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能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7: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信息技能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信息技能论文

篇(1)

2信息技术技能培养教学策略探究

2.1制定实践性学习任务

由于学生在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中知识基础的差异较为明显,因此为了保证技能培养课程对学生的普遍适用性,就要在教学的同时全面开展实践性的知识学习,通过更多的接触计算机操作了解信息技术,并在完成实践性学习任务的过程中实现技能水平的有效提升。在信息技术的技能性教学与培训中,为了使信息技术基础欠缺的学生能够跟上课程进度,实践性信息技术学习任务应从基础学习开始,通过逐层深入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学习,从而逐渐掌握信息技术相关技能,例如,在课程的初学过程中,布置的实践性学习任务可以是网络信息的检索与收集,以及office相关软件的基础操作等,随着技能教学课程知识的不断加深,实践性任务内容也要从基础转向深入,如办公软件的熟练运用以及网页制作等,通过安排不同内容的实践性学习任务,学生能够在掌握信心技术的同时,更多的开展探究性学习,从而实现基础知识的有效巩固与技术能力的迅速提升。

2.2引用案例分析法辅助技能培养

对于实际问题进行处理也是信息技术技能培养教学中的重要组成。为了提高学生信息技术学习的积极性,并完善其对技能的实际运用能力,就要在学习课程知识的同时,以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处理信息技术实际应用中的问题,以此完善学生的技能实践能力。例如在网络认知这一课程的学习中,为了使学生在会使用互联网的同时全面了解网络数据的传输路径,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分析路由器,调制解调器以及网卡等网络部件,并通过阐明不同部件的工作原理帮助学生更为深入地了解其工作原理。为了使技能培训课程的开展更为切实,教师还要收集网络安装及调试的案例资料,并让学生对案例中的问题进行处理,并通过分组讨论的形式总结出最为优化的处理方案,在这一教学策略下,学生不仅积极的参与到了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中,并且更多的掌握了实际应用技能,这对于其今后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2.3建立信息技术学科探究小组

小组学习是信息技术技能培养课程的重要方式。在信息技术课程教学中,为了使技能培养课程更具开放性,教师可以将学生进行分组,并通过分组教学的方式使学生更多地参与到问题的分析与处理中。信息技术小组的创建,可以使学生在信息技术实践问题的探究中相互协作,通过协商讨论等方式提高问题的分析效率,从而在保证处理方式正确性的同时,探究得出更为高效率的处理方法。在开展小组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制定信息技术课程问题,小组组长根据问题内容进行任务划分,不同学生负责处理对应的学习任务,在问题处理完成后,再通过讨论与交流相互学习,进而增进对信息技术问题的深入分析,这样不仅帮助学生掌握了对应的信息处理技能,也有效的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性意识,为今后信息技术技能的深化与提高奠定了基础。

篇(2)

从目前我国高师院校对师范生信息技术教育方面的培养现状来看,反映出对其重要性和意义认识不足,在设置的课程体系中,信息技术和实践性环节课程所占比例较少,基本上仍只是作为师范专业的公共课来实施。再者,单纯地将计算机基础代替信息技术教育。在效果上,计算机课老师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技能,没有贯穿将技术整合到教学中的理念,学生隔靴搔痒的理论和知识学了不少,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却提高不大,所以学生不能很好地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未来教学中,不能满足基础教育信息技术和实践性教学的需要。最后,在培养模式上,与基础教育需求脱节。在培养过程中,重点都放在了传授基本理念和基本操作,学生很难感受到运用信息技术会带来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在今后踏上教学岗位后,也就难以自觉自发地运用信息技术。

因此,在对师范生的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模式上应采取相应的变通。首先,改变传统的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模式。增设信息技术和活动类课程,强化信息能力和实践能力。重点涉及信息在教育运用中的理论和实施,通过学习各种教学媒体、教学课件,将信息技术和各种基础课程相结合,并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学习和操作实践逐步熟悉它们。在实习期间尝试性地运用这些技术。其次,建立与中小学合作的培养机制,加重实习力度,使学生有更多的时间在真实的学校环境中运用信息技术,以提高信息化技术应用技能。

二、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职后培训的现状分析

信息技术能力成为信息时代教师教学能力结构中的有机组成部分,培训工作也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开展,但是从信息技术的培训内容、方式方法及效果上进行分析,还存在一些带有普遍性的问题。

1.培训方式单一

目前的培训方式多采用以知识传授为主的专家讲授式培训。一些地方把全员培训称为教师集中面授,“大呼隆”上课,这使得操作技能极强的信息技术培训只能流于形式。原认为教师学习了信息技术的知识,就能自行将这些知识恰当运用于课堂教学实际场景。但这种单一的培训模式对于教师自觉地坚持使用教育技术于自己的学科教学中,效果十分有限。

2.只注重技术层面的培训

由于教师的计算机操作能力存在较大的差异,教师参加培训时的兴趣集中于计算机的操作,对于理论内容的学习不太感兴趣。因此,就出现了信息技术能力培训的重心转移到讲授操作技术,而忽视了对于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能力的培训现象。他们在培训中只是单纯模仿。再加上各学科教学内容的差异,对学科教师的技能要求不同,若采用这种偏重信息技术技能训练,忽略了教育专业素质发展的培训方法,会致使有的教师认为培训内容与自己所教课程关系不大,兴趣就大大降低,培训效果也打了“折扣”。

3.忽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

在以往的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中,常忽视了教师已有的教育观念,认为只要把观念和技术传授给他们,自然能被他们认同,并成为指导他们教育行为的准绳。但实际上教师作为成年人,其思维方式已经基本定型,接受新事物比较缓慢,而且他们在自己的学科领域都有一定的理论功底,习惯于用自己学科固定的思维方式来处理新问题。

4.培训难以产生持续的作用

教师通过培训接触到一些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方法都会产生认可,觉得培训者讲得很有道理,并且积极地尝试着实践。但当受训教师回到自己的工作岗位后就会发现现实与所学内容之间的矛盾与差距,很多教师又回到了原有的工作轨迹中,教育技术培训持续效用难以发挥,使许多培训流于形式。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信息技术的培训还存在许多值得探索与思考的问题。我们需要探索新的模式和授课方

法,将信息技术合理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培训模式中授课方式的探讨

教师继续教育往往容易成为限制其发展的瓶颈,加强信息技术教师培训模式研究,是当前开展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极为关键的课题之一。

在现代信息技术培训中,授课方式是由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组成的一个动态系统。在实际培训授课中,选择不同的基本方法和手段相结合,并使其在培训过程的各个阶段动态地发挥作用,是提高培训实效的关键。经过实践摸索、查阅资料总结,我归纳出以下几种授课方式:

1.以理论为主的讲授方式

讲授法是指教授者通过口头语言系统地向受训教师传授知识,发展智力的方法。这种模式是以教师口头讲授为主,辅之以演示、问答等方法。应包含两个过程:了解和内化。了解信息技术系统的基本组成、产生、发展、我国信息技术教育的历程等理论内容。以介绍整体培训内容及学生所需完成的任务为主,其目的是更新课程观与学习观,浏览课程的整体结构。至于理论的内化与应用则是在以后的培训和实践中逐渐进行的。

2.以课件制作为主的辅助教学方式

这种模式是采用CAI课件,将培训内容以图、文、声、像等表现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创设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使教师在学会各种工具软件的过程中掌握计算机的应用,后来逐步深入到掌握基于资源的课程设计。实践证明,以课件开发作为任务驱动,是提高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具有了较强的信息技术能力,就能使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自然有机地相互融合,为学生提供丰富多彩的学习形式。

3.以操作为主的练习方式

现代信息技术是实践性极强的学科,不实践操作学了也没有用。那么培训教学就应该“面向应用”,以实践为主,精讲多练。“精讲”是指教师要讲出内容的基本知识点和精华;“多练”是指让学生有足够的上机时间,进行有目标、有实际效果的操作。我们要培养教师的信息技术操作意识和应用意识,不能搞“纸上谈兵”和“无机教学”。

4.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方式

由于每个学生的基础、层次水平和学习需求不同,用整齐划一、一成不变的教学目标是行不通的,我们可以采用以课题研究为主的方式——任务驱动法,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协作、协商中探索,在完成所设定的任务中学习,在不稳定性之中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从而学会学习、学会研究、学会与人合作,充分体验自主学习、研究性学习、探究性学习及自组织的过程。在培训告一段落后,联系教师所从事的教学给其布置有一定难度的“工作任务”,要求在一定的期限内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工具完成,然后组织交流、讨论,让他们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现代信息技术知识与技能。

总之,对于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培训一体化,每个环节都应该环环相扣。职前培养中,高师院校要合理地设置信息类课程,探索师范院校学生信息能力的培养体系。职后培训中,要切合实际,采用多种培训方法和手段,不断加强各中小学教师关于信息技术的培训,推动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的进程。

参考文献:

[1]徐君.新时期教师教育模式的转型与高师院校的改革对策.教育探索,总163期.

[2]陈向明.在参与中学习与行动.北京.教育出版社.

[3]梅友松等.师范院校教育教学改革研究.教育与职业,2005,(17).

[4]张筱兰.在参与中体验.在行动中研究.中小学教师培训,2005,(5).

[5]吕艳芬.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教育的现状与对策研究.2005.

篇(3)

二、直观教学,加深记忆

教师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的固有特征,运用活泼而直观的教学方法,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比如,在学生记忆键盘的时候,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讨论键盘上每个功能键的特点来认识和记忆。通过讨论,学生发现:空格键的特点是没有字母,它的作用是输入空格;换档键上有一个向上的箭头,它们的作用是输入上档字母;Backspace键上有一个向左的箭头,其作用就是把光标左边的内容删除。

三、让学生在互助中学习

学生之间存在着个性差异,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他们的计算机操作水平、记忆能力、创新能力等也不同,但是,我们可以运用团队合作学习方法,通过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使每一个学生在信息技术课堂上都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一)发挥小助手的传、帮、带功能

小助手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教师要善于观察和了解,通过各种渠道发现在计算机方面有优势的学生,并培养他们成为教师的小助手,使其能够帮助教师做好课堂巡视工作,发现有困难的学生并及时给予帮助和辅导。教师在座位的安排上要注意强弱结合,以便学生之间互相帮助和影响,因为学生之间更易交流和沟通,如果学生在短时间内能够掌握知识,教师就可以抽出更多的时间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二)因材施教

每一个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都有不同的性格。在教学中,教师要尊重他们的个性,因材施教,把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做课堂的主人,让他们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已有经验选择合适的学习内容。在学生完成基本任务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去挑战高层次的练习,使他们不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四、培养学生的能力

(一)培养学生获取信息的能力

不管是哪一种软件,都有帮助、提示信息,学生通过这些信息可以掌握和操作相关的软件。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利用这一点来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操作软件的时候也会有提示信息,学生通过提示可以自主学习和掌握一些电脑知识。

(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学生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信息,才可以对信息进行分析、对比、总结等逻辑推理,从而获取更深刻、具体、抽象的新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计算机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通过思维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处理信息的能力是指学生运用计算机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比如,学生能够运用Word进行写作、校刊的编辑;学生可以运用Excel进行成绩排名、分析、整理,还可制作班级通讯录等。通过对同一知识点多角度、多方面的多次重现和自主探究,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就能得到不断提高。

篇(4)

二、优化当前智能电网信息和通信技术

1完善信息管理技术

在智能电网中,其智能电网信息技术管理之中,主要是包括针对电网信息的采集、分析,以及针对电网信息的显示、管理,可以有效确保信息采集的高准确性。在管理中,可以通过分析智能电网信息客观系统,提升智能电网管理者的分析决策,从而有效提升信息管理水平。同时,对于智能电网信息的显示方面,也应该要具有个性化的服务,以便能够及时满足对于各种不同用户的多样化需求,确保管理安全性。

2确保智能电网的安全运行

应用无线局域网技术,提供身份验证,将无线局域网技术和智能化的电网通信交融,确保电网通信安全,避免电网用户遭受安全问题。智能电网中,在其通信方,应构建专业的网络安全防护队伍,使工作人员可以积极的监督管理网络通信安全;并且,针对智能电网通信中,构建智能化的网络防控体系,可以提早扫除智能电网的安全侵略,确保当前国家智能电网的运行安全。

3完善电网的标准体系

能够在智能电网中,利用无线技术,确立统一标准体系,传输电网信息。规划智能电网,首先,应该它根据智能电网信息的模块功能以及特点,细分国家电网的信息操作以及电网构成特征,将所得信息数据均用于智能电网的通信模块中,有效发挥电网智能化中的信息技术优势。

篇(5)

HIS系统,即医院信息系统,借助计算机与其他各种通讯、电子设备,收集、整理病人的诊疗信息与院内各项行政管理信息,分类提取并兼顾数据交换能力,由此满足全院所有授权用户多样化的功能需求。此系统与医院运转的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包含着许多子系统,如院长管理、病案管理、一卡通管理、医院门诊、划价收费、药房与药库设备管理系统、多媒体导医功能等。目前阶段,系统的基础是电子病历,中心是医嘱,能算得上真正的医院信息管理系统,不过在实际应用阶段,医院大部分医务人员对其接触与了解有限,无法充分发挥原始数据的作用,要怎样进一步完善该系统,使其与医院的日常管理真正融合,是值得考虑的重要问题。

1.2信息系统现状

从当前的状况来看,医院信息化建设有4个模块,首先是前台作业系统,模块是针对患者而设置的,主要包括医院信息系统;其次是作业系统,主要是在临床治疗过程中为医生提供各种信息数据,具体包括实验室信息系统、重症护理病房、通信系统、血库管理系统及合理用药等;第三也是作业系统,主要用于医嘱、电子病历以及临床记录等环节的管理,其目的是在临床活动中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对医生的操作进行规范与标准化;其四是后台管理系统,包含人力资源管理、成本核算与办公自动化等方面,主要用于对医院内部各级管理人员工作的开展提供支持,有利于医院运营水平的提高。其不足之处在于,各个系统之间是彼此独立的,无法实现数据的共享,在管理工作中,管理人员很难全面了解医院的具体状况,为解决此问题,有些医院研究出了以院长查询为基础的统计分析系统,但同样存在着很大缺陷,主要体现在报表设计具有不固定性,无法进行更改,也就实现不了动态变化,当结构需要调整或数据需要更新时,系统灵活性较差,需要重新开发,带来诸多麻烦,浪费时间,而且,此类系统采用的统计查询功能较为陈旧,不支持多维数据分析,难以为领导者提供有效的决策。

2医院信息智能统计分析系统设计

某综合性二甲医院占地3.9万m2,建筑面积8.5万m2,共设有700张床位,下设具体科室有34个,包括内科、普通外科、脑科、骨科等。在岗员工有1056人,卫生技术人员共783人,包括博、硕士75人,143名高级职称者。2012年该医院接了有近15万的急诊总数,住院病人超过了18000人,业务十分繁忙。由于工作量大,管理工作十分困难,如何高效整合海量的数据信息是医院的考虑重点,为此,医院对固有的信息化技术进行了改进,在原来信息智能统计分析系统的基础上,对其进行优化整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2.1系统设计

系统主要是对现有普通系统的改进升级,全面采集医院信息,对各业务部门的数据加以整合,实现流程的标准化和规范化,数据要精确、一致,根据实际变动及时更新,在此基础上搭建起综合查询分析系统,并根据分析结果形成绩效考核体系,为领导在管理中做决策提供数据支持。无论是医疗器械、物资药品,还是门诊业务、医疗质量,通过信息整合,实现内部的信息共享,实现智能统计分析功能,进而提高医院的信息管理水平。

2.2系统组成

通过对系统的设计,可将其分作4个模块,各自发挥着应有的作用,层层递进,形成一个完整的系统。

(1)数据中心。

实际生活中,医院占据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每一项活动都会产生各种信息数据,在长期的业务运行中,信息数据堆积量恒河沙数,而且大多都比较陈旧,若依然在Excel或相关业务系统中储存,其参考功能在当前的各种业务活动中难以凸显,以至于历史数据的价值下降。在保证业务系统处于正常状态的基础上,如何利用历史数据,使其价值得到最大发挥是当前考虑的重点。最适宜的途径便是建立数据中心,每隔一段时间,就按照统一规定的要求调取各个业务系统的数据信息,在数据中心实现各子系统间的信息共享,以便集中管理。数据中心是统计分析系统的基础。

(2)综合查询分析中心。

模块尤为重要,为了在最短时间内从大量信息中筛选出有用信息,必须依靠强大的查询功能实现,它为系统的实现和应用提供支撑。关于医疗信息数据,通常会分作数量表述信息和描述性信息两种,前者是一种量值,如病人数量、看病花销、急诊人次等,后者则是一种维度,包括诊断日期、所属科室、病人状况、药品名称等。这二者是构成报表的基础,为获得想要的信息,可对量值和维度进行相应的组合,以此为基础开展综合查询分析中心的构建工作。综合查询分析系统意义重大,除了基本的查询功能,还具备许多特殊性能,如具有根据数据模型进行数据钻取、交叉与旋转等分析的能力,从而实现同时对多个业务系统的查询;能够进行实时查询,和各报表间的关联查询,在此基础上还能进行相关分析,并对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实现各种高级分析功能;实现了各类图表连动直观的分析,如面积图、饼状图、直方图等。

(3)绩效考核体系。

绩效考核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十分关键,从侧面反映出了医院的实力状况,对个人或科室进行综合性评价,实行奖惩制度,有利于调动个人的积极主动性,且在各部门间建立起良性竞争,以提升工作效率和质量。通过考核,员工能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自身不足,针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不断完善自身,为企业带来更多的效益。绩效考评体系需要综合医疗质量和效率、经济条件以及科研统计等诸多因素,并把握好主要和次要。

(4)决策支持中心。

模块的重要性同样不能忽视,医院的信息化管理如果想真正实现,就必须以正确与合理的决策作为依靠,而这一正确合理性,收到的各种信息能够起到很大的影响作用,这就要求引进商业智能技术,结合现代统计学理论,全面整合医院业务数据,规范各节信息流程,给出结合医院实际、客观合理的相关信息,从而在管理者宏观与微观的决策管理过程中提供有益有效的依据。

3医院信息智能统计分析系统的实现方法与手段

在当前信息化时代,实现信息化管理已成了必然趋势,医院也不例外,为适应时展要求,需加大研究力度,逐步实现医院信息智能统计分析系统并对其不断完善。系统的基础是HIS系统,并借由同LIS、PACS等系统进行结合而建立的,通过建立数据中心,依照相关标准,实现各业务系统的数据共享,以方便后面的集中管理。历史数据亦有其存在的价值,应充分挖掘,将其调入到数据中心,按照不同的标准将数据分类汇总,并通过系统将数据分组、进行统计与趋势分析,由此得到所需指标的具体状况,总结出变化动态,且能够通过简单明了的图像显示出来。为给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更多方便,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水平,有必要将各种整合好的信息进行转换,转换成知识,在理解和运用方面都比较容易,而如何将整合的数据转换成知识呢?通常要借助数据仓库、数据挖掘技术以及分析处理工具等,组成一个整体。而转换的关键在于要从海量的信息数据中筛选出相关的,并对其进行清理,确保所选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经过ETL过程(包括数据的抽取、转换、装载三步)合并数据,并通过企业级的数据库进行存储,由此得到医院医疗管理数据全局性的视图,以此为基础,借助相适应的查询分析、数据挖掘工具以及多维OLAP、混合OLAP、关系OLAP等技术对视图进行适当的处理,将信息转换为知识,管理者通过认真理解并掌握这些知识,做出的决策更加科学,管理工作质量也大大提升,效益十分明显。

篇(6)

2主要研究内容及关键问题

我们的目标是以提升计算机专业学生对计算机系统整体认知能力为目标,将汇编语言、C语言、数据结构、计算机组成原理、微机原理、操作系统、编译原理共7门课程组成一个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群,研究课程群建设定位、目标、构建模式,提炼课程群内课程相互衔接内容,制定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群规划纲要,为新一轮的课程体系调整和教学大纲修定提供可参考依据。

2.1主要研究内容

2.1.1课程群建设模式研究针对我校学生特点,结合计算机系统课程群的改革现状以及本校教师实际教学经验,研究该课程群要达到的培养目标,明确课程群建设新模式以及新模式下课程群课程的定位和设置,确定需要整合与调整的课程内容。

2.1.2课程群内课程理论教学衔接内容研究研究程序语言课程与数据结构课程以及编译原理课程之间的衔接内容;探讨数据结构课程与操作系统课程知识之间的协作内容;研究计算机组成原理与微机原理课程之间融合内容;探讨具有综合特点的软硬件系统课程与语言类课程、数据结构课程补充内容,分层次提炼和确定7门课程的关联知识点,形成课程纵向线索。

2.1.3课程群实验教学内容设计研究研究语言类课程实验和数据结构课程实验的覆盖程度,探讨体现计算机硬件相关的高效程序验证性实验内容;研究编译原理与C语言、汇编程序试验的衔接方法;探讨操作系统课程设计内容与语言类课程实验和数据结构课程实验内容的衔接方法;探讨设计课程群系统性实验设计内容,体现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

2.1.4课程群教改内容实施方式研究针对课程群规划教学内容,研究群内课程课堂教学、实验教学、课程设计教学环节纵向贯通方法,探讨开展群间验证性试验、设计性试验、系统性实验设计的开展时间、组织方式、学生参与方式、研究生助教指导方式等,为课程群建设内容实施提供指导方案。

2.2关键问题

2.2.1课程群建设的模式问题计算机专业课程群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探索、规划和实施的过程,既要体现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性,又要结合本系实际情况。既不能照搬985高校的改革模式,也不能受限于目前课程组织形式。因此,制定有针对性的课程群建设模式是个重要问题。

2.2.2软硬件课程衔接方式问题对计算机系统的全面理解是建立在计算机软件与硬件体系有效衔接基础之上,由于硬件实验与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连接实验难度大,对实验室硬件要求高,目前很难一步到位,因此,必须研究现阶段软硬件课程有效的衔接方式。

2.2.3课程群教改内容实施方式问题组成课程群的7门课程分别在大一下学期至大三上学期开设,时间跨度为2年,共4个学期。然而,计算机系统观的建立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目前每门课程学时有限,因此,课程群衔接内容以及课程群系统性实验设计内容的实施方式尤为重要,它是课程群教改内容“落地”的保障。

3实施方案

实施方案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3.1第一阶段:调研与框架设计(1)高校计算机系统相关课程群调研。拟调研的学校有南京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科技大学等。拟调研的内容包括课程群建设模式、课程的定位和设置、课程群教材选用、课程之间衔接的知识内容、课程群实验设计内容以及课程群教改实施方式等内容。(2)制定课程群构建模式和基本要求。确定课程群构建初步框架和基本要求;按照纵向关系划分子群,选举子群负责人,细化项目成员的任务分工。然后通过课程群建设研讨会的形式,收集各任课老师意见,讨论确定课程群构建模式、框架和基本要求,并形成“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群基本要求”。

3.2第二阶段:计算机系统课程群规划纲要编制(1)学生调研和课程学习困难情况汇总。以课程群基本要求为指导,各子群负责人统一规划,由任课老师针对上课学生收集编程难点、理论学习困难点以及设计类实验开发困难点信息。同时获取学生的意见和建议。(2)以子群为单元设计课程群课程理论教学衔接内容。以计算机专业基础课程群构建基本要求为指导,结合学生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状况调研报告,分层次确定子群内部课程衔接知识点以及子群课程之间的衔接内容,并由子群负责人编写该子群课程与其他子群课程衔接内容大纲。(3)以子群为单元设计课程群课程实验教学衔接内容。以课程群理论教学衔接内容大纲为基础,以分主题开讨论会的形式,分层次确定子群内部课程验证性实验、设计性实验的补充与调整内容,编写各子群“实验教学补充与调整内容大纲”。(4)设计课程群教改内容实施方案。以讨论会形式明确教改内容实施时间、方式以及学生的组织方式,研究生助教的参与形式。结合导师制,对一年级学生统一分配导师,然后再由课程群统一分组和分配指导老师。

3.3第三阶段:初步应用与纲要完善进行具体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进行完善。

篇(7)

二、研究数据与方法

(一)变量操作性定义和测量

借鉴国内外成熟的测量量表,采用Likerts 5点计分,让受访者根据测量题项的表述与企业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在“完全不同意”“不同意”“一般”“同意”“完全同意”之间进行选择,对应分值为1~5。1)因变量为技术创新绩效。根据蔡启通(1997)[23]、林义屏(2001)[24]、谢洪明(2007)[25]的衡量量表,将技术创新定义为在产品、工艺和设备方面的创新,将技术创新绩效视为3个构面:①产品创新绩效。②工艺创新绩效。③设备创新绩效。设计17个题项,其中产品创新绩效包含4个题项,工艺创新绩效包含8个题项,设备创新绩效包含5个题项。2)自变量为差错学习能力。衡量指标以Rybowiak(1999)的Error Orientation Questionnaire(EOQ)为基础,参考王重鸣等的研究,差错学习能力由3个指标衡量:①差错掌握能力;②差错预测能力;③差错抗压能力。设计16个题项,其中差错掌握能力5个题项,差错预测能力4个题项,差错抗压能力7个题项。3)中介变量为差错知识能量。差错知识能量包括差错知识解读、差错知识获取、差错知识流通3个维度,设计14个题项,其中差错知识解读、差错知识获取的测量题项主要源于Huber(1991)[26]和Teece(1997)[19],分别为3个题项和5个题项;差错知识消化的测量题项主要源于谢洪明(2007)[26]和韩子天(2008)[27]等的研究,为6个题项。

(二)样本的获取

采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发放对象主要是创新相对活跃的地区的企业,如珠三角、长三角、华北、华中地区等,一方面利用亲友在制造业、高新技术业等行业的人脉,另一方面利用天津大学和安徽大学MBA班学员,采用纸质问卷和电子问卷2种方式。首先,对初步设计的调查题项的维度指标进行讨论,分析其适用性与有效性,确定指标范围并进行查缺补漏工作,消除初始指标问项的不明确和歧义之处,形成初始的问卷草案。其次,选取上海、武汉、安徽、广东的12家企业展开小样本预调查,对被调查人员和专家的反馈意见加以整理,并对问卷填写情况和统计结果进行初步分析,在此基础上修正优化初始问卷,相应调整题项与题量设置、问卷结构和问题表述,这些可以保障量表具有较好的内容效度。正式问卷发放和回收时间是2014年8月3日到8月19日,共发出问卷350份,回收问卷237份,回收率67.71%;其中填答不全的无效问卷39份,有效问卷198份,有效率为83.5%。利用SPSS19.0软件对样本数据进行检核、预处理与分析,样本情况如表1.

三、实证分析

(一)量表信度效度检验

1、差错学习能力参照张正堂(2006)测量量表结构效度的方法[28],使用SPSS19.0对差错学习能量量表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系数0.881>0.8,Bartlett球体检验的x2统计值显著性为0.000,说明研究样本数据具有高的相关性,适合因子分析。对16个题项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旋转、特征根大于1的方法抽取公因子,按照因子载荷大于0.5的原则,删去EHA5题项,共萃取3个主成分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达到60.238%,分析结果与王重鸣(2000)[10]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命名3个公因子分别为差错掌握能力、差错预测能力、差错抗压能力。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sα分别为0.764、0.719、0.890,问卷信度较好;各题项载荷因子均大于0.5,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2、技术创新绩效使用SPSS19.0对技术创新绩效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系数0.915>0.8,Bartlett球体检验的x2统计值显著性为0.000,小于0.01,说明研究样本数据具有高的相关性,适合因子分析。对17个题项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旋转、特征根大于1的方法抽取公因子,共萃取3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达到60.723%,分析结果与蔡启通(1997)[23]等的研究结果一致,命名3个公因子分别为产品创新绩效、工艺创新绩效、设备创新绩效。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sα分别为0.881、0.833、0.822,问卷信度较好;各因子载荷量均大于0.55,说明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3、差错知识能量使用SPSS19.0软件对差错知识能量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KMO值为0.883>0.8,Bartlett球体检验的x2统计值显著性为0.000,小于0.01,说明研究样本数据具有高的相关性,适合因子分析。对14个题项进行主成分分析、正交旋转、特征根大于1的方法抽取公因子,共萃取出3个因子,累计方差解释率达到62.206%,命名3个公因子分别为差错知识解读、差错知识获取、差错知识消化。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Cronbach’sα分别为0.796、0.794、0.872,问卷信度较好;所有题项因子载荷大于0.50,说明差错知识能量量表符合要求。整体上,各量表的信度水平均超过Nunnally(1978)建议可接受的0.7[29](P35-56)。

(二)假设检验

1、相关性分析本研究样本中各变量的信度、效度均达到可接受的水平,可以单一衡量指标取代多重衡量指标,如以差错掌握能力、预测能力、抗压能力题项得分的均值衡量差错学习能力指标。表3显示,差错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差错知识解读、差错知识获取、差错知识流通有显著正向影响。差错知识解读、差错知识获取、差错知识流通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可见,研究结果支持假设H1,假设H2a,H2b,H2c,假设H3a,H3b,H3c。

2、企业成立年限、企业性质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差异性分析为了解企业成立年限和企业性质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差异性,对企业成立年限和性质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趋势检验,并以LSD多重比较法探索差异性。表4表明,成立年限变量的离差平方和为80.438,趋势检验分解组内方差:技术创新绩效可被成立年限线性解释的变差值为9.767,不可被成立年限线性解释的变差值为1.540。若只考虑成立年限单个因素的影响,则技术创新绩效总变差中,成立年限可解释的变差为11.308,抽样调查引起的变差为69.131,方差分别为2.827和0.358,获得的F统计量为7.892,对应的概率P值近似为0,小于显著性水平,因此在置信度为95%的情况下,企业成立年限对技术创新绩效产生显著影响。其中,成立年限为5年、4年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优于成立1年、2年、3年,这可能是由于较成熟的企业更有实力进行深层次、宽领域的创新,形成相对完善的创新路径和管理模式,创新过程中不易出现常规性错误,减少不必要的损失。但是,企业性质对技术创新绩效无显著影响,变量显著性概率P值大于0.05。

3、层次式多元回归分析为了进一步研究企业差错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以及差错知识能量对企业差错学习与技术创新绩效关系的中介作用,本研究在相关分析基础上,运用多元回归分析,建立回归模型,来检验差错学习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及强度。Baron&Kenny(1986)认为以回归模式验证中介效果时,中介效果成立的3项条件包括:一是自变量与中介变量均与因变量间存在显著关系;二是自变量与中介变量间存在显著关系;三是将中介变量引入回归方程,自变量与因变量的相关或回归系数显著降低。若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回归系数下降至零,是完全中介(full mediation);若自变量与因变量的回归系数降低但不为零,是部分中介(partial mediation)[30]。以一般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控制变量,每个回归方程自变量采取强制进入的方式,结果见表5.

结果显示:(1)从表5差错学习能力与3类技术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①模型二中判定系数调整后的R2为0.360,回归方程的解释力度为36%,即技术创新绩效的变动36%可以由差错学习能力解释(R2值不是太高,产生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存在未考虑到的其他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因素)。模型的F统计量为56.305,显著性水平为0.000,具有显著解释力,说明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确实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同时,差错学习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0.666,显著性水平小于0.001,说明差错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有显著的正向作用。②差错学习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工艺创新绩效、设备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都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回归系数分别为0.691、0.687、0.620;模型的F统计量分别为39.998、42.790、29.877,显著性水平为0.000,说明差错学习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工艺创新绩效、设备创新绩效都有显著的正向影响。H1a,H1b,H1c均得到验证。此外,比较回归系数的大小可以发现,差错学习能力对产品创新绩效的影响强于对工艺创新绩效和设备创新绩效的影响。(2)从表5差错学习能力与差错知识能量3个环节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差错学习能力与差错知识能量3个环节的回归系数都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回归系数均为正,分别为0.789、0.679、0.656。模型的F统计量为45.764、27.306、39.998,显著性水平均为0.000,显著水平小于0.001,说明差错学习能力与差错知识能量3个环节均存在线性回归关系。其中,差错学习能力对差错知识解读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H2a,H2b,H2c得到验证。(3)从表5差错知识能量3个环节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回归分析结果可以看出,差错知识解读、差错知识获取、差错知识消化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回归系数都达到统计学上的显著性水平,回归系数均为正,分别为0.314、0.621、0.478,表明差错知识能量3个环节对技术创新绩效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中差错知识获取的影响尤为显著。因此,H3a,H3b,H3c得到验证。(4)模型6、模型7、模型8是在模型2的基础上,分别以差错学习能力与差错知识能量3个环节为自变量,技术创新绩效为因变量置入方程。与模型2相比,在其新增解释变异的能力上达显著水平(调整后的R2增加量=0.009、0.182、0.132,P<0.01),显示新加入的3项差错知识能量变量对于“技术创新绩效”变异的解释能力显著地增加0.9%、18.2%、13.2%。此外,差错学习能力与差错知识能量的回归系数均具有显著性,差错学习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有显著的正向线性关系,当它们之间分别加入中介变量差错知识能量3个环节后,差错学习能力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仍然显著,但是差错学习能力与技术创新绩效之间的回归系数明显降低(偏回归系数由0.666分别降为0.586、0.350、0.449),可见差错知识能量3个环节在差错学习能力和技术创新绩效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中介效应与总效应之比分别为0.1197、0.4748、0.3253,直接效应与总效应之比分别为0.8803、0.5252、0.6747,中介效应与直接效应之比依次为13.60%、90.40%、48.21%。因此,差错知识能量3个环节在差错学习能力影响企业技术创新绩效的过程中均起着不完全中介作用,H3d成立。由此,本研究所有假设均得到了验证。

篇(8)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军队信息化文化是随着世界新军革浪潮的兴起,与军队信息化建设相伴而生的。军队信息化文化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信息化军队的军事软实力。关注军队信息化文化,重视信息化文化建设,发挥信息化文化的功能,推进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对推动、保障军队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作用。

1 军队信息化文化对推动、保障军队信息化建设有重要作用

所谓军队信息化文化,是指人们在军队信息化过程中所形成的军事创新能力、军事活动方式以及创造的精神成果(包括物质成果中的精神因素),包括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思想、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科学技术、教育训练思想与方法以及各种相关的军事理论、军事思想、法律法规制度、文学艺术、作风习惯等。①文化影响人,改造人,文化能够成为人们一种难以动摇的思考习惯,一种身不由己的行为方式。军队信息化文化亦是如此。军队信息化文化是伴随着军队信息化建设产生的,是人们在军队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形成的精神成果,但是它又能反作用于军队信息化实践,影响军队信息化建设,它是实现军队信息化的文化保障。判断一支军队信息化建设的程度,应当将信息化文化作为重要指标来考察。军队信息化文化具有目标导向功能,依靠军队信息化文化的熏陶、影响,能够帮助官兵坚定听党指挥、能打仗、打胜仗的政治信念,确立强调信息的主导价值、以制信息权为思维中心、注重军事理论创新、重视信息化人才为核心观念的信息化时代军事价值观,引领官兵朝向信息主导、系统集成、联合一体、科学发展的信息化军队的发展目标努力奋斗。军队信息化文化具有军队信息化建设促进功能,依靠军队信息化文化的熏陶、影响,能够帮助官兵认清信息化条件下军队建设和作战的理论,探索中国特色军革之路,推进信息主导的军队信息化价值文化建设、系统集成的军队信息化思维文化建设、数字化、智能化的军队信息化科技文化建设、科学、高效、一体的军队信息化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自主、协同、创新的军队信息化行为文化建设,从而全面促进军队信息化建设。军队信息化文化具有精神动力生成功能,依靠军队信息化文化的熏陶、影响,能够促使人们探索基于信息系统的体系作战条件下的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激发信息化时代军人的“忠”“智”“仁”“勇”四者结合联动、相互协作支持的科学战斗精神,军队信息化文化既是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的推进器,又是信息化时代战斗精神培育的催化剂。军队信息化文化具有行为规范功能,信息化制度文化是军队为实现信息化目标对军队成员的行为给予一定限制的文化,它具有强有力的行为规范要求,依靠军队信息化文化的熏陶、影响,一方面,能够按照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军队的要求规范军队整体运作,另一方面,也能够按照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军队的要求规范官兵个体行为。信息化文化还具有军事人才培育功能,依靠军队信息化文化的熏陶、影响,能够提升官兵的军事价值观念、军事思维方式、军事科技素质、军事伦理素质,尤其是创新素质,包括创新知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信息素质,包括信息意识、信息知识和获取、整理、利用信息的信息能力等。因此,一方面,军队信息化建设如何,取决于军队信息化文化的质量和含量;另一方面,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成果要保持、发扬,离不开先进的军队信息化文化的保障。通过建设发展军队信息化文化推进军队信息化建设进程,是军队信息化建设必须重视的一个重要方面。

2 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军队信息化建设是推进中国特色军革的核心内容,涉及范围广、建设周期长、技术要求高、资金投入大,需要各级党委加强组织领导。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作为军队信息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军队信息化建设有重要的牵引、催化和保障作用。加强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是建设信息化军队打赢信息化战争的的紧迫要求,是各级党委和政治机关的重要责任,是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必须纳入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全局统筹规划,做好顶层设计,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抓好具体落实,保证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的快速发展。

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主要有六个方面:第一,培育军队信息化观念文化。通过宣传教育等各种方法、渠道,倡导信息主导的观念、科技推动的观念、以人为本的观念、综合创新的观念、资源共享的观念、信息安全的观念,从而牢固确立军队信息化观念。第二,发展信息化制度文化。要加强军队信息化制度的顶层设计,完善军队信息化的制度体制,按照军队规模小型化、军队结构科学化、部队编组模块化、指挥机制扁平化的要求抓好军队体制编制建设,按照管理体制由垂直管理向矩阵管理发展、管理要素由物流管理向信息管理倾斜、管理效果从粗放管理向精确管理转变、管理手段由人工管理向自动化管理拓展的要求,抓好军队指挥管理制度建设。第三,优化信息化行为文化。按照交流快捷化、交往平等化、思维非线性化、道德多元化、生活个性化的要求,强化官兵信息化条件下的道德行为文化、理智行为文化、审美行为文化、法制行为文化。第四,开发信息化文化资源。信息化文化资源是信息化文化建设的核心,要积极开发利用好文献文化资源、网络文化资源、装备文化资源,缺乏信息化文化资源,信息化文化建设便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第五,营造信息化文化环境。包括理论先导环境,法制保障环境和群众性文化环境。要加强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理论研究,对信息化文化建设的实践经验从理论上加以研究提炼。理论是行动的先导,没有体系完整的理论作指导,信息化文化建设将是盲目的,难以取得整体效益。要加强信息化文化建设的法规制度建设,保证信息化建设的有序有效展开。要开展群众性信息化文化建设活动,使得信息化文化深入基层、深入人心。第六,加快培养信息化文化建设人才。人才是政事之本,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必须有一支高素质的信息化文化建设人才队伍。要把信息化文化人才培养作为一项紧迫任务来办。

3 要积极创造推进军队信息化文化建设的条件

篇(9)

引言

现代信息网络技术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使工业控制系统6中的所有设备连接成网,从而在一个核心软件管理下工作(这个软件可能是分布式的操作系统,也可能是嵌入式操作系统),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整体网络方式的现代工业控制系统具有传统独立控制系统所无法比拟的先进性,不仅能极大地提高工业设备的生产效率,还可以大大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目前,为了实现网络化系统,工业设备都必须以网络终端的形式出现在系统中,而这种网络终端大多用单片机或数字信号处理来实现。由于工业控制系统设备的多样性和分布性,智能模块方式的单片机终端已经成为主流设备控制方式。随着信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各种工业控制系统网络不断改进,这就对单片机通信功能的要求不断增加。特别是对各种现场总线技术中通信接口和通信协议,更是提出了新的通信要求:不仅能适应某一个通信协议,还希望能成为一种通信协议自动转换的智能终端。因此,单片机通信功能是否满足设计目标要求是必须设计中的一个关键问题。

在单片机应用技术中,需要有一个对单片机通信性能进行分析评价的理论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解决对单片机通信性能进行评价和设计的问题。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研究讨论,提出一个对单片机通信性能的分析和评价方法。

本文从单片机通信接口的物理结构和固件特性两个方面对单片机通信接口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接口电路物理性能分析模型和通信特性定量评价分析的参数。

一、串行通信口的物理特性

对单片机的通信性能可以从通信接口性能和软件处理能两个方面进行考虑。通信接口性能主要表现在与通信有关的电路物理性能上;而软件处理性能则与单片机的指令系统和CPU性能直接有关,所以,软件处理性能可以用单片机的固件特性来表示。

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同步串行通信接口(SPI),另一种是异步串行通信接口(SCI)。SPI具有串行通信速度高的特点,但一般需要1条发送和1条接收串行数据通信线、1条通信目标选择线和1条同步时钟线,一共需要4条通信线(占用单片机的4个I/O引脚)。SOC虽然数据传输速度低于SPI,但一般只需要2条数据线和1条地线即可,也就是只需要3根通信线(占用单片机的3个引脚)。

SPI和SCI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电路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中可以看到SPI和SCI的物理结构有很大差别:SPI的通信速率和信号接收正确率由时钟和接口物理特性决定;SCI的通信速率和信号接收正确率由物理接口和时钟分频率决定。

通信接口接收的是数字电平信号,因此,存在电平判别的问题。如果输入电路的物理特性对输入电平波形有影响,则会直接影响接收信号的正确性。因此,要求接收和发送电路的物理特性必须满足波形的要求。

通信息的物理特性还与通信介质和连接状态有关。图3是通信接口电路和驱动电路之间的待效电路图。

当数据传输速率远小于电路电压跟踪速度时,可认为每一位数据的电平保护足够长的时间。根据图3可以得到输出和输入信号的阶段响应:

u=U(1-e-at)(1)

式中,u是数字信号高电平,a=1/[R(C1+C2)]是上升时间常数。图4是数字信号受到分布参数影响后的波形。

根据式(1)可知,在5V电源电压条件下,通信信号电平幅度上升到判别电压幅度(TTL高电平或CMOS高电平)所需时间是T=-R(C1+C2)ln0.46(对TTL电路)或T=-R(C1+C2)ln0.72(对CMOS电路)。如果信号的波特率为fb,为确保正确接收,信号上升时间应当为信号脉冲宽度的1/4~1/10。

由此,当数字信号为TTL电平时,要求单片机接口电路的分布参数范围是

当数字系统为CMOS电平时,要求单片机接口电路的分布参数范围是

如果单片机的物理分布参数已经确定,则式(2)和式(3)就是最高通信速率的限制条件。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单片机通信接口的物理特性对通信性能直接影响,主要反映在接口电路分布参数对数字信号波形的影响,进而引起接口电平判别失误。

二、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固件特性

所谓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固件特性,是指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控制和支持硬件在串行通信时所具有技术特性。固件特性包括两个方面问题,一个方面是软件行为对硬件的要求条件,另一个是硬件电路所能提供的结构和功能特性。

1.单片机通信接口功能的控制方式

>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功能的控制是在单片机内部硬件结构支持下的软件操作。单片机是面向寄存器的工作方式,因此,对于通信接口的控制是通过一系列的寄存器操作实现的。基本控制步骤如下:

(1)设置必要参数(如通信速率、时钟源、终端方式等);

(2)设置数据结构(对于异步通信口);

(3)通过向发送寄存器写入数据,启动发送/接收——读取数据。

每一次通信(发送一个字节)都需要重复最后一个步骤。

由此可知,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寄存器的操作会直接影响通信接口的功能和性能。由于单片机的每一步骤操作都是执行1条指令,所以,单片机串行通信的真正发送时间,是向发送寄存器写数据指令结束的时刻。

2.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基本固件特性

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一般包括发送数据、接收数据、发送时钟、接收时钟、线路监测、碰撞处理、波特率设置、帧结构设备等。这些固件的特性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全部以寄存器为操作对象,并在每一个操作指令结束时执行寄存器操作,通过寄存器的输出电路实现相应的功能。由此可知,寄存器操作的特性,就是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固件的特性。

(1)次序固定的固件特性。单片机串行以通信接口操作中,必须先进行相应的设置,才能实施通信。这种固定的次序是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重要固件特性,如果忽略了这种次序特性,必然会导致通信失败。

(2)协议相关的固件特性。通信协议是有效利用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保证之一。如果在单片机的通信协议执行过程中出现问题,则通信功能就会丧失。

(3)隐含协调性。所谓隐含协调性指隐含在通信指令集中的协议规定,如发送方与接收方的等待协议规定等。

由此,可以把单片机的固件特性用3个不同集合之交表示:设有通信接口的操作次序集合A、相关协议集合B和隐含规约集合C。A中的每一个元素都是一种正确的通信接口操作次序;B中每一个元素都是一种体现相关协议的通信接口操作要求;C中每一个元素都是一种隐含规约,则符合要求的通信接口控制固件必然是三者之交:

Y=A∩B∩C(4)

由此可知,要检查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基本固件特性,可以使用式(2)进行判别;如果不能满足式(2),就表明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固件特性有问题,会引起通信失效。

三、单片机通信性能分析

上述对单片机串行通信接口的物理特性和因件特性的分析,提供了单片机通信性能分析的基础。单片机通信性能分析包括比特吞吐特性分析、有效性分析和数据安全性分析。

1.比特吞吐特性分析

比特吞吐特性,是指单片机执行通信任务时单位时间内发送和接收的比特数目。比特吞吐特性不能用串行特性的波特率代替。比特吞特性不仅与波特率有关,更与单片机的固件特性有关。不同的通信协议会引起不同的通信操作,形成不同的操作固件。这种固件操作的有效性才是决定比特吞吐特性的关键。

在处理一组数据时,设通信协议处理数据的时间为tp,串行通信发送数据的时间为tc,则总的通信时间为t=tp+tc,因此,串行通信接口的比特吞吐特性可用如下函数表示:

ξ=fctc/(tp+tc)(5)

式中,ξ叫做比特吞吐系数,fc是固件设备的串行通信波特率。可见,在fc固定的条件下,要提高比特吞吐特性,就必须尽量减少tp+tc并增加tc。在tp=0这种极端情况下,比特吞吐系数才能等于通信波特率。

利用比特吞吐系数可以方便地检查单片机的串行通信能力能否满足应用系统的要求。例如,应用系统要求每秒钟内传输10个字节数据,相当于要求每秒钟的比特吞吐系数为80K。这里K是数据帧格式有效系数:异步串行通信中K>1;同步串行通信中K=1。根据这个要求,可以对应用系统所设计的软件结构进行核实,如果不能满足,则说明应用系统不能满足对通信的要求,必须进行调整。

2.有效性分析

所谓有效性,是指对包括通信协议在内的整个通信过程的有效性。设单片机应用系统发送和接收的控制信息数据是随机函数y=P(x),其中x代表单位时间内的数据传输量。Y的数据期望是:

σ=E[y]=E[P(x)](6)

σ叫做单片机串行通信系统的数据传输有效性系数。显然,在满足应用系统功能的前提下,σ的值小,说明数据传输的有效性高;反之,系统数据传输量大,说明系数控制信息的有效性差。必须注意,这里只考虑控制信息,并不包括必要的数据采集。

有效性分析就是要根据系数数据传输的随机分布,估计系统数据的有效性。可以直接利用有效性系数作为检验的标准。

此外,数据识别率也是衡量单片机通信效果和应用系统固件特性的一种重要参数。

数据识别率是指对接收到的数据语义理解的速度。设单片机接收到能代表完整意义的X个字节所需要的时间是tx,语义理解(翻译和判别)需要的时间为tY,则数据识别率为

η=X/(tx+ty)(7)

数据识别率表示了单位时间内单片机通信的效果,η值越大,表明单片机的整体固件特性越好,通信效率越高。

3.数据完全性

数据安全性不仅与系统的串行通信物理特征有关,更主要的是与应用系统通信的固件特性有关,尤其是通信协议中的应用层,直接关系系统的数据安全。

数据安全性可以用通信稳定性和数据识别率表示。

通信稳定性与通信线路和物理接口的侵入和干扰状态有关。对于单片机通信系统来说,当多个单片机采用串行连接的方法连接在1条总线上时,通信线路的侵入状态由通信协议直接确定。如使用令牌通信方式时,基本上没有侵入状态;但如果用客户/服务器方式,侵入状态将随线路上单片机数量的增加而恶化。这是比较复杂的通信系统行为特性分析问题,本文不再分析。

结论

本文对单片机通信接口的物理特性和固件特性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确定物理接口电路分布参数的分析方法,并导出了在不考虑传输线电感(PCB板)条件下电路分布参数与保证通信可靠条件之间的关系计算公式。这些计算表明,接口电路的分布参数是限制通信速度的主要因素之一。

篇(10)

中国的移动通信网络早在1994年就具备了短信功能,随着手机的日益普及,从1998年开始,中国移动、联通先后大范围拓展短信业务:2000年,中国手机短信息量突破10亿条;2001年,达到189亿条;2004年,数字飞涨到900亿条。2005年全国手机短信发送量达3,046.5亿条,比上年增长39.9%。2006年全年短信发送量达到4,296.7亿条,比前一年增长了41.0%,而仅在2007年3月,就发送了1,826亿条,比2006年12月增长了38.1%,这还不是在年节月份。2007年,移动短信业务量达到5,921.0亿条,同比增长37.8%。短信文化在中国的兴起是近几年的事,但中国却是短信使用量增长最快的国家。随着手机短信由纯文本形式到融声音、图片、文字于一体的多媒体彩信的进化,我国手机短信用户在2007年底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在拥有手机的5.47亿人口中使用短信业务的占到69.37%,中国的手机短信用户已经超过了美国的全部人口。在2007年的春节除夕到初六7天的时间里,中国人就发出了152亿条节日短信。北京市的短信统计数为7亿条,以常住人口1300万人计算,相当于每人发送50多条。从1998年至今,十年的时间里,不管你愿意与否,短信,作为一种新的沟通方式,已经深深嵌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并成为有可能引起社会生活方式巨大变革的流行文化。

互联网在40年前掀起了一场生活方式的变革,而今天日益普及的短信文化则似乎在悄然昭示着一场新的生活方式的开始。据北京勺海营销研究集团2006年底对北京、上海、广州三地居民手机短信消费行为的调查显示,63.1%的被访者曾经使用手机向他人发送过短信,其中年轻人发送短信的比例高达89.0%。善于追逐时尚的青年“手机一族”已经成为手机短信这样一种新的文化方式的普遍接受者。这注定了手机短信这场“全民文化运动”绝非昙花一现,而是具有极强生命力的年轻人的文化运动。

二、手机短信流行的原因

著名文化传播学者麦克卢汉指出:“任何新媒介都是一个进化的过程,一个生物裂变的过程。它为人类打开了通向感知和新型活动领域的大门。”从消息树到尺素书简,从报纸杂志到广播电视,从电话传真到BP机,从电脑网络到移动手机,人类需求的多样化与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一次次推动了信息传播工具的革命,从而推动了人际交往方式的变革。从这样的背景来看,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新的传播手段,有着深刻的时代意义和文化意义,正给人类的沟通带来一场新的革命。究竟是什么原因,让现代人灵巧而热情地在70个字的空间里享受到信息传播的乐趣。

(一)技术方面

手机短信更加便捷,无需任何其他的附加设备,也不受相应地理和时间等条件的限制,只要你有一部手机在电信信号的覆盖区域内就可以随心所欲接发短信了。

(二)经济方面的原因也是短信迅速流行膨胀的根本因素

短信突破了目前中国的消费价格壁垒,无论是手机自身的价格还是发送信息的费用,在一般意义上说都是最普通的消费者可以接受的。调查显示,大部分短信用户使用手机短信是因为短信更为便宜。短信一般为0.1元/条,而手机话费市内一般为0.2元/分钟。对那些尚未具备经济能力的青少年群体,他们最为现实的选择就是:要联系,发短信,手机不接电话。这样,短信的使用就远远高于其他沟通方式了。

(三)手机短信具有独特的传播优势

1、手机短信是无声传播,比电话更好地排除了第三者的干扰,同时也避免了对第三者的干扰,因此短信具有更强的私密性,使意外的信息扩散被控制在最低范围内。

2、这种新的传播方式建构了新的人际交往关系,并使得短信文化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介。中国移动目前推出的手机“飞信”业务(点对众)更加凸显了短信文化对人际交往圈的影响,加入了“飞信”业务,使用者就可以利用PC端对加入的所有手机用户进行实时短信群发,短信成为连接个体与交往圈的媒介,如果没有加入短信沟通则意味着孤立于交往圈之外。

3、短信沟通实现了到达的无限制性。打对方手机,对方可能会关机,可能会不接电话,也可能手机没电。这样,沟通都无法进行。但短信沟通是没有限制的,除非出现网络故障,短信总是会到达对方的。因此,从信息传递的有效性来看,短信沟通的效率也要高于手机联系,这也是短信文化更为流行的原因。

4、手机短信是一种典型的间接传播方式。受儒学影响的东方文化模式,尤其是作为儒学发源地的中国,比起西方族群更多地也更乐于采纳间接传播的人际传播模式。“儒学关于考虑别人、考虑合适的人际关系的传统使那些能给彼此留面子的传播方式得到了发展。间接传播有助于避免遭对方拒绝或彼此有分歧的尴尬场面,而使相互关系和双方的面子都保全下来。”

(四)从手机用户的年龄抽样调查统计

追捧青睐短信的消费者更多的是青少年一族——“拇指一族”。从手机短信使用者的心理因素上来看,短信文化已经成为一种时尚,是一种以手代口、无声胜有声的时尚,是一种全新的、具有特殊情趣的生活方式。随着大众媒介的传播,这种时尚成为主流的生活节拍,引起越来越多人的仿效,同时,这种时尚也造成一种从众压力,当短信文化被公认为时尚时,不短信就是不时尚,如此,谁敢不短信,谁愿不时尚?

三、手机短信的内容与功能

限于技术条件,目前多数手机短信的文本信息的信息量限制为160个英文字符,或者140个字节的二进制信息(即70个汉字),为了以最少的文字表现最大的信息量,追求传播效率的最大化,短小精练、言简意赅成为短信文本最显著的特征,这也刚好与现代社会快速、便捷的需要相适应。尽管短信文本篇幅短小,但其涉及的内容却丰富多彩,据北京勺海营销研究集团的调查显示,手机短信使用者发送最多的是问候语、闲聊、正经的事情和一般的笑话,比例分别占到被访者的66.5%、60.1%、59.6%和51.2%。另外,工作沟通、情感表达方面的内容选择比例也相对较多,而彩票信息、股票信息等内容发送比例较少。根据短信内容的目的与用途,笔者将短信内容分为幽默风趣类、结朋会友类、节日祝福类、谈情说爱类、工作沟通类以及新闻、财经、气象等信息服务短信等几大类别。

短信文化的实质在于娱乐。虽然并没有多少实质的信息传播,但很多“短信一族”却依然不可救药地爱上了幽默短信。“这段日子以来,我一直想对你说三个字,但又怕说了连普通朋友也做不成,可我控制不住,还是想说:借点钱!”“老师:请同学们用‘况且’造句。某同学立刻举手站起来说:过年了,村里的戏班响起了‘况且、况且’的声音。”这样的作品让读者在欣赏的过程中经历心理的巨大变化,第一则由被人恋爱的惊喜到篇尾的陡然被嘲弄,一驰一张完成幽默美感的渗透。第二则运用孩子的童真和摹拟的谐音给人增添笑料,创作完全撷取身边素材,没有多少雕刻的痕迹。手机短信的共享性与其传递的便捷化,使幽默迅速在人们之间传播。短信正成为中国人娱乐色彩最浓的方式之一。

通过手机发送爱情短信已经成为一种新的时尚的情爱方式。中国人是很讲究面子的,因此,很多事在公开场合,在口头上很难表达出来,譬如说一些情话,譬如说一些道歉的话。而短信则恰到好处地解决了这一问题。短信这种传输方式,改变了人类语言一定要通过嘴巴的传统方式,利用手机点对点的直接交流,使许多不易出口的话通过手表达了出来,达到了沟通的目的。问问现在热恋中的年轻人,哪个没在手机短信里给情人发送过绵绵情话呢?

除了幽默短信和爱情短信之外,节日祝福短信是广泛流传的另一种短信文本。我们常见的一则短信:“祝你在新年中,一帆风顺,人财两旺,三羊开泰,四季发财,五福临门,六六大顺,七星高照,八面威风,九九归一,十全十美。”简单的数字成语把东方人节庆的祝福表现得淋漓尽致。汉字比单词表达的意思更多,无需冠词和介词,没有单词的间隔,中文显得更为紧凑,这是非常符合短信短小精悍的特点的。中文文字上的简洁、画面中的意境都更符合短信时代的风韵。

工作短信是比较少的。正式的工作往来大多是通过正式的沟通方式来联系的,譬如公函、书信、电话。短信这种非正式的信息传递方式会削弱工作联系的正式性,亦显得过于随意,而不够严肃与郑重。友情短信以幽默短信为主,也有一般的笑话与节日祝福问候。其他内容的短信,如新闻服务、天气预报等商业性信息和公益性信息都只占了很少的一部分。

“随着短信通讯方式的渐趋成熟,短信息快速去粗取精,以前所未有的语言表达方式散发独特韵味,中国当代民间一种新兴休闲文化应运而生,”山西大学文学院教授李正民说,短信文化是继网络文化之后,又一种有别于传统文化的新兴文化。作为一种民间的语言,短信文本充分体现了民间的智慧,这都是在正式的新闻媒介上所看不到的。短信文化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民俗文化,它将民间的、私下的、口头流传的文化以文字的形式传播开来,将文本传播的形式引领到一个与声像传播同等的平台参与了竞争,手机短信的出现,是人类文化史上的又一次革命。

通过对短信内容的分析,不难看出,手机短息具有如下功能:

(一)手机短信具有交流信息的功能

短信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语言平台,改变了传统的交流方式。传统的交流往往是要面对面的,是要通过语言表达出来的。但短信却可以通过书写的形式进行表达。平时不好意思说出口的话都可以通过短信来实现。这也为那些生性木讷、不善言辞的人提供了一个情感出口,让他们可以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思想。

(二)手机短信具有娱乐大众的功能

一些相关数据为此提供了佐证:从零点调查公司的用户接受的短信服务内容来看,短信聊天游戏以57.1%的使用者比例位居首位,其次是笑话、幽默等娱乐信息(44.6%),再次是新闻、财经等信息(25.3%)和手机图片铃声下载(19.8%),还有15.5%的人使用过答题游戏、情景游戏等其它短信服务产品无独有偶,通讯产业巨头西门子2006年3月对5300名来自8个国家的手机用户进行调查,询问他们什么样的应用将会促使他们升级现有的手机,结果发现,娱乐和电子邮件高居榜首。可见,娱乐精神在当代短信文化领域的突出体现具有超乎国界的普遍性。

(三)手机短信具有维系情感的功能

从文化意义上来说,短信沟通也是一种礼仪,是增进人们相互间的情感,维系人际关系的一种礼节。比如,久未谋面的朋友,一条情真意切的短信能让彼此感受到一份牵挂,从而拉近双方的距离。如“朋友,不一定合情合理,但一定知心知意;不一定形影不离,但一定心心相惜;不一定锦上添花,但一定雪中送炭;不一定常常联系,但总放在心上!”短信文化的情感功能具有一种独特的属性,它或许不及电话交谈来得亲切,但它排除了音调、语气有可能给沟通造成的负面效应,以一派纯净、简洁、清晰的文字语言,构成了想象的意境,给人以美的感受。这种情感功能是声音所不可替代的,因为声音表达了某种情感,音调、语气都会影响沟通的双方,而短信则没有声音,呈现的是一种干净、清晰的文字语言,构成了想象的意境。无论是爱情短信、友情短信,还是祝福短信都是一种情感的表达,具有加强情感的功能。

(四)手机短信具有教育的功能

作为一种文化现象,短信对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力是不言而喻的。2006年4月北大哲学系推出“手机国学”国学爱好者可以通过“国学短信”的方式学习。国学短信不仅包括经史子集中的精髓语句,还有国学大师的剖析解释。这条信息的标志着教育界已经开始自觉地利用手机短信这个谁都不能忽视的新兴信息传播载体,短信文化的教育功能正在被一些有识之士开发运用。

另外,短信还有一些其他应用功能。如铃声下载、图片传情,手机QQ,通过手机短信,仍可以时刻在线与QQ上的好友聊天。

结语

手机短信作为一种文化介质,承载着越来越多的文化功能,短信文化逐渐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短信对于社会的影响是巨大的,作为一个文化媒介,它的出现宣告了一个新的媒体时代的到来。手机短信为人们开拓了一个秘密的人际交流空间,溶入到亿万人的生活方式中,成为一种新兴的社会文化现象。

参考文献

[1]丁妍,沈汝发.手机短信流行的原因[J].中国青年研究.2007,(3).

[2][美]拉里A.萨默瓦,理查德E.波特.文化模式与传播方式——跨文

化交流文集[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

[3]刘海玲.手机短信中的修辞学及其文化分析[J].应用写作.2008,

(10).

上一篇: 日本文化论文 下一篇: 关法律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