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技术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7:0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融合技术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融合技术论文

篇(1)

数字技术的出现对于媒介生态的改变是明显且巨大的;而且这项传播革命仍然在迅速地推进与演化之中。面对数字技术的重大冲击与快速扩展,既有媒介的经营势必遭受重大的挑战。如何力挽狂澜,自然是媒介经营者必须积极面对的课题。媒介融合就是这种时空背景下的产物;强调的是透过不同的方式进行跨媒体的资源整合,以强化现有媒介的生存与竞争能力。这方面的思考与研究近年来成为媒介经营的研究重点。

然而,不论以哪种方式进行融合,其主要诉求仍然在于资源效率的提升;(AndrewNachison,2001)而没有对市场结构的变化,作出太多的探索与因应。这样的取向是危险的,因为当市场结构与市场边界都已经改变或重划的时候,不根据现况进行策略调整,就直观地将解决方案设定为资源效益的提升与费用的节省之上,就很可能会因为策略的偏差而陷入资源虚掷的窘境。因此,对于市场结构的探索,及进行经营策略的修订,应该是比资源整合更为优先的议题。据此,媒介经营的探索应该以市场的改变为观察基础,以企业竞争力的提升为策略修改的方向,然后透过媒介融合作为绩效提升的手段,才能真正为媒介经营效益的提升作出实质的贡献。

从这个角度思索,在思索如何进行媒介融合之前,针对未来媒介经营的探索至少应该包含下列层面:(一)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二)竞争层面与竞争对手的变化,(三)媒介经营战略的思考,(四)主要策略行动的建议。

一、数字技术带来的变化

回顾媒介发展的历史,不难发现媒介产业的结构变化,多与传播科技的重大发明关系密切。具体言之,没有印刷术(Printing)的成熟,纸质媒介就无从产生;没有菲林(Film)的问世,电影工业就无从发轫;没有模拟(Analog)技术的发明,广播与电视就无法成为现实。当然没有数字技术(Digital)的诞生,互联网也就无从着床与成长。(让•诺埃尔,2007)不过,值得注意的是数字技术发明之前,每次传播科技的变革虽然都会改变媒介生态,并且重新划分媒介市场,但是这些传播技术各有其局限性,因此新生媒介无法完全取代既有媒介。正因为这样,互联网出现之前,媒介产业的竞争基本上是同类媒介之间的捉对厮杀;即报纸与报纸竞争,广播与广播互比苗头,电视与电视相互比拼。

这种因为技术壁垒而形成的市场区隔与竞争态势,在数字技术发明之后,至少在理论上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主要原因是:

1、数字技术能够将各种类型的传播信息转化成为统一的数字格式加以储存与传送(文字、图片、影像、声音),并且可以在同一接口上,还原为原本的信息格式,同时呈现给信息受众;并且这种数字格式的信息可以长久保存于互联网和数据库之中,供全球网民随时主动取阅、复制、收藏与转发。

2、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个人计算机系统,让长期以来处于被动的信息受众,具备了主动发送信息的能力。这种转变让长久以来,以专业人士为范围的媒介竞争发生了改变。更具体说,在茫茫网海中的任何一个网民,都有可能因为散发了吸引受众的信息,而迅速地成为广受欢迎的信息来源,并且可能因此名利双收。

3、数字技术带来的设备变革,让信息传递几乎不用成本。尽管互联网的建设与维持费用十分惊人,但是这笔费用却是由网络平台的经营者与全球网民共同分担,因此任何信息的产制者都能够以几乎不花成本的方式进行信息传递。特别是互联网提供的免费电子邮件功能,更是让任何类型的信息产制者(包含:专业与业余,持续性与间歇性)都可以随时主动出击。(戴维•史陶,2004)这种改变打破了进入媒介产业的财务门坎,让任何人都可以在互联网上,建构自己的媒介组织和受众社群,因而对现有的各种专业性媒介造成了巨大的营运威胁。

4、数字技术带来的信息爆炸,让专业性媒介的重要性日益下降。专业性媒介是透过信息产制与递送来赚取利润的事业单位。为了创造信息的价值,专业媒介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来搜集、撰写与编制各种信息成为商品。但是,不论组织规模再大,资源再丰沛,都无法与广大、匿名且充满各种不同专业技能的网民相比,尤其网民并不是固定的职业,而是各种社会专业人士的另一种身份。(翟本端,2001)尤有甚者,网民并不依靠产制与散播信息为生,且没有必须产制信息的义务,因此往往是在信息与他们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极度相关的状况下,才会主动出击。尽管这种信息产制与发送方式在组织性与时效性上,仍难与专业媒业媲美,但是在信息的专业性上,有时比专业媒介所涵盖的层面更广,更深入,也更精确。

透过上述对于数字技术的研析,可以发现数字技术的发明是对传播设备,信息产制技术、信息发送方式及媒介经营环境等层面,所同时发动的一场根本性的传播革命;而这场革命牵动的层面不只是媒介组织的内部变革,而是对媒介组织的存在方式所展开的一场严峻挑战。

二、竞争层面与竞争对手的变化

虽然媒介在社会体系中,被赋予了许多不同的角色,但是纯就经营层面而言,媒介与其他产业相同,无法规避财务压力的制约,因此开发与维持资金流的顺畅自然是研究媒介经营的首要议题。从营销的角度来看,任何产品如果可以为组织带来金流,就表示这项产品的质量、功能与价值被市场所接受。相对于此,则表示不具备市场价值。(查尔斯史,2003)再从投资的角度来看,如果商品带入的交易金额大于投入的资本,就表示有效投资。相对于此,则代表无效投资。在有效投资的状况下,即使资源的使用较为浪费,充其量也只是收益的衰减而已。但是,在无效投资的状况下,则无论资源被多么有效的整合与运用,也会因为没有市场,而产生不了任何收益。(刘凤鸣,2005)

现实的状况当然比这个简单的陈述复杂的多,因为同类商品的供货商有许多,因此只有具备竞争力的厂商,才能因为获得市场的支持而存续与发展;至于不具备价格、功能、品牌或质量优势的供货商,即便市场存在,也难免被淘汰的命运。这样的逻辑固然更为周延,但是却没有将环境的变化纳入考虑。在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市场不断地被消灭与重生;市场的边界也不断地被争夺与重划,因此以既有产业边界内的对手为竞争对象的思维已经不敷使用。事实上,现代科技的发展结果常常是创造一些新兴产业的同时,也造成一些产业的衰败。对于新兴产业而言,规模再小也是生机无穷;但是就衰败产业而言,则常常是大鲸鱼跟小虾米一起灭亡。(金伟灿,莫伯尼,2005)

为了提升竞争力的分析高度,竞争力大师麦可•波特(MichaelPorter)建构了著名的五力分析模型。(麦可•波特,1998)他认为企业不但需要注意既有的竞争对手(existingcompetitors),更不可以忽略潜在进入者(potentialentrants)、替代者(substitutes)、供货商(suppliers)和买主(buyers)的影响力。从麦可.波特的理论,可以很容易理解录音机、八厘米摄影机、录放机为何迅速消失。用相同的理论架构来分析媒介产业,也可以清楚地理解为何当互联网用户急遽上升的时候,各种既有媒介的经营会压力日重。

在五力分析模型的架构之上,波特进一步为企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三种通用策略,分别是:全面成本领导策略(overallcostleadership)、差异化策略(differentiation)与焦点集中策略(focus)。全面成本领导策略的重点就是追求最低成本的策略。这个策略的核心与媒介融合的要义基本相同,都是透过资源整合与效益扩张的方式,来降低成本与提升企业的竞争能力。不过,全面成本领导策略往往是企业在遭遇市场滑落或是激烈的价格竞争时,才会实行的策略。差异化策略的重点在于利用各种方式,让消费者感觉到产品与众不同,因为无法接受替代品而对企业产生忠诚度,进而使得竞争力能够提升。对于注重品牌策略的企业来说,差异化策略是他们的策略核心;其要意是透过展现各种层面(质量、功能、质感、知名度)的不同与卓越,来规避价格竞争的压力。从营销的角度来看,这个策略就是透过强化产品的附加价值来强化企业竞争力的策略思维。(菲立普•科特勒,1993)焦点集中策略则是针对中小企业或者是遭逢重大市场变革的大型企业所设计的策略,其核心概念是透过锁定特定目标或自己的核心专长来提供服务或产品,以降低风险及增加效益。例如:当全球争相进入庞大的计算器市场时,英特尔选择焦点集中策略,集中资源成为全球中央处理器的龙头。(提姆,1998)

根据波特提供的三种策略来分析媒介经营,可以发现媒介融合的取向,其实就是全面成本领导策略的延伸。这种策略取向固然表面上对于以大众市场为目标的媒介产业十分合适,但是却没有对产品的差异化与市场结构的变化做出太多的思考。事实上,从产品差异化的角度来看,媒介经营如果能够创造出差异化,是可以掌握市场,产生经济效益的。例如:在互联网已经大行其道的时候,苹果日报于2003年在台湾开始发行。透过独特的编辑政策与版面设计,立即获得广大的市场占有率。虽然对于苹果日报的批评始终不断,但是丰沛的收入却不得不让其他媒介眼红。同样地,当各家有线电视流血厮杀,竞逐日渐萎缩的广告收入时,HBO大胆放弃广告市场,首创“全天候,无广告”的电影滚动播映模式;结果大受欢迎,成为最成功且收费最贵的电影有线频道。(彭吉象,2006)

相对于此,许多历史悠久的媒介,却因为抱残守缺,一成不变,而必须面对江河日下的营收与负债累累的压力。例如:号称历史最悠久的瑞典报纸——《邮政与国内新闻报》(PostochInrikesTidiningar)(北方网,2006),具有九十年历史的美国威斯康星州首府麦迪逊的晚报——《首都时报》(CapitalTimes)(北方网,2008),具有七十几年历史的中国党报——《中央日报》(南方周末,2006)都纷纷停止印刷版的发行,只保留了网络版的持续发行。与甫上报架、即被横扫一空的Vogue时尚杂志和壹周刊相比,这些报业老兵必定为自己的无力回天而潸然泪下。更可悲的是当这些老牌媒体的香消玉殒根本无法引起关注与同情。例如:《纽约时报》的发行人沙兹伯格接受以色列《国土》报访问时说:“《纽约时报》正处转型期,转型之旅的终点就是停止印刷纸张形式的《纽约时报》。”他说:“我真的不知道(印刷版的)《纽约时报》会不会在5年内停掉,但你知道吗?我根本不在乎(这件事)。”(中国评论新闻网,2007)

再就焦点集中策略的角度来看,也可以发现过去媒介以匿名大众为目标顾客的“大市场理论”已经逐渐失效。反而是那些针对某些族群的特殊需求,或是以满足社会大众某方面兴趣为目标的媒介能够屹立不摇。例如:英国的太阳报就是以追逐名人的私生活为主要诉求的报纸。尽管该报强调的“狗仔文化”饱受各方抨击,但是营收的不断扶摇直上也是不争的事实。(郑保国,2004)此外,在加拿大率先推出新闻播报之后,英国、美国、日本都认为市场潜力广大,而纷纷起而效尤。(北方网,2006)当然,这并不是说所有的媒介都必须放弃立场,走回“黄色新闻”的老路,但是却点出了未来媒介的经营不能只专注于信息的产制与发送而已,而是必须同时与社会大众的某种需求相结合。

三、媒介经营战略的思考

这是个快速变动的世界,几乎没有任何组织可以永远屹立不摇。除了奇异和国际事务机器等极少数的企业之外,过去许多名闻遐迩的国际级企业,例如:迪吉多计算机(彼得•圣吉,1994)、王安计算机(陈中兴,2007)等,现在都已经积弱不振了。造成这些企业衰败的原因不是资金、技术和品牌,而是忽略市场的策略失误。媒介经营也是一样。根据市场所进行的策略思考往往是决定兴衰的关键。如果迪吉多计算机的创办人兼总裁欧森(KenOlson)不要武断地认为全世界只需要五台超级计算机;如果王安计算机不要乎视随机存取内存的市场前景,今天全球计算机市场的状况不会如此。同样地,如果媒介经营者忽略互联网的优势,或者是找不出因应的对策,那么就很可能被市场淘汰。

蓝海战略就是在这种思维下被建构出来的。金伟灿和莫尼伯(Kim,W.Chan&MauborgneRenee)认为,在既有疆界里的竞争,势必因为同构型过高,而让产品与服务失去特殊性,于是造成价格竞争,利润降低,最后厂商彼此厮杀,血流成河,让整个市场成为“红海”一片。败者固然退出市场,胜者也元气大伤。因此,他们建议跳脱既有思维,藉由重划市场边界的作法,找出新的需求,才能让自己摆脱竞争,悠游在清凉的“蓝海”之中。他们并举出太阳马戏团、星巴克咖啡、西南航空、黄尾袋鼠葡萄酒、四季饭店等快速窜升的企业为例子,来印证他们的理论。质言之,蓝海战略的核心概念就是主动重新划分市场边界;而不是等待市场的改变。同时,由于市场边界的改变,竞争对手与竞争方式也都会连带的改变。因此,蓝海策略可以说是藉由改变游戏规则,来赢得市场优势的策略。

这个道理对于媒介产业来说也是一样的。现在,既有媒介的主要竞争者绝对不是同业,而是互联网的经营者与骨干线路的提供者。先以报纸来说,当报业拼命降低售价与广告费的同时,互联网却是免费提供各种信息,而且速度更快,取得更方便,也可以复制与储存。再以电视来说,当电视台仍在拼命拉广告的时候,有线电视与互联网则是以抽成分红的方式,对观众进行直接销售,向厂商展现具体效益。广播电台的情形也好不到哪去,在网络广播提供的频道中,听众可以收听到几乎全球各个电台的播音。电影的情形更是让人担忧,除了网上免费下载之外,骨干线路的提供者也已经积极朝向随选电视(VideoonDemand,VOD)的方向迈进,观众可以透过以个别节目付费的方式,在自己方便的时间观赏电影与电视节目。(彭群弼,2008)与此同时,手机也不甘寂寞,除了可以接收手机报,收听广播,下载歌曲,玩电动游戏之外,3G技术的逐渐成熟势必会与随选电视结合,对电视台的营运造成影响。(布兰登博格,2004)

根据墨尔(Moore)的创意扩散曲线图,可以知道任何新的创意与技术,在开展初期都只有少数的“创新者”会接受与使用;随着技术的成熟,“早期接受者”将成为市场扩张的基础,其后“早期主力消费者”及“后期主力消费者”会带动市场的移动,让新的创意与技术成为市场主流。不过,墨尔的研究也指出不管市场是否已经移转,总是还有部分的“后知后觉者”,很少使用或拒绝使用新的创意与技术。(SethGodin,2003)从这个角度来看,既有媒体仍然能够持续存在的原因,应该是新创意与新科技的发展与扩散过程仍然没有完成。但是,随着创意与技术的日渐成熟,既有媒介的市场虽然不会完全消失,但是势必大幅度萎缩。因此,执着于既有疆域的竞争策略,应该是无法振衰起敝的。

四、主要策略行动的建议

美国有句名言:“如果打不过他,就加入他。”(Ifyoucannotbeatthem,jointhem.)今天,虽然以互联网与手机为主角的新媒体仍然在蜕变与成长之中,但是对于既有媒体的市场瓜分已经开始。媒介经营者应该积极思考的是如何因势利导,而不是奋力抵抗。根据蓝海策略的理念,创新的概念不是将现有的产品与服务完全扬弃,而是根据未来市场的环境,找出自己的核心优势,然后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市场边界的移转。从这个理论来看,根据既有媒介的主要优势与劣势,可以归纳下列几个主要的策略行动如下:

1、信息搜集:既有媒介多是专业型的组织,信息采集的方式是系统化与组织化的。不过,再大的组织都无法将信息搜集的触角伸到每个角落,因此在信息的搜集能力上,是很难与广大如海的网民相抗衡的。但是,作为专业性的组织,既有媒介的工作者的确比缺乏专业素养的网民,在专业性及接近重大事件的方面享有优势。因此,既有媒介应该集中资源在网民无法接近的信息来源,挖掘有价值的信息,以提升自己的信息质量与社会公信力。至于,菲重要性的信息,可以参考西南航空的方式,(凯文•傅莱伯,贾姬•傅莱伯,1999)以“特约记者”或“义工”的方式,来降低运作成本及扩展信息的搜集面。

2、内容产制:既有媒介的工作者具有专业素养;而网民则具备巨大的信息搜集能力。将二者善加结合就是改变现有模式的作法。换言之,将网民提供的信息,加以查证后,再以专业手法改写与编辑,就能够以较低的成本,产制大量的信息。促使这种策略变革成功的关键在于采访力量与编辑力量的调整。

3、信息传递:固然“后知后觉者”仍然会坚守既有的传播管道,但是以互联网与手机为骨干的新媒体正在迅速扩张。由于新媒体的“平台”特性,各种传播管道(文字、图像、影像、声音)都会被整合,既有媒介在传播管道上,可谓疲态渐露。面对这种颓势,既有媒介如果仍然苦思待变,似乎不是明智之举。相对于此,从“竞争”思维转化为“竞合”思维,(布兰登博格,2004)应该才是较为可行的方式。借用麦可波特的产业链理论,既有媒介可以思考缩减过去从信息采集、信息产制、信息配送的一条龙作法,将自己定位为专业的信息产制者,与新媒体的平台共荣共利,而不是壁垒分明,一决胜负。

4、信息纵深:长久以来,既有媒介传播的信息都有消逝性的缺憾。通常的状况下,报纸的信息存活只有一天;广播与电视当播送完毕,就难以回溯;电影只要下片,就只能等待下次上映。数字技术发明之后,这些障碍迅速消除,也为既有媒介创造出另一片天空。从长尾理论的角度来看,在广大的阅听人中,其实有许多对过去资料的需求被忽略。以Rhapsody网络唱片行为例,经过调查,他们在网络上专门销售那些销量很少的音乐。因为所有的音乐销售场所,都把注意力放在畅销歌曲的销售上,Rhapsody反而可以独占那些只有少数欣赏者的音乐市场。虽然每首音乐的销售量很少,但是这也正是他们能够以极低的价格取得音乐授权的筹码。透过庞大的音乐数据库,即便每首歌的购买者不多,但是加总起来,也可以创造极大的利润。(克里斯•安,2006)同样的道理,既有媒介长期以来累积的信息内容,可能正是一个未被发掘的宝库。透过与互联网结合,加上电子邮件、付费下载、RSS(ReallySimpleSyndication)订阅及大量客制化等功能,原本储藏在媒介数据室里的信息,都可以摇身一变成为产生价值的产品。

篇(2)

二、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

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是现代化通信技术的一个主要标志。在信息科学技术的研发过程中,计算机技术是最为常用的一种技术,这就使得计算机技术在持续进步的同时也推动了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从而为人类提供更加丰富、多样、质量更优的现代化通信服务。计算机技术与通信技术的融合发展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计算机通信技术

计算机技术的高速推进催生了一种新型的技术形式———计算机通信技术。作为通信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融合结晶,计算机通信技术的主要探索方向是多媒体通信与计算机通信网络这两种技术的研究。换而言之,计算机通信是指计算机条件下的通信技术,主要是通过计算机相互间或者计算机与打印机、终端等其他外部设备间所进行的各种数据信息之间的交换过程。计算机通信的目标是对数据进行二进制形式的表示,因此,从某种程度去分析,计算机通信也可以说是计算机数据化通信。信息的形式多种多样,包括图形、语音、电子表格、音乐、文件、文本等等。把这一系列信息转化成二进制表现形式的数据之后,就能够运用计算机实施通信了。

(二)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是当今科技发展的核心,现代化的信息技术范围特别广、内容也比较复杂。随着目前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其应用领域也愈来愈广泛。信息技术是所有计算机技术的主导与中心,计算机是将所有信息资源收集、整合与加工的过程。因此,从一定角度去看,计算机也是一个庞大的加工厂。一般所指的信息技术可以说是内涵极其丰富,只要和信息研发、收集、储存、输出、处理等相关的科学技术,都能称之为信息技术。当然,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也是巨大的,从实际调查结果显示,信息技术拉动经济提升的作用正在逐年增加。

(三)蓝牙技术

蓝牙技术是低成本、短距离、无线通信技术的代称。其能够在十几米范围内进行单点与多点的声音传递和无线数据传输,其所运行的数据宽带甚至能够达到1Mbps。蓝牙技术有两个主要部分构成,即蓝牙专门使用的IC与蓝牙通信技术的协议栈。当前社会生活中对蓝牙技术的应用主要是手机、汽车等行业与领域,而且随着这一技术的日臻完善与逐步发展,其用途与范围将会进一步拓展,影响力也将进一步加大。

篇(3)

这一名词的出现主要是伴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提高,而传统的技术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与人们生活的需要,为了包含更丰富的信息传达内容,它便随之产生。而今,“视觉传达设计”这一名词已被广泛采纳使用。它推动着当今时代步入了数字化和视图化的时代,使得信息得以平面化、形象化、直观化和视觉化,表现方式也由最初的平面转为三维乃至思维的图像形式,而且表达出的内容更是丰富多样,这样也同时带动着印刷行业和影视媒体领域的多媒体化发展。所以,在视觉设计教学中,突破传统的教学方式已势在必行。由于这门课程本身就是需要运用多媒体技术的,因此能够直观地将所要讲解的知识以视图的形式表现出来,使得学生在图像与声音以及动画等比较新颖的方式中轻松收获知识,这就对数字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能够提升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效率。

1.2优化了设计教学的模式

一个学生能否成才与教育模式的优劣息息相关。而互联网作为视觉传达设计新的交流平台,丰富的信息资源、互动的图文演绎以及高速度高效率的传播方式都推动着视觉传达设计的前进与发展。现在的教育方式大致采用:观念型、技能型和素质型三种方式,而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主要采取的便是“素质型”,主要是为了培养并提升设计的综合能力。这样对学生的要求也提高了,不仅需要他们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艺术上的修养,还需要跨领域的了解学科知识。采取多媒体教学的课堂,更能满足教师与学生教学与学习的需要与互动,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时间、空间以及地域的局限,能够引领学生自主性地去学习。

2多媒体技术在视觉传达设计教学中应用要点分析

2.1多媒体教学与教育理论应相吻合

在现今信息化日益发达的今天,教学追求的不仅是教育教学的现代化来提升教学质量,还有着学生个人的素质修养和综合能力的一个提升,这就需要教学设备的现代化与技术的信息化和现代化,以及教学观念和内容形式的及时更新从而与社会同步。当前的传达设计教学所要求的不仅是实用型的人才,同样也强调着创新,希望通过现代的这种教育理念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是学生能够在老师的引领指导下,开拓思路轻松学习,促进学生的持续性成长与个性化成长。

2.2多媒体教学中人文与科技应协调

发展数字化时代的出现,为我们传达信息提供了更方便更直观的信息阅读方式的同时,也让人们对数字化技术有着一种盲目地崇拜与向往。人们的交流方式正一步一步地变化着,计算机技术显得越来越权威,人们对人文价值的关怀显得越来越少。师生之间的关系开始变得淡漠、学生的道德观念道德意识越来越弱,重视技艺轻视道德艺术,更甚至对文化道德知识也产生了厌烦之类的情绪的问题。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传达技术知识的同时,更要兼顾人文教学,不能将学生培养成实用型的“机器”,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进行人性化教育,走向国际化的同时,还要兼顾着民族化。

篇(4)

关键词:多媒体,教学课件,分类,制作,

多媒体技术则是将计算机技术与通信传播技术融为一体,综合处理、传送和贮存多媒体信息的数字技术,多媒体课件将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计算机辅助教学的课件中,使课件内容表现形式更加多姿多彩。

1多媒体课件的分类

多媒体课件按组织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固定结构类型、生成型结构、智能性结构三类,根据进行教学活动的特点多媒体网络课件可分为:

(1)课堂演示型。应用于课堂教学中,其主要目的是揭示教学内容的内在规律,将抽象的教学内容用形象具体的动画等方式表现出来。

(2)学生自主学习型。在多媒体CAI网络教室环境下,学生利用学生工作站进行个别化自主学习。如目前流行网络课件多数就是这种类型。

(3)专业技能训练型。主要通过问题的形式来训练、强化学生某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4课外学生检索阅读型。学生在课余时间里,进行资料的检索或浏览,以获取信息,扩大知识面。如各种电子工具书、电子字典及各类图形、动画库等。

(5)教学游戏型。寓教于乐,通过游戏的形式,教会学生掌握学科的知识和能力,并引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

(6)模拟型。用计算机来模拟真实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现象。

2多媒体课件的跳转关系

课件常见的内容组织结构方式有:线形结构:学生顺序地接受信息;树状结构:学生沿着一个树状分支展开学习活动,该树状结构由教学内容的自然逻辑形成;网状结构:也就是超文本结构,学生在内容单元间自由航行,没有设置路径的结束;复合结构:学生可以在一定的范围内自由地航行,但同时受主流信息的线形引导和分层逻辑组织的影响。

线形结构组织信息的课件就像传统的教科书,是按单一的顺序编排的,阅读时顺序性强,灵活性差。多媒体采用非线形的网状组织结构,可以通过导航系统任意地跳转到某个单元内,也可以进行联想检索,更符合人类的认知规律。目前的课件多是以这种网状组织结构来组织信息的。

3多媒体课件制作要求

多媒体课件总体要求内容简洁明了、交互性好、具有良好的艺术表现形式。具体表现在:(1)布局要简洁明快、突出主题;(2)颜色的搭配要合理;(3)对象的逼真程度、科学性要高;(4)配音的选择要恰到好处;(5)根据课章内容需要适度运用动画;(6)内容的呈现适度直观根据学生的思维和教学内容的特点,留给学生一定的思维余地。

4多媒体课件开发的制作流程

多媒体课件是多媒体软件的一个特例,多媒体软件开发的通用模式是由多媒体专家BrianBlum提出的,是一种以分析、设计(指导设计与交互设计)、测试与评价四个层次的开发模型,可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1)总体方案设计

一个教学课件的开发决策制定之前,要对需求、课件所实现的目标及制作课件的物资条件有一个系统的分析,以解决是否开发,开发的条件是否具备,开发后是否易于普及和提广。分析之后,就要做出总体方案的设计。总体方案的设计是确定教育思想能否用相应的计算机技术实现的问题。因此,总体方案的设计在整个课件的设计过程中是非常重要的。在课件的总体方案的设计中,应尽量发挥多媒体技术,将文本、图像、动画、音频、视频有机地集成,来形象、生动地反映教学内容和策略,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2)课件的设计

多数的课件仍按照传统教学的节,将课件分成若干个知识点,每个知识点的学习又分成知识学习、技能学习和解决问题学习。各知识点采用的媒体素材形式,页面的设计等也属于课件的设计范畴。课件设计的结果为课件脚本,在后面还要具体地讨论。

(3)课件的制作

在脚本设计好后,就可以制作课件了,其步骤如下:

①素材的选择与设计;②选择开发工具;③制作多媒体课件;④多媒体课件的网上;

④测试评价。

课件测试、评价和修改是课件开发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该项工作实际存在与课件开发的环境分析、教学实际、脚本设计和软件编写的每一个阶段。课件评价基本从信息呈现、人机交互、教学过程控制(4)、文档提供等方面提出课件评价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指标。

(5)出版发行

课件的推广与使用是很重要的。耗费了巨大的人力和财力开发出的软件不使用或使用范围小,无疑是对人力和财力的巨大浪费。

参考文献:

【1】教育部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委员会,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建设技术规范[s],2000.5

篇(5)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正在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人们的学习和交流打破了过去的时空界限,为人类能力的提高和发挥作用带来了新的空间。”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具有重要意义,数学教师必须进一步从自己学科的角度来研究如何使用计算机来帮助自己的教学,把计算机技术有机地融入到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就象使用黑板、粉笔、纸和笔一样自然、流畅,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

那么,该如何实现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呢?本文就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整合的研究与实践,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然而由于客观条件的制约,现行的小数教材教学内容明显偏旧,落后于时代的发展。而当今世界上最鲜活的、具有明显时代特征的数学学科教学素材和教学内容,很难及时在教材中反映出来。这在统计知识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在教材很多地方还经常出现九十年代(甚至更久远)统计的信息。因此,数学学习材料的选择应注意联系学生生活实际,注重实效性。我们可以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科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活水,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具有时代气息、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让数学学习更贴进生活。

比如我校有位教师在小学数学第十册《简单的统计》的教学时,事先拍下了一段反映327国道路通状况的录像,然后引导学生从这一生活实例中来学习统计知识、研究统计问题,还在课前就班级同学的“视力”、“体重”、“身高”、“年龄”、等情况做了一些调查,粗加工制作成了网页提供给学生,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统计研究。注意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

随着小班化教育的开展,信息技术与数学学科的有机整合为我们的教学增加新的形式。基于这一思考,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进行社会调查,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并且培养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是九年义务教育课本小学数学第五册的知识。这节课的知识目标是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和平形四边形,并知道它们的特点。能力目标是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为了将教师的教学设计转化为学生的生命活动实践的一个互动,尽一切可能激发学生的主动参与,为此我在练习部分设计了互动式的游戏教学——拼图游戏,电脑给出一些三角形、四边形及其它认识的图形,学生可随意拖曳图形拼出形状各异的美丽图案,然后在利用多媒体演示,交流自己的作品。

再如:在《角的初步认识》的教学中,我设计了找角、摸角、折角、画角、玩角五个环节,从引导学生观察实物开始,逐步抽象出所学几何图形。其中在画角这一环节中,我改变了以往的教学形式,老师不示范画角的步骤,而是设计了这样一个动画,先出示一点,接着点闪烁几下,出示“顶点”两字,然后动画演示两条边的画法,边再闪烁两下,出示“边”,这样主要是在感知的基础上清楚明了地抽象出角的图形,接下来,再让学生自己画一个好看的角,效果就较好。

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如在教学《有余数的除法》一节课时,我安排了课堂练习。练习中,计算机将正确、错误的评价以及提示、指导、建议等信息及时反馈给学生。对学生的不同解题过程,通过网络在屏幕显示,起到了交互作用。不仅使学生很快地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加深学习体验,而且教师也可从中获得教学反馈信息,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使教学过程向教学目标靠近,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分层教学和个性化教学。

又如在教学第七册《常用的计量单位》整理和复习一课时,利用网络教室,要求小组合作,内容是:把常用的计量单位分类整理,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的又清楚、又完整、又有特色。从而改变以往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学生在练习纸上整理数据,教师很难了解到学生整理数据的全过程,教学的实效性很难把握等结果。而网络环境的互动性,大信息量传载功能正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师生及时地掌握各小组整理的全过程,有利于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同时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四、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相整合,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课程和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1.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术也是这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计算机课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只是为学生应用打下一个基础,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障碍。这样,会更实际,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如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数学实验环境,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变式教学;利用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同时能使学生交流、小组讨论与“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才是认知的主体。充分发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有效地认识,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创造交互式学习环境,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基础,学习兴趣来选择需要学习的内容,和适合自己水平的练习,使学生有主动参与的可能,每个学生通过这种个性化的练习,各得其所,各得其乐,从而真正体现出学生认识主体的地位。

在信息技术引入数学课之后,计算机手段与传统教学完美的结合十分重要。不是计算机用的越多就越好,传统教学的优势应该保留,如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与学生之间富于人情味的及时交流,教师组织起来的探讨问题的活跃氛围等等。理想的教学应该是把教师与信息技术的优势同时充分发挥出来,把计算机辅助教学与传统教学完美地结合在一起,为此就需要教师全新的教学设计。有了计算机,学生的活动丰富了,教师能以更有效的方式表达了,同时在课上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和计算机之间信息交互的机会增多了。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处理的是课本、教师、学生和教育技术的关系,要考虑怎样组织起学生有效的学习活动,教学计划可以面对班级的所有学生而制定,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

3.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协同作业的合作精神,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了生机,使得我们许多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得我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使得我们有机会觅得更好的数学教学改革的最佳方案。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拘一格,其效果是传统教育技术难以比拟的。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务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

【参考文献】

篇(6)

人类已经迈进高度信息化的21世纪,在当前这个信息化社会中,信息将是构成现实世界不可缺少的三大基本要素和资源(材料、能量、信息)之一。“信息处理能力”将是所有社会成员应具备的如同“读、写、算”同样重要的基本生存能力之一。现在世界各国均不同程度地加强了对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重视程度。为此教育部已于1999年底拟订将信息技术课纳入中小学必修课程。我省从2001年秋季开学的高一年级起,把信息技术课作为必修课,并列入2002年的会考科目,这也是我省落实第三次全教会精神、面向21世纪国际竞争、提高全民素质、培养具有信息素质和创造素质的新型人才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标志着我省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已进入了一个新阶段。

为了适应这个发展趋势,我们不仅要在中小学中普及信息技术教育,同时还要加强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目前“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是我国面向21世纪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视点,它与传统的学科教学有一定的交叉性、继承性、综合性,并具有相对独立特点的教学类型。它的研究与实施为学生主体性、创造性的发挥创设了良好的基础,使学校教育朝着自主的、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方向发展。

那么,在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中,尤其在课堂教学中的整合,信息技术扮演怎样的角色?怎样才能使信息技术的学习更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弄清这些问题对于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就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含义、原则和模式谈几点认识。

一、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含义

“整合”,不是简单地将信息技术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传统的教学手段叠加。广义上,课程整合是使分化了的学校教学系统中的各要素及其各部分形成有机联系,成为整合的过程。狭义上,它指的是各学科之间(包括各学科内部各分支之间)的整合,即各学科互相联系的加以学习。在这一整合过程中,课程各要素形成了有机的联系和有机的结构。它不是将不同学科相加在一起,而是将课程看成了一个整体,将不同学科的知识整合在一起,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有机地掌握不同的知识,从而提高综合素质。课程整合强调各个学科领域之间的联系和一致性,避免过早地或过分强调各个学科领域的区别的界限,从而防止各领域之间彼此孤立、相互重复或脱节的隔离状态。正如国外一些教育家所指出的,课程整合指的是“使学习计划中分化出来的各个部分比较紧密的联系起来的专门努力”。

中小学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正是基于课程整合的理论和方法,为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针对目前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存在的一些弊端而提出来的一种新的解决方法,将其他学科和知识作为信息技术课程与一个或多个要素,把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和能力的培养与各学科的教育紧密结合起来。他不按照固有的顺序将信息技术分为不同的章节,而是让不同学科的知识融入信息技术课程。

二、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基本原则

课程整合将信息技术看作是各类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主要在已有课程(或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中有机结合使用信息技术,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但整合不等于混合,它强调在利用信息技术之前,教师要清楚信息技术的优势和不足,以及学科教学的需求,设法找出信息技术在哪些地方能提高学习效果,使学生完成那些用其他方法做不到或效果不好的事。对于学生来说,信息技术则是一种终生受用的学习知识和提高技能的认知工具。

课程整合的最基本特征,就是它的学科交叉性和立足于能力的培养。它承认事物联系的整体性和能力培养的重要性,并具有如下的基本要求。

1.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过程。课程整合以各种各样的主题任务进行驱动教学,有意识的开展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甚至多学科)相联系的横向综合的教学。这些任务可以是具体学科的任务,也可以是真实性的问题情景(学科任务包含其中),使学生置身于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中进行学习。通过一个或几个任务,把相关的各学科知识和能力要求作为一个整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也就完成了所需要掌握的学习目标的学习。

2.信息技术作为学生的基本认知工具。在课程整合中,强调信息技术服务于具体的任务。学生以一种自然的方式对待信息技术,把信息技术作为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协作解决问题的认知工具,并且对这种工具的使用要像铅笔、橡皮那样顺手、自然。

3.能力培养和知识学习相结合的教学目标。课程整合要求,学生学习的重心不再仅仅放在学会知识上,而是转到学会学习、掌握方法和培养能力上,包括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过程,是一个充满想象、不断创新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科学严谨、有计划的动手实践过程,它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并且通过这种“任务驱动式”的不断训练,学生可以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技能逐渐迁移到其他领域。

4.“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在课程整合的教学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建构过程的积极参与者,学习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在课程整合中,教师是教学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可以使教学过程更加优化,是教学活动中重要的一环。

5.个别化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和谐统一。信息技术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实践平台,利用它实现相同的目标,我们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方法。同时,课程整合强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教学目标固定后,可以整合不同的任务来实现,每一位学生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工具来完成同一个任务。这种个别化教学策略对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进行因人而异的学习是很有帮助的。但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要求人们具有协同工作的精神。同样,在现代学习中,尤其是一些高级认知场合(例如复杂问题的解决、作品评价等)要求多个学生能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的观点,并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协作完成任务。而网络环境(尤其互联网)正为这种协作学习提供了很好的平台。

三、信息技术课程整合的三种基本模式

在信息技术课程整合中,信息技术作为认知工具,教学的总体能力目标是一致的,即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但对于不同学科定位,信息技术的作用是不一样的,为此可以将信息技术课程整合分为三种基本课程模式。

1.信息技术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的对象。

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专门的学科开设,主要学习信息技术的基本技能和基本工具的使用,然而,信息技术课程并不仅仅是简单地为了学习信息技术本身,还要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因此,同样要按照课程整合的理念,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整合到实际任务中进行学习。这些任务可以是其他学科的知识,也可以是社会性的问题。教师在任务设计时要灵活创新,对于相同的知识点,在完成所要求的学科目标的前提下,要根据不同的学校环境、教师特长和社会背景等,创设不同的情景任务进行教学,不能拘泥于教材或参考书所提供的材料。

2.与其他学科的整合,信息技术作为教学工具。

学生在教师的组织下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信息技术完全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服务。在这种整合模式下,教师和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分别进行教学和学习。首先,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对教材进行分析和处理,决定用什么形式来呈现什么教学内容,并以课件或网页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接受了学习任务以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或自己查找信息)进行个别化和协作式相结合的自主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学习评价、反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性和个别化得到较大的体现,这样的教学氛围十分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同样,教师通过整合的任务,发挥了自己的主导作用,以各种形式、多种手段帮助学生学习,进一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研究型课程,信息技术作为学习工具。

学生作为积极主动的学习者,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获取信息、交流信息,并最终以电脑作品的形式完成研究任务。

研究型课程中的整合任务,一般不是教材中的内容,而是课后延伸,甚至是社会现实性课题,如环境保护、旅游类问题等。课题的设置要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年龄特点,采用循序渐进的原则。一般小学低年级以生活实践性的活动为主,小学高年级以社会综合课题学习为主,初中以学科性综合实践活动为主,高中以综合性学科的学习为主。

研究型课程超越了传统的单一学科学习的框架,它按照学生认知水平的不同,将社会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问题,以主题活动的形式来完成课程目标。学生通过主体性、探索性、创造性的解决问题过程,将多个学科的知识、学问性知识和体验性知识、课内与课外、学校与社会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身心和谐统一地发展。从研究型课程的特点看,更加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的过程性。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从研究方案的形成、方案的实施,到最后任务的完成都由学生自主完成,而教师仅对学生选题、收集和分析资料的方法等进行一般性指导。

总之,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整合,是提高教学效率的根本途径,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育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合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

四、结束

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在当前我国积极推进教育现代化、信息化的大背景下,倡导和探索信息技术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对于发展学生的“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教育部文件.教基[2000]35号

篇(7)

 

人文精神以广阔的文化背景和丰富的艺术素养,帮助人们提高审美感受。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一个具有人文精神的设计师要有目的地强化设计文化的创造主体意识,主动地将文化根植于艺术设计中。在当代各种设计作品里我们可看出其历史、人文思想、传统文化等在作品背后的文化特点。例如当代中国香港设计大师靳埭强,对中国文化有着深厚的感情,非常注重延续中华人文精神的文脉,他将中国传统文化巧妙的运用于现代设计中,将中国传统水墨与现代几何纹形互组形成独特的韵律,创造出了极具中国精神和现代感的优秀作品,并成功的推向国际。 

一、艺术设计教育现状 

艺术设计教育在我国虽然起步较晚,但从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发展迅速。各类院校纷纷开办设计专业,同时不断扩大招生规模。一方面,设计艺术与社会密切相关,能创造生产、生活之美。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自然需要大量的设计人才。另一方面,我国设计艺术起步晚,且长期处于一种模仿和拿来主义状态,人才积淀非常薄弱。 

同时,我国设计艺术教育的发展也是跳跃式的、超常规的。对于高等教育自身改革来说,必须调整和把握设计艺术人才培养的目标、方式和途径,努力使培养出来的人才符合社会的实际需要。那么关键就是在注重对学生个性张扬和创新思维能力提高的同时,努力提高其艺术修养。艺术修养包括进步的世界观和审美理想、深厚的文化素养、丰富的生活积累、精湛的艺术技巧和表现才能等。面对21世纪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为了培养更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创造性的设计人才,中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更应充分重视和加强对学生中国人文精神,尤其是加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教育,努力建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课程设置和教学体系。 

二、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艺术设计教育与人文精神的融合,是一种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体现,是一项系统工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了解: 

1、人文精神的概念 

人文精神是人类对自己生存意义和价值的关怀,体现人的价值蕴涵和追求理想的最高境界。艺术设计教育本身固然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但是知识与能力、为学与做人、情感与理性的割裂,都是现代设计教育模式的薄弱方面。人文精神不是先天生成的,只有通过教育的功能和作用才能使人进入人文精神的殿堂。 

简要言之,人文精神是众多文化要素的复合体。例如认知方式、语言文字、审美情趣、价值观等等,都是构成一个民族人文精神系统的重要因素。 

2、人文精神与艺术设计的关系 

人文精神能够引领我们提升设计理念,提高设计作品的文化艺术质量。好的设计需要人文精神的注入使其作品更有生命力和感染力;而在艺术设计教育中注重人文精神则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人文涵养及作品创造力。 

3、设计艺术教育中忽视人文精神的现象 

当前部分大学生人文基础素养的缺失和对计算机技术的过分依赖,导致思维缺乏创新,思想上缺乏深度。从近几年的学生作品看来,对计算机的依赖超出想象,不善于挖掘设计作品的内涵,机械的从素材库里东拼西揍的完成设计作业,或按照书本生搬硬套,自己的思想创意越来越少。这种现况个人认为根本原因是缺乏学生人文精神教育的加强。

4、解决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欠缺的对策 

转变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观念。要从思想观念上彻底改变目前普遍存在的重技能、轻人文的教育现象,在按照市场需求设置培人才培养的同时,明确加强人文精神教育是高质量人才培养的重要部分,将文化素质教育贯穿于大学教育的全过程,进而实现教育的整体优化,最终达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的目的。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同时提高教师人文素质。教师是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的主要实施者。要通过各种形式的师资培训、宣传引导、政策激励等手段,来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使其具备较高的文化品味、高雅的审美情趣、健康的心理素质、丰富的精神世界,并在言传身教中完成对大学生的人文精神教育。 

以课堂教学为阵地,创新教学方法,培养人文精神。例如课堂教学人性化,每一位学生都有潜在的创造能力。创造能力的培养是艺术设计教育过程的重点。要营造好的学习环境氛围,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教学方法上多用采用启发、对话、讨论的方式去鼓励学生,不仅仅是“授之于鱼”,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其具备研究探索的学习精神。 

要把人文学科纳入培养目标,要有计划地开设人文社科类的必修课、选修课,从学生接受并喜爱的角度出发,合理安排教学。建议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鼓励学生跨专业选课及攻读第二学位,并在专业课等课程里渗透人文精神教育的有关内容,在不同学科知识和思维方式的交叉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弘扬人文精神。学校要积极挖掘本校的文化资源,美化环境、更新文体教学设施、加强人文景观建设,并发挥校报、广播、宣传栏、等作用,在高雅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潜移默化地提高全体学生的审美情趣、文化品味和人文素质。 

我们是中华文明的继承者,我们的学生不仅要有技术的素养,还要有人文的涵养。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中国的哲学、书画篆刻、民间艺术、汉字、园林、陶瓷、以及音乐、诗词、、武术、围棋、茶道……这些都是现代设计的宝贵文化资源。因此我们在艺术设计教育中要积极倡导设计的人文精神,注重设计对文化的再创造。用自己的设计语言去表达人文思想,在创造中体现设计的人文精神。 

艺术设计教育中人文精神的塑造应该是设计教育的主题之一,我们的艺术设计教育要更积极稳固的发展必需要人文精神作为基础支撑力。 

【参考文献】 

[1]袁熙旸.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历程研究.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2]《中国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清华大学出版社 

[3]陈汉民.艺术设计教育展望.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 

[4]葛剑雄,朱永刚.人文精神 

篇(8)

作为我国艺术领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木雕艺术与室内设计的关系源远流长。木雕艺术促进室内设计的统一,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形成多元化发展需求。木雕艺术在现代社会中,更趋向于实用性、私密性以及公共性的发展趋势,这也为传统木雕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而促使它与现代室内设计的融合。

一、传统木雕艺术与现代室内设计

传统木雕艺术起源于石器时代,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底蕴的体现,木雕将一些传统纹样或是历史故事等形式进行意象转化,用来表达古人的思想,从周朝时期开始,我国古代工匠就开始将传统木雕艺术运用到室内设计上,其设计思想给我国现代室内设计的应用提供了许多灵感。目前室内木雕艺术的发展大多数还处于传统艺术的状态,更多的是一种艺术摆设功能的应用。随着人们对于传统艺术的追求以及国家对于传统艺术的重视,木雕越来越受欢迎。近几年,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国家经济政治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的民众开始了解和喜爱传统文化。在很多居住、休闲、娱乐的室内空间中都会有传统木雕艺术的体现以及运用。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的室内空间,其特色主要体现在建筑室内空间与室外空间交替,并运用木质构件或雕花物件的虚实空间节奏产生的美感上,又体现在利用隔扇、花罩等建筑构件分隔室内空间组织所产生的空间流动美上,不仅能够借用于现代传统家具、传统陈设物品来装饰室内空间,而且以此来共同塑造传统室内空间,丰富其传统文化艺术内涵。现代室内设计虽然不具备像传统建筑风格中虚实空间相互和谐的节奏形式,但可以通过传统家具或室内陈设物品来分隔和装饰室内空间,同样可以营造动静统一的设计美感。很多设计大师通过结合现代化的设计手法,将木雕中的各种艺术元素进行提炼和重组,将木雕所蕴含的传统文化与室内设计形成一种新的文化氛围,使现代室内设计具有亲切感的同时兼具设计感。

二、木雕艺术是室内设计的眼睛

从目前现代室内设计领域的发展以及其表现形式和作用上来看,木雕艺术得到广泛的应用与开发,说明了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

(一)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的应用意义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于环境较为重视,尤其是室内设计整体格调的布局。将室内整体布局、格调得到统一后才会以此为基础进行进一步的细化设计,并在设计中求得变化与变通。使得室内设计更具有特色性,同时提升其舒适以及协和度。就因为如此,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才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在室内设计整体的应用过程中,木雕艺术可以利用图案及色彩等,促使室内设计更富有变化与统一。在家居设计方面,设计师首要考虑的是室内整体的协调性,首先将沙发、茶几、天花板、背景墙、沙发等主要设计部分的风格、样式等进行统一,在此基础上进行细节上的变化,木雕艺术与时代元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促进整体设计的现代感。在现代室内设计中,木雕艺术留下了优秀的图形遗产。而这些图形遗产的产生为现代室内设计的应用带来有效的视觉资源。其次,丰富的题材为现代室内设计提供了广泛选择性的空间。同时,木雕艺术的构图进一步满足现代设计的形式,给予现代室内设计更多有利的题材,促进整体的发展趋势。传统木雕家具和木雕艺术作品在组织分隔装饰室内空间方面,有着极高的艺术性和装饰成就,是中国传统室内装饰上杰出的艺术成果,至今仍然具备旺盛的生命力。木雕不仅仅需要在本身的表现形式上突出艺术性,在室内设计中更要展现出实用性以及装饰性的效果。在如今社会中,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占据了重要的位置。随着时代的发展,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被赋予更多现代化元素,同时也赋予木雕更多的艺术文化内涵。木雕艺术除了对室内实用性有要求之外,也提出个性化与装饰性的要求。这为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的发展与生存提供了更多空间,也进一步的说明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审美作用。

(二)满足与现代元素紧密结合的多元化需求

在室内设计中,木雕艺术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具有较高的变通性以及发展性,与现代元素紧密的结合在一起,与社会时代的审美趋势紧密结合在一起。在设计风格上需要注重风格的多样化,与周围环境的紧密结合,实现其基本的功能性和实用性的前提下,进一步促进木雕艺术的发展。传统木雕应该根据现实的设计理念和现实需求进行再造,从而可以产生新的设计形式,一方面,可以选用现代化的材料以混搭的形式,将传统木雕与新型材料结合来体现现代化的设计理念,能够在满足室内设计对传统文化的需求的同时,体现创新的思想,另一方面,可以将木雕和其它的媒介进行组合,搭配色彩和科学技术等媒介,使木雕艺术在现代室内设计中变得更加现代,为室内环境增添鲜活的设计感。[2]室内设计中与现代各种元素相融合的木雕艺术,能够较为全面的满足不同阶层的人们品位上的追求。及时调整木雕艺术的设计趋势,与时代元素相融合,为木雕艺术的发展提供广泛的空间。

(三)结合室内结构,塑造舒适的室内空间

现代室内设计中,人们注重的是实用性,在家居生活以及办公方面更注重效率使用性。因此,木雕艺术室内设计中应该以室内结构为基础,合理利用空间。木雕可以利用自身的特点,可以调节大小、宽窄以及样式来满足室内设计的需求。在设计中,最常见的是木雕隔断的应用。传统建筑室内的灵活分隔主要是以空间隔断来完成,在传统室内空间中无论以何种隔断形式,其共同特征都是通过分隔,使大空间局部化,以满足各类空间职能的需要,对空间具有一定的组织划分作用。[3]隔断是我国传统室内空间布置和装饰分隔空间常用方法,常用来分隔室内空间或增加室内空间层次作用。利用木质屏风进行隔断,可以根据大的空间来进行有效划分,同时不会影响整体设计的需求。木雕隔断可以有效的塑造中空间的实用性,满足现代人家居空间的需求。

三、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中的发展趋势

对于现在的室内设计,木雕艺术所发挥的功能与应用越来越多。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的发展趋势,包括其空间性和实用性应用、以及私密性空间设计的概念。

(一)更多的应用于室内公共空间

公共空间主要指客厅、餐厅等,成员可以出入的地方,就此为依托进行沟通的环境,这是室内设计中最重要的环节。木雕艺术主要应用在不破坏整体的区域进行有效的划分,赋予空间更高的立体感,同时美观也不会受到破坏。为了确保餐厅与客厅风格上的统一,多数会利用门与屏障将客厅与餐厅有效的划分。现代室内设计注重的是房屋整体的统一,而不是简单小空间的统一。我国房屋设计客厅与餐厅往往是紧密相连的,将这两部分视为整体进行统一的构造。利用功能的不同,在设计以及色彩、理念中,更为有效的结合在一起。最大程度的确保整个设计的协调性,增加室内的美观。

(二)室内空间实用性设计的发展方向

实用性的设计主要包括厨房、卫生间等具有用途的空间设计,有效的保证家具设计符合人们的使用需求。而这部分空间的装修设计,更具备实用性的特点。在室内设计中,虽说应用型较为重要的,但是确保实用性增强其美观也是非常重要的。木雕艺术的应用满足了室内设计格局的统一需求,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对于住宅整体审美的需求,提高人们的使用质量。

(三)私密性空间设计概念的应用

所谓的私密性空间主要是指卧室、书房,人们用来休息的地方。这部分的设计往往会根据人们实际的需求以及意愿来进行设计。而木雕艺术在这里主要展现出美观性与可塑造性的特点。在现代室内设计中,会根据人们不同的格调需求以及使用性的需求、空间色彩的搭配需求,充分的利用木雕艺术来展现,满足人们对于私密性空间的使用,而私密性空间的设计也成为木雕艺术在室内设计领域中重要的构成。[6]

四、总结

虽然木雕艺术属于传统艺术范畴,但是木雕艺术的发展与室内设计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关联性。同时又能与现代因素紧密的联合在一起,有效的满足人们对于家居设计的要求。因此,室内设计领域进一步的促进木雕艺术的发展与传承,为木雕艺术的发展带来更为广泛的空间。而室内设计的发展中,木雕艺术将发挥更大的功效,促进整个行业发展,为人们家居生活带来更多更好的设计。

[参考文献]

[1]辛艺峰.传统建筑木雕装饰的风格特点及其在设计中的应用[J].古代建园林技术,1999:(3).

[2]李翔宇.浅谈中国木雕与现代室内设汁[J].长沙民政职业学院学报,2010:2.

[3]马涛.家居与室内设计中传统图案的运用[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10-20.

篇(9)

然而,图书馆在开展联合服务时不可避免会出现一些服务质量连带风险。联盟内成员馆在管理水平、服务条件、服务能力和人员素质等方面往往存在巨大差异,如何保证各馆能始终按照联盟组织者的要求,为用户提供标准化、高质量的服务,已经成为图书馆联盟在开展联合服务时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图书馆联盟中的成员馆通常来自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成长历史、文化背景、经营理念、战略目标和管理模式。因此,在合作的过程中必然会存在文化差异,文化差异往往导致合作伙伴间的误解和冲突,使合作关系处于一种不稳定状态。所以,如何避免可能存在的文化冲突风险、构建成员馆文化融合机制,是图书馆联盟组建时就应该考虑的问题,也是维持联盟凝聚力、稳定性以及保障联盟实现优势互补、开展优质联合服务的前提条件。

2 图书馆联盟中的文化冲突问题分析

文化冲突是指两种或者两种以上的文化相互接触所产生的竞争和对抗状态。不同民族、社区和集团的文化,有不同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取向,并且常常以自己的文化为优越,视其他文化为危险物,当它们在传播、接触的时候,便产生了竞争、对抗甚至企图消灭对方的状况,此种冲突叫做文化冲突。文化冲突是由文化的异质性引起的。图书馆联盟中各成员馆的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这就会导致在同一问题上有不同的看法,从而产生分歧,这种差异和分歧是导致文化冲突的根源。具体而言,图书馆联盟中的文化冲突主要有:①价值观念和管理思想上的文化差异。②经营管理中的文化差异。③对待规章制度上的差异。④管理决策方面的差异。⑤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差异。图书馆联盟涉及多个独立的成员馆,其决策往往要经过讨论协商才能形成,由于各决策者的立场、背景、处理方式与思考习惯等的不同会造成认识上的差异。如果各方在参加联盟时没有注意到这种文化差异,当文化差异的矛盾激化到影响联盟目标的实现、影响联盟的有效沟通和交流时,就会导致冲突和摩擦,影响联盟的运行绩效。

文化冲突会导致联盟的不和谐,带来破坏性的后果,甚至导致联盟失败。首先,任何文化冲突的基础都是利益的冲突,当利益的冲突涉及双方生存发展的基础时,就会使联盟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其次,在文化冲突中,处于强势地位的成员馆文化往往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成员馆文化采取压抑、排斥的态度,从而阻碍成员馆文化的发展。再次,冲突发生后,图书馆联盟内部关系会发生变化,出现内耗和分裂倾向,直接危及到整个联盟的利益。然而,文化冲突有时也会带来建设性的后果,即相互吸收或融合,产生新的文化模式。这是由于不同的文化开拓了人们的视野,丰富了人们的思想,成为诱发员工灵感和创造性的宝贵的文化资源。另外,不同的文化差异也有利于激发组织的变革,革除已有的陈规陋习,使经营模式更加适应环境的变化。因此,图书馆联盟的组织和管理者要重视这种文化冲突,积极引导文化差异的良性发展,构建不同文化的融合机制,培育统一的联盟文化。

3 建立统一的图书馆联盟文化

3.1 图书馆联盟文化的重要性

由于图书馆联盟成员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办馆理念乃至行为方式,成员馆在长期的合作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矛盾和冲突,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弱化联盟的凝聚力,影响协同效果和联盟的整体稳定。因此,如何处理个体图书馆和联盟的关系,如何发展和维持有效的合作,就成为需要考虑的问题。詹姆斯?科普认为,倡导联盟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统一的图书馆联盟文化可以消除或降低文化差异造成的隔阂和矛盾冲突,促成联盟成员馆之间进行良好顺畅的沟通,强化各成员行为的自律性,消减文化冲突的风险,同时也能提高联盟的信任程度。

图书馆联盟文化具有协调功能、导向功能和凝聚功能,强调成员馆在利益、目标方面的一致性和在联盟内的平等地位,强调从联盟的长远利益出发考虑问题。联盟文化既是一种凝聚力,也是一种约束力,只有构建积极、健康、统一的联盟文化,才能保证图书馆联盟的和谐稳定发展。统一的联盟文化将是个体成员馆之间、成员馆与联盟之间的剂,将会促进联盟成员间的理解和沟通,保证图书馆联盟快速发展并维持有效协作。已有的图书馆联盟的成功合作(如GALILEO、OhioLINK等),都是致力于建立成员馆共同认可并执行的图书馆联盟文化。

建立联盟文化比较简便的方法是尽量选择同一系统或地域相近的成员馆,从而在短时间内形成统一的联盟文化。我国目前建立的图书馆联盟大多属于同一系统内的联盟或区域性的联盟两种形式,这有利于联盟文化的培育。而跨系统之间的联盟,需要通过跨系统的管理培训、沟通交流、利益平衡等措施来努力消除彼此间的隔阂,使各系统在联盟中相互渗透和交融,最终形成为各成员馆共同接受的文化体系。

3.2 图书馆联盟文化融合机制的构建

根据联盟各方具体情况的不同,成员馆文化的融合可能出现以下三种模式:①同化模式,是指在图书馆联盟中,实力较强的成员馆将自己的办馆文化引入联盟中,用以引导联盟的运作和发展,其他成员馆则接受和融合该馆的文化。②整合模式,是指联盟成员在合作中相互学习彼此的文化,取长补短、相互渗透、相互妥协,最终形成包容多方文化要素的混合型的文化。③隔离模式,是指各成员馆各自保持自己的文化,彼此相对隔离或独立,缺乏交流,各自为政,这种联盟文化在短期内可能不会造成激烈的冲突,但长此以往则可能会给联盟造成重大损失。

构建图书馆联盟文化的目的是培养各方的信任度,让有着不同文化背景的联盟成员之间、管理人员之间相互理解、相互尊重对方的文化,并创造出各种文化高度融合的合作。文化融合机制就是这样一套分析联盟成员的文化差异,寻找和强调文化共性,并通过文化沟通、文化培训和人员交流形成联盟共识的机制。笔者借鉴企业联盟的文化机制,构建了图书馆联盟文化融合机制,其作用机理如图1所示。

(1)合作伙伴的文化差异性分析和选择。在联盟筹建时就应设立联盟文化兼容性的标准,选择文化差异较小的图书馆作为合作伙伴,为今后的文化融合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对于伙伴选择时文化差异“较小”的界定,需要根据联盟的性质和任务以及联盟组织的目的来确定。

(2)联盟文化目标模式的确立。不同的联盟协议具有不同的条款,但一般都应涉及联盟的精神、宗旨和冲突的解决方式。联盟组织者或管理委员会可以根据联盟的任务性质和需要,按照协议中的联盟精神,与合作成员馆共同协商确定联盟的目标模式,即共同设立联盟愿景,以指导联盟成员的行为。

(3)文化培训。文化培训是解决文化冲突、实现文化协同的有效方法。文化的沟通交流和融汇可以促进联盟成员间的相互信任关系,进而在协调机制的作用下,培育成员间的认同感和默契感。

(4)文化强化。图书馆联盟应通过对成员馆的文化协调行为的评估和激励来强化联盟文化。对有利于联盟合作的文化协调行为给予相应的激励,用联盟文化引导成员的合作活动,使各成员馆的目标统一、思想统一、行动统一,发挥联盟的整体作用。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2)11-0006-02

基于文学的EFL教学法是用文学文本替换原有的经过改编的课文来进行英语教学的模式。通过对英语文学原著的学习,一方面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另一方面让他们了解文学作品中承载的英美文化、历史、美学、哲学、心理学等具体背景知识,甚至一些批评方法和批评流派方面的知识等,从而来提高他们的人文素质、开拓他们的视野。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高速发展,其信息载体的多样性、集成型、交互性、分布性和数字化等特征十分符合现代教育思想和理念,尤其是网络技术的拓展使教育有了无数种选择。将计算机技术融入语言课堂,给语言学习和教学提供更广阔的天地。同时文学教材的引入将充分挖掘语言学习的文化和历史维度。

基于文学的EFL教学法旨在改变传统的教师讲授为主的单调枯燥的教学方式,以学生与文学作品的互动为切入点,使教学材料变得生动有趣、内涵丰富,以此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欲望。读者反应理论认为读者是积极的理解者,读者对文本的认识随着其具有的不同的审美经验和阅读条件而变化。这种观点强调了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因此基于文学的教学法能够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各种教学活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知识主要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景下,借助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获得的。学习建立在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基础上。

计算机技术能够充分满足学生自主学习的需要。多媒体技术、浩瀚的网络都为实现多元互动打下基础。在使用这些工具的同时,学生自身和学习过程都发生了有意义的改变。研究者认为质变学习(transformative learning)能够让学习者的认知技能和对自身的看法得到改善,这种能力和态度上的根本转变是成为终生学习者的必要条件。这种转变并不是注定自发产生的,而是需要经历三种思考的过程:第一种是内容思考(content reflection),对问题的内容或描述的思考;第二种是过程思考(process reflection),对现有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进行评估;最后是前提思考(premise reflection),即对问题本身提出疑问。学习者对于这些思考过程的把握程度可以表明他们的学习是处于低级还是高级阶段。计算机辅助的学习环境可以加速学生的转变过程,使他们更好地掌握这些思考过程。计算机已证明了在语言教学上的价值。当计算机技术恰当地与基于文学的教学相融合,就给学生和老师带来了重要作用。

一 观看由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辅助教学

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播放基于文学作品改编的电影,能够有效促进学生的英语听说技能,同时激发学生重新审视已读文学文本的愿望,去挖掘更深层次的作品内涵。电影能改变学习方式,为学生带来全新的学习体验,并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着更直观的认识。纵观电影发展的历史,我们发现文学与电影的联系十分紧密。在如今这个信息资讯发达的时代,经典文学作品的通俗化、流行化倾向愈加明显,英美文学史上著名作家的经典作品被一一搬上银幕,这为英语课堂增添了新鲜而富有活力的教学素材。电影为文学名著提供了更多种讲解和学习的途径。

此外,观看影视文学作品能够增强学习效果。心理学对人类记忆特点的研究数据表明,通过听觉、视觉与自身实践能记忆65%的语言材料内容。利用电影从视觉、听觉等方面同时刺激学生的神经系统,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记忆效率,有效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与学习的积极性。电影作为教学的一种补充、一种教辅手段,可以帮助师生进行更深层次的讨论。结合电影与文本,引导学生以研究性的态度,通过经典文学改编电影的欣赏和文本阅读的比较来不断深入阅读文本,为学生创造一个思考的氛围和一种交流的欲望,在更高的层次上启发学生挖掘出原作与改编电影的文学和文化内涵差异。当学生真正地沉浸到对原作和影片的思考之中,他们的写作和表述就十分清晰,讨论也会更热烈和深入。

二 利用互联网搜索信息进行课堂活动

互联网有效地促进了信息和知识的传播分享。目前越来越多的资源包括报纸、百科全书、杂志和研究论文等都有了电子版格式,并且几乎所有大学图书馆都提供网上文献传递服务,因此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可以较轻松地查找并获得具有权威性或时效性的资料。这些资源在各个方面促进了学生的语言学习,例如作家的自传或传记,里面谈到某个作品的创作过程,尤其在写作过程中做出的重要决定,学生可以清楚了解地文学创作的真实案例,以此激发自己的写作灵感和热情,积极地投入到语言学习的产出阶段——即写作当中去。

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每节课开头介绍一下所读文学作品的作者信息,例如作者的生平和创作背景、风格等。学生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上的资料、图片或选取影像资料中有代表性的一些图片,利用多媒体技术制作电子讲稿。将演讲配以各种形式的资料展示,不仅有利于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而且由于有了其他视觉和听觉材料的辅助,那些对自己口语不太自信的学生也可以很好地表达思想,不会感到过分紧张。网络资源搜索可以让学生承担更多的学习责任,同时也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减少焦虑感。

其次,还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对文学文本的任何一个方面进行分析,比如情节、人物、背景或主题,然后进行全班讨论。学生准备这类讲演时需要对之前学习的文学知识进行分析和整合。在以小组为单位制作讲稿的过程中,学生们重点经历了质变学习的第二个阶段,也就是过程思考阶段,因为他们需要对演讲内容、相关图片进行选取,以及如何更有效地向全班同学传递观点方面达成一致的意见。学生对材料的选择反映出他们对媒体对信息传达的影响力的思考,证明了计算机作为学习工具不仅改变了学习过程,也改变了学习结果。此时教师作为指导者需要负责引导学生逐渐意识到这种转变过程。

三 通过电子邮件及网络会议软件增强课后交流

新兴的电脑媒介交际(computer mediated communication)能够让师生或生生之间进行远距离交流,其中最常用的是电子邮件和网络会议系统。在这些科技的辅助下,教师甚至可以进行网上的小型讲座。在互动的网络环境中,学习者就某个议题用目的语进行讨论。第一个展开讨论的学生一定是对文本进行了仔细的研读之后才能提出观点,其他同学需要在认真阅读了他的观点基础上才能做出回应,从而学生们系统地进行了阅读和写作练习,通过写作达到交流的目的并加深了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为了增强讨论的有效性,教师可提前准备几个较复杂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可以督促学生反复阅读文本、进行更细致的探讨。由于这类问题关系到在线讨论的成功与否以及学生在线学习的效果,因此需要教师提出灵活开放性的话题。那些针对故事情节等提出的问题只会产生相似的回答,当所有参与讨论的学生写出答案之后,就没有更多的话可说,讨论也就无法继续进行了。

学生在这种自主讨论中将意识到如果想要这场讨论持续进行,他们就必须提出问题、引领对话朝新的方向发展。参与者很快便学会建立他们的操作规则,也就是每个人先写出各自对最先提出问题的回答,然后再针对彼此的想法进行讨论。这确保了讨论者百分之百的参与,要求每个学生都为讨论做出贡献。另外,通过讨论,学生可以发现自己与其他人在某些地方的理解不同,之后通过争论力求达成一致意见。学生从前期的基于各自的理解提出假设的阶段过渡到用各种证据评估衡量自己或同学的假设,并在最终得出可靠结论的同时思考引发不同理解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经历了质变学习的三个思考阶段,锻炼了思维能力。

网上讨论的优点之一就是能够让学生感到轻松随意,不用像面对面交谈时那样紧张。这样学生们可以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文本和话题上,不用担心眼神交流可能会带来的压力和对自己的不信任。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公告板(BBS)的功能下节课讲义的重要内容供学生预习。这样学生在课前就可以大概了解本课的核心,进行相关阅读或提前准备想向老师提出的问题。教师还可以利用这类课前讲义为学生提供一些他们不太容易找到的资料的网址链接,这样能节省学生盲目搜索的时间,提高预习效率。

当计算机技术与基于文学的EFL教学法充分融合时,将成为改善教学和学生学习的有力工具。辅以计算机技术的、以文学作品为教材的教学方法改进了学生课堂参与的质量,大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因为学生通常都会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乐于尝试。计算机技术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起到辅助支持的作用,并给予学生更大的学习自,例如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日程安排来选择上网搜索资料的时间。网络不仅提供具有丰富信息的材料、提高学生写作能力,还提供了更多在课后延续课堂交流的机会,学生可以在不用见面的情况下交流思想,尤其是可以随时向教师请教和咨询。

参考文献

[1]Cranton, P.(1994). Understanding and Promoting Transformative Learning: A Guide for Educators of Adults. San Francisco: Jossey-Bas

上一篇: 生态文化论文 下一篇: 家庭教育对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