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7: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幼师美术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因为考虑到在我国幼儿园教育工作中,幼儿教师没有明确的分工,很多幼儿教师既是某一门学科的教师,又是幼儿园日常事务的管理者。所以,纵观我国幼师教育史上的现象,采用笼统式的教学方法较多。具体可以概括为:(一)大而全的教育思想。在我国幼师的培养过程中,不少中高等院校的幼师美术专业的课程几乎涵盖了素描、色彩、图案、手工、装饰画、设计,有的学校还开设了拓展类的课程,例如: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等,再到幼儿园实用的多种材料。这些内容对幼师院校的学生起到的作用更多的是素养上的提升,对实质能力并没有多大的作用。(二)博而不精的教育现状。一般说来,学校教育主要是理论知识的学习,而幼师专业的学生要在在校学习期间完成基础课程和理论课程,这样一来导致学生的学力量大、任务重,同时也影响了他们学习的最终效果。以素描为例,学生不仅要学习素描几何形体,在完成该项任何的基础上还要完成技能方面的训练,这些要求对立志成为美术专业研究人才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但是对于从事幼儿美术教育的人才来说,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实用效果难以达到最佳。
三、新形势下幼师美术教育改革的前进方向
教师的美术教育观念直接关系着幼儿的艺术创作过程,实施幼儿美术教育更需要掌握一定的儿童美术和美术教育的相关理论来架构和引领正确的幼儿美术教育观念。幼儿教师应了解儿童美术教育发展的历史,对儿童美术的发展阶段理论及代表人物的基本观点要熟悉,如儿童美术的发展阶段理论代表库克、罗恩菲尔德,儿童美术的认知理论及代表人物古德伊娜芙,儿童美术的分析理论代表人物艾修勒、哈特薇克,儿童美术知觉理论代表人物阿恩海姆,儿童美术的本质论代表人物艾斯纳等。在对幼儿美术发展历史的回顾中,了解儿童美术的特点、儿童美术教育的发展进程,不断丰富自身的幼儿美术教育基础知识。
2.加强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培训。
基于幼儿园教师对语言、社会、科学、艺术、健康五大领域皆顾的特殊性,往往也会出现对每个领域都不精通的问题,需要加强对儿童美术教育相关的幼教政策法规的培训。如《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第二部分“教育内容与要求”中明确规定了艺术教育的目标、内容与要求、指导要点,需要幼儿教师深入解读,并内化到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贯彻落实。此外,教育部于2012年10月颁布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第五部分是关于艺术领域的阐述,《指南》中美术教育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感受与欣赏,二是表现与创造,每一部分用两个要点来阐述。在每个要点根据幼儿的年龄段设定了“学习与发展目标”,告诉我们三个年龄段幼儿美术的教育大致可以达到什么样的发展水平,而达到这样的水平我们可以根据教育建议采取哪些有效的措施和手段。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美术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明确幼儿美术学习与发展的价值取向,学习幼儿美术教育的有效策略。
3.丰富幼儿教师自身的艺术底蕴。
作为幼儿教师开展儿童美术教育,若要让幼儿掌握一个点,教师必须先掌握一个面、一组链。我们应对著名的画家、画派有所了解,如国外的凡•高、米罗、蒙德里安等大师,国内的徐悲鸿、刘海粟、吴冠中等,以及中国当代超写实主义油画的领军人物冷军等,在感受与欣赏中加强对优秀作品的赏识和解读。此外,我们还要学会雅俗共赏,关注周围环境中的艺术美,如广场雕塑、自然景物、羽毛创意、石头彩绘等,这样才能做好儿童与美术之间的“审美中介”。幼儿园还要加强美术园本教研,通过一课三研、同课异构、现场观摩、说课评课等,探讨美术技能培养与幼儿创造力的发挥之间的关系、面向全体与个别指导的关系、教师放手与出手之间的关系,充分认识“前台”的精彩与“幕后”的积淀之间的关系等,不断转变观念,提升教师自身的艺术文化底蕴。
二、对幼儿期各年龄段美术特点的把握
开展幼儿美术教育应了解3-7岁年龄段幼儿的美术活动的特点。如幼儿的手工活动可以分为无目的的活动期(2—4岁)、基本形状期(4—5岁)、样式化期(5—7岁)。幼儿的绘画发展一般经历涂鸦期(1.5—2.5岁)、象征期(3.5—5岁)和图式期(5—7岁)三个阶段。在幼儿园美术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期各年龄段幼儿的美术活动特点和建议如下:3—4岁的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特点是能把圆和横线结合起来,画出的是“符号人”,建议教师可以通过美术游戏的方式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如:网小鱼、弹珠滚画、蔬果拓印等。4—5岁幼儿的特点是手部控制能力增强,喜欢画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物,对颜色也有了不同的运用,能用简单形状逐渐深入地表现越来越多的事物,从画中也能区分幼儿的性别,看出幼儿的绘画心情。此阶段建议教师从关注幼儿的兴趣入手,引导幼儿从生活用品、环境、布置、节日装饰及四季景色中获得美的感受,创设有趣的情景和宽松的氛围,提供多种美术工具、材料(包括专门材料、自然物或废旧材料),支持、鼓励幼儿用美术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知、所想,让幼儿充分感知和欣赏,学会自由选择并正确使用,进行大胆表现,还要关注幼儿有序的收放习惯的养成。5—6岁幼儿的特点是不仅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和形状,还会画出物体之间的关系,会画出一些透明的物体,画完会讲出画的内容。观察力和想象力明显增强,表现物体也比较接近实体,强调或夸张画中人物的某项特征,这个阶段也是幼儿绘画最充满活力的时期。建议此阶段可以充分挖掘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幼儿大胆尝试多种材料作画,开展主题绘画、借形想象、立体创作等美术活动,有条件的幼儿园可以指导幼儿参与一些绘画比赛,充分展示幼儿的艺术才能。当幼儿教师了解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美术的特点,就能制定出合理的活动目标,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实施正确的作品评价,有针对性地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活动。
三、对幼儿美术教育实施智慧的充盈
“美术教育是一把双面的刃,教得多了,想象力得不到发挥,儿童易被称作为教师雇用的童工;教得少了,期待自然开花的结果,却常见儿童为技巧不足,学习的过程空有刺激而没有收获。”在幼儿美术教育中,作为一线的老师不仅需要具有审美的眼光,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幼儿美术教育智慧,这也是教师美术素养的主要体现。
1.材料运用的智慧。
材料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非常重要,我们应关注材料在幼儿美术教育活动中可能会产生的干扰作用。如在大班《水墨故事》美术活动中,由于宣纸放入水中拉出来很容易烂掉,在教学时教师就智慧地将牛皮纸裁剪成合适的大小,中间掏空成扇形、圆形等各种形状再进行封塑,然后将宣纸贴在上面,这样纸就不容易坏掉,而且还起到了一个装裱的效果,因此,幼儿美术教育中材料的运用也有智慧。
2.难点分解的智慧。
一节有效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课,必须对难点进行分解,采用儿童易于接受的方式和策略,促进目标的达成。如大班美术《爱心车》的难点是幼儿对动物主要特征应了解,并能通过绘画的方式表现在纸上,还要体现汽车的样子。在难点分解时,教师通过对各种动物形象的欣赏,示范时结合儿歌教学法“:爱心车,变变变,变出大象长鼻子;变变变,再变大象大耳朵,还要加上车轮子。”教师边念儿歌边示范演示汽车变形的画法,解决了动物与汽车变形之间的难点,并通过怎样让爱心车更受小动物喜欢完善了线条、色彩对动物汽车的装饰。
3.示范演示的智慧。
教还是不教?教又该怎样去教?其实注重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自由创作,并不意味着教师不用去教,而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在大班《葫芦添画》中,针对葫芦较小、立体操作较难看清的问题,采用平面复制、教师演示、幼儿尝试、幻灯片贴画的流程,让幼儿看得更清晰。透明胶片的运用,减少了一一演示的时间浪费,达到了借形想象并添画的效果。
4.操作要求的智慧。
教师的操作要求将直接影响幼儿美术活动的效果。如《水墨故事》活动中幼儿的操作环节,教师提示幼儿:滴3滴墨、浸纸,数到“7”提起来。其中也蕴含着教师的专业智慧。这“3、7”两个数字哪里来?教师从平时不断的探索实践中获得,墨滴多了,墨团太浓,不好看;滴少了,墨的纹理效果不明显,3滴正好。数到“7”,“7”之前的效果太淡,不清晰;“7”之后,宣纸会烂掉。幼儿操作时的最佳效果时间控制体现了教育智慧,又让幼儿在边数边操作的过程中增加了很多乐趣。
现实主义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它的基本原则是,强调艺术反映现实社会生活,关注现实人生、社会和自然,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一种审美认识和再现,是对社会生活形象的、真实的、典型的审美认识,并利用恰当的造型手段将这种审美认识所形成的审美意象、审美情感和审美评价表现出来。现实主义主张艺术要真实地反映客观世界的现实本质和历史本质,真诚地表现艺术主观世界的审美情感和审美理想。
作为流派和运动的现实主义油画艺术,是从西方产生和发展而来。在西方美术史上,主要指库尔贝、杜米埃、米勒以及巴比松风景画家的艺术创作,历史上的卡拉瓦乔、伦勃朗、维米尔、夏尔丹、列宾、谢洛夫、怀斯以及当代英国王家弗洛依德的绘画都可归为现实主义艺术。一般来说,只要真实表现和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我们都可称之为现实主义艺术。中西文化各有侧重,但中西艺术追求真善美的理想是一致的,由此,油画才有“汇中融西”表现的可能性。
在创作实践上,现实主义艺术家重视生活实践和艺术实践,在实践中寻找美、发现美、认识美和表现美,同时,他们不回避丑,对现实中丑恶的现象敢于正视,从而揭示生活的本质和历史的必然。现实主义艺术是从现实世界而不是从空想世界中获取它的内容和形式。wwW.133229.cOM在表现手法上,现实主义艺术一般采用写实的方法,注重细节的真实,并通过典型化的手段,揭示社会生活的真理,体现艺术家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特征,达到艺术之美。因此,现实主义艺术作品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高度统一。
现实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以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语言,真实地再现客观现实生活,反映画家从社会生活实践出发对生活的认识活动。 它具有人文精神、可解读性、开放性和民族特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当前社会的新观念,要求画家的作品内涵应当融入更多的人文关怀,注入更多的人文精神,如,人与自然的和谐,而不是对立,对山水、花鸟的生存,以及自然生态美的维护等,都透视出当代的人文精神和风貌。可解读性是指追求真善美相统一的审美理想,满足当代人民大众的审美需求,具有雅俗共赏的品格,要表现民生、民情、民意,要创作出能反映时代题材和社会生活,能引起人们的共鸣,受到大众喜爱和欢迎的作品。开放性是指吸纳一切有益的艺术营养,形成艺术风格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现实主义不是封闭的,要具有开放性、探索性和发展性的品格,从而使其具有永不衰竭的生命活力。民族特性是指我国艺术特有的“意象”体系。构成艺术作品的三个要素是客体的形和神、主体的情和意、本体的形式语言,三者处于辩证统一之中,无论侧重于哪一方面,都不应忽略其他要素,要在形神兼备的广阔天地里自由翱翔。
现实主义要以其独特的现实针对性,崇高的人文关怀、品格,审美主客体辩证统一的创作思想为准则,以现实的审美视角,赞美人生,并把劳动人民作为人文关怀的主要对象,现实主义人文关怀的特征总是要求审美主体站在群众关怀的高度对现实进行精神俯视,以理想主义、英雄主义为意识典范,以忧患、崇高、悲壮为这种意识的审美形态。现实主义艺术的审美主体必须到现实社会和现实生活中寻求创作灵感。作为艺术创作的经典原则,现实主义不仅承认美在于审美客体,而且充分强调审美主体对审美客体提炼、升华的能动性。这种能动性决定了现实主义艺术不是只有一种风格、一种个性、一种语言,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的辩证统一,才是现实主义艺术语言、风格和个性形成的根本,“真、善、美”是现实主义艺术的最高境界。
艺术创作是画家对美的不断追求、探索、创新的过程,成功的艺术家创作的艺术作品都有其鲜明、独特的艺术个性,它是日积月累的内心情感的表达,是不断探索、逐渐发生量变到质变的结果。现实主义艺术创作方法一般是用现实主义原则来要求写生。写生需要深入生活,认识生活的特征,捕捉一些细节和有关创作的素材,最重要的是运用现实主义中的真实性原则和典型化原则进行艺术创作。真实性就是要求创作素材反映现实特征,典型化则要求我们超越生活的现象,去捕捉代表生活理想的因素,把理想化的东西从生活中提炼、发掘出来。但作品内核都是由美术家按照自己的艺术特长和逻辑来构造的,是具有当代文化特征与品格的新现实主义,同时也要符合当代人对于图像的接受要求。
油画作为西方绘画的一种表现形式,移植到东方文化土壤中,它所吸收的是这一特定地域土壤的营养,应该诞生出带有鲜明东方地域色彩的油画艺术。带有地域浓重特色和这一地域长期形成的审美倾向和习惯的作品,才会有别于其他地域的油画,才能赋予油画艺术鲜明的风格与个性。我国著名油画家罗工柳创作的《地道战》《哥萨克老人》《报告》等,以真实、质朴的手法再现了作品的主题内容情节,并将我国传统的写实艺术和欧洲的写实技巧有机结合起来,达到了以形写神、形神兼备的绘画创作境界。董希文的《山歌》《拉萨河边》等创作,真实而又具体,生动而又细腻,他在油画中引进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手法”,实践了他所追求的油画民族化道路的艺术风格。靳尚谊创作的《医生》《画家》和《塔吉克新娘》,既有古典油画技法的艺术语言,又有现实主义艺术的内在成分,以具体的结构代替了简单的概括,以生动细腻的描绘和逼真的写实艺术手法,充分显示出画家特有的个性审美倾向,蕴含着鲜明的东方地域特色。
从这些著名画家的艺术创作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作品主题具有一定的时代性,但不同的追求导致了不同的油画表现技法,使现实主义艺术作品展现出较为多样的个性风格面貌。画家对生活的熟悉和热爱造就了绘画题材的丰富性、真实性和生动性。中国艺术是意象、意境、象征、观念及符号性质的主客观结合的艺术。作为我国的写实艺术,也是这个系统中的有机构成部分,现实主义作为一种关注社会人生的倾向,在当代油画创作中有其不可低估的积极意义。
现实主义是人类艺术创作的根本方法,具有永恒性和不朽性,它不仅仅是再现客观存在的真实,还要能揭示现实中民族、时代的本质精神,具有促进社会进步发展的善和美的原则,所塑造的艺术形象应该是既具有美好的物质状貌,又有健康真善的内在精神实质;既有鲜明的个性,又具有现实生活的典型性。艺术家应坚持用自己的眼睛看世界,用自己的头脑思考自己看到的世界,再用自己的技法描绘所看到的又经过自己思考的世界,这样创作出来的艺术才是现实主义。许多杰出的现实主义画家,如,罗中立反映乡村农民生活的系列组画,孙为民的朴实无华、充满情趣的农村题材现实主义艺术创作,陈坚和艾轩的反映现实生活和历史题材的优秀作品等,优秀画家在总的现实主义方向上形成了不同的表现技法,从而形成了不同的艺术个性和风格。同时,每个画家也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年龄和阅历的增长,对艺术观念产生新的认识和理解,他们的艺术风格也有阶段性的侧重,因为艺术需要博广,也需要专深。
现实主义艺术精神,在当代既是一种艺术思想倾向,更是一种文化意义上的精神,不能将其单纯归结为一种艺术样式,一种艺术语言系统,一种艺术主张,一种人文关怀精神。现实主义艺术具有面向人生的精神,有着永远的价值,它采用便于大众理解的直接写实手法,作为艺术创作中重要的方法。艺术家要研究现实,还要如实地反映现实,真实描写普通人的生活,现实主义中的“现”就是强调其当下性和时代性,而“实”则是强调其真实性,不对生活加以美化和粉饰。 用现实主义的精神和造型方法来丰富绘画艺术表现形式,扩展了中国绘画的语言内涵,使之呈现出一种与时代息息相通的审美面貌。现实主义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范畴,面对新的历史局面,我们必须与时俱进,在观念与实践上有效地拓展现实主义绘画。求实、实证、人文、独立、自信和无畏精神的集合与弘扬是现实主义在当代油画创作中的最大价值所在。
参考文献:
[1](英)贡布里希 《艺术发展史 》[m].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3(10)
[2]章文熙 《美术创作》[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1 (3)
其次,不难发现,当代油画创作者在精神方面的提高与油画作品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置否的关联性。“艺术源于生活”,这是给予艺术最客观的评价,当然,美学艺术亦囊括其中。的确,脱离了生活,脱离了本质,是无法与任何人取得共鸣的。现在越来越多的油画创作者通过生活的领悟,提高精神层次进而提升作品的质量,使画面具有极强的张力与说服力。一双充满可读性的眼眸,一双写满故事的手,透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不同理解,可以多角度的对其进行定义,这也正是绘画精神提高所带来的对作品多义性的解读。抽象派的热衷人士其实是更加青睐描绘精神层次的事物,因为这很符合抽象派油画创作技巧,也更容易与品鉴者想法打成一致,产生共鸣。这种借助现实描绘抽象而又深层次的事物再通过抽象而又深层次的事物去反观现实的创作手法,是完全可以满足于创作者身心的愉悦,令其乐此不疲,这也正是油画独特魅力所给予人们畅快的享受。
【关键词】
视觉文化;幼儿美术;教学实践
视觉文化最为显著的特点是把本身非视觉性的东西视像化,强调用视觉形式来表现抽象的或者具体的事物,它具有大众性、感官性和虚拟性。例如照片、海报、雕塑、建筑、动漫、连环画以及各种绘画作品等,在生活中,视觉文化影响和熏陶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伴随着教育改革,视觉文化给幼儿美术教学带来许多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让传统的美术教学遇到不少困难。所以,要做好幼儿美术教学必须解决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
一、视觉文化的内涵
视觉文化是一种美,是对自然和艺术评价的哲学研究,是来自心灵和视觉上的感官。司温特纳.爱博斯在他的著作《描述的艺术》中写道:“视觉文化主要关注视觉概念、制造形象的机制,以及视觉技术,所有这些都作为一种文化资源与荷兰绘画史相关”。在今天,视觉文化也被注入了新的内涵。美术教育是视觉文化主张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古往今来的美术风格有一个共同特点,那就是重视视觉文化,重视来自视觉上的美。源远流长的中华民族在古代已经蕴含了丰富的视觉文化,那些故事壁画和故事画卷传承着中华文明。在原始社会,人类在洞穴里刻画各种图形用以记事表情,是世界上最早的壁画,这些简单的壁画体现出他们渴望装饰居住环境的愿望,同时也反映出他们的理想和信仰。自魏晋到唐宋以来,佛教道教盛行,寺院道观多有壁画,甘肃敦煌的壁画保存了大量杰出的艺术作品。随着明清时代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卷轴艺术盛行,那些珍贵的画帖是中华文明的艺术瑰宝。中国北方的园林雄伟壮观、南方的园林灵秀精巧,素有“北雄南秀”的美誉,故宫、颐和园、天坛、承德避暑山庄、清关外三陵、清东陵清西陵等等,不仅是我们中国的文化遗产,而且是世界文化遗产,这可以算作中国对视觉文化的一大贡献。绘画、雕塑、建筑中的视觉文化无处不存在,对幼儿的学习和生活的影响不容忽视,所以改革后的美术教育需要把视觉文化的内涵引入教育实践中。
二、幼儿美术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
传统的美术教育中,一般是幼儿园的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些简笔画,或者是以老师为主体来讲解美术,幼儿自己动手画画的几率比较小。老师在教幼儿画画的时候启蒙教育做的不够好,没有正确的引导孩子,确切的说有的老师自身的观察能力不够,过于注重写实。有一个小孩看到夕阳照耀下的绿草呈现出金黄色和橘红色,就画了一片金黄色和橘红色的草地,这时候老师告诉孩子草只能是绿色的,不能有其他颜色。还有一个小孩因为看见彩霞画了彩色的天空和几朵彩云,老师告诉孩子天空是蓝色的,没有其他颜色,云彩只有白色。这样不利于培养幼儿的感受能力和思考能力,也影响幼儿以后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创造能力。所以,引进视觉文化,做好美术教育,首先老师自身必须具备敏锐、细致的观察能力。
三、如何解决幼儿美术教育中遇到的困难
1.改变传统教育方法,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
要做好幼儿的美术教育,老师要改变传统的“以老师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学会思考,自己学着画画,学着做手工。视觉文化具有虚拟性,老师要把视觉文化和美术教育结合起来,让孩子画出自己所看到的世界,画出自己心里的想法,把美术当作自己表达视觉和心声的语言。老师应该运用网络教育,用多媒体来播放一些美术方面的知识,播放一些受欢迎的动画片,让孩子学画卡通人物,从而培养孩子对美术产生浓厚的兴趣。所以,老师要正确的引导幼儿,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审美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2.教导幼儿学做手工,开展有效的美术活动。
无论是美术还是视觉文化,都不简单的停留在描画平面图形上。所以,老师应该教导幼儿画立体图形,学会描摹,把所看到的景物画得栩栩如生,而不是只画一些简笔画。同时,培养幼儿的动手动脑能力理应教孩子做手工,例如用彩纸折叠花篮、蝴蝶、星星和千纸鹤等。同时要学会鼓励孩子,老师可以剪一些小红花或者画一些小红花,用奖励小红花来鼓励画画很漂亮,手工做的好的孩子。对那些绘画和手工做的不好的孩子也要多加鼓励,要耐心教导,如果孩子有进步就用奖励小红花来培养孩子的兴趣,鼓励孩子不断进步。也可以办一些小型的幼儿美术比拼,用幼儿的优秀美术作品做画报或者墙报。
3.开展童话故事与绘画相结合的美术活动。
很多小孩喜欢听童话故事,老师可以给孩子讲一些赞扬真善美的故事,然后让孩子画出故事中的主人公,例如让孩子画出他们心中的白雪公主、灰姑娘、美人鱼、唐老鸭和米老鼠等。也可以让孩子发挥想象力,以连环画的方式画出故事情节,把美术当作一种语言表达能力。随着教育的发展,幼儿教育也越来越重要。在视觉文化背景的影响下,要做好幼儿美术教育,必须注重幼儿的实践能力,注重互动性的美术教育,将视觉文化和美术教育相结合,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培养幼儿对美术的兴趣,开展有效的幼儿美术教育活动,这样才能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加强幼儿对视觉文化的理解与认识。
作者:向超 单位:景德镇陶瓷学院
学龄前儿童的教育问题是备受社会人士关注的问题,各个领域和行业都在关注幼儿这个群体的发展,因为幼儿是祖国的花朵、中国未来的希望,因此为了中国将来的l展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的问题,让我国幼儿赢在起跑线上。曾经说过:“美育者,应用美学指理论于教育,以陶养感情为目的者也。”美术教育的培养可以提高幼儿的审美能力、丰富幼儿的想象力,在美术教学中引导幼儿去观察、想象和思考,而这些在幼儿今后的发展中都将演化成潜能,会使幼儿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激发出无限的动力和创造力。然而目前,我国幼儿在美术教学上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下面为大家具体介绍。
一、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幼儿美术教育并不是单一的学画画的过程,它是一种综合能力的实践活动。目前,在我国幼儿美术教育中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限制着我国幼儿美术教育的发展,影响到了幼儿的身心健康。
(一)幼儿教师不被重视
近些年来,我们国家在不断的改革教育制度,教师的地位也不断的得到提升,然而幼儿教师这个职业却没有受到该有的重视,这就导致了幼儿教师这个职责从业人员少,教育队伍的打造是开展教育工作的前提和基础,教育队伍的建设如此不完善,试问又怎么会发展好对幼儿的教育?这就要求了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干预进来,进行对教育市场的宏观调控。
(二)不专业的私人培训机构
纵观我国的幼儿美术培训行业,真正受到国际家认可的培训学校少之又少,而那些不够专业的私人培训班在不断的泛滥。孩子都是怀揣着梦想和希望去学习的,而有些私人培训机构把精力集中放在了如何招生上面,他们每天去专研的不是如何提高孩子的美术能力,如何对孩子进行培养,而是怎么样让自己培训机构获得更多的收入。这种行为和骗钱无异,是极其不道德的。政府对这方面缺乏一定的监管,应当重视起来。
(三)教学方法模式化
现在的幼儿美术教学中,都是以示范的形式进行的,教师进行示范,幼儿在下面“依葫芦画瓢”,先进行简单的描线,然后上色这么一个过程,这种固定的模式长此以往的话会造成幼儿对学习美术失去兴趣,我们应该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幼儿的自控力一般都不强,一旦失去兴趣甚至产生厌烦,不仅不利于幼儿的发展反而会激发出幼儿的逆反心理,这样的话就很难达到幼儿美术教学的目的了。
(四)家长对待美术的认识不够
现在有很多家长普遍认为:美术就是简单画画。让孩子去学习美术就是纯粹的学习画画,所以当家长带着儿童去逛超市的时候,儿童对着精美的剪纸、印画、贴纸、手工制作、彩泥制作等物品流连忘返的时候家长会认为这些东西是影响孩子学习的,不但不予以支持,反而会进行一番训斥。然而却不知道这些东西都是属于美术范畴的,是有利于开发幼儿智力的。因此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自己也要多学习一些知识。
(五)统一化教育,忽视个体差异
美术教师对幼儿美术作品的评价成人化的,比如说看画面是否干净、比例是否恰当、涂色的均匀与否、与实物的相似度,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性,从而忽视了幼儿之间的个体差异和个性的发展。另一方面,在教学的的过程中,幼儿美术教师没有考虑到根据幼儿个体差异进行因材施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所有幼儿,要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二、如何来改进幼儿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美术活动是幼儿表达自我的一种方式,我们国家应重视对幼儿美术教育的重视,那么面临幼儿美术教育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应该怎么样来解决呢?下面为大家进行详细的介绍。
(一)根据不同立场来分析
1.学校及培训机构:首先加大对幼儿美术教师的培养力度,多组织教师参加美术方面的向相关培训,打造师资队伍,还要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对幼儿进行相关的渗透,艺术来源于生活。还要定期的组织开家长会,让家长对幼儿的学习状况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也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观念,让家长多学习、多了解、多参与。
2.教师:教师要不断地增强自己的责任意识,提高自身素质,在日常的教学生活中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对待每一个幼儿都要一视同仁,不要用言语打击那些资质相对低的,反而要对资质相对低的幼儿进行鼓励。及时把幼儿的情况报告给家长,多与家长沟通,认真去了解每一个幼儿。
3.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对幼儿的美术学习多进行鼓励,让孩子从小树立自信心,这样他们才有动笔画画的勇气,
(二)多元化教学模式
幼儿通常喜欢新奇的事物,因此在课堂上应重视课堂表现多样性,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多注入新的元素,比如在创作“自由化”过程中,选择颜色方面,不要一味地要去遵循实物本身的颜色,这样限制了幼儿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
(三)激发幼儿学习主动性
在幼儿美术课堂教学中发挥幼儿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幼儿的提问能力,这就要求老师应该去把握幼儿心理,针对幼儿的心理活动对其进行激发。举个例子,在进行美术考试的时候,一般情况下都是由教师来进行命题,其实可以鼓励学生来命题,通过这个方式不仅仅激发了孩子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更加能够使教师准确掌握孩子心理,达到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有效沟通。
三、小结
幼儿美术教育不仅仅是一种美术活动,更应该是幼儿发现美、欣赏美,从而去创造美的一个过程,学校、教师以及家长都应予重视。
参考文献:
小学英语教学,是通过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基本的听、说、读、写训练,使学生打好语音、语调基础,掌握一定的词汇和最基本的语法知识,培养学生基本的日常会话能力以及拼读、拼写能力。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使他们喜欢英语并善于运用英语,为学生之后继续学习英语奠定初步基础。
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对我们的社会已经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人们的行动、生活、思维方式都已随着这一新兴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而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同时也引起教育领域的深刻变革。在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并不断发展的今天教育论文,多媒体辅助教学改变了由粉笔、课本与老师口述所构成的传统英语教学模式,在英语教学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龙源期刊。
一、小学英语教学中多媒体技术的内涵
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即CAI(computer assisted instruction),或简称多媒体技术,对文本(text)、图形(graph)、静止图像(still image)、声音(audio)、动画(animation)和视频(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是在计算机平台上对信息载体,包括图形图像、音频、视频、文字的收集、加工、处理和再现,使信息表达更具综合性和表现力,可以充分调动参与者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为学习者进行知识学习提供一个全方位英语学习的交互环境。
多媒体教学正是利用了多媒体技术容量大、全兼容和交互性强等特点,将各种教学信息以文字、图片、声音、视频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能够较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并调动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同时,能够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增强课堂教学的密度,提升教学质量。多媒体英语教室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借助它能为学生提供一个全方位、个性化的英语学习环境,并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接受刺激,这必将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同时,多媒体技术把抽象的教学内容赋予形声兼具教育论文,生动活泼的表现形式,教学活动变得情景交融,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知力,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且对英语的认知和表达也更加准确。
二、多媒体技术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一)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运用多媒体技术对文本、声音、图像、动画等综合处理能力及其强大交互式特点,编制计算机辅助教学课件,将抽象枯燥的学习内容转变成形象有趣、视听兼容的动感内容,能创造一个图文并茂、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多媒体教学中栩栩如生的图片,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轻松欢快的歌曲、chant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为新课教学做好铺垫,加深学生的印象;精心设计的Flash游戏对于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复习巩固新知识起到了积极作用,可谓“一举多得”。
(二)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提高课堂效率
一个生动的教学过程通过多媒体表现出来,胜过教师“一言堂”的授课方式。多媒体能够形象地突出课程的教学重点,使学生的学习任务变得明了,教师的教学变得更加简练,课堂教学变得高效。老师们都有这样的同感教育论文,有的老师表示:学生在接受知识的过程中,“听”来的忘得快,“看”来的忘得慢,“听说看做”结合起来的记得牢。多媒体通过学生视觉与听觉双重刺激,加快了学生对英语知识的认知理解和综合运用,增强了学生运用英语的意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龙源期刊。
(三)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多元化教学
传统课堂教学由于受时空的限制和评价标准的制约,学生往往局限于课本或教师的教学思维框架之中,思维的发展与突破被遏制。现代的多媒体课堂打破传统以“教师主动说学生被动听”的课堂模式,课堂的重心转移到“学生学”,成功发挥了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教学安排以“更有效地激发学生智慧,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为目标。由于网络资源的共享性和无限性等特点,可以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学习空间。由于每个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受和体验都是不同的,所以对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经验的积累也是多元化的,而多媒体课堂恰恰可以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有助于多元化教学和学生的多元化发展。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有利于学生口语的交际练习
当今社会信息量大,传播速度快,多媒体辅助教学的一大优势就是高效快捷地帮助教师传递大量教学信息,让学生有空间进行语言实践教育论文,有利于提高学生真正运用英语的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可考虑从教学目的出发,对教学内容进行重新编排和认真筛选,力争从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合理地压缩出时间供学生开展口语练习,让学生领会到英语学习并非枯燥无味的任务,而是一种乐在其中的有趣活动,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切实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五)多媒体英语教学有助于教与学的互动反馈
学生借助多媒体技术在学习中可以及时将意见反馈给老师,教师则可以根据学生的合理意见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实现教学的良性互动。同时,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水平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使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
三、多媒体技术给英语教师的启示
多媒体技术已在学校教育得到广泛应用,教师的“教书匠”功能正在降低,教师的课堂引导角色越来越凸显,教师课堂教学的一部分工作也已被多媒体所代替。然而,即使有最先进的多媒体教学工具,教师在英语课堂上的作用仍是计算机无法替代的龙源期刊。多媒体只是一种教学辅助工具和手段,教师们应谨记任何时候都是为了教学而使用多媒体工具,而不是为了使用多媒体工具而教学。因此教育论文,多媒体的使用取决于教师,教师应懂得根据课堂教学的实际需求把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方式有机结合起来。
总之,我们对多媒体要有正确的认识并加以合理使用。既要看到其长处,充分发挥其优势,全面服务于教学;又要了解其缺点,合理适度的运用,切勿盲目依赖多媒体技术。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每位老师应该不断探索,合理运用好多媒体教学手段,努力将多媒体技术与传统英语教学相结合,为学生创造缤纷多彩的学习情境,使小学英语课堂真正达到最优化,进而使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得以最大限度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徐丹,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2002.3.31[2]曹金鑫、李小君,多媒体课件制作的误区及其对策
[3]黄凯艳,多媒体技术与英语教学,2002.3.29
审美教育是幼师美术教学为提高学生审美素质所设置的课程体系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完成审美教育,使幼师学生掌握美的规律,正确的欣赏美、认识美、理解美,分清是非美丑,并在正确的审美观点的指导下进美的创造、实施美的教育是幼师美术审美教育的目标。幼儿师范的学生在毕业后大多数都会走向幼儿教师的岗位,他们是幼儿美术教育的实施者、提高民族审美水平任务的承担者和社会审美教育的重要力量。所以,幼师的审美教育在美术教学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近年来,为了适应新形势,作为中职教育一部分的幼儿师范教育为了满足社会、市场的需求,以培养“实用型、技能型”的人才为目标,不断改革、创新,这大大提高了学生对社会、对工作的适应能力,学生毕业以后能较快的适应岗位的需求,很快投入到教学一线。但是在美术教学改革中过分强调实用、速成,很容易步入重技能、技巧,忽视审美教育的误区。笔者就不止一次的听到一些观点与建议:“幼师只要学会画简笔画、做做手工就好了”;“幼师培养的不是艺术家,一些美术鉴赏课可以改为技能训练课,没必要介绍太多的美术基础知识”。甚至有的幼儿园园长直接说“我们不需要懂多少美术知识的人才,我只要一个能适应教学、懂得装饰教室的老师就行了”。这些观点和建议无疑是舍本逐末、目光短浅的。在市场急需实用、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但中职幼师学校生源美术基础薄弱在校学习时间短的情况下,审美教育更应加强。如果学生不具备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更何谈创造美、传播美?笔者认为新形势下幼师美术教学中的审美教学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意提高自身的素质
“要给学生一滴水,自己就要有一杯水。要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就要有一桶水。”审美教育工作意义重大,对学生的人生影响深远,作为美术教师须不断学习探索,在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的同时更要提高艺术修养,要厚积而薄发,从文学、诗歌、音乐等方面汲取营养,在教学中才能充分发挥美术教育的审美功能,开扩学生的眼界,扩大学生的知识领域,陶冶学生的情操,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使学生不但具有发现美的眼睛更具有领略文化内涵的心灵,成长为全面发展的社会新型人才。
二、注意与其他学科间的联系与迁移
审美教育在每个学科都有所体现,各个学科——不论是自然学科还是人文学科中体现的人文精神与情感体验都是相通相融的。在教学中,一方面,美术的审美教育可以渗透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例如:我校的生物教学中教师在教学生认识各类植物的叶子时,让学生将叶子做成书签、拼贴画;数学教学中教师让学生认识、理解形体,用不同的几何体来做纸雕建筑;音乐、舞蹈教学中教师让学生感受韵律、节奏、画面感……这些都是与美术的审美教学相联系的。美术教师可以不失时机的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引导、建议、评价,将审美教育融入其中。
另一方面,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也可进行学科间的联系与迁移。例如:讲到画面的节奏与韵律时可以与钢琴、舞蹈、声乐相联系。讲到中西方绘画鉴赏时可以与中西方文学相联系,讲到儿童故事画创编时可与语文学科儿童文学联系……在课堂教学中联系、迁移其他学科的审美,旁征博引,会使课堂更加有趣生动,既能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引发学生的审美思考。
转贴于
三、把握审美教育的随机性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充满变化。在日常的美术教学中,不失时机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是一个重要途径。审美教育应是贯穿于美术教学的始终的,在美术理论课、实践课中都应随机的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这一方式在目前技能教育占“主要地位”,美术欣赏课的课时量被压缩的大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四、把握审美教育的适时性
人类对美的认知是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幼师学生所处年龄阶段的特殊性更决定了课程的内容、方法不能是一成不变的。审美教育要结合时代的发展体现时代的特色,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
审美教育的适时性要求教师对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审美取向要有敏锐的把握。在教学内容上可以选取一些时下流行的、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来进行分析与解读,例如:奥运会的开幕式所体现的中国特色与时代特点的结合;90后学生流行的“非主流”装扮;新近优秀电影的视觉处理;服饰的流行趋势;世博会馆所体现的建筑美学等等。这些时下流行的元素会引起学生极大的兴趣,相比较枯燥的美术史而言,教师不失时机的解析会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五、注意文化的多元性
当今世界一方面不同民族、不同文化日益交融;另一方面社会形态和文化表现出多元化。各种艺术流派和表现风格更是层出不穷,尤其是现代派作品在我国迅速传播,改变了多年来写实作品占统治地位的局面,对人们的审美标准形成巨大的冲击,也为我们的美术审美教育提供了新的任务与挑战。
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拓展学生的视野,以大量的美术作品、图片、影像资料为依托进行对比教学:可以是古今的对比;中外对比;不同民族、不同地域风格的对比;不同风格艺术家、艺术作品的对比;同一艺术家不同时期作品的对比等等。例如:在介绍毕加索的作品时,我们可以将他的作品与文艺复兴时期大师的写实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将他与中国同时期画家齐白石的作品进行比较、也可以其不同时期的作品进行分类来比较。加深学生对美术审美的印象、增长见闻、提高鉴赏能力。
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幼儿园教师要不断成长、不断接受知识、提高专业能力,幼儿师范学校对幼儿园教师的培养目标是终身学习和终身成长,这不仅指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进修,而是包括了幼儿园教师在职业生涯中提升其工作能力的所有活动。学生只有掌握自主学习的能力才能达到终身学习、终身成长的要求。
七、培养学生将审美知识和技能表达之间的转化的能力
审美能力不能停留在理论层面,最终还是要体现在实践上。学生在学会审美、产生创造美的动机的同时更要学会表达。美术审美教学不能只是在欣赏、分析,更要鼓励学生进行创作实践,例如:我们在引导学生赏析毕加索的作品《格尔尼卡》后,学生对作品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平、作品所表达情感都有了较深入的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创作或再创作,可以是以文学的方式创作例如:写一首诗歌或者散文诗,用简短的文字来表达内心或是悲愤或是哀伤。或者进行绘画的在创作,将画面进行解构、重构,或者以手工等其他的艺术表现形式表现出来。这样学生在审美过程思想得以升华,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审美教育是一个春风化雨逐步渗透的过程,不是只靠几节美术欣赏课就能解决的,这需要教师、学校、社会的共同努力。作为幼师的美术教师要不断探索新的教育理念、途径为社会为国家的幼教事业培养出优秀的人才。
参考文献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教育事业的日益发展,教师队伍的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教师专业化已提到议事日程,并有了广泛的研究。我国幼儿教师队伍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专业化也在悄然进行中。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职业具有自己独特的职业要求和职业条件,有专门的培养制度和管理制度。幼师生也无一例外地要高质量地习得幼儿教师的专业态度、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其中,幼儿教师专业技能有其专业特殊性且形成需要长时间的学习、训练,因此,寻找科学、合理的幼儿教师专业技能培养的对策是每位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者重要任务之一,必须加以深入研究。
1 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阐释
教师的专业能力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教学活动中,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概括起来不外乎一般能力和专业特殊能力,一般能力包括诸如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思维能力、想象力等。另外,教师还须具备从事专业活动所必须的特殊能力,即了解学生及同学生交往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教育科学研究能力。
幼儿教师的专业技能是指幼儿教师在幼儿教育工作中因教育目标、教育对象的年龄特征的特殊性而要求具备的特有的从教能力。这里强调:幼儿教师专业技能与其它教师的专业能力有显著的不同,幼儿教师既要有教师的一股的专业能力,还要具备其它教师无需具备而其必备的特殊技能。例如,儿童化的语言表达技能、儿歌弹唱与鉴赏能力、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等等。
2 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内容
1996年6月1日原国家教委颁布的《幼儿园工作规程》对幼儿园保育和教育目标的规定,蕴含着对幼儿教师专业技能的要求。主要从三方面来指出了幼儿教师应具备语言、艺术、幼儿教学等方面的特殊技能。
2.1语言类技能
语言类技能是指幼儿教帅能够规范化、儿童化地运用语言、文字与幼儿进行交流及引导幼儿正确运用语言进行表达、交流的能力。主要包括书写、普通话、讲故事、英语口语等能力。
书写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应该具备诸如工作日记、工作计划、总结、教育研究论文等基本的应用文的写作能力,以及规范地用钢笔和粉笔书写汉字的能力。
普通话水平要达到二级甲等以上的水平。讲故事技能要求幼儿教师能运用儿童化的语言和肢体语言,充分突出故事中不同人物性格特点为幼儿演讲故事的能力。
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是要求幼儿教师具备准确、生动、流利的英语会话与交流能力。这是双语幼儿园中对幼儿教师的基本要求。
2.2艺术类技能
艺术类技能是指幼儿教师具备的艺术表现及审美方面的基本技能。其主要内容有弹唱及儿歌欣赏,舞蹈表演与创编、绘画与美术鉴赏等。
弹唱及儿歌欣赏能力是指幼儿教师借助钢(风)琴,运用声乐技巧自弹自唱儿童歌曲及对儿童歌曲艺术性、思想性的理解能力。
舞蹈表演与创编能力是指幼儿教师要掌握多种形式的民族舞蹈基本表演技巧和根据不同的儿童乐曲编制儿童舞蹈的能力。
绘画与美术鉴赏能力指幼儿教师要掌握基本的绘画手法和儿童美术作品的基本鉴赏能力。
2.3教学类技能
教学类技能指幼儿教师为顺利实现幼儿教育目标所具备的适合幼儿特点的基本的设计、组织、制作、创编等能力。主要包括游戏组织与创编、幼儿活动设计、玩教具制作等技能。
游戏组织与创编能力是幼儿教师根据达成教育目标需要自行编制并组织幼儿进行游戏的能力。幼儿园中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各方而教育目标都要寓教于游戏之中。
幼儿活动设计能力是教师根据教育目标、要求和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教育内容的实际,预先设计教育活动方案的能力。幼儿活动设计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前提和基本保证,是幼儿教师最基本的教学技能之一.
玩教具的制作能力是幼儿教师根据活动、游戏的需要自己动手制作玩具和教具的能力。
3 幼师生专业技能职前培养策略
(1)课程策略:幼儿师范院校通过开设必修课、选修课、实践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等手段,对幼师生进行专业技能培养与训练。在人才培养方案课程计划中将幼儿园活动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游戏、钢琴弹奏、美术与手工等7门课程作为必修课开设,做到有足够的教学和训练课时、有考核、有验收;将写字、普通话等开设为必选课;通过实践课程和校本课程提高技能训练水平,保证对技能训练的指导与拓展。
(2)管理策略: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校通过有效的指导、训练、检查、验收考核等方式对幼师生在校期间的基本技能的训练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制定《幼师生专业技能训练、验收实施方案》,使学生明确技能训练的内容、要求与验收标准,安排不同内容的训练时间、指导教师及督促检查办法,实施分年级考核验收,验收不合格不予毕业。
一 概念界定
免费男幼师生须在中考前参加招生培养学校统一组织的面试。面试合格者方可填报免费男幼师生志愿。毕业时拿的依然是江苏第二师范学院专科毕业证书。在就业方面,为免费男幼师生制定宽松的就业政策。江苏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只要是取得毕业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免费男幼师生,均可自由选择就业出路。包括参加教师公开招聘,到生源所在省辖市公办幼儿园任教,也可通过双向选择到民办幼儿园任教。经公开招聘、双向选择依然未落实工作单位的,还可由省辖市教育部门负责协调,安排到农村公办幼儿园任教。经协调安排到农村公办幼儿园工作的男幼儿免费师范生,应承诺在农村公办幼儿园工作不少于5年。各地则负责确保,到公办幼儿园工作的男幼儿免费师范生有编有岗。”由于就业有保障,学生报考热情高涨,录取分数线均达到了当地四星级高中的水平。目前共有南京幼儿高等师范学校、苏州幼儿高等师范学校、徐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常州幼儿师范学校、镇江高等专科学校、宿迁高等师范学校、阜宁高等师范学校八所学校承担培养任务。
二 加强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必要性
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教育科研能力是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的应有之义,当前我国的教育已由精英模式向大众模式过渡,规范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及其培养方式,应当成为免费男幼师生培养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目标。由于幼师男生未来承担的,不仅仅是简单的教学任务,所以他们自身的素质一定要过硬,教育科研能力不仅是他们能力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也是入职后发展成为研究型教师的必备条件。教育部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对师范生的培养和培训做出了详细的规划,提出了“教师即研究者”的口号,体现了教育行动研究的特点,要求教师“以研究者的视角来分析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中的各种问题”。这就要求免费男幼师生必须在职前教育阶段就要注重教育科研能力的培养,培养学生的教育科研兴趣,让他们参与科研活动,激发探索精神,为未来的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 目前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1.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意识淡薄
在2012年、2013年、2014年江苏省教育厅组织的三次免费男幼师生汇报会上,充分彰显了男幼师生培养在专业技能、职业素养、人文精神、教育实践等方面取得的重要阶段性成果。男幼师生们进行了体育类、美术类、互动实践课、文艺类展演,赢得一片喝彩。武术、跆拳道、健美操,展示了男幼师生们的蓬勃朝气、阳光帅气;儿童水墨画、蜡笔画,则展现了他们的刚柔并济、内外兼修。这些技能、技艺,素质、素养,品德、品格,已经在4年的学习生活中不断锤炼,形成常态。但是汇报会上却没有关于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展示,首届300名学生已经五年级了,2015年7月即将毕业。经过笔者访谈调查和问卷调查统计:参与到老师各项课题研究的学生仅约10%,在正式教育教学刊物上发表文章的约为1%,参加假期社会实践的仅约20%,课后阅读教育科研类期刊的仅约10%。应当承认,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意识较为淡薄,很多学生只把专业技能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作为主要目标,没有探讨学术问题的意识,参与调查研究的经历较少。
2.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方面的知识掌握甚少
通过对八所培养学校免费男幼师生的问卷调查表明,只有三所学校开设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为教师教育类课程,其他五所学校只是把学前教育研究方法作为公共任选类课程来开设。调查表明,只有约5%的同学参加了公共任选课的学习,还有个别学校因公共任选课学生报名人数较少,取消了学前教育研究方法课程的开设。仅约10%的学生了解教育类研究论文的相关写作要求,只有极少数学生通过参与教师课题研究掌握教育科研的方法及课题选择、调查问卷设计等知识。学生主动去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进展状况的几乎没有。
3.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实践能力有限
在访谈中,大部分免费男幼师生都认为工作之前参与教育科研实践不重要,认为工作后有了教育教学实践基础才能搞好教育科研工作。仅有个别学校提供给学生可选择研究的课题,这些课题也都是涉及寒假、暑假期间社会实践调查类的。没有学生主动申报研究课题,只有极少数学生参加教师的课题研究,帮助教师做一些数据调查、记录、统计等方面辅助工作。调查表明,有80%的学生能通过图书馆文献索引查找文献资料,但都是查找其他材料的,查找教育科研方面的只有10%。
四 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法与途径
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素质较低,究其原因,不仅有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也与学校对学生教育科研能力培养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有关。
1.对教育见习、实习进行改革,使教学活动与学生的教育科研能力培养相结合
学校与邻边的幼儿园共同建立免费男幼师生教育培养实验区,免费男幼师生在幼儿园见习、实习,建立免费男幼师生见习、实习管理制度和考核制度,注重免费男幼师生见习、实习培养过程管理。把教育见习时间安排为从第二学期至第九学期,共8次,每次为期一周,把教育实习时间安排到第六学期、第八学期和第十学期,共3次,每次两个月。每次都安排教师指导学生撰写见习、实习案例分析,指导学生去发现问题,继而去解决问题。学校给每一个指导教师下达任务,与教师的绩效考核挂钩,教师每人必须至少在指导免费男幼师生幼儿园见习、实习中设立一个课题,同时这一课题组中必须有5~10位同学参与。不仅增加了学生见习、实习的时间,而且加强指导教师的职责,在培养学生教育科研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指导教师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加强免费男幼师生教育科研能力考核,构建新的评价体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