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化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8:22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一化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大一化学论文

篇(1)

不同国家的人生活在不同的背景之中,不管在地域特征、风俗习惯、思维方式还是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很大差异,这种差异从本质上来说就是文化的差异。

(一)地域特征不同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

中西文化差异的产生与地域有关,特定的地域环境是文化形成的温床,不同地域环境下人们对同一事物或现象所采取的语言表达形式也会有所不同。即便面对同一词语,身处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也往往会对其有不同的语义联想。比如asummer’sday,对中国学生来说,这个季节是燥热难耐的,而对于英国人来说,夏季则是一年中最为舒适的季节,因此在看到这个词组时,英国学生会自动带入美好,而中国学生则可能理解为厌恶,这种迥然便是地域特征不同而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的结果。如不了解这一中西文化差异则很难正确理解词语所要表达的真正含义。

(二)风俗习惯不同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

风俗习惯主要指生活方式,是人类社会在长期发展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文化背景不同的人往往风俗习惯也会有所不同。以美食文化为例,我国由于自古重视美食文化,因此不同的烹饪方法都会精准且对应的词汇专门表述,如“煎”、“炸”、“炒”等词汇。而在英语中,“煎”、“炸”、“炒”等则被“fry”统一指代。汉语中的“炖”、“煲”、“蒸”等,在英语中则被统称为“stew”。这种中西文化差异都是风俗习惯不同而产生的。

(三)思维方式不同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

作为文化和语言沟通的桥梁,思维方式不仅是文化特征的体现,同时与语言的生成与发展有重要关系。虽然人类思维规律有共性的部分,但由于文化氛围的不同,各个地方的人思维方式也会呈现出一定的差异。中西方的思维方式就有着巨大的差异,而这种差异又会进一步促进中西文化差异的产生。以写信地址顺序为例,中国人在汉语习惯上通常按照国名、省名、城市名等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而在英语中习惯中则是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这种中西文化差异实际上就是思维方式不同而导致的。

(四)价值观不同产生的中西文化差异

价值观是一种能够帮助人们区别美丑、善恶的价值体系,是一种持久信念,也是人们处世的哲学、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每一种价值观体系中其实都是一种文化,不同的价值观所反映出的便是不同的文化。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导致其中西文化差异的显著性:比如在中国,自古以来人们便对谦虚和礼义十分推崇,以和为贵;而在西方,人们则推崇个人主义和人本主义思想。在这一价值观影响下。西方人崇尚独立思考和判断,争强好胜,对个人利益据理力争,个人价值只为自己服务。

二、中西中西文化差异的渗透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必要性中西中西文化差异必然会导致语言中词义、句义等各种语言现象的差异,为了更好地学习英语,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有效地渗透中西文化差异的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一)有助于学生西方思维视角的培养

英语属于印欧语系,汉语属于东方语系,这两种语言不管在历史文化还是区域文化等各方面都截然不同,存在着较大差异。由于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人在英语学习中可能很难理解一些西方文化现象,而思维方式或视角的不同是其主要原因之一。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英语文化背景,有助于学生西方思维视角的培养,而只有站在西方文化思维视角才能形成审视西方文化的能力,更好地理解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视角。

(二)有助于学生正确理解英语内涵

在大学英语教育中渗透和传播文化知识,能够帮助学生了解西方英语语境下平等待人、互尊互让等文化背景,有利于学生准确理解英语文化内涵。在了解这些中西文化差异的基础上,对西方人为什么喜欢恭维、称赞对方的习惯会有更深的理解,对帮助学生正确理解和学习英语有重要作用。

(三)有助于学生跳出中国式英语的怪圈

在英语学习中,人们很容易受到自身所处文化背景的干扰,学习到的英语往往不够地道,如中国的英语在西方看来就只是中国式英语,而非真正的英语。学生在组织英语语言时,仍然会站在汉语的思维方式上进行,表达出来的英语具有浓浓的地方风味。在大学英语中语言教学与文化教学统一起来,通过文化渗透和传播能够加强学生对英语语言背景文化和语言结构的进一步了解,使学生在获取语言知识的同时有步骤地、系统地掌握文化知识,有利于减少英语学习中本土文化的干扰,能够有效帮助学生跳出中国式英语的怪圈。

三、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差异的建议

语言与文化之间关系密切,中西文化差异会导致语言学习障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提高对中西文化差异的重视。

(一)教师应有意识地提高自身文化素养

要促进学生英语语言与文化学习的综合提高,首先需要具备高文化素养的师资队伍。所以,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对努力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水平,对自身的跨文化交际知识进行全方位地丰富,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换位思维模式,从而帮助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摆脱中国式英语的困扰。

(二)通过课堂讲解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语言中西文化差异

英语篇章和词汇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涵义,因此教师可以加强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教师可以以教材为蓝本,在教学中导入文化因素,对词汇中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讲解,对英语国家的地理、风俗、饮食习惯等背景进行详细介绍,帮助学生正确、充分地理解所学的材料,使学生对英美国家和中西文化差异有全面的了解与认识。

(三)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提高其文化背景知识积累

根据所学教材及学生专业的特点,教师在课堂教学之外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比如英美报纸、杂志、文学作品等。文学作品或报刊是国家文化的反映和载体,通过阅读这些作品能够使学生对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风俗习惯及文化特点有更多的了解,提高其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另一方面,通过阅读,不仅可以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同时可以体验到丰富多彩的异地文化,得到很好的文化熏陶,并能在实际交流中加以利用。

(四)开设文化课程及实践活动,拓展学生视野

篇(2)

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中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特别是听说能力,使他们在今后工作和社会交往中能用英语有效地进行口头和书面的信息交流,同时增加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综合文化素养,以适应我国经济发展和国际交流的需要。”所以,大学英语教学在重视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更要重视对学生社会文化能力的培养。

一、语言与文化的关系

“语言时时处处反映着文化,文化在任何时候都需语言,文化与语言之间是密不可分的,而文化又包罗万象,无论是西方文化还是本土文化的习得对学生掌握英语实际应用能力都能起到很大的帮助。”语言是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基本内核,而语言又处处浸透出文化内涵。语言和文化紧密相联,语言本身就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是人类文化的传播媒介,是其进化的基础。反过来说,语言,包括语言的使用方式在内,都不能超越文化而独立存在,文化是语言的存在环境。基于这种关系,学习语言就是学习文化,学好文化,可以促进对语言的学习。文化的发展,能够推动和促进语言的发展;同样,语言的发达和丰富也是整个文化发展的必要前提。语言始终是与文化同步发展变化的,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承载的文化。“只注重形式,而不注意语言的内涵是学不好外语的。”

二、外语教学与大学英语学习的现状

1 教材内容有缺陷。目前,大学英语教材所涉及文化背景知识不够完善和系统。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缺乏有目的、有计划的文化教学。教师只能零碎地介绍一些课文涉及到的背景知识。这些都说明文化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还没受到充分的重视。

2 学习动机功利化。目前对学生英语技能评估的标准与英语学习目标严重脱节,学生对于英语的兴趣普遍较为“功利”。考试压力、学位要求、等级证书数量、就业市场竞争等使学生无奈地被迫接受英语学习。学校以四、六级通过率来考评教师的教学效果,学生也多以拿到四、六级证书为最终目标。

3 考试指挥起误导。长期以来,我国的各级各类英语考试一直以考查学生的听、说、读、写、译五种语言能力为主要内容,使学生形成一个错觉;学英语就是学语言。因此,在考试引导下,学生自然就把学习注意力集中在语言上,而对语言所承载表述的文化内容视而不见。

4 教学环节有偏差。我国大学英语教育一直以来比较侧重语言能力的培养,强调语法,而忽视运用。目前不少老师也注意到文化教育的重要性,但受种种因素制约,教学思路和方法基本上还停留于传统模式。授课重点放在语言结构的教学上,忽视文化教学,把语言与文化截然分开。这样,大学英语课堂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着重词句讲解的老俗套,文化知识也就成了英语课堂教学可有可无的内容。

三、大学英语中文化教育的意义

1 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育的大背景。

文化因素在跨文化交际中的重要的作用要求教学中进行文化导入。让学生抛开英美文化而去孤立地学习英语语言,就不能使其了解英语语言中所蕴涵的丰富文化内涵。这样是永远也不会真正掌握英语的。在语言交际中容易出现语用失误,形成交际障碍。可见,英语教学和英语学习仅注重语言知识是不够的,必须将文化背景知识融会其中。所以,我们在语言教学的同时必须融入文化教学。

2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是互补的。

由于语言与文化特殊的亲密关系,在语言中学文化,在文化中学语言,是可行的且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将二者有机地结合在教学实践中,逐步改变学生“英语学习就是背单词,记语法,做习题”的片面认识和长期形成的低效乏味的学习习惯,让“英语学习”在“英语文化学习”的兴趣与动力中更加具体、灵活、有的放矢。

3 通过文化教育培养文化素质

篇(3)

文化精神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体现着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品格,又往往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团结广大民众、推动社会发展的精神力量。儒家经典《大学》源于夏、商的原始宗教精神,至周代逐步蜕化、发展、建立成为以人的道德理性为中心的思想体系,集中概括为“三纲领”、“八条目”,而“三纲领”与“八条目”这两个方面又是相辅相成的有机整体,这是《大学》的一个重要特点,也是理解《大学》的关键所在。《大学》以“三纲领八条目”为核心,建构了一套关于民众主体应该如何修养好自身品行的完整的道德修养体系,实质上就是凸显了孔子长期倡导的人内在于生命之中的“仁”,“仁”成为人生命本质的性。从作为生命本质的性,孟子又进一步传承了孔子提出的人生命之内的“仁”,阐释为每一个人应该可以把握的“心”。这些观点长期以来对中华民族的文化思想、道德观念等方面产生了重大影响,它所倡导的思想价值、人格理念与现代社会经济、政治相互交融,越来越成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素质高低的重要尺度之一,如今这些观点是我国文化建设和重点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提升我国文化实力的重要思想资源之一。

一、《大学》集中体现了一种人格理念,强调了高尚的人生观,强调了真善美的精神追求,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本质。

《大学》中“明明德”倡导人们以自觉地显发自己的明德为本,不被心理或生理的冲动或欲望所遮蔽牵引。人人天生即有光明澄澈的心灵,都可自作主宰;又因个人在气质上有所差异而有殊别,所以,立人之道,并非去宰制他人、为他人安排一切,而是以身作则、树立榜样。文章指出,礼乐教化,可以启迪他人自觉,使他人自作主宰,去除物欲,不断提升民众主体的德行,显发天赋的光明的心灵,这就是“亲民”。从“明明德”到亲民,了无间断,使心灵所具的天理,普遍地、具体地呈现于人伦日用之间,令万事万物无一不恰如其理,而皆臻至于极,这就是“止于至善”。由道德来教化人心,以正风俗民情,使民众“有耻且格”地安分守己正是《大学》弘扬儒家博施济众的思想成就,亦是在事功上的崇高人格理念的集中体现,成为人们立身、处事的准则,与今天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根本目标相吻合。它尤其强调了在我们这个思想大活跃、文化大交融的时代,应该用什么样的指导思想、理想信念、精神支柱和道德规范去引领社会风尚,从而形成凝聚全民的民族文化理念。《大学》中提出的“物有本末,事有终始”及“自天子以至于庶民,壹是皆以修身为本”等用了物事对举的阐释方法,其中“物”是指心、身、家、国、天下而言;“格物”即是感通于心、身、家、国、天下,对心、身、家、国、天下发生作用,亦即发生修、齐、治、平之“事”的效果。所以,“格物”内可明体、外使人与物及事上的感应,能通内外,冀望人与人的互相影响的互动过程通向“至善”的境界。正是《大学》中这些被升华了的文化精神不断打造着中华民族文明的纽带,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流精神。在当代文化背景下,《大学》依然以它的深刻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文言形式来传扬文化精神,不仅有助于我们对新思想新视点的思考,而且可以帮助我们透视世界各类跨文化现象,并促进世界优秀文化与中国当代社会文化的融会发展。

二、《大学》中简明清晰地论述了构成个人修身自我完善的各个向善要素的基本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协调。

《大学》中明确地论述到: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大学》以“明明德于天下”为“至善”,把最高的价值追求落实在天下每个人的“明德”之中,使其内在化、精神化;文中还强调“正心”,以“正心”为修身的主要手段,而“正心”又包括“诚意”与“致知”两个方面,“诚意”由内而外,“诚于中,形于外”,表现为内在自觉活动;而“致知”,主要是针对“礼”的“知”,它由外而内,以外在的“知”(礼)使心得到充实、安顿。总之,文章反复论述与提升修身的意义在于自我完善与道德自律,并且是治理国家的关键所在,是齐家治国的根本途径,对中华民族的品格、个性、精神、理想、信念、价值观等文化精神起到了重要的引领和塑造作用,经历了数千年的传承、发展、完善后客观上已成为中国民族精神的核心和基石。因为《大学》中倡导的人生观在中国社会历史的实践发展中逐渐形成了中国民众的价值取向、心理趋向和文化定势,中国文化精神的许多内容意义都是在《大学》价值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和发展的。

三、《大学》倡导了一种振兴民族与国家的责任感、义务感、奉献精神,也成为儒家精神的核心之一。

几千年来《大学》一直从某个角度塑造并影响着中国民众的心理与行为方式,积淀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文化底蕴。中国有一条古训,即“君子忧道不忧贫,君子谋道不谋食”,正是对《大学》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升华。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忍辱负重,继往开来,正是《大学》文化精神最为生动和传神的写照。它使得中华民族在思想、信念及行为方式等诸多方面区别于其他民族,强化了民族主体的自主性与能动性,并且代代繁衍,生生不息。古往今来许多仁人志士为民族的振兴、国家的发展前仆后继、奉献一切、无怨无悔就是最真实的证明。二十一世纪的今天,《大学》还有助于强化民族精神文化,强化民族忧患意识,中国现代的文化精英更需要在《大学》文化精神的激励下,为实现宏伟理想、为发展繁荣中国而努力。纵观中国历史,《大学》已经成为传播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德治资源之一,在今天人们借鉴世界进步文化,融会新知识、新思想、新理论并努力创造和传播新知识、新理论、新思想,不断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过程中,《大学》发挥着不容忽略的重要作用。

经典论著《大学》内容严谨、体例完整,最能体现儒家的精神价值,尤其是“三纲领”中的“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已经成为整个道德修养体系的终极目标。尽管全文不长,仅有短短两千余字,然而它却富有永久生命力,在历史上产生了广泛深远的影响,也正源于此,《大学》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特别自宋代列入“四书”以后,其影响力更为巨大。最近出土的郭店竹简中许多观念范畴都与《大学》相近,为今天重新理解、探讨《大学》内容及思想地位提供了重要材料。如今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方兴未艾,中国文化精神在政治、经济生活中的作用也日益凸显,更需要的是充分重视其在现代文化背景下选择、融合、批判的过程中对精髓予以积极的弘扬。《大学》思想的深刻精辟,不但适应了当时社会的需要,而且在我国当代文化精神的继承和创新上应当具有重要的功能、地位和作用。

参考文献:

篇(4)

【中图分类号】H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9682(2011)06-0006-02

一、引 言

文化是一个社会全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和折射镜,是形成沟通文化各成分的媒介。只有真正了解各民族的文化差异性,才能把语言运用的准确无误。但目前的大学英语教学,教师和学生的精力主要集中在语言形式上,对跨文化差异方面没有足够重视。当语言能力提高到一定的水平之后,文化障碍更显突出。语言失误很容易得到对方的谅解,而语用失误、文化的误解往往会导致摩擦发生,甚至造成交际失败。

二、跨文化差异在语言上的反映

一种语言的文化知识相当广泛。从外语教学和学习的观点出发,文化知识可分为人类文化学中的“正式文化”,即一个民族的政治、经济、教育、宗教、法律、哲学、思想意识、道德观念、历史文明、文学艺术等,这方面的差异不会直接影响对某些词语的理解和解释。而另一个方面,即“交际文化”,指两种不同文化背景熏陶下的人们在交际时,由于对某些词语的联想意义、社会意义及运用规则缺乏必要的文化背景知识而发生误解,从而造成交际失误。这种文化属于人类文化学中的“普通文化”,即一个民族的日常语言行为。这种文化上的差异反映在语言上,如不了解,极易造成交际失误。

1.跨文化差异在词语上的反映

英语中许多词语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中国学习者由于对此不了解或了解不够,对许多词语往往望词生义,错误理解词义,从而对和谐交际造成障碍,如senior citizen(老年人)一词,有些学生往往不假思索地认为是指“有社会地位的公民”。实际上这里的senior与社会地位并无联系,西方人谁也不愿意说自己老,所以就在“公民”前面冠以senior这一听起来堂而皇之的字眼。“rest room”并非汉语的“休息室”。在美国英语中,rest room是剧院、大商店或大建筑物中的一间房子,里面设有厕所、盟洗设备,供顾客、雇员等使用,是浴室、厕所的委婉说法。看到“busboy”,可能有人会认为是指公共汽车上的售票员或司机。但实际上busboy与公共汽车没有任何关系。它是指在餐馆里收拾碗碟、擦桌子的杂工。“爱人”是在中国广泛应用的词语,翻译为英语是“lover”。英美人由于不了解它在中国的特定含义,很可能以为是“情人”。而实际上,相当于汉语中“爱人”这个词的英语词是husband(丈夫)或wife(妻子)。如当我们说某件事很容易做时,汉语常说“小菜一碟”,而对应的英语却是“It’s just a piece of cake”。对这样的词语,我们如果忽视其内涵或社会文化意义,就很难真正理解和正确运用。

2.跨文化差异在“交际模式”中的反映

不同的文化有不同的社会习俗和惯例。这些习俗和惯例表现在交际中就被称为“交际模式”。英汉两种语言的交际模式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这里仅就几个方面略举数例。

(1)赞扬和接受赞扬。中国人对别人的容貌或好看衣着常常不去当面赞扬,对异性更是如此。英美人则喜欢称赞别人的相貌或衣着。如“You look beautiful today!”“What a nice dress you’ve got!”等。接受赞扬时,中国人通常说:“不”、“哪里,哪里”、“我做得还不好”,表示客气和谦虚。英美听到别人赞美时,则喜形于色,连声回答:“Thank you!”。尤其在恭维一位西方女性“You look very young and beautiful”时,她会非常高兴。对中国人的谦虚回答,英美人会误解为对方对自己的判断力表示怀疑。

(2)赠送和接受礼物。中国人赠送礼物往往比较讲究,比较贵重,送礼时一般要反复声明“薄礼”、“小意思”。英美人送礼物一般不大,但很别致,送礼时通常说:“这是特意为你准备的,希望你能喜欢。”接受礼物后,中国人通常要等送礼人走后才打开礼物,以示礼貌。英美人则当面打开,赞扬一番,感谢一番,表明非常喜欢。等客人走后再打开所送的礼物,在英美人看来是看不起所送礼物,而且是对送礼物的人不礼貌。

(3)邀请。邀请的提出、接受和拒绝常常产生误会。英语文化中有些邀请只是一些客套用语而已,并不能导致实际上的会面。如“Drop over and see me if you have time”貌似邀请,实则是一个礼貌性的告别习惯语。交际中,不理解其含义,定会引起不快。英美人真实的邀请必须有明确的日期、时间和地点。他们邀请客人一般要提前一两个月甚至更长时间,而此后很可能不再提及。在这种情况下,中国人就会感到纳闷,他们的要求是真的还是假的,是算数还是不算数?中国人请客一般是提前一两天发出邀请即可,到时须再催请一番。英美人时间观念强,赴约一定须准时,万一不能按时赶到,一定要打电话通知主人说明什么时间能到。

以上数例足以说明,语言与风俗习惯是密不可分的,这种文化因素对正确理解语言和进行和谐交际非常重要。在英语教学的实际过程中,不断探索有效途径来培养学生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提高他们的交际能力。

三、语言文化与英语教学

外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教语言,但亦应把文化伴随物作为必要的部分引进外语学习的过程中。通过语言的应用,教师应使学生把握语言与行为的分寸,并了解人们的社会态度。鼓励学生观察不同语言的文化差异,减少他们对另一种文化的反感情绪,而不致产生人们常说的“文化冲击”。在教学实践中,可以有意识地将英语文化知识融于语言知识之中。

(1)向学生提供大量的、具体的文化信息。提供的方式很多,除开设有关课程外,还可以通过电影、录像、图片、杂志、文学等向学生介绍英语国家文化;或请旅居国外的人给学生讲在国外的见闻和经历;或请外籍教师就外国文化给学生进行专题讲座等。

(2)帮助学生提高对英语文化知识的认识。教学中,将语言的文化方面具体化或指导学生进行一些课外活动,如庆祝外国节日、赠送礼物、开展笔友活动(特别是外国笔友)。

(3)勤思好学,持之以恒。文化的习得不是一日之功,也不是一两本书就能完成的,它需要持久的毅力,学习者应在大量的阅读中不断细致观察、分析和总结,才能达到运用自如、入境问俗、入国问禁的自由境界。

参考文献

篇(5)

2基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下,大学英语教学中中西文化导入的有效途径

2.1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拓宽教学渠道,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资源的稀缺和大学英语教学大纲提出的要求之间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因此,《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针对这个问题,指出了:“由于我国可利用教育资源相对有限,高校大学生人数迅速增长等原因,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要改进原来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单一课堂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多媒体、网络技术发展所带来的契机,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采用新的教学模式”。英语教学的目的是使学习获得结果,因此,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教学中,高校应该拓宽教学渠道,以学生兴趣为导向,普及多媒体应用,以多媒体传播西方文化为主,不断的改进课堂教学方法,帮助和引导学生端正学习动机和态度,给学生创造更多的语言实践和交际机会,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开设多种西方文化课程,如:经济、军事、信仰、礼仪等方面,涉及面要有广度,从多角度引导学生来学习西方文化,要有计划性、阶段性、重点性引导学生了解西方文化知识。如:鼓励学生听一些英语广播,看一些影视资料等。通过绕口令、猜谜语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外语,并且带领学生参加一些英语讲座、小品演出等活动,从而为学生学习好语言打好文化基础,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

2.2不断提高教师的文化素质,加强教学之间的学术交流,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

为了丰富教学内容,作为语言的传播者和引导者,大学英语教师应该不断的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具有系统性的教学理念和较高的教学素养,才能努力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才能在课堂上,把西方文化准确的传授给学生,才能基于文化差异下,因材施教,把中西文化导入到教学过程中。另外,大学英语教师要具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才能全面提高大学英语教学质量。因此,为了加强大学英语教学质量,通过校与校之间的学术交流,交换引用中西文化差异教学意见,不断沟通大学英语教学的经验,从而提高师资队伍的建设。同时,学校之间的学习交流,不但为学生搭建了学习的平台,还为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从而使师资队伍建设得到了提高,使学生从中也感受到了学习跨文化交际的实用性和乐趣。

2.3重视英语语言的教学,注重文化的导入,改革英语教学方法

在大学英语教学中,传统的教学模式只能让学生片面的而理解某一个单词、句子的含义。而引入中西文化差异教学,是对学生加深学习语言的记忆,是能够有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帮助学生理解和深化语言知识和语言结构,避免学生语言错误,规范学生跨文化交际用语的有效途径,因此,为了避免语言的错误,大学英语教学应该重视英语的应用技巧,也应该注重文化的导入。近几年来,全国英语四、六级考试中,加强了考生对西方文化知识理解能力的考核,因此,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为了准确分析中西文化差异,要将西方文化和中方文化结合起来,改革英语教学方法,加深对语言的掌握,加深对目标英语的记忆,从而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另外,在跨文化交际活动中,交点,巧妙地借助汉文化为整书添色不少。

3《源氏物语》与《红楼梦》

3.1取材相似

参照史实,两部作品讲述的对象都是宫廷上层人。《源氏物语》描述的是平安王朝时期的贵族社会,当时是日本的全盛时期,上层大官贵族奢靡之风严重,整个社会太平和混乱参半,复杂而且矛盾。藤原依靠皇室外戚,逐渐提升自身的政治地位,并开始干涉政事,掀起了同族间的争权大战,皇室为了保全政权,通过大寺院设置了“院政”,极力抵抗藤原的反派势力,在这样的环境下,中下层贵族几乎没有任何晋升的机会,从而在其他地方找寻突破口,促使不少地方贵族势力云集,庄园百姓此时也遭受了巨大的苦难,激起了老百姓的反抗的热潮,激化了社会矛盾,太平盛世面临了空前的危机。《源氏物语》选取这段历史作为故事背景,讲述主人翁源氏的生活和爱情经历,从侧门反映了当时贵族社会的骄奢逸,表达了对那个时代的极度不满。

3.2表达了对妇女的同情

《源氏物语》中虽然作者着重向读者描绘了源氏的爱情故事,但是并没有局限于描述爱情故事本身,而是借助对源氏爱情和婚姻的描写,展现出当时一夫多妻制度下妇女的惨痛经历。在当时社会条件下,男女的婚姻经常伴随着政治色彩,很多政治上的明枪暗斗都通过男女的婚嫁来解决,在这场无声的战争中,妇女担任了政治交易的工具,也成了这场交易下的牺牲者,紫式部对该现象毫无遮掩地描写,勇气可嘉。紫式部笔下的女子社会地位不尽相同,有的身份高贵,有的则低贱到微不足道,虽然如此,这些女子却遭受着同样的处境,都充当了政治交易的有效工具,最终沦为贵族男人手中的棋子,在一夫多妻的制度下饱受欺凌。《红楼梦》同样借助凄美的爱情故事表现出封建社会对妇女的摧残。在故事中表现出的是男人对女人的残酷,但是追根溯源,摧残妇女的不是男人,而是封建社会制度。封建社会制度决定了男人就是拥有大男子主义,男人高于女人的思想根深蒂固,男人很自然地会把女人当作手中的,这点和《源氏物语》不谋而合,女性的卑微在两部作品中都有大量的文字体现。决定男人对女人看法的是制度,是社会风气,从中日文学在这一观点上的高度一致可以推断出中日文化的高度相似性。毫无疑问,《源氏物语》的作者紫式部受到她所处时代的束缚,通过文字表达出她对当时社会的极度不满,感慨贵族阶级的衰亡,但是并没有从根本去否定社会和阶级制度。紫式部能够深切地感受到妇女命运的凄凉,表现出对妇女的同情,但是另一方面却认为源氏是妇女的坚实庇护者,将源氏高度美化,也表现出对源氏的同情以及肯定。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在《红楼梦》这部文学巨著中,将封建社会里公子哥对女性的玩弄表现得生动形象,突出表现公子哥玩世不恭的生活态度,但是却把贾宝玉的形象不断美化,并从全书的视角表达了对这个善良、慈善化身的公子哥的歌颂。《源氏物语》中还植入不少佛教因果报应的思想,这一点和曹雪芹的作品又一次不谋而言。

3.3艺术表达形式的一致

上一节已经详细说明了《源氏物语》中和歌受中国诗词的影响,和歌包含了各类日本古典诗歌。日本文学中的诗词源于中国,所以当时的诗多由汉字组成,代表的意义也大多可以用汉字的意思来解释。但是这种文学上的借鉴并不是抄袭,日本人写完诗之后十分注重吟唱,所以把这种充满了日本特点的诗称为和歌。和歌与我国的五言绝句和七言律诗有众多相似之处,无论节奏还是格律都和唐诗类似。众所周知《红楼梦》中出现了至今流传甚广的诗词猜谜酒令,通过大量的诗词对细节部分进行描述,生动形象地反映了封建阶级的精神面貌,这点在《源氏物语》中也有许多类似的地方。《红楼梦》中作者通过采用不同的预测形式,大多以隐写的方式,描绘主人公的未来命运,这一点在《源氏物语》的文字里也能发现类似之处。

篇(6)

二、关于大学文化的构成及其地位

关于大学文化的构成及其地位,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论述。这里笔者将主要的文献进行了整理。从对大学文化构成及其地位的描述中,可以发现关于大学文化构成的研究有三要素说、四要素说和五要素说三种。持三要素说的主要有赵存生、睦依凡、蔡汉军和刘晖等学者。北京大学赵存生教授认为,大学文化由大学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所构成。大学理念和价值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大学传统和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学生的文化素质、教师的文化修养、学校的文化品位是大学文化的标志,大学中著名的人、事、物、声、图等是大学文化的象征。[5]睦依凡认为,大学文化对学校所有成员尤其是对学生具有现实影响和潜在影响的所有文化要素。它们蕴涵于主要由价值观、理想追求、思维模式、道德情感等构成的精神文化,主要由大学的组织架构及其运行规则构成的制度文化,以及主要由大学的物理空间、物质设施构成的环境文化之中。三者形成一个以精神文化为核心、制度文化居中、环境文化处外的,彼此相互依存、相互补充、相互强化,共同对学校教育发生影响的文化同心圆。其中精神文化是动力,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在精神文化的驱动下,围绕精神文化的主轴旋转,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文化环境。[12]蔡汉军认为,大学文化应包含以下三个层面的内容:(1)精神文化。它处于大学文化的内层,是大学文化的核心和主体。(2)制度文化。它处于大学文化的中间层,是实用于组织内部的外加的行为规范,通过引导约束师生的行为,维持组织活动的正常秩序。(3)环境文化。它处于大学文化的外层,是大学文化在物质层面的体现,是大学文化的物质载体。[8]刘晖在《论大学文化的特征、嬗变与功能》中提出:作为亚文化整体的大学文化也是由三个层面构成的:(1)物质文化。它是主观精神文化的外化或物化,反过来成为生长新的个体和群体精神文化的物质基础。(2)制度文化。大学制度由教师制度、学生制度和管理制度组成。制度文化是联结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的中介,以制度保证精神文化的传承和物质文化的持久。(3)精神文化。它是大学赖以生存的价值系统,包括大学理念、大学精神、知识信仰系统、文化价值取向等。上述三者的集合融会为大学文化的内在品质和外在文化象征、文化符号和文化力量。[14]持四要素说的主要是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翼生教授。他认为,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文化形态,大学文化主要凝聚在大学拥有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之中,是大学在长期办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淀和创造的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环境文化的总和,它们是一个相互联系、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有机的整体。[6]持五要素说的主要是山东大学田建国教授。他认为,大学文化可分为五个方面: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媒体文化。这五个方面,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媒体文化是载体。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了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16]通过梳理文献资料发现,学者们对大学文化由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构成,普遍持认同态度。在研究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环境在大学文化构成和建设中的重要性,如大学文化研究与发展中心顾问王翼生教授说:“大学环境文化既是精神的、物质的也是制度的,既是外在的更是内在的,它既以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为基础,又是大学精神文化、物质文化和制度文化的外在表现,在整个大学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6]笔者认为,大学文化由大学物质文化、大学精神文化、大学制度文化、大学行为文化和大学环境文化这五个方面构成。精神文化是核心,物质文化是基础,制度文化是保障,行为文化是方式,环境文化是载体。它们之间互相依存、互相作用,构成一个不可或缺的有机整体。

篇(7)

(二)大学教育生态文化困境症结面对以上困境甚至是危机的具象,如何诊断其中的症结?当代中国大学存在的发展困境症结无论是文化断裂、工具理性、应试教育还是专业教育,其根本要义都在于忽视人文价值、人文精神、文化素质,也就是人文教育的缺位。首先,大学教育偏离传统文化本位,被功利主义左右,教育领域受到非教育领域因素的主宰、教育商品化的现象日益严重,使得当前中国大学生产生了“传统”与“现代”的严重断裂。而在国际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影响下,全球化的思潮文化正在深刻影响、侵蚀着大学的文化传统。其次,大学理念受到工具理性的宰制,把一切社会问题的本质视为客观的、“技术”性的,而非道德或政治性的,大学教育的主流变成技术教育。价值取向主要在于为经济发展、工业化、科技化提供必要的技术知识,忽视了责任、道德等人文价值的培育。再次,教育模式上,应试教育造成了教育的标准化,压制了素质教育,尤其是文化素质教育被遮蔽,抹杀了学生的个性思想、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阻碍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乃至社会创造力的提升。最后,在学科设置上,专业教育特别是科学教育压制了人文教育,科研压制教学。专业教育让人成了分工的奴隶,现代大学的弊端正在于无限扩大“专业教育”的功能,“几乎完全遗弃了文化的教学或传播活动”,因此,“在大学里再度建立文化教学,建立符合时代要求的核心思想体系”便成为“大学的基本功能,也必须是由大学凌驾于其他一切之上的基本功能”[5]。

二、艺术教育:破解大学文化教育困境的核心路径

如上文所述,人文教育的缺失是中国大学发展困境与危机的症结,而恰恰人文教育在现代大学中应占据核心地位,正如以礼乐教育、德性教育、价值教育、人格教育为内容的人文教育构成了中国古典教育的核心,并且“现代大学应高度重视的第一件事是对学生的人文教育”[6]。为规避当前专业教育过度膨胀、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失衡的弊端,防止造成学生因人格分裂、道德缺失、知行相悖而变成“单向度”的人、甚至沦为“经济动物”的异化,大学理应倡导实施人文教育,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平衡。那么,破解大学文化教育困境的核心路径是什么呢?本文认为在于艺术教育。人类文化的要义是人化,其人化的主要路径在于教育、文化、修养和艺术。基于人这种根本的存在方式,教育、文化与艺术本身具有逻辑上的统一。“教育是一切科学艺术的基础,艺术教育尤为一切教育的基础”[7],艺术教育不仅是大学人文教育的核心形式,也是完整教育体系的关键环节,这是由艺术教育的本质决定的。一般而言,“艺术教育是以艺术为媒介,培养人的艺术能力与艺术境界的自由有序的系统活动”[8],这一系统性的教育既是一种语言教育,又是情感教育与经典教育,而在其本质上因为具有独立价值的人类本性而是一种人文教育。其一,艺术教育关切人性,能够培育智慧心理和健全人格。艺术教育的过程会让人从艺术的开放性与可持续性中沉淀一种“异质同构”、贴近“智慧”的心理结构,获得审美体验,提升创新意识,多方面提高人的文化素质和文化品格,在艺术世界敞开自己的生命状态,与艺术创造主体对话、共鸣,实现情感的解放与升华,制衡物质世界与现实功利的羁绊,从而超越自我、养成健全人格。其二,艺术教育能够引导人获得对“道”的体悟和关照。艺术教育的过程也是从感知艺术语言的有限存在形式出发,通过审美、想象去领会艺术作品的本体“意味”,去感受和领悟人生和命运,发现意蕴无穷的新世界,以在有限之中追寻、把握超越之“道”与无限可能,而这正是人的本质力量所在。其三,艺术教育能够通过审美,引导人们去追求一种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和更有情趣的人生,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自觉地以艺术的态度对待人类、对待社会、自然、人生与自我。在现行大学文化素质教育的体系中,艺术教育既是独立的、普及的、基本的艺术审美素养教育,同时,对于各种素质教育而言也发挥了中介作用,它是贯穿于素质教育始终的,潜移默化地灌输人文价值和内涵。从这个意义上而言,大学的艺术教育不是精英教育,而是平等的、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归宿的教育,不为培养艺术方面的专门人才,也不着眼于少数艺术特长生的培养。尤其对于理工科大学而言,艺术教育的定位更应体现出“人文性”,这里的人文性主要是指“关于人的‘修养’教育,是‘灵魂’教育,是‘做人’的教育”[9],并发挥着人文教育的核心作用。当然,不同于以少数学生为对象、以系统的专业化技术训练为主要学习方式的艺术专业性教育,大学的艺术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着眼于提高全体学生的艺术修养和人文素质,而且艺术教育不只存在于艺术课程之中,也可以而且应当存在于教育过程的始终。

三、“无用之大用”:艺术教育的核心作用机理

伴随着后现代式的反思,现实生活中科学技术的异化作用日趋明显,而基于艺术的“无用之大用”,艺术教育在大学文化教育生态场域中也应该发挥“无用之大用”的核心作用。可以说,综合了音乐、美术、书法、摄影、舞蹈等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段,能够让全体学生获取基本艺术知识技能以及艺术思想与审美欣赏、评价能力的艺术教育既传承与创新了中国古代的乐教文化,能够体现“道、学、术”统一、理论性与实践性并重、素质教育与专业技能教育并重的特点。这种“无用之大用”的核心作用机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陶冶情感、涵养思想,化育形成高尚人格除了艺术语言和技术的传递价值,通过将艺术的审美与陶冶性情联系起来培育人性、化育人格是大学艺术教育的首要作用。我国传统教育理论认为知、情、意作为教育的三个层面不可或缺,其中,情感是人格的重要构成,不仅是人区别于物的重要特征,而且构成了“圣人调情”、“君子制情”、“小人纵情”的层次之分。一般而言,能够赋予情感最优美和最深刻细致表现的,首先是文学和艺术。大学生尽管已经成人并具备相当的理性高度,但其情感的自我管理与人际关系的调节能力尚待成熟与完善。通过艺术教育,一方面可以让大学生从中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的;另一方面可以通过移情作用拓宽胸襟、陶冶性情,艺术的审美关照正是通过被称为“宇宙的人情化”的移情作用生成意象,由物我两忘进到物我同一的境界的。艺术教育对大学生的思想涵养上主要体现为政治思想与道德思想。其一,通过艺术教育的形式去反映思想政治教育的意涵是行之有效的路径。其二,艺术教育是大学道德思想教育的重要方式。冯友兰曾说,“儒家以艺术教育为道德教育的工具”,现代大学的艺术教育同样可以通过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来获得德育效应。人格是一个综合概念,既有个人特性更有群体意识。大学的艺术教育同时体现了对个性以及群体意识的尊重这两个侧面,可以帮助学生提升艺术修养这种“社会性的人格素质”,进而化育完整的社会人格。艺术教育不仅可以培养受教育者尊重不同的个性、不同的风格,尊重个人的创造,还可以培养大学生的群体意识,因为审美活动和艺术有一种社会化沟通的功能,使个人和社会在艺术教育中能够得到和谐统一。

(二)启迪科研智慧,激发创新潜能创造性是艺术的本性,创新精神是艺术的灵魂。大学教育通过实行科学与艺术的结合、实现理性与感性思维相对的平衡和相互促进、实现科学与艺术的平衡培养创造性人才。首先,从脑生理科学视角看,艺术教育对智育发挥平衡作用。人脑的左半球负责抽象思维,俗称“数字脑”,右半球负责形象思维,俗称“艺术脑”,人的思维只有在左右脑同时充分开发的条件下,才能达到更高水平。艺术教育的加强对右脑开发发挥特别作用。左脑储存个人毕生的经验,是“个人脑”;右脑储存人类大脑进化五百万年来所创造与积累的智慧与经验,是“祖先脑”。自古以来,人类都是依赖右脑作为主导来生活的,它给予人类灵感、智慧、创意,右脑的信息量是左半脑的十万倍、百万倍乃至千万倍以上。因此,艺术教育可以促进右脑的开发。人的左脑具有行动、文字、抽象思维、数字意识四个特性,侧重于发展工艺、战略、语言、逻辑和算术等,相比较而言是开发较多的部分。右脑则具有纯粹的“生存”、对图像的理解力、隐喻、欣赏音乐的能力等四个特性,可以说,这正是思维原创性的科学基础与动力源泉。隐喻是感情与图像的独特结合所产生的一种精神上的创新,内心世界的情绪或感情往往要依赖于隐喻才得以沟通和交流,而隐喻和图像的结合就是艺术。由此,作为“右脑革命”者的艺术教育同样可以发挥出特有的作用。此外,艺术教育还可以使学生缓释心理方面受到来自智育的压力,使由于片面接受智育而造成的学生心理发展的不平衡趋于平衡。其次,从科学研究客观规律而言,其过程是先有艺术或者哲学,再到科学的创新,科学与艺术具有内在的相通性。而从科学研究的实践来看,科研之美是一种独特的美感,很多科学家总是被一种美引导着。比如音乐和数学并不偶然地构成了艺术和科学的共同的灵魂,它们正是这种合规律性与合目性的相互击撞而谐和的奏鸣曲。可以说,激情与理性一道孕育了科学,艺术由此构成了科学活动的美学动力。最后,科学思维与艺术思维的结合不仅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也能够改善学生的思维结构。通过开展艺术教育可以培养科研创新所需要的直觉,可以拓展想象力空间,可以培育学生的形象思维,从而提升原始创新力,改善学生思维结构,以此促进大学生的智力的全面发展,对培育创新人才有着自己独特的、智育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篇(8)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19-0063-02

传统文化是集体的记忆共存,它由广大民众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并世代传承,是丰富民众精神生活,并由此获得身份认同和心理凝聚的宝贵资源。传统文化意识是人的感觉、思维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反映。探讨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加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构建文化认同,加强文化凝聚力,促进社会和谐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现状

为了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笔者在所任职的高校组织了一次以问卷为主的抽样调查。本次调查的样本为本科一到四年级、不同的文科专业的学生,其中男生占36%,女生占64%,少数民族生源占6.32%。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93份。从问卷显示的数据来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现状不容乐观。

1.文化认同。当代大学生缺乏传统民族文化认同意识。调查数据显示,42%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是过时的东西,67%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民众的现实需要关系不大,76%的学生更喜欢西式化的生活方式,39%的学生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无法交融和协调发展,35%的学生认为国外教育会比国内教育提供更多的个人成长空间,38%的学生渴望有出国学习交流或深造的机会。

2.创新意识。当代大学生普遍缺乏创新意识。例如,大多数学生不能正确认识改革、发展、创新的内涵。37%的学生认为传统民族精神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关系不大,26%的学生认为按部就班比发展创新更重要,4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的学习对培养创新能力的作用不大,7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创新能力。

3.传统美德。当代大学生的传统美德意识正呈现出淡化的倾向。92%的学生没有完整读过一部国学经典;17%的学生不能正确概括儒家思想的核心;23%的学生在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选择个人利益为上;16%的学生承认发生过考试作弊等不诚信的行为;9%的学生承认在申请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过程中为了获得较高的资助力度而产生过谎报家庭人均年收入的行为。

4.文化传承。传统文化传承意识缺失,也是当代大学生群体中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86%的学生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政府部门、民俗学家的事,与自己毫无关系;47%的学生错误地认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只是地方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手段;相较于传统节日,当代大学生更热衷于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感恩节等洋节。

二、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的原因

从以上调查来看,当代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薄弱,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分析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助于有针对性地探讨传统文化教育的途径和方法,增强文化教育的实效性。

1.高校课程设置。从目前高校课程设置的情况来看,传统文化课程的开设情况不甚合理。以笔者所供职的高校为例,法学专业本科四年教学计划规定的公共课程中,学生只需在“大学语文”、“国学基础”、“应用写作”三门人文课程中任选其一,只有两个学分;“思想道德修养”、“形势政策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等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在教学计划中所占的学分也不多。其他如“民俗学”、“人类学”、“民间文学”等传统文化课程,以选修课的形式存在,大学生接触到的机会不多。因此高校传统文化课程的设置还不够科学,在点上形不成系统,在面上也达不到普及。

2.社会变迁。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日益多样化,这是一把双刃剑,在增强当代大学生思想独立性、选择性的同时,也带来一些影响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负面影响。享乐主义、悲观主义、权力主义等价值观,与我国传统文化一贯主张的仁爱、忠诚、责任、义务、和谐的道义型价值观产生碰撞,对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念形成冲击。一些学生急功近利、追求物质享受,对成功存在错误和歪曲的理解,就业期望值过高、理想信念模糊、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也频频出现。

3.多元文化共生。中国现代文化以经济全球化为大背景,具有现代性与理性特征。外来文化与本土文化、本民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城市文化与乡村文化的相互交融,带来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对话,各种文化和思潮相互激荡,构成了一个相互冲撞、交流和互动的全球多维文化网络。当代大学生易受社会上各种思潮的影响,思想容易发生变化,在价值取向上往往缺乏判断力和辨别力,对“传统文化”等话题往往采取漠视的态度。

4.信息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是个信息化的社会,大学生获得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除了书本知识外,网络、媒体、社会实践等也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青年学生敏捷好学,善于接受新知识、新事物,更倾向于关注即时的、热点的问题。在信息充沛的时代,他们以感性的方式获得认知,并经过思考和判断,形成理性认同。当代大学生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与那个“传统”的年代相去甚远,再加上传统文化教育的不到位,传统文化意识在当代大学生的心目中难免会日趋淡化。

三、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对策

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人文内涵,是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应积极探索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的有效对策。

1.更新课程结构。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从更新高校课程结构入手。高校教师和学生对传统文化课程需有正确的认识,认为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脱节,传统文化教育无关紧要的观念要加以修正。高校要以必修课或选修课的形式增设传统文化课程,增加课时和学分,提高课程覆盖面,在内容上使学生掌握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田野作业的基本技能,在形式上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通过文字、图片和音像资料,讲述传统文化的精妙,挖掘传统文化的道德警示力量,引导学生主动地、独立地、理性地思考,增强学生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实施民俗文化教育。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民俗文化教育为突破口。民俗文化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类个体的成长具有重要的模塑作用,维系着群体或民族的文化心理,是保持民族认同的重要基础。当代大学生是社会成员的一份子,作为有文化有思想的年轻一代,应该正确地认识民俗文化。高校应引导学生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内化为个人的自觉追求,坚持宗教观,坚持少数民族政策,尊重少数民族文化,把握好个人人生理想和社会理想之间的关系。此外,应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民俗文化教育相结合,在大学校园中营造关注民俗文化,珍视传统民俗的氛围。

3.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为主要任务。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之根,体现了各民族的信仰、理想和追求,在今天同样能对学生的成长起到教育作用;传统文化能揭开历史的帷幕,具有传播历史知识和激励民族希望、维系民族凝聚力的作用,是培养民族自豪感的最好教材;加强传统文化意识教育,有利于把民族精神教育与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教育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大学生是文化传承的主力军,高校应培养学生保护传统文化的自觉意识,致力于培养大学生文化传承的理念。

4.实施传统仪式教育。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传统仪式教育为手段。高校仪式教育是有关集体记忆、文化传承、知识传授与人文素质的教育,集中体现了学校的文化特色,赋予学生大学精神和文化力量,以庄重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认同感、归属感和使命感,赋予学生新的规范与义务。仪式教育在内容上应注重象征符号的应用,在形式上体现礼仪性和程序性,营造庄严、隆重、热烈的仪式氛围。仪式教育还要充分贴近大学生的思想、生活实际,以爱国荣校、成才励志、勇担责任为主旋律,融入时代性和国际性的教育元素,以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充分挖掘育人资源,有效提高仪式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吸引力和感染力。

5.建设校园文化。提高大学生传统文化意识,需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首先要营造文化氛围,如高校文化设施、文化景观、文化标志的设计,可以与当地的民间文学和民间文化相结合,激发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其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宣传和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引导学生积极参加清明节、端午节等传统节日纪念活动,通过征文、竞赛、演讲、报告、座谈等多种活动形式,挖掘传统文化的人文资源,增强民族凝聚力;组织学生开展田野调查或考察活动,学习、研究和传承优良传统文化,或组织学生开展非物质文化遗产调研、参观和保护工作,树立起保护传统文化的意识。

四、结语

中国正处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过程,传统文化式微,多元文化共生,不可避免地带来文化上的冲突,对当代大学生的传统文化意识带来不小的影响。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笔者将围绕高校民俗信仰教育、大学生人文素质培养、高校入学仪式教育、高校社团文化建设等问题展开进一步的调查研究,构建较为完备的民俗文化教育机制,为高校传统文化教育贡献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篇(9)

二、研究方法

(一)被试

采用整体随机抽样方法,分别从造型学院、设计学院、传媒动画学院、建筑学院等四个二级分院抽取被试,共获得有效被试652名,其中男生204名,女生448名;大一学生182名,大二学生219名,大三学生150名,大四学生101名;造型专业学生220名,设计专业学生232名,建筑专业学生168名,传媒专业学生32名;汉族学生626名,少数民族学生26名;城镇学生496名,农村学生156名;独生子女416名,非独生子女236名;学生为单亲家庭的有43名,为非单亲家庭的有603名;学生干部188名,非学生干部464名;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423名,未参加过志愿者服务的学生229名。

(二)测量工具

测量工具为感戴量表(GratitudeQuestionnaire)。感戴问卷共6个题项,经本研究翻译、试测、修改后修订成的5个题项的中文版。每题项采用“1.极不同意”至“7.极同意”的形式分级计分,第3题反向计分,总分越高,感戴状况越好。经翻译修订后,本次测量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76。

(三)测评程序与数据处理

本研究采用以班级为单位的团体测试,对回答问卷的要求进行了测前说明,以保证大学生的积极配合,被试约在10分钟内完成问卷,对全部数据使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管理和处理。

三、研究结果

经统计,大学生感戴得分的均数为34.36。经差异检验发现:在性别、年级、是否单亲家庭、是否学生干部、是否曾参加过志愿服务等几个背景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在专业、民族、生源、是否独生子女等四个背景变量上,感戴得分没有显著差异;女生的感戴得分显著高于男生;来自完整家庭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单亲家庭学生;担任过或正在担任的学生干部得分显著高于未担任过的学生;参加过志愿服务的学生得分显著高于未参加过的学生;不同年级学生间差异显著,大一、大二、大三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均高于大四学生。

四、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探索

根据以上数据,可以发现,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具有这样的特点:获得社会支持多的(女生、双亲家庭学生)、有较丰富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干部、高年级学生)、有助人体验的(志愿者)群体,他们的感戴水平较高,而“班级”正是个体获得社会支持、提升社会实践能力、服务他人最直接、最容易的途径。数据结果进一步证明了进行班级化感恩教育途径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根据感戴的心理影响机制来看,感戴水平高的个体能够对现实做出更加客观的评价,能够看到个人的“积极结果”来自许多人的努力,而这些正向积极的认知让个体产生更多的感恩情绪和行为。所以如何通过环境去影响个体的认知,成为班级化感恩教育模式研究的落脚点。结合艺术类大学生感戴现状的调研数据,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一)建立班级支持系统

数据显示,女生及来自非单亲家庭的学生,其感戴水平显著高于男生及单亲家庭的学生。女性在社会群体中相对弱势,在日常生活中接受到他人的帮助也会相对多于男性。而双亲家庭在物质与精神上所给予个体的支持也会比单亲家庭多,两个群体具备一个共性,即更多的社会支持。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应该成为班级成员获得社会支持的重要途径。班级支持可以从这两个角度进行:针对经济困难,学业困难等群体的帮助型支持;针对有特定需求的服务型支持。针对不同群体特点,成立由教师、班委、学生组成的各类“支持小组”,独立开展工作,具体分类为:班级经济困难生支持小组,可以由班主任、生活委员、困难生代表、普通学生等几类人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掌握班级困难生的家庭情况,关注他们日常生活,为学生提供资助信息并协助申请,审批班级困难生资格申请及资助额度审定等。班级学业支持小组,由专业教师、学习委员、成绩优秀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组织班级学习经验交流;邀请教师或研究生举办读书会;针对特定课程举办师生沟通会;掌握班级后进生的情况,帮助他们分析学业落后的原因,提供一对一的帮扶等。服务型支持小组如:班级就业与实习信息小组,由辅导员、班委、感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就业信息;实习岗位推荐;就业政策咨询等。班级文娱小组,由班级文体委员、特长生、有兴趣的学生组成,可提供的支持有:各类文娱活动的组织策划;根据班级学生的情况成立不同的兴趣小组;丰富班级课余生活等。以上是对部分“支持小组”的例举,班级可以视自身的情况来设立,鼓励班级成员根据自己某一方面所长或兴趣为大家提供支持,同时也可以得到大家为他提供的资源,形成“助人自助”的班级支持系统,让每一个成员在需要时首先可以从班级——这个离自己最近的“家”里获得支持。

(二)建立“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

本研究中,大一、大二、大三学生的感戴得分呈逐渐上升趋势,大三学生得分显著高于大一学生(p=0.007<0.01),而大四学生的得分出现明显下降。与此同时,学生干部的感戴得分也显著高于非学生干部(p=0.002<0.01),这个结果提示我们,社会活动的增加能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随着年级的递增,社会化活动逐渐增多,从社团活动到校园文化,从行业竞赛到实习就业,学生在这些社会行为中逐渐形成自己的社交自尊,学习多角度地看待事物,因此,也能更多体认到他人给与的帮助。而对于大四学生的感戴得分显著低于其他三个年级学生的结果,本研究分析,这和大四学生面临毕业、就业双重压力有关:每一个人都希望为自己大学生涯划上一个完美的句号,倾尽全力投入毕业创作,学生之间竞争氛围浓郁;同时,毕业生需要独立面对毕业后去向、就业单位、就业地域等人生重要选择,个体的自身价值凸显,对外界的关注力相对减弱,从而影响其感戴得分,这从另一个角度说明了社会活动对于个体感戴水平的影响。参与班级管理工作是学生体验人际互动、提升社会活动能力的最直接、最简单的方式。班级是组成大学校园的独立细胞,每一项学校的举措都会折射到班级,其既要适应大环境的循环,也有完成自身的代谢,所谓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传统的班级管理一般由辅导员、班主任、班委(3-5人)来完成,容易出现大量工作积压在少数人身上、管理权利过于集中等问题。如果将班级工作分成不同的各个板块,对应每个板块成立负责小组,每个班委负责督导1-2个小组的工作,班主任督导班委的工作。班级成员根据自身情况来申报不同的小组,双向选择,最后将每一个成员都纳入到班级管理工作中来,建立一个“人人参与”的班级管理体系,鼓励班级成员共同管理。这样不仅能够增加个体的社会活动,提升感戴水平,又有益于形成一个民主、透明的班级氛围。

(三)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

本研究中,曾参与志愿服务的学生感戴得分显著高于未参与过的学生(p=0.000<0.001)。这一结果可以有两种解释:第一,感戴特质分高的个体有更多亲社会行为;第二,助人行为、体验他人对自己的感激之情等可以提升个体的感戴水平。笔者认为,感戴特质的确存在个体差异,但公益、助人等亲社会行为也会进一步强化这种特质。大学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背景和服务社会的热情,自从共青团十三届二中全会上首次提出“青年志愿者”称号以来,大学生公益组织开始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各个高校内蓬勃发展,逐渐成为社会公益的重要群体。在这样的大环境下,班级的志愿服务氛围就有了生长的土壤。而“氛围”的营造还需要一个长期的“存在形式”,即引导有兴趣的学生搭建班级志愿者活动平台,以此作为学生参与志愿服务、展现志愿者风采、营造班级志愿服务氛围的载体。一个平台的生存有赖于四个重要因素,即项目、团队、宣传与发展方向。首先是项目。不同于社会公益组织,大学生公益平台输出的资源主要是专业,因此结合自身专业特长是重点。同时,学校要向学生提供一定数量的志愿服务岗位。如果是长期项目,那么在项目策划时,首先考虑能发挥学生自身专业特长的长期项目,如针对特殊群体的艺术类支教服务、针对普通群体的艺术推广普及活动等。其次,团队是平台生存发展的保证。引导有志愿服务意向的学生成立核心团队并明确分工,制订科学、合理的志愿者管理制度,同时对志愿者进行一定的培训,比如支教类项目需要的教学经验、义卖类活动需要的市场活动经验等,可以通过教案展示、经验交流、资深成员带新成员等多种方式丰富学生的实战经验。再次,有了好的项目与团队,就需要提升这个平台在班级中的知名度。志愿团队氛围的营造与宣传密不可分。面对信息时代的大学生,平台可以选择QQ群、微博、微信平台等网络载体,志愿岗位信息,招募志愿者,及时跟进最新的志愿活动动态以及展现志愿者的风采,让志愿服务信息成为学生学习生活的一部分。最后是发展方向。班级志愿服务可以有两个维度,对内以服务学生为方向,逐渐成长为“班级互助平台”,实现公益生活化;对外则以公益创业为目标,面向社会需求,寻找公益创业品牌,向公益专业化发展。

篇(10)

“鱼是否知道自己是湿的?”这是文化、媒介评论家马歇尔·麦克卢汉经常提出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是“不知道”。鱼的生存是由水决定的,只有在没有水的情况下,鱼才会感觉到自己的处境。这个例子对于人和大众媒介来说是同一个道理。媒介已经完全渗透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以至我们经常感觉不到它的存在,更感觉不到它对我们产生的影响。媒介向我们传递信息,给我们提供娱乐,使我们兴高采烈,让我们烦恼困惑。媒介改变我们的情绪,挑战我们的文化意识,侮辱我们的理智。

在经济全球化的、世界变为“地球村”的今天,大众媒介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在改变传统文化边界,拓展文化空间的过程中,推进着跨文化传播,进行着文化的整合,同时也携带着政治与资本的力量,推行着文化霸权主义。

跨文化传播是一种伴随着人类发展的历史文化现象,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更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各种文化正是由于不断地吸收不同文化的有益因素,使自己不断得到更新、丰富和发展。

现在越来越活跃和频繁的跨文化传播使我们大学生的校园生活充满了新鲜内容,校园媒介也开始在跨文化传播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例如,大学生们穿的是“韩国风”和“欧美风”带来的、款式多样的、休闲时尚的衣服;戴的是“韩国风”吹来韵有着光亮色彩的、能展现大学生青春活力的、精细幽雅的饰品;我们的手机彩铃是现在最流行的韩文或英文歌曲;宿舍墙上贴的是安在旭、Rain、张东健、金喜善等韩国影星的巨幅海报;手机、钥匙或书包上挂的是“冬日恋歌”的插图或Rain、辈勇俊等英俊韩星的小型照片;课余休闲时,我们在网上看韩国最新的浪漫爱情剧或美国现在最受欢迎的连续剧;我们模仿韩剧男女主角的流行发型和发色,现在我们最想去的城市是汉城……

追求浪漫、追求美、追求时尚、追求新形式和新鲜内容,喜欢模仿别人的东西、适应性强、价值观和审美观灵活的、代表一个时代的现代大学生正在成为吸收跨文化传播养分的主力军。我们的各类文化意识也随着跨文化传播的潮流而打破了本土文化的界限。具体说来,跨文化传播对现代大学生文化意识的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服饰文化意识的影响

公元前221年以后,中国在秦汉时期就开辟了著名的“丝绸之路”。丝织品通过贸易进入欧洲,促使西欧人广泛地了解东方的古老文明。从此东方文化开始影响欧洲中世纪人们的服饰。中国织物光泽华丽的外观、豪华的金银线刺绣与欧洲人对神的崇拜心理一拍即合。尤其在l3世纪,随着西方和东方贸易的不断加强,形成了欧洲人热烈追求东方服饰的热潮,女装衣服的领、袖、衣边均出现模仿绣花的形式。因此,中国袍装和装饰对后来的西欧服装的演变和更新产生了巨大影响。由此可见,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的跨文化传播对各民族的服饰文化是会产生一定的影响的。而现在,“欧美流”和“韩流”在中国迅速蔓延,对中国的服饰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作为充满活力、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现代大学生,常常把具本民族特色的传统衣服叠放在箱子里,成为追逐“欧美版”“韩版”潮流的主力军。

几年前,在年轻人中间兴起美国黑人的“街舞热”,在我们校园则引起穿HIP—HOP服饰的浪潮。在校园里,无论是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男生或女生,都流行穿宽大的休闲T恤、肥大的裤子和滑板鞋。几年来,随着韩剧越来越多的播放,走在校园里,身旁飘过的、一身精致时尚韩版服装打扮的个性男女越来越多。韩剧给人印象最深的除了剧中女美男俊的主角、催人泪下的煽情剧情外,还有男女主角青春亮丽的各色服饰。现在“韩国风”征服了无数年轻人,让欧美时尚成功的亚洲化。

突出自由自在的个性,即不像西方服饰那么开放、又没有东方服饰那么的过于保守,注重精美的细节处理,简约而含蓄、大方,经典又不失时尚、朴实,闲适中透露出高雅,适合各种场合穿着的休闲、舒适的韩服符合具有追求完美、自然轻松、无拘束的浪漫休闲心态的,还在校园学习生活又渴望时尚个性的现代大学生的审美情趣。也因此,风靡流行的韩服成为了现代大学生的首选。

大学生们也喜欢佩戴韩剧里出现过的各种各样的首饰,喜欢金黄色的、剪得千奇百怪的韩版发型,还喜欢像韩剧中的女主角一样着鲜艳的眼影,抹光泽的唇膏,以此炫出自己的青春。

由此可见,跨文化传播使大学生的服饰文化意识更多样化、个性化和色彩化了。

二、对饮食文化意识的影响

饮食文化,从本质上说,不是指这个人和那个人在餐饮上应该做出哪种选择,它指的是隐藏在人们心里的东西;如共同的历史背景、民族文化的基础;指的是人们在这个方面连续重复的群体实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们为了生存,曾发明很多加工食物的工具以及各种烹饪技巧和食用方法,并把这些技巧和食用方法利用各种符号传播给别人。也正是因为这些饮食文化的传播,人类积累了丰富的饮食习俗、典故、思想和理念。

信息交流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很大,特别是跨文化交流对各族人民的饮食文化意识的影响更大。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由于各民族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社会文化及饮食环境的不同,造成了各民族文化的差异。在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各民族的饮食文化相互影响,相互吸收,变得越来越丰富多彩。中国饮食文化之所以如此丰富多彩,长盛不衰,是因为,不仅国内不同民族之间相互传播交流,同时又积极吸收海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饮食文化。

从秦汉时期的丝绸之路到现在的大众传播媒,跨文化传播和交流不断地影响我们的饮食文化,断地更新我们的饮食文化意识。在古代漫长的岁月中,商业贸易传播和宗教传播是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而现在各大众传播媒介也成为饮食文化交流的重要途径之一。

2002年笔者刚进大学的时候,同学们中间去肯德鸡、百富、德克士等西式餐厅就餐的情况不是很普遍。但随着乌鲁木齐西式餐厅的增多,西式食品价格也随之下降,在校园里,学生去装修豪华、优雅的肯德鸡、德克士、西饼屋等西式餐厅消费成了一种时尚。在各种节日里,同学们很喜欢去环境舒适、给我们新鲜感的西式餐厅,享受给我们带来新滋味的西式食品。最近,随着“韩流”热在中国的出现,各式各样韩国料理的美味也飘到了我们的身边。像西餐很快成为我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那样,不久,韩餐也将成为我们饮食文化意识的另一个新内容。

三、对节日文化意识的影响

世界上各民族都有本民族特色的各种节日。如圣诞节是西方人的最大节El,春节是中国人的传统节日,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是信仰伊斯兰教的少数民族的最主要节日。随着各民族和各国之间跨文化交流和大众媒介的跨文化传播的日益增多,其他民族的一些节日不同程度地融进了我们的节日文化。特别是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和父亲节等典型的西方国家的节日,在新疆的各民族人中尤其是年轻大学生中很流行和普及。

每次圣诞节,不论是外国语学院的学生,还是其他学院的学生,都会用圣诞树和圣诞礼物把教室和宿舍装饰得非常漂亮,门和玻璃上贴着“MerryChrist.mas”的贴纸,并相互发短信来庆祝。情人节是追求和向往浪漫爱情的现代大学生的另一个重要节日,母亲节和父亲节则是我们向父母表达孝心的重妻节日。总之,这些典型的西方节日已成为大学生节日文化意识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四、对休闲娱乐文化意识的影响

上一篇: 装潢艺术设计论文 下一篇: 科技文化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