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6: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身体素质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校园体育文化属于一种群体文化,是学校在长期的教学、科研和行政管理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更是在广大学生直接参与下发展起来的。它对改善学生的智能结构,加强社会交往,继承传统、学习外国的精华,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的一切文明成果,提高学生成长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等具有特殊的地位和作用[1]。校园体育文化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体育文化与校园文化的交汇点,也是体育文化的内容和形式。高校校园是大学生身心发展的园地,校园体育文化对促进大学生的影响是全面的、潜移默化的[2]。
本文旨在研究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价值,及其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对高校体育教育改革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的意义。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校园体育文化构建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为研究对象。选取昆明学院200名大三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查阅大量有关于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相关的文献资料,包括体育专著,期刊论文,以及学位论文,对全面了解校园体育文化对学生身体素质影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1.2.2 问卷调查法
设计问卷进一步了解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等情况。
1.2.3 数理统计法
采用SPSS13.0对两组调查对象的身体素质测试指标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
2 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及作用
2.1校园体育文化的内涵
校园体育文化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范围内所呈现的一种特定的体育文化氛围,是在体育教学和科研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体育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的总和。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课外体育活动为主要内容,以校园为主要空间,以校园精神为主要特征的一种群体文化,这种特定的文化氛围是与学校的培养目标、校风校纪、生活方式等内容相联系的,校园体育文化是一种有着深刻内涵和丰富外延的独特文化现象[3]。它涵盖了校园体育意识文化、校园体育行为文化、校园体育物质文化。校园体育意识文化包括体育意识、体育价值观、体育道德观等;校园体育行为文化表现为体育学习、科学锻炼、体育竞赛、体育制度、体育规范等;校园体育物质文化主要反映为校园体育建筑、体育设施、体育服装等[2]。
2.2 校园体育文化的作用
2.2.1 培养体育意识
体育意识的培养离不开对体育兴趣的培养。兴趣的培养与环境因素有密切的关联,校园体育文化构建可以使大学生从体育态度上发生改变。高校中开展丰富多彩的体育活动,让大学生亲身体验到体育的魅力,在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中,使大学生在思想上转变体育态度,从而关注、喜爱体育,进而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并将体育作为一种习惯贯穿于自己的生命之中[4]。
2.2.2 促进体育行为的发展
校园体育文化作为文化的一部分为学生创造了一种校园体育氛围,对他们的体育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因此,在具体的校园体育历史环境和社会发展条件下,校园体育文化能够将学生的体育欲望转化为具体的体育目标、体育追求、体育信念和体育行为准则,使学生形成某种特有的“体育文化特质”,成为他们进行体育活动的精神支柱和精神动力,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
2.2.3 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高校的各种体育竞赛和活动,为大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搭建了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可以充分发展大学生的交往能力,使得大学生在体育参与中得到社会化的体验。通过参与体育,可以培养大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思维能力,充分发挥其想象力,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适应社会的需求。
3 大学生身体素质现状及影响因素表1近三年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统计表
16.1±0.9身体素质的发展,对增强人的体质和健康,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水平等都有着重要意义。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得到了较大的提高,而大学生体质水平却在逐年下滑。表1数据显示,近三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总体呈现逐渐下降的趋势,成绩波动逐渐增大,这一现状必须引起广泛的重视,这与大学生在中学时期巨大的学习压力及原有体育习惯和体育意识有关。但进入大学后,高校校园体育文化发展不足、校园体育开展不利,同样无法改变这种令人担忧的现实。表2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因素统计表
7从表2可以看出,学业、就业压力大和体育场地设施不足是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两个最主要因素。当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为了就业,他们将许多时间都放在了专业学习和知识拓展上,忽视了体育锻炼,从而影响到自己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育锻炼需要配备相应的体育场地设施,是高校开展体育运动的物质保障。优美舒适的体育环境,可以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从而激发大学生参与体育的兴趣,影响其体育行为。其次对体育的认识不足也是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当代大学生大多都是独生子,缺少吃苦耐劳的精神,很多学生因为怕累而不愿参与体育,也得不到正确的引导,认识不到体育锻炼对发展身体素质、培养精神品质的重要作用。网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尤其对于大学生,直接影响着其生活方式。他们将大量的课余时间用在了上网上,而用于身体锻炼的时间却是越来越少,直接影响到大学生身体素质状况,成为大学生身体素质日趋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
4 校园体育文化构建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校园体育文化旨在让全校师生树立“健康第一”的思想,通过一系列体育手段与方法,激发和保持其运动兴趣,促进身心健康与和谐发展,进而在高校体育这个空间中形成一种体育文化氛围。而它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可以从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体育场地设施三方面体现出来。本文将参与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和使用体育场地设施的50名学生作为一组,将不参与体育锻炼的50名学生作为二组,做T检验分析,结果见下表:表3大学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比较分析表
上表数据显示,一组的身体素质比二组的明显要好,各项身体素质指标都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此说明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发展。体育课是学校体育文化建设的核心和主渠道。大学生通过体育课获得体育与健康的知识和技能,增进身心健康水平,增强社会适应能力。体育课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激发其运动兴趣,关注个体差异及不同需要,培养学生终身的意识与习惯,使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形成良好的体育态度,而良好体育态度的形成又能够巩固养成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习惯,从而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在校园体育文化构建过程中,要充分开展体育课外活动,以营造出良好的体育文化氛围。通过各级各类体育竞赛和活动的开展,让更多的学生直接或间接地参与到体育当中,感受体育的魅力,享受体育的快乐,在极大丰富校园文化生活的同时,也让学生从体育中得到体育带来的身心收获,从而影响、带动更多的学生成为体育爱好者并自觉参与体育,乃至形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高校校园的体育场地设施作为校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校园体育文化发展的物质基础,对大学生的体育行为和意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其中包括:体育设施、雕塑、宣传栏、校报等。这些都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观念和体育行为,在满足学生体育需要的同时,也传播着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
5 结论及建议
5.1结论
5.1.1 大学生身体素质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影响大学生身体素质发展的最主要因素是学业、就业压力大和体育场地设施不足。
5.1.2 校园体育文化的构建主要体现在体育课、体育课外活动和体育场地设施三个方面,而这三方面的内容对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存在显著性差异。
5.2建议
5.2.1 体育课应把文化教育与体育教育相结合,在体育课的教育当中也可以适当的涉及其他学科的内容,对于体育的多元化发展也有着积极的作用。
5.2.2 高校校园的各类运动队可以培养一批各项运动的骨干,对学校体育发展起到典型示范作用。
5.2.3 高校校园的体育课外活动不仅要有各种体育比赛,让体育爱好者们充分展示他们的体育运动能力,同时也要完善体育场馆的配套设施,开设各种兴趣学习班,来满足那些没有技术基础的同学们,从而提高学生们的体育兴趣与体育锻炼积极性,提高校园体育文化的氛围。
[参考文献]
[1]刘义平,郭海莲.安徽省高校校园体育文化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中国科技信息,2010,21:246-247.
[2]马建龙,王文丽.校园体育文化与大学生的全面发展[J].高等教育在线,2011,1:163.
当今世界正在以极快的速度运转,如何在社会的洪流中生存下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大学的专业教育带给学生更多的专业技能,教会了学生如何运用自己的双手生存下来。但是仅仅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是不够的,身体素质对学生的成长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身体素质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关乎到学院每名学生的未来。
1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身体素质变化分析
1.1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身体素质调查报告为了更好地了解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身体素质情况,我们在学校体育部随机抽查了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国家体质健康标准测试数据。每个年级抽查300名学生,一共900名学生。通过对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进行综合统计,得到的数据如表1所示。由表1可以看出,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在大学期间身体素质的得分起伏较大。大一时,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得分最低,大二时得分达到最高,大三时得分位于大一和大二之间。虽然大二时身体素质平均得分最高,但是标准差也达到了最大值,为14.4;大二和大三身体素质平均得分不高,但是标准差也相对不高。综合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的身体素质情况,我们又对大一、大二、大三学生分别进行了显著性差异分析。根据数据显示,大二和大三时的显著性差异分析P=0.150,说明两者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而大一和大三的显著性差异分析P=0.033,两者之间有一定的显著性差异;但是大一和大二的显著性差异分析为P=0.005,这说明两者之间的显著性差异非常明显。1.2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身体素质研究结果1.2.1大一时身体素质较差高中时学习负担重,面临着高考的压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时间和精力都有限,在身体锻炼方面严重缺乏,这是刚进入学校时学生的一般状态。而大一新生刚刚进入一个新的校园,还未能适应新的校园环境。但是随着对新校园的了解,学校学习的舒适状态会让大一新生更多地参加运动。1.2.2大二时身体素质有很大提升,但学生之间差异较大大学期间,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参加自己喜爱的体育活动,也有更多空闲时间去进行体育锻炼,加上没有了新生的陌生感、也没有大三学生的就业压力,他们的体育活动会不断增多。同时,不同于中学时代,大学里有很多社团可以参加,高职学生通过参加社团举办的各式各样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也加强了体育锻炼,提高了个人的身体素质。但是进入大二,不同学生选择了不同的道路,有的可能是每天在球场打球健身;有的可能只是偶尔散散步;更有的可能是整天呆在寝室,生活以打游戏为主,吃饭以泡面为主。这种不同的兴趣爱好导致了大二时期学生的身体素质差距较大。1.2.3大三时身体素质总体下降一方面,进入大三阶段,学校的体育课已经不再继续,学生的体育活动主要依靠个人兴趣和自身的努力。而大三学生必须要花相当一部分时间用来完成毕业论文,根本无暇顾及自身的体育锻炼;另一方面,进入大三,也就意味着面临毕业,除了毕业论文,更重要的是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他们必须将大量的时间都花在填写简历表、投递简历表、寻找对口企业上,自我锻炼的时间只可能越来越少,锻炼的积极性也在不断降低。1.2.4当前学校的体育设施建设还不够完善经过问卷调查,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对篮球、足球、排球、游泳、武术、羽毛球等运动都表现出或多或少的爱好。但是在目前条件下,除了学校的篮球场、足球场和田径场地外,其他体育设施建设都表现出极其不完善。学校的体育设场地过小、设备数量少、种类单一,业余时间及周末不对学生开放,这些因素极大地限制甚至阻碍了学生的体育锻炼。
2提高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意义
2.1国家民族的要求提高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身体素质,不仅是国家的要求,更是民族的要求。教育部于2014年7月18日印发的《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年修订)》中对高职学生的身体素质提出了硬性标准。如果在各项测试中未能及格的,不予参加评优、评奖和毕业,除因病或残疾外。学生是民族的未来,是民族发展过程中的强大力量,身体素质不强甚至太差,民族又怎么能发展起来呢?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锻炼大学生的强健体魄,能为国家提供源源不断的优秀人才,对振兴中华意义重大。2.2社会的要求21世纪,社会上需求的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社会节奏和压力日益加大,对即将步入大学的学生要求特别严厉。没有良好的身体素质,肯定难以承受社会和家庭的双重压力,最后只能被社会淘汰。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大学生除了学习必要的专业知识以外,更重要的是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在市场经济的竞争中找到自己的奋斗目标并坚持下去,最终在社会上生存下来。2.3学校的要求现代教育不是需要一群死读书、读死书的“呆子”,而是追求全方位发展的优秀学生。高职不再是枯燥无味的中学,它有各式各样社团组织、学生会、班级群体、个人群体,还有各种各样的校园活动、团体竞赛,更重要的,它不再是以“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作为奋斗目标,高职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是让学生在激烈地市场竞争面前找到自己的出路。面对日益严峻的就业市场,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能有效增加就业率、提高学校的知名度。2.4个人发展的要求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是国家、民族、社会和学校的要求,更重要的是个人发展的要求。身体素质是一个人体质强弱的外在表现。身体素质差,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就差,对疾病的抵抗能力也会变差。而提高身体素质,能有效改善体温调节机能,从而提高人体对自然环境的适应力。同时,长期的锻炼也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加强新陈代谢,提高造血能力,进而提高了身体对病毒、病菌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能有效地帮助身体抵抗各种疾病。除此之外,长期进行身体锻炼还能够提高个人的应变能力和紧急事件处理能力,帮助我们在遭遇危险或者遇到困难时及时解决问题。因此,提高身体素质,是大学生当前发展个人的必经之路。
3提高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
3.1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不同的人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不同,要求也不一样,很多学生在准备进行体育锻炼时,都因为没有合适的运动场地或好的运动器材而放弃体育锻炼。国家应给予学校大量的资金和政策支持,方便学校根据学生的基本需求,修建一批符合学生要求的基础运动设施,相对应修建室内综合馆并增设运动器材,针对广大在校学生免费或者是低价开放,让学生们在想要运动的时候能找到符合自己兴趣爱好的运动项目,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自觉养成热爱运动的良好习惯。3.2举办趣味性体育活动随着近年来国家对体育运动的关注,高职学校对体育活动也开始重视起来。虽然通过学校组织的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都会有所提高,但是传统教育对高职体育活动的举办有一定的阻碍作用。因此,举办体育活动,重要的不是举办何种体育活动,重要的是用何种方法举办。当前条件下,一定要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对症下药,通过举办一些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来吸引学生的注意,提高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学校可以适时举办一些类似“趣味运动会”“男生、女生大PK”之类的趣味性强的体育活动。一方面,这种活动趣味性强,学生在参加时容易被活动吸引,真正做到参与其中;另一方面,这种活动重在游戏本身,对名次的追求显得不会特别重要,娱乐性极强,学生在参与时没有心理负担。通过举办各式各样活泼有趣的体育活动,一定能吸引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学生积极前来参加,真正帮助学生做到走下网络、走出宿舍、走向体育、走向健康人生。3.3加强宣传、改善生活习惯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应加强身体素质方面的宣传,通过拍摄一些微型宣传片和公益广告,鼓励学生进行健身运动,让学生从现在做起,改善生活习惯,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参加体育锻炼。同时,要积极发扬健康的宿舍文化,改变当前游戏为主的宿舍氛围,让学生走出宿舍,走向操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3.4个人积极参与健身锻炼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本身就是学生个人的责任和义务,关键之处并不在学校。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学生要加强体育锻炼意识,积极参与健身锻炼。俗话说“一日之计在于晨”,晨练活动不仅能有效锻炼身体,更能够全面提升个人身体素质。学生在早晨要养成早起的习惯,积极参加晨练活动、科学进行晨练活动,在晨练活动中提高身体素质。除此之外,学生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体育活动,并提高自己的竞争意识,在活动中不断提升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以后的就业打下良好的基础。
4结语
云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当前学生的身体素质仍然不高,学生的体育锻炼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满足国家、民族、社会、学校及个人发展的需求,学校要加强体育设施建设、多举办趣味性体育活动、加强宣传,改善学生的个人生活习惯,学生个人要积极参与健身锻炼活动,走出寝室、走向体育、走向健康人生。
参考文献:
[1]王记生.河南高职学生大学期间身体素质变化分析与对策研究[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2,25(4):100-101.
1.前言
啦啦操是在音乐的伴奏下运用各种不同类型的动作,融体操、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练习以健、力、美为特征的新兴体育运动项目。随着全民健身的到来,各高校、大、中专院校也相继将啦啦操纳入教学内容,深受学生们的喜爱与青睐,尤其是女生更加的喜爱。为了提高高校女生对啦啦操的认识,本文通过分析啦啦操锻炼前与锻炼后的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指标的变化,探讨啦啦操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的促进作用。为高校啦啦操教学课的推广与普及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2.研究对象与方法、内容
2.1研究对象:
西安科技大学管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0801班,0802班,0901班,0902班126名参加啦啦操专项课的女生。平均年龄18岁,身高158.6cm,体重49.1kg。
2.2研究内容:
身体形态:身高、体重、胸围、腰围、臀围、大腿围、小腿围。
身体素质:坐位体前屈、仰卧起坐、50米跑、立定跳远。
2.3研究方法
2.3.1文献资料法:
在中国期刊网查阅相关论文多篇,为本文研究提供参考和理论支持。
2.3.2测试法:
对参加啦啦操锻炼的女大学生身体形态与身体素质的指标按体育测量与评价中规定的方法和细则进行测定。对受训者进行为期14周的训练,每周训练3次,分别在每周一、三、五下午的16:00-17:30进行,锻炼时间为90min。训练内容包括热身操20min,形体练习20min,啦啦操30min,整理运动lOmin。2010年1月进行第一次测试,20iO年6月进行第二次测试并记录检测值。
2.3.3数字统计法:将所测得的数据进行常规统计处理。
3.结果与分析
3.1啦啦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
统计结果显示,126名女生经过14周啦啦操锻炼后,身体素质中坐位体前屈、50米跑、仰卧起坐、立定跳远的各项指标均有明显的提高(P(0.05或P(0.01),说明受试者在实施运动方案过程中,身体整体肌肉力量增长明显。说明啦啦操锻炼可以有效的提高女大学生的肌肉力量,提高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抑制的转换能力,使各肌群之间的协调关系增强,从而对身体形态、素质状况有了进一步的改善。
3.2啦啦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高、体重的影响
对测试者经过14周的啦啦操锻炼后的两次身高、体重指标测试结果比较看,受试者的身高平均增加了0.6cm,身高指标P>0.05,无显著性差异。说明啦啦操锻炼对女生的身高没有太大的影响。体重平均减少了1.8kg,体重指标P
3.3啦啦操锻炼对女大学生身体形态的影响
经统计,通过14周的啦啦操锻炼后,测试者体型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腰围、臀大腿围、小腿围都具有显著性差异(P
4.结论与建议
4.1结论
啦啦操丰富了学校体育课的教学内容,可以调动女生参加锻炼的积极性。并且从女大学生仰卧起坐、50米、坐位体前屈、立定跳远指标增长的幅度来看,说明啦啦操锻炼可有效的提高女生的身体素质。
4.2建议
4.2.1运动强度的选择应根据个人的体力、健康状况而定。在锻炼时,以自我感觉良好,心情舒畅,情绪高涨为度,避免超负荷运动。
4.2.2教学方法可以采用递加循环法,即“A+B+C”滚动式连接模式的教学方法可使大部分练习者掌握动作,激发学习兴趣,得到成功的。采用镜面与背面结合的示范,并辅之口令、手势等方法,保证学生动作的连续性,使学生智力和体力紧密结合
参考文献
[1]聂英涛.广西高校设置啦啦操课程的可行性研究[J].科技咨询导报,2007年第25期。
[2]蚁哲芸.校园健康体育活动新模式――啦啦队探讨卟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08,(02)3.
“按一般正常规律,经济的快速增长往往也会带动国民体质水平的快速提升,如二战后的日本就因经济腾飞,国民收入提高、加之政府兴建了大量免费公共体育设施,出现学者称之为青少年生长发育、体质水平连续增长多年的奇迹”[1]。随着我国经济、教育与卫生事业不断发展,青少年的体质又如何?本文结合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调研资料,2010年苏北地区高职生身体素质测试指标进行纵向对比,分析了影响高职生身体素质下降的多种因素,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理论思路。
1、研究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0年10月至12月,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连运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职院校共计1562人进行身体素质测试,样本构成采取分层随机整体抽样。
1.2 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通过互联网查阅中国期刊网全文数据库检索相关文章。
1.2.2 问卷调查法对淮安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连运港职业技术学院、江苏食品职业技术学院、徐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四所高职院发放问卷共840份,剔除不合格问卷,收回有效问卷764份,有效率为90.9%,根据巴比的观点,“回收率在50%以上为适当,60%以上为好,70%以上为非常好”(美国肯尼斯等《现代社会研究方法》),本调查问卷回收率和有效率均符合社会分析及研究的要求[2]。
1.2.3数理统计法所有数据均经过spss for windows统计软件包分析处理。
2 结果与分析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将学生体质健康分为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四个方面。相关研究认为,身体素质在学生体质健康评价中的权重可达70%[3],在显性体质构成要素中,身体素质既是反映学生体能状况的有效指标,同时,其改善或提高也是增强体质最重要的方面。
表1 调查对象女生与2005年全国女大学生身体素质均值比较
苏北地区(2010) 全国(2005)
项目均数差值 p
X SX S
800m跑/s238.96 22.27 227.94*11.13 11.02<0.01
立定跳远/cm172.11 15.52 177.23*24.64 --5.12 <0.01
坐位体前屈/cm15.49 6.0217.08 * 8.50--1.59 <00.01
50跑/s8.99 0.618.87* 1.740.12 <0.05
仰卧起坐/次.min 38.466.87 39.42*7.72 0.96 < 0.01
*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
表2 调查对象男生与2005年全国男大学生身体素质均值比较
苏北地区(2010)全国(2005)
项目- 均数差值 p
XS XS
1000m跑/s244.9522.97223.13 * 24.8321.82 <0.01
立定跳远/cm 235.0820.09239.10* 27.69--4.02 <0.01
坐位体前屈/cm 14.276.7616.79* 7.93 --2.52<0.01
50m跑/s7.41 0.477.52* 3.96--0.11 >0.05
引体向上/次 10.534.79 12.50*5.78 --1.97< 0.01
* 数据来源:2005年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
统计结果显示:2010年江苏省苏北地区高职生身体素质与2005年全国相比,男生呈普遍下降趋势,具体表现:除50m跑提高0.11s以外,但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000m跑下降21.82s;引体向上下降1.97次;坐位体前屈下降2.52cm;立定跳远下降4.02cm。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而女生身体素质状况与男生基本相似,除50m跑下降0.12s以外,具有显著差异(p<0.05);800m跑下降11.02s;仰卧起坐下降0.96次;坐位体前屈下降1.59cm;立定跳远下降5.12cm;差异均具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
表3 不同年级之间耐力、速度和力量素质差异
年级 1000m/800m 50m(男/女) 立定跳(男/女)
二年级 250.1±.26.9 243.2±21.87.4±0.6 9.06±0.8238±18 175±14
一年级 245.6±25.8 240.3±20.77.5±0.7 9.06±0.9235±18 174±16
t 6.745*2.496 * -4.069*0.479 4.798* 1.203
调查对象身体素的年级差异: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对象中男、女生耐力素质在不同年级之间具有明显差异(t=6.745,p<0.05),表现为随着年级的增长,呈下降趋势;速度和爆发力素质,男生是随着年级的增加有所提高,而女生则无明显变化,且速度素质是女生身体素质中最为薄弱的环节。
2.1 高职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的频度
课外体育锻炼频度是反映高职生课外体育锻炼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频度是单位时间内参与体育锻炼的次数。本研究对高职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频度指标设定为五大类(见表4)。调查结果显示,比例最高的是第三类,即每周1~2次,占54%;其次是第二类,每周参加2~3次,占14%;虽然有87%的高职生参与
表4苏北地区高职生参加课外体育锻炼频度
类别
第一类
第二类
第三类
第四类
第五类
次数
3次以上/周
2~3次/周
1~2次/周
1~2次/月
不参加
人数
20
42
162
37
39
%
6.7%
14%
1研究目的
2007年4月国家颁布了《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及实施办法。《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中大学生组的体质健康标准有了明显的提高,对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07年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显示:学生的不及格率较高,身体健康状况比较差,如何能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是急需解决的问题。高校体育工作的重点是提高学生的身心素质,而体育教学又是高校体育工作的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在体育教学过程中采取一定的手段和措施是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最主要的途径。本研究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级1个男生班为研究对象,针对目前大学体育教学的现状,并结合《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要求,制定出一个新的体育教学模式,对实验对象实施新的教学模式,以期通过新的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并为今后的体育教学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以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7级1个男生班为研究对象,人数30人,平均年龄20岁。
2.2研究方法
2.2.1文献资料法
广泛阅读有关实验研究、运动训练、体育教学等各方面的书籍,通过“中国期刊网”等权威网站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2.2.2实验法
实验从2008年3月开始到2008年7月结束,共十六个周,对实验对象实施新的体育教学模式,严格按照《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的测试要求,实验前、后对实验对象进行身高体重、肺活量、引体向上、1000米、立定跳远等体质健康指标的测试,对两次测试的成绩和得分进行对比。
2.2.3数理统计法
数据处理由《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监制标准的软件进行查分,并用spssl1.5统计软件进行处理。
3新体育教学模式的制定和实施
3.1新体育教学模式的制定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体质测试的结果,分析他们体质健康状况比较差的原因,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新的教学模式(见表1),新的教学模式增加了身体素质练习的内容,改变了以前以专项学习为主要内容的教学模式。
3.2新体育教学模式的实施
3.2.1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学生参加体育锻炼
为了调动学生体育锻炼的积极性,教师要在体育课授课的第一节课给学生讲述体育锻炼的益处,介绍每年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重要性、标准和要求。并且要把体质健康测试成绩计人体育课成绩,占体育课总成绩的20%。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积极参加课余体育锻炼的习惯,按“高等学校大学生体育暂行规定”要求,大学生一周至少进行两次身体锻炼,时间每次在30一60分钟。为了督促学生参加课余锻炼,把一个班分成若干个组,组长监督该组学生在课余时间的体育锻炼,做好考勤,纳人体育课的平时成绩,除此之外,体育教师最好监督一次学生课余锻炼并给予指导。
3.2.2新体育教学模式授课过程的要求
在对实验对象实施新的教学模式授课时,课的开始部分做准备活动时要把身体的各个关节活动开,减少在上课过程中的运动损伤;课的基本部分专项学习要按照教学大纲进行;身体素质要全面、合理的安排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等各方面的练习,每节课不少于两种类型的身体素质练习,并且要在实验后测试的前两周把身体素质内容全部安排为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身体素质内容。身体素质练习内容和负荷强度要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实际情况进行安排,并不断的作出调整,还要科学的安排身体素质练习的先后顺序。力量素质练习主要安排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和腰腹力量等内容,上肢力量素质的练习方法可采用俯卧撑、指卧撑、卧推哑铃、推小车等方法;下肢力量素质的练习方法可采用深蹲起、负重跑、蛙跳、鸭子走路等方法;腰腹肌力量的练习方法可采用仰卧起坐、收腹举腿等方法;速度素质的练习方法可采用小步跑、高抬腿接加速跑等方法;发展耐力素质的练习方法可采用1分钟立卧撑、3分钟跳绳、1分钟原地高抬腿跑、长跑等方法。根据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结果显示,男生的上肢力量较差,下肢爆发力和肺活量也不够理想,针对这些薄弱环节加强练习,不断的改变练习方法和强度。身体素质练习通常是比较乏味的,为了避免学生的枯燥感,要多以游戏的形式安排,如推小车、鸭子走路、负重跑等可安排为接力游戏。如果是女学生要多安排一些健美操、韵律操的内容,如果是男学生要多安排足球比赛和篮球三对三比赛来发展身体素质。课的结束部分,主要是针对身体素质练习内容进行放松。上课过程中体育教师还要把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中各身体素质项目的技术动作要领讲述给学生,并在练习的过程中给予指导。
4结果与分析
4.1实验前后大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达标情况的对比分析
体质达标情况以达标率对各年级学生的体质总体状况的综合评价,能够比较直观、简明、概括地反映出大学生体质现状和规律。
由表2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后比实验前总体达标成绩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优秀率由原来的3.33%提高到了10。00%,良好率由原来的6.67%提高到了23.33%,及格率由原来的43.33%提高到了60,00%,特别是不及格率由原来的46.67%降低到了6.67%.说明新的教学模式对提高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有明显的作用。
4.2实验前后大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的对比分析
身高是反应人体长度,反应骨骼生长发育情况的重要指标。体重是反应人体骨骼、肌肉、脂肪等重量综合变化的一个重要指标。
由表3统计结果可以看出:身高、体重身体形态没有太大变化,实验后,身高几乎没有变化,平均体重有所降低,但与实验前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身高体重分数有所提高,但也没有显著性差异,这与实验对象已经是成年人,发育基本成熟有关系,也与新的教学模式中身体素质练习时间达不到有氧运动时间的要求,对减轻体重没有明显的作用有一定的关系。
4.3实验前后大学生身体机能指标的对比分析
肺活量是反映人体生长发育水平的重要机能指标之一。因为肺活量的大小与身高、体重和胸围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在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价时采用的是肺活量体重指数来进行评价的。
由表4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后大学生肺活量较实验前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并且有显著性差异,实验后肺活量体重指数得分较实验前有较大提高,并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原因新教学模式中耐力训练以及其他身体素质训练都有助于肺活量的提高,加上实验后学生体重有所降低所以肺活量体重指数得分有了明显的提高。
4.4实验前后大学生身体素质指标的对比分析
《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通过评价学生身体素质指标来是反应大学生体制健康状况,这是因为身体素质不仅关系到人的运动水平,而且与人的健康、高效的生活、娱乐和工作都有密切的关系。
由表5统计结果可以看出,实验后反应男生肩臂最大力量和力量耐力的典型指标引体向上成绩和得分与实验前相比都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有非常显著性的差异。实验后反应学生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的重要指标1000米成绩和得分和实验前相比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反应爆发力的测试项目立定跳远的成绩和得分也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有非常显著性差异。分析其原因,其一,新教学模式中每节课的身体素质练习起到了明显的效果;其二,测试的各项身体素质成绩在一定的时间内通过相应的身体锻炼容易得到提高;其三,根据大学生体制测试结果显示,引体向上的成绩最差,引起了学生的重视;1000米在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总分中所占比重最大(占30%),标准中还强调如果耐力成绩不及格,测试总成绩就不及格,学生非常重视;而立定跳远的成绩与立定跳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有关系,大部分学生在实验前测试时没有掌握正确的技术方法,真实的下肢爆发力和弹跳力没有充分的发挥出来,而在体育课实验过程中通过教师的指导,掌握了正确的动作要领。
5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本文针对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对策的研究,其主要的研究对象是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的在校大学生,针对在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课题的分析与讨论。
(2)研究方法。①文献法:通过知网、万方、维普、百度等网络查询方式,上网查阅相关资料、报纸杂志和书籍,并从这些资料中搜集了与课题相关大学生健康标准信息,为论文的全面论述打好理论基础。②问卷调查法:课题研究针对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的在校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针对调查结果提出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对策。
2.调查分析结果
本次调查问卷是以兰州财经大学长青学院的大学生为主要调查对象,针对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行了详细的问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20份,有效回收115份,问卷回收率95%,其中无效问卷3份,问卷有效率为93%。问卷调查结果有效。
(1)身体形态。根据2015年最新的成年男性、女性平均身高分别为167.1cm和155.8cm,平均体重分别为66.2kg和57.3kg,平均胸围分别为88.4cm和83.3cm。通过调查(如表1所示)可以看出,兰州财经大学大学生的男生平均身高为170.5cm,比全国平均身高高3.4cm,女生平均身高比全国低6.5cm;兰州财经大学大学生的男女平均体重分别比全国平均体重轻0.6kg和2.2kg;兰州财经大学大学生的男女平均胸围分别比全国平均数值小1.5cm和1.9cm。由此可见,大学生的体重和胸围标准与全国平均值存在一定的差距,现代的大学生普遍偏瘦。
(2)身体机能。通过对大学生身体机能的调查(如表2所示)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兰州财经大学的男女大学生的血压较为平稳,在正常的年轻人血压范围内,脉搏每分钟跳动指标正常,然而从大学生的肺活量情况来看,其肺活量值相对较低,这与大学生缺乏体育锻炼和有氧运动有着直接的关系,需要大学生加强体育运动,提高肺活量。
(3)身体素质。对于大学生身体素质情况的分析主要通过短跑、立定跳远、握力以及仰卧起坐和引体向上等项目,从数据分析中可以看出目前男女大学生的握力较差,手腕力量不足,而女生的仰卧起坐每分钟仅32次,可见女生腹部伸展能力较弱,而男生做引体向上平均仅可以做7次,手臂力量有待提高。现在的大学生在课余时间用于逛街、玩游戏、宅在宿舍,缺乏对身体肢体的锻炼,导致大学生的身体素质相对较差。
3.改善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的对策
(1)提高素质教育重视程度。现如今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大学生作为未来社会的应用型人才,其身体素质尤为重要。因此,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应该更加重视对体育课程的教学,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健康为目的,合理地安排大学生的体育课程,尤其是针对非体育专业的课程安排,促使理论课程与美育课程科学地结合在一起,积极落实素质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2)培养大学生健身计划并积极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对于目前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较差的情况,应该提高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制订和规划符合大学生身体健康发展的健身计划,根据大学生的健康状况制订恰当的体育健身计划,提高大学生的健身意识。大学生提高体质健康状况既丰富了课余生活又锻炼身体,还可以从中养成个人的体育爱好,进而提高了身体素质,也增强了身体免疫力,锻炼了健康的体魄。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号:1007-3612(2010)09-0099-03
An Analysis on the Change of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College Stu dents In Four Year's Campus Life
HUANG Yong1, DENG Xiaofen2, DENG Mingying1
(1. Dept. of Physical Education, Jiangxi Agriculture Universi ty, Nanchang 330045, Jiangxi china; 2. Dept.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 tio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Austin 73301, Texas America)
Abstract: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college students has been monitored by the Chinese natio nal fitness testing committee (CNFTC) regularly. This study aims to examine cha nges of student physical fitness scores in four years. The participants are 632students, of which 28.64% are females. Repeated ANOVA was performed to test t he significance of the overall difference of fitness scores over the four yearswhile MANOVA was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gender difference on all five testingitems. Repeated measures ANOVA revealed that students had the highest total tes ting scores in the second year of college and the lowest scores in the fourth ye ar. Additionally, the MANOVA test result suggested that males had significant l ower scores than females on all five tests each year, indicating that females ou tperformed their male counterparts. The result shows that the physical fitnessof the male students and senior students shall be improved by specific measures .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physical fitness testing, change of fitnessscores
《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1990)是我国开展体育运动的一项基 本体育制度,自颁布以来进行了多次的修改,并逐步得到完善,它对促进我国广大人民群众 ,尤其是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发挥了积极作用。现行的《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是 按不同的年龄组制定测试项目和评分标准的,18岁以上(大学)成年组的测试项目分成5大 类。每人从每类项目中各选择1项参加测验,5类项目的测验必须在1年内完成。各高校根据 自己学校的具体情况和地理位置的不同,从5类项目中各选1项作为本校的达标项目。
江西省各高校大多数是以50 m、800 m(女)/1 000 m(男)、立定跳远、铅球、引体向 上(男)/1 min仰卧起坐(女)作为本校的达标项目。测试成绩采用百分制评分法。根据测 试者完成5类项目测验后相加的总分确定其达标等级。总分达标等级分及格、良好、优秀三 级:及格标准:250~345分;良好标准:350~415分;优秀标准:420~500分。其中各单项 得分不能低于30分,总分不能低于250分,5项必须在1年内测试方可有效,否则不能作为达 标(国家体育总局,1990)。 多年来,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一直是体育科研中的一个重要研究课题。但是,以往的研究 大多数是集中在对达标评分标准的差异性分析及项目的合理性探讨(程幼新,夏五四,1998 ;赵桂生,赵春玉,1996)。其中也有对1年级新生身体素质的追踪比较(王秀云,2000; 何敏,谢维军,2002)。以往一些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变化的研究,主要是以不同年 级在同一年中的测试数值作为探讨大学生历年身体素质变化的研究重点,并且到目前为止, 追踪仅仅局限在1、2、3年级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张少柏,1998)。尽管此类研究对 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变化提供了有价值的参考信息,但由于缺乏对相同大学生4年体育达标成 绩的系统分析,我们对此方面的理解仍是不全面的。本文的研究重点是对同年级的学生在校4 年期间身体素质的变化情况进行追踪研究,以便更深入地发现问题,及时采取措施。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以江西农业大学的632名2002届学生,其中女生181名,男生451名,各占样本的28.64%和71 .55%为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研究法 对以往有关体育锻炼达标方面的10多 篇文献资料进行了收集与分析。
1.2.2 数理统计法 本课题随机抽取了632名01届学生1至4年级的5项达标成绩。首先对各单项得分的4年平 均值及标准差进行了一般性的统计,然后对男女各项及总分进行了同样的均值及标准差计算 ,最后对各单项及总分4年的平均值进行了方差分析以检验其显著性,以及男女生4年的单项 及总分进行了多元方差分析。所有数据处理均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在电脑上进行。
2 结果与分析
本文将对各单项总体及总分4年的得分变化首先进行逐一的分析,然后再对男女各单项 及总分4年的变化情况进行比较。
2.1 50 m单项男、女生及总体平均成绩变化 50 m总体平均成绩4年不理想,4年中有3年低于50分。在4年中女生50 m的平均成绩全部低 于男生,且男、女生4年50 m成绩变化的趋势及为相似,都以2年级的得分为最高,4年级的 成 绩则显著下降,1年级和3年级的得分相差不大。多元方分析(MANOVA)显著性性别差异[Wi lk’s Lambda=0.935,F(4,627)=10.89,p
4年总体的均值变化同样有显著性差异[F(3,1893)=383.06,p
2.2 800 m(女生)/1 000 m(男生)单项男、女生及总体4年平均成绩变化 800 m/1 000 m是测试学生耐力的项目,4年的变化趋势与50 m的相同,同样是2年级成绩最 好,4年级的成绩最差(表2)。值得注意的是,2年级女生的成绩好于男生,但1、3、4年 级成绩却低于男生。然而,男女前2年成绩差异并不显著[F1(1,630)=0.84,P
4年的总体变化均有显著性差异,也同样是2年级成绩最好,4年级最差,但1、2年级成绩的 差值并不大。2.3 立定跳远单项男、女生及总体4年平均成绩变化 立定跳远4年总体成绩均高于50分,女生成绩好于男生。且男女成绩差异有显著性(Wilk’sLambda=0.964,F(4,627)=5,91,P0.09 ]。4年总体的变化也是2年级成绩最好,4年级成绩最差。总体4年变化有显著差异[F (3,1893)=336.51,P
2.4 铅球单项男、女生及总体4年平均成绩变化 铅球成绩女生明显低于男生,这种差异在4年中一直存在,也是女生五项测试中最弱的 一项,4年的平均分数低于50分。男女生4年的成绩变化也是2年级最好,4年级最差。男女生 4年的总体变化差异显著[Wilk’s Lambda=0.75,F(4,627)=53.78,P
4年的总体变化差异显著[F(3,1893)=238.31,p
2.5 仰卧起坐(女生)/引体向上(男生)单项男、女生及总体4年平均成绩变化
表5是仰卧起坐(女生)/引体向上(男生)的成绩。女生仰卧起坐四年的成绩是五项中 最好的一项,平均值很高(84-93分),而且普遍好于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值得指出的是 男生引体向上的成绩极不理想。男女之间的差异也存在显著性[Wilk’s Lambda=0.53,F (4,627)=138.12,P
总体同样是2年级成绩最好,4年级成绩最差,总体4年存在显著差异[F(3,1893)=22 7.16,P
2.6 男、女生总分及总体4年平均成绩变化 4年总分平均成绩好于250分(及格级标准)。5项总分数女生4年平均成绩均好于男生(表6 )。但如果不考虑女生的仰卧起坐与男生的引体向上成绩,则女生4年的总分均比男生差。 男女4年的总体变化也存在差异[Wilk’s Lambda=0.96,F(4,627)=6.34,P
3 讨 论
1)总体50 m得分情况不容乐观,这表明此项是男女生的共同弱项,应是今后重点改善的 地方。速度素质虽然在中学已经趋于稳定,但它具有多素质综合利用的特点,它的发展与力 量、耐力等其他身体素质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应该说大学生的速度素质并没有达到最大 值,如果我们有针对性的专门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大学生的速度素质还是有很大的空间的 。(运动训练学2000)。
2)男生引体向上和男女生的铅球是5项成绩中比较弱的两项,这也说明男女生的上肢 力量比较差,有待于进一步的提高。男生引体向上成绩差与引体类项目的难度有关,有资料 表明:《国家体育锻炼标准》中男生第5项的项目对日益增多的“肥胖型”学生来说难度太 大(赵桂生,1996)。女生的铅球成绩差可能与大多数女生不喜欢进行上肢力量练习有关, 因为她们怕把胳臂练粗而影响美观。因此,培养女生对发展上肢力量的正确理解和找出有效 提高上肢力量素质的方法,应是我们今后教学研究的重点。
3)非常值得注意的是女生仰卧起坐的得分很高,且4年中变化不大,这说明了《国家体 育锻炼标准》项目中的女生1分钟仰卧起坐评分标准偏低,学生无须经常锻炼均可得很高的 分(赵桂生,1996)。
4)可喜的是男女生1 000 m和800 m及立定跳远的成绩4年中虽有下降,但都仍保持在较高 水平。立定跳远是反映下肢爆发力的项目,而800 m和1 000 m是反映耐力素质的,它们的整 体 水平较好,说明男女生的下肢力量和耐力素质较好,这可能与开设体育专项课有关。我校开 设了球类和健美操等专项课,能促进学生耐力素质及腿部肌肉力量的发展。
5)5项单项的成绩与总分在4年中的变化,均以第2年成绩最好,然后逐年下降,4年级 最为明显,单项与总分均低于1年级,这说明体育课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方面起到了良好的 作用。因为目前大学只在1、2年级开设了体育必修课,通过体育课和有组织的课外体育锻炼 ,学生身体素质逐年得到提高。而3、4年级没有体育课,即使有条件的学校开设了种类繁多 的体育选修课,由于3、4年级学生正值毕业前夕,社会活动意识增强,他们更多关心的是自 己切身利益之事,特别是4年级学生都忙于作毕业论文和找工作,体育的学习兴趣和锻炼次 数明显减弱和减少。这个结果表明,学生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意识和习惯并没有在大学的体 育教育中形成。尽管3、4年级学生仍需达标,但学生很难保持在1、2年级中提高的良好身体 素质水平。这个结果给予我们两个启示:一是延长学生上体育课的时间至4年级,以确保在 校生的身体素质状况不下降,这与以往的研究结论相一致(张少柏,1998);另一方面是加 强体育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习惯。
6)女生的5项达标总分4年均好于男生,这主要是女生仰卧起坐得分高,而男生引体向 上则为最差的一项。如果不考虑此因素,女生4年的身体素质平均总得分低于男生。所以, 必须采取谨慎的态度对待男女总分4年的变化情况,从总体而言,女生普遍的身体素质还是 低于男生。
4 结 论
1)大学生4年身体素质呈显著性变化,各单项及总分均是第2年为最好第4年最差,第1 年和第3年的成绩有的有差别,有的差别不显著。这表明大学生不能保持第2年提高的身体素 质水平。
2)性别差异在4年中基本上普遍存在,从5项总分4年的发展状况来看,女生历年好于 男生。但是,如果不考虑男生的引体向上和女生的仰卧起坐,女生其它4项成绩普遍低于男 生。
3)农业大学生的速度素质和上肢力量素质令人担忧,整体水平急待改善。除了前2年 平均总分是在及格分数左右,3、4年级竟低于及格分数。因此,有必要全面提高农业大学生 的总体身体素质水平,特别是高年级学生的身体素质。
4)大学体育课对大学生在校期间身体素质水平有显著性的影响作用,应提倡大学4年均 开设体育必修课。另外,体育课的教学应加强培养学生终身参加体育锻炼的自觉性。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2002年学生体质健康监测结果的公告[J].中国学校体育,2 004 (1):5-7.
[2] 教育部.《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13号文,2002:5.
[3]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关于继续做好《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数据统计上报工作 的通知]体群字169号,2003:1.
[4] 赵桂生,赵春玉.对引体类项目设置的质疑[J].中国学校体育,1996(2):66.
[5] 国家体育总局,教育部.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施行办法,1990.
[6] 全国体育院校教材委员会.体育院校运动训练学通用教材[M].北京:人民体育出 版社,2000:206-215.
[7] 张少柏.对加强大学生高年纪学生身体素质和课外锻炼的必要性研究[J].体育学 刊,1998(1):75-76.
前言
身体素质是人体最基本的素质,其主要体现在速度、力量、耐力等方面。 2014《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结果表明:我国青年大学生在运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速度、耐力、协调性及跑、跳、投等能力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趋势。
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育部在2014年4月至7月间连发《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中小学校体育工作评估办法》、《高等学校体育工作基本标准》等文件针对学生体质健康和学校体育工作“组合”出击,从学生、学校和地方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等多方面入手,着力解决一直以来制约我国学生体质健康发展的诸多因素。[1]
目前,国外学者开始从生态学角度对青少年体育行为进行研究,即从群体干预较多的体育锻炼行为进行研究。该理论认为学生锻炼行为受个体、人际和团体、制度、社会和政策等5个因素之间相互交错,在多重水平上影响着人的行为。[2]由于青少年锻炼行为是体质健康水平的直接影响因素之一,所以从生态学理论角度看,影响学生体质健康的因素是多样的,不仅受到个体先天遗传因素影响,还受到社会和环境等的影响。因此,从多维角度对大学生身体素质促进策略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它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水平和完善学生体质健康干预理论的基础。
影响学生身体素质下降的生态学因素
1.个人因素
如今,大学生的课余时间充分,许多大学生宁可在宿舍玩游戏或休息也不愿意参加运动。从个人角度看,大学生不能很好形成体育锻炼习惯,一是对锻炼的益处没有充分认识;二是对于体育锻炼的行为不能很好的坚持,即缺乏长效机制;三是学生很难短时间内看到锻炼的益处;四是没有形成锻炼的氛围。久而久之,体育活动越来越少,最后导致身体素质迅速下降。
通过深层次分析发现,最终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运动的原因是缺乏体育锻炼的动力,即从心理和身体两方面看,多数学生没有体育锻炼的需求。因此,需要学校应通过说服教育、大力宣传和组织制度等外界因素给予足够多的刺激,使其体育锻炼的外在动力最终转换为内在的体育锻炼的需求和动力。
2.学校因素
从学校层面看,学校对大学身体素质的重视程度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的体育行为。学校对于学生体质测试效果的考评也影响着学生的体育锻炼的持续性,即制度对其体育行为的影响。学校体育锻炼设施和锻炼环境状况以及场地是否满足学生需求等对学生的体育兴趣形成和爱好的培养也至关重要。
通过不完全统计和观察,利用课外体育活动时间经常性地到体育场馆进行锻炼的学生凤毛麟角。每周三次以上、每次锻炼时间不低于30分钟的学生占学生总数的不到10%。这说明,学生中体育人口数量非常少。
从课程设置看,学校对大学生的体育课仅仅在大学一年级和大学二年级两个学年进行设置。每周一次的大学体育课课时也在缩减。如咸阳某所高校由原来的34个学时缩减为32个学时。课时的压缩是对学生体育权利的变相剥夺。这些因素对大学生体育观点和今后的体育行为也有着间接影响。
从教学角度看,学校体育课程设置缺乏特色和同一项目设置缺乏层次性是导致体育课程不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需求的深层次原因。所谓层次性主要指同一项目的开设应根据学习难度或学生实际水平分为不同层次的班级。如把学生分为初级、提高班两种形式,以便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和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该因素很可能是导致学生不喜欢体育课的深层次原因之一。
从学校每年举办的体育活动次数,包括与体育活动相关文件的制定上看,每次学生的体质测试达标率基本可以反应出学校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然而,我校每年达标率仅43%左右。北京清华大学的体质测试达标率达到80%以上。
然而,学校每年举办一次的运动会也只是仅有的运动精英们的运动会,大多数学生没有参加,也不喜欢去看运动会。每年的篮球、排球联赛也是很少一部分学生的活动。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这种活动可有可无。因此,建议学校在举办体育活动时尽可能地让更多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使体育活动从竞技化向趣味化转变。同时,延长学校体育课程的开设年限。
3.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包括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在文中的社会环境主要指锻炼环境,如锻炼的氛围、锻炼场所的条件等。
(1)锻炼场所和环境。如咸阳某高校。目前,学校拥有体育馆一栋,但是主要为教学使用,课外能容纳的学生数量有限。室外场地篮球场11块、排球场9块、足球场1块、网球场6块、乒乓球88块、羽毛球26块。在校学生有1万4千人左右,因此场地资源较为紧张。由于室外场地较多,故受天气状况影响较大。多变的天气和过热过冷的天气是使体育课的难度增大,使学生产生上体育课的负面情绪。因此,建议学校加大体育经费的投资力度,改善学校的体育活动场所环境。(2)锻炼氛围。锻炼氛围反映了学校体育事业发展的水平,也反映了学生对体育活动的参与程度。学生体育人口数量、场地的使用率、学校或社团开展体育活动次数的多少等指标可以反映锻炼氛围的状况。
文献资料表明,某高校约50%以上的学生每周锻炼1-2次,30%的学生每周锻炼次数达到3次以上。每次体育锻炼的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的学生站到95%,[3]这说明学校体育人口数量较少。结合对该校每年学生体质测试结果的分析,可以认为该校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比较差。同时,也可以认为该校锻炼氛围较好,但“准体育人口”数量较多。因此,我们认为学生每周锻炼次数和锻炼的负荷强度及运动时间对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影响很大,建议该校提高学生的体育知识素养,使其锻炼更加科学化。
社团举行体育活动的次数和活动参与人群多少以及活动的举行效果反映了该校的锻炼氛围。这一标准可作为社团考核的标准。通过了解发现,多数社团对不举行体育活动,且体育社团举行体育活动次数也很有限。另外,社团举办的体育活动参赛人群规模小。以上说明,组织或者社团在体育中的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促进学生身体素质提高的策略
1.通过宣传和说服教育等方式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大学生的体育观受到家庭因素和学校因素的影响,其中学校对学生体育观的形成和建立非常重要。树立正确的体育观是提升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途径之一。对于大学生而言,“每天锻炼一小时,健康工作五十年,幸福生活一辈子”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其向每一位学生诠释身体锻炼的重要性。因此,笔者建议学校通过宣传、说服教育、案例教育等方式,使学生对体育功能形成正确的认识,建立正确的体育观,成立相应部门帮助体育锻炼的“懒惰者”尽早地形成规律性体育锻炼的习惯。
2.增加体育社团数量,积极开展体育活动
社团是一群有共同爱好的群体,他们有着自己的计划和活动。体育社团也是一群有着不同体育项目爱好者的聚集地。
通过完善学校社团的建立条件,如对各个社团的体育活动的组织次数进行规定。同时,要求体育社团定期举办体育摄影、体育知识竞赛等活动对学生的体育知识进行普及,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学生的体育观和体育行为。
3.建立运动员等级学分制
学校为每位入学的大学生建立运动电子档案,并建立运动员等级学分制,体育运动学分达到一定的要求才可以毕业,用这种方式来激励更多的大学生参与运动,发挥自己的特长。
学校可以根据学生每次体能测试的结果,为每位学生设置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学生只要参与运动,就可以获取相应的学分,表现突出的可以实行加分制。例如每学期都进行体能测试,对每次的测试成绩与上一学期进行比对,用这种形式来激励学生积极参加体育运动,使运动员等级学分制落到实处,用强制性的制度手段来提高大学生的身体素质。
4.院系实行体育考核制度化
院系实行体育考核制度化主要是发挥制度的作用,通过约束、激励等措施强迫或激励学生进行体育活动。院系实行体育考核制度化应根据各校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但是以下原则不可忽视:
第一,实行院(系)体育考核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落实“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故各个院(系)应把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水平作为任务之一。树立只有好的身体素质才能更好地接受教育并服务于社会这样一种身体教育理念。建议建立、健全院(系)体育考核的制度化,并逐步加大学生在体育综合素质评比中的分值比例。这也是提升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
第二,院(系)应从新生入学时就设立体育考核制度,强制性地让大学生在制度的监管下进行运动。首先,要求院系领导老师必须带头参加晨练。其次,要对出勤的学生进行考勤和考核,对于没有出勤学或不积极参加这种活动的学生进行说服教育。
第三,把学生体育活动的出勤和考核情况纳入学生入党或申报奖学金、助学金时的评审条件。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监测评价办法》等三个文件[EB/OL].http:///xin_wen_dong_tai_890/20140526/t20140526_1119702.shtml。
[2] 张戈:《大学生体育锻炼促进的研究――以北京大学为个案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北京体育大学,2011,6。
课 题:本文系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4年度重点课题“提高高职学生身体素质的对策研究”(批准号:zjb1214015)研究成果
为了能更好地进行轮滑课的教学,对轮滑课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理念进行改革是很必要的。通过预防轮滑课学生运动性损伤的发生, 可以培养学生对轮滑课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轮滑的滑行技术。轮滑运动是一项全身性的运动,对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具有很好的作用也是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在轮滑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摔伤、扭伤等危险,尤其是初学者对上轮滑课自我防护意识不够,不懂得如何去自我保护,很容易发生运动损伤。学生身体素质的参差不齐,体质的差异,这些都很容易使学生发生损伤现象,甚至出现严重的事故,身心健康也会受到很大影响。因此为了预防和减少轮滑课教学中运动损伤的出现,我们售票做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采用追踪调查的方法,以大一、大二轮滑选项课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通过查阅大量有关轮滑运动损伤方面的书籍以及部分研究学者发表过的论文等相关文献资料,为本课题研究提供参考资料和理论依据。
(2)问卷调查法。对轮滑课的大一、大二的部分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内容根据研究任务和研究对象制定。
(3)数据统计法。数据统计法是采用软件对相应的数据做常规数据统计
二、结果与分析
1.运动损伤的部位
对轮滑课学生的调查发现,易发生损伤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腕关节、肘关节、膝关节以及头等部位,出现这些关节和部位的损伤情况比较多。
2.运动损伤的类型
轮滑课是一项极易发生运动损伤的项目,学生在滑行的过程中很容易发生摔伤、扭伤、骨损伤、肌肉拉伤等类型的危险。
3.运动损伤的主要原因分析
随着参加轮滑运动的学生不断增加,学生对技术动作难度和要求不断增加,伴随而来的是动作的危险性的加大,而且由于学生身体素质和运动能力相对差一些,造成运动损伤的概率也会增大。轮滑课是比较容易发生运动损伤的运动项目,在滑行过程中学生身体重心的移动和不能控制平衡的技术动作都会造成摔倒,从而造成运动损伤。
三、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1.增加预防运动损伤的理论知识
通过理论课和平时的教学使学生了解预防运动损伤的重要性,作为轮滑课的教师在每次课中都必须贯彻安全第一的思想,随时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在自己的头脑中始终存在预防运动损伤的意识。
2.运动损伤的预防措施
增强轮滑课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可以起到预防运动损伤的作用,而且对学生学习轮滑也是十分有益的。由于学生整体情况参差不齐,准备活动一定要充分。准备活动分为一般准备活动与专项准备活动。活动充分了,学习动作就会轻松自如,学生的学习兴趣就容易提高。这样就会相对减少运动损伤。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同学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要加强相互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意识。学生自我保护的方法主要有两种。
(1)学会正确的摔倒方法。当要出现摔倒的情况时,学生应尽快做到降低身体重心,采用正确的摔倒方法(膝盖、肘、手依次着地),尽量避免身体部位直接撞击到地面,做到向前摔倒时抬头,向后摔倒时低头。
(2)当要出现相撞的情况时应尽快抱紧对方,降低自身重心,实现自我保护,避免不必要的运动损伤。
四、小结
通过对轮滑课的调查分析,了解到可能造成轮滑课运动损伤的各种原因,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做到因材施教,对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应有不同的练习强度和方法,加强学生的身体素质,及时纠正学生容易犯的错误和动作,才能使学生熟练地掌握专项技术,提高练习兴趣,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同时,教师要加强课堂管理,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严格遵守安全规则和要求,还要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参考文献:
一、前言
目前,武术教学过程模式还保留了传统体育教学的特点。这种教学模式的弊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在教学中过分强调技能技术的教学,对学生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培养不足;传统的武术教学教学方法与组织形式单一,绝大多数学生是为应付考试而勉强学习和练习,无法体验武术教学带来的欢乐,更无法享受其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满足;传统的教学方法难以使学生达到健身目的,根本原因就是学校体育教育中忽视学生体育的健身、健心的功效和终生体育习惯的培养,教学效果不理想。
有氧搏击操是现代文明健身的运动项目之一,是一种非常流行的健身操,又称武术健美操,它结合了音乐、舞蹈和武术项目中的各种拳击、跆拳道、空手道、自由搏击等项目的技术动作,是把自由搏击运动项目和健美操的各种健身和娱乐等优点相结合的一种可以提高自信心、肌肉的协调性、柔韧性和掌握必要的攻防技巧的有氧运动,因而受到大学生特别是男生的普遍欢迎。本文就高校武术课中引入有氧搏击操项目进行实验研究,旨在提高高校男生参加武术运动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武术教学质量,为武术教学提供依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研究对象
随机选取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武术选项课2010级男生两个班。其中实验组男生46人,对照组男生45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查阅大量有关论文、书籍以及相关的期刊杂志;并对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本研究的开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2)实验法。在研究对象中设定实验班和对照班,并且对实验班和对照班从2010年9月至2010年12月进行为期一学期的对比实验研究。
(3)数理统计法。运用常规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统计处理。
(4)逻辑分析法。针对实验前后大学生的心理症状量表、身体素质及期末武术考试成绩的对比数据进分析得出试验结果。
3.实验内容
(1)心境量表。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由教授心理健康的老师担任主试,要求被试者针对量表中的紧张、愤怒、疲劳、抑郁、精力、慌乱、自我、人际等内容,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做出独立评定。
(2)身体素质。身体素质包括以下几个部分:力量素质测验――1分钟俯卧撑、柔韧素质测验――坐位体前屈;灵敏素质测验――1分钟跳绳;耐力素质测验――1000米跑。
(3)武术期末专项技能考核(考核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动作)。由本校两位武术老师针对学生的身体姿态(15分)、动作的准确性(35分)、动作的完成情况(35分)、动作表现力(15分),进行综合评分,满分100分。
4.实验过程
在教学前对实验组和对照组各测一次心境量表和身体素质,作为前测指标,在为期十六周的教学结束后,再对实验组、对照组各测一次心境量表,作为后测指标。分别比较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实验前指标和实验后指标是否有差异。同时比较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实验组用有氧搏击操介入方法进行教学,对照组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方法进行。
5.实验监控
对全程实验进行严格监控,要求实验组和对照组上课的时间相等,教师均不进行课外辅导等。
三、结果与分析
1.有氧搏击操对学生课堂中心理状态的影响
有氧搏击操是在音乐伴奏下进行的身体练习,音乐有控制脑细胞兴奋的作用,能对情绪产生积极的影响。节奏强烈的有氧搏击操音乐营造出热烈、欢乐的课堂气氛,使学生在练习中保持一种愉悦的心境和高涨的情绪。另外,有氧搏击操的许多发力动作要求伴随发声和喊叫,这种方式使一些压抑的情绪得到释放,缓解了长时间学习造成的精神紧张和神经系统的疲劳。对实验组进行实验前后的配对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实验组在实验前后“紧张”、“抑郁”、“慌乱”、“自我”四个维度上都有显著性差异,即结合有氧搏击操的教学在四个维度上对心境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对对照组进行实验前后的配对样本检验,结果显示:其实验前后在“精力”这个维度上有显著性差异,其他各维度都出现了消极的影响。
2.身体素质测验结果比较
实验前对照组与实验组身体素质指标无显著性差异(P>0.05),即两组学生身体素质水平相同,通过一学期有氧搏击操干预锻炼,两组学生身体素质4项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P
3.武术期末专项技能考核成绩比较
实验组期末专项技能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究其原因,由于有氧搏击操在初级长拳三路基础上融入男生偏好的音乐、拳击、跆拳道等技术,受到男生的普遍欢迎,因而使其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收到了较好的学习效果。
四、结论与建议
1.结论
通过实验研究可知有氧搏击操融入到高校武术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实验得出有氧搏击操与武术结合进行教学比单一的武术教学更能促进学生心境的改善。通过实验研究可知有氧搏击操融入到高校武术教学中能促进学生的力量素质、耐力素质、灵敏素质的提高。从实验组与对照组武术期末专项技能考核成绩看,实验组同学的考试成绩优于对照组,虽然我们并不能完全用学生考试成绩来评定教学效果的优劣,但是至少我们通过研究可知有氧搏击操对武术的教学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2.建议
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民族传统武术运动的宣传,提高大学生对武术运动的认识,从而激发其参与武术运动的兴趣。深化教学改革,制订科学合理的武术教学计划,结合学生不同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选择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如教学中融入一些学生喜欢的有氧搏击操、瑜伽等特殊课种,既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又能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还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陈善凤.有氧搏击操在普通高校男生健美操教学中的实验研究[J].辽宁体育科技,2009,(8).
[2]刘洁.浅谈有氧搏击操在普通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发展前景[J].音体美.
[3]王朋.有氧搏击操在中学发展的可行性探讨[J].中外教育研究,200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