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心理学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9:19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道德心理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道德心理学论文

篇(1)

(一)培养方式的可行性。在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对于舞蹈教学的内容有一定的要求,比如舞蹈的编排、音乐的选择、教学流程的设置、教学目标的制定等,而这些内容的制定,都需要以足够的可行性作为前提。

(二)遵循舞蹈教学的规律。舞蹈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易到难的过程,舞蹈教学过程中舞蹈教师对于教学节奏的把握,也是保证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一个重要方面。舞蹈教学内容的设置和开展,务必要和相应的舞蹈教学理论挂钩,遵循舞蹈教学的规律。那种盲目求快、一味加量的舞蹈教学方法,是不可取的,通过实际的教学实践资料来看,那样的方法对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也是非常不利的,甚至可能适得其反,使学生产生对于舞蹈学习的反感,甚至埋没学生的创新才能。

(三)重视学生的个性。在舞蹈教学中,学生的个性是不同的,一些学生表演能力强而创造能力欠缺,一些学生则恰恰相反,创造能力强而表演能力有待提高。舞蹈教师应当重视学生的个性,做到充分尊重、因材施教,发挥学生的特长能力,弥补学生的不足。重视学生的个性,要求舞蹈教师在平常教学过程中,要多观察每位学生的表现,了解学生个性,掌握学生优点和不足,制定针对性更强的教学方案,来对每个学生进行针对性的舞蹈教学。重视学生的个性,给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提升带来的帮助是非常大的。

(四)提升学生舞蹈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如果学生兴趣浓厚,自然学习效果就会好,而相反,如果学生缺乏对于舞蹈学习的兴趣,那么学习的效果也会事倍功半。舞蹈教师应当认识到这一点,在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过程中,采取适宜的手段对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诱导,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这样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全面、顺利开展,有利于在舞蹈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舞蹈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一)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目前,舞蹈课堂中舞蹈教师的教学工作偏重舞蹈表演能力的培养,而忽视了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这是由于教师没有从思想上重视对于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造成的,也反映了舞蹈教师教学能力不够和教学思想落后的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教师的教学能力高低,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起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必须重视起来。增强教师的教学能力,首先要使教师从思想上认识到培养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然后对教师进行一些先进的舞蹈教学方法的培训,帮助教师提升其综合舞蹈教学能力。另外,应当加强对于舞蹈教师教学实效的考核,考核的内容中增加对于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效果的考核,使考核能够充分体现出教师在舞蹈课堂中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成果。

(二)创造学生主导的教学氛围。传统的舞蹈课堂偏重于老师对于学生舞蹈动作的指导,而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舞蹈自由发挥的空间,因而对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不利。在改进舞蹈课堂教学模式的过程中,应当重视学生在舞蹈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改进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个性能力的展示,强化学生舞蹈弱项。具体来说,可以在舞蹈课堂教学中,给予学生一定的舞蹈自由展示时间,让学生在自由随性的舞蹈过程中体会到创新的乐趣,提升学生的舞蹈创新能力。教师在舞蹈课堂教学中,也应当积极和学生进行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活跃课堂范围,这样不仅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个性特征,进而制定个性化的教学内容,也有利于增加学生学习的热情,提升学生学习的乐趣。

(三)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创新,来源于自身对于舞蹈动作的熟悉和掌握,也来源于对于其他人的舞蹈动作的欣赏、观察和模仿。在舞蹈课堂教学中,舞蹈教师应当强调学生的观察力,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在舞蹈学习过程中,学生对于其他人舞蹈动作的细心观察,可以让学生心中积累更为丰富的舞蹈动作,使学生在不同的舞蹈动作的结合、运用过程中更容易进行舞蹈动作的创新。重视学生观察力的培养,对于学生舞蹈创新能力的培养室非常重要的,是增强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工具。舞蹈教师在平常的舞蹈教学中,应当对观察力强的学生多表扬,对观察力较弱的学生多鼓励、多帮助,力求通过适当的方法,实现学生观察能力的有效提升。

篇(2)

2.项目设计的递进性、逻辑性在项目设计原则的第一条中我们讲到了第二课堂中的项目设计要覆盖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涯,那么这段时间是相对较长的时间,可能是三年甚至四年的时间。那么在此期间的项目设计我们必须有一个逻辑性的安排,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从项目的设计上体现出核心能力培养的由浅入深的逻辑性,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逐步地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3.项目设计的专业性、相关性高职院校中不同专业的学生所要具备和体现的专业能力是不同的,当然基于在所有岗位中都必须具备的共同能力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是建立在专业能力培养之上的一种能力。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所学专业,在项目设计上可以根据不同系别和专业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地设计,在项目的情境中和素材的搜集上体现出一定的专业相关性,这样不仅能更好地吸引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更能得到学生的认可。

4.项目设计的相对稳定性和灵活变动性作为对大学生将来的就业和职业能力的养成有重要作用的职业核心能力培养既然要贯穿整个大学阶段的第二课堂,那么第二课堂中的职业核心能力的项目设计就应该是适合每个院校、具有自身特色同时又能为学生的专业有所帮助的项目类型。笔者认为这些项目应该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即有几个主打的大的项目,符合该院校的基本的实际。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表现特点设计出相对灵活、符合他们各自发展情况的小的项目作为稳定性项目的补充。只有这两种方式相结合才能开发出既符合各职业院校实际,同时也能根据不同情况进行调整的职业核心能力培训项目。

二、以司法警察类高职院校为例的项目开发设计分析

作为司法警察类的高职院校,学生的与人交流、与人合作、解决问题、自主学习的职业社会能力是职业核心能力培养中的重中之重。下文设计了几个相对符合该类高职院校的大的活动项目,从学生进入大学后的心理调适入手,着重加强职业素质的养成和职业技能的培养,以此为目的来强化和提高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

1.项目一:大一新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分析对于刚刚进入高职院校的大一新生来说,他们的学习、生活方式和以前的高中阶段有了很大的不同,很多学生步入大学之后还不能够及时地进行心理方面的转变和自我调适,出现了很多的问题:如没有学习目标和生活目标、盲目跟风、随波逐流、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大学新生的学习和生活,使其不能很快地适应并步入新的人生阶段。针对这一问题和情况,我们设计出了调查大一新生的心理状况这一活动项目,首先通过在不同的班级组成小组,共同讨论设计问卷调查的问题和形式,然后分工合作设计出不同的调查问卷,通过走访、调查,分析问卷结果,然后据此得出大一新生中存在的不同的心理问题和人生困惑,并上网查阅相关资料,通过讨论、分析得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最后写出大一新生心理问题状况调查报告。在这一项目设计中,学生始终关注的是自己周围的学生心理上存在的矛盾和困惑,项目的设计抓住了学生的兴趣和关注点,并通过小组讨论、分析,走访调查、查阅资料、分析论证等形式,不仅锻炼了学生的与人合作、与人交流能力,同时调查报告的得出也是培养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途径。通过这一项目学生不仅清楚了他们步入大学之后心理上存在的问题,同时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解决了这些问题。

2.项目二:司法警察行业职业素质的要求与培养作为高职院校的学生,他们在大学三年的专业学习和培养都是针对将来的就业的。那么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针对性,在校期间我们必须加强其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作为司法警察类的高职院校,学生将来的就业岗位和其它高职院校的学生相比是具有特殊性的。这些岗位对从业者的职业素质的要求比其它岗位也要严格很多。如何从学校开始就有效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使其能够从走上工作岗位就能很快地适应工作,这是我们所有司法警察类高职院校的教师都必须思考的一个问题。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在第一课堂中有基础课的保证,如基本原理、思想道德和法律基础等,但是没有一门和将来的岗位直接相关的职业素质养成课程。并且很多课程由于教学内容的陈旧和教学方法的单一不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第二课堂设计的项目训练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一不足。我们设计的职业素质的要求和培养项目就是针对以上不足提出的,学生通过走访、调查一些和自己专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了解这些岗位的职业素质要求,并进行归纳总结,写出和专业相关的职业素质培养目标。然后通过后续的小的项目来有针对性地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如可以通过举办“司法警察类工作岗位职业素质调查报告”征文比赛,来让学生对调查结果进行总结归纳,提高学生书面的与人交流能力;然后举办“新时代的司法警察形象”演讲比赛,让学生在调查报告的基础上,融入自我的理解,说出自己心中的司法警察形象,演讲稿的写作、演讲比赛的举办都很好地提高了学生与人交流、展示自我、与人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这些调查、走访和写作、演讲,学生在提高职业核心能力的同时会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司法警察类专业的职业素质的要求,找出自己的差距与不足,这种活动形式有效地调动了学生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相比第一课堂的单纯的知识传授来说更能从思想层面上起到教育、引导的结果。

篇(3)

2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主要特点

2.1道德价值导向一元性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而转型,呈现文化多样和价值多元的格局。文化多样和价值多元必然引起社会文化冲突和价值冲突,这种文化和价值冲突又不可避免地影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起部分大学生道德目标迷茫、道德标准模糊、价值取向错乱、道德行为失范,严重地影响了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效果。因此必须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元导向,抵制西方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和传统封建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影响,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占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阵地。在大学生道德激励中,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标准和动力,把握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方向。

2.2道德评价标准先进性

道德评价是道德激励的题中之义,也是道德激励的中心环节。在道德价值多元化的背景下,确立先进的道德评价标准至关重要。《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对我国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等各方面都规定了具体的道德规范和道德标准,这些具体的道德标准可以看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这些具体的道德标准的高度凝炼,是最先进最根本的道德评价标准,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认同的价值观“最大公约数”。因此,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最高价值标准,才能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新常态。

2.3道德激励模式的现代性

大学生道德激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机制和重要组成部分,应当服从和服务于高校校园治理的大局。高校校园治理现代化是一股势不可挡的时代潮流。在高校校园治理现代化的潮流中,大学生道德激励也必须实现现代化。所谓大学生道德激励现代化,是指大学生道德激励由传统模式向现代模式的转化过程,包括大学生道德激励理念、内容、形式、方法的现代化,概言之,是指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的现代化。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是由激励理念、激励内容、激励形式、激励方法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构成。实现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现代化,首先,要实现道德激励理念的现代化,树立“以学生为本”的道德激励新理念;其次,要实现道德激励内容的现代化,实现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有机结合的综合激励;再次,要实现道德激励形式现代化,形成自上而下激励、自下而上激励、平行激励相结合的立体激励形式;最后,要实现道德激励方法的现代化。通过目标激励、过程激励、结果激励、榜样激励等多种现代道德激励方法,提高道德激励的实效性。

2.4道德激励机制的长效性

传统的大学生道德激励模式具有不稳定性、短效性、不确定性等弊端,要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必须构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有效机制。首先,要制定科学的大学生道德激励制度,以科学的法规和制度来规范大学生道德激励活动,使之具有规范性、科学性、稳定性;要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道德激励全过程,把目标激励、过程激励、结果激励有机结合起来,增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长效性;最后,要有计划地开展大学生道德激励,避免不确定性,逐步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

3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重要意义

在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大背景下,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3.1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表达。只有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大学的正确方向,才能为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和输送合格人才。当代大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生力军,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才能确保大学生的健康成长。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热情。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品质,并外化为道德行为。

3.2有助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学教育,德育为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德育的主渠道。在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冲突的背景下,西方各种资产阶级腐朽思想通过各种方式渗透到我国大学中来,严重地毒害我国大学生的心灵。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弘扬主旋律,传递正能量,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把道德激励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中心环节,激发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性,在大学生灵魂深处筑起抵制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影响的钢铁长城。

3.3有助于提高当代中国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我国高校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生力军和接班人的基地,高校最根本的任务是培养德才兼备的高级专门人才。大学生应当成为社会的精英,具有德、智、体、美诸方面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如何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光靠理论说教是不够的,必须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采取科学的道德激励手段,鼓励大学生自觉地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防止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错误行为发生。只有把正向激励与逆向激励、道德奖励与道德惩罚结合起来,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逐步内化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知、情感、意志、信念,构成稳定的道德心理机制,并外化为道德实践,自觉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4营造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的基本原则

4.1正确导向原则

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导向至关重要。如果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作导向,大学生道德激励就会走到邪路上去,就难以取得成效。在价值多元的时代背景下,必须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并把它作为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根本标准,才能引导大学生分辨是非曲直,正确进行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实施正确的道德行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被实践证明是唯一正确的价值观,因此,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导向,营造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道德激励的根本导向,才能保证大学生道德激励的正确方向,为大学生道德评价和道德选择提供正确标准,才能为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提供正能量,激励大学生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积极性。

4.2以生为本原则

“以人为本”是的基本原理,把“以人为本”运用于大学生道德激励中去,就形成了“以生为本”的基本理念。所谓“以生为本”,就是大学生为本,大学生既是道德激励的客体,又是道德激励的主体。道德激励的目的就是要激发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道德的积极性。因此,必须坚持“以生为本”的原则,把大学生作为道德激励的出发点、归宿点和立足点。坚持以生为本,必须克服以教师为本的传统理念,明确教师只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者,是大学生道德成长的外因,而大学生道德成长的根本动力在于大学生自身。唯物辩证法认为,内因是变化的根据,外因是变化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因此,必须坚持以生为本,关爱学生、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把道德激励作为激发大学生自觉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手段,把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必须把外在道德激励与大学生自我道德激励有机结合起来,通过道德激励使大学生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4.3公平正义原则

大学生道德激励必须坚持公平正义原则。公平正义是道德伦理的核心范畴。何为公平正义?不同阶级有不同的解释,但从一般意义讲,为绝大多数人所认同的制度、规则和行为才是公平正义的。公平正义首先是制度的公平正义,就大学生道德激励而言,大学生道德激励的制度必须公平正义的。无论是奖励,还是惩罚,必须从激励制度上确保人人平等,在激励制度的执行上,做到对事不对人,所有人都一视同仁。在实践中,必须克服轮流坐庄、平均分配名额的做法,坚持既定标准,做到宁缺勿滥,真正发挥扬善惩恶的作用。“公正”是公平正义的简称,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之一,在营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导向下大学生道德激励新常态过程中,必须始终坚持公正原则,使大学生道德激励本身符合伦理性。

篇(4)

1.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提高素质教育教学体系的思想

爱因斯坦说:“唤起独创性的表现与求知之乐,是为人师表至高无比的秘方。”新教改的全新理念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强调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获取新鲜知识的能力,并且还使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交流合作的能力,是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也是学生学会和形成正确价值观念的过程。

1.1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

1.1.1要全面地准确地了解学生:学生是教育的主体,不了解学生就无法从教,这就是关注学生,关注学生的心理、性格、兴趣、能力和身世,要掌握学生先天生理造就和后天环境培养中的差异性与共同性,才能因材施教,因人而教、因需而教;

1.1.2要民主的平等的对待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树立师生是学校里的伙伴,学习中的益友,生活上的知己的良好观念,为学生养成积极乐观的学习精神奠定基础。

1.2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是以教师为主导的思想

1.2.1教师要培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不只在课外了解掌握和评价学生,还要在课堂上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态度和接受课程内容的程度,创设境界,积极诱发,适时补救。

1.2.2教师要引导关注学生的参与意识: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正确引导使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关注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理解水平和独立思考的能力,思维扩展程度和空间想象能力;

1.2.3教师要强调关注学生的合作关系:经验认为,合作式的学习方法是近年来教育教学改革最成功的方法。

1.3全面提高素质教育是以学校为督导的思想

学校是搞好教育教学的园地,而学校以领导为核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起着一定的督导作用,新教改的成就在于学校领导监督指导、在于一线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也在于接受教育的学生的创新和提高,所有这些都必须在理论指导下,才能全面地提高素质教育效果。

2.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的思想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曾说:“不论教育者怎样地研究了教育学理论,如果他缺乏教学机智,他就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育实践者。”因为课堂教学是具有变化的,做一个机智的教育者必须要懂得把握和处理教学过程中随时出现的细节。

2.1注重常规细节的预设,提高小学语文课堂高效:在教学中,为实现预定的目标,或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或为突破重难点,我们有必要进行教学设计,对每一个细节进行认真的思考;由于事先在备课中注重了这些细节的预设思考,在每节的课堂里,都将会创造出教学互动的亮点,也就提高课堂的高效生成。

2.2关注个性细节的创设,演绎精彩课堂教学魅力:在进行教学设计时,还特别注重以下几方面的细节;

2.2.1创设精彩的导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前,精彩的导入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在动力,精心打造导入细节,创设适当的导入情境,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这样才能收获最佳的教学效果;

2.2.2给学生留下思考的空间,让学生思考与探究:对答如流的喧哗课堂并不是有效成功的课堂,静思沉默的时刻也许是知识生成的关键时候;在教学中,只有留给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和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才能拓展思维,弘扬个性,达到不教是为了比教更好的效果;

2.2.3捕捉突发的教学细节,点缀精彩的教学课堂: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敏锐发现、善于捕捉有价值的细节。

2.3重视课堂教学细节,显现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教师的一声问候,一个抚摸,一句赞美,一次沟通,都会得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看似无意而又寻常的举动背后,却真实地体现着教师的爱,蕴涵着民主平等和谐亲密的师生关系;

2.4教学互动实施,加强高效意识激发课堂氛围:新课改“要求学生与教师在‘互动’、‘对话’中对知识进行‘创生’、‘改造’”,进而实现“动态生成”,它强调教学过程应当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应该焕发生命的活力,这个活力表现在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平等中的首席,自身必须是满怀热情的,能够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能够和学生分享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

3.在新课改理论指导下奠定小学语文作文基础的思想

《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在新课程改革的形式下,语文教学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得唤起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才能更进一步的触类旁通举一反三,抓好作文的写作,提高学生运用语文知识,综合语文文化,提高写作水平。

3.1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性:“兴趣是比责任更好的老师。”诚然,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显得尤为重要。

3.1.1从小学生的心理入手:小学学生都有爱听故事、爱看动画、爱读日记的兴趣,再通过故事、动画、日记的听看读过程中,因势利导提出写作的过程和方法,采取专门培养和无意引导的手段,施以技巧;

3.1.2从小学生的认识入手:小学生认识的范围主要有故事寓言书,电视动画节目,自己所学的课本,巧妙运用、综合思考、及时引导,采取循环渐进潜移默化地方法;

3.1.3从小学生的环境入手:小学生学习生活的环境主要是家庭和学校,接触的人主要是父母和老师,教师应该结合小学生的父母,既给予信息提示,又指导空间思考。

3.2促进学生写作的想象力:培养小学生的想象力使之运用在写作中,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方法,也是目的之一,具体方法是:

3.2.1利用讲授美文机会适时提问和引导;

3.2.2借助信息图像设置实施提醒而激发;

3.2.3采取作文评改选优方式实施讲解而促进。

3.3增强学生写作的成就感:在指导方法上下功夫,让学生写出规范性和理性的好作文。

篇(5)

关键词:职业学校 心理问题 职业道德 

 

职校生中的大多数是基础教育中经常被忽视的弱势群体。这决定了他们的心理问题和教育问题多发易发而且日益复杂。教育者在职业技能教育的同时,不仅要加强学生的德育,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而且要加强教师自身的职业道德建设。本文就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心理和教育问题以及教师职业道德谈一些看法和认识。 

一、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的心理问题 

1.心理问题 

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对象以初中毕业生和部分高考成绩不理想的高中毕业生为主。这部分学生中考、高考成绩分数较低,生源素质差,学生的学习动机层次不高。不少职校生在初中阶段就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知道怎样学更科学、更有效。由学不好到不愿意学,最后发展到厌学、逃学。学习焦虑现象比较普遍,不少职校生是读不进书又不得不读书。对考试或学习存在比较严重的恐惧心理,有明显的厌学情绪和行为。学习目标也不够明确,只求能够过得去,混一天是一天,得过且过。 

2.性格心理问题 

第一,自卑自贱心理严重。看轻自己,对个人的能力与品质做出不符合实际的偏低评价,认为自己什么都不行。由于长期处于被别人瞧不起的地位,常常听到的是指责和不满,看到的是歧视的眼光。总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矮人三分”。容易出现自暴自弃、破罐破摔的消极表现。 

第二,自私自利心理广泛存在。现在的职校学生在部分是独生子女,长期受到长辈的过分关爱,依赖性强,过分关注自己的感受,少考虑别人的想法利益。习惯于随意支配、指使别人。由于缺乏合理正当的表现机会,一些职校生就试图通过逆反或对立的角色和行为如恶作剧、夸张炫耀、故意捣乱、标新立异等表现来突出自我的存在,设法引起别人对自己的关注,以此获得自我满足感。 

第三,不良极端性格普遍存在。一部分职校生的个性特征表现为狭隘、暴躁、依赖、妒忌、孤僻、抑郁、神经质、偏执攻击等。说谎、欺骗、敲诈、偷窃等现象经常发生。社会上很多人都忽视职校生,他们成了“不上进”、“不可教”、“没希望”、“不学好”的典型。职校生的人格尊严问题比较突出。 

第四,缺乏理想和人生追求。不少职校生进入职校时就觉得自己是被淘汰的或被遗弃的人,认为自己将来肯定没有出息,因而常表现为精神萎靡不振,思想上不求进步,学习不思进取,生活自由散漫,混世度日,甘愿沉沦,听天由命。 

二、人际交往心理问题 

第一,回避社会交往。在初中阶段,职校生由于学习成绩不好,被老师和同学评为差生,大家都不愿意与他们打交道,一些家长甚至不允许自己的孩子与他们来往相处。久而久之,职校生对正常的社会交往心存疑虑,不愿意与过去熟悉的人打交道,有意回避正常的社会交往。 

第二,缺乏对老师的信任,师生交往关系不良。对老师自然会有一种疏离感,担心老师会向家长告状,想与老师亲近又怕受到冷落。当老师处理自己的事情不恰当时,则会出现对立情绪。不配合、不支持老师的工作。 

第三,虚拟网络交往频繁失度。现在职校生普遍存在上网成瘾的现象。一些学生在现实交往中难以满足,便想在网络世界中得到补偿。更有一些学生热衷于网络交友,迷恋上网寻找所谓的友谊。沉溺于虚拟网络而忽视真实人际交往。使人际关系更加冷漠,产生严重的人际交往心理障碍。

三、教师职业道德 

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所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准则。加强教师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双师型”教师亟缺。职业教育的特点要求教师不仅要精通专业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具有十分熟练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即成为“双师型”教师。一般来说,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和锻炼,难以完成胜任职业教育的效果对技能培训的要求。教师的威信越高,教育的效果越好。崇高威信获得的最基本条件是,崇高的道德品质和优秀的业务能力。对于一所学校的领导来说,要管好学校,首先要抓出一支良好的师资队伍。在师德建设上要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师德,二是师能,无德的教师得不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无能的教师培养不出优秀的学生,会误人子弟。 

教师的职业道德本身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和教育手段。青少年处在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时期

,有极强的可塑性和模仿性。学生观察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甚至老师脾气、秉性、爱好都逃不过学生的眼睛,都是学生模仿的对象。同样那些脾气暴躁、性格古怪、生活作风邋遢的老师也为学生不良行为的养成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因此高尚的道德品质使教师提高了威信,教育过程能顺利进行。 

教师爱生的崇高精神境界,主要来自优良的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修养的教师,能够正确认识教师职业的社会价值。如何才能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呢?我认为:首先,努力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知识水平、专业技能水平。第二,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教育中受到锻炼。第三,向优秀的教学工作者学习。第四,不断增强自觉性,提高自制力。 

职校生是一个不容忽视、不可小视的社会群体。应该是富有活力、充满朝气的青年群体,也必定是未来社会发展进步和城乡建设的生力军,职校学习时期是职校生从心理幼稚走向成熟的过渡时期,是他们的个性人格趋于定型时期,是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的最佳时期。心理教育在职业学校素质教育体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地位。教师的职业道德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又担负着学生思想品德方面的教育,帮助学生疏导心理问题。用自己的言行威信影响他们,做“人之楷模”。这关系着教育事业的成败,进而影响着国家的命运和未来。 

参考文献: 

[1]李萌. 浅谈教师职业道德在教育中的作用,中国论文中心, 2010.7 

[2]赵霞. 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学生心理问题分析 ,中国论文中心,2009.6 

篇(6)

一、大学毕业生面踏入社会面临的的全新环境

近几年来,部分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面对全新的工作环境、更为复杂的人际关系、较为独立的生活环境等,很难适应,从而产生焦虑、压抑等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如果不能及时解决这些心理问题,就会极大地影响他们的正常工作和生活,甚至会导致偏激的行为,对个人、社会都会产生严重的影响和恶劣的后果。一般而言,学生从初入社会时的心理盲目适应,经过心理不适应,再到心理基本主动适应,其周期需要3―5年时间。自我意识和自我感受能力偏强的人,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心理比较脆弱、自我调控能力差、缺乏辩证思维的人,往往适应期要长一些,反之则短一些。由此可见,大学毕业生职业社会化的关键期就在毕业后的头几年。

二、在适应社会过程中产生的心理问题

1.理想和现实的极大反差让大学毕业生产生焦虑心理。

大学生毕业生拥有无数个理想、美梦。但面对实际的工作、生活环境,不少人不能马上适应下来,不能从基层做起,感觉和理想中落差很大,就产生了焦虑的心理。还有大学生对现在工作中复杂的技术也很难适应,感觉所学的知识远远不够,而且理论和实践相差很大。从而让他们感觉到很大的危机,调节不好会形成心理问题。

2.复杂的人际关系让大学生产生压抑感。

人际关系适应是社会适应的重要方面。调查结果显示,在大学毕业生的社会适应中,人际关系适应最好,无论是和领导、同事还是朋友,他们绝大多数人都觉得关系很好。但仍有一部分毕业生在适应周期内承认自己在人际适应上有压抑感。这种压抑感往往从正式开始工作即产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强烈,在达到顶点以后逐渐回落。它由以下三种感受组成:一是个性失落感。大学时期允许个性在适当程度上发挥,而工作团队则是一个强调共性的地方,于是一些毕业生在与人相处时,过于压抑自己的个性,甚至为了某些需要而伪装自己。二是层级挤压感。刚从学校到社会工作,一般都要从最低的层级干起,即使同事们并没有压制年轻人的主观动机,但在工作上,尤其是在心理上,职场新人总是会感觉到来自职务地位的种种压抑。三是攀比失衡感。新进入职场的人习惯于与自己的同学、同龄人、同一批进入工作岗位的伙伴等作比较,比较的结果常常是优越于别人的方面被忽略,而逊人一筹的地方被放大,由此也容易产生压抑感。

3.生活的压力让大学毕业生心理矛盾感加重。

生活适应是大学毕业生社会适应的基本内容。在学校里面,大学生主要是面对学业问题。走上社会之后,大学生面临着婚姻、家庭等诸多问题。调查显示,在婚姻、家庭生活、文化生活方面,感到很满意和比较满意的占大多数,一般情况的占中等,不大满意和很不满意的占极少数;在政治生活、经济生活与社会地位方面,感到很好和比较好的占30%以上,一般情况的占50%以上,很差和比较差的占15%左右。部分毕业生适应较差,是因为随着职业生活的全面展开,刚刚从业的激动兴奋渐趋平缓,好奇心逐渐消失,随之而来的是许多矛盾和冲突的产生。

三、大学毕业生在社会适应中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

1.环境的变化。

高科技发展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未来社会充满了竞争,政治、经济、科技、文化既呈多元化又呈综合化;知识不断生产和创新,瞬息万变。高科技的发展,信息时代知识的猛增与更新速度的加快,必然对人的专业素质提出更高的要求,从而客观上决定了大学生走向社会后的不适应性。所谓生活技能是指个体能够采取正确的、适当的行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的需要和挑战的能力。大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再到大学,基本上处于与社会隔绝的状态,对社会缺乏了解和认识。刚进入工作岗位,会遇到许多新的问题,有许多东西需要重新学习。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加剧,现不少大学毕业生总会发出“做人真难”、“活着真累”的感慨。

2.知识、能力的不足。

调查显示,毕业生在工作中明显感觉到知识不够用、能力不足。这说明大学毕业生的业务素质还不算高,他们在知识、技能和能力方面实践上还明显不足,特别是当今时代,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对人才规格提出了更高要求,对一些重要科研课题、技术革新项目与一些边缘学科,往往仅具备某一方面的专业知识是不够的。社会和学校的群体不同,有的毕业生在学校期间通过锻炼培养了自己的组织、协调等方面的能力,但走上社会面临复杂的群体,应对这些人际关系上还显得不是很适应。

3.工作、生活实践经验缺乏。

大学毕业生之所以在离开学校后的社会生活中表现出强烈的矛盾感,其主要原因就是缺乏必要的生活实践经验,涉世尚浅,容易想当然地想象社会生活的美好,而又往往脱离现实条件。具体来说,一方面,从小到大,家庭教育忽视生活技能的训练,较少提供给他们生活实践能力培养的机会,他们养成依赖性,遇事易激动,情绪缺乏控制,处世不够老练。另一方面,学校教育多是传授理论知识,即使是少有的生活知识讲解,也缺乏真枪实弹的实践。生活技能是在掌握了相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练习获得的,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才能由不会到会、由不熟练到熟练,继而逐步形成技能。所以,生活技能的培养是以探究体验为主要形式的实践活动,只有把智力活动和操作活动更紧密地结合起来,重视直接体验和经验学习,才能使多方面的实际能力得到培养。工作上更是如此,在学校主要是理论的学习,对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有相当的差距,平时也缺乏到工作一线锻炼的机会,所以一踏上工作岗位,便感觉缺乏实践技能,导致焦虑等心理问题。

四、心理问题的疏导对策

1.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毕业生形成稳定的心理状态。

(1)创造良好的校园环境,陶冶学生的情操,塑造学生的美好心灵,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在一种健康、融洽的关系中生活、学习和发展。优化校园文化环境,开展形式多样、健康活泼的文体活动、社团活动、学习竞赛、名家讲坛、社会调查和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加强学生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意识,并以活动为纽带,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能力和环境适应能力,促进人格的自我完善。

(2)加强心理训练,增强心理素质。大学毕业生们应主动了解心理健康知识,掌握一些心理问题的鉴别方法和基本的心理调适办法,比如通过听音乐、看电影、阅读书籍等发泄心中情绪,可以有助于毕业生们及时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减少情绪波动的频率与剧烈程度,减少发生心理问题的概率。大学毕业生的心理健康,不仅关系到个人的发展,而且是保障家庭和睦、社会稳定的重要前提。

篇(7)

1.定义

阅读的保健及辅助治疗功能早已为人们所了解,阅读疗法被正式收入了《韦氏新国际词典》中,并被做出如此解释:(1)有选择性地采用读物为医学精神病给予辅治疗;(2)利用有指导性的阅读,解决个人心理问题。我国图书情报学词典对其如此诠释:为行为偏差或精神障碍人员所选读物,指导其通过阅读辅助心理治疗的方法。

2.阅读疗法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指导中的作用

由于阅读疗法灵活、随意、易被接受等优势,因而在大学生心理问题指导方面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1)排解烦恼。大学生因心理问题难以纾解而形成的焦虑、自卑、抑郁等情绪通常很难自行排解。但是,在阅读的过程中,读者可以情不自禁地同作品感情产生共鸣,有助于排除其原本的烦恼,为读者带来愉悦之感,增强其自信。(2)振奋精神。高校读物通常具有较高的质量,且内容积极向上,因此,对于因目标不明、失恋、成绩差等原因所造成的精神萎靡不振等情况,可以利用阅读振奋精神,帮助大学生控制自己的情绪。(3)开阔视野。由于择业、就业等压力的困扰,不少学生焦虑难安。可以利用就业书刊等使毕业生尽早了解国家就业政策及招聘信息,以帮助其顺利就业,拓展视野,解决由此带来的心理问题。(4)汲取知识。高校图书馆心理学书刊颇多,有助于指导大学生交际,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并对常见的心理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办法。

二、大学生心理问题指导中阅读疗法的有效运用

1.加快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为了确保阅读疗法的有效实施,必须先让大学生了解何为“心理健康”,怎样辨别自身的心理问题,帮助其掌握心理问题的成因、症状以及危害,从而提高其心理保健意识。如若受负面情绪困扰,可能是因学习或生活压力造成,也可能由于隐私难以倾诉,不便向心理咨询师求助,此时,可以选择阅读疗法来释放精神压力。

2.多角度、全方位宣传阅读疗法教育方式

“阅读疗法”对于许多学生仍显陌生,必须多角度、全方位地展开宣传,使学生掌握普通阅读同阅读疗法之间的差异性。通过海报、知识讲座、网站、校园广播、社团、读者协会等多种途径进行宣传,使更多大学生认识阅读疗法,让一些备受心理问题困扰的大学生了解问题所在,使其学会了解自我,通过阅读疗法逐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

3.培养一批优秀的阅读治疗人员

阅读疗法的有效开展离不开专业人员的科学引导与心理辅导,因此,图书馆员除了要具有图书管理等专业理论知识体系以外,还必须具有心理学、医学等方面的知识。一方面,应在图书馆全员上下开展专业化的心理学、医学等专业理论知识及实践教育,提高全员综合素质;另一方面,应选拔一批业务能力强,有责任心,服务意识好,阅历及经验丰富,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人员对大学生开展阅读指导,构建一支专业化团队,将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同相对应的书籍相结合,推荐给大家。

4.构建相应的阅读疗法服务性机构

高校应组建相应的阅读疗法服务性机构,由心理指导教师负责了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如利用问卷调查等方式开展,针对存在的具体问题,采取相应的对策。如对大学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给予群体性指导服务,对于存在特殊心理问题的大学生,需对其进行个性化跟踪服务。馆员平时应多同学生保持联系,随时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反馈给治疗服务小组,并将相应的治疗书目交予学生。

篇(8)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

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篇(9)

一、引言

心理学自诞生以来,各种理论和流派百花齐放,相互影响和渗透。道德心理研究作为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研究领域也是如此,它受到不同时期相关心理学理论的影响。皮亚杰对道德发展做了开创性的研究。柯尔伯格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对道德发展进行了大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研究。并以此构造了道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理论。

“道德发展”这一术语逐渐被人们所熟悉。柯尔伯格所开创的公正主题和后来其他道德心理学家们提出的关爱和宽恕主题,成为道德心理研究的三大主题。从皮亚杰到柯尔伯格及其追随者们,都明显受到认知学派的影响。而同时行为主义心理学对道德心理研究也曾起过重要的作用。其中加裔美籍心理学家班杜拉最为突出。他认为德性的形成是通过直接强化和榜样示范的间接强化而实现的,所以他对道德发展这样的术语持有不同观点,这直接影响了道德教育实践领域出现的重奖励和惩罚的德育方式。

儿童心理理论是近20年来发展心理学领域中一个比较活跃的研究课题,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它对道德心理研究也产生一些重要的影响,本文拟对此进行探讨,希望加深和扩展对儿童心理理论和道德心理的研究。

二、对“儿童心理理论”的剖析

在学术界关于“到底什么是儿童心理理论”众说纷纭,一个基本的看法是,儿童心理理论是儿童对他人心理以及心理与行为关系的认知发展理解错误信念为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从其发展过程看有两个阶段,即心理理论的获得和心理理论的发展。经典研究主要是关于错误信念的研究,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逐渐提出了儿童心理理论获得和发展的模型。

(一)经典错误信念研究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是理解了“错误信念”。目前以韦尔曼(Wellman)和普那(Pemer)的“错误信念任务”为这方面的经典实验。如研究之一,两个女孩,一个叫安娜,一个叫萨丽。

萨丽把一个小球放到一个筐里,盖上盖子,就离开了。可是当萨丽不在的时候,安娜把小球拿出来放到自己的盒子里。问儿童:“萨丽回来会到哪里找小球?”研究者发现,3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盒子里找,正确判断率只有10%,而4岁的儿童多认为萨丽会到筐里找。这是因为三岁的儿童把人的心理认识(即Wellman和Pemer的信念)等同于客观世界的事实,也就是不能认识到客观世界是一样的,但人的主观反映却可以不同,而四岁的儿童就可以突破这种限制。目前一般认为能正确解决“错误信念任务”,即能正确判断他人的心理状态。一般以此作为获得心理理论的标志。

(二)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

有研究者在把“错误信念任务”作为儿童心理理论形成的标志以后,开始从整体上思考儿童心理理论获得的模型。主要有下面三种观点:建构理论认为,儿童对心理状态的理解如同科学理论形成一样是个理论建构的过程,并且随着与环境的交互作用而发生一系列的变化。

模仿理论认为,儿童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从而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如果按照这一理论观点,儿童心理理论是在自我意识形成的基础上通过移情能力而获得的。

匹配理论强调,儿童必须认识到自己与他人在各自心理活动上都属于等价的主体,儿童不断面对自己与他人在心理活动上的相似性,从而促使儿童不断深入这种对等价关系的理解,逐渐形成系统的对心理活动的认识。

以上三者都有各自的实验研究或演绎推理的支持,但它们不是互相排斥的。以上三者都认为儿童预先并没有关于心理活动或状态的知识,是后天形成的,这是共同的。现在不排除这种可能,那就是儿童在认识了自己与他人的心理活动等价的主体地位后,才有可能把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通过内省自己的心理活动间接体验他人的心理活动,在这种复杂渐进的过程中逐渐获得心理理论,也就是说三种模式都能说明问题的某一方面,但综合起来可能更全面。

(三)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模式

正确解决“错误信念”问题,标志着儿童获得了心理理论。关于在此以后儿童心理理论是如何发展的,研究者们又出现了一些不同的观点。

韦尔曼认为,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日益复杂化和精确化的过程。儿童最初的理论是建立在“欲望心理学”上的,即他认为他人的行为是受欲望制约的。随着年龄发展,儿童会发现,仅靠欲望来解释人的行为是不够的,渐渐出现了“欲望一心理理论”,即儿童通过对信念和欲望及其与行为关系的认知来解释和预测行为。但是到了七八岁之后儿童又逐渐开始发展起对他人人格特质的理解,即不仅从信念和欲望这些方面来解释行为,而且还会从不同时空中抽象出稳定的人格特质来作为解释行为的又一依据。

普那认为,儿童在4岁左右拥有元认知能力后,标志儿童心理理论发展的一个质变,以后心理理论的发展只有量的积累,而没有质的变化,其中量变主要体现在能够理解的心理状态的嵌入量在不断增加,如:从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发展到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前面的经典“错误信念任务”实验是对一级信念的理解。对二级信念的理解就是认识到一个人关于另一个人信念的信念,如果把类似与前面的实验情景改变一下就是考察儿童对二级信念的理解。故事如下,约翰和玛丽在公园玩,有人在卖冰棍,玛丽想吃冰棍,但没带钱就回去拿钱。过一会儿,约翰饿了也回家吃饭去了。约翰走后,卖冰棍的人到学校去卖了。

玛丽拿钱以后半路上遇到卖冰棍的人,就跟他一起到学校去买冰棍。约翰后来到玛丽家,玛丽的妈妈说玛丽去买冰棍了,约翰就去找她,问儿童:“约翰会NiU1.,找玛丽?”研究发现儿童只有6岁以后,才会认为约翰会到公园找玛丽,即儿童能正确认识到“玛丽认为卖冰棍的人在公园里”。这虽是个错误信念,但它却是约翰实际的二级信念,约翰会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所以到公园找玛丽。

儿童心理理论虽然是个新名词,但它实际上与我们发展和教育心理学中的许多已有研究是一脉相承的,是发展与教育心理研究中一个新的视角。而品德心理是发展心理学中重要的经典研究领域,两者在内容和方法上是可以相互促进的。

三、从儿童心理理论看个体道德发展

自从20世纪初皮亚杰对道德心理学进行了开创性的实证研究以后,心理学家对个体道德发展展开了大规模的研究,其中柯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影响最大。许多个体道德发展的研究成果如果从儿童心理理论角度来看,其实质内容与儿童心理理论是一致的。如:自我中心主义、他律和自律道德、观点采择和移情、道德情绪判断研究等。

(一)自我中心主义自

儿童获得心理理论有一个前提,那就是必须认识到他人与自己一样是有一套对外在事物的观点,即拥有关于世界的信念,而每个人是按照自己的信念行事的,尽管这个信念可能正确也可能错误。也就是认识到别人可能具有与自己不同的信念,而不同的信念会引起不同的行为。皮亚杰的“自我中心主义”是特指儿童以自己的立场和观点去认识事物,而不能以客观的他人的观点去看待世界,这种混淆使个体不能认识到他人观点与自己观点的不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是儿童思维处于前概念时期的标志之一。这个时期在4岁左右结束。很显然。自我中心主义使儿童不能区分他人观点与自我观点的不同,而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要求儿童能认识到别人可能会有与自己不一样的信念和行为,从这一点可以看出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皮亚杰所说的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的。从实际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韦尔曼和普那的“错误信念任务”研究发现4岁是儿童心理理论发展分界的年龄,而这也正是自我中心主义存在的前概念时期结束的年龄。

(二)自律道德

前面说过,儿童心理理论的获得是以摆脱自我中心主义为前提。而皮亚杰认为自我中心主义和道德实在论是导致他律道德的关键的原因,自我中心的儿童分不清自我和外界,他们把环境看作是他自身的延伸,从而会自发的尊重准则和服从成人的权威,因此没有获得儿童发展理论的儿童是不会出现自律道德的。从他律到自律的原因就是他们在认识上逐渐成熟,削弱了自我中心主义倾向,能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道德问题,从他律道德向自律道德发展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对他人的心理具有认知能力。也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过程。

(三)观点采择与移情

观点采择,是区分自己与他人的观点,并进而根据当前或先前的有关信息对他人的观点作出准确推断的能力,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认知能力。皮亚杰认为从他律道德到自律道德的原因之一就是角色承担和角色扮演能力的发展,其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观点采择能力。米勒等人认为,观点采择需要很多心理成分联系在一起,具有递推的性质。最初级的观点采择是直接对他人观点进行推断和认知,随着社会认知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可以推断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的观点进行认知的,再后来,能对他人如何对另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的观点的推断进行认知……,这种观点采择的间接性逐渐增强,说明了儿童在头脑中能同时处理的心理成分在逐渐增多。移情,是一种特殊的观点采择,它是根据有关线索推断他人内部情感状态,并且自己也能体验到相应的情绪反应。

如觉察到他人伤心,自己也能体验到一种难过情绪。许多心理学家认为移情是儿童利他行为和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霍夫曼指出:移情会成为儿童利他行为的主要动机。艾森伯格也发现自愿助人与移情分数呈正相关。艾森伯格将良好的亲社会行为产生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对他人需要注意阶段、确定助人意图阶段、出现助人行为阶段。其中,亲社会行为形成的初始阶段,即对他人需要的注意,他人的需要是属于他人的个性倾向性,是他人的心理状态,儿童能对其注意显然本身就是儿童的心理理论发展水平的一个侧面。

在整个儿童期;无论是观点采择还是移情都是品德与社会化发展中经常涉及的领域,观点采择与个人的移情相互作用进而促使了利他行为的产生,而观点采择和移情都需要正确地认知他人的观点和情绪,这实际就是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阶段之一。特别是米勒关于递推的观点采择理论与普那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中“心理嵌入量”增加的观点是异曲同工的。

(四)道德情绪归国判断

以往的研究者多把注意力集中在道德推理和道德判断,即道德认知上。而在本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一种新的研究动向,即研究道德情绪及其归因判断。研究者们试图探索个人在某种道德情境中对他人的情绪及其原因作出推论判断。情绪对行为具有激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一个人具有了某种道德情绪,会成为个人产生某种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可以引发并维持个体的道德行为。如有人看到一个奄奄一息的老人受伤躺在路边,心里觉得很同情,并且忿忿不平,想到底是谁把老人撞伤的,这种同情和忿忿不平的情绪促使他可能先把老人送到医院再去公安局报案。

研究儿童的道德情绪判断及其归因能从另一个方面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对“快乐的损人者”现象的研究发现,儿童对犯过者的情绪判断及归因有三种模式,即高兴——难过;难过——高兴,难过——高兴——难过。三种模式由于实验设计的一些因素处理和研究重点不同,导致出现结果的差异,但是它们都是先提供一个犯过情境。然后让儿童站在犯过者的角度推测犯对者的情绪反应。我们可以看出儿童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是能从他人的角度考虑,意识到别人与自己一样也有心理反映,也就是对他人心理状况的认知。所以我们说情绪判断及其归因的研究与儿童心理理论在内容上是有一定重合的,前者是后者的一个子方面,即对他人情绪的认知。

四、从儿童心理理论看道德心理研究方法的深化和内容的扩展

(一)传统的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无论是皮亚杰的对偶故事法,柯尔伯格的两难故事法,还是艾森伯格的亲社会两难情境法,实验所用的材料多来自于儿童的实际生活,通过投射来进行研究。首先向儿童呈现一个道德故事,其后跟随一个问题,如“你认为主人公会怎么做?”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必须建立在儿童能在道德故事提供的线索基础上对他人的道德抉择过程有一个较清晰的认知,并能对其行为作出预测。因此支撑了道德心理发展了几十年的传统研究方法是以一定的儿童心理理论发展水平为前提的。很小的儿童如果还没有获得心理理论,那就无法使用对偶故事或两难故事来测查道德心理发展水平。虽然现在有些研究者打破了单一的情景故事方法,开始使用其他的道德研究方法,如有人通过对品德词语的内隐记忆研究来间接反映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但是使用最多的还是投射故事法,所以说道德研究方法实际在某种程度上依赖于儿童心理理论的发展。

(二)儿童心理理论促进道德心理研究内容的扩展。

篇(10)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人类的物质文化和医疗条件大大改善,中学生由于作业负担过重,睡眠不足,升学压力大等问题已日趋突出,并已逐步形成影响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人类已经从“传染病时代”、“躯体疾病时代”进入“精神、心理疾病时代”。因此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是我们体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阐述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心理健康的培养。

一、体育与健康在心理健康教育中所渗透的内容

1、培养学生对运动的乐趣。

在体育活动中,运动愉是个体参加体育活动后所产生的满足、快乐、舒畅、振奋以及积极参与的感觉,是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长期坚持,有助于身心健康发展。而获得运动愉是坚持体育锻炼的主要原因。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积极参与锻炼呢?首先在教学中要注意观察学生在练习中的每一个闪光点,并不失时机的进行表扬、鼓励,对每个学生做的心中有数,使学生从中找到运动成功的乐趣,从而能主动坚持体育锻炼。其次要多选择学生们都喜欢的各种体育活动。课堂上,不能老是按照课本教材上的活动进行,因为由于场地、器材等原因往往导致课本上的活动并不一定能有效的开展。特别是广大农村地区的学校,各方面条件都不够,因此,开展一些适合当地开展的、简单受场地器材影响不大的活动,比如跳皮筋、跳大步、跳方格等活动,这样可以更好的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

2、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

意志品质是在与困难做斗争的过程中得到锻炼的。在体育活动中,如果把学生的目标选定的太高,就会使学生失去信心,放弃活动,就不可能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相反,如果把目标定的过低,没有难度,也不利于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所以在教学中,就要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选定略高于学生当前水平的目标,不能一刀切,从而做到有意识的锻炼学生的意志品质。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能力。

在体育教学中,学生为了完成某一动作,不仅需要一定的身体素质,同时还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比如,在跳山羊练习时,学生在完成这一动作时,不仅要掌握技术动作,具有一定的身体素质,而且还要克服心理上的障碍,排除胆怯心理,才能获得成功。由此看来,体育教学不仅能培养身体素质,还能磨练人的意志,同时为培养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培养学生在承受挫折等方面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4、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竞争与合作意识。

树立竞争意识是每个现代人必须具备的重要心理素质。

在体育教学中,我就采用篮球教学比赛来培养学生这方面的素质。通过比赛培养学生胜不骄、败不馁,不畏强者,勇于拼搏,奋发图强,创新进取的精神。同时,针对运动场上出现的过激犯规情况,教育学生在比赛中要光明磊落,用正当的方式,依靠自己真实的本领取胜,避免用不正当的方式。把对手当朋友,要和同伴团结合作,共同进步,在竞争中激发自信心,挖掘自身潜能,善于迎接各种挑战,更好的适应社会,并在竞争中取得成功。 二、体育与健康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方法。

1、教学中要进行情感教育,促进心理相容。

体育教师平时应主动接触学生,深入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生活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状况,并逐一进行认真细致的分析比较,切实做到心中有数,因人而异。尤其对课堂上表现异常的学生更要给予关心和帮助。和学生建立一种亲密友好的关系,是他们生活在和谐氛围中,增加集体凝聚力、向心力。这样,不仅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而且能充分挖掘潜能,对身心健康大有益处。有益于学生个性充分发展,形成健全人格,促进心理健康。

2、通过比赛形式培养学生健康心态。

在布置学生课堂练习时可利用竞赛的教学方法,增强教学效果。一般在竞赛前让学生练习几分钟,这样每组为了取得好成绩,就会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形成互帮互助、共同提高的风气。进行比赛时,同学们就会呐喊助威,从而促使同学间的感情交流,克服独生子女的任性、骄纵、自私等不良个性品质,使情感得以升华,促使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个性发展。还可利用不同时间,不同形式,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以及同学之间的协助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

3、利用积极的评价手段。

对学生的学习进行及时的积极的评价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手段,同时也能促进和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教师应力求客观公正而又积极的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成功的欢乐,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另外还应给予学生自我评价和互相评价的权力,让学生树立良好的自我意识,激起积极进取的动力,以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

上一篇: 人才开发论文 下一篇: 会计软件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