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7: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形体舞蹈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情感体现的教学
舞蹈是一种美的教育,它通过真、善、美将人的心灵浸润,感染着人们的思想,因此,在舞蹈教学中,教会学生深刻、细致的体会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内涵非常重要,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舞蹈表现能力。
2.1言传身教
舞蹈的言传身教要求教师不仅要有良好的舞蹈修养,还要具备足够的语言修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启发式教学。教师的语言要做到生动、精炼和亲切。很多舞蹈教师都有过这样的感受,开始教学舞蹈的时候,课堂比较乱,师生之间沟通存在问题,学生不喜欢舞蹈,教学效果低下。而如果采用教师言传身教带动学生练习的方法则能够让学生很快明白舞蹈的内涵和情感含义,使舞蹈富有感情且充满表现力。例如:在排练舞蹈《俏花旦》时,由于舞蹈中间有快板的部分,对学生的舞蹈技巧和动作要求都比较大,学生很容易由于遇到的困难而产生厌烦甚至逆反的心理,这时我保持亲切的语气,自己融入到学生的队伍中进行示范,用鼓励的口吻消除学生的消极情绪。待学生掌握了舞蹈动作之后,我又发现学生的动作比较僵硬,我继续微笑着对他们说:“我们是舞台上美丽、活泼的俏花旦,要表现出花旦的俏来,同学们脸上的表情要欢快,嘴角要上扬,要把内心的愉快表现在脸上,表现在肢体上。老师觉得你们的动作跳的很到位,大家试着把自己想象成最美丽的俏花旦再跳一边,好不好?”同时自己做出一个大大的微笑表情,学生的舞蹈被情感带动,自然越来越好,动作标准,感情到位,教学效果非常好。
2.2以情动情
舞由心生,是一种自我感情的宣泄,无论是观舞者还是表演者都能在舞蹈中感受到美和愉悦。因此,教师需要不断调动学生对音乐和舞蹈的感情。在学习舞蹈之初,通过给学生播放音乐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体会音乐之中所表达的感情,在音乐之中想象舞蹈的表演方式,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和见解。音乐的情感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能够激发学生内心的能力和热情,以情动情,从而使得舞蹈的表现力加强。例如在排练《千手观音》时,就可以通过播放音乐和短片的方式先让学生感受到菩萨的端庄、沉静和安详,从而以感情促发感情,在舞蹈表演时在面部表情和眼神处理上做到更加精准,表达出令人震撼的艺术效果。
3.舞蹈意识的教学
舞蹈教学中“意”的体会和表达非常重要,在学生进行舞蹈表现之前需要让学生体会到音乐和动作中多蕴藏的“意”,才能进入到舞蹈的意蕴之中,而不是简单机械的进行枯燥的模仿和练习。例如在排练藏族舞时,学生需要了解藏族的经历,从奴隶社会到社会主义的过渡,从奴隶到主人的转变,整支舞蹈轻快而欢快的气氛;了解藏族舞蹈中含胸、垂背、弓腰、屈膝等标志性动作是之前奴隶见到奴隶主时的卑微之“意”,尽力表达从卑躬屈膝到昂首欢快的过程。民族舞所表达的“意”是民族传统文化活动直观的内心感受,在肢体表达上要充满感情和思想。在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和内心情感的互动,只有准确的抓住舞蹈中音乐和动作的“意”,学生才能在舞蹈中尽情的表达,在学习中掌握舞蹈的精准要义和舞蹈特征,在动人的音乐中,完美结合舞蹈之“意”,表达“艺术感觉”,动作和情感的融洽处理可以锻炼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艺术气质,使学生的舞蹈达到发之以声、动之以情的境界。
4.体形训练的教学
体型训练是舞蹈教学的基础,也是舞蹈表现的最终媒介,以协调性、柔软度以及灵活性为目标。在舞蹈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体形训练是舞蹈教学的基础课,必须从开始就要严格要求,以良好、规范、清晰的示范动作对学生教学。首先,教师可以给学生进行整支舞蹈的优美展示,以促进学生对美感的了解和享受,激发学生对于舞蹈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欲望进行舞蹈的学习。其次,进行动作的分解,对每一个动作都严格要求,做到规范、标准。严格的体形训练是学生掌握舞蹈的前提和基础。只有每一个动作都做到完美,才能表达整支舞蹈的优美。第三,教师要教导学生人体各个部位的动作,将技巧和作品的内涵渗入到舞蹈之中。舞蹈不是由僵硬的动作组成,拥有表达流畅的技巧和身心合一的表现魅力才是舞蹈者舞蹈表演的高境界。学生在表演舞蹈的时候,要做到对每个动作的要求、技巧以及情感表达了然于心。例如,《雀之灵》这支舞蹈,它是傣族舞蹈的代表作,包含了傣族舞蹈的特征,将孔雀在晨光中时而静静伫立,时而开屏起舞的灵性和优美淋漓尽致的表达了出来,不仅是形的准确,也是情感的充分表达,将情、意、形三者完美的融合在了一起,使之真正的魅力展露无遗。情、意、形一体化能够避免舞蹈的僵硬化和机械化,注重了学生对舞蹈本身情感的追求,加强了学生对于舞蹈作品的理解,在实践教学中,取得了非常良好的教学效果。
行政道德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强大精神力量,它通过“自律”方式来潜移默化的作用于公务员的思想意识与价值观念中。良好的行政道德对行政权力的使用具有规范与导向作用,并通过法律,制度等方式加以推广。行政道德是一种事前调节,如果公务员丧失其职位所应遵循的道德,极有可能导致,腐败现象的产生,因此,行政道德的作用旨在防患于未然。
一、行政道德缺失的当今现状
1.为公众服务的价值目标善为完全确立
社会多元化改革开放前提下,人们的道德规范逐渐丧失一种统一形式,公务员为公众服务的价值目标也未明晰化,传统的行政道德规范遭遇冲突,长期以来形成的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规范和制度也开始动摇。在没有稳定的行政道德约束力情况下,公务员的服务意识变得日益模糊。
2.公务员的行政道德急待从他律阶段上升为自律阶段
公务员的他律规范是表现在对自身行政权力的立法意识上,是一种被动的接受。长期下去,容易形成僵化的行为模式。因此,公务员应该把行政道德运用到自身品格中,规范自身行为,实现从他律阶段上升为自律阶段。
3.缺乏抵制私心杂念的道德意志
随着社会物质财富的日益丰富,社会生活方式不断发生转变,部分缺乏坚定信念,缺乏个人修养的公务员容易受到社会上不良风气的影响,这些极有可能使他们在金钱观、权利观、亲情观上难以形成坚定的信念,不能廉洁奉公,自觉抵制各种腐败行为和错误的思想观念。缺乏抵制私心杂念的道德意志,就很难发扬联系群众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作风。
二、我国公务员道德缺失的原因
公务员行政道德的缺失有其深刻的历史原因,而不能从简单表面的方式上去理解。具体原因有如下两个方面:
(一)社会方面原因
1.公务员道德意识缺失的根源在于社会转型
社会转型期突出表现在结构、机制、利益和价值观念的转变,是一种形态向另一种形态转变的过程。改革开放后,中国进入新时期的转型过程,在这个时期中必然会出现各种冲突和矛盾,同时,由于市场经济自身负面效应与外部性,使得部分公务员无法抵制外来腐败思想的渗透,各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层出不穷。
2.公务员道德监督机制缺乏足够重视
长期以来,行政监督体系缺乏一个道德监督部门,由于道德监督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因此在当前反腐败斗争中,行政道德监督还停留在舆论阶段,未有切实的措施。在违法行为发生以后,只是发一些无奈地义愤,并没有把道德监督渗透到日常行政行为中。
3.社会物质利益分配不公诱发行政道德缺失现象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破除了旧时的平均主义分配模式,同时新的利益分配方式还不完善。在这种情况下,就很可能出现利益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利益群体付出与所获得的回报并不具有等同的关系。
4.对公务员管理制度不够完善,培训力度不够
尽管全国各省市地区都在致力于加强对公务员进行科学管理和培训,但是从实际情况来看,还是存在许多困难。经费不足、师资力量不强、教学模式单一等情况。因此,提高公务员培训力度,科学管理公务员队伍,成为我们当前提高行政道德的重要目标。
(二)公务员自身方面的原因
1.部分领导者自身道德水平不高影响其他公务员的日常行为作风
官本位、等级特权、个人主义等观念在公务员队伍中还存在,部分领导者凭借其职位高权力大,似乎超脱于权力监督之外,凭借个人喜好来行政职权。在干部队伍中,这种居高不下的作风,容易形成一种个人主义崇拜,对行政道德的发展具有阻碍作用。
2.我国公务员的整体文化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尽管素质教育与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使公务员整体素质有了比较大的变化,但是,由于旧的教育模式的影响,使得我国公务员知识结构还存在知识面不广,管理知识缺乏和知识老化等三个主要方面。一些旧有政府工作人员过渡到新单位,我国旧有模式相对落后,要求我国公务员整体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三、行政道德缺失的具体治理措施
从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是从发达国家“引进”的,而在这个引进过程中,就必然遇到制度与文化环境的矛盾。矛盾的程度愈大,现代意义上的公务员制度愈是难以建立,愈易丧失其本质属性。因此,为避免公务员制度以畸形的方式在旧文化下生存,必须切实加强我国的思想文化建设,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教育事业。[1] 这是治理公务员行政道德缺失的主要方面,从其他方面来看,有以下几点:
(一)构建公务员行为道德法典,加快行政道德立法
行政道德虽然能够影响人的行为方式,但从实质上来讲,只是一种内在软性的约束力。因此,从深层次意义上来讲,行政道德需要借助法律力量,才能使道德也能像法律一样有硬规制,才能确保行政权力在正常轨道上运行,这就需要加快行政道德立法。
(二)良好的行政道德规范体系的建立
1.必须要树立正确的行政价值目标
正确的行政价值目标能够引导公务员进行正确的行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正确世界观和人生观。行政价值目标是公务员特别是具有一定职务的人员在具体行为时所体现出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因此,正确的行政价值目标,急待树立。
2.必须重视廉洁公正的行政道德风尚的营造
若想保持行政权力运行的公共性,防止腐败行为的发生,必须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行政道德风尚。当行政权力出现恶性循环,就会每况愈下。因此,我们必须重视营造一个良好的行政道德风尚。
3.公务员基本行为规范的确立是实践要求
公务员行政规范性要求有“廉洁奉公,勤政为民”、“以身作则,遵纪守法”、“公道正派,谦虚团结,互助信任”、“牢固树立公仆观念,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恪尽职守,求实创新”这五点,我们应努力把提倡道德的先进性与广泛性以及层次性,对公务员道德进行正确的引导,不断完善与提高公务员队伍。
(三)培养宏观环境来适应行政道德的生存与发展
由于行政权力具有强制性、权威性、扩张性等特征,可能导致在行政权力行使过程中容易出现权力使用不当,,以公谋私等现象。古今中外的政治领域中,无论权力是掌握在多数人手中还是少数人手中,都不是问题的实质性方面,问题的关键是看政府的性质,是从属于统治的,管理的还是服务的目的。[2]现代政府越来越强调服务型行政模式,因此,我们必须在权力基础上建立一个行政监督和制约机制。为了强化行政道德监督,就需要强调行政道德监督机构的独立性,以及强化公务员内在监督机制。同时,我们也应尽量增加行政执法的“透明度”以及社会承诺制度,做到职责明确,依法行政,并努力提高公民参与和举报制度,以此来便于监督。
参考文献:
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尝试任务型教学原则,引导学生在相互谈论交流和互问相答的过程中加深认知体验,更利于提高理解运用能力。“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最明显的标志,就是学生自己能提出问题,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解决问题”(特级教师黄厚江)。由此而言,英语课堂应在体现语言交际性基础上,围绕发现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展开教学,不仅能活跃课堂教学情境,还能够使得学生获得更多自由表达话语权,提高英语表达综合运用能力。
1. 创设富有广度任务问题,引导学生大胆发问
课堂上的提问和讨论离不开问题。多为学生的认知感悟需求创设一定的思考话题,引导他们在广泛思考的过程中有所发现,能有效调动他们的主动发问激情和兴趣。设计富有广度的问题,能更好帮助学生集中精力和注意力,主动提出自己的疑难。
作为教师则应在了解学生学生学习差异的基础上,创设多样化层次式的话题任务,让他们都有一定的学习目标方向和具体要求。在引导中,应为学生提供自由、平等、和谐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自我主动提出问题的基础上能主动表达自己的意见和问题。引导学生作前期的预习处理,鼓励他们在自主阅读和主动深思的基础上,找出自己的认知盲区,围绕问题三思而提出自己的困惑。教师则设计一定的导学预案,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认知水平进行有针对性选择参照,帮助他们获得更为全面的认知,明确相应的学习方法。
建立在广泛问题引导下的课堂教学优化,能使得学生获得更多自我感知体验机会。例如,在《牛津高中英语》(Advance with English)模块三Unit 1 The world of our senses的“Reading B Fog”阅读中,按照“Reading A”的思考题目,鼓励学生带着问题深入阅读文章,并鼓励思考:What did the author want to tell us?让学生在主动思考的过程中发现更多的细节和被忽视的问题。同时,教师则可建议学生围绕“What did make Polly feel fear?”和“What did want to say with the old blain man?”让学生从故事的相关情节中找出所以然。同时,可要求学生结合自身的疑问,运用同桌交流、争辩交流等形式相互提问,丰富认知过程。
2. 重视留白任务协作探究,帮助学生热烈讨论
关注学生整体综合运用能力,引导学生在相互质疑的过程中进行协作交流,能使得他们的感知更为深刻。学生通过热烈讨论获得的感知定会更为深刻,更利于学生带着新鲜感融入课堂。
教师在设计留白任务中,多关注学生的学习差异,以尊重和信任为前提,帮助学生找出认知的误区,引导他们在反复思考中搜集相关线索和总结原因。关注学生群体互动,引导他们在彼此协作和相互讨论的过程中主动表达,将相互问答转变为主动讨论交流。多以商讨的口吻和学生进行平等沟通,参与他们的讨论过程,观察学桌之间的动静,在学生胶着状态和他们欲言又止的过程中多追问和反问,给他们重新讨论的火花。
3. 走下讲台倾听对话诱导,支持学生反思问答
教师了解学生的最好方法和学生做朋友。教师在教学中可不必严守三尺讲台,多驻足学生的学习过程,以朋友的身份和学生沟通,定会有所发现。倾听学生的呼声和他们主动对话,能赢得学生的青睐和喜欢,让任务教学成为一种自然习惯。
在走下讲台中,应以提问诱导为契机,鼓励学生针对学习任务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善意提醒和鼓励评价来引导学生认真总结反思自己的英语学习过程。给学生发难的机会,多支持他们向教师提问,建议他们针对任务表达过程、逻辑思维等方面予以反思,形成有效的认知感悟整体。多和学生互换角色,帮助他们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找到不足,让他们的问答不再受到拘束。
关键词 大学生 体育舞蹈 体育舞蹈课程 动机
体育舞蹈是大学生交流思想,抒感,消除隔膜,相互沟通,增进友谊的最好形式之一,它不仅是联络社会、民间、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友谊纽带,又是一种世界通用的肢体语言,更是任何语言无法替代的艺术。在2002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的指导下,高校体育教学从传统的跑、跳、投和球类等基础体育教学向新型的体育选项课转变,而体育舞蹈课程正是在这种背景下首次进入了普通高校的体育课堂,并迅速成为大学生最受欢迎的体育选修课之一。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以广州市综合、师范、理工、医学、农业等五类普通高校的大一、二年级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80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以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为研究对象。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通过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2000-2010年度有关我国体育舞蹈和体育动机的相关优秀硕士论文或体育核心刊物论文,查阅《社会学》、《教育学》、《体育社会学》、《体育行为学》、《运动心理学》等著作,依据已有的研究资料作理论依据,找出前人研究的不足,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
2.问卷调查法
根据动机的来源分为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进行问卷设计,形成初始问卷后进行项目分析(即区分度分析),确定问卷的题目和内容,进行预调查,并对问卷进行效度和信度的检验。
3.专家访谈法
访问广州市普通高校从事体育舞蹈教学的教师或专家,通过实地访谈、电话访谈,了解各学校体育舞蹈课程的开展情况,获得详实、准确的第一手资料。
4.数理统计法
问卷回收后,对有效问卷进行数据的录入,并通过EXCEL2003等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分析。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状况
图1 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的动机情况
从图2-1的动机情况看,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包含内部动机和外部动机,选择内部动机占59%,外部动机占41%,数据表明,大多数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主要由内部动机决定,受外部动机因素影响选课的只占少数,说明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多数是有备而来,是因为喜欢体育舞蹈而选课,在选课前对体育舞蹈有一定的了解,选课目的明确。
1.内部动机情况
内部动机是来源于主观内部原因的动机,以生物性需要为基础,行为的动力来自内部的自我动员,本文对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内部动机设定为兴趣、形体、社交、健康和能力五方面。
大学生在内部动机的五个因素中,选择兴趣占26%;选择形体占26%;选择社交占22%;选择健康占18%,选择能力只占9%。数据表明,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主要倾向于满足自己的兴趣和塑造形体为目的,社交和健康也是大学生比较重视的两方面因素,只有9%的大学生希望通过体育舞蹈课程提高自己的能力,说明体育舞蹈的社交功能已经被弱化,而体育舞蹈的个性化被加强。新的2002年《纲要》明确指出,体育教育要以人为本,突出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显然,高校开设体育舞蹈课程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的兴趣需求,同时发展了学生的个性。
2.外部动机情况
外部动机是来源于客观外部原因的动机,以社会性需要为基础,行为的动力来自内部的自我动员。外部动机设定为教师、运动特点、学习环境、舞伴和其他5个方面。
选择运动特点占32%,居第一位;选择学习环境占28%,居第二位;选择教师占18%,位居第三位。选择舞伴占17%,位居第四位,选择其他的仅占5%。数据表明,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的外部动机主要考虑体育舞蹈的运动特点和学习环境两个因素,其次是教师和舞伴因素,其他因素对大学生选课影响极小。
综上分析,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内在动机主要是满足自己的兴趣和塑造形体,特别对体育舞蹈的娱乐性和挺拔的舞姿是吸引学生选课的主要原因,同时对体育舞蹈的社交功能和健身功能也很重视;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外在动机主要考虑体育舞蹈的运动特点和学习环境,尤其是体育舞蹈的优雅特点和社交功能,同时对教师的能力水平和人品特别重视,对舞伴、教学设备、考核标准也表示关注。从此可见,体育舞蹈的社交功能并不是现代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的主要动机,取而代之是体育舞蹈的娱乐性和塑身性。
(二)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差异性
1.不同性别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差异性
表2-1可看出:男大学生在选择体育舞蹈课时,选择内部动机占39.01%;选择外部动机占60.99%;女大学生在选择体育舞蹈课时,选择内部动机的占65.14%;选择外部动机占34.86%。数据显示,男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是以外部动机为主,女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是以内部动机为主。根据卡方检验结果P=0.000
根据何建东《大学生体育选项课的认识和评价现状分析》一文的调查结果显示:由于生理上的差异,男女生在运动项目上的选择存在较大不同,男生在进行体育课选项时主要考虑表现性、竞技性和对抗性较强的运动项目,运动量相对较大。而女生主要选择塑身性、趣味性的运动项目,运动量和对抗性相对较小。体育舞蹈是一项融娱乐、塑造形体、社交、对抗性小的室内有氧运动,对于喜欢打扮、注重形体美、追求时尚的女大学生非常合适,这也是导致体育舞蹈课上男女生比例严重失调的主要因素。
2.不同年级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的动机差异性
如表2-2所示:一年级大学生在选择体育舞蹈课时,选择内部动机占56.03%;选择外部动机占43.40%;二年级大学生在选择体育舞蹈课时,选择内部动机占60.94%;选择外部动机占39.06%。数据显示,不同年级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都是以内部动机为主。根据卡方检验结果P=0.099>0.05,说明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内、外动机上并没有显著差异。
三、结论
(一)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多数以内部动机为主,占59%,少数由外部动机决定选课,占41%,由内部动机选课的大学生主要倾向兴趣和形体;由外在动机选课的学生主要倾向体育舞蹈的运动特点和学习环境;
(二)不同年级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没有显著差异;不同性别大学生选修体育舞蹈课程的动机有显著差异,主要表现在多数男大学生由外部动机决定选课,多数女大学生由内部动机决定选课。
基金项目:广东省2011年大学生运动会论文报告会,获二等奖,研究生毕业论文。
参考文献:
[1] 邱习勤,李信.大学生参加体育舞蹈活动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广州体育学院学报.1998.
[2]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C].教育部教体艺[2002]13号.
[3] 马启伟,张力为.体育运动心理学[M].浙江: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
[4] 王和平.当代大学生体育动机及同一与差异性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10):1351-1352.
[5] 王爱丹,王俊海.大学生体育动机、兴趣、行为的探讨[J].上海体育科研.2003.2.
[6] 裴德超.高师体育隐蔽课程促成大学生体育动机、态度养成之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5.
形体舞蹈训练是以人体科学为理论基础,在音乐的伴奏下,运用器械或者徒手开展的一系列舞蹈动作练习,以期充分展现人体形态的自然美,塑造优美的形态。在高校形体舞蹈训练课程中,可以使学生通过舞蹈动作的练习,在身体柔韧性、协调性以及力量性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培养学生优美的身体形态和优雅的气质,从整体上达到身心灵的完美结合。
一、大学生学习形体舞蹈的目的和必要性
优雅的行为举止是一个人良好素养的外在表现形式,大学生群体是社会文化发展水平的代表,面对严峻的就业压力,除了扎实的文化课基础之外,还要具有美好的形体和高雅的举止,才能获得社会和用人单位的认可。高校开展形体舞蹈训练课程的目的,在于通过形态舞蹈,培养学生优美的姿态和形体,同时加强学生的艺术敏感性和审美观的培养。使学生在具有良好身体素质的同时,具有积极向上的心态和艺术鉴赏力,达到形体美和心灵美的和谐统一。
在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影响下,忽略了学生的美育教育,一部分大学生不修边幅、形象不佳,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群体在社会中的形象,同时也使得大学生本身的社会地位受到极大影响。大学阶段是学生身体发育和成长的关键阶段,也是人生观和价值观初步形成的特殊时期,在这一阶段开展形体舞蹈训练,可以改善大学生的体态,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激发学生创造美的意识。当学生养成高雅、得体的气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会提升自己的亲和力和征服力,使他们可以快速融入到社会交往中。
二、大学生形体舞蹈训练的科学引导
形体舞蹈训练的重要性已经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所认可,因此很多学生都希望通过形体舞蹈训练加强自身仪态和气质的训练,所以大学生形体舞蹈训练如何科学的开展,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为了保证大学形体舞蹈训练的科学性,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科学的引导:第一,大学生心理障碍与防护。很多学生认为,只有从小接受舞蹈训练,才能使身体拥有良好的韧性,只有身材姣好的人才可以进行舞蹈学习,所以有一些身材条件不好的学生,羞于参加舞蹈训练课程。因此,有必要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让学生对舞蹈训练有正确的认识,并且使学生通过形体舞蹈训练增强自信,消除心理障碍,才能更好的应对日后的学习和工作。第二,女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生理问题及应对,有学生认为,女学生在生理期不适合形体舞蹈训练,因此有很多学生因为这个原因而逃避训练,事实上,根据医学专家的观点证明,凡是身体健康、生理期正常的女性,在经期可以从事适当的训练,有助于促进血液循环和神经系统的平衡,对身体有很大的帮助。第三,在形体舞蹈训练中,应当保证合理的饮食结构。有人认为,舞蹈训练必须要保证苗条的身材,所以在饮食方面给予十分苛刻的控制。但是,不合理的饮食结构反而对学生的训练成果和身体健康产生不利影响,为了更好地完成形体舞蹈训练,应当对学生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使学生掌握正确的饮食搭配,才能有充足的精力和健康的身体,保证训练活动的正常开展。
三、大学生形体舞蹈训练防护体系的构建
科学的防护体系是保证大学生形体舞蹈训练持续开展的基础和保证,因此,有必要对训练和演出的场地设施进行全面的检查,消除安全隐患,并且做好相应的预防措施,避免大学生在参与形体舞蹈训练时发生运动损伤。比如,天气潮湿的环境下,要对地面做好处理,预防潮湿的地面使学生在训练时滑倒而造成损伤,同时,在开始形体舞蹈训练之前,要引导学生做好准备工作和热身运动,对训练的强度要合理的安排,避免强度过大的训练引起学生运动损伤,训练结束后可以结合瑜伽的呼吸式放松消除疲劳感。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Status of Vocational College Hote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hysical Training Courses
HE Xia
(Guangdong Provincial Tourism School, Guangzhou, Guangdong 510515)
Abstract This paper through the creation of literature, research and other methods of vocational colleges hote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body workout status of an objective, in-depth comparison and analysi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hysical teacher specialization, division-level team of young, teaching aid equipment not perfect, textbook and syllabus are not unified, single teaching content. This paper presents the following recommendations: vocational colleges should pay attention to physical training to strengthen the teaching faculty construction, appropriate teaching aids to increase physical training equipment, uniform syllabus, teaching content, so that closely integrated with the job market for teaching vocational schools reforms to build a convenient platform.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hotel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physical training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职业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形体训练课开设状况。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
根据本论文需要,在中国期刊网、中国知网查阅了酒店管理专业形体训练教学内容,体育美学、舞蹈、芭蕾、体育测量与评价、体育科学研究教程、统计学等相关资料,下载有关论文32篇,并对资料采用卡片的方法进行整理概括和归纳分类,为本论文奠定理论基础。
1.2.2 调查研究法
(1)访问调查法。对肇庆职业技术学校、海南职业技术学校、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湛江职业技术学校、广西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韶关旅游职业技术学校酒店管理专业的形体教师,以打电话、邮件、走访的形式与形体教师交流,并对部分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与本研究相关的讨论。(2)问卷调查法。为了能较充分地了解学校形体训练课的情况,结合本研究的目的,对广东省旅游职业技术学校2010级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和几所具有代表性的中职院校形体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问卷发放采用亲自发放和电子邮件两种形式。共计发放问卷162份,其中学生问卷150份,回收142份,回收率为94.7%,其中有效问卷140份;形体训练教师问卷30份,回收27份,回收率为90%,其中有效问卷26份。
2 结果与分析
2.1 教学硬件分析
2.1.1 师资队伍年轻化
通过对问卷的总结归纳,学校形体训练教师的年龄25岁以下的占23%,26~35岁的占61%,36~45岁的占12%,46~55岁的占4%,56岁以上的占0%(见图1),从教师年龄结构来看,35岁以下的占84%,教师队伍年轻化突出,这与形体训练课程的性质特点有直接的关系,不影响形体训练课的教学质量。
图1 教师年龄情况调查
2.1.2 形体教师专业化
调查得知:学校专业的形体教师占96%,非专业占4%,开设形体训练课的学校有专业的舞蹈老师进行形体训练教学,数据说明,形体训练课有一批专业的形体训练教师,这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形体训练教学密切相连。
2.1.3 教学辅助器械不完善
教学设备和器械与前几年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仍不完善,部分学校已经有专门的形体训练房,在一些重点学校教育经费比较充足的情况下,已经配备专门的形体器械进行教学,个别学校除了有多间形体训练房外,而且还有能力对学生进行男女分班教学,这样就可以很好地针对男女生在不同的身体发育阶段,针对性地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进行专业综合素质的,但仍有大部分个别学校形体训练课没有形体训练房。调查得知(如图2),有70%的学校没有相应的教学辅助器械,要鼓励学校重视形体训练课,完善教学设备和器械。
2.2 教学软件分析
2.2.1 教材和教学大纲不统一
调查访问得知,各学校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大纲,教师对形体训练课现状的反馈主要表现在:没有教育部门统一规范的教学大纲、目标体系和教材,教师都是自行制定教材,教学内容等,称之为“校本教材”――即教师根据自己对“形体训练”的认识和理解,掌握的知识和自身能力,进而组合编写出来的属于自己特有的一套教材。
2.2.2 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形体训练课仍沿用以前较老的教学内容进行授课,在上课期间发现此教学内容已经与学生就业脱节,不能满足市场需求,教学内容亟待改革。
3 结论与建议
3.1 结论
3.1.1 形体教师专业化
形体训练教师队伍由专业的舞蹈形体教师组成,她们的专业知识过硬,示范动作直观优美,学生模仿积极性较高,兴趣浓厚;教师的专业化,在增强授课方式的个性化及课程创新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
3.1.2 师资队伍年轻化
形体训练教师普遍比较年轻,她们思维活跃,知识新颖、精力充沛、引领时尚、对新事物有较强的敏感度和接受力,青年教师们的活力与创新能够给学生创造更多的发展空间,教师队伍充满激情,教师发展潜力较大,不足之处是教学经验相对缺乏。
3.1.3 教学辅助器械不完善
形体训练课在塑造、纠正学生身体体态时,除了专门的动作训练外,还需要哑铃、拉力器等器材进行辅助训练,以使学生具备健康的体魄和良好的体态。
3.1.4 教材和教学大纲不统一、教学内容单一
目前各学校使用的形体训练教材较乱,没有统一的教学大纲和目标体系,教学内容单一,与市场没有紧密衔接。
3.2 建议
(1)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形体训练课教学是一项很有教育意义的工作,重视形体训练课教学,可以提高我国酒店服务质量,加快旅游产业与国际旅游接轨的步伐。(2)青春期正是学生个性品质形成的关键阶段,建议适当增加形体训练的教学辅助器械,有利于学生塑造健美的形体和提高对形体训练课的兴趣。(3)目前形体训练课的有关问题已经引起了相关教育部门的重视,建议能够学大纲,丰富教学内容,使之与就业市场紧密结合,为中职学校的教学改革搭建一个良好的平台。
参考文献
[1] 孙婷.高职高专开设形体训练课教学的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0(4).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对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仅需要大学生有丰富的知识,更需要他们具备各方面的综合素质。舞蹈教育对人的个性心理特征和品德的形成与培养具有重要作用,能促进人格的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感特征和理智特征的形成与发展。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在向学生传授知识文化的同时,通过一些措施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是很有必要的。
素质教育重视人才创造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人才个性的发展,重视人才综合素质全面提升。而艺术教育,尤其是舞蹈教育对培养高等院校综合型人才的素质教育能起重要作用,它能真正开启人的身体和灵魂,培养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一、舞蹈教育的重要性
舞蹈艺术是以人体为媒介、用人体动作表达思想感情的一种形象、直观的艺术形式。而舞蹈是一种人体美的无声语言,通过美的动作、美的姿态、美的造型来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一部优秀的舞蹈作品能使人在欣赏美、享受美的同时,受到很好的思想教育,使人们在美的熏陶中感情得到提升。同时,在对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中,人们可以提高审美情趣陶冶道德情操,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可以说,舞蹈在使学生在舞蹈动作的学习和训练的过程中逐渐培养美的概念、美的标准,从而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并且具有感受美、鉴赏美、表达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之拥有矫健的形体、高尚的心灵、非凡的气质。舞蹈艺术对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能力和综合素质等等方面,所起到的重要作用是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
通过舞蹈教育所带来的身体律动教育、美学教育、表演意识教育、心理素质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有助于塑造大学生的情感和灵魂,可以培养他们的艺术气质、审美修养以及团队意识、集体主义精神,提高他们的抽象思维和发散性思维能力。
此外,由于人们在学习和表演舞蹈的过程中,需要身、心、脑全方位的配合,如肢体对音乐节奏的感知,对艺术形象的反映,对空间意识适应等外化现象,使肢体动作语言化、情感化,人脑在这种运动中会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对于大学生来说,当他们的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相互渗透时,可以深入地理解所学习的知识,激发自己的创造力。
二、如何使舞蹈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
1.转变教学观念
如今,很多人并没有认识到艺术教育的重要功能,大多普通高校没有开设针对普通大学生的舞蹈教育。因此,必须首先转变教师与学生观念,让他们充分认识到在校大学生通过艺术教育和艺术实践,可以提高他们的艺术品位和审美鉴赏能力,扩大知识面,深化人文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与能力。普通高校的在校大学生本专业课较重,教师要让他们认识到,对他们进行艺术教育的教学目的是为了提高其艺术审美鉴赏能力,提高其人文修养和对文化的思考能力,让大学各个系科、不同专业的学生掌握美化自身形体的舞蹈方法和学会正确欣赏中外不同舞蹈作品,了解不同舞蹈形态特征,了解不同民族舞蹈形式的生态环境,进而提高自身艺术修养的能力。
2.采用丰富的教学形式
舞蹈课程的设置应以科学性、生动性、趣味性相结合为方针,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主动参与教学活动为目的,并尽量做到边教、边学、边实践。舞蹈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新的教法,比如利用电化,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电视教材可以通过直观、形象,生动的画面准确地表达教学内容,使学生获得充分的感知,激发学习兴趣,加深理解和记忆,这种教学方式可重复再现的功能优势,为学生提供了模仿动作和对照练习的有利条件。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随意做几拍动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和动觉,乃至全身心的投入。再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舞蹈意识来加以美化,分析动作节奏的几种可行性,进行常规动作与反常规动作的体验,打破一般的思维定势,创造出不同的节奏型。另外,学校还可以通过组织开展舞蹈比赛、舞蹈知识讲座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更多地参与,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优化其知识结构,如:“怎样欣赏舞蹈”“民间舞蹈发展历史”等。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发创办舞蹈社团,由他们自身去推广舞蹈,自己组织进行舞蹈成品或舞蹈片段的排演,丰富大学校园文化生活,或组织到社区表演,让他们更深刻地感受舞蹈的作用和意义。这些活动既能推动校园文化的开展,又能提高学生的艺术水平和综合素质。
3.开设舞蹈鉴赏课
对于非专业性的大学生而言,教师设置的舞蹈课应偏重于赏析,即欣赏大量的舞蹈艺术作品,在学生欣赏与老师讲解的情况下对舞蹈艺术进行一定的分析和探讨。通过对中外舞蹈作品的欣赏和讲解,使学生在舞蹈的动作和情感中,产生一种“内模仿”,这样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其在情绪的带动下去尝试舞蹈带来的身心愉悦,让学生体会到舞蹈艺术的特殊表达方式,舞蹈真实、率真及油然而生的情感所带来的巨大冲击力,使学生产生共鸣和心灵的颤动。把舞蹈作品放在历史和文化的大背景来欣赏,把舞蹈的源流文化结合起来,让各方面内容融为一体,调动大学生头脑里的知识储存,激活丰富的想象,使舞蹈的审美价值得以实现。
4.重视形体训练
气质是指一个人表现在心理活动、速度和灵活性方面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气质受个体生物组织制约,具有稳定性,但又不是一成不变的。也就是说,一个人的气质是可以经过教育而加以塑造的。在进行舞蹈训练过程中,教师应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 根据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的特点,进行一定的形体塑造训练,纠正不良的行为习惯(驼背、佝胸等),塑造学生昂首挺胸、充满自信、朝气挺拔的健康形象,通过舞蹈使学生的身形更加挺拔,身体的各个部分更加协调地发展。
结语
舞蹈艺术教育作为美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集体能、艺能、智能、气质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高等学校的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文化知识教育、智力教育和创造力教育,它更应该是一种情感教育和人格教育。因此,普通高等学校应该采取相应的措施,加强艺术教育,使舞蹈教育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得到其应有的认可,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参考资料:
[1]林洪桐.表演艺术教程[M].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吴晓邦.新舞蹈艺术概论[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2.
关键词:
大学舞蹈教学;舞蹈表演;表演意识;培养
舞蹈是运用形体语言表达情感的一种艺术。舞蹈艺术作为视觉艺术,通过肢体语言给人以直观的视觉效果,不仅能够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而且还传递着舞蹈思想,使人的心灵得以净化。正是基于此,在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不仅注重舞蹈技巧的指导,更为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表演意识,以使大学生在舞蹈表演中,所展示的不仅是形体之美,而是将无形的舞蹈思想外化为有形的舞蹈行为。
一、舞蹈表演中具备表演意识的重要性
1、具备表演意识可以使舞蹈氛围更为浓厚任何一部舞蹈作品,思想内涵都是极为丰富的。要运用形体语言将舞蹈思想准确地表达出来,舞蹈演员就要具备表演意识看,懂得运用肢体表达情感,使得舞蹈内涵形象而直观,舞蹈氛围也会更加浓厚,对观众更具有感染力。观众在舞蹈演员所塑造的舞蹈氛围中,对舞蹈创作思想更为深入理解[1]。舞蹈演员只有具备舞蹈意识,才能够在舞蹈表演中对舞蹈内涵充分表现,以获得良好的艺术效果。
2、具备表演意识可以使舞蹈更加富于意境舞蹈是富于灵性的舞台表演,能够将舞蹈作品的内在思想通过表演呈现出来。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舞蹈表演是对舞蹈的二次创作,表演者通过自身对舞蹈创作思想的理解运用肢体语言表达出来,从而塑造了舞蹈意境。因此,舞蹈演员要具备表演意识,运用形体造型和舞蹈动作将舞蹈作品的主题思想表达出来。鉴于舞蹈表演所塑造的并不仅仅是舞台形象之美,而是情感表达。那么,就需要在舞蹈中融入表演动作,使舞蹈更具有画面感,能够激发观众的联想,引起观众的共鸣。舞蹈演员在表演中情感的融入,使得舞蹈意境呈现出来。观众沉浸在意境之中,以舞蹈内涵的理解更为深刻,因此而受到舞蹈的感染。
二、舞蹈表演意识的培养
1、对大学生舞蹈习惯的培养要培养大学生的表演意识,就要让大学生养成舞蹈习惯,才能够在舞蹈表演中对每一个表演动作做到细致入微。学习舞蹈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成功的舞蹈表演都要需要经过长时期的训练才能够获得。因此,在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师不仅要在对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的同时,还要让大学生养成舞蹈习惯,才能够使大学生树立舞蹈意识[2]。
2、对大学生形象审美意识的培养舞蹈是通过身体动作展示艺术之美,表达舞蹈作品的思想和内心的情感。舞蹈表演过程中,从任何的角度欣赏,都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极富美感的舞蹈动作是舞蹈者发自内心的思想情感,通过舞蹈动作展示在观众面前。因此,舞蹈者要具备形象审美意识。舞蹈教师对学生的舞蹈动作进行指导的过程中,要让学生领会舞蹈动作所能够表达的思想内涵,要对音乐的节奏具有一定的敏感度,以使舞蹈动作能够伴随着音乐节奏自然地舒展。此外,舞蹈表演都具有一定的风格,这也是舞蹈的灵魂。舞蹈表演中,要能够对舞蹈风格牢牢把握,才能够将舞蹈作品所要表达的丰富的涵义通过舞蹈表演动作呈现出来。比如,蒙古族舞蹈表演动作矫健,能够将蒙古族人豪迈的性格特点体现出来,朝鲜族舞蹈能给人以灵活而柔媚之感、维吾尔族舞蹈动作诙谐而充满着热情。引导大学生在学习舞蹈的同时,从舞蹈的人文背景出发理解舞蹈的涵义,根据自己的理解运用舞蹈动作表达,就可以从审美意识出发在舞蹈表演中做到形象到位。要让大学生运用舞蹈动作创造美需要经历长期训练的同时,还要对其审美意识以培养,让大学生对美以明确定位,并产生追求美的欲望,表演意识就会有所增强。
3、培养大学生的舞蹈作品表演意识大学生的舞蹈技术能力训练中,要培养其对舞蹈作品产生表演意识。这就需要大学生对舞蹈作品的内容以及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以深入理解,在表演中将对作品的情感融入到动作中,才能够使舞蹈动作表达到位[3]。那么,在对大学生的舞蹈作品表演意识进行培养中,就要对大学生领会作品的同时能够运用表达舞蹈动作正确表达的能力进行培养。为了提高大学生的舞蹈理解能力,还要在对大学生进行舞蹈训练的过程中,向学生介绍舞蹈作品的创作背景、所要表达的主题思想。舞蹈教室在讲解这些内容的时候,还要配合舞蹈音乐,以使所讲解的内容更为感性,学生在这样的舞蹈教学氛围中逐渐沉浸在创作思维中,由此而使学生的舞蹈表演欲望被激发起来。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舞蹈表演者而言,要将舞蹈作品的主题运用舞蹈表演动作呈现出来,就需要舞蹈者全身心地投入到舞蹈表演中,其中表演意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大学舞蹈教学中,舞蹈教室在对学生进行舞蹈技术能力训练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培养大学生的表演意识,以使大学生养成舞蹈习惯,树立形象审美意识,随着舞蹈作品表演意识建立起来,使得舞蹈表演成为了大学生的二度创作作品而极具艺术感染力。
参考文献
[1]李苗苗.大学舞蹈专业教学中舞蹈意识的培养——以普高生源为主题研究对象[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2(06):18-21.
概述: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摄显著的特点就是坚持实践的观点,强调在教学中要以学生作为主体去活动,引导学生质疑、探究,使学生在活动中实现学习对象与自我的双向建构,以便为纵深继续学习奠定基础,这是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提出的具有创造性的改革意见。面对专业舞蹈新教改,如何来加强和完善舞蹈课程的建设,这已成为摆在所以舞蹈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和迫切的课程。这就需要每位舞蹈工作中重新审视舞蹈课程的性质与价值,深人研究科学的课程目标和方式方法,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综合等多种学习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切实的贯彻教改的要求,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一、充分认识形体训练与舞蹈教学,明确教学目的
形体舞蹈则是把舞蹈训练作为改善形体的丰要手段,通过人体正确姿势的培养和身体各部位肌肉的锻炼和脂肪的消耗,达到塑造形体,提高气质,从而达到形体美的一项体育运动。审美意识和良好气质的形成是舞蹈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为了提高学生内在气质以及不良肢体习惯,加强其肢体表现力,很多大专院校对音乐专业的学生均开设了形体课程。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培养优美的仪态、挺拔的身材和高雅的气质,另一方面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使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形体训练和舞蹈教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形体舞蹈课堂我们明白怎样的形体是美的,动作及姿态如何完成是正确。其次,在正确的指导下,学会运用和表现自己的肢体,提高自身舞台形象、表演表现能力。最后,形体舞蹈的训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毅力和不骄不躁的精神。朝气蓬勃、健康健美应该是每个大学生的基本外在形象,而内在美又是外在美的核心,因此在提升外在形象的同时,要更加注重内在气质的培养,注重心灵美的实践。这样内在和外在的结合体现才是全面综合的美。
二、形体训练和舞蹈教学的教学方法
(1)教学中要渗透舞蹈文化意识。首先要让学生明确一个观念,那就是技能、技巧不是舞蹈艺术的唯一因素,学生如果没有做到对国情、民情、历史、文化、习俗等方面的了解把握,就难以完成形体训练的各项要求,当然也难以表现和塑造合乎要求的舞台艺术形象。其次,形体训练课中要充分让学生了解舞蹈形体本身丰富的内涵和一些具体作品所代表的时代背景,还要将人体各部位的动作、技巧所能表现的形体语言给学生讲透彻,并加强对这些动作技能的训练。再次,舞蹈的形体训练还可以借鉴和吸引一些优秀的民族民间艺术或其他方面的一些艺术内容,使舞蹈带上鲜明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特色。(2)培养学生学习形体舞蹈的兴趣。兴趣是学习的第一任老师,只要把形体舞蹈当成一种兴趣,并逐步的把她作为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这是学好舞蹈的基本条件。必要的途径是培养学生养成一种习惯,即在基本功训练中始终把自己看成是创造美的使者,举手投足就是美,每个动作里都有艺术,一旦有了这种想象力和美感,做起动作来就不会觉得单调和枯燥了,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兴趣又提高了学生的舞蹈表现力。(3)应采用灵活的教学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新课改提倡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学生主动参与课堂,让学生自主创新,主动参与课堂一个教帅的教学成果。仅仅教会他们如何学习是不够的,最重要的是学会触类旁通,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日后的实践中。关于这方面能力的培养,在平时的课堂中或足课后作业里要体现出对他们自主创新的要求。例如在课后作业中,学生可以以组合的形式,根据所选歌曲节奏编出相符合的舞蹈动作,这对于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表演方面的培养有特殊的意义。(4)培养舞蹈感觉。教学中的舞蹈感觉指的是舞蹈者对动作及由动作所组成的舞蹈语言所具有的元素构成连接关系内含意蕴的感知能力,还包括外部特征的整体把握,并将这种整体把握以肢体给予完美的体现,在学形体舞蹈的过程中,舞蹈感觉可以帮助一个舞蹈者更加灵活自如的完成舞蹈动作。
三、形体训练和舞蹈教学的意义
(1)重塑完美形体与高雅气质。形体美就是对自己或别人身体的审美感觉,形体美在一定意义上表现了一个人积极向上,文明开朗的精神面貌。孟子说:君子所性,仁义礼智根于心,其生色也,然见于面,盎于背,施于四体,四体不言而喻。日真正的形体美达到完美的境界必须是内在的高雅气质与外在的健美形体结合起来的双重效果。气质具有可塑性,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教育和训练手段,克服先天的不足,发扬后天积极的因素。(2)提高审美水平。舞蹈艺术的审美过程,就是以舞蹈的审美体验为主线而展开的舞蹈审美能力的训练培养过程。在参与舞蹈艺术实践的过程中,通过自由审美的观照,得到感官的愉悦,意象的感悟,并超越功利意识,而达到陶冶情操,提升精神境界,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其综合素质的目的。(3)提高道德水平。在中国现代美育思想家中,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舞蹈是人的情感产物,能反作用于人的情感,它使真善美浸透人们的心里,感染人们的思想,陶治人们的情操。当舞蹈作为美育手段时,应该充分发挥这一积极功能,激发人的情绪和情感交流,以振奋情绪,净化心灵,提高整体素养。
结语: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舞蹈教育呈现出更急积极的社会意义。舞蹈教育成为一种社会的文化和教育现象,美国著名舞蹈家肖恩说过:“真正的舞蹈教育也是人的全面教育他的身、心、情感将在舞蹈中得到滋养,熏陶和锻炼。”舞蹈教育对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已成为现代教育家、科学家、思想家、政治家们的共识,重视舞蹈教育,有效的发挥其功能,也是我们舞蹈教育工作者的职责。
【参考文献】
形体课是指一门通过引用舞蹈中基本功训练的方法为主要手段,结合音乐针对人的基本姿态进行的身体活动练习,主要目的是融健身、健心、健美为一体,塑造优美体形及姿态和加强形体美的审美教育课程。 形体课作为高职院校体育教学内容之一,对专业的学生职业素质培养即: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经济与贸易以及非专业学生形成其良好的外在职业形象,具有重要意义。形体课的体育教育功能不言而喻,而形体训练同样也有美育教育功能。就高校体育教学而言,形体美教育与形体训练不但能使学生得到美的享受,激发他们对真、善、美的追求,而且能够促进大学生的形体、礼仪、气质、形象的改善和人格的全面发展。
不同的艺术各有各的特征,在职业院校中开展舞蹈形体美教育,十分有利于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开设这门公共课程既美化自己,又美化校园,为学院增添一抹生机勃勃、奋发向上的新气象,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普及舞蹈形体美训练,十分必要。
一、形体课教学的主要内容
(一)基本姿态练习
人的基本姿态是指:坐、立、行、卧。当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是身体的端庄、挺拔,给人的印象是赏心悦目的美感。由于一个人的姿态具有较强的可塑性,通过一定的训练,可以改变诸多不良体态,如:斜肩、含胸、松垮、行走时屈膝晃体,则可以通过特殊训练来加以纠正;“O”型腿的进行坐地勾绷脚、控腿练习以及简单的扶墙压筋腱、站一位、擦地蹲等等练习来改变;而有小肚腩的则可以躺地仰身作小腿收拢引体向上等练习。根据多年实践经验,这些方法都切实可行,效果明显。
(二)基本素质训练形体基本素质练习时形体训练的最重要内容之一,通过大量的练习,可对人体的肩、胸、腰、腹、腿等部位进行训练,以提高人体的支撑能力和柔韧性。在练习中可采用单人练习和双人配合练习两种形式。同时也要注意自己和配合者的承受能力,不能超负荷,以免发生伤害事故。为塑造良好的人体形态,改善形体的控制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形体基本功练习的内容较多,在训练时,应本着从易到难,从简单到复杂的原则。
二、高职院校开展形体课的优势和意义
(一)开展舞蹈形体美训练,大学校园中有氛围、有基础 根据笔者认真考察,大学校园舞蹈文化主要可分为两种:按舞蹈的社会作用来看,一种是自娱性舞蹈,另一种是表演性舞蹈。对比大学校园的这两种舞蹈文化,笔者认为,为了更有效地在高职院校学生中普及舞蹈艺术教育,可以选择介于这两者之间的形体美训练,它具备两者的优点,参与人数多学习见效快,既有自我娱乐的特点,也可稍加变化把它发展成表演性舞蹈,以获得广大学生的呼应、认同。
(二)校园集体舞的有助于学生文明礼仪的培养
在校园集体舞中的男生礼貌的躬身邀请女生,女生伸手礼貌回应,举手弓腰间尽显绅士,淑女、风度,对于新时代的大学生的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锻炼身体的机会,更是礼仪的培养,文明的熏陶。
(三)有助于增强艺术修养
艺术在共鸣中激起各种情感体验,是表现生活感受的一种表现性艺术,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是塑美的重要手段。开展校园集体舞增强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陶冶了情操,提高了他们的音乐、舞蹈修养和审美能力。
(四)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校园集体舞是一个美的统一体,是一种动态的校园文化,它的美既表现在音乐美――这是舞蹈的灵魂,具有特殊的美感;又表现于动作美――给人以形象的艺术感染,还能表现于自身的内在美感,内在的美在别人欣赏的目光下,自己增加自信心。
三、我院形体课教学现状
我院形体课教学有了一定的改进,在体育课作为主导运动科目的同时,2003年增加了形体课作为选修课程的有力补充,学生们的积极性很高,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形体课还存在一定的弊端:(1)形体课开设较晚,尚且缺乏丰富的教学经验。(2)体育场所与设施还不够完善。(3)体育教师形体专业教学水平不高。目前任课的形体课教师均非形体专业毕业,在因材施教方面还有难度。
四、我院形体课教学的改进措施
结合我院实情,我们的改进在于:
(1)修改并完善教学大纲。根据教学实际,教学内容方面要更丰富和新颖,教学进度方面也要有所侧重,重点内容可多安排课时。
(2)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主要体现在选项课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其上体育课的热情,提高其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其参加体育活动的意识、兴趣、习惯和能力,塑造其公平竞争意识、坚忍不拔、勇于拼搏的优良品质和团结合作的集体主义精神。
(3)大力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教师要充分发挥其主导作用,必须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过硬的专业教学能力。增加形体课教学内容的有艺术体操的形体基本功练习、把杆练习、柔韧素质练习、姿态控制能力练习、组合练习、徒手操和器械动作、形体芭蕾的基本手位与脚位、体育舞蹈与现代舞及时髦的瑜伽等。我们要与时俱进,加强教师的进修与培训,以扩大教师的专业知识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
社会的发展需要一大批有形象美、形体美、姿态美的社会人,社会的发展也渴求着一大批具有知识、能力的青年投身到各种行业。而学校正是培养人、发展人的场所,有能力也有义务去培养一批德才兼备的人才,在我院开展形体训练课,能更加有效地完成塑造美的社会人的任务。本文仅仅是一个课改教程的新切入点,望未来能通过更深入的研究,为高职院校的素质教育发展提供更有益的建议。
参考文献:
[1]杨斌.形体训练纲论[M].北京:北京体育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