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意识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8:0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化意识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化意识论文

篇(1)

二战结束以后,日本在战争的废墟之上,仅用了二、三十年时间,就实现了经济高度成长,迅速崛起而成为世界第二经济大国。期间,日本一群优秀的企业家带着他们的团队,以其雄厚的实力和独特的经营方式,取得让世人为之惊叹不已的巨大成功。20世纪80年代,美国众多研究机构和学者纷纷研究日本经济发展的奥秘,指出日本企业发展神速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企业有适合自己本国的企业文化,而本田技研的巨大成功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

俗话说:有竞争才会有压力,有压力才能挖掘潜力,发挥潜力才有了高效率和高回报。本田公司取得成功的关键之一就是把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注入于企业的竞争机制之中,使本田人自觉地勤奋学习,不断开拓创新,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之中。

一、本田的两大基本理念

1.“人间尊重”理念

日本企业文化的主要特点之一是以人为本。本田公司的“人间尊重”理念即尊重每一个人。本田文化的核心就是尊重人,积极倡导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从而激发员工对工作的满腔热情。本田的所有员工没有职务称呼,一律用“さん”相称,也不需要员工对公司有任何承诺,也无派系之争,让员工在一个和谐轻松环境之中工作。本田宗一郎的名言“为自己工作”就是高度尊重个人精神的具体表现。本田公司用“自我申请制”来安排、调动人员,使每个人有自由选择一个适合自己方向的权利。

2.“三つの喜び”理念

“三つの喜び”(買う喜び売る喜び創る喜び)理念即购买之喜悦、销售之喜悦、创造之喜悦三大理念。通过企业的各种活动,使购买商品的人感受到购买之喜悦,从事商品销售的人感受到销售之喜悦,从事开发新产品及一系列企业活动的人感受到创造之喜悦。这三大理念体现的就是让顾客满意、高兴。与此同时,也让企业员工把工作当作一件快乐的事去做,使每位员工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

本田公司在这短短的几十年间成为世界汽车市场的一个强势品牌,正是因为这种购买之喜悦、销售之喜悦、创造之喜悦三位一体的文化交融,使本田公司赢得了顾客、赢得了市场、赢得了每个本田员工的心。

二、忧患意识和创新意识

1.注入忧患意识,增强企业活力

对于企业来说,最大的风险就是没有危机意识和忧患意识。本田高层领导清楚地认识到,由于工作长期固定不变,企业中有些员工多少会产生惰性,缺乏一定的敬业精神、必要的战斗力和竞争力。如果维持这种消极状态,就会严重影响公司的整体发展。其实这些员工并非是庸才,只是在疲劳期时缺乏一定的活力。所以本田公司每年会从外部“中途录用”一些年轻有为、实力强的人才,实施让这些人才充分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和过人学识,来调动一般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因为只有外来的压力,才能让员工感受到竞争气氛,才会有紧迫感和忧患意识,才能使使员工充分认识到面临的困难,积极调动员工学习各种技能的主动性,使员工洋溢在学习干劲足、创新意识强的工作氛围中。

2.建立各种有效机制,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日本是个资源极其贫乏,并时常饱受地震、台风、海啸等威协的岛国。面对这样的外部环境,日本人清楚地认识到只有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个人才能获得的生存、发展的条件。因此,这种不利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环境造就了日本民族的团队精神和创造性。

本田公司为了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建立了各种有效的激励机制。

(1)建立合理化建议制度

经营者是靠人来进行,所以经营者要信任员工,实践“新的人道”。本田公司自1953年起就制定了合理化建议制度,凡优秀的合理化建议,本田公司不仅在精神上得到鼓励,还给予免费出国旅游的物质奖励。(2)设立员工设想工作室

本田公司鼓励员工可以“异想天开”,而给予员工一定的自由创造环境,其中员工设想工作室就是给普通员工提供了一个把设想具体化的平台。员工在不违背公司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开发、创新,并且在一定的范围内也许员工犯错。

(3)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优秀团队

现代化社会最需要的人才是既有创新意识又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为了发挥员工最大限度能力,公司不仅给创新员工提供资源和技术支持,还为创新员工提供必要的人手,同心协力共同去开拓创新。

本田倡导“为社会服务,为社会做贡献”的社会活动理念,让员工在思想上精神上感受挑战梦想的最高境界。

三、本田企业文化的借鉴意义

本田文化一直强调“喜び”(快乐、喜悦之意),本田文化赋予个人的是更多的职责和信心,这种方式有助于本田公司保持年轻和富有活力。同时在全球战略、产品概念以及可持续使用的资源等方面本田公司坚持走自己特色的道路,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功。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一直在加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特别是近几年来,有一些中国企业已进军国际市场。但是相比之下,由于中国企业特别是中小型企业起步较晚,在企业文化定位和经营策略等方面还十分模糊,大部分企业在企业文化理论根据和规范实证方面缺乏必要的研究。员工还缺乏一定的自主学习、自主创新意识与自主创新能力以及综合运用与实践的能力,因此还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化发展的需要。

加入WTO之后,中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竞争,企业生存、要发展一定要靠先进的经营理念和内涵丰富的企业文化,所以中国企业借鉴优秀企业的文化的意义十分重大。

1.要根据自身的条件和环境创造出适合于自己的企业文化同时,在合理界定社会责任的基础上,积极塑造企业良好的社会形象,建立良好的公共关系,优化企业员工的创造环境,全面促进企业和谐发展。管理者要抓住多种机会,利用多种形式,从多个方面去激发员工的创新意识,使每个员工始终保持不断进取的精神,并充分挖掘和发挥他们的创新能力。

一个企业要培养一大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人才,就应该努力把企业建成学习型组织,让组织中的每个成员都把学习当作是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并在实践中不断学习和检验新的知识和新的技能;此外,还应该通过有效的激励机制和规范来加强组织中每个成员的合作意识,以便充分调动每个人的创新欲,形成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大合力,尽可能把员工培养成一专多能的、适合于当今社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篇(2)

教师作为学生英语学习的引导者,无论是对中国传统文化亦或是外国文化都应该有透彻的理解和感悟,自身对文化的学习不应固步自封而应与时俱进。试想一个英语教师对英语国家文化背景一知半解,怎能正确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英语学习呢?拥有一个文化素质高的教师是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前提。另外,充分重视中国传统文化是一个优秀教师不可推卸的责任。学习英语的最终目的是实现与外国人的交流与合作,而在交流的同时,传递和发扬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世界了解中国,使中国文化登上世界舞台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想和骄傲。在英语教育中培养外国文化意识固然重要,但中华文化意识的培养也是了解和学习外国文化的基础,高举弘扬中国文化旗帜,努力学习外国文化将二者巧妙融合才是英语学习的根本。

2.在课堂中重视文化渗透,对比中英文化差异

在课堂中适当进行文化渗透有利于学生在了解课文文化内涵和所涉及文化背景的前提下,更加立体直观的理解课文内容,加深印象。具体方法是:先通过教材讲解,介绍背景知识,然后在适当环节(讲解词汇或某一内容时),结合背景,讲解相应的文化内涵,众所周知,近年来,英语课文中出现许多生词,这些生僻词汇的出现于时代进步与文化发展紧密相连。另外,在课堂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对中英文化的差异性做出对比与判别,加深文化学习。例如,“WhatamIgonnado?”英文中的后半句“gonnado”是“goingtodo”的意思,但是为了表达的简单和明了,被完全口语化后就出现了这种情况。但是此种现象在中国教材中是不存在的。因此,在培养学生外国文化意识的同时,要注重对比中英文化的巨大差异,在差异中寻求学习和记忆英语知识的最佳途径,只有对中国文化背景和英语文化背景全面了解,文化意识的培养才能水到渠成。

3.创设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

英语的学习不能仅仅局限于书面知识的获取,要重视培养学生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能力,最重要的是与人交流的能力。教师应创设适宜的文化交流氛围,发展多元化的视听教育,满足学生与人交流的欲望。交流的最佳方式是面对面,因此,教师应该组织和鼓励学生于外国人进行交流。只有同外国人交谈才能实现中英文化的交流和碰撞,在交流中学生可顺利了解他国文化内涵和文化背景,逐渐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另外,通过多媒体教学组织学生观看正宗的美国影视,听纯正的英文歌曲也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手段。通过口语和视听的双重影响,学生对外国人的民族文化、生活习俗、价值表达,历史发展等有了全面透彻的了解,更有效弥补课本知识的欠缺。以这种途径可以培养学生深刻的文化意识,促使学生在以后的英语学习中游刃有余,挥洒自如。

篇(3)

教师要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意识,能够欣赏并且尊重各种各样的文化,具备选择、比较、寻找文化的能力,能够将不同的文化进行比较,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效果。文化本身没有好坏,多样性的文化构成了人类成长的人文环境,教师可以从政治制度、意识形态等方面,让学生综合分析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的差异。每一种文化都是历史发展的产物,若是一种文化企图战胜另一种文化,形成文化霸权主义,那么这种文化也即将面临困境。主流文化和非主流文化之间相辅相成、,才是文化发展的正确道路。

2.了解风格迥异的民族文化

历史教师在教学中,非常注重学生民族意识的教育,学生学习本民族的文化,能够产生一种民族自豪感,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团结力。教师培养学生民族意识,首先就要了解不同民族的历史文化,让学生比较不同的民族文化,从而发现自己民族文化的特色。中国传统文化艺术有很多形式,最典型的代表是汉字文化、书法文化、绘画文化、音乐文化等,这些文化都代表着不同的性格,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性格特点选择最佳的文化进行学习。教师要加强学生不同文化之间的比较,了解历史事件背后的含义,增强自己的感悟。例如在进行近现代史讲解的时候,教师就要告诉同学们,我国的近现代史是一个不断饱受摧残的过程,在中,我国失败是有很多的原因的。不但有当时清政府的腐败原因,也有西方先进政体的压迫。教师可以将清政府和西方先进国家进行横向对比,将清政府的落后和繁荣的唐朝纵向对比,通过这些对比发现一个国家只有保持着改革开放的政策,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不败之地。若是一味的闭关锁国保守残缺,只能被先进的文化所取代。

3.多层次的感知阶层文化

不同的社会阶层有很多的矛盾,正是社会阶层的矛盾,促进了历史的不断发展。多元文化主要是体现在不同的阶层文化中,教师要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同一个时期的不同阶层文化的差异,从而增强这个时期的文化领悟。例如在进行春秋战国时期的讲课的时候,教师就可以让学生搜集不同学派的思想策略,让学生自己查找资料了解当时百家争鸣的情况。学生在了解了儒家、法家、道教、兵家、墨家的思想之后,就能够提出本学派的主张和本学派在历史中扮演了哪些重要的角色,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何种重要的意义。教师讲述不同阶层文化差异的时候,要用平等包容的眼光,尊重不同的文化差异,促进各种文化的共同发展。

4.平等对待男女性别的差异

学生在学习多元文化的时候,要注重平等的对待男女之间的性别差异。在历史发展中,女性普遍要低于男性的社会地位,女性通常都是男性的附属品,没有自己的思想和价值。教师在讲述这些性别歧视的时候,要注重纠正学生的思维观念,让学生树立平等的意识,减少性别歧视。在历史中,大多是“男主女从”“男尊女卑”“男强女弱”,女性不但没有社会地位,还要时刻接受男性的侮辱。教师要让学生理解这种性别歧视是腐朽文化的代表,只有男性和女性站在共同发展的地位,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的进步。

5.感悟艺术和宗教文化

宗教文化是历史发展中重要的产物,宗教对人文习惯、思想观念、行为方式都有重要的影响。在不同的地区,存在很多的宗教,不同的宗教之间也存在宗教文化的差异,很多宗教文化都是通过壁画、墙、塔、石窟、雕刻、寺庙等形式进行传承和体现。很多宗教的文化存在一定的偏见,教师要让学生站在一定的高度,合理的审视不同的宗教文化差异,让学生正确的对待宗教的信仰,了解宗教之间文化的冲突,从而更好地尊重宗教文化。

篇(4)

1.2跨文化意识与学生语言能力之间的关系语言首先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与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源与流的关系。在英语知识的学习中,词汇和语言中无不充斥着丰厚的文化因子,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学生理解了文化现象,形成了文化思维,那对于语言的理解也必将水到渠成。无论在听力理解还是阅读理解,或者口语表达中都能实现较大的转变和提升。

2英语教育中跨文化意识融入的困境

2.1学校的考核评估中忽视了文化因素当前我国英语教育中考察学生能力和水平的主要方式就是笔试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存在很大弊端,其中之一就是无法对学生的英语文化知识掌握程度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在测试中甚至直接忽略跨文化意识的考察,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这种疏忽直接导致了教学和学习中的空白。

2.2教学方式不利于跨文化意识的融入英语教学中教学方式主要以课堂授课为主,学生自主学习时间非常有限。而跨文化意识的融入首先需要学生主动的了解和学习西方历史文化知识。在当前的英语教学机制当中学生没有充分的时间和机会了解这些文化现象。

2.3因跨文化意识的不足而导致的沟通能力较差学生在实际的英语交流中无法准确的表达自己的意识也无法快速准确的理解对方的意思。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跨文化意识不成熟,没有充分融入到学生的思想当中,也没有与语言学习交流融为一体。因此跨文化意识的融入对于缓解当前学生英语学习的困境非常有必要。

3突破困境的有效途径

3.1培养学生对跨文化意识的认知跨文化意识对学生来说意义重大,但是当前学生和教师对这种文化意识的作用和价值认识不全面、不准确。这种认识上的误区和不足直接对英语教学中融入跨文化意识产生阻力。为此,在教学中首先应当加强跨文化意识的重要性教育。例如,通过具体的案例教学深入解析文化意识与语言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清晰的认识到,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对于增强英语语言理解能力和交际能力的重要影响。选取一些学生掌握比较熟练的内容首先开展试验性教学,让学生体验文化意识对语言学习的重要帮助。

3.2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主动性当前的教学方法不利于跨文化意识的融入,主要问题在于对于语言知识的过度重视,学生在学习中的自主性不足,没有充分的实践和机会了解一些文化现象。为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当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和时间,使其充分接触英语国家的文化知识内容。并且在教材中也应当增设固定的内容介绍西方;历史文化。在讲解过程中结合语言知识,形成文化与语言知识共同推进的效果。

篇(5)

当今世界,灾害频仍,人类该如何应付?发达的高科技,并未使人类准确地预测出巨大自然灾害发生的时间,更逞论阻遏如2004年的印度洋大海啸,2008年的汉川大地震;制造的血腥事件也令全球人心惊胆颤,如2001年美国的“9.11”事件。这些灾害带给人们巨大的的危机感。对这些突发性的特大灾害,人们必须保持高度的警觉。在特大灾害面前,人类只有联手共抗。然而,在当今这个多元的世界里,由于各个国家、各个民族之间在信仰、体制、价值观念上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因此,如何使他们在抗灾紧急关头尽快避免隔阂、达成共识、互伸援手,就成了学者们关注的课题之一。

一、问题的提出与灾害应急管理的迫切需求

人们针对灾害应急管理的研究,目前已取得了多方面的丰硕成果,如在建构并完善抗灾救援应急机制、抗灾救援的具体行动措施、危机传播等方面的研究成效显著。但是,当巨大灾害降临时,人类应如何在信息传播的第一时间得以顺利沟通;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我们应如何建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自然互动与协调合作的有效机制?这些问题正是本文力求探讨的问题。

灾害降临时,人类在第一时间的本能反应除了逃生躲避外,便是期盼尽快抗灾救助。势单力薄的个体行为意义不大,群体联合救援才有功效。当此之际,“时间就是生命”特别凸显,因为人在断水断食下可以维持7天的生命,这7天是抗灾救援行动必须把握的“黄金”时间。因此,及时发现并通报灵区各方面实情的信息传递就显得特别重要。

在科技落后、信息闭塞的时代,人们遭遇灾难时往往呼天不应、唤地不灵,而在人类文明发展到今天这个信息化时代,无线电通讯、卫星传感、电视、网络等等,几乎可以沟通地球上的每一角落。如在汝川"5.12”地震的抗灾救援期间,借助传媒的宣传联络,中国政府反应迅速,亿万民众同德同心,加上世界各地人们的及时支援,抗灾救援收效卓著。

“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这一口号,形象地道出人类遭遇灾害时的心理渴求。这种心理渴求是超越地域局限的。近半个世纪来,世界某地一旦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都能得到大多数国家的关注,得到丫定程度的救援。

今天,传媒新技术在世界的空间架构起了越来越完善的信息沟通桥梁。单从物质技术层面看,这类信息高速公路足以使地球成为一个村落,它点亮了人们遇难求助的希望。然而,事情远非这么简单。从意识观念层面看,不同文化背景的差异曾一度严重地阻隔着不同族群之间的交往。但是,一次又一次降临的巨大灾害,超越人类族群个体的承受能力,它警示人们,在灾害应急过程中,各国政府应有宽广的视野和兼容的虚怀气度,减少纷争,共度患难。为高效地抗灾应急,历史赋予了网络传媒新技术以跨文化传播理念的新使命。

二、跨文化传播学理念及其实践价值

20世纪40年代诞生于美国的“跨文化传播学”扩展了传播学的领域,有利于“沟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跨文化传播学的一些基本理念,如全球化、视域融合、符号世界等,在人类联手共抗巨大灾害时有着重要的实际指导价值。

全球化。全球化指人的社会关系的世界化,人的社会交往的世界化。跨文化传播学是阐释全球社会中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会关系与社会交往活动的知识系统。在全球社会语境中,人类具有了全球意识(globalawareness),就有利于产生“交往欲望”,世界文化体系也能出现“同质化”趋势。

视融合。在视的遭遇、交融与沟通中发现并揭示新的意义,从而建构与时代特征相适应的科学体系,被称之为“视阂融合”。在跨文化传播学领域,“问题视ICI”应指向不同文化之间的社会关系。这是对传播行为观察视觉的基本要求。

符号世界。人类处在一个符号世界里,人类的思维、语言和传播都离不开符号。在跨文化传播领域,更离不开符号。语言符号和非语言符号是传播的源头。由于人类族群之间语言体系的复杂性,因此在跨文化传播中,“非语言符号”更具有实效的应用价值。

2000年1月1日,《空间和重大灾害国际》(以下简称《》)正式生效,规定各国在自然或人为灾害发生后应采取合作态度,共同救灾减灾。目前,加人该机构的有包括中国、美国、英国、法国、日本、印度在内的10多个国家,至今已经促成260多次国际减灾合作。

2007年,美国应用新媒体,如goode地图、手机、互联网跨平台服务Twitter以及各种社会网络媒体,对火灾、雪灾、龙卷风、校园枪击案等巨大灾害危机进行了报道。2009年3-4月,爆发于墨西哥和美国的甲型H1N1流感来势汹汹,有关信息经网络传递后,立刻引起世界卫生组织的高度重视,世界各国携手联防,比较有效地避免了甲型H1N1流感在世界范围的蔓延。2010年海地地震后,有20多颗国际卫星参与到救灾中。按《》规定,灾害发生后,各国应分享相关数据。以上案例,不同程度地蕴含有新媒体跨文化传播的理念。

跨文化传播理念在灾害应急中已呈现出一定的发展趋势:(1)人类的需求意识在灾害应急中不谋而合。长期以来,人类在应对巨大灾害袭击的同时,不能不思考巨大灾害发生的规律、人类自身抗灾的能力以及抗灾救援的实际有效程度等等。灾害促使人们逐渐理智、成熟起来。(2)新技术的发展奠定了跨文化传播的物质基础。高度发达的现代传媒科技为及时沟通各地信息提供了快捷通道,为灾害应急铺就了一个良好的物质技术平台。如今,人们越来越熟练地掌握和运用了网络传媒技术,越来越快捷地传递着彼此之间的信息,这对人类把握救援“黄金时刻”非常有利。(3)不同文化背景的隔阂促使人们深刻反思。尽管有了高科技发展创造的物质基础,但是,网络讯息的传递与人类意识的沟通能否完全同步、两者之间的联系能否在同一个平台上顺利有效地确立,这些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重视。

跨文化传播学知识系统的建构,是为了“沟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共存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跨文化传播“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区域的一种‘延伸’过程”。简而言之,跨文化传播理念在归属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之间具有纽带联系的价值。这种纽带联系能拉近彼此的距离、沟通彼此的信息。各个文化背景之间的人类在面临某种共同利害抉择的前提下,完全可以找到在理智、情感、利益需求方面的若干相似、相同点,找到彼此意识沟通的渠道,从而维系起相互认识、了解、联系的纽带。

三、在灾害应急管理中意识融合的构想

从实践价值论的观点看,一门科学理论的价值是源于实践的。价值的实质在于实践活动中的人、物、主体、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影响及其所产生的效应、效益。跨文化传播理念在人类应对灾害发生过程中的实践价值也无例外。灾害应急行动获取效应、效益的关键,不仅是物质技术层面的合作,更在于思想意识层面的沟通、融合是否顺畅。

由于语言文字、、政治利益、价值观念、教育水平等方面的较大差异,被不同文化背景隔离着的人们,即使利用网络传媒进行意识交流也会存在一定障碍。长期以来,西方文化总是坚持自己的统治和霸权意识,对东方文化几乎完全无知却又有意无意地误读。这些误读的产生,源自传播者、文本、接受者(读者或观众)等方面。这种东西方文化的巨大冲突,严重影响着中国与西方国家的交往。例如,“龙”在中华传统中是吉祥神物,而在英美却被视作罪恶。近年来,西方总是渲染中国向美国发动“网络战”。在“谷歌风波”中,中国不希望“过度解读”而美国却要求“彻底调查”,从而引起纷争不断。在这些隔阂产生的所有因素之中,政治信仰与利益冲突最为复杂、顽固,解决起来也最为棘手。

当今社会,人们既已接受跨文化传播理念并在网络传播活动中加以运用,那么,对这门学科体系的真理性就应该高度认同,对其理念在社会活动中可能遭遇到的障碍也应该有充分估计。关键是要坚持科学的客观的态度。跨文化传播学“视阂融合”理念的科学价值,在这里即得以体现。

篇(6)

从空间一维角度来划分,又可以将整个人类文明历程划分为不同的地域文化,地域文化突出表现在是以空间发展为根本,受地理环境和历史变迁而形成了属于本区域特色的独特文化。在人类历史的变迁中,由于地域环境的复杂产生以地域、地形为特点的文化类型,如草原文化、河谷文化、海洋型文化和山岳型文化。根据地理位置的发展,历史中又主要划分了几部分对人类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地域文化类型,它们分别为:古埃及文化、古巴比伦文化、古两河流域文化、古印度文化、玛雅文化和中国黄河流域孕育的古老文化。

1.2阶层文化

在人类社会发展中,阶级矛盾是促进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因此,在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中都出现了多种阶级和阶层,他们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符合其阶级定位的意识、价值观、和行为等,都构成具有其阶级或阶层特点的阶层文化。在我国的五千多年文明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萌芽期的奴隶社会、,漫长的封建社会以及短暂的资本主义社会,在各个时期都形成了属于其阶级或阶层特色的文化,这对于人们的发展都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此外,在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中还分别产生了宗教文化、年龄群体文化等,它们共同构成了多元文化。教师在教学中,既要注重文化的趋同性,也要注重文化的差异性,适当安排教学,才能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多元文化观,进而促进学生的发展。

2.历史教学中学生多元文化意识培养的途径

文化的多元性是客观存在的,它不会一某个人、某个群体或者某个国家的意志为转移,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教师要坚持多元文化的多元性和平等性这两个根本特征,积极进行学生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文化观,要正确审视本国文化,客观对待其他国家或民族的文化,要善于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本民族的文化发展和创新做出贡献。

2.1要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

加强学生的民族意识和爱国情感的培养是中学历史教学的主要目标之一,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通过教学让学生真正认识到民族文化,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深入了解。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学生可以充分领略我们波澜壮阔的历史发展进程,可以充分体验到我们国家灿烂辉煌的艺术,可以想象到过去繁荣发展的经济,甚至可以深入历史画卷,一品过去的风土人情,这对于学生人文情怀的培养是具有重要的作用的。同样,通过历史教学学生在品味过去的繁荣时,也可以认识到近代社会时期我们孱弱的大清王朝,可以体验到近代社会疲软的经济,可以了解到人们生活的苦难,从而加深学生对历史的思考,进而培养其爱国热情,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和文化发展观,增强学生的认知水平。

2.2要加强对其他文化的体验

在充分认识到本国文化发展的基础上,学生还应该开拓自己的视野,着眼于世界其他的优秀文化,丰富其阅历,因此,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应该,让学生从历史的角度了解各个民族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各种文化都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具有重要价值,让学生学会尊重、欣赏、理解各种不同类型的文化,能够与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群进行交流与合作,学会站在他文化的角度思考问题,批判性地审视各种文化的先进部分和落后部分,从他文化中汲取营养,为文化的创新发展做出自己贡献。

2.3加强对历史资源的整合利用

文化是丰富多彩的,但是历史文化是其中最为瑰丽的一支,因此,学生要加强对多元文化的深入了解,最主要的就是要通过加强对历史素材的整合利用,进而加深历史文化研究。因此,教师在准备历史教学中,要善于从教材中找资源,要充分挖掘历史教材中的图片资料、影音资料、古籍资料和古迹名胜等,从而将这些作为进行多元文化教学的课程资源使用,在丰富学生的知识的同时,加强其多元文化意识的培养。

篇(7)

语言与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由于语言的产生和发展,人类文化才得以产生和传承。中国是一个有着五千年悠久历史文化的大国。中国文化对于世界的影响力自古就有。作为拥有人口数量位于世界第一的中国,语言的传播和影响力是不容忽视的。语言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写照。文化影响语言,语一言反映文化。由于语言和文化密不可分,语言学习和文化学习也是不可分的。语言学习在文化学习中进行。没有语言作为正规非正规的学习手段,就决不可能学到任何文化。任何人习得一种语言的同时,也该学习该语言的文化,因为语言是一种文化的表现形式与承载形式,不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也就无法真正学好该民族的语言。所以我们说,学习英语就需要了解英语国家的文化,传统及风俗习惯,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异。

中国式英语最早产生是在文化传输的输入中产生的,其根本原因就是缺乏西方文化知识引起的。绝大多数的中国学生都是在汉语言文化这个环境下学习英语,中西方文化差异就成为了中国学生学习英语过程中面临的最大问题,学生在说英语或在写英语作文的时候所犯的语言错误有不少其实是“文化错误”。所谓“文化错误”,是指学习者所使用的目的语不为口的语国家的人们所理解或接受。以两个最为典型的例子来说明这种情况。

首先是打招呼。用英语打招呼最常用的的是用“hello","goodmorning","howareyou”等用语,随便的一点可以用“Hi"。但是很多外国友人或者外籍教师都发现中国学生不太习惯使用这些打招呼的方式。当那些学生在校园里碰到的时候,更多的是会lb]诸如:"Haveyoueaten?,,或者“Whereareyougoingto?”一类的问题。这些问题让人很尴尬,也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事实上这些就是中国式英语的表现,中国人见面了,都会用这样的问候语来互相打招呼。中国人无视国外保护隐私的习惯,也把这种打招呼的方法用到交流中,势必会造成误解。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面对别人的赞扬的反应。当英语国家的人们听到自己的赞扬的时候,多数是回答“thankyou"。但中国人听到赞扬的时候,如果回答谢谢,别人多会认为这个人不怎么谦虚,甚至觉得太自夸了,所以中国人一定会对别人的赞扬表现为自谦或者自我否定。如果不知道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就来了。很多学生在听到别人的赞扬的时候,肯定就会说,"No,Iamnotgoodasyousay.”等等,初到中国的不了解文化的外教也会觉得不知所云。

因此,由于缺乏跨文化意识而导致的中国式英语的例子还有很多。这一方面说明了在外来语的学习中,文化意识的培养还相当欠缺。用汉语思维来进行英语交流时普遍存在的问题。许多英语老师在讲解英语语言知识和语法知识的时候很熟练,但涉及到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时候,就会出现文化知识不够丰富,语用能力随之较弱的情况。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国际交往的日益频繁,对英语的实际应用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尊重和接纳他国文化就成为交往中不可回避的内容。

在英语学习中,教师应强调英美文化的导入。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应该逐步积累,意识到学习语言不应该只学习语法句法,更重要的是了解不同的文化,用所学语言传承文化和表达文化,让文化融解于语言之中。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大学开设《英美文化》等课程,对学生理解所学语言的文化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也帮助学生更有效的使用语言。

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和日益与世界接轨的发展进程,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在与中国人的接触中开始慢慢的接触中国式英语,并且认可中国式英语的语法规则和意义的表达。

语言习得的完成,是某种思维方式形成的标志。德国语言学家,哲学家洪堡特认为,语言不仅有表达功能,而且还有认知功能,是“一个民族进行思维和感知的工具”,每一种语言都包含了一种独特的世界观。因此当中国式英语在表达中国特点具有中国特色的时候,不可避免的由操汉语的人固有的思维模式和中国特有的传统文化影响,在英语中夹带中国特点,这也是中国式英语的一种特别的表现形式。

要使英语和中国特有的社会和文化也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中国环境有的东西要想单纯通过语言让对这一环境一无所知得人了解,往往还是要费一番周折,人们只有通过语言表层,了解其深层的社会文化内涵之后,才能进行真正的沟通和相互了解。这也是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在的社会文化介绍并传播的一个有效途径。

从词汇角度出发,中国式英语这时是一种输出性语台,但不可避免的将文化渗透其中,是英语带上明显的中国特色。诸如气功,地方戏曲,传统习俗和日常生活等方面的许多名称或术语,很多是通过音译在英语中使用。事实上,很多的汉语借词早已进入英语辞典中,如:wushu,kungfu,quyi,erhu,yamenmahjong等等。

我国还有丰富的成语,谚语,典故和警句等,怎么样将它们翻译成英语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比如如果硬将"papertiger"翻译为“scarecrow"就失去了“纸老虎”这一词本身所具有的文化底蕴。这种情况很多,汉语在外来语的吸入中也注意到了。比如“特洛伊木马”,“潘多拉盒子”,“鳄鱼眼泪”之类的。这样的互相渗透,不仅是思想的交流,也是语言的交流。

中式英语比较成熟,直接了当地说事,不拖泥带水,早就得到国际承认,最著名的当属longtimenosee。英国作家萧伯纳当年曾说过,中国的洋注洪英语nocan(不能)比正宗英语unable(不能)要清晰明了,值得仿效。类似的例子还有“你问我,我问谁”=Youaskme,measkwho?

篇(8)

作为企业的领导,有责任指导和帮助班组抓好安全文化建设。作为班组,特别是班组长,则应充分认识安全文化建设在班组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抓好安全文化建设。

一、在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错误思想

1.认为班组只要按照上级的要求,抓好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就行了,抓安全文化建设是多此一举,班组搞安全文化没有多大必要。这种认识是没有看到安全文化建设对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作用。因为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营造安全氛围,宣传和传播安全知识,增强职工的安全观念,把安全作为生活与生产的第一需要,自觉地保护自己和他人;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牢固掌握应知应会的安全科学知识,学会安全技能;通过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可以实践、开发和创新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由此可见,加强安全文化建设与抓好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是一致的。

2.认为抓安全文化建设是上级领导和机关的事,与班组关系不大。这也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显然,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中,上级领导和机关负有重大的责任,但这不等于说班组应该负有的责任可以放弃或减轻了。因为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归根到底要落实到班组,落实到每个职工,只有班组的安全文化建设加强了,整个企业的安全文化建设才会有牢固的基础。更何况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层次性的要求,只有破除“上下一般粗”的做法,形成各自的特色,才能保持企业安全文化的生机与活力。

3.认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只是抓虚的,不是抓实的,是物质条件不足以用精神来弥补。这也是一种错误认识的表现,安全文化即人类安全活动所创造的安全生产和安全生活的观念、行为、物态的总和,它包括安全精神文化和安全物质文化。作为班组必须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一手要抓安全精神文化建设,向职工灌输安全理论,增强他们的安全观念,组织职工学习安全技术知识和安全规章制度,提高职工的自我防护能力,规范职工的安全行为;另一手要抓安全物质文化建设,配齐劳动防护用品、安全工器具,完善各种安全设施,改善作业环境。可见,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不仅要务虚,而且要务实,应使安全精神文化与安全物质文化共同进步,协调发展。

4.认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这个题目太大,应达到什么标准不好把握。实际上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标准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的标准是一致的。比如,在安全目标上,应实现控制未遂和异常事故发生,实现事故零目标;在安全教育上,应实现教育内容、时间、人员和效果的四落实;在安全防护上,应做到劳动防护用品、用具齐全;在作业环境上,应实现隐患和危险处于受控状态。同时,要坚持改革和创新,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探索加强安全文化建设的新做法。

二、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内容

安全文化建设的内容如下:(1)安全生产方针政策;(2)安全法律法规;(3)安全规程制度;(4)现代安全管理;(5)安全教育;(6)安全措施;(7)安全减灾;(8)安全效益;(9)安全道德;(10)安全环境。

三、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主要途径

1.发动职工制定加强班组安全文化建设的规划。加强班组文化建设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应从现在抓起,做出艰苦的努力,因此,班组要结合具体实际制定长期建设规划和短期打算。重点内容的确定应有针对性,应注意加强班组安全管理工作的弱项。

2.要把安全文化建设与日常安全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班组安全文化建设,决不是离开班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另抓一套,而应该找准切入口和结合处。应从基础抓起,让职工了解什么是现代安全文化,什么是建筑安全文化建设及建筑企业现代安全文化包括哪些内容,怎样加强这方面的建设。

篇(9)

一、口译的灵活度与跨文化意识

口译活动是一个从理解、分析到传达的特殊交际过程,是一种积极、复杂且具有创造性的语言传达活动。口译是通过口头表达,将所感知和理解的信息由一种语言形式准确且迅速地转换成另一种语言形式的跨文化交际行为。其传递的话语信息通过声音、面部表情和肢体动作等综合形式得以完成。与通过文字来传达语言意义的笔译相比,口译具有较高的灵活度。这也由口译本身的特点所决定的,即口译速度快,现场性、时限性、独立性较强。面对不可预测的交谈话题,文化背景信息,口译员不得不具有较高度即席应变能力,还要不断培养应对交际过程中相关文化因素的跨文化意识,把握文化差异,使受众有效地领会来自另一文化领域的信息。国际著名口译学专家Daniel Gile就曾指出:“译员是‘演员’”,译员必须象演员一样艺术性地把从原语中接受到的信息,在讲台(舞台)上传递给听众。面对具有特殊意义的文化信息,要有效、准确地完成日译过程,译员既需要加强自身语言基本功和知识面的提升,又要切实把握中西文化差异,加强跨文化意识的培养,灵活艺术地采用口译策略,有效避免跨文化交际的障碍。

二、文化意识对口译者的影响

跨文化意识对口译人员有着重要的作用,对于口译员来说,跨文化意识是他在进行跨文化交际中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之一。跨文化意识的有无或程度强弱直接影响译者的翻译质量;同时,它也可以作为衡量一个外语学习者是否适合从事口译工作,能否成为一名优秀的口译员的重要准绳。掌握了语言技能的口译者如具备敏感的跨文化意识,就可以准确把握翻译尺度,跨越不同文化间的障碍,尽可能地在不同文化间取得文化对等,在跨文化交际和翻译过程中做到收放自如,张弛有度。而且,增强跨文化意识有利于提高口译员的社会文化能力(包括语用能力和文化创造力两部分)。然而,口译绝非简单的语际信息传输,是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极强的心智活动。如果译员只注意语言形式的对等而忽略了转达语言所承载的文化内涵,就会造成交际中的文化障碍。在口译过程中,交际失利或受阻,除了语言障碍(语音、词汇或语法方面的障碍)方面的问题外,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文化障碍造成的。在跨语言交际中,语言表达、风俗习惯、体态表情等是文化差异的外部表现形式,在这种形式的背后隐含着更深层的差异,包括价值标准、思维方式、认知差异等。

三、如何培养跨文化意识

为了更好地完成跨文化交际中的桥梁作用,日译者要认识到跨文化意识在口译过程的重要作用,积极主动地培养跨文化意识。 (一)坚持“文化溶入”的原则

“文化溶入”是在充分认识异文化的基础上,将自己置于对方的文化背景上观察和思考问题。这是跨文化意识的最高境界,要求口译者具备“移情”的本领,即设身处地体味别人的苦乐和际遇,将自己代人对方的心境,以引起情感上的共鸣。这是最有效的跨文化交际活动的核心特点,有利于提高口译者的跨文化适应性。要提高自己的移情本领,首先,口译者要承认并尊重母语文化与异文化之间存在的差异,克服民族中心意识,抛弃有关性别、民族和文化等方面错误甚至歧视性的态度和看法。其次,基于“移情”转瞬即逝、因时而异、因境不同的特点,口译工作者要一直关注跨文化交际中异文化使用者及其现实的交际场景,注意对方的言语和非言语表达,理解对方自然的情感反应。而且,口译者要提高对异文化价值观和风俗习惯、思维模式等的敏感度,避免以自己的文化来解释、评价异文化中他人的言语行为和非言语行为。另外,口译者要了解跨文化交际双方的交际目的和交际需求,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站在对方的角度上观察分析问题,真正达到“移情”。

(二)培养扎实的语言基本功

篇(10)

一、文化的概念及翻译的任务

(一)文化的概念

语言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是文化的一种表现方式,又是一种社会现象。两个不同民族的语言交流,实质上是两个不同民族的文化交流。在语言交际过程中,不同国家或民族的人能否相互沟通,不仅决于他们对语言本身的理解,而且取决于他们对语言所负载的文化意蕴的理解,因此,文化翻译应“突破以往‘语言的囚笼’(the prison一house of language)的束缚”,在文化研究的大语境下来进行。笔者认为,当今不同文化的交流日益频繁,文化传播空前活跃,翻译又是文化传播中信息转换的桥梁,人们对翻译与文化的关系也愈来愈关注,因此如何翻译以实现更好地进行文化传播,我们就有必要进一步探究了。

有关文化的定义很多,笔者赞同王克非的定义:“所谓文化指的是历史上创造的所有的生活样式,包括显性的和隐性的、合理的、不合理的以及谈不上是合理的或不合理的一切,它们在某一时期作为人们行为的潜在指南而存在。”他的定义指出了文化具有相对性和文化是人们行为的指南这两个重要概念。

(二)翻译的任务

翻译过程不仅涉及两种语言,还涉及到两种社会文化。正如张今先生所言:“翻译是两个语言社会之间的交际过程和交际工具,它的目的就是要促进本语言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进步,它的任务是把原作品中包含的现实世界的逻辑映像或艺术映像,完好无损地从一种语言译注到另一种语言中去。”近代学者越来越注重翻译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奈达曾指出:“对于真正成功的翻译而言,熟悉两种文化甚至比掌握两种语言更重要,因为词语只有在其作用的文化背景中才有意义。”

二、文化传播与翻译的关系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反映文化并受着文化的制约。任何语言文学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有其深刻的文化内涵。社会文化又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语言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和表达能力。

语言与文化的密切关系注定了翻译与文化的密切关系。翻译的过程就是把一种语言转换成另一种语言,而两种语言转换的过程中必然涉及到两种文化。我们常常见到由于缺乏对源语文化的了解而错译、误译的情况。例如:将to blow one’s own hom译为“各吹各的号”,而这个习语的真正意思是“自吹自擂”。因此,不了解语言当中的社会文化,就无法真正掌握语言。我国著名学者王佐良教授在谈到文化与翻译的关系时曾指出:“翻译者必须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文化人”;“他处理的是个别词,他面对的则是两大片文化。”翻译已不再仅仅被看作是语言符号的转换,而是文化的交流。所以翻译越来越被看作是一种跨文化交际的行为。

三、中西方文化差异对翻译的影响

由于社会历史、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等原因,中西方存在着较大差异,彼此对事物的好恶不同,因此在遣词造句上就各具特色。例如,英语中绿色常用来表示“嫉妒、眼红”等意,如词组green with envy“十分嫉妒”。若把“眼红”译为“red-eyed".将会使以英语本族语的人不能理解其内涵。又如,同一动物在不同语言中的含义是互不相同的。英语民族有爱狗的传统,中国人却崇敬龙。在封建时代,龙是皇帝的象征。中华民族称自己是“龙的传人”。

“龙”(dragon)在西方世界的神话传说中却是一只巨大的蜘蝎,长着翅膀,身上有鳞,拖着一条长长的蛇尾,嘴中喷出火焰,是罪恶的象征。因此,中文的成语“望子成龙”若译为“to hope that the son will become a dragon",西方读者一定会大惑不解甚至产生误解;若译为“to expect one’s son to become an outstanding personage”或“to hope that the son will have a bright future "则能恰如其分地传达源语的文化内涵,易被西方人所接受。中英人民对于某些动物的心理反应是不完全相同的,这就要求翻译时必须进行适当的转换。

中国遵循直觉的感悟式的思维方式,追求形象思维。而西方开放性的商业社会造就了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外向型思辨。这种外向性的“思物”又形成了西方注重逻辑关系的分析性思维方式。两种思维模式决定了对语言的两种审美标准:语言的形象美和语言的逻辑美。例如: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s fly evening crows;

Neath tiny bridge besid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s ;

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对照上面马致远的“秋思”与译文可以看出,原诗通过九个形象性名词的连续使用,译文则是通过形式完整的逻辑语句来抒发作者当时的心境,这正符合东西不同思维模式的特点。所以,在翻译时若遇到这种情况,就要打破原文形式上的束缚,运用不同的思维模式构建译文,以符合译入语文化的审美标准。

因为中西方人的思维模式、社会习俗存在着较大的差异,而人们的行为方式又受社会文化的潜在指引,所以翻译中最大的困难往往不是来自语言本身,而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意蕴。这就要求译者翻译时不能只在语言上推敲,还应考虑不同的文化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将翻译做好。

四、文化翻译的策略及原则

(一)翻译策略的选用

翻译的目的是促进不同语言、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与沟通,因此,翻译是文化传播的中介,而译者就是文化传播的使者。译者的翻译策略与翻译目的、译者的意识形态、文化背景、社会氛围、读者的趣味要求等可变因素息息相关,又直接影响到翻译效果。因而,异化与归化等翻译策略在中外翻译史上都留下了浓彩重墨的一笔。“归化翻译法”(domesticating translation和“异化翻译法”(foreignizing translation)是美国翻译理论家韦努蒂(LVenuti, 1995)创造的术语,用于描述两种不同的翻译策略。归化翻译法追求译文文体自然流畅,一目了然,其目的是尽量减少原文给目的语读者带来的陌生感;而异化翻译法则故意冲破目的语常规,把原文本的异国情调带到目的语文化之中。随着翻译研究越来越重视文化因素的作用,异化与归化也被置于文化研究的大视野中进行关照。叶子南将西化界为在两个语言体系中已固定的表达方式间有差异时(英译中)所采取的原语的表达方式;并认为缓慢适度的西化有益无害,西化的总趋势是合理的。郭建中认为归化与异化各有其长,这两种互补的方法将同时并存。孙致礼则持适度原则,即在“纯语言层面”用归化法翻译,在“文化层面”力求最大限度的异化。但他们又都推断异化法将最终会占上风。

(二)“文化传真”:翻译的基本原则

鲁迅说:“如果还是翻译,那么,首先的目的,就在博览外国的作品,不但移情,也要益智,至少是知道何地何时,有这等事,和旅行外国,是很相像的,它必须有异国情调。”所谓“异国情调”,鲁迅指的不是语言上一味仿效西洋,而是尽量保存原文所蕴含的异域文化特色。韦努蒂积极倡导翻译过程中对源语文本的异化处理,从而揭示两种语言在表达形式和文化上的差异。这就是说,翻译不仅要考虑语言的差异,还要密切注视文化的差异,文化差异处理得好坏,往往是翻译成败的关键。语言可以转换,但文化特色却不宜改变,一定要真实地传达出来。因此,“文化传真”应是翻译的基本原则。

上一篇: 自动控制理论论文 下一篇: 文化管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