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8:21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新型工业化道路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图分类号:F121.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03-0202-03
引言
21世纪初中国作出了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的重大决策,为了到2020年能基本实现工业化,中国要“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1]。党的十七大将工业化进程与科学发展观相融合,提高为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道路,做到与人、自然、经济、社会的协调与和谐。但是,如何才能保证中国能走上“新”的道路一直是各界关注和争论的焦点。尤其在资源有限、环境已遭严重破坏的情况下,如何才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三次产业可持续发展是个棘手、刻不容缓的问题。本文主要从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浅析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前进方向,并提出具体的实施建议。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中的产业结构
新型工业化进程也是产业结构转变的重要时期,在这条路上“新”在哪里,应该转向哪里,新的产业结构应该是怎样的,一直是有争议的问题。笔者在这里就其中关于产业结构的争议较大的问题进行浅析,并阐述一下自己的观点。
(一)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关于产业结构的争论
1.“新”路上是否抛弃传统产业。许多经济学家将工业分为传统和新型之分,但在这个问题中有一个关键问题却没有明确、统一的定义:什么是新工业、什么是传统产业,即判断“新”、“旧”的标准是什么。一般认为,“传统工业化是指以第一、第二次技术革命的诞生与完成为标志,以蒸汽技术与电气技术等主导技术为武装,以电能与磁能等能源为支撑的机器化大生产”。新型工业则主要是对应于第三次技术革命后发展起来的航天、生物、信息业等高新技术行业。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高新技术不断渗入各个领域,产业融合不断发生,很难将“新”与“旧”明确区分开[2]。这样,我们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该如何对待所谓的“传统产业”?以汽车产业为例,从产品属性、产业存在时间上讲,这是传统产业。但是现代的汽车生产中又引入很多新技术,仅仅是汽车的车门就不知道用来多少电脑程序和芯片。从生产方式上看,汽车产业又算是“新”产业。也许我们应该借鉴金融危机后美国的经验[3]。美国政府无情地看着通用公司等汽车业巨头破产,底特律从繁华的汽车城变为一片废墟,貌似放弃了汽车这一夕阳产业。但是,美国政府仍然大力支持新能源汽车的开发,甚至将其归入大力发展的“朝阳产业”。一味强行地按某一定义进行划分,只会墨守成规、形成误导,影响工业化进程。
2.是否必须经历重工业快速发展、比重提高的阶段。这个问题一直是学界大有争议的,以厉以宁和吴敬琏为代表主要分为两派。厉以宁等人通过分析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指出进入工业化中期后,重工业增长加快是国际范围的规律性的现象。这些观点把实现重工业化看做“各国工业化的必经阶段”、“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必经之门”、“不可逾越的鸿沟”。如20世纪初的美国、20世纪中后期的日本、韩国等就是如此,甚至香港、新加坡等小的经济体也靠进口完成通过重工业比重大幅提高来带动经济增长的过程[4]。同时,这也符合德国经济学家霍夫曼和中国经济学家张培刚分别于1931年和1949年发表的研究结果[5]。所以他们认为“重工业化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中国工业化已经以重工业化发展为主要特点的历史新阶段”[6]。
吴敬琏一派则指出“必经之路”派的论证是不严密的。首先,“每个国家的经济发展都要经历一个重工业化阶段”,不是现展经济学的公认定理。其次,用短时间的数据,即中国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2000年的51.8%上升为2003年上半年的57.5%的短期飙升,①并不能证明这是一个长期趋势。同时,工业内部结构的变化也不能证明重工业已经成为整个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他们指出中国和发达国家的发展状况不同,我们工业化时间较短、工业化的过程中已经进入信息化的潮流,发达国家的经验不适合中国这样的后进国家,“霍夫曼经验定理”等传统理论也已经过时,不可以作为理论依据。也有人从轻工业和重工业的分类上讨论,传统的农、轻、重产业理论已经无法准确反映今日的产业结构,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已经废弃。所以,轻重工业的划分尚不完全清晰。从而证明了,即使生产资料生产优先增长是生产发展的一般规律,也不能由此推出重工业化优先增长的原理[7]。吴敬琏等人提出,以资源密集型的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道路是与中国资源禀赋状况、环境承载状况相冲突的[8]。
3.新型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具体指什么:产业间还是产业链。在权威的《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中,巴格齐这样描述工业化,工业化主要体现在:“现在,一般来说,国民收入中制造业和第二产业的比例提高了……其次,在制造业和第二产业中就业的劳动人口比例一般也有增加的趋势……同时,整个人均收入也增加了。”[9]印度巴门拜的观点与之类似。他认为“工业化是脱离农业的转变,即农业在国民收入和就业中的份额下降,制造业和服务业的份额上升。”以上两种观点在“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出之后的中国,甚至是现在都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10]。以致在讲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时,很多人也将范畴过分局限于实现农业向工业的产业结构升级,或仅仅关注如何更好地发展工业体系来促进经济发展。总体说来,这些观点将工业化的阐述偏重于产业间的结构变化。其潜在的逻辑就是: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就是产业间结构调整的过程。
随着改革开放、中国加入WTO、不断增加的贸易同盟等的大力推动,中国很多年在较大程度上靠国际贸易促进经济增长,其中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加工贸易为主,大搞OEM。“两头在外”导致利润大部分在国外,中国只能获得蝇头小利,但是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工厂”。这是特定历史阶段的必然结果。但是随着金融危机的到来,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受到很大打击。在这样的背景下,有很多经济学家提出“新型工业化道路”应走出资本密集型的制造业,转换到高新技术产业(具有核心技术、非加工贸易)和劳动密集型的服务产业上来。总之,就是向产业链的高端延伸,积极发展研发、品牌、供应链等高技术、高附加值环节。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产业结构的选择
1.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其实,近些年由于信息产业快速发展、产业融合的不断加速,许多专家学者已经将视角放得更加宽泛,对“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诠释也更加抽象化、概括化,总体说来就是整个三次产业的结构调整、协调发展。不仅仅是农业向工业,工业向第三产业,或者工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当然就不会是必须走上重工业化的道路。
2.新型工业化道路中产业调整的标准。至于标准问题,在笔者看来与之前国家提过的“三个凡是”的标准极为相似。在产业相互渗透、交叉严重的现状下,不可能提出任何硬性标准。在追求经济效益高的基础上,“新”的三大条基本标准就是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凡是符合这些标准的就应大力发展、不符合的就应改变,无论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无论是高新技术产业还是传统工业行业、无论是产业间结构调整还是产业内产业链升级。
总之,新型工业化道路走得如何、走向何处,应当在科学发展观的引导下,全面客观地加以检验和评价,而所有检验标准归根结底只有一点:是否有利于社会主义最终目标的实现。
3.片面理解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危害。如果将新型工业化道路片面地理解为只发展工业或其中某一部分,此外对工业化机制和工业化政策底的片面理解,都将会造成不良影响。曾经有人将其可能后果归纳为六个方面:(1)在城乡关系上,重视现有城市发展,轻视农业发展,会造成城乡经济发展水平和居民收入差距扩大,使二元经济结构强化;(2)在产业资源配置上,以牺牲农业为代价大力发展工业,割裂了产业之间的有机联系,破坏了社会再生产循环过程;(3)在发展工业的过程中,偏重发展大企业,会影响市场结构的合理性,影响市场结构的发育,不利于发挥竞争机制的作用;(4)重视资金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轻视劳动密集型产业,造成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一比较优势的丧失,导致失业加剧;(5)重视物质产品生产,轻视基础设施建设,造成经济发展、国民生活质量提高的基础不够坚实;(6)经济运行过程中,过分依赖“看得见的手”,轻视“看不见的手”,资源配置效率低下[11]。
二、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结构调整的途径
根据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情,中国要实现新型工业化的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就必须将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善型经济作为长期坚持的基本方针,走出一条依靠技术进步和效率提高驱动的工业化道路。
1.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型服务业,降低过高的交易成本。在现代经济增长中,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是降低交易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率的重要源泉。先行工业化国家的经验也已经说明,在从早期经济增长向现代化经济增长转变的19世纪,商业、金融、法律等基本服务业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对于降低制造业和农业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整体效率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改革开放后,中国服务业发展速度高于经济增长的平均水平,但低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经济结构中服务业的比重明显偏低。2005年,中国的服务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为40.3%[12],该比重已经连续三年下降(2003年为41.5%,2004年为40.7%),与世界平均水平(50%以上)和发达国家水平(平均为66%,其中美国为73%,日本为67%,德国为68%)[13]的差距十分明显。
与国际上以生产业占主体的特点不同,由于中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处于低水平,消费性、传统服务业(商贸、餐饮、仓储等)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型服务业(金融、电信、保险、信息服务、物流等)发展滞后,制约了服务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服务业,特别是生产也已经是我们不得不走的道路[14]。
2.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提高国民经济各部门效率[15]。较之先行工业化国家,中国工业化有一个较为优越的条件,这就是能够利用20世纪50年代后发展起来的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改善增长质量,提高经济效率。由于信息产业创新活跃,发展迅猛,能降低各行各业交易成本和制造成本。这可以说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提法中“新”字的重要含义之一[16]。
中国信息技术产业20世纪90年代后发展迅猛,其产值很快从1993年的913.4亿增长到2001年的6 920.9亿元,是1997年之后中国经济持续强劲增长的重要推动力之一。但不容忽视的是,中国信息产业结构存在严重问题,硬件制造在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远远超过软件产业。
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加快ICT在中国各个部门的渗透,降低信息成本,将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一支重要力量。
3.城市化与工业化――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向城镇工商业。对于工业化尚未完成的中国,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工商业转移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另一重要途径。这可以大大提高整个国民经济的效率。2001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已由1952年的1.8243亿增长到4.90855亿人,农村劳动力占整个社会劳动力的67.2%,而且还以每年1 000万人左右的速度在增长[17]。根据富余劳动力定义,传统农业部门劳动边际生产率等于零。所以大量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就相当于多创造出了产值、转移到相对高效部门、提高了国民经济效率。这也有利于中国城市化进程[18]。
4.重视技术创新,发展核心技术,促进制造业产业链升级。与科学相关的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是现代经济增长中效率改进的一个源泉。中国是世界工厂,但是正如前面所说,中国企业在产品价值链中主要从事附加价值和利润率都很低的装配制造作业。从整体上看,中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研发经费投入低,创新的组织机制不完善,尚未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5年中国大中型工业企业的研究开发经费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仅为2.6%,约为发达国家的1/3;而美国为8.3%(2000),德国7.4%(2000),日本8.6%(1998)。加大研发力度已经是刻不容缓的,这是提高经济效率的最主要的源泉[15]。
但是如何实现产业链向高端延伸、产业技术含量提高,是否所有企业都应向高端发展?向产业链高端延伸,是企业和产业成长的“自然过程”,中国发展市场经济的时间、大批新型企业的成长时间都不长,在这不长的时间内,就出现大批在高端领域具备竞争力的世界级大型企业,反而是不正常的。我们一方面要有紧迫感,加快技术创新和进步;另一方面也要防止“拔苗助长”,是一些企业不仅失去原有优势,新的优势又没形成,陷入“高不成、低不就”的窘境。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虽然新型工业化更多是一个市场问题,但是真正做到这一点,建立一个有效支持这种转变的制度机制是极为重要的。这必然要求我们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其中关键的是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建立有限和有效的政府。体制改革的关键在于政府自身改革的成效,建立有限且有效的政府。完善立法、财政、监管体系,为市场经济的正常顺利运行提供服务和帮助。
只有市场和政府系统作用,才能“走”好新型工业化道路,才能彻底实现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模式。
参考文献:
[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21.
[2]徐险峰.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M].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11.
[3]刘世锦.正确理解“新型工业化”[J].中国工业经济,2005,(11):5.
[4]吴敬琏.中国增长模式抉择:修订版[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2006:16.
[5]重工业化之争[N].中华工商时报,2005-02-04.
[6]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课题组.中国工业化进入新阶段[N].经济日报,2003-12-01.
[7]李永华.产业高度化不应是由轻向重的过渡[N].南方日报,2003-09-11.
[8]吴敬琏,江平.洪范评论:第2卷第2辑[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5.
[9]新帕尔格雷夫大辞典[K].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1992:861.
[10]张贡生,等.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现实问题[J].世界经济与政治,2003,(6).
[11]安果.论新型工业化道路的中国特色[D].成都:西南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4:14-16.
[12]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Z].
[13]世界银行.世界发展指标(2005)[Z].
[14]来有为.生产型服务业发展滞后对中国制造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制约[G]//传统与现代之间――增长模式转型与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选择.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242.
[15]陈佳贵,等.以信息化推进中国的工业现代化[G]//中国工业化与工业现代化问题研究(中国现实经济热点问题系列).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9:170-197.
“十一五”时期,株洲市坚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三次产业呈现相互促进、互为支撑的良好态势。株洲市三次产业结构由2005年的13∶50.5∶36.5调整为2009年的10.5∶54.7∶34.8。服务业对经济的支撑作用增强,生产业实现增加值143.3亿元,年均增长16%,快于GDP增幅2.2个百分点,占GDP比重为14%,年均提高0.5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20%;文化产业发展加快,增加值由2005年的21亿元增加到2009年的48亿元,占GDP比重由4%上升到4.7%。2009年工业对株洲市经济增长贡献率为55.3%,拉动株洲市经济增长7.85个百分点但工业高增长背后的高投入和高消耗,将给株洲经济下一步的持续健康发展带来很大压力。在当今和未来世界经济中,服务业是增长最快的行业,某种意义上来说,一个城市甚至一个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水平,主要取决于经济结构中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的比重。
一、现代服务业的内涵界定
“现代服务业"是中国所特有的提法,在国外,现代服务业的提法多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毕业论文题目,美国学者倾向于使用“知识服务产业”来描述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将其定义为以提供技术知识或专利为主并支援制造业发展的服务业,或具有技术背景的服务业。该定义偏重以技术服务为特征的硬知识服务。欧洲学者倾向使用“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并尝试给予描述性的定义。穆勒等人广义地将其定义为主要为其他公司提供有高知识附加值的服务公司。这种一般性定义难以反映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形式和活动的多样性。迈尔斯等人认为知识密集型服务业是指那些显著依赖于专门领域的专业性知识,向社会和用户提供以知识为基础的中间产品或服务的公司和组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包括两大类:面向新技术集中使用者的传统专业服务如促销广告、金融服务、会计和法律服务等以新技术为基础的知识密集型服务如软件设计和其他计算机相关活动。
虽然目前关于现代服务业的专著、论文和课题日益增多,现代服务的内涵目前尚没有一个明确的统一界定。在我国现行的统计制度和对服务业的分类中,并没有“现代服务业”以及与之相对应的具体分类条目,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内涵和界定一直以来都存在争议。对于现代服务业的涵义和分类,我们综合国内外的相关研究以及服务业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后认为,“现代服务业”是指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形成的以知识技术为支撑的新兴服务业和随着现代经营理念、社会需求变化,在传统服务业的基础上不断变革和升级的新型服务业的总称。现代服务业一般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性:高技术性、知识性、高增加值性、从业人员高素质性和动态性,主要包括以下四大类:(1)基础服务业,主要包括通信服务和信息服务、交通等;(2)生产和市场服务业,包括金融、物流、批发、电子商务、农业支撑服务以及中介和咨询等专业服务;(3)个人消费服务业,包括教育、医疗保健、住宿、餐饮、文化娱乐、旅游、房地产、商品零售等;(4)公共服务业,这类服务主要是由政府提供的,是免费提供或收取最低费用的服务, 包括政府的公共管理服务、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医疗以及公益性信息服务等。这些现代服务业用现代化的新技术、新业态和新服务方式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创造需求,引导消费,向社会提供高附加值、高层次、知识型的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它具有现代与传统的交融性、要素的智力密集性、产出的高增值、供给的多层次性和服务的强辐射性等特点。现代服务业广泛渗透在服务业各主要行业和领域,不断服务着社会,方便着生产、丰富着生活,成为城市国民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发展现代服务业对株洲产业结构优化的意义
产业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表明,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低收入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在该时期,逐步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良好的创业氛围,并与现代制造业形成互动机制,从而强力拉动经济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两型社会建设下,株洲迫切需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生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
(一)是“两型社会”建设和株洲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
现代服务业具有能耗低、污染小、效益高等特点,有利于突破资源约束瓶颈,减轻环境压力,是株洲实践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必须大力发展的产业之一。株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基础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由此可见,现代服务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没有现代服务业的支撑,工业化只能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这是由于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物流与营销、研发、人力资源开发、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会计审计、律师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并逐渐成为企业提高竞争效益的主导因素。另外,随着新型工业化的发展毕业论文题目,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条件和支撑,科学技术不仅直接推动了服务经营模式和管理模式的转变,而且推动和影响了市场机制和政府监督方式的完善。加快现代信息技术成果在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的应用,可以促进产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更好地实现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目前,株洲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时期,第二产业仍是株洲发展的主要动力,但第三产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逐渐增强,现代服务业在产业结构升级中的作用也日益突出期刊网。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第二产业的发展也需要现代服务业来推动和。因此,借鉴先进地区发展的经验,在大力发展第二产业的同时,努力发展面向生产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新型工业化提供高水平的生产中间投入,占领经济价值链的中高端环节,不断挖掘经济效率提高的源泉,从而加快株洲工业化进程,促进产业结构升级。
(二)是提高株洲城市服务功能的需要
城市发展以产业为支撑,城市伴随着工业化、国际化进程而发展壮大。当前,株洲正处在工业化和快速城市化阶段,随着区域一体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株洲城市经济总量在整个国家、地区所占的比重日益提高,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大都市必然产生大服务。株洲是湖南省“一点一线”区域经济带的重要城市,也是全省经济最发达的长、株、潭“金三角”一隅,担负着为都市圈内其它城市提供生产服务和发展机会、带动都市圈整合发展的任务,担负着吸引外部经济要素、对外辐射经济功能的窗口和枢纽职能。株洲本身要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不断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和完善城市功能,全面推进城市现代化发展,同样离不开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是株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由于株洲二产业中重工业比重偏大,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从资源消耗来看,“十一五”前三年株洲市单位GDP能耗累计下降11.8%,完成“十一五”节能总目标(21%)的64.9%。2008年单位GDP能耗为1.39吨标准煤/万元,绝对量高于全国0.288吨标准煤/万元,高于全省0.165吨标准煤/万元。从污染排放来看,“十一五”期间二氧化硫总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5.2%,化学需氧量在2005年的基础上削减2.4%。至2008年底,这两项指标分别完成“十一五”减排目标的87.7%和14.8%。目前株洲市重化工化趋势短期难以扭转,现有产业结构与发展模式下,“高耗能、高排放、高污染”的“三高”问题仍然比较突出。现代服务业是消耗资源最小的产业,也是排放污染物最少的产业。从能耗和污染排放水平来看毕业论文题目,与第二产业相比较,现代服务业单位产值能耗很小。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是加快株洲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日益短缺、提高资源利用率的迫切需要。
(四)是株洲缓解就业压力的需要
现代服务业的就业增长弹性大,劳动密集、技术密集和知识密集并存,在吸纳劳动力方面有独特优势,是扩大就业的主攻方向。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既是株洲优化经济结构的战略要求,也是创造就业机会、提高就业质量的最现实的选择。调查显示,对第三产业投资一万元,可以解决7-8个人就业,而同样的投入,在第一产业中只可以解决一个人就业,在第二产业中可以解决1.7个人就业。第三产业产值和就业超过第二产业是完成工业化的一个显著标志,加快新型工业化的发展为第三产业的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和就业空间。2004年至2009年末,株洲在第三产业吸纳就业人员由64.8万人发展到72万人,解决了大批从一、二产业转移出来的富余劳动力。从2005年起,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开始超过第二产业的就业人数,其中发展较快的有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金融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近年来,随着株洲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因高校扩招而延缓至今的就业高峰问题,株洲同样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立足株洲实际,加快发展具有株洲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必将为缓解就业压力提供重要帮助。
现代服务业是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强大动力。信息传输业协调生产与消费的关系,使产业结构适应需求结构的变化而升级。科技、计算机服务、软件业等生产服务业为三次产业提供服务形式的生产资料,提高产业效率,推动产业升级。教育、物流、金融业为三次产业提供高素质人力、充足的物力和强大的财力,推动产业效率提高。商务服务业提高资源配置的综合效率,促进产业优化。投资环境改善,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生产效率提高,信息化、社会化和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产业竞争力的加强,都离不开现代服务业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华.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广东经济[J],2008年第12期
[2]申朴,孔令丞.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结构优化路径的选择[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0年第1期
[3]株洲市统计局.株洲市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 tjcn.org/tjgb/201003/6920.html,2010-03-05.
摘要: 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进程,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孕育科技创新。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进行科技创新。新乡市要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就要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水平。本文对新乡市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水平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指出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科技创新战略选择。
关键词 : 新型工业化;科技创新;战略选择
中图分类号:F27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23-0029-03
作者简介:张式恩(1979-),男,河南新乡人,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管理工程系,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企业管理。
1 理论基础及问题的提出
1.1 理论基础
科技创新引领新型工业化进程。科技创新是现代经济发展的关键因素,是各国工业化进程中最重要的起动因素。大多数经济学家认为,技术是经济增长的重要要素,技术水平体现在新的设备、新的材料,同时技术要素是内生变量,它可以提高投资的收益,使边际生产率递增。他们认为大多数发达国家的工业化取决于科技创新的力度。
实践表明,一个国家或地区科技创新速度快,工业化程度就高。科技创新已经成为企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落后地区要赶超发达地区,就像发展中国家要赶超发达国家一样,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新型工业化发展路径孕育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追求的是更高层次、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其基本目标是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要实现这个目标就要用科学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
在污染了环境、浪费了资源、破坏了生态后,人们重新审视已走过的历程,认识到需合理利用资源,建立新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出现了清洁生产、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模式,而这些新技术和新模式关键在于科技创新。
1.2 问题的提出
工业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发展的核心和结构转变的主要动力。面对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同时指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要注重依靠科技创新和劳动者素质,改善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所以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最关键的就是科技创新。只有科技创新,才能推动经济发展、降低能耗、改善环境和缓解就业压力。
目前,持续探索三化协调发展的路子是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核心任务。河南省正处在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仍是带动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科学发展观指引下的新型工业化,是对“如何发展”和“为谁发展”问题在工业化模式选择方面的全面回答。河南省建设中原经济区、实施中原城市群规划、加快中原崛起河南振兴,必须实现工业大省向工业强省转变。新乡市是中原城市群“十字”核心区重要城市之一,是一个矿产资源比较贫乏的、典型的以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这就决定了在以资源开发拉动经济增长的发展背景下,作为非资源型城市的新乡,必须破解来自资源等方面的制约,走一条属于自己的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必须进行科技创新。
2 新乡市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的现状分析
2.1 新乡市科技创新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新乡市紧紧围绕加快中原经济区建设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工作方针,通过大力组织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全面推进企业研发中心建设、加快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壮大知识产权经济,有效地促进了自主创新工作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科技创新工作硕果累累。
新乡市设立了5000万元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引导基金,成功创建国家新型电池及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中国卫生材料生产基地,正在积极推进电池研究院建设,成立了新乡医学院干细胞与生物治疗技术研究中心。
2009年,世界首支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在新乡华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诞生。
2011年,金龙集团获省长质量奖,新乡市被命名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同时,新乡市也被定名为“新乡国家新型电池及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
2012年,新乡市R&D项目课题4502项,在河南省居于第二位,专利申请书1025年,已是连续8年突破千件。创建国家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1家(全省共2家)、省级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数量居全省首位。
新乡市大力建设自主创新的组织领导体系、科学决策咨询体系和政策支撑体系,并开设了科技计划重大专项资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资金、科技成果转化资金、企业技术创新平台建设资金、专利申请资助资金等财政专项资金,始终确保科技创新资金供给充足。
2.2 新乡市新型工业化发展现状分析
实现工业化是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一个主要路径。新乡市要发展经济,实现工业化是首要任务。自2011年,新乡市就坚持把工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体,通过发展工业来优化产业结构,扎实推进工业跨越工程行动计划,积极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为建设中原经济区强市提供了强大支撑。
新乡市不断加快培育发展电池及电动车、生物与新医药等新兴产业。目前,新乡已经形成了一条从电池材料到电动汽车整车生产制造、电池回收的循环产业链。新乡投资2亿多元组建了电池研究院,2007年获批组建国家电池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2011年被认定为国家新型电池及材料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突破国外专利技术封锁的新结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研发已完成小试。
2013年5月,新乡市获得了中国第一个“中国电池工业之都”的称号。生物与新医药产业实施项目28个,总投资51亿元。现代煤化工产业已初步形成了相关产业链,正在加快发展氨纶及下游纺织产品、膜材料等相关产品产业链。
3 新乡市科技创新和新型工业化进程的实证分析
3.1 指标选取
①科技创新的指标。
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研发经费的投入只有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5%以上,企业才有竞争力,2%的企业只能够勉强生存,而1%则很难生存。所以,本文选取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来代表科技创新变量指标。
②新型工业化的指标。
根据党十六大提出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内涵,本文选取工业化进程、能源消耗、信息化程度、人力资源利用、资源环境和经济效益等六个方面,选取人均GDP、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人均邮电业务量、R&D活动人员占就业人数的比重、三废综合利用产值占工业总产值的比重和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来表示新型工业化道路变量的评价指标。其中,三个能源消耗指标,指标数值越小,说明能耗越低,其余指标均为正向指标,指标越大,评价值越高。(表1、2)
3.2 数据收集和分析
通过查阅2007~2014年《河南统计年鉴》收集到相关的原始数据,部分数据是原始数据计算得来,2009年R&D经费数据缺失,该表中使用的是2008年与2010年数据的算术平均数。
从R&D经费支出的角度分析,2006年~2013年新乡市R&D经费支出逐年提升,R&D经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也在2009年超过了1%,2014年有望超过2%。于此同时,新乡市为提升综合竞争力,很重视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总产值也连年成倍增长。
从人均 GDP 来看,人均收入是从产出的角度来理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生产率水平的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按人口平均的产出水平,是其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前提条件。新乡市的人均GDP连年提升,2010年基本上在2006年的基础上翻了一番,2013年已突破3万元。
用单位GDP能耗、单位GDP电耗、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三个指标表示的能源消耗情况,指标数值都是越来越小,可见新乡市在资源利用方面取得了很大进步。用人均邮电业务量表示的信息化水平,因为某些年份的重大建设,而是数据有些波动,但是整体不断提升的。R&D活动人员占第二产业就业人数的比重逐渐上升,可见人力资源质量在不断提升。三废综合利用产值没有统计数据,也未找到合适的替代变量,所以暂且不进行该方面的数量分析。工业成本费用利润率在2012年达到了近几年的最低水平,2012年的横向数据显示,在河南省,新乡市仅仅超过洛阳、鹤壁、商丘等市,处于较落后的地位,可见用该指标反映的新乡工业的经济效益并不好。总体来看,新乡市科技创新水平在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在持续推进。
4 新乡市新型工业化建设的科技创新战略选择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把科技进步与科技创新放在关键和突出的位置上,要把科学技术与工业经济紧密融合,依靠科学技术走低污染、低消耗、高产出的工业化道路。为实现这个发展目标,新乡市的科技创新必须有自己的战略选择,具体有:
4.1 加强引导,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
根据新经济增长理论,科技创新只有成为内生变量,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德国管理学家赫尔曼·西蒙曾经说过,历史上几乎所有的重大革新都是在公司,而不是在国家层面产生的。新乡市要不断推进新型工业化建设,必须使企业成为自主创新主体,不断鼓励企业加大科技投入,加强企业研发中心建设,积极推进产学研合作。
4.2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
高新技术以大量的知识和技术投入取代劳动和资本的投入,这样可以大大节约成本。发展高新技术还可以开拓新的市场,为消费者提供新的效用,使高技术具有更强的市场潜力。我们应该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立足全市产业规模和特色产业,通过发展高新技术培植壮大主导产业,发展提升优势产业,引导培育新兴产业,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由分散、独立型向规模化、集群化转变,引导区内企业向产业功能区集聚,形成主业突出、优势明显、集聚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经济发展新格局。
4.3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是党的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的重大举措,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建设新型工业化,要重视生态建设,与环境和谐共处,更应该妥善处理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使经济发展与生态社会都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牺牲生态环境为前提的传统工业时代已然过去,我们应该逐渐摆脱以往的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将目光转向科学创新,依靠科学技术走出一条低污染、低消耗、高产能的新型工业化之路。因此,企业要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技术,城市要全面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经济。
5 结语
依据本文的实证研究,新乡市科技创新水平在不断提升,新型工业化在持续推进。新乡市要破解资源等方面的制约,进行科技创新,就要加强引导,强化企业自主创新的主体地位,大力发展高新技术,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支持力度,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道路。
参考文献:
[1]刘二杰.基于技术创新的新型工业化道路研究[D].湘潭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17-19.
[2]汪慧玲,景文宏,戴石.高新技术和科技创新体系互动发展——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动态模型[J].科技管理研究,2007(4):30-31.
近年来,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一直是学界争论的热点,官方的口号是走新型城市化道路,但是究竟新型城市化道路包括哪些内容,如何走新型城市化道路,至今都没有统一的说法。本文根据城市化道路的三个基本要素对中国城市化道路和存在的问题提出自己的一些思考和建议。
一、根据城市化道路的三个基本要素阐述中国城市化道路的途径
1、从城市化动力机制来看:工业化是城市化的根本动力,市场化是城市化的直接动力
城市化的发展既是“路径依赖”的结果,也是区域背景及多种因素影响的结果,中国的城市化道路要根据自己的国情甚至是当地的区域条件来选择途径。在选择中国城市化道路时,首先要决定城市化的动力。
不论中国城市化发展的具体路径如何选择,始终努力发展经济、促进经济的增长,逐步实现工业化始终是首要任务。
现在各地的地方政府大力建设新城、新区就是政府主导型的城市化,这种方式虽然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地方GDP的增长,但是由于政府主导型缺乏经济基础和市场自身的驱动,也出现了许多诸如鄂尔多斯“鬼城”等浪费土地、财政资源的失败案例。所以,中国以后的城市化道路应该让市场机制发挥主要的作用。
2、从城乡关系角度:统筹城乡发展,逐渐改变城乡二元结构
城市化的核心是在产业的升级演进中,经济结构从农业社会逐步发展为工业社会,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城市部门的转移,说到底是人从农民变为市民的过程。但是,我国是人口大国,改革开放以来,GDP保持了9%左右的持续高速增长,但还没有足够的能力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化、农村人口向城市转化的问题。
刘易斯在他的发展经济学理论中提出了二元经济结构理论,由于中国长期处于转型期,再加上户籍制度等行政安排,至今仍有超过半数的人口生活在农村,城乡二元结构在中国更为明显。另一方面,城乡之间的关系,也包括工业部门和农业部门的关系,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的关系。工业和城市的扩张,使农业和农村自然资源和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正因为此,中国的新型城市化道路,需要逐渐改变当前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公共服务如医疗、教育、就业等的城乡一体化,逐渐从农业部门转移劳动力,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保持城市化的步伐与环境资源的承载能力相协调,统筹城乡、东西部的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3、从城市发展方针来看:因地制宜,协调好大中小城市的关系
城市发展方针,是具体实施城市化道路时的战略安排,表现为处理不同规模、类型城市之间的关系。我国地域宽广,区域差别大,城市化不可能按某一个模式来发展。很多学者对中国是主要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市存在分歧。
关于中国应该重点发展大城市还是中小城镇的问题,学术界一直存在很多争论。代表性的观点有复旦大学的袁志刚教授提出的大都市圈模式。他是考虑到我国国土面积广阔、中西部交通不便并且环境的承载能力脆弱,如果继续发展离散型的小城镇,制造业的规模不能支撑城镇的发展,人口和产业无法达到集聚效应,会造成基础设施的浪费,也会加剧本来已经昂贵的交通、物流成本。但他的观点没有考虑到大都市圈给特大型城市带来的环境、资源和管理方面的压力,如北京的严重污染和交通拥堵,另外也没有考虑到继续重点发展北上广等大都市,会使行政资源更多的集中在这些城市,进一步加剧城乡区域间的不均衡。
据此,合理的城市化发展方针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资源环境承载量和经济结构特点,因地制宜,实现大中小型城市协调发展。在东部地区,可以实现大中小城市的均衡发展;在中西部地区,武汉、成渝、西安等大城市是区域经济城市化发展的核心,适宜走非均衡的集中型城市化道路。
二、中国城市化存在的瓶颈问题
学界普遍认识到,城市化未来将会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起到更大的推动作用,中国的城市化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也是未来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动力所在。但是,我们在看到成就和机遇的同时,也要看到中国城市化道路上存在的瓶颈问题。只有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够真正释放城市化的潜力。
当前中国的城市化主要存在两个瓶颈问题。一是人多地少的基本国情,资源与环境的承载能力有限。从18亿亩耕地的红线到最近两年地方政府为了倒卖土地指标而驱使大批农民“被城市化”,还有大量城市的缺水、污染以及交通拥堵,都说明了城市化的速度和规模一旦超过了有限的资源和环境承载力,就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另外一个瓶颈是由于历史原因和户籍等行政措施形成的城乡差距很难消除。 每到春节大批的农民工踏上返乡潮,给铁路和公路交通造成了巨大压力。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城乡分离的户籍制度造成的,中国城市化道路的一个很大障碍就是户籍制度的存在导致人为的限制了农村人口向城市的迁徙。但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又非常复杂,关系到社会各个阶层的切身利益,不能一蹴而就。
正如新一届政府的总理在他博士期间的论文《论我国经济的三元结构》中所阐述的那样,二元经济结构的特点决定了中国城市化必须经历一个漫长的道路。就当前来看,如何实现公共资源的一体化、真正的消除城乡差距是中国城市化道路上必须面对的挑战。
参考文献:
[1]王一鸣.中国城镇化进程、挑战与转型[J].中国金融,2010(04)
中图分类号:F2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03-286-03
走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战略作用。针对当前我国城镇化所存在的问题,立足于当前我国城镇化的优势,积极探索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城镇化道路,对于改善民生、统筹城乡发展、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一、新型城镇化的理论梳理
伴随着党的十报告创造性地提出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的政策目标,新型城镇化逐渐成为理论与实践的热点,包括对传统城镇化道路的反思,对新型城镇化概念内涵的辨析,对新型城镇化不同层面的关系研究,对新型城镇化面临问题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的分析,对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证研究以及发展水平评价指标的研究等等。
从理论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在总结和反思国内外城镇化经验与教训的基础上,提出的科学发展道路。其本质特征和内涵包括: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协调推进、不以牺牲农村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推进城镇化主体形态、构建合理的城镇规模结构、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推进新型城镇化应坚持从实际出发,避免全国“一刀切”;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消除体制制度障碍;完善市政基础设施,提高人口吸纳能力;加强产业集聚分工,增强城市就业容量;提升创新驱动能力,增强城市发展后劲;城乡统筹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城乡差距。
(一)新型城镇化的概念界定
目前对于新型城镇化的内涵界定,主要基于两个角度,一是对传统城镇化内涵的发展性运用,二是结合目前我国城镇化发展的政策方向,传统城镇化理论与当前实践相结合。有学者从城镇化的一般概念分析入手,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内涵和特征主要包括四个层面:一是“四化”协调互动,通过产业发展和科技进步推动产城融合;二是人口、经济、资源和环境相协调,倡导集约、智能、绿色、低碳的发展方式;三是构建与区域经济发展和产业布局紧密衔接的城市格局,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提高城市承载能力;四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建设包容性、和谐式城镇。有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在内涵上包括六个层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的,城镇化与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协调发展,不以牺牲农业发展利益为代价,以城市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的主体形态,形成合理的城镇规模等级体系,走集约高效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有的学者在对比传统城镇化模式的基础上,认为传统城镇化模式主要体现为“粗放型工业化推动下城镇人口规模量的增长、城镇空间无序膨胀、资源大量消耗、城镇环境显著恶化”,而新型城镇化是指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互促共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个性鲜明的城镇化。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对传统城镇化概念的发展,两者在内涵、目标、内容方式上存在重大区别,它具体是指“以民生、可持续发展和质量为内涵,以追求平等、幸福、转型、绿色、健康和集约为核心目标,以实现区域统筹与协调一体、产业升级与低碳转型、生态文明和集约高效、制度改革和体制创新为重点内容的城镇化过程。”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推进”的原则,以人口城镇化为核心内容,以信息化、农业产业化和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内涵增长”为发展方式,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为机制保障,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建设城乡一体的城市。还有学者在总结概括的基础上认为,新型城镇化就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由市场主导、政府引导的城镇化机制推动,形成以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经济高效、社会和谐、城乡一体的集约、智慧、低碳、绿色城镇化道路。
(二)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
新型城镇化的问题研究一般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对传统城镇化的反思,来看待当前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的困难和问题;二是从新型城镇化目标与未来战略的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面临的问题。在这些研究上,不同学者往往从不同的视角出发形成不同的问题发现。有的学者从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角度来谈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问题,包括迁村并居的问题、土地收益分配的问题、农民市民化的问题、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问题、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动力机制、模式以及政策调整问题。有的学者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应该避免六个方面的认识误区:城镇化不等于都市化,城镇化不等于放弃乡村,城镇化不等于建造城镇,城镇化不等于舍弃传统,城镇化不等于没有差异,城镇化不等于同一路径。正是对以上问题不同程度的忽视,造成了近年我国“粗放式城镇化”建设问题。有的学者从我国城镇化建设的质量和速度分析,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还面临诸多问题,包括城乡二元结构向城镇二元结构转移、人口城镇化与土地城镇化失调、人居环境问题凸显以及城市文化内涵缺失。而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在于产业化与城镇化发展不同步、城镇化发展模式十分粗放、主体利益分配格局难以调和以及规划建设不合理。有的学者从均衡的角度出发,认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面临七大失衡问题,分别是城乡发展失衡、空间分布失衡、规模结构失衡、要素结构失衡、“四化”发展不平衡、软硬件失衡及生态失衡等。还有学者从城乡一体化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存在四个方面的难题,包括如何破除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如何缩小城乡收入差距,如何实现城乡金融资源的均衡配置,以及如何确立农民的主体地位和平等权利。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研究
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主要是在分析我国城镇化发展过程、经验以及问题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关于我国新型城镇化在未来发展路径、方向以及战略的思考。有的学者认为新型城镇化是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必然道路,其发展路径至少包括三个方向;一是以户籍制度改革为突破口,解决人口城镇化的问题;二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新型城镇化之间的协调和互动,确保有序增长;三是要坚持走生态、环保、集约型的城镇化发展之路。有学者从新型城乡关系的视角认为,新型城镇化道路应该以新型城乡关系为目标,走城乡关系“一元化”的道路,走城乡结构协调的道路,走城乡平等共享的道路,走多样性和谐的道路,走政府主导、群众主体和市场运作的合力共推道路。有的学者在“三化”协调发展的基础上,提出新型城镇化发展过程应该处理好关系,分别是处理好新型城镇化同“三化”协调发展、新型工业化主导、新型农业现代化为基础、新型农村社区为基点、创新土地集约利用机制、强化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全球化、构筑开放型经济体系等八个方面的关系。有的学者从区域发展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应做到东中西有序差别的推进,具体包括西部实行集中连片模式,中部实行壮市强镇模式,东部实行强市进化模式。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新型城镇化的发展路径包括八个方面,分别是走以人为本的道路、走倾斜平坦的道路、走产城互动的道路、走绿色发展的道路、走包容增长的道路、走创新驱动的道路、走政府引导的道路、走本土开放的道路。还有学者从发展模式的角度认为,传统城镇化主要是空间城镇化,并给新型城镇化发展设置了很多的问题,如人地分割问题、土地资源的低效率利用问题、农业人口无法向城市过渡的问题,而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促进新型城镇化从空间城镇化模式向人口城镇化和多元城镇化模式转型。
(四)新型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
现有的文献和研究成果直接提出“支撑”这一概念的并不多。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从中国规划研究视角,就可持续发展、生态环境规划和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等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他指出: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则是寻求人口、经济、资源、能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其主要理念是“人―城市―自然”的和谐共生。他指出我国城市发展与城镇化应该能够为将要进入城镇的农民提供就业岗位、住房与公共设施和服务,能够使现有城镇的功能得到提升、人居环境得到改善,能够支撑城镇的健康运行与可持续发展。他提出我国城镇化急需“科技支撑”以推进我国城镇化健康发展。
刘江提出,农村城镇化战略目标是增强城镇的经济力量,完善城镇的功能,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改善农村社会经济的发展。这一目标的实现必须依赖坚实的经济基础,而产业是经济基础最根本的体现。因此农村城镇化战略必须立足于具有支撑作用的产业,增强农村城镇的经济实力,从而加快推进农村城镇化 (刘江,2014)。
朱杰堂认为城镇化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不同的经济发展阶段,城镇化的内涵、支撑体系及其测度指标都会有所区别(朱杰堂,2014)。
林涵碧在研究城镇化进程中政府的职能作用时提出,要科学定位区域内产业分工与协作,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动力支撑。“工业化是走向发达的必然选择和必经过程”,“没有工业化,就没有财力、物力来支持农业的现代化,城镇化也不可能加快。”
吴家喜直接提出“建设科技,为城镇化和城市现代化提供可靠技术支撑”这一提法,“进一步厘清科技创新引领城镇化发展的基本规律,加大城镇化科技创新力度,对于促进新型城镇化持续健康发展非常关键。”
叶裕民相对全面的构建了城市化支持系统。他提出,新型城镇化本质上是一个综合转型问题,需要系统推进,实现城镇化模式的整体过渡。为此,他提炼出总体模式、实现路径、制度保障3个层面的12个转型维度展开梳理与分析,力求从城镇化的视角串联、勾勒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战略主线与转型路径。
姚士谋给予城镇化的定义是“工业化过程中社会生产力(主要含二、三产业)的发展而引起的地域空间上城市数量的增加和城市规模的扩大,人口向城市(镇)集中(也包含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的流动),城市基础设施的改造与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将农业用地变为城镇用地,形成一个持续发展的城市化过程。”
李晓莉从地理学的视角提到:城镇化支撑体系由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和五个支撑子体系构成。四个层次承载平台分别是乡村承载平台、单体城镇承载平台、城镇体系承载平台和城镇――区域系统承载平台。它们从空间地域构成方面支撑城镇化进程。五个支撑子体系则是经济产业支撑子体系、基础设施支撑子体系、科技文化教育支撑子体系、资源环境生态支撑子体系和管理规划制度支撑子体系。它们从城镇化要素构成角度支撑城镇化进程。
李雨提到,城镇化的动力支撑机制分为两方面:一是农村的推力,二是城市的拉力。
于澄认为应对影响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制度进行设计并系统改革,如土地市场管理制度、财税制度、居住证制度、公共管理制度等,同时辅以相应政策措施。
郭凯峰在提到,山地城镇化的支撑路径分为三种,因地制宜的土地城镇化用地资源普查路径、顺应自然的人口城镇化生态噪音减量路径、量力而行的空间城镇化点状组团演进路径。
王艳红认为,应完善财税政策、投融资政策、教育政策、户籍管理制度、社会保障制度,为城镇化提供支撑。
钱鞠提出,西部地区要想发展,必须有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完善的管理体制与法律体系、合理的产业结构及雄厚的科教基础与创新实力作重要支撑。
李泉提出,城乡协调发展的支撑体系包括:城乡网络协调互动的利益枢纽――构建稳定的农业反哺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产业枢纽――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创新团队――重视农业企业家培育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必要支撑――构筑乡村工业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节点枢纽――重视区域城镇化推进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协调的关键环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制度保障――城乡制度创新机制,城乡网络互动发展的生态保障――城乡生态协调机制。
总的来说,关于新型城镇化的研究目前还处于初期阶段,理论层面的研究与建构很薄弱,没有在解释模式、理论模型以及学说贡献上形成相对成熟的成果。
二、我国新型城镇化的实践分析
从实践上讲,走新型城镇化道路是实现新农村建设战略目标的重要前提。城镇化发展可以促进农村自然经济的解体,形成区域经济,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同时能提高农民的收入,促进经济结构调整。近年来,全国先后出现过各种新型城镇化的改革尝试,例如成都模式、广东模式、苏南模式等。
(一)成都模式:以大城市带动大郊区发展的模式
主要做法是对土地确权颁证,建立农村土地产权交易市场,设立建设用地增减指标挂钩机制。以发展较好的区域作为起步点,确立优势产业,形成以市场为导向的产业集群,再配以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成都作为城乡统筹改革发展实验区,在推进城乡一体化改革方面走在全国前头,全面实施以小城镇建设为重点的“世界生态田园城市”建设战略,充分利用小城镇对大城市和小乡村的承接作用,按照“全域成都”协调发展理念,进行了将农田保护、生态环保、现代高端产业、城市先进功能有机结合的新型城镇化实践。成都经验尤以“三圣花乡”模式为代表,其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因地制宜,错位发展,打造特色产业优势;二是景观化打造、生态化建设,完善农村基础设施;三是文化润色,产业支撑,激发(下转第289页)(上接第287页)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多元投入,市场运作,创新农村融资模式。
(二)广东模式: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的模式
广东模式又可以分为两条主线:一是珠三角模式,即以乡镇企业和民营企业集中的中心镇为发展依托,通过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进而实现城市周边地区的快速崛起;二是山区模式,即围绕着县城,发展专业镇。
(三)苏南模式:政府引导推动型的模式
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改革开放后至世纪之交,在这个阶段,乡镇政府出面组织土地、资本和劳动力等生产资料,出资办企业,并由政府指派能人来担任企业负责人,这也造就了发达的乡镇经济。第二个阶段是21世纪初至今,在这个阶段,苏南地区的新型城镇化以深化农村改革为主要推动力。主要包括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深化农村经营制度改革和深化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三大方面。
(四)温州模式:以个体私营企业为发展主体的模式
温州模式是以个体私营企业的发展为主要推动力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在温州,当地政府扶持个体私营经济,这是改革开放后地方政府有了自己可追求的利益,利用本地区可利用的资源,发展地域经济的方法。
三、新型城镇化的若干思考
新型城镇化是一个涉及各个方面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经济、政治、文化各个方面政策的协调配合,需要科技支撑、产业配合、创新驱动、政策保障、政策安排、教育同步、人的需求、资源环境的容纳力等各方面与之匹配。
一是加强制度保障体系建设,打破城乡二元化结构,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一方面,将城市的就业、培训、保障、救助、教育等政策和制度延伸到农村,失地农民拥有集体资产的处置权,准失地农民保持土地承包的经营权,农民受到良好的教育和培训,保障实现就业,从政策、制度层面上保证农民享受到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保待遇、就业援助和教育权利,实现农民失地不失利、不失业、不失权。另一方面,新型城镇化建设,不是简单地把农民从农村户口改变为城市户口,不是仅仅停留于农民身份的转变上,而是促进城乡人口的相互渗透,城市居民纷纷到农村区域从事经营活动,将城市理念、城市文明、城市新风带到了农村。农民出租房屋后,到城市居住,亲身体验城市生活规则,通过双向互动,更直观、更生动地促进农民融入城市,加快向市民化转变。
二是加强市场动力机制建设。市场是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的决定性因素。市场机制的形成有三个重要的影响因素:产权的明晰,市场平台的构建,交易成本的有效控制。因此,要进一步推动农村各类产权的确权登记,实施确权登记颁证,明晰产权,为市场机制扫清障碍。要进一步完善农村产权要素市场,推动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建设,构建市场平台。要进一步提高流转交易的透明度,通过立法等手段简化交易流程,消除交易障碍,降低交易成本,吸引投资。
三是建立多元融资机制。建立多元融资和市场化运作的模式,在加强政府财政投入的同时,更加注重吸引市场资金,引入社会资本,注重村级集体资产的参与,实现多方共赢。一是要积极引进市场资金。探索包括PPP模式在内的社会化、市场化的投融资办法,积极引导工商资本、金融资本、私营业主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二是要激发民间参与活力。创造环境,构建符合市场规则的利益导向型机制,鼓励和扶持农民参与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来,让农民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获得更加直接的经济利益,有效激发农民参与活力,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参考文献:
[1] 隋平.新型城镇化的模式及路径研究[J].学术论坛,2013(8)
[2] 李晓莉.河南省城镇化支撑体系研究.河南大学博士论文,2008
[3] 李彦东,刘小新.新型城镇化发展模式及路径选择研究――基于吉林省松原市城镇化建设进程的调查与思考.吉林金融研究,2013(4)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0)08-0007-01
1 中国产业结构的问题
1.1 中国产业结构发展的现状
中国的产业发展总的态势为:第一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持续下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收入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上升,第二产业比重迅速上升,第三产业缓慢上升。产业结构演进趋于良性循环,主要反映在三次产业结构的水平趋于优化。工业结构正逐渐转向以重工业为主导。我国的重化工业正逐步成长为支柱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迅速,特别是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以及证券、技术、信息产业等己具备相当规模,尤其是房地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农业的内部结构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在农林牧渔业总产值中,农业产值比重下降,牧渔业产值上升。随着经济的发展,产业门类越来越全,产业结构越来越复杂,在产业结构演变的过程中,各产业的产值结构的波动较大,而其从业人员的结构的波动较小。
1.2 中国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1)总体水平低下,产业结构失衡:第一产业滞后,第二产业超前,第三产业发展不足。第一产业薄弱,劳动生产率低下,第二产业比重过高而第三产业比重过低,第三产业发展速度缓慢,产业内部发展不均衡,结构不合理,产业布局不合理,地区同构化问题较严重。突出体现在高技术含量产品的供给能力相当有限,多数行业产品的差别化率低,集中在单一品种和档次上,技术水平落后使得供给结构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升级化的趋势,并致使不少行业出现了过度竞争的格局。
(2)我国经济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物耗高、能源高、污染高的“三高”问题依然突出。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差,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资源利用率极低,形不成规模经济。另外,产品不能适应市场需求在世界范围内,技术含量低的劳动密集型产品的需求已趋向饱和,许多国家为保护本国相关产业,纷纷制定贸易保护政策,因此,中国产业仅依靠低价竞争很容易遭到反倾销报复。而且,我国多数产业的产品属于缺少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含量低、对外部市场依赖大的低端产品,更容易遭到反倾销打击,2005年以来国际范围内尤其是美国和欧盟对中国纺织业的发难就是例证。
(3)中国产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资源和环境约束。目前,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居世界第二位;2006年全球煤炭消费量增速为4.5%,而中国2006年的增幅达到8.7%,中国已经成为世界能源、矿产资源消费的大国。众所周知,第二产业中的许多产业不仅是资源消耗大户,也是环境污染大户。目前中国大气污染的排放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垃圾和各种废弃物迅速增加;中国主要河流大多污染严重,因此,治理环境污染和提倡绿色产业发展己成为当务之急。
(4)地区发展不协调,产业地区间分布不合理,产业结构趋同化。加入WTO之后,我国的外部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我国面临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而同时贸易摩擦也在不断增多;而国内经济发展的资源环境压力也逐渐增大。
2 中国产业结构的特点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的转轨经济大国,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调整存在着非常密切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增长,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就,通过优先发展轻工业、扩大高档耐用消费品进口、加强基础产业和基础设施建设、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政策和措施,使我国的产业结构逐渐趋于协调,并向优化和升级的方向发展。
我国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呈现出以下特点:
(1)工业化进程进一步加快,第二产业的稳步增长构成了我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内容;
(2)农业的内部结构日趋合理;
(3)轻重工业的增长日趋合理;
(4)第三产业发展迅速;
(5)生产资源逐渐向优势企业汇集。
然而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其产业结构调整更有其独特之处。中国存在着城乡间和工农业间的二元经济结构。从当前来看,我国经济生活中暴露出的突出矛盾是结构失衡,供给过剩、需求不足,产业尚待优化和升级。3 中国产业结构的演进方向
自建国以来,一直都是在充分发挥市场作用的同时,积极运用政府干预功能,并使两者密切结合起来。在产业演进的不同阶段,我国采用的市场和政府相结合的演进模式中市场和政府的作用权重应该不相同。
我国产业演进的总体目标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以产业结构优化和升级的主要内容,增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和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结合世界经济科技发展新趋势和我国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要求,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提出我国工业发展要走一条“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以信息化促进工业化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工业化道路。从2003年底开始,我国开始出现了全面的能源紧张状况,所以不少学者对我国的能源状况与产业结构调整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
我国产业发展的演进方向是:一批高增长产业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以汽车、机械、房地产和旅游为代表的一批产业的增长速度稳步提高,这几个高增长产业具有较强的关联效应和明显的群体特征,带动了钢铁,建材,电力、煤炭、石油等重化工业和服务业等产业的发展。在“十一五”期间,重化工业比重将继续大幅上升,高加工度化进程将加快,尤其是制造业将在国民经济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产业集群化、融合化、生态化、国际化、高技术化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新战略。在重化工业发展阶段的后期,工业发展对原材料的依赖程度明显下降,机电工业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对原材料的加工链条越来越长,零部件等中间产品在工业总产值中所占比重迅速增加,工业生产出现“迂回化”特点,深加工业、加工组装业成为工业内部最重要的产业。在工业化后期,国外高技术产业加速向我国转移,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将成为主导产业,生物、新材料和新能源产业等战略性新兴高技术产业将加快发展,地位不断加强,产业组织结构高度集中,实现产业生态化和产业集约化发展。高新技术向着数字化、精密化、集成化、网络化、智能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并向传统产的目标是到2020年,在基本实现工业化的基础上,经济增长方式发生实质性的转变,形成以高新技术产业为先导、基础产业和制造业为支撑、服务业全面发展的产业格局,人均GDP跨入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实现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跨越式发展。机械产业、信息产业、现代服务业、汽车产业、建筑产业、生物工程和能源产业将成为新型工业化时期的主导产业。在新型工业化完成阶段(到2020年),我国第二产业比重稳定在45%左右,第一产业在其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还会随着二、三产业的发展比重将继续稳步下降,第三产业的比重随着生产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还将稳步上升。此后,我国将步入后工业化阶段,知识产业将成为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产业结构优化,提高我国产业经济的竞争力,实现新型工业化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
[2]刘书芬.以构建“新型产业结构”为基点的中国产业结构调整研究[J].浙江大学,2008.
[3]宋小芬.产业结构演进的一般性与多样性[D].暨南大学,2008,(06).
[4]陈勇.FDI路径下的国际产业转移与中国的产业承接[D].东北财经大学,2007,(04).
[5]林建华,常云昆.区域经济和谐与区域经济宏观调控[J].当代经济管理,2007,(01).
日益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已影响了国民的生活与健康,制约着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为环境治理敲响了警钟。推进新型建筑工业化,是促进建筑业、房地产业实现节能降耗和环境友好的必由之路。中南建筑产业集团在NPC技术的探索、研发、专利申报、成果转化等综合方面先人一步,迈出了坚实的步伐。推广NPC.技术,走一体化道路
中南建筑早在2006年就已意识到“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技术(简称“NPC技术”)将代表我国新型节能环保、低碳安全建筑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建筑行业技术转型的必然趋势。”从而将建筑工业化提升至战略转型的高度。发展至今,其建筑工业化技术、管理标准体系已得到全面升级,N PC技术更是走在行业前列。
中南建筑与澳大利亚康诺克公司于2007年合作引进澳洲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技术,并结合国内规范予以消化吸收,海门工厂的成立标志着中南住宅产业化行动正式启动。迄今为止,由中南建筑自主研发的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技术已形成论文19篇,获得13项发明专利、23项实用新型专利国家级工法2项、省级工法6项,由中南建筑主编的《预制装配整体式剪力墙结构体系技术规程》已由江苏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2011年11月1日颁布实施,同时公司参编了辽宁省省级规范的编制工作。目前,中南已成立了一个住宅产业化专业集团公司(NPC公司)下设三个核心构件加工厂(分别是沈阳、南通、海门)、二个具有甲级设计资质的设计院、一个专业运输公司。
区别于一般的产业化专业型公司,中南建筑现代化走的是一体化道路,从技术研发、产品设计、部件生产、装配化施工到产品销售等主要环节都实现自我主导、一体化运作。
中南建筑产业集团以前瞻性眼光,大力推广NPC(全预制装配)技术,预制装配率达95%,并已实现多幢全预制装配楼宇施工与销售,实现了传统建筑业颠覆性革命,开启了全预制装配楼宇产业化新纪元。自2008年以来,中南建筑完全以NPC技术成功开发建设的高层住宅、多层住宅、公寓、酒店、办公楼等各类型绿色建筑项目达二十余个,其中已竣工项目达100万平方米,在建项目达100余万平方米。凭借中南建筑品牌的整体影响力、建筑工业化制造的建筑品质、精准高效的装配施工、工业化环保优势,中南建筑所用NPC技术建设的绿色建筑得到了国家、省市级政府、业主单位等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和好评。
典型案例:中南世纪城96号楼
作为预制装配住宅的代表作,由我公司承建的中南世纪城96号楼是建筑工业化的产物。它按照大工业生产方式,实现了构配件生产工厂化、施工机械化、组织管理科学化,与传统施工方式相比,劳动生产率高,建设速度快,工程质量高;节能节材、省地省力,是建筑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权威部门和专家认为,“之所以说它是我国建筑工业化发展的一座里程碑,因为它达到了100米,代表着我们可以用建筑工业化的方式建到25层以上,达到100米了。”验收专家委员会得出结论:“该工程能够提高施工工效、减少质量通病、降低材料损耗,同时,具有降低施工噪音、防止扬尘、减少环境污染等特点,符合国家‘四节一环保’的绿色建筑要求,对推进我国建筑业绿色施工、节能环保具有重要的示范作用。”
但中南世纪城96号楼并非夜成名,它的核心价值和引领性在于这栋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预制装配技术住宅诞生于建筑业、房地产业的转型年代,它对传统建造方式的巨大变革,在国内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实现了三个突破,矗立了三座行业里程碑。
高度——国内预制率最高的全预制装配住宅。海门中南世纪城96号楼高32层,建筑面积28000余平方米,建筑高度达到100米,预制率超90%,为全国首创。之所以称其为高度,不仅仅是96号楼达到了建筑物在物理条件下的100米高度,而是科技含量和技术集成创新方面也有着自己的高度。
广度——国内建筑工业化中商业纯度最高的全预制装配住宅。在我国房地产行业,25层被视为投资开发的临界点。之所以称之为广度,不仅仅是它在技术方面的领先,而是它突破了阻碍商业力量大规模进入全预制装配住宅的 “禁区”,以往全预制装配技术的建筑都以小规模的政府公建项目为主。这样就能够为今后建设这类建筑在节约用地、降低成本、减少造价方面破解更多难题,起到了示范效应,形成了广泛的推力。
中图分类号:F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49X(2010)-08-0059-03
2007年12月14日,国家批准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为湖南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大力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开创了崭新的局面。
一、城市群理论概述
1.城市群概念的提出
城市群或都市圈(Megalopolis),是法国地理学家戈特曼(1961)最初提出来的,在他的著名论文《大都市带:东北海岸的城市化》(Megalopolis:the Urbanization of the Northeastern Seaboard of the United States)中,专门以这个词语指从美国波士顿到华盛顿的城市连绵带。在英美的大型词典和百科全书(Tomoya Mori,1971;William N. Goetzmann,1988)中,“Megalopolis”一词有两种解释:一是“非常大的城市”,一是“由许多大城市及其周边地区组成的一个区域,可以近似于看作为一个独立的城市组合体”。国内一般翻译成为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
2.城市群理论的发展
城市群理论经过众多学者的研究和引申,尽管在概念的表述上学者们并不相同,但认识已经渐趋一致,即城市群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城市群是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如牛文元(2004)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可持续发展目标要实现,必须要将城市化发展战略形势转变为组团式城市群的培育。
3.长株潭城市群发展路径
作为内陆省份,湖南长株潭城市群的发展路径应该结合湖南城市发展实际,合理借鉴国际国内城市群发展经验,大胆实践,先行先试,走出一条以长株潭城市群“两型”崛起为主线的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推进长株潭城市群“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引擎是“三新”,即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和新农村建设,要以“三新”带动“两型”,以“两型”促进“三新”,将长株潭城市群建设成湖南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新农村建设的引领区和核心增长极。借鉴国内外城市群发展模式,结合长株潭城市群三市在总体规模、综合实力上的差距,长株潭城市群应采取多中心发展模式并结合全层模式,以谋求中心区的崛起和边缘区的协调发展。
二、新型城市化理论概述
1.城市化概念
城市化作为一个被广泛使用的概念,是指人口等生产要素由农村流入城市所引起的经济社会结构转化过程。
2.城市化理论的发展
基于对西方农业劳动力非农化特点的深入研究,陈甬军等(2005)将城市化分为起步期、成长期与成熟期三个阶段,并认为从世界城市发展的一般规律来看,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处于20-70%时属于城市化成长期,此阶段处于城市化快速发展的阶段。
马凯主编的《“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2005)提出:中国新型城市化道路的基本内容可以表述为:遵循工业化与城市化、农村与城市、农业与工业协调发展的城市化规律,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民营经济推动的城市化机制,推进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集约型、可持续的城市化进程,实施以大都市化为主体的大中小多产业类型共存的多元化城市化模式。
叶嘉安等(2006)从经济社会全面城市化的质变过程,将中国城市化分为四个阶段。提出21世纪以来以服务业作为主要推力的、大城市为中心的城市群或都市圈的发展,即“城市区域化”或“区域都市化”,是中国新时期城市化的主流。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以增强综合承载能力为重点,以特大城市为依托,形成辐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经济增长极。”
3.新型城市化内涵
综上,我们可以发现,新型城市化是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以和谐社会为方向,以高度关注全面发展、协调发展、集约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为特征,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市化,全面提升城市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全面创新的发展体系。这是在总结国内外城市化发展经验与教训、分析湖南城市化进程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所提出的,具体到湖南,走新型城市化道路,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两型”带动,强调城乡统筹,是一种产业支撑有力、主体功能明晰、资源节约利用、综合承载能力强、人居环境良好的城市化道路,是一条既强调外延更注重内涵、规模设计科学、职能定位准确、空间布局合理的城市化道路。
三、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现状分析
1.长株潭城市群概况
长株潭城市群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湘江下游,包括长沙、株洲、湘潭3个地级市及所辖区域。区域总面积2.81万平方公里,2008年末人口1320万,经济总量4565.31亿元,分别占湖南省的13.3%、19.3%和40.9%,是湖南省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
2.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现状
(1)经济快速增长。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经济快速发展,实现地区生产总值4565.31亿元,占湖南全省比重由2007年的37.8%上升为40.9%;增长14.5%,比全省平均增速高1.7个百分点;对全省经济增长贡献率为46%,拉动全省经济增长5.9个百分点。
(2)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增强。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新型工业化主导作用进一步增强。全年实现全部工业增加值2049.03亿元,增长18.5%;占全省的47.9%。其中,规模工业实现增加值1562.99亿元,占全省的43.8%;增长21.0%,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6个百分点。全年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投资、高新技术产品销售收入和高新技术产品利税总额分别为624.96亿元、77.39亿元、1933.99亿元和179.14亿元,分别增长33.1%、38.6%、27.4%和-4.1%,占全省比重分别为56.3%、68.6%、56.3%和53.5%。
(3)三大需求协调拉动。投资保持高位运行。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投资总体呈现高位运行态势。全年共完成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2320.22亿元,占全省的46.4%;增长29.6%。对外贸易加快发展。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对外贸易快速增长,对全省外贸进出口的拉动作用极为明显。全年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1.77亿美元,占全省的65.1%。其中,出口总额53.05亿美元,占全省的63.1%;进口总额28.72亿美元,占全省的69.1%。消费引领经济发展。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更加富裕。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795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974元;增长15.2%,比全省平均水平快2.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纯收入6868元,比全省平均水平高2355.5元;增长18.7%,比全省平均水平快3.1个百分点。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长株潭城市群消费方面稳定增长,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不断增强。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765.11亿元,占全省的42.8%;增长22.8%,比全省平均水平快0.1个百分点。
(4)财政收入增长迅速。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地方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全年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82.35亿元,占全省的39.4%,比2007年提高0.4个百分点;增长19.5%,比全省平均水平快1.3个百分点;对全省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率41.6%,拉动全省地方财政收入增长8.1个百分点。
3.长株潭城市群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产业同构现象仍然存在,产业集群发展规划需进一步协调统一。长株潭城市群产业虽然具有一定的互补性,但配套程度不高,结合不紧密,存在产业结构雷同或同质化现象,不利于作为整体的城市群实现产业的良性发展。长株潭城市群共有26个重点发展的产业集群,但3市相互之间仍有交叉部分。如各市在“十一五”规划中,都提出了要大力发展新材料、生物医药和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又如全省制定了统一的长株潭物流产业规划,而各市又单独规划了物流中心。
(2)区域产业集聚度较低,关联度高带动作用强的大企业少。产业集聚是增强长株潭地区产业核心竞争力及强化区域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长株潭城市群缺乏在全国同行业中有影响的优势产业群和大型企业集团,产业集聚度不高。如湖南入围2008年中国企业500强的企业仅有6家,比湖北省少5家。其中,在湖南主营业务收入排第一位(501.6亿元)的湖南华菱钢铁集团有限公司,在全国仅排第86位。而湖南所有入围企业的主营业务收入总和也还比湖北东风汽车公司1家企业少62.74亿元。
(3)市场开放程度不够,经济外向度比较低。开放程度是衡量城市聚集与辐射能力的一个重要标志。2008年,长株潭城市群进出口总额仅为81.77亿美元,与全年地区生产总值4565.31亿元相比,经济外向度极低,与全国外贸依存度超过60%的平均水平差距较大。
(4)各自为政,体制障碍仍然存在。在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尽管已经成立协调发展机构,但长株潭三市仍然是独立的行政区域主体,由于现实的体制等因素,各部门间、各城市间还有自身利益最大化的目标,各自朝自身设定目标发展的动力极强,在整体利益与自身利益发展冲突的时候,他们往往会保全自身的经济利益,而这种无序的、各自为政的现象,恰恰成为城市群整体发展最大的阻力,严重阻碍了长株潭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四、加快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市化进程的几点思考
长株潭城市群是湖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也是湖南的核心增长极,对于湖南推进新型城市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必须坚持以规划为依据,以产业为支撑,以功能培育为基础,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快推进长株潭城市群新型城市化进程。
1.坚持科学规划。把长株潭城市群发展的定位、目标放到国际大背景下去比照、审视,依据城市化发展规律,高起点、宽视野、前瞻性地研究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要在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指导下,充分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现展理念,突出湖南城市发展中的山水生态特色和湖湘文化底蕴,坚持以规划引导项目、以规划指导建设,强化实施保障,保证规划全面实施。
2.坚持产业支撑。立足现有基础,支持长株潭城市群城市之间的优势产业互补,打造大规模、高能量、联系紧密的产业链;突出自主创新,加快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材料、新能源、航空航天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引导大企业、大项目及其配套产业向工业园区集中,创建分工专业化、技术高新化、生产生态化的园区经济新模式。
3.坚持基础建设。完善的综合基础设施网络是新型城市化的重要标志。提升城市通的集散功能,着力构建城市内部的交通体系、城际交通体系和与全国、全球各城市、城市群之间交流的平台;统筹城市群供水、供电、供气、信息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文化、教育、卫生、体育、就业、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逐步实现城市群区域之间和城乡之间基本公共服务的平衡协调发展。
4.坚持改革创新。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着力健全各项配套政策,逐步剥离城乡二元体制附加给户籍制度的各种职能,统筹城乡发展;完善土地流转机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的各项权利,在保证农民“失地不失业、失地不失利”的基础上,加快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放开资本、经营等市场,尽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经营的投融资经营机制,吸引社会资本全面参与城市基础设施领域。
参考文献:
[1]湖南省统计局编.湖南统计年鉴2009[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9
[2]张萍长株潭城市群发展报告(2009)[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3]朱翔.构筑中部发展轴心--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一体化建设研究[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牛文元.中国新型城市化战略的设计要点[J].中国科学院院刊,2009,(2):130-137
[5] 马凯. “十一五”规划战略研究[M].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建设农村小康社会、根本性解决“三农”问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以及先进制造基地建设都有赖于科技的推动与劳动者文化素质的提高。面对新的发展目标,我们必须将职业教育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地位,以先进的科技、发达的职业教育作为社会经济再发展的源动力。只有推进在教育中占重要地位的职教的发展,将先进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最终实现经济与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的进步。
一、职业教育再发展的法制、政策及经济社会新条件
(一)关于职教发展新的立法、政策资源
“十六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加强职业教育和培训,发展继续教育,构建终身教育体系。”2004年3月3日,国务院批转了教育部(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把“职业教育工程”作为教育工作今后重点实施的六大工程之一。2004年6月17日教育部等七部委又一次召开了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会上七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职业教育工作的若干意见》。中央提出,从2004年到2007年的高中段阶教育中,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要保持大体相当规模,在有条件的地方职业教育占比可以更高一些。根据国务院最近的发展目标,到2007年,我国将扶持建设2000所国家级重点职校、3000所省级重点职校的发展目标。可以说,这些法律政策为职业教育的再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从最近一、二年看,职业教育迎来了其他教育不能企及的法律与政策优势。
(二)源于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机遇
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基本实现工业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本世纪头二十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只有发挥科技作为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者素质的提高才能实现上述任务。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都正在进行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先进制造基地建设、新型工业化建设,这种经济的转型与重构,必将带来对一般技能型工人和高技能人才的巨大需求。同时,终身教育意识和学习型组织意识的觉悟,也都离不开职业教育的参与。
(三)源于“三农”及农村社会的发展机遇
减免农业税与农村义务教育学杂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农民负担,但不能彻底改变农村面貌。根本性解决“三农”问题关键还是在于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是农村的全面小康,建设农村小康有赖于农民文化与职业技能的提升。美国与德国的农村发展经验表明,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是发展农村成人职业教育。鉴于此,就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来说,我国职教战线应积极衔接政府的“百万农民培训工程”以及对“三农”的政策与财政优惠,发挥与利用职校师资、设备、场地与教材优势,在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工程中积极参与,长远规划,搭建职校新的发展平台。
二、当前职业教育再发展的突破点与路径
(一)围绕就业导向,转变办学指导思想、驱动力和本位诊治当前职教发展困境的良方,必须从转变办学指导思想开始。一是要把办学注意力投向“一切为就业”上来。当前,为农民转移就业提供文化技能服务是职教应确立的一个办学指导思想。只有瞄准“就业”这一准星,职教才可能获得可持续发展的动力。笔者在2004年l2月调研全国著名的北京劲松职高过程中了解到,北京劲松职高毕业生在北京这样的人才密集区,成为许多大单位抢不到的“香饽饽”。北京许多五星级宾馆要不到劲松职高毕业生,而北京所有五星级宾馆的厨师长清一色是劲松学生。他们的秘诀在哪里?如劲松职高贺校长所言:“瞄准就业需求,锻造适应社会的高质人才。”“出口(就业)好,入口就不愁不好。”二是在办学驱动力上应尽快从计划培养转到为市场培养上来。三是一定要实现以专业学科为本位向职业岗位和就业为本位转变。
(二)确立新的职教服务目标
针对“三农”问题,职教应发挥“近农亲农优势,积极参与农村成人教育培训,树立职教为“三农”服务的全新思想,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智力支持。同时,针对许多省区的新型工业化和先进制造基地建设,职教应积极探索与企业对接路径,面向知识经济与信息化社会,培养与生产、服务、技术与管理第一线相适应的应用型专门人才。
(三)加快管理体制、办学模式、运行机制和专业学科改革进程
加快管理体制改革,转变教育厅(局)与劳动厅(局)交叉领导局面。探索职教集约化、连锁化发展路子。调整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办学模式、管理体制、运行机制以及专业结构,建立以就业需求为导向的、具有活力与张力的管理体制及灵活善变的运行机制,建构与人才需求动态衔接的专业学科体系。
对外通过“民办公助”、“公办民助”、“公民合办”形式,探索多元投资主体办学体制。特别是要吸引农广校、电视大学的教学资源共同进行“涉农教育培训”,吸引高新技术企业联合办学,吸引社会力量,优化职教实验设施和实习基地。盘活职教师资,优化资产结构。有条件的可以组建企业化、专业化职教集团。就学模式上可以实行弹性学制,尝试学分储蓄。
(四)迫切解决好一个观念、两种能力、三层关系问题
当代经济中,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反映了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达水平,现代服务业的兴旺发达程度已经成为衡量城市现代化、国际化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之一。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要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济南市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重要举措,把繁荣发展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加快构筑以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体系。面对建设和谐社会的新形势,面对更为激烈的国际国内竞争,面对国际服务业转移的大背景,充分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抢占先机,全面提升济南现代服务业水平,是我们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现代服务业的基本内涵
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高度发展阶段产生的,主要依托信息技术和现代管理理念而发展起来的服务业。
(一)服务业正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是现代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动力。经济发展史表明,产业结构的演进呈现一定的规律性。总体说来,产业结构的演进是由需求拉动和技术进步推动的结果。一方面,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程度密切相关。随着经济的发展,收入水平不断提高,需求必然发生相应变化,需求的变化必然带来投资和生产的变化,从而拉动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另一方面,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产业结构变动呈现出不断从低级向高级演进的趋势.第一、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日趋提高.逐渐成为国民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本质是市场化和新型工业化的必然要求,没有现代服务业,就没有新型工业化道路。产业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表明,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期一般发生在一个国家的整体经济由低收入向中上等收入水平转化的时期。逐步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可以为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提供创业的氛围,可以与现代制造业形成互动的机制,从而强力拉动经济的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讲,新型工业化道路,就是在发达的现代服务业基础上,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进而实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发展道路,服务业在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具有突出的重要地位。没有服务业发展的支撑,工业化只能停留在比较初级的阶段。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在工业产品的附加值构成中.纯粹制造环节所占的比重越来越低,而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中物流与营销、研发、人力资源开发、软件和信息服务、金融服务、会计审计、律师等专业化生产服务和中介服务所占的比重越来越高,成为企业提高竞争效益的主导因素。
(三)现代服务业是现代经济贸易增长的主要力量,也是世界经济产业转移的新领域。20世纪90年代以后,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日趋上升,优化了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尤其是发达国家,现代服务业的增长速度普遍超出了服务业的平均水平。近年来.随着服务贸易的增长,服务外包在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异军突起、发展迅猛,成为现代服务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一些发展中国家从“世界工厂”发展成为“世界办公室”,部分发展中国家的区域中心逐步形成“总部经济”效应。数据显示,目前全球服务外包的市场规模以每年20%一30%的幅度急剧扩张,全美2600多万企业中,采用项目外包的超过2/3。特别是在IT产业,2006年全球外包服务总量3465亿元。近年来,我国软件与信息服务业出口的急剧增长正是得益于此。
二、济南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必要性
济南是山东省的省会,拥有独特的资源禀赋和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独特优势,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济南省会经济发展的重点之一。
1.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完善城市功能、构建济南都市圈的迫切需要。随着区域一体化和市场化进程的加快,城市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山东省“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在城市空间布局上继续推进城市化发展战略,明确要“重点发展济南都市圈”,并制定了涉及济南、淄博、泰安等7个地级市的《济南都市圈规划》。济南作为都市圈内各地区的经济联系中心,担负着为济南都市圈内其它城市提供生产服务和发展机会、带动都市圈整合发展的任务,担负着积极承担济南都市圈吸引外部经济要素、对外辐射经济功能的窗口和枢纽职能。《济南都市圈规划》明确提出,要把济南建设成为“以现代服务业和总部经济为主导,以机械装备与交通设备制造、高新技术产业两大产业链为内核的制造业发达的综合性省会城市”。未来一段时间,现代服务业作为潜力最大的产业能否快速发展,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济南和整个都市圈经济的增长速度。
2.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优化济南城市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国际经验表明,如果现代服务业发展不上去,传统服务业也难以实现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发展现代服务业作为中长期的基本战略来考虑。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济南工业兴市战略的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成为济南经济发展的主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必须要有现代服务业作支撑,在更高层次上为推动济南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提供保证。一方面,现代服务业可以使企业提升研发、营销和管理水平,提高产品附加值,有利于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另一方面,新型工业化道路也是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基础,新型工业化为发展提供“硬件”,而现代服务业为新型工业化提供“软件”,两者同步发展,有利于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
3.发展现代服务业,是缓解济南市就业压力、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当前的就业问题既有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转变和国有资产布局优化所造成的结构性劳动力转移问题,又有“三农”带来的农村劳动力出路问题。这种双重转变造成的就业难题,将是济南面临的主要就业压力。
近年来,随着济南国有企业改革的逐步深入和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前几年因高校扩招而延缓至今的就业高峰问题,济南同样面临着沉重的就业压力。立足济南实际,加快发展具有济南特色的现代服务业,必将有力地缓解济南的就业压力。
三、济南现代服务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济南市服务业获得了长足的发展,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但与发达地区和现代化一流中心城区的要求相比,济南现代服务业的发展还有许多不足之处,主要反映在速度、结构、规模、数量、品牌等几个方面。
一是从产业内部结构看,济南现代服务业所占比重明显偏低。现代服务业是在工业化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应运而生的,目前济南的服务业所占比重偏低,这与二次产业总量不高有很大关系。除市中、历下两个区外,其他县市区现代服务业不仅总量不足,发展不平衡,而且内部结构也不尽合理。主要集中在商贸、餐饮、房地产等传统服务业上,信息咨询、金融、教育培训、综合技术服务、会计、法律服务、文化娱乐等知识密集型现代服务业发展不足,服务业仍然处于低层次结构水平。
二是从产业内企业规模看,济南现代服务业企业规模偏小。现有现代服务业中,除金融和软件业的浪潮、中创外,其他类型的小规模企业占绝大多数,大型龙头企业比较少,中等规模企业的实力不足,还不足以成为发展的中坚力量。以物流企业为例,虽然以盖家沟、黄点、零点等十大物流中心汇聚了宝供物流、华宇物流、海尔物流等知名企业,但物流中心更多的还是大量的中小企业,其中不乏那些只有“一台车、三个人”的个体物流企业。
三是从经济结构上看,济南现代服务业总量偏少。济南现代服务业虽然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总量上仍显偏少。据统计,2006年全市第三产业完成增加值占全市增加值比重为47.5%,拉动GDP增长8.1个百分点,而现代服务业仅占第三产业的43.2%,现代服务业完成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不到25%,对GDP的拉动作用不足4%,与发达地区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距离建设都市圈中心城市的要求相去甚远。
四是从发展程度看,济南现代服务业知名品牌、支柱企业屈指可数。品牌战略是提升企业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目前无论济南引进的现代服务业企业还是济南本土企业当中,知名品牌企业屈指可数。
四、加快发展济南现代服务业的对策建议
(一)发挥后发优势,构建清晰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思路。现代服务业是现代都市发展的助推器,要把发展现代服务业摆在全局发展的重要位置,从战略高度上提升认识,从根源上破除忽视服务业发展的旧有思维,将现代服务业作为一个战略产业。首先,创新发展思路,以“合理布局、完善功能,提升能级、突出特色”为原则,尽快出台未来段时期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具体措施。统筹发展和着力解决现代服务业发展中的关键性问题,突出重点、提前布局,增加投入,提高现代服务业在第三产业中的比重。其次,突出济南区域性中心城市的特点,加强产业规划,选准发展重点,加快发展以现代金融、现代物流、软件等为主的生产业,加快发展以会展、房地产、新型旅游等为主的城市功能业,加快发展包括教育、卫生、文化等在内的文化知识业,形成符合济南都市圈中心城市功能要求、体现资源比较优势的支柱产业。第三,发挥省城优势,明确发展目标。最近出台的《山东省“十一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山东省服务业要按照“一圈”、“一群”、“一带”的空间布局,重点发展以济南为核心的都市服务业聚集圈、以青岛为龙头的半岛城市服务业聚集群、鲁西南服务业聚集带,并提出了到2010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7%,就业人数占全社会就业人数比重达到35%的具体目标。作为全省现代服务业的龙头,济南应进一步明确下步发展的具体增长目标和发展重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保证措施,为下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二)优化发展环境,积极推进现代服务业市场化改革。良好的发展环境,是现代服务业健康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必须进一步加快市场化建设,构建完善规范的现代服务市场体系。第一,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方面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推进经济资源配置由政府为主向市场为主转变。第二,深化服务业企业改革,推进产权多元化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多层面扶持服务业龙头骨干企业加快发展,做大做强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现代服务业集团。第三,引导和创造服务需求。引导工业企业将其核心竞争力之外的附属服务剥离为社会化的专业服务、推进企事业单位的服务改革、充分吸收国际服务业外包等,扩大现代服务业的需求。第四,强化公共服务职能,扩展公共服务领域,打造服务平台,进一步发挥政府的引导作用,在重视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更加重视相关制度规则等的软件建设,以利于更好地利用公共服务设施提供更多更好的衍生产品。第五,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建设,加大政策和资金支持力度,把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与实施城镇化战略有效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探索建立专业服务镇、专业服务街,通过城镇化建设逐步缩小城乡服务业水平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