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7: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养成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预习可以让学生对新课有个初步了解,为学习新课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同时对书中不懂的内容也有个了解,使学生明白哪些内容是自己理解的,哪些是自己不会的,要求学生对不理解的内容进行思考,力争在课前理解。实在不理解的内容,做出标记,课堂上学生会将注意力集中在这些地方,这样有利于消化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听课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提高课堂效率。当然在开始阶段,教师要与家长密切配合,家长帮助督促学生完成,教师不定期地对学生进行适当的检查,学生会逐步适应,习惯会逐渐养成。
第二,培养学生课前准备的习惯
经常会发现上课讲到某一个内容时,需要用某样文具,部分同学急急忙忙从书包中往外掏东西,既浪费了时间,也影响了别人,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我们平时要训练学生在下课时把课堂上用的东西,如教科书、练习本、笔、学具等放在桌上固定的地方,然后再上厕所或去游戏。预备铃一响立即进教室安静下来,静等老师上课,培养学生认真对待学习的态度和习惯。
第三,培养学生课上注意听讲的习惯
学生的天性是活泼,好动,让其上课认真听讲,需要不断地强调纪律,强调学生学习的目的性,使其有明确的学习心向。教师也要精心设计教学,关注学生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相互转化。教学中可以运用教具、实物等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也可以运用数学故事、数学游戏等手段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教师要设计好课堂上的提问,注意问题的启发性,学生有意注意的时间是有限的,提问必须要精练。
第四,培养学生勤于动手的习惯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他们正处在具体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阶段,而且以具体思维为主。因此在做一些稍微抽象一些的题目时,部分同学感觉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如有一次遇到这样一道题:将四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木块拼成一个长方体,表面积增加多少平方厘米?经过思考,有些同学提笔就写,有些同学则拿出学具摆一摆,然后再写。结果直接写的同学,一部分写错了,一部分只写出一种答案,而摆一摆的同学,基本都正确,更多的同学两种答案都正确。摆一摆需要多少时间?几十秒而已。平时要训练学生的动手和操作能力,使其知行统一,手脑并用真正地理解知识。“我听见了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摘自“华盛顿儿童博物馆”)
第五,培养学生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敢于表达自己见解的习惯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部分同学由于性格的原因,上课时不敢主动与老师、同学交流,遇到不懂的题目也不敢问个为什么,长此以往,不会的内容越来越多,学习成绩自然越来越差。教师要在平时关注这些学生,创造机会让他们表现自己,鼓励其大胆发言,发表自己的见解,使他们想问、敢问、好问、会问。第六,培养学生充分利用草稿的习惯。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使用草稿,作业本或试卷经常墨迹斑斑、一塌糊涂,自己都不知道写的是什么。有些同学遇到难题一味苦思冥想,抓耳挠腮,一道题能想好长时间,却不知画图就能很好的解决。部分同学计算全凭口算,遇到复杂的计算,如两位数乘两位数也直接口算,以致计算经常发生错误。教师要教会学生利用草稿,充分发挥草稿的作用,养成一遇稍复杂的题目立刻使用草稿的良好习惯。使学生明白,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使用草稿可以让作业清洁、美观,同时提高做题的准确率。
二、我国幼儿养成教育实践策略
我国幼儿养成教育不仅仅是家长的责任,也是社会和学校的责任。幼儿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我们家长以及教师等都应该为幼儿做好榜样,同时为了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学校、社会等还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宏观以及微观环境,促进养成教育实践的顺利展开,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一)家长以及教师做好榜样
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些行为等都会影响到幼儿,因此,在家庭中家长应该注意自己的行为,从而为幼儿的健康成长树立良好的榜样。另外,我们知道幼儿阶段的幼儿他们有着非常强的模仿能力,尤其是他们非常喜欢模仿家长的行为等,因此,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行为、肢体动作等方面,要为幼儿做好榜样,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教师对于幼儿的影响也是极为深刻的。在幼儿阶段,幼儿的生长环境最主要的就是家庭与学校,尤其是在当今时代,由于父母的工作等原因,家长往往将幼儿早早地送到幼儿学校,因此,在学校中教师就充当了幼儿模仿的对象,因此,教师在学校中也要为幼儿做好榜样,这样幼儿才能够从教师身上受到良好的教育,促进幼儿的健康养成。例如,在家庭中,家长要以身作则,每天都要跟幼儿道早安,送自己的孩子出门,跟教师问好;然后在学校中教师要迎接幼儿的到来,然后跟幼儿问早安,道好,跟家长问好等,这样幼儿就会模仿家长以及教师的行为,跟家长以及教师问好,然后跟自己的同学问好,等这样有助于促进幼儿养成良好的礼貌习惯,并且也有助于促进幼儿融入学生的集体中,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顺利展开
我们生活在社会中,环境对于我们的影响是十分重要的。因此,社会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宏观环境,家庭以及学校也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微观环境,将这种环境融合进幼儿的生活,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楚门的世界》这部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在这部电影中楚门生活在一个虚无的环境中,在这个环境中他经历着他自以为的全部真实,因此,他的性格以及行为我们都可以看到,受到了环境的影响,虽然我们没有进行人为的干预,但是在环境的影响下,楚门仍然会做出这样的举动,养成我们期待的性格。可见环境对于我们的行为以及性格甚至是环境的影响何其大,因此,构建良好的环境,促进幼儿养成教育的顺利展开是非常有必要的。首先,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个环境,也是幼儿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境,因此,家庭可以为幼儿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家庭中父母、爷爷奶奶等之间要和睦相处,营造温馨的家庭氛围,让幼儿时刻感受到家庭的温暖,然后家庭成员之间可以以平等的、民主的方式进行交流以及对于某一件家庭事情进行商议,这样家庭民主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并且让幼儿感受到自己是家庭中非常重要的组成,提升幼儿的安全感,以及责任感,促进幼儿的全面成长。其次,学校是幼儿生活的第二重要环境,在学校中教师等要营造一个自由的环境,让幼儿可以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以及想法,并且自由的环境有助于促进幼儿之间的交流,从而促进幼儿的合作意识等意识的养成,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另外,学校中教师也要营造良好的民主环境,让幼儿根据自己判断从而进行班长等班干部的竞选以及选择,这样可以养成幼儿的责任感等,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最后,社会对于幼儿的影响虽然不如家庭以及学校等重要,但是也是幼儿生活中不可避免的一个重要的方面。因此,在社会上我们也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环境。例如,我们在公交车上,要宣传给老人、孕妇等让座,让幼儿在切实的实践中增强社会的责任感以及通过实践提升幼儿的自信,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
1.从学生实际来看:
一是生源年龄参差不齐,原籍所在地的基础教育条件差,学前教育不到位。二是学生方言较重,师生交流困难,给接受教育提高教育质量增加了难度。三是移民学生流动性大,异动频繁,学额巩固难。
2.从家庭教育和社会影响看:
一是移民群众文化程度偏低,认识观念、风俗习惯、生活习惯有差异。二是受到相对独立的居住环境和相对落后的家庭教育影响,学习习惯、行为习惯、卫生习惯都比较差。三是移民群众大部分家庭经济比较困难,家中子女又比较多,支持教育动力不足,投入教育的热情较低。
二、加强移民学生行为养成教育的实践做法
对一所移民学校来说,加强学生养成教育显得尤为重要。在教育实践中,学校大力加强养成教育,找准制约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提高的瓶颈,引导学校上下以学生行为养成教育作为今后工作的主攻方向,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1.理清思路,明确方向。
学校确定“诗书载道,翰墨育人”的办学理念,把“说普通话、写规范字、做文明人”的办学宗旨作为养成教育的具体载体贯穿到整个学校的教育活动中,找准推进学校各项工作的突破口,齐心协力抓养成教育。一是师思想,打破教师认识局限,克服教师中存在的“条件决定论”和“生源决定论”等消极思想。二是在学生中明确养成教育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调动起学生参与养成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三是切实转变家长认识,采取各种形式向家长进行广泛宣传,争取家长对学生养成教育的支持和配合。
2.把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融入课堂教学。
教师把课堂管理作为对学生进行行为养成教育的一项重要部分,把传授知识同陶冶情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规范课堂语言,从坐姿、举手投足、待人接物等都要求用礼貌用语,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全体教师加强了对学生课堂、课间的文明礼貌、卫生习惯、劳动教育等言行督促指导和常规管理。
3.在班级日常管理中突出行为养成教育。
班主任把培养良好的班风作为班级工作的重中之重,结合实际制订班规班约,努力形成奋发向上的班风;利用晨、午、晚检、周一升旗仪式、主题班会等,不失时机地对学生行为养成教育进行点评。
4.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养成教育氛围。
环境影响习惯,学校结合校园文化建设加强多重育人环境创设,使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的浓烈的文化熏陶。一是加强班级宣传氛围,从班级抓起,办好班级文化阵地;统筹安排,每半月重点抓一项习惯养成教育,建立班级督查考评制度,努力提高良好习惯的养成率。二是营造校园宣传氛围,办好宣传橱窗和长廊,展出包括文明礼貌、劳动教育、卫生习惯等行为规范图片及学生有关活动的照片。三是办好校报校刊,围绕学生在校内外、课内外,从学习、卫生、劳动等习惯,定期定主题出刊,让学生接受教育。
5.在学校生活中加强学生行为养成教育。
一是强化就餐管理。通过学校领导和生活指导教师陪餐、值周教师和少先队检查监督,强化学生排队就餐意识,教育学生爱护保持就餐环境,餐后主动擦餐桌、送餐盘,养成勤俭节约、文明就餐的良好习惯。二是加强宿舍管理。宿舍是学生密集、活动集中的场所,寄宿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学生生活自理自律能力较差,要教育学生“爱”自己的家;要求学生每天起床后整理好内务,坚持必须经宿舍管理员检查验收签字的制度,通过文明寝室的评比树立典型,强化良好生活习惯培养。
6.创设学生课余活动场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巩固养成教育效果。
学校建立了书法室、科技活动室,开展了一系列养成教育主题实践活动,一月一个主题,深化和落实养成训练。
7.结合法治教育,深化养成教育成果。
为了让养成教育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学校每学期请法制副校长(派出所长)来校作报告,结合具体案例,谈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从反面事例中认识养成习惯不好的危害性,从而明白“勿以恶小而为之”的道理。
作为新生,学生有诸多的不适应。各院校应以入学教育和适应教育为中心。在这一阶段,军训是一个很特殊的阶段,及早引进养成教育理念,与军训活动相结合,有利于形成良好的规则意识和行为习惯。中华女子学院在此阶段将学生手册的学习贯彻到军训过程中,突出规则意识的培养。在低年级通过开展专业教师“专业知识讲座”、高年级“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规划和指导大学学习生活。这一阶段,通过一系列制度的制定和宣传教育,引导学生认同学校的规则,逐渐适应大学阶段的生活。
(二)第二学年:能力提升和养成教育强化阶段
经过第一学年知识、经验的积累,学生群体有了不同层次的需求,为此,要结合学生的差异性需求,开展不同的活动,推动学生能力的提升,强化养成教育。针对不同的群体需求,开展学业辅导,党课,先锋骨干培训班,心理辅导等活动,吸引大家参加,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从思想、心理、行为等多方面熏陶学生形成良好的习惯。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从2013年开始成立了积极分子读书会,要求大家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既有政治学习,又有专业学习;既有理论学习,又有社会实践,促进学生实现政治与学业两种进步,深受学生欢迎。此阶段要突出榜样的力量,强化制度的刚性,奖罚分明,树立典型,强化学生的规则意识,强化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管理者要以身示范,严格遵守和贯彻此前制定的规章制度。
(三)第三学年:实习就业与养成教育深化阶段
要结合学生实习与就业的需求,宣传国家的就业政策,鼓励学生树立正确的求职择业心理,指导学生如何制作简历、教给学生求职面试的技能技巧,督促学生有针对性地考取职业资格证书,开展模拟招聘,为同学就业作充足的准备;安排实习带队老师,加强与企业的交流和合作,尽量消除同学们因找工作压力过大所带来的心理问题;做好学生毕业离校教育等。此阶段要突出学生实习就业的需求,通过宣传教育,把学生的品质、能力、习惯与就业可能性挂钩,引导学生加深对养成教育的认识,深化养成教育成果。
二、注重设计养成教育的载体及处理好学生共性和个性的关系
(一)以引导为主强制为辅重视养成教育载体设计
精心设计学生习惯养成的载体是非常重要的。学生的养成教育涉及“知、情、意、行”四个方面,这是一个人成长的所有方面。在认知方面,要以课堂为载体,全体教师参与,通过专业课程的学习和科学方法的灌输,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对认识客观世界的能力;在情感方面,要以心理辅导、讲座宣传、社会交往等为契机,充分发挥班主任、辅导员的作用,使学生形成健康良好的心理习惯、情感取向;在意志培养方面,以党课、团课为主要平台,充分发挥信仰教育对意志养成的先导作用,培养学生敢于担当、任劳任怨、勤奋努力的意志品质;行为方面,制定行为规范,树立典型,奖罚分明,并强化自主行为。
(二)兼顾学生共性和个性推动学生健康发展
养成教育重在规则意识的培养和行为习惯的强化,因此对共性的要求多一些。但是,现在也是个性化的时代。因此,要处理好共性培养和个性发展之间的关系,既要有组织纪律性,维护和谐稳定,同时也要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开展生动活泼、内容丰富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充分释放自我,展示个性。不仅达到学生守序的效果,而且又不要泯灭他们的天性,确保学生健康发展。
三、推动全员育人并构建养成教育的检查、监督、考核、激励机制
(一)以教育工作管理者为主推动全员育人
养成教育涉及学生发展的全部,从知情意行四个方面来说,要求个人、家庭、社会、学校紧密配合,专业教师、家长、教育工作管理者以及学生本人全面携手,才能取得良好效果。学生的环境适应、专业学习、政治进步、人际交往、恋爱求职和人格发展等多方面的困惑,需要各方面力量的配合,引导学生者、监督者,规则教育的好坏,熏陶教育的效果,纠偏教育的强化,都离不开他们。所以,对于辅导员、班主任等教育工作管理者,要强化她们的责任意识,规范管理手段,加强技能培训,确保养成教育的执行效果。但是同时,也要调动各方面的力量,实行全员育人,专业教师、家长等也要参与其中。
(二)构建养成教育的配套机制
一个人的成长更需要一套系统严格的检查、监督、考核、激励机制。制定评价制度对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起着重要的导向和监督作用。中华女子学院高职学院在对学生进行了养成教育宣传之后,对学生实行量化管理,学生日常的行为表现与对学生的评价、班级小组、班集体评价挂钩,极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在养成教育中,注意发挥榜样的作用,学院每学期都有榜样明星评选(“学习之星”、“体育之星”、“健康之星”等)。通过奖励优秀个人、集体,激励后进,使每个学生在各方面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四、以规则教育为主结合熏陶教育与纠偏教育来搭建养成教育自我成长平台
(一)突出规则教育实现三种教育完美结合
要从立规矩开始,从实处、细处抓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反复的外部刺激、自身实践和严厉的督查使守规矩成为一种自然而然的习惯。立规矩要从入学抓起,新生报到时即可将汇集各种制度、纪律、规定的《养成教育手册》发给学生,让其了解大学生活,明确学校的规章制度。同时,也要充分认识到营造氛围的重要性,使学生时刻受到“好制度”的熏陶,受到“好模范”的感染,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由于高职学生存在的特殊性及不良行为主要是与其生活行为方式和不合理的思想意识有关,因此,纠偏教育,作为养成教育工作的保障性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对于出现的不良行为要及时批评警示,甚至是处分,提醒学生们自由散漫、随心所欲的行为必将付出沉重的代价。
(二)推动学生自我养成教育
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一句话,就是要养成习惯。”习惯的养成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一旦养成了好习惯,就会使你受益终身。学校工作的中心是教育教学工作,教育教学工作的首要任务又是学生的德育工作。德育工作的对象是人,人是有思想的,所以要用正确的思想去引领,用严格的训练去规范,用良好的环境去陶冶。小学是人生的基础阶段,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孩子一生发展至关重要。
一、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意义
行为形成习惯,习惯决定品质,品质决定命运。小学阶段是培养习惯的关键期,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曾说过,成功教育从习惯养成开始。教育的核心不只是传授知识,而是学会做人。我国伟大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是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习惯。”美国著名哲学家罗索曾经说过:“人生幸福在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小学生是养成行为习惯的关键时期,我们要以多种有效的方式来帮助小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竹料第五小学学生行为习惯的现状
我在竹料第五小学任教多年,竹料第五小学是一所典型的农村小学,在教学实践中我注意观察到,竹料第五小学的学生在学习上,有近四分之一左右的学生有着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学习主动,认真踏实;另有二分之一的学生习惯表现一般,其特征是管理到位,他们的表现就较好,一旦管理疏忽,表现就差;还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其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都较差,上课不专心听讲,不积极思考,对学习持无所谓态度,学习成绩明显落后于整体平均水平。而在学生的家庭教育方面,通过召开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到,学校大约二分之一的学生家长存在着自身要求你不严格的现象,在有关利益分配上吃不得半点亏;一年到头从不看书读报,几乎天天沉迷于玩手机、打麻将,看到孩子在公共场合撒野,无故欺负同学,损坏公物等严重品行问题时,家长也是不闻不问,睁只眼闭只眼,更有为自己小孩一时占了便宜而自鸣得意的家长……。而只有四分之一左右的家长素质较高,能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坚持以正面教育去引导自己的孩子,而这部分家长的孩子大多是班中的优等生。
三、竹料第五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查发现,学校的学生在卫生习惯、品德行为等都存在着问题。部分学生品德行为、学习、卫生习惯较差,超过三分之一的学生在和别人交流中还没形成使用礼貌用语的习惯,没养成卫生习惯,和同学发生冲突时不能谦让,做错事不承认,自我主动学习意识薄弱,没有养成自学复习习惯。(二)问题存在的原因。学校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与下列因素有一定关系。1.学生行为习惯养成与家庭教育相关。农村家庭成员文化素质偏低,他们既缺乏对知识的更新,也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接受和学习新的知识信息,去观察指导孩子的道德行为表现、学习态度、方法等,这便造成了孩子的行为习惯等的养成教育在家出现了真空状态,因而也就失去了一个重要的养成教育的环境和时机。2.学生习惯养成与教师的教学观念和学校常规教育相关。学校教师中或多或少存在着重视学生学习成绩提高,忽视学生习惯的培养,重视优生评价,忽视差生评价的现象。而学校在进行矫正教育中也往往是堵的多,疏导的少;说教批评多,引导少。长此以往,导致学生说谎话,不诚实,做错事不承认,自我约束能力差。3.学生习惯养成与社会环境相关。如今的时代是信息时代,信息的传输量大,速度快。社会上的信息好坏参半,甚至有些不良信息以极快的速度影响了学生,使学生的可塑性发生偏差。
四、竹料第五小学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对策
“良好的习惯是人在某种神经系统中存在的道德资本,这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享受着它的利息。”这是乌申斯基的一句名言。小学阶段是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我们应扎扎实实地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一)营造氛围,利于养成。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学校应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良好的德育氛围。校园内可设置文明习惯标语、英雄画像简介、墙头板报、花园警示语、人文景观雕塑、德育教育专栏、法制教育专栏,评选“每月一星”树立榜样等,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二)积极评价,引导养成。评价不仅是明辨是非的教育,对小学生而言,评价既是“规矩”,也是一种有效的激励手段。学校可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举行“做文明人”签字仪式,设立了“小红帽”卫生监督岗,评比文明班,颁发流动红旗等,对班级进行激励性奖励。对于小学生而言,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是莫大的荣耀和奖励,必将激发起争取更大进步的巨大动力。因此在运用评价手段时,注意保护小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当众实施的以肯定表扬为主,纠错批评的以个别进行为宜。(三)言传身教,带动养成。教育工作者孙敬修曾形象地说:“孩子的眼睛是录象机,耳朵是收音机,脑子是电子计算机,录下来的信号在电子计算机里储存起来,然后指导他的行为。”小学生的认知能力决定了他们在行为习惯及思想道德观念形成过程中,直观地影响远远胜过言语的教导,因此教师对学生不仅要很好地实施言传,更应肩负并完成好身教的重要职责。俗话说:“师者,人之模范也。”作为教师在注重身教作用的同时,我更注意从自己的一言一行、细微之处给学生以好的影响和带动。例如要求学生讲文明礼貌,遇到师长要主动打招呼,那么教师就应该注意文明礼貌,对学生使用“请进来”、“请稍等”、“抱歉”等礼貌语言。当学生向我问候时,我都认真应答,报以微笑,用自身的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学生的养成。(四)家校社区配合,巩固养成。现在有种说法:“5+2=0”。说的是小学生在校接受了五天教育,经过周末两天,在学校受到的教育全都抵消了。此种说法未免有些言过其实,但我们也应清醒地认识到,社会影响和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的确存在着差距。因此,学校、教师可以利用召开家长会、家长学校开展宣传教育,取得家长的理解和支持,动员家长积极参与到小学生的养成教育之中,利用电话交流、请家长到校面谈、家访等多种形式,共同研究小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而学校也是处于一定的社区环境中,社区环境对学校的学生具有深刻的影响作用。社会是个大染缸、大舞台,它无限地提供给孩子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让他们在有意义的实践中循序渐进地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因此,只有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教育力量,创建“家—校—社区,三维一体”的教育网络,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也指出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是一个由“外化———内化———外化”的教育过程。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必须持之以恒,长抓不懈,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习惯养成教育是小学教育的重要任务,我们要认真总结以前的经验和做法,根据新时期的要求和学校实际,进一步发展完善教育方案,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作者:杨雄图 单位:广州市白云区竹料第五小学
2.开学典礼教育在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优秀班集体、优秀班干部、三好学生、校园之星受到隆重表彰,树立榜样,使学生明确努力方向,激励学生在新的学期里不断进取。每学期的开学典礼上校长向全体学生明确行为习惯方面的具体要求,希望学生成为勤奋的人,成为有感恩之心、有爱心、有责任心的人。要求的提出激励了全体学生积极向上的热情,使他们朝着教师期望的方向努力发展。
3.升入新学年教育学生新升入初中是教育契机,学生升入新学年也是教育契机。我们教育升入八年级的同学:青春是财富,是宝藏,但青春不是消耗不尽的,要珍爱青春,顺利度过初中阶段的转折期,八年级承上启下,要向九年级学习,为七年做榜样。我们教育升入九年级的同学:人生如茶,不能苦一辈子,总要苦一阵子,但最苦过后就是最甜,要勤奋刻苦,用持之以恒的努力成就洒满阳光的明天。这样的教育使每个年级的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初三百日誓师大会,鼓舞士气,激励全体初三同学全力以赴,以积极的态度进入高一级的学习阶段。
二、抓住教育契机,强化养成教育
1.培养学生干部,增强团员意识做好班干部、团干部、学生会干部的培养和指导工作,从班级到学生餐厅及学生寝室,让学生更多地参与管理,增强学生的纪律意识、集体意识,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积极开展增强团员意识教育活动,引导广大团员起到先锋模范作用;定期召开团会,及时表彰优秀团支部、优秀团干部、优秀团员,激励全体团员奋发向上,充分发挥共青团的先锋模范作用。
2.学习《弟子规》,倡导文明礼仪我们请来宣讲《弟子规》的专家为老师和学生做讲座,每周第九节的时间由班主任老师带领学生学习《弟子规》,背诵记忆并落实到实际行动中,使学生成为富有爱心和责任感的现代公民。学校不断推进文明礼仪教育活动,把学生培养成为文明、谦逊、明德、知礼的一代新人。
3.发动家长参与,形成教育合力通过家访、家长会、印发家长信等形式指导家庭教育,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教子观念,倡导家长为学生的养成教育争当楷模。通过教学开放周我们为家长创造机会,让家长走进学校、走进课堂,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关注孩子的行为习惯,让家长认识到对孩子进行文明习惯养成教育的重要性,使家长积极参与学生的养成教育。每学年我校都编辑《家访工作典型案例交流》,以便更好地开展家庭教育活动,形成教育合力。
4.精心创设校园文化,办好校园电视台加强校园文化育人功能,让学生在富有艺术魅力的校园环境中生活学习。我们精心构思设计,形成主题突出、层次分明、风格独具的走廊文化,生机盎然的墙壁文化,分门别类的展室文化,宣传性强的橱窗文化,简洁实用的教室文化,让学生感受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校园电视台定期采编素材、制作节目,学生策划,老师指导,定期播放,成为特色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内容。
三、积极拓宽渠道,促进养成教育
1.开展系列活动,开阔学生视野我校每学期都开展体育特长“露一手”、书法绘画特长“露一手”、文艺特长“露一手”、学科特长“露一手”活动。举行安全、法律、国防三项教育竞赛、“小手牵大手”家庭法律知识竞赛、“小手牵大手”家庭读书知识竞赛、思想道德建设知识竞赛等,开阔学生视野,多方面培养学生能力。
2.开展体育活动,增强学生体质如接力比赛、拔河比赛、篮球比赛、乒乓球比赛、大绳、小绳、扔沙包、踢毽子,比赛形式多种多样,校园呈现出勃勃生机。我们自编了校园韵律操———“飞扬青春”,充分展示了我校学生健康向上的青春风采。一年一度的秋季运动会,更为学生展示体育特长提供了空间。
3.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培育民族精神通过观看爱国主义影片、学唱红色歌曲、定期举行升旗仪式等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关心时事,让学生拥有国际的视野和清醒的头脑。举行“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歌咏比赛、“庆祝建国六十周年”限时作文比赛、“我爱祖国、我爱家乡”摄影比赛,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
例如,儿歌《我的好妈妈》,这首儿歌激发孩子们尊敬长辈的情感,并能与大家交流自己在家做的关心长辈的事情。
2.利用歌曲宣扬礼仪
大班上学期所学的《礼貌歌》是让幼儿知道相互宽容会给大家带来快乐。
3.运用故事感悟礼仪
中班下学期学的《萤火虫找朋友》说的是交朋友要看清他的长处,不要只看短处,引导幼儿礼貌待人待事。
二、运用趣味益智游戏渗透幼儿的礼仪教育
游戏作为幼儿独特的自发活动,是发展幼儿自主性的最好的活动形式,幼儿园的教学活动也以游戏为主。在游戏活动中,幼儿可以获得多方面的经验。我们将礼仪教育融入到游戏中,让幼儿通过游戏活动进行思索,然后边观察边操作。因此,教师可在设计游戏时有意识地渗透各种知识。
1.幼儿能在游戏中进步
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游戏中,能很好地认识客观事物,结交新朋友,学会基本的人际交往能力,并且有礼貌地交往。
2.幼儿能在游戏中感知礼仪
通过游戏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自己去实验、去思考、去寻找答案,知道什么是礼仪,以及为什么要学习礼仪。
三、幼儿行为习惯的摇篮———家庭礼仪教育
相对学校、社会的教育而言,在礼仪教育中,家庭的教育处于基础地位。家庭礼仪教育一个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培养孩子的礼仪习惯。具体可由以下两方面着手:
1.日常行为规范
家庭礼仪教育应从身边细小的事情做起,要把礼仪教育渗透到幼儿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培养幼儿诚实、友爱、爱惜公物、不怕困难、讲礼貌等良好的品德、行为和习惯。
班主任是班级的领导者和组织者,在劳动中我处处起带头作用,脏活累活抢着干,一视同仁。教育要求我们从爱出发,用爱去沟通师生的心灵,用爱去缩短师生的距离,用爱去增进师生的感情,用对学生的爱去换取学生对教师的敬,形成共鸣,这是一种巨大的力量,有了它能战胜一切困难,做好工作。笔者通过一段时间的实践和引导,班级管理获得明显成效,学生劳动能力提升了,以卫生管理为突破口,也促进了班级其他各方面的管理工作,教学等各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的教育效果。
2.方法到位,工作才能到位。
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班主任工作经验告诉我,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不可忽视。一个班级,如果说班主任是总指挥,那么小干部就是四梁八柱;让他们在具体实践的各项任务中分兵把口,以身示范,发挥纽带桥梁作用十分重要,同时又锻炼了他们的领导组织能力。行为习惯就像我们身上的指南针,指引着每一个人的行动。习惯不是一时的心血来潮,也不是短期行为,它一旦形成,就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性,常常会与人相伴一生。教育无小事,让我们把养成教育成为一种常态教育,真正让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
二、增强学生“劳动美”的意识
1.把劳动美的种子植于孩子的心田。
劳动是一种美德。五千年来,炎黄子孙通过辛勤的劳动,缔造出智慧、文明的结晶,开辟了崭新的时代。走进新世纪的这一代孩子,仍需要继承祖先德行,从小养成爱劳动、奉献付出、热爱生活的好习惯,在生活中用自己的双手去创造美、发现美、感受美。那么,如何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呢?班级卫生管理这项重要的工作应当如何完成?为了帮助孩子们转变思想,针对这些问题,我对学生进行劳动光荣的教育,让学生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习劳知感恩的道理,理解父母的辛苦。我告诉学生讲卫生,爱劳动是一种美德,不讲卫生、不爱劳动可耻;同时,把劳动教育与教学、实践结合,让学生在课文中获取知识技能,在班级卫生值日当中付诸行动,让学生们在学习和实践的结合中体会“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的内心愉悦感。此外,我还经常给学生讲一些具体的事例与亲身的体验,引导学生明白劳动的重要性,告诉孩子们劳动是一件有乐趣的事,并不是苦差事。为别人付出的人是美丽的,提高学生劳动的积极性,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让人人乐于自觉参加班级大扫除,积极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从中体会劳动最光荣,劳动人民最可爱,从小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2.把劳动美的意识变成孩子的能力。
古语云:“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提高认识、达成共识之后,班级卫生工作初步奠定了良好的思想基础,学生对劳动的态度改变了,不再像往常一样喊苦喊累了。这时,孩子们不太会打扫卫生这个问题冒了出来,针对这个现象,我开始教学生打扫卫生的方法。每学期初,我在做好班级各项工作的同时,将班级卫生工作进行详尽的安排。每次劳动前,布置任务明确清晰,细到每个人具体干什么、怎么干,干到什么程度,劳动中会出现什么情况,如何对待,还有如何注意安全等等。渐渐地,每个学生不仅知道自己要干什么,而且知道怎样干才能干得又好又快。如此一来,学生的劳动积极性非常高,各个摩拳擦掌,认真完成任务,班级的卫生工作得到了学校的肯定。教师是学生的一面镜子,是低年级学生模仿的对象。在教学生劳动方法的过程中,我一边指导,给学生做动作示范,一边和他们一起劳动,逐渐形成了“我做给你看、你和我一起干、你来自己试着干、我们一起大扫除”的局面。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出现了“力不从心”、“家里家外不同同时兼顾”的情状,出现了“留守儿童”“隔代教育”乃至亲戚朋友托管的现像,这一方面造成孩子心理上的孤寂感、情感上的遗弃感,在他们处于心理转折的关键时期,这种负面心理情绪会加重孩子的叛逆感,任性,我行我素,不顾及他人的感受;自私偏狭,难于与人交往,难适应集体生活等等。而作为爷爷奶奶的老一辈,对孙儿孙女有一种天然的顺依心理,也缺乏必要的矫正方法和技巧,对于孩子身上显露的不太好的习惯,如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乏坚韧不拔的意志等,不能及时的干预,年长日久,积习成弊。
(二)社会发展到的21世纪的今天,物质文明有了长足的发展
社会价值体系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对于这其中夹带的一些不健康因素,如果有关部门未加引导和管理,未成年学生在这些不健康因素面前,就会表现出迷茫、矛盾的心理状态,出现了放纵或自闭的两种极端行为,出现了享乐主义、不劳而获等心理,模仿成年人吸烟、打牌、喝酒、嚼槟榔,养成了一些不好的习惯。
二、养成教育的对策
(一)呼吁全社会重视未成年人的养成教育,给未成年人创造健康的成长环境。
孩子是民族的未来,他们综合素质的高低直接决定着我们国家未来竞争力的大小。国家有义务给孩子提供正面的榜样力量,弘扬社会正气,净化社会环境。尤其要加大电视荧屏、网络信息的管理力度,通过立法规范经营主体的经营行为,全社会都有义务向孩子传递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能量。
(二)学校要转变育人理念,真正落实“以人为本”的教育宗旨。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教育部门要从人的发展需要出发设置评价指标,从人的发展需出发开展课程改革,开设专门的公民常识课。在学校不仅仅要让学生学会科学知识,更要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生活、学生审美、学会劳动……学校要改一元评价为多元评价,改静态评价为动态评价,引导学生讲文明、讲礼貌、讲卫生,自信的发展自己,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的习惯。
(三)学校要加大对学生审美情趣的干预,引导学生向善、向美。
流利的普通话是一种美,干净整洁的环境是一种美,大方干净的着装是一种美,文明用语交流是一种美……学校要通过细化管理细则,建设校园文化,开齐开足艺术课程,加大美育熏陶。用美好的环境、和谐的气氛、文明的举止影响学生的行为习惯,使之健康向上。
二、多种方法策略是关键
1.身临其境法
在进行幼儿的古诗词诵读教学时,教师可带领幼儿进行户外活动。比如在诵读关于描写春天的诗词时,将幼儿带到公园,去观察春天,看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观察春天里万物发生的变化。教师在一旁适时地进行诗词内容的讲解、引导,让幼儿更好地感受诗词中蕴含的景物、意蕴。此外,在室内教学时,教师可采取图文并茂的方式,为诗词配上相应的图画来给幼儿进行讲解。利用从网络上获取的资源,将课堂化静为动,通过图画、音乐等多种形式为幼儿营造美好的诗歌意境,达到使他们身临其境的效果。通过实践,取得了很不错的效果,图画和音乐使幼儿的精神更加集中,课堂的趣味性增强。
2.音乐熏陶法
在幼儿的古典诗词教学中,教师可为一些简单的诗词,例如《登鹳雀楼》《鹅》《静夜思》等古诗配上了优美的旋律,带领幼儿将诗句唱出来。这样的方式不但可激起幼儿学习的兴趣,还让他们在音乐中感受到了古典诗词的无穷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引导幼儿对一些短小的诗句自己进行配乐,或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唱出来。这样既培养了他们能力,也使很多幼儿感受到了诗词的乐趣,由原来的厌学变得爱学、好学。
3.课外引导法
对幼儿进行古典诗词教育,不仅局限于课堂与课本,还应当注重课外的引导。例如,很多孩子都有浪费粮食、挑食或是偏食的坏习惯,笔者就在《悯农》的教学过程中,利用这首诗对幼儿进行了节约意识的培养。课堂上,为幼儿播放农民伯伯辛苦劳作的短片,然后让幼儿发言,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想法。通过这样一堂课,幼儿不仅对诗词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也培养了他们的节约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