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7: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现代农业新技术论文

篇(1)

二、推进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信息化建设

1.完善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经营结构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是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领域的实践方式,是农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因此在发展和经营过程中要建立健全经营结构,对农业的经营体系做出更好的改革,建立相关的制度措施对合作体系做出更好的规定,规范农业的经营体系,聘请专业的经营管理人才对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经营方式做调整,加快农业内的人才培养,培养更多的农业专业性人才,定期举办培训会,使农业内的成员的素质和知识水平得以提升。

2.发展农业的特色农业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是土地经营者的经营集合,是未来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生产方式,农业产品的产出也要有自己的特色生产方式。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发展经济效益高,更加优质额作物。提高生产模式和农业的生产水平,打造产品的产业品牌,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的农作物进行深加工处理,通过自身的加工和包装转换成具有产品优势的产业,成为特色的农业农业,实现农业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的收入。

3.建立现代农业技术信息网络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所带来的是农业经济信息的快速流动、共享,从而加速了农业经济内部和外部的竞争,建立良好的竞争体系,树立竞争意识,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体系的建设步伐,,积极培育和发展农业信息市场,逐步形成农业的规模化和产业经营。同时可以通过有线电视播放、村内电话、调频广播等方式传播农业信息。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优化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实现农业资源高效配置。现代农业发展着力点就在于提高现代农业装备水平,优化农业产业布局,创新组织经营形式,强化科技支撑,提高农业人员科学素质,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农业体系建设。

篇(2)

1.2农村基础建设薄弱,环境污染较为严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污染环境比较严重。其主要表现在:四川地区大部分地方处在边远山区,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导致交通不便、信息不灵,致使农民对新型现代农业技术知识的匮乏,阻碍了推进农业产业化的步伐;在这些贫困地区农业机械化程度低,牛耕作业普遍;同时,农村污染较为严重,如许多农户没有用上卫生厕所;农村卫生院设施条件普遍较差。这些问题都严重制约着四川地区现代化农业技术的发展。

1.3农民综合素质较低由于历史原因,四川地区的文盲和半文盲基本上集中在农村,这些人接受科技知识和应用技术的能力很差,综合素质发展进程比全国水平落后好几年。近几年四川地区的农民虽然人均纯收入有所提高,但其收入水平比城镇居民相差甚远。由于农民收入水平低,有限财力难以支撑经济社会发展需求,致使经济增长缓慢,严重制约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由此可见,农民综合素质低导致经济发展速度缓慢是农村发展现代农业的主要障碍。

1.4农民受教育程度低,观念落后由于历史原因、近似封闭的生活环境、习俗文化以及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致使一些农民综合素质相对较低,这些保留着封闭生活传统和方式的农民对现代科学农业技术的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适应过程。四川地区由于农村大量身强体壮和有较高文化素质的农民外出打工,而留守人员大都是文盲、半文盲以及一些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孩子,这些人知识缺乏,种田不科学。这些低素质的人群成为影响新型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首要制约因素。由于受教育程度低的原因,农民思想保守,观念封闭导致这些人排斥新型的、先进的、科学的农业技术推广知识和信息。

1.5政府扶持力度不够,“三农”投入严重不足对于四川地区而言,发展新型现代农业技术的最大障碍是各级党政府的领导同志对现代农业技术的认识不到位。四川地区政府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成负增长,政府在制定农业发展战略和提供配套设施等方面工作进展速度远远跟不上新农村发展的速度。政府还在补充、修改和完善农业政策和规章制度等方面投入进展缓慢。虽然每年都有少量的资金投入,但相对农村的需求来说,资金投入严重不足,基础设施严重落后,在偏远的农村则尤为突出。政府在“三农”政策中投入力度的不足间接的制约了四川地区在新型现代农业技术推广。

篇(3)

目前,在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巨大变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下,世界各国都把发展现代农业园区作为农业快速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精心组织,统筹规划,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采取有效措施,建设高水平的园区,以此来带动整体经济的发展,提高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实力。

在我国,现代农业园区的建设是近10年来农业现代化建设中涌现出来的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模式,是实现农业向商品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重要措施,是推动新的农业科技革命的迫切需要,也是实现我国农业新突破的重要途径。通过园区的建设,应用现代科技设施装备传统农业,改善动、植物生长环境,采用先进技术成果提高农产品产量和质量,实现高技术、高投入、高产出的产业化经营[1]。所谓现代农业园区,就是以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展示现代农业科技为主要目标,在农业科技力量较雄厚、具有一定产业优势、经济相对较发达的城郊和农村划出一定区域,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由政府、集体经济组织、民营企业、农户、外商投资,对农业新产品和新技术集中开发,形成集农业、林业、水利、农机、工程等高新技术设施、国内外优良品种和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基地、中试基地和生产基地。

一、农业园区的种类

农业科技园区:也称为示范农场(Demonstratefarm),是以推广先进农业技术为主体的试验示范基地。这种形式其主要特点是:政府或企业对一定面积的农业用地进行全面规划,通过高科技的投入,对有限上地进行综合开发和高效利用,形成集研制、开发、生产、加工、营销、示范、推广等功能为一体的高投入、高产出、高效益、运行机制创新的农业种植区或养殖区。

观光农业园:经营者开放自身的农园、农场或牧场,以满足市民观赏农村景致、体验农业生产过程、采摘或购买农副产品的愿望。

二、园区规划的定位

园区作为新兴生产方式的代表,其示范和辐射功能都有一定区域性,为区域经济服务是其主要宗旨[2]。现代农业园区的快速发展是一件好事,但在创建的初期,一定要定位科学、规划合理,要明确建成一个什么样的园区,不能一味地求新、求高、求大,避免出现可看不可学、高档次低效益的现象。因此,在园区的规划和选项过程中一定要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资源状况、农业生产特点和社会经济水平,因地制宜地进行规划设计。

(一)功能定位

功能定位是园区规划的基础,园区建设的一切准则都要以功能定位为起点。园区的主要功能应包括:

展示示范:通过项目建设,把国内外先进适用的生物工程技术、设施栽培技术、节水灌溉技术、集约化种养技术、农畜产品精加工技术以及信息管理技术等引进园区进行展示示范,以带动区域农业科技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促进农业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龙头带动功能:一是园区引进的国内外优良品种进行工厂化种苗的快速繁育,带动周边和辐射区名特优品种的普及与推广;二是通过园区在产后加工、销售方面的独特作用,以经济为纽带把周边农民组织起来参与种植和养殖业的生产,逐步形成以科技园区为龙头的产业化生产流通体系,促进和带动区域农村经济向前发展。

教育培训功能:科技园区要把农业高新技术培训作为园区的主要功能之一,要建设有一定规模的技术培训中心,用于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对青少年的教育等。休闲观光功能:园区在规划过程中,除保持农业的自然属性外,还可利用新型农业设施和高新技术展示的现代气息,加上园林化的整体设计和常年进行的名特优瓜果、蔬菜、花卉、特种珍禽、水生植物和现赏动物养殖的生产与示范,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天人合一的现代化农业休闲观光景点。

(二)产业定位

农业科技园区一般总是与当地的主导产业紧密相连,产业定位应根据区域性主导产业特点和自身的优势来进行定位,突出一业,兼顾其它,形成特色。为了解决园区产品结构雷同、区域产业带动能力差等问题,可以运用区域经济学和产业经济学理论,以区域资源察赋为基础,以发挥比较优势为原则,分层次对园区功能定位、分区域和时序对产业发展定位进行研究。

三、园区规划的重点

在规划思想上,要明确农业园区规划不是对农业生产做出具体的指令性计划安排,而是通过规划形成一种市场导向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这一组织载体承担着两方面的重要职责,其一是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其二是为农民提供市场信息。在向农民传达政府信息方面,农业园区要体现政府的有关决策,将政府决策具体化为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生产经营活动,对农民起到示范带动作用,如政府决定推广某种新作物(产业结构调整)、新技术新工具(科技推广)、新的产品标准(食品安全)等,就可以将这些新项目按照符合市场规则的方式集中展示在农业园区中,供农民学习模仿。在向农民传达市场信息方面,农业园区由于其规模效应,拥有比分散经营的农民丰富的市场信息。农业园区作为农产品市场信息中心,需要将分散的农民组织起来,提高农业生产的信息化程度和组织化程度,参与市场竞争。而具体生产什么产品,这在不同时期是不同的,没有人可以准确地预料到农产品明年的市场需求会怎样变化,这个问题应该在农业园区的运行过程中遵循市场安排。因此,农业园区规划的关键内容在于寻求一种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载体和运作机制,将高新技术和产品寓于园区中,组织农民参与市场竞争。

农业园区总体规划的主要思路应该是:凸出功能定位准确、优势产业突出、空间结构清晰、区域城乡联动的发展理念,重点构筑产业、技术和服务三大平台,吸引技术、人才、资金等多方位的投入要素和政府、企业、科教机构、村集体、农户等多元化的建设主体,聚集区内外各种资源,培育龙头企业,带动区域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篇(4)

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创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科技的一个突出特征表现为跨产业、多领域的科技集成与融合身还不够,至少要回答清楚三个问题——“为什么立项研究?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将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交代研究的背景或来龙去脉,帮助受众理解和消化有关内容;第二个问题就是要点明具体的研究成果,并且是最重要的成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将所有成果堆砌在一起;第三个问题就是阐述该成果的重大意义与应用价值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影响。

以《农民日报》对“麻育秧膜”的报道[2]为例,开篇先声夺人,吸引读者注意,“这可不是一种简单的地膜,它叫麻育秧膜。只要把它垫在我们水稻育秧盘里,不但能保护秧苗,还能保证机插不散秧,特别方便”。然后围绕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展开。为什么立项研究?“在传统的育秧环节中,一直存在着秧苗根系不牢、容易散秧、取秧运秧不便、漏插率高等问题。有时,农民们已经准备好了插秧机,可由于育秧盘不给力,散秧多,只能临时又改用人工插秧。这也成为了制约水稻机插技术应用的瓶颈问题”。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利用麻等植物纤维研制出环保型麻地膜,同时进一步改变配方和工艺,研制出适宜育秧育草的麻纤维育苗基布”,“属于国内外首创”,“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将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麻育秧膜的使用,不但能有效固定秧苗,利于机插秧早插早发高产;同时,育成的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整齐健壮,即使是下雨天也可机插,易取秧、运输和装秧,省工节本。更为重要的是,麻育秧膜的使用,保证了插秧机在插秧时易分秧,对秧苗的伤害更轻,漏插的秧苗更少,插秧后返青快,能显著提高水稻机插效率和质量”。看完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对“麻育秧膜”是何物就大致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了。

2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大众关心的话题

将科技成果与当前社会热点或大众关心的话题联系起来进行报道,可提升成果传播的效果。这也是新闻宣传工作所要求的“三贴近”原则的体现。很多农业科技成果表面上与社会热点或大众关心的话题并无关联,但实际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是慧眼识“珠”,找出这种关联性,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成果进行报道。

以《农民日报》对“酵母源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报道[3]为例,原题为“加工所‘GTF的结构解析与功能评价项目’荣获201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般受众从题中看不懂“GTF”为何物,也看不出“GTF”与自己有何关系。但文中提到“‘GTF’可作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制剂和糖尿病人的保健食品”。因此,《农民日报》在报道时将获奖成果与大众普遍关注的糖尿病联系起来,取题为“中国农科院科研成果造福糖尿病患者”,并紧紧围绕该话题展开报道,引起了糖尿病患者的关注。

3 注重从学术论文和会议中挖掘

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或进展的一种常见形式,尤其是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上的高水平论文往往就是重大科研进展的展示。因此,学术论文本身就具有新闻性,其中包含着“为什么立项研究?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将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等三个问题的答案,只要稍作通俗转换,就可编写出高质量的科技新闻稿。目前,国内对发表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及子刊等国际顶尖杂志上的论文进行新闻报道较为重视,对其他高影响因子SCI论文的新闻报道相对弱化。这里需要提及注意的是,由于国内与国外存在时差,对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要搞清楚对应国内的时间,提前准备好新闻稿,并与杂志出版时间同步发稿,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以《科技日报》对在《科学》杂志发表有关“H7N9流感病毒传播机制”论文的报道[4]为例,由于当年我国内地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病例,引起高度关注,其中该病毒能否在人际间传播是焦点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自然也会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相关科研人员与《科技日报》等国内重要媒体记者密切沟通,在前一天精心准备新闻稿件,几乎与同时见报,并且刊登在头版报眼等重要版面位置,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学术会议是相关领域科技专家汇聚一起,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讨的一个学术平台,不仅有科研进展的报告,而且有科技发展的建议,蕴藏着很多科技新闻,但报道时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捕捉受众关注的问题,提炼核心内容,突出其中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的亮点。以《光明日报》对“第五届全国蔬菜规模化高效育苗技术经验交流会”的报道[5]为例,会议内容很丰富,既有技术交流与成果展示,又有产业分析与发展建议,《光明日报》报道时聚焦蔬菜育苗产业的制约因素,阐述了这一产业面临的三大问题,并提出我国蔬菜育苗技术亟待创新的重点,为行业受众尤其是科技人员提供了重要信息。

4 把握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节点

农业科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与不确定性,但作为农业科研项目又有明确的阶段性任务,因此要全过程跟踪科研项目的研究进程,并利用阶段性项目推进会、进展汇报会、国内外相关领域研讨会等机会不失时机地报道科研项目的重大进展。同时,在报道时要有所选择,可能细数成果不少,但不必一一点到,应突出其中一项重要进展,并说深说透,否则会给人“零零散散&rdqu o;和“平平淡淡”的感觉,印象不深。以《中国科学报》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实施一年来进展的报道[6]为例,该项目在2012年启动,2013年召开项目推进会,会上6个课题研究团队分别汇报了项目实施一年来的进展,合计大大小小的成果多达数十个。但《中国科学报》仅选择了其中一项相对成熟和重要的成果——“全国突发灾害数据库初步建成”作为主题展开报道,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此外,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报道,结合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更有针对性,传播效果也会更好。以《新华社》对“水稻钵苗机插新技术”的报道[7]为例,该技术据称是水稻生产技术的一次更新换代,已在水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该科研团队利用5月份东北水稻育秧季节,在黑龙江垦区组织召开水稻钵苗机插技术现场观摩会,邀请《新华社》等媒体观摩报道,介绍该技术的优势及应用前景,让人感到很接地气。

5 融科学性、通俗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农业科技新闻首先姓“科”,科学性是第一位的,客观、准确是其最基本的要求。但现代农业科技日益复杂与深奥,若仅从专业的角度去报道,恐因专业术语与专业词汇的晦涩难懂而限制一般受众的理解,使得其报道效果大打折扣。所以,对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报道,在尊重科学性的基础上,应力求通俗易懂,变“专业化”为“科普化”,同时为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可适当应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赋予报道的艺术性,从而使科技新闻的报道更具影响力和传播力。

以《光明日报》对“水稻株高表观遗传调控机制”研究进展的报道再次,在新闻主体中尽量少用专业术语与专业词汇,并且不同层次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尽可能简单化,避免因复杂的机理而造成“云里雾中”,给人理不清头绪,影响传播效果。

总之,通过以上5种不同的视角,可以对现代农业科技成果进行及时、充分、有效地报道。当然,形式决定于内容,具体到某项成果,究竟采用哪几种视角进行报道,可根据成果内容的复杂性而定。

参考文献

[1]张军.现代农业的基本特征与发展重点[J].农村经济,2011(8):3-5.

[2]吴佩.麻育秧膜:让水稻机插育秧更高效[N].农民日报,2013-04-24.

[3]李紫陌.中国农科院科研成果造福糖尿病患者[N]. 农民日报,2013-04-17

[4]瞿剑.H7N9病毒或可人际传播[N].科技日报,2013-07-20.

[5]胡其峰.我国蔬菜育苗产业面临三大问题[N].光明日报,2013-04-10.

篇(5)

主管单位:北京市农业局

主办单位:北京市农业技术推广站

出版周期:旬刊

出版地址:北京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0-6966

国内刊号:11-2222/S

邮发代号:2-87

发行范围:

创刊时间:0000

期刊收录: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北京农业》杂志是北京市农业局主管的1981年创刊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农业科技期刊,是中国知网全文收录期刊、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全文收录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CAJAED)统计源期刊。多次获得全国优秀农业期刊奖、华北地区优秀期刊奖、北京市优秀科技期刊奖;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在全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办刊宗旨

《北京农业》杂志在2007年经北京市新闻出版局批准,由月刊改为旬刊。分别为上旬刊(实用技术)、中旬刊(种业动态)、下旬刊(科技论文)。全年36期。《北京农业》具有强烈的生产性、实用性、技术性、知识性。本刊立足华北,面向北方,凭借首都的科技实力和丰富的情报信息资源,先人一招向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及农民提供最新技术和致富信息。内容新,信息量大,是《北京农业》的最大特点。

《北京农业》紧紧围绕北京市农委、北京市农业局的中心工作,围绕“三农”,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推广农业先进技术、普及农业科技知识、传递农民致富信息、报道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的新举措、新模式和首都新农村建设的新典型、新经验;为种子经营者提供决策参考、行业信息、产品供销服务,为种业企业构建更宽阔的媒体平台;为广大农业科技工作者提供发表科研论文的园地。 以首都各科研院所、农业大专院校、农业部等农业管理部门为依托,浓缩农业新技术、新品种、新产品和农业政策信息,为农业增产,农民致富服务。

开设栏目

都市农业 专家论坛 政策法规 热点聚焦 高效模式 蔬菜世界 果树大观 致富向导 科技要闻

花卉中草药生产

畜牧水产 宠物博览 农机广角 粮经作物 农村能源 他山之石 决策参考 简明资讯 食用菌园地 农产品市场信息

投稿需知

1. 请在“邮件主题”里注明论文的标题和姓名,并保证您的每篇文章4000字符;有作者联系方式和地址;

2. 有题目、摘要、署名单位和关键词的英文翻译;

篇(6)

创建现代农业示范园区,是探索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建设道路的重要载体,是逐步提升农业发展质量和推广现代化农业发展的模式、发展成果的良好平台,也是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农民持续增收的重大举措。

1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比较

1.1现代农业的基本认识

1.1.1农业是指人类利用植物和动物的生活机能,转换贮存能量,并通过人工培育、耕作或饲养从而获得其产品的生产事业和部门。农业包括农、林、牧、副、渔五业,农在这指种植业,是利用植物的生活机能,通过人工培育为人类提供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的生产部门。

1.1.2现代农业,是指用现代科学技术武装的,现代工业力量装备的和现代方法经营和管理理论,生产的效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农业。结合中国实际从核心内涵来讲,是运用现代工业装备、管理方法、经营理念、科学技术,提高农业资源产出率、劳动生产率和农产品商品率;形成一个产业体系,即贸工农相结合的多元化、多功能、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体系。与我们传统农业相比,现代农业依托高科技投入,依靠的是市场导向,由单纯依靠资源转变变成依靠提高资源利用率增长方式,同时依靠市场导向,转变农业发展方向,重点突出“一体化”,将“一体化”贯穿于产前、产中、产后三个领域。

1.2发展现代农业的现实要求

1.2.1从国际上看,欧美等发达国家,已于上世纪中叶先后步入现代化阶段,澳大利亚着重发展生态农业,农地已占到全世界总生态农地的50%;法国等欧洲国家注重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同步提高;美国则借助发达的现代工业装备农业,以提高劳动生产率为主要目标。

1.2.2从国内来看,我国总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具备了加快现代农业建设的基本条件和能力,中央提出把“推进发展现代农业”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着力加快现代农业,是从根本上补齐农业短板,实现“三化”同步推进的重要举措;农业生产现状也要求发展现代农业,破解农业生产难题。

1.2.3目前,我国农业劳动力已逐步进入农民老龄化、土地流转加速、农业比较效益低。农业生产成本攀高、生态环境破坏加剧,农民缺乏市场主动性、话语权,传统农业已无法满足农民持续较快增收的重任,急需发展现代农业来支撑。

2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产生与发展的必然性

2.1现代农业的模式

现代农业的模式大体可分为三种。第一种是合作社模式。农业合作社,就是在农民自愿的基础上,成立的农民集体生产组织。第二种是公司加农户农业开发模式。就是由龙头企业、公司作为开经营主体,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组织形式,向农民租赁土地使用权。第三种是农业科技园区模式。由政府、民营企业、农户等投资兴建,以企业化的方式进行运作,以农业科研、教育和技术推广单位作为技术依托,引进国内外高新技术和资金、各种设施,集成现有的农业科技成果,对现代农业技术、新品种、新设施进行试验和示范,形成高效农业示范园区。据初步统计,2011年首批52个国家现代示范区粮食总产量达到7600万吨,以占全国6%的耕地生产了13%的粮食,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70%,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5个百分点,标准农田比重达到9900元,均大幅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2.2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建设与科技应用创新密不可分

2.2.1根据抽样调查表明,粮食产量保持在90万吨左右,粮、油、肉基本实现自给,但农业总体上仍是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农田作业机械动力104.9万千瓦,农机化作业率为36.6%,比全国平均水平低近10个百分点,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程度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村劳动和从事工业人数、外出就业人数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牧民的收入大部分来自传统农牧业。这就需要一种农业科研基地,把科研成果放大,并向周边地区示范传播,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就是通过其所有的试验、示范、推广的功能将科技新成果转化成农民能够“看得见、摸得着、学得起、用得上”的实用技术,从而实现了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应用。

2.2.2土地资源丰富,户均耕地面积比全国平均水平高出53%,还有大量的开垦荒地,草场承包主要到村、组,有利于开展规模化经营,但农民组织程度低,农作物种植良种覆盖率和良种统供率水平仍然较低。在创建科技示范园区,合理的引导促种养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组织,龙头企业和集体经济组织等经营主体,形成适宜地区实际和产业特点的示范区建设模式、管理模式和产业化发展模式,围绕改善农牧业生产条件地,发展立体种养业,改善环境,关键是让农民接受并运用新技术、新成果,而农业科技示范园区通过其示范作用,让广大农牧民亲眼看到新技术成果的巨大经济效益,从而自觉地接受新技术成果。

2.2.3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基本功能:一是试验功能。通过在园区对农业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进行试验和示范,摸索农业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运行模式,从而总结出适合当地特点的行之有效的技术转化的运行机制。二是示范推广功能。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的新技术和新成果一旦在市场上获得成功,农牧民亲眼看到好效益,就会竞相采用,从而起到了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推广作用。比如,拉萨市净土健康产业,就是以农牧业为基础,联动二、三产业,发展净土健康产业利用农牧业龙头企业和扶持和壮大农牧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和引导工商资本到农牧区发展适合企业化经营的现代种养业。三是增收增效功能。科技示范园区最终目标是促进农业发展,帮助农民致富,真正给广大农民带来看得见的实惠。曲水县作为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为促进农牧业集约化生产,专门成立了土地交易所,农牧民可将自有土地流转出租,收取租金,同时也可到种植基地打工。2013年农民人均增收7000多元,城关区白定村共有2132人,其中外来流动人口1150人,所有净土健康项目投产后,计划转移劳动力972人,约占本地人口的99%;预计年人均收入将达到9394元,为传统农耕方式年人均收入的近两倍。

3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存在的问题

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起步晚、技术落后和信息不畅。

3.1由于农业科技示范园区起步较晚

作为一种创新形式,农牧民文化和科技水平还不高,对农业产业化缺乏产业参与意识和合作意识。

3.2缺少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员

地处雪域高原,生态环境本身较为脆弱,动植物生长对生态环境的要求也较为苛刻,目前专业技术人员主要是针对青稞、油菜、小麦、奶牛等常规动植物的种养,涉及现代农业的专业技术人员紧缺。

3.3信息交流相对滞后

影响示范园区新技术示范、推广及园区生产的产品缺乏应有的活力。

4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议

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拓宽思路、引进人才、优化配置这三个方面必不可少。

4.1利用示范园区拓展农牧民思路

通过加大对示范园区的宣传力度或组织农牧民群众到内地参观学习,了解农业新技术、农作物新品种、农业科技新成果,把示范园区打造成实训基地,让农牧民群众在示范区里学理论、学技术、学经营。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培训活动,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素质、科技水平和市场开拓能力,促使其转变观念,消除农牧民对示范园区的疑虑,积极主动服务于示范园区,积极引导农业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等参与示范园区建设,争做示范园区的主人,促进农牧民持续增收。

4.2做好人才引进、技术引进

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应根据自身社会经济发展条件和生态类型,积极引进现代农业技术人才,大力引进优良品种和先进技术。引进市场开发潜力大、增收效果明显的农产品是增强园区辐射带动能力的关键,也是实现农业与国内外大市场接轨的关键。只要有可靠的技术依托、人才队伍,就能为示范园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保证。

4.3优化配置区内运输网络资源,做好园区品牌的营销

坚持政府支持引导和市场化经营有机结合,加大对铁路、公路、民航三大运输网络资源的整合力度,创新和发挥信息化平台作用,将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办成“内联农户、外联市场”的龙头产业。在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的同时,积极与国内、国际生产加工企业建立联系,大力开拓销售市场,为农业、农民提前、产中、产后全方位服务,推动当地的产业化和市场化经营。

参考文献

篇(7)

农业现代化要求运用具有高科技含量的现代农业技术和设备武装农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农业信息技术作为软支撑部分,通过收集、加工、传递应用各类信息,使硬支撑部分的潜力充分发挥。农业信息化将使农业生产、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农业产业经营者更快得到新的知识,加速科学技术的应用速度,促进农业实用科学技术的全面推广和普及。农业信息化通过网络进行远程技术培训和教育,促进农民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科技意识的增强,从而加快农业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现代化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1]。

一、农业信息技术在实现农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1.农业信息技术加速了传统农业改造和农业现代化管理

农业是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中国土地辽阔,自然条件复杂,气象和生物性灾害频繁,农户规模小而且分散,再加上几千年传统的生产方式,因而呈现出生产的分散性,很低的可控性和稳定性。而先进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技术将有效地克服传统农业生产的分散化和小型化的行业弱势。将农业信息技术与航空航天遥感技术(RS)、农业地理信息系统技术 (A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相结合,大大加强了对影响农业资源、生态环境、生产条件、气象、生物灾变和生产状况的宏观监测和预警预报,提高了农业生产的可控性、稳定性和精确性,并能对农业生产过程实行科学、有效的宏观管理。

2.农业信息技术促进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

落后的生产管理水平和小农意识经营管理水平,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障碍。随着农业信息系统(GIS)的建立、农业信息化的发展,农业信息网站及时准确地向农民提供政策信息、技术信息、价格信息、生产信息、库存信息以及气象信息,提供中长期的市场预测分析,指导帮助农民按照市场需求安排生产和经营。建立农产品和农业服务贸易的快速交易通道,农民在网上洽谈,交易在网上实现,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在网上获得农业生产订单,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农业生产者可以与不同产业结盟,共同经营,共同管理,共同打造品牌,稳定市场占有量,并不断拓展新的市场。由此可见农业实现了信息化,就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管理水平。因此,可以说农业信息技术对整个农业生产、农业经济、农业科研、农业教育以及农村发展和农村文化生活产生了无法估量的积极影响,成为现代农业的主导技术之一,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2]。

二、农业信息技术培训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必要途径

1.加强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性

“十二五”农业发展方向就是建设农业现代化,就宝应县来讲,农业现代化最大的“靠山”是科技信息,但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低,成为制约农业现代化发展的主要因素。要改变这一现状,出路只有一条,必须加快现代农业技术的推广,加强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及农业生产者在计算机操作、网络知识、农业信息采集上传技术和农业专家系统应用技术等高新技术培训,让更多农民掌握现代农业科技技术,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大幅度提高农民接受新技术的能力。农民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决定着对先进农业技术及工具的采用,决定着对农产品市场信息的捕捉、分析与判断。农民不仅是农业的主体,更是农民增收的主体,只有培养出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能创业的现代职业农民,才能使农业持续增效、农民持续稳定增收。

2.农广校是农民信息技术培训的重要阵地

宝应县农广校在农业科技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已成为现代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一个重要渠道。2005年宝应县农广校实施了农业信息技能培训工程项目。累计培训学员3500人,培训对象从对农民的培训向农村干部、农村加工、流通、生产经营等龙头企业和乡镇企业的领导、技术人员和从业人员延伸。宝应县农广校在科技教育培训工作中作出了有益的尝试,取得较好的培训效果。通过问卷调查300份,回收有效问卷276份,涉及14个乡镇。从调查的学员分析看,90%以上的学员都掌握了农业信息技术,80%的学员,特别是村干部学员能用所学的农业信息技术和生产技能发家致富,成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的领头雁,一大批学员成为当地发家致富的典型户。学员祁国银入学前种粮为主,零星张了5亩田藕,由于缺乏市场信息观念,藕难卖。通过两年培训学习后,运用现代农业技术和网络信息,发展了200亩藕田,而且带领全村发展荷藕产业,兴办了荷藕加工厂,系列藕制品出口国外。带动全村经济大幅上升。学员陆书咏,经营大棚蔬菜种植已经有很多年,通过培训后种植面积达150亩。一家日本公司为辣蓼的生产在网上寻找合作伙伴,陆书咏在网上看到这信息,立即和对方取得联系,经过多方的交流,双方就合作事宜达成了共识。目前,日方对宝应进行现场调研后,决定与陆书咏就辣蓼项目进行长期的合作,项目一期投资200万元,实施规模达300亩。像这样学以致用、致富的学员还很多。

3.农业信息技术教育培训的新路子

在终身教育已成必然趋势的新世纪,随着农业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农民对教育培训的需求必然是多层次的。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要适应农民的广泛需求,农广校要积极创造条件,拓展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的科技培训,实现各层次教育的连贯和沟通。采用更多为广大农民乐意接受,为广大农村干部和科技人员所欢迎的形式和载体。大力发展远程教育,利用网络教学,增强培训手段。如农广校借助网络等高科技手段开展远程教育培训就是借科技之力传播科技之业的好形式,使农业科技教育培训工作更加富有成效,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提供更为直接有效的服务,推进农业现代化的全面发展。

篇(8)

1 回答好三个问题

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创新材料和先进制造等为核心的现代农业科技的一个突出特征表现为跨产业、多领域的科技集成与融合[1],其复杂性、专业性与深奥性远超传统农业技术,也超出一般受众的知识范畴和理解能力。因此,对于现代农业科技成果的报道不像传统农业技术那样容易说清楚,仅介绍研究成果本身还不够,至少要回答清楚三个问题――“为什么立项研究?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将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第一个问题就是要交代研究的背景或来龙去脉,帮助受众理解和消化有关内容;第二个问题就是要点明具体的研究成果,并且是最重要的成果,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将所有成果堆砌在一起;第三个问题就是阐述该成果的重大意义与应用价值以及对今后研究的影响。

以《农民日报》对“麻育秧膜”的报道[2]为例,开篇先声夺人,吸引读者注意,“这可不是一种简单的地膜,它叫麻育秧膜。只要把它垫在我们水稻育秧盘里,不但能保护秧苗,还能保证机插不散秧,特别方便”。然后围绕回答上述三个问题展开。为什么立项研究?“在传统的育秧环节中,一直存在着秧苗根系不牢、容易散秧、取秧运秧不便、漏插率高等问题。有时,农民们已经准备好了插秧机,可由于育秧盘不给力,散秧多,只能临时又改用人工插秧。这也成为了制约水稻机插技术应用的瓶颈问题”。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利用麻等植物纤维研制出环保型麻地膜,同时进一步改变配方和工艺,研制出适宜育秧育草的麻纤维育苗基布”,“属于国内外首创”,“获得了国家发明专利”。将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麻育秧膜的使用,不但能有效固定秧苗,利于机插秧早插早发高产;同时,育成的秧苗根系发达、白根多、整齐健壮,即使是下雨天也可机插,易取秧、运输和装秧,省工节本。更为重要的是,麻育秧膜的使用,保证了插秧机在插秧时易分秧,对秧苗的伤害更轻,漏插的秧苗更少,插秧后返青快,能显著提高水稻机插效率和质量”。看完这三个问题的回答,对“麻育秧膜”是何物就大致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了。

2 结合当前社会热点和大众关心的话题

将科技成果与当前社会热点或大众关心的话题联系起来进行报道,可提升成果传播的效果。这也是新闻宣传工作所要求的“三贴近”原则的体现。很多农业科技成果表面上与社会热点或大众关心的话题并无关联,但实际上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关键是慧眼识“珠”,找出这种关联性,并以此为切入点对成果进行报道。

以《农民日报》对“酵母源葡萄糖耐量因子(GTF)”的报道[3]为例,原题为“加工所‘GTF的结构解析与功能评价项目’荣获2012年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一般受众从题中看不懂“GTF”为何物,也看不出“GTF”与自己有何关系。但文中提到“‘GTF’可作为糖尿病的辅助治疗制剂和糖尿病人的保健食品”。因此,《农民日报》在报道时将获奖成果与大众普遍关注的糖尿病联系起来,取题为“中国农科院科研成果造福糖尿病患者”,并紧紧围绕该话题展开报道,引起了糖尿病患者的关注。

3 注重从学术论文和会议中挖掘

学术论文是科研成果或进展的一种常见形式,尤其是发表在国际知名刊物上的高水平论文往往就是重大科研进展的展示。因此,学术论文本身就具有新闻性,其中包含着“为什么立项研究?取得什么突出成果?将会发挥了哪些重要作用?”等三个问题的答案,只要稍作通俗转换,就可编写出高质量的科技新闻稿。目前,国内对发表在《自然(Nature)》、《科学(Science)》及子刊等国际顶尖杂志上的论文进行新闻报道较为重视,对其他高影响因子SCI论文的新闻报道相对弱化。这里需要提及注意的是,由于国内与国外存在时差,对在国外杂志上发表的论文要搞清楚对应国内的时间,提前准备好新闻稿,并与杂志出版时间同步发稿,保证新闻报道的时效性。以《科技日报》对在《科学》杂志发表有关“H7N9流感病毒传播机制”论文的报道[4]为例,由于当年我国内地多地出现人感染H7N9病例,引起高度关注,其中该病毒能否在人际间传播是焦点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的研究成果自然也会引起公众的极大关注。相关科研人员与《科技日报》等国内重要媒体记者密切沟通,在前一天精心准备新闻稿件,几乎与同时见报,并且刊登在头版报眼等重要版面位置,取得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学术会议是相关领域科技专家汇聚一起,围绕某一主题进行研讨的一个学术平台,不仅有科研进展的报告,而且有科技发展的建议,蕴藏着很多科技新闻,但报道时不可能面面俱到,需要捕捉受众关注的问题,提炼核心内容,突出其中具有重要新闻价值的亮点。以《光明日报》对“第五届全国蔬菜规模化高效育苗技术经验交流会”的报道[5]为例,会议内容很丰富,既有技术交流与成果展示,又有产业分析与发展建议,《光明日报》报道时聚焦蔬菜育苗产业的制约因素,阐述了这一产业面临的三大问题,并提出我国蔬菜育苗技术亟待创新的重点,为行业受众尤其是科技人员提供了重要信息。

4 把握农业科技新闻报道的节点

农业科研具有明显的周期性与不确定性,但作为农业科研项目又有明确的阶段性任务,因此要全过程跟踪科研项目的研究进程,并利用阶段性项目推进会、进展汇报会、国内外相关领域研讨会等机会不失时机地报道科研项目的重大进展。同时,在报道时要有所选择,可能细数成果不少,但不必一一点到,应突出其中一项重要进展,并说深说透,否则会给人“零零散散”和“平平淡淡”的感觉,印象不深。以《中国科学报》对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重大突发性自然灾害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与应用”实施一年来进展的报道[6]为例,该项目在2012年启动,2013年召开项目推进会,会上6个课题研究团队分别汇报了项目实施一年来的进展,合计大大小小的成果多达数十个。但《中国科学报》仅选择了其中一项相对成熟和重要的成果――“全国突发灾害数据库初步建成”作为主题展开报道,给人以“眼前一亮”的感觉。

此外,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开展农业科技成果的报道,结合春耕、三夏、三秋等重要农时季节更有针对性,传播效果也会更好。以《新华社》对“水稻钵苗机插新技术”的报道[7]为例,该技术据称是水稻生产技术的一次更新换代,已在水稻产区大面积推广应用。该科研团队利用5月份东北水稻育秧季节,在黑龙江垦区组织召开水稻钵苗机插技术现场观摩会,邀请《新华社》等媒体观摩报道,介绍该技术的优势及应用前景,让人感到很接地气。

5 融科学性、通俗性与艺术性于一体

篇(9)

1.园区简介

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是省级农业科技园,位于四川省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距内江城区12公里,规划面积1万亩,总投资1.74亿元,将通过3年建成年产值达3亿元以上。该园以新闻巨子范长江故居所在的赵家坝为核心,总体设计分为:“一馆一廊、两街一市、板块(一馆:范长江纪念馆;一廊:长江文化长廊;两街:长江街和商贸街;一市:农产品集散市场;板块:特种水产、设施蔬菜、彩色农业、林果示范、花卉苗木、湿地农业、观光旅游、加工与居民集居)”。园区是集旅游、观光、休闲、农商贸、产业发展于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示范园。

2.园区规划背景条件

2.1 政策指导、实地谋划

按照2009年省委、省政府21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带动全区农民工创业园区建设,由我区农劳办考核和申报,经内江市劳务开发暨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并于2010年7月8日认定(即内农劳领发[2010]06号文件),命名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为“内江市农民工创业园”称号。园区是我区积极贯彻上级文件精神,实施失业返乡农民工创业扶持政策的一次成功尝试。

园区在传统农业基础上,根据川中优势来谋划产业,将名人故居建设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打造一个“既有纪念性、又有地标性和科技示范性”的现代化农业生态观光园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2 农业示范园建设与红色旅游的互动整合

田家镇是以农业经济发展的中等镇,还是新闻巨子范长江的故居,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意义。面对成渝经济区、川南经济区建设这难得的历史发展机遇,内江改变传统观念和创新机制,将名人效应、红色旅游与生态观光农业相结合进行开发,既能避免单纯开发名人故居和单纯建设农业园区存在的内容单一、形式不新的弊端,又能通过扩大载体。独辟蹊径实行“文农联姻”,大打“长江牌”,以此扩大东兴区的对外影响力和促进东兴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2.3 规划起点高、规模大

园区的总体设计分为“一馆一廊、两街一市、板块”,把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打造成具有丘陵地区特点的现代特色农业的亮点、增长点。园区以田家镇8个村、5个坝为中心;以无公害大棚蔬菜规模种植、苗木繁殖和名特优水产养殖及种苗生产为主导产业;以范长江故居为载体的文化资源作为红色观光旅游的主要内容。项目基础设施规范化,田网、路网、水网、电网“四网”配套;生产过程标准化,通过专合组织、合作社等组织连农户建基地,实现规模化生产和农产品销售现代化。

2.4 完善的镇政府信息公开网

内江市东兴区田家镇政府信息网开设了“单位简介、政务公开、政策法规、领导分工、信息动态、办事指南、图片新闻、便民服务”八个板块,涉及农村党的建设、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农村社会稳定、精神文明建设和农村教育等诸多方面,与“三农”问题息息相关,有利于建立一条多途径、广覆盖、全方位送科技信息下乡、进村、入户的新途径,为新农村建设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有利于满足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对科技信息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提高科技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2.5 寻求科研合作,修复范长江故居

园区与省农科院、四川农业大学建立技术合作关系,依托专家教授、区乡农业科技专家和技术人员,推广种养殖优良品种,推行标准化生产,提升园区农产品的科技含量,充分展示现代农业的新技术、新品种,避免低水平运行,真正将示范区建成辐射带动全市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和农民增收的示范窗口。

范长江故居修复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故居保持了旧有风貌,并对周边环境进行了设计。故居修复和周边环境打造按照红色旅游景点景区建设规划,做到规划新、环境美,将之建设成为集旅游、纪念、参观于一体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为有新闻理想的人们提供了一个“朝圣”的地方。

3.园区建设成效

3.1 基础设施建设取得较大成绩

建成三元村、正子村生产便道10千米、机耕道2千米;新建港湾式停车站1个;狮子村通村公路资金全部到位,目前正在建设中。全年新建山坪塘139口、河堰1处、郭家坝二级堤灌站80千瓦,整治垮塌渠沟260米,渠道掏瘀10000米,建成田间自流管网4千米,改善了全镇农业用水条件,成功实施了羊寺沟病危水库泄洪渡汛。新建农村户用沼气池255口,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产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增强了经济发展后劲。

3.2 城乡统筹效果明显

由于历史和体制的原因,田家镇城乡发展不均衡的问题比较突出,特别是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差距较大。近年来,经济和社会事业均取得了长足发展,尤其是在城镇开发、重点项目建设、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在新农村建设方面,大力改善了农村基础设施。先后实现了村村通油路,村村通广播,村村通有线电视及农村远程教育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在社会保障方面,我镇推行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合作医疗、农村规范化卫生室、优化教育资源等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统筹城乡发展奠定了一定基础。 转贴于

3.3 发展现代农业,增加农民收入

镇政府结合实际,科学规划,将正子村赵家坝作为农业示范园区的核心区。该区域目前已入住农业示范园、范长江故居修缮和新农村建设三大项目。园区内已有蔬菜种植大户(10亩以上)59户,种植面积1458亩,水产养殖290亩;园区内范长江故居修缮工程现已完成房屋赔偿、道路建设等各项前期工作,房屋修缮工程已接近尾声;新村五改建设已完成92户,已规划建设新农村风貌改造工程18户,村办工程已相继完工。

3.4 对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支撑作用

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的建设整合了资源,把很多分散、零星的项目资金进行了重新配置,集中力量办大事,建一块成一块,建一片成一片,拉动了一方农民增收致富;实现了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材料、新农机在园区的充分应用,充分体现了现代元素,为东兴区的新农村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效益;实现了规模化生产,在规模化的基础上带动标准化生产,进而实现品牌化;创新了经营机制,通过大流转、小业主等模式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

4.园区发展战略构想

4.1 加快发展农村教育

园区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必须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一是坚持九年义务教育,依法保障农民受教育的权利,防止中小学生辍学,成为新的文盲;二是努力办好技术教育,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和推广先进技术,特别是把园区科技示范户、专业大户作为农业技术培训的重点,把农民技术教育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职责来抓;三是区内广播、电视等舆论宣传部门要面向农民和经营户,多宣传科学文化、科学致富的新知识、新经验;四是加快园区社会保障改革的步伐,发展卫生事业,改善医疗条件,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

4.2 做好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研发工作

通过技术创新来达到农产品创新以占领扩大市场份额并最终满足园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需要。据统计,国内农产品创新成功率仅在10%以下,其中技术因素是影响产品创新的重要因素,成功的技术创新是川中丘区长江现代农业示范园产品创新与研发前提和关键,做到技术创新、产品创新与产品研发工作三位一体,从而在发展农业产业和观光旅游业的基础上带动二、三产业的发展。

4.3 协调人口与资源的关系,优化人力资源与土地的组合

园区要充分开发丰富的人力资源,还要合理利用现有的自然资源,从而协调两者的矛盾。将劳动力从耕地领域转向非耕地领域,一部分在园区就地转化,大力发展多种经营,从事农业产前和产后服务,以及进一步投放到改土、造林、筑路等农业基本建设项目上去;另一部分引导转向第二、三产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对园区土地资源的利用,要通过深度开发和广度开发,挖掘其生产潜力,并且应注意合理保护,建立资源节约型生产体系,着眼于可持续发展。

4.4 发展现代农业,建立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篇(10)

我国对农业科技园的探讨始于20世纪80年代,1994年提出农业科技园建设,到1996年才开始发展,至1999年后全国开始进入建设农业科技园的高峰。目前,我国共有国家级农业科技园65个,分别是2001年8月第1批认定的21个国家农业科技园、2004年4月认定的第2批15个国家农业科技园、2010年12月认定的第3批国家农业科技园27个,另外,还有2010年3月有公布确定沈阳辉山农业科技园和江西井冈山农业科技园为国家级农业科技园。目前,全国县级以上的地方农业科技园已达六千多个,园区的类型也呈现多样化,有政府主导、科研院校主导、企业主导、国际或者地区之间的合作以及其他类型的农业科技园。 

我国农业科技园的概念是在1994年提出的,从无到有,至今虽只经历了18a的发展历程,但农业科技园的学会组织、发展模式、类型、理论等各方面不断深入,发展迅速,如:成立了中国农学会农业科技园区分会,已举办过11届中国农业园区论坛等,出版了《中国农业科技园区持续发展》和《农业科技园区规划理论与实践》等众多的相关专题论文集。现阶段有关农业园区规划的法规有:《农业科技园区指南》、《农业科技园区管理办法》、《“十一五“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纲要》、《农业部关于创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的意见》等,以及各省、市、县的农业科技园均有相关的法规和政策,但目前还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关于全国农业科技园区通用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规范体系,致使各地的农业科技园发展导向模糊,各农业科技园良莠不齐,但总的方向仍然保持快速向前发展。 

2 中国农业科技园的历史沿革 

如同其他任何事物一样,都要经历从萌芽到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只有经历了曲折漫长的成长,才能不断的完善。本文把农业科技园发展历程和前人研究的资料进行综合整理,从科技史的角度展开研究,针对农业科技园史进行梳理,把农业科技园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进行研究,力求呈现中国农业科技园清晰的变革过程。 

2.1 农业科技园萌芽(20世纪80年代~1992年农业产业化的提出) 

农业科技园萌芽时期是20世纪80年代到农业产业化的提出。长期以来,中国农业一直是传统型农业。改革开放后,随着农业体制和结构的调整,人们的认识也进入质的深化,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号召下,农业与科技的相联性变得更为紧密,农业技术与农业科技大步的走入普通农民的视野,探讨如何推动发展生产力是这个时期的主旋律。与此同时,改革开放让更多的人接触到外面世界的信息,同一时期这个阶段,美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都完全实行了农业机械化和规模化,生产方式也逐步由粗放型转化到集约型,其农业生产特点和效益有较之明显的优势。 

我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要实现农业现代化,这是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的过程和手段,最主要的就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生产力,但是如何突破呢?人们已经意识到应该实行农业科技变革。农业科技变革是一个求变的过程,是呈隐性的,人们开始大量的把产前、产中、产后各种整体与部分相结合,只是当时无法清晰的表达出这个概念,这一时期一直持续到农业产业化的提出。 

2.2 农业科技园的发端 

农业科技园的发端是以农业专业化、产业化经营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农业产业化诞生于1992~1993年,是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的时期。农业产业化经营是一种新的生产经营方式,主题是探讨如何形成规模和提高产量。 

20世纪80年代末新加坡首先明确提出了农业科技园这个新概念,新理论需要一个时间检验的过程,直到新加坡农业科技园成功得到肯定时,很多国家开始效仿设立农业科技园区的做法。中国此时正是全国农业产业化的运作期,各地都开始运行农业产业化,打造产前、产中、产后一体化经营特色。国内对农业科技园探讨还只停留在与农业产业化进行对比,以及对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园进行研究,如:发表最早的农业科技园的论文是1992年刊登在《东南亚研究》期刊上的《新加坡的农业科技园》一文,中国农业科技园区正是基于此而开始发端。 

2.3 农业科技园的兴起 

农业科技园兴起阶段为1994~1999年,这时期农业科技园的建设还处于摸索阶段。 

随着科技的进步,利用科技成果围绕农业产业化进行发展成为必然趋势,在农业现代化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了现代农业概念,即:利用生物学、信息技术等高科技运用到农业产业化生产当中。当然这一期间的类型是以政府主导为主,科研院校参与为辅。因为在建立农业科技园的时候,选择的是高投入、高技术的项目,同时需要配置相应的技术和管理人员,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这一时期农业科技园主要是以引进国外技术为主。1993年北京建立的以展示以色列设施农业和节水技术为主体的示范农场,1994年上海建立的引进荷兰技术进行工厂化生产的上海孙桥现代农业开发区[2]。值得注意的是,烟台、南京、上海、广州等一些城市也都相续开始在做农业科技园的实践尝试,虽然规模和动作比较小,还处于兴起阶段,但这一举动直接推动了我国农业科技园区的建设。

       2.4 由点到面发展 

农业科技园兴起后实践的直接后果,即经济效益导致了对农业科技园的发展由点到面全面铺开,这一阶段为2000~2011年。据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联合管理办公室统计,2002~2008年间,试点的36个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就自主开发科技项目2331个,引进农业新技术3870项,实现年产值959.92亿元[3]。 

这一时期各种农业科技园如雨后春笋般的涌现。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2年,全国各级各类农业科技园已达六千多个。从类型上来看,由兴起的政府主导单一模式发展为以企业型主导园区、科研院校主导或参与的综合农业科技园等各种类型。从功能上看,从示范功能发展出培训功能、科研功能、示范功能、推广功能以及公司与农户形成基地的“龙头”功能。当然,还可以从经营方式、立项类型、生态类型等各种角度进行划分。总之,不管如何划分,农业科技园区的发展蓬勃向上,有力地推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农民的增收起着显著的作用。 

2.5 农业科技园现今状况 

农业科技园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初步形成了多形式、多层次、多功能的示范园区,包括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企业和民营农业科技园区、都市现代农业科技园区、工厂化高效科技园区、生态农业园[4]。农业科技园有效辐射带动了农业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及农业产业化,使大家认识到科技支撑现代农业发展是农业科技园的必然选择。 

企业—生产—科研三者高度结合,相互依赖的程度加深,但农业科技园只是一个平台,与国外对比,还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存在的问题就是管理体制和政策及科技人员三者之间的协调关系,人的因素决定着农业科技园的发展之路,目前急需突破现有的理论框架,加深农业科技园的认识,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把外延和学科交叉结合进行彻底研究应用,才能最大限度的挖掘生产潜力,所以现今阶段依然处于成熟完善阶段。 

3 中国农业科技园的未来发展 

农业科技园自萌芽、发端、兴起、发展,这一切悄然的转变,它的历史进程与人们的认识和政府的重视程度紧密相联。从事物发展的关键主体来看,人的因素至关重要。为农业科技园源源不断地输入人力资源,才能保证农业科技园日益发展壮大,更好地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由此,培养适应农业科技园区发展的相关人才就成了必然。目前,国家研究生教育逐步加大专业硕士人才培养的力度就在此方面迈出了可喜的一步,特别是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培养,不仅学制缩短至两年,而且更加注重与生产实际的结合,这无疑为农业科技园的发展储备了潜在的人力资源。农业科技园建设逐步走向常态化和高端化的发展趋势,对农业科技人才的需求不断增长,一方面可以促进涉及农业科技人才培养的相关学科的发展,另一方面农业推广专业硕士的培养正迎合了农业科技园发展的需求,二者一拍即合,具有很大的合作潜力。我们相信,在不远的将来,二者密切合作,定能开拓更为广阔的互惠双赢空间。 

参考文献 

[] 王朝全.从农业技术的物品特性论农业科技园的制度逻辑[J].中国科技论坛,2003(2):67-70. 

上一篇: 体育教育专业论文 下一篇: 高中政治教学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