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电安全管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7: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机电安全管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机电安全管理论文

篇(1)

由于煤矿开采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中小型煤矿不断被大型煤矿整合,这就造成了机电设备流转现象严重,一些机电设备在运转中缺乏稳定性,往往被转运于多个企业之间,导致设备管理者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设备运转时间稳定性不足,因此,也就忽视了对机电设备的养护和维修,使得设备运行环境进一步恶化。另一方面,设备使用人员对于设备的维护工作缺乏责任感,对于设备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发现不及时,或者发现问题后将责任互相推脱,这就极可能错过了设备的最佳维修时机。

1.2设备安装和使用环节不符合操作标准

一些企业在设备安装和使用初期的操作不符合标准是造成设备后续使用问题的根源所在,设备的使用要从选择,安装,调试,使用和养护等各项环节中严格把关,才能保证设备在运转中的故障发生率。然而,企业往往对于设备的先用和调试环节缺乏足够的重视,致使设备的运行基础存在缺陷,影响了日后使用的安全性。

1.3技术人员对于机电设备的操作水平不高

企业在设备使用过程中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配备也是造成设备容易出现故障的原因之一。由于技术操作水平跟不上设备操作需要,或者人员缺乏实际操作经验,导致技术人员自身的技术水平难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转,同时也造成机械由于操作不当引发过度磨损现象,直接降低其使用寿命。

1.4设备数量短缺,超负荷运转情况严重

机电设备在操作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超负荷运转情况,这是由于企业为了尽量压缩生产成本,降低设备的购进数量或者使用老旧设备而引起的。一些设备经常被用于多项生产环节,缺乏必要的养护,造成磨损和老化现象严重,导致在生产环节中频频出现故障现象。

1.5管理人员缺乏专业检修知识

管理人员在设备检修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得专业知识,以便及时发现故障现象并能够做出及时准确的故障原因判断。然而,在现实生产中,管理人员大多都不具备专业性检修知识,对于易发生故障的部件做不到有效管理,使得安全患不能达到及时排除。此外,管理人员的操作标准性还不甚规范,有待统一。

1.6机电设备运转环境恶劣,缺乏必要的防护性措施

煤矿开采作业环境是极其恶劣的,所以机电设备不仅会长期受到地下水汽的严重侵蚀,还伴随严重的粉尘污染。因此,在设备使用之前,就应该做好设备的防腐蚀以及防尘处理,创造一个有利于设备保存和使用的环境。在实际操作中,企业往往难以做到这一点,管理人员对设备缺乏必要的防护措施,或者防护措施不到位,长此以往,会造成设备的过度锈蚀和老化,影响设备运转的灵活性,大大降低设备的使用效能。

1.7管理人员素质低下,安全培训不到位

新型煤矿机电设备大多需要高技术和高水平的人员来操作才能发挥其应有的效能,由于企业在管理部门中大多会任用关系人员,而不管其是否具备管理操作的能力,这就使得管理层和技术层人员的素质普遍较低,无法适应现代化技术操作和管理需求,使设备效能使用和维护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

1.8设备养护资金存在较大缺口

受到企业自身发展规模的限制,各个中小型企业在资金投入方面存在严重短缺现象,设备的购进数量远不能达到其生产需要,因此,设备的超负荷运转在所难免,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企业应立足于增加对于设备的资金投入,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2在机电设备管理中应该注意避免的危险性因素

由于煤炭开采行业自身环境的局限性,导致由于设备管理不善的原因所造成的开采安全事故屡屡发生。设备的日常操控都由人员来完成,所以,设备管理问题发生的源头多数是由于人员违规操作或管理不当所引发的。要想加强设备管理效果,降低事故发生率,企业就必须从多方面环节入手,避免一切可能引发事故的潜在性危险因素。

2.1重视机电设备中存在的漏电隐患

机电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存在由于漏电措施设置不当所引发的漏电现象。一旦发生漏电现象,轻则造成电路短路和设备停转,重则会导致人员伤亡和爆炸事故,因此对于设备的漏电现象管理要予以高度重视。其一,要在设备安装使用时注意接地防护措施的设置;其二,注意日常电线和设备端口的检测,防止漏电现象的发生;其三,电线和设备连接作业要符合安全性标准,避免出现接触不良的状况。最后,要对设备安装漏电防护措施。

2.2注意防止电流超过设备最大负荷量

在设备使用时,要注意电流的合理与均匀的分配,避免电流过度集中到一台设备或同时进行多台设备的运转,以防止电流负荷较大引起的安全事故。2.3防止发生由机电设备引起的瓦斯爆炸现象煤炭开采作业环境中粉尘含量非常高,经常会出现由于粉尘聚积量过多所引发的瓦斯爆炸事故,因此,在设备开采时,要尽量避免粉尘过于集中,及时清理和排放多余的粉尘污染无,并注意人员的安全性操作,防止发生因电火花在粉尘集中处引发的爆炸事故。2.4保证安全监控系统的有效性安全监控系统是技术含量较高的机电设备,也是机电安全管理的一个主要内容。矿井监控系统是煤矿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重要保浅析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及管理2.5防止人员触电现象的发生为了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要提高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充分了解安全工作的重要性,增强自己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严格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等技术法规。防止触电的主要措施有:(1)使人体不能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如采取栅栏门隔离、设置闭锁机构等;(2)设置保护接地;(3)在井下高、低压供电系统中,装设漏电保护装置;(4)采用较低的电压等级;(5)维修时使用保护工具。

3如何提高煤炭机电设备管理水平

3.1建立健全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各项管理制度,认真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加强机电设备的专项巡检力度,严格落实管理、维护责任,提高维护质量。突出抓好机电设备的日常维护,对全部设备实行“包机制”,实行编码管理,坚持“三定”原则,应高度重视对设备使用、维护、修理人员技能和素质的培养,进一步完善包括三级保养、点检、班检、定期维护和巡回检查以及交接等日常维护和文明生产的制度,切实提升机电设备的安全管理水平。

3.2做好日常维护保养工作,提高设备可靠运行能力

煤矿机电设备由于运行时间过长和忽视维护保养而造成较多不必要的事故。因此,日常维护要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开展。首先,要在设备的正确使用上下功夫,加大操作人员的培训力度,要求所有操作人员要做到“三懂四会”,正确掌握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规律,保证设备的可靠运行时间。其次,日常维护保养要把好三关,包括对及时更换已经损坏的部件要做好防爆处理,对外壳要及时进行整形恢复,要对防爆间隙等参数进行测定,严格按相关检修标准执行;对进行检修过的设备进行验收,要由检修人员和相关技术人员共同负责,要对相关技术参数做出详细的记录,填写验收日期、人员、故障原因、配件更换情况后,方可入库待用;在下井使用前,还要进行试运行,要凭设备检修验收合格单进行下井使用证的签发工作,设备无证不得下井使用,要严格实行责任追究制度。

3.3强化安全管理,提高机电设备的管控能力

目前,各地方煤矿的机电管理基本处于设备维修管理阶段,设备出现问题后即开始进行维修,未能有效利用检修时间,给正常安全生产管理带来一定制约。因此,煤矿机电管理部门应该把设备的寿命周期作为一个管控体系,实行设备运行全过程的管理,追求寿命周期费用最优化。要从设备选型、安装调试、检修周期、配件使用时间等内容入手,建立设备运行和配件消耗数据库,完善设备跟踪管理,逐步实现由粗放型管理向精细化、标准化方向的转变。

3.4建立质量和安全验收体系,提高设备检修效率

要建立检修质量和安全评价体系,对设备检修的质量与安装调试的全过程进行有效控制,确保检修效率。检修后的设备进行安装调试后,要实行“四员联合验收制”,由检修人员、安装人员、操作人员、现场质量验收员在设备检修记录表上联合签字。要坚持阶段性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进入下一道工序,要把好质量关。

3.5强化机电设备的技术改造,降低企业生产成本消耗

技术改造是企业走向内涵为主的扩大再生产,要想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尽可能的依靠科学进步,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本着少投入,多技改的原则加大更新改造的力度,充分发挥机电专业技术人员的主体作用,不断提高科学技术成果的转化率。要大力采用先进的新工艺、新装备。

3.6构筑设备管理信息化平台,确保机电设备安全运行

机电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在生产的各个环节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直接影响到煤矿生产的正常运行。对设备的安装和调试、使用维护保养上要做好全程的信息管理和维护好设备的综合信息管理。利用计算机管理系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跟踪管理,为各型设备提供了及时、准确和详细的数据资料,可有效的规范机电设备的管理,减少安全隐患。

3.7健全机电设备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

煤矿机电设备在安全运行时需要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准则,这就被称为是制度规范。制度规范也可以说是用来约束管理人员的,使得机电设备在运行时可以有规可依,因此,完善制度规范是非常重要的。虽然现在进入了现代化,但是制度规范还没有得到完善,并且管理人员的执行和落实制度规范没有到位,这就严重影响了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其中最为重要的有操作不当、现场管理不严、维修不全面等等。

3.8建立分片责任管理机制

整个企业管理的过程是非常复杂的,很容易管理不到位,因此为了更好地管理企业,可以实行分片责任管理。机电设备按照工作面可以分为不同类型,因此可以对其按照各个工作面为一单位对其进行管理,这样既方便又简单。而且这样可以使各个单位之间进行比赛,有了单位之间的相互比较,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高整体的工作效率,促进煤矿企业更好的发展。

3.9加强设备安全运行的档案管理

规章制度是规定设备在安全运行时所遵守的制度,然而只有规章制度是不完善的,还需要了解设备使用的具体情况,建立设备安全运行档案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随时了解到设备的使用情况,还可以对设备进行维护。

3.10构建安全运行控制体系

3.10.1质量监控质量是一切产品的保障。在对机电设备安全运行进行管理时,必须要把好质量这一关,不能错过每一个细小的环节。所有有关机电设备的制度、配件等等都要有质量的保证。3.10.2检修控制机电设备能够正常运行,检修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对机电设备进行检修时要遵循有关的制度。在对机电设备检修前,要有详细的检修计划,在检修的过程中要有详细的记录,检修结束后还需负责人签字并建立档案。3.10.3维修养护为了使机电设备在安全运行过程中减缓设备零件的磨损,并且减少维修的工作量,对机电设备进行维修养护是非常重要的。

3.11提升员工职业素质

每个企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高素质的人才和员工,同样煤矿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也离不开员工的职业素质。煤矿企业应当在员工上岗之前对其进行职业素质的培养。使员工能够树立正确的工作态度和安全生产理念,增强制度规范意识,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

篇(2)

生产设施老化、简陋缺乏,技术性能下降,再加上一些旧的生产设施不能适应生产发展的需要,从而造成安全生产事故。

2运输设备管理

2.1井下防排水装置矿井必须配备3台水泵,水仓、泵房机电设备安装必须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第278条规定。主要排水设备应符合下列要求:水泵必须配备工作、备用和检修的水泵,工作水泵必须保证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水管必须配备工作和备用水管,工作水管的能力应能配合工作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备用的水管能力应配合工作和备用水泵在20h内排出矿井24h的最大涌水量;配电设备应同工作、备用以及检修水泵相适应。对存在隐患的矿井,可另行增建抗灾强排能力泵房,应每年进行1次性能测定。

2.2提升运输机电设施

2.2.1立井、斜井提升机严格按照《煤矿安全规程》第427条规定装设保险装置,保险装置应符合下列要求:一是防止过卷装置。二是防止过速装置。三是过负荷和欠电压保护装置。四是限速装置。五是深度指示器失效保护装置。六是闸间隙保护装置。当闸间隙超过规定值时,能自动报警、自动断电。七是松绳保护装置。八是满仓保护装置。箕斗提升的井口煤仓满时,能及时报警,自动断电。

2.2.2提升装置的滚筒缠绕的钢丝绳层数要求:一是滚筒边缘要高出最外1层钢丝绳的高度,至少为钢丝绳直径的2.5倍。二是滚筒上必须设有带绳槽的衬垫。三是钢丝绳由下层转到上层的临界段外(相当于绳圈1/4长的部分),必须定期检查。对现有不带绳槽衬垫的在用绞车,只要在滚筒板上用1层钢丝绳作底绳,可继续使用。

2.2.3倾斜井巷内使用串车提升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0条规定。提升装置使用的钢丝绳及连接装置必须按规定进行检验,对磨损、锈蚀断丝超限的钢丝绳和不合格的连接装置必须及时更换,不得违章使用,严禁超载提升,箕斗提升必须采用定重装载。

2.2.4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输遵守《煤矿安全规程》第374条规定:一是必须装设保护装置,并定期进行检查。二是在倾斜井巷中,必须装设弹簧式或重锤式制动闸,制动闸的性能应符合要求。

2.2.5采用钢丝绳牵引带式输送机运送人员遵守下列规定:一是在上、下人员的20.0m区段内输送带至巷道顶部的垂距不得小于1.4m,行驶区段内的垂距不得小于1.0m。二是输送带的宽度不得小于0.8m,运行速度不得超过1.8m/s。三是乘坐人员的间距不得小于4.0m。四是上、下人员的地点应设有平台和照明。上、下人的区段内不得有支架或悬挂装置。五是运送人员前,必须卸除输送带上的物料。六是应装有在输送机全长任何地点可由搭乘人员或其他人员操作的紧急停车装置。七是钢丝绳芯带式输送机应设断带护装置。

2.2.6使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必须使用阻燃输送带,巷道内应设照明装置;必须装设驱动滚筒防滑保护、堆煤保护和防跑偏装置;应装设温度保护、烟雾保护和自动洒水装置,并在主要运输巷道内安设带式输送。

2.3煤矿供电及井下电气矿井至少应有可靠的两回路电源线路。当任意回路发生故障停止供电时,其他任一回路应能担负矿井全部负荷。井下各水平中央变(配)电所、主排水泵和下山开采的采区排水泵房供电的线路不得少于两条回路。主通风机、提人立井提升机、抽放瓦斯泵等主要设备应设置双回路供电。

井下防爆电气设备的运行、维护和修理,必须符合防爆性能的各项技术要求。防爆性能遭受破坏的电气设备,严禁继续使用。井下电缆必须选用带有MA(煤矿安全)标志的阻燃电缆。电缆的联结和铺设必须遵守下列规定:一是电缆必须悬挂。二是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中悬挂的电缆应有适当的弛度,并能在意外受力时自由坠落。三是电缆悬挂点间距,在水平巷道或倾斜井巷内不得超过3.0m,在立井井筒内不得超过6.0m。四是沿钻孔敷设的电缆必须绑紧在钢丝绳上,钻孔必须加装套管。电煤钻必须使用设有检漏、漏电闭锁、短路、过负荷、断相、远距离起动和停止煤电钻功能的综合保护装置。井下照明和信号装置,必须采取具有短路、过载荷漏电保护的综合保护措施。

2.4矿井主通风机装置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1台备用,备用的风机必须能保证10min内开动。对通风机必须3a进行1次性能测定。矿井的主要通风处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能及时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改变后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的40%。通风机的机房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中,必须装有风电闭锁装置。

3结束语

篇(3)

为保证工程项目安全生产目标的实现,必须建立合理而有效的安全管理组织机构,为安全生产决策、指令的实施提供必要的组织保证。因此,工程项目班子确定后,应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成立安全文明施工、消防保卫领导小组。机构由项目经理、项目施工副经理、总工、安全管理人员、分包单位负责人、作业班组长等人员组成。

1.2制定安全管理目标

为了更好地开展工程项目施工安全工作,确保达到安全文明施工要求,需合理制定项目安全管理目标。主要内容应包括:(1)杜绝重大工伤事故、杜绝火灾、爆炸及设备事故。(2)按《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对施工现场进行检测考核,汇总表分值不低于85分。(3)安全隐患整改率100%。(4)职工三级安全教育率100%,作业人员进行全员进场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率100%。(5)粉尘、污水、噪声符合项目所在城市规定要求。(6)争创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化示范工地。

2编制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案及应急救援预案

为了应对施工现场发生各种紧急意外情况,使职工的人身安全与健康切实得到保护,预防污染,减少紧急情况和事故带来的损失,项目总工应组织工程技术和相关人员,根据项目安全管理目标,并结合工程特点,对环境、危险源进行辩识评价并确定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清单,以此编制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目标、指标管理方案和应急救援预案。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重要环境因素、重大危险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重要环境因素

重要环境因素包括:噪声排放、污水排放、固体废弃物、粉尘排放、废气排放、能源消耗、化学危险品等。

2.2重大危险源

(1)高处坠落。在高层建筑施工作业中,由于作业人员的失误和防护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发生作业人员的坠落事故。(2)物体打击。包括高空作业时的坠落物,可能发生的砸伤、碰伤等伤害。(3)机械伤害。机械设备在作业过程中,由于操作人员违章操作或机械故障未被及时排除,发生绞、碾、碰、轧、挤等事故。(4)触电伤害。施工现场用电不规范,如乱拉乱接,对电闸刀、接线盒、电动机及其传输系统等无可靠的防护,非专业人员进行用电作业等极易造成安全事故。(5)坍塌。主要是指在土方开挖中或深基坑施工中,造成土石方坍塌;拆除工程、及临时设施等的部分或整体坍塌;脚手架坍塌、模板坍塌、拆除工程的坍塌、建筑物坍塌。(6)作业人员在施工现场,不能正确使用安全防护用具、用品也是发生人身伤害事故的原因。(7)特种作业人员未经培训无证上岗,对所从事的作业规程似懂非懂,想当然做事而发生安全事故。(8)易燃、易爆及危险品不按严格的规章制度搬运、使用和保管时易发生安全事故。以上几个方面的重大危险源是施工企业最常见的,也是重大事故隐患最突出的环节,在施工过程中如不认真识别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就有可能发生重大的安全事故。因此,项目部应根据重大危险源编制专项应急救援预案(内容见:《应急预案编制导则》GB/T29639-2013),并组织演练,检验其适宜性和实作性,达到不断持续改进的目的。

3制定项目安全管理制度

为认真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促进安全管理责任的有效落实,切实加强项目安全管理,保证从业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人身安全与健康,降低或减少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项目安全生产,项目必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主要安全管理制度有:三级安全教育制;安全技术交底制;班前检查制;高大外脚手架、模板支护工程、大中型机械设备安装、临时用电安装实行验收制;周一安全活动制;定期检查与隐患整改制;特种作业人员实行持证上岗制;实行安全生产奖罚制度与事故报告制;危急情况停工制;安全防火制度等。

4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

为加强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以及《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规范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工程开工前,项目总工应组织工程技术人员编制专项施工技术方案,如:高处作业、施工用电、脚手架工程、模板工程、土方工程、起重吊装方案等,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需编制专项施工方案,规模达到需专家论证要求的还需组织专家论证,并完善审批手续。

5落实“一岗双责”制度,确保安全管理“四大体系”有效运转

“一岗双责”是指项目负责人既要管理施工队伍,认真完成项目履约任务,又要抓好安全生产工作,即一个岗位两个责任。(1)企业应与项目经理、安全员签订安全文明施工责任书,并向管理团队进行开工前的安全文明施工(告诫)交底,明确各自的岗位安全职责。(2)为确保工程项目安全管理“四大体系”(即:技术支撑、施工执行、安全监督、物资保障)有效运转,项目负责人应与各职能人员、分包方负责人、工段、班组长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层层落实安全职责,按月考核并与项目绩效工资挂钩。

6建立总分包安全共管体系

工程项目单位为完成安全管理目标,实现对业主、员工及相关方的承诺,总包与分包应建立安全共管组织机构。分包合同签订后,由项目部与分包单位签订安全文明施工协议,建立总分包安全共管体系,编制安全共管实施方案,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职责,组织召开安全会议进行安全交底,并履行双方签字手续,实行安全合署办公。6.1总包方权利、义务主要内容(1)严格执行国家及地方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规定,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负总责。(2)制定项目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建立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建立现场安全动态管理资料档案。(3)负责组织分包方编制施工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方案,审核、审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方案和费用预算。(4)负责审核、审批分包方编制的工程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5)对项目安全生产费用负总责,审批分包方的安全生产、文明施工费使用计划,并根据其落实情况进行拨付。(6)负责对分包方作进场安全总交底。(7)负责监督分包方对其施工人员进行入场安全教育、专项安全教育及培训考核。(8)总包方对分包方的各项安全设施、设备具有监督、管理和检查权;对分包方施工现场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的行为,有权进行纠正、教育和处分。6.2分包方权利、义务主要内容:(1)严格执行国家标准规范和规定以及总包方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服从总包方的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并对本单位分承包的施工区域和作业活动的安全生产负总责。(2)分包方设立现场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按规定配备现场安全工程师、专职安全员和班组安全协管员。(3)按照总包方的要求及时准确上报安全管理资料。(4)负责根据本单位承担的施工范围和工作内容编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方案和费用预算,报总包方审批。分包方必须严格按有关规定和方案落实安全措施,对本单位施工区域内安全防护设施、施工用电设备和临时用电的搭设、拆除、维护和改造及其使用等负总责。(5)分包方进场机械设备、设施应符合有关安全技术标准,对机械设备、设施的安全性和使用、维修安全全面负责。使(租)用大型机械设备时,应在安装使用前向总包备案,特种机械设备还必须按规定向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6)负责根据本单位承担的施工范围和工作内容编制工程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设立应急救援小组,落实应急救援器材、物资,报总包方审批、备案,根据总包方的要求组织演练。(7)接受总包方的进场安全总交底,根据本单位承担的施工范围和工作内容特点,在作业前对本单位从业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安全技术交底,并报总包方备案。(8)负责做好本单位从业人员的入场安全教育,严格执行“三级安全教育”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班前安全讲话制度,并做好跟踪检查管理工作分包方必须。(9)分包方负责建立特种作业人员档案,特种作业操作证报总包方审查、备案,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持有效证件上岗。(10)每日对施工区域进行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11)负责为本单位从业人员办理合法用工手续和工伤保险;必须为现场作业的职工办理意外伤害保险,并支付保险费用。(12)负责为本单位从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个人劳动防护用品,并监督、教育其正确佩带和使用。(13)有权对施工现场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有权拒绝总包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工作指令。(14)在施工现场内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必须立即向总包方报告,并立即启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参加应急救援,并按规定逐级上报。同时,有义务配合开展事故调查工作。

7坚持实行重大危险源每日汇报制度

为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切实加强重大事故隐患、重大危险源的管理,有效预防重大危险源转化为重大事故隐患或重大事故。项目安全管理人员,应根据工程不同时期的重大危险源以及采取的防护措施,通过各种通讯、QQ网络或内部OA平台,每日向企业安全主管部门汇报,便于上级实时掌握和了解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状况。

8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检查,纠正“三违”行为

在项目施工履约过程中,为了能够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把可能发生的各种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只有加强安全检查,落实安全防护措施,纠正和处理“三违”行为,才是预防事故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搞好安全管理工作的一种有效形式。(1)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每15天由项目施工经理组织安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人员,对所属施工区域进行1次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工段每周1次自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处理并作好书面文字记录。(2)项目安全员必须认真履行安全职责,加强对施工现场重大危险源部位的监控和巡查,发现隐患及时纠正、处理,对习惯性违章行及屡教不改当事者,加大处罚力度,并作好书面文字记录。(3)坚持领导检查和带班制度。为切实抓好安全生产,增强领导和职工安全意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项目负责人应在施工生产现场带班生产,每月在现场带班生产的实际时间不少于施工生产时间的80%(24天);分包负责人每月在现场带班生产的实际时间不少于施工生产时间的90%(27天),不得擅自脱岗。项目负责人和分包负责人带班施工生产时,应全面掌握工程项目质量、安全生产状况,加强对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控制,及时消除隐患。项目级负责人现场带班记录,由项目部和项目管理单位安全主管部门存档备查。(4)工程项目的上级安全主管部门,每月应对在建工程项目的安全文明施工情况进行一次检查,把安全隐患图片刊登在“安全隐患曝光栏”上进行曝光,并纳入项目季度考核,促使项目进一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管理,降低或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确保施工生产安全,实现工程项目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目标、指标。

篇(4)

从机电安装的当前情况看,很多企业具有了一定的风险管理意识,可是还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管理体系,导致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事故。

1.2关于风险识别问题

对于风险管理工作来说,首要的就是对风险进行识别,因此,需要对之前类似项目风险做好总结工作,但是,从当前情况看,很多施工企业这方面的资料数量比较少,无法满足风险识别的顺利进行。

1.3关于施工人员整体素质问题

对于机电安装工程来说,施工人员一般都是技术含量比较低的人员,没有良好的安全意识,也没有接受良好安全培训,对于风险进行控制的能力低,从而对风险管理工作造成影响。

2风险识别和评价

2.1关于风险识别

对于机电安装工程来说,风险识别工作具有复杂性以及系统性。在对风险进行识别的时候,要利用风险分类这一方法,对工程施工过程中可能会导致的风险和风险等级进行预测。比如,将施工过程中的风险分成五类:一是人员,二是技术,三是材料,四是设备,五是环境,将其作为子系统,对风险因素的相关影响和不同因素之间的具体影响还有对安全管理进行规划时的风险加以分析,对风险危害进行预测,将各项风险区分开来,采取有效措施做好风险管理工作。对于机电安装工程来说,可以通过风险分类,对其中的风险进行识别。比如,在加工区中,主要的风险因素包括:第一,关于设备,没有依据相关规范对其进行摆放,在使用完毕之后也没有归还或者是将其放在规定的位置上。第二,关于材料,在现场随便摆放材料,没有依据标准对材料进行摆放,使得材料在存储过程中存在安全问题。第三,关于人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没有结合相关规范制度进行操作,个人防护措施没有做好,在施工时违章操作现象普遍。第四,关于用电,在对机电进行安装时,电力是一个重要的基础保障,在加工区之中,有的设备是带电的,如果不将安全防护工作做好,就会导致风险系数增加。第五,关于动火下料。在现场没有对易燃易爆物品进行隔离。通过风险分类对施工过程中的风险进行有效识别,对风险级别以及发生率进行分析,能够提出有效的管理措施。

2.2关于风险评价

一般情况下,定性风险评价的主要方法包括:一是安全检查表的方法,二是作业条件具体危险性的相关评价方法,三是一般综合评价的方法,四是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在定量分析风险的时候一般采用的是概率风险评价,从而将五级风险等级确定下来。

3控制措施分析

(1)工程中的各个参与主体要提升自己的风险意识。在机电安装工程中,参与主体主要包括建设单位以及设计单位还有施工单位和建监理部门等等,都需要有良好风险管理意识,在开展项目管理过程中,将其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做,企业中的员工也要有良好风险意识,尽可能减少风险的发生;

(2)全面执行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对机电安装工程来说,要评估风险程度,开展风险识别工作,在对项目进行施工时如果发生了安全事件,需要马上利用科学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及时对施工计划进行调整,防止由于风险事件对工程开展造成影响;

(3)采取回避风险的措施。在对风险进行评价后,如果风险太大,也没有有效措施对其进行控制,就要主动放弃这一项目,也可以对实施方案进行改变,从而避免风险发生。这种规避风险方法是最为简单的一种,但是需要的代价也很高;

(4)对工程中的风险加以转移。在对项目进行施工的时候,要将其中的部分风险或者是全部风险都转移到他人身上,使自己的风险降低。对于机电安装工程来说,在对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对风险进行转移的主要方法包括两种:一种是非财务性的,也就是说要把财务性风险以外的各种风险进行转移,比如,出售以及分包还有利用合同。另外一种就是财务性的,也就是说施工单位要签订相关合同,将保险费交给保险公司,将风险转移到保险公司身上;

(5)做好预防工作。主要就是在对机电进行安装的过程中,利用防控措施避免风险,这种方法比较常用,主要包括有形的预防手段以及无形的预防手段。前者就是避免风险因素,并减少当前存在的各种风险。在施工开始之前,要利用有效措施使得机电安装股构成中的各种风险因素减少。对于后者来说,就是要从空间上利用一定措施加以隔离;

(6)对风险要减轻并接受。从风险发生率以及发生以后造成的损失等方面看,需要减轻施工中的风险。在对机电进行安装的过程中,需要利用有效管理制度对其加以控制,减少风险发生率,同时还要减少风险出现之后造成的损失。在风险出现以后,自己需要承担相关后果,这就是接受风险,即风险自留。对于机电安装工程来说,在施工过程中存在很多风险是无法回避以及避免的,而对于企业来说,工程的开展能够获得的经济效益比较高,这个时候就要风险自留;

(7)对风险进行储备以及监控。对于机电安装工程来说,需要提早结合施工过程只用的安全风险具体特点以及规律,将有效应急方案制定出来,在实际开展施工工作之时,若是施工与计划之间存在的偏差比较大,就要通过这一方案加以调整,从而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以及安全,这也就是风险的储备。

篇(5)

2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面临的问题

2.1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重视不足,安全管理流于表面

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是电力建设过程中的重点,但是当前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流于表面,某些单位更是仅仅“喊喊口号”,对于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足。特别是在安全管理和经济利益产生冲突的时候,安全管理往往处在一个不被重视的地位。此外,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人力、财力、物力投入不足,某些单位遇到安全问题往往采取消极的逃避和拖拉方式,将安全问题抛之脑后,无形之中埋下了安全隐患。

2.2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基础不牢,安全意识不足

我国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取得了巨大的进步,管理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基础不牢,缺乏必要的有效保证措施。某些单位对于安全管理认识不足,管理措施不到位,人员责任混乱,造成了施工现场混乱的情况,比如高空作业和大型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不足,安全保护不到位,安全设备进场不及时。安全意识不足不仅仅指施工单位安全意识不足,而且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对于自我安全保护不足,只要施工单位分配了任务,施工人员直接进入现场施工。

2.3电力工程安全教育不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

电力工程安全教育不足,管理员和操作员对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安全教育停留在表面,只是简单的讲述规章制度和安全措施,缺乏实践环节,严重影响了安全教育效果,无法将安全教育落实到实处,导致施工人员存在应付心理。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低下,一方面指工作人员专业人员素质很难满足实际要求,一方面指工作人员思想道德素质低下,没有主人公意识,工作过程中“忽略”与“疏乎大意”现象经常出现,很难确实将安全规章制度落实到具体的工作过程中。

3加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几条措施

3.1打造先进的管理理念,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认识

打造先进的管理理念,构建企业文化灵魂。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决策、目标、管理的集合体,安全文化理念是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的核心。建立企业安全文化理念,在总体布置上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安全管理理念,杜绝出现过度追逐经济利益的现象发生,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理念,工程开工之前,做好安全策划,编制安全作业措施,标出危险点,并且制定预控措施,严格执行相关规章制度。某些大型施工机具进场的时候,相关工作人员应该加强检验力度,前移安全管理关口,全面落实全方位、立体化的管理措施。

3.2落实安全责任制,提高管理人员素质,搞好安全教育培训工作

落实安全责任制,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落实《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确定项目经理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核心地位,经由项目经理确定建设队伍、技术和相关设备的选取,坚持依法开展工程招投标,选择有资质的施工单位,杜绝“一流单位中标,二流单位进场,三流单位施工”的现象发生,监督安全管理措施落实到每一个施工部门,分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的职责规范化、明晰化,确保施工安全。定期召开生产会,讲评工程完成情况,安排下步生产计划,解决、调度、平衡生产各环节存在的各项问题,提高计划管理工作的严肃性。工程技术人员对进场的材料、构件进行收集、验收、送检、拿取复试结果。检查施工现场安全防护措施、土坡防护、脚手架、机械设备、电气线路、仓储防火等是否符合安全规定和标准,对存在“三违”行为人员进行教育、处罚。

3.3加强现场安全监督,杜绝安全管理漏洞

通过开展安全教育培训,树立“安全第一”和“一切事故都可以预防”的安全理念,将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中,建立思想教育、技术教育、岗位专业为一体的安全培训体制,保证作业现场交底清楚,安全措施落实。定期派遣巡视人员进行现场勘测,并且采用“四不两直”的方式进行监督,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严格落实作业许可管理制度。要加强对现场作业的许可管理,严格按照相关制度办理作业票证,切实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坚决杜绝无证作业。

3.4对危险点进行分析和预控,严格执行相关法律规定

对于危险点进行分析控制,控制态度不端正、操作技能低下的行为,不断加强施工管理,不断提高安全意识,营建安全氛围。作业交底不仅要进行作业任务交底,还要进行作业条件交底和安全措施交底,务必为施工作业人员提供一个安全的作业环境。各单位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的原则,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筑法》和《消防法》等法律规定,落实责任、加强考核、从严问责,严格执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制度,从严管理、从严监督、从严考核、从严问责,切实加大对“三违”现象的处罚力度。

篇(6)

2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

由于电力工程施工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如:野外作业多、地形复杂多变、气候影响、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存在差距等等,都使得工程施工安全技术难度增大,同时电力工程施工单位存在着安全技术管理落实不到位,执行安全技术不彻底,安全生产责任划分不明确,管理不到位的现象,致使出现重特大事故,据原国家电监会及国家能源局通报称:2013全国发生电力人身伤亡事故60起,死亡(或失踪)77人;其中,电力生产人身伤亡事故50起,死亡58人;电力建设人身伤亡事故7起,死亡(或失踪)10人;损失超过100万元的电力设备事故2起;电力安全事件27起。可见电力工程施工安全存在着诸多问题和漏洞,这些事故的发生究其问题原因主要有:

2.1对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重视不够的问题

2013年发生的60起电力安全事故尽管存在不同的客观原因,但最主要的问题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工程施工的现场安全技术管理和措施没有得到认真的执行和落实,特别是安全技术管理、监督、检验人员,对施工安全工作只是浮于表面,没有从思想上树立“安全第一”的管理观念,特别是对于工程施工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安全技术管理重视不够,存在着麻痹大意和应付心理,如:2013年1月5日广东电网公司中山供电局在进行10kV变压器迁移工作时,作业人员从梯子上跌落,造成1人死亡的安全事故,事后调查发现,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是该操作人员未使用安全绳造成的,而次要原因就是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并没有及时的提醒和要求该施工人员使用安全绳,这就是对安全技术管理重视不够,疏忽大意造成的。

2.2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专业人才缺失

在电力企业内部对于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而言可以通过对各管理部门进行安排落实,也可以责任到人,而关键是很多负责施工安全管理的人员并不是专业的,甚至有的根本不懂施工安全技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和施工现场管理需要,有的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岗位是由其他人兼职的,这就无疑造成了施工过程中安全技术落实不到位,安全技术管理流于形式,2013年7月13日,江苏南通三建集团有限公司在中国华电贵港电厂脱硝技改工程氨区污水池内作业时,1名作业人员发生触电,另4名作业人员因施救不当,相继触电,造成2人死亡,3人受伤的安全事故,究其原因主要是施救人员对施工安全技术掌握不够造成的,这起事故从另一方面也暴露了施工单位对安全技术管理的缺失,可见没有专业的安全技术管理人员负责安全技术指导、岗前培训、施工过程监督检查,就会留下安全隐患,严重的将酿成安全事故。

2.3对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落实不到位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首先是“以人为本”的管理制度,要充分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完善的监督管理和绩效考核,使管理制度得到落实,从而体现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感,由于电力改革较晚,电力企业化管理还不尽完善,因此电力施工企业对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的落实没有到位,没有根据施工现场环境、地形、气候、施工人员技术水平和操作能力的实际情况制定行之有效的安全技术管理规定和管理方案,没有认真贯彻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工作规程,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安全技术管理人员没有深入施工现场进行检查、监督,没有掌握第一手的、真实的、全面的现场信息,对现场安全技术防范措施是否准确有效,是否存在安全隐患不进行深入细致研究,特别是对未执行安全技术操作的人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3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策略

3.1加强安全教育,从思想认识上重视安全技术管理

电力行业要通过内部安全教育放在各项工作的首位,通过对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培训、安全技术要点掌握、特殊施工环境安全技术管理知识学习等方式,提高全体职工对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重要性的认识,从思想上重视安全技术管理,时刻绷紧头脑中的安全绳,彻底摈弃对安全技术管理的淡薄观念和浮躁思想,树立“安全第一”的生产管理观念,时刻保持清醒的和高度重视的安全头脑,只有这样才能从主观意识上确保安全技术管理在电力工程施工中得到落实。

3.2大力培养专业的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团队

科技时代的到来和电力自动化的快速推进,使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难度增大,安全施工专业技术性更强,特别是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广泛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很多未知的安全风险和技术隐患,因此要保证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把安全技术管理落实到位,就必须建立一支专业的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队伍,让懂安全技术、懂安全管理、会指导的专业人员对施工安全进行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排除。

3.3强化岗位考核,真正落实安全技术管理

一直以来受计划经济体制下电力行业单一管理的影响,电力行业岗位责任制没有落实到位,绩效考核流于形式,这就造成了安全技术疏于管理,因此电力行业要积极借鉴其他企业管理经验,认真落实岗位责任制和绩效考核,在用制度约束人,用考核调动人的基础上,为电力工程施工安全技术管理提供有利保障。

篇(7)

一方面,为了能更好地确保煤矿生产的安全性,并针对频发的煤矿安全事故,国家相应部门制定了一系列的煤矿机电技术管理条例,严格规范了科学合理的机电技术管理制度,但是,在当前的煤矿实际生产过程中,这些条例都没有落实到位。一些机电技术管理人员的知识水平较低,责任心不够,这样就很难按照相应的机电技术管理制度进行深入分析,导致不能及时地发现问题,给我国煤矿生产的安全留下极大的隐患。

1.2煤矿所采购的设备标准化程度不够

在当前的煤矿生产过程中,煤矿安全生产设备的管理还存在很大的不足,在煤矿机电设备的选型采购和安装以及使用过程中,都无法有效地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规定,这样就会造成现实生活中的机电设备重要信息不全面,并且这种机电设备的更新和维护完成也不到位。

1.3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素质有待提升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有些煤矿缺乏相应的安全生产意识,或者没有配备专业化的机电技术管理人员,所以即便安排了相应的机电技术管理人员,也只是流于形式,很难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进行,而且有很多人都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机电知识和专业的技能素质,使得技术管理人员缺乏相应系统的学习和丰富的经验。专业水平的参差不齐,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机电技术管理工作出现困难,这是诱发煤矿生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除此之外,机电技术管理人员在培养制度方面还处于空置的阶段,并且在实际的培训过程中,所培训的内容往往都是与技术人员所学的知识没有太大联系,缺乏针对性,这样就使员工难以有效地学习,更难调动员工学习的积极性。

2煤矿机电技术管理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运用

2.1切实加强煤矿机电技术管理的项目投资

当前煤矿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就是对煤矿技术管理投入力度不足,管理技术上的落后将会直接影响我国煤矿的安全生产,而且,机电技术管理是以提高煤矿的安全管理水平为主要目标,并能够切实根据具体情况,科学合理地安排相应的资金投入,这是保证煤矿机电设备安全的重要条件之一,并能不断提高煤矿企业的实际效益。不断加大科研技术的投入力度,从而可以安排专项的科研经费,才能更好地运用在改善煤矿安全生产中,确保项目资金落到实处。而且,各级煤炭安全生产管理部门必须要不断落实相应的安全生产方针,进一步完善煤炭生产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加大煤炭生产队伍的建设,重视科研人才的培养,更好地加强对煤矿机电技术安全生产的科技投入。

2.2构建科学合理的供电体系

构建科学合理地煤矿机电结构体系,就必须要确保机电安全运行的前提,对于整体的煤矿机电设备系统而言,必须要确保电网的精干高效,从而实现电源供应的可靠。尤其是在设计过程中,为了能够提高安全运行的可靠性,可以采用双电源和双回路进行供电,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各项设备系统稳定性。

2.3对煤矿机电运行的安全监控

在对煤矿机电运行的过程中,为了能够确保各项监控系统的安全性,就必须要加强煤矿机电运行的安全监控,同时,还要对电网的具体安全参数和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从而不断提升其运行的自动化水平。例如,在一些煤矿资源条件相对复杂的地区,煤层的厚度不一致,这样就难以实现煤炭的规模化生产。但是,煤矿企业所推广的各种节能设备,可以安装煤炭安全监督管控系统,并实现安全风险评估体系,这样不仅可以有效地提升煤矿生产的安全性,还可以进一步提升煤矿生产的质量和整体的经济效益,实现我国煤矿企业经济利润的稳步增长。而且,安全监控系统在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不仅是可以对作业进行实时监控,还能够及时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样不但有利于改善煤矿的生产情况,切实提升煤矿企业的整体效益,必须要引起煤矿生产企业的高度重视。

2.4切实加强煤矿机电设备安全制度的建设

为了能够更好地实现煤矿的安全生产,这就必须从制度上着手,制定相对完善的煤矿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从而确保各项管理制度落到实处,不断提升各项制度的执行力度。同时,相关部门还要重视对安全制度和安全管理的研究工作,而对于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新情况,必须要进行深入地分析,切实提升各个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而且需制定出科学有效地对策,切实加强煤矿生产的工作,不断落实通风区的管理制度,提升安全管理工作,加强管理人员的资质培训,定期对煤矿开采人员开展相应的技术培训,充实煤矿生产的专业力量,在这一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大安全绩效考核力度和安全事故的问责制度,确保各项工作能够正常进行,从而为煤矿企业营造良好的安全生产气氛,不断提升员工的安全生产意识。

篇(8)

2冬季特殊气候条件给安全生产带来的影响

2.1对风机设备的影响

覆冰对风电机组的影响在欧洲、北美、澳大利亚和中国等地均发生过,是世界性的工程技术难题,主要影响有:①积冰冻结测风仪,影响机组控制系统灵敏度;②叶片覆冰改变叶片翼型,影响机组出力,功率曲线偏差较大;叶片覆冰的不均匀性还会影响叶轮的平衡,可能致使机组故障停机;③风机机舱、叶片及塔筒表面覆冰会影响设备正常使用的耐久性,同时还会损伤机组表面涂料,影响涂料正常使用的耐久性。

2.2对电场安全生产管理的影响

高湿度冰冻天气对电场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带来诸多问题和困难。冰冻发生后,室外输变电设备不同程度的覆冰。在覆冰超过设备设计防护标准的情况下,容易导致送出线路及10kV备用电源因覆冰严重停电,电场生产生活用电缺失;路面结冰、交通中断导致生产生活物资无法送达、生产例行巡视维护工作中断、人员及车辆出行存在安全隐患;生活供水水管冰冻导致生活水源中断等一系列问题。冰冻消融后,又容易出现风机叶片坠冰、公路塌方等新的次生灾害发生。

3冬季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措施

3.1风机设备运行管理经验措施

对于风电场风机设备运行,如何保证既不因积冰造成风机振动过大、产生疲劳负荷从而影响风机寿命,又能达到发电量最大化的目的。通过3年的积累,已摸索和总结出一套较为科学的风机特殊运行方式经验。

(1)冬季风电场凝冰严重,叶片凝冰时,叶片气动特性变差,升力系数减小,阻力系数增加,叶片会进入失速状态。由于翼型的阻力系数也不断增加,叶片和机组将也会承受更大的载荷。凝冰期间启机对机组轮毂内轴承也存在很大的影响,一是温度过低会影响轴承尺寸和内部晶相组织;二是过高负荷会引起塑性变形引起过早失效。工况不对引起异常受力,每种轴承适合自己的工况,仅能受径向力的,如果让其受轴向力就会很快失效。所以融冰后启机时功率也应慢慢的增加,机组各部分未进行预热磨合对机组安全稳定运行不利。

(2)温度接近0℃,空气湿度80%以上,根据经验机组叶片会发生凝冰,运行人员观察风速与机组出力明显不匹配,出力迅速下降至相应风速标准功率的30%以下,立即停机以保证风机安全(此时风机因覆冰极易产生疲劳负荷,同时产生共振,严重影响机组寿命)。

(3)融冰期间启机限功率操作:根据实际温度、湿度情况确定限功率时间长短(如:零上温度,干燥天气限功率时间相应简短),实时风速3~5m/s建议不运行;实时风速6~12m/s建议限功率:如风速8m/s标准功率为750kW,实际只发300kW则限功率至300kW。实时风速12m/s以上必须限功率:实际输出功率小于500kW不建议运行,大于500kW限功率运行,限至实际输出功率。

3.2电场安全生产管理经验措施

3.2.1安全管理

根据冬季潮湿冰冻天气对设备的影响,每年三季度重点安排加大对坏境及设备的检查和整治工作。加强危险点危险源识别,重点开展隐患排查,对生产现场隐患及遗留缺陷集中进行处理,并对措施落实情况进行检查。

(1)对风机-箱变-线路-升压站设备安全情况全面检查,检查内容主要应包括:风机油系统、水系统管路防结冰措施;风机内加热除湿装置完好情况;塔筒外变流器水冷装置和箱式变压器防风机叶片坠冰砸伤防护措施。35kV电缆是否因雨水冲刷等因素造成,电缆绝缘情况;风机塔筒门、电缆分支箱、箱式变压器的密闭情况;升压站重要设备间密闭情况及防凝露措施,重要设备间加装工业除湿机;风机、升压站消防设施完好情况等。

(2)完善各类冬季应急预案,入冬前及时组织开展相关事故应急演练。制订《防寒防冻应急预案》、《生产区域火灾事故应急预案》、《重大人身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事故应急预案,并在入冬前完成事故应急预案演练,使生产人员熟练掌握全场事故应急操作及事故处理方法,切实提高生产人员应急处置能力。

(3)加强冬季安全培训和事故预想工作。要加强冬季行车、设备冬季特殊运行方式、生产人员交接班及外出巡视等安全专项培训。组织开展全场停电事故预想,覆冰造成线路开关跳闸等事故预想工作,提高生产人员安全意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4)及早完成冬季物资储备工作。冬季会遭遇大雪封山,道路凝冰等特殊情况,入冬前一定要完成事故应急备品配件、安全工器具、保暖及防寒防滑用品、生活物资、医药物品等满足风电场安全过冬的物资储备工作。

3.2.2生产运行管理

冬季恶劣环境下如何快速、高效、有序进行冰冻应急处理,防止因雨雪冰冻灾害造成重大停电和设备损坏事故,最大程度提高设备可靠性水平,保证风电场平稳过冬,运行管理工作至关重要,主要经验措施有:

(1)如遇冰冻封山,风电场运行人员临时停止交接班,待冰冻灾害过后具备条件方可开始交接班。冬季交接班必须对升压站、中控楼、宿舍安全用电情况以及危险品、柴油等存放情况进行重点检查。每年三季度安排保安电源检查及带载试运行工作,安排柴油发电机的试启动工作。

(2)冰冻过后外出巡视,要加强对风机叶片外观检查及箱变、转接箱的检查。确认机组除冰及加热除湿完成,塔筒内环境温、湿度,变流器网侧电抗器温度达到规定要求,机组检查正常后方能重新启动。

(3)冰冻过后对110kV升压站内外设备进行逐一排查,检查是否因雨雪造成设备损坏或其它异常现象,覆冰严重时应及时进行融冰处理;冰冻天气升压站夜间要进行关灯巡视,检查110kV升压站内设备是否有放电闪络现象,若设备有污闪等异常现象,要及时采取合理方法处置。

(4)冰冻事故处理过程中电气倒闸操作较多,须严格执行监护制度,防止误操作。在进行升压站内刀闸拉合操作时要做好安全防护,特别是防止人身触电。要及时反馈冰冻灾害处理进度,确保与外部联系通讯通畅。

3.2.3生产人员与生产车辆管理

(1)冰冻期间生产人员及车辆禁止外出升压站,升压站内正常工作及巡视必须佩戴安全帽,穿防滑鞋,防止意外情况发生。

(2)冰冻过后对风机及附属设备外出巡视检查及其他工作需要出站人员,必须在中控室登记,2人以上出行,保证通讯畅通,应急设备需齐全(除冰工具、应急灯、对讲机、防寒装备等)。

(3)机组叶片覆冰未完全融化,运行维护人员又必须对风机进行检查维护的特殊情况下,必须注意安全,维护车辆停靠必须确认与风机之间安全距离。维护人员需进入风机塔筒时,必须仔细观察叶片覆冰跌落情况,选择合适角度快速进入。

(4)生产人员对冰冻期间发现的危险点、危险源做好安全标示及防护,在主道路明显位置及机组分支进出路口挂设警示牌“覆冰坠落、危险、请勿靠近”,以确保当地居民和其他外来人员安全。

(5)车辆必须全部装配防滑链,四驱车辆必须挂四轮驱动,增强制动及防滑能力,车辆不准停靠在覆冰设备可能坠冰范围内。车辆未经当值值长许可不得擅自使用。冰冻过后车辆外出如遇结冰路面,通过覆冰路段时,可在未覆冰路段提前制动,慢行通过。路面全部冰冻且冰冻厚度超过3cm(原则是车辆配带防滑链不能压透冰层)时严禁行车,保证人员及车辆安全。

篇(9)

论文关键词: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管理

电力系统是一个非线性、高维数、分层分布的动态大系统,其网架结构、线路参数、负荷分布等对于系统的运行有着很大的影响,任何干扰因素都可能造成系统的振荡,不稳定甚至崩溃。由此可见,保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是电力系统最重要的任务。县级供电企业所管辖的区域电网,存在诸多不可靠因素。一方面,由于县级电网缺乏科学统一的规划,没有形成合理的网架结构,造成电网网络结构薄弱,电磁环网交错,很难充分发挥电网输送能力。特别是部分输电线路负载过重,负荷高峰时段满负荷、超负荷运行,容载比低,电网“卡脖子”问题严重,极不利于电网的安全、优质、经济运行。一旦有异常情况,容易引起连锁反应,甚至导致大面积停电。另一方面,缺乏总体规划的多电源点并网,电网的技术装备水平不能满足保护配置要求,增加了保护配合的难度。随着电网规模的不断扩大,系统短路容量逐年增加,部分开关的开断容量已不能满足要求,技术改造的压力较大。一旦电网发生故障将会导致电网稳定破坏,甚至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本文从电网安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阐述了建立和完善区域电网安全运行及应急机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对区域电网安全运行管理提出几点探讨意见。

一、县级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的现状

1.县级电网规划不合理,网架结构薄弱

县级区域电网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程度、经营管理状况、资源分布、电网规划和建设水平、资金投入息息相关。县级电网建设初期,由于缺乏统一的规划,各自为政,导致县级电网发展不合理,高压电网网架结构薄弱,电磁环网交错,运行方式调整困难,很难充分发挥电网输送能力;中低压配电网容量不足,负荷高峰期易出现瓶颈现象,造成供电可靠性低、线损高、电压质量低等一系列问题,不仅阻碍经济的发展,还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电力资源的浪费,这一现象在县级供电企业代管之前尤为突出。代管以后至上划期间,虽然实行代管逐步完善了企业管理标准,人员得到有效控制,但电网建设资金投入不足问题一直未能得到彻底解决。经济的发展与电网发展出现结构性矛盾,电网建设影响和制约着经济发展。

2.电网无功补偿不足

电网无功补偿容量不足,部分变电站未严格按照无功补偿配置标准配置,加之长久以来用户无功补偿力率标准为0.8~0.85,远远低于电力行业标准,特别是部分工业大用户,忽视功率因数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无功投入严重匮乏,造成电网负荷高峰与低谷期间功率因数波动较大,影响电压质量,从而导致部分供电区域电压波动幅度大,影响人民生产生活用电需求。

3.自动保护动作装置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随着电网的快速发展,自动装置及保护系统对电网安全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已成为确保现代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的技术支持中心。由于县级电网结构相对比较薄弱,设备装备水平、维护水平较低,电网设备故障和外力破坏事故较多,而电网安全对自动保护装置可靠性的依赖程度较高,二次系统一旦出现问题,容易造成电网事故。目前,县域电网电压等级增多,35千伏线路故障就可能造成220千伏输变电系统故障。长期以来县公司二次系统的继电保护、自动化、通信各个专业系统整体运作效率不高,加之二次系统的运营维护人才缺乏,二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县级区域电网安全运行管理的意见探讨

1.科学、合理规划电网

保证电网安全首先必须保证电网规划安全。加强电网建设、合理规划电网是电网安全的第一步。供电企业作为电力管理部门、电力供应商,应主要从提高电网的供电能力、供电质量与供电可靠性等方面统筹考虑,科学合理规划,建设合理的网架结构,充分发挥输配电设备的负载能力,提高电网运行方式调整的灵活性。

(1)电源点的分布。在电网规划中,对于变电站的选址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两方面考虑:便于与电源或其他变电站的相互联系,通过改善网络结构,提高输电系统运行的灵活性和可靠性;在选择变电站的位置时,应当尽量靠近负荷中心,每个变电站既能独立运行也能环网运行,增加配网环网率,从电网布局上来提高电网供电的可靠性。

(2)加强无功电压管理,优化网络结构。无功优化管理作为电压无功管理的重要环节,对降低电网损耗、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起着重要的作用。电力部门和各用电单位在无功补偿现状的基础上结合实际情况,根据各个电压等级的无功缺额情况,制定和实施无功优化补偿方案,合理选择调整各个电压等级补偿容量和补偿方式,针对性地采取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和管理措施,推广随机随器补偿,实现各个电压等级无功就地平衡,达到网损最小、供电质量最好的目标。

(3)加强二次系统安全管理,防范电网事故扩大。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工作坚持安全分区、网络专用、横向隔离、纵向认证的原则,保障电力监控系统和电力调度数据网络的安全。加强直接调度范围内的变电站输变电部分的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技术监督,建立健全电力二次系统安全的联合防护和应急机制,制定应急预案,负责统一指挥调度范围内的电力二次系统安全应急处理,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2.完善电网应急机制,防止电网故障连锁反应

“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是供电企业的生命线,建设“一强三优”现代公司的企业发展目标,对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加强电网运行应急预案管理,不断提高电网运行、调度、检修管理部门对电网紧急事件快速反应和正确处置能力,确保电网安全稳定运行,为提升公司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坚实的基础保障。电网运行应急管理工作,应本着“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建立调度员为第一参与人,生产、安监、运行等相关部室监督检查、共同促进的电网运行应急预案管理工作常态运行机制。 转贴于

3.加强内控机制建设,提高安全内控机制水平

为进一步强化县级电网安全运行管理,提升电网安全运行管控水平,防止发生大电网稳定破坏事故、大面积停电事故和调度人员责任事故,充分发挥县级电网输变电设备的输配电能力,保证县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1)按《电力系统安全稳定导则》要求,加强电网运行方式和稳定状况的分析,及时发现电网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和有效措施,并做好相应的反事故预案。由于县级电网建设初期缺乏合理规划造成网架结构的不合理,因此应对县级电网进行全面分析计算,为县级电网规划改造提供理论依据,使电网结构符合电力系统稳定导则与技术导则的要求,同时合理配置继电保护与安全自动装置,确保装置在各种可能情况下正确动作,充分发挥三道防线的作用,有效制止事故时的连锁反应。

(2)认真开展县级电网风险分析及电网安全性评价工作,加强电网风险管控。以安全生产“三个不发生”为核心,以“N-1”风险分析为指导,合理安排检修工作,实现电网及设备的动态管理,保证“电网调控有方案、运行风险有预见、控制处置有措施”,杜绝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和稳定破坏事故,从而保证电网安全、稳定运行,确保电网“可控、能控、在控”。

(3)加强业务技能及安全培训,规范业务流程。首先,针对电网建设快速发展,新设备、新技术大量应用,网络接线、运行方式不断变化的特点,加强对调度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并结合工作和季节特点开展事故预想,进行反事故演习,不断提高人员处理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其次,规范各项工作程序和标准,全面分析各项工作流程及关键环节,制定切实可行的工作程序和标准,使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式化,从而规范调度专业员的行为,强化安全职责,保证调度运行安全。

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坚持电网统一调度

随着电网的互联和电网覆盖范围的扩大,县域电网一旦发生事故而不能迅速消除就很可能导致大电网稳定被破坏和不可控的连锁反应,从而造成长时间、大范围的停电,对社会的政治稳定和经济安全造成严重影响,国外几次电网大面积停电事故教训深刻。因此,我们必须建立全新的规章制度,完善电力法律法规体系,坚持电网的分级统一调度,以保证电网安全运行。

5.抓并网电厂协调管理,防止并网电厂失调威胁电网安全

篇(10)

(2)成立具有管理职能的机电运输部门。矿井机电运输管理部门是实施专业生产和安全管理的第一工作平台,是机电运输专业管理工作主要实施机构,应结合矿井的实际情况进行人员设置,并赋予职能。部门应设置一名正职和若干副职的行政负责人员,能够有保证地承担职责范围内的管理工作,按照矿井系统装备情况,配备充足分管技术工作的工程师,负责具体的技术管理工作,要按照业务需要,配备其它工作人员,完成具体的事务性工作。机电运输管理部门既要完成矿井主要机电运输系统安全运行的安全管理工作,还要承担对矿井区队专业工作的检查和指导,是矿井机电运输安全管理工作的中坚力量。

(3)建立专职的专业小组。一直以来,机电专业组是煤矿机电工作的重要基础,专业组的工作直接影响着全矿井的机电运输工作水平,专业组应实行专职化,数量上应涵盖机电部门的主要业务,人员的技术素质达到〔2013〕99号文的要求。

2健全规章制度

煤矿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是安全生产管理的标准和规范,是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延伸。煤矿要根据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建立、健全各类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使安全生产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规章制度既要与本单位的安全生产系统实际相对应,能为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起到规范作用,又要与本单位的人员素质和传统习惯相适应,对安全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1)建立职责明确的岗位责任制。《安全生产法》规定: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明确各岗位的责任人员、责任范围和考核标准等内容。按照法律要求,从机电矿长、机电总工程师,到机电运输部门的负责人、技术主管以及其它工作岗位,都应按照工作要求,合理、科学地制定各岗位工作职责,明确相互之间的工作关系,达到职责不重叠、无缝隙,整体工作全部覆盖。使全体从业人员都知道“谁应干什么”或“什么事应该由谁干”,避免应干的事没有人干,互相推诿,做到各在其位、各司其职、各尽其责。

(2)健全符合矿井实际情况的专业管理制度。按照矿井机电运输系统和装备的实际情况,从保证系统、装备长期安全稳定运行考虑,建立从系统设备采购、到货验收、安装、投运以及日常维护、检修等一系列管理要求,明确什么人(岗位)、做什么事、什么要求及相关责任等,每项工作都应该有流程,完成情况有记录,能够实现闭环管理。规章制度应结合实际情况及时进行修订和完善。

(3)制定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强的操作规程。对重要系统和装备的正常操作,要根据其性能和特点,制定具体操作程序和方法,明确工作人员操作时应“怎样干”,规范操作人员的操作行为,避免因不安全行为而导致发生事故或发现不了潜在的隐患。矿井操作规程的目录应纳入制度管理范围,操作规程应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审核和批准,并对操作者进行培训,操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操作规程一旦制定,未经约定的工作程序审批,任何人不可擅自修改和变更操作,还应针对操作规程制定特别措施,应急处理操作失误引起的异常情况,操作规程应简练易记,便于操作者掌握,并设在现场操作方便看到的位置。

3配备完善管理手段

(1)搭建资料共享平台。机电运输系统所涉及的设备多,图纸、资料种类繁杂,有的资料使用期限长而且频繁,不易个人保管存放。对重要的资料进行科学管理,是机电运输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机电运输管理部门内应建立档案室,设专人对共用资料、设备档案、相关报告和工作计划等进行规范管理,实现资料共享。

(2)建立学习交流通道。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先进的管理理念不断推陈出新,政策、法规、标准不断更新,及时掌握和学习新技术、新规定和新要求,是任何人都需要解决的问题,安全管理工作更需要如此。因此应建立一种学习机制,在机电运输管理团体内,定期进行学习、沟通和交流,及时了解和掌握最新的、多层面的信息动态,在内部及时最新的技术信息,使团队内的每位成员工作方法和思路都能与安全发展的要求相适应。

(3)配备检查试验仪器装备。设备系统现代化程度越来越高,维修、保养、检查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仅靠简单的工具和普通的仪器仪表难以满足管理工作需要。应不断更新、升级安全检测手段,对重要的系统和装备使用专用的仪器仪表进行检查、检测,准确采集数据,及时发现问题,确保工作质量。

4用好外部资源

(1)认真接受安全监管监察部门的业务指导。政府安全监管监察部门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标准进行对企业进行安全检查,发现的问题是违反了安全的基本要求,问题的存在对安全已经造成影响,是必须要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有的是企业没有意识到的,自己发现不了的,是习惯性问题;有的问题是管理工作不到位,应该发现而没有发现的。因此,正确对待安全监察工作,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不断调整安全工作关注点和现场管理的切入点,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不断提升安全工作水平。

上一篇: 经济金融论文 下一篇: 小学品德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