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17 17:58:3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高校德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在高校钢琴教学中,普遍存在德育教学不深入的情况,德育教育的方式,仅限于在走廊内或教室内张贴名人字画,发放德育教学相关书籍。在课堂上的教育内容也仅限于教材内容的阅读,并没有进行知识的引申和任何教育方面的延展,导致学生认为德育知识的教学可有可无,因此这样流于形式主义的教育理念,根本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更无法达到德育教育的根本要求。
(二)德育教育模式陈旧、方法老套
高校钢琴教学的主体对象,分别是钢琴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和选择高校钢琴选修课程的学生,这两种学生,本质上虽有很大的不同,但是在音乐基础方面都需要加强和改进,虽然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具有一定的钢琴基础,但是并不完善,而选修钢琴课的学生,他们对于钢琴基础知识的掌握就更为薄弱,然而教师在对其教授的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指标,达到教学目的,忽略了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巩固。而德育教育的开展,由于其教学模式的陈旧,无法适应新时代学生的需求,也无法做到对学生个体差异的照顾,使学生思想素质和理解能力参差不齐,同时在教育过程中,也缺乏良好的德育教育氛围的熏陶,使学生对德育教育缺少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三)学生践行德育思想理念的行动缺失
学生在经过多年德育教育的大背景下,已经对德育教育的各个概念耳熟能详,但是始终缺少对德育思想的切身实践,学生对于德育的认识,只存在于其简单的书面概念,而并没有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其行为理念和方式更是与德育的标准相去甚远。
二、如何将高校钢琴教育与德育教育有机结合
(一)改进传统教学模式
对于钢琴的学习和探索是一个十分艰辛和漫长的旅程,教师在对学生进行钢琴教育之前,除了引导学生对钢琴产生兴趣外,还应运用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运用以提高综合素质为前提,以技术提高为辅助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意识到,人的一生中任何酷炫的技巧,都只是表面的形式,真正意义上的强大是内心素质的提高。
(二)德育教育以实际生活为参照
高校学生大多背井离乡,开始进行了自己独立的学生生涯,他们在进行求学的过程中,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也有所增加,如何帮助学生处理生活中的问题,改善学生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使其以良好的状态融入到学习和社会生活中,是高校德育教学的重点。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善于运用实际生活中常遇到的德育现象,运用积极的德育理念对学生加以正确的思想启迪,培养学生以感恩的心态投入到学习和生活中。有许多钢琴教学中的理念,也可以融入到德育教学过程中,例如对音乐的审美和升华,音乐对人类心灵的净化等等,从某种意义上讲,音乐和德育的教育是想通的,他们都能够陶冶人的情操,让人们以友爱和善的心态面对一切人和事物。
(三)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
无论是在钢琴专业教育和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对学生信心和恒心的培养都至关重要,信心是一个人向前进取的强烈支柱,也是其独立进行学习和生活的基础,然而对于钢琴的学习更需要学生有恒心,才能在枯燥的基本功练习上坚持下来,进而促进今后对于钢琴学习技巧的掌握。在自信心和恒心的基础上,学生很容易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循序渐进的方式,使学生养成详细记录课堂笔记、灵活运用基础知识等优良习惯,并且督促学生多参加钢琴活动和比赛,增强学生的自信,培养学生坚强和勇敢的品格。
(四)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音乐作品的内涵
每一首钢琴曲的背后都隐藏着丰富的内涵和动人的故事,例如贝多芬的《月光曲》中,流畅铿锵的音乐背后,表达了作者对于环境逐渐恶化的深深痛心,引导人们对于环保意识的重视和认知。在进行音乐的演奏过程中,只有理解了作品的深刻内涵,掌握作者创作该作品之时的心境,才能把握作品演奏的精髓,以丰富和饱满的感情投入到对于乐曲的演奏过程中,从而感染每一位听众。因此在高校钢琴教育过程中,教师相较于对学生专业技巧的培养,更应该着重培养学生如何将情感融入到演奏过程中,只有充满感情的音乐才是立体饱满的,才是能够打动人心的,从这方面也也可以看出,德育教育在钢琴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义”的本意是“仪”,意为适宜的举止行为的标准。《说文解字》:“义,己之威仪也”。威仪体现着上天的意志,是神明的语言,因而就是标准,就是法则,就是绝对需要遵守的外在规范。“义之本训谓礼容各得其宜,礼容得宜则善矣”,因此,在孔子之前西周礼乐传统的“义”,强调外在的礼容合适,合规范。孔子之“义”则突破了此前的局限,孔子曰:“义者,宜也”。(《中庸》)“宜”即合适、应该。这就意味着“义”不是外在命令,不是外在规范,何谓义,何谓不义,需要自我判断,自我裁决。“君子之于天下也,无适也,无莫也,义之与比”(《里仁》)。这句话即是说君子对于天下的事,没有规定要怎样做,也没规定不要怎样做,只要怎样做合义,便怎样做。这里的“义与之比”是与“无适”、“无莫”相对立的。由此可以看出,“义”没有外在标准和具体内容。正是基于这一点,冯友兰说,孔子“义的观念是形式的观念,……其形式的本质就是……应该”。因此,从这一方面看,孔子的“义”与此前相比实现了由外在规范向内在自律的转变。
(二)“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由特殊的道德律令
转变为一般的道德规范在殷商、西周时期,“义”是神明意志的表达,是为宗法制王权服务的政治概念。“义”与“不义”的裁断是以是否效忠于宗法王权为依据的。“商纣灭亡以后,商之臣若民者,大率有不肯臣事周天子之心,……虽周人目之为顽固,在商纣不失为义矣”。这时的“义”是高悬于宗教等级制度之上的道德律令,如君臣之义,是必须绝对服从的。到了春秋时期,随着天命思想的动摇和重自然、重人事、重道德思想的发展,人的主体意识不断强化,加上不义战争频起,造成统治者失去民心。孔子针对“礼崩乐坏”、阶级对抗的社会现实,对“义”的内涵做了充实和发扬。如:“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里仁》)、“君子义以为质”《卫灵公十五》等,强调为人要以义为本,要做仁人君子,就要行义,这就将“义”从特殊的道德律令下落到人们的日常行为之中,转化为一般的道德规范,以节制人们的行为。这时的“义”即是行为主体的自我意志的体现,是以“只当如此做,不当如彼做”的判断形式将人们的行为引向善。
(三)“依民之所利而利之”——对义利关系的辨证认识
孔子是中国古代第一个系统论述义利关系问题的思想家。在“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中他将义、利对举,是说君子知晓义,小人知晓利。但这并不意味着君子只求“义”,仅靠“义”来生活,他们同时也会求富,需要物质财富为生活资料。“君子喻于义”是要求人在追求财利时应遵守“义”这一伦理规范,要做到“义然后取”(《宪问》)。因此,在孔子看来,义利并不是绝对对立的,谈义不谈利,谈利不谈义都不现实,只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述而》)。孔子强调,合于义的富贵是可取可求的,“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述而》),甚至认为,合于义的富贵,不求不取,亦是不义。另一方面,“喻于义”、固守义只是对君子而言,而对于广大的庶民则“喻于利”,这并不是贬低,而是事实的陈述。对于这种现状,作为统治者来说首先要知晓,并且把他作为治民的基础与前提。在治民的时候遵循“利而后义”,遵守“先富后教”的程序,这是为政所必须注意的首要问题。
二、以孔子“义”的思想审视高校德育现状
(一)德育理念:管理重于关怀
学校德育要取得实效,必须建立在学生对其真正接受和信服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迫于外在压力和权威的不得已的屈服。因此,在高校德育中,必须体现出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关注学生的情感需要和权利,积极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和素质的全面发展。反观目前高校德育,仍存在沿袭行政管理模式的现象,运用管理机构的行政权威和教育过程中教师的权威,通过一定的行政命令或集体舆论的压力,达到使学生遵守国法校纪、服从学校管理的目的。表面上看,似乎收效极快,立竿见影,学生在学校总是服服帖帖、老老实实,行动中规中矩,极少有敢越雷池一步者。但从实质上分析,学生的服从往往是迫于压力和权威,是迫于高压下的行为的服从,内心臣服者少而又少。他们一旦脱离学校的管束,就会我行我素、为所欲为。这种表里两张皮的管理方式,极易导致学生人格的双重化。
(二)德育方法:他律多于自律
他律和自律最初是皮亚杰描述儿童道德及道德判断发展的术语,他律指儿童的道德判断受他自身以外的价值标准支配,自律则是受自己内在的价值标准支配。随着主体认知、情感的发展,道德他律逐渐减少,道德自律逐渐增加,最终他律道德逐步让位于自律道德,实现德育目标。反观目前高校德育,受德育内容的局限,存在部分学校只限于把社会所要求的品德规范简单地传授给受教育者,具有明确的规定性和强制性,过分强调服从,从而使学生丧失了品德形成的主体性。需要反思的是,如果学校德育在让学生“认知”道德知识的同时,不去认识其存在的理由,不去培养对道德的理性思考和综合判断能力,仅仅晓之以理,那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这些“理”无法真正深入学生内心,无法为其能动地进行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提供奠基性的知识基础,从而出现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的脱节。
(三)德育途径:课堂先于实践
学校德育的实效性应建立在密切结合学生、联系实际的基础之上,因此,应特别重视实践环节,实现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够用在课堂上的所学所悟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热点问题及其本身难以解决的心理和行为问题,从而产生对学校德育的信服力。应该认识到,新时期学生对待社会的现实问题,对待书本中的现成的理论,有自己独特的思维和不同的想法,对待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问题,也呈现出不同的追求和向往。在这样的现实背景下,以课堂为主要平台,以教育者为中心,生硬地说教和布置任务,无法真正关注学生的内在需求和情感,引导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会,促使学生道德实践能力的提升。这样必然会导致学生对所学产生怀疑,对德育感到无趣和无用,学生无法产生真正的道德实践的动机和热情,也不愿意进行道德的自我实践和道德的自我教育,德育工作的实效性自然无法得到保证。
三、孔子“义”的启示下高校德育的开展思路
高校德育指向的是大学生,其实效性体现于大学生的全面成长成才中。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他们最具有政治活力和道德活力,在实践中体验着五彩的社会生活和道德生活。德育中所灌输的正面、积极、高尚的思想能否转化为大学生们的内心信念,高校德育能否在实效性上有根本提高,这是高校德育目前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高校德育的开展要突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
孔子“先富后教”的治民程序对高校德育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高校德育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健康身心和高尚品格,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保障,这本属于上层建筑范畴。但是也要认识到,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高校德育要树立起服务意识,重点是为学生服务的意识,适应学生的发展需要,才能确保实效性。这就需要高校德育转变理念,转换职能,实现由传统的教育、引导、服务模式向服务、引导、教育模式的转变,突出德育中的服务意识。关心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实现自我教育。特别是要主动关心经济贫困和需要帮助的大学生,通过奖、助、勤、免、补等助学体系,解决其后顾之忧。让德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灵,关注学生的主体发展需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正确对待挫折和荣誉,培养主体的创造性,帮助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实现德性的内生。
(二)高校德育的开展应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
在高校德育中,学生作为德育客体,却又不是纯粹的自然客体,而是具有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的客体。因此,在德育过程中他们并不完全被动,具有较强的主观能动性。因此,高校德育要重视大学生的能动性,实现由他律向自律的转化。努力提高教育者的自身素质,使其知识渊博、品行高尚成为学生的楷模,增强学生对其的信服和对其实施德育的认同,这是前提;坚持主体性原则,尊重学生的主体意识,营造师生平等交流的互动氛围,这是根本;重视实践环节,搭建理论联系实际的平台,使德育理论落实为自觉的德育行动,这是保障。以此途经,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德育目标的实现。
(三)高校德育的开展须重视德育实践的重要作用
如在抗战时期,《松花江上》等歌曲激发了人们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罪行的愤慨和高涨的抗日热情;《义勇军进行曲》吹响了“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的号角,成为鼓舞全国人民一致抗战的爱国主义教育经典。这充分体现了艺术教育所具备的德育功能,是一种感性层面上的精神鼓舞。艺术教育本身需要道德的导向和支持。长期以来,很多人看待艺术教育总是片面关注它的外在表达形式,无论专业还是公共艺术教育,只注重理论、技能教学,而忽视其本身的辅德价值。其实,艺术教育所具有的德育特征,能够给予艺术教育深层次的内涵提升。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通过文艺作品传递真善美,传递道德的力量,使之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面旗帜”。
艺术教育本身也需要道德的导向和支持,如曾经的一首《学习雷锋好榜样》,在上个世纪六十年代成为社会生活的主旋律,而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又引导着人们的价值取向。艺术教育可以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化的德育。优秀的艺术作品是人民的精神财富。实践证明,通过艺术表现正确的思想内容,从而进行思想教育是相当有效的。如革命战争年代,战地文工团在硝烟弥漫的前线进行文艺演出,极大地鼓舞了战士们的斗志。这就是说,在主观上艺术家表演的主要目的就为了激发战士们的革命激情,在客观上观众也并不是单纯地在进行艺术欣赏,这样的教育显然更多的是借助艺术形式而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启示我们,在注重“晓之以理”的德育的同时,还应采用包括艺术在内的各种感性形式来“动之以情”。这样,才能获得最佳德育效果。
二、有效发挥艺术教育德育功能的途径
利用高校校园情境,把艺术教育与德育相互融合,有效发挥艺术教育的辅德功能,是提高大学生德育实效的重要手段。脱离艺术形式的德育往往流于简单的说教,而任何背离德育目标的艺术作品也必然给大学生带来各种负面的影响,最终成为传递各种“非正能量”的工具。因此,通过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寓教于乐、潜移默化地感染大学生,培养大学生高尚的情操,是当前高校育人的一大突破口。
1.充分利用艺术赏析教学“主阵地”,实践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
一个艺术作品,如果不追究其历史,不剖析其内在意蕴,对其的观感必然会是苍白空洞的。实践艺术教育的德育功能,要充分利用艺术赏析教学。教师在讲解艺术作品时,要注重结合作品特点,追溯其思想根源,向学生展现作品诞生的背景,让他们深入了解体会作者的表达目的,从而由对艺术的初次感性认识升华到深层次的理性感悟。同样也可以在思政课堂上,用艺术形式去开展思想教育。如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就可以通过爱国主义作品播放分析,让学生透过音乐或画面去感受所受教育内容的内涵,从而促进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提高。
2.积极打造艺术教育形式多样的“立体攻势”,在潜移默化中实现正能量的传递
要形成在艺术教育中渗透德育的“立体攻势”,通过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教育。首先,可以利用校园内的许多宣传设施,如画廊、活动室、舞台、黑板报、学校电视台,宣传健康向上的思想与内容。利用各种形式多样的艺术活动和作品展示,对学生施加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德育效果。其次,通过丰富的课外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艺术天分。一方面定期举办校园音乐节、合唱节、舞蹈节等艺术活动,为学生参与艺术实践搭建良好的平台;另一方面可经常性地开展综合性或单项艺术欣赏活动,如声乐专场演出、舞蹈比赛、书画展等,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美化他们的心灵。同时,可以通过社团等学生活动,培养学生相互间的协同配合能力,提升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促进他们个性的全面自由发展。
3.抢占时代艺术主流与非主流的“新阵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开展教育
在当今信息时代,网络、手机平台等新媒介可以让人们广泛了解世界及艺术的各种发展态势,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辨别是非能力和审美水平的养成有着重要的影响。高校必须积极抢占这一块发展十分迅猛的“新阵地”,在新媒介中争取话语权。如教师如果能够及时跟进学生关注和喜欢的社会热点,把这些案例带进课堂中进行深入解读辨析,将更有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加州大学尔湾分校远程教学副主任认为,开办各种艺术活动并倡导大家一起参与艺术课程的实践,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发展。在我们的大学生生活实践中,主流艺术结合学生艺术实践活动发挥德育作用的例子不胜枚举。
4.加强艺术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实现艺术教育德育功能发挥的常态化
当今世界艺术的发展趋势已经冲破了原有的古典、高雅艺术框架,各种形式层出不穷,多种风格、不同创作材料使艺术越来越走向多元与综合。同时,艺术越来越大众化,精致艺术与大众艺术、艺术与日常生活的结合日趋紧密。因此,未来的高校艺术教育,首先要体现时代性和生活性,紧密联系大学生的生活;其次要将生活艺术化,丰富他们的审美经验以及审美体验,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正确的审美情趣以及价值取向;再次要创建浓郁的校园艺术氛围,提升大学生的艺术素养。在这一方面,哈佛大学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哈佛大学全校性的“艺术优先”艺术节非常有特色,它从1993年至今已经成功举办了,成为校园中规模最大、历时最长、参与人数最多的艺术节。每届艺术节都包括了200多个艺术节目,有各种各样、规模不等的艺术创造性活动,整个校园充满着浓郁的艺术氛围,更多的学生在艺术活动中实现了教育别人与自我教育。
二、国内外MOOC发展现状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发展的开篇是在美国书写的。在美国,作为互联网与教育相融合的产物,慕课这种新教学模式于2010年初露端倪,特别是在2012年获得了快速发展。目前美国以高校为基础开发应用的MOOC平台主要有:Coursera(课程时代)、Udacity(在线大学)和edX(在线教育平台)。其中,Coursera在全球现已有62所高校(包括多所美国常春藤大学)与其合作,开设了经济学、地球科学、生物学、计算机科学、人文、历史等628门课程,上百万学生注册学习。Udacity是2012年由斯坦福大学的特龙教授发起创办的,主要由授课讲师组织和设计以及与大型互联网公司共同设计推出,其最大特色在于高度的交互性,课程中的每个知识点都有相应的课程练习和课堂笔记,以及基于微视频的习题答案讲解、在线测试、习题和作业,非常适合学习者的学习需求。edX是2012年9月由MIT和哈佛大学联合创办的非营利性MOOCs平台。截至目前,已经有伯克利大学、德克萨斯大学等高等院校加入平台,其课程包括了人文、计算机科学和电子信息等,其中“Cir-cuitsandElectronics”课程,全世界各地已经有20万学习者注册,学习者从14岁到74岁不等。目前已经有多所名校如耶鲁大学、多伦多大学、普林斯顿大学等在MOOC平台相关德育课程。随着MOOC的蓬勃发展,世界上越来越多的高校以及网络教育公司、网络科技公司积极投入到MOOC的建设之中。在欧洲,OpenepEd是第一个多机构合作的MOOCs平台,参与国家包括英国、法国、俄罗斯、意大利等11个国家,课程涵盖了12种语言和多种主题,课程门类如今已经达到164门,能够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欧洲人提供低门槛、高质量的网络教育。Futurelearn是由英国12所大学联合发起的首个大型开放式网络课程服务平台,目前已有来自165个国家的用户报名学习。德国在2013年10月推出了“我的大学”(iVersity)在线教育平台。2013年10月,法国政府推出了“法国数字大学”(FranceUniversiteNu-merique,简称FUN),计划开发自己的MOOC课程。亚洲较有名气MOOC平台是印度的“卡特教育”(EduKart)和日本的“学校”(Schoo);澳洲在2013年3月推出了自己的MOOC平台———“开始学习”(OpenStudy)。2013年6月,拉丁美洲首个在线课程服务平台———Veduca推出了自己的第一批MOOC课程,不仅提供圣保罗大学等当地知名学府的教学视频,还提供美国哈佛大学、哥伦比亚大学等世界知名高等学府的大规模在线公开课程。慕课的迅猛发展给我国教育领域带来了强烈冲击,尤其引起了高等教育的极大关注。2013年5月,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加盟edX平台;7月,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加盟Coursera。同年10月,由清华大学打造的全球首个中文版MOOC平台———“学堂在线”正式推出,清华大学的《中国建筑史》、《电路原理》等5门课程、麻省理工学院的《电路原理》以及北京大学《计算机辅助翻译原理与实践》作为首批上线课程对外开放选课,标志着中国高等教育开始融入MOOC的行列。2013年4月,由重庆大学发起、以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高校为主组建的非营利性、非法人、开放性的中国东西部高校课程共享联盟正式成立。截至目前,该联盟已有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65所高校加盟,首批上线100门课程。另外“,爱课程网”是我国官方创建的高等教育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它是教育部、财政部启动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支持建设的,主要通过在线社区的方式为学习者提供MOOC式在线学习服务。此外,根据慕课网统计,国内还有网易公开课、新浪公开课、中国网络电视台中国公开课、超星慕课等组织提供中文在线教育服务。
三、MOOC视角下传统高校德育课程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慕课时代是课程高度共享的时代。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慕课与在此之前的传统课程模式以及以广播、电视、网络教育为代表的在线教育模式相比,愈发显示出特有的优势:一是慕课提供免费、优质、精品的课程正好适应了当前互联网发展的趋势,降低了学习者学习的成本和门槛,有利于稀缺教育资源的传播和共享;二是随着平台电脑、智能手机的普及,慕课在线教学模式让学习者真正体会到了学习的高度自由,让学习可以无处不在,学习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碎片时间来学习。在慕课视角下,反观传统高校德育课程模式,笔者认为其存在以下不足和问题。
(一)教育教学理念较为落后
传统德育课程的教授模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作用,不太考虑学生的内在需要,仅仅把学生当成一种“容器”,任由教师来“灌输”,重知识灌输轻学生情感体验和师生的互动作用,这样容易造成的结果就是不能有效将外在的道德价值取向转化为学生自身的道德自律,让学生真正拥有道德规范教育中所谓的“德性”。我们知道,学生是道德教育的主体,同时也是自我发展的主体,更是为自己发展承担责任的主体。因此,“德性”的培养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经历一个外部影响不断内化和内在观念逐渐外显的复杂过程,它既需要学习者作为主体的参与和介入,又需要培育和发展学习者独特的道德情感,更需要教师引导学习者最终进入行动的情境。杜威提出,道德知识是道德意识、道德态度、道德实践等的汇总,近似于道德智慧,仅仅借助于“关于道德的知识”的学习是不会实现“道德知识”的终极目的,其间还需要很多环节的支撑。传统德育课程的教学理念的最大弊端就在于缺乏对学生主体性的体认和尊重,忽视了学习者在德育过程中的积极参与和情感培养,简单将德育工作和“关于道德的知识”的学习等同起来。这就不难解释,为什么目前高校“两课”开得非常齐备,但德育的实效性却不尽人意,学生中无视生命、考试作弊、不讲诚信、打架斗殴等现象屡见不鲜。
(二)不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一是目前大部分高校德育课程都是采用大班或者是合班形式进行授课,学生对德育课程的学习内容、时间、地点的选择都处于被动地位,一定程度上妨碍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和积极性。在一项对上海大学“两课”教学有关问题的问卷调查中,有近50%左右的学生认为,大班或合班形式的德育课程十分不利于互动教学的开展,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反应。二是知识传授进程中教学手段的简易化造成了学生消极接受的一种形式化的课堂气氛,一本教材、一支粉笔、一块黑板的传统模式,很难激发学生的理论兴趣和主动参与。尽管有些课程使用PPT、多媒体等辅助手段,丰富了教学的形式,但其实质上仅仅只是传统课程的复制,并没有像慕课这样达到一种知识资源和传播技术的有机整合。三是优秀德育师资缺乏。一堂高水平、能够吸引学生兴趣、产生良好教学效果的德育课程,潜在地要求授课教师具有多方面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例如扎实的专业知识、幽默语言的运用、生动得体的教态、民主课堂的组织,求异创新的教学方法等,这些都是优秀教师应当具备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因素。但在目前的高校德育教学中,具备以上条件的优秀德育师资是非常稀缺的,远不能满足现实学习中学生对高质量德育教学的需求。
(三)课程内容与学生主体的实际相脱节
德育内容是对受教育对象实施德育的基本内涵,其科学、系统与否,直接影响德育目标的实现。笔者认为,目前多数德育课程内容存在的主要问题就是与学生主体的实际相脱节,具体表现在:一是德育课程内容的层次性和时代感不够强。目前德育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两课”进行正规的课堂教学,课程内容一方面存在过度政治化、理想化的倾向,不能满足学生的道德需求欲。另一方面没有将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的道德内容及时体现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德育内容严重滞后,德育评价标准陈旧,不能适应并促进社会的发展。二是有些德育课程所讲授的内容仅限于教材上的理论性知识,教师所传授的价值观念和道德观念,往往停留在形而上的理论层面,照本宣科,不注意结合实际,不注重培养学生情商和心理健康,只是一些枯燥乏味的空话,让学生感到事不关己。三是有些德育课程内容不大考虑学生主体的实际需要,离学生的思想实际太高太远,有“空、大、全”的感觉,基本忽视了学生的个别教育,在内容上游离于现实生活之外,较少涉及和考虑学生的内在需要和自我教育,使得师生之间很难产生统一的情感体验,导致学生很难从内心情感上接受或认同德育内容。
四、应用MOOC模式创新德育课程新模式
当前,MOOC正以数字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全新教学形式和以学生“学”为本的教学价值取向冲击着我国传统型大学以教师“教”为中心的课堂。MOOC来袭,高校德育课程该如何面对?如何应用MOOC模式创新德育课程新模式,就成为摆在高校德育工作者面前一个亟需认真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德育课程运用MOOC模式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并结合当前高校德育课程模式的实际情况,笔者认为,应当积极引入和借鉴MOOC教学模式,着力探索构建我国高校德育课程MOOC平台,以平台建设为牵引,推动德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整合优质教学资源,加强教学数据资源建设,最终实现全面提升教学效果的目标。
(一)整合德育课程优质资源,增强德育课程教学效果
高校德育课程教学资源建设是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的基础动力和重要保证。当前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中许多问题实质上就是资源的开发利用问题,建立高校德育课程MOOC平台有助于进一步整合全国思政课建设的优质资源。在教师资源方面,建设高校德育课程MOOC平台,学习者可以充分享受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授课,能够实现全国范围内名师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师生之间、学习者之间实时的交流与讨论更是可以将人机对话转变为人人对话,增强学习者对于思想政治理论的反复认识和深刻理解,使抽象的理论变得平易化,有利于缩小教育水平差距、促进教育公平。在教材资源方面,虽然目前一些高校德育课程内容也被制作成视频、音像教材,但绝大部分德育课程还停留在单纯的书本教育阶段,或正在准备将课本知识转换成多媒体影像资料阶段。就其形式上来看,传统高校德育网络课程对资料形式的转换和制作,仅仅是单纯地将课堂讲解内容照搬至屏幕上而已,形式单一僵化,内容陈旧单调,造成僵硬的人机对话。利用MOOC平台开展高校德育教学,学生不仅能充分享受来自各地的与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的学术资源,更能将同一资源多次重复且无时间限制地重复利用。此外,学习者利用平台上提供的详细的课程指南和目录,可以全面了解开课教师、教学目的、教学时间表、平台工具使用方法等信息,帮助学生对课程的内容有整体的把握,明白自己所处的位置,很容易跟随学习材料一步一步地学完课程内容,必要时也能根据自身情况做出适当的调整。在物质资源方面,高校德育MOOC平台的建设能够突破传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时空限制,不局限于固有的物质条件,学习者仿佛身临其境、置身于视频所模拟的现实课堂之中,弥补一些地区因经济发展水平落后而导致的教学条件落后的缺憾,实现物质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减少因物质条件的不均等而对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效果产生的影响。
(二)引入慕课教学模式方式,推动德育课程教学改革
真正实现对学习者主体地位的尊重,离不开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有力支撑,在教育信息化、教育资源全球共享的大背景下,MOOC的兴起为高校德育课程教学方法改革提供了新的发展契机,为高校德育课程教学方法的发展与现代教育信息技术的紧密结合开辟了新的路径。所谓“结合”,远非传统意义上的使用PPT开展教学或使用多媒体设备,更不是当前被广泛提及和使用的网络教育课程。网络教育课程,虽然凭借现代信息辅助技术克服了学习过程中的时空限制,但课程的对象———学生群体依然是以“旁听者”的角色出现,事实上并没有真正参与到课程当中,缺乏教与学的互动交流,其实质仍然是一种单向传播的教育方式,与现实中传统的德育课堂教学并没有什么不同。采用MOOC平台开展德育教学,可以实现课堂教学在互联网中创设与再造。例如,学生以课程的参与者和学习者的角色进行在线学习,具备了教学的"主体身份",也为其发挥主体作用、实现教学互动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条件。同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专业计划、作业安排、课程进度、考务安排、课程资料推荐等教学服务信息,帮助学生全面、自主了解与学习任务紧密相关的有关内容。此外,学生还可以凭借MOOC平台所存储的海量数据,畅享MOOC平台所提供的优质教学资源。从MOOC课程的选择到上课时间的自主协调再到学习资源的重复利用,无不体现了学生充分的主动性,课上自由交流讨论、课下参与教学评价,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消费者和主人。
(三)注重教学数据资源建设,推进高校德育理论研究
截至2013年底,我国高校在校大学生人数已达到2500万人左右。在德育课程教学过程中,积极采用MOOC平台,可以积累形成海量的教学数据信息。传统德育课程的教学数据主要是通过有关教育行政部门和高校的问卷调查、网络随机调查采集而成,其特征是范围小、随机性、临时性等,并且多数情况下是针对某项科研任务或政策设计提供数据参考。在MOOC教学平台的支持下,对德育课程教学数据的采集可以实现全方位、多维度和长期性,形成丰富多样且具有动态化的德育课程"教学大数据",然后通过云计算、云存储。智能分析等现代技术,可以对这些海量教学数据进行归类、存储和分析,进而为高校德育课程理论和实践研究提供有力支持。例如,MOOC平台能够在其交流区或者论坛中即时对学生的学习评价、意见反馈等进行搜集,然后通过信息分析技术对反馈数据的归类分析,自动生成关于德育课程教学的建议,帮助教师及时调整教学安排、完善教学方法、创新教育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快更好地接受教育内容。再如,MOOC平台还可以自动记录下每个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对全部学习对象的全部学习行为,包括知识传授的流畅度、在线交流的投入度以及学习的障碍和误区等,都可以在平台中留下痕迹,进而汇集成学生“学数据”,通过数据归类分析和深度挖掘,教师可以有效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改进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设计,实现"因材施教"式的个性化学习服务。
五、关于引入MOOC推动高校德育课程改革一些思考
鉴于高校德育课程MOOC模式的重要价值和现实意义,把MOOC引入我国高校德育课程改革成为一种发展趋势。如何主动迎接挑战、把握机遇,帮助教师和学生掌握在线参与式学习方法,有计划分步骤地尝试和探索MOOC模式是当前我国高校德育课程改革必须思考的重要课题。笔者认为,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改变。
(一)转变高校德育课程理念,形成正确的德育课改价值取向
一是德育课程要从重视意识形态教育向公民素质教育转变。目前高校德育课程充满了浓重的意识形态的规训。从根本上看,德育的主要范畴应当是品德教育,品德教育的核心则是公民素质教育,归根结底是人的素质教育,比如重视环保、诚信、生命、自强、谦虚等方面的教育。二是德育课程要从有利于教向有利于学转变。高校德育教材的编写较强调知识载体性和传授性,对如何有利于教师的教考虑较多,而对如何有利于学生的学考虑较少。因此,德育教材在编写上要强调教学的对话性,即教材应当成为与学生对话的文本和平台,形成一种既有平等沟通又有自我表达的教学互动关系。三是德育课程要将社会发展需要与个体发展需要相结合。我国德育课程的传统是重视道德的规范性而忽视人的自我性,一般将传授本民族、国家的核心价值和美德放在重要的位置,而将发展学生的个性、能力,尊重人的自由和选择置于德育课程的次要位置甚至忽略不计。因此,高校德育课程在理念上就要向重视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自我教育能力,道德认知、判断、反思能力的转变。
(二)改变学生学习绩效考核方式,构建科学完善的学业评价体系
通过对国内外应用MOOC平台的考察分析,笔者认为在学生学业评价方面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在MOOC教学模式下,任课教师无法亲自为每个人的测验、作业以及结业考试进行评判,因为学生的成绩考核包括课堂测验、课后作业以及结业考试都由技术来实现。二是存在作弊的可能性。与传统的大学教育相比,在线测评的水分很大,在MOOC中考试作弊更容易,并且缺乏制度约束和技术监管,这也是网络教育一直难以避免的问题。三是学分认证需要各有关方面的协同配合。在MOOC证书以及学分转化要得到普遍认可的前提下,大学与大学,大学与政府、社会和企业、国与国的教育之间需要协同、达成一致的评价指标。针对以上不足和问题,笔者认为,探索和建立我国高校德育MOOC平台的学业评价体系,首先要将MOOC平台中的德育理论课学习与学生的修业学分实现对接,通过学分来量化和肯定学生在线学习的结果。其次要积极建立和完善MOOC平台标准化试题库,创新试题类型,丰富考核方式,增强知识的应用性,减轻人工考核的压力。三是建议期末考试、结业考试等重要学业评价环节,仍应当采用传统大学教育中的网下考试方式,确保学习者与考试者身份的一致性,避免考试中出现水分和作弊情况。
(三)遵循高校德育规律,探索形成符合高校德育需要的MOOC教学模式
从当前来看,MOOC教学模式在我国高校德育课程建设中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和前景。但是,关于MOOC教学模式的褒贬评论告诉我们,MOOC并非是一种毫无瑕疵的在线教育模式,它不可避免地也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和问题,需要我们理性、科学地加以认识和应用。在积极构建和打造我国高校德育MOOC平台建设的进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之一是如何在准确把握高校德育规律与学生学习规律的基础上,探索形成与高校德育需要相契合的MOOC教学模式。高校德育课具有学生数量广泛、思想理论性强、与社会联系紧密等特点,建设高校德育MOOC平台,必须克服和避免的错误做法就是不讲究适用性,生硬、机械地照搬现有的MOOC教学模式,或者简单套用当前现实德育课堂的教学模式。要从高校德育的具体现状出发,积极借鉴国内外尤其是西方高校德育课程教学的成功经验,突破现实课堂中以单向知识灌输为主的授课方式,努力探索和建设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现代信息技术为重要教学手段的新教学模式。
2树立教育引导的德育观念
2.1树立开放式的德育观念
传统的高校德育是在相对保守、封闭的校园环境下进行的,教育环境的可控性较强。但传统的说教式教育凸显出许多不足,比如说理比较生硬、方式比较呆板、信息传播单向等。在网络时代,传统意义上的校园围墙已经无法挡住汹涌而来的信息洪流,封闭的道德环境已不复存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青年大学生处于一个空前开放的世界,其视野已经不再局限于周围的人与事,他们的思想更加活跃、自由和开放。他们更加关心国际形势的变化和发展。其自我意识、竞争意识和进取意识也在逐步增强。因此,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要超越一国、一校的视野,用全球意识更新自己的观念,培养思想开阔、知识丰富,并具有较高道德修养的高素质人才参与全球的竞争和发展。
2.2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
“以人为本”,尊重人的需要,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必然结果,也是新世纪教育的核心理念。在网络时代树立“以人为本”的德育观念是由教育的本质所决定的。教育的本质就是育人,是如何培养健全的人性,塑造良好的品格,因此所谓教育最重要的是教会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完善的人。因此,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重心应放在教育引导上。在大学教育中,我们应当在引进现代社会先进思想的同时,承认并警惕那些负面消极的价值观的存在,不仅仅是不良飞风气或是消极的舆论。在承认的同时,站在年轻人的立场上,用他们所认可的方式,用科学的观点,来客观地分析这些现象,巩固和完善他们的价值观,帮助他们确立崇高的理想和卓越的人生目标。
3探索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工作具有新的特点和规律。努力探索网络时代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是提高高校德育工作科学性、针对性、实效性,扩大覆盖面,增强吸引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多年来,我们的教育方式存在着“单向教育”的误区,缺乏师生的互动流,在提倡教师应具有主动性的同时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而网络时代,如果不改变传统的教育方法,主流文化和意识形态即使被灌输进大学生的头脑,也会很快地被来自网络的负面信息所稀释或抵消。所以,教师必须深入研究思想政治理论的课程教学方法和其教育的特殊规律,注重把理论知识“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素质。在一定意义上讲,知识“内化”就是知识“进头脑”。高校开设理论课,原本就不是以单纯的理论知识传授为目的,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帮助和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4对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机制的研究
在网络环境下,高校德育的发展必须建立在规范的制度和人性化的引导之上,为此,我们应该充分认识网络信息自身的发展和传播特点,才能做到阶段性地完善高校德育的工作机制。
4.1加强高校网络德育的监控管理机制
现今的科技进步、信息传播和商业运作都离不开网络资源的帮助,其地位急速上升的同时网络危害与网络犯罪也日益浮现在使用者面前。因此法制化的网络管理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和需求。正如尼葛洛庞帝《数字化生存》中所说“:天上的公路的确也需要一定的空中交通管制。”为了中国高校德育步入网络时代,完善的网络监控管理机制是不可或缺的,它一方面可以提前防范不良信息侵袭和渗透,另一方面是健全中国法制进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建立健全的网络法律法规是应放在首位的。法律是规范网络行为的重要手段。网络技术在中国起步较晚,但中国政府对网络管理的立法工作非常重视,近年来陆续出台了不少网络安全、信息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网络犯罪的手段也日趋复杂,相应的法律法规的完善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其次,要加强网络空间的技术监控。尽管网络是“虚拟”的,但只要充分发挥其本身的自控能力,采取技术性防范措施,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防范网络失范行为的发生。除此之外,还要建立必要的信息审查制度。要做好网络环境下的高校德育工作,各高校网络宣传部门还应运用必要的行政手段,逐步建立和完善信息审查制度。
4.2加强高校网络德育工作队伍的建设机制和保障机制
网络环境下,我们应加强网络德育工作队伍建设,牢牢把握网络德育工作的主动权。这要求高校要建设一支以辅导员、班主任为主体的专兼结合的网络德育工作队伍。与此同时,就保障机制而言:首先,要加强领导和管理,切实做好高校网络德育的组织保障工作。高校必须建立以党团、宣传、学工等部门为领导,以党团干部、学生辅导员、思政教师为主体的多层次网络管理体系,深入学生中间,利用QQ、校园BBS等网络交流平台进行有针对性地工作。其次,要加强政府、学校、家庭、社会的有机配合,努力做好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环境保障工作。最后,高校还要争取社会力量对高校网络建设的支持,努力做好高校网络德育工作的资源保障工作。
能够全面真实地反映调查对象和调查目的的具体情况,在实践中常常使用,对研究目的的达到有直接和积极的作用。笔者针对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利用自己优势,取张家口学院本科、专科学生各100人左右进行了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具体涉及:学生年龄、性别、爱好、对体育课的认识、体育课是否能够对道德品质起到作用及体育授课教师是否进行过德育渗透教学等。通过调查问卷结果分析,我们得出了一些结论,并经过研究讨论,初步有了一些解决建议。
2访谈法对个别具有代表性学生进行访谈式调查
这些代表性的调查对象在选取时带有一定目的性,比如特别惧怕体育课程的学生、对体育课没有兴趣持无所谓态度的学生、对体育课特别喜欢而自己专业成绩较差的学生、体育课成绩和其他科成绩均十分优秀的学生等。在学生选取上也注意到了男生和女生选择,尽量能够使访谈对象能够代表一部分同类型学生。在访谈方式上,不能正襟危坐,容易给调查对象造成压力。所以在访谈时,一般在课间或其他休闲时间,一般不用笔本进行细致提问和记录,这样就给访谈结果记录带来一些困难,为了保证学生访谈内容能够尽快真实地记录下来,访谈问题一般简单和直接,并通过不同时间、不同问题进行多次访谈,结束后迅速整理记录,从而达到了访谈调查目的。
3教育实验法
在初步进行了本课题的一些调查后,笔者开展了一些教育实验活动。有了一定的调查结果并进行了研究和讨论后,有了一些初步的建议和想法,这些建议和想法能不能够在实践过程中起到预期作用,能不能够通过实践的体育教学渗透德育,同时又在德育的影响下带动和提高体育教学的效果,这些都能够在教育实验过程中有所体现。笔者利用不同项目的体育课堂进行了一些实验,将一些有效和积极的结果进行了比较记录,对本课题的研究目的起到了直接的作用。
二.结果分析
1调查结果分析
1.1通过调查问卷
将问卷具体问题进行了整理整合,大项结果统计如下:无论是本科还是专科学生,样本选取的对象从年龄和性别比例上大致相似,爱好比例上也无大区别,对体育课的认识和体育和德育的关系中也得出了几乎一样的结论,那就是体育课是有用的,但是对学生个人的品德和性格的影响上看基本处于无伤大雅状态,没有发挥体育课德育作用,体育教师在授课中也基本上着手于实践动手方面,对德育并没有加以应有重视。
1.2对访谈结果的分析
访谈记录1:对象为特别不愿意参加体育活动的学生。访谈对象是一位女生,每每到体育课参加运动的态度不甚积极,总以各种身体不适的理由缺席,身体瘦弱,眼神迷离。对问题往往回避,觉得体育课对她而言可有可无,没有什么作用,对品德更加没什么影响。访谈记录2:对象为对体育课无特别兴趣的学生。访谈对象为一位女生,体育课参加程度一般,偶尔以身体问题缺席上课。体育课对她而言是一门必须要拿到学分的课,但是课程分数高低无所谓,及格就行,不影响毕业拿学位就够了。体育课不会影响道德形成,只是身体健康的问题。访谈记录3:对象为对体育课特别感兴趣的学生。访谈对象为一位男生,体育课程参加积极,从未缺课,而且在课余和闲暇时间大多会进行多样的体育活动,体育成绩突出,专业课成绩一般。访谈过程中眉飞色舞,围绕体育内容的话题多样,能够看出对体育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认为体育课程不仅有利身体健康,而且能够让人培养进取、坚持的生活态度,更能注重团体协作。从选取访谈记录中可见,这些学生能够基本代表一部分学生态度,其中访谈记录1和3的特征学生数量都不多,说明在大部分学生心中,体育课和其他课程一样,都是为了拿到学历学位的必经途径而已,具体说到能不能够影响到性格形成,道德品质的影响,就更谈不上了。
1.3对教育实验结果的分析
笔者在拿到调查结果后,经过研究,选取了两个不同专项体育班级,进行了德育渗透的教育实验,在此以羽毛球专项课程为例。笔者在羽毛球专项体育课程中选取了两个班,实验班着重渗透了机智、灵活、拼搏、协作、团队、守法等意识。在授课过程中积极与学生交流,采用多媒体的授课手段,不仅介绍具体的羽毛球的运动知识,而且让大家观摩著名比赛、分析比赛背景和运动员的积极品质,讲解违规违纪行为,让学生们全面地了解运动的本质和目的。在实际动手过程中摒弃了单纯的模仿教学,以学生为中心单个辅导,尽量地深入他们的性格内心,找出需要改变或提高的弱点,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鼓励。课后还让学生们写一写、说一说上课的感受、克服的困难和取得的进步,这样可以直接地把握实验的过程和结果。在一段实验时间后,试验班级与对照班级进行比较后发现,试验班级的学生上课态度更加积极,能够按时上下课,请假人数大大减少,完成基本项目的各项技能更加熟练,分析态势和问题的果断性灵活性大大提高,并且乐于与人分享、乐于协助他人,试验可以说是成功的。
三.结论与建议
在高校的环境中,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人生观价值观,但是容易为客观不特定的因素所影响。相较于那些在课堂上主要依靠听、读、写的课程,在体育教育过程中,学生各种各样的观点、信念、情感、意志和态度容易表现出来,如果体育老师能够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接近学生,就更容易了解学生思想状况,这样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内容,反而能够取得良好的效果。让学生在体育拼搏竞争的过程中产生荣誉感、责任感;在体育锻炼提高过程中培养积极进取、轻易不言败的意志;在了解运动规则制度的过程中了解规范的公正、诚实的意义;在集体配合过程中体会团体的力量、协作的功效等等。做好高校体育教育德育渗透,对学生而言,无论是身体素质和道德品质都会得到巨大提高。所以在高校体育的教学过程当中,不能仅仅重视学生的身体素质的提高、获得优良比赛成绩,还要将高尚的体育道德风尚品质融入其中,让学生各种素质得到全面升华。要做到这些,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制定全面而有重点的科学教学计划
为了获得最满意的体育教学效果,就需要在制定教学计划时,按照一定目标、原则、程序和方法对体育过程中的德育进行规划。首先,要明确德育目标,这种目标不是大而空的,而是具体可操作的。比如,将集体协作意识、竞争意识、拼搏进取精神、遵纪守法等等教育目标列出,一堂课的哪些方面可以涉及哪些品质的培养,要用一些特别方式让学生向着这些方向发展。其次,制定教学计划不能依照传统,只将时间和授课内容排列,还要讲训练、项目、时间和德育目标融为一体。在有这样科学全面的目标前提下,来设计和制定行动方案,保证在课堂教学顺利完成的同时,还能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得到的道德教育,培养了积极正确的品格。第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学方法的采用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传统教学方式无法完成或者效果不佳的情况下,就应该积极寻求其他教学方式,用什么样的方法加强什么样的德育效果,在进行教学安排的时候都应该有所考虑。要采取那些针对性强、效果优良的方式,全面地完成体育教学。
2注重课堂的教学
首先要有良好的授课环境,寓情于教,形成良好的课风;其次要挖掘出每次课的德育侧重点,结合体育知识进行形象化、具体化的德育;再次,一定要组织好教学方式和手段,调动学生积极性。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注重以下几点:首先,注重仪表和言行。一名体育教师应该庄重严肃,同时也要体现出健康和朝气蓬勃。其次,在组织教学中应该充分做好课前的准备,这些准备出了认真备课外,还需要有序布置场地和器材,指导学生收拾和整理器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遵守纪律的集体观以及爱护公物的良好品质。
《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中写到:“高等学校德育对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具有导向、动力、保证作用,对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促进社会全面进步具有重要意义。”由此可见,德育事业的发展,影响面是多层次的,牵动力是综合性的。德育事业的发展,通过培养出高素质的社会成员,而对一个社会从生产力、生产关系到上层建筑的各个方面,都产生出十分积极的连动效果。德育事业的发展对精神文明建设的作用是直接的、巨大的和深刻的。那么,高校德育教师在德育教育的实践中,应把握哪几个问题呢?
一、在德育教育中,教育者要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他们的主体性作用
马克思指出:人是主体,客体是自然,“人始终是主体”。人不是机械接受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而是作为道德活动的创造者和体现者的积极主体。从道德产生的过程看,道德源于协调个人与个人、个人与集体关系的需要,总的来说,它与个体的根本利益并不矛盾,社会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对个体而言,并非是异己的外在的约束力,而是一种积极的内在的需要。明确它们之间的一致性,才能确立受教育者的主体地位,也只有确立了这种主体地位,教育者才能把握教育的重心始终放在受教育者道德能力的提高上。行为主义和认知学派在德育教育中之所以导致单纯的行为训练和道德灌输,从而忽视对道德主体道德能力的培养,根源就在于把社会的道德规范以及践行这些规范所必须具有的能力看作是与个体利益相斥的一种外在社会约束力,把受教育者仅看作是消极接受道德规范的被动客体。这样,就很难从内心的层面上来激发他们对社会道德规范的真正理解。
因此,在各种不同形式的德育教育特别是高校德育教育中,教育者必须树立受教育者是主体的观念,尊重受教育者的主体性,发挥他们的主体功能,注意培养他们道德品质的自我锻炼能力、自我教育能力、自我陶冶能力,也就是要不断提高受教育者履行社会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的本领,并表现出一种良好的、稳定的心理状况,实现他律向自律的转变,并逐渐达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及“慎独”的道德境界。
二、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要不断充实道德教育的内容,使受教育者能够全面地把握道德的理性知识
正像一个人的其他能力一样,道德能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理性知识。这是因为,道德能力并不是游离于理性知识之外的,而是以理性作为背景和条件的,他沉淀着道德理性因素。很难想象,一个毫无道德知识的人会有很强的道德能力。有效而系统的道德知识是提高道德能力的基本前提之一,道德生活的事实证明,在一般情况下,一个人的道德知识越丰富,道德理性认识越深刻,他的道德能力就越强。这就要求我们在德育教育的过程中,应注意给各个不同层次的社会成员以丰富的而不是单一的,系统的而不是零碎的,融会贯通的而不是各自孤立的道德知识。
就我国目前而言,在德育教育的内容上,不但要讲社会主义的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道德规范,而且还要讲中国传统道德中各个方面的某些积极因素、当代西方国家中反映人类共同需要的道德要求等,并把它们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此来开阔受教育者的道德视野,开拓他们的道德知识领域。其他如道德评价的标准、道德行为的选择、道德修养的途径等方面,也同样可以从多种维度授予一些科学的方法和实用的知识,使不同层次个体成员的道德知识在德育教育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从而为道德能力的提高奠定理性基础。
三、在德育教育中,教育者要不断引导受教育者注意道德经验的积累
一个人道德能力的提高,不但需要有一定的道德理性知识,而且还需要有一定的道德实践经验。道德理性知识,从一定的意义上说,它主要告诉人们对人生价值和社会理想的崇高追求,而理想性则是道德的灵魂。道德总是以“应然”的价值指令把社会生活引向理想的层次,具体包括生活的幸福、人际关系的和谐、社会秩序的稳定等,同时也包括人类追求崇高精神价值的超越性。尽管在不同的历史时代有着不同的道德原则和道德规范,但是道德发展的历史继承和人类社会共同利益的需求,决定了共同的原则性规范的存在,如仁爱、正义、诚信等。这些原则性规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类对理想的社会与人伦关系的共同认识,人类正是在践行这些道德规范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丰富的道德经验。因此,用前人积累的道德经验来启发后人根据不同时代要求和道德环境注意道德经验的积累,并把它作为提高道德能力的重要一环,是绝对不能忽视的。
道德心理的实验告诉我们,一个人在平时积累的道德经验,会自然地沉淀于他的意识之中,当外部情境能够唤起人的大脑中的相似块时,道德思维便会自动对号,并迅速做出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这种道德思维的方式,正是直接的表现了一个人的道德能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道德能力作为主体直接把握道德理性知识和伦理关系的内在表现,是以足够的道德经验为基础的,而人的道德经验多数是从直接的或间接的道德生活中,通过所见所闻所遇的具体事实中获得的。这就告诉我们,要培养从而提高人的道德能力,不但要进行理性的教育,而且还必须组织不同道德层次的学生,参加具体的道德实践活动,以积累丰富的道德经验。
四、在道德教育中,教育者对受教育者要进行多样化的道德思维训练
二、生活德育——让德育回归生活世界
尽管长期以来人们对学校德育寄予厚望,但是我们在实际中却看到学校德育工作如今都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状――德育无能。不光是职业学校教师抱怨,几乎所有中小学教师都普遍感到,现在的学生难教(蛮办法不行,老办法不灵,新办法不明),德育的实效性偏低。学校德育如何才有实效性,一直是大家关心的热点问题,对于职业学校而言,更是一个难点。
近几年来,在德育研究与实践领域,有许多学者呼吁德育应该回归生活世界,强调道德主体和道德体验,提出“生活德育”的观点。笔者认为这是“以人为本”在学校德育教育中的真实体现,真正地把人的完整生命纳入到德育的视野,同时提高了德育目标的可操作性和德育内容的实践性。道德教育生活化并不是要德育简单的等同于个人生活,更不是要降低德育的品质,而是要让德育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服务,为学生的幸福生活服务,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的生活。使学生个体在德育情境中,积极自主地思考、发现、探索、理解和领悟,在自我生活世界与生活经验的拓展中去理解生活、发现世界、陶冶情操、锻炼人生智慧。这样,德育过程就成了个体生活世界和价值世界不断发现、增长、丰盈的过程,而不是对个体人生的灌输;学生成为具有独立人格、自主意识与选择愿望的主体,而不是被动服从的奴隶;教师成了学生社会化过程中的顾问,而不再是对学生进行简单规训的权威。
三、职业院校如何实现道德教育生活化
1.合理利用当地特有的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
职业学校的道德教育应该更加要与学生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联系起来,更加注重道德情感的陶冶,在校园中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注重文化的浸润和熏陶,“以优秀的人文精神资源来拓展、敞开学生的人文视界,以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传统和民族精神来培养学生,以优秀的文化资源来哺育学生”。学校可以定期开展讲座、志愿者、义工等活动,有效利用当地的人文资源,把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体验切实的联系起来,将道德理念化为道德行为。教师要在指导学生对各种道德价值观念分析、比较的基础上,让学生自主的选择或拒斥一定的道德价值,建构自己道德生活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2.帮助学生了解自己即将从事的职业,树立正确的职业观
由于受到社会上有些人鄙薄职业技术教育的观念的影响,许多职校生觉得职业教育的教师不如普通学校的教师,职业学校的学生没有前途,造成了职校学生的挫败感,认为自己是失败者、被淘汰者,瞧不起自己未来从事的职业,对自己的专业学习也采取无所谓的态度。这不仅要求我们职业教育的教师本身具有宽广厚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以及高尚的道德情操,还要求教师在学生的道德教育上,应以身作则并且坚持结合学生思想实际,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学生心灵,让书本中的理论和学生的心灵相沟通,和学生的思想相碰撞,师生之间应进行心与心的交流,通过平等的对话、诚恳的点拨,使学生由茫然到释然,解决心头的困惑。
随着社会经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职业学校的学生必将面临更多的技术挑战,更多的道德考验。如果说我国的德育观是一种“大德育观”,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教育,那么职业院校的德育内容还要突出职业道德教育和适应职业变化的教育。我们职业院校的德育工作者正在探索中不断的取得进步,德育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回归,正是教育者在共识价值和社会主导价值的指引下,从职校生的生活和实际需要出发,根据他们的心理特点和道德发展水平,促进了学生个人品格的生成与建构,实现了道德主体理性、自由的发展,体现了教育者尊重学生个性和差异性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杜时忠.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十大矛盾[J].当代教育论坛,2004,(12).
[2]刘铁芳.面向生活,引导生活[J].教育科学研究,2004,(8).
[3]李国春.论高职院校德育氛围的营造[J].教育与职业,2006,5(14).
[4]苏茂芳.试论职业道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J].教育与职业,2002,(6).
3.“知识论”的偏执,在“知识论”的偏执目光下,德育变得急功近利,不停地强调道德认知的单打一,漠视认知与情感、道德的平行发展,圈囿在知识化的课程、灌输式的教学中。
透过德育低绩效的表象,笔者究其原委,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中国正在进一步实现经济体制的转变,在这一过程中,所有制结构和分配方式的调整,市场机制作用的充分发挥,生产力的不断解放和发展,深刻地影响着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对传统的价值体系和道德规范产生了极大的冲击。物质利益原则的通行,竞争性、趋利性的强化,新体制本身不够完善等,都容易导致“信仰危机”、“道德危机”、“拜金主义”、“利己主义”的蔓延。二是由于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一方面,现代物质文明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和个体生存、发展方式,但优裕的物质生活并不能自动带来高度的精神文明。沉湎于物质享受带来的是弃绝理想与奋斗,最终丧失精神的家园。另一方面,快节奏、多变化的现代学习与生活创造了“人机对话”、“足不出户,日行千里”的奇迹,也导致了“人伦疏远、人情冷漠、人道缺失、人文精神、人文价值被忽略”的客观现实。三是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德育教育也遭到扭曲。“唯理论”、“唯分数”的道德教育评价方法使德育教育出现滑坡。德育脱离现实、忽略主体、封闭单一、形式主义至上等弊端严重影响了德育的感染力和实效性。四是德育专业意识淡薄,一些教育者头脑中缺少“人本”思想,认为德育工作是非主职的附加任务,缺乏科学的、具体的、行之有效的操作系统,缺少强有力的保障制度和科学的评价体系。德育工作务虚的多,务实的少,搞宣传的多,实实在在抓德育的少。
4.以书面文化为主要载体的德育认知教育忽视了学生的德育体验。教师给学生讲授“应该具备道德”的时候多,让学生体会“真实、具体的道德”的时候少,强调追求道德的外在目的多,让学生品味道德行为的内在价值少。
面对新的形势、新的任务,以及当代青年学生思想行为的新特点,我们必须重新审视高校德育工作,并按照德育总体目标和学生成长规律进行高校德育工作创新。提高高校德育实效性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要摆脱当前“知性德育”的范式,建构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实践模式,使思想道德教育植根于生动、丰富、现实的生活世界里和道德情境中,将道德知识内化为道德意识,体现为道德行为。
我们无锡职业技术学院在实际工作中,一方面,正视青年学生的接受心理,德育内容紧贴主流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并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构建适合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受教育者的教育内容,可亲、可信;倡导以人为本的德育工作理念,尊重青年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创设多种多样学生自我教育的形式,营造浓郁、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把学院作为德育教育的一个大课堂,提倡“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方育人”;另一方面,加快德育方法与机制创新,以社会对人的需求来定格教育的方法与途径,把德育工作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搭建高水平学生活动舞台,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积极探索,勇于实践,以育人为中心,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重视活动的教育和引导功能,把对青年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落实到各项活动中,使德育工作载体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一、抓住重要时点、时节、校情,精心选择主题活动内容
1.依据重要纪念日而组织的主题活动。绵延数千年的华夏史,产生了不少富有历史蕴含的传统纪念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等;可歌可泣、悲壮磅礴的中国现代革命史,也产生了不少令人缅怀的重要纪念日,如“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等;深入挖掘如上各类重要纪念日的文化内涵,结合现实开展主题教育活动,对构建高校校园文化而言,其意义自是不可小觑。我院抓住这些时节,开展如:“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校园歌舞会、“一二·九”大合唱、校友报告会、球类比赛、冬运周、文明十二月、书画展、棋类比赛等,创造了一批形式新、内容好、质量高的校园文化精品。各项活动注意弘扬主旋律,并将德育工作的要求贯穿到校园文化活动之中,使学生增长知识,锻炼才干,综合素质提高,使得校园内外生趣盎然,营造了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
2.依据重大时政活动而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高校作为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础阵地与主阵地,高校学生不应该也不可能“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必须融入到社会之中、融入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中去。不失时机地抓住重大时政活动这一契机,独具匠心地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无疑是打造高校校园文化的一条捷径。例如,我院结合全国党代会、人代会召开等机遇,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胜利、“感动中国”、“08抗击冰雪”等时事,积极组织主题教育活动,极大地激发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有效地培养大学生参政、议政的意识,使他们学成之后能以澎湃的激情,积极投身于建设伟大祖国的壮丽事业中去。
3.依据本校特色而组织的主题教育活动。恰如有个性的作家才是富有生命力的不朽作家一样,只有有特色的学校,才能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学校若要生存,就必须亮出自己的特色,并不断强化自己的特色。例如,我院围绕“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开展了“校史馆教育基地建设”、“校训、校歌”教育、“学生专题研讨会”、“企业百万奖学金表彰活动”等,可事半功倍地增强学生的爱校意识,同时也能使本校特色深入人心,让学生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将学校特色融进自己的生命中去,使自己深深打上校园文化的烙印。
4.各类社团自行设计的主题教育活动。学院现有各级各类社团100余个,涉及参加的学生约占总数的70%。学生社团无疑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中一支朝气蓬勃的生力军。各社团在自身的建设发展中,必然会组织一些具有一定规模与档次的主题活动,如文学类社团所组织的征文比赛活动、艺术类社团所组织的演出活动等等。寻找最佳的结合点,将高校校园文化建设有意识地渗透到各类社团活动、尤其是重大活动中去,必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效果。
二、遵循寓教于乐、寓教于美、引导与自悟相结合的策略与原则,使主题教育活动在德育工作中的效益的最大化
1.任务与娱乐相统一。既然是主题教育活动,它必定有着明确的任务,有着既定的活动目标,否则就不成为
其主题教育活动了。然而,如果把主题教育活动搞得死气沉沉,学生往往脱身而去。因此,开展主题教育时,既要做到严肃紧张,又要做到生动活泼,要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完成任务,实现目标。只有如此,方能使主题教育活动步入良性的发展轨道。如:每年的五四青年节开展的主题教育活动,既可以有书画展,也可以有征文比赛,还可以组织专场等。2006年我院在大型文艺演出中,一方面回顾我国青年运动发展的历史,通过不同时期的典型艺术作品进行展示,同时又结合优秀志愿者表彰、“八荣八耻”集体宣誓,几项内容通过超常组织联系在一起,发挥榜样的力量,激发集体的热情,寓教于乐、寓教于美,主题教育活动获得理想效果。
2.激发受众之心理期待。主题教育活动是一个整体,想方设法倾力抓好主题教育活动之核心环节当然是无可非议、甚为必要的,但倘若对于主题教育活动有关的次要环节漫不经心、随意敷衍,那么,主题教育活动就有可能功亏一匮,达不到预期之理想效果。及时为主题教育活动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激发主题教育活动之受众的心理期待,这是确保主题教育活动圆满成功的一个重要环节。在主题教育活动的开场锣鼓敲响之前,积极开动脑筋,利用海报、网络、广播、横幅、黑板报等等各种渠道全方位地预告、宣传主题教育活动,使其家喻户晓,深入人心,为主题教育活动营造浓郁氛围,让其在千呼万唤中登台亮相,对主题教育活动实现效益的最大化而言,必是大有裨益的。
3.主体与客体互动。没有读者的书籍是废纸一堆,没有受众的主题教育活动是徒劳一场。怎样才能使主题教育活动富有吸引力,怎样才能激发主题教育活动之受众的积极性?方法自然很多,不胜枚举,如:增加互动环节、现场有益竞赛、及时评价和评奖。在五花八门的各种方法中,实现主题教育活动主客体双方的互动实为较好的方法。主题教育活动的施动者不能自导自演,只有充分调动起主题教育活动之受动者即客体的积极性,让他们积极踊跃地参与到活动中来,真正实现主客体双方的互动,才能最终达到主题教育活动的目的。
4.创新主题教育活动的模式。求新求异是人类与生俱来的一种普遍心理,要使主题教育活动达到预期目的,组织者务必精心策划,周密部署,放开眼界,大胆改革.努力创新主题教育活动的模式,给受众以耳目一新之感,力争在形式上先声夺人,抓住受众,令其欲罢不能。退一步讲,即使仍是采用传统的活动模式.也要尽可能常中求变,进行局部范围的创新,尽力做到同中见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利用学校资源,发挥学生专业优势,如:计算机专业负责声、光编排控制,将学生的日常生活等场景在晚会中精彩展示,通过内涵与外延的结合,主题教育活动方能有所收获。
5.结合校情创品牌,发挥精品活动的导向、辐射效应。主题教育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任何一所高校,都无力也无必要遍地开花,不加选择地去组织各类主题教育活动。主题教育活动一旦泛滥成灾,就必定消化不良,不但耗费大量人力、物力,而且也使主题教育活动难以发挥正常效能。作为高校,应该结合本校实情,抓住适合本校特点的契机,积极组织具有良好效益的主题教育活动。对历次组织过的主题教育活动,应及时做好总结反思工作,发扬优点,改进不足。尤为重要的是,必须慧眼识珠,坚决淘汰效益差的主题教育活动,大力扶持有较好发展前景的主题教育活动,积极将其做大做强,力争打造出一批主题教育活动的精品。在这当中,要特别注意本校特色,塑造一批独具本校特色的主题教育活动品牌。学生科技活动是我院德育工作的品牌,是培养大学生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敬业精神的有效载体。在工作中我们不断探索学生科技活动的新机制,着力营造校园科技氛围,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实践动手能力,走科技创造、科技成才之路。在广大同学的积极参与下,校园科技活动硕果累累,每年都有一大批技术含量高的学生科技作品出现在“五四科技文化艺术作品展”的展台上;我院连续五年参加了全国机器人电视大奖赛,并屡创佳绩。在此基础上启动的创新教育项目,为进一步提高我院学生科技活动水平搭建了更为广阔的平台。
在众多的主题教育活动中,“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会、“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机器人研究活动组”“校企百万奖学金”等无疑是学院的精品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吸引和造就了一大批学生在德育、综合能力等方面有了很大的提升,深深地烙上了无锡职院品牌,在构建和谐校园中起到了很好的导向和辐射作用。
6.依托对口社团搞活动。学生社团是高校一支不容忽视的生力军,它集聚了一批志向趣味相同的学生。组织主题教育活动时,倘能依托对口社团开展工作,必能有事半功倍之奇效。因为,对口社团的成员,对该主题教育活动的内容本身有兴趣。因此,由他们去开展各项工作,容易产生激情,产生动力,再加上他们本身对这方面的才识较之他人来得更丰富,因此,做起各项事情就容易得心应手。
教育观念、教育内容的变革,必将促进思想政治教育途径与方法的创新;方法与途径是否得当,必然反过来影响教育观念和教育内容的有效性与真实性。近年来,随着我院德育工作的有效深入,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2006年,学院被江苏省评为“文明学校”,学院办学质量得到明显提升,得到社会、企业、学生的好评,学院连续三年被江苏省教育厅评为“就业工作先进单位”;涌现出了徐相存等一批优秀的大学生,徐相存同学见义勇为、勇斗歹徒的光荣事迹极为感人,《中国教育报》、《无锡日报》、《江南晚报》、无锡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进行了报道,被学院授予“见义勇为好青年”荣誉称号,并荣获“江苏省十佳大学生”提名奖、无锡电视台“勇敢奖”。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期坚持,常抓不懈。高校德育的目标是为社会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从更高层面上理解高校德育的目标应该是爱人类,表现为对人类的终极关怀。因此,德育目标与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是统一的,我们有理由将大学的德育建设纳入到和谐社会的视野中。
参考文献:
1.王卓.激发动机寓教于乐.教育理论与实践,2006(12)
2.黄进.让“寓教于乐”走进德育——大众传媒对德育的启示.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4)
人类的发展伴随着文化的产生和繁荣,四大文明古国同时存在时期,世界的灿烂文化就有了交流,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交通、通讯、传媒等技术的发展,国际间不同文化的交流更加频繁,世界文化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不同的国家与民族产生不同的文化,在21世纪的今天,不同的文化可以同时汇集到世界各地,文化多元的潮流侵蚀着世界各个领域,我国高校在德育中也深受文化多元化的影响。
一、多元文化的起源及含义
对“多元文化”这一术语的探寻,西方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经过社会的进步、时间的推演,到1960年以后,它作为一种思潮真正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这一切起源于第二次科技革命后,世界范围内科学技术的进步,不同的文化对本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了不可避免的影响。而在当时,“多元文化”指代的是两种文化现象:“一是在殖民地国家存在的殖民者的统治文化与原著民的种族或民族文化间的共存;二是在移民国家中不同种族、民族、的文化共存。”
随着社会的进步,多元文化的含义在此基础上有了进一步的扩展,不仅仅局限于殖民者与当地人民间的文化共存,在世界范围内的任何地方皆可共存。因此,多元文化就是指,一定范围内几种不同文化观念共存的现象。
二、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特征
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接班人和建设者承担重要的任务,我国的建设要靠高校培养出的大学生来承担,因此,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如何,直接关系到我国建设和祖国的未来。在被多元文化浸染的现代高校,德育拥有了一些新的特征。
1.高校德育更加需要鲜明的政治性、意识形态性
对外开放以及外交频繁促使中国文化思潮受到西方思想的浸染,而高校作为接受最新思想的第一阵地,也是最早受到西方文化侵蚀的地方,这就导致了当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政治性、意识形态性被淡化。这种现象并不只在学生中存在,一些高校德育工作者也有这样的观念。德育也是包括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对意识形态的教育一定要有鲜明的阶级性和政治性。
2.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渗透到生活中去
当今高校的德育还大多停留在革命战争年代的思想政治教育阶段,学习内容死板,脱离当代大学生的实际生活,这种教育最终必将被取代,因此,要通过各种方式、采取各种手段,将高校德育工作融入到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在生活中接受高层次思想的熏陶。
由于文化的多元发展,学生不再单一接触旧时期的文化观念,对于党的理论,有的学生感觉麻木,这样的现象主要还是大学生没能真正深入理解的深刻内涵。在多元文化冲击下,一些更符合人的本性、更符合现实享乐主义的文化观侵蚀了他们的头脑。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德育首先要做到让大学生认识,理解的正确性,而这就需要高校德育工作将这些先进思想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真正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日常生活和管理工作中去。
3.高校思想政治应更注重主体性与民主性
多元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之一就是民主观念与主体观念的差异,受西方经济体制、政治文明的影响,促使当代大学生民主意识不断增强,主体性觉醒。所谓主体性,是指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对象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独立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他是相对于客观性而言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就在于激发人的主体性,在接受先进文化思想教育后创造更灿烂的文明,因此,高校德育在多元文化背景下要更注重主体性的体现,不能将其视为德育的阻碍
三、多元文化背景下高校德育的调整
1.调整高校德育的载体与人力资源
首先,要创新高校德育的载体。“高校德育载体就是指那些能够承载高校德育活动进行从而实现德育目标的事物,这里所指的事物既可以是有形物质的,也可以是无形物质的。”载体对高校德育具有重要的意义,承载着德育目标实现的重要作用。创新高校德育的载体就是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对已有的传统德育载体进行扩充。当今社会高校德育的载体,已不能仅仅局限于第一课堂,面对多元文化的冲击,应将高校德育寓于校园文化、学生社团、社会实践活动、党团活动、学生公寓文化活动等之中,同时要与时俱进,调整高校德育机制以适应多元文化的发展。
其次,要注重调整高校德育的人力资源队伍建设。高校德育人力资源队伍主要指的就是高校德育工作者。作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他们具有双重特性,首先,他们是先进思想的传播者和创新者,是高校德育得以顺利进行的保证;其次,他们也是被创新的对象,他们也在社会中,他们的思想也必然受到新思潮的影响,被重新塑造或改变。
2.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调整主体间交往的平等性
学生主体意识的增强必然要求高校德育中将其作为主体来对待,首先要改变传统观念,将学生视为德育的主体,德育最终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塑造人格健全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多元文化的冲击同样造就了现代学生的“平等观念”,因此也就要求新时代的德育要注重调整主体间交往的平等性。发展主体间的交往主要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指学生与教师间地位的平等;二是指教师将学生视为平等的个体,学生之间也将对方视为平等的个体,彼此间的平等也有助于个体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
人类的进步带来文化的多元发展,多元文化渗透到世界各个角落,对高校德育的影响亦是深远而巨大,作为高校德育工作者,一定要正确把握新时代高校德育的特点,为祖国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