对游戏进行解读分析,对游戏中幼儿表现进行评价激励。
音乐与舞蹈总是紧密相连的,舞蹈音乐可以使幼儿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使人们仿佛身临其境,更容易激发出创作者的灵感。音乐是舞蹈的灵魂,是幼儿舞蹈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因此,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必须要结合舞蹈作品的物形象、场景、舞蹈主题、题材、创造意图等进行设想,力求使儿童舞蹈达到良好的舞台效果、营造良好的舞台气氛、引起观众的共鸣,明确幼儿舞蹈音乐选择的目的,使音乐贴近幼儿的实际生活,旋律优美,节奏感强,音质较高,能够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
1.2选择儿舞蹈音乐应当遵循的原则
1.2.1舞蹈音乐情绪要和舞蹈内容、情绪相符。幼儿通常比较直观与感性地去理解事物,对于大多数的音乐来讲,幼儿往往只能够分辨出十分明显的音乐情绪,因此选择的舞蹈音乐一定要能够充分体现出舞蹈的内容以及情绪,如果舞蹈音乐与舞蹈的内容和情绪有很大差别,就会使幼儿误解舞蹈的情绪。例如:一个学生要编排一个与孩子们吹泡泡相关的幼儿舞蹈,选择了《我爱洗澡》作为背景音乐,这首歌曲表达的是孩子们洗澡时候的欢乐情绪,与吹泡泡关系不大,因此这样编排出的幼儿舞蹈内容与音乐情境存在较大差异,给幼儿造成了误导。1.2.2音乐节奏要和舞蹈动作节奏相符。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节奏保持一致会使幼儿在舞蹈表演时比较容易做到动作的整齐划一,舞动动作会十分流畅,如果音乐节奏和舞蹈动作节奏不一致会使幼儿表演舞蹈动作使手足无措,也不利于舞蹈情感的表达。例如:旋律优美、意境高雅的儿童音乐《虫儿飞》如果搭配以跳跃为主的快节奏舞蹈动作,会使人感觉别扭,完全看不出舞蹈想要表达的内容,但是,如果换以节奏轻快活泼的《虫儿飞》,就可以实现音乐和舞蹈动作的完美结合,收到不错的效果。1.2.3音质品质要高。音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幼儿的视听感受。选择一首音质好、旋律优美的幼儿歌曲,可以使幼儿沉浸在歌曲之中,感受一种别样的美,但是选择一首音质差的幼儿歌曲,高音尖锐,低音轰鸣,杂音不断,不但不能够给幼儿带来美的享受,反而会影响幼儿的听觉效果。
2编排适合幼儿舞蹈的动作
舞蹈动作是舞蹈的第一要素,因此在确定了舞蹈题材之后,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根据舞蹈的内容着重进行舞蹈动作的编排,这个环节也是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实践中出现问题最多的环节,需要注意以下几点:一:舞蹈动作编排要善于模仿。在幼儿舞蹈中,模仿占有很大的比重,学前教育专业学生要在舞蹈创编过程中细心观察,对周边事物进行分析,从中提炼出合适的舞蹈动作,并结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寻找可以加以提炼的素材,如果学生能够真正静下心来进行揣摩,就会发现无情无尽的创作素材。二:幼儿舞蹈的动作创编可以从民族民间舞的动作中吸取营养。民族舞蹈以及民间舞蹈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对其进行提炼定能够找到适合儿童的舞蹈动作,同时,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也可以根据幼儿的思维方式以及生理特点等,将成人舞蹈动作加以简化与改造,使其变成适合幼儿跳的舞蹈动作。三:借鉴木偶戏等其他艺术,从中寻找适合幼儿动作的素材。我国的文化艺术作品多如牛毛,从电视、画报等中都能够寻找到既具有幼儿特点,又具有时代气息的动作,将其加以提炼和美化,又可以创作出很多有特色的动作。
3学会发挥幼儿编舞的主动性
幼儿对于这个世界以及周围的事物有自己的看法与主张,学前教育专业学生不应当漠视孩子的想法或者对孩子的想法进行打压,要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对舞蹈的看法,鼓励幼儿参与到编舞的过程中来,发挥其主动性。例如:编排舞蹈《春天》时,对于“种子发芽”这个动作,不同的孩子会有不同的表达方法,有个孩子伸展开双臂,有个小朋友踞起脚尖,有个小朋友使劲往上跳,学前教育专业学生可以将这三个动作编排成一个种子从土里发芽的场景,这样既可以生动形象地表达种子发芽蓬勃的生命力,又可以让孩子参与到舞蹈的创编过程中,使孩子在获得童真童趣的同时,增加其自我成就感。
尽管人们对学前教育的认识已经不断深入,学前教育的重要性已经不断深入人心,但对学前教育本质的理解仍然存在着众多的偏差。部分人仅把学前教育认为是学龄前的托儿教育,忽视其教育实质,这导致了对学前教育的理解与时代不相匹配。学前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开端,要把新时期的要求与学前教育的发展相结合。传统的学前教育在目标上、内容设置上普遍重智轻德育,重认知轻人格个性、责任感的培育,忽视儿童情感、习惯、态度、社会性、沟通、兴趣等能力的培养。而学前教育发展处于领先水平的国家,更注重培养幼儿这些能力。例如美国学前教育机构的目标之一是鼓励儿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他们能够表达自己的需要,学会与他人分享与合作。无独有偶,德国对学前教育的理解是孩子生活在一个互动的空间和生态环境中,需要建立与同伴、成人、社区、文化、自然、社会等的良好关系。
2.缺乏强有力的制度予以规范
目前,相对于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而言,学前教育的立法层次偏低,前三者均有全国性的法律作保障,而学前教育仅处于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第四层次。显而易见,学前教育与其他层次的教育在法律规范上还有相当的距离。近十几年,我国先后出台《幼儿园管理条例》《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关于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政策,体现出政府对学前教育发展的重视,但这些对于整个幼教事业的发展仍缺乏强劲保障力和执行力。其次,随着办园模式的多样化,民办幼儿园兴起,对创办幼儿园准入机制缺乏严格的必要监管,导致部分幼儿园硬件设备较差,卫生服务安全不到位,教学管理滞后,教师引入不规范等,这直接导致个别不良后果的发生。
二、促进学前教育有序发展的途径
1.公办幼儿园、民办幼儿园齐头并进,规范收费标准
公立幼儿园在办学规模、师资投入、教育质量、安全保障等诸多方面都是民办幼儿园无法比拟的,这也是当前公立幼儿园入学资格难求的重要原因。公立幼儿园在学前教育发展中地位举足轻重,应发挥公立幼儿园的带头作用,倡导多种办学模式,推动学前教育的长远发展。同时,要积极引导民办幼儿园的发展。加强政府干预管理与幼儿园自主管理相结合,明确各自职责与权限,加强双方交流反馈,依法开展管理活动。同时,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措施,如减轻税负、冠名宣传、减免租金等方式,引导、鼓励具有良好社会责任感和知名度的企业投入学前教育,发挥大企业的优势,扩大投资主体多元化。规范收费标准并不等同于要求公办幼儿园和民办幼儿园采取相同的收费标准,因为公办与民办两者在性质上的根本差异,使得难以以统一标准去衡量。所谓规范,指的是在收费定价过程中,物价局严格把关,收费要与幼儿园整体水平及实力相适应,使价格符合办园者的利益,同时兼顾消费者利益。为此,政府部门应建立一套能有效测评学前教育成本的检审标准,同时对幼儿园评定等级,根据综合结果来制定收费标准,推行优质优价。对于一些特色幼儿园,如办有各种特长班,收费标准应有弹性,在收费定价中应有浮动空间,幼儿园可以根据情况在规定范围内自行调节。
2.注重学前教育质量管理,加强幼师师资队伍建设
教育质量的改善与教育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息息相关,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提升教育质量的重要途径。首先,在人才引入方面,要扩大招聘的范围,开拓人才来源渠道,丰富应聘者的教育层次,对求职者严格甄选,明确考核标准,同时必须要求从业人员具备幼师教师资格证,从源头上确保质量。其次,加大在职教师的培训力度,完善考核机制,同时评定职称,为教育者提供可以晋升的职业发展通道。再次,改善幼师的工资福利待遇。目前,幼师的待遇不理想,特别是公办民办教师待遇差异大,这不利于教师稳定性,也不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最后,转变社会对幼教行业的认识。目前幼教工作者的社会地位明显偏低,人们对幼教工作者的评价普遍不高,多数幼教人员被认为是学习成绩差而无奈选择该行业。这些不利于幼教事业发展的社会舆论,阻碍了优质人才进入的通道。解决好培训、晋升、福利、社会保障、社会认同等问题,才能有效促进幼师队伍的可持续发展。
3.合理分配财政投入,制定明确的办园准入机制,加强外部监督与监管
财政投入的力度,在短时间内可能难以发生巨大变化。为此,合理运用有限的财政投入,对解决学前教育投入问题更有意义。投入的不合理,会阻碍学前教育的发展,同时,应该提高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率。有效分配财政投入,需要探寻分配方式与分配尺度。可以通过设立一些专项基金来扶持学前教育的发展,以奖金形式替代补助,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奖励达到标准的幼儿园。在分配投入时,可以优先考虑惠普性幼儿园的需求,将财政投入与民营资本相结合促进幼教发展。要完善民办幼儿园的审批标准,明确民办幼儿园的办学规模、硬件设备的准入、师资与保育队伍等方面的标准。对于符合条件或限期整改能够达到标准的民办幼儿园颁发资格认定证书,并纳入幼儿园等级评定管理体系,同时取缔无证幼儿园、非法民办幼儿园。要强化外部监督,通过社会舆论的力量来规范幼儿园的行为。对于幼儿园不正规、违法的行为,可以通过媒体进行曝光,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促进幼儿园的规范管理。如美国政府就与一些专业组织合作,完成对学前教育的监督与评估工作。
幼儿期的语言习得源于听说,也就是口语交流,而读写能力则需要幼儿的智力发展到一定水平、才可以在听说的基础上获得发展,第二语言习得也不例外。幼儿期作为语音发展的关键阶段,使其更容易获得第二语言觉知。如果这一时期幼儿有足够的机会进行听说训练,不仅有益于培养其语音意识,也将成为其进一步交流的基础。其中“说”不仪反映了幼儿对语言信息的理解和幼儿外语信息加工水平,同时也是幼儿运用外语的主要形式,体现了语用价值。因此,对幼儿英语听说能力的培养不仅是幼儿英语教育的重心,也是衡量幼儿英语教育水平的主要指标。
(二)交流能力是幼儿英语教育的关键
充足的运用是第二语言习得的重要基础,相关研究认为幼儿的英语学习必须在运用中进行。由于幼儿的学习离不开日常生活整合,因此在生活中进行英语会话练习是幼儿英语语言习得的重要手段。所以必须加强以听说为基础的幼儿英语语用能力也就是交流能力,这也是幼儿英语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
(三)多元文化意识和知识是幼儿英语教育的深层次要求
通过幼儿英语教育,丰富幼儿的多元文化知识,培养其多元文化意识,是学前英语教育的深层次要求。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幼儿在学习英语的同时需要通过不同途径对异域文化和风俗习惯进行了解,逐步培养幼儿的多元文化意识以及开放和兼容性格,有利于培养幼儿合作精神,以适应全球化发展的要求。此外多元文化教育也是对外语教育本身提出的更高要求,使其脱离英语作为单纯的语言工具的狭隘范围,从而使学前儿童的英语学习具有更为广泛的价值。
二、幼儿外语教育对教师的基本素质的要求
教师在幼儿外语教育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面对内心世界丰富多彩的儿童时,如何调动他们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参与意识,比知识的传授更重要,因此英语教师必须具备包括专业知识在内的综合素质。
(一)心理素质
首先,学前英语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观察能力和敏捷的思维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对幼儿的表情和以及行为上的变化进行及时准确的捕捉,并依据这些变化对教学活动的方式、方法进行相应的调整,进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并将其思维时刻引向教学活动的中心。其次,学前英语教师必须具有富于感染力性格魅力。学前儿童的英语学习以形象思维为主,这就需要英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扮演导演和演员的双重角色。在教学中英语教师要像演员一样富有感染力,通过综合调动语言、体态、表情等各种要素以引起幼儿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最后,教师要对儿童有一颗爱心,在教学过程中必须要用心灵来感受和理解儿童的内心世界,并依此为情感基础,真正与儿童建立起密切的情感联系,以情感体验为纽带使儿童获得学习知识的快乐感。
(二)语言素质
首先是英语知识。任何语言都是由形式和意义两个部分组成一种符号系统,并由二者的相互关系构成语言系统。因此不论通过何种方式进行英语学习,都不可避免地要去结识相应的语言规则,同时还需要学习和掌握构成该语言的语音、词汇、语法等各项基本要素,因此英语知识是一个幼儿英语教师的必备素质;其次是英语技能。英语技能包括听、说、读、写、译五种基本技能。这些技能不仅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目的,同时也是英语教学的主要手段。而其中的听说能力对于学前英语教师更为重要,毕竟听说能力开发是学前英语教育的重心;最后是文化背景知识。语言运用能力是幼儿英语水平的重要的标志。而其不可避免地会受到文化背景的影响。因此学前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深厚的英语基本技能还需要了解英语母语社会的文化。实际上,学习语言与了解相应的文化也是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
(三)教育理论和技能素质
作为一名优秀的学前教育工作者,学前英语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还要具备扎实的教育理论和技能素质。首先幼儿英语教师要具备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学前教育理论知识,包括学前心理学、学前教育学、学前卫生学以及学前组织管理学等知识。只有掌握这些知识,才能能根据儿童智能发展特点和外语知识特点进行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是要掌握幼儿教育的基本技能。例如,幼儿英语教师要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和舞蹈知识,在教学方面要具有边弹边唱、伴奏、编舞的能力和音乐教学的技能技巧。
三、幼儿外语教师培养的基本策略
(一)英语教师的幼教化
1.培养思路
幼儿英语师资问题是影响着幼儿英语启蒙教育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鉴于社会上闲置的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数量较大,可以作为幼儿英语教学的重要师资来源。但她们绝大多数不是幼儿师范毕业,甚至不是师范专业的毕业生。这一群体的优点是具有良好的外语基础,缺点是不熟悉幼儿教育。针对上述情况,可以考虑此类闲置的英语人才经过适当的培训后充实到幼儿英语教师队伍中去。
2.培养方法
一是聘请幼儿英语教育方面的专家、教授以及优秀的幼儿英语教师,对这些毕业生进行岗前培训。培养重点放在幼儿英语教师必备的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上。二是组织幼儿英语教学方法的培训和研讨,积极引导他们进行教学方法、教学技巧、教学手段运用的创新设计和实验。
3.培养目标和要求
首先,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力求简明、实用。如:基本知识以学前心理学、教育学的实际应用为主;其次是双基训练和教学实际相结合,培训活动尽量放在课堂上,通过授课教师与培训学员教学互动,促进学员感知和领悟所学知识;最后是学员在工作中提高的能力,例如如何多向其他教师学习、观摩,这是学员上岗之后逐步成熟的又一捷径。
(二)学前教师英教化
1.培养思路
随着学前教育的迅速发展和幼儿园英语课程的普及,幼儿英语师资短缺问题十分突出。而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每所幼儿园都配备专职的英语教师并不现实,解决的另一条途径就是对部分在职年轻的教师进行英语技能培训,也就是“学前教师英教化”。这种方式为解决幼儿英语教师短缺提供了新思路,并有助于教师与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的进行英语交流。
2.培养要求和方法
首先在培训内容上坚持基本性,实践上坚持速成性。我国的幼儿教师多为幼师毕业,通过系统培训,胜任幼儿英语教学不存在任何问题。唯一的欠缺就是英语语音基础和英语教学方法。因此,具体培训内容应以此为重点,保证培训质量和实用性。其次在培训时间和培训方式上,要考虑幼儿园的工作特点,采用节假日培训、邀请专家上门培训以及到先进幼儿园观摩学习等多种方式灵活进行。
(三)幼儿英语师资正规学历教育
幼儿英语师资正规学历教育是最终解决幼儿英语师资问题的根本途径。目前,部分大学已经开设了“学前英语师资专业”。这些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不仅注重幼师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同时还对英语课程学习进行重点强化。在课堂教学上较多采用“模拟教学”的方式,注重学生的实习和实训。在设置内容丰富、贴近幼儿英语教学实际的校内学习和实践活动外,还鼓励学生积极到幼儿园进行教学实践活动。经过这种教育模式培养的毕业,具有较强的综合素质,毕业后完全能胜任幼儿英语教学工作。
(四)幼儿英语教育科研及教研活动
幼儿英语教育科研及教研活动是提高幼儿英语教师教学能力的有效方式。通过相关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幼儿英语教师教育理论水平和教学实践能力,同时还能及时了解幼儿英语教育的最新动态。教研活动的内容和形式力求丰富多彩,通过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教学与科研水平。
四、学前双语教育师资培训应该注意的问题
(一)教师培训与资格认证
学前双语教育师资是幼儿园理想的英语教师,也就是幼儿教师英语化,英语教师幼儿教育化。而打破单一的教师培训体系,实行幼儿教师培训一体化,将幼儿教师的职前与在职双语教师培训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并建立多样化的幼儿双语教师培训体系,为幼儿英语教育质量的提升提供师资保证。持证上岗是目前我国对幼儿教育的明确要求,因此,教育行政部门应该及时出台“幼儿园英语教师任职资格”方面的文件,对幼儿英语教育的师资规范问题进行界定。
(二)将培训与研究结合
相关教育研究的进步,是幼儿英语教育健康发展的理论保障,因此在幼儿英语师资培训中要力求推广相关的研究成果,把幼儿英语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及时转化为师资培训的内容。幼儿英语教育科研与师资培训的整合,一方面可以通过将幼儿英语教育研究与师资培训同步进行,通过研究活动达到培训目标;另一方面也可以将幼儿英语教育研究与师资培训异步进行,在活动过程中,要求在职幼儿教师能将研究成果在教学实践中应用和完善;培训主讲教师的要能通过在职教师的教学经验反馈,积极捕捉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明确下一步研究的方向。
(一)学前美术教育利于养成幼儿良好的个性美术教育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个性。在课堂之上,可以让儿童大胆的进行涂鸦,不受拘束的尽情绘画,这样的美术作品既能展现幼儿天真的心灵,也能反映出他们各自不同的个性。从儿童的美术作品之中,可以明显的反应出他们每个人所独有的性格特征,其中可能有大胆、主动,也可能有呆板、懦弱,可能有热情、敏感,也可能有缺乏独立,幼儿教师通过观察幼儿的美术作品可以更好的了解每一位幼儿的性格特点,并对幼儿所表现的积极性格因素加以鼓励,对消极的性格特征予以引导改正,最终形成良好的个性。在学前美术教育中,不应过多的对美术技巧进行规范,在对绘画材料及工具进行简单介绍后,可以让幼儿自行选择绘画的方式和绘画内容,让幼儿在轻松、自由的美术课堂上,更加活跃的表现自己的思维,释放自己的个性。
(二)学前美术教育利于幼儿智力的开发人类大脑有着独特的构造,左右脑分管着不同的思维行为,其左脑主要分管抽象思维,右脑则负责处理具体形象的信息。幼儿文化知识的学习,如文字的记忆、数学知识的掌握,都属于左脑的掌管范围。在以往的学前教育中,往往存在左脑负担过大,右脑锻炼不足的现象,非常不利于儿童智力的全面发展。美术教育能够通过教育、引导幼儿感知事物的外形、结构,开发幼儿的的想象和形象思维,从而达到开发右脑的目的。而且在美术课堂上,存在大量的动手实践机会,可以让幼儿手脑并用,提高大脑的控制与调节能力,并增强幼儿动作的灵活性、准确性及协调性。
(三)学前美术教育利于幼儿创造力的开发美术本身就是一种艺术的创造行为,所以学前美术教育是一种创造教育,它将幼儿的创作能力作为培养的核心内容。每一名幼儿都有美术创造的无限可能和潜能,幼儿教师要平等对待和充分尊重每一位孩子,通过引导的方式让幼儿主动的发展,让他们进入主动学习的积极状态。同时,幼儿教师也要鼓励和支持幼儿的探索与创造行为,不要对其进行过多的限制,从而提高幼儿的创造力。因此,培养儿童的艺术修养,全面发展幼儿的创造力、想象力和表现力,是学前美术教育的首要目标,也是帮助幼儿健全和完善人格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学前美术教育对儿童各种能力的培养
(一)学前美术教育对儿童观察能力的培养观察是儿童认识外部世界的一种重要途径,而美术是一种视觉的艺术,因此儿童的绘画是其在有意识的表现所观察的生活的结果。幼儿由于对世界充满了好奇,往往喜欢画那些自己感兴趣的新鲜事物,而且在好奇心的驱使之下,他们往往对那些新奇的、富于变化的事物充满了兴趣。幼儿教师可以针对不同年龄层次幼儿的特点,引导他们去观察生活中不同层次的事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主动的去捕捉和发现美,并通过绘画去表现出来,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
(二)学前美术教育对儿童形象记忆力的培养儿童的形象记忆力是指其能够对见到的事物进行记忆,并在一定的时间之后,通过回忆将事物的形象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描述。绘画、手工等美术活动都是以事物形象作为对象的美术活动,儿童在观察、记忆和描述的过程中,完成了一项美术作品,有效的锻炼了自己的形象记忆能力。在幼儿对观察绘画有了一定的基础之后,可以引导其回忆自己所曾见过,但又不在身边的一些物品,并让其通过美术的方式描绘出来,从而对其形象记忆的调配能力加以提升。
(三)学前美术教育对儿童创造能力的培养创造能力是创新精神的一种具体表现,也是素质教育所重点培养的一种能力。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的行为,这也是其灵魂和生命力的所在,通过学前美术教育让儿童拥有最基本的艺术表达能力,为其创造能力的释放开创一条通道。有了创造性的思维之后,可以帮助人们对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等内容进行再次的组合和创造,从而获得新的观念、方法。
(四)学前美术教育对儿童想象力的培养儿童的想象能力时观察能力与记忆能力的一种发展、延伸和升华。由于对于外部事物没有过多的概念性拘束,儿童对于世界上的所有东西都有着自己的理解,某些而不见的事物,在儿童眼中却有着极为丰富的含义。绘画等美术活动,可以让儿童拥有一个释放这种想象的渠道。幼儿通过绘画将自己所理解和想象的事物予以展现,在得到鼓励和认同后,他们能更加积极去发展自己这份想象的才能。
(五)学前美术教育对儿童审美思想的培养学前美术教育不但包括各种美术作品的创作,也包括对美术作品的欣赏和评论,虽然由于幼儿特有的年龄特征,不可能对艺术审美拥有过于理性的审美分析,但可以通过幼儿教师的合理引导,让他们认识到艺术美的存在和基本形式。通过美术教育来培养和提高儿童在认识、发现、感受和创造美,进而提高儿童的审美情趣、陶冶审美情操,并培养丰富的艺术情感,这也是开展学前美术教育最基本的目标之一。
二、现阶段的学前教育问题及对策
(一)教育内容不全学前教育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卫生学,生理学,神经生理学,营养学,钢琴,舞蹈,绘画美工,人类学,社会学,生态学,遗传学,伦理学,语言学等学科,在教学安排上应当是安全教育、智力开发和心理辅导。但是现在许多幼儿园急切的满足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将教学力度着重的放在智力教学上而忽视了安全教育和心理教育,这在某种程度上提高了在学前教育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据调查,现在很多幼儿园一个学期只会进行三次左右的安全教育,而且开展的很片面,只涉及到常见的问题,教师没有用心教,幼儿也没有认真听,有“走过场”的嫌疑。更是有幼儿园直接将安全教育从教学日程中删除,只对幼儿进行智力开发。这些口头话的教学使幼儿真正面对这些情况时,根本就不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更别说没有进行过安全教育的幼儿了。所以,幼儿园的教育工作者们首先要明确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对于开展学前安全教育要做好规划,有的放矢,对于幼儿要三令五申,多次开展安全教育,只有经过反复提醒,幼儿才能具备一定的安全常识。
(一)教师数量匮乏。
很多地区幼儿园的兼职或外聘英语教师达超过50%以上,其中天津市和常德地区的幼儿园中兼职或外聘的英语教师高达75%和96%。如此过高比例的兼职或外聘教师难以满足教学需求,无法保证教学质量。
(二)教师学历不高。
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学历以大专为主,虽然有的幼儿园也有较高比例的本科学历英语教师,但大多数是后来进修获得的本科学历。此外有的地区幼儿园如西安市和常德地区还有20%和25%的高中或中专学历。
(三)教师专业结构不合理。
目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专业主要是学前教育、英语教育及少数艺术、中文等专业,毕业于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师资寥寥无几。这样的教师不是缺少幼教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就是缺乏英语教育方面的知识和能力,难以胜任幼儿园英语教学。
(四)英语教师教龄短,教学经验不足。
调查结果显示,当前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师的教龄都在5年以内,而且教学经验不足,能力有限。这说明高校开设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已经滞后,未能更早、更多地为幼儿园英语教育提供更优秀的师资,致使幼儿园英语教育质量低下。
(五)英语教师性别比例不合理。
当前我国幼儿园英语教师绝大多数是女性,男性英语教师及其匮乏,很多幼儿园男性英语教师的比例为零。这种现象不利于儿童全面健康发展。当前很多幼儿园英语教师在幼教及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的学习和掌握方面比较欠缺,同时系统学习过幼儿教育和英语教育理论知识的英语教师的比例只有20%左右。这样的专业知识结构与储备显然不能满足教育教学需求。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需要加强的英语知识有词汇、语法及英语文化等,需要提高的英语应用能力有听力、阅读及写作等。虽然统计结果显示天津、武汉及西安等地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语音和英语口语相对较好,但从其他调查数据看,情况并非乐观,比如宁波市幼儿园只有18.3%的英语教师认为自己的英语语音语调标准,常德地区40.8%的幼儿园英语教师对自己的英语口语水平不满意,61%的幼儿园园长对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口语不满意。由此可见,提高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专业素养仍然非常必要。
二、加快高校学前英语教育改革,培养合格幼儿英语师资
(一)科学制定学前英语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高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制定的重要依据是社发展对人才的需求规格。针对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专业知识不全面、素质不高、能力低下的现状,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应该将其人才培养目标确定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掌握学前教育及英语教育基础理论知识、文化知识、教育教学技能、人文素养及职业道德,胜任幼儿园及幼儿教育机构的英语教学、管理及教科研工作的新型高等专业人才。
(二)合理设置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课程体系
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高素质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前幼儿园英语教师在幼儿教育理论、英语语言学、幼儿英语教育理论、英语专业知识与应用能力以及教育教学技能等方面均匀不同程度欠缺说明以往简单地将幼儿教育与英语教育的课程混搭是不可能培养出优秀师资的。学前英语教育专业较合理的课程体系应该包括:1.思想道德、文学、体育、心理健康等公共基础课程,以培养学生优良的道德品质、职业情感和人文素养等;2.学前心理学、教育学,英语语言学、幼儿英语教育学等专业理论课程,以夯实学生深厚的专业理论基础;3.英语语音语调、词汇、语法与修辞、英美文化概况、英语视听说、英语泛读、英语精读、英汉翻译、英美文学、幼儿英语歌曲与表演、幼儿英语活动设计等专业基础课程,以提升学生的专业素养;4.摄影、书法、营养与健康等专业先修课程,以提升学生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技能;5.专业见习、实习等专业实践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教书育人能力。
(三)改革创新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模式
当前幼儿园英语教师的英语应用能力低下、教育教学能力不足除了与他们在学校受教育时的专业课程设置有关,还与其受教育是所用的传统、低效的“以教师为中心、学科知识体系为顺序、学科内容为载体、学校教室为空间”这一教学模式密不可分。为了确保培养出优秀的幼儿园英语师资,高校学前英语教育专业教学模式应该革新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健康发展和未来职业需求为导向”,采用交际法、情境教学法、社团学习法、任务型学习法及多媒体、网络等多样性教育教学手段,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以高校教育和幼儿园实践为纽带,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新模式。这样的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
(四)合理提升培养层次、扩大招生规模、调整生源性别结构
鉴于目前幼儿园英语师资学历不高、数量不够、性别失衡的现状,有条件的高校应该积极开展学前英语本科及研究生层次教育,并根据社会对幼儿园英语师资实际需求和办学能力合理扩大招生规模及男性幼儿英语教师比例,从而为促进幼儿园英语教育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精良的英语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