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6:5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报业数字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通读全书,我认为该书具有以下四个特色:
特色一:多年潜心研究的集大成
石磊教授现为四川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新媒体艺术与文化硕士点负责人、新媒体研究所所长。2006年7月,他发表了论文《媒介融合,报业发展新支点》,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新闻与传播》全文转载。从那以后,他发表了《从媒介融合看报业数字化转型》、《数字报业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报业数字化转型商业模式构建》、《媒介融合语境下媒介产品生产模式之变》、《培育跨媒体跨地域传媒集团路径选择》、《新媒体语境下公共领域重构》等10多篇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论文。2009年10月出版了《新媒体概论》,并被北师大等许多高校作为教材。专著《传媒与文化――文化视角下的传媒研究》获得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他还主持国家社科项目“媒介融合背景下中国传媒发展对策研究”、教育部社科项目“传统媒体数字化转型研究”、四川省社科项目“媒体融合时代的传统媒体发展战略”、省教育厅社科重点项目“传媒融合发展研究”,担任“新媒体理论与实务”丛书副主编,四川省精品课程“新媒体概论”第一主讲教师。
2006年初,石磊教授在四川大学攻读文艺与传媒方向博士学位期间,为构思撰写报业数字化转型的博士论文,并就相关问题多次与我进行研讨。我认为对这一问题的研究目前国内刚刚起步,颇具前沿性。2008年上半年他的博士论文初稿完成后,又认真听取了许多老师和同学意见,多次进行修改,终于在201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专著《分散与融合――数字报业研究》。这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是报业数字化转型研究的集大成,是报业研究的可喜新成果。
特色二:努力构建数字报业研究的理论体系
该书将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放到数字化生存和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进行系统全面研究,认为数字化转型是报业发展的的必然选择。更为重要的是,他创造性地提出,报业的数字化转型不仅是技术转型,更重要的是全方位的战略转型。他不仅强调报业在技术上与新媒体融合,还主张在组织构架和业务流程上进行重构和再造,破除阻碍报业数字化转型的体制机制障碍,找到数字化的商业模式,构建起报业发展新模式。这样就跳出了一般性的数字化研究,使报业数字化研究具有了厚度和高度。
石磊教授对国内外报业数字化转型历程进行了梳理和阐述,并将众多的转型路径精当准确地概括为内容融合与渠道融合。在内容融合上,以前单一的报业内容生产变成全媒体的数字内容生产,报业由“报纸业”变成“报道业”。在渠道融合上,以前分散的、各自独立的报纸、广电、新媒体等渠道有效地整合在统一的数字平台上,实现全媒体融合。内容融合和渠道融合将产生跨媒体跨地域的数字化现代传媒集团。这些分析论述,对当前我国传媒改革发展有一定借鉴意义。
特色三:多学科交融,理论联系实际
媒介融合已成为当今媒体发展的趋势,也是学界和业界正在探索和实践的一个课题。“媒介融合”概念最早由美国马萨诸塞州理工大学的浦尔教授提出,其本意是指各种媒介呈现出多功能一体化的趋势。①最初人们关于媒介融合的想象多集中于将电视、报刊等传统媒介融合在一起,但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互联网逐渐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大众媒介融合。本文以2010年为时间节点,在中国知网上搜索到关于“媒介融合”的文章180篇,并以这180篇为样本,从不同视角对我国媒介融合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
一、媒介融合的主导力量
媒介融合的驱动力量很多,其中最主导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关系?
周志平认为“科技的进步不断地改变着媒体及媒体生态环境,数字技术已成为支撑所有传媒存在的基础并决定着其未来发展方向。”②杨娟认为“面对媒介融合的大趋势,我们想要寻找其根本原因时,答案是:需求。”③但是,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媒介融合的驱动力不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比如蒋晓丽和石磊认为“媒介融合是数字技术、社会需求和产业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④王亮也认为“驱动媒介融合的力量更多来自媒体对商业利润的追求,而数字化技术恰好为此提供了实现手段。”⑤笔者认为,媒介融合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数字技术是前提,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是动力, 产业政策提供了政策支持。
二、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
媒介融合冲击了原有媒体的发展,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正形成一种互为补充、相互融合的关系。
蒋晓丽和石磊认为“数字技术和新媒体深刻地改变了传媒的生态环境,报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在发行量、广告收入、读者结构、阅读习惯等方面发生了不利影响。”⑥他们还认为“新技术的出现并不必然意味着旧技术的消亡,数字技术和新媒体在对传统报业带来巨大挑战的同时,也为报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那就是在媒介融合中的数字化转型。”⑦笔者认为,报业要在媒介融合背景下壮大,不可能单打独斗。当前纸媒和新媒体融合的主要形式是报网融合和手机报,这是报业发展新媒体的一种运用,媒介融合拓展了报纸的生存空间,并为它注入了强大的生命力。
对电视媒体来说,“以制播分离作为电视媒体产业化发展的突破口,以新技术作为电视媒体产业化的战略资源和核心要素,借助资本市场完善电视媒体管理结构和壮大产业规模。”⑧媒介融合背景下,手机电视是电视业媒介融合的新形式,这在我国的发展刚刚起步,所以有研究者从产业视角分析认为“手机电视既然是媒介融合的产物,其产生和发展都要依靠手机所属的电信产业和电视所属的广电产业的通力合作,打破产业之间的壁垒,加强合作,消除成见,以竞争为辅,以融合为主,共同达到互惠互利。”⑨此外,手机电视还必须根据自身特色,进行合理的内容设计,只有加强自身的内容建设才能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对于出版业来说,“全媒体出版模式被业界所看好,被认为会是图书出版业变革的一种趋势。未来的每一本书都将是全媒体出版。”⑩
三、媒介融合背景下对人才的培养和教育改革
媒介融合,不仅造成了媒体间的重组,同时给媒体人才教育提供了新的课题。
李莉认为“根据美国的经验,符合媒介融合发展要求的新闻人才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能够在多媒体集团中进行整合传播策划的高层次管理人才;二是能够运用多种技术工具的全能型记者、编辑。”⑾她还认为“传统报业虽然已经认识到了经营管理人才、资本运作人才和新媒体技术人才的匮乏,但培养与引进复合型、专业型人才的力度与速度还远远达不到发展的要求。”⑿杨娟认为“我们缺少的是具有战略意识的媒介管理人才。”⒀
对人才的需要最终要落实到教育上来,蒋忠波认为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的培养需从三个方面入手:“紧跟媒介融合趋势,更新新闻人才培养理念;调整课程设置,打破专业壁垒;优化师资队伍,整合教学实验平台。”⒁同时还有研究者认为“懂新闻、懂技术、懂管理而且擅长策划, 具有整合传播策划能力的新闻人才, 不是高校单方面力量能够培养的,只能与媒介合作, 共同培养。”⒂培养新一代的“媒体融合”人才成为新闻教育阶段性目标的重中之重。媒介融合发展催生新型的人才培养方式,全媒体型复合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是媒介融合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新闻教育储备高层次人才、提高行业竞争力的必要举措。
四、媒介融合背景下的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
在媒介融合的加速推动下,传媒产业自身不断融合也加速和其他产业的融合,其产业结构和盈利模式都有了新的变化。
从自身来看,“媒介融合对于媒介产业最突出的影响,表现在媒介产业结构的转变上。在媒介融合的推动下,媒介集团可以不断做大做强,整个媒介产业结构逐渐向知识集约型、多元化、合理化与高级化发展。”⒃
陶喜红从产业关联的角度来看媒介融合给传媒产业和其他产业带来的联动反应,“媒介融合加强了传媒产业内部不同媒介之间的整合与联系,同时也增加了传媒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联系。”⒄肖叶飞认为,“数字技术和网络技术使传统媒介产业之间的边界从清晰变为模糊, 这些变化将推动传媒、电信、出版、娱乐、信息、文化等产业之间相互渗透和融合。”⒅
邓青、牛静指出了当前我国传媒业在盈利模式上的现状:“在媒介融合的过程中,传媒业的盈利模式还比较单一,虽然传统媒体也尝试过短信新闻、手机电视、网络杂志、网络电视等融合形式,但大多数形式由于各种原因而未收到理想的效果。媒介融合形成的新产业链以及衍生出的新的盈利产品和服务还比较少。”⒆同时也提出“针对已有的媒介产品,建议实行收取订阅包用费、数据库查询费、广告征订等多元的盈利模式。”⒇邹琳就期刊的盈利模式指出,“融合媒介将使传统期刊业更加注重拓展新的盈利模式。我国传统期刊业主要靠发行和广告盈利,模式单一。而DAB移动多媒体电视、手机动漫、手机游戏、手机博客等拥有巨大消费群体的融合媒介使盈利渠道越来越开阔。”(21)可见,在融媒时代,任何媒体都不能仅仅靠广告来盈利,而是要实行媒体互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
综上所述,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冲击了传统媒体原有的格局,媒体间的融合在社会发展的趋势下成为必然。2010年我国学者从媒体发展、产业、盈利、教育等不同视角对媒介融合进行了研究,在梳理现状的同时,也给未来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依据。
参考文献
①陶喜红,《论媒介融合在中国的发展趋势》,《中国广告》,2007(6)
②周志平,《媒介融合:媒体未来发展的新趋势》,《新闻爱好者》,2010(8)
③⒀杨娟,《对我国媒介融合现状的人文思考》,《新闻界》,2010(5),2010(10)
④⑥⑦蒋晓丽、石磊,《从媒介融合看报业的数字化转型》,《新闻大学》,2010(3)
⑤王亮,《反思媒介融合》,《传媒观察》,2010(9)
⑧王伯群,《论媒介融合下电视媒体的产业化之路》,《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0(6)
⑨罗茜,《媒介融合视角下的手机电视发展研究》,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⑩周山丹,《媒介融合时代图书出版业的发展策略》,《编辑之友》,2010(2)
⑾⑿李莉,《媒介融合环境下中国报业发展的挑战与机遇》,《今传媒》,2010(1)
⒁蒋忠波,《媒介融合背景下新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新闻窗》,2010(4)
⒂吴闻莺,《论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新闻传播教育》,《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11)
⒃⒄陶喜红,《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产业结构转型分析》,《当代传播》,2010(4)
⒅肖叶飞,《媒介融合引领传媒产业变革》,《中州学刊》,2010(6)
⒆⒇邓青、牛静:《媒介融合背景下传媒业的变革和发展》,《新闻爱好者》,2010(1)
[分类号]G237.5
1 引言
作为数量位居世界前列的期刊大国,没有自己的国际性数字期刊平台,从而导致优秀智力成果外流是中国期刊的切肤之痛。事实上,期刊数字化转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在传统出版业坚守纸质出版阵地、新型数字出版不断渗透、出版主体日益多元的情况下,政府具有担任整合现有精品学术期刊出版资源、构筑统一精品期刊品牌、实现数字传播的责任。因此,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迫切呼唤政府主导并出台相关政策扶持。
2 政府主导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动因剖析
2.1 学术资源带有准公共产品属性
准公共产品是指具有有限的非竞争性或有限的非排他性的公共产品。学术资源具有使用上的非竞争性,一部分人对其使用不会影响另一些人对其使用,因而是可以共用的。然而,出于私益,它在消费上却可能存在着竞争,需要付费消费。学术资源具有受益上的非排他性,即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人或某些人所专有。对于准公共产品的供给,理论上应采取政府和市场共同分担的原则。
正是因为学术资源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中国政府承担了学术资源生产的主要职能,中国学术研究的主体是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据《中国统计年鉴2007》数据,中国现有普通高等院校1 867所,其中中央部委高校111所,地方部门高校1 480所。从科学研究与开发机构基本情况来看,政府资金在科研经费筹集额及研究与实验发展经费支出中均占绝大部分比重。随着国家逐年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财政拨款在十年间已经增加了4.87倍。2007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财政拨款约为43.31亿,而1998年,这一数字还不到8.87亿。
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提供的数据也显示:2007年,SCI、EI和ISTP三个系统收录我国高等学校论文16.63万篇,占收录总论文数的84.6%;收录科研机构论文2.73万篇,占收录总论文数的13.9%;2007年SCI国际论文被引用篇数居前20的高校和研究机构均是事业制高校和研究院所。由此可见,在学术资源生产上,中国政府业已承担了主要责任;在学术资源提供和传播上,政府也应担当责任。
2.2 中国优质智力资源外流有愈演愈烈之势
近年来,中国政府对科学技术研究的投入日益增加,中国研究人员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日益扩大。基于奖励、晋升以及显示度、影响力等诸因素的考虑,国家鼎立资助的中国顶尖研究者经常选择在国外期刊上,而国内研究者为了获得这些研究论文的阅读权,却不得不付出高昂的订阅费。科技部统计了2003-2007年国家投人巨大的中国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863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等国家四大基金/计划研究的情况,发现向国外的占比呈逐年递增的态势,最高占比高达57.77%。
对中国科协898种期刊调查显示,中国科协期刊有42种在Elsevier,Springer等国外出版商网络平台上网,占4.7%。比重虽不大,但含金量很高,大多是国家投巨资打造的我国精品科技期刊,其中有12种期刊在国内无自建网站,从而将期刊内容资源的网络传播权拱手转让给国外出版商。综上可见,随着国内高质量论文在国外期刊发表比例越来越高,越来越多国内优秀期刊选择搭载甚至完全依赖国外出版商网络平台,中国优质智力资源外流有愈演愈烈之势。
2.3 中国学术界、期刊界亟需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期刊中国平台
当前,国际性的名刊和跨国出版集团大举进军中国。他们不仅看好中国潜力巨大的期刊市场,更垂涎中国优秀研究成果和论文,极力吸引中国研究人员将最好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其期刊上,再将期刊销售到包括中国在内的世界市场,获得高额利润。不仅如此,他们还试图垄断全球科技期刊市场,导致全球性期刊提价。2008年初,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等国内名校被迫接受了Elsevier年均15%的提价方案,Elsevi―er每年在我国高校销售的数字出版产品已达1800万美元。
中国学术界、期刊界有识之士已开始深刻反省我国学术界、科技信息界对国外期刊以及网外期刊数宁平台过度依赖的弊端。反思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大地震,在Nature上首发有关汶川地震的研究论文作者不是中国人的缺憾,其中不无“国家保护主义”因素在起作用。我国学术界、科技信息界对国外期刊及其数字平台的过度依赖,不仅导致优质智力资源流失,而且在科学研究、科学发现首发权上受制于人。随着中国科学研究实力的增强,中国学术界、期刊界亟需有国际影响力的数字期刊中国平台。
2.4 欧美日政府以各种途径扶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
尽管欧美日出版业的市场化程度相当高,但对待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各国几乎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政府大力扶持的做法。英国第一代网络数宁期刊研究项目“BLEND”计划历时十年(1982―1991年),第二代网络数字期刊研究项目“Quartet”计划,均由英国国家图书馆资助(英国国家图书馆2007―2008年收入的70%来自政府,达1640万英镑)。美国最早的电子期刊试验是1976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NSF)主持的“电子信息交换系统”(EIES)项目,其后有关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电子期刊试验。美国“大学特许工程”(TULIP,1991―1996)是Elsevier提出的一个为期五年的电子期刊试验计划,与华盛顿大学、麻省理:1:学院等9所重点大学合作,将Elsevier和Pergamon公司出版的43种材料科学与工程方面的50万负期刊数据,经由因特网传送到读者的计算机。TULIP项目便是ElsevierScience Direct数据库的前身。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JST:Japan Science andTechnology Agency)是根据《独立行政法人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法》而成立的独立行政法人单位,隶属于日本文部科学省,其前身是日本科学技术振兴事业团。JST在2005财政年度的预算约为1125亿日元(约82亿人民币)。针对日本80%的研究成果都投到西方期刊的现象,JST目前的工作一是建立文献数据库,Jominal
rchive是JST创建的J-STAGE期刊回溯文献仓储数据库网站;二是建J-STAGE,为375家科学和技术学会或协会提供一个平台,让它们向国际社会展示自己的成果,同时免费提供期刊的编辑软件。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随着国际产业结构升级步伐的加快,不少发达国家和地区政府意识到数字内容产业占据着价值链的高端,开始着手把发展内容产业作为提升产业结构、提高国际综合竞争力的主要手段,并制定了一系列相关发展战略。如:美国制定《因特网免税法案》;欧盟在2005―2008年为数字出版提供1.63亿欧元资金支持;法国为支持数字出版给予信贷扶持等。可见,发达国家为把握信息技术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已将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纳人国家基础信息设施建设,政府全力支持学术期刊网络传播的完整技术流程,并扶持数字期刊产业发展。
综上所述,鉴于学术资源的准公共产品属性、中国优质智力资源外流加速的现实、中国学术界、期刊界的迫切需求、国外政府的示范效应,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建设成为中国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3 政府主导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建设的可能路径
3.1 以国家四大基金/计划项目为试点,抓知识创造源头,把好研究成果的关
国家四大基金/计划项目代表了中国科学技术研究的最高水平,是中国优质智力资源的发源地。当前,四大基金对科研成果管理的主要形式有:①知识产权保护:按《关于加强与科技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和管理工作的若干意见》、《科技成果登记办法》进行科技成果知识产权申报和成果登记;②成果转化或转让:发生技术转化、转移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技术合同认定登记办法》执行;③参与评奖评优:国家级别的奖项有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等,按《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实施细则》执行。
综观四大基金/计划对科研成果的管理,重视知识产权、成果转化及评奖,惟独或缺对研究成果论文的管理。因此,宜以四大基金项目为试点,抓知识创造源头,把好研究成果的关。具体措施有:四大基金/计划宜研究制定相关领域的国内重要期刊目录,目前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按A类期刊和B类期刊两个层级给出了国内重要学术期刊目录,其他三大基金/计划也应出台相应的国内重要期刊目录。在四大基金/计划项目审批及项目验收时,不仅注意项目申报书中的数量指标,更要注重的流向,引导基金在所颁布的国内重要期刊上。四大基金/计划所认定的国内重要期刊自然成为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的来源期刊。考虑到仍有不少高质量论文会选择在国外期刊发表,宜在国家层面颁布相关规定,要求国家四大基金资助论文在国外发表前,有义务向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提交预印本或存档。
3.2 在试点基础上逐步推广,出台有关国家资助研究论文成果的保护性立法
研究成果论文管理不仅涉及基金资助机构,还遍及广大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不仅关乎基金资助机制,还影响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人才考评、职称晋升等诸多方面。其涉及面广,牵扯因素复杂,需要在跨越部门利益之上,在国家层面立法保护国家资助研究的论文成果,将优秀论文成果导向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具体措施有:颁布新法,设立国家资助研究论文呈缴保存制;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中增添国家资助研究成果论文管理的相关条款。上述两条路径可解决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的内容资源来源问题。
3.3 借鉴报业经验,设立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实验室
在“十一五”期间,国家已将数字出版技术、数字化出版印刷、复制和发展新媒体列入科技创新和文化出版业发展的重点,出台了鼓励创意产业、动漫产业、数字印刷等发展的优惠政策。目前,较之政府对数字报纸出版的关注与扶持,数字期刊领域相对薄弱。新闻出版总署报刊可成立了数字报业实验室,既解决了重复建设盲目投入问题,又为报业数字化建设起到了引领作用。建议将这种做法引入到精品学术期刊的数字出版建设之中,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实验室的设立,主要解决前期投入资金、技术研发、数字出版所需复合型人才培养等问题。
3.4 在内容资源、技术研发、人才、资金等条件成熟时,建立一个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
政府主导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最终成果是建立一个可以共享的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该平台主要具有五大功能:①创建中国精品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平台首先将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公正、严格,与国际惯例一致的学术期刊评价体系,对经过该评价体系遴选出的中国精品期刊,建立期刊全文数据库。②提供学术期刊全数字化出版流程服务:针对目前国内学术期刊大都停留在传统稿件处理方式、数字版内容滞后于纸质版的现状,平台将通过关键技术研究,提供入选期刊从稿件处理、排版、编校,到出版、发行的全数字化出版流程服务,实现纸质出版与网络出版同步进行。③知识深度挖掘和整合:平台提供一站式检索服务,采用国际通用的元数据著录标准,除一般的检索、下载等必需功能外,提供更为深层次的知识挖掘和整合功能。如开发垂直搜索引擎,对有结构、层次的知识单元进行整合、加工、分析和处理,方便用户构建各种专业知识体系。④建立原创性学术论文首次发表平台:原创性学术论文可不依赖于纸质期刊而独立地在平台上首次发表,同时不受纸质期刊按固定日期出版的限制而做到“按篇出版”,保证原创性学术成果在第一时间问世。⑤提供政府行政管理平台: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可利用平台,对所辖地区所有期刊实行网上行政管理,包括行政许可事项的网上审批,检查、审读数字版样刊,网上年检,产业数据统计等功能。
“中国精品期刊数字化平台”应由政府主导,定位于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直接监管的一个国家级出版工程。平台的运营可考虑分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作为国家级项目,由政府投资,进行平台建设,并在建成平台后进行产业化的前期孵化工作。第二阶段,产业化运营,运营模式可参考台湾的做法。2006年12月,台北正式组建了一个名为“台湾数位出版联盟”的协会,该联盟集合了期刊出版界、软硬件技术商、图书馆教育单位、专家学者等各方力量,致力于整合产业集体的资源和共识,建立一个共享的数位出版产业平台,促进台湾期刊数字化的整体发展。笔者认为,平台的运营以政府主导,达成相关利益方联盟的形式较为可行。
3.5 建立健全政策支撑体系,保障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的运营
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平台的运营需要相关政策体系支撑。政策支撑的目的与归宿是要协调好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上的各主体,即作者/研究机构(知识创造)――出版机构(知识生产)――信息服务商/
平台运营商(知识传播)――用户/图书馆(知识利用)的利益关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可由路径是从知识创造一知识传播一知识产权保护一知识评价四个维度建构中国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支撑政策体系,主要包括四大内容:①知识创造政策:梳理各种知识成果产生渠道,明晰知识创造的主体构成,研究各类型基金课题资助机制,比较国内外知识创造激励政策,出台吸引优质期刊资源和原创论文资源的导向政策。②知识传播政策:研究同方、万方、维普、龙源、台湾华艺、Elsevier,springer,Blackwell,Highwire Press等数字期刊平台的传播模式,出台有利于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传播的扶持政策。③知识产权政策:研究界定作者、期刊、数据库服务商享有的知识产权,分析国内数字出版的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比较国内外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法律与政策,出台精品学术期刊数字知识产权保护的激励政策。④知识评价政策:研究我国现行知识评价机制的现状,分析其利弊,出台新的更趋科学合理的知识评价促进政策。
4 结论
・作为“整个科学史上最成功的无处不在的科学信息载体”,学术期刊承担着传承科学知识、推动人类进步的重任,是“知识传播网络”和“国家创新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的公益性显著,应发挥社会主义制度能够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以国家力量支配、整合、挖掘期刊出版资源,创建一个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并搭建与精品学术期刊数字化平台相适应的政策支撑体系。
慧聪国际咨询的统计资料表明,2006年中国报刊业经营总额为760亿元,其中,报纸总额为691.5亿元,比上一年增长39亿元,同比增长5.97%,而2005年的增幅为9.97%。面对增幅的下降,曾一度出现“报业冰河期论”、“抛物线论”、“消亡论”等悲观论调。实务界对此却有不同看法,“我们没有理由唱衰纸媒,相反,纸媒将发挥自己得天独厚的优势,与新兴媒体共存共荣,迎来新的发展契机。”现任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梅宁华如是说。解放日报报业集团社长尹明华以纸媒体的“既存优势”阐述了“在日趋激烈的竞争中,纸媒体依然具有着改革与发展的广阔的、未可限量的空间”的观点。北京日报报业集团社长梅宁华从报业总量在不断增长的事实,以及传媒功能说、报业的历史地位说等方面,驳斥“唱衰纸媒”的言论。哈尔滨日报报业集团社长程颖刚从纸媒不可替代的优势,以及“将新媒体新技术为我所用”的理念批驳了“纸媒消亡论”。
报业经营总额增幅放缓的原因
2006年报业增幅较2005年相比呈现放缓趋势,但其总量在增长却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报业2006年增幅放缓有其自身的原因和合理性,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
第一,我们应该以相对的观点来看待报业增长“放缓”问题。应该说它是我国传媒市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梅宁华认为,“随着市场竞争逐步规范化,秩序化,报刊市场已经度过了早期较为混乱的跑马圈地式的高速增长期,开始进入了一个相对的平稳发展期。”报业经营总额增长速度的“放缓”,源自于报业多年的增长过快和总量的积淀。1998年全国报纸广告收入近1101亿元,比1978年0.75亿元的报纸广告总额增长了140多倍;报纸发行种类由1978年的186种猛增至目前的2000多种;报纸印量也由1978年的40亿对开张增长到现在的540亿对开张,增长了10多倍。一些大型的报业集团还成立了自己的发行公司,拥有少则数百多则上千人的发行队伍和密布所在城市甚至遍布全国的发行营销网络,而如此高速的增长往往会令人忽视隐藏在背后的潜在问题。而网络广告的激增,则是由于其刚刚起步以及基础的“菲薄”,容易以一种强势的面貌出现在人们面前。
第二,2006年国内经济的宏观调控是引起报业广告收入减少的原因之一。由于2006年国家进一步规范了房地产和医药业广告的投资,而房地产、医药卫生正是许多报纸广告的重要来源,从而给广告增长带来了很大压力。也由此可以看到广告是支撑报业经济来源的单一性,使中国报业有理由冷静下来审视自身的不足,围绕报业主体开拓多元的经济增长模式和广告投放体制。“广告、印刷、发行以及与信息收集、整理、、咨询相关的信息服务是报业经营的主体。”而“报业的主体经营在经过多年积累之后,目前虽然已取得初步规模和实力,但同时也不同程度地显露出经营内容单一、经营方式陈旧、市场容量制约以及增长后劲不足等危机的征兆,报业传统的主体经营模式和产业结构正面临着严峻的挑战。”但多元化经营应该从媒体自身的客观条件出发,首先在自己熟悉的领域里展开。
第三,2006年中国报业增幅的“放缓”,其根本原因在于报业内部的自戕,而不是由于跟互联网的竞争。目前我国有1.6万个商业网站,网络广告仅占据整个中国广告市场的2.83%。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看出,网络广告份额很小,对整体广告市场的影响并不是非常大。因而其对报纸广告份额的影响也可以说很小。而“媒体内部的恶性竞争,如报业价格战,则导致了广告版面价格的下跌、报纸常年亏损、大量优秀人才流失、市民低价买报的观念固化成型。”从而导致大量内部资源的浪费、办报成本上升、受众减少、报纸质量下降等问题,使报纸经营亏损。
第四,新媒体的出现,因其媒介属性,势必对报业受众和广告造成分流,但目前尚不是主要原因。
中国报业正在迎来又一个“春天”
在网络媒介等新媒体势力看似大行其道的今天,中国报业不但不会“走衰”,反而会结合自身优势、实际情况博采支撑新媒体背后的先进技术,迎来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第一,国家关于报业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有利于报业的进一步发展。新闻出版总署积极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报业因此出现转型和升级:1、报纸出版“准入机制”和“退出机制”的建立健全,报业结构将得以优化,报纸出版资源将得到更加合理的配置。2、逐步推进报业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经营,使报业市场由条块分割、地区封锁、城乡分离的市场格局向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报业市场体系转变成为可能。3、报业经营体制的试点改革促使报业经营机制的创新。2006年,中国的报业在推进体制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中取得了一定成绩,如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完成了从报业集团到传媒集团的战略升级:评估、重组、壮大和全面利用、综合开发现有的资源,全面推动集团发展,探索党报的合作机制,与地市报合作,利用规模效应扩大区域优势实现双赢;创新实地投融资体制,引进战略投资优化集团核心业务结构,夯实了竞争实力。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创新管理体制,打造新的集团宏观管理构架以及媒体、公司两分开一本账的微观市场主体,推进报业产业化;以报为本、多元经营,以媒体为核心,已形成广告、发行、印刷相互支持的报业产业链,推进了报纸相关产业的拓展,集团营业收入、广告收入和净利润有较大增长。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确定“打造以报业为核心,报纸、期刊、图书网络等多媒体互动发展的新闻出版文化传播集团”的发展战略等,可以看到,2006年中国报业从体制到产业的转型和升级都呈现了良好的态势。
第二,理性的回归和报业竞争新秩序形成。报界的有志之士已经充分认识到市场竞争中理性、秩序的回归是报业健康发展的前提。中国报业的无序竞争局面在行政主管部门的有效规范和调控下,2006年已经逐步得到好转。报业市场秩序的改善使市场竞争主体深受裨益,黑龙江多家报纸共同向社会承诺:“今年订报不送礼,送礼就送好新闻”,同城各报间的关系明显改善。沈阳、大连、鞍山三市的12家都市报,2006年总发行量比2005年增长6%,发行成本减少1.3亿元。河南省委宣传部、省新闻出版局把省会的15份报纸分为都市类、专业类、对象类报纸,从办报宗旨、读者对象、专业分工等方面作了较为明确的定位,使各报逐步向个性化方向发展和转型,以差异化定位规避了同质化竞争带来的恶果。梅宁华在分析中国报业处境时谈道:“目前,中国报业发展已经进入到一个从混乱转向规范的整合期,这是中国报业从单一垄断进入规范竞争形态的新阶段。经过一段时间市场力量和行政手段的整合,加上报业退出机制的建立,中国报业竞争一定会走上规范有序、快速发展的正常轨道。”可见,理性、秩序的回归将为中国报业的健康发展带来蓬勃生机。
思想解放:激荡30年
经历过思想被严酷禁锢的人更能深深体会到“解放”的含义。中国新闻改革和新闻学研究30年的亲历者之一、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童兵教授认为思想解放是中国传媒发展强大的原动力。他在题为《突破体制瓶颈深化新闻改革》的主题演讲中,回顾了1977-1981年启动改革的三次思想解放大讨论和新闻传播界的三次重要会议,提出要继续深化改革的5项举措。作为曾直接指挥传媒前行的领军人物,原广电部副部长、中央电视台台长杨伟光先生提交的论文《创新是电视事业和产业发展的动力》,回忆了中国电视从电视剧到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变革,认为要注重对“度”的把握,以求扩大正面效应减少负面效应。
改革开放初期,解放思想就可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但改革进入“深水区”后,各种动力因素就复杂起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者郑保卫教授在《从激发人的潜能到全方位整合资源》一文中,概括了30年报业改革发展动力体系的丰富与拓展:最初,通过调动人的积极性来谋求发展;后来制度、资本、市场、技术等各种因素逐渐发挥出更加重要的作用。
华中科技大学孙旭培教授的文章《从精英主义新闻观念到无产阶级新闻自由》追溯历史源头,认为新闻观念在两条路线上发展:从弥尔顿到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主义认为,言论、新闻自由是人权,应该人人都有;从柏拉图到的精英主义认为,只有部分精英可以享有言论、新闻自由。两条路线的分水岭为是否承认人人平等,于是出现社会自由和阶级自由的分野。多数人自由、实质自由的说法都是用来支撑阶级自由的理论的。
武汉大学单波教授在《西方新闻传播观念的导入与中国新闻改革》一文中认为,1992年之前的第一次思想解放,“以新闻为本位的新闻观启蒙”,解决了传媒“无新闻”的问题,具有思想“解冻”的味道;1992年之后是第二次思想解放,开始了向大众传播学的转向,带来了精神空间的拓展,解决了新闻“无业”的问题;从1997年开始的第三次思想解放是面向全球化语境下的新闻改革,进一步冲破了“所有制崇拜”。但囿于政治体制,中国传媒寻求本土化生存成了当下一个相对可行的策略;今后新闻改革将不得不直面自由的挑战。
市场化与传媒公共性
市场经济是新闻改革最重要、最根本的推动力。武汉大学罗以澄教授认为传媒业的市场化转型,是中国新闻改革30年的缩影和最核心的“板块”,它给中国新闻传媒业带来了巨大变化,同时也带来了更为严峻的生存压力以及无法回避的挑战与问题。
传媒市场化是促进还是压抑了中国公共空间的发展?两位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长江讲座教授都讨论了传媒的公共性。来自美国威斯康新-麦迪逊分校传播艺术系的潘忠党教授在题为《传媒的公共性与传媒改革的再起步》主题演讲中,认为30年的改革依赖并发挥了市场的解放力量,传媒改革步入正题就必须超越市场,以不同的目标思路和价值引导重新起步。
来自香港中文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陈韬文教授以“公共空间”为核心概念,发表《传媒市场化、权力结构与公共空间的发展:一个比较视角》的演讲,检视西欧、美国、新加坡、香港、大陆地区的公共空间形态,认为其形态变化受制于权力结构及市场化程度。民主化带来权力结构的开放,是发挥传媒市场化扩大公共空间作用的社会条件之一,也是开拓公共空间最根本的办法。河北大学白贵教授在《博客新闻评论的特征与功能》一文中认为,网络在培养民众的公共参与意识与公共精神方面功不可没,博客新闻评论的公共性体现在搭建进入公共领域的平台、实现完整的民意记录。
在国家―社会关系的理论视角下,传媒话语实践的变化,体现了公共空间与权力结构之间的互动。复旦大学孙玮教授以1978年以来中国大陆大众化报纸的演变为线索,采用话语分析的路径,认为由大众化报纸建构的社会主体经历了“读者”、“市民”、“公民”、“小资”等不同阶段的变化。但这种话语实践为社会结构中的多重力量所左右,常常出现游移和混乱,充满着很多变数。香港浸会大学郭中实教授与复旦大学陆晔教授合作的论文《报告文学的“事实演绎”:从不同历史时期的文本管窥中国知识分子与国家关系之变迁》,认为“报告文学的发展路向,从70年代末期知识分子社会角色的合法性建构开始,经过80年代中后期与国家政治权力结盟短暂触及政治体制改革,至90年代演变成知识分子将公共利益作为社会现实批判和与国家关系建构的话语基础。通过三个典型文本分析,发现在这一过程中,市场经济催生的国家―社会从高度统合到有限疏离的结构性转变对知识分子的社会作为起到重要影响”。
30年改革也投影在新闻文体的变化中。复旦大学许燕副教授的文章将新闻文体变化分为四个时期:大转型时期(1978~1982年)――多元化时期(1983~1989年)――分众化时期(1990~1998年)――网络化时期(1999~2008年),文体从新闻报道理念、文体结构布局、语言修辞风格和文体表现方式等方面都随着社会环境的迅速变化而不断变化。
改革攻坚与传媒重新定位
“事业性质、企业化管理”曾经释放了传媒的文化生产力,如今则成为传媒进一步发展的“瓶颈”。深圳报业集团党委书记黄扬略的文章《走出误区,正确把握党报集团改革方向》,针对夸大“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中的企业因素、甚至主张把传媒集团划归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认识“误区”,认为要正确把握党报集团的改革方向,不能轻率地将党报集团归入企业。中国海洋大学教授张伟在《“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历史价值》一文中认为,“由于事业和企业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组织逻辑集于传媒一身,形成一种难以克服的结构性困扼,影响和阻碍了传媒产业的健康发展”。复旦大学张涛甫副教授在《中国传媒改革的风险考虑》中认为,媒体改革面临着政治风险、社会风险、市场风险,“增量改革在化解风险的同时,也在积累新的风险;需要在存量改革阶段解决结构性、系统性风险。”
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社会中,中国传媒需要重新定位。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认为,“反映我国传媒社会定位转型的企业化管理和重塑传媒市场主体的探索,需要在长期的实践过程中深化。它没有相同的现成经验可以照搬,难点的存在势所必然,曲折乃至彷徨或徘徊或许也在所难免。但是,这种转型是我国改革开放进程中经济转型的必然要求”。思考传媒重新定位的另一种视角是风险社会理论。天津师范大学殷莉副教授认为“新闻传媒在风险传播中的新闻价值取向必须符合价值理性,以公众关注的公共利益和不损害公共利益的公共兴趣为选择标准”。
公民权利、舆论监督与重构现代新闻制度
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三项权利,即言论出版自由、知情权和批评建议权为舆论监督提供了宪法依据。暨南大学董天策教授、林爱B副教授及河北大学乔云霞教授撰文谈到以公民权利为基础、为舆论监督提供制度保障和法治保障。复旦大学黄旦教授与瞿翌轶合作的论文认为“权力”与“权利”是考察中国语境下舆论监督的两种视角。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展江教授从公民社会的理论视角梳理了近七年来大陆的舆论监督,认为其表现出了公共领域和市场领域的双重热情。南京大学丁柏栓教授在《扩大人民民主与实施新闻舆论监督关系论》一文中认为,改变新闻舆论监督难的境况,要靠扩大人民民主。而从执政党自身建设方面来说,则需要将加强和改进新闻舆论监督工作作为执政能力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
现代新闻制度的核心,是通过新闻自由保障公民的知情权、表达权、参与权和对公共权力的监督权。中国社科院研究员张博树和前新闻局长钟沛璋合作的文章认为,中国传媒如今面临着重构现代新闻制度的历史任务,新闻制度的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紧密相连。台湾政治大学新闻研究所所长李瞻教授在《报业制度与政治制度之关联性》一文中认为,报业制度决定于政治制度,当社会政治制度变更时,报业制度亦随之变更。华中科技大学张昆教授在《中国媒介改革的政治限度》一文中认为,现存的政治限度是:不危及社会系统的稳定、不伤害权力系统的合法性、不削弱权力对媒介的管理、不影响主流价值的传承。
数字化、媒介融合与制度整合
数字媒体技术推动了媒介融合,进而提出了制度融合的需求。广电总局副总编辑、发展改革研究中心黄勇主任发表了题为《数字化――中国广播电视现代化的必由之路》的演讲。谈到目前推进数字化进程面临的困难是:定位不够清晰、用户认可度不高、市场机制的调节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认为推动广电数字化需要政策支持与制度创新。中国传媒大学黄升民教授、周艳、王薇在《推进、发展、冲突、创新―――解析广电数字新媒体的发展演变》中认为,广电产业与其他媒体产业一样,各方利益矛盾冲突的特征是内包、长存、调适的,矛盾各方形成一个无法明言的底线,呈浑浊状态博弈前行。中国传媒大学副校长胡正荣教授在《媒介融合时代的中国媒介制度整合》演讲中谈到,中国传媒面临的问题是内容单一但却渠道多元,他认为媒介制度整合的原则是:保证资源的合理分布与公平利用,信息传播的多样性,保护受众的公共利益。
新媒体技术对社会的影响全面而具体。清华大学熊澄宇教授、吕宇翔、张铮合作的文章认为,新媒体不仅是一种技术生产力,还是一种文化生产力。它在发展中与生产关系不断出现适应―不适应―再适应的过程,从而推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改革的不断深化。华东师范大学严三九教授则通过调查发现了上海市网络视听专业人才紧缺,进而思考新闻传播教育如何面对市场需求。上海大学吴信训教授和王建磊合作的论文则积极探索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的增值方式:运用数字存储和点播、编辑技术,使原本大多为一次性消费的新闻得到价值的重新开发和利用。
2001年,中国广告产业全面开放。武汉大学张金海教授认为,制度选择与制度安排促进了中国广告产业30年的高速发展,也导致中国广告产业的市场低集中度、外资主导倾向,以及结构不均衡等许多严重问题。全球化语境下,文章思考自由开放市场模式与产业后发的政策保护及自主发展之间、市场运作机制与以行政为主导的市场管理体制之间的关系。
文化传播与新闻传播教育
上海大学戴元光教授和郑涵教授合作的论文《建构多元的文化传播体系提高我国文化的传播能力》认为,我国文化传播体系形态进入迅速扩容和分化重组的发展阶段,文化传播的关键在于公信、多元与经济竞争力。安徽大学姜红教授检视了现代中国新闻学术思想中的进化论观念,发现存在着两种思想脉络:“渐变”式进化论和“突变”式进化论。
中图分类号:G2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2-0091-02
一、引 言
近年来,随着网络技术的广泛应用,信息的传播渠道越来越多、速度越来越快,传统纸质期刊在传播渠道、速度、受众面、信息量、随时更新、即时互动、表现形式的丰富多彩等方面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科技期刊的传统商业模式更是受到数据库集约出版及在线数字化无纸化开放浏览的冲击,发行量及发行收入双双急速下降,经营难以为继。由于专业期刊的常规经营管理重点是广告业务的拓展,因此,嫁接在纸质平面媒体上的广告传播效果也受到了影响。针对这种情况,有的学者认为期刊的特色是期刊发展的重中之重,要注重广告效果调查来服务广告客户[1],要准确运用与把握新媒体技术成果,打造期刊广告经营核心竞争力[2]。面对网络媒体的冲击,专业期刊如何应对越来越低迷的发行和广告市场、如何拓展传播渠道和受众群体来稳定发行市场和广告市场,实现经营收入的稳步增长是一个需要认真探索的课题。
二、网络环境下专业期刊经营新思路
《棉纺织技术》创刊于1973年,经过40多年的发展,已形成集广告、会议、专辑、图书为一体的信息服务框架,2001年创办了纺织行业门户网站,并陆续实现了期刊内容的数字化传播以及稿件在线采编系统。经过多年的摸索,目前刊社的主要收入来源仍然是传统模式,迫切需要进一步开拓网络背景下新的经济增长点,本文结合期刊多年实践和长期的思考,提出以下思路。
1.深度挖掘内容背景,全面展示数字出版规划,维护传统客户的广告投入强度
作为专业期刊,自然还是做好内容,深度挖掘学术、技术研究和市场开发论文的背景信息,组织发表高水平论文。继续秉承“内容为王”的理念,坚持为行业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为推动力,扩大期刊的社会影响力,形成“影响力经济”。同时发展“影响力经济”,由“内容为王”逐步转变成“内容为本”,编辑、出版、传播、服务并举,以优质、高效、全覆盖的传播服务来赢得读者,赢得影响力,进而为创造经济效益提供高点击率数据支持。据统计,在全球范围内,报纸收入的93%仍来自印刷版[3]。由此可以看出,尽管传统纸质专业期刊发行量呈现不可逆转的下降趋势,但在短期内仍将占据广告投放的较大份额。因此,专业期刊不能放弃已有的经营模式,尽力保持纸质刊广告的市场占有率。同时通过期刊内容的数字化改造、传统出版与传播模式的改造以及服务升级来向广告客户传递我们与时俱进的决心、步伐和远景,使其保持信心,相信经过我们出版与传播方式的进步,可以保持和提高其广告投放的回报率。
2.通过免费阅读吸引和培养读者群,然后逐步尝试付费模式,建立可持续发展模式
付费墙模式的出现无疑给传统纸质媒体的数字化发展探索了一条可借鉴之路。借鉴报纸的网络经营模式,专业期刊也可以利用其受众人群相对专业固定的特点,通过自建门户网站或建立网上采编系统或通过建立专业期刊的网上集约化出版模式,逐步探索付费墙制度,或只对特别精彩的文章实现“微支付”的模式,实现数字订阅模式的普及。这种付费方式可以是读者订阅整本期刊、单篇论文,亦可以是作者付费的OA模式。目前,《棉纺织技术》网站会员已达到近40000名,对注册会员实行免费阅读,目的是培育读者群。在我国版权体制逐步完善的背景下,在进一步提升《棉纺织技术》的学术影响力和权威性的基础上,应该,而且必须逐步尝试付费阅读或者部分论文的付费阅读模式。
3.借助网络与数字出版的丰富表现力,实现内容与广告的深度融合
首先可以在整本纸质期刊中插播音频或视频,即在读者打开纸质期刊时,可以聆听或观看广告内容,但实现这种方式有一定的技术难度,超薄LCD液晶屏和迷你扬声器需要技术人员进行攻关。目前成熟的是电子书模式,但是在专业期刊中,这种阅读习惯还没有培育起来;再次是在期刊网站中刊登广告,但这是需要时间积累的,只有网站达到一定的点击率后才有可能吸引广告客户选择在网络上投放广告;还有就是借助优酷等视频网站的做法,在免费阅读单篇文章或小专题专辑时,前端、中端或后端插入与文章内容相契合的产品宣传广告,达到内容与广告的一致性宣传。这种方式类似OA期刊,广告客户付费,读者免费阅读。
另外,在制作整本期刊的电子版时,有几种方式可以选择。其一是与传统的纸质期刊刊登广告完全一样,是纸质期刊内容和形式的完全复制;其二则是打破纸质期刊无法合理安排广告页面的限制,可以对广告产品与文章内容进行有效结合,实现文章内容与广告产品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达到有针对性宣传的作用;其三,将广告内容隐藏在文章内容中,作为文章内容的丰富与扩展,实现论文附加资料的与利用。如在论文中介绍试验方法与仪器时,可以附加试验过程以及仪器操作方法的视频资料等。这些方法由于需要各种技术支持,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与促进。《棉纺织技术》自2010年成功推出电子版后,经过多年的发展,篇均下载约100次,扩大了期刊的影响力,满足了读者对期刊数字化的需求。但介于电子版内容与纸质版内容完全相同,尚需进一步丰富两者结合的方式,实现新的盈利模式的突破。
4.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
建设好数据库,就逐步积累了越来越多的读者、作者、审稿人资源,有了数据库,就具备了基于数字化出版的其他延伸服务的可能。首先是强化和改造现有网站设计、功能。例如,微出版平台是基于移动互联技术与微信公众应用而开发的新一代数字出版平台,一定意义上可以理解为拥有部分远程稿件处理系统功能的微信公众服务号,是对既有的数字出版平台的一个补充。出版单位可以将部分甚至全部客户服务嵌入到微信公众平台。类似于南航微信公众服务号能为乘客办理登机手续,期刊出版单位的微出版平台可以实现微信实时推送广告、信息、实时沟通、微信订阅和支付等功能,继而实现与PC平台同步统一管理。微信公众服务号为专业期刊的运营提供了新的传播渠道。《棉纺织技术》在2014年初创办的“棉纺织技术新传媒”经过近两年的发展,已累积终端用户过万个,开辟了微会议、微社区、稿件进度查询等服务。创建的微信“棉纺行业群”和“浆料交流群”,在会议举办期间和会后群内交流热烈,并自主推荐群主和专题版主,实现了专业技术交流会议的会后技术交流延伸。这些方式虽然没有创造直接的经济效益,但在行业内聚焦了人气,拓展了期刊为读者服务、为用户服务、为行业服务的渠道,进一步提升了《棉纺织技术》的品牌效应。
5.建设专有数据库,加入国内外著名数据集成服务商网络,提升期刊影响力
在数字化出版时代,只有不断建设期刊专有的数据库,利用大数据的思维提高效率,才能与互联网上的其他数据库或者网站互联互通。一刊一网只是庞大网络中的一个节点,要快速提高知名度、影响力就必须加入国内外著名的数据库。数据库可以大大增加读者的浏览机会,提高期刊的影响力。同时,专有数据库的建立,可增强作者的投稿体验,实现快捷投稿,帮助作者校验参考文献;可以提高审稿人的审稿体验,为审稿人提供与被审论文主题相关的文献,在帮助审稿人进行论文评价的同时,也为审稿人提供了丰富的相关文献。对编辑而言,数据库也提供了参考文献追踪与检查、大量的相关文献及未发表的相似文献,为编辑的修改工作提供了大量信息,既可以防止学术不端,又可以帮助作者提高写作水平,避免简单的重复。通过提高作者、审稿人、编辑的工作效率来吸引关注度,赢得期刊在业界的口碑,为期刊业务渠道的进一步拓展奠定基础。
三、结 语
数字出版具有无纸化、绿色、无版面限制、多媒体、可以随时补充、修订、传播面广、传播效率高的优点,但是较之于数字媒体的读屏方式,纸质媒体仍然具有无障碍、无干扰、无能耗、无噪声、对身体无辐射、相对保护视力的优势,由于其内在的生命力,人们在相当长时间内依然会保持阅读纸质媒体的习惯。因此,专业期刊要充分借力网络化和大数据对科学传播的促进作用,用专业的学术眼光去筛选更好的内容,提供有效的优选价值和增值服务,并及时把这些增值服务通过网络平台传递给读者用户,把期刊打造成为一个适合现代传播规律的服务性媒体。开发适合广告渗透、论文传播和读者欢迎的产品形态,逐步构建起广告用户、读者用户、作者用户共同投资、共同付费的办刊新模式。同时,在技术层面,要加速数字化出版改造,实现内容和信息的多渠道高效传播,加入国内外著名的数据集成服务商网络,持续快速地提高期刊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以产业发展推动事业进步,以事业进步体现产业发展,牢牢把握文化发展主动权,适应多种传播形态发展,提供满足市场需求的内容和信息服务,倡导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构架具有足够抗风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的产业体系,成为综合实力国内领先、国际上有影响的综合性传媒集团。
2.经济目标:未来五年,集团归属母公司的净资产力争每年增长超过5%,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力争每年增长超过5%,职工收入稳步提高,报业资产盈利结构进一步优化,创新类非报业资产贡献比例进一步提高,形成更加可持续发展的资产结构和创新业态。
3.发展目标:加快内容创新转型,做好文化资源的提供者;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做好文化资产的经营者;拓展资源平台运营,做好文化资本的运作者。
•在创新中推进报刊主业健康发展
1.强化舆论引领和服务提升:坚持正确舆论导向,不断提高舆论宣传水平。各报刊根据各自定位和特点进一步对接市场需求,在做好传统方式舆论宣传的同时,努力向精细化、分众化方向转变。
2.积极推动报态转型:面对高成本和广告经营困难的双重挤压,报业传统发展方式面临更大挑战,探索多种报态转型的任务迫在眉睫。传统媒体要利用新技术带来的新媒体传播形态,根据各自特点制订相应的多媒体发展规划,加快数字化整合、细分订阅,强化报网互动,尽快介入具有价值提升空间的传播终端。
3.有序推进报刊改革和转企改制:根据上级统一部署,积极有序推进报刊改革和转企改制工作,争取用好政策空间,推动集团优化结构,增强实力,健康发展。
4.整合经营资源,优化经营模式,不断优化报刊经营业务:广告努力拓展,发行努力持稳,印刷努力增效。
•在推动数字化转型中做强新媒体
充分认识数字、网络等高新信息技术对传媒业带来的挑战与机遇,加深集团员工应对新媒体冲击的危机感,加强对记者编辑全媒体新闻报道能力的培训,大力推动以移动、互动、即时、参与为特征的新媒体业态发展,加快集团传播内容数字化转型和融合,对现有新媒体产品进行有效整合,强化集团在新媒体内容研发、品牌运营、项目拓展方面的资源优势,设计建立新的传播商业模式,为集团传媒经济构建新的赢利增长点。具体做法,一是增强内容整合和再生产能力,二是加快无线互联网建设,三是建立统一的数字化基础服务平台,四是逐步实现数字出版的商业化应用,五是提升新媒体项目的资本价值。
•围绕主业,推进与产业相关的多元发展
积极调整发展方式,通过资本市场、产权市场、实业地产等项目平台,将传统报业经济积累的部分资产转化为能够带来市场收益的可流动资本,进一步完善多种资产平衡、产业框架合理的文化产业战略布局,为集团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一是用好上市公司投融资平台,二是完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三是实体作业平台实现收益,四是优化文化产业资源结构,五是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创投业务,六是提升集团物业管理和服务水平。
成都传媒集团
•指导思想
以融合发展为主题,以推进战略转型为主线,坚持“做精做强传统产品、推进战略向蓝海转型、大力实施资本运作快速推进产业扩张”的发展战略不动摇;坚持深化体制改革和机制创新,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治理;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坚持社会效益优先,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大力提升集团的舆论引导能力和产业经营水平,扩大社会影响力;大力发展数字新媒体和多元文化产业,优化产业结构,实现向全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商、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的转型;大力繁荣企业文化,奋发有为地推进集团化建设。
•产业发展目标
2011~2015年,集团营业收入增加值年均复合增长14%以上,将成都传媒集团培育为年产值70亿元(合并收入),资产规模达200亿元,以全媒体深度融合为特色,在国内位居前列的大型骨干综合传媒集团。建成3~5个传媒业集聚区,引进和培育一批骨干企业。新培育1~2家上市公司。
•基本要求
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增强政治职责和社会责任感,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旋律;做精做强内容产品,为新媒体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坚持把融合发展作为主题。主动顺应现代媒体融合的趋势,深化推广现有媒体融合成果和模式,激发化学反应,大力推动以资本为纽带的媒体融合,促进融合互动、协同发展、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
坚持把推进战略转型作为主线。坚决挺进新媒体蓝海,加大新媒体研发、投资、人才引进和新兴业态、商业模式探索力度,实现增量收益,加快推进从传统内容生产商向全媒体综合信息服务商转型进程;大力发展多元文化产业,重点加快重大项目产业园区的建设进度和开园营业,拓展收入渠道,反哺媒体主业,优化集团产业结构,实现战略转型。
坚持把深化体制改革、机制创新作为发展的强大动力。以组建集团母公司为标志,确立市场主体地位,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实现科学治理。坚决按总署要求在2012年上半年前完成或基本完成集团非时政类报刊出版单位转企改制任务,2011年完成期刊转企改制工作,已完成改制的企业要及时完善法人结构治理,创新管理,创造条件引入社会资本,实行股份制改造,力争上市。成都广播电视台要在巩固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推进“制播分离”改革,推动体制机制创新。
坚持把加快资本运营作为集团迅速盘大的有力杠杆。加大资本运作力度,创新资本运作模式,充分利用引进战略投资者和和上市融资等手段,打通集团的资本通道,增强上市融资能力,借助资本市场和外部资源深耕平面媒体,拓展新媒体产业,积极涉足新媒体以及发展多元文化产业,重点培育2~3个未来可上市发展的企业。
坚持把繁荣企业文化作为发展的活力源泉。加强企业文化的引导和建设,营造蓬勃向上的企业文化,让全体员工享受更多的改革和发展成果,不断增强员工的幸福感、满意度,从而凝心聚力,提升员工综合素质;建立职代会,加强关怀;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包容的心态,助推集团发展。
杭州日报报业集团
•总体目标
实施“跨越战略”,打造全国一流现代文化传媒集团。
•总体要求
要求我们保持快速发展步伐,在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上进一步保持全国前列的位置。“十一五”期间,杭报集团营业总收入平均增幅是20.5%。如果“十二五”期间杭报集团能保持年增长率10%以上的水平,“十二五”期末总收入将达到25亿元;如果平均增幅是15%,预计集团“十二五”期末总收入将达到32亿元。这是在自我积累的基础上,再投入发展可能达到的数据。如果进一步运用行政和市场的手段,加强战略整合能力,进行资本运作,则可以跨越发展,进一步做大做强,使集团继续保持全国前列的位置。
要求我们的区域化战略视野要面向全国。要本着“做强本地市场、扩大浙江市场、辐射长三角、布局全国市场、争取走出去”这样的战略来加快区域化发展,继续以互联网业务、商务印刷业务、期刊业务来推动区域化发展。“十二五”期间,全国的报刊市场将会出现更大的洗牌和重组,杭报集团要抓住机遇,通过与兄弟城市报业集团的战略合作,来进一步推动报纸的跨区域发展。
要求我们加快集团产业结构的调整,率先向现代传媒集团和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转型,并最终走向大型文化传媒集团。实现这样的目标,杭报集团必须建立两大产业体系,一是以报刊为核心的现代传媒产业体系,在继续发展平面媒体的同时,积极发展以互联网、移动媒体为代表的新媒体,加快向广播、电视、出版、户外媒体的跨媒体发展。二是以现代传媒产业为支柱的文化创意产业体系,在加快发展商务印刷、现代物流、文化会展业的同时,建立文化创意园区,打造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新平台。到 “十二五”末,争取集团报刊以外的收入占营业总收入的比例达50%。
•战略举措
提高舆论引导能力,增强传播能力建设。“十二五”期间,一方面要在继续做强做大报刊主业的同时,加快布局新的传播渠道和终端,继续探索形成全媒体、全天候、立体化、多媒体机制,把杭报集团打造成全媒体,扩大主流舆论阵地,增强传播力;另一方面,要通过新闻创新来强化主流媒体特别是党报新闻的权威性、说服力、吸引力,来推进的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有效引导社会舆论,为保证杭州市实现“十二五”战略目标提供强有力的舆论支持。
处理好报刊主业与新兴媒体的关系,进一步优化传媒产业结构。 “十二五”期间,把优化产业结构作为集团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重点。继续抓好报刊主业的发展,保持稳定增长,扩大领先优势。“十二五”期间,在继续做强现有报刊的同时,要努力办好地铁报,同时争取再创办一些新的报刊,完善集团报刊布局。
从报业集团向现代传媒集团转变,要扩大集团内容产业内涵和外延。继续通过战略合作、技术创新来建设完善集团现代传媒产业的格局,加快向广播、电视、互联网、移动媒体、户外媒体、图书出版领域进军,并在坚持差异化发展战略的基础上,进一步明晰集团新兴媒体的专业特色、市场定位、盈利模式,加快发展。
加快向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拓展,成为文化产业战略投资者。加快发展商务印刷和数字印刷出版业务,建设集团九堡数字印刷出版基地。加快发展电子商务和物流配送业务,把集团每日送电子商务公司打造成浙江省最大的报刊发行、轻物流配送企业。
以余杭和富阳两个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为契机,加快集团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发展。规划集团数字出版产业基地和萧山日报文化创意园区。
选择成长性好、已具有一定品牌影响力的文化产业项目和文化活动品牌,在会展、体育、文艺领域培养一批优秀文化企业和有市场运作能力、有影响力的优秀文化品牌。
以重点项目和品牌战略,培育新的产业支柱和品牌媒体。继续做大做强《杭州日报》和《都市快报》,提高影响力和区域覆盖面,扩大在浙江市场的领先地位。其余报刊都要努力成为在全国和全省同行业中的领先者或品牌媒体。
在新媒体和跨媒体中选择一批有成长性的项目,打造成像“19楼”一样在全国全省有影响、有市场竞争力、快速发展的品牌媒体。
重视文化品牌项目的建设,确定一批名栏目(版面)、有影响力的媒体活动和内容产品,成为全国、全省品牌,并可持续发展。
四川党建期刊集团
•总体目标
“十二五”期间,四川党建期刊集团将从自身实际出发,以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根本,以股份制改造为手段,以人才建设为基础,以报刊项目为依托,以新媒体为突破,以多元化经营为辅助,实现经济结构“股份化”,传播形态“立体化”,着力打造“立体媒体”集团。力争到“十二五”末,将集团建设成为年销售收入达到2亿元,总资产达到1.9亿元,净资产达到1亿元,利润总额达到0.3亿元的立体媒体集团。
•发展战略
――以股份制改造为手段,坚持开放与合作,在市场竞争中实现报刊资源的优化配置与组合;与市场中的优质资本结合,坚定不移地推动四川期刊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市。通过资本扩张与业务扩展相结合,推动集团跨越式发展。
――加强队伍建设,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编辑出版和经营管理队伍,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保证。
――实施精品战略,进一步调整产品结构。在“十二五”期间,培育1~2个在全国同类报刊中经营规模位列前十的品牌,逐步形成布局合理、结构优化的报刊集群。
――大力发展新型文化业态,积极推进新媒体项目的发展。深入研究不同媒体形式之间的互动效应,发掘合理共赢的互动方式,全面推动集团由平面媒体集团向立体媒体集团转型。
――发挥集团优势,整合经营资源,推进集约化经营。依托集团经营中心,整合内部经营资源,拓展产业链,发展相关延伸产业,形成多元化经营格局,壮大集团的整体实力。
•发展思路及主要任务
进一步增强党刊实力,扩大党刊的影响力。“十二五”期间,集团将进一步强化党刊的核心地位,增强党刊的综合实力,继续扩大党刊的影响力,着力将《四川党的建设-城市版》打造成为四川省最具权威性的高端时政大刊,将《四川党的建设-农村版》打造成为深受基层党员干部喜爱的必读手册。努力提升党刊经营水平,力争“十二五”期间党刊经营规模在“十一五”的基础上翻一番,进入全国地方党刊经营前5位。
做实股份公司,坚定不移地推动上市工作。在“十二五”期间,集团将通过有序的组织安排,在完成集团所属非时政类报刊转企改制工作的基础上,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做实股份公司,力争在“十二五”末推动股份公司上市。
实施精品战略,打造名优报刊。“十二五”期间,期刊集团将坚持以自主经营为主,利用多种经营模式,整合多方资源,打造1~2个在全国同类报刊中经营规模位列前十的报刊项目。
以新媒体为突破口,打造“立体媒体”集团。“十二五”期间,要继续完善立体媒体发展战略,以新媒体为突破口,探索平面媒体融入“屏幕媒体”的路径,实施传播形态“立体化”战略,实现 “纸张阅读”与“屏幕阅读”的随意调换和渠道、形式与内容的深度渗透。
努力延伸集团发展边界,继续扩大集团规模。“十二五”期间,集团在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经营与重组上要取得突破性进展。继续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支持,通过“行政推动,市场主导”的手段,进一步整合省内的报刊资源。抓住贯彻新闻出版总署《报纸期刊出版质量综合评估办法》和实施报刊退出机制的重要机遇和有利时机,兼并、重组、托管一部分报刊资源。全力推进申办新报新刊的工作,力争在“十二五”末集团报刊资源超过20种。
新闻出版业“十二五”时期发展规划
有关传媒产业的重点建设工程
•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建设工程
建立学术期刊科学遴选和培育机制,重点支持代表我国学术水平、具备国际办刊能力、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学术期刊发展。培育20种国际一流学术水平的国家重点学术期刊,培育一批有影响力的优秀学术期刊,推动我国学术期刊整体学术水平和国际影响力的提升。
•国家学术论文数字化平台
建立覆盖主要学科领域数字学术期刊,打造基于“云计算”技术的学术论文平台,建立多学术期刊单位的在线投稿、同行评议、出版与系统,鼓励传统学术期刊与数字学术期刊互动,推动学术期刊出版数字化转型,带动原创学术文献数字出版的产业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
•城乡阅报栏(屏)工程
“十二五”期间,采取政府支持、报社(集团)实施、社会力量参与、市场化运作模式,在城市和乡镇车站、集贸市场、商场、广场等人流密集地点建设10万个阅报栏和电子阅报屏。上架和传输的报纸以党报、“三农”类报纸、科普类报纸、文化生活类报纸、健康文摘类报纸为主。
•新闻出版东风工程
在新疆、等地建设民文出版基地。为一批民族语言文字出版单位、民族地区党报党刊、重点民文期刊和主要承担民文印刷任务的单位配置必要的业务用房和编辑印刷生产设备。在民族地区新建和改扩建一批县级新华书店营业网点,配备一批流动售(送)书车。实施出版物免费赠阅、民文新媒体建设、民文出版物“走出去”、民族地区新闻出版人才队伍建设和出版物市场监管等方面的项目。
•“原动力”原创动漫及民族网游出版工程
每年重点鼓励100种原创漫画图书、40种原创漫画期刊、60种原创数字动漫、100种原创游戏作品的创作出版,扶持100个优秀原创动漫、游戏人才(团队),支持50个国产动漫游戏技术研发重点项目。重点培育一批月发行量超过100万册的原创漫画期刊,推出一批具有较强影响力的国产大型网游精品和一定数量的网页游戏、手机游戏精品,鼓励手机动漫报、手机动漫杂志的出版,以及手机动漫WAP网站建设。
•重点新闻出版企业海外发展扶持工程
加快我国新闻出版企业海外发展步伐,为我国重点新闻出版企业在产品输出、境外机构设立、境外资本运营等方面提供支持。重点扶持20家外向型骨干企业,通过独资、合资、合作等方式,到境外建社建站、办报办刊、开厂开店,通过参股、控股等多种方式,扩大境外投资,参与国际资本运营和国际企业管理;营造良好环境和服务平台,鼓励和支持各种所有制企业拓展新闻出版产品和服务出口业务。
•新闻报刊出版监测系统建设项目
21世纪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各种新的技术不断涌现,在新技术的推动之下,各行各业都处于不断的发展状态。就文献采编行业而言,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更好的开展相关的文献采编工作是人们十分关心的问题。在本文的研究中,笔者首先介绍了网络环境下科技文献采编工作的特点,接下来分析了网络环境下文献采编工作的重点环节,最后探讨了如何在做好数字文献采编工作的基础上优化信息服务管理工作。
一、网络环境下科技文献采编工作的特点
文献采编工作是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文献资源建设又是文献信息服务的关键环节,因此文献采编工作是非常值得重视的。传统的文献采编工作具有较大的局限性,即采编方式过于简单。在新时代背景下和信息技术的支持之下,文献采编工作逐渐脱离了传统模式,向着多样化方向发展。现阶段,相关信息服务机构对文献采编工作的定位主要有两个,分别是“大”和“全”。
在网络环境下,目前的文献大多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对文献的整合的共享是现阶段的研究重点。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我国已经构建了一些综合性科技文献数据库,这些数据库中存储了各类文献,主要包括学位论文、中文期刊文章、专利、会议论文等,使用者可以借助网络搜索工具从上述数据库中非常方便的搜索自己需要的文献资源。
笔者认为目前文献采编工作具有下述特点:第一,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并以此作为选择文献的主要依据;第二,采编人员需要按照相关标准开展采编工作,在工作中考虑文献服务机构的实际情况;第三,在采编时有效的使用各种网络工具;第四,文献采编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文献鉴别能力等。
二、网络环境下文献采编工作的重点
(一)对文献资源载体形式的调整
现阶段,多种形式的载体不断涌现,极大推动了文献的数字化转型。传统的文献以纸质化为主,在网络化的环境之下,数字化的文献成为潮流趋势。相关机构应该重视对文献资源载体形式的调整,以用户的实际需求为导向,对存储文献的种类和数量进行科学合理的整理,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
(二)逐渐增加数字化文献资源
数字化的文献逐渐引起了用户的重视,人们也越来越偏爱数字化文献资源,于是文献部门应该不断增加数字化文献资源的数量,满足用户需求。具体来讲,现阶段比较典型的数字化文献资源主要是数据库镜像站,如NSTL本地镜像站和“中外专利数据库”等。
(三)开展专题文献收集与报道工作
文献采编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对各类文献进行科学合理的采集、整理和报道,这也是文献采编工作的核心内容。在网络环境下,和读者之间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及时了解读者的实际需要是非常重要的。为了做到这一点,相关机构可以尝试构建“网上阅览室”,根据不同的专题对文献进行分类采集和报道。
三、在做好数字文献采编工作的基础上优化信息服务管理工作
笔者认为信息服务机构可以从下述几个方面开展信息服务优化管理工作:
第一,为了吸引更多的读者,不断提升自身的服务质量,不断健全管理体系。以人为本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文献服务也应该充分体现以人文本的精神。重视用户的服务体验,及时了解用户反馈的意见,从而不断提高自身的服务水平。
第二,构建多种形式的数字服务平台。当今时代处速发展的状态,文献机构应该紧跟时展的步伐,关注热点问题。并以数字服务平台为依托向用户介绍一些新兴产业和新技术,不断满足用户对新事物的了解欲望。
第三,对文献管理工作进行不断的优化。具体工作内容包括:首先,健全呈缴制度;其次,构建期刊交换制度;再次,关注二次文献的开发工作;最后,进一步完善文献荐购体系。
第四,纸质文献也是一种重要的文献存储方式,信息服务机构应该重视对现有纸质文献的整理工作,及时开展剔旧工作。对于纸质文献进行剔旧处理不是一项新任务,相关人员可以利用相对比价传统的方式开展文献剔旧工作。也可以使用一些新的方法,具体来讲就是剔旧时充分考虑现有数据库资源,同时开展一定的统计调查工作,通过调查了解现阶段用户的具体要求,然后综合考虑各种影响因素,最终给出一套科学合理的文献剔旧方法。
四、结语
网络时代到来为文献采编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相关人员应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来不断完善文献采编工作,从而为用户提供更加优质的文献信息服务。本文主要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文献信息采编和相应的管理工作。
参考文献:
[1] 何洪武.论网络技术下的文献信息资源建设[D].华东师范大学,2001.
[2] 卢铮.媒介融合背景下的报业组织变革[D].复旦大学,2012.
[中图分类号] G21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6-5024(2007)11-0074-03
[作者简介] 周友珍,《江西日报》主任记者,研究方向为新闻传媒;(江西 南昌 330006)
李小玉,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收入分配、区域经济。(江西 南昌 330077)
一、传媒:新世纪博弈的重要软实力
1.什么是软实力?“软实力”(Soft Power)的概念是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小约瑟夫・奈提出来的。1990年,他分别在《政治学季刊》和《外交政策》杂志上发表《变化中的世界力量的本质》和《软实力》等一系列论文,并在此基础上出版《美国定能领导世界吗》一书,提出了“软实力”的概念。约瑟夫・奈指出,一个国家的综合国力既包括由经济、科技、军事实力等表现出来的“硬实力”,也包括以文化和意识形态吸引力体现出来的“软实力”。
2.传媒是重要软实力。小约瑟夫・奈认为,信息革命的发展,使软实力比过去更为重要,军事实力、经济实力和软实力是美国保持世界霸主地位的三种重要力量。文化是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传媒又是文化产业的核心。传媒已成为美国等西方国家维护国家利益、推行全球战略的有力工具。作为一种“软力量”,传媒是世界主要国家长期博弈的重要手段,在国际竞争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事实上,传媒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不仅仅体现在意识形态竞争和国家形象塑造上。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的结构性因素,传媒已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对经济、政治和文化等各个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3.媒介渗透能力低下必受“软打击”。在我国学者关于“软实力”的引介与论述中,媒体也被纳入“软实力”的范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喻国明教授指出:“一个国家是存在两种实力的,一种是硬实力,一种是软实力。硬实力通常是指国家的GDP、硬件设施等,而文化、制度、传媒等被称为软实力。”
著名国情问题研究专家胡鞍钢曾指出:即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经济力和综合力日益强大,但是媒体落后同样也会被动挨打。没有软实力,就必然受到“软打击”、“软轰炸”。如,西方主流媒体对中国和平发展战略的曲解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中国”的论调,就从一个方面说明,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对话与交流尚不充分,我国的对外传播还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胡鞍钢认为,从国际比较看,中国媒介的渗透能力十分低下,对外宣传能力无法抗拒西方媒介,也远不适应国际媒介市场的需求,这是中国传媒在国际传媒领域往往处于被动处境的根本原因。这种状况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及其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是不相称的。
二、报刊:主流传媒构筑核心软实力
纸质传媒,是构建我国软实力的主流媒体和中坚力量,那么,作为传媒重要组成部分的报刊,在新的发展格局中又如何来提升自身的软实力?
1.什么是报刊软实力?笔者认为,报刊的软实力就是报刊的影响力,其实质就是报刊的核心竞争力。按照小约瑟夫・奈的理论,硬实力不仅仅是指有形资源,软实力也不仅仅是指无形资源。本文所要论述的报刊软实力,是将媒体中与物质技术手段相关的“有形的力量资源”从“软实力”中剥离出去之后,媒体所载信息及其与信息发散密切相关的传播制度和传播政策等“无形的力量资源”,它们是足以对一个国家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形成制约的重要因素。这种“无形的力量资源”所产生的影响力,正是报刊软实力的题中应有之义。
在传媒软实力构成中,报刊等纸质媒体占据不可替代的主导地位,特别是党报党刊和各类核心期刊,掌握主流话语权,具有新兴媒体不可复制的权威性。
2.报刊软实力被严重低估。报纸、期刊等纸质媒体属传统媒体,而网络、移动传播的“手机报”等是新兴媒体。2005年下半年以来,关于纸质媒体在“严冬”中迅速消亡、新兴媒体迎来发展春天的论调充斥着整个传媒市场,传统媒体的价值被严重低估。
虽然报刊、出版物阅读人数面临每年下降的尴尬,但凭借“内容为王”的自信,报刊等出版业注定有其生存和成长的空间。传统媒体有长期树立的品牌、历年积累的资源和经验丰富的专业编辑队伍,这些优势靠的是历史的积累与时间的沉淀,不是用钱就可以在短时间内堆出的。这些优势使传统媒体能够牢牢地占据传统产业链上游的核心资源,而这也是进入数字出版后仍然可利用的条件。
南方报业集团董事长范以锦认为,一方面,报纸期刊等传统媒体,过去几年一直都在尝试着利用新的传播技术、通过与新兴媒体的整合和互动来提升自身的价值;另一方面,新兴媒体如果没有上游传统媒体丰富的新闻内容资源的支持,也难以实现飞跃式的发展。
事实上,所有的报业集团和知名的期刊社,都已经拥有自己的网站,如江西日报社办有大江网、文新传媒集团拥有文新传媒网站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动整合共荣共存,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中国传媒业内部竞争的基本格局。
3.报刊软实力尚待提升。面对市场的激烈竞争新兴媒体的冲击,报刊等传统媒介也有与之不相适应的地方。数字时代传统媒体如何转型与创新,将“内容为王”的强势做到强者恒强?
2006年8月在北京召开的第三届中国报业竞争力年会上,新闻出版总署提出了“数字报业”战略,并且正式写入《全国报纸出版业“十一五”发展纲要》。该纲要指出,确立数字报业发展战略,就是要积极应对传播技术变革挑战,重塑报纸出版业的行业边界和业务形态,推动多元传播格局下报纸出版方式和报业经营模式的转型,实现报业核心竞争能力与信息网络传播技术的深度融合,牢牢把握数字化、网络化条件下舆论宣传和市场竞争主导权。
2007年7月举办的第二届中国数字出版博览会上,令人印象深刻的并非是技术的进步和运营模式的突破,而是传统出版单位高涨的热情。从数字化出版的现状来看,这个行业尚处于初级的摸索阶段。报刊等出版物能否把握其软实力的本质,并不断提升其影响力,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三、创新:传媒软实力提升必由路径
报刊的发展离不开创新,面对网络等新兴媒体的挑战,报刊等出版社只有创新才能与时俱进。
2006年是中国报刊业的“转型与创新”年,经过1年的探索与实践,为传媒自主创新留下了广阔的空间。传媒创新包括战略创新、机制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等诸多内容。笔者认为,传媒的各种创新,归根到底要落实到传媒业发展上。创新,是提升传媒软实力的必由路径。
创新路径一:发展战略转型。利用新兴媒体延伸品牌价值,实现单一产品的“多重售卖”模式。以解放日报为例,按照新媒体发展重点,结合各项目的实际情况,该报梳理出了以四个“i”为关键字的系列新媒体品牌――i-news(针对信息消费人群)、i-mook(针对时尚年轻人群)、i-paper(针对高端商务人群)、i-street(针对购物消费人群),以不同的终端形式对各个细分市场的受众实现无缝覆盖,涵盖了几乎所有具有市场开发潜力的人群。
发展传媒集团,创造比单一形态媒体组团更加强大的传媒影响力。以《南方日报》为例,把报业集团发展成为传媒集团,为报刊等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互动整合提供了更好的平台。传媒集团同时拥有多种形态的媒体,能使用多种先进的传播技术参与移动传播,从而以更丰富的内容、通过更迅速的渠道和更便捷的载体,更全面、更立体化地影响不同的受众。
在新的平台上,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出版社较其他企业而言,具有在品牌、运营、内容上的优势。2007年的第二届数博会透露了这样的信息:很多出版社已经破局而出,突破传统经营方式,寻找新的盈利模式,如电子书、工具检索、POD出版、读者交友社区、多媒体数字平台、增值服务、二维码等等。
创新路径二:机制激励改革。创新可以说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所以,要能够使每一个人的创新欲望不断地持续下去,不断提高创新的层次,靠什么?靠一种科学的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
人才创新是传媒创新的根本动力。创新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放和发展传媒生产力。传媒生产力的主体,应该是广大的编辑记者,这部分人,正是创新的主体。要使创新从观念和理论层面进入实践层面,就要让这部分人动起来,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形成共同的创新目标和创新行为,从而达到创新的目的。
创新必须有相应的机制作保障,如通过人事制度、激励机制的调整,以期达到调动广大采编人员的积极性之目的。从2006年起,江西日报社加大了人事制度改革,实行了人事制、中层干部竞聘上岗制、首席制等制度,使人力资源得以充分挖掘和利用,为报纸改革创新提供了人才保证。同时,采编考评体系鼓励创新,对新闻策划、活动策划、广告策划等进行重奖,提倡原创精神,报纸改扩版后好版佳作层出不穷。
创新路径三:内容确立价值。内容是舆论导向的关键,是政治方向和价值观念的主要体现。报刊等出版物的内容是以其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以及受众的接受度、满意度为考量的。内容确立价值,只有创新内容,才能提高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解放日报》总编辑裘新认为,时事政治经济新闻,反映的是党和政府工作的中心和大局,也是党报内容创新的主攻方向。但简单化的正面报道,或做“抄表工”,从文件照搬到版式设计,不思考、不加工,在媒体这一环节的增值为零;或做“标签工”,不管接到什么宣传任务,老材料加上新帽子就算“推陈出新”了,让本该成为拳头产品的时政新闻、正面报道沦为乏人问津的鸡肋。
报刊等出版物的内容应做到“细一点、小一点、近一点、实一点”,坚持“三贴近”原则,以内容创新确立价值。《解放日报》2006年推出了“解放调查”新栏目,从总编辑、部主任到记者,亲自下到企业和农村,进入学校和社区,深入调查,解剖麻雀。写出的社会调查类新闻受到好评,同时也有助于党报影响力、竞争力的提升。
《江西日报》在2006年的“变脸”与“扩容”中寻求新闻报道“权威性、指导性、前瞻性、可读性”的最佳结合点,大事做大,言论做强,贴近民生、关注民情,强化了党报的读者意识与服务意识,提升了党报的舆论引导能力。
创新路径四:形式丰富内涵。形式是为内容服务的。形式有没有创新,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影响到正确舆论导向的实效性和到达度。创新形式,才能改变单向灌输模式,提高报刊等传统媒体的表现力。
例如,报纸的形式创新。就新闻报道本身而言,形式创新,可以是报道角度和表现手法的创新,这方面的探讨和论述不少,在此就不多赘言。笔者在此想从版式设计、创意策划以及宣传手段上,探讨报纸在形式上的创新。
1.版式创新争眼球。对一张报纸来说,新闻创新直观地体现于版面。
2006年《江西日报》进行了改扩版,受到了省委领导、省委宣传部和广大读者的好评。改扩版除在内容上进行创新外,版式设计创新也赢得了不少分数。扩版的几个专刊,在版式设计上大胆借鉴,采用国际通行的6栏走文,板块式结构取代了传统的穿插式结构,图片及色彩运用得当,整个版面风格清新大气、简约现代、活泼明快。如2006年4月30日推出的《江西创建花园城市五周年房地产影响力评选》特刊,版头设计突出“影响力”三字,特别是“影”字,借用名人书法,张力得到进一步释放,党报对市场的影响力也得以彰显。
2.创意策划塑品牌。传媒业是创意产业,传媒品牌在独家策划中树立。
《解放日报》在洋山港开港当天,推出了历史上第一份四连版七彩印刷的洋山港全景图,32公里的大桥、雄伟的港区和波涛万里的东海,一报在手,尽收眼底。这份超长型报纸轰动上海,市民争睹党报。航拍创意、四连版一次彩印等,《解放日报》在形式创新上作出了成功探索。
《江西日报》精心组织策划的“泰豪论坛”,经过几年的培育,已经成为党报的一个品牌专刊。论坛聚焦时政、经济、文化热点,论坛交流和宣传报道相结合,嘉宾和受众面对面,论坛借党报而扩影响,党报因论坛而添魅力。
3.手段创新拓发展。数字技术带来了多元化的传播渠道,但目前网络媒体承担的是二次传播的角色。报纸等传统媒体掌握了原创性新闻的采访权和权,这是报纸软实力的基础,同时报纸也可借助网络平台提升软实力。
报网互动,是报业在新技术条件下放大报业优势的手段。《江报直播室》就是报网互动的一个成功范例。2005年1月,江西日报和大江网大胆创新,充分发挥江西日报以深度报道见长、阅读时间持久和大江网直观快捷、辐射面广的特点,在全国第一个推出了报网互动栏目《江报直播室》。通过大江网的视频,每一期的《江报直播室》都能在第一时间广泛传播,次日在江西日报推出《江报直播室》深度报道,报纸与网络的互动和延伸最大限度地扩大了覆盖面和影响力。
2007年4月,江西第一份本地彩信版《江西手机报》悄然面世,汇聚了江西日报社五报三刊一网站新闻资讯的全部精华,作为江西目前惟一接入的具有本地特色的彩信手机报,江西日报社将以此为契机,积极实施报业数字化战略,将《江西手机报》打造成为江西本土最具权威的第五媒体。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型传播技术将重塑报刊出版业形态,数字时代将消除新闻出版业、广播电视业、娱乐业、信息产业、家电制造业的传统行业壁垒,使众多关联产业共同整合在内容产业的旗帜之下。
参考文献:
[1]胡鞍钢,张晓群.国际视角下中国传媒实力的实证分析[J].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
我为人处事的原则是“认认真真学习,踏踏实实工作,堂堂正正做人,开开心心生活”,对自己,我严格要求,工作认真,待人诚恳,言行一致,表里如一。做到遵纪守法,谦虚谨慎,作风正派,具有良好的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能用“三个代表”的要求来指导自己的行动。积极要求进步,团结友善,明礼诚信。在党员先进性教育主题演讲比赛中获得过三等奖,“知荣明耻爱报社”演讲比赛中获得过三等奖,“我为报社改革发展献一策”活动中获得过三等奖。连续四年被评为集团先进工作者,并获得过“市属机关优秀团员”称号。
二,负重锻炼,鼓劲挖潜,较好地完成本职工作
2002至2006年来是报业集团改革与发展的关键时期,集团正朝着规模化、多媒体化、多元化,网络化的方向快速发展,生产规模、管理理念、业务流程等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报业快速变革时期,记者编辑的数量增加,集团办公区域的扩大,并且在技术人员不足的环境条件下,集团采编流程,经营流程,网络安全,机房建设,信息化成本研究等方面的都进行了较大规模的设计建设与完善。在信息建设的过程中,一方面在较少技术支持下独立研究项目的合理性,科学性,安全性,另一方面又要面对很多系统与网络核心维护,以及大量其他技术人员无法解决的问题。在报业集团这些日子里,较好的完成了集团领导下达的责任目标。
1。报业集团信息中心机房平台安全运转,没有出现过重大事故,工作有序开展,集团网络与系统总体正常运行,信息机房建设水平达到新的高度,空调通风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消防系统,机房UPS配电系统,机房防雷接地系统的安全系数进一步得到提高。
2。报业系统集成,管理流程得到提高,报业采编流程系统逐步升级。渊博系统已为报人提供方便快捷的全文检索功能,报社经略广告系统的研究,使的广告管理模式电脑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广告数据更加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报业集团的发行系统实施已大大推动报业自办发行的进程与规模。二次开发报业业绩考核管理系统,统计出记者和编辑业绩情况,以便对其进行定期考核,提高全体员工办报的热情。
3。实现创建集团的域控制系统,采编数据库系统,文件服务器系统,UPS不间断电源监控系统,也同时协助设计与实施财务集中管理与监控,逐步完善财务经营管理一体化。
4。协助完成集团报业数字化大楼建设,监督与完善3楼发行中心,8楼商报7楼行政经营区域结构化布线子系统,,网络系统接入性,扩展性,使其稳定性得到提升,让区域需求得以改变,使的网络能够逐步向成熟期过渡。并且完成22个镇区网络接入,系统与报社中心整合运行已向多分支性机构过渡。
5。架设网络版防病毒防御系统,并与硬件防病毒墙进行联动,降低网络的安全风险,提高网络安全性。VPN远程办公系统与报社网关级别防毒墙设计与规划实施为报人提供安全的信息多元化通道,完善的网络存储集中备份,为整个网络中的数据实现统一的存储控制管理,从而防止物理损坏,以及部分逻辑损坏,保护好集团的数据资源。实现核心交换机的双机热备份,维持核心网络层安全、稳定的运行,最大限度的降低网络的风险。上网行为监控的研究与设计实现。规范范报人上网行为,使网络资源合理利用,提高报业集团竞争力。磁盘阵列存储系统,相关的灾难恢复,数据库管理,存储策略得到进一步的扩展。加强了网络安全,为报人服务,深度研究与准备架构一个动态的、整体的安全体系:安全的操作系统、应用系统、防病毒、防火墙、入侵检测、网络监控、信息审计、通信加密、灾难恢复、安全扫描等多个安全模块。找出网络,与系统运行规律,进而来预测未来可能发生趋势。
三,加强责任感、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开拓创新的意识
这些年来,集团的技术领域特殊的环境使我能够以大局为重、宽宏大量,不斤斤计较个人利益。由于工作的特殊性与重要性,这些年来很多时候都在超负荷工作,甚至几天几夜才能睡上几个小时,每一次技术改造与创新,每一个项目的设计与架设都要付出巨大的艰辛,即要协调维护好集团及报人家庭将近上千万的信息设备,又要进行预测,研究信息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敢于尝试,把新知识、新技术、新理念融入实施过程中,提出高效的解决方案,又要对集团技术管理进行阶段深入研究。
四,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拓展知识领域
潜心研究计算机技术领域的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吸收丰富的计算机理论知识,提高解决本专业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将本专业与相关专业相互配合,协调解决有关技术难题,并且能指导工程师工作和学习。并且也加强了写作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和判断分析能力。为了加强自身计算机水平的提高,于在微软授权培训中心接受微软系统工程师培训,并获得中国微软颁发的MCSE系统工程师证书时。同年也获得北大方正采编高级系统管理证书,在在cisco授权培训中心接受cisco网络工程师培训,同年获得美国思科颁发的CCNA网络工程师证书,并自学CCNP网络专家课程。为了掌握更扎实的技术,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开始就读于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工程研究生专业,并且在2006年底顺利拿到工程硕士文凭。在论文方面,,先后在电脑报,计算机世界,中国地市报人等报刊发表过论文。
五,今后努力方向
1。陷于较为严重的事务性工作的特殊情况,必须进行角色技术转变,新时期的现代报业技术人员应是技术组织者,网络,网络安全建设者,新闻信息产品的开发员,信息技术服务咨询专家,信息技术教师的身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