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7:1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养生文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G1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1-0058-04
中国养生文化源远流长。《管子》提出“食莫若无饱”的节适有度的原则。《论语》中提出“知者乐,仁者寿”的观念;《老子》提出“无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生观念;《庄子》提出“无用”的养生观;《黄帝内经》提出“饮食有节,起居有常”的原则;华佗发明“五禽戏”……中国的养生文化博大精深。
1 中医药食同源的思想与养生
“药食同源”,又称“医食同源”,是我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思想,认为许多食物既是食物,也是药物,食物不仅可以饱腹,也可以治病。
王学泰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中指出“中国古代医学源于饮食,神话传说中神农氏不仅是教人种庄稼、树百谷的农业之神,而且还是医药的发明者,是华夏民族的药王”[1]。中国古代神话如《搜神记》《淮南子》记载了神农氏“尝百草之滋味”的神话。另外,《山海经》也有柢山“有鱼焉……食之无肿疾”、另有青丘山 “多赤p……食之不疥”的传说。从这些神话和传说,可以看出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战胜疾病的乐观精神和朴素的食疗观。
中国历史进入文明时代之后,祖先们在与自然界的较量中积累了丰富的食疗养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通过典籍的形式记录并传承到后代。《周礼》总结:“春多酸、夏多苦、秋多辛、冬多咸,调以甘滑(《周礼・天官・食医》)”,这些养生直到今天还备受推崇。《黄帝内经》提出“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黄帝内经素问・藏气发时论篇》)”,五谷、五果、五畜、五菜是中国传统饮食结构,古人主张通过日常饮食提高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被后人称为“药王”的唐代名医孙思邈主张“食能排邪而安脏腑,悦神爽志以资血气”,所以提倡“医者,当须先洞晓病源,知其所犯,以食治之,食疗不愈,然后命药”(《千金要方・卷二十六食治方》)的治病原则。孙思邈的著作为食疗学奠定了基础,此后历代皆有食疗专著,如唐代孟诜《食疗本草》、唐代昝殷《食医金鉴》、宋代陈直《养老奉亲书》、金代李杲《食物本草》、元朝吴瑞《日用本草》、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明朝卢和《食用本草》、明朝宁原《食鉴本草》、清代章穆《调疾饮食辨》等。
到了近代,人们把这种将传统医学知识和烹饪经验结合的一种食物赋予新的名字――药膳,将食疗养生提高到新的高度。药膳是食物学、药物学、营养学的有机结合和实际应用。中国药膳以中医理论原则为依据,使用可食用、无毒、能补、 无相反作用的中药,配合普通食物,通过烹制,使之具有一定的色、香、味、形,且有延年益寿、健体强身和祛病功能的膳食[2]。药膳既是中医中药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又是中国烹饪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食用者得到美食享受,使其身体得到滋补,疾病得到治疗。近年来,我国的药膳得到长足发展,不仅在菜肴里广泛应用,而且延伸到各种酒类、糕点、糖果、小吃中。各地药膳餐厅也相继开设。在理论研究方面也取得进展,1995年在北京成立中国药膳研究会,开展药膳理论与实践研究,并组织编写出版药膳专著,如《中华精品药膳》《美味药食谱》《中国药膳理论与实践》《中国药膳辨病治疗学》等。2016年2月22日,国务院印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了“大力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的重大任务,包括药膳在内的各种中医养生文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2 治“未病”思想
治“未病”思想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提出“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是一种提前预防疾病的观点。但如果“夫病巳成而后药之,乱已成而后治之,譬犹渴而穿井,斗而铸锥,不亦晚乎”,得病了之后再治疗无异于口渴了才挖井、打仗了才铸炼兵器。这种“未雨绸缪”的思想早在《诗经》里就出现过了,“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诗经・豳风・鸱^》)”。具体到日常饮食起居,则要顺应一年四季时节,春天要“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生”;夏天要“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要“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冬天要“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篇》)”。春夏秋冬,顺应四时,或早起或早睡,去寒就温,清肺气,养精蓄锐,修养身心,以治“未病”。
要治未病,除了调和平常饮食起居之外,德行的修养和内心的宁静也很重要,《千金要方・卷二十七养性》记载“性既自善,内外百病自然不生,祸乱灾害亦无由作,此养性之大经也。善养性者则治未病之病,是其义也”,德行修养能让内心宁静,从而百病不生、无祸乱灾害,所以养性则能治“未病”。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治未病”思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医院设置了“治未病科室”,解决人们的亚健康问题。所谓亚健康,是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之间的一种状态。处于亚健康状态者,不能达到健康的标准,表现为一定时间内的活力降低、功能和适应能力减退的症状,但不符合现代医学有关疾病的临床或亚临床诊断准[3]。为了让人们更好认识亚健康、解决亚健康问题,中华医药学会出版了《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年),这是我国第一部指导和规范亚健康研究及干预的文件。
3 中国古代文化与养生
3.1 饮食节制与养生
古人讲究饮食要有节制,不能暴饮暴食,否则对身体有害。《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篇》开篇即提出:“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长命百岁之人都顺应规律、节制饮食、作息规律,若没有节制、不讲作息,则会“半百而衰也”。
到了明清时期,茶疗之风盛行。“茶疗的内容、应用范围、制作方法等,不断有所发展。大量行之有效的茶疗方被一一推出。如至今仍在广泛习用的‘午时茶’、‘天中茶’、‘枸杞茶’、‘八仙茶’、‘姜茶’、‘五虎茶’、‘川芎茶调散’、‘莲花峰茶’、‘川芎茶’、‘仙药茶’、‘珍珠茶’等等,均系出自明清时代,而茶疗的应用范围几乎遍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内伤各科及养生保健等[17]”。这一时期,记载茶疗的医书也颇多,如李时珍《本草纲目》、陆树声《茶寮记》、高濂《遵生八{》。另外,清朝宫廷“代茶饮”也十分盛行,陈可翼等所编《慈禧光绪医方选议》[18]记录当时有15方之多。
到了近现代,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中的营养成分和药用价值不断被发现、被应用,茶疗趋于成熟。近年来,各种各样的茶疗方应时而出,如防治肝炎的 “绿茶丸”、治疗胃病的“舒胃茶”、治疗糖尿病的“宋茶”、治疗感冒的 “银翘茶”、治疗头痛的“天麻茶”、“决明茶”、治疗咽喉炎的“润喉茶”用于减肥的“乌龙减肥茶”等。除了大量茶疗方的开发,茶膳也得到发展。所谓茶膳,即用茶入馔,配合其他食品原料制作成为菜肴、面点、粥品、汤羹之类的食品。近年来,茶膳的种类越来越多,郭志刚等[18]统计,目前包括传统茶膳在内的茶菜肴、茶面点、茶粥羹等近200种之多 。
6 中国药酒与养生
酒与药物的结合是中医防病治病、养生保健方面的一大创举。 药酒是中国养生文化不可缺少的。所谓药酒,是选配适当中药,经过必要的加工,用度数适宜的白酒或黄酒为溶媒,浸出其有效成分而制成的澄明液体。
《黄帝内经素问・汤液醪醴论》篇,论述了酒与治病的关系。醪醴,即酒,“必以稻米,炊之稻薪”。酒是用整的稻米作原料,坚劲的稻杆做燃料酿造而成,醪是浊酒,醴是甜酒。最初酿造的酒不是用来喝的,而是用来治病养生的,“自古圣人之作汤液醪醴者,以为备耳”。《汉书・食货志》也说:“酒,诸药之长也。”名医华佗曾用酒充服用“麻沸散”,用以“刳破背腹”等外科手术,《三国志》卷二九《华佗传》中记载“若病结积在内,针药所不能及,当须刳割者,便饮其麻沸散,须臾便如醉死无所知。因破取”。《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有中有“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在名医华佗为其刮骨疗伤时,关云长谈笑自如、喝酒吃肉。在古代没有麻醉剂的条件下,酒能起到部分麻醉的作用。酒的药用,《神农本草・序录》也有记载:“药有宜丸者,宜散者,宜水煮者,宜酒渍者,宜膏煎者,亦有一物兼宜者,亦有不可入汤酒者,并随药性,不得违越”。在实际操作中,我国先人就发现有些药适合用水煮,有些药适合用酒浸渍,有些药适合用膏煎。
到了明清时代,中国药酒得到长足发展 。明朝李时珍几乎是“百病用酒”,其著作《本草纲目》用了大量篇幅,列举了数百种病症的主治药。另外,“明代宫廷则建有御酒房,专造各种名酒,尚有‘御制药酒五味汤、真珠红、长春酒’……当时,民间作坊也有不少药酒制作出售,如惹苗酒、羊羔酒。还有一些都是人们自酿自饮,如正月的椒柏酒、端午的营蒲酒、中秋桂花酒、重阳的酒……其中有不少就是药酒”。“清代,远在乾隆初年,就以‘酒品之多,京师为最’之说,当时出现了一类药酒店用‘烧酒以蒸成’的各色药酒。因以花果所酿,故此类酒多以‘露’名之,如玫瑰露 、茵陈露、山植露、莲花白等等,其中不少药酒具有‘保元固本,益寿延龄’之功……当时在清宫佳酿中,也有一定数量的药酒,如夜合枝酒,即为清宫御制之一大药酒[20]”。
近年来,随着医药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养生的重视,药酒酿造不仅继承了传统的制作经验,还吸收了现代科学技术,药酒的生产更加合理科学,药酒使用范围更加广阔。如用于治疗风寒感冒的“糯米酿酒”、“姜蒜柠檬酒”;用于治疗风热感冒的“桑菊酒”、“蔓荆子酒”;用于治疗咳嗽的“桑白皮酒”、“雪梨酒”;用于治疗哮喘的“红葵酒”、“小叶杜鹃酒”;用于治疗汗症的“黄芪补气酒”、“四味当归酒”;用于胃痛的“丁香煮酒”、“山楂桂圆酒”;用于治疗便秘的“三黄酒”、“蜂蜜酒”等等。
7 结语
综上所述,中国的养生文化博大精深。要把握中国的饮食文化必须从修身养性、中医思想、体育保健、饮食起居等方面着手,既不能忽略历史进程,又必须把握时代脉搏。
参考文献:
[1] 王学泰.中国饮食文化[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2:105.
[2] 杨洋.食药同功――药膳的起源与发展[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6(13):17.
[3] 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
[4] 曹顺庆.中华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5.
[5] 曹顺庆.中华文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17-18.
[6] 游建西.论老庄养生哲学[J].宗教学研究,2006(1):17―21.
[7] 中国营养学会.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10.
[8] 任俊,等.冥想使人变得平和――人们对正、负性情绪图片的情绪反应可因冥想训练而降低[J].心理学报,2012(10):65-74.
[9] 梁恩贵、魏燕利.五禽戏之文献传存与功法流变新考[J].道教研究,2012(2):84-89.
[10] 包来发.八段锦简史[J].中医文献杂志,2001(2):37-39.
[11] 周伟良.《易筋经》的作者、主要版本及其内容流变[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2):145.
[12] 朱毅,等.五禽戏早期干预对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0(6):109-112.
[13] 伍艳明,等.八段锦养生法对糖尿病前期的干预作用分析[J].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2):5-8.
[14] 龚利,等.推拿功法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等速肌力的影响[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1(3):59-62.
[15] 孙林峰,等.养生功六字诀调治腰痛病原理浅析[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5(3):75-77.
[16] 伍仁福.中国茶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5.
[17] 伍仁福.中国茶疗[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2:9.
[18] 陈可冀.慈禧光绪医方选议[M].上海:中华书局,1981:11.
[19] 郭志刚,等.香茗入馔亦佳馐――古今茶膳饮食文化研究[J].饮食文化研究,2006(3):110.
二、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对大学生审美鉴赏与表达能力的影响
大学教育是通过对学生综合能力训练与培养来达到培育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目的,只是当前的教学制度与人才培养目标很难使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得到足够的重视,课程的丰富性与完整性都被大幅缩减。在新的形势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这门课程不得不做了许多改变,从之前对单纯文学知识的教授到现在对教学体验和审美的重视,学生们也由过去的被动接受变成了现在的积极求学。这些调整不仅唤起了学生对文学的热情,也培养了他们的写作与表达能力,不仅适应了新的社会潮流,也治愈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体的痼疾。
一个企业有没有生机与活力,首先要看其是否具有名牌产品和广阔市场;其次要看其内部是否具有凝聚力和令人振奋的企业精神;最后还要看其是否具有优秀的人才和管理。如果一个企业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那么,它就是有生机和活力的企业;反之,就是不具有生机与活力的企业。
一、文化与名牌
名牌是质量好,知名度与美誉度高,并带来持续利益的牌号,其附着体一为产品一为企业,当然名牌企业也是以名牌产品为支柱的。拥有名牌产品的企业必定是具有生机与活力的企业。创立名牌则无不与文化息息相关。
首先,从宏观上来说,要创造一种真正的名牌产品,永久的名牌,就必须调动全员积极性,把名牌意识,一流意识深深地烙在员工的脑海里,把生产名牌产品的技能和规范要求变成员工自己一贯的行为,建立创造名牌的文化氛围。没有一种独特的文化精神作保证,真正的的名牌就不会出现。
其次,从微观上来说,名牌的创造过程本身,既是物质生产过程,又是精神生产过程。名牌从创意、设计、商标、质量入位,直到产生名牌效应,都体现着一种文化精神。因为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不仅要求从购买产品中获得物质享受,而且要获得精神文化享受。故此,产品品种、款式、工艺、审美等诸多方面,就要体现文化时尚,符合人们的文化追求。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名牌的创造是文化的结晶。其结果是,一种名牌便具有独特的文化形象。可口可乐不同于百事可乐,万宝路不同于红塔山,松下不同于索尼。这些风格独特,神采非凡的名牌产品,从设计、造型、颜色到包装,都成为一种完美的艺术形式。使人产生"一见钟情"的文化魅力。名牌的创造不唯在生产领域注入深厚的文化底蕴;在销售领域与服务领域,顾客与社会环境领域,也要求相应的文化契合与互动。唯有如此,才能有名牌产品和名牌企业的产生与久存。
二、文化与营销
一个产品没有市场或者销售不旺的企业,很难拥有生机与活力。搞好销售,首先要自己的产品过得硬,但更重要的手段要高明。现代社会是充满文化的社会,意欲征服社会中的人,也就必须用文化的手段。在产品销售过程中,或者迎合消费者的文化价值观与习俗,或者引导消费者改变文化价值与习俗,在产品与消费者之间寻找与开拓文化契合点,以使得成交成为可能。如前所述,消费者要购买一种产品,除了要满足他的物质需要之外,还要满足其精神文化需求。这种精神文化需求的满足有两方面:一是产品本身的文化内涵要与消费者的内在需求相契合,另一方面,促销手段要能打动消费者的心。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人员推销、广告、营业推广还是公共关系,都是打动人心的艺术。其中最有效而且应用最广泛的首推广告。丰田公司的一句"车到山前必有路,有路必有丰田车"令无数国人倍感亲切;王姬的一句“孔府家酒,令人想家”使孔府家酒蜚声华夏。广告本身包含着许多文化的因素。广告心理、广告美学、广告语言、广告文化环境,无一不是文化的体现。而同时,广告又呼唤着文化。至于人员推销、营业推广和公共关系则进入情感促销阶段。情感沟通属于精神文化范畴。因此,文化资源的利用便势之必然。
商业竞争到了一定层次上,便是文化上的竞争。比起裸的价格竞争,商品竞争,渠道竞争,促销竞争,文化竞争更含蓄、更有技巧、更有意味,也更有效益。文化销售将成为促销的必然趋势和最高境界。
三、文化与企业精神
有了过硬的名牌产品和广阔的市场,这为企业的生存和兴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如果没有较强的凝聚力和适应环境的企业精神,企业优势就很难保持,也很难说具有持久的生机与活力。而没有持久生机与活力的企业。既使一时拥有名牌和市场,也会很快失去。因为产品和市场都是活生生的人创造的。在我们国家,一个象样的大、中型企业,一般都拥有几千名,甚至几万名员工。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爱好和追求。如果没有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把大家凝聚起来,企业的工作就很难顺利开展。
企业精神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共同的心态和追求,它根植在心里而外化在人的外部情态和行为上,形成一种团体精神氛围。企业员工具有团结向上、拼搏进取的积极精神状态,那么企业必定充满生机与活力;反之,如果企业员工精神萎靡不振,一盘散沙,无所作为,那么这样的企业何来活力?企业精神是企业凝聚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活力的源泉。
企业精神是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来自于企业文化又沉淀为新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凝合剂,使全体员工产生使命感自豪感和归属感,以巨大的文化力把全体员工凝聚在一起,在一个和谐的利益共同体中各尽其职,各负其责,互相促进,共同发展。在追求物质利益的同时,完善人格世界,实现精神的解放与升华。
企业精神与企业文化的确立与培育时,要了解企业的文化传统和社会文化传统,从中汲取有益的养分和启发。同时,还要吸收国外优秀企业文化的成果。因此,企业精神文化的培育是世界优秀文化资源与企业个性相结合的完美结晶。
四、文化与企业管理
二、语文教学是创作世界的动力
语文教学的价值在于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出最为个性的自我,因为文字是富有生命的,语言是最有个性与活力的象征,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应当尊重每一个学生自我创作的能力,因为每一个孩子都是最有活力,充满灵性,富于创造的个体,但是现实的语文教学中总是会潜移默化的去束缚孩子的对于生命的创造性与想象力,我们不应该把学校变成一座工厂,每天按部就班的生产出同一批型号,打上同一个标签的产品,而是用语文教学去让学生们感悟生命,打开他们的眼界,比如在古诗的学习中,可以让学生去肆意的随着自己的想象去描绘心中的场景,让他们将自己心中所描绘的景象用语言表达出来,用笔和纸画出来,也许学生们的语言与绘画水平是有限的,但是我想在这个过程中,古诗的文字性陈述绝不是唯一的宗旨,更多的是让每一个学生能够更深入的去解读这首古诗带给他们每一个人的感受,所收获的不同的意义,而老师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收获到,每一个学生都尤其最为独特最富有创作性的一面,他们的生命是如此的丰富而多彩,是多么有活力的存在,并且这样的教学环境为学生们所提供的绝不仅仅是一堂语文课这么简单,在轻松自由充满想象力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们不仅仅收获了知识,同时还完成了一次自我成长,在与他人的沟通中,学会了倾听与理解,学会了质疑与肯定,这样充分发挥他们每一个人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勇于展现自我,敢于超越自我,这样的语文教学才使学生从更层次去感受来自语言的魅力,来自文字的想象力。而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们不应把按照成人所设定的条框与预期去教训学生,应该做的是从学生们自身的独特性去发展与促进他们。
不同的语境,应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因而,在语言教学中,需要创设多种不同的语境,以让学习者掌握多种表达方式。然而,这一点依靠文字教材本身是无法解决的。因为从文字教材中某一课的课文或对话中只能导出一种语境,由此也只能用上一种恰当的表达方式。再由于受教材编排成螺旋式上升原则的制约,有些相关语言的功能项目是零星出现的,学生往往缺乏对相关语言的语用功能的比较、辨别与整合。而电视英语教学资料中,中、外籍主讲老师能按照不同的语境,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并且还能对相关语言材料的不同语用功能作适当的比较、分析与综合,从而提高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与综合文化素质。
例如学生非常熟悉的问候语“How are you ?”教材中的答语只有“I'm fine, thank you .”/“Fine , thanks.”而中国教育电视台播放过并且已制作成立体化英语教材的《阶梯英语》,就对这个问候语作了全面的分析与介绍。它集中介绍了多种回答以及不同答语的细微区别。因此,利用多种媒体的英语材料能增加学生对异国文化的了解与接触,帮助他们提高英语实际运用能力、减少交际中的文化休克现象。
二、突出生活习俗在具体语境中的展现
SEFC的教学目标描述中都没有提到文化教学目的,较少介绍英语国家人士的生活习惯的知识,学生能从教材中获得的英语文化知识非常有限。如高一英语第29课的教师用书中提供了一些中西文化在请客吃饭礼仪方面的差异,但所提供的材料不详,仍令学生一头雾水:为什么西方人要把餐巾放到膝部上?西餐的餐具该怎么摆放?西餐的餐具到底应该怎样使用?对于学生的上述疑问,教师用书中也没有相关的解释资料。
三、突出俗语、谚语、俚语在日常交际中的使用
在英语国家人们的日常交际中,经常会用到一些大众化的口语,这些口语在SEFC中却很少出现。例如,表示“我也与你一样”的“Me too”这个大众化的日常口语,教材要到高三年级第13课的配套练习3中才偶尔一见。而在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材料中,不但经常出现“Me too”,而且还会出现“Me two” 的谐音用法,以及“Me three”(表示“第三方也与前两者一样”)的俏皮说法。另外,还有“Me too”的否定式“Me either”,甚至还出现“You too”(表示“你也一样”)的句子。因此,经常接触原声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材料,能极大地提高学生对英语的敏感性,能弥补英语教材以书面语为主、口语文化体现不足等缺陷。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要结合教材内容适时渗透口语文化,提高学生的英语实际运用能力。例如,“duck”作名词表示“鸭子”是学生们早已学习过的知识,在教学SEFC Students' Book 1B Unit 16 Fire! Lesson 61中的“Look out!” “Be careful!” “Take care!”时,我结合这些句子的教学情景,适时地向学生介绍了“Duck!”作为句子单独使用,表示与上述句子意思相类似(即表示“快闪开”)的俗语用法。
四、突出精彩、简练、地道的口语化句子的使用
学生的英语学习与实际使用能力相脱节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学习与使用两张皮”。学生所学到的英语与实际生活相脱离,这使得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所能使用的英语语言材料受到限制,从而影响他们使用英语的积极性。而电视、多媒体等英语教学材料中具有丰富的精彩、简练、地道的口语化交际用语。这些句子的特点是:句型简单、用词浅近、容易识记且回味无穷。如《洪恩奇境英语》中就有大量的口语化句子,《大家说英语》则在每天的教学节目中都要提取一个经典的口语化句子。这些经典地道的日常口语化交际用语,学生一听就懂、一听即会,而且会在自己的日常交际中试着应用,从而体会到英语口语的无穷魅力,极大地提高自己的口语文化素养。
2.转变教学策略,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
思想政治课的课程理念要求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因此,《文化生活》模块的教学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并挑选具有真实性、积极性、代表性的生活片段,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学生感兴趣的社会生活之中,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和分析问题,学习如何正确分析文化现象,理解文化生活的意义;让学生从生活情景中得到体验和感悟,感受生活的意义,在情感体验和矛盾冲突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事物的能力,在价值冲突中识别观点,在比较鉴别中确认观点,进而有效提高学生理解、认同正确价值标准的能力,树立正确的文化观。通过这种方式切实贯彻新课程倡导的“以生为本”理念,构建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具有人文色彩的《文化生活》教学课堂。在教学过程中,既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他们的主体意识,又要充分选择学生经历的生活事例,分享学生的生活经历,关注他们的情绪波动、情感变化、道德修养和人格养成,帮助他们进行自我体验,在体验中提升人文素养,为学生进入、服务社会奠定良好的基础。如在教学“文化在交流中传播”这一内容时,笔者请学生回顾暑假的生活经历。学生们畅所欲言,如有同学去杭州西湖,感受西湖的魅力;有同学去云南丽江,感受玉龙雪山的神奇。在笔者适时引导点拨之下,学生们自然而然发现自己在进行着文化的交流和传播,原本抽象的文化传播含义和途径这些知识难点也在讨论声中被化解;同时在欢乐的氛围中,大家感受到各种文化的差异,增长了见识,升华了情感,也体会到了文化交流的意义。
3.深入钻研《文化生活》教材内容,挖掘教材的人文内涵。
文学的中介是语言,对语言的认知、反应、归纳、表述———即驾驭语言的能力如何,直接反映着个人的文学素养。要想使自己的演唱声情并茂,感人至深,首先,必须使演唱符合歌词的内在要求,必须要有着较高的文化修养。好的文化修养都是从一定的文化底蕴中所产生出来的,高尔基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与许多高尚的人交谈”。读书是提高个人素质和修养的重要途径。多读书,读好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通过了解书中的知识,可以对问题进行多方面的认识和思考,在读书中丰富自己的知识层面,在积累的过程中思想才会不断地进步。思想是行动的指南,思想有多远,行动就能走多远。在读书学习的过程中会逐渐完善个人素质修养的,有了正确的思想基础,就会有明确的行动方向。思想既要继承也要发展,要与时俱进,适应时展的要求。
二、多听多唱,提高自身音乐修养
学习声乐的过程中,多听多唱对声乐的学习起着关键的作用,只有多听音乐才能更全面地了解音乐,才能更好地把握音乐,多听多唱不仅对歌唱者的乐感还是音准、节奏等方面都有着很大的影响,而且有助于提高歌唱者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好的音乐具有五大功能:一是声,好的声音传入耳朵被大脑感知作用于人体;二是情,音乐可以直接的表达人的情感,向人类诉说着感情中的喜、怒、哀、乐等,直接作用于思维和人的肌体,产生养生健身效果;三是意,同样的歌词,不同的旋律和节奏,所表达的音乐情感是不相同的,音乐具有着多样性,根据作曲家的经历和个性等因素的不同,对作品的理解也不同,同样的音乐在不同的演奏者或演唱者的二次创作中所表现的音乐意境也是不相同的;四是速,在音乐中节奏的快慢和对音乐情绪的波动控制,对、思维与反应产生有着非常直接影响,快而强的音乐使人听之欲动,感觉有力或振奋,安静又祥和的音乐则使人心非常绪平,雄壮有力之乐使人精神倍加抖擞;五是音波,即音乐所产生的音波,也会对人的生理反应产生不同的影响。所以,多听能体会出乐曲独特的表达方式,多赏析各类音乐作品,对声乐演唱着也是非常有益的,不管是中国作品,还是外国作品,古代的还是现在的,在欣赏不同音乐的过程中,带来的体验是不一样的,但都有着相同的对音乐的共鸣,逐渐达到“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境界。俗话说:“拳不离手,曲不离口”,“冬练三九,夏练三伏”。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自己的目标,和所规定练习的计划,只有坚持不懈的思考和练习,才能真正的掌握声乐所需要的技巧,在不断的练习和思考的过程中,才能巩固并完善声乐演唱所需要的技巧,在巩固技巧的同时,才能将技巧更好的运用到声乐的作品中,将作品反复的练习,熟能生巧。技术、情感、表演等相结合才能使声乐的演唱更加完整。
三、了解作品的内涵需要文化与艺术修养的配合
把握一首作品的内涵,首先要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这就需要具备一定得文化素养。怎样通过演唱来表达出来,就要要求演唱者具备良好的艺术修养,两者结合才能完美的诠释作品。早在春秋时代,孔子就主张礼乐教化人民,追求大同世界。老庄主张回归自然,回归人的本真境界。提高自身素质,树立美好形象,依靠的是人的自觉性和顿悟性。一个人只有在内心深处有追求真、善、美的渴望,有自觉接受教育、改正缺点的愿望,才有可能改变自身形象,提高自身素质。以人为本的自主创新精神,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永无止境,探索永无止境,思想解放也永无止境。科学的最基本态度之一就是探索,这对声乐演唱者也是至关重要的。作为一名声乐演唱者,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是有益并且必要的。它不仅可以使声乐演员对音乐作品进行细密的赏析、正确的理解和精湛的表演,并且能够更好地理解作品的文化背景和艺术内涵,从而使声乐表演更加传神,生动,产生强大的艺术魅力和情感张力。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标志着全球已达成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共识。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如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前提和需要。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延续的条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言丰富,因而声乐种类繁多。中国声乐发展到今天,在唱法上已经形成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共存的百花盛开的繁荣局面(这里的民族唱法特指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统声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唱法)。在此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笔者就原生态、民族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发表一己之见。
一、原生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个性的体现,首先应当受到提倡和保护
原生态唱法是中国百姓在生活的自然空间中,以自然的发声方法为基础,不断总结和改进发展而来的。它不论在演唱的语言、内容、形式还是技巧上都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它多元的音乐风格、鲜明的民族特性、个性化的演唱都植根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其不可替代的相对的文化价值。近年来,主流媒体上的大量展示使人们对原生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青歌赛中朝鲜族卞英花古典的演唱、蒙古族的呼麦、李氏姐弟的海菜腔、扎西拉宗的康巴弦子等众多鲜明地方色彩、浓郁民族特色的演唱,都给大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精神享受,使观众认识到中国除了有以郭兰英、李谷一、阎维文、、宋祖英等为代表的民族唱法外,还有如此丰富、有个性的声乐文化。
原生态是培养艺术家的沃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声乐教育家万昌文教授也曾经说过,要唱好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就需要用民间音乐的风格和唱法。民族歌唱家大都有向原生态学习的经历,如吴雁泽到鄂西向放排工学习“打啊哈哈”后,才将《清江放排》唱得更加腔正味浓。胡松华曾深入40多个民族地区体验生活,曾向彝族歌手白素珍学习过“海菜腔”,向“草原长调之王”哈扎布学习过“若古拉”,向藏族“囊达”大师扎西顿珠学习过“真园”,向“花儿歌王”朱仲禄学过“花儿”,还学过维吾尔族“木卡姆”、苗族“飞歌”等原生态音乐,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原生态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源泉,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所在。它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也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神韵,独特的审美品质以及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彰显出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无穷的音乐智慧。
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他诸多原因,使原生态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地威胁。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政策和制度并加强对其实施的力度。特别要重视对原生态的搜集、整理以及对传承者、原生态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媒体应该更积极地引导大众对原生态的关注和认识。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增加更多原生态的内容等措施来保护和提倡原生态,这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二、民族唱法作为中国民族声乐共性的体现也应受到提倡和保护
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以下简称民族唱法)是建立在民族语言基础之上的,适合民族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表现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反映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人文精神,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这些特征上,它与原生态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它继承了传统民族唱法的精髓,主要以汉民族为审美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早在1963年,总理就曾经指示要研究出一套不同于别人,训练嗓子基本功的民族的歌唱、民族的发声方法,这就要求确立自己的民族唱法。要确立一个唱法或建立一个学派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必须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简言之,要有共性作为评价的标准。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正是这样做的并且发展得很快,已经能够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代表走向世界,在新加坡、宋祖英在悉尼和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的独唱音乐会就是有力的证明。而且它已经被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接受和喜爱,其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完整体系是其他原生态所无法替代的。它的共性化使其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由此可见,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原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如果说原生态是强调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那么民族唱法则是强调共性,是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樊祖荫先生也曾说过:“音乐教育的规范性与民间音乐的即兴性特征有着天然的矛盾,但并不能丢弃任何一方,应学会两条腿走路。”①因此,笔者认为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应该共融互补,共同繁荣我国民族声乐,从而达到提倡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至于田青先生所说“在规范化的歌声里不要说历史,常常连人性都感觉不到,感觉到的就是技术”。②这恐怕有些绝对。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的《孟姜女》,虽然外国人听不懂歌词,但观众热烈的反应说明他们听懂了音乐,听懂了艺术。况且国内更有数不胜数的民族唱法的忠实观众,他们中有几人能听出技术上的孰优孰劣?绝大多数是被歌唱家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并接受和喜爱民族唱法。田青先生还说:“这个民族唱法很了不起,最适合歌颂,因为它宏大、亮、通、透、传得远,这种颂歌式的民族唱法就变成了我们唯一的民族唱法……我们的民族唱法就是‘颂’,你听几个有名的歌手唱过几首爱情歌呢?我们的民族唱法唱什么?党、祖国、母亲、父亲、战友、长江、黄河等。”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似乎是对民族唱法稍有些偏见。就算民族唱法只唱颂歌,颂歌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就文化层面来讲,它也是多样文化中的一种,也应该被保护和提倡,更何况它还有如《兰花花》《望月》《五哥放羊》《孟姜女》《小背篓》《辣妹子》等许多颂歌以外的内容。
声乐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声乐均为世界多元声乐文化的一元,都有其相对的文化价值。尊重不同民族声乐的差异性和平等价值,保护和提倡声乐文化多样性,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也是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注释:
①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34.
②③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20,18.
参考文献:
[1]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
[2]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
[3]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J].中国音乐,2005,4.
[4]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J].音乐研究,2004,4.
[5]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06,4.
[6]杨仲华、尤志国.中国气派民族神韵百姓欢迎──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J].中国音乐,2005,1.
二、信息文化素养的培养
在信息技术课堂进行信息文化素养的培养,信息技术教师必须敏锐、准确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和提炼,让信息技术学科文化成为学生喜欢了解、乐于探索的内容。初中信息文化素养培养是多方面的,笔者根据自己的一些教学体会,讲述其中的几条途径供参考。
1.与实际相结合,给课堂融入计算机硬件文化。
信息技术分硬件部分和软件部分,通常教师比较关注软件部分的教学。硬件部分无论从原理、结构上都是比较难的知识,因此,要将信息学科文化融入教学比较困难。教师在教学时融入实际的计算机硬件拆解和虚拟采购,可以提高学生的兴趣的同时,将计算机元件的价格、选型、外观等信息融入到教学中来,可以培养初中学生对计算机硬件有更加直观和深入的认识。笔者在课前预先准备了四台报废的计算机,将其拆解,并在各种硬件设备上贴上了名称标签,在操作课前,让学生分小组讨论交流,并做好网上查找内容的任务清单,让学生在网上了解相关知识后,告诉学生虚拟购机的网址。学生根据已经了解的硬件设备特点和价格后,挑选自己喜爱的硬件进行虚拟购买。学生从这个虚拟购机的过程中进一步认识了计算机硬件及其价格知识,取得了良好效果。注重包含现实意义的计算机知识的教学,能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使计算机硬件文化有效地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2.立足史料,关注技术背后文化的渗透。
关注信息技术发展的历史,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作为一门学科的思想体系、文化内涵和创造价值的认识能力。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经常穿插计算机发展史料和IT界的风云人物及他们的小故事,这些信息技术史料的渗透,对学生所产生的感召力,比让学生多学几步操作技能更有深远的意义,学生能从诸如此类的史料文化中终生受益。如浙教版信息技术七年级上册第七课《编辑文字》,其编辑的文字内容是计算机发展史,笔者把这课分成两课时。第1课时设计如下:先让学生看史蒂夫•乔布斯2005年在斯坦福大学演讲视频和演讲稿,以激起学生对于计算机发展史的兴趣,然后让学生通过网络了解计算机的发展史,最后让学生完成事先准备好的有关计算机发展史知识点的“分类游戏”,通过“分类游戏”,学生们进一步掌握计算机发展史。第2课时则用计算机发展史素材进行排版,引导学生在这些计算机史料之中体会其中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体会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类文明的创造价值的风采,从而让学生对于信息技术产生学习的信心和动力。
3.立足学科整合,有效开展文化渗透。
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课程整合分为两部分,一是利用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作为工具和载体,辅助其他学科的课堂教学和自主学习过程,用更加直观有趣的方法表现数学、英语、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和其他学科的知识点和难点,有静态媒体无法实现的优点。另外一方面,在其他学科里面有很多知识是与信息学相关的,在这些知识的教学时,结合计算机技术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这些知识的意义,使学生在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中获得智力开发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了解了知识背后的原理和学习意义。例如,计算机的数制转换通常是在初中数学课中出现,学生往往只能学习如何求解这些题目。实际上,这个内容可以融入到信息技术课程中,引领学生理解在数字电路和计算机中,利用开关电路实现“0”和“1”运算和存储的原理,使学生在知其所以然的情况下轻松解答这类题目,理解这类题目的意义所在。
4.加强信息伦理道德的渗透。
由于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同时家用电脑、笔记本、平板电脑、智能手机等硬件设备普及率非常高,多数初中学生可以非常容易获取庞大的网络信息资源。面对没有归类和屏蔽的网络社会,如何获得有价值的信息必须基于学生信息伦理道德的培养。初中生需要有良好的信息道德观,善于区分信息的好坏,是学生信息文化素养重要的因素。在课程教学的同时,教师要逐步让学生知道如何辨别网络信息中的真实性,在信息时要遵守道德行为规范,要有责任心,共同维护网络;要让学生理解软件的版权问题,不能够通过网络剽窃;对网络的效率要有认识,错误的信息通过简单的传播会迅速造成恶劣的影响,无法控制,因此不可以传播虚假的信息;在教学中融入“知识产权”、“盗版”、“黑客”等涉及计算机网络安全和道德的内容,可以非常有效地将信息伦理道德渗透到教学过程中。
5.立足自我,提高教师文化素养。
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文化素养,才有可能让信息技术课堂充满文化气息。教师可以通过参加学科教研活动获得实践研究经验和理论指导,通过学习和总结形成必要的知识结构。教师备课要充分,不但要准备各种虚拟素材、实物素材,而且要对原理和方法追本溯源、引经据典,充分准备相关材料。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信息学知识结构,提高自己的网络信息道德修养,掌握更多的计算机及网络相关知识,可以将这些融入日常教学中,达到提升学生素养的目标。
二、提高高中生数学素养的途径
(一)努力挖掘数学教材文化价值
根据高中数学新课标编写的教材,充分体现了数学的文化价值,注重通过数学课程教育,提高高中生的数学文化素养。在选择教学内容时,教材增加了与现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际应用的问题,如分期付款问题,最大利润最少原材料问题、概率预算问题等等。这些问题富有丰富的时代气息和深刻的生活背景,这样让学生在学习中能深深地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直接联系,具有普遍的生活实际意义。数学教材注重了数学概念的来源,公式的引入和建立的途径,并根据这些展开数学文化的价值。例如,引用一个非常有趣的历史故事:古代印度国王奖赏国际象棋发明者引出数列全章内容,并引出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许多概念、公式都由相应的实例引入,有时候是一个,有时候有好几个。遵从数学从具体情景抽象出一般概念和知识结构,又从一般性结论到具体情景给予印证的特点,让学生慢慢体会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为实际生活服务。从知识的本源出发,提高了高中生的观察、思考、归纳和推理能力,再穿插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能最大限度地培养高中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为以后的工作提供审慎的思维习惯。
(二)开发适合本校学情的数学校本课程
力图拓展数学文化的内涵和外延。通过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努力,不断研究和探索,逐渐形成数学文化的读本,让学生对数学充满兴趣。组建数学文化研究小团队,以“不断完善数学文化,尽力交流数学文化”为宗旨,以“喜爱数学、精学数学、应用数学”为目标,让学生尽情遨游在美妙的数学海洋里,自由而快乐地学习数学、感悟数学。小团队将交流各自学习心得,并将有价值的东西记录下来,充实到校本课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