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6:4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职业选择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当前高校职业辅导工作主要存在经验主义和简单照搬西方职业理论两种偏颇。经验主义是指完全没有理论指导的传统工作模式。简单照搬西方职业理论,特别是匹配理论,表现为过度依赖基于匹配理论的各种职业测验,并直接根据测验分数进行职业辅导。这既不能合理地解释和描述中国大学生的现实择业行为,也不能有效地实施职业指导。造成这一现状的根源在于我们对西方职业理论提出的背景及适用的社会经济环境缺乏理解,更缺乏能够有效解释和理解中国大学生择业行为的、符合中国文化和社会发展阶段的有效的职业理论。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西方职业理论的适用条件及中国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环境和中国人心理特点,尝试阐述大学生职业决策的生态模型构想,以期对改进高校职业辅导工作有所启示。
西方的职业决策研究始于20世纪初,Parsons(1908)的开创性研究,至今已经形成了许多较为成熟的理论。围绕职业决策的相关理论和研究可以归纳为5类:(1)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2)关注决策过程的职业决策研究;(3)关注职业决策困难(职业未决)的诊断工具研究;(4)关注决策因素的职业价值观研究;(5)关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特点的大学生择业生态模型研究。
一、强调结果的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
早期西方职业决策理论主要围绕个人的视角展开,关注个人利益最大、效价最高、最适合及个人自我价值实现,强调个人心理属性或特质与职业要求的匹配。以Holland理论为代表的匹配理论都是这一领域最有影响力的职业决策模型。
根据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基于决策者对自我的了解,对环境即工作世界的了解以及对两者之间匹配关系的了解,其暗含的假设是:(1)自我是稳定的,并且当事人能够有效地认识自我;(2)职业或工作世界是稳定的,并且决策者有充分的信息途径获取工作世界的信息;(3)自我特征和职业工作所要求的属性之间的匹配关系是稳定的,并且决策者能够有效地了解这种关系。而事实上,我们更有理由相信:(1)自我是发展变化的,特别是对于成长中的大学生而言,并且个体终其一生都在不断地重新认识自我和建构自我,对自我的了解也是相对的、发展变化的;(2)现代社会的工作职业本身也是不断变化的,并且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获取工作世界信息的途径是有限的;(3)工作世界的变化将导致工作所要求的与之匹配的个人属性的变化。因此,尽管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被广泛运用于职业辅导领域,但该理论总体上是一种静态的人格观和机械匹配的思想,其主要局限在于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从已有的实证研究结果看,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假设匹配的职业决策就是好的或有效的职业决策,个人的特点和他所选职业的特点相一致将产生更高水平的主观幸福感,像满意、稳定和成就等,但这一假设并没有得到实证的支持,适合与匹配并不是优化的职业生涯决策结果的良好预测指标。
总之,个人一环境匹配理论作为一种静态的人格观和机械匹配的思想,忽视了人的可塑性和职业选择的变通性。它提出了一个理论上的理想职业的目标,但忽略了人的发展过程及在此过程中不断深人的自我了解和对工作社会的了解。并且它所强调的能力和兴趣与职业属性的匹配本身也存在着内在的逻辑矛盾,如人们有能力做的事情往往是没有价值感的,即缺乏兴趣的。
2011年10日6时,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私庄煤矿发生一起煤与瓦斯突出事故,造成35人死亡,8人生死不明。该事故是2011年以来全国煤矿发生的第一起特别重大事故,损失极为惨重,社会影响恶劣。在这个崇尚生命的时代,面对上述血腥的煤矿安全事故,不仅令社会中的人们毛骨悚然,也诱发了煤炭高等职业院校在校大学生和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产生了诸多的心理问题。如何对他们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使他们摆脱就业过程中的心理问题,笔者欲对这些问题作些探讨。
一、煤炭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过程中凸现的心理问题
1.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一种评价主体在自评过程中对心中的“我”与现实中的“我”进行不对称的评价,实质上就是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属于性格的一种缺陷,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或者对自己所从事的某些活动进行有意识或无意识(潜意识)进行自我否定。或者因自身某些暂时的困难觉得低人一等而感慨。比如部分大学生由于出身贫寒,生活困难,与别的同学相比,觉得自己家庭经济条件实太差而感到自卑。煤炭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所产生的自卑心理,从对象上看,主要是采矿、通风、矿山机电、选矿等煤矿主体专业的学生(90%以上的学生来源于农村),从内容上看,他们觉得自己所从事的是生活单调、远离都市的脏、苦、累、险的工作,社会地位低,甚至连对象都难找,让人看不起。酗酒闹事、为争口所谓的“气”打“气架”,或者争风吃醋打“醋架”,因上述原因受处分的学生中,据统计,80%以上是这些专业的学生。
2.恐惧心理。恐惧心理是恐惧主体在真实或想象的危险中,个人或群体深刻感受到的一种强烈而压抑的情感状态。具体表现为:神经高度紧张,内心充满害怕,注意力无法集中,脑子里一片空白,不能正确判断或控制自己的举止,变得容易冲动混乱。煤炭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恐惧心理,主要源于煤矿血腥的安全事故,如上述云南省曲靖市师宗县私庄煤矿事故。笔者对283名大学生进行调查,问题是:在这个崇尚生命的时代,你对曲靖市师宗县私庄煤矿事故有恐惧心理吗?结果表明:258人有强烈的恐惧心理,占91.16%,17人有一般的恐惧心理,占6%,8人没有什么感觉,占2.84%。在有强烈的恐惧心理的群体中,煤矿主体专业的学生居于绝对数量。
3.抑郁心理。忧郁心理有时也称徘徊心理,它是一种情绪低落、言行谨慎、遇事多虑甚至焦虑的心理现象。往往会使行为主体疑而不决、寸步难行、斗志衰退,丧失机遇,有时后果会不堪设想。煤炭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就业范围主要是煤炭行业及一些艰苦行业,其内在的抑郁心理主要表现为担心自己的生命安全难有保障、今后的幸福指数不高等特点。在这种心理的驱使下,尽管煤炭行业大量需求人才,但相当数量的毕业生过分强调职业的功利价值,而不考虑国家与社会的需要,不愿意到条件比较艰苦的地区和行业去工作,在犹豫不决中丧失了良好的就业机会。同时,在忧郁心理的背后还隐藏着依赖心理,即期望或依靠父母和亲朋好友出面四处奔波,到处找关系、托人情找工作,当别人为自己找的工作不和心意时就大发脾气,抱怨父母或亲朋好友等。
4.逃避心理。逃避心理也称回避心理,即在现实生活中,自己与社会及他人发生矛盾及冲突时,不能自觉地解决矛盾、冲突,而躲避矛盾、冲突的心理现象。煤炭高等职业院校一些大学生(尤其是来自城镇、父母是政府公务员或事业单位的大学生)在职业规划和就业过程中的逃避心理主要表现为:职业生涯规划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愿到煤炭行业中生存发展,这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得到佐证;在校内招聘会中,非煤炭行业单位热闹非凡,学生如潮涌动;一些学生甚至不参加校内招聘会,企图在校外招聘会中寻找就业机会等等,这都是内在逃避心理的外化,导致许多大学生错失就业机会。
5.无奈心理。无奈就是解决问题时没有办法所表现出来的心理态度。笔者曾对283名大学生(煤矿主体专业学生192人,非煤矿主体专业学生91人)进行抽样调查,问题1:毕业后,如果在其它行业能够顺利就业,在同等收入条件下,你愿意到煤炭行业工作吗?统计结果表明,有217人不愿到煤炭行业工作,占76.67%,有66人表示可以考虑到煤炭行业工作,占23.33%,这部分学生又以采矿、通风、选矿、煤化工专业居多,这是由所学专业就业领域所决定。问题1的调查结果说明,一方面,大学生向往美好的学习生活工作环境的心理需求是可以理解的,也符合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现时代的青年大学生缺乏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创业精神。问题2:当在其它行业实在找不到工作时,而在煤炭行业容易就业,你愿意到煤炭行业工作吗?统计结果表明,有269人愿意到煤炭行业工作,占95.05%,只有14人不愿到煤炭行业工作,占4.95%。问题2的调查结果说明,大学生面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表现出一种别无选择的无奈心理。
二、帮助煤炭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走出就业心理困境的心理教育和心理辅导思路
1.运用认知疗法,指导煤炭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走出自卑心理。认知疗法是根据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的理论假设,通过认知和行为技术来改变患者的不良认知的一类心理治疗方法的总称。其基本观点是:认知过程及其导致的错误观念是行为和情感的中介,适应不良行为和情感与适应不良认知有关。认知疗法常采用认知重建、心理应付、问题解决等技术进行心理辅导和治疗,其中认知重建最为关键。心理学理论指出:具有自卑心理的人,总是过多地看重自己不利和消极的一面,而看不到有利、积极的一面,缺乏客观全面地分析事物的能力和信心。如前所述,煤炭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的自卑心理主要是觉得在脏、苦、累、险的煤炭行业工作,社会地位低,没面子,颇压抑。这是认知的误区。要帮助大学生努力提高透过现象认识本质的能力,客观地分析对有利和不利的因素,对煤炭行业进行认知重建。(1)职业有类别之分,但无贵贱之分。(2)煤炭工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得到社会的充分肯定。据有关专家预测,到2015年,我国的煤炭需求量将达到15.8亿吨,到2050年,煤炭在我国的一次性能源中的比例仍将保持在50%以上。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各行各业的发展需要煤炭工业的大力支持。(3)要为做一名煤炭工业建设者感到欣慰。(4)要为当前煤炭行业人才紧缺,容易就业拥有知足心理。据教育部统计,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达680万人,就业形势严峻。在许多大学生难于就业的背景下,煤炭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要为自己容易就业充满信心,而不是自卑。
2.运用放松疗法,指导煤炭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走出恐惧心理。放松疗法的基本原理是:一个人的心情反应包含“情绪”与“躯体”两部分,如果能改变“躯体”的反应,那么“情绪”也会随着改变。也就是经过人的意识可以直接把“随意肌肉”控制下来,再间接地把“情绪”松弛下来,建立轻松的心情状态。基于这一原理,放松疗法就是通过意识控制使肌肉放松,同时间接地松弛紧张情绪,克服恐惧心理,从而达到心理轻松的状态,有利于身心健康。
3.运用心理置换疗法,指导煤炭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走出抑郁心理和逃避心理。此方法是心理疏导者在直接对受挫者进行挫折疏导时所用的一种方法,其特点是,疏导者在对受挫者进行疏导时,要设法使双方在心理上调换一下位置,即疏导者要设身处地为受挫者着想,急其所急,难其所难,满腔热情地给予指导、帮助;同时受挫者也要能设身处地为疏导者着想,相互理解,顾全大局。比如,对于出现抑郁心理和逃避心理的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者在心理上要和他们互换位置,以师生平等的地位为基础,耐心听取受挫者的言论,当忠实的听众,并从其心声中分析出哪些是正确的,那些是错误的,那些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同时,教师要帮助学生出主意,想办法,解决心理问题。这方面的工作做得好,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赖感。
4.运用心理暗示疗法,指导煤炭高等职业院校大学生走出无奈心理。心理暗示疗法在人们的学习生活和工作中中有着广泛的作用。在大学心理教育中,暗示疗法就是有一定身份、地位、威望、学识的教师通过语言、眼神、情境或行为等方式,让大学生在“思想潜入心,润心细无声”的自然状态下接受暗示者的正确意见或观点,并以阳光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去付诸实践,最终取得良好的暗示效果。比如,就全国来讲,就业形势非常严峻,但煤炭行业目前对人才(力)资源的需求空间却比较大,而煤炭高等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却因种种原因到该行业的积极性不高,甚至有大学生说:“到煤炭行业就业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针对这种现象,我们在讲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第六章第一节(职业活动中的道德与法律)、第二节(大学生的择业与创业)时做了精心的准备,课堂上进行了巧妙的讲授,即心理暗示教育。比如: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迈进大众化时代,基本上是素质教育,而不是过去的精英教育,也就是大学生基本上已成为一般的普通劳动者,社会看待大学生的思维更加理性,视觉也从“仰视”变为“平视”。其实静心而论,一朵“普通的鲜花”插在“牛粪”上,也许是其最聪明的选择。试想,一朵普通的“鲜花”若插在高贵的“牡丹花”丛中,谁又会认为你是“鲜花”呢?世界也真小世界又太大,观念一变天地宽,只要能生存、能发展、能实现才能和人的价值的地方都能去,三百六十行,行行出能人。
参考文献
[1]郭祖全等.金融危机时期要加强对大学生的哲学思维教育[J].管理学家,2009(07).
[2]Nelson--Jones,R.,The Theoryand Practice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London,Holt,Rinehart and Winston,1982.
[3]钱铭怡.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05.
[4]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心理学(修订版)[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02.
基金项目:共青团云南省委课题《高职院大专生心理及行为“亚健康”问题研究》(云青办【2006】8号)。
作者简介: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的研究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2000年以后开始进入我国研究者的视野。已有的研究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有很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应用前景,可以依据它来理解和解释学生的职业选择等职业行为问题,可以把它作为职业咨询的工具,可以用来了解学生的职业自信心状况,可以作为职前培训和学生职业行为问题的有效干预手段,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行为的有效性。因此,应唤起高校职业指导者及其他有关人士的关注。本文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及国内研究进展加以回顾,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对国内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一、概念界定
自我效能(Perceived self-efficacy or sense of self-efficacy)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先由Bandura, A.于1977年提出,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①。自我效能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职业自我效能便是自我效能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即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②。职业自我效能是一个总称概念③,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某一职业所规定的有关内容(如该职业所需教育,某种具体职业任务等)能力的信念;另一方面是有关职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有关职业行为过程(如职业决策、职业找寻等),实现行为目标能力的信念④。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就属于后者,它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而职业决策(career decision-making),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乔普森(Jepson,D.)⑤,他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各种可供选择职业的前景,做出职业行为的公开承诺(public commitment)。
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起源于职业决策理论。决策理论最初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后应用于职业心理学领域,继而发展出了现在的职业决策理论。该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决策过程的研究、决策模式的研究以及影响决策因素的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即属于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Yun-Cheng Wei和O’Neil曾提出:职业决策过程受五大因素影响,分别是家庭因素,包括早期童年经历、父母亲的角色模型;社会因素,包括受教育的经历、同辈人的影响、大众媒体;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害怕失败、缺乏自信、缺乏决断能力、角色冲突;个人因素,包括自我期待、能力、兴趣、态度、成就动机;环境因素,包括机会、最小阻力的选择、地理位置、科技的变化等⑥。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最终做出成功的职业决策期重要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Hackett和Betz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来研究职业领域中的问题。1983年,Taylor和Betz正式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并指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部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特点进行匹配的目标筛选能力;做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职业规划能力;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等⑦。随后,他们编制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areer decision-making self-efficacy scale,简称CDMSE),主要用于测量个人需要成功作出职业决策时的信念程度。指导他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还包括对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他们的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者无法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1994年,他们对量表进行了修订。1996年,他们又编订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简式”(CDMSE-SF)。目前该量表已成为我国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使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之一。
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的介绍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还很鲜见。笔者以“职业自我效能”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博士学位”进行搜索,并对搜索到的文章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主题紧密相关的论文共有十篇,现简要介绍如下:
2001年,厦门大学的彭永新和华中师大的龙立荣参照Betz和Taylor“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依据对学生进行的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研究是抽取武汉地区14所大学30个专业1 000名毕业年级的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的项目特别良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具有较强的辨别效度;作为整体判断使用较好。但是由于该测验的修订范围还不够大,还需要再扩大样本,以获得常模数据,这是今后尚需解决的问题⑧。
在此基础上,彭永新和龙立荣又进行了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⑨。方法仍然是参照CDMSE量表,依据对高中生的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抽取湖北省8所中学高三年级的750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研究结论证实,该量表可以作为高中生选定大学专业出现困难时的诊断工具试用。但该测验编制仍存在相同的问题,即修订范围不够大,需要扩大样本。
2003年,浙江大学的李莉、马剑虹⑩进行了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该研究采用彭永新、龙立荣修订的CDMSE量表,考察了当前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和学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毕业生自我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毕业生职业决策中问题解决部分的自我效能比较低。但是,文章并没有运用归因理论深入探讨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徐爱华(11)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的关系展开研究。该研究从成就动机的角度,考察了大学生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其职业选择行为的影响。论文探讨了大学生群体中目标定向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表现特点,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选择范围的关系。该研究的结果提醒我们,高校职业指导应唤起对目标定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的关注。
2007年,吉林大学的吴韬(12)进行了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该研究通过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和择业焦虑各维度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预测作用。但该研究只从择业焦虑及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所以整体预测能力不强,而且只得出了择业焦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负相关关系,讨论不够深入,缺乏因果关系模型的支持。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的郭敏(13)也进行了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该研究拟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这一视角探讨女大学生择业问题,把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因素来分析其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她借鉴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编制了《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进行了实证研究。
除此以外,团体辅导、团体训练、团体咨询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也初露锋芒。河北师范大学的李斌(14)在他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该论文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提高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途径,协助女大学生克服职业发展上的心理障碍,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随后,王金良(15)在其论文中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他采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低的现状出发,从实证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团体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此外,上海师大的曹丽丽(16)进行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咨询研究。该文也以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为目的设计了一套团体咨询干预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效果。
四、研究趋势
从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来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该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梳理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由于经验的缺乏和研究手段的局限,上述的诸种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尽管如此,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更好地开展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将是我们面临重要课题。
在今后的研究中,要积极关注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群体如女生、人文学科学生、农村生源学生和缺乏实践经验学生的职业辅导。抽样涉及面也可以更广些,研究对象不一定只局限于学生群体,可以扩展到其他人群。比如,下岗再就业的工人等。这样,不同群体之间可以进行比较,更能说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作用。另外,以CDMSE为依据,可以编制更多符合我们需要的相关量表,并建立全国常模和地区常模。
而且,对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可尝试采用更为先进的实验设计和统计方法,深入探明各因素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探讨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结构和特点,并据此进一步研究可采用哪些有效的改进方法。
随着心理科学和职业指导学科的发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会有更为完善的研究来填补该领域的空白,推动其更大的发展,从而为人们的职业选择提供更为实际和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参考文献:
[1]狄敏,黄希庭,张志杰.试论职业自我效能感[J].西南师范大学学报,2003,(5)22-26.
[2]Patrick F Feehan, Joseph A Johnston. The self-directed search and career self-efficacy [J].Journal of Career Assessment, 1999, 7(2)147-162.
[3]郭本禹,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应用[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 53,(5)130-137
[4]姜飞月.职业自我效能理论及其在大四学生职业选择中的应用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5]Jepson D.A. The development perspective on vocational behavior: A review of theory and research [A]. Brown SD, Lent RW. Handbook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C].New York: Johns Willey &Sons, 1984.194-195
[6]Yun-Cheng Wei Factors influencing students’ career decision-making in selecting programs in graphic communication [J].New York University, 1994
[7]Gati I, Krausz M.A taxonomy of difficulties in career decision-making [J].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1996, 43(4)510-511
[8]彭永新,龙立荣.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测评的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1,(2)38-43
[9]彭永新,龙立荣.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 (3)175-177
[10]李莉,马剑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J].应用心理学,2003,(4)3-6
[11]徐爱华.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关系的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6
[12]吴韬.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D].吉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3]郭敏.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1 引言
“适应”来自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朱智贤主编的《心理学大辞典》将“适应”定义为“对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大学生的社会适应备受全社会的关注,社会适应状况如何,是衡量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指标。目前国内关于大学新生社会适应的研究较多。大学新生面临着环境的重大改变,适应成为首要任务。大学新生入学适应包括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身心症状表现等方面,学习适应和人际适应相对比较薄弱(陶沙,2000)。从心理发展的角度看,随着年级的提高,大学生的社会经验越来越丰富。那么,他们的社会适应性是否随着年级增长而越来越好呢?另一方面,关于大学生社会适应的性别差异也存在着争议,有研究认为男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不存在差异(赵富才,1999;马莹,2002等),也有研究发现性别差异的存在(杨青,2000)。那么,男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是否存在差异?其社会适应的发展是否存在差异?这些都是本研究欲考察的主要问题。
本研究以福州市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卢谢峰(2003)对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结构划分,即从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角色适应、职业选择适应、生活自理适应、环境的总体认同和身心症状表现7个方面考察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适应性随年级增长的发展变化。
2 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的方式从福州市4所大学抽取被试学生697名,其中,大一154名、大二160名、大三225名、大四158名。
2.2 研究工具
采用卢谢峰(2003)编制的《大学生适应性量表》展开调查。该量表共有66个项目,包括7个适应性维度:学校适应性8项,人际适应性11项,角色适应性9项,职业选择适应性9项,生活自理适应性6项,环境的总体认同/评价7项,身心症状表现10项,效度量表6项(没有参与具体分析)。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全量表的内在一致性α系数为0.8978,分量表α系数的范围在0.5790~0.7759之间;全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8799,分量表分半信度范围在0.5443~0.7745之间。该量表同时具有良好的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
2.3 统计分析
采用SPSS15.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
3 结果
3.1 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各维度的比较
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对7个维度的分数进行差异显著性检验。7个维度球形检验的结果为:Mauchy’s w=0.469(df=20),p=0.000。因此,这7个维度是有关联的,应进行多元分析。经多元检验,发现7个维度之间存在极其显著的差异(p=0.000),这说明福州市大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等方面的社会适应中存在不均衡的状况。
从7个维度的均数(见表1)可以看出,福州市大学生适应水平最高的是生活自理适应性,接着依次是角色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人际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和学习适应性,最差的是职业选择适应性。
3.2 福州市大学生适应类型分布
根据每个被试在每个适应性维度上的得分,对所有被试进行K-means聚类分析。结果将大学生的适应类型分为适应性水平较强(强型)、适应性水平一般(中间型)和适应性水平较差(弱型)三种(其各适应维度的均数参见表2)。这三种类型的总体分布及在不同年级中的分布如表3所示。
从表3可以看出,福州市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不容乐观,适应性水平较差的仍占总体的35.3%,这部分群体需要全社会的关注。从各个年级适应类型分布的皮尔逊卡方检验得知,四个年级在适应类型的分布上存在着显著差异(皮尔逊卡方值为15.837,P=0.015)。
3.3 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分别以社会适应的7个维度作为因变量,以大学生的年级和性别作为自变量,考察不同性别大学生的社会适应随着年级增长所呈现的变化。结果发现,性别和年级对于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上均存在显著的交互效应,性别只在学习适应性上存在主效应,年级对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存在显著主效应(具体结果见表4)。
由于学习适应性仅有性别主效应,因此对不同性别大学生的学习适应进行差异显著比较,结果发现女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优于男大学生。
由于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既存在年级主效应,又存在性别*年级交互效应,根据多因素方差分析的原理,年级主效应已包含在年级*性别交互效应中了,可不做单独考虑。接着以性别变量分割文件,考察不同性别大学生随着年级增长,4个适应维度的发展变化,结果发现,对于男大学生而言,在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上,均表现出显著的年级差异;而女大学生却在上述这些适应维度上不存在显著年级差异(见表5)。
接着对四个年级男生在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上的得分进行后续比较,比较结果发现了较为一致的发展结果,即在四个适应维度上,大一大于大二、大四;大三也大于大二和大四(p
4 讨论
4.1 福州市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总体状况
本研究发现,福州市大学生的社会适应状况不容乐观,适应性水平较差的仍占总体的35.3%,这与江巧瑜等(2009)的调查结果比较吻合,相当数量的大学生在学习适应、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适应、职业适应等方面存在问题,应引起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从具体的适应维度来看,福州市大学生适应水平最高的是生活自理适应性,接着依次是角色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人际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学习适应性和职业选择适应性最差。当前大学生面临着诸多社会压力,其中最主要的压力源是就业压力(王峰,2008),就业压力与职业选择适应性有紧密关系,因此表现出大学生们在职业选择适应性上相对其他适应性最差的情况。另外,大学生的职业选择、就业压力与自身的专业学习密不可分,学习适应性较差也间接影响了职业选择。连榕等(2006)、郭彩琴等(2009)研究发现,当代大学生学习倦怠的水平较高,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这些都从大学生的学习适应中反映出来。因此,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动机、建立合理的学习目标、如何将专业学习与职业选择有机结合、如何理性对待择业现状、如何提高职业适应就成了当前教育迫在眉睫的任务。
4.2 福州市不同性别大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发展
本研究发现,不同年级大学生社会适应类型的分布不一致。这说明随着年级增长,大学生们社会适应性并非呈简单的稳定或直线变化。从7个维度具体的分析来看,男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的适应性发展轨迹:女大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呈现稳定态势,而男大学生则在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上呈现大一强、大二弱、大三强、大四弱的波动态势。这种发展过程的性别差异可能与男女本身的性别角色有关:男性比女性更具有“工具性”,更重视对外在世界的开拓,因此对于学习环境和社会要求的变化可能会显示出更大的适应方面的改变。刚进入大学时,他们怀抱着对未来大学生活的美好向往积极调适自己,融入大学生活,表现出较高的适应性;随着大学生活的深入,他们意识到大学生活并非如他们所期盼的理想状态,适应性也出现下降的波动;进入大三后,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随着调适的加强而减少,大学生们的适应性也随着提高;而面临毕业的大四则重新面对新的抉择――择业、走向社会,就业的压力又使他们的社会适应性出现波动。另一方面,性别差异还表现在学习适应性上,从总体上看,男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低于女生,女生比男生更努力、学习目标更明确。这些性别差异都提醒我们去探索适合男生和女生不同发展轨迹和发展特点的教育模式。
5 结论
5.1 福州市大学生适应水平最高的是生活自理适应性,接着依次是角色适应性、身心症状表现、人际适应性、环境的总体认同和学习适应性,最差的是职业选择适应性。
5.2 所有大学生被试的适应类型可以分为适应性水平较强、适应性水平一般和适应性水平较差三种,且4个年级适应类型的分布存在显著差异。
5.3 女大学生的学习适应性显著优于男大学生。
5.4 男女大学生在社会适应的发展上呈现差异。男大学生在人际适应、角色适应、生活自理适应和身心症状表现上出现出大一强、大二弱、大三强、大四弱的波动态势;而女大学生随着年级增长,在各项适应维度上表现出稳定的发展态势。
参考文献:
[1] 朱智贤. 心理学大辞典[M].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2] 陶沙.从生命全程发展观论大学生入学适应[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0, (2):81-87.
[3] 卢谢峰.大学生适应性量表的编制与标准化[D]. 武汉: 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4] 王峰. 大学生就业压力与择业取向的相关研究――基于苏北淮安地区高等院校调查[D]. 南京: 南京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5] 连榕, 等. 大学生专业承诺、学习倦怠的状况及其关系[J].心理科学,2006,29(1):47-51.
[6] 郭彩琴, 等.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分析[J].山西大同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23(4):93-95.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decision-makingself一efficacy)的研究大致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兴起,2000年以后开始进人我国研究者的视野。已有的研究表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有很强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和应用前景,可以依据它来理解和解释学生的职业选择等职业行为问题,可以把它作为职业咨询的工具,可以用来了解学生的职业自信心状况,可以作为职前培训和学生职业行为问题的有效干预手段,从而提高学生职业行为的有效性。因此,应唤起高校职业指导者及其他有关人士的关注。本文将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及国内研究进展加以回顾,展望其发展趋势,以期对国内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提供有益启示。
一、概念界定
自我效能(Perceivedself一efficacyorsenseofself一efficacy)是社会认知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最先由Bandura,A.于1977年提出,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自我效能总是和特定的领域相联系,职业自我效能便是自我效能在职业领域的具体体现,即个体对自己能否胜任和职业有关的任务或活动所具有的信念。职业自我效能是一个总称概念,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与职业内容有关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某一职业所规定的有关内容(如该职业所需教育,某种具体职业任务等)能力的信念;另一方面是有关职业行为过程的自我效能,即个体对自身完成有关职业行为过程(如职业决策、职业找寻等),实现行为目标能力的信念气职业决策自我效能(careerdecision-mak-ingself-efficacy)就属于后者,它是指决策者在进行职业决策过程中对自己完成各项任务所必需的能力的自我评估或信心。而职业决策(careerdecision一mak-ing),一种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来自乔普森(Jepson,D.),他认为职业决策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通过此过程,决策者组织有关自我和职业环境的信息,仔细考虑各种可供选择职业的前景,做出职业行为的公开承诺(publiccommitment)。
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研究的起源
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起源于职业决策理论。决策理论最初起源于经济学领域,后应用于职业心理学领域,继而发展出了现在的职业决策理论。该理论的研究主要涉及三方面的内容:决策过程的研究、决策模式的研究以及影响决策因素的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即属于影响因素研究中的一个核心领域。有关影响因素的研究,Yun一ChengWei和O’Neil曾提出:职业决策过程受五大因素影响,分别是家庭因素,包括早期童年经历、父母亲的角色模型;社会因素,包括受教育的经历、同辈人的影响、大众媒体;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害怕失败、缺乏自信、缺乏决断能力、角色冲突;个人因素,包括自我期待、能力、兴趣、态度、成就动机;环境因素,包括机会、最小阻力的选择、地理位置、科技的变化等。经过进一步的研究发现,在众多影响因素中,个体的自我效能感对最终做出成功的职业决策期重要作用。
从20世纪80年代起,Hackett和Betz开始运用Bandura的自我效能理论来研究职业领域中的问题。1983年,Taylo:和Betz正式提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概念,并指出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包括五个部分:了解自己的能力、职业兴趣、与职业有关的需要和价值以及自我概念等的自我评价能力;获得职业信息的能力;将个人的属性与工作特点进行匹配的目标筛选能力;做出职业决策后,对决策实施的职业规划能力;解决或应付在职业决策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或障碍的能力等。随后,他们编制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careerdeci-sion一makingself一efficacyscale,简称CDMSE),主要用于测量个人需要成功作出职业决策时的信念程度。指导他们研究的一个重要假设就是,影响职业决策的因素不仅包括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而且还包括对具体的职业决策能力的信心,后者更为重要。他们的研究证实了理论假设,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阻碍了个体职业探索行为和职业决策技能的发展,使得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者无法做出有效的职业决策。1994年,他们对量表进行了修订。1996年,他们又编订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简式”(CDMSE-SF)。目前该量表已成为我国研究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使用最为广泛的测量工具之一。
三、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
目前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方面的介绍性研究和应用性研究还很鲜见。笔者以“职业自我效能”为关键词在“中国期刊网”、“中国硕博士学位”进行搜索,并对搜索到的文章进行整理分析,得到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主题紧密相关的论文共有十篇,现简要介绍如下:
2001年,厦门大学的彭永新和华中师大的龙立荣参照Betz和Taylor“职业生涯决策自我效能量表”,依据对学生进行的访谈资料和学生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编制出“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该研究是抽取武汉地区14所大学30个专业1000名毕业年级的大学生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该量表的项目特别良好;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信度;均具有较强的辨别效度;作为整体判断使用较好。但是由于该测验的修订范围还不够大,还需要再扩大样本,以获得常模数据,这是今后尚需解决的问题。
在此基础上,彭永新和龙立荣又进行了高中生专业决策自我效能量表的初步编制。方法仍然是参照CDMSE量表,依据对高中生的访谈资料和开放式问卷调查结果,抽取湖北省8所中学高三年级的750名同学作为研究样本,进行正式施测。研究结论证实,该量表可以作为高中生选定大学专业出现困难时的诊断工具试用。但该测验编制仍存在相同的问题,即修订范围不够大,需要扩大样本。
2003年,浙江大学的李莉、马剑虹。进行了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及其归因研究。该研究采用彭永新、龙立荣修订的CDMSE量表,考察了当前毕业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性别和学历差异,并进一步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毕业生自我评估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整体上看毕业生职业决策中问题解决部分的自我效能比较低。但是,文章并没有运用归因理论深人探讨毕业生的职业决策自我效能。
2006年,华东师范大学的徐爱华。对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与大学生职业选择行为的关系展开研究。该研究从成就动机的角度,考察了大学生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对其职业选择行为的影响。论文探讨了大学生群体中目标定向以及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表现特点,目标定向、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和职业选择范围的关系。该研究的结果提醒我们,高校职业指导应唤起对目标定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理论的关注。
2007年,吉林大学的吴韬。进行了高校临近毕业学生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该研究通过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的人口统计学变量、择业焦虑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进行研究,并进一步考察了人口学变量和择业焦虑各维度对高校临近毕业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预测作用。但该研究只从择业焦虑及人口统计学变量方面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因素,所以整体预测能力不强,而且只得出了择业焦虑和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负相关关系,讨论不够深人,缺乏因果关系模型的支持。
此外,华中师范大学的郭敏。也进行了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研究。该研究拟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这一视角探讨女大学生择业问题,把社会支持作为一种外部影响因素来分析其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她借鉴以往国内外相关研究,编制了《大学生社会支持问卷》,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社会支持及其相关进行了实证研究。
除此以外,团体辅导、团体训练、团体咨询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关系研究也初露锋芒。河北师范大学的李斌。在他的硕士论文中研究了职业生涯团体心理辅导对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该论文在需求评估的基础上进行实验研究,目的在于探索提高女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途径,协助女大学生克服职业发展上的心理障碍,为大学生的职业指导提供一套可行的实施方案。随后,王金良。在其论文中探讨了职业决策自我效能团体训练对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影响。他采用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从分析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较低的现状出发,从实证的角度系统探讨了团体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可行性与有效性,为我国高校就业指导提供理论和实践上的依据。此外,上海师大的曹丽丽进行了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团体咨询研究。该文也以提高大学生职业决策自我效能为目的设计了一套团体咨询干预方案。结果表明,该方案具有良好效果。
四、研究趋势
从国内关于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进展来看,现在有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开始关注该领域。在研究方法上,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和文献梳理法,研究对象主要是大学生群体。由于经验的缺乏和研究手段的局限,上述的诸种研究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不足。尽管如此,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价值却是毋庸置疑的。如何在国外研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更好地开展职业决策自我效能的研究,将是我们面临重要课题。
职业成熟度[1]是“个体掌握与其职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职业发展目标的程度,包括知识和态度成份。"‑Super[2]用“职业成熟”来描述个体职业发展的状况,指出职业发展是个体发展的一个层面,各职业阶段都有其特有的发展目标。如青年期的发展目标是形成合适的自我概念,学习职业知识,做出明智的职业选择。青年若完成此目标,则意味着达到了该阶段的成熟。
Crites[3]认为个体的职业成熟是一个连续发展的过程,能够划分为一系列阶段,各阶段有其不同的发展任务。青少年处于职业探索和建立期,对职业的选择是主要发展任务。如果青少年能根据自己心理特点以及职业的要求,将二者进行合理而科学的匹配,做出职业选择,采取客观可行的措施,最终获得职业,那么其职业成熟度就高,反之则低[4]。
Crites[3]认为职业成熟状况可以用职业选择过程中的两个主要因素来描述:职业选择能力和职业选择态度,并据此编制了Thevocationaldevelopmentinventory职业发展问卷,简称VDI),以对青少年的职业成熟水平进行测量。VDI分为职业选择能力和职业选择态度两个分测验,能力测验测量个体对职业的了解和计划技巧,态度测验测量个体与职业选择有关的问题。
本研究对VDI的职业选择态度问卷进行初步修订.并研究其文化适应性
1方法和程序
1.1预测问卷的确定
在问卷翻译中,修改其中不适合我国大学生以及意义不明确的项目,如将“我要等服完兵役后再选择职业”修改为“如果读研,我会等到研究生毕业时再选择职业”等。
VDI原采用“是”和“否”记分,根据心理测量理论和研究结果,量表的测量信度随点数增加而提高,辨别力也随之加强,但点数超过5点,反而无助于量表信效度的提高[5]。因此修订问卷采用四点记分,(从1表示的“非常不赞同”到4表示的“非常赞同”),没有中间选项,以减少“趋中定势”。VDI原问卷有5个维度:①职业决策的投入度:个体主动参与职业决策过程的程度;②职业决策取向:个体工作的态度或价值观是任务取向还是快乐取向;③职业决策独立性:个体依赖他人意见来选择职业的程度;④职业选择偏好:个体依据特定因素作选择的程度,如根据能否助人为择业依据等;⑤职业选择过程的概念:个人对职业选择正确和不正确的概念。请1名专家和7名心理学侧十究生对问卷结构作分析,发现“职业决策取向”和“职业选择偏好”两维度的项目表述难以区分。从这2个维度包含的项目内容来看,均反映了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6]。对工作是任务取向或快乐取向,以及根据特殊因素来择业等都是择业价值观的体现。
1.2试测
试测样木为华中农业大学164名大学生,有效问卷164份。测试后对预测问卷进行了文字修改与内容调整,Jl将原问卷的第一、第一人称交替使用全部换为第一人称,形成正式测量问卷。
1.3正式施测样本
随机抽取武汉高校900名大学生,回收845份问卷,有效问卷825份,男生444人,女生379人,性别未知2人;研究生26人,大四159人,大二274人,大一224人,大一140人,未注明年级2人。
1.4正式施测及数据处理
3名主试均经过事前训练。采用统一指泞语,统一答卷纸,测验无时间限制。数据分析采用SPSS11.5软件在计算机上完成。
2结果
2.1项目分析
2.1.1项目维度划分的分析Crites、的VDI问卷中的项目选择依据为经验法与实证法相结合,其中部分项目的选择依据是,是否对职业成熟度高的人群和职业成熟度低的人群有区分效度iii。然而这也意味着对该问卷不宜进行因素分析。在维度分析过程中,发现职业决策取向维度和职业选择偏好维度上的项目相关很高,证实了前而对两个维度测量的是职业价值观的设想。因此把这两维度的项目合并到“择业价值观”维度,其内涵为个体择业的取向及对工作的价值取向。
2.1.2项目区分度分析将被试在每个项目“非常不赞同”和“不赞同”的反应频数相加,作为低分组(PL),在“赞同”和“非常赞同”的反应频数相加,作为高分组(PH)。分析各项目在其维度总分的高分组与低分组上的独立样木T检验的结果,删除在低分组上得分高于高分组的或在高低分组上差异未达显著性水平的6个项目。
2.1.3题总相关分析计算项目分数与分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删除项目分数与分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20的项目16个。依据以上标准,形成共38个项目的问卷,各分量表的项目分布见表1。
2.2量表各项指标统计分析
2.2.1描述性统计指标从表1的数据来看,四个分量表的项目平均得分都比较高,总量表上项目均分2.98,标准差相对较低。分量表之间的相关系数分布在0.22和0.52之间。
2.2.2信度分析木侧h究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克伦巴赫@标准系数。重测信度系数为对照组35名大学生间隔一个半月的重测与初测分数之间的皮尔逊积差相关系数见表2
2.2.3效度分析Crites的VDI问卷设计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是,问卷在不同教育层次变量上差异值达到最大。使用两个独立样木的非参数检验的Mann-WhitneyTest法对木科生和研究生在整个量表和分量表上的得分进行了差异性检验。研究生在总量表和投入度、择业概念、独立性3个分量表上的得分均高于木科生,差异显著。
3讨论
3.1量表的信效度
从表1来看,分量表和总量表的项目均分在3分左右,即被试在该问卷上的表现均处于较高水平,说明作为被试的大学生群体的职业成熟水平较高。
从表2可知,木量表。标准系数范围从0.660到0.840,总量表。标准系数为0.840。对于团体测验,信度系数达到0.700以上即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重测信度在0.557到0.761之间,也达到了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Cronbach@系数既是一个信度指标,同时也是研究结构效度的一个指标[7]。木研究中各分量表和总量表的@系数较高,证实了问卷的结构效度。分量表之间较低的相关说明了各维度分别反映独立的内容。本科生和研究生在总量表和3个分量表上有显著性差异,证实了它的理论效度。国外的研究发现,职业成熟度研究中问题较大的是效标关联效度的取得lal在以后的研究中能否以选择职业的现实性、接受教育和从事职业的渴望,或职业选择状态,如己明确选定了职业或职业决策作为效标?仍需进一步的思考和研究。
3.2文化适应性
将职业成熟度的研究结果应用于不同文化背景下需要慎重处之[9].研究表明文化背景不同,职业成熟度的内涵可能不同,其决定因素也会不同[10]。
本次研究证实了文化差异的存在。研究最初设想,西方价值观重个人取向,中国人重社会取向。在VDI原计分表中,社会取向的项目得分为反向计分,即社会取向越高,成熟度越低,如“我会选一个有机会帮助他人的工作”,被试对该项目赞同程度越高,成熟度越低。而本次研究数据表明该项目正向计分与总分的变化趋势一致,即该项目得分高,其成熟度也高。其它类似的项目分析结果也印证了最初对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偏重于社会取向的设想。
参考文献
1HackettG,WatkinsCEJ.Researchincareerassessment:Abilities,interests,decisionmaking,anddevelopment.In:WBWalsh&HSOsipow,Handbookofvocationalpsychology:theory,research,andpractice.NewJersey:LawrenceErlbaumAssociates,1995.196一198
2沈之非生涯心理辅导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56
3CritesJO.MeasurementofVocationalMaturityinAdolescence.PsychologicalMonographs,1965.595
4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轶职业成热度研究进展心理科学,2000,5:595-598
5王重鸣心理学研究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185
6凌文轶,方俐洛,自利刚我国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研究心理学报,1999,03
一、研究背景
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并不完善—信息不完全,市场呈明显的分割状态,加剧了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风险性。转型时期我国劳动力市场呈多元分割状态,许经勇和曾芬任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分割表现为三个方面:城乡分割、行业之间同工不同酬的差别、地区间居民个人收入差别(许经勇、曾芬任,2000)0李健民(2002)认为,中国的劳动力市场是多重分割交织在一起,即城乡分割、地区分割、部门分割、正式劳动力市场与从属劳动力市场分割等。本文借鉴赖德胜的提法,认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可以分割为城镇和农村两个劳动力市场,农村劳动力市场上的生产部门主要是乡镇企业,包括农村集体企业(乡镇、村及村以下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包括合伙企业个体企业和私营企业两大类)。在城镇劳动力市场内部,又可分为两大块:一是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在这个市场上,工资水平较高,且有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和较高的工作稳定性。二是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的情况比较复杂,既包括外企和高新技术企业等知识技术密集部门,这一部门工资相对较高,待遇比较好,但职业风险比较大,还包括一些小型企业和社区服务部门,这些部门工资较低,待遇比较差,没有社会保障,工作亦不稳定,属于非正规就业部门。由此,我国分割劳动力市场具体可以体现为城乡之间及城市内部行业之间的分割。
为了弄清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在职业风险约束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的行为特点及其对大学生失业问题的影响。本文以武汉市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为例,对大学生择业行为进行了调查。选取好、中等偏上、中等、中等偏下各4所高校,共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55份,涵盖教育学、外语、社会学、计算机、经济学、广告、化学、机械等多个专业。
二、分割劳动力市场条件下大学生职业选择现状
1.职业价值判断标准
作为一个理性个体,大学毕业生择业的最大愿望是实现职业价值最大化。从大学毕业生择业行为看,其择业标准依赖于对职业价值的判断。以往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调查研究,主要是从工资收入、个人兴趣爱好、福利待遇、生活环境、工作稳定性和发展前景及职业地位和声望等方面进行考察。从个体收益的角度看,可以将这些因素归纳为物质性收益和精神性收益两个方面,具体表现为个人收入效应和职业效应两个方面,其中收入效应,指的是经济利益,包括直接经济收入和间接影响收入的其他利益。职业效应,是指某一种职业为就业者带来除经济收益外的其他利益,比如地位、声誉、精神享受等。
为了很好地揭示职业选择及其风险之间的关系,从个体收益的角度出发,结合当代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观的特点,本文选取了大学毕业生择业过程中趋同性较高的“职业收入”、“职业转换成本”、“职业声望”和“职业环境”4个因素作为大学毕业生职业价值构成的主要指标。
2.城乡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择业现状
体现城乡择业行为的标准主要是“是否愿意去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统计显示,愿意去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的大学生占的比例并不高,仅占21.9,而不考虑去农村或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的比例占24.5。如果达到一定的条件,有较多的大学生会考虑去西部或农村地区就业,占到了总体比例的53.6 % 。
在影响去西部、农村、基层就业的主要因素中,各因素所占的比重依次为:没有发展前途(42.6 % ),环境不好( 39.8% )、待遇差(39.3% ),信息不灵通(32.8% ),户口障碍(27.2% )。调查结果和大学生择业特点基本符合,即“个人发展前途”或“单位发展前景”是大学生择业的第一要素,“工作环境”及“待遇”紧随其后,“户口障碍”因素所占的比例虽然不是很高,但仍是影响大学生去西部、农村及基层就业的重要因素。
3.行业性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择业现状
劳动力市场的行业性分割体现在不同的单位性质上,本文以“最想去的工作单位”以及“影响择业的主要因素”为选项对大学生择业行为进行了调查。
“最想去的工作单位”:包括6个二级指标,即党政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民营企业、外资企业和乡镇企业。前三个单位属于收入一般、风险较低的职业,后三者属于高收入高风险的单位,其中乡镇企业在不同的地区情况完全不同,在多数人的观念中仍然认为乡镇企业收入一般,且风险较大工作稳定性较差。从大学生择业行为看,30.3%的大学生选择了事业单位,40.1%的大学生选择了国有企业。选择党政机关和民营企业的大学生斗匕例持平,分别是14.1%和15.0,虽然党政机关工作较为稳定,但进入相对不容易,民营企业进入门槛不高,但职业风险也相对较高。外资企业职业风险较高,但收入也较高,是大学生青睐的类型之一。乡镇企业收入低,环境差,大学生对该类部门的认同比例较低,仅为2.6。
在影响择业的因素中,个人发展前景(73.0% )、工资收入和福利待遇(71.6% )、单位发展前景(51.1%)分别排在前三位,工作的稳定性(35.8% )、工作所在地及其环境(31.7%)、解决户口问题( 24.8%)紧随其后。
三、分割劳动力市场上大学生职业选择的风险性分析
(一)分割劳动力市场职业选择面临的收入风险
1.城乡及行业收入差异与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我国城乡收入差异明显,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城乡差距几乎一直呈不断扩大的趋势。按现价计算,1995年城镇居民人均收入比农民高出1578元,2004年高出6486元,2006年高出8172.5元。也就是说,在过去17年期间,城乡之间居民收入的绝对差距扩大了近10倍。
从城市内部各行业部门收入水平看,由于各部门工资决定机制的不同,其工资水平也呈现出了较大的差异,具体可以从城市体制内和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上来分别加以考查。首先,以行政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为代表的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其沿袭了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工资制度,工作稳定,社会福利和保障制度完善。其次,在体制外劳动力市场上,以外企、软件业等知识技术密集部门为代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其管理体制中的责任、权利和利益较为明确,就业者普遍能够获得较高的工资。而以批发零售、餐饮住宿等服务性行业为代表的体制外劳动力市场,竞争激烈,工资水平不高。
我国城乡及城市内部行业间收入差异明显,己经构成了一定的劳动收入风险。对于风险厌恶型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为了分散城乡及行业部门间的劳动收入风险,大学毕业生不会选择进入农村劳动力市场或者城市体制外次要劳动力市场,而愿意进入收入水平较高,风险性较小的城镇劳动力市场和城市体制内劳动力市场。 2.职业转换成本及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职业转换成本,也称工作转换成本,是指一旦就业后想要离开原单位所必须支付的成本,包括三个方面:工作接受成本,工作离开成本、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
在我国乡一城职业转换中,职业接受成本和职业离开成本是次要的,主要是与原单位的交易成本很高。在农村和乡镇,大学毕业生十分稀缺,就业单位一般不会轻易让其流失,通常以漫长的工作年限和高额的违约金等显性或隐性的约束,防止人才流失。大学毕业生一旦选择农村劳动力市场一定程度上就意味着被“锁定”在农村,风险成本较高。
由表3所示,我国带户籍人口流动的比例非常低,其中还包括了大量的升学户籍流动和从城到乡的流动等。可见,户籍制度实际上使大学毕业生一旦将户籍迁到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在短期内要再迁回大城市的风险相当高。
在城市内部行业分割的劳动力市场上,职业转换的接受成本是很高的,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包括那些交通费、邮费、电话费、报纸的广告费等。间接的成本则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在工作搜寻所花费的时间内一个人可能从事其他活动所带来的效用或收入:另一方面的机会成本更加重要,这就是决定放弃当前的工作机会继续进行搜寻时所放弃的收入。职业转换成本越高,大学生可能面临的损失越大,风险性也越高。
(二)分割劳动力市场上职业效应的比较与职业选择的风险性
1.职业声望的比较及其为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效应和风险
职业声望是人们对不同职业的价值评价,从事不同职业的社会成员,会因其职业地位和职业声望的不同,而有不同的威望、权力和财富,故社会成员谋求职业地位较高、职业声望较好的职业是个体获得心理满足并肯定自己社会价值的必然选择。
根据现代风险观,不同职业选择为个人带来的声望及地位的“损失风险”亦不相同。在本次的调查过程中,选择去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外资企业的大学毕业生人数分别占到了前三位,而选择去乡镇企业的仅占2.6%。同样地,一半以上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去沿海地区,而愿意去农村、西部等基层地区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连1/4都不到。除了收入差距的原因之外,职业的社会声望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大学毕业生是我国人才层次中较高的一类,去乡镇企业或者农村、西部等基层单位工作难以让大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和社会价值的肯定,一旦选择在该类地区或行业工作将面临较高的社会声望及地位的“损失风险”。
2.职业环境的比较及其为大学毕业生带来的效应和风险
‘职业环境是一个比较抽象的概念,从其为个体所带来的效应看,它包括工作环境和人文环境两个方面,其中工作环境主要是指物理环境,包括工作单位的硬件设施、环境美化以及工作地区的自然条件等;人文环境主要指社会环境,包括社会公德、传统美德、礼仪、人际关系和安全环境等。
在我国,农村一直都是落后的代名词。多数农村地区的道路交通、生活环境、信息通讯等基础设施乃至文化氛围的建设依然较为落后。而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发展,高密度人口、建筑、财富和信息已经成为城市的基本特征。城市不仅基础设施良好,硬件设施完备,而且城市中多种生活方式、文化观念并存,文化交融速度较快,生活在其中的人们视野更加宽阔。
职业决策困难(career decision making difficulty)是职业心理学和职业辅导领域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指个人在职业选择(进人阶段或职业改变)过程中,面临最后决策时,不知道要从事什么职业或从几个职业中挑选一个时发生的困难。
标准化决策理论(normative decision making)认为,决策者能够加工所有相关信息,并能够做出完全理性的选择。Gati,Krausz和Osipow依据该理论,发展出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者模型,即最好的决策就是最有助个人目标实现的那个决策:一个理想的职业决策者能够意识到做决策的需要,并且有愿意,同时还具备做出正确决策的能力:任何阻碍理想决策状态达到的因素,都被当作是有决策困难:困难以两种可能的方式影响个体的决策:一是阻碍个体作决策;二是使个体更少的做出理想的决策。
Gati等认为职业决策困难贯穿于个体在做职业选择的整个过程中,并依据导致困难的原因对职业决策困难分类:缺乏准备,缺乏信息和不一致的信息。Gati等还结合对大量的职业辅导工作者与来访者的访谈和调查,编制出职业决策困难问卷(career decision making difficulties questionnaire,CDDQ)。本研究试图修改CDDQ,检验其在中国文化背景下的适用性。
1方法和程序
1.1确定预测问卷
CDDQ原采用9点记分,根据心理测量理论和研究结果,量表的测量信度随点数增加而提高,辨别力也随之加强,但点数超过5点,反而无助于量表信效度的提高。因此修改问卷采用5点记分(从1表示“非常不符合”到“非常符合”)。
CDDQ原有3个维度:①缺乏准备;②缺乏信息;③不一致的信息。“缺乏准备”又可分为:缺乏动机;犹豫不决;不合理的信念;缺乏决策过程的知识。“缺乏信息”主要涉及:职业自我;职业信息;获取信息的方式。“不一致的信息”包括:不可靠的信息;内部冲突;外部冲突。每一小类又包含2至8个不等的具体困难,构成44个项目。
1.2预测
选取武汉4所高校的275名学生进行预测。预测阶段,详细记录学生对项目的反应。同时,还对大学生做深人访谈,为进一步修改项目提供依据。
1.3确定正式测试的问卷
1.3.1题总相关分析计算项目分数与分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删除项目分数与分量表总分的相关系数小于0.3的项目.共9个项目.其中包括“缺乏动机”和“不合理信念”两个小类的项目。
1.3.2项目通俗性水平分析将被试在“非常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两个选项上反应的频数相加作为低分组,“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两个选项上反应的频数相加为高分组,以此作为通俗性水平分析的在指标,删除低分组中低于10%,高分组中高于90%的项目,共4个项目,如:“不了解职业决策的步骤”。
1.3.3项目鉴别力分析将高分组减去低分组,以此作为鉴别力指数。删除鉴别力指数小于0.2的项目,共4个,如:“不愿妥协,想坚持自己的决定”。
1.3.4访谈结果的分析依据访谈结果修改其中不适合我国大学生以及意义不明确的项目,将语义较接近的10个项目合并为5个,例如涉及到“培训”,“职业”与“职业特征”的项目。
经过以上步骤,最终形成7类职业决策困难,22个项目的问卷。
1.4正式施测样本
正式施测选取武汉地区4所高校330名大学毕业生作为研究样本:总共发放330份问卷,收回302份,有效问卷272份。其中男生130人,占47.8%,女生142人,占51.6%;文科161人,占58.5%,理科111人,占40.4%;职业选择完全没有把握15人,占5.5%,有一点把握59人,占21.5%,有一些把握98人,占35.6%,比较有把握83人,占30.2%,完全有把握12人,占4.4%
2结果
2.1量表描述性统计及信度
CDDQ各分量表的描述统计及信度结果见表1。从数据分布来看,各分量表的均分适中,具有一定的内部一致性信度。
2.2结构效度
本研究采用Sattath和Tversky于1977年提出的ADDTREE聚类方法对量表进行结构效度分析。Gati等在验证职业决策困难的结构时,也是采用ADDTREE聚类方法二这种聚类的方法不同于SPSS,SAS等统计软件提供的聚类分析需要确定使用的各种方法因此结果更为准确[t6’1图1为量表聚类分析结果:
2.3辨别效度
本研究中要求被试对自己职业选择把握的程度做一个评估,分为五个的等级(从1表示“完全没有把握”至5表示“完全有把握”)。以平均分为标准将被试分为“有把握组”和“无把握组”,进行差异检验对职业选择有把握和无把握的被试在“缺乏决策过程知识”、“职业自我”、“职业信息”、“内部冲突”的得分以及问卷的总分上,差异显著。见表3
3讨论
3.1问卷修改中职业决策困难类型的问题
经过预测后,最终问卷保留了7类职业决策困难,删除的3类困难分别为“不合理的信念”、“缺乏动机”和“获取信息方式”。
整体看来,在择业中当前的大学生比以往大学生的观念要务实,并没有突出的不合理想法因此,原版的CDDQ中“不合理的信念”这一类的职业决策困难可以不包含进去。但是,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问卷中的不合理信念未必就是我国大学生在择业中真正的想法,比如:“只要有兴趣,就一定能成功”,“工作一定要在大城市”而不合理的信念对职业决策过程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在今后的研究中还需要进一步考察同样也是由于就业压力以及我国整个社会经济环境,大学生毕业后普遍希望能找到一份工作,即使部分毕业生选择考研也是为了日后能找到更满意的工作。因此,“缺乏动机”这类职业决策困难在我国大学生中并不突出“获取信息方式”这一类的困难中的两个项目在项目分析时都被删除:这也许是我国大学生大多职业自我效能感较高,对于认识职业的方式也不重视所造成的。
这三类职业决策困难反映出中西方文化的差异,但它们对于职业决策影响都是举足轻重,不容忽视的。在今后的研究中需要突出这方面的中国特色,真正反映我国当前大学生的职业决策困难。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教育的轨道。高校毕业生供需矛盾也日益突出,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已逐渐成为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问题。然而,在冷静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现象时不难发现:由于人才市场供求信息的不畅,供需双方观念不同,导致供求双方供需结构不相对称,出现了“有位无人”和“有人无位”并存现象,更进一步的分析可见,许多大学生由于缺乏对职业的自我的合理认识和定位,加之职业决策和选择能力不足,他们面对用人单位和岗位感到无所适从,不知什么单位适合自己的事业发展,什么岗位是展示自己的平台,究其原因在于当今大学生缺乏或不视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同样,由于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尚有存在较大差距,表现在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上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来开展,内容上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般介绍和政策规定的诠释,在方法手段上往往是通过召开“动员大会”、“就业形势报告会”等大会“灌输”形式,因而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培养等方面则着力较少,也同样存在着忽视或缺乏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有效指导。基于学生在就业问题和学术在就业指导上存在的上述不足,本人认为必须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将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相结合,从就业指导工作的内容体系、工作程式和工作机甜上进行全新的思考,以构建全程式就业指导工作的科学体系。
一、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结合点,构建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体系
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大学生个体结合自身情况及所处的环境(机遇和制约等因素)确立职业目标、选择职业道路并采取行动和措施实现职业生涯目标的过程。它包括了大学生人生理想及生活目标规划、大学生学习目标规划和大学生职业选择规划等内容。大学生只有做好了职业生涯规划,才能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才能有效学习并获得知识技能,才能选择到合适自己发展的职业并通过职业生涯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目标。可见,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涉及到理想信念教育、专业知识学习、择业技能技巧训练等内容在内的学校教育工作的全方位的问题。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结合点,全面规划大学生的就业指导课程体系,既抓住了就业指导工作的核心,又能使指导工作较好地溶入学校各项教育工作的大局。
1、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的融合,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的教育在某种程度上也转变为大学生们求生存谋发展的必然环节,演化为当代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获得职业成功的有效途径。而高校学生的这种主体性需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和内容提出了新的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出相应的回应,可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必须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结合点,实现职业生涯教育与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无缝对接翻。正处于心理成熟期的青年大学生需要接受正确的人生理想和生活目标的引导。由于大学生所选修的专业各有不同,他们毕业时面临的工作岗位选择也必定不尽相同,但是,职业本身并无贵贱之分,唯有职业分工不同而已。要通过职业价值观的教育让大学生明白只要从业者敬重一己的职业、热爱自己的工作,必定能“三十六行、行行出状元”。更要通过教育,引导大学生理智地审视就业市场,客观地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将自己的理想与社会的需求很好地结合起来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到毕业时才能勇敢的面向基层、面向经济建设的主战场,勇于到艰苦的地区、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等最需要人才的地方去建功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促使大学生的充分就业。总之,凸显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把理想信念教育溶人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之中,帮助他们确立职业发展方向,制定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择业活动,既是就业指导工作的灵魂,也是做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前提和基础。
2、坚持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设计和专业学习及学业的发展紧密结合,紧扣学生专业学习与职业发展这一核心内容,引导和帮助大学生搞好学习目标规划和学业发展规划。从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发展而言,由于大学生阅历不够丰富、视野不够开阔及专业学习不够深入等原因,他们往往对职业和专业设置的关系并不十分清楚,因而在专业学习上往往存在较大的盲目性,更由于大学生的学习有较大的自由度,使许多大学生难以做到将未来的就业压力与当前学科安排的学习结合起来,因而在学习上往往需要我们,尤其是专任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指导,帮助大学生及时掌握处理所学专业与职业关系的方法,确立与职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学习目标,有计划地开展个人专业学习、知识积累、素质培养和能力培养,为将来毕业后的就业做好充分的知识和能力的储备。从学校的教学与教育改革而言,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必须充分发挥大学生生涯规划这一有效载体,以人才市场的需求为导向,全面深化学校的教学改革,进一步做好学科与专业的调整与优化工作,更进一步加大文理渗透和工管交叉,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的力度,同时要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对于高职高专类的学生,要坚决实行毕业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双证”或“多证”制度,以增强毕业生的社会适应能力,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率的提高。
3、坚持群体教育和个性化的就业指导相结合,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选择规划。以使大学生毕业择业时有清晰的职业目标而不至于迷惘。一个任职者如果能找到符合自身个性特征、兴趣、又有适当能力去完成的职业,就能充分发挥其潜力,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工作效率,取得较好的业绩,最终产生工作的满意感、自我实现感。因此,在对大学生进行就业指导过程中,在对大学生进行群体的正面教育的基础上,必须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在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和社会需求的基础上,科学地设计自己的职业选择规划,为自己大学毕业的择业做好充分的准备,这就需要我们在就业指导中必须根据学生的不同对象因材施教进行个性化的指导,并在指导过程中有针对性的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对待兴趣与职业选择、职业能力与职业选择、气质与职业选择、性格与职业选择、价值观与职业选择、专业与职业选择之间的辨证关系,做到知己、知彼,从容应对就业市场的择业。
二、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切入点,建立和健全全程式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
多年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大学生的择业行为集中发生在大学毕业的那一年,但是大学生对社会职业、就业政策、就业制度的了解以及自身职业规划、职业价值观、求职技巧等则应该从进人大学校园时就开始积累。因此,必须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为切人点,将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实践活动贯穿学生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建立起全程式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具体而言,就是把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的自我评估、外部环境分析、目标确定、实施策略、反馈评估等具体环节的教学与实践活动贯穿于大学学习的全过程,并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的专业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的特点,设定阶段性的指导目标任务,使全过程就业指导的层层要求得以实现。
1、要认真抓好大学生入学第一年的职业生涯规划的教育与指导,为大学生的专业学习和学业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一阶段的主要目标任务是让学生了解职业和就业政策,更新就业观念,理解学位证书、职业资格证书和就业准人制度,增强提高职业能力的自觉性,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和就业观,形成初步的职业生涯规划,为大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2、结合大二、大三学生的专业学习的特点。精心组织好大学生修订与完善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巩固的专业思想、正确的职业价值观。确立与专业相适应的职业发展方向,全面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大二、大三是学生进入大学后学习、生活的稳定期,也是学生进行专业知识学习的主要阶段,这一阶段由于专业学习任务繁重,许多大学生对就业指导及职业生涯规划训练不感兴趣,往往造成了就业指导工作上的空白,因而强化大二、大三阶段的学生就业指导就显得十分必要了。这一阶段开设的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训练和培养学生工作的责任意识、规范意识、质量意识、服务意识、沟通能力以及团队合作意识,了解个人创业条件、特征,提高学生自主创业意识与创业能力,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撰写个人职业生涯规划计划书等,而要完成这一阶段的目标任务,仅靠职业生涯规划课的教学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广大专任教师的普遍参与。总之,要结合专业的学习,使学生的知识结构、专业目标更贴近社会发展的要求,为就业打下坚实的专业基础。
3、重视和全力做好大四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引导和帮助毕业生实现职业生涯规划的就业关。这一时期大学生的专业学习主要是专业知识的进一步提高与深入产学研基地,在实践基础上完成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并进行专业的实习、见习活动。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目标是:帮助大学生通过专业实训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活动完善个人职业形象,掌握面试基本技能,了解求职面试全过程及求职的途径、技巧,了解相关就业政策和劳动关系法规,制定自己的求职策略和求职计划以达到顺利就业的目标。
三、以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
划并顺利就业为落脚点,构建全员化、全方位的就业指导工作新格局引导和帮助大学生做好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顺利地就业,这是高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最根本任务,而要完成这一任务,必须从高校的组织机构设置和人员配备、服务市场建立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加强,同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一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的好坏,就业率的高低,不仅直接影响一个学校的招生形势和生源质量,也关系到一个学校的生存与发展。从这一意义上讲“就业工作是学校的生命线”。因此,高校要通过动员,使全校各个部门的各级组织、使全体教师都投入到就业指导工作来,以实现全员化和全方位的就业指导。
职业价值观是职业选择的核心心理因素,对职业选择和职业动机具有导向作用,对职业认识、职业选择和职业生涯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是大学生这一特殊社会群体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对他们今后的职业生活起着关键性的指导作用,不仅决定了他们的择业行为,而且对于他们的工作态度、工作积极性,乃至对社会的稳定和发展都有重要的影响。对这一问题的研究能够使教育工作者更加了解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状况,对于引导和教育大学生转变择业观念,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一、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现状
西方国家从20世纪30年代就开始研究职业价值观,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后才有学者陆续开始研究,90年代开始,国内关于职业价值观的研究成果日益增多,总体上可分为以下三方面内容。
1.职业价值观定义
国内学者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表述各不相同。黄希庭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人们对社会职业的需求所表现出来的评价,是人生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反映,是人生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方面。凌文辁等认为,职业观就是价值观在职业选择上的体现,也可称为择业观,它是人们对待职业的一种信念和态度,或是人们在职业生活中表现出来的一种价值取向[。金盛华等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标准。这些是当前职业价值观研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几个定义。
2.职业价值观的结构和维度
职业价值观并不是单一的结构,它是一个多元结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包含许多成分。职业价值观的结构研究是目前此问题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有代表性的研究主要有:(1)方俐诺等人通过对霍兰德的职业兴趣量表进行修订,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对题目进行增删,也将中国人的职业价值观分为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常规型(c)六种。(2)舒伯(Super)提出了职业价值观的15个维度,分别是利他主义、美的追求、创造力、智力的刺激、成就感、独立性、威望、管理权利、经济报酬、安全感、工作环境、与领导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生活方式、变异性。(3)凌文辁等1997年从22个职业价值观条目中通过因素分析抽取了三个因素,把职业价值观结构分为声望地位因素、保健因素和发展因素。这三个因素与人的四种需要相对应。声望地位因素与尊重需要相对应,保健因素与生理、安全需要相对应。发展因素与自我实现因素相对应。(4)金盛华等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分为目的性价值观和手段性价值观。目的性价值观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内隐动机性标准,包括家庭维护、地位追求、成就实现和社会促进;手段性价值观是指个体评价和选择职业的外显条件性标准,包括轻松稳定、兴趣性格、规范道德、薪酬声望、职业前景和福利待遇等六个方面。
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特点研究
国内学者在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进行研究时,大都结合各自的研究需要和研究角度针对不同时代、不同群体的大学生作了许多比较研究,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1)1986年,詹万生等人对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状况调查显示,“经济收入高”被排在第四位,而“学习条件好”、“社会地位高”被排在第一、二位,表明80年代的大学生更看重知识追求和职业声望,而经济收入并非职业选择的主要动因。(2)1996年,北京大学团委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结果显示,把”经济收入高”作为影响择业的重要因素的学生比例高达73.3%。2002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在”大学生选择未来职业考虑最多的因素”调查中,86.4%的人最关心经济收入,70.24%的人最关心权力、地位、升迁机会,65.88%的人希望工作舒适、地点好。61.39%的人关心专业对口、有出国机会,只有12.37%的人表示不在乎职业风险:同时绝大多数毕业生把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大城市作为自己的选择意向,选择去农村工作的毕业生不到总数的5%。这些结果表明,当代大学生的职业观是以个人发展为目标,以经济利益为导向,以就业地区选择为保障,带有明显的功利色彩。(3)2000年,阴国恩等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和职业价值观进行的调查研究发现,大学生的理想职业与现实职业有很大的不同,且与其所在的学校、专业科类和性别有一定的关系。男大学生心目中最理想职业的前三位分别是高级职员、工程师、律师、法官;女大学生最理想职业的前三位分别是律师、法官、高级职员、记者。而且,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呈现多元化趋势,“收入”、“充分发挥能力”、“自主程度”是大学生择业三条最重要的标准。(4)吴谅谅等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期望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2001年的大学生比1996年的大学生更注重经济收入与福利条件,而对工作与所学专业的匹配程度要求则降低了。(5)丁大建、高庆波在“2003年北京地区高校本科毕业生就业单位类型首选”调查中发现,毕业生中的33.1%选择外企或合资企业,27.4%选择大型国企,19.7%选择科研、学校、医院、新闻等事业单位,13.5%选择政府机关,2.5%选择自己创业,1.6%尚未考虑好,0.4%为其他。同时发现,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念已从“干一行。爱一行”向“爱一行,干一行”转变,在择业中如果职业不符合自己的愿望,他们敢于放弃,重新选择。(6)喻永红等2003年利用自编问卷在全国7省市13所高校进行的调查研究表明,在年级上,高年级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更注重福利待遇,低年级学生较高年级学生更注重社会贡献,这一研究表明高年级学生在选择职业时更现实。对东西部学生的职业动机研究表明,西部学生注重发展前途。在“不同性别职业选择自主性研究”中发现,71.76%的男生在选择职业时倾向自主,且较有自信,而女生的比例只有59.48%,且自信心比男生低,差异达到显著性水平。
二、当前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存在的问题
1.职业价值观定义不确定
根据文献统计。目前国内关于职业价值观的定义有十几种,表述不一致,学者大都根据各自的研究角度,采用不同的职业价值观定义,缺乏一个统一的操作性定义,使得研究的标准不一,结论差异很大,验证困难。
2.研究工具单一
从20世纪90年代至今,国内关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研究大多采用问卷法。通过因素分析确定职业价值观的结构或维度。同时作一些比较研究。由于受取样的局限,研究的结果不能代表当代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维度,只能代表一个区域或特定群体的职业价值观状况。另外,有些研究直接采用国外翻译的问卷,对问卷没有进行本土化验证研究。由于中西方存在文化差异,测验只能体现中国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中包含的部分,对于未包含的部分很难测查,因此测验存在误差。金盛华等将问卷与深度访谈相结合,并采用质性研究计算机辅助软件(NVivo)进行编码,这一研究方法将成为今后类似研究的重要参考。
3.对职业价值观的结构仍存争议
阴国恩研究认为,从整体上看,大学生的职业价值观具有较大的一致性,这种一致性体现在不因他们所在的学校、专业科类、性别等不同而不同,尽管在一些具体的职业价值选项上存在一定的差异。目前,国内的研究从修订到验证性研究,学者都根据自己的操作性定义进行独立研究。既然大学生职业价值观存在一致性,就应该大范围取样,构建统一的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结构,编制统一的职业价值观量表。
4.研究群体的分类视阑狭窄
目前,多数研究中,在研究群体的分类上主要有科类(文理分类)、性别、年级等分类,而对于高职专科生、本科生、研究生及多科类对比研究甚少,对于不同家庭状况、不同生源地、不同经济区域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缺乏研究,对于残疾学生等大学生弱势群体的职业价值观状况也缺乏研究。加强这些方面的研究能够使高校就业教育更有针对性。
三、职业价值观研究发展方向
近20年来,国内在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但职业价值观作为人的一种心理倾向,具有稳定性又具有变异性,尤其是当社会改革时,职业价值观会发生迅速变化。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化”进入到“大众化”阶段,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也由原来的“计划分配”转变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就业机制,这必将引起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转变。价值观相对于社会变化又存在滞后性,转变需要一段的时间。因此,必须加强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深入研究,了解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状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择业观念,为引导大学生、家长和全社会转变择业观念提供科学依据。
1.研究方法
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开展研究,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将参与性观察、深度访谈等研究方法结合运用。深入了解大学生对职业的真实评价和职业选择的标准。目前,有些学生愿意到一些基层和艰苦的地方就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但迫于父母、亲朋的压力而提高择业标准。前者是大学生真实职业价值观的体现,后者是外在强加的价值观,这就要求结合深度访谈方法了解大学生择业的真实标准。
有些方法得到的数据不易于量化,因此要做好非量化资料的科学统计工作,从庞杂的资料中寻找出意义所在,并为其实质内容建立出理论架构。当前质性研究的分析软件主要是NVivo,这套软件全名为NUDIST Vivo,其中NUDIST为Non—numerical Unstructured Data by techniques ofIndexing Searchingand Theorizing的简称,意指可供非数值、非结构性数据的索引搜寻系统及帮助建构理论的辅助工具,是目前质性研究最新、功能最强大的软件之一。
2.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