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事业发展汇总十篇

时间:2022-10-15 23:05: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化事业发展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化事业发展

篇(1)

(一)科技创新和进步促进文化艺术品内在品格的提升

高品味和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赢得市场,如何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提升文化产品的文化品格是摆在文化领域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科技创新和进步使得文化产品的文化品格有了进一步提升的空间和可能。例如,现代大型魔幻舞台剧《黄粱梦》以武安地方艺术形式为基础,综合运用了魔术、杂技、摇滚、街舞等现代元素,获得了良好的反响。正是其充分运用了科技创新成果,如多个表演区的舞台升降旋转设计,立体实景、网眼纱,激光动态成影技术,为传统文化样式注入了现代血液和活力,正是科技创新成果的运用的结果。

(二)科技创新和进步促进文化艺术产品形式的多样化

由于科学技术的创新和进步在文化事业领域的运用,传统单一的文化产品的样式逐渐演变为多元素的综合性艺术,这不仅拓展了文化产品的样式,同时也开拓了市场。以舞台的综合实践形式为代表的戏剧就突出表现对多种曲艺文化艺术形式的包容、吸收、整合、运用。

(三)科技创新和进步拓宽了文化艺术品推介途径

科技影响传播,传播决定影响,当今信息社会,谁的传播能力强大,谁就能广为流传。文化的影响取决于内容是否具有独特魅力,同时也受传播手段的影响。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在现代的商业竞争和宣传环境下,如何更有效地使用推介途径几乎决定了产品的成败。科技创新成果对于提高文化生产传播效率和效能具有决定性意义,对正在努力适应现代商业社会的文化事业来说就更是如此。河北文化领域的剧团、单位,如果不能有效地推出“产品”,就难以获得充分的发展。现代互联网和数字技术的广泛运用为文化事业的推介和传播提供了有效的途径和平台。

1.互联网平台的运用

互联网提供了快捷的通信与信息检索手段,也提供了巨大的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能否尽快且有效推介和宣传自身就在于是否有效运用这一相互交流、参与的平台。河北省文化厅市场处、宣传处等部门利用网络向国内外的政府机构、组织团体、个人作出了卓有成效的推广和宣传。

2.数字电视、广播等影音媒介

科技的创新使无线传输、移动存储成为可能,再加上高清液晶显示,使数字移动电视、车载电子系统、广场电子传播系统等可以出现在任何需要的角落,有效且合理利用这些高科技媒介成为文化产品自我宣传的有效手段。

3.报纸、书籍、横幅、传单等纸质文字媒介

传统的宣传推介工具也在科技创新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科技创新成果拓宽了传播的途径,文化产品作为商品的属性要更好地彰显,用于宣传和推广的方式和途径就要按照商品的流通规律来进行。

(四)科技创新和进步增强了文化艺术品传播效能

文化产品的宣传不仅途径要宽广,更重要的是效果要好。要站在科技发展的最前沿,充分运用先进技术手段改造传播模式,推进和丰富文化的生产方式与表现形式,增强文化产品的表现力、吸引力和影响力,努力构建新的传播方式、公共文化服务平台和健康精神文化生活空间。

要增强文化艺术品传播效能就必须找到最有效的传播媒介,因为不是任何媒介都适用于每一种文化产品的,受众(消费者)的群体不同、层阶不同、喜好不同,决定了没有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只有找到最适合的推介和传播媒介,才能收到成效,甚至事半功倍,综合多种推介途径往往会收到较好的宣传效应。

(五)科技创新和进步刺激了受众的消费欲望

消费欲望是建立在对消费品的质量和传播效应上的,对文化产品产生消费欲望的过程是不断有“信号”刺激的过程。

1.消费欲望产生的必要条件

消费欲望的产生建立在文化产品这一特定消费品的“质量”上。文化产品质量是核心,前文也论述了科技创新成果为文化产品的品格的提升和样式的多元化发展提供了空间,就是为文化产品的质量添加筹码。

2.消费欲望产生的充分条件

好酒也怕巷子深,仅仅靠文化产品的质量是无法彻底保障其有足够的市场效益,尤其在现代的商业社会“眼球经济”的背景下就更是如此。没有足够的宣传和推介,没有引导消费欲望的渠道,就没有消费欲望的产生。

所以说,科技创新和进步在文化艺术品的生产和传播中的广泛运用的目的就是使文化作为商品的本质得到实现,文化艺术品的内在品格、多样形式,以及多元而有效的传播途径共同激发了对文化艺术品的消费欲望。

科技创新和进步对文化事业的意义重大,上述五个要点贯穿了文化产品的生产、流通、消费的三个方面,科技创新和进步作用在其任何一个环节当中。文化产品的目的就是获得消费的认可,消费欲望的产生正是建立在文化产品的内在品格、多样形式和推介宣传的多渠道和高效能上,而这“合力”的基础正是科技创新和进步。

二、河北省文化事业应用科技进步和创新成果的现状和问题

(一)河北省文化事业应用科技创新成果的现状

1.舞台文艺演出行业

河北省在舞台文艺演出行业的资源方面具有独特优势和丰厚的文化积累,仅戏剧剧种就达21个,其中河北梆子、评剧等在全国广有影响。舞台文艺是一个立体的效果,是舞台演员在声、光、影、电下的综合展现,这就和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密不可分。河北省各文艺单位为打造高质量的舞台表演效果,大力推进自身对科技创新成果的引进、吸收、应用。

河北省话剧院积极引进高端设备,提升自身对科技创新成果运用。例如,由Z80单板机、CRT显示器等组成的WDW-1型舞台控制系统、360度旋转摇头式电脑灯(由灯体转动带动光束运动,可形成三基色组合变化、光线明暗变化、图案组合变化、图案旋转变化、棱镜效果变化、柔光效果变化、镜头光圈收缩变化、镜头调焦变化、镜头变焦变化、光束频闪变化)、MD、音箱、无线话筒等,上述科技设备的运用能够产生出丰富的艺术效果。

河北梆子剧院也有大量的科技成果的应用,如电脑灯控制台、常规灯调光台、摇头电脑灯、染色灯、灯光换色器、字幕机等设备。尽管如此,剧院在运用科技创新成果方面仍与国内同级院团有差距,例如音响没有数字化设备,全是模拟设备。而且已有设备只能保证一个团的正常演出,且舞台呈现达不到理想效果,搞大型演艺活动时常租赁设备,科技创新成果投入有限,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剧团的发展。

同样,河北省歌舞剧院尽管在道具、布景上借助计算机软件的科技成果(PhotoShop或AutoCAD)来完成设计工作,然而音响设备同样也只是模拟设备,没有数字化音响设备。其他科技创新设备有电脑摇头灯、电脑扫描灯、电脑摇头灯、筒灯换色器、电脑灯控制台、烟雾机、电动葫芦、LED高清大屏幕等。虽初步实现了升降台、推拉台、吊挂系统等较好的舞台效果,但已有的设备依然很难达到国内高端水平。另外,限制剧院发展的瓶颈还在于高科技成果应用人才的缺乏,受待遇、学历、人事制度等方面的限制,掌握高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人才的缺乏,熟练操作的灯光人员8人(占剧院人数的2%),会使用数字化设备的人员只有4人(占剧院人数的1%),剧团表演效果难以达到理想的程度。所以,调查情况表明,仅仅是科技创新成果的引进还不能完全保证剧团的顺利发展,人才的引进同样必不可少。

2.图书报刊行业

以纸质媒介为特征的图书报刊行业和科技创新成果有着天然的联系,数字编排、数字传输、数字存储、数字印刷等正是科技进步的创新成果带来的巨大便利。以河北画报社为例,其积极推进的“画报数字化”,因不拘泥于传统的纸质媒介形式而引人瞩目,这一举措是积极应对现代电子科技创新的步伐作出的战略性调整,使画报这一传统的纸质媒介形式展现出多样态的产品形式。画报出版广泛运用数字电子技术,包括原创作品的数字化、编辑加工的数字化、排版设计的数字化、印刷复制的数字化、发行销售的数字化和阅读消费的数字化(数字版网上阅读)。其着力营建的河北省最大的图片资料库――“河北省图片资料馆”拥有先进的数字存储设备,其中的2.4TB的磁盘阵列,相当于2457G,如此巨大的存储功能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当然,科技创新成果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不得不考虑到资金是科技成果引进的基础和保障,硬件设备的升级换代是其实现条件,资金不足成为发展的最大制约性因素。

3.文物相关行业

河北省是文物大省,拥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68处,其数量处于全国前列。现代科技创新成果同样对提高文物相关部门的探测、发掘、整理、保护等环节意义深远。河北在田野考古记录手段上开始跨入数字化的门槛,初步开发了田野考古资料计算机管理系统或数据库,并运用各类数据采集仪记录和保存考古数据,使用电子全站仪测绘和记录考古遗存,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利用航拍、遥感等先进科技手段保存和采集出土文物及遗迹信息,并在具体操作手段和实用方法中大量运用科技创新成果带来的便捷。河北文物部门在很多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其他省份已建立了基于GIS和三维仿真的数字考古系统,以综合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3S”虚拟现实技术,此技术可以在立体地复原出文物古迹在各种特定的环境下文物的保存形式,通过数字仿真和虚拟复原可以重建古遗址及环境的动态变化过程。文物勘察、发掘、保护、研究的成效,是建立在以高端科技设备的强大优势的基础上,因此,科技设备的完备才能发挥更突出的效用。

4.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关系到文化事业的发展,是文化生产和扩大影响力的主要阵地。我省拥有很多科技含量高的演出场所和文化设施,如人民会堂、河北会堂、河北省艺术中心、河北美术馆、河北大戏院、河北省博物馆、河北省图书馆等等。随着河北省致力于建设“文化大省”目标的推进,会有越来越多的高科技多功能的文化基础设施的建造、升级和完善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消费的需求,从而为我省文化事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河北省文化事业应用科技创新成果面临的问题

1.科技创新成果的引进机制有待健全

科技创新成果的引进需成立专门的职能部门,针对当前先进的科技成果进行综合考察,对相关运用领域进行推介,审核科技创新成果的运用情况,为进一步引进作出评判,切实起到科技创新成果和文化事业运用的中介作用。

(1)综合性考察

(2)专业性测评

(3)针对性引介

(4)全面性审核

2.科技创新成果引进的财政扶持机制有待完善

3.引进运用科技创新成果的人才政策有待调整

4.对已有科技创新成果消化吸收和应用观念有待深入

5.鼓励并加强自身对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

6.对综合运用多种科技创新手段的意识有待强化

三、科技进步对提高我省文化传播、网络文化引导能力的思路

(一)各文化事业单位在充分认识科技进步对我省文化发展的重大意义基础上,努力实践“两手抓”,既要抓好先进技术的引进与应用,又要抓好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1.各个单位在运用科学技术中对自身的硬件升级

各单位在运用科技进步提高自身能力过程中,结合各自实际,对有利于本部门行业的高科技产品和技术手段分门别类,积极加以引进,再通过与自身特点相结合,充分运用先进技术对传统工艺的改造升级,达到完善提高的目的。

2.各个单位在运用科学技术中对自身的软件升级

优秀的人才资源是科技进步的第一资源。人才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文化科技进步和创新的关键是人才。坚定不移地落实党和国家制定的“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形成广纳群贤、人尽其才、能上能下、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努力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把优秀人才集聚到国家科技事业中来,开创人才辈出的生动局面”。

我们可以利用这一契机,对各单位内部从事文化业务及技术专业人员进行一次技能提升,提高广大文化工作者的技术能力和对高新技术的认识,使其从工作理念到工作方法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只有通过软硬件的共同提高,才能推动文化发展。

3.各个单位在运用科学技术中要开拓视野

在实践文化科学技术进步中,各文化事业单位还应立足自身,开拓视界,主动关注其他高科技领域最新动向,积极开展科技交流合作,从多学科的知识融合,到新技术的综合运用,吸收一切可以提高自身能力水平的元素。例如,在文物保护事业方面,文物科技水平进步十分显著,应用最新的科技成果已经成为文物保护事业的重要手段。因此,通过开展各类科技成果交流会,展览会等多种形式,创新科技载体,加大应用力度,才能使科技进步更好地为文化事业服务。

(二)拓宽宣传渠道,加大传播宣传力度

在文化宣传方面,我们既要关注传统媒体,又要发挥新兴媒体的优势,拓宽渠道,多种方式建立文化传播平台。在各种媒体中,网络媒介具有多项其它媒介所不具备的优势,多维宣传、受众群体观念新、建设成本低、速度快、更改灵活、制作周期短、交互性强、传播范围广、可重复和可检索等,可称之为是时效性最强的宣传手段,这些特性使之与文化传播有极强的互补性,我们可以从多方面加以利用。

1.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交流平台

在应用先进技术方面,通过建立各类文化网站,介绍各类文化资源,及时文化动态,实时转播文化方面重大事件,相关视频,同时,对现有文化资料进行网上链接,公布部门工作人员联系方式,开通博客空间,多途径拓宽联系方式,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文化交流平台。

2.宣传河北文化形象的新载体

利用网络媒体宣传河北文化,拓展河北文物博物、文化产品等信息渠道,开展网络介绍、咨询、引导、销售为一体的服务模式,形成宣传河北文化形象的新载体。

3.互通有无,形成强大的宣传渠道

各文化事业部门均可在内部网络媒介上部门信息,介绍经验,使各部门间互通有无,拓展联系方式,形成信息丰富、功能强大的宣传渠道。

(三)通过成立文化部门科技进步相关体制机制,进一步加强对全省文化部门科技进步工作的领导。要以服务国家目标、调动广大科技人员积极性和创造性为出发点,以促进全社会科技资源高效配置和综合集成为重点,以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以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为重要目标,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和各项配套改革,形成有利于促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有利于推动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既体现中国特色又符合科技发展规律的充满活力的体制机制。

1.成立这一机构以便更好地联系各个所涉单位,结合我省实际,关注最新的科技动态。

2.研究新科技在各个文化领域的应用。

3.引导院团馆在实际应用中对新技术的推广开展。

4.以该机构名义组织全省文化科技进步活动,在我省文化部门中开展技术创新活动,开展各类推广介绍,积极参加各类交流展览活动,将我省文化资源推向市场。

四、科技进步对提高我省文化传播、网络文化引导能力的政策措施

(一)成立文化科技管理部门

成立文化科技管理办公室,与厅文化产业处、艺术处、计划财务处等部门协调工作,对接下属各院团、局,负责以下各项具体政策与措施的实施。

(二)建立和完善文化科技表彰奖励政策

1.完善文化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

参照文化部于1995年颁布实施的文化部《文化科技项目管理办法》,结合我省实际,将河北省文化厅于2004年颁布的《河北省文化科技进步奖奖励办法》进一步完善。

具体体现在现有奖励办法基础上,增加一些凸显文化科技奖励对象的科技性、实用性、时代性等特征的内容,使该奖励办法能够有效刺激广大文化系统上的科技人才与单位的创新积极性,更好地为我省文化事业服务。

敦促相关部门对修改后的奖励办法进行落实、监督。

2.重视文化艺术作品奖项中的科技含量

在选送和评比国家级、省级等各类文化艺术奖项过程中,在高度注重作品的思想性、艺术性的基础上,也对作品的科技创新含量予以关注。对于充分应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有效提高了的思想性艺术性的作品予以适度嘉奖。

(三)加强文化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1.制定出台专业技术人员定期学习培训政策

聘请业内专家,对各单位科技骨干人员定期进行专业技术培训,提升我省文化科技人才队伍整体素质与水平。

2.整合文化科技人力资源

针对我省文化科技应用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设立交叉学科课题,协调各单位文化科技人员或跨单位、或跨领域进行合作、协作研究,有效整合省内文化科技人力资源。

(四)增加文化科技资金投入

通过申请、调研、审批等程序严格把关,逐步增加文化事业资金投入中文化科技投入的比重,为文化事业的飞跃性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1.保障日常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

认真审查记录各单位器材设备更新申请,保障日常使用技术设备的维持维护与更新换代,以促进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2.注重先端科学技术的采用

更加注重国内外先端科学技术的采用,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审批程序,加快审批速度,使其能够抢先为我省文化事业建设服务。

3.设立河北省文化科技研究专项基金

设立河北省文化科技研究专项基金,资助单位、个人、跨单位协作团体等能够安心研究,早出成果。

(五)拓展文化科技运用空间

篇(2)

(一)农民文化生活日益丰富。近年来,随着国家粮食保护价的上调,惠农政策的出台,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我县农村经济社会实现了较快发展,农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文化生活也得到了一定改善,物质文化生活日益丰富。目前,我县农村文化活动形式主要以广播电视为主,以报刊杂志、网络传播、群众文化、广场文化为补充,呈现出现代化、多样化的趋势。

(二)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得到改善。随着农村文化建设纳入“xxx”规划,国家加大了公共事业的投入,特别是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我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也在不断改善。几年来,累计投入资金500余万元,新建乡镇综合文化站1个,面积427平方米;村级文化活动室45个、文化公园8个、文化广场8个、“农家书屋”45个。资源共享工程得到延伸,农民党员教育和农村中小学远程教育资源相得益彰,实现共享。

(三)农村群众文化活动蓬勃开展。送戏下乡、送书下乡、送电影下乡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下乡活动广泛开展,热潮不断,农村露天文艺演出,观看群众常常达到上千人。一年一度的**“登山节”和元宵节焰火晚会已经成为我县群众文化活动的特色品牌。以“金色田野”为主题的系列文化活动、乡镇大型文艺汇演活动,各类棋类比赛、球类比赛、秧歌比赛、书画展等赛事活动极大丰富和活跃了农民业余文化生活。剪纸、根雕、手工编织、二人转、彩绘等民俗特色文化得到保护和发展,积淀了县域农村文化底蕴。

(四)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不断提高。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职业教育的深入发展,农民特别是农村青年劳动力的文化程度不断提高,18周岁—35周岁的农村青年初中文化程度者约占85%,高中以上文化程度者约占5%。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一部分农村劳动力从土地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外出务工,吸取了城市的先进文化,文明程度不断提高。

(五)农民文化生活消费逐年增长。随着农村各项改革的深入和惠农政策的出台,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壮大,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生活消费水平和消费质量不断提高,我县农民用于文教娱乐用品及服务方面的支出以年均25%的速度增长,精神文化生活质量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足

(一)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总体上依然薄弱。资金困难是制约我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的瓶颈,农村文化建设的速度与人民群众的需求仍有很大差距。虽然近年来我县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但还仅限于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其他村屯大多由于无力投入而导致建设步伐缓慢,多数文化设施不能正常使用。全县82个行政村仅有十几个村文化活动室和图书室配套设施齐全,藏书量仅为25000册,远远不能满足农民文化生活和科教兴农的需求。

(二)农村文化活动开展的不平衡。目前的各类文化活动大部分仅限于城镇,边远地区的农民群众不能充分享受到文化服务,出现了“重城镇阵地、轻边远地区,重大型庆典、轻日常活动,重精美培养、轻大众普及”的现象。

(三)农村文化活动缺乏地域特色。没有树立起自己的地域文化形象,群众文化活动形式与服务方式沿袭传统模式多,方式过于简单,内容缺乏创新,群众文艺创作力量比较薄弱,群众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形式没有被充分挖掘和利用,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农村文化的辐射力和影响力。

(四)农村文化管理服务职能偏弱。XX年,全省乡镇机构改革撤消了文体广播中心,由原来的县直部门垂直管理变为由乡镇政府行使有关职能,客观上乡村文化管理职能被弱化。同时,作为农村文化管理服务职能部门的乡镇文化站,普遍存在专业人才缺乏、人员素质偏低的问题,并且文化干部身兼数职,行政事物繁忙,没有精力和时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个别乡镇文化站甚至成了无人员、无阵地、无经费、无活动的“四无”文化站。

三、对策建议

篇(3)

办好*民俗文化节、第十三届*国际艺术博览会、*上海互办演出月系列活动。策划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系列文艺展演;继续举办“关爱下一代”―*市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免费演出、大学生戏剧节等文化活动。争取在文学创作、话剧、粤剧、芭蕾、广东音乐、木偶、杂技等各艺术门类推出精品。推动各艺术单位创作一批反映我市改革开放成果的现实题材的文艺作品。

(二)以农村、社区文化建设为重点,提高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权益

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文艺下乡、展览下乡和图书下乡;实施“2131工程”,在各镇(街)全面铺开公益性数字电影放映;以全省文化馆(站)的评估定级为契机,推进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构建布局合理、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的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巩固广播电视“村村通”成果,完善广播电视公共服体系。

(三)保护文化遗产,整合历史文化资源,进一步彰显历史文化名城风采

深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强文化遗产保护的通知》,建立科学规范的文化遗产保护管理体系,形成预防与监督并重的科学工作机制。推进文化遗产普查和申报工作。继续做好南越国遗迹和遗产、海上丝绸之路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完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建立*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库和数据库。加强博物馆建设,提升展示服务水平,推出一批重点展览。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加强馆藏文物保护。进一步推进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示范单位建设。

(四)推进文化设施建设工程,按时优质完成各项目,夯实现代化大都市的文化硬件基础

创新文化设施建设机制,充分发挥市文化设施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设施建设绿色通道、项目代建制等制度优势,加快推进文化设施项目建设。重点推进*歌剧院、*新图书馆、*沙河顶艺术苑、*文化中心(太古汇)、南越王博物馆整治工程等项目建设;开展南越王宫博物馆建设前期工作。落实《*市“农家书屋”(社区书屋)工程实施意见》,做好“农家书屋”工程试点工作。开展数字电视多功能业务(视频点播、付费频道、高清频道)和移动电视、网络电视、手机电视等新技术试验工作。推进*数字电视的产业化发展和全市网络资源整合。

(五)发展文化品牌,构建繁荣健康的文化市场服务体系

篇(4)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完善提升群众文艺创作职能作用

群众文艺创作是群众文化艺术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文化发展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河北省群众艺术馆作为承担着全省群众文艺繁荣和发展使命的省级馆,按照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精神,2014年以来积极发动各级文化馆(站)广大业务干部,深入群众,扎根基层,感知群众生活现状,体悟群众精神意愿,开展了第十一届燕赵“群星奖”群众文艺作品评选,“我的中国梦”“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廉政文化”“反”主题群众文艺作品创作、征集、评选,编印不同主题的《文艺演唱材料》,“唱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共跳百姓健康舞”推广等活动,全省各地推出了一批主题鲜明的优秀群众文艺作品。在这些群众文艺作品创作过程中,为真正使这些作品让群众满意,受群众喜爱欢迎,按照强调的“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文艺要反映好人民心声”的要求,每部作品坚持取材老百姓日常闲谈和群众生活点滴,同时,待作品成型后,第一时间下到基层接受实践的考验,广泛听取群众的意见,最终推出了一批接地气高人气的群众文艺作品。

三、立足提高群众艺术修养,完善提升群众文艺讲座和辅导职能作用

目前,广大群众对文艺知识的诉求日益提升,河北省群众艺术馆切实立足群众需求,一是大力办好“百姓课堂”公益性文化艺术讲座。“百姓课堂”是是2012年创建的一项公益性文化服务项目,讲座内容涵盖了文化艺术、法律、美容、礼仪、插花艺术等老百姓日常感兴趣的各个领域。截至目前,已策划举办了《摄影的魅力》等30余期公益讲座,听众达万余人次。二是精心做好“边远贫困地区”人才支持专项工作。2013年以来,在巩固提高完善已有“河北省农村和社区文艺辅导基地”的基础上,每年选派15名专业骨干人员,定期到河北张家口尚义县、保定望都县等九个边远贫困县开展广场舞、合唱技法、群文作品创作等一系列群众喜爱的辅导培训活动。同时,组织有关业务骨干深入多个农村进行调研,仅2014年就新建了石家庄市井陉矿区横涧乡赵村店村、井陉矿区贾庄镇东王舍村等8个文艺辅导基地,受到广大农民群众一致认可和好评。

篇(5)

[中图分类号]G8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880(2011)02-0087-03

一、前言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指国家或社会不以营利为目的,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休闲、娱乐、健身等公共文化服务的各项文化事业及其附属设施,它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公益性文化建设,不仅有益于提高人民的基本文化生活质量,满足人民基本文化生活需求,也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条件。在实施和推进秦皇岛市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的战略过程中,对体育场馆的科学利用和合理开发,将是整个战略布局的核心所在。

研究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产品的现状及对策,可以更好地发挥公共体育场馆主阵地的作用,进一步充分调动与发挥公共体育场馆面向市场开展经营活动的积极性,提高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运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解决公共体育场馆运营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积极性,可以更加有效地提升公共体育场馆国有资产的运作效率,进一步推动秦皇岛市乃至全国公共体育场馆管理体制的改革,并为有关部门提供积极、有益、可借鉴的决策参考。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以秦皇岛市体育局下属的公共体育场馆为研究对象。主要采用走访调查、问卷调查、数理统计和文献资料分析等研究方法。根据课题研究需要,课题组针对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运作管理的模式、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维护经费来源、参与人数、参与项目和年度利用率等问题设计了“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现状的调查问卷”,问卷以公共体育场馆为调查对象,通过秦皇岛市体育场馆协会以上门送达或邮寄的形式进行,共向秦皇岛市体育局下属的公共体育场馆发放问卷25份,回收21份,回收率84%,全部有效。

三、结果与分析

(一)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现状

1.调查统计分析后的数据显示(如图1),2009年被调查的公共体育场馆的维护费用主要来自政府财政拨款,大概占50%左右,但由于物价和工人工资的不断上涨,原本紧张的拨款更是难以满足维护高质量场馆的需要。所以为保证场馆的正常运行,利用这些公益性体育场馆进行底价服务,吸引投资,以馆养馆,成为大家公认的良方。资金的来源包括群众体育消费、承办各类比赛和接受各种赞助等。

2.被调查的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项目比较集中(如图2),主要是羽毛球占35%、篮球占30%、足球占15%和器械健身占10%。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绝大部分公共体育场馆之所以愿意在健身项目上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原因在于这些项目主要是提供场地服务,并不需要增加其他的配套服务或较多的经济投入。且利用场馆经营的非繁忙时段以免费或优惠的价格向社会开放,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一方面可以满足社会大众特别是中老年人及学生的健身需要,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公共体育场馆的利用率和社会效益。

3.调查统计数据显示,秦皇岛市体育场馆每周利用率差别很大(如图3),周一至周五白天各体育场馆基本属于空置状态,周日至周四晚十七点以后各体育场馆会陆续吸引一定的锻炼人群,从周五晚十七点后至周日晚十七点,各体育场馆均呈现爆满状态。当然,也有特殊时期存在,每年的学生寒暑假期间,各体育场馆在白天的利用率也是很高的。通过访谈还得知,在每日晚十七点后和周末的人流高峰期,各体育场馆经常会出现参与人数过多,参与者多批次轮流等待的情况,而其余大部分时间则寥寥数人。

4.调查数据显示(如图4),即使各体育场馆采用政府拨款与自主经营结合的经营模式,但在有些气候适宜月份经费仍然是入不敷出,只在气候恶劣和学生放假的少数几个月份才能形成一定的利润,其他月份由于大部分时间缺乏健身人群而进入负盈利。通过对部分参与健身的群众访谈得知,一方面由于体育场馆提供的大部分项目在气候环境允许的情况下,室外也能进行活动;另一方面广大群众对公益性体育场馆健身缺乏必要的了解和认识。

(二)秦皇岛市公益性体育场馆运行中存在的问题

1.管理模式与观念相对落后

由于长期实行传统的政府管理型体制,各类体育场馆缺乏自主经营权,市场机制和价值观念淡薄,营销能力低下,很难有较好的经营业绩。目前,秦皇岛市公共体育设施的财政管理模式虽呈多元化,但占主流的还是政府统一规划拨款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提高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积极性,也不可能有相应的物质基础承担为社会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能力。

2.主体项目匮乏,体育场馆利用率不高

目前,秦皇岛市几乎所有的体育场馆主体部分只能提供篮球、羽毛球、足球(室内)、乒乓球之类的简单的球类项目的服务,因为这些项目只需提供场地服务,并不需要增加其他的配套服务或较多的经济投入,也无法形成衍生服务。而对新兴的健身运动如太极、普拉提、瑜伽、健美操、水上、冰上等项目则缺乏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同时,体育场馆主体部分的服务设施缺乏轮换能力,造成如在球类健身人群稀少时,无法为其他类型的健身人群提供同样的服务。

3.经营理念缺乏创造性和主动性

从体育市场的角度出发,体育场馆虽不属于新型业态,可作为体育市场的一个新的经济因素重新进入市场。兴建场馆的费用可以完全来源于国家拨款,但如何经营却要因地制宜。从访谈中了解到,秦皇岛市大部分体育场馆仍然沿用旧有的管理体制,缺乏创造性革新,公益性体育服务已经演化成为一种自助活动,这是一种低层次的体育服务。另外,由于近年来秦皇岛市体育场馆运营成本呈不断上涨趋势,场馆经营管理者的压力越来越大,为了缓解运营压力,除了指令性要求,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缺乏主动性。

4.政府和社会对公益缺少有力支持

2008年奥运会后,政府对公共体育事业的发展越发关注,对公益性体育场馆的服务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激励机制、经济补偿,缺乏对公益性体育服务的强力支撑。调查显示,秦皇岛市大部分的公共体育场馆以目前的财政来源(拨款加底价营业)只能维持场馆日常的基本消耗,无力负担一定规模的公益体育事业。所以如果政府没有专门的激励机制或相关的优惠措施,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工作就很难有实质性的进展。

四、改变秦皇岛市公共体育场馆公益性体育服务现状的对策

(一)改善体育场馆设施与环境

借鉴发达国家公共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与经验,改善目前秦皇岛市体育场馆相对匮乏的体育服务能力,利用新的设备与设施,构建高科技体育场馆,实现一馆多用。并以高科技手段提高设施的轮换能力,实现一日多用,提高体育场馆的利用效率。这既有利于公共体育场馆更全面地为人民群众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又使体育场馆本身有了创造新效益的硬件基础。

曹亮:公益性体育文化事业发展研究——以秦皇岛市公益性体育场馆为例

(二)构建良性发展机制

1.提高利用率与改进利用方式

先进的体育设施是体育场馆自给自足的硬件条件;建立合理高效的管理体制,使其进入功能性良性循环的轨道,才是发展公益性体育事业的关键所在。而提高场馆的利用率,则是重中之重。比如建立收费时段。可以利用公益性体育人群日常繁忙的时间,将公共体育场馆以适应市场的价格租赁给一个或几个职业体育组织进行训练,凭借高科技、多功能的设施和高质量的服务打造现代化的体育实训基地。同时,利用实训基地建造衍生服务,如运动康复、按摩、技术培训、心理咨询等

2.吸引社会各类参与性投资与赞助

体育赞助已成为市场上最有效、最广泛的宣传方式。投资小且见效快,非常受广大业主和群众认可。公共体育场馆应当主动吸引社会各类赞助的参与。比如出让冠名权、承接小型商业性比赛等。从宣传的角度来说,利用场馆的硬件优势与一些已形成规模的联赛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也是不错的选择,体育场馆可以利用比赛期间观众聚集的特点吸引到更广泛的各类经济体参与投资。

3.做好商业经营与公益体育服务的协调安排

提高利用率,吸引赞助,能够减轻国家的负担,提升体育场馆的知名度和认知度。创造出的经济价值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公益体育事业,服务于人民群众。可毕竟创造利润需要时间和资源,也就有可能压缩公共体育人群的公益性活动时间,在这方面,体育场馆的管理者应协调处理好各种时间安排,特别在已有能力自给自足的条件下,对公益性体育活动完全免费,让大家感受到新举措的优越性。

(三)完善公益性体育服务的内容和形式

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可以免费,也可以收费。可以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时段、不同项目采取不同的收费方式。公共体育场馆在提供体育场地服务的同时,还应提供相应的配套服务或衍生服务。如健身咨询、健身辅导、体育培训、体质测试、运动处方、陪练陪打、组织体育比赛等。这样才能不断满足广大市民的公益性体育服务需求,真正体现公共体育场馆的公益性质。

(四)政府应制定相应优惠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总则第2条明确指出:国家发展体育事业,开展群众性的体育活动,提高全民族身体素质。这是国家以法律条文的形式规定了政府在发展体育事业中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因此,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产品,满足社会不断增长的对体育服务产品的需求,是我国现阶段体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

而自2010年开始,秦皇岛市乃至全国的公共体育场馆面临人员、能源等各种成本不断上涨的严峻形势,给经营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减弱了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能力。所以,制定相关政策(如减免部分税收、优惠享受能耗标准等),帮助公共体育场馆降低管理成本,切实为公共体育场馆减负,应是当前保证公共体育场馆提供公益性体育服务的紧迫工作。

[参考文献]

[1]郭珉媛.论公益性文化事业的部门发展战略构想[J].前沿,2008(11).

[2]孙洁.我国公益性文化事业信息公开的现状分析与思考[J].理论观察,2006(5).

篇(6)

(一)《红色___》从彩排开始,由市旅游局负责邀请重庆、成都、昆明、贵阳的旅行社负责人来___观摩、推介《红色___》;

(二)对于红色纪念体系这一块,有___会议纪念馆负责邀请广安、韶山、井冈山、延安纪念馆来___观看《红色___》的彩排,并进行推介;

(三)充分利用行政资源,由市直工委出面向各单位下文,为了接受革命传统教育,由各单位用党费进行观看;

(四)由市政府利用我市的旅游资源和红色旅游资源组建一个公司来运作《红色___》,并由市政府制定优惠政策,将杂技学校和现在《红色___》排练借来的人员留下来,进一步繁荣___的文艺事业,这些人和___杂技团的编制剥离,具体操作由市政府组建的红色旅游公司来运作。

(五)制定优惠票价,由教育部门组织大、中专学生和中小学学生观看,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对一些大中型的企业,由他们赞的观看。

二、市图书馆设施购置、更新及运转问题

市图书馆于8月6日开始搬迁,现仍然在搬迁中,但内部消防、电梯等设施没有完善,对涉及需更新和购置的设施,首先向市财政局报告,由市财政局牵头,市文化局、市图书馆参与,经认真审核后提出经费意见,再报市政府研究。

市图书馆是公益性事业单位,不存在市场化运作,只能是今后成立三产,具体运作方案下一步再定。

三、市博物馆筹备机构组建方案

为进一步抓好市博物馆筹备工作,使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我们积极着手了市博物馆筹备处的组建工作。现就组建情况报告于后:

(一)市博物馆筹备处拟由下列人员组成

周必素市文化局副局长

李良福市文化局文物科科长

童劲松市文化局市场科副科长

王玉桂酒文化博物馆副研究员

胡云燕酒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副研究员

朱莼洁市图书馆

刘世野___县文管所所长

刘健桐梓县文管所所长

田茂国正安县文管所所长

康厚达湄潭县文管所所长

市博物馆筹备处由周必素同志负责,李良福同志协助。王玉桂、朱莼洁俩为筹备处常驻人员,办理筹备处的日常工作。童劲松、刘世野、刘健、田茂国、康厚达各自承担工作任务,暂不常驻筹备处,但需要集中了解工作进展情况、研究工作或外出收集文物资料时,须集中到筹备处统一安排工作。

(二)今后市博物馆筹备处的人员补充

随着市博物馆筹备工作的不断进行,工作量的不断增加,再随时增加人员,包括从市发改委、林业、国土资源等部门抽调相关人员。待市博物馆机构正式建立后,采取招聘办法,面向社会和在大学应届毕业生中招聘工作人员。

(三)市博物馆筹备处设在市图书馆新址

20__年,已设市博物馆筹备处于市图书馆,为此,拟将市博物馆筹备处设在市图书馆新址。

(四)购置必要的办公设备

拟购置办公桌椅、800万像素以上数码相机、微机等必要的办公用具,拟申请解决交通工具。

四、杂技比赛票务方案

(一)各场馆门票数

1、汇川

体育馆总座位数4614个(甲票共计1133张,乙票共计3481张)。其中西台823个(甲票有262个,乙票有1176个);南台1480个(甲票有307个,乙票有561个);东台827个(东台:甲票有256个,乙票571个);北台1484个(甲票有308个,乙票有1176个)。

2、汇川艺术中心总座位数有809个,其中楼下为甲票,有572个座位,楼上为乙票,有237个座位。

3、红花岗剧院总座位数有1032个,楼上有330个座位,全为乙票,楼下为702个座位,其中1—14排为甲票,有448个座位,15—22排为乙票,有254个座位。

所以红花岗剧院甲票有448个,乙票有584个。

(二)18场演出比赛总票数为49699张(含10月20日观摩《红色___》)。

1、开幕式(在汇川艺术中心)票809张(其中甲票572张,乙票237张),闭幕式演出票(在汇川体育馆)4614张(其中甲票1133张,乙票3481张),开、闭幕式票共计5423张(甲票1705张,乙票3718张)。

2、其余16场演出甲票有13144张,乙票有31132张。

(三)预留及赠送票按10计,则

1、开、闭幕式赠送票为:542张(甲票171张,乙票371张)。

2、其它各场次甲票为1314张,乙票为3113张。

(四)销售票总数按应售票的70计,为:

1、开、闭幕式3417张(甲票1074张,乙票2343张);

2、比赛、演出甲票为8281张,乙票为19613张。

(五)票价:

1、开、闭幕式甲票按120元/张计,乙票按80元/张计。

2、其余各场次票价为:甲票60元/张,乙票40元/张。

(六)售票总价应为:

1、开、闭幕式:甲票1074张×120元/张=128880元

乙票2343张×80元/张=187440元

2、其余各场票票价为:

甲票:8281张×60元/张=496860元

乙票:19613张×40元/张=784520元

所以售票收入应为:1597700元

(七)票面广告收入:

票分正、反两面,票的正面为“中国文化艺术政府奖——文华奖第五届全国青少年杂技大赛暨××杯全国青少年杂技比赛”字样及各场馆名称、日期、座位号。反面为广告,每票收取广告费5元,总票数为49699张,广告收入应为248495元。

(八)售票收入和广告收入应为1846195元。

(九)激励机制

1、售票收入和广告收入按总金额的10奖励市文化局,则应为184619.5元。

2、销售人员和单位按2元/张进行奖励,则奖励金额为:

3417 8281 19613=31311张

31311张×2元/张=62622元

3、个人和单位拉广告按1.0元/张奖励,49699×1.0=49699元。

(十)成本

1、印刷成本:印刷票用157g铜板纸,每票按1.0元计,则49699张×1.0元/张=49699元

2、搬运及其它杂费:7000元

所以成本费用为:56699元。

(十一)上缴实际收入为:

1846195元—184619.5—62622元—49699—56699元=1492555.5元

(十二)售票地点:

1、红花岗剧院

2、___会议纪念馆

篇(7)

群众文化事业是先进文化传播的阵地,开展群众文化事业活动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立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是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支撑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在群众文化事业结构战略性大调整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事业发展要与经济、社会、政治文明建设同步发展。

1始终以人为本、持续创新发展群众文化的理念

第一,必须切实意识到创新群众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民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第二,必须真正认识到文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群众文化的骨干,他们不仅是具体的组织者以及实施者,还是当前发展群众文化的主要人才资源;第三,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发挥业余文艺爱好者在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及传承民间艺术当中的骨干作用,应当加大培养群众文化业余队伍人才的力度;此外,必须真正意识到文化管理人才以及从事文化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化管理水平以及事业发展的好坏,必须进一步提升他们服务群众、依法办事的水平、组织以及领导能力。

2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发展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而文化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主要取决于负责及组织活动开展的相关人员的活动能力。各地群艺馆、文化馆的相关专业人才是群众文化的组织者以及管理者,他们通常都具备了很强的业务水平以及组织能力,开展各项活动的经验非常丰富。因此,这些专业人才必须承担起这项职责,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需要完成好上级政府规定的各项专题文化活动,还应当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文艺演出活动,此外,还应当举办一些具有服务以及教化性质的公益文化活动,使得所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为社会大众乐意接受。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对文化活动的热爱,增强他们凝聚力以及向心力。

3切实发挥地方群众文化的优势

当前在发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作用,从地方文化资源着手,建设群众文化的品牌。对于本地区的群众而言,他们对于这部分的文化资源往往非常熟悉,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因而从内心更容易接受;而对于外地的群众而言,由于该地区的群众文化与地理、历史以及人文资源的有机结合,产生了十分鲜明的地方特点,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当地的群众文化,从而达到了地方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完美结合。

4创新活动形式,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最近几年以来,由于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基础设施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方面均有了全面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文化物质基础设施和文化生活本身并不能混为一谈,群众文化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参与性。怎样在当前全新的形势下,切实体现出“文化为民”的主题,是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都必须深入思考的话题。对此,广大文化工作者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例如,各种群众文化性质的文艺演出活动,就充分体现较强的亲民性,广大群众与那些平常仅仅在剧院和银幕上感受到的演出实现了面对面、零距离地接触,通过一些互动的环节,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参与进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收,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并且在举办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创新是所有类型的艺术形式的生命源泉,群众文化活动也同样如此。

5注重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农村文化始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智力支撑以及精神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仍然需要发展并繁荣社会主义农村文化事业。农村群众文化要想获得健康的发展,首先必须培养专业人才,广大农村文化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职责以及使命,而文化主管部门,必须确保他们的工资收入以及福利待遇,尽量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并且应当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与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同时,进一步拓宽发展群众文化所经费的筹资渠道,努力搞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目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瓶颈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从而在展各项文化活动过程中有坚实的物质保证。此外,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的文化意识。农村干部的文化意识对于建设农村文化会产生直接影响。通过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使得他们能够切实意识到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之间的密切关系,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不能以发展经济为由而不发展文化,更不应该等经济发展强大之后才开始来发展文化,必须尽可能实现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甚至在某些条件下,还需要让文化得到优先发展,以符合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总之,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广大文化工作者必须坚持创新精神,切实抓好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努力摒弃封闭型、单一型的发展模式,主动向开放型、复合型的发展模式转变,积极举办各种形式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从而使得群众文化事业能够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精智力支撑以及神动力。

篇(8)

1.前言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为了满足自身的精神生活而进行的一系列文化行为,融合了人们在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是表达人们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1]群众文化既具有娱乐性,又具有知识性和思想性。通过文化娱乐活动,不仅能够提高人们的文化修养,还能够起到一定的教育作用。群众文化事业在国家综合实力不断提高、社会保障逐步完善的新形势下,在建设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将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群众文化最本质的属性是群众性,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素质所进行的文化活动都不一样,包括书法、作画、戏曲、品茶、钓鱼、下棋、打牌、歌舞等等。[3]只要有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这些都是人民群众不可或缺的精神生活。其次,群众文化还具有业余性、社会性、自发性等特点。但是,不管具有着什么样的特点,群众文化所具有的社会功能都不可小视。

2.群众文化事业发展的现状

随着经济贸易的全球化,人们也越来越注重文化的交流,如何加深自身的文化实力,扩大文化的影响力使我们面临的重大课题。

2.1群众文化宣传、管理体制相对滞后

我国的文化宣传和管理体制长期以来都是按照传统的方式进行的,变化与改革都不大,而且对群众文化重视也不够,如今,随着文化的多元化,人们的观念与思想也越来越发散,人们对群众文化的重视度越来越少,这也意味着今后的宣传与管理工作将面临着更大的挑战。另外,现在的媒体宣传为了抓住受众的眼球,经常把注意力放在一些奇怪的,具有刺激性的东西上,甚至对一些事实进行夸大与渲染,这对我国文化的发展也是相当不利的。一些文化工作者为了追求利益,对自己的工作不负责任,利用职务之便,歪曲文化宣传与管理的本意,这也阻碍了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与管理。

2.2流行文化、通俗文化的侵袭

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也越来越大,伴着流行文化与通俗文化的侵袭,卡拉OK、歌舞厅、镭射影碟等随处可见,而传统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歌舞与戏曲却备受冷落,另外,一些低级庸俗的书刊和音乐随处可见,腐蚀着人们的灵魂,特别是对青少年,其危害不仅影响着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甚而影响着国家未来的建设和发展。

2.3文化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随着人们的价值取向发生着变化,人们对不同的文化也有着不同的需求,如今,我们可以看到,流行文化与通俗文化战友更大的市场,群众文化面临的发展也越来越激烈,其次,外国文化的侵袭,使得国内涌现了一大批哈日族,哈韩族等等,这对我国的文化市场也构成了威胁,最后,欧美等一些国家对我国的文化市场窥视已久,如果我们自己不设法占有,我国的文化产业将不能与其它国家相抗衡。

3.新形势下如何发展群众文化

虽然说当前形势下的群众文化面临着重重挑战,但潜藏在其中的机遇也不可忽视,我们不仅有加深自身实力的机遇,也有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文化的机遇。

3.1把握机遇,重点推出

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要做到独善其身是不可能的,面对各国文化的碰撞与摩擦,我们首先要摆正好自己的心态,在吸取外来优秀文化的同时,坚决抵制腐朽、不健康的垃圾文化,坚持维护民族尊严的原则,制定可靠的管理措施。其次,要占领文化市场,要占领文化市场就要有优秀的作品和优秀的人才,还要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并且不断的提高创作水平、表演水平、逐渐的与国际接轨。群众文化有其不可取代的魅力与特点,向中国的戏曲、象棋、皮影等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文化,如何让这些文化散发其特有的魅力,不仅要加强宣传,做好创新,还要找到其与文化市场的契合点,与其模仿其他国家,另辟蹊径,不如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上多下功夫,我国有悠久的历史文化与深厚的民族积淀,所以在发展群众文化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坚定自己的信心,把握好发展的机遇,让我们的群众文化也大放光彩。

3.2抵制、打击腐朽文化

在腐朽文化泛滥,不健康文化随处可见的环境下,我们不仅仅要做好优秀文化的创作与宣传,还要做好腐朽文化的抵制与打击。[3]首先,要引导人们的思想与观念,通过宣传、教育等方式告诉人们什么是值得称道倡导的,什么得加以抵制。其次,对于那些不健康的书籍,影像,信息要坚决地打击并予以销毁。扩大群众文化的影响力,加大对群众文化的投资,鼓励群众文化的创作,使人们自觉地抵制腐朽文化。

3.3做好教育工作

做好教育工作是振兴群众文化的根基,深入学校,扩大及加深学校在这方面的培养,让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能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培养他们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和欣赏水平,为日后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创作出优秀的作品做好铺垫。[4]未能够更好的占领文化市场,领先国际做好基础准备。

4.结语

我国正处在改革开放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下,群众文化事业在这样的背景下也面临着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任务,其对建设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因此,如何发展群众文化事业的建设有待于我们不断地探讨。

参考文献

[1]王晓玲.浅析群众文化事业工作的重要意义[J].科技致富向导,2010(26):123-125.

[2]梁守靓.新时期群众文化建设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0(13):145-147.

篇(9)

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坚持把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作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加大投入力度,加强社区和乡村文化设施建设。”因此,大力发展各项公益性文化事业,对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都具有重大意义。

众所周知,公益性文化事业是生产和传播大众文化的活动,它一般是由文化部门和组织来承担,如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书画院、美术馆、图书馆、艺术中心等单位,应坚持其文化成果为公众服务、使公众受益的公益性质。公益性文化事业以公益性职能为主,其主要职责是生产和传播大众文化。主要是满足广大公众的公共需求,提供公共服务。就廊坊市而言,虽然近年来城乡基层文化基础设施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已初步形成,基本实现了各县、区(市)有图书馆、文化馆,乡镇有文化站,村街有图书室,公共文化设施向老年人及未成年人等群体免费开放,相关的文化产业也已初具规模。但是,随着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升级和社会教育水平的不断提高,广大群众对文化消费的需求将会有很大的增长,而目前的文化建设与群众的需求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数量及质量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

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根本途径,在于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当前,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以公益性文化单位为骨干,鼓励全社会积极参与,加快建设覆盖全社会的比较完备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应该多措并举地推动公益性文化事业繁荣。

首先,政府要继续加大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在城市,要加大对博物馆、群艺馆、图书馆、文化馆建设的投入,加强社区和居民小区文化设施建设,满足广大群众就近参加文化活动的需要。在农村,要加强乡镇文化站和村文化室的建设。扶持对优秀民间艺术尤其是优秀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特别要扶持老少边穷地区的文化发展。以霸州市为例,他们在《文化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在发掘地方特色传统历史文化的基础上,借鉴吸收外来先进文明,涵养、传承和弘扬霸州地域文化性格,打造“戏曲之乡、翰墨之乡、词赋之乡、温泉之乡、胜芳古镇”四乡一镇品牌。于是,城乡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动作一个接着一个,至今已投资23亿元,先后建起李少春大剧院、益津书院、图书馆、华夏民间收藏馆、乒乓球馆、胜芳古镇一期等精品文化工程;383个村街全部建起文化活动场所;藏书500册以上的村街图书室365个。农村综合文化设施覆盖率达到100%,基本形成了市、乡、村三级群众文化设施网络。

其次,要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和发展文化产业。“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 “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农家书屋工程”等,在丰富农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各级政府加大力度改善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公共文化基础设施条件,切实解决农民群众看书难、看戏难、看电影难、收听广播收看电视难的问题。近几年来,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已成为全社会广泛共识。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朝阳产业”,文化产业被各地政府部门所重视。但发展文化产业,也要与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样,要牢牢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紧紧围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最大限度地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

第三,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政府为建设主导。公益性文化事业要生产和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摆脱市场因素的不良影响,坚持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就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加大财政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力度。以政府为主导,就是要求各级政府重视对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投入,且投入不得低于同期财政收入的增长幅度,这是各级政府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第四,拓宽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渠道。在强调以政府为建设主导的同时,应该鼓励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公益性文化事业其中的建设,拓宽建设渠道。在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中,应放宽准入限制,拓宽筹资渠道,提出多方筹资、全民共建的原则,多渠道、多形式筹集社会资金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鼓励企业、个人等社会资金捐赠资助公益性文化事业建设,并在资金投入、税收减免、社会捐赠、公益赞助等方面提供优惠和便利,以构建一个多元化的公益性文化事业投入体系,形成社会资金多形式、多渠道共同投入建设的新局面。实际上廊坊市目前在个人投资公益性文化事业的建设中已有不少成果:如廊坊文联美术馆、固安刘凌沧、郭慕熙艺术馆等等。

篇(10)

关键词:群众文化;文化活动;发展

一、始终以人为本、持续创新发展群众文化的理念

第一,必须切实意识到创新群众文化是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民众不断增长的精神需求,始终围绕人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第二,必须真正认识到文化干部队伍是发展群众文化的骨干,他们不仅是具体的组织者以及实施者,还是当前发展群众文化的主要人才资源;第三,必须高度重视、切实发挥业余文艺爱好者在发展群众文化活动及传承民间艺术当中的骨干作用,应当加大培养群众文化业余队伍人才的力度;此外,必须真正意识到文化管理人才以及从事文化工作者的素质高低直接影响到文化管理水平以及事业发展的好坏,必须进一步提升他们服务群众、依法办事的水平、组织以及领导能力。

二、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

群众文化发展的快慢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各项文化活动的开展情况。而文化活动是否能够顺利开展,主要取决于负责及组织活动开展的相关人员的活动能力。各地群艺馆、文化馆的相关专业人才是群众文化的组织者以及管理者,他们通常都具备了很强的业务水平以及组织能力,开展各项活动的经验非常丰富。因此,这些专业人才必须承担起这项职责,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不仅需要完成好上级政府规定的各项专题文化活动,还应当积极开展各式各样的文艺演出活动,此外,还应当举办一些具有服务以及教化性质的公益文化活动,使得所开展的各项文化活动为社会大众乐意接受。进一步提高广大民众对文化活动的热爱,增强他们凝聚力以及向心力。

三、切实发挥地方群众文化的优势

当前在发展群众文化工作的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地方文化资源的作用,从地方文化资源着手,建设群众文化的品牌。对于本地区的群众而言,他们对于这部分的文化资源往往非常熟悉,有一种天然的亲切感,因而从内心更容易接受;而对于外地的群众而言,由于该地区的群众文化与地理、历史以及人文资源的有机结合,产生了十分鲜明的地方特点,自然而然的接受了当地的群众文化,从而达到了地方文化与国家文化的完美结合。

四、创新活动形式,提高人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最近几年以来,由于我国群众文化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基础设施的无论是数量上还是质量方面均有了全面的发展与进步,但是,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文化物质基础设施和文化生活本身并不能混为一谈,群众文化最为明显的特点就是它的参与性。怎样在当前全新的形势下,切实体现出“文化为民”的主题,是我们每个文化工作者都必须深入思考的话题。对此,广大文化工作者也进行了诸多有益的探索与尝试。例如,各种群众文化性质的文艺演出活动,就充分体现较强的亲民性,广大群众与那些平常仅仅在剧院和银幕上感受到的演出实现了面对面、零距离地接触,通过一些互动的环节,让人民群众能够真正参与进来,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接收,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并且在举办这些活动的过程中,必须不断创新活动的形式,创新是所有类型的艺术形式的生命源泉,群众文化活动也同样如此。

五、注重开展农村群众文化活动

农村文化始终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智力支撑以及精神动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仍然需要发展并繁荣社会主义农村文化事业。农村群众文化要想获得健康的发展,首先必须培养专业人才,广大农村文化工作者必须意识到自己所承担的职责以及使命,而文化主管部门,必须确保他们的工资收入以及福利待遇,尽量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积极主动性。并且应当经常举办各种类型的培训与教育活动,进一步提升他们的业务水平以及综合素质。同时,进一步拓宽发展群众文化所经费的筹资渠道,努力搞好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工作,目前建设、发展农村文化所面临的一个主要瓶颈就是基础设施建设不到位,各级政府必须高度重视文化建设的重要性,进一步加大经费投入,从而在展各项文化活动过程中有坚实的物质保证。此外,必须进一步提高农村干部的文化意识。农村干部的文化意识对于建设农村文化会产生直接影响。通过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使得他们能够切实意识到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的之间的密切关系,发展农村经济离不开文化的发展,不能以发展经济为由而不发展文化,更不应该等经济发展强大之后才开始来发展文化,必须尽可能实现经济、文化的共同发展,甚至在某些条件下,还需要让文化得到优先发展,以符合广大农民群众不断增长的文化需求,从而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步伐。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群众文化在发展过程中肯定会面临各式各样的问题,广大文化工作者必须坚持创新精神,切实抓好群众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努力摒弃封闭型、单一型的发展模式,主动向开放型、复合型的发展模式转变,积极举办各种形式健康的群众文化活动,从而使得群众文化事业能够朝着科学、健康的方向快速发展,为我国建设小康社会、和谐社会提供精智力支撑以及神动力。

上一篇: 履职尽责排查工作报告 下一篇: 工作心得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