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代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8:3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隔代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隔代教育论文

篇(1)

(一)构建专业课程体系,把创业创新教育贯穿于人才培养全过程

青岛市人社部门的统计显示,2009年至2012年底,青岛市促进创业带动就业54898人,平均1名大学生创业者带动5人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应成效明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创业教育证书是继学术文凭、职业技能证书之后学生的“第三本护照”。创业教育是增强创业意愿、提高创业能力、促发创业活动的催化剂,对于培养和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具有重大意义,职业院校应尊重学生自身发展愿望,考虑学生长远发展需求,在观念上实现几个转变:由注重知识传授向注重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转变,由单纯面向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向全体学生的转变;在课程体系设置上,以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和服务学生终身发展为目标来指导教学方案设计、调整课程结构、探索教材创新,打造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生力军。创业是充满挑战性和创新性的活动,不仅需要顽强的意志力、良好的精力体力,还需要敏锐的市场感觉和开拓奋进的企业家精神。“大众创新万众创业”已然成为时代风潮,职业教育自然不能自隔于风潮之墙外。创业企业要面对来自市场营销、法律、财务融资等方面的问题,职业院校除了素质型、技能型课程的设置之外,也应设置创业辅导型课程模块并设置相应学分,让有志于创业的学生有选修学习相关课程的机会。作为朝气蓬勃代表未来的民族下一代,职业院校学生进行创业应该更突出创新性要素和创造性色彩,要以创新能力的培养为核心不断完善创业类课程。此外,创业过程中要面对大量的不确定性问题,需要强大的心理素质作为支撑,在正常课程体系之外可以开设一些课外创业心理辅导,帮助学生更好应对未来可能发生的问题。

(二)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创业创新教育与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有机结合

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职业教育是为使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技能或职业知识,形成良好的职业道德,从而满足社会生产劳动的需要而开展的教育活动,其教育重心、教育模式和教育目标都有着鲜明的特点。如果说北大清华等名校学生的创业创新活动更多是商业模式驱动或者新兴技术驱动型,那么职业教育体系所培养的学生从事的创业创新活动更多是在创新幅度相对较小、实践特色更强、与特定行业和实际操作技能相衔接的领域发生,需要学生对社会需求有更深刻的把握、对企业实际经营运作有更多了解。因此,职业院校要从实践需要出发,积极采集行业发展信息和需求预测信息,遵循技能型人才成长规律组织教育教学,与行业企业加强校企合作,鼓励行业企业全面参与教学各个基本环节,实现专业与企业岗位的对接,共建产品设计中心、研发中心和工艺技术平台等,使学生在校期间即有机会参与企业实际运营活动,降低对创业的陌生感。在对学生的教育引导中,良好的需求预测体系可以帮助学生强化自我认知和自我规划能力,从而在在校进行职业教育学习期间就可以对自己到底适不适合面向未来需求进行创业、未来职业发展道路究竟应该如何走有比较明晰的规划,学校可以根据学生的自我发展规划有意识地进行相关能力的培养。

(三)开拓思路,整合资源,为学生搭建多元化创业创新实践及孵化平台

除了课程体系设置和校企合作外,还需要开拓思路不断为学生搭建多元化的创业创新实践平台和孵化平台。在这方面,可以拓展思路展开不同尝试。一是把90后学生对于网络前沿应用的接受能力和创新能力优势与传统产业转型有机结合,联合企业共同设立创业创新投资基金或者奖励基金,把企业相关的创新需求信息释放出来,鼓励学生围绕企业实践需求和行业产业发展趋势展开创新创业活动,探索传统产业与互联网结合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不断推出新产品、新服务、新业态、新模式;二是开门办学,依托当地的高新区、科技园、经济开发区、工业园区、农业科技园及各类特色产业集聚区共同构建专业化、特色化的众创空间,打造既符合职业教育特点又顺应社会需求的新型孵化器,围绕学校的特色专业、优势专业拓展创业孵化形式,尝试对创业团队实施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双导师辅导制并引入创业股权激励等措施强化导师积极性,不断完善创业创新支撑系统,为团队提供技术来源、创业辅导、财务咨询、贷款风险补偿等服务。三是在学生中弘扬创新创业文化,树立创新创业标杆团队或个人,邀请明星创业者或者成功创业的企业负责人到学校进行演讲交流,为学生注入更多创业创新热情并带来更多外部信息,充分利用学校的组织平台和组织资源帮助学生优化创新创业思维、拓展视野和人脉资源。

篇(2)

二、通过古代诗歌我们可以体会优秀的传统文化

孟浩然在《春晓》中写道:“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王维在《鸟鸣涧》中写道:“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这些都是写出了对大自然的尊重与热爱,足以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李白在《赠汪伦》中写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高适在《别董大》中写道:“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写道:“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些诗中表现出的朋友情谊或厚重、或支持、或洒脱,无不让学生受到良好教育。在古代诗歌中我们也能看到很多劳动的场面。如《诗经·伐檀》写道:“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漪。”如李坤在《悯农》中写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这些不朽的诗篇反映了中华儿女是勤劳质朴的。

三、通过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挖掘照耀当世的时代精神

早在先秦时代,屈原便喊出了“路曼曼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为了理想,只有不断探索才能成功。阿里巴巴正是秉承探索之道才成就了它的传奇。王之涣在《登鹳雀楼》中写道:“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给前进中的学子带来巨大的精神力量。而以下诗句却反映出交通的不便及人们对便捷交通的渴望。《诗经·采薇》中写道:“行道迟迟,载渴载饥。”征夫所走的路是崎岖长远的,李白更是在《蜀道难》中感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世迁,如今古人的快捷出行的梦想正在一步步变为现实。也正因如此,被湘黔铁路抛弃而落后数十年的邵阳才那样深切地感受到交通的重要,所以每一个邵阳人,包括青年学子一定要大力呼吁包海高铁过邵阳。

四、通过古代诗歌我们可以感受名人的人格魅力

曹操慷慨高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们看到的是一颗永远也不会消沉的勃勃雄心。杜甫在凄风冷雨中,表达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宏愿,也体现出诗人的伟大人格。陆游临死之前希望“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种对江山的魂牵梦绕,对祖国的念念不忘感人至深。于谦忧国忧民,为人坦荡,他在《咏石灰》中写道:“粉身碎骨全不顾,要留清白在人间。”他的这种两袖清风的高尚人格为后人景仰。青年学子要从这些古代诗歌中明白:人格才是最高的学位。

从方法上,我们可以贯彻三个“多”字。

一、多诵读

诗歌具有抒情性、音乐性、形式美等特点,不读不能感受其美,不读不能感受其意境,课内课外的诗都要读,“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首先要组织学生听朗读包括听教师范读和听录音带,总之是听规范的优秀的朗读,其次是学生在朗读时,要注意吐字发音,要注意读出感情。另外要注意朗读和背诵结合。对于重点作家的重点篇目要不折不扣地背下来。这些篇目有早期爱情诗经典《静女》,有诗人意欲建功的名篇《短歌行》,有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登幽州台歌》。还有……,在此不一一列举。大量的诗歌储备是学生接受思想教育的基础。

二、多理解

中国古代诗歌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瑰宝。它承载着中华几千年的历史变迁。每首诗歌都包含着它的时代背景和个人经历。我们要全方位地介入诗歌,深刻体验诗歌蕴含的思想感情。如在学习杜甫的《登岳阳楼》时,一定要知晓诗人当时已届暮年,且历尽人生坎坷,却有幸登楼。所以作者“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的百感交集就不难理解了。学习古诗词一定要有口有心,才能有效把握诗歌的思想内容,才能让灵魂受到洗礼。

篇(3)

    一、信息时代教育的内涵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及其在教育中的应用,教育将从内容、形式、方法和组织等方面发生根本性的变革。这种变革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经历许多中间过程。人们开始是将计算机看作一种独特的对象,和物理、化学一样,专门开设一门计算机课程;然后是要求计算机能辅助学校的传统教学,作教学演示或个别化教学;再后是要求进行以计算机为基础的课程改革,这种课程明显有别于以书本、粉笔和黑板以及幻灯、投影、电视和录像等传统教学媒体为基础的课程;最后是要求整个教学体系的全面改革,使教学目标、内容、方法和形式甚至连学校结构都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从这一演进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计算机与教育的整合程度越来越深,对教育的影响越来越大。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信息日益成为社会各领域中最活跃、最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开展信息教育、培养学习者的信息意识和信息能力已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

    信息教育:广义地说信息教育是为了培养社会成员的“信息处理能力”而开展的教育活动。狭义地讲,信息教育就是培养学生“信息处理能力”的教育活动。“信息处理能力”是指学习者在信息化社会活动中有选择地利用信息工具(手段),有效地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创新信息的基本能力。信息教育的内容包括信息技术、信息运用、信息伦理等。

    信息教育的开展有利于学习者主动学习的实现,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在传统教育模式中,教师不仅是教学的组织者,也是学习信息的传播者,而学习者只能被动地作为信宿接受学习信息。通过信息教育的开展,学习者可以利用信息工具(手段)主动地获得相关的学习信息,使学习者学习过程中不仅掌握了知识技能,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学习的方法。所以有利于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造能力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实施。

    二、信息时代对教育的要求

    (一)普及高水平、连续性的基础教育

    因为人们主要从事信息知识工作,这种工作的知识密集度高,要求人们具有较渊博的基础知识。因此,必须普及高水平、连续性的基础教育。

    1.有计划有步骤地轮训全体教师

    中小学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师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教师必须具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能力,具有信息技术环境下进行教学和科研的能力。为此,在积极配备、充实信息技术教育所需设备及配套软件的同时,必须有计划有步骤地轮训全体教师,逐步形成完善的培训体系。在培训内容方面,不仅包括信息技术本身,更应注重信息技术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以改变信息技术培训与应用相分离的状况,消除信息技术难以深入课堂、深入学科的现象。

    2.在中小学开设信息理论与信息技术基础课

    “中小学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计算机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实现的根本”。教育信息化工程应切实重视在中小学教师与学生中普及信息意识、信息基 础理论,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收集、处理和应用信息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进自主学习、探讨的能力。目前,为了适应信息化时代的要求,提高公民素质,培养信息人才,美国、英国、法国、新加坡和我国的台湾、香港都纷纷将计算机为主的信息科学列为幼儿园、小学、中学的主要课程。我国也明文规定:从2001年起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必修课和实施“校校通”工程,用5-10年的时间在中小学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目前,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已经开设了信息技术必修课。

    3.充分鼓励中小学学生参加本校的教育信息化建设

    中小学学生不应仅仅只享受信息化的环境,还应在学校教师的组织下参加学校信息化建设,培养中小学生的劳动意识、集体精神、信息理论、信息技术、活动技能等。

    (1)组织学生参与校园网网页的制作,特别是校园网上软件资料中心的开发与利用,既可培养学生的信息开发能力,又丰富了校园网上的资源。

    (2)组织学生参与学校广播与电视节目的采集、编导、录制、播出、评价、反馈与改进过程。

    (3)组织学生开展信息化讨论、策划信息化宣传、撰写信息化文章,既可普及信息理论,又可锻炼学生的能力。

    4.信息技术基础教育应与指导学生进行有效学习相结合

    开展信息技术基础教育,不但可以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信息技术的兴趣与意识,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适应未来社会竞争和发展的能力,而且能使之成为学生未来学习的有效工具,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实现教育信息化。

    (二)举办短学制、多形式、多学科、多专业的综合科技教育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高速发展的需要,加速人才培养,因此要缩短学制。由于人们的工作性质是多种多样的,因此要举办多种形式的教育,如面授、函授、电大等,来适应人们的需求。现代教育教学可以以多种形式呈现教学信息,特别是多媒体教学系统、网络教学系统,为教与学增加了新的维度和方向,形成了多通道、全方位、整体化的教学信息加工传输模式,有利于教学效益的提高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由于信息社会知识密集型生产中科技高度分化而又高度综合的特点,因此,需要培养知识广博,能适应新兴科技和工业发展的人才,使之能从事综合性技术生产和新兴交叉学科的研究。

    (三)开展广泛的信息素质教育

    为了适应信息社会知识爆炸、学不胜学的情况,教育必须培养学习能力,使学生能自己管理学习,不断学习新的科学技术;同时,还要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造性。

    教育信息化的目的是要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服务,为提高整体教育质量、提高全民族创新能力,促进科研工作服务,逐步建立一个适应21世纪经济社会发展和现代化建设需要的新型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这种新模式的特征是:在培养目标上,要求全面发展,具有高度创新能力和使用信息化手段的能力;在培养内容上,主要侧重在使学生掌握学习方法,使每一个受教育者都具有自我获取知识和更新知识的能力;在培养方法上,要采取灵活多样,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方式,能适应各种学科并能满足终身教育、全民教育的需求。

    (四)必须实施完善的终身教育体系

    信息时代知识的爆炸和科技的日新月异,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般应用型人才,如书架型人才、工匠型人才,已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而素质全面,接受继续教育能力强,智能型、创造型人才在时代的激烈竞争中愈来愈表现出充分的活力,这也就对信息时代的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教育要求“信息化、多媒化、多元化”的三化教育;也是“高效率、高效益、高质量”的三高教育。它能帮助人以较小的代价获得较大的收获,用较少的时间和精力获得较多的教育和学习效果。在信息社会中,只具有专门的技术知识是远远不够的,信息社会变化速度快,对信息社会的适应性能力的高低决定了人才水平的高低。在获取专业知识的同时,掌握一定的信息知识、信息能力,具备了一定的信息意识、信息观念,可以促进人的个性的全面发展。信息社会,要求人必须具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具有信息获取和存储、处理的能力,具有利用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技术进行信息交互的能力。现代教育的发展方向之一是终身教育,信息教育在人的每个发展阶段都是必不可少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到在职教育都离不开它,只有通过系统、完整的信息教育,社会成员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促进社会的进步。

    (五)教育本身要信息技术化

    与信息社会相适应,教育本身也要信息技术化,这包括教育多媒体化、网络化、智能化和虚拟化。

    从信息论的观点来看,学校教育信息化的本质就是要运用现代教育思想、理论和现代信息技术把学校的教学环境建设成为一种充满信息,而且方便教育者和学习者获取信息的环境。教育现代化就要建立适应现代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需要,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的新型教育体系。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前提和必经之路。 

    教育信息化的一个特别重要的环节就是教学过程信息化,要切实重视运用信息化的教育环境与成果并结合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构建培养学生素质与能力的新型教学模式与教学过程。

    三、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一)促进教育改革

篇(4)

(二)探究的意识,创新的精神正如“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每个语文教师对教材的理解都是不同的,处理挖掘教材的能力即对教材的再度开发,体现了一个优秀语文教师构建文本的能力。这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拘泥于教材,以教材为蓝本,创设师生都能共同参与的教学情境,真正地经历“化信息为知识,化知识为智慧,化智慧为德性”的共同成长的过程[1]。因此,教师在自身创新的同时,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养成学生乐于动脑、积极参与、勇于创新、团结协作的良好习惯,从而达到语文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新精神、人文素养三方面的教学目的。

二、高师现代文学教学改革新思路

长期以来,高校的现代文学课教学已陷入困境。教师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方法单一,教学中重史轻文,忽略教材的文学性,学生学之毫无兴趣。出现上述情况与高校教师大多注重学术研究,忽略基础教育改革,教学与基础教育脱节有直接关系。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如何适应新课改的需求,如何适应高等师范教育发展的趋势,如何为基础教育培养高素养的人才,这些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篇(5)

坚持文学教育立场,也意味着必须以作家作品为中心,在现代文学教学中必须贯彻美感教育的原则,把培养文学审美鉴赏的能力作为最终的教学目标和任务。坚持文学教育的原则,实际上就是在日益知识化制度化的时代,重新回归文学的本体价值,重新思考文学的意义。文学在今天丧失魅力,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今天的文学教育忽视了美感教育,文学史教材的编写和课程的设置都更注重文学历史知识的讲述,我们的文学研究也更加强调理论的使用,框架的建立,历史史料的考证。当然,作为文学研究,理论的使用,材料的考证也无可厚非,但是在教学中,如果过分的强调这些,则会导致文学本体的丧失。在对现代文学的教学进行反思的时候,很多的研究者都注意到了现代文学的研究和教学存在重知识,轻审美体验的现象。文学的根本要义在于它是对人的经验世界的感性再现,黑格尔说,美就是理性精神的感性显现,文学的阅读则会使我们进入富于美感的世界,获得美的享受,尤其在这样一个功利化和浮躁的社会中。因此,现代文学教学必须从作家作品入手,使学生对现代文学中重要的作家作品有比较切实的阅读和感受,获得起码的审美体验。近年来,为了解决教学内容和课时紧张之间的矛盾,大部分教师在梳理文学史主要线索的基础上,淡化了对文学史的处理,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对重点作家作品的讲授。我们平时也会督促学生阅读相关作品,要求学期中间写2-3篇2500字左右的作品阅读鉴赏的小论文,在期末的考试中,也把作品的阅读鉴赏评论作为考察的重点,比重占到50%左右。尽管如此,但是学生阅读作品积极性并不高,对文学作品阅读还是非常有限,缺乏最起码的阅读体验和不愿意阅读作品的矛盾依然非常突出。

篇(6)

1.知识内容的现代化

网络时代的到来,意味着知识传递速度化,人们不再局限于从课本上获得知识,在网络上更新的文化知识甚至比课本、书籍等范围更广、内容更丰富,也更加容易查找。因此对于大学语文教学来说,语文老师不仅要对教材知识进行掌握,还要通过网络搜索查找适应时展的相对应的资料。另外,针对于网络知识的不断扩展,语文教师还要培养学生正确的网络素养。这对于教师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2.多媒体与电子化

技术网络时代在教学上的体现是多媒体教学和电子化教学的应用。因此,网络时代下的大学语文教学需要教师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将语文教学知识融入进去,进而展现给学生。因此语文教师面临的挑战就是要对这些现代化教学设备进行充分的了解,并且学会合理地运用。

3.拓展化和互动性

网络时代下的教学对教师对教材的驾驭和教学组织能力有一定的要求。这就要求教师对网络要足够熟悉,这样才能在现代大学语文教学过程中,用全面的眼光来进行知识的拓展,帮助学生在理解教材文本的基础上学到更多的知识。另外身在网络世界的语文教师,也要通过互动的方式对学生现代生活进行基本了解,从而找到与教学内容想结合的点,使知识的拓展既有紧密性,又贴合实际。

二、网络时代下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思考

面对网络时代下大学语文教学的新形势,学校要充分意识到教学改革的必要性。网络时代下,青年大学生成为网络用户的主体力量,因此大学语文教学改革也要适应网络时代的特点来进行改革,以下是大学语文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

1.选用合适语文教材,贴近时代潮流

大学语文教学可以选用的教材是非常丰富的,但在教材内容的编制上,虽然各有不同,却又都偏向于对文学作品的品读和赏析,因此高校语文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重视学生的差异性,在各个专业的语文教学中应用不同层次的语文教材。另外还要结合网络时代下的文学网站上的时代文章特点,找到适合当代大学生思想潮流的文学作品,并且适当应用在教材的编制内容中,增加大学生关注和熟悉的内容思想,这样才能拉进教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在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学生才有更大的兴趣和能力去接受文学作品的思想,培养时代性的价值观和审美观。

2.建立信息时代下的科学教学方法

大学语文教材内容上的改变意味着教学方法也要随之变化。传统语文教学多为语文教师一人讲授式,只有教师在领略文字的艺术魅力,而学生的参与度并不高。因此,网络时代下的语文教学方法应该利用网络平台,进行教学方法的优化,从根本上让学生参与到文字的品读中来。语文教师在语文课堂中可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设备如多媒体,建立信息时代下的科学教学方法。

3.培养网络平台下的新型师生关系

教师与学生的关系在网络时代下必须进行改善,也就是说,现代教师要抛掉传统的教育观念,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并且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从原来纯粹的接收者转变为学习的参与者,让教师的角色从原来组织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启发人,师生相处转变为相互探讨学习的一种模式,在课堂上老师要注重对学生启发性思维的引导,对待不同专业的学生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在知识的相互交流过程中,不再以垄断者的身份来跟学生交流,在课堂下,可以跟学生相互分享跟语文学习有关的网站,共同提高语文素养。

4.运用与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考试方式

语文教学的内容和方法上的转变意味着对学生进行大学语文考核的方式也要进行改变,在网络时代,大学语文考核要改变传统的以纸质试卷为平台的语文文章赏析的考试方式,要从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两个方面适应网络时代特点,可以采用平时考试和期末考试相结合的考试方式,根据学生在网络上的博客文章或者征文情况等进行大学语文平时成绩的考核,在期末考试中,则可以采用纸质试卷的形式,对学生平时所学知识和语文网站平台下的语文知识进行总结考核,从而综合提高学生语文素养。

篇(7)

一、人格内涵的解析

关于人格的定义,目前为止,还没有人们普遍认同的理论表述。不同学科的学者从各自的领域出发,赋予人格以哲学的、法律学的、社会学的、心理学的不同内涵。事实上,从科学研究的视野出发,从不同的角度去定义人格,都有它的道理,都有其在本学科范围内使用的合理性。但是,作为一个在人们社会生活中普遍应用的概念,它所表现的内涵,毕竟应该有其更广泛的涵盖性和使用范围,如果仅限于个别狭窄的学科定义,势必会影响人们的认识和理解,甚至产生使用上的歧义。

从观点出发,在研究人类社会发展和人的活动时,不能脱离社会物质生产发展水平,不能脱离社会的物质生产关系和人们之间的交往关系,在此基础上才能对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以及自身的多样化的表现作出正确地说明.所以,生活在特定社会环境中的人,必定具有特定的物质基础,特定的交往方式,形成与物质生活条滓护相适应的思想和道德、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所以,人格与生活在特定的社会关系及其物质生活条件中的人相联系:人格也必定在与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关系中表现出来。因此,对人格的定义不能脱离这个基本的前提。

人格是生活在特定社会物质关系中的人,在自我意识和生存理念基础上所形成的理想、道德、信念、价值等判断,并通过主客体关系表现出来的主体言论和社会行为方式的总和。这表明:第一、人格历来与在社会物质条件和物质关系中从事活动的人相联系,人格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第二、人格存在于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中,是主体基于对客体的自觉认识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判断和活动取向.离开与客体的关系,人格无从表现。那么,与主体人格相联系的客体指的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和物质的社会关系:与主体相区别的其他个人、团体及社会.换句话说,这里说的客体既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但必须与主体密切相关联。第三、人格总是主体基于特定的生存理念和生存态度而产生对客体的价值判断。所以,作为主体行为方式的人格和主体内在的价值判断,两者历来具有对称性。认识一个人的人格,可以洞察该人自我意识的程度和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个人对自我生存状态的把握能力。第四、人格具有自觉性.人格是一种理性判断的表现模式,是确立自我基础上的一种价值取向和社会活动方式,表现一种什么样的人格,离不开人的理性思考。第五、人格的突出表现是自尊、自爱和自立。人格既然是主体的自我社会表现,作为一个人来说,最重要的是尊重自己在社会中的存在价值,去立自身的尊严。必须考虑到主体的行为给自我的社会存在带来什么样的后果和影响,保有主体所具有的各种社会权利,在任何时候不自贬身价,不牺牲自己的某种权利去求得一时的便利和好处,这就是自尊和自爱。人格是相对独立的个人自我确认。所以,在保持自我生存与发展基本权利的基础上,适时地处理主体与客体的关系,不能丧失主体存在的价值求得他人的施舍和恩赐,这就体现为自立。

从这里可以看出,保持人格的尊严和独立,是任何一个有理性的社会个体都应格守的做人原则。如果为了一些蝇头小利、眼前的物质利益和虚荣,放弃了这条最基本原则,从最低限度来说,做人是不合格的。

二、大学生的人格优势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一个社会大变革的年代,激变的时代对大学生立身行事、对他们选择生存方式是一个极大的挑战。大学生作为一个具有高智商和较丰厚知识的群体,面对社会大潮,凭借自身所具备的知识和信息优势,显然能紧跟时代潮流,并由此形成了大学生群体的人格优势。

(1)主体的独立性增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在一个比较宽松和自由的环境中,自治性较突出,许多问题都需要大学生自己去判断和解决。这种社会存在培养了大学生特有的相对独立意识。所以,在自身的学习过程、生活过程、处理与他人和社会的关系的过程中,都会产生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行为方式,在很大程度上是依靠自己的能力去处理与自身相联系的各种矛盾。这种长期形成的群体生活惯例和传统,不断地被承袭下来,也使步入成人行列的大学生减少了社会生活的某种依赖性,作为社会运动主体的那种独立性在新的生活条件中得到了强化,形成了主体地位的意识,确立了学习和校园主体的活动取向。

(2)主体的价值体系初步确立。大学生作为高智商的群体,拥有相对丰富的书本和课堂知识,在学习以及对社会的一定接触中,逐渐确立了自身的价值观和价值判断,能够根据自身的价值标准去评定外界的事物,处理与其相联系的各种关系。特别是通过长期以来的学校和的理论教育,大学生的价值体系基本上是在主流意识形态的范畴中,因此,在认识和处理学习和社会实践的有关事务中,能够发挥出积极的作用,能够发挥群体的智力优势,在一定条件下去服务于社会。

(3)形成了自尊、自强和自立的精神。校园生活的特殊性造就了大学生的特有的群体精神,即自尊、自强和自立。鉴于对社会与个人关系的理解和确认,作为在社会中有一定地位和影响力的群体,特别是这个群体对社会未来的作用是得到人们的自觉认同的,这种特有的社会存在,使大学生们普遍的形成了强烈的自尊,作为社会存在的个体的自尊和作为较特殊的高智商群体的自尊。注重自身生存的价值和意义,注重个人的言行应无损于个人在体验社会和校园生活中的尊严。在此基础上,他们接受了普遍的理念:要自强和自立,通过自己的努力和奋斗去实现生存的价值,达到人生的理想境界。这种群体精神无疑深深地影响每个大学生的生活,植根于他们的心灵之中。

(4)个性的张扬和成就感突出。当代大学生的人格发展趋势是,正在打破过去那种自我封闭的、内向的人格模式,开始向张扬个性,推销自我的人格模式转变。这种转变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一方面,全球化的大趋势,世界变成了开放的世界。世界的开放性,致使每个国家、民族、团体和个人,不同程度地受其影响,都向开放型和外向型转变。另一方面,对个人而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社会条件,强有力地推动了个人的个性和才能的发展。所以,每个人都有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和条件,如果谁固守陈规,不去充分展示自己,市场经济则不会自动地去选择他。正是对个人才能和个性外化模式的重新选择,每个人都需要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实现或半实现自己,急于取得一定的成就,这是每个人的心愿。大学生群体人格中的积极方面成为这一群体发展的主流,在大学校园生活中和社会实践中处处表现出来。

三、大学生人格中的消极因素及克服

当代大学生的人格总的来说是积极的、向上的、进取的,与社会主义的进步与发展相同步,这是主流,是基本的方面。但也应该看到,大学生的人格现实中也有一定的不和谐因素。有值得注意的倾向和克服的东西。

在主体性增强的同时,有时也出现自我中心的倾向。由于大学生自我管理和校园生活自治性强的特点,在注重自我发展的过程中,有的人也形成了自我中心的思想意识和行为方式。在校园生活中我行我素,以自我为中心进行价值判断和道德选择,有时不顾及他人的地感受,很少考虑与周围的关系,使得与他人和社会关系有失和谐。

市场经济的冲击和影响,使有的人出现某种程度的人格失落。在社会中,对金钱的崇拜和对物欲的追求,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普遍现象,这一点在大学生群体中也客观存在,以至于为了追求金钱、为了获得物质享受、为了追赶时尚、为了某种欲望而丢掉人格者,也时有出现。

由于生活所迫或就业的压力等,有的人丢掉了基本的做人底线,说谎、造假、失信等,使得个别人的人格大大地打了折扣。

篇(8)

网络时代到来引起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系列变化,同时也必然会给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成人教育子系统带来种种影响:

1.对成人教育理念的影响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成人教育理念的影响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网络时代以电子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革命,解放了人类的脑力,使人的智慧从繁重的记忆负担中摆脱出来。而这将产生两个重要后果:①信息技术使个体贮存知识的形式和数量发生重大变化,原先由人的大脑贮存的相当一部分事实性知识,现在由新技术转移到机器之中。②信息技术革命使知识的更新率急剧加速,并以惊人的速度向前跃进。一个人在学校学到的知识不能保证他走出校门若干年之后,更不用说终身还能派上用场。“知识大爆炸”和信息的不断更新,使得人类必须学会对信息进行选择和判断——学习信息的判断标准,学会有选择地掌握、运用新出现的信息或知识,以跟上社会和时代的步伐。

所有这些对成人教育理念的冲击就在于成人教育必须更新成人学习与教育的观念,致力于培养成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以及共享信息的能力。也就是说,成人教育不能再固守于过去传统的学习与教育观念,为追求一蹴而就的效果而仅仅注重于单一知识的或技能获得,相反,应该基于培养成人学习者具有终身学习能力这一新理念,来设计一系列有关成人教育与学习活动。

第二,网络时代的显著标志——互联网,方便了全球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使跨区域、跨国界的多元价值观念相互碰撞。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人们持有不同的价值观。通过互联网这个超越时空的平台,这些多元的价值观之间的碰撞将更加激烈。然而每一种价值观都有其特殊的存在价值。可以预见,随着网络空间的发展,各种价值观念必将得到进一步重组与融合,在多元文化的基础上衍生出具有全球性的核心价值观。因此,成人教育要以开放的姿态投身世界文化舞台,运用现代化的网络技术和教育手段参与到价值观念的碰撞和融合之中,并以批判性继承的态度对待每一种价值观念。成人教育只有秉持积极参与并合理批判吸收的理念,才能在这个网络化时代得到更多的发展机遇与契机。

2.对成人教育功能的影响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成人教育功能的影响主要有两点:

(1)促进成人教育本体功能的回归

成人教育本体功能就是促进成人的全面发展。然而,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成人教育的本体功能一直被一个次要功能即传授知识的功能掩盖着。信息与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人们将原先由人的大脑贮存的相当一部分事实性知识,转移到了机器之中。这就可以把成人教育从单一传授知识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使其有可能把精力和重点更多地放在提高成人能力、促进成人发展、提升成人综合素质上。当然,这种成人教育功能的转变,并非自然而然可以形成,它需要成人教育工作者重新对成人教育的功能进行定位,有效掌握与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履行教育的真正使命。

(2)促进教育社会功能的多维渗透

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融入网络技术的成人教育,可以促进其功能对社会的多维渗透。在政治功能方面,成人教育网络化在一定程度上扩充了成人教育的受众,成人教育日趋全民化、多元化、层次化,使更多的成人学习者可以通过网络自由接收来自政府、社会、公众等的外部信息,同时又可以更为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如此自主、自治的意识与行为增强,将有利于社会政治生活走向更加开放、更加民主的发展轨道。在经济功能方面,成人教育网络化促进了社会终身教育体系的构建,增加了接受教育者的数量,延长了个体受接受教育的时间,从而极大地开发社会的人力资源,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在生态功能方面,成人教育网络化带来了社会文化程度的普遍提高,这样就可以优化人口的文化结构和职业结构等,缓解人口数量的压力,对人口生态的平衡起到一定的作用。与此同时,通过获取网上有关生态教育信息,可以提高成人对生态环境的科学认识水平,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与发展。在教育的文化功能上,成人教育网络化可以加速社会文化的更新传递,并扩展社会文化的传递面,普遍提高社会文化的发展水平。

3.对成人教育内容的影响

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成人教育内容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成人教育内容的表现形式的影响。利用网络的多媒体技术,成人教育的内容可以实现其表现形式的动态化、形象化和具体化。充分利用各种网络技术对成人教育内容进行多媒体化、网络化的开发,可以对提高成人教育质量提供良好的科技条件支撑。

其次,成人教育与人们生产、生活方式密切相关,信息化、网络化时代,渗透于日常生产和生活之中的高科技成果,在给成人带来生活享受的同时,也对成人提出了挑战,例如,是否具备信息能力、是否能够合理运用科学技术等。这就要求对成人教育的内容进行调整与扩展,以对成人在网络时代应具备的意识和应掌握的技能作出回应。

第三,以往成人的学习更多表现为从教师或书本中获取知识。然而在这个信息与网络无所不至的时代,成人的学习活动必将转变为更多地通过网络或其他信息渠道来获得知识。这就要求成人教育要培养成人的信息意识,提高成人获取信息、分析信息、选择信息、使用信息、享受信息以及创造信息的能力。

第四,如前所述,网络发展导致一种全新的生活形态——虚拟社会的出现。网络虚拟社会的出现,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推动力量,它使得人们的精神自由、想像力和创造力都得到更大限度的发挥。但如果人们使用不合理,也会产生一系列尖锐的道德和社会问题。因而,成人教育的内容应该包括教会成人合理使用科学技术,在科技至上与人文博弈之间,使成人明确其价值取向与伦理规范,正确处理理性与情感之间的关系,以实现科学与人文之间的平衡。

4.对成人教育方式与方法的影响

第一,以信息化、网络化为主要标志的网络时代的到来,对成人教育方式的影响首先表现在对其组织形式的冲击上。

网络时代出现的各种信息和通讯技术,使得人们可以跨越时间和空间的界限进行有效交流。这样一来,成人教育面对面的传统教育必然会面临和受到一系列的挑战,而且就成人教育的对象——成人而言,在这个社会飞速发展,变化日益加速的年代,他们需要重新学习和掌握的知识与技术不断增多,生活压力也不断增大,加之他们在生活中本来就需要履行多重角色,这就使得其能够专门抽出用来接受教育的时间变得捉襟见肘。因而成人教育应该抓住网络技术发展带来的契机,更新教育观念,不再拘泥于传统学校的围墙,为成人提供灵活、便捷的教育和学习形式。

成人教育的组织形式是以时间和空间为载体的,而信息化、网络化发展则使成人教育的时间延长,空间扩展。

从时间维度来看,一方面,由于各个不同年龄阶段的成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方便地获取教育服务,成人接受教育的相对时间得以延伸,一个终身教育体系呼之欲出。同时,由于网络的普及以及其快速便捷的特点,成人学习的绝对时间也得以延长,这使得为成人的多种不同学习需求提供服务成为可能,同时也使得成人教育学能够成为一门帮助和促进成人学习的科学与艺术这样一种期待而更加接近现实。

从空间维度来看,网络的发展突破了物理空间的限制,极大地延展了成人教育的空间。成人教育空间的延展主要表现在:传统的教室、学校所形成的有范围的小空间、小社区逐步被“电子空间”、“电子社区”、“电子家庭”、“电子读书馆”所取代,而且由于网络的发展,人们足不出门即可分享教育资源,原有意义上的有固定场地、固定班组、固定活动的学校教育形式,已经不再是接受教育和进行学习的唯一形式,而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的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逐渐受到了广大成人学习者的青睐。

第二,网络化时代的到来对成人教育方式的影响也表现在对其管理形式的冲击上。

随着电子信息与通信技术在成人教育的广泛应用,其管理体制将面临必要调整。在成人教育组织结构方面,将由典型的官僚制(科层制)结构向平等网络式结构(扁平式)转变,组织中间层级的减少极大地精简了组织结构。

在成人教育投资体制方面,投资的重心将由物质资源转向信息资源。网络时代,信息取代自然资源、资金、人力等成为最重要的资源。成人教育的投资由过去的重大物质条件的扩充转向信息资源的开发。

在成人教育教务与学籍管理制度方面,借助于网络运行,整个教学活动将成为全天候不间断的网络化、自动化的活动,而且对成人教育教务管理,将由以班级为单位转变为以成人学习者个体为单位,这使得成人教育管理人员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建立起一整套灵活有效的管理办法来适应挑战。

总之,网络化时代的到来,信息化、网络化的发展,使得现有成人教育管理体制、投资体制、办学体制、招生体制、考试制度、学籍管理制度等都显得难以适应,而只有对现有成人教育管理形式进行革新,才能适应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发展,迎接网络时代的挑战。

第三,网络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为成人教育采用更灵活的方式和途径提供了技术支持。

新的技术改变了成人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含义。成人学习不再仅仅是传统的课堂学习以及接受知识的补充型学习,而是建立在远程开放和网络条件上的、持续学习者个人一生的终身学习。在信息化、网络化时代,信息共享技术可以使人们在高速的计算机主干网络和各单位的区域网络上进行包括咨询与指导、交流与共享等一系列活动,可使人们跨越时空界限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切磋”,有效地降低了成人学习的难度,缓解了成人学习者工作、家庭和学习之间的“工学矛盾”。尤其是通过卫星可以把国内外的课程进行联网,或通过计算机通讯、录像带、电视、电话等各种现代化手段把课程送到学员办公室或家中。总之,在网络技术支持下,成人学习完全可以突破时空界限,打破“就近入学”的传统,向学习者的所在地延伸,从而为成人在其一生中的任何时间、地点和阶段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然而,在网络技术发展应用带来积极影响的同时,成人教育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尤其要明确自身的崇高使命,而不是单纯追求手段的现代化。许多成人教育机构正在尝试使用新技术来解决其学习者数量增长及资源有限的问题。但是,必须意识到,信息与通讯技术仅仅是达到目的的方法,其决策与使用还应以真正有助于成人学习需求的满足以及成人教学目的的实现为基础。唯有如此,网络技术才能在成人教育实践中真正发挥长效作用。

5.对成人教育公平的影响

网络与信息技术的运用,对成人教育公平问题产生了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首先。成人教育网络化可以促进教育公平。其一,网络化成人教育具有开放性特点,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网络服务机构获得各种类型的教育信息资源,网络取消了性别、阶级、社会地位、国籍等方面的差别,能更好地、更平等地给成人学习者提供教育服务。其次,网络信息交流的共享性特征,一方面克服了社会中因教育资源的有限性而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另一方面也克服了学校教育在物理空间分布上不均衡所造成的教育不平等现象。在网络化时代。现实社会中的某个特殊等级的成人,再也不能因在某些方面拥有特殊权利而享有特殊教育。

然而,也应该看到,成人教育网络化也对成人学习者提出了更高的学习能力要求。在网络教育资源中,如果缺乏有效获取信息的能力,就很难对信息有所选择与创造。换而言之,成人教育网络化一方面对所有成人开放,另一方面,对那些没有掌握网络学习技术以及没条件掌握这种学习方式的成人来说,无疑意味着是一种学习的障碍。

由此可见,以微电子和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主要标志的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到来对成人教育所产生的影响,跟它对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方式所造成的影响一样,是深刻而全面的。信息化、网络化社会的形成,计算机、微电子技术的广泛运用,正在改变着成人教育的整个生态环境和自身结构,从而促动着成人教育自我变革与完善。

二、信息化、网络化时代背景下成人教育的变革与发展

教育总是随着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而发展,古往今来,概莫能外,这是一条规律。成人教育当然也不例外。以计算机、微电子技术为代表的网络信息技术,是当代最具革命性的社会资源和改造世界的力量,当它在改变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人们日常生活的同时,不仅影响着成人教育的生存环境,也影响它的功能、内容、形式等,使成人教育整个体系都受到严峻挑战,在此背景下,成人教育将发生全方面的深刻变革。

1.成人教育要进一步转变观念,树立新的教育理念

处在互联网技术冲击之下的成人教育,要想适应当今社会的巨大变化,首先就必须改变自己的思想观念,在思想意识上保持领先和超前地位。因为成人教育观念是成人教育实践行为的先导。只有树立先进的教育观念,才会有正确的行动的产生。

2.拓宽成人教育内容,塑造和谐发展的成人

网络时代的到来给社会和成人生活带来了种种影响,为了使成人更加适当今社会变革和生活方式的变化,成人教育首先要不断加强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教育。网络时代里,新发现、新发明层出不穷,新思想、新概念不断涌现,所以不断为成人提供的新的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教育仍然是当代成人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其次,要加强成人对信息的洞察、辨别和确认等能力。

再次,网络时代,科技与人文的非均衡发展往往使现代人经受着物质价值与精神价值背离的尴尬。面对精神家园的困境,成人教育需要努力引导成年人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正确处理责任与利益、个体与社会的关系,以充分体现成人教育对成人的人文关怀。

总之,在一个社会变革加速的时代里,成人教育要涵盖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关心等方面的内容,使成人积极主动地适应社会变化,参与社会变革,充分发挥个人潜能,实现自我价值。

3.改革传统教学组织形式,大力发展现代远程教育

由高科技的发展带来的信息化、网络化的大趋势,使教育手段、方法产生巨大变化,网络教育的兴起及普及,克服了传统教育在时空、教学等各种不定人为因素的影响,加快了教育全球化和终身化的进程。成人教育要积极顺应这种发展趋势,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增加多媒体教学、计算机辅助教学、电化教学等,积极开展网上教育方法的研究与实践,开展适应网上教育的教材体系软件产品的研究与开发。主动探索发展网络教育的办学模式,使传统的成人教育逐步走出“函授”限制。走向无校门、无国门的全球化的国际大舞台。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在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现已经建成四大网络,即邮电的中国网(CHINANET)、中科院的中国科技网、国家教育部的教育科研网(CERNET)和信息产业部的“金桥”信息网。以教育科研网为例,通过国家计委在1994—1997年期间的投资,它的主干网已经建成,各地区网在“211工程”支持下也逐步建立。至于校园网,则通过各高等院校或地方自筹资金解决,目前已有300多所高等院校利用这种方式建成了校园网络,还有更多的院校正在加紧建设。总之,目前我国在网络方面的基础设施尽管尚不很完善,尤其是与外国相比在信道的传输速率、带宽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但是,从无到有,以四大网络为骨干的网络体系已逐渐覆盖国民经济的各个领域和全国大部分地区,并且实现了与Internet的互联②。这就为我们开展基于互联网的成人教育创造了必要的前提与条件,我国以网络教育为主要形式的现代远程教育正在蓬勃发展之中。

然而,需要明确的是,在成人教学或成人学习中使用网络信息与通讯技术的依据应着重于它们所能达到的教育目的。也就是说,网络教育的办学模式只有在成人学习需要进行有效分析的基础上,在其所运用的信息与通讯技术能提高这种模式教育质量的前提下,才会对成人教育和成人学习起到积极作用。

4.整合和开发教育资源,构建终身教育平台

成人教育包含在整个社会之中,既是教育工作的一部分,又是社会活动的一部分。哪里有社会组织存在,哪里就有成人学习者,哪里有生产劳动或各类社会实践,哪里就有相应的成人教育活动。一切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都是成人教育的依托,一切社会公共文化教育设施和大众教育传播媒介,如广播、网络、电视、图书馆、博物馆、展览馆、文化馆等都是成人教育的阵地③。

然而,由于教育管理上的单纯行政指令型管理依然处于主导位置,再加上教育管理机构和其他社会管理机构之间的相互割裂,致使成人教育资源之间缺乏应有的整合。而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我们解决成人教育资源之间相互割裂的情况提供了的契机。因为网络可以打破现实生活中由于管理而导致的割裂,将成人教育的各种教育资源整合到教育网络之中。同时,基于教育的网络化,我们也可以利用各种教育资源通过网络达到横向一协调一致,纵向上衔接有序,最终形成横向和纵向相互交叉而畅通的网络。

我国2004年4月正式启动的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正为教育资源的整合和终身学习平台的构建提供了基础设施条件。

该工程的目标在于:充分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手段、国家骨干通讯网络系统,整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现有的各类文化信息资源,扩大网上中华文化信息资源的存储、传播和利用,实现全国文化信息资源的共建共享,建成互联网上的中华文化信息中心和网络中心,优质、优秀文化信息通过网络为大众服务。这一工程致力于实现网络联网“135”计划,即实现1个国家中心、30个省级分中心、5000个以上的县、乡、街道和社区基层网点的联网。它整合的资源框架包括:(1)全国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艺术研究等机构的文化信息资源联合目录。(2)以“百万册(件)文献共建”与“四个一优秀作品”为核心的数字资源建设,即完成100万册(件)文献、1000台优秀地方剧目、1000部优秀音乐作品、1000部优秀美术作品、1000件珍贵文物的数字化,并在此基础上提供网上服务。(3)贴近大众生活的社会文化信息资源。(4)支持文化信息资源共建的基础信息资源④。

该项工程预示着各种文化教育信息的整合与共享将成为可能。也就是说,通过网络互联和资源整合,成人学习者对于科普、教育、文艺等多方面的资源需求将得到满足。同时,利用网上资源,可以对成人学习者进行指导和咨询服务。

总之,在网络资源整合的基础上,各种教育资源才能集中起来,构建成一个终身学习的平台,也才能够使网络时代的成人教育能够提供随时、随地、便捷的教育服务,从而使成人可以轻松平衡学习、工作与家庭生活的关系,提高适应能力与创新能力。

5.关注成人信息弱势群体的教育

信息化的发展带来了信息贫富差距,即“数字化鸿沟”。造成“数字化鸿沟”的原因有很多。但教育和学习者素质方面的欠缺是形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之一。也就是说,即便有了良好且覆盖面较大的信息基础设施,但成人学习者如果文化程度偏低或缺乏基本的计算应用技能,他们也会排斥在信息化、网络化享用的大门之外。

篇(9)

关键词:临床医学双语教学教学质量因素及策略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而语言是信息化社会的重要工具,在围际交流中.英语已逐渐成为广泛应削的工作语言。为此.2001年至20o7年间.教育部m台众多文件强调了双语教学的重要性.提m了高等院校广泛推广双语教学的要求。所谓双语教学,是指以母语和一门外语两种语言作为教学用语的教学模式。在我国双语教学的具体定位是汉语和英语。目前,世界上的权威医学期刊和书籍基本上都以英文m版,而计算机检索数据库也以英文形式展现和推广。运用英语这门丁具可迅速直接地和各国进行医学信息交流。医学教学人员外语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医学事业的长足发展。在当今世界,生命科学和医学飞速发展.知识更新和信息交流频繁,推进双语教学改革是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向.是培养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高级医学人才的重要举措。医学生在学习临床医学时普遍感到难学、难记,同时双语教学还对医学生的英语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我们认真分析了以下的影响医学双语教学质量的因素并尝试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

1影响医学双语教学质量的因素

1.1教学对象

实施双语教学的关键因素是学生的承受能力本科学生在校期间必须通过国家英语四级考试,整体英语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为开设双语课奠定了基础。南于学生英语水平差距很大,不少学生的听力水平和词汇量远远达不到要求。再加上国内英语教学多年来注重语法学习.故“哑巴英语”的现实状况没有明显改观。学生的听说能力不高,增加了双语授课的难度,妨碍了双语授课目标的实现。假如教学中英语使用的比例过大,超出学生的承受能力,学生的课堂注重力势必被分散。语言学习和专业知识学习的双重负担将导致不佳的学习效果。因此,选择合适的教学对象是双语教学成功实施的关键。

1.2教材和教学手段

在双语教学中,选用合适的教材是推进双语教学的重要方面。目前。国内没有统一的医学双语教材,多数教师根据自己的喜好选用教材,一些教材可能过于偏重理论、缺乏案例.使学生感觉枯燥乏味,而另一些则可能和探究者的探究方向有关,具有很大的倾向性,不适于教学中使用。双语课程是在医学生修完了大学英语基础阶段课程之后开设的,课文有了相当的难度,比较难理解,而多媒体在一定程度上能简化课文的难度。

1.3教师

师资新问题是医学双语教学的关键。好医生不一定是好教师。一方面,临床教学医师同时肩负着医疗和育人的双重职能。然而当前大多数教学医师教学意识淡薄,参和教学T作的积极性不高,对临床教学量的多少及教学效果并不注重。另一方面,英语阅读水平高不一定能够进行英语授课,多数授课医师英语口语水平不高。实施双语教学,不仅要求教师要有较高的专业水平。还要求教师有较高的英语水平。从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看,总体上医学教师匮乏,能完全胜任双语教学的更少。多数教学医师难以清楚地用英语表达专业内容,或者照本宣科。更难做到用英语和学生交流,因此教学效果较差。

2提高医学双语教学质量的办法

2.1选择合适的教学对象

选择英语基础较好的年级、专业尝试开展双语教学,一旦发现新问题,及时改进,探索更有效的双语教学模式,然后逐步将双语教学扩展到所有年级和专业,覆盖全体学生。据调查,哈尔滨医科大学已经开始在医学教育中推行双语教学。该院以英语基础相对较好的国际护理专业的学生作为目标人群,课堂中英语使用率达到75%左右。调查显示95%以上的学生对这种英文和中文穿插授课表示满足。

2.2选择合适的双语教材和教学手段

一方面。相比较国内并不成熟的医学双语教材,外国原版教材实用性强,教材中配以大量案例通过对案例的分析.能提高学生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英语整体水平。有必要组织一批资深的医学双语教学专家,认真编写医学双语教学系列教材和辅导资料。另一方面,充分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将授课内容做成Powerpoin的形式或其他多媒体形式。对于专业词汇和名词概念,辅以中英文对照注释,有利于学生对专业知识和英语的学习。

篇(10)

角色是指与人的地位相对应的行为模式。教师的角色是指教师在一定的社会结构和教育结构中所持有的社会身份和地位,所承受的社会期望和自我期望,以及在上述因素影响下的一整套行为。每个时代都对教师提出了不同要求,并且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教师角色的内涵也日益丰富。德育教师是高校教师中的特殊群体,其角色定位不仅影响到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还直接影响到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形成,甚至影响到学生个人对社会现实生活的理性思考和认识。而德育教师角色能否恰当定位,主要就在于其能否适应时展的要求。

我们当前正处在信息时代。信息时代以其全新的要素——以网络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使高校德育深受影响,德育观念、模式、方式和方法受到冲击并向现代化转向。在从传统向现代的历史]变过程中,重新为德育教师进行角色定位是新时期德育实践的迫切需要。本人认为,高校德育教师角色的重新定位应体现以下三个转换:即在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要从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在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要从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对于教师自身的发展要求来说,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转换。

一、教师和学生的关系方面:由权威者向对话者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师作为社会和受教育者之间的中介人,代表社会实施教育,是社会权威的代表,对学生具有绝对的影响力。教师的形象大致可分解成三种角色:一是道德知识的占有者和代言人,在师生结成的以道德知识授受作为基本内容的师生关系中,客观地存在着知识占有的不平等,教师在学生道德学习的过程中,起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学生自然把教师当成了知识的化身,教师也往往以知识代言人的身份自居。二是道德的化身与道德规范的训诫者。传统德育中教师常常以师表者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视线里,作为道德的化身向学生训以各种行为规范与准则,对学生的言行品性进行评说,以规范者的姿态来调节学生言行。在学生中,教师往往被期待成智慧的化身,理性的源泉,他们必须意志坚强,有强烈的使命感,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求功利、反求诸己、自我克制的道德楷模。三是社会要求的代表。德育的基本矛盾常常被表述为学生已有的品德发展水平与社会要求之间的矛盾。教师自觉不自觉地充当了社会要求的代表,他们代表祖国、代表党、代表人民、代表学校,甚至也代表家庭,不断地向学生提出道德要求,对脱离现实生活的抽象的道德规范采取强制灌输方法,重智轻德,忘却学生知、情、意、信、行的整体性,重教轻学,教师主宰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服从地位,缺乏对学生主体力量的重视与张扬,相应地使学生成了道德知识的容器。

信息时代国际互联网的出现是人类的信息传播方式的深刻革命,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打破了教育者的信息垄断地位,承载过重期望忽略受教育者独立判断力和价值创造力的道德权威角色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的要求,所引起的矛盾与冲突也越来越尖锐,这一切要求教育者把认识、理解、体验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以主体角色,在多种自主实践活动中理解、掌握、体验理论和观点,从可信走向相信,最后达到坚信,从而形成信念、信仰。道德学习过程也就相应成为师生共同体验、共同探讨、平等对话的过程,教师应以“对话人”的身份尊重同样作为“对话人”的学生个体及其适合自己特点、道德认识方式的选择,自觉放弃传统意义上教师的道德权威。

作为“对话人”,教师要强化两种意识:一是人本意识。美国教育家杜威在介绍自己的教学经验时说:“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教育的对象是一个活生生的思想、情感、意志、个性都处于变化中的个体。”学生不是承纳知识的容器,而是有待点燃的学习和发展主体。当代大学生所处的社会环境决定了他们自尊、自主、自立意识的增强和敏感,他们要求平等的愿望十分强烈,对德育教师的空洞说教和训导极为反感,所以,一名传统的道德说教者只会适得其反,更不用说让其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讲授的内容。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必须充分了解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必须深深地热爱自己的学生,并将这份爱心体现到教学中去。二是民主平等意识。加拿大著名课程专家史密斯教授说的:“教师所关注的并不是教,即通常所谓的灌输条理分明的知识,而是保证使每一个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的环境条件。”这就意味着教师要淡化课程执行中的预定性和统一性,注重对话过程的再生性和多元性,不以有限的结论锁定无限的对话过程,还要创设德育情境保护学生作为对话人的主体地位。在这里,教师的角色已不是只对学生发号施令的权威,也不是无动于衷的旁观者,而是学生活动的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和成长伙伴。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给予、接受的关系,而是一种交往和对话的关系,师生之间的教学过程也成为精神交流与对话的过程。

二、教师和教材教法的关系方面:由遵从型向创造型转换

在传统的德育中,教育者在教学内容上大都严格遵守上级的指示和教科书的要求,唯上、唯书却很少能唯实,在教学方法上盲目照搬学科专家的方案而忽视特定教学情境和活生生的“人”,致使德育创新的空间十分狭窄,信息时代社会的多变性则要求教育者在德育活动中发挥高度创造性,不仅要创造性地进行德育课程的教学,而且要从单纯的德育课程执行者转换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一)就课程既定内容而言,教师有责任根据本地、本校的实际情况对已审定使用的思想政治教科书做出相应的“剪裁”、取舍、增删,从“教教科书”转向“用教科书教”

即要从实际情形着而做出富有针对性的设计,而不能盲目照搬统一的课程计划而忽视特定的教学情境和活生生“人”。具体来说就是要充分利用本地、本校教育资源,开发具有地方特色和本校特色的校本课题,以拓展德育课程的内涵和外延。尤其必须珍视学生生活世界,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由单一的国家层面的“理想课程”向教师层面的“知觉课程”与教室情境当中的“运作课程”或学生层面的“经验课程”发展。

(二)就课程动态建构而言,在课程的动态展开中,德育教师要从教无定法的基本法则出发对课程做出再度调适

德育教师应着力突破课堂教学的自闭性,主动建构与社会、世界和日常生活的广泛联系,从而使德育教科书与鲜活的现实同化为充满生机的统一体。现代社会在飞速发展,新现象、新观念层出不穷,新的政策法规、新的改革方案也在不断出台,如克隆人、安乐死、基因技术对伦理与法律的冲击,黑客及网络犯罪给法律的挑战、虚拟世界、反物质带来的哲学反思等等,都应该成为课程资源,进入课程流程,这样德育课程才能及时直面社会、关照现实、捕捉前沿,才能改善和优化整个教学流程,使每个教学环节和片断都充溢生机和活力,使学生最大限度地突破知识体系的束缚,激发学生智慧、灵感、激情和创造生命活力。

(三)就德育课程的设计和开发而言,教师应积极参与其中

现代德育的课程结构由单一转向多样复合,其中的许多课程,如活动课程、隐性课程、研究性课程等的设计、开发和实施,如果没有广大一线教师的积极参与将无法进行。另外,现代教学技术的发展,也要求教师不仅要利用现成的知识信息,而且要收集课程软件信息,设计和编写课程软件、制作教学节目等。所有这些,都要求高校德育教师认真学习现代课程理论和课程设计技术,结合自己的实践和学生的发展要求,积极主动地投入到课程开发和设计中去,积极参与德育课程的创新,真正成为德育课程的设计者和开发者。

三、教师自身发展要求方面:由单一型向多元型转换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往往是教科书的讲读者,信息时代知识的创造、存储、学习和利用方式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网络成为人们获得信息与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在这个过程中,德育教师要从单一性的讲授者向更丰富的角色]变。

(一)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导航员”

一直以来“传道、授业、解惑”是教师职业最显著的标志。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从多渠道获取知识,教师不能单纯把传递知识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而应把形成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掌握自我学习和自我修养的方法及灵活迁移知识的能力作为教学的主要任务,担当起“导航员”的角色。正如《学会生存》中所阐述的一样:“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以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加者,一位帮助发现矛盾点而不是拿出真理的人。”德育教师要致力于调动和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参与意识,开发和调动学生的包括自立、自尊、适应、创造等内涵丰富的主体性。指导学生具有自觉能动性、独立自主性和开拓创造性,成为能够发展自我、充实自我、超越自我的现代人。

(二)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心理问题诊治者

根据最新的统计表明,大学生上网人数在90%以上。网络带来的人机交流模式使得直接交流日益减少,从而造成认知和情感缺失,如不愿意受原有的社会规范的影响和约束,容易感到自我归属感的丧失,导致性格孤僻、行为失范、言语无忌,对现实不认可、甚至逃避心理等等。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已影响了他们的学习和生活,成为他们发展的障碍,这就要求德育教师首先是一个优秀的心理工作者,在学生适应社会和学习上给以更多的心理关注,指导学生社会交往和协同工作的技巧,并能够在实际的教育创新活动中有效的激励和引导学生,使其能够健康地和谐发展。这一角色要求教师必须有丰富的心理学知识素养,要有坦诚真实和灵活开放的人格特点,要有善于交际、富于幽默和团结协作的精神,要有协调问题的技巧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及时发现问题,加以引导,扫除学生心理障碍,使其健康成长。

(三)德育教师应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

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实质上就是健全的、完善的人格的形成。没有健全的人格,就谈不上优秀的思想品德的形成;培养健全的人格与培养优秀的思想品德实质上是同一教育过程的两个侧面。新时期的德育内容体系必须包括健康人格的塑造,甚至可以说德育的根本功能在于人格的塑造。这就要求德育教师从传统的道德偶像角色中解放出来,成为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者。要塑造学生的健康人格,首先要塑造学生良好的自我意识。要培养学生对自我有积极的认识和评价,在此基础上塑造他们自尊自爱的人格,激发他们自强、自信的勇气,同时改造他们骄傲自大、虚荣、自卑、不思进取等不良自我意识品质。其次,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品质。指导青少年学生与同学、老师、家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培养他们对人宽厚、真诚坦率、主动热情、谦虚公平乐于助人、善于交际等良好的交往品质,克服其自私、冷酷、虚伪、嫉妒、孤僻、傲慢等不良的交往品质。最后,提高学生的耐挫能力。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评价挫折,教育学生把挫折当成一种磨练与考验,帮助学生树立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信心,指导学生建立适当的理想抱负,教给学生积极对待挫折的方法,增强挫折适应能力。

(四)德育教师应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

在传统德育中,德育教师道德权威的角色很容易造成师生以知识为中心的授受关系、主从关系和不平等的权威和依赖关系。在信息时代,网络的双向性、互动性使教师从讲台这一“神坛”上走下来,传统的“师徒关系”受到了不可抗拒的严重挑战,沉迷于这种“师徒关系”的教师很容易被标榜为新人类的大学生视为“异类”。网络技术的全社会渗透,打破了时空的界限,拓宽了人际沟通的渠道,使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不再局限于面对面形式,借助丰富多样的媒体进行“人——机”交往,是现代大学生最崇尚的、最有效的信息交流方式。但是,如前所述,正是这种“人——机”交往,造成了学生认知缺失、情感缺失。这对于身处“闹市”、心理正在健全过程中的青年学生来讲是极为不利的,甚至是非常有害的。德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自己优良的人格魅力,高尚的道德品质,渊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人生阅历,努力成为协调人际关系的艺术家,在培养学生品德的同时,关注学生“情商”的达成,构建以情感沟通为核心的师生互动,形成师生双方的心智交流、情感交流的师生交往氛围。

(五)德育教师应成为德育研究者

科研能力是教师素质的一项基本内容,增强科研能力是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的必然途径,同时也是教师自我价值实现的重要方面。当信息技术把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放出来后,教师将拥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从事教育科研,实现由教书匠向德育研究者的角色转换,成为名副其实的德育专家。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认为,以往对传递知识功能的强调,使人们忽视了教师工作的创造性特征。教师科研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则是对新的教育问题、思想、方法等多方面的探索和创造,这使教师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信息时代的德育教师将面临更多更新颖的德育教学问题。如研究提高学生分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研究不同的德育情景创设对德育效果的影响;如何对网络提供的信息进行研究、评价和改善;研究如何利用多媒体提高德育的有效性等。这些研究活动有助于在教师教与学生学的过程中形成一定的特色,有助于教师创造意识和研究能力的提高,有助于丰富德育理论,指导德育实践,推动高校德育的变革。

(六)德育教师应成为终身学习者

从终身教育理念来看,任何职业水平的发展都有“高原现象”。现代社会是一个学习化的社会,教师职业的特点决定了教师必然是终身的学习者。首先,要不断学习现代教育理论,更新教育观念。其次,要构建多元的知识结构。德育教师不仅要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理论素养,而且要具有一定的人文知识及美学素养;具有广博的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知识。再次,要研究德育方法。德育教师要积极参与教育科研,通过对实践殊案例的反思,不断研究和改进德育方法。最后,要不断学习现代信息技术。信息时代要求教师具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处理教学、科研等方面问题,并把计算机和其他信息技术作为辅助教学和科研工作的工具的能力。这就要求德育教师要学习信息技术。反过来,教育信息技术也为教师的终身学习提供了便利条件,使教师能够具有独立学习的能力,具有完成教学资源过程的能力,具有批判性处理信息和进行价值判断的能力,具有熟练利用各种信息技术以及现代化教学系统的能力,教师还可以借助先进的教育信息技术手段进行学习,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益。

信息时代高校德育教师面临的挑战是严峻的,也不可能有一套万能的应变方案,因此,德育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保持开放的心态,在实践中学习,不断对自身的素质进行反思和充实,对自己的经验和知识进行重组,以适应新的变革。

参考文献:

1]鲁洁.王逢贤编.德育新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0.338.

2]刘铁芳.走向生活的教育哲学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137.

上一篇: 心脏健康论文 下一篇: 防水材料论文
相关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