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7:1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建筑立面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建筑立面装饰已经成为一种既定的概念深入人心,为人们不断地呈现多姿多彩的形态外观。基于建筑立面在现代房地产业越来越受到重视,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角色,就目前建筑立面装饰的一些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探讨。室外的装修的功能以及外装修的目的应兼顾建筑物的美观和对建筑物的保护作用。首先应考虑外墙结构材料直接受到风吹、日晒、雨淋和冰雹的袭击,以及腐蚀性气体和微生物的作用,及耐久性受到威胁的问题,因此,设计过程中,既要考虑与周围环境的协调,又要有独特的风格,在选用材料的过程中应适当采用坚固耐久并且美观的外装饰材料,以下我简单阐述一下,本案伊丽雅特湾二期立面造型所涉及主要的构件,装饰材料。
一、目前建筑技术的发展让建筑立面变得更加的活跃和自由,而以前许多不引人注意的构件也逐渐走到了前排,甚至成为建筑的至关重要的因素。GRC造型的构件的应用能制作欧式或复杂的造型,能够实现想要的艺术造型,本案欧式造型丰富多样。GRc柱子、梁托、小方柱子,从细节上更完美的表现我们需要的造型效果。
GRC是玻璃纤维增强水泥(GlassFiberReinforcedCement)的英文缩写,是七十年明的一种新型复合材料。它将轻质、高强、高韧性和耐水、不燃、隔音、隔热、易于加工等特性集于一体,在建筑上占有独特的地位。迄今,GRC已在英、美、日等四十多个国家大量应用,特别是近年来,低碱水泥、抗碱玻纤的相继出现,把我国的GRc技术引向新的发展阶段。但是构件的安装质量,直接影响到该工程建筑风格的体现。
简述一下工艺流程:施工准备-进场构件检验-各类的铁件、支架制作-找准外墙土建基准线-按GRc构件规格定位放线-GRC构件就位安装-堵缝、修补-养护-分项验收。构件进场进行检验,由于构件系外加工预制,所以,必须保证进场构件的质量。依据构件加工企业标准,按外观和尺寸偏差进行现场检验。且进场构件须有出厂合格证书,严禁使用不台格的构件。
需要注意的是与主体墙面的安装的GRc构件,由于主体外面保温制作完毕后安装时,GRc构件的边缘要用网格布紧绷后贴于底层抹面砂浆上,以便与外墙保温形成整体。
二、外立面墙体保温施工对装饰效果是至关重要的,说起建筑维护结构的保温技术也是日益加强。尤其是外墙保温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成为我国一项重要的建筑节能技术。我们现在说论述的是建筑中使用的外墙外保温施工工艺中的对装饰有影响的注意事项加以说明:
弹好控制线:根据、建筑立面设计和外墙外保温技术要求,在墙面弹出外门窗水平、垂直控制线及伸缩逢线、装饰缝线等;挂基准线:在建筑外墙大角(阴阳角)及其他必要处挂垂直基准钢线,每个楼层适当位置挂水平线,用以控制聚苯板的垂直度和平整度,配制专用粘接剂;前期粘翻包网格布:凡在聚苯板侧边外露处(如伸缩缝、门窗洞口处),都应做网格布翻包处理;粘贴聚苯板:注意墙体造型的变化,比如要求不同板厚的位置,安装固定件;板面打磨、找平;配制聚合物砂浆;聚合物砂浆在聚苯板面抹底层砂浆,厚度为2mm-2.5mm。同时将翻包网格布压入砂浆中。门窗洞口的加强网格布也应随即压人砂浆中。贴网格布:将网格布紧绷后贴于底层抹面砂浆上,用抹子由中间向四周把网格布压入砂浆的表层,要平整压实,严禁网格布褶皱。网格布不能压入过深。表面必须暴露在底层砂浆之外。网格布上下搭接宽度不小于80mm,左右搭接宽度不小于100mm。
网格布粘贴完后,在表面抹一层0.5mm—1mm面层聚合物砂浆。
由于本案的建筑形体比较复杂,且对整体墙面的平整性要求很高,凸出与凹进,阳台、露台都很多,施工过程中,墙面的装饰缝隙一定要事先预置尺寸。主体结构完成后,还有一定尺寸适度的装饰线脚需要采用苯板材料制作,欧式线脚不像平板那样的好直棱角直角,一定要注意造型的质量是否规矩,水平度、垂直度、是否交圈。
处理好外墙保温与造型后,需要施工涂外墙腻子,可根据饰面设计选用不同的外墙腻子,如外墙光面腻子、外墙拉毛腻子、外墙弹性光面腻子等。
三、涂饰外墙装饰涂料对于外立面装饰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首先根据设计要求颜色涂饰外墙涂料。选择需要的肌理质感,还有就是涂料的类型,使用普通油漆,如果墙体开裂,漆膜也会跟着开裂,从而使潦膜失去对墙体的保护功能。本案使用弹性涂料,有着对紫外线的抗性,从而具有超强的耐久性。有着永久性的韧性,从而能抵抗墙体开裂。可阻挡水和二氧化碳的侵入,维持墙面历久常新以防止雨水入侵墙体,造成墙面漏水发霉,具有特殊的呼吸能力,可以防止水分在墙体内的积累,又可使水分透过漆膜蒸发出去。皮肤机理,透气性好,保持室内不闷气。有效弥盖细微裂缝保色性能优秀,施工方便,涂刷随意,并且弹性涂料有很好的光泽度和质感,还可以滚涂出不同大小质感的拉毛。
以上分析了里面三大主要影响装饰效果方面,下面总结建筑装饰应该综合注意问题:
对于本案这种线脚丰富的实例来说,需要注意的是,前期建筑设计的结构尺寸应注意与成话尺寸的差额,加之土建抹灰尺度比例不要把握,容易造成最后成活尺寸过大,造型比例不协调,再做修改费工费力得不偿失。
石材墙面注意涂料与石材分界线位置的装饰线条,最要先安装石材后在做线条,以防止由于石材找平后,石材顺应前面空隙增大,装饰线条容易无法压住石材的返工。
1玻璃立面
玻璃立面起着围护、支撑及通风采光的作用,也是表达建筑效果重要的元素之一。一个设计合理的建筑立面的功能不仅仅起到承上启下、衔接建筑的屋顶和底面的作用,还要能融合于周围的环境,具有导向及装饰功能。玻璃材料在建筑立面中最主要的展现方式就是门和窗,在提供充足的自然光线的同时,也为建筑的立面增添了更多的质感和色泽。轻盈透明的玻璃立面可以起到分隔、承接、引导以及维系建筑空间的作用。色彩多样、质感丰富的玻璃材料使得建筑的界面虚实变幻,透明的玻璃隔墙使建筑的室内空间分而不隔,是一种开放性的建筑界面。玻璃幕墙是以一种纯粹的透明玻璃立面形式出现的建筑结构体系,它使建筑的外墙面效果有了本质的改变。玻璃界面成为建筑立面的主体,不仅可以用于围护、采光、通风以及装饰,还可以将建筑立面分解成为不同的光影效果图形,消除了传统实体材料给以建筑立面的厚重感和封闭感,使整个建筑呈现出一种轻盈明亮和丰富饱满的效果。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艺术设计及媒体学院的教学楼宽阔的屋顶铺满了绿油油的牧草,建筑的立面则采用了大型的透明玻璃幕墙,一方面可以降低太阳的照射,另一方面可以使太阳光和周围的自然景观透入室内。透明玻璃立面充分利用了自然光,减少了人工照明所需要的能源消耗,并且大量的屋顶植被净化和冷却了建筑周边的空气。绿色的屋顶与清透的玻璃立面以特别的形态组合在一起,将周围的景致与建筑柔和成整体而融入自然中。
2玻璃底面
现在越来越多的设计师采用了透明的玻璃材料做为建筑的底界面,带来一种焕然一新的视觉感受。玻璃底面轻透而虚幻,弱化了建筑底界面本应有具有的厚重感和安全感,这种强烈的视觉反差带给观赏者一种特别的体验。玻璃底面在增加了建筑本身精致、高贵以及轻盈的效果外,还带给了室内空间更多的表现元素,并随着日光和灯光的不断变化而迷离梦幻,产生了丰富的室内空间效果。另外,玻璃楼梯、玻璃桥等在一些建筑构件中也会使用到透明的玻璃底面,给游览者带来另一种视觉冲击及心理刺激。一方面,在透明的玻璃楼梯或是玻璃桥上面行走必须克服心理的恐惧感;另一方面,由于外界光线的作用使得在透明的玻璃楼梯或是玻璃桥上不会出现行走者自己的影子。这种超越正常视觉感受的美学效果赋予了透明的玻璃材料做为建筑底层界面的另一种特别的艺术表现力。坐落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大峡谷上的U形透明玻璃观景天桥,从大峡谷南端的飞鹰峰凌空伸出,悬空于高达1220m的大峡谷底之上。整座玻璃天桥重量近500吨,长约21m,宽约3m,桥墩牢固地伸至旁边的岩壁内。整个桥的底面及两侧均采用了透明的特种玻璃材料,其强度超过普通玻璃材料十几倍,游客走在晶莹剔透的玻璃桥上,凌空观赏大峡谷的风景,如同“天行者”般在大峡谷上空飞翔,视觉及精神层面得到了极高的体验和享受。
作者:雍鹏 单位:陕西理工学院土木工程与建筑系
二、建筑外墙外保温工程主要问题
1.保温系统质量问题的责任区分
(1)保温隔热性能
保温隔热效率取决于保温材料的保温隔热性能和保温层的厚度,如果达不50%或65%,主要是保温材料上的问题。
(2)空鼓、脱落、粘结不良或不能长久稳固
主要是砂浆中的有机材料老化,砂浆性能不能正常发挥,或保温层的界面处理不当,施工未按规程去做等问题。
(3)裂纹、裂缝
砂浆中原材料使用不当,配方不合理,保水调湿性能力弱,砂浆抗干缩性差的问题。
2.保温系统的稳定性及使用寿命问题
建筑外墙保温层的稳定要有一个过程,笔者认为,其初期稳定性,至少需要一个自然的冷热气候循环(一年),冬天冷冻、夏天曝晒,风霜雨雪,这是保温层不断适应环境气候变化,经受环境气候无情的考验,经过一个自然的冷热气候自然地循环后,保温系统仍会有一些变化。
保温系统的使用寿命主要取决于各种材料本身的材性和使用寿命周期和施工工艺,外墙外保温系统是在外墙表面,保温层上面是薄抹灰,环境气候复杂多变,温差可达近100℃,强烈的紫外线、太阳辐射、酸雨浸蚀、强风、地震、以及建筑结构发生变化、地基下沉等,都将影响和损害保温层的使用寿命。
三、界面处理与粘结的重要性
无论是发泡聚苯板(EPS)、挤塑聚苯板(XPS)、喷涂聚氨酯(SPU),还是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无机复合类保温浆料,都应特别注意界面粘结问题,对大量的工程情况现场分析,出现保温层空鼓、脱落等粘结不良的问题,都发生在保温层的正反面的界面上。
回顾多年前,北京早期的聚苯薄抹灰外墙外保温技术,当时聚合物干混砂浆市价最高卖到七、八千元一吨,砂浆中使用进口的可再分散乳胶粉30-40公斤、HPMC5-7公斤等,直接粘贴EPS或XPS,短时间内拉拨强度都很好,但时间一长,发现并不可靠,于是便有了后来的先粘后钉“双保险”的办法,后来的保温工程就很少出现泡沫板脱落现象,由于抹面砂浆采用在保温材料上贴网布直接抹灰的办法,没有进行有效的界面处理,抹面砂浆出现较多的龟裂、空鼓、脱落等问题,抹面砂浆对保温层起保护作用,又是外墙装饰最重要的基础,抹面砂浆一旦出现大面积龟裂、空鼓、脱落问题,既影响保温层,又影响外墙装饰。因此,保温层界面的粘结是十分重要的环节,它关系到建筑保温工程的成败!
四、界面处理技术与方法
1.挤塑板的界面处理
(1)挤塑板的界面处理方法:可用滚压的办法,在挤塑板正反两面的表面上,压出规则的小孔,孔径5MM-10MM的方孔、长方孔、六角孔或多棱形孔,孔的深度为3-5MM,间距与行距可在10MM左右。主要作用:加大粘结面积,提高粘结强度,增加附着力和保温层的承重能力。
(2)也可用界面砂浆处理:选用优质乳液,按乳液:水=25:75的比例稀释后,加入适量粘结砂浆调和,用滚涂的办法均匀地涂刷在挤塑板的表面上。
2.聚苯板的界面处理
(1)界面砂浆的制法:水100公斤;改性苯丙乳液(耐碱)
25公斤;加入粘结砂浆(适量)
(2)界面砂浆使用方法:将水与苯丙乳液稀释均匀,加入适量粘结砂浆,混合均匀成稀稠状,用滚刷均匀地滚涂于聚苯板表面上,待界面砂浆干至不沾手时,可直接进入下一道工序的操作。
(3)界面砂浆的作用:
可以加固聚苯板表面并封闭表面微孔,延缓聚苯板降解速度,提高保温效率;
有效防止水分渗入,可提高保温层的防水能力,增强保温效果;
提高聚苯板的粘结强度,并有利于抹面砂浆的粘附,防止抹面砂浆空鼓、龟裂、脱落。
3.聚合物粘结砂浆参考配方(略);
4.聚合物抗裂砂浆参考配方(略)
5.胶粉聚苯颗粒的界面处理
(1)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专用砂浆界面参考配方
多聚胶粉(北京环益美高分子聚合物研究所生产)7.5-12.5公斤
32.5R或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500公斤
石英砂或水洗河砂(40目-70目)500公斤
(2)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专用界面砂浆的作用
可以确保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的附着力,防止空鼓和产生裂缝。
(3)聚苯颗粒保温砂浆界面处理与专用界面砂浆的使用方法
先将干燥的墙基面喷水润湿,以减弱其吸水能力,随后抹上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专用界面砂浆,厚度约1MM左右,在聚苯颗粒保温砂浆专用界面砂浆尚有良好粘性时,抹上聚苯颗粒保温砂浆(每次厚度不宜超过2CM),第一道保温砂浆稳定后,抹第二道保温砂浆,第二道保温砂浆稳定后,在抹抗裂砂浆之前应喷水润湿保温层,再抹抗裂砂浆,保温层干燥、抗裂砂浆强度稳定后,可刮外墙抗裂腻子、刷外墙涂料。
五、建筑外保温的发展趋势
一、建筑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
1.投资决策阶段
在建筑工程的投资决策阶段,存在着投资膨胀的现象,最终导致建筑工程造价偏高,其形成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在建筑工程的建设前期没有对工程造价 有关的资料进行全面分析,缺乏有效的数据支持,仅仅依靠专家、工程师以及决策者来对已完工的建筑工程以及尚未完工的建筑工程进行估算和造价,因此造成建筑 工程造价偏高的问题。
2.设计阶段
第一,现行设计费计取办法不科学。目前,我国建 筑工程项目设计费是按照工程造价的百分比进行计提的,如果工程造价高,那么设计费用也会相应的增多。设计单位出于对自身经济利益的考虑,势必不会考虑工程 节约问题,从而造成工程项目的投资浪费。
第二,设计市场缺乏竞争性。部门设计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缺乏经济观念,只是一味的对技术负责,过高的追求安全系数, 忽略了投资成本。
第三,基本建设程序不科学。一些建筑工程项目为了“节约”时间,并没有很对该工程进行经济性分析、可行性分析以及初步设计和施工图设计,甚至有些工程设计单位是边施工边设计的,这就会造成工程返工率加大。
3.招投标阶段
目前,在招投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面临的问题主要有:业主利用自身权力泄露标底,进行意向招标;高资质施工企业中标,低资质队伍承揽;有些并未按照《招投标法》进行操作,多个政府部门共同管理招投标,评标之时更倾向于打印象分,暗箱操作严重等。
4.施工阶段
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一直是工程项目的重点内容,也是造价管理的重中之重,其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现场签证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经常出现现场签证的管理问题,由于监理工程师的业务素质比较差,对有关规定不甚了解,不该签证的胡乱签证,甚至签证管理中出现虚假签证,为获取高额利润而铤而走险,对有关规定置之不理,窃取建筑工程项目经费,最终导致建筑工程造价费用偏高。
(2)定额计价的差异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对于现行的定额计价有所差异,建筑工程项目计价不能按照统一的标准进行,指导价与市场价的价格混乱,价值规律难以发挥其根本作用,导致工程造价远超实际价格。
(3)施工组织设计与组织方案、监理问题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阶段,往往会由于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与现场施工情况不符合,甚至是施工设计方案与工程监理在工程造价方面存在问题,而导致工程造价的实际价格偏高。
5.竣工阶段
在工程建设后期需要进行竣工验收和工程结算,这也是控制工程造价的最后一道关卡。在建筑工程结算书上的每一个数字都是签约双方经济利益的体现,决算 审查人员则需要以招投标文件、施工合同等为依据,综合考虑之前的工作情况,进行工程结算。但是由于监理制度、工程造价管理机制的不健全,使得结算审查人员 对一些隐蔽性工程缺乏了解,加上某些审查人员、中介机构职业道德素质及技术水平有限,就会造成工程造价管理的偏差。
二.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方面问题的对应措施
1.投资阶段造价管理的对策
(1)收集相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对于项目投资的相关资料要准备充分,比如工程所在地的水、电、路情况,以及地质、 材料价格、采购项目以及类似建筑工程造价材料等,还要对建筑工程项目的未来经济发展情况作分析,并给出科学、合理的预测,以便工程结算造价管理。
(2)采取集体决策制度。建筑工程为了规避投资风险,因此应该采取集体决策制度,对财务部门的相关工作人员进行组织安排,对工程技术部门的工作人员进行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的编写,以论证建筑工程是否符合相关经济效益,及其未来发展情况。
2.设计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对策
第一,实行限额设计。具体来说,在初步设计阶段需要严格按照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投资概算,在施工图 设计阶段则需要根据已批准的初步设计进行总概算,并需要在各项目达到使用功能的情况下,严格控制不合理的支出,将总投资额保证在一定限额以内。
第二,严格 控制设计变更。严禁通过设计变更来扩大建筑规模、增加建设内容、提高设计标准等。一般情况下不允许擅自变更设计,只有不变更就可能造成项目功能无法正常发 挥的情况下,才可以进行设计变更。而且,如果出现变更情况,就必须要及时核算有关设计变更的造价,对于费用偏高的项目要进行多方案比较,力求精益求精。
第三,加快推广设计监理制度。建筑工程监理职责以及建设内容是分专业的、多方面的,不仅要对工程质量、工程进度进行监理,更要对工程造价等进行监督管理,因此,建筑工程监理工作并不是一个人可以全面胜任的。对此,建筑工程主管部门需要尽快建立设计监理单位资质审批条件,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和考核,并制 定设计监理工作的职责以及收费标准。
3.招标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对策
在公开招标前,招标单位需要设置投标限价,投标企业的报价不能高于这个限价。这一目的主要是为了防止哄抬标价、串通投标等现象的产生。而且,招标单位也需要组织专业人员确定投标限价的合理性,在审核确认无误以后才可以正式发给投标人,并将此报有关招标管理部门备案。
4.施工阶段造价管理对策
(1)对工程洽商进行有效控制;
(2)对承包商的索赔要求进行严格审查;
(3)对加工订货的材料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除此之外,在施工阶段还要对设计变更、签证管理以及材料价格等进行严格控制。
(4)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是进行招 标、签订承包合同、进行施工准备和指导施工基本的、全局性技术经济文件。它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手段。
(5)实行全方位合同管理 是工程实施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
(6)实行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造价控制人员及时准确地收集各种动态因素,使动态管理贯穿整个项目全过程。按照实际情况进 行分析,并采取措施调整。
5.竣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对策
工程竣工阶段,需要根据施工承包合同、设计变更通知单、现场签证记录以及相关预结算文件等组织专业人员进行结算编制,并报送建设单位。而且,工程完工以后需要对该建筑工程的所有物资和财产进行清理,计算节约或超支状况,并分析出现这一状况的原因,吸取经验教训,为下次工程造价管理提供借鉴。
三、结语
加强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是一个难度大、涉及面广的工作,其贯穿于工程建设的始终。因此,施工单位需要就上述五大阶段做好造价管理工作,不断探索降低成本的途径,提高建设投资收益,平衡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 晏永玲,胡毅方.施工企业风险来源与对策[J]. 湖南城市学院学报. 2007(06)
[2] 程国山,崔红波,李少鹏,郭旭.当代大学生就业难的症结及对策[J]. 中国大学生就业. 2006(13)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 A
随着经济发展的加快,建筑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工程质量已经成为项目工程施工的重点控制因素。监理能在很大程度上对建筑工程中存在的腐败现象起到抑制作用,并起到控制工程工期、成本、质量的作用,因此监理工作的重要性也日益显著。监理作为一种集监督、服务于一体的职位,如何做好相关控制监督工作,在施工过程中会遇到什么问题,怎么解决,是监理工作人员共同探讨的话题。
一、建筑施工监理概述
建筑工程施工监理,是指在项目法人的委托下,监督管理企业项目工程的投资、进度、质量,以及对信息与合同的管理,通过组织协调的方式来实现监理的工作职责、作用。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在建设领域中日益增大的国际交往和对外资利用的快速增长情况下,监理制度逐渐成熟。作为独立的、公正的第三方,监理工程师要对所有的隐蔽工程、分部工程的质量进行监督,一般要得到监理工程师的签字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我国的项目监理实行总监负责制。
二、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分析
(一)、建筑监管制度实施时间已久,但还是存在一些监管力度不严格、不规范的现象。我国现有建筑行业发展没有形成规范完整的管理体系,监理制度不全面、不规范,甚至监理过程中出现恶性竞争现象。监理公司监理人员一部分是退休人员,或欠缺工作实践的人员,这与法律规定的监理人员要有高素质、广泛理论知识、丰富的经验相违背。现场设备监理人员不具备上岗资格,监理工程师在工程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处理突发事件,不但要在技术知识方面达到要求,而且心理素质也很重要。
(二)、监理人员责权不一,监理人员长期处于权力架空形势下,无法真正实施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监理行为,出现问题不能及时有效解决,甚至无权问责施工方,导致工程质量、工期无法按照预定计划实施。我国建筑项目很多业主认为监理人员隶属于自己雇佣下,应服从业主意志,这使得监理的工作无法正常有序开展,处处受阻,处处碰壁,无法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监理应有的作用。在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监理公司发展也随之加快,监理公司不想与业主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即使业主违反了监理合同,监理也不会提出意见整改,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并没有尽到工作职责。监理公司形式上监管工程质量、投资、控制进程等,但实际操作中并不能达到真正的监理,造成工程质量无法达标。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管数据信息较少,无法达到全面监理施工工程所需要的数据要求,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工作生活节奏加快,信息数据更新速度随之加快,监理人员掌握的数据无法与实际工程吻合,往往数据传递滞后,导致工程进度分析不明确,使之进行下一步计划安排无法准确进行,影响工程施工效率。
二、施工过程中监理的“三控制”
质量、投资、工期是三个统一又互相矛盾的目标。作为监理人员,其职责就是通过三方面控制使得这一系列目标达到优化结合,监理工作必须围绕。三控制。开展。
(一)、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确保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同时加强合同管理,监理人员进入工程进行质量监督管理,首先应审查施工现场的质量管理,是否有健全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施工质量安全制度,相应的施工技术指标、施工设计图、方案审核情况,工程质检制度,综合评定制度等,并监督施工方把具体事项落实到位。严格审查施工组织的设计施工方案,检查工程材料、工具设备,杜绝施工过程中出现质量安全隐患。根据工程的质量等级审核施工方是否有健全的施工资质,确定控制内容、范围、工作程序,做到施工监理控制规范化。
(二)、施工阶段的投资控制,控制随意更改设计,现场签证控制严格。工程的前期准备工作不足导致施工设计方案不完善、施工图纸质量差,或是现市场原材料不符合设计要求、或是因为施工单位低价中标,使得一些承包商追求利润而改变工程方案……由于很多原因造成不可预见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给工程造价带来了影响。因此,对工程变更的控制是工程能否顺利达标的关键。
(三)、施工阶段的进度控制,施工阶段是项目实体建成阶段,项目的工期和进度主要取决于施工阶段的长短。监理人员所进行的进度控制主要是使工程能够达到计划要求的时间而开展的监督管理行为,主要工作任务就是明确进度控制的目标,确保工程按期高质量完工,很多工程由于进度控制不得当导致工期延后,或为达到工期要求进行额外投资,甚至敷衍工程,致使工程质量不达标。
三、建筑工程施工中监理问题解决措施
(一)、施工技术交底
施工技术交底是控制前期质量的重要保证,如何做到三级交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是现场质量管理的关键,为避免出现技术交底仅仅作为技术管理制度的一项工作,真正发挥生产技术指导和施工技术准备的职能,克服编制工作由公司技术部门少数技术人员全权包揽,以至造成技术交底流于形式的弊端,施工技术交底的编制工作由项目部、队级分别从各自的角度编制,队级技术交底依据项目部技术交底细化编制,项目部审核队级(工长)技术交底,班组技术交底在工长技术交底的基础上(样板)方式为主。
(二)、加强监督机制
首先加强监管机构、公司的资质管理,加强监管公司的人员素质培训,从源头上组建好监管队伍建设,打造合格的监管队伍,更好地为工程施工监管服务。其次,设置合理的、科学的施工监理机构,严格控制、杜绝监管单位安插施工单位人员,杜绝现象,使工程监理工作能够严格地按照规定执行,不会出现营私现象。建议在监管队伍中设置负责人,并由他对整个监管过程进行统筹、调配。
(三)、加强监理整体素质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明确第三方监理职责,通过开展教育学习,指导加强业主对第三方监管的重要性认识。通过行业协会与建筑单位协调,对监理取费达成一致,防止违法营私行为,促进监理市场良性竞争。监理行业规范自己的行为,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工作重要性认识,加强监管力度,防止个人行为影响工程施工的行为发生。加强监管人员的专业涵养教育,对于出现问题,影响施工进程、成本、质量事件,要不畏惧施工方、业主,勇于提出问题,制止违反施工规范的事件,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严格进行检查,进行现场跟踪、站靠,避免施工单位进行施工进度谎报。
(四)、改善完善施工监理信息管理水平低下的现状
加强上下级人员沟通交流,使工程施工过程各阶段能够达到预期质量、工期要求。改善信息数据传递效率,使监理人员能够根据数据信息判断工程进展,达到监理控制目的。完善工程质量责任制,明确职责分工,达到有问题有责任人。搭建监管施工质量管理信息平台,依据规定严肃处理施工过程中的违法、违规行为,达到有法可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目的。
总之,我国建筑施工过程中的监理工作开展还有很多需要完善和加强的部分,通过不断提高监理人员素质,提高业主施工方的法律法规认识,共同完成高质量工程,共同促进建筑业的发展。加强对施工工程中监理作用认识,是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监理工作能够顺利实施,不断提高施工过程监理信息管理水平等措施的必要前提。
参考文献
中图分类号: TU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垂直绿化的概念
墙面“垂直绿化”是指利用攀缘植物或者其他的植物材料装饰城市中各类建筑物的外墙、围墙、挡土墙,河道护坡墙以及一切垂直于地面的建筑物和构筑物墙体,按照一定的要求进行墙面垂直绿化布置,达到增加绿地覆盖率,美化城市的目的。[1]
2、垂直绿化设计的功能和作用
(1)垂直绿化的生态效应[2]
垂直绿化具有增加城市绿化率、改善城市环境小气候、净化空气、降低噪音、减少光污染、对建筑物的保温隔热效应、对建筑物表面的保护等生态功能和效用。
(2)垂直绿化的景观效应
垂直绿化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着较强的表现力和观赏性,能够增加城市中的景观效果;垂直绿化可以覆盖建筑立面形成简单或是较复杂图案化的绿化面,也可以在墙面形成高低错落的构图效果。从而体现出丰富建筑形象、装饰城市空间环境的景观效应。
(3)垂直绿化带来的生理、心理效应
垂直绿化满足了人们接触自然、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绿色植物可有效调节人们的神经系统,缓解紧张情绪,减轻室内工作者的视觉疲劳,带来安全感 [3]。
3、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的表现手法[2]
(1)运用形状构图手法的表现力
在建筑垂直绿化设计中,往往可以针对不同建筑的立面特点及环境特点,采取不同的立面构图手法,营造出丰富多样的垂直绿化效果。建筑立面垂直绿化的构图手法可以概括为点、线、面三种。
①点的构图手法
点的构图手法可分为重点强调和点的线化与面化两种。利用点的重点强调的构图手法可以营造视线的焦点,消除了建筑立面的单调乏味感;点的线化可形成方向感,活泼感和节奏感,使建筑显得生机勃勃;点的面化可表现出特别的质感,通过对点的合理组织,还可以形成特别的图案。
②线的构图手法
线式构图方法可分为线性加强和对面的分割两种。线性加强主要利用不同方向的线带给人不同的心理感受,从而引起视觉联想和感情波动,并使人们对建筑产生延伸感和体量均衡感;对面的分割,可以消除建筑立面的沉重感和巨大的体量感,减缓人们心理的压抑,同时使得该建筑立面变的丰富,更加具有层次感。
③面的构图手法
面的构图手法可分为虚实对比、统一建筑立面和营造视线的模糊感三种。垂直绿化在建筑立面的实施,不仅使得建筑大面积的虚实对比更加富有个性和可识别性,还可以起到保护建筑立面的作用;运用垂直绿化可以将建筑立面统一起来,形成较为整体的立面效果,还可使建筑形体与周边环境的差异性得到隐藏,避免建筑和环境的格格不入;适当的垂直绿化手法的运用,还可以使得植物覆盖在建筑表面上对建筑内部产生视线的模糊感,形成一种朦胧美。
(2)运用色彩的表现力
垂直绿化的色彩设计中,应遵循色彩的对比原则和色彩的协调原则。
①色彩对比
色彩对比主要从色相对比和明度对比两方面起到丰富建筑环境的作用,在建筑环境中增加活跃、变化的元素,对人的心理产生积极的影响。
色相对比关系的强弱取决于色彩在色环位置上的相对距离,距离越大对比越明显,当植物色彩与建筑表面材料的色彩形成的不同色相的对比关系符合人眼对视觉平衡的要求时,则可产生出强烈的美感 [4];建筑立面垂直绿化中,采用的植物的色彩明度越高,则色彩会显得越膨胀,植物体积显得越大,容易使得观察者产生心理距离小于实际距离的错觉,产生空间缩小的感觉,从而通过垂直绿化植被的选择调节建筑在环境中的体积感。
②色彩协调
色彩协调使得每一种色彩元素都有一个相同或相类似的共同原素,它可是是色相、明度或彩度。过于强烈的对比关系破坏建筑环境中的色彩平衡,使人产生不良的心理感受。垂直绿化作为建筑色彩和环境色彩的过度关系,应将建筑色彩和环境色彩统一起来。
(3)运用材质的表现力
自然式垂直绿化效果呈现出原生态的美感,使得建筑显现出自然情趣,易于和周围的绿化环境融为一体。经过人工干预的规则式绿化,则使得垂直绿化的肌理呈现出整齐精致的效果,给人以严谨的秩序感。在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中,应注意不同植物材质的组合或植物和其它材质的组合的混合式材质的应用。
混合式垂直绿化克服了自然式难以控制绿化效果和规则式生硬呆板缺乏活力等垂直绿化效果方面的缺点,在较规整的植物材质中融入自然生长的植物,两者形成对比关系,使得绿化效果整齐而富有变化;而绿色植物的材质带来的轻软柔弱的感觉和其它材质想结合,则能够形成材质上的对比衬托,表达出更丰富的肌理感,为建筑立面带来富有力感的整体绿化效果。
(4)运用垂直绿化的光影表现力
光影是由于光线被遮挡而形成的投影,但在建筑立面和建筑内部空间形成的光影表现力却相差很大。合适的光影表现能营造出活泼生动的建筑形象以及灵动的内部空间环境,加强建筑的表现力能更好的反映出建筑的性质。
因为植物表面肌理的不同、植物色彩的差异,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深浅不一的光影效果,会比一般的建筑材料构成的建筑立面更富有变化和生动的律动感[5]。设计手法和所选植物种类的不同会使垂直绿化的光影表现存在差异,枝叶较大的植物,表面肌理越粗糙,光影的表现就较强。此外,垂直绿化植物的阴影与透射进建筑内部空间的光线形成规律的明暗对比,使得建筑内部空间充满了阴凉律动的光影效果。
(5) 垂直绿化的动态变化
由于绿色植物的生长会随着季节时令的更替以及自身生长阶段的不同而处于动态变化中,绿色植物将会呈现出不同的形式面貌。
建筑上的垂直绿化随着时间的推移,植物的形态、色彩、质感、光影都呈现出动态的变化,建筑形象也随之带给我们不同的视觉印象和丰富的主观感受,垂直绿化将会给建筑带来生命和生长的暗示,能够赋予了建筑更多的情感。[6]
参考文献:
[1]张宝鑫主编.城市立体绿化[M].中国林业出版社,2003,10
[2]张小康.建筑立面垂直绿化设计策略研究[D]. 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重庆:重庆大学,2011.05
[3]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06
要知道一个社会的发展状况和文明程度,首先就要看其城市的发展状况,而要知道一个城市的发展状况,就要看它的建筑。现代城市中的建筑讲究对其立面的创新,在立面创新的过程中色彩元素的运用不可或缺,它代表着一个建筑的美学观念。
一、立面设计的含义
城市的发展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一个社会的发展水平和文明程度。在现代社会中,很多人在观察一座城市的时候首先便观察这座城市的建筑,建筑的规模、形状、色彩等给人们留下的印象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们对这座城市的印象。所以,现代人开始注重对建筑的设计,而建筑的立面设计最能反映一个建筑的建造水平和设计水平,它体现了一个建筑的功能,反映了一个建筑的结构,代表了一个建筑的美学观念。更具体的说,就是建筑的设计师通过对建筑材料和色彩的运用,根据一定的尺寸、方向和比例,设计出一定的建筑形状,并且使它作为一个建筑在满足人们的居住要求的同时,外观最大化的呈现出美感的一个过程。
二、立面设计的创新体现
建筑设计师在设计建筑的立面时,其创新方式除了体现在对色彩的运用外,还体现在对材料的选择和形状的设计上。
(一)在色彩上的体现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人们开始除了对建筑的内部进行装修以外,也开始在建筑的外观上花心思。在色彩方面,现代建筑不再像传统的建筑那样颜色单一,建筑师在设计建筑的时候,开始注重对色彩的创新运用。一方面,色彩的巧妙运用可以点缀建筑相对单一的空间颜色,另一方面还可以提高建筑的空间表现力,使空间不再那么沉闷乏味。立面设计中的色彩创新要满足这几个方面的要求:建筑的色彩要协调统一;建筑的色彩要符合建筑的功能设定;建筑的色彩要体现出使用者的审美要求;建筑的色彩要和建筑中的其他因素相配合。
(二)在材料上的体现
一般来说,在建筑的立面设计中主要使用的是结构材料、装饰材料和其他的一些专用材料。在长期的建筑使用中,一些常见的材料如木材、砖瓦、混凝土等渐渐的被完善。所以,为了达到建筑立面设计逐渐严格的要求,人们开始对这些传统的材料进行改进,使现在的一些材料具有了防水防潮防腐蚀的性能。另外,为了满足一些特殊的建筑对材料的要求,人们还开始发展材料的防止火烧、隔绝噪音的性能。但在通过对材料的创新使用进行立面设计创新的同时,还要考虑材料是否经济实用,既要创新,又要使其满足基本的功能。
(三)在形状上的体现
在很大程度上,建筑的形状决定了一个建筑是否符合建筑美学的要求。通常情况下建筑的形状是把最基本的圆形、长方形、三角形等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变化而成的。在对建筑立面的形状进行创新时,可以对几何图形进行组合,切割、拼连和变形,再结合具体的建筑的情况和功能设定以及空间位置的限制,按照一定的要求确定出最后的形状。比如说,对于垂直结构的建筑,可以在设计中利用环形进行改变,增加建筑的弧度,使建筑具有圆润的美;对于四方形的建筑,可以在设计中利用曲线进行改进,增加建筑立面的层次感。
三、色彩元素在建筑立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色彩元素的运用是建筑立面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建筑的美学观念。因此在对建筑的立面进行设计时,要重视对色彩元素的运用,立足于城市的文化和建筑的功能,使色彩元素和建筑的形状、材料和色彩合理的搭配起来,增加建筑给人的美学享受。
(一)色彩和建筑形状的搭配
在建筑立面的设计中应用色彩元素不能只考虑颜色的绚丽与否,还要注意这种色彩与建筑形状是否搭配。建筑轮廓的线条反映了建筑的立面的形状,只有搭配合理的色彩才能达到特定的效果。比如说坐落于悉尼港的便利朗角的悉尼歌剧院,它的造型就像一艘帆,以白色为主色。从远处看,它就像一艘即将起航的帆船,要带着音乐的梦想驶入蓝色的海洋;从近处看,它又像一个陈放着贝壳的大展台,贝壳争先恐后地向着太阳立正看起。没有运用更鲜艳的颜色,而是以最纯洁的白色为歌剧院的主色不仅显示了音乐的圣洁与高雅,而且与周围蓝色的海水相映成趣,蓝色和白色构成了一副美丽的画面,这就是颜色和形状搭配融合的魅力。
(二)色彩与材料的搭配
建筑的立面设计中,色彩元素的创新运用可以给使用者关于建筑的直接感受,材料的运用却是内在的支撑建筑的保障。从表面上看,它们并没有什么明显的联系。但仔细的观察考虑,就会发现,如果可以把它们合理的搭配起来,对于立面的美学设计是非常有促进作用的。比如说是巴西的雀巢巧克力博物馆,这是一座以红色玻璃为材料的建筑,玻璃本身是非常通透美丽的,再搭配鲜艳的红色,使得整个建筑不管是在白天阳光的照射下还是在夜晚灯光的映射下都显得流光溢彩,美丽非常,给人非常美的视觉享受。这是色彩和材料搭配的成功范例
(三)色彩和色彩的搭配
色彩元素的搭配十分的具有灵活性,在现代建筑的立面设计中,要注意不同色彩元素之前的搭配,避免同一系列的颜色的反复使用,要考虑不同色彩之间的搭配效果,运用色彩的搭配规律,合理搭配建筑立面中不同颜色的使用,让不同的色彩形成完美的融合和统一。以位于德国柏林的童话世界幼儿园为例,这座幼儿园的以色泽明亮的柠檬黄为主,搭配清爽干净的绿色,这种色彩的搭配明亮而不耀眼,显示了儿童世界的健康活力,让人觉得清新可爱。另外,色彩的浓淡变化可以增加建筑的远近的感觉,让使用者感受到一种前后的距离感。不同的色彩搭配还可以拓展建筑立面的空间表现,构筑特定的空间效果。
结束语:
在现代建筑的立面设计中,巧妙的运用色彩元素可以增加建筑的美学表现,体现建筑的功能设定,表达使用者的美学愿望,满足人们对于建筑的观赏性的要求。因此,在建筑立面设计时一定要注意色彩元素的搭配和运用,使建筑更加的绚丽,给人以美的享受。
参考文献:
1建筑表皮的定义
建筑表皮作为建筑理论范畴的概念被关注和研究,其最初的来源是英文中的两个概念:“Surfaceofarchitec.ture”和“skinofarchitecture”。’这两个英文概念,所指虽有交叉,但区别也很明显。一般来说,surface所指较广。可以泛指一切形式的建筑表面的形态;而skin这个概念更强调建筑表皮的功能性和相对独立性,而与建筑主体结构脱离可以被看作是skin这一概念使用的先决条件之一。
所以,可以认为,surface这一概念在很大程度上包含skin这一概念的基本含义。陈志华先生译勒·柯布西耶的《走向新建筑》时将surface翻译为“表面”,“与本文中的(建筑)表皮是同一个概念。本文中所指建筑表皮对应英文中的“surfaceofarchitecture”,并有明确的定义和所指范围。
本文中的建筑表皮,指的是建筑和建筑的外部空间直接接触的界面,以及其展现出来的形象和构成的方式,或称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
一般情况下建筑表皮的所指包括除屋顶外建筑所有外围护部分,在某些特定情况下,如特定几何形体造型的建筑屋顶与墙体表现出很强的连续性并难以区分,或为了特定建筑观察角度的需要将屋顶作为建筑的“第五立面”来处理时,也可以将屋顶作为建筑表皮的组成部分。对于以柱廊为代表的灰空间的建筑界面,建筑表皮这个概念含有两个层次的意义。作为界定空间的要素来看,应当将其整体的认为是外部空间和半室外的灰空间之间的建筑界面,也就是说,应整体作为建筑表皮来研究。而针对组成柱廊的单独的构件来说,其构件本身的外表面的处理也属于建筑表皮研究的范畴。也就是说,灰空间建筑界面的建筑表皮处理可以在整体和局部两个层次上加以探讨。
下面通过将建筑表皮这个概念与其它相关和相近的概念的比较,来进一步说明这个概念的特点和研究的范围。
2建筑表皮和建筑外墙
与建筑表皮这个概念直接相关的另一个概念是建筑外墙。除了建筑的屋顶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必然不会属于建筑外墙的概念范围之内以外,两概念的所指对象基本一致。都是建筑的外围护部分。外围护部分的构造方式、围合方式、与建筑功能的关系、造型特点处理等方面,是两个概念共同的研究对象。
两个概念之间最明显的区别是在其各自的研究侧重点上。建筑表皮更强调其作为建筑内外空间“界面”的特征。其所具有的特点是通过与建筑的外部空间、以及建筑的功能发生关系的过程中体现的。建筑表皮具有一定的外部形象,而对此外部形象的研究更强调其相对独立的特性。从这个视角出发,结构特征仅仅是影响建筑表皮形式的一种技术要素,而不是这个概念的内涵所涉及到的特点。同样,关于建筑表皮实现的技术手段的研究也是将此类技术手段产生的与和建筑表皮相关的诸要素(如内外空间之间)的关系的改变作为主要研究内容的。而建筑外墙的概念首先强调的是其实体性,即一定材料以一定方式构成的用于分隔建筑内外空间的建筑构件的统称。其首先是作为一个实体、作为一个构件而存在的,其次才是由于它的存在方式的不同形成的不同的特点,以及这个特点对建筑设计的其他要素的影响。
作为构件,相邻建筑的建筑外墙并不存在任何关系;作为界面,在研究建筑表皮和建筑外部空间的关系的时候,相邻建筑的建筑表皮共同构成了建筑外部空间的界面。
由上述可知,建筑表皮和建筑外墙两个概念的所指范围虽有些不同,但大体相当,但其内涵的侧重点有明显的差别。建筑表皮这个概念更强调其界面性和形象性,而建筑外墙更强调其实体性和构件性。
3建筑表皮和建筑立面
这里说的建筑立面(facade),是指建筑的特定的面的外部形象。建筑立面虽然与建筑功能和建筑技术都有一定的关系,但主要是一个建筑美学的问题。从古罗马维特鲁威的《建筑十书》开始,建筑立面就是建筑学的一个重要的研究范畴。而建筑表皮的研究也涉及到其外部形象,自然也不不可避免地与建筑美学问题有一定的关联。所以,两者的研究范围有一部分重合,历史上关于建筑立面研究已经取得的成果为建筑表皮研究中的外部形象部分提供了重要的研究基础和丰富的素材。
但建筑立面这个概念,主要是将建筑的特定的面的外部形象从建筑的其他要素中相对独立出来,用分析的方法,使用形式美学研究的方法,以研究建筑形象的美的规律,如各部分问的比例、尺度、对比和协调等。这些研究,虽然也是建筑理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同时更是形式美学研究中的一个分支。而建筑表皮的概念对外部形象的关注,更多地是从类型学的角度出发,较少涉及形式美学问题,而更多强调其外部形象的整体的特点。
另外.建筑立面这个概念首先强调建筑各面之间的不同,然后才是各面之间的联系。而建筑表皮则强调自身的整体性和各面之间的连续性。
4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
这里仅仅从概念辨析的角度谈一谈建筑表皮和建筑形象这两个概念的联系和区别。
建筑形象是建筑的外部形式,或称建筑外观,是指人们在外部观察建筑时得到的视觉印象。建筑形象主要取决于建筑体型、建筑表皮以及建筑特殊构件的处理,以及相关的一些其他因素。也就是说,建筑表皮是决定建筑形象的主要因素之一。
在建筑形象这个层次上,建筑表皮表达的是构成建筑外围护构件的各基本单位之间的组合关系。建筑表皮更多强调“面”的特色,可以被认为是建筑外表面的连续展开。
然而,建筑形象只是建筑表皮的一个方面的属性.建筑表皮同时还有其功能属性、技术属性以及空间界面属性。建筑形象是建筑处理的一个重要方面,而建筑表皮是建筑内外空间界面处的构件及其组合方式的统称。所以,两个概念的研究范围虽有所交叉,但本质上是有区别的。即使在两个概念有所交叉的研究范围里面,两概念研究的侧重点和研究工具也有明显差别。如形式美学是建筑形象研究最重要的研究工具,而对建筑表皮研究则主要是理论基础和参考工具。
5建筑表皮研究的意义
之所以选择这个题目研究,是因为这个题目既有理论上认识和总结的意义,又具有建筑实践上认识和指导的意义。下面主要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次谈谈我对建筑表皮研究的意义的认识。
中图分类号:TU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Landscape Space Design
on Facade of High-rise Buildings
Wang Yili side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high-rise buildings and people's awareness of the importance of environment, landscape spaces are considered more frequently in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s. This essay focuses on landscape spaces on high-rise building facades. It contains a collection of several technology of landscape spaces on facades and how the spaces can be organized on high-rise building facades.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these designs are articulated and the answers are proposed along with the investigation of several case studies.
Key words: High-rise building design; Landscape in architecture; Facade space design
引言
在当下的城市建设中,建筑密度不断加大,软质绿化面积不断被道路,广场等硬质铺地所替代,自然的泥土和植被面积越来越小,慢慢成为了建筑场地和城市角落的点缀。但是越是在这样的城市环境中,人们面临的压力越大,对于绿地面积的需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将水平方向的景观发展到建筑的垂直方向上已经在建筑设计中成为普遍的情况,而高层建筑相对于中低层建筑,人们的活动范围更加远离自然地表,因此对于立体景观的需求也更高。高层建筑立面空间是城市空间和室内空间的过渡。在这个过渡空间内引入景观设计,对外它将直接体
现在建筑的表面,提高城市绿化面积,是城市立体景观中的重要分支,对内,它能服务于高层建筑的使用者,提高室内环境质量,为城市居民提供更加适宜的工作生活环境。
本文所指的高层建筑立面景观空间指的是位于高层建筑的立面上,包括阳台,窗户,表皮等在建筑外部可见之处的景观设计空间。由于建筑立面的特殊位置,立面景观在空间上一般比较局促,所以以往在建筑底层,屋顶,中庭等位置所普遍使用的水景,景观小品等景观设计元素在立面景观空间的作用相对有限,因而本文所讨论的立面景观空间更多指的是立面绿化空间。
2 存在形式
2.1 按照植物的栽植方式分类
一般来说,植物的生长是从基质土壤中向上发展的过程,因此其所需要的更多的是一个水平环境或者是斜坡环境,但是建筑的立面是一个垂直环境,因此如何在立面上种植植物就需要一定的方法,目前在设计中常使用的方式有:攀爬植物式,辅助牵引式,种植槽式,墙面栽植和墙面预制栽植等。
2.1.1攀爬植物式:
在立面绿化中,最简单的一种绿化形式就是利用一些攀援植物所具有的吸附、缠绕、卷须勾刺等特点,使其依附在建筑的外表面,从而形成大片绿化的立面效果。
攀爬植物的选择种类很多,爬山虎、络石、薜荔、常春藤、凌宵等都是生长迅速,攀爬效果良好的植物类型。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植物对阳光的喜好;不同的植物的栽植效果,例如叶片大小,铺面密度,姿态,生长形状等;叶片的颜色与周围环境的融合等因素。
其次攀爬绿化对于建筑的立面材料也有一定的要求,那些不溶于水,表层结构较粗糙的材料,例如水泥砂浆,水刷石,斩假石,马赛克等就适合于用吸盘等吸附建筑表面的爬山虎,常春藤等植物向上攀爬。粉刷墙面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粉刷涂料会出现老化脱落等问题,因此不适合绿色爬墙植物的生长。而在现在常使用的金属板材墙面,或者是玻璃幕墙,其表面过于光滑,也不适应植物攀爬,而且这些材料夏季吸热明显,对植株的生长也会有较大损害。
攀爬植物立面虽然是一种简单的立面绿化方式,但是由于植物的爬墙高度有限,因此一般使用在中低层建筑立面,高层建筑中常常在裙房部分使用这类绿化方式,在塔楼中,虽然也可以用种植槽等将爬藤植物种植到高处,但是由于种植环境的恶劣,加上高层的风速较大,爬藤植物容易产生脱落等问题。同时这种类型形成的效果往往靠植物的自由生长,不容易控制其整体性,因此使用时也会有一定的顾忌。
2.1.2辅助牵引式:
除了利用植物自身的爬墙特性,还有一些设计中会在墙面上设置一些辅助植物攀爬的设施,来帮助爬藤植物的生长,使绿化效果更加稳固。
辅助牵引的设施也有所不同,有利用铁丝或者细尼龙绳来搭建网状牵引墙,这种又被称为牵引附壁绿化。它的优点在于用来牵引的铁丝或者细绳在植物攀爬之后不会特别明显,因此当攀爬网贴近墙面的时候其产生的效果几乎等同于植物自身攀爬产生的绿化效果,同时,这种生长网可以加速植物的生长速度,还能对植物的生长方向进行引导,使其产生设计中想要的铺面效果(如图1)。
图1 植物生长网架
还有一种是利用搭建的木构架或者是金属构架来引导植物的生长,这类构架一般会离开建筑一定距离设置,因此植物的生长会离开建筑墙面,达到离壁式绿化的效果。这种附架式绿化可以用于表面材料不适宜攀爬绿化的建筑立面,也能减少植物的生长对于立面的影响,与此同时,它也能达到为建筑遮阳的效果。而构架结构经过精心设计以后也可以对立面起到点缀的作用。
除了支架以外,有些植物还可以利用勾钉,骑马钉,橡皮胶,玻璃胶等固定在墙面上。但是无论用那种牵引生长方式,用于牵引的构件都必须牢固的固定在立面上,并且必须利用耐久性较好的材料以防止植物的生长所造成的破坏。
这种辅助牵引式由于需要将牵引构架安装在立面外侧,为了防止意外掉落等危险,一般除了在裙房中有部分利用,很少会用在塔楼中。
2.1.3 墙面栽植式:
墙面栽植式指的是利用墙面的构造,直接将种植的基质结合在墙面做法中,从而使植物和墙体结合为一体的种植法。
墙面栽植有很多种构造做法,例如:墙面喷刷种植,这种方法是把种子、树胶、肥料等混合成类似涂料的胶状物,喷刷在粗糙墙面,待种子发芽,便形成了墙面绿化。这种栽植技术施工过程中有一些必须要注意的技术问题,首先在植物选择的时候就有一定的限制,基于该种栽植法中基质为涂料式的胶状物,因此种植的植物只能是小型的草本植物,或者是苔藓孢子类不需要太多营养基质的较为低等的植物。其次在制作胶状物的时候,要注意种子,树胶,肥料的比例必须适当,确保种植出的植物不会因为种子过少而稀疏,也不会因为肥料不够而生长不良。其三是其墙面处理(如图2),
图2 墙面喷刷种植
在立面经过防水砂浆处理之后,应该以碎石或者粗砂等做成表面相对粗糙,有较大空隙的砂浆来作为栽植的基础。为了防止砂浆凝固后脱落,可以先铺设一层钢丝网,加强墙面的整体性。其四,在整合完砂浆墙面以后,用压力灌浆或者喷射等方式将稀释过的种子胶状物灌入或喷入墙面的缝隙中,用水稀释的目的在于激活种子的生长,同时便于施工。喷刷完毕后用一层薄膜覆盖,防止雨水将胶状物冲走,等到植物长满墙面,便可去掉薄膜,再定期浇水和液体肥料,加以养护。在有条件和有需要的地方,还可以在墙面上设置一层网面结构,来防止植物因为风吹或者重力的原因产生脱落。
正是由于这些复杂的施工工序,加上其造价也相对较高,导致了墙面喷刷栽植法难以大范围使用。
还有一种墙面种植法叫嵌入种植法,这种种植法跟喷刷种植法的区别在于,它是在水泥砂浆层上预凿出大小深度适中,栽植密度合适的孔洞,然后在孔洞中嵌入基质肥料和植物。种植的基质和植物可以直接填入墙体的孔洞中,也可以为了替换的方便以及为了根部透气透水效果,而将基质和肥料预制成块状物,固定在大小和墙上的孔洞相互匹配的塑料小筒中,然后安置在墙面孔洞中。这些塑料小筒的底部和侧面都要留有小孔,为了植物根部的透
图3 嵌入种植法
气和透水,同时侧面留有一到两根细管,一是为了确保小筒的直径小于墙体孔洞,留有空气缝隙,二是雨水可以通过细管流入小孔。(如图3)
这种种植方法与墙面喷刷种植相比难度相对较小,并且在植物的选择面上也相对较广,可以在中一些相对较大的植物,例如小灌木等。
虽然技术上来说,这两种墙面种植方法在低矮的建筑物和墙面绿化,以及高层建筑中都可以使用,在低层建筑中可以用人工方式浇水施肥,在高层中也可以用机械喷灌设施来达到同样的目的。但是,笔者认为,墙面种植方式还要考虑到其耐久性相对较差,植物自然循环生长的可能性较小,同时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导致基质劣化等问题,在低层环境中,几年后,更换墙面的胶状物,或者更新孔洞中的植物筒体进行新一轮的绿化养护也许并非太难,但是在高层环境中期成本就相对较高了。同时,考虑到胶状物会有脱落等问题,在高层环境中也会对地面的活动造成一定的危险。因此墙面种植方式相对来说并不适合在高层建筑立面上大面积使用。但是它也可以作为一种种植方式在高层建筑局部,或者是室内绿化墙面上使用。
2.1.4墙面预制拼装式栽植:
墙面预制拼装栽植指的是预先将植物种植在一定的单元结构上,然后在墙面上安装骨架,再把单元种植结构安装在墙面上的栽植形式。预制的单元结构的形式通常有种植袋,种植槽,种植板等。
种植板:种植板式的预制结构一般按照墙面栽植法的施工工序来准备预制种植板,然后将种植板
图4 种植板预制栽植
拼装成墙面。在种植板之间要注意做好防水的处理。(如图4)
种植槽:种植槽相对于种植板来说,能够提供植物更多的生长基质,因此其植物选择种类更多,拼装后的效果也更加理想。种植槽结构的做法也有很多种,有水平悬挂式的种植槽(图5),也有垂直铺设式的种植槽(图6)。
图5 水平悬挂种植槽预制栽植
图6 垂直铺设种植槽预制栽植
无论哪一种种植槽都要尽量减少种植槽本身的自重,选择质量较小的槽体结构,以及轻质的人工土壤,注意蓄水排水层的设计,特别是水平悬挂式的种植槽,要考虑到多余水分的排出也需要经过适当的引导,以免影响位于下方的种植槽。
种植袋:种植袋式的预制结构在形式上最能够将植物和墙体融合为一体。它是在墙面栽植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栽植技术。它的做法是是首先在做好防水处理的墙面上铺设种植的基础层,这些基础层一般利用一些可以作为植物生长载体的材料,比如毛毡、椰丝纤维、无纺布等,这层基础层中往往还设置有自动浇灌系统,同时其靠近墙面的部分还有阻根层和防水层的设计。然后在这些载体上缝制预制好的种植袋,这些种植袋内含有种植基质,最后在布袋内种植植物实现墙面绿化。 (图7)
由于种植袋和基础层常常使用同一种材料,因此两者常常结合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的墙面种植层。更有一种做法是索性取消了预制的种植袋,而将种植基质填设在基础层的毛毡,纤维,布料中,由基础层替代了原本的预制种植袋的作用,形成了一体化种植毯的效果。法国园艺大师帕特里克·布兰克(Patrick Blanc)的成名作——马德里文化中心(CaixaForum)外墙上美丽的垂直花园,就是利用这种一体化的种植毯技术。(如图8)种植毯上挖有一个个放置土壤的小口袋,利用这些口袋里面的基质,以及种植毯本身材料能够固根的特质,各种各样的植物得以很好的生长在这面绿化墙上,同时种植毯
图8 马德里文化中心外墙
内部还有自动灌溉系统,可以保持种植毯的湿润,同时为墙面植物提供营养液,确保墙面绿化的持久性。再经过植物物种的挑选,以及种植时的植物分布的设计,这面墙体就呈现出了丰富的植被组合效果,为马德里的市中心添加了一个漂亮的绿化景观。
2.1.5 种植槽式:
相比较起之前的几种以墙面为依托的种植方式,种植槽式立面绿化更加自由随意。只需要将植物栽植在种植容器中,然后将容器通过悬挂,摆放,或者构件固定在立面上即可,或者,更复杂一点可以在建造时在立面上构筑种植空间。种植槽比较起其他立面种植方式来说更加的简单,不需要复杂的构造工艺,槽体的形式也更加利于植物在非地面的环境下生长,同时由于替换操作等的便利性,一般家庭中也能够利用它来点缀阳台窗台等空间,因此在建筑立面绿化中被广为使用。在高层建筑中,它可以作为建筑上零星的点式绿化而存在,也可以在建筑设计时就进行整体化设计,使种植槽在立面上呈现出连续的整体效果。(如图9)线性设计的种植
图9 种植槽种植的整体效果
槽被连续设置在建筑的阳台和窗台下就形成了线形的绿化景观空间。由越南Vo Trong Nghia建筑设计事务所在胡志明市设计一幢私人住宅就是利用了线性的绿化种植槽来作为立面的主要元素(如图 10)。这座住宅在立面横向布置了多条种植槽,每一条种植槽种植一种植物,种植槽之间的距离按照植物生长的高度来确定,这样的设计不但在立面上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在室内空间上,这些种植的绿化也为建筑内部散射了阳光,减少了光线的摄入,柔和了室内环境。
图10 胡志明某私人住宅的立面绿化
除此之外,点状的种植槽虽然没有线状种植槽的连续性好,但是当它按照一定的密度规律地布置在建筑立面的时候还是可以形成整体化的建筑绿化
图11 Tower Flower图12 Tour de Nantes Végétale
表面。例如法国设计师爱德华•弗朗索瓦(Edouard François)就在他的几个设计中利用点式种植槽来达到了立面整体化的效果。他在巴黎设计的鲜花塔楼(Tower Flower)就将点式种植槽线形排列在建筑跳出的楼板上,在建筑的四周形成了一个绿化环绕的空间(如图11)。而他在法国南部设计并且正在施工中的另一座高层建筑Tour de Nantes Végétale 也运用了同样的设计手法,但不同的是,这一次种植槽的体积减小,变成了长圆柱形,安置在建筑外圈走廊上,这样的设计使得植物的绿化效果显得更加突出,而同时减弱了种植槽本身对于建筑立面的影响。这些独立的种植槽集合在一起就形成了立面上整体的绿化效果。(如图12)
2.2 按立面产生的效果分类
高层建筑表皮景观空间存在的方式按照其在立面上产生的效果大致分为点式,线式,面式,组合式几种:
2.2.1 点式立面绿化
点式表皮绿化指以零星的方式分布在高层建筑立面上的绿化方式,它大多分布在窗台,阳台,平台等建筑立面上发展出的横向建筑空间中,有些建筑的外墙上也会用挂壁的方式点缀一些绿化盆景。其特色在于它的灵活性,随意性和多变性。
由于窗台和阳台的特殊环境条件,因此最适宜的景观空间形式就是容器绿化。利用花盆或者种植槽选择适当的植物进行培植,然后安置在阳台,窗台的各个位置,如放置在地面,窗台,或者用螺栓固定在墙面上,或者用挂壁或者套圈固定在扶手栏杆处,再或者,用绳索悬挂在阳台和窗台上方等。除了容器绿化以外,也有少量阳台上采用绿化棚架,利用爬藤植物的攀附来形成棚架空间,或者像屋顶绿化一样在阳台设置较浅的土壤层,同时配合水池,铺地的设计,形成阳台的小景观花园。
阳台和窗台绿化在立面效果上容易产生点状效果,但是无规划地随意施工也会让整座大楼的立面看起来杂乱无章,因此最好是整装大楼甚至是整个小区进行适当的总体规划,注意绿化的摆放位置和种植密度,才能使狭窄的窗台阳台空间看起来井然有序,立面效果更加整体。
位于意大利米兰市中心,由BOERI STUDIO设计并且正在建设中的Bosco Verticale 塔楼就是点式立面绿化组合成为整体绿化的优秀案例。(如图13 )
图13 Bosco Verticale 塔楼
这座建筑高27层,其立面上错落悬挑出大小不一的阳台,这些阳台空间都被精心设计的绿化景观空间做占据。每一个阳台都可以被看作是一个点式景观空间,但是当这些点式空间组合在一起的时候,整座建筑就像是一个立体的森林。据统计,建筑中一共有730多棵树,5000株灌木,1000多盆盆栽,相当于一公顷森林的树木被融入到了高层环境中。虽然这座大楼的造价不菲,但是它所带来的生态效益也是相当可观的,包围建筑的绿化景观空间对防风,防噪,节能减排等都有相当大的作用。
2.2.2 线式立面绿化
线式立面绿化指的是以线性方式分布在建筑立面的绿化方式,它大多是以种植槽的形式分布在建筑阳台或者平台上形成连续的线性空间,或者是立面上每一层的横向构件上,也有些做法中的线性空间是垂直或者斜向上升的,这种做法除了用种植槽简单的布局出连续的线性空间以外,还可以搭建辅助构件来引导植物的生长,使其产生线性布局的绿化形式,或者在做墙面绿化组装的时候将组装的绿化预制板按照线性的方式进行铺设。
杨经文在其早期的生态气候学高层建筑系列中做过一系列线式立面绿化的实验。1986年在马来西亚建成的梅纳拉-鲍斯特德大厦(MENARA BOUSTEAD)就以其立面上每一层连续的绿色景观
图14 MENARA BOUSTEAD
空间而闻名。从外表上看这座建筑是弧形的表皮,但是实际上从平面上看,建筑的实体空间是方形的,围绕在方形实体空间之外的是作为阳台的附属空间。这些辅助空间不但有效的阻隔了当地强烈的阳光,使得建筑开窗通风成为可能,同时它们还是这座建筑的景观空间,在这些阳台的边缘是一圈种植槽,在立面上看,这些种植槽在每一层组成连续的线性空间,从建筑的底层一直延续到建筑的屋顶。(如图14)
另一个有名的案例是他1985年在马来西亚雪兰莪州建成的IBM广场大厦。这座建筑在底部有一个公共大厅,在顶楼有一个屋顶花园,在建筑中部还有一个半开放的楼层,这座建筑的景观空间就围绕着这些公共空间而展开。从地面起,当地的植被沿着建筑的对角线方向向上延伸,达到中部半开敞楼层,穿越公共空间,到达建筑的另一侧立面,继续沿着对角线方向上升到达屋顶的露天平台。建筑上部楼层的阳台按照一定的规律凹陷形成条形凹槽,这些凹槽中,种植槽以及格网构架相互组合,为攀爬植物提供可以向上生长的依托,最终形成纵向的线形空间。(如图15)
图15 IBM广场大厦
如果把建筑的每一层作为一个单元,那么建筑还是由这些横向的单元纵向叠加起来的,每个单元中都会有楼板,窗户,阳台等横向的要素,水平向的线性景观空间可以依托这些元素来加以设计,因此相比起来更加简单合理,易于施工,因此有连续性挑檐或者连续性阳台窗台的建筑中常常使用这种形式的绿化。对建筑立面来说,这些景观空间生动了建筑的形式,也美化了城市景观,同时,对于室内环境而言,这些绿化景观空间也能起到一定的生态作用,并且为使用者提供更舒适的使用环境。
2.2.3面式立面绿化
面式立面绿化指的是用绿色植物大面积覆盖建筑立面,使立面产生绿化面的效果。面式立体绿化的做法很多,如之前我们所提到过的植物自然攀爬,辅助牵引,墙面栽植,墙面预制拼装等都能够实现面式立体绿化。由于面式立体绿化和墙面的接触面积最大,因此在生态效益方面,面式立体绿化所能起到的隔音降噪,保温隔热等作用也最大。但是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无论使用哪一种种植方式,相比较起点式绿化和线式绿化来说,建筑的高度对面式立面绿化的考验都更加严峻。因此,在高层建筑中,面式的立面绿化大多数都使用在建筑的裙房部分,高层部分更多采用的还是以种植槽为主的点式绿化和线式绿化。
但是,也并不是说所有的高层建筑立面都不能用面式绿化,如果处理好了墙面的构造,包括防水层,自动灌溉系统,固定龙骨等,用预制拼装的方式,种植板和种植槽依然可以被固定在高层建筑的立面上,只是预制种植结构往往很难长时间维持绿化效果,而且高层环境中更换起来也更加不便。相比起来,一体化的种植毯比预制种植板和种植槽更加适宜植物的长期自发生长,如果处理好了种植毯对植物根系的固定问题,配合适当的给排水技术和营养供给,自然生态的高层绿色幕墙还是可行的。事实上,这种案例也不在少数,由帕特里克·布兰克(Patrick Blanc)设计的伦敦雅典娜酒店的外立面改造就是一个高层建筑面式立体绿化的成功案例。这座绿色建筑的立面上种植了共一万两千多棵绿色植物,犹如一座脱离了地球引力的空中森林。布兰克的做法是在建筑的表皮上铺设了一层铝制框架,然后在铝层上再安装一层塑料层,最后在塑料表面上铺设由合成纤维所组成的种植毯。同时利用自动浇灌系统为长在种植毯上的植物提供水分和营养。由
图16 伦敦雅典娜酒店立面绿化
于这座酒店高八层,布兰克选用了不同生长特性的植物来适应不同建筑高度的自然环境。例如,更多的喜阳植物被种植在高层有更多阳光的地方,而建筑底层更多的是喜阴的蕨类植物;同时高层的部分选择了一些生长在悬崖边,耐风性相对较好的植物。这些植物中,80%是常绿植物,而其余的20%是季节性植物,既保证了墙体四季常绿,又在不同的季节有一些景观的变化。(如图16)
3 高层对立面景观的限制及改善方法
高层所处的环境比一般中低层建筑更为复杂,对于立面景观空间的组织也会造成一定的困难,这些困难主要体现在气候,技术,经济等方面。
3.1 气候对于高层建筑立面景观空间的限制
气候对于景观空间的影响主要体现在景观空间中的植物生长需要适合的气候条件。对于立面景观空间而言,绿化空间是其主要内容,因此气候对它的影响可见一斑。并且由于立面空间种植基质的缺乏,高层立面绿化空间的植物种类多数都选择根系不会太发达的草本藤本,以及小型灌木等。这些小型的植物受到气候的影响相对较大,因此很多成功的立面绿化案例都是在气候相对温暖的地区。
同时,气候对高层建筑形式所产生的影响也波及到了立面绿化空间,在气候相对温暖的低纬度地区,更多的高层建筑会有走廊,阳台等开敞面,这些开敞的空间正是立面绿化营造的好地点。而对高纬度地区的高层建筑来说,为了对抗寒冷的气候,建筑空间常常被包裹在如玻璃幕墙之类的建筑表皮之内,而且这个趋势已经从高纬度地区向全球化发展。目前为止,常用的玻璃幕墙的绿化效益有三种策略,第一种,也是最常见的一种就是,放弃绿色种植,利用绿化幕墙的其他生态技术,例如使用中空玻璃,真空玻璃,镀膜玻璃,或者利用生态遮阳系统取而代之,来达到生态设计的效果。第二种是通过外部搭建绿化构架,或者在玻璃拼接之间的横向或者纵向的空隙来进行绿化栽植,把植物种植在玻璃幕墙外部的辅助结构上。第三种是将绿化景观空间设计在玻璃幕墙内部,把植物种植在玻璃幕墙内部的建筑空间内。但是这一种类型实际上已经不能被称作为立面绿化了,它应该更符合室内绿化的定义。不使用绿化种植;将绿化种植在幕墙外部和将绿化种植在幕墙内部,除了这三种方式之外,笔者认为还有一种方式是将绿化种植在幕墙中。这谈论种方式之前,需要介绍一种新型的幕墙系统——“双层皮”幕墙。
“双层皮”幕墙是当今生态建筑中的一项先进技术,它主要是采用双层幕墙系统(一般为玻璃)作为维护结构,在提供自然通风和采光的基础上增加室内空间舒适度,降低能耗。双层幕墙的做法有很多种,其本质是在两层表皮中留下一定厚度的空气层作为缓冲空间,这样,即使外层幕墙由于温室效应使室内温度上升,也仅仅局限于这个缓冲空间,同时,在这个空间中还可以安置百叶或者阳光控制构建,其效果比一般幕墙内安装百叶遮阳效果要更加环保。双层幕墙的构造还为建筑的自然通风提供了可能性,它将建筑的内部空间和外部环境隔离开,这样,即使外面天气环境恶劣,有了过渡空间的调节,室内受到的影响就相对减少了,同样的对于室外噪音的阻挡也比一般的幕墙系统更加有效。例如在汉诺威博览会公司总部大楼中,托马斯•赫尔佐格(Thomas Herzog)就采用了双层玻璃幕墙系统,外层的玻璃幕墙对内部空间起到保护作用,还可以作为遮阳百叶在夏日减少阳光辐射,内层可开启的大面积推拉窗使建筑可以获得自然通风。建筑结构柱位于两层表皮间,减少了对内部功能的影响。(如图17)
双层玻璃幕墙中的过渡空间在有些建筑中是作为走道使用,而在有些建筑中,为了达到“烟囱效益”而产生自然通风,会设计成为镂空构架。无论
是这两种中的哪一种设计,都可以将绿化景观元素加入到这个空间中,(如图18)在原本的生态效益中再加入绿化植物能够带来的生态因素,为建筑提供更加适宜的环境。
图18 双层幕墙的生态效益
虽然这种位于幕墙夹层间的绿化景观空间不能直接对城市环境产生影响,但是它也避免了气候对于植被的影响,同时与时下流行的玻璃幕墙相结合,为高层建筑立面景观的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
3.2 高层环境对于立面景观空间的限制
在自然环境中,植物生长大多是垂直方向的,它需要水平方向的介质作为基础,但是在立面空间中种植绿化植物则不同,其基质面是一个垂直环境,而植物发展空间却是水平向的。这种需要改变植物生长方式的做法必然会带来很大的难题。而在高空环境中,这个难度就更加被放大,除了要关注植物本身如何生长,高层的温差变化幅度比地面要更大,而且高层风的问题也会对植物的固定产生影响。
不同于其他种植方式,种植槽种植如同容器绿化,可以为植物在立面环境上提供水平方向的基质,类似于自然环境中植物的生长形态,对于植物的抗风也更加有利。因此种植槽种植比起其它种植方式更适宜用于高层环境中。而解决高层环境对立面种植的影响的最好方式,就是因地制宜,按照不同的建筑环境选择适合的栽植方式。在较低的楼层,或者是高层建筑的裙房部分,可以采用例如爬藤植物式,牵引式,墙面种植式或者是预制拼装式来进行立面绿化,而在较高的楼层,如果要进行立面绿化,最好选择种植槽种植的方式来较少立面种植导致的植物脱落所造成的麻烦,同时也减少因为种植效果不佳需要养护更换所需要的费用。
台中市绿园道的一座商业建筑就在立面上不同的区域采用了不同的种植手法。(如图19)在其临街立面上,采用是预制拼装式立面绿化,在已经搭
图19 台中市绿园道的一座商业建筑的景观设计
建好的构架上安装上已经预制好的种植板,形成面式立面绿化。而在其高层部分,则改用种植槽式绿化,在建筑的窗台上形成线性绿化。这样的搭配不仅使立面绿化种植更加合理,而且增加了建筑立面形式的变化。该建筑室内中庭还有一面贯通上下的种植墙,优化了室内商业环境。这座建筑不但深受台中市市民的喜爱,还获得了2010全球卓越建设奖首奖(FIABCI Prix D'Excellence Award),以表彰其优秀的环境设计。
3.3 技术和护养要求高,费用大
总体来说高层立面景观的设计对技术的要求较高在护养和管理上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例如,如何维持种植基质的营养,如何处理高层墙面灌溉,如何更新高层立面景观空间的植被,以及植物落叶的处理问题等等。每一个问题都关系到立面景观空间的成功与否,需要建筑构造、景观植物学、土壤营养学,绿化施工技术等各个学科的知识相互配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而往往解决这些问题所需要的花费也相对较高,维护施工也比底层建筑更加困难,这也是高层建筑立面景观空间设计的阻碍之一。
4 总结
立面作为建筑内部的使用空间和城市空间的过渡,对两者都能产生影响,因此在这部分空间进行景观设计,不但对内能使缓解高层给人带来的压抑感,对外也能美化城市空间,使高层建筑不再只是钢筋混凝土的森林。而一些已经成功建成和一些正在施工的优秀案例更是证明了垂直空间中进行景观绿化布置的可能性。随着人们绿化意识的逐步加深,越来越多的高层设计中融入了立面景观的元素,它和高层中其他形式的景观空间相互组合,使高层的景观设计越来越丰富,可能性也越来越大。
而从更大的范畴上来说,随着高层表皮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种形式的高层建筑立面层出不穷,这些用不同的构造方式,材料组合所设计出的立面本身对更大尺度的城市环境来说,其实就是一种景观。而不同的高层建筑组合在一起就形成了更大范围的城市景观。无论是从大范畴上来讨论高层建筑立面作为景观空间,还是从小范畴上来讨论高层建筑立面上的景观空间,其目的都是为了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环境和人类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财团法人 都市绿化技术开发机构 编著 谭琦 姜洪涛 译. 屋顶、墙面绿化技术指南[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4
张宝鑫 主编. 城市立体绿化[M].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3
泷光夫 著 刘云俊 译. 建筑与绿化[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3
艾弗•理查兹 著,汪芳 张翼 译. T•R•哈姆扎和杨经文建筑师事务所:生态摩天大楼[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5
欧阳小伟. 几种新型墙面种植技术探讨[J]. 建筑节能, 2009年第六期'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发展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可持续发展更是科学之道。这就需要各行各业遵照此原则正确做好发展问题,建筑业要想做到可持续发展必须考虑绿色技术的应用,只有绿色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得到尽可能的应用才可以谈其可持续发展问题。绿色技术包含很多方面,同时涉及建筑的许多方面,如果能在建筑设计、施工、装修等阶段融入绿色技术,可以说这样的建筑将是未来人们所希望的绿色建筑。本文通过对绿色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原则,设计方法及绿色技术要点进行阐析,为绿色技术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1、绿色技术应用原则
绿色技术可以应用于建筑设计过程中的任何阶段,在建筑设计时针对具体目标元素进行应用,并将这些目标元素有机结合,最终完成建筑的整体设计,具体的应用原则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下应用绿色技术。理性的设计思维方式是保证建筑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根本。
1.2 重视建筑的全寿命周期问题,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包括:初阶段的规划设计、施工阶段、后期运营管理以及拆除。对全寿命周期进行关注和重视,不仅可以在规划设计阶段将环境因素进行充分考虑和利用,而且可以降低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在后期的运营管理阶段可以为居住者提供更加健康、低耗、舒适的无害空间,拆除后尽量减小对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并视拆除的材料尽可能的做大二次使用,提高材料的使用率。
1.3 对自然条件进行合理化利用,保护周围的环境,对现有的适合的地貌、地形、植被和自然水系等尽量保留和合理利用;在对当地气候特征和生态环境进行充分考虑和研究的情况下,进行建筑的选址、布局、形态和朝向;在建筑的设计上,保证建筑的规模和风格与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有害气体和废弃物排放时,应采取有效方法减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
1.4 适用与健康的环境是居住者的目标,绿色建筑应对使用者的适度需求进行充分考虑,不断改进设计和施工方法,努力建造和谐优美的环境;确保居住者有一个质量安全、环境清新的空间;在满足居住条件的情况下,更能够带来居住上的快乐和工作上的高效率。
1.5 重视对资源的节约和综合利用,降低对环境的高度污染,通过对设计和管理的改进和创新,优化生产工艺,合理化选择适用的技术、材料和产品,对资源配置进行合理的利用和优化,改变旧的消费思想和方式,减少对资源的消耗和过度的浪费;因地制宜,将本地材料和资源加以扩大化的利用;重视对资源的二次循环利用;从根本上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将可再生、清洁的资源尽可能的应用在绿色建筑之中。
2、绿色技术的设计方法
2.1 绿色思维创新设计
绿色思维是指在建筑设计时将绿色思维融入其中,在制定方案和创作时首先考虑设计的可持续性,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再生性,让建筑业中有资源循环经济体现,绿色思维的两个基本原则包括:创新和平衡意识。
创新性主要表现有两个方面,一是对设计方案的创新,二是对设计理念的创新。这两种创新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对当地的建筑业无论是技术上、材料应用上、风格造型上起到一定的革命性变化,但是目前我国的设计师在创新性方面还没有达到完全理解和熟练运用的程度,所以设计成果没有明显表现出创新性这一特点,这就需要设计师继续努力和钻研,将绿色思维融入到建筑设计当中,找出进行绿色建筑设计的重点,要提高对建筑创新性的认识,只有这样才能使环境和建筑物完美的结合,让建筑体系在创新性的观念下有新的发展。
另一方面,设计师要想做好平衡意识必须要做到两点,一是将建筑设计尽量做到精细化,这样会提高材料的利用率,减小对资源的浪费;另一点就是与周围的环境协调统一,与整体的建筑格局相匹配,关键是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和情况分析和选择环境和建筑物完美的结合,以进行对风险的控制和化解。
2.2 以人为本创新设计
建筑设计以人的设计作为开始,也以人的使用为结束,所以建筑的设计必须本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在建筑设计中的主体地位。建筑设计并不是单纯的的外观和质量设计,更重要的是要满足人对建筑使用功能和舒适度的要求,所以在进行设计时,要将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融入到设计思想当中,不断将人文精神体现在设计当中。
2.3 运用科技创新设计
在人们的生活中,数字技术不断被人们所熟悉和应用,它的出现给建筑设计带来了新发展,为建筑设计搭建了更广阔的舞台。在建筑设计中应用数字技术,使简单的设计变得多元化。在造型上出现了非线性形体结构,使风格各异的建筑形式相继产生,这种创新方法,可以充分完成设计师的想象形体,不单单是强几何形体和简单的现代主义单一形体。数字技术使建筑设计领域进入到了多元化的领域,在电脑中建筑师对形体进行任意的扭曲变形和复杂的加减处理,数字技术对建筑设计的创新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对绿色技术的应用要点
3.1 使用性能优化的建筑表皮材料进行单体建筑的立面设计高性能的建筑立面设计以 全体建筑的整合设计作为设计理念,以当地的气候、地域特点、经济条件等整合各种技术策略进行建筑的初步设计,结合建筑的造型设计达到建筑的独特和创新。
3.2 采用遮阳技术进行建筑立面设计
建筑遮阳技术是被普遍使用的一种技术,建筑根据不同朝向采取不同的遮阳形式,在北方的建筑设计中,根据被北方的气候条件和温度,在建筑立面的不同位置设置金属遮阳穿孔板,实现建筑的遮阳效果。
3.3 建筑立面整合种植技术
在绿化技术的发展下,建筑绿化技术已从过去的护的水平方向向垂直方向即种植墙面技术发展。除了可以提高建筑物的外观效果,种植墙面与屋面绿化技术也可以起到降低周围环境温度、净化周围空气、对保温性能适当进行提高、隔音降噪,使得建筑与周围环境和谐统一。
3.4 建筑立面整合通风技术
通风系统根据其采取的方式不同可以分为混合通风、机械通风、自然通风三种。立面整合自然通风由传统门窗和双层幕墙自然通风系统成。一方面将通风、降噪、净化空气等技术进行完美整合,同时也实现了自然通风,另一方面,使建筑与周围环境进行有机的结合。绿色技术应用首先要不违反建筑设计理念,不会对资源及材料的浪费,还会考虑到可持续发展原则,还会考虑到绿色技术的可操作性可实施性,实现的空间范围比较大,还会节约成本。
4、结束语
对绿色建筑的大力发展已是全球性的重要课题,也是我国建筑业近几年的发展方向。绿色建筑的发展需要建筑业相关人员的共同参与,特别是建筑设计者的加入。我们相信,通过我国建筑业相关人员的共同努力,我国必然会走向一条环境和谐、资源节约、可持续发展的光明大道。
参考文献:
[1]韩继红,范宏武,孙桦. 中国超高层建筑的绿色低碳之路――思考与实践[A]. 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2010
[2]孙大明,田慧峰,周志仁. 绿色超高层建筑设计的重点与难点探讨[A]. 城市发展研究――第7 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2011
[3]范宏武,韩继红,孙桦.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超高层建筑中的适用性分析[A]. 第六届国际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论文集[C].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