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级护士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6:4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级护士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高级护士论文

篇(1)

要:公路养护管理工作的顺畅进行是保障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做好公路养护管理工作,提高公路的使用效率和服务水平,是公路管理部门和经营企业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随着公路的通行时间的增长,各地都非常重视高速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工作,很多地方都引进了较为先进的养护管理机械,在实际养护与管理中基本上都实现了现代代养护管理措施,其中也有较多的地方引进了综合性养护管理设备,以专门拱公路的养护与管理、使用,可见我国的公路的养护与管理已经向着更先进的方向发展.

一,目前公路养护与管理的机构设置为省高速公路管理局下设线路管理处,专职养护处,并配置相应的专用养护机械,上学养护和小修保养由各管理处工程科负责,对于较大维修的工程由养护处进行集中处理,这样,实行内部单位行政管理,养护经费包干,养护工作均可自己完成,对临时的实发一路领先可以就地就近及时解决,但是在体制的发展过程当中,也同样表现出了一定的弊端.职工积极性不高,责任心不强,生产效率低下,养护本成高,浪费严重,严重影响了养护管理的规范化、专业化、科学化的进程,同时这种封闭式的管理,也严重阻碍了新技术、新材料、新养护维修管理中的应用.

二,当前公路的管理和养护为一体,所有养护作业实行内部单位行政管理,养护生产小而全,担负着各种作业任务,而每支队伍又很多都是从小地方时招收的人员组成的,有高效率的养护维修作业,而这样的养护作业又必须由高效率、高技术的队伍和设备来完成,如果关系处理不当,必须造成大型养护机械设备的搁置,工作效率降低,如果分开,把养护作业的招标与质量监督等,这样,不仅可以引进专业的养护队伍,而且可以引进选进的科学技术.加强我们的养护水平和质量,并且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培养一批现代应用型人才.

三,在公路管理中,无论是在路面检测,还是在数据采集,计算机综合处理等方面都缺少一套成型的、科学的、权威的并且有推广价值的管理系统,一切还都处在起步阶段,检测手段的精度和效率低,费用大,数据采集和积累的不够,所以在管理上必须要走在前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原来以人工的,传统的养护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交通运输的要求,必须采用先进的养护机械设备及技术不断改进和提高养护作业方式和施工工艺,提高养护作业的质量和劳动生产率,降低作业成本.但是,受到现有管理体制和养护经费等制约,公路养护机械化的程度还远低于社会总体发展水平,走机械化养护道路,必须配备相应的专用机械,对于比较贵重的养护设备,可以采用社会雇佣的办法解决,这样可以减少初期的资金投入和日后的维修管理费用.

四,公路从通车运营开始,各项养护管理工作也就应运而生,公路养护的特点就是“预防为主”.“公路建设质量高,早期预防养护没必要”的论断在实践中是站不住脚的.实践证明,做好早期养护,及时弥补建设过程中的不足,改善各项技术状况,对于延长道路和附属设施的使用寿命,抵抗早期的疲劳破坏,延缓大修周期,减低养护成本都有很大的益处,所以建设和养护同样都是十分重要的.

公路养护高级技师专业技术论文

【摘

要】高等级公路发展日新月异,数量增多的同时,科技含量也不断提高.在针对高速发展的高等级公路来说,日常的养护工作成为了确保公路顺畅运行的关键.不过我国现有的高等级公路养护存在一定的弊端,有待于解决.在本文中,作者从养护工作现状分析出现有工作的弊端.同时根据实际工作提出相应对策,为日后的高等级公路养护工作提供借鉴.

在我国深入改革发展的进程中,基础建设愈加重要.高等级公路不仅存在进一步增加铺设的挑战,更加存在已有高等级公路路面养护的问题.我国高等级公路飞速发展,从1988年第一条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以来,现有高等级公路已达到三百多万公里,跃居世界第二.那么总量如此巨大的高等级公路,科技发展程度的提高都使得日常的养护管理成为工作之重.但是我们现在的养护管理重视程度偏低,养护工作明显滞后,严重阻碍了我国总体的社会进展.对于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主要是为保护高等级公路良好的运行状态,防止其使用质量下降,进行的良好养护服务.养护管理大致分为日常养护、定期养护、特别养护及改善工程四类.

高等级公路的养护管理是我们公路建设的短板,传统的经济模式使得我国养护工作仍存在着很多问题:首先,车流量大载重量增加直接加速了公路的老化.经济发展使得车辆迅速膨胀,交通的便利也使得高等级公路上运行的车辆越来越多,载重量越来越大.最初修建的高等级公路超负荷地运转着,这在养护中是最大的难题.其次,养护工作运行机制不合理,投入不足.相对于前几年的养护工作,需要做的越来越多,但是经费却没有大幅度的增加,必然导致养护工作难以进展.最后,养护工作科技含量低,配套机械占有率低.长期对于养护工作的不重视使得科技含量无法提高,配套机械年久失修,更新速度慢都直接影响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工作.

针对于现有的一些弊端,公路养护管理部门也推出了一些新措施,同时根据个人的工作实践,提出以下几点对策用以提高我国高等级公路养护管理工作.

第一:深化养护管理体制改革.从体制源头改进养护工作,为顺应高等级公路快速发展的局面,应实行集中统一制原则.领导权相对集中,严格执行分级管理,同时对于养护管理工作统一标准,统一规划,统一调动.,应积极贯彻落实上级有关公路养护运行机制改革的文件精神,全面启动公路养护机制改革工作,制定具体的、可操作性强的改革实施方案,建立起精简高效、职能明确、权责一致、运转协调、办事规范的新型公路养护管理体制,建立起公平竞争、规范有序的公路养护工程市场.坚强养护管理机构,工作人员岗位竞聘,成立专业养护队伍,单位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试行终身责任制.提高重视程度和管理决策水平.

第二,提高养护机械发展水平.养护机械是养护工作的关键,机械化是实现高等级公路使用功能的关键.只有实现机械化,养护水平才能确实的提高.这就要求我们不仅要改造我们自己的养护机械,更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机械,吸取经验进行改造,实现我们自己的科技自主产权.同时加强养护机械的组织管理,成立制度化社会化的养护机械租赁公司.争取在全社会中加速养护工作机械化进度,整体机械化进程的加速必将推动我国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工作.

第三,源头预防养护为主.养护工作作为高等级公路建成后的后期维护工作,长期以来处于被动地位,头痛医头脚痛医脚.新时期的养护工作要从源头预防做起.对于日常养护中,及时的巡查和保养能起到防微杜渐的作用,只有从小抓起,从预防抓起才能根本性的做好养护工作.高等级公路随着运行年头的增长,车辆逐渐增多,其使用性能逐渐降低,只有预防性养护才能延长公路的使用寿命,从而提高高等级公路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预防性养护不能只是说说而已,要落实在实际工作中,积极推广应用预防性养护技术,入稀浆封层技术等,扩大预防性养护的范围.从长远的眼光来看,源头预防性养护是养护工作的关键所在.

除却要从以上这些方面改进我国的高等级公路养护问题,在日常的实际工作中也要狠抓重点.第一,定期开展道路桥梁检测.系统搜集管段内路面桥梁技术数据,建立公路及桥梁数据库,为路面及桥梁养护维修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对于桥梁受损状况作出风险评估,及时保证桥梁通畅.对于路面的性能监控,全面检测.第二,确保养护及时.由于高等级公路使用率较高,车辆运行较多,破损情况时有发生.对于这些的路面养护及防撞护栏维修等,要做到及时养护,随叫随到,随到随修,不可随意推脱.对于各种突发事件,要准备应急预案,按照原执行,对于养护工作做到及时有效.第三,切实加强安全教育.在高速公路上做养护工作存在一定的风险性.要加强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教育,做到安全生产,安全回家.道路施工时摆放安全标牌及安全警示标志.安全第一,只有安全

生产,才能保证高等级公路的正常健康运行.

高等级公路已然成为我们出行的重要途径,确保高等级公路的养护工作顺利进行不仅能提高公路的经济效益,也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我国现在推进可持续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既是要以长远的目光做好现在的工作.只有我们深化改革现有的养护体制,提升我们的科技机械化水平,才能更好的实现祖国的科学发展,繁荣富强.

参考文献

1.交通部行业标准.公路养护技术规范(JTJ073-96).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6

2.许永明.公路养护与管理.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1998

3.杨洪.高速公路养护与管理分析.[硕士学位论文].成都.四川大学,2011

公路养护高级技师专业技术论文

【摘

要】当代社会,随着第三产业的不断发展,交通运输业也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在公路建设中,提高公路养护技术现已成为一个关键问题.在交通运输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如何提高运输运营的质量已经成为一个热点,引起了全世界人们的关注.本文探讨公路养护技术问题,以供参考.

【关

词】公路养护;技术;措施

1公路养护的概念和意义

在交通运输产业的发展过程中,公路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但在交通运营的过程中,公路养护会出现种种问题,这样容易导致公路衰老的速率增大.只有通过向国民提供优质的服务,大力宣传日常养护和管理等知识,引起社会的关注,增强责任意识,才能保证公路运行顺利,减缓公路衰退率.公路养护的定义十分简单、明确,即保养、维护公路.然而保养与维护两者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联系和区别.保养重点是整个过程中的养护,维护则是针对部分路段而言的.在公路建成通车后,会遭受到一些内力和各种外力的影响,在使用的过程中,公路的质量会不断地下降,直到不能使用.为了保证公路的正常运行,就必须改变现有的公路养护措施.只有及时发现问题,对出现损坏的部分及时修护,并且进行紧急服务和抢修,才能使公路长期为人们服务.公路的养护管理工作需要科学发展观的引导,因此,在公路建设的工程中,必须遵循“建设和养护管理都能促进公路事业的发展”的理念,这样公路运输才能更好地为国民经济服务,带动经济的增长.公路养护管理工作对人民群众的生活和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它能够提高公路建设的质量,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总而言之,加强公路养护管理有利于实现交通的迅速发展,降低公路运输的成本,有利于交通运输走向绿色发展.同时,它也是建设节约型交通行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构件一个高效、安全公路管理系统的前提条件.作为一个公路管理人员,应认真学习并且了解公路养护工作的具体内容和意义,树立起强烈的责任意识,为公路养护工作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公路养护技术参考属性评定

2公路养护过程中常出现的灾害及原因

泛油、开裂、松散、坑槽、推移等等现象是公路养护过程中经常出现的病害,它既破坏了公路的完整性,影响行车的速度,又对行车安全构成了严重的威胁,进而导致公路的使用寿命缩短.这样,公路建设的成本也不断增大,公路投资的效益大大降低.通过调查研究,我们发现,导致公路遭到破坏的原因有以下几点:(1)材料的质量问题.在目前的绝大多数公路中,使用的施工材料源自国产,但在国内,这种材料能够符合标准的厂家并不多,而且供不应求.一些建筑单位为了节约成本,采用国家伪劣产品.(2)公路防护系统的设计不满足要求.我国一贯沿用的还是传统的模式,旧的规范并没有得到修改,一些旧的要求根本不符合实际需求,比如规范中的折算系数并没有考虑路面承载极限能力,这些都影响到公路养护工作的进行.(3)粘层油、透层油的使用对公路养护工作的影响.要保证公路能够正常运行,公路养护工作进行准确、到位,需要观察公路粘层油和透层油的使用情况,考虑其使用对公路造成的影响.同时,许多工程采用水泥稳定级配碎石或二灰碎石来使路层结合在一起,但是这样做有一个明显的缺陷,即它的渗透性能差.此外,使用这种材料容易破坏路面的平整度,导致透层油窝积现象的产生,这种情况也不利于公路养护工作的开展.(4)设备的影响.许多公路养护的机器过于落后,不能观察到公路的准确情况,导致公路养护工作出现失误,威胁到公路的正常运行.(5)公路养护工作人员的素质不高,工作效率低下.现今大部分养护管理人员的道德修养偏低,并且我国大部分的公路管理员是从养护技术人员中培养出来的,缺乏一定的企业管理能力和人员管理能力.尽管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水平和经验都相对较好,但是文化知识水平短浅,对于外来的新方法、新技术等等接受能力不强.在平常的工作中,专业知识能力欠缺,对专业知识的特性不够了解,因此不利于公路养护工作整体效率的提高.

3提高公路养护技术的具体措施

篇(2)

解析

的定义域为.由,解得x=1-a>-a.当x变化时,,的变化情况如下表:

因此,在处取得最小值,故由题意,所以.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在研究函数最值中的应用.解题思路

首先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并求出其导函数,然后令,并判断导函数的符号进而得出函数取得极值,即最小值.易错点

无22 第(2)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解析

由知对恒成立即是上的减函数.对恒成立,对恒成立, ……8分考查方向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在研究函数单调性中的应用.解题思路

首先将问题转化为对恒成立,然后构造函数,利用导数来研究单调性,进而求出的取值范围易错点

无22 第(3)小题正确答案及相关解析正确答案

时有一个根,时无根.解析

由题意知,由图像知时有一个根,时无根或解: ,,又可求得时.在时 单调递增.时, ,时有一个根,时无根.考查方向

篇(3)

2我国现有的高速公路养护技术存在的问题

由于高速公路的独特自身性质以及沥青路面结构层的独特形式。特别是复合式路面由于其受力特性的不同,在路面破坏形式以及破坏形态方面均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由于我国在进行高速公路路面特别是复合式路面养护时,常会套用其他规范来进行养护。根据多年工作经验总结得到了我国关于高速公告养护方面的主要问题有:(1)现有的高速公路路面养护规范不完善,存在可操性差、系统性差以及技术问题多等问题。常常会在施工中导致无法可依、无规可循的情况。(2)由于复合式路面属于先进路面结构形式。缺乏大量的实测数据以及调查资料。由于资料的匮乏导致了我国复合式路面在养护过程中不能依靠实际的试验数据,只能凭借对其他类型工程的借鉴进行。(3)在进行高速公路路面大型养护时,由于不能得到系统的数据以及性能测试,导致路面大型养护出现决策困难以及施工方案难以选择的问题。(4)养护过后对沥青路面进行质量评定由于规范不准确以及实验数据缺乏导致只能参照沥青路面养护质量评定标准进行评定。难以保证路面养护后的评定。

3路面破坏养护技术的研究

3.1高速公路沥青路面主要破坏形式

作为现今的高速公路路面主要结构形式,复合式路面由于兼顾了沥青混凝土路面以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优点同时也包含了两者的缺点。现今的路面主要破坏形式有以下几点:(1)横缝破坏:由于在高速公路设计以及施工过程中要考虑到温差变化的影响。所以在施工过程中,我国高速公路会设置大量的横缝来缓冲热胀冷缩引起的变形。但是由于长期的使用,导致路面板变形以及反射裂缝的大量出现。横缝破坏成为了现今高速公路路面破坏的主要形式。(2)纵缝破坏:纵缝是由于施工技术条件限制导致施工时必须要进行分幅施工最后产生的施工缝的一种。由于在施工时会出现例如填土未压实、接封处理不当等施工问题。大量路面板会沿着纵缝方向出现大量的路面板开裂。(3)拥包破坏:在车辆对路面的水平力作用下,路面层会由于自身剪切力不够而导致路面出现拥包现象。主要原因是由于沥青质量较差,沥青集料不合格等原因造成的。(4)沉陷破坏:高速公路个别路段会由于设计以及施工原因出现大量的沉陷破坏。主要原因是由于土质基层承载力差,完全破坏导致的。(5)坑槽破坏:坑槽破坏作为高速公路沥青面层的主要破坏形式。大多数情况下,我国高速公路坑槽破坏是由于路面养护不及时,导致路面从小型破坏逐渐演变为严重的坑槽破坏。

3.2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养护流程研究

在高速公路路面出现以上几种破坏形式时,应当根据科学合理的施工过程对已损毁的高速公路路面破坏处进行相对应的施工方式进行修复。根据理论分析以及多年工作经验积累,针对我国高速公路路面损毁问题,主要应当在以下几点进行高速公路路面修复工作:(1)选定合理的修补范围:为了保证高速公路养护过程中尽量的节省资金并保证养护工程质量。修补范围的确定十分重要。(2)清除区域的隔离:为了保证在合理的范围内进行养护工作。选定修补范围后应当进行修补区域的隔离。修补区域的隔离应当采用金刚锯沿边界进行切割施工。并保证修补区域内禁止车辆通行。(3)清除杂物:在对修补区域进行切割工作后,应当迅速清除修补区域内的杂物。保证修补区域内的杂物清理干净后,对基层进行相应的修补。针对一些破坏严重的基层应当予以清除并回填压实工作。(4)荷载传递设备的安装:在将修补区域内杂物以及基层处理结束后应当安装荷载传递装置。荷载传递装置的合理应用可以在最大程度生保证路面结构层的整体性。保证路面刚度以及稳定性。(5)路面材料铺筑:荷载传递装置安装完毕后需要尽快进行路面材料铺装,以防施工时间过长导致已经修复完好的基层受到二次破坏。在进行路面材料铺装时一定要考虑几点因素:一是要考虑路面材料凝结充分。在保证材料强度的同时,路面材料的凝结速度一定要有所保证;二是要考虑路面标高问题。由于基层轻度会产生差异,加上高速公路对于路面平整度要求较高,所以要求路面标高应当与原有路面齐平。(6)养护:在养护结束后应当拍专人对养护后的路面进行专业的养护处理。保证路面结构在强度完全形成之前收到二次破坏。

篇(4)

1.2调查工具包含自行设计的ICU护士一般人口学资料问卷,内容包括年龄、性别、监护室工作年限、工龄、职称、学历、婚姻状况、用工性质8项内容,及谢宝国等编制的职业生涯高原问卷[9]。职业生涯高原问卷包括层级高原、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3个维度。层级高原4个条目、内容高原6个条目、中心化高原6个条目,共16个条目,其中12个负性条目,4个正性条目。采用Likert6级计分法,正性条目完全不同意、比较不同意、有点不同意、有点同意、比较同意、完全同意分别赋值1、2、3、4、5、6分,负性条目反向计分。均分≥4分,可以认定为出现了职业高原现象[9],得分越高,说明职业高原状况越严重。该问卷中的层级高原是指个体在当前组织中进一步向上晋升的可能性微乎其微的一种状态;内容高原是指个体不能从当前工作中学到新的知识和技能对当前工作产生厌倦;中心化高原指个体在当前层级水平上,向组织中心横向调动的可能性很小[10]。采取方便抽样法抽取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92名ICU护士为调查对象,进行预调查。调查问卷的信效度经评定,得出问卷的内部一致性Cronbach’sα系数为0.838,结构效度为0.820。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1.3调查方法本次调查以本研究员为主,由经培训后的调查员协助问卷调查工作。应用统一指导语,向研究对象详细解释研究意图、填表细则及每个条目的含义等,并向研究对象承诺资料的保密性和匿名性,问卷由研究者当场发放当场收回。共发放问卷215份,回收有效问卷205份,有效回收率为95.3%。

1.4统计学分析将原始数据采用Excel2010建立数据库,双人进行数据输入和查对,运用SPSS17.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两独立样本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以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

2结果

2.1研究对象一般情况205名调查对象,年龄21~47(29.60±4.61)岁,工龄为1~26(7.85±5.18)年,监护室工作年限1~22(6.15±4.51)年。男48名(23.4%),女157名(76.7%);大专66名(32.2%),本科139名(67.8%);护士64名(31.2%),护师83名(40.5%),主管护师及以上58名(28.3%);已婚107名(52.2%),未婚98名(47.8%);正式员工84名(41%),聘用员工121名(59%)。

2.2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及各维度得分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得分(3.76±0.74)分,层级高原维度得分为(4.26±0.97)分,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为(3.97±0.94)分,内容高原维度得分为(3.22±0.99)分。

2.3深圳市ICU护士职业高原及各维度得分在不同人口特征之间的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的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可知,不同性别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仅在中心化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男性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的得分高于女性护士;已婚状态和未婚状态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同样仅有中心化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未婚的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高于已婚护士;不同用工性质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在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即聘用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4分,远高于正式在编护士,处于职业高原状态,但其内容高原维度的得分却低于正式在编护士;不同学历层次的ICU护士,职业高原总体及职业高原各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即大专和本科学历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及职业高原各个维度的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由表1的单因素方差分析结果可知,不同职称的ICU护士职业高原得分在职业高原总体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存在统计学差异(P<0.01),即职业高原总体和中心化高原维度,护师职称的ICU护士得分高于护士职称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而内容高原维度,随着ICU护士职称的上升,内容高原得分也出现了相应的升高。

2.4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ICU护士职业高原的相关性分析对于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3个连续人口统计学变量,采用相关性分析,结果见表2。由表2的相关性分析结果可知,人口统计学变量中的年龄与内容高原(P<0.01)、职业高原(P<0.05)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工龄与中心化高原(P<0.05)、内容高原(P<0.01)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监护室工作年限又与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相关性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层级高原维度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上结果表明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职业高原总体以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可以纳入多重线性回归方程,进行进一步分析。

2.5人口统计学变量对ICU护士职业高原的影响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分别以职业高原总体及各维度得分为因变量,年龄、工龄、监护室工作年限、性别、学历、职称、婚姻、用工性质为自变量,自变量赋值方法:大专为1,本科为2;职称中护士为1,护师为2,主管护师及以上为3;男性为1,女性为2;已婚为1,未婚为2;正式为1,聘用为2,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其中以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资料为自变量,层级高原维度为因变量,进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F=1.339,P=0.219,按照0.05的检验水准,不能拒绝H0,因此认为所建立的多重线性回归方程没有意义,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统计学变量不足以影响层级高原维度的得分。其他结果见表3。由表3可见,人口统计学变量中年龄、婚姻、职称、监护室工作年限对职业高原及其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性别、用工性质、职称、工龄未进入方程,对职业高原及其维度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为职称、婚姻、年龄、监护室工作年限与中心化高原具有线性回归关系,中心化高原与职称、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和监护室工作年限呈负相关;婚姻、年龄与内容高原具有线性回归关系,内容高原与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呈负相关;职称、婚姻、年龄均与职业高原总体具有线性回归关系,职业高原与职称、年龄呈正相关,与婚姻呈负相关。

3讨论

3.1深圳市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职业高原现状分析调查结果显示,深圳市4所三级甲等医院的ICU护士整体处于职业高原的潜高原状态,其中层级高原维度得分最高,高于4分,进入职业高原。对于这个结果,笔者认为,这可能与ICU护士普遍认为目前职业生涯的垂直流动可能性小有关。这种垂直流动,在我国护理行业大环境中看来,主要包含了行政管理职务上的晋升和技术路径中的上升两条途径。从护理管理模式来看,护理行政管理路径以直线式结构为主,技术路径以金字塔式结构为主,这两种垂直晋升路径中,越是向上护理管理岗位和技术职称名额越是有限,正是这种局限,令得护理人员的垂直发展存在瓶颈,因此层级高原得分高。内容高原维度得分最低,表明ICU护士在重症护理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方面有机会得到充实,能够保持较好学习态势。原因可能与ICU护理工作内容有关,首先重症医学本身是一门专业性很强的学科,拥有先进、复杂的诊断、治疗、监护设备与监护技术,随着重症医学的不断更新和发展,ICU护理工作内容不断丰富、专业知识更新速度快,工作职能不断扩展,专科护理工作内涵不断延伸,为ICU护士新知识、技能的获取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内容高原维度的得分最低。由此,笔者认为护理管理者可以把握ICU的专业优势,积极协助护士充实专业知识,开阔视野,以延迟ICU护士内容高原的产生。

3.2人口统计学变量对职业高原及其各维度的影响

3.2.1年龄对职业高原的影响本研究中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对职业高原总体、内容高原、中心化高原维度均有影响,呈正相关,对层级高原维度无显著影响。究其原因可能为,ICU护士年龄适宜在22~35岁,因该年龄段者精力充沛,反应敏捷,又有一定的临床经验,工作热情高,有足够能力及精力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拥有强烈的竞争意识和发展意愿,发展潜力大,所以医院、科室更倾向于提拔年轻护士,相比于年轻的护士,随着年龄的增长ICU护士体力、精力均出现下降趋势,在完成日常高强度三班倒的工作之余很难保持足够的精力继续进行学习、科研、教学、管理等工作。其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护士们的工作经验不断得到丰富,知识累积也相应的增加,再提高的空间较小,如果科室以及医院不能或者很少提供更广阔的学习机会和交流平台,其对新知识技能获取的难度必然增加,因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对内容高原的感知也很可能愈加的明显。年龄愈见增长,护士们的体力、精力受到影响,工作热情也在慢慢减退,学习积极性和动力不够,对新事物接受、创新和应变能力也会相应变差,能力提升相应的也会受到限制,形成了恶性循环,加之组织核心位置需要的人员数量有限,其在组织中横向流动的机会也会越来越小,感知中心化高原也就难以避免。但是对于层级高原来讲,因为医院的组织管理、晋升模式的限制,年龄的影响因素表现的并不那么显著。

3.2.2婚姻对职业高原的影响本研究两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已婚和未婚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维度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未婚者高于已婚者,即未婚护士相对已婚的护士,知觉到在当前层级水平上,向组织中心横向流动更加困难。同时回归分析也显示,职业高原总体、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均与婚姻负相关(P<0.01),可见婚姻对于职业高原总体以及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的得分有显著影响。结合ICU护士的职业背景分析,笔者认为,工作的性质和特点,决定了ICU是工作压力最高的科室之一加之深圳是个“移民”城市,护士人群中外来人口的比例相对较大,未婚护士身在异乡,家庭支持力度不足,生活中需要独自处理诸多琐事,工作中又只能独自面对监护室工作的各项压力,更易于感知职业高原。且未婚在一线城市又同时意味着不稳定,生活或者职业上的变化较多,流动性较大,相比之下,已婚护士的家庭社会支持系统更加完善,生活状态更加稳定更容易得到组织的信任,比较易于流向组织核心。另外有研究认为,进入婚姻的女性对工作和职业的投入降低,母亲角色成为生活的重心,形成“看重家庭弱化工作”的状态,本研究调查中女性占76.6%,处于此状态的已婚女护士很可能在职业高原总体、中心化高原、内容高原维度上的感知也出现了相应的弱化。

3.2.3职称对职业高原的影响表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在职业高原总体和中心化高原维度,护师职称的ICU护士得分高于护士和主管护师及以上职称,说明对于处于初级护师职的ICU护士来讲,因组织核心位置有限,且多被更高职称者占据,移动可能出现了停滞。同时能够改变这种停滞所需准备中的向更高一级职称晋升,因为要求的条件更高,职称晋升难度越来越大,更加加重了护师职称护士的中心化高原感知。内容高原维度得分显示,随着职称的上升高原得分增加,说明职称对于ICU护士知觉内容高原有显著影响。职称越高,所能获得的新知识、新技术越少,容易对当前的工作产生厌倦。但是经过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职称在内容高原维度未进入方程,究其原因,可能因为与其他影响因素相比,职称对内容高原维度的影响不明显,而被其他因素所取代。

3.2.4监护室工作年限对职业高原的影响表3显示,经回归分析,监护室工作年限只在中心化高原维度进入了方程,并对中心化高原产生负向影响,这说明随着在监护室工作时间的增加,ICU护士的专业知识技能逐渐完善,工作能力不断增强,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这就意味着随着监护室工作年限的累积ICU护士得以具备更强的实力向组织核心靠拢。究其原因,ICU是一个专业性强的科室,监护室工作年限长是ICU护士理论丰富、专业能力过硬的有力保证,利于护理人员向组织中心移动。

3.3对策针对本次调查结果,弱化年龄、职称对ICU护士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发挥监护室工作年限、婚姻对职业高原的积极作用,提出以下对策。

3.3.1组织方面

3.3.1.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通过招聘新护士、接受其他科室护士轮转、增加护工等途径,改善ICU护士不足现状,努力实现(3~4)∶1的护理人员与床位比,减少护士工作量,保证休息时间,以利于自我充电,减轻护士身体和精神上的压力,缓解年龄带来的不利影响。

3.3.1.2规范层级管理,增加核心职位的设置根据《护理工作管理规范》按层级给予护士工作权限和待遇,履行岗位职责和工作任务,增加技术途径上升空间;推行组长带班制,设置带班组长职位,采取公平的竞争机制,鼓励符合竞聘条件者竞争上岗,唤起护士适度的危机感和提升ICU专业成长的紧迫感,为护士提供更多的机会和途径向组织中心流动以缓解职称对ICU护士中心化高原的影响。

3.3.1.3完善培训体系,加强岗位轮换加强ICU专科护士培训及各种ICU专职护士培训,如仪器设备专职护士、呼吸机治疗专职护士、造口护士、PICC专职护士、营养护士、临床带教老师等,使ICU护士在不同的专职领域中成为专家,在新的角色中找到挑战性,体验到工作的成就感,有利于减轻内容高原和中心化高原的消极作用,更大的发挥监护室工作年限对中心化高原的有利影响;采取护士轮岗制,避免长期固定某一职位主观上产生倦怠或客观上不公平的状况发生,同时岗位的轮换更加利于护理技能的全面发展和提升。

3.3.1.4帮助护士做好职业规划鼓励ICU护士进修学习、参与科研和撰写论文,鼓励晋升职称,支持在职提升学历。护理管理者协助ICU护士评估目前状况,设计个性的职业规划,在职业发展中明确目标,变被动为主动,以克服职业高原的消极影响。

篇(5)

在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学习美术,是当前高职美术教学的新理念。这一理念与先进国家提出的“以多元文化学科为本的美术教育”理念相吻合,两者都主张美术教育要和潜在的文化内涵和人文价值联系起来。这一理论的提出符合当今世界美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因此,要把高职美术教学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就必须把美术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去对待,对美术学科实施人文性教学。在美术教学中,在有意增进学生对本民族文化和艺术了解的同

时,应用互动教学模式,才能使高职美术教学迈上新的更高台阶。

1重视学生创造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创造力的培养在学科教学中备受重视。创造力被认为是一种行为方式,美术创作的创造力具体表现为对创作素材的敏感性、接受能力和变化能力。其中敏感性和变化能力是美术教育最重要的学习目的。美术课的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学生有敏锐的眼睛和触觉,能将视觉艺术领域作品本质的东西与非本质的东西区分开来。在当今信息化社会里,现代教育的一切手段都是为培养有高度创造性的人才服务的。要把高校美术教学提高到新的高度,必须不惜一切代价为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创造条件。比如拓宽美术课程的范围、建设设备良好的专用美术教室、开设金木艺术加工车间、建造陶瓷窑、购置编织机等,以满足学生美术创作的个性需要,学生可根据他们的兴趣选取不同的材料与手段去学习美术。在教法的选择运用上,教师应当把目标定位在激发和鼓励学生的敏感、趣味与想像力上,把培养创造力作为美术教学的终极目的。

高职美术教学的另一重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理性审美情趣。而审美情趣的培养必须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因此,在美术教学中,在主导审美理想的引领下,必须采用多方位、多渠道、多手段的开放式教学策略。为此,美术教师必须善于发掘多种形式的美术作品,透视其内在的健康情感因素,开通诸如参观、欣赏、写生和临摹等多种形式的教学途径,对学生进行审美情趣、爱美情操的陶冶。此外,还可以合理地安排学生进行民俗采风,把学生带出学校或到其他具有艺术欣赏价值的地区从事美术创作,使学生在更广泛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中感受美的具体形式,获得更多相关形式美的体验,从而能在较为直接的情境中提高欣赏美、感受美的能力,提升其美感品味,并在性情陶冶、情感进化的基础上最终实现审美情趣的升华。

2帮助学生创造独特的观察和思维能力

进入新世纪以来,为适应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进行了深入改革,更强调教育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重视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对多元文化的尊重和借鉴。高职学校已开始摒弃传统教育中的不利因素,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到传授知识的方法,并注重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教会学生正确的学习方法,使教育回归教育的本体。文化的其它一些分支近年来也逐渐引起学校的重视并有形成主流文化的趋势,如地域性乡土文化、民族民间文化、传统文化等等。在传统中国画传世名作中,学生可以欣赏、分析、体会到很多的传统文化精髓。以明代初期著名画家王绂的《山亭文会图》为例,整幅画面气势恢弘,表现的是当时文人清高、洒脱的一个生活侧面。我们伟大的祖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在美术教学中更应该站在传统文化的丰腴土壤之上,决不能盲目排古,认为传统的东西已经过时,是陈腐的;在美术作品的形式和表现方面,传统中国文化崇尚“天人合一”,哲学内涵形成了传统艺术的本质特征。万物附阴抱阳、虚实相生;一开一合是事物发生发展变化的普遍规律。这就给学生提供了艺术创作和学习的深刻理论,这是有别于西方文化的,就如中国的山水画和西方的风景画,西方风景画是物象在画面上客观的、科学的再现,而我国的山水画不仅是客观的再现,更是中国人的一种观念的表达、一种意象、一种心境、一种情思。“搜尽奇峰打草稿”画面是采用散点透视归纳综合了多角度、多地域的景物,神游于景物之外暗合于自然之理,正如齐白石所言:“妙就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明人唐志契《绘事微言》中写到:“得其性情,山便得环抱起伏之势、如跳如坐、如俯仰、如挂脚、自然山性即我性、山情即我情”中国的山水画追求的是意象和神韵。在传统文化中,宗教的影响也非常深远,其神秘的哲学精神,将儒、佛、道有机地融合起来,形成了独特的观察和思维能力,这样学生对美术的兴趣自然会得到提升。

3挖掘互动教学的内容和方法

互动美术教学主要在课堂上进行。在课堂教学中,老师的教学行动可以划分为两类:控制型和综合型。所谓控制型,即在美术教学中,教师控制着学生的学习目的、内容和方法,课堂教学活动,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所谓综合型,即在教学中,教师认同、赞赏与鼓励学生在绘画过程中的一些想法,不框定模式和风格,引导学生多探索、多研究,注重学生个性的发挥,加强理论知识的学习,同时介绍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更主动地对画面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在高职美术教学中,应鼓励、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表达的快乐。这会激发学生画画的强烈愿望,并逐步产生“我一定能画好”的自信,为其以后的创作活动打下扎实的基础。

总之,把高职美术教学与文化情境结合起来,应用互动教学模式,以引导和启发学生、调动其自身的学习积极性为目的。只有当教学中的引导、启发真正指向学生个体时,互动的教学模式才会显得更有力量、更有意义,才能更好地引导、调整学生的自我掌控力。不然,无论多么完美的教学体系和模式,如果忽略了在教学过程中对个性特点和审美心理的培养和发挥,就很难实现教学的真正目的。

篇(6)

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的工作作为高校保卫工作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毕业生就业的一项重要构成要素。同时,搞好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还能为社会的安定团结作出一定的贡献。如何做好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如何改善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目前必须面对的问题。

一.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现状及问题

1958年,中国迄今为止唯一的一所陶瓷高等学府——景德镇陶瓷学院就在这座千年古镇诞生了,从而翻开了中国陶瓷高等教育的新篇章。现在,学院设有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瓷美术学院、设计艺术学院、机械电子工程学院、工商学院、信息工程学院、人文社科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科技艺术学院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科研部等10个院部近40个专业,有硕士、本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等多层次的培养形式,并向海外招收攻读学士学位和硕士学位的留学生。截止2012年3月,有在校本专科、研究生、留学生共计15000多人,户籍档案在校的在1万左右。

通过景德镇陶瓷学院保卫处全体人员的共同努力,学校的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从无到有、从简单到细致、从单一到全面,逐步发展起来,取得了一定得成绩。但是,与兄弟院校的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相比,还存在许多的不足和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科学的管理方法

目前,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户籍管理还处于比较初级的阶段,虽然严格按照《档案法》和公安部门有关户籍本文由收集整理管理的法规来进行,但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和管理技术都比较落后,学生的户籍资料还是以户籍卡片和简单的excel电子表格的形式存管,至今没有实现与景德镇市新厂派出所管理系统的完全对接。导致在查询和检索学生户籍档案和信息时,如补办身份证、查询原始户籍资料等,办理人要先到学校新校区户籍室查询,没有的话,还要到老校区进行查询,如再无的话,则再到景德镇市新厂派出所查询手工档案底存;即便是在学校新校区一次性查询到,也仍需到老校区开具相关手续再到新厂派出所办理最后的手续,整个办理的过程十分繁琐,且需要在多个地点往返和询问,费时费力。

2、没能适时完善管理制度

如今,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中不断出现新的变化,首先,我国现行的大中专院校学生户籍管理办法规定与前几年的已经有了质的变化,新生入学时,可以不在原籍办理户口迁移,上学期间,学生户籍档案不在学校,毕业时也无需再迁出;其次,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在校生规模与前几年相比呈现倍数递增的趋势,相应的户籍档案的管理工作量也大量增加;第三,由于各种原因转学、退学、休学、开除的学生也逐年呈现上升态势,其户籍档案的清退和保管工作有一定的难度;第四,许多的毕业生在户籍档案挂靠学校2年后没有及时迁移,导致管理工作压力增加等。以上情况都要求工作中的管理制度相应作出调整,如在学生入学前,除了在入学通知中重点标注户籍迁移实行自愿原则之外;将是否进行户籍迁移对大学生将来毕业、就业、工作等的优缺点进行对比列表;尤其是户籍迁移后,大学生的城市户籍身份是无法回转为农村户籍身份,因而可能丧失很多惠农政策的优惠;以供学生和学生家长综合考虑,这样将在很大程度上扭转农村籍学生“跳龙门”的户籍概念。而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制度还是上个世纪制定的,没有及时根据当前的工作环境的变化适时作出调整和完善。

3、全程化管理程度低浅

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的管理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环节:入学检查,入户审批,查询、补办、检索等,毕业检查派遣。在第一、二个环节上,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已经完全到位,而在学生户籍档案入户的过程中以及在校期间的查询等,尤其是毕业后的查询、补办等环节还处于比较低浅的水平阶段,甚至有的环节还处于缺失状态,不能更好的服务于在校生和毕业生。以往离校2年以上的学生需要调出个人户籍档案,由于学生个人不清楚自己离校时户籍的去向,也不清楚应该如何查询和办理。往往是先询问之前的班主任或熟悉的老师,由其代为去学工处毕业分配办公室和保卫处户籍管理询问。而毕业2年以上学生的户籍档案在新校区是无法查询,既无电子档案又无纸质档案,故要回到老校区保卫处;老校区主管该项工作的人员不是只承担此项工作,若因其他事项外出,则使得查询人或办理人无法及时查询和办理。这样的非全程化管理不仅不利于学生户籍的日常管理,也不利于非正常未调离户籍档案的清理,导致户籍档案越压越多,管理成本和问题增加。

4、不能及时创新管理

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的管理如何适应当前大学生就学和就业的需要是景德镇陶瓷学院还没有全面思考的问题,因此在创新方面就更谈不上。如新校区处于浮梁县湘湖镇,而户籍管理又归属于珠山区新厂派出所,办理相关工作需要先在新校区确认相关基本手续后,再到新厂派出所办理后续的手续,给学生以及学校户籍档案管理工作人员带来一定的麻烦。如能在管理属地和权限上申请由新厂派出所托管至湘湖镇派出所,则能有效的化解这一问题。又如景德镇陶瓷学院的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科设在保卫处,而学生人事档案管理设在招生就业处,如能实现类似政府办证大厅的办公模式,将学生户籍档案和人事档案的办理设立联合办公室,将有效提高管理效率和办事效率,也能更好的为广大学生服务。

二.对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户籍档案管理改革的思考

基于以上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借鉴兄弟院校的成功经验,结合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的情况,做出如下的思考:

1、加强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政策的宣传

为了让学生便于自己户籍档案的迁移和相关利益的维护,一定要通过各种形式来加大对其的政策宣传,让条件成熟的学生不用将户籍档案迁移到学校,这样可以减少由于迁移过程的程序带来的错误而影响其户籍档案的管理。所以,景德镇陶瓷学院保卫处户籍管理科应主动与招生毕业处直接联系,在招生宣传材料、新生报道须知、学生离校须知等材料上,通过纸质和网络等形式,对学生和学生家长宣传高校学生户籍档案管理政策,告之学生及其家长在不同的情形下,迁移户籍档案到学校是否有利于学生的利益;迁移过程中的主要程序和办理注意事项;在校期间遇到不同的情形需要户籍档案证明和查询等,如何办理;毕业时如何办理户籍档案的挂靠和迁移等,让学生及家长全面认识和了解我校对学生户籍档案的管理工作。

2、逐步运用信息化管理的方式方法

在依法严管的同时,一定讲究科学管理。科学有效的管理,不但是高校学生户籍档案工作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而且也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的有效途径。可逐步对现有的户籍档案管理工作实现电子化管理,将每年新进的学生户籍档案必须实现纸质档案扫描入档,并借助学校信息工程学院的师资力量,开发自用性的学生户籍档案管理系统,将学生纸质档案的内容进行实时的录入,这样可以保证纸质户籍、扫描户籍、户籍电子信息系统的三位一体,以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在日常工作中,将之前积压的户籍档案按照学生毕业的年份,逐年电子化,改变现有户籍档案案卷目录和卡片目录的单一化,逐步使学生户籍档案管理走上现代化的轨道。

3、建章立制,规范管理

(1)收集制度

新生在到校报到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材料不全或材料遗失等情况,当前还出现了冒名顶替入学、学生户籍迁移证和身份证信息不一致等情况,这些都使得学生户籍建档工作遇到一定得难度。因而必须有严格的收集制度来保证所收集的学生档案是真实可靠的,如果这第一步没有做好,势必影响到后面各个环节工作的正常开展。为此,诸如增加新生班主任作为兼职档案管理员的制度,可以用以在收集环节来加强对档案识别的力度。

(2)立档和整档制度

结合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户籍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可以以学年度来分阶段实施相应的立档和整档管理。学年初,对新生进行立档,实行分学年度按院系分卷建档制度,学年末,对本届毕业生的毕业生分配名册、户口迁移证存根、常住人口登记表等整理归档。另外,每个学期期间,对中途退学、转学者的户籍档案进行及时的整理,注明时间、去向以及原因,以备查考。

(3)使用制度

在具体的工作中还常遇到学生需要户籍档案办理相关事宜的情况,甚至包括在校期间临时要迁移户籍档案回原籍等情况,所以加强使用制度的建立非常必要。尤其是学生出国深造、毕业后需要结婚生子或是贷款买房、考公务员等的需要,学校可以在使用过程中开设“绿色通道”,为学生提供使用上的便利。

4、加强全程化管理

在入学检查、入户审批、毕业检查派遣等环节之外,加强查询、补办、检索等环节的工作,利用各种政策条件和技术手段,实现在景德镇陶瓷学院新老校区内,学生户籍档案办理、查询、办理等的“一站式”管理,强化全程化管理。如在新校区户籍管理科设置远程身份证办理系统,由学校户籍管理人员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确认和照片拍摄,通过网络传输照片和相关基本信息到新厂派出所的服务平台,减少办证学生来回办理的时间,也减少办理资料的丢失和错误的概率。

篇(7)

护理人员基本数据来源于医院历年人事统计报表。护理人员发表的论文数据来源于两方面:一是应用CHKD《中文生物医学》数据库输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进行检索,将2006-2013年在国内公开发表的论文作为统计对象;二是医院科研办公室统计的2006-2013年登记发表的论文数和期刊影响因子数。两方面的数据汇总后,筛除非医学专业期刊(含增刊),选择第一作者为护理人员的论文作为统计对象。

二)方法

以自然年为节点,将人员的基本信息与、影响因子、职称、学历等应用excel表进行分类统计。

二、结果

一)学历

截至2013年底,护理人员中具有大学学历的人员占护理人员总数的44.34%,比2006年增加10.7倍。

二)职称比例

2006年工资制度改革及2008年实行岗位等级设置后,护理人员高级职称的数量有了一定变化,2013年护理人员高级职称占全院专业技术人员高级职称总数已接近6%,高级职称的人数较2006年增加了近1倍。

三)用工结构

2006年起,医院使用派遣制护士逐年增加。2006-2013年派遣制护士人数及其占在编护理人员的比例依次为24人、5.4%,34人、7.7%,39人、8.8%,41人、9.5%,84人、20.0%,118人、27.1%,189人、51.2%,217人、55.4%。

四)情况

2006-2013年护理人员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的数量呈上升趋势。

篇(8)

荆州市7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其中市级医院2所(S1、S2),县级医院5所(X1~X5),共计2567名护士作为本次调查对象。

1.2方法

1.2.1调查方法

采用整群抽样方式,对荆州市所辖的7所二级甲等综合性医院2010~2012年护理科研开展情况进行调查,为保证结果的真实性、准确性,全部资料实行原件查看,由护理部将所有发表的论文期刊、科研课题下达文件、课题登记证书及著作等原件集中存放备查,调查内容包括:全院护士数、数、统计源期刊篇数、专著、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科研成果以及专利情况。

1.2.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描述分析。

2讨论

2.1结果分析

2.1.1护理人员整体学历水平偏低,科研能力有待提高

科研能力是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或在分析问题时,有所发明有所创造的能力。这种能力需要通过系统的学习而获得。从我国目前的护理教育体系来看,专科教育对于护理科研的内容基本是空缺,本科教育中虽然有开设护理科研课程,但由于本科阶段有较大的基础理论及实践课程量,学生没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护理科研的工作中,只是初步具备了科研意识,只有在研究生教育中才会进行系统的科研知识的学习及实践。从表1结果可以看出,目前在我市二级医院中尚无硕士学历人员,本次调查中本科、大专学历的护士是在中专起点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或在职函授教育等形式取得的学历,没有高考起点的全日制本科生。绝大部分护士没有经过系统培训,缺乏科学研究应具备的相应的知识,导致护理人员护理科研能力普遍不足。

2.1.2护理人员参与积极性不高,科研氛围不足

根据荆州市护理重点专科要求,护理人员的数量要占到总数的10%,其目的是希望从制度层面要求更多的护理人员参与护理科研及论文的写作,但从表2可以看出,这个数量并没有完成,且已发表的文章中有大部分是同一作者的文章,所以,护理人员写作的积极性尚未充分发挥。部分医院也只是依赖于这小部份人来完成上级的指令性任务,并未达到整体提高的目标。

2.1.3护士人力资源的严重匮乏,导致护士疲于应付工作,缺乏护理科研的积极性

以上7所医院虽然有3所达到了国家规定的最低1∶0.4的床护比,但这3所医院均是为即将迁址到新医院前所做的护士人力资源储备,如搬新院后随着床位的扩张,仍达不到1∶0.4的最低标准配备,且都是刚入职的新护士,不具备撰写论文及开展科研的能力。因为人力资源的严重不足,所以护理人员的劳动强度增大,疲于去完成日常工作,无时间去观察、发现、思考科研问题,即使在工作中发现有价值的问题,由于工作的被动与人员的压力,护理人员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深入探究这些问题,这种状况不但挫伤了护理人员开展科研活动的主动性与积极性,也加重了护士的工作疲溃感。

2.1.4缺少护理科研的学科带头人

由于多种原因,基层医院中高职称的护理人员很少,此次调查的7所医院均没有达到临床护理重点专科要求高级以上人员达5%的最低要求,特别是在县级医院更低。此次调查中,县级医院正高级护理人员只有1名。有调查显示,目前基层医院护士护理科研原动力较差,普遍存在为了晋升才进行护理科研的现象。这与本次调查结果一致,基层医院职称晋升由于受指标限制非常难,这样导致护理人员职称晋升没有希望,也就丧失了科研与撰写论文的动力。同时,由于护理岗位管理、层级管理还未真正实施,不论学历和技术高低都做同样的工作,没有真正做到人尽其才,使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和部分较高学历的护士的积极性受到打击,没有很好地发挥能动性,带动护理队伍的科研。

2.2对策

2.2.1改革护理管理模式,大胆创新,引入竞争机制

爱因斯坦曾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想让护理人员积极投入到护理科研中去,首先要充分调动大家的科研热情。要充分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就必须要实行护理岗位管理,只有从护士的岗位设置、护士配备、护士分级、岗位培训、绩效考核、护士晋升等多方面着手,才能够更好地调动护士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还可实施目标管理,将护理论文撰写数量与质量作为院科两级考核指标之一,对中级以上人员要求每人每年至少l篇,同时,对于超额完成的给予适当奖励,在评先表优、外出进修学习时给予政策倾斜,笔者所在医院(三级甲等医院)就是通过该方式,使护理论文及科研的数量及质量得到很大提高,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得到了提升。

2.2.2加强护士素质教育,完善知识结构,提高基层医院护士科研能力

有研究显示,护理教育能增加护士的科研知识,提高护士评估研究成果的能力。各医院要重视护理继续教育工作,在课程设置中要增加对护理科研写作方面知识的内容。同时,将科研骨干送出去学习与深造,回归后成立院内科研小组,由其负责组织有科研积极性和写作能力的护士,请相关专家讲授科研知识,定期召开学术小讲座、论坛等活动,营造学术氛围;同时开展从易到难、从小选题到大选题的护理科研,以点带面提高护理科研水平。

篇(9)

关键词 一站式分层培训;手术室;护士;分层考核doi:10.3969/j.issn.1672-9676.2014.04.033

专科护士培养是提高护理专业水平和贯彻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纲要2005~2010的重要策略和方向[1]。随着医疗诊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外科手术医师专科化的深化,对于手术室护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我国各个层面都在开展专科护士培训,手术室由于其工作性质的特殊,护士的培训时间漫长,工作5年的手术室护士只能掌握手术室基础理论和技能,这一现状与外科手术专科化是不相匹配的。随着近年来的医疗机构飞速发展,手术室护理人员年轻化,年轻护士的培养是手术室面临的新问题。根据我院手术室的情况,2010年1月~2012年12月对手术室护士培训采取了“一站式”的分层培训和考核,取得了一定效果,现将方法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

手术室护士123名,男11名,女112名。年龄20~55岁,平均(33.1±0.5)岁。职称:护士42名,护师43名,主管护师30名,副主任护师8名。文化程度:中专28名,大专46名,本科46名,硕士3名。其中2010年1月~2012年12月手术室新进护士30名。获得手术室专科护士证书5名。

2方法

2.1不同层级的人员划分将手术室123名护士根据职称、学历、工作能力分为初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高级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室专科护士4个层次。

2.2师资队伍的建立

2.2.1专职教学老师每年采取选拔的方式由核心小组推选出1名手术室专职老师,负责手术室人员的建档、授课、考试等各项工作。

2.2.2理论授课老师要求具有丰富的手术室理论、操作技能和临床、教学技能,由主管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担任。一般由总护士长、护士长和专科护士组成。

2.2.3技能操作老师由手术室专职操作老师担任,要求形象气质佳、沟通能力强、操作娴熟,并在护理部操作队经过培训方可担任。

2.3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一览表(表1)

2.3.1初级手术室护士针对初级手术室护士,应该注重于手术室基础知识和基础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对于考试不合格者,延长培训时间或转岗。

2.3.2工作5年内的手术室护士针对低年资护士应着重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和专科护理技能的提高。每轮转一个专科完毕进行专科理论知识的考核,在我院手术室自行编写的专科理论培训习题集[3]中抽取考题进行考试,同时由专科组长根据手术配合考评表进行打分作为操作技能成绩,成绩在80分以上的才能轮转下一个专科。对于成绩不合格的护士,则相应的延长专科培训时间。

2.3.3中级手术室护士中级手术室护士是经过一轮完整专科培训的护士,必须对手术室专业有全面的认识,需要进行更深层的专业强化训练、手术和新技术的相关配合等。每轮转一个专科完毕进行书面考核和讲课考核,其中讲课考核为将所在专科手术前沿知识和护理配合以多媒体课件的方式进行讲解,由专科组长和手术室专科护士进行评点给出成绩。对于不合格的护士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3.4高级专科护士对于高级专科护士基本采取固定的专科配合,同时承担专科组长的工作。培训的重点在于专科管理与应急能力。从科研、论文和本专科护理安全事件发生率等方面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3.5手术室专科护士对于手术室专科护士提供外出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其次,在专业水平上不断的进行自学。考核不合格者给予处罚或降级处理。

2.4评价方法

2.4.1手术医师、护士对培训的满意度采取自行设计的问卷由专职教学老师调查分层培训前后手术医师和护士的满意度。培训前于2009年12月发放护士问卷123份,随机对手术医师发放问卷123份;培训后于2013年1月发放护士问卷123份,随机对手术医师发放问卷123份,均有效回收。

2.4.2统计培训前后护士数。

2.4.3对比培训前后护士考核成绩综合理论成绩及英语由护理部统一出题进行笔试考核,其余由科室核心小组进行考核。成绩计算方法:总分100分,其中护理部综合考核20分,专业英语5分,手术室理论考核20分,手术室专业操作20分,医德医风5分,手术室授课考核5分,继续教育学分25分。总成绩<80分为不及格,80~84为一般,85~89分为良好,90~100分为优秀。将每年的总成绩纳入年终考核和绩效考核。

2.5统计学处理采用PEMS 3.1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比较采用配对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检验水准α=0.05。

3结果

3.1分层次培训前后手术医师对护士满意度比较(表2)

4讨论

手术室是外科患者诊断和治疗的场所,职业风险高、专科性强。专科护士培训是手术室人力资源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专科培训非常有必要[4]。手术室护士专业培训在我国现阶段都是在入职后进行,手术室护士缺乏系统的护理知识培训。

“一站式”分层培训依据手术室护士不同的年龄、学历、职称、技术水平等指标进行层级对应,将手术室的培训变得连续、系统和规范,转变了以前手术室传统的统一培训方式,更是充分调动手术室护士学习的积极性,使手术室护士能根据自身的水平由浅入深进行相应的理论和技能学习,不断强化专科技能水平。表4显示,培训后护士考核成绩优于培训前,“一站式”培训达到了提高培训效果的目的。

在职护理教育能明显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能力,而及时对护士进行考试考评也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一站式”分层培训和考核方式的多样化,如讲课、科研论文的数量等,能在考核中发现和培养人才。而将分层考核的成绩纳入绩效考核的内容,帮助手术室护士克服惰性思想,提高了护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分层考核使得护士长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了解手术室护士培训后所处的阶段,帮助手术室护士长能更好地进行人力资源的管理,做到人尽其能,更好地保障手术的安全。

我科5年来的这种“一站式”的培训和考核方便了对手术室人力资源的管理,保障了手术护理的安全,但培训是一个动态和持续的过程,需要在今后不断地进行总结和完善。我们将在今后的培训中充分考虑到不同护士的性格特征、培训需求等其他因素,建立和完善适合手术室分层培训的模式。

参考文献

[1]肖江琴,李萍.新疆地区ICU专科护士状况及培训需求的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9,24(2):62-64.

[2]李秋,温小红,李权辉,等.手术室低年资护士层级式核心能力培训的实施[J].护理学杂志,2010,25(12):56-58.

[3]高兴莲,田莳主编.手术室专科护士培训与考核[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527.

篇(10)

doi:10.3969/j.issn.1003-1383.2011.06.056

护理学专业已提升为一级学科,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培养护理创新人才。我国颁布实施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中要求护理本科毕业生“应具有基本的临床护理工作能力,初步的教学能力、管理能力及科研能力。”在倡导创新精神的今天,增强创新的意识,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显得比以往任何时候更加紧迫,而创新型护理人才培养的基础,就是学生在校期间创新意识的形成和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护理教育的主要培养目标之一。我校地处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60%的学生来自基层及少数民族地区,毕业后绝大多数回到基层工作。近几年来随着国家新医改政策及新农村合作医疗的实施,基层医疗事业迅速发展,但高端护理人才缺乏,急需具有创新能力的护理人才充实到临床及护理管理的岗位。本着“加强基础、突出素质、注重能力、引导创新”的原则[1],为了更好地实践我校培养“精医术、懂人文、有理想、能创新”的办学定位,近年来实施护理本科生科研导师制教学改革实践,取得较满意效果。

对象与方法

1.对象 以我校2004级、2005级、2006级五年制护理学本科(英语方向)共15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女生143名,男生7名,年龄19~23岁。

2.方法 按照人才培养方案实施教学计划,并在此基础上实施科研导师制针对性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具体做法为:①选聘导师。由护理学院在学校专、兼职教师中选拔责任心强,副高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导师。并将导师的基本信息及研究方向、研究成果向学生公布。②选择导师。一般于大四第二学期开始,由学生根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对导师的了解自行选择导师,由每位导师确定带2~3名学生。③开展系列专题讲座。在完成人才培养方案中规定的《预防医学》《文献检索》《护理研究》等相关课程的基础上,以专题讲座、参加相关学术活动、小讲课等形式加强科研能力的培养,内容包括科研基本知识、护理科研概况、统计学基本知识、护理论文撰写方法等。④举办科技创新活动。学生自由参加学校及院系组织的科技活动。⑤到基层教学基地挂职锻炼进行社会实践活动。⑥科研实践。学生进入临床实习前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科研选题,撰写科研立项标书,进行开题报告,由护理学院组织专家进行评审,学生获立项后带着课题进入临床实习,在实习过程中由导师和临床带教老师共同监督实施课题。实习结束回到学校后安排2~4周时间撰写论文,由护理学院组织进行论文答辩、评分。

3.评价 ①科研立项:由护理学院组织科研开题报告,专家组从选题意义、科学性、实用性、可行性、创新性、译文、课题完成量等七方面评价,答辩通过给予立项,不能通过者由导师根据专家意见指导学生修改,合格后给予立项。②论文评价:毕业论文成绩由导师评分、专家评分、答辩小组评分三部分组成,比例为3∶2∶5;评价标准从学术价值、实用性、创新性、论点论据、语言文字、参考文献、答辩情况等七方面进行评分,总分90分以上为优秀、85~89分为优良、80~84分为良好、60~79为分合格、59分以下为不合格。

4.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1.5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结 果

1科研课题研究内容 150项学生科研课题研究内容,前三位顺位依次为:调查分析、临床护理观察及健康教育。而新技术运用、护理管理和教学改革所占比重较低。见表1。

2.课题完成情况 150名学生中有144名学生能按计划实施并如期完成,占96.0%。6名学生在实习过程中无法实施或完成课题而要求更改研究内容,并在导师指导下调整,最终能完成课题。

3.论文评价 论文评分优良率为42.0%,良好以上的达79.33%,无不合格论文。见表2。

讨 论

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新世纪以知识创新为突出的特征,创新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创新离不开科研,科研是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的基本活动,是加强护理研究、推动护理学科建设和专业发展最重要的环节。张金萍等[2]认为21世纪的护理工作很大一部分内容将是以健康人而非病人为对象开展预防、保健、社会服务等工作,根据社会市场需求和卫生保健事业发展需要,护理学专业的学生应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备自然科学、社会人文科学、医学基础知识和先进的护理理论及技能,能在不同类型的医疗卫生、保健机构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护理管理、护理科研工作的高级应用型护理人才。本科生导师制是近年来许多高校在借鉴国外高校办学经验的基础上,为适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需要,探索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一种新的工作机制[3]。我们通过实施导师制针对性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初步显现人才培养效果。

1.建立初步的科研意识 护理本科生应具备初步的科研意识已是护理学界的共识,随着护理学科的提升,加快学科建设步伐成为重中之重,而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欠缺是护理队伍普遍存在的问题,除历史原因外与队伍学科氛围有密切关系,要改变这一现状必须从护理教育抓起。在国外,护理科研工作主要由博士、硕士毕业生承担,对本科及大专生未作要求[4],但美国的一些研究型大学为提高本科教育水平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而加强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提高其创新能力,培养学术后备人才则成为这些改革的中心环节[5]。当前我国护理博士生几乎是凤毛麟角,硕士生的教育也在起步发展阶段,护理科研的重任落到护理本科毕业生的肩上。我们通过本科生科研导师制的实施,三届护理学本科学生科研立项达150项,从结果看到,虽然学生科研立项的内容比较局限,新颖性不够,45.33%为调查分析,新技术应用仅占5.33%;论文撰写的优秀率仅为7.33%,质量有待提高,但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实践机会,科研意识有明显的提高。

2.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 护理本科生学制五年,在校学习时间相当充裕,参加校园文化、学术活动的机会多。我们在入学后第一、第二年就有计划地安排学生利用节假日定期轮流到实践教学基地挂职,在老师的指导下参与力所能及的实践活动,让学生早接触临床、早接触实践、早接触病人、早接触社会,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临床思维和评判性思维,发现问题,萌发探索及解决问题的好奇心和强烈欲望,导师因势利导地培养创新思维,为科研选题和开展科研工作打下基础。本科生通过课堂-实践-文献检索-选题-立项-撰写科研标书-开题报告-实施课题-撰写论文-论文答辩,经历科研工作的全过程,体会其中的艰辛与获得成功的快乐,更重要的是在实施过程中认识到自身知识的不足,激发学习兴趣及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论文评分结果显示优良率为42.0%,良好以上的达79.33%,说明学生在导师指导下掌握科研的基本步骤、方法和科研论文书写的程序与要求,具备初步科学研究的能力。

3.符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新技术新方法的应用,人民群众对护理技术要求不断提高,传统的护理常规不能满足服务对象的需要,临床需要的护士是医学基础知识牢固,专业知识扎实,技能操作熟练,沟通能力强,综合素质高,具有独立思考及临床思维能力,在工作中不墨守陈规,能不断创新的新型高级护理人才。而在欠发达地区对上述新型高级护理人才更是求贤若渴,如我校所处地域是全市总人口382.63万人,有12个县区的少数民族地区,2010年底注册护士有4000多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注册护士只有1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本科毕业生充实到临床一线,对本地区护理学科的发展更是非常紧迫而具有战略性意义的。当前护理本科教育阶段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学时明显不够,如我校的培养方案中《护理研究》理论课为仅18学时,为了弥补不足我们采取专题讲座,课外活动及假期的社会实践来补充,经过几年的实践取得一定成效,既能节省学时,又能使学生在实践中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4.科研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思考 科研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学校教育阶段是培养的基础,护理本科生文化基础较好,具备有科学研究的潜质,学校如能正确引导,树立科研意识,让学生掌握基本科研方法对今后工作有重要的意义。实践中我们体会到,让学生直接参与到科学研究工作,经过亲身体验,从中感悟科学的严谨、伦理道德的重要,树立科学研究的意识,培养创新能力。作为护理教育策划者及护理教学管理者,应从有利于学科可持续发展和有利于学生成长成才的角度修订人才培养方案,整合课程,优化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手段,不拘泥于课本和课堂,利用一切教学资源全面培养学生科研能力。我们体会到导师制的优势是:导师对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兴趣有比较深入的了解,能正确引导学生树立科研意识,逐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做到有的放矢;同时学生能在直接参与导师课题实施,协助导师进行资料收集,数据录入等具体科研工作,有比较多的机会与导师沟通交流。实践证明,学生课题的水平,撰写论文的质量与导师的水平和能力及指导程度有密切的关系,没有导师的正确指导,仅靠课堂中讲授学生是无法进行科研立项并实施的。因此,导师制能提高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培养创新型护理人才的有效模式。不足之处是少部分导师因教学、临床或管理工作任务繁重,对学生投入精力不够,今后将进一步完善。

总之,注重护理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将有力地推动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和人才质量的提高,将为社会输送更多思维敏锐、素质全面的创新护理人才,从而促进护理专业人员学术和社会地位的提高[6]。培养护理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除了学校、学生重视外,与临床带教老师的科研能力和意识、实习医院的科研环境有紧密切的联系,需要参与护理教学的各机构、部门、人员多方共同努力才能保证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东玲,杨培常,李 伟, 等.护理本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10B):2705-2706.

[2]张金萍,刘文庆,刘丽华,等.护理学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新体系的构建[J].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10,30(7):89-90.

[3]曾凡东.科学评价是本科生导师制健康发展的动力[J].当代教育论坛2005(3):30-31.

[4]仇瑶琴,陈晓英,沈园园,等.护理本科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与探讨[J].护士进修杂志,2010, 25(3):214-215.

上一篇: 科教学设计论文 下一篇: 税务风险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