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7: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中计算机教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二、精简计算机教材,优化教学内容
知识点多,教学内容繁杂是职业高中计算机教学内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且由于职高的招生是面向初中毕业生或者有同等学历者,受其本身的学习能力限制,很多学生在进行计算机学习时把握不住教学的重点,对教学内容一知半解,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学生无法吃透所有的教学内容,最终制约了学生的提高与发展。对此,笔者认为在职业高中的计算机教学中,教师教授给学生的内容应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为中心,增强教学内容的实用性。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充分的解读,掌握教材的本质,抓住教材中的重点内容,根据教学内容的重要性在有限的教学时间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施教,对重点关键的内容要仔细的讲,对次要的内容则旨在让学生了解略讲即可。再有,由于每堂课的教学内容是不同的,教学重点也有不同,鉴于此教师要督促学生积极地进行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工作,从而对教学重点要更加深刻的认识。具体操作如下,教师在教授新知识时,先对教材进行解读,找出其中的重点,然后制定出合理的教学计划,再根据教学计划进行施教,避免教学时间的浪费,有效的提高职高计算机教学的效率和质量。
每个学生有不同的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以及性格特点,所以教师进行分组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学生的特点,通过对学生各个方面的了解进行合理分组,这样才能保证分组平衡。教师可以通过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性格特点,并且结合学生以往的学习成绩,要成绩好的学生带动成绩稍微差点的学生共同学习,共同努力,学习好的学生不仅可以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成绩不理想的学生还可以学习到好学生的方法,因为在教师教学的过程中并不是很有针对性的,毕竟教师面对的是全教室的学生,不能因为个别同学学习进度而停下脚步,所以分组的好处在于学生与学生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对一些针对性的问题可以进行交流,学生也可以以小组的形式将不理解的知识点和问题提交给教师,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对小组问题进行讲解,提升教学质量。
1.2强调教师在分组协作式学习中的地位
分组协作式学习在高中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要求教师对计算机知识进行创新,改变以往的计算机教学大纲,在对分组协作式学习教学方法的了解基础上,做出合理的适合分组协作式学习教学方法的方案。例如,在对《信息技术》中计算机组成进行教学时,教师应该充分考虑到教学大纲的要求和该部分的教学目标,对分组协作式学习的学习任务进行科学的订立,全面把握任务的难易程度,并且将计算机外装硬件给学生看,每个小组之间进行传阅,让每个学生能够充分了解到计算机的组成,理解计算机中的CPU(中央处理器)、RAM(随机存储器)、ROM(只读存储器)的区别和含义以及作用。教师要把握好分组协作式学习的操作性,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和自主能动性;同时,教师要明确自己在分组协作式学习中的作用,不能认为学生既然能够在分组中学习,就可以放松自己的教学安排,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是引导者,组织者,需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管理[2]。
1.3加强教学内容的展开,设置相应的任务
计算机教学是一门实践性比较强的课程,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也很高,但是以往的教学,都是在理论上进行探讨,忽略了计算机的实践性,所以,教师一定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模式,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让学生更加能把握知识点,并运用到实际当中去。例如,在讲解“word”内容时,其主要教学目的是让学生了解word的操作技巧和排版规则,这些内容相对枯燥无味,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进而在学习过程中无法集中注意力,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学质量。所以,老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分组协作式学习,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实践活动,针对word的操作技巧和排版规则进行实践,要求每组学生根据相关内容进行海报设计,而且,小组进行设计的话,如果遇到操作问题,小组之间可以进行讨论,也可以请教老师,通过对问题的发现和解决,这样更能够把握“word”的操作技巧,最后教师再进行相应的点评和讲解,对每组学生做出的设计作出评价,并指出一些实践当中学生常见的问题,达到预期的效果。
计算机教学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软件、工具和操作系统的使用方法,除一些基础性知识外,许多教学内容都需要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使学生熟练运用计算机知识,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1.2教学手段较多
计算机和其他学科不同,它可采用的教学手段较多,如课堂演示、实际操作和网络教学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
1.3对学生的评价方式不同于其他学科
传统的对学生的考核方式是以考试成绩为主要标准,而计算机学科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丰富的计算机知识,并利用计算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考查学生能力的办法是让学生利用计算机完成具体的任务,完成任务的质量是衡量学生的标准,因此评价学生和衡量计算机教学效果的方式不是考试,而是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的策略
2.1运用网络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合理运用网络教学法,因为计算机和互联网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互联网技术是通过计算机来实现的,互联网发展的同时也促进了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和发展。运用网络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机知识,并且通过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在课余时间利用网络探索相关资料,这样就可以把所学的计算机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网络技术应用紧密地结合起来,做到学以致用,使教学目标更加明确,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计算机的兴趣,提高计算机教学效果。
2.2通过合作探究式学习提高教学质量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式学习,通过师生的相互交流和共同参与提高学习效率。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注重教学设计和教学安排的创造性和新颖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加强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和创新能力,转变传统的教学方法,让教师从教学的主导者转变为指导者,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2.3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的平台
一、当前高中计算机教学中面临的主要问题
1.传统观念难以改变
传统应试教育观念的重要表现就是高中教师的教学检验模式上和学生的学习观念上。在教学检验模式上,总体上仍沿袭着传统应试教育的考试检验模式,计算机考试大多数还是笔试检验,即使进行的上机操作考试,大多简单易操,没有经过精心的考试设计,这显然与知识和技能综合性的计算机学科特点远远不适应,教育观念上仍没有跳出传统应试教育的框架,教学质量不高。在学生学习观念上,对计算机学习同时也抱着一种应付了事的选修课程的学习态度,注重笔试成绩,缺乏对计算机技术的深刻理解和学习。这种情况下,高中计算机的教学目标从老师以至于学生均未得到较好的贯彻执行,没有达到新课标改革的教学目的和效果。
2.过于注重理论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的培养
与其他学科相比,计算机是一门较新的学科,有着与数学等基础学科的诸多不同之处,具有特别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通过不断实践来掌握。但在实际的高中计算机教学内容上,仍存在传播的知识过于抽象,过于注重理论的学习,教学内容的枯燥,缺乏实践的问题,学生动手能力不强,课堂氛围不活跃,无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3.受学校条件限制,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参差不齐
当前,计算机课程虽然成为我国教学中一门必修课,但是受到各地学校条件及各学生家庭条件的限制,有些学生接触计算机接触的比较早,有些比较晚,有些甚至之前都没有接触过,这就导致学生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参差不齐。
4.教学模式不够规范,创新不够
在高中计算机现有教学模式中,仍存在不够规范和创新不够的问题。在以往的教学中,计算机教学并不是高中教学的必修课,这种情况造成了计算机教学过程随意性比较大,形成了教师在计算机教学模式上研究和创新不够的教学传统,即使新课标实施后,这种教学情况仍没有较大改观。在实践教学中,对教学内容没有量化的标准,教学方法和课程安排随意化的情况较为普遍存在,教学模式上缺乏系统性安排。例如,教师在安排在计算机作业题时,更多学生是在玩游戏,或者利用多媒体进行画画,对作业处理中,大多敷衍了事。这种情况下,教学效果可想而知。
二、提高高中计算机教学有效性策略
1.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模式
应在转变传统教学观念的基础上,重点转变对计算机教学的效果检验模式。一是结合高中学生正处于思维活跃期的特点,通过课题式考试的方式,检验学生学习效果,将计算机考核放在对学生创新精神和研究能力培养上。例如,通过编写实用型或者趣味型程序的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对程序语言的实际把握能力。二是以人为本实施计算机学分制,结合教材,将考试内容分为计算机基础知识,文字处理系统和操作系统等若干模块,完全采取上机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
2.强化实践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针对计算机教学较强的实践性,高中计算机教学工作者们在教学中,结合课改中要求突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从提高上机操作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两方面入手开展教学。在上机操作能力方面,学生进行上机操作时,一是教师要通过巡回指导对学生提问及时进行辅导和答疑,耐心细致的正确指导,辅导学生学习,二是针对高中学生活跃好动的性格特征,特别是很多学生喜欢玩电脑游戏的情况,因势利导,比如布置学生自己编写游戏的课外作业,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思考。在计算机应用能力上,鼓励学生课外开展创新活动,进行探索性的自主学习。例如,教画图软件图形的扭曲和拉伸课程时,引导学生用画笔画出三角形和矩形等,并通过横向和纵向拉伸工具,引导学生探究三角形和矩形等几何图形面积变化情况,尝试和数学学科进行整合。
3.开展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法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需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让所有学生更好地发挥潜能。作为教师,应该相信每一位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都能实现预订的目标。为了让所有学生都能更好地发挥潜能,教师应结合他们的实际,设计合理的分层目标,既让优等生吃得饱,又得让差生吃得了。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与学习特性的不同可通过测试、考查及教师对学生的了解把学生分层,再依据各层学生的学习水平,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设置不同的练习,目的是让学得慢的学生来得及吃,学得快的学生吃得饱。学生的层数可根据学生具体人数与教师的管理能力来确定,通常分为好、中、差三层。随着教师对学生的了解及学生学习的快速分化,要及时地调整他们所在的层次以适应相对的变化。对于一些变化特别快的学生,可以对其进行调整,推动、鼓励学生由低层向高层递进。
4.创新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上,应重点从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和情景教学两方面入手。在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上,教师应努力搭建互相信任和尊重的新型师生关系,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在课上和课下,以朋友身份和学生探究学习,多进行情感交流,倾听学生所想所思,营造轻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在情景教学方面,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置身于发现问题,激发学生质疑生疑的学习动机。例如,在教学photoshop图像处理课程中,教学前,通过向学生展示一组经过合成的效果图片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好奇心的教学目
的。
三、结束语
计算机课程作为一门学科走入高中课堂已有十几年的时间,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种种不足,我们任重而道远,如何去克服这些困难,解决问题,更好地组织教学,成了计算机教师首要的任务。上文中,笔者虽然针对提高计算机教学有效性提出了一些方法与对策,但这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需要挖掘更多的方法来解决高中计算机课堂中遇到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教学质量,并且提高计算机教学的效果。
参考文献:
一、项目教学法的理论基础
项目教学法是在建构主义指导下,以实际工程项目为对象,先由教师对项目进行分解并作适当示范,然后让学生分组围绕各自的工程项目进行讨论、协作学习,最后以共同完成项目的情况来评价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的的一种新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针对中职生素质普遍不高的情况,通过示范项目让学生掌握最基础的知识并架构起学习新知识的支点,然后运用知识迁移、协作讨论来完成对知识的意义建构。
二、项目教学法的教学设计
与传统的教学法相比,项目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三个中心,即以教师为中心转变为以学生为中心,以课本为中心转变为以项目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转变为以实际经验为中心。所以,在教学设计时,需遵循以下原则:
1.创设可行的问题情境
教师设计问题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学生对问题解决活动学习知识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想象力以及自我反思与监控的能力,促使学生把学到的知识技能应用到学习和社会实践中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结合实际生活,用“问题”来引导学生自学。
2.项目设计的层次性
学生是知识建构过程的主体,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主动、有目的地获取学习,用不同的方法完成项目。因此,教师在进行项目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各类学生的知识、认知能力等,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来设计每一个模块,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来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使设计的项目有层次感。
3.项目的设计要让学生积极参与
精心组织教学内容,让学生共同参与,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更好地发现问题,使项目的设计更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最终通过使学生的共同参与顺利地解决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以此来提高学生上课时的注意力,从而提高学习的效率。
4.项目的设计要给学生的思考和尝试留有余地
鼓励和指导学生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和软件的学习、帮助功能,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在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启发学生亲自去尝试和探究去发现,鼓励他们举一反三、触类旁通。教学内容和项目实例的选择应该为培养学生的创新实践提供素材和依据。
三、项目教学法的实践
项目教学中,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精心设计相关工作项目,提出相应任务目标,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去发现问题,在教师指导、师生互动中解决问题。在做的实践中,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索学习,领悟相关专业理论知识,掌握相关专业技能,增强职业意识和兴趣,享受成功的喜悦。例如,在计算机基础Word教学中,教师以“小报制作——校园运动会”为项目课题,课前布置任务,要求学生以小组形式围绕主题制作小报,发动学生结合学校近期举行的相关活动写稿件、拍照片,同时运用网络、报纸、杂志查找相关素材,设计小报图样,总结制作小报应具备的要素。
上课时,学生带着小组成果来到机房,同组成员安排在一起,推选组长一名,协助教师帮助其他同学并起到带头激励作用。组长根据具体情况合理分配组员不同工作任务,组员合作完成项目任务。在小组中选一位同学担任版面设计师,将草图上的版面在Word中画出来,再将其他同学输入电脑中的文章和图片插入其中。完成了自己工作任务的同学也到版面设计师周围指手画脚、出谋划策,“你用红色看看,红色好看”“这一行字要变大、加粗,这样醒目”……各抒己见的声音不绝于耳。当组内成员遇到技术或资源使用等问题时,可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向老师、同学求助。教师在巡视辅导过程中,密切注意各组对知识点在理解和运用上存在的共性问题,及时在学生自学探究的过程中穿插讲解。如“文字竖排、插入背景”“如何在正文随意定位插入图片”“怎样改变文本框的形状”等。对于格式设置(文字、图片)、表格制作、版式设置(页面、分栏、文本框)等重点和难点,教师根据全班同学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进度,及时讲解、演示、点拨,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注意力集中、积极性高、求知欲强,有时若有所思,有时表现出恍然大悟的表情。
教学中,要注意控制教学节奏,围绕任务目标,努力做到寓学于乐,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他们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学生实际操作中给予恰当指导,通过一些实例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当有实际困难时,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引导他们一步步自行解决问题。例如,我提到在重大事件来临前常有倒计时的说法,于是有位同学制作小报时就别出心裁,在报头旁边设计了一个倒计时,再配上动画使小报显出其独特的艺术性。再比如,学生查到参赛选手资料,就设计了专题特写:运动员风采,她设计的版面被大家公认最大方、最有新意。看到别人的作品,能极大刺激学生的创作灵感和欲望,许多学生都积极动手在画图等软件里制作和处理有自己个性的作品。有些原来畏难厌学、迷恋网络的男生,由于他们聪明好动,反应较快、接受能力较强,在项目工作中脱颖而出,发挥了自己的特长潜能,享受了成功的快乐,找回了自信也增强了学习兴趣,有的还成为上机实践课的骨干。
由于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学生间互相支持、互相帮助,营造了创新思维的形成条件,培养了协作精神。在规定时间内各小组都出色完成了任务,由于打字速度不同,有先后而已。作品风格各异远超过我的预想,小报布局、审美、制作无不体现了各组成员的智慧和汗水。
项目完成后,由每组推荐自己优秀作品供全班同学评析,对工作结果进行自我评估,再请教师和其他同学指出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修改意见,最后选出优秀作品给予奖励。这种小组合作学习形成了组内合作、组间竞争的良性机制,将传统教学中师生间的单向交流或双向交流改变为师生、生生间的多向交流,不仅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自我评价,促进了学生间良好人际合作关系,而且也促进了学生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
四、需要注意和解决的问题
1.项目教学法的初衷是让学生独立完成项目
这一过程中发现知识,解决问题,提高技能;实践经验也应该是学生自己摸索总结出来的,也不是教师灌输的,因此,项目教学法的讲解应该包括对重点教学内容的讲解,其过程应该精练,最好是通过简单的例子用实际操作的方法来进行,这样学生才更容易理解、接受,为学生独立完成项目打下良好的基础。
2.项目活动中教师的指导要恰到好处
学生在完成项目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教师应及时给予指导。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指导的深度要有所不同。项目教学法的根本宗旨是让学生自己发现知识、提高技能,因此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指导的尺度。非正面、非全面的提示性指导不但使学生记忆深刻,还能锻炼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其创新能力。
3.项目总结必不可少
(一) 讲得多,练的少
现在书中有多是要在计算机上操作,但是在一些农村学校设备较缺,较少有机会在机上操作,就是数学科用计算机器,学生懒提买,学校也没有配备。所以我在课上只能是是针对几个学生光讲,如讲 sin37°时,说先按sin,再按37,最后按等号就是行了;讲 sinx=0.6求当中的 x 时,要先按sin -1 ,再按0.6,最后按0.6就行了。就是这么简单,可是讲了很多次有的一点也不知道,因为他们没有计算器,也没有操作过,当然印象就不深了。
(二) 太重视计算机编程思维的渗透
在新课程中模块5,学到数列这一块时,有一个例题讲到用到计算机程序语言来描述数列这一块的,虽然比较简单,但对我们这样的学生而言显然是太难了,里面用到一些英语像if、while.wend等什么意思我要解释个半天,像是我在上英语课一样,然后里面的逻辑也要解释个半天。
我就是想不通像这些内容,本来是我在大学里学的内容现在怎么放到中学了,可以他们现在走也不好,就想教他们飞了,可能吗?
虽然我们希望把数学思维早点渗到计算机程序中,这是要求是好的,但有点操之过及,而且书上又是要求说这些程序不用在计算机上操作,我就想不明白,既然不用操作,那学它们又是做什么呢,这样不是让教师教得糊涂,学生学的糊涂吗 ?
(三) 不重视书中“信息技术应用”这一块的教学
“信息技术应用”是书中每一章节的课后阅读内容,教学上本来就不用讲的。现在我发现有一个问题,教师不教,学生也不看了,这一些内容相当于摆设,这是让编者伤心的事。 里面的内容编得确实是很好,写到各个方面,有用计算机绘制函数图象的,有用excell解决线性规划问题的,也有用几何画板画图形的。这些内容让人看到计算机确实能解决数学中的很多问题,学好计算机太重要,这一样一想似乎学好数学就不太重要了,所以很多学生想学计算机而不想学数学了,这一点在近几年表现的很突出,应引起有关部门的注意。
(四)忽视了数学计算“口算方面”的教学
在新课程中更加强调运用计算器或计算机程序来解决问题,能教学生用这些方法解决问题当然是好的,当时现在我认为是过了点,以至于现在的学生动不动就用计算机器,口算方面的能力完全丧失,如算2*34*34 等问题他们也要拿出计算器来算半天,且当教师在上课用口算的方法算一些很简单的数据时,他们有可能听糊涂了,因为他们不会口算,从小时起就没有培养好,因为现在初中也在搞什么新课程,都太重视计算器或计算机了,这一点对我们的将来是很不利的。如在科研时,没有计算机的情况下,你的数据怎么处理等问题就不好解决了。听说在美国,有一些专家的数学口算能力很好,在战斗中,能用数学方法口算出作战的可行性方案的最佳模式。
(五)教学中缺少直接用计算机演示数学问题
这一点在重点中学可能不存在,但在我们农村学校中,因为设备跟不上,并不是每个教室中都存在多媒体教学设备的,所以教师只能在某几节课在多媒体里教室里上,大多数情况下是在一般教室中上的。这样的话,像有些问题只能用通常的方法讲,但这些内容在计算机上说的话就更加生动,如三角函数图象的平移问题,用课件的话就要生动的多了。还有一些数据用excell处理的话,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的兴趣。
课堂上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说”
吴宏图
(辽宁省朝阳市喀左县公营子九年一贯制学校小学部 122000)
现行教学大纲对一年级学生的语言发展能力提出了新要求:“口语交际的教学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培养创新精神。”
一、亲近学生,让学生敢说
孩子是天真无邪的,他们通常想到什么就说什么。但是,由于一年级学生初入学,对学校环境及老师有陌生感和不信任感,这大大压抑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有话不敢说。因此,学生一到我班,我就迅速想办法,稳定学生情绪,与学生交朋友,然后再引导、鼓励他们把经历过的喜、恼、哀、乐用语言表达出来,与他们共同分享,这样,我很快就成了学生的知心朋友,他们就敢于和我说话了。在课堂教学中,我对敢于“说话”,发表自己见解的学生多表扬、多鼓励,提高他们“说话”的信心,培养了他们的创新思维。逐渐地,全班学生不管在课余或是课堂上都能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例教学在教学《做什么事最快乐》这课时,我先出示了课题,让学生自读课题后设疑:从课题上,你想到些什么?鼓励学生发表意见。学生一下子说开了,有的说:“我想有好东西吃一定快乐。”有的说:“当然是上学最快乐了。”还有的非常着急地说:“老师,我知道小青蛙为什么不知道该做什么?因为他太小,不懂自己可以做什么事情,所以他才会去问那么多的人。妈妈告诉他要做对别人有用的事自己才会快乐。老师,您说,我们好好学习是对别人有用的事吗?”孩子们一句句可爱的话,都反映了他们内心真实的想法。我让他们多次自读课文,再让学生讨论课文中妈妈的话,同时加以引导,让全班学生从中明白做什么样的事情才是最快乐的。这样的师生、同学的互动教学,比满堂老师唱“独角戏”好多了。学生的“说话”胆量大了,“说话”能力也得到了有效提高,学生对知识也掌握得比较牢固,并且大大的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展了他们的智力。平时,我注意让学生积累语言,培养他们说话的习惯。我要求同学们每天把见到或有趣的事用一句简单的话记下来,然后让他们自己说出来,说得好的及时表扬。这大大地提高了同学们说话积极性,为他们将来的写作打下基础。有的学生写道:“放学后,我和爸爸一起到运动场上打羽毛球。”有的学生写道:“我在放学的路上见到了一只可爱的小狗,以为它没有主人,想带回去养它,可是当我去抱它时,它却跑向了它的主人。”
二、 采取多种形式,让学生乐说
(一)创设情景
让学生乐于说情景教学,会让学生兴趣盎然,而以景助说,则令同学们乐此不疲。因此在语文教学上,我尽量多想办法,创设情景,让学生乐于“说”。例如,教学《司马光》时,让学生把课文中故事表演出来,学生很快地进行角色分配,可是由于课文中描写司马光的语言,神态等近乎没有,这样就给学生的表演带来了困难。于是我让学生想一想司马光在救人前后会想些什么?做些什么呢?脸上的表情又会是怎样?学生的思维顿时被激活了,再全班交流说一说,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说话能力。在表演的时候,学生能在表演创设的环境下,按内容的发展扮演角色,自然地锻炼说话的能力。在表演的同时,学生也把课文弄懂了。
(二)利用课外活动,激发学生说话欲望
“兴趣是创造的火花。”如何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增强说话兴趣?在这个重要的环节中,我运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如:带同学们到郊外春游时,我要求孩子们与小树、小草对话,然后告诉老师,你与小草说了些什么?小草对你说了什么?有的孩子说:“小草说,小朋友,我很口渴呀!”有的说:“小朋友,你别老踩着我,弄得我可疼呢!”这样,发展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和思维力。在他们边说边笑的脸上,我看到跳动的童真。每逢节假日,我都要求学生把在假日中的某一件事记好,待到上学时说给同学们听。由于养成了习惯,孩子们都会特别留意身边发生的事情。
三、 提供素材,让学生有话可说
(一)充分利用教材提供的说话内容,引导学生去说
有话可说即让学生有说话的内容。本册教材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说话内容,每次的口语训练,是同学们最积极的时刻。如在介绍“我的家”的口语训练课上,我先让同学们把与家庭成员的合照带回校,然后让同桌互说,再让同桌互相说出你所听到的介绍,这样,孩子的听说都得到了训练。另外,在说话练习中,我会与孩子们一起来做一做,说一说,使其所说的内容更接近生活,更完整贴切。在与孩子们玩的过程中,有计划地引导他们说说自己的心情、同学的动作、自己的盼望等,为下一节说话训练提供了词汇和内容。
(二)引导学生观察,发掘说的内容
我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以解决无话可说的问题。我向学生提出这样的观察要求:早晨从进校门到教室,在这短短的一段路上,你见到了什么?本来,学生每天都要走这段路,并没觉得有什么可看的。但在我提出要求后,他们开始注意了,大门的校徽、标语、宣传栏刚劲有力的大字、栩栩如生的图画,喷水池中的小鱼……进了教学楼,楼道里打扫卫生的同学,带着各种神态、动作、表情匆匆走进教室的同学……学生观察后,让他们在“每天一句话”练习时说出来,学生在实践中就体会到:这短短的一段路,就有这么多的事物可以观察,而且都可以选来作为说话的内容。周围的事物这么多,可说的内容太多了。学生初步体会到观察和说话的关系以后,对观察就有了一定的兴趣,我就注意开阔学生的思路,引导学生把眼界放宽,并有的放矢地指导观察顺序。
计算机信息技术教育和教学已逐步进入课堂,由于我国相关的教育政策没有把计算机划分在“九年义务教育”的体系之中,不是一门独立的基础性学科门类,学校的管理阶层不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对计算机课教育和教学的认识程度和内容不高,使之重视学习的程度不够;计算机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课时都难以得到保证。也有一部分学校把计算机课作为一种可有可无的“副课”,所以随时都受到“主课“(语文、数学、英语)的排挤和替换。
(二)、教学内容陈旧,教材知识点编排不合理
教材陈旧老化,同飞速发展的时代不适应。计算机教育和教学的内容是丰富繁多的,计算机入门教材的内容选择对学生非常重要,如果教材内容合理的进行结构安排,对于入门者来说接受起来比较容易,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学习,为以后的学习打下牢固的基础。对于教材的编著,作者要充分考虑到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知识的不断更新。
(三)计算机软硬设备不完善和师资力量不足
现在,许多中学的计算机教师是由其他专业的短期培训转行过来的,不是我们所说的科班出身,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迅速和社会飞速的发展,因为条件的限制进修学习的机会少,有一部分教师所掌握的计算机知识与飞速发展的信息化社会脱轨;其中还有一部分计算机教师的是一些高校的专业毕业生,这一类的老师计算机基础知识较扎实,教学的年龄比较短,教学经验不足;还有一部分是在其它地方老师调剂来的,因为社会地位、待遇和职称以及经济利益的诱惑,部分专业教师流失比较严重,因此,中学计算机教育和教学的师资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存在问题。计算机信息技术课最好的环境是拥有先进的机房,最好能做到每个人一台,同时要有网络,随时可以上网查询最新的资讯。由于良好的环境建设投资较大,大部分学校是负担不起,没有足够的物力和财力。
(四)学生计算机水平层次不齐
目前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对计算机知识的掌握程度不一样,存在着城乡和经济的差别,学生对计算机知识掌握也有差别。要根据各个地区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因材施教,对有一定基础的学生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对一无所知的学生要耐心引导,消除对计算机的神秘感,计算机就是一种工具,与电视有一定差异的电子设备,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的创造性。
二、探索有效的策略,提高计算机教育的教学质量和改变现状
在中学计算机教学课上,老师应该帮助学生养成习惯与意识对计算机的学习,在中学计算机教育和教学过程中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对计算机学习的兴趣和素养。
(一)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提高
教师的素质是计算机素质教育的决定的因素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对于计算机的教育和学习来说对教师素质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计算机老师要随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同时要求老师对专业技术精通同时还要综合素质要全面,积极参加教育和培训,提高自身素质和及时总结教学中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通过现代化教学的方法和手段去实施素质教育活动,同时学校因该积极鼓励专业老师去写具有指导意义的教学论文,把计算机教学纳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上,而不只是一句空话。
(二)对课程结构进行改革
现在,我国中学计算机教材与社会实践脱轨,教材中有过多的计算机专业术语,学生晦涩难懂,教学内容不够形象,不利于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由于中学生学习任务很重,安排太多的计算机课实际情况不允许,所以在教材编排上应注意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课程内容衔接性要强,做到趣味教学和科学教学统一实施。
(三)计算机教育设备及时的更新
计算机软硬件设备要及时更新是教学活动更好的实施。只有让学生掌握最有用的计算机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这样提高高中计算机教育和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四)、制定科学合理的计算机教学模式
计算机教育和教学要结合自身的学科特点,建立多种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能力。面对变换多姿的计算机技术及内容和掌握程度不同的学生,单一不变的教学模已不再能完全解决我们在计算机教育和教学中所面临的问题,我们必须探索出新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思路,提高我们的教学质量和内容。(1)建立以学生为主的学习模式。(2)建立以网络为教学系统的教学模式。(3)建立个别化学生教学模式。(4)建立分组式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探索出不同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计算机的综合能力,同时做到素质教育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