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9:2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环境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环境论文

篇(1)

我园坐落在里下河地区的____镇,____河横村享有“全球生态环境500佳”的美誉称号,“菜花节”、“会船节”、“河横人家”等都是地方特色的一个展示,根据这一有利的资源我园逐渐探索出“以绿育人 快乐成长”的办园特色,幼儿的生活学习基本上都是要在园内完成的,这样我们的老师和孩子一起搜集丰富的乡土材料和自然材料带到幼儿园,一起游戏活动布置我们的活动室和区角,这样弥补了农村幼儿园室内环境的布置和玩具的短缺。引导大家根据农村幼儿园的特点注意扬长避短,充分发挥出农村自然条件好的优势,引导幼儿多用自然物(如树叶、种子、各种废品等)制成各种图案,玩具来装饰活动室,如用野果拼成各种飞鸟走兽,用树叶杂草构成各种景物等。在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充分利用这些资源,让他们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进行材料的创造和制作。每个幼儿都积极地参与区域活动,并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他们在区域活动中体验了动手的喜悦和成功的喜悦,让幼儿的区域活动更加丰富。

2.将孩子带到大自然和乡土环境中,为孩子创造户外活动区域。

春暖花开时带孩子们到田野里感受“河横菜花节”的壮观场景;炎热的夏天带孩子们享受“龙卷风水上世界”的清凉;丰收的秋天带孩子们到“葡萄园”、“西瓜地”分享果实。冬天的“森林公园”让孩子流连忘返。我们经常利用周边自然环境的可锻炼因素,进行愉快的户外区域活动,在户外的区域活动中幼儿的探索意识和求知欲会被激发,他们会积极地参与到区域活动中。

3.就地取材,精心设计。

陈鹤琴先生曾指出:大自然、大社会是知识的主要源泉。农村自然资源丰富,到处是游戏材料。泥巴百玩不厌,花草漫山遍野。我们尽量给孩子们提供各种游戏材料,如玉米棒、玉米皮、高粱秆、麦秸、瓜子皮、柳条枝、各种瓶盖、花生壳、桃核、核桃壳、螺壳、鸡蛋皮、挂历纸等等。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将它们组合成所需要的物品,如用挂历纸做大树、麦秸秆建房子、瓜子皮或柳条围成栅栏、小米和高粱做成小鸡等等,制作出了一幅幅极具生活气息的田园风景画,既锻炼的孩子和老师的动手能力,又丰富了幼儿园的区域环境。

农村的“农贸市场”、“瓜果种植区”、“农业蔬菜基地”等这些都为幼儿创造了合适的活动区域。教师引导幼儿去观察农贸市场各种粮食、瓜果、蔬菜的价格,让他们比一比哪种瓜果蔬菜价格最贵,丰富幼儿的生活经验,然后在园内我们也创设这样的“社会活动模拟区”帮助他们积累生活常识。另外让幼儿去观察谷物、小麦等的成熟和收割,让他们了解农作物。利用城镇的文化广场、健身等公众场所带领幼儿观察农村人的休闲娱乐活动,可以让幼儿亲身体验不同设施的用途等。通过丰富的社区活动,可以提高幼儿对农村的认识,可以让幼儿根据的兴趣和需要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区域进行自主活动,使之在快乐中学习,能够实现较强的教育功能。

(三)利用幼儿及家长资源,丰富区域活动环境。

为了更好地体现幼儿在班级区域活动中的自主性、自由性以及创造性,于是我们尝试组织教师、幼儿和家长,共同创设我们的班级区域活动环境。

1.教师引导幼儿自选自制活动材料。

在区域环境创设中,自制活动材料是儿童参与区域环境创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一方面为幼儿提供了更广阔的参与空间和和发展契机,另一方面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教师创设环境的负担,这样不仅能让教师把更多的精力放到如何引导幼儿参与上,更能使幼儿与环境之间增添情感交流的机会。

2.教师做出恰当的支持和必要的帮助。

区域环境创设的选题设计、资料收集、材料准备等环节中蕴涵着丰富的教育契机,这正是幼儿参与环境创设的价值所在。幼儿园的区域活动环境创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搞好区域环境创设,就必须贯彻《纲要》精神,更新教师的观念,既充分考虑幼儿园自身条件,为幼儿创设一个安静有序的的良好环境,又要积极引导幼儿主动地参与环境创设,师幼互动,才能使区域活动真正成为幼儿喜爱的、健康成长的园地。

3.巧用家长资源,使区域活动的材料更加丰富饱满。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智慧源于材料。”区域活动的教育功能主要通过材料来表现。区域活动材料越丰富,形式更多样,幼儿在操作过程中就会变得更聪明、自信、大胆。而利用自然物和废旧物品就成了很好的丰富区域材料的形式,在材料收集中就需要老师、家长和幼儿共同配合。一是充分利用自然物,在自然区域里,有着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游戏材料。如小树叶粘贴成小动物、叶子拓印、制成“书签”;捡来小石头、小树枝当成计算材料;小石头染色,当成飞行棋子;叶子当成小伞、做成扇子、帽子……孩子们在随心所欲的玩乐中得到了自由的体验和创造的乐趣,也增加了想象力和合作能力。二是巧用废旧物品,如老师或幼儿带来家中的洗发水瓶、化妆瓶子投放到“理发店”;小朋友把以前穿过的小衣服带来,变成了“娃娃的盛装”;瓶盖做成串铃等等,幼儿参与制作,动手能力进步了,创新意识增加了,环保意识提高了,也更喜欢玩区域活动了。家长积极的参与丰富了区域活动的材料,他们的环保意识也为幼儿树立了良好的榜样。而农村家长由于受文化水平和知识水平的制约,教育意识比较淡薄,对幼儿的一些活动认识不足,总是疾言厉色呵斥制止,阻碍了幼儿天性的释放和开发。因此,通过“家长会”、“半日开放活动”、“亲子运动会”、“毕业演出”等家园互动活动来提高农村家长对幼儿各类活动以及区域活动的认识,另外鼓励家长在家中独立开辟一个属于孩子的活动区域,让幼儿在家也可以有一个可以随意自由操作的活动区,并鼓励幼儿将

在家里收获的成果带到幼儿园和大家一起分享。农村幼儿园和家长联合,可以丰富和拓展幼儿的活动区域,可以为他们创造一个极为宽松的区域环境,让幼儿快乐健康的成长,促进教师、幼儿和家长的共同成长。幼儿的世界是美丽的,在幼儿园,她们眼睛所触及的每一处风景、每一个角落都应该是美丽的。一种源于自然又超越自然、来自孩子生活又高于孩子生活的美,创设富有教育意义的乡土文化环境,有利于勤俭办园,同时体现了农村幼儿园环境创设的风格与特色,展示了自己个性的亮点。在教育推崇“低成本、高质量”的今天,尤其有其现实的推广意义。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农村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开展虽然相比城市有很多不利的条件,但是农村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和乡土资源是区域活动开展最有利的条件,农村幼儿园要积极开发和利用这些有利条件,为幼儿的区域活动创设一个健康、快乐的优美环境。

【参考文献】

篇(2)

1.2盲目开垦和改造上世纪60年代以来,农业灌溉和水库拦蓄水量的不断增加,使下游水量锐减甚至断流,导致一些沼泽、湖泊面积减小。同时,受传统生产观念的影响,很多人不顾实际生产需求盲目扩大耕地面积,围湖造田,严重破坏了湿地的生态环境系统,导致湿地生态失衡,自然灾害频发。

1.3过度放牧近年来,依赖天然草地资源自由放牧获得畜产品的落后生产方式仍占主导地位,牧民人为侵占、乱占湿地,盲目开发、过度放牧的现象十分严重,草地资源长期处于无法恢复状态,形成恶性循环,加剧了草地生态环境的恶化。据兴安盟2011年天然草原生产力监测报告显示:2011年天然草原牧草总产量为110492.92万公斤;天然草原暖季载畜量为151.36万个绵羊单位牲畜,实际载畜量为400.42万个绵羊单位牲畜,超载249.06万个绵羊单位牲畜。

1.4河道挖砂严重洮儿河流域河道被挖得千疮百孔,这样滥采滥挖砂石,不仅河势被改变,河床被破坏,加快了湖底的“沙漠化”,还毁坏了洮儿河流域的生态环境,给洮儿河流域防汛造成了极大的隐患,给人民群众的生产带来不应有的困难。1998年的大水,洮儿河流域特大洪涝灾害的发生,这些现象的产生与洮儿河流域自然环境的破坏有着直接关系,非法过度采集河道砂石就是一个重要原因。

篇(3)

2006年4月5日凌晨4时,云南省消防人员集中力量对逼近昆明的森林大火发动反攻,截至11时,由于通讯不畅,目前进展情况仍不明朗。此前,有关方面透露,3月29日发生在昆明近郊安宁市的森林大火,最近的地方距离昆明市区不到20公里。昆明市从3日晚开始连夜出动民警疏散火场附近的村民。

森林大火现场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有好多,比如说,一次性塑料杯,一次性筷子,一次性塑料袋等等.那么又要怎样解决这小而严重的问题呢?

我国在加强环境法实施方面的努力,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将环境执法和环境立法置于同等重要的位置,开始将环境执法作为环境法制建设的重点;加强环境法的宣传教育和人员培训,普及环境法的知识,提高全社会特别是政府官员和管理人员的环境法制观念;强化国家环境监督管理体制的建设,包括建立健全各级政府环境管理机构、提高环境管理机关的级别、加强环境管理和执法队伍的建设和培养;国家环境管理机关的管理范围和管理权限在扩大,政府各部门有关环境保护的职责越来越明确、加强,环境行政执法和司法的能力在增强;在现实生活中,环境法律关系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关系越来越明确,污染源单位的责任和违反环境法的责任越来越明确、具体,自觉遵守环境法的程度在提高;环境法中的确定性、强制性规范增加,禁止性、处罚性、奖励性措施增加;环境保护措施的制度化加强,环境法律规定、措施和制度的可操作性增强,环境执法行为的规范化、程序化、制度化程度增强,环境执法制度日益健全;环境法制建设(包括环境立法和执法)和环境管理的有效协调加强,对环境法的监督、检查加强;成立环境警察、环境法庭,切实保障公民和单位享有的提起环境诉讼的资格,积极开展环境法诉讼(包括环境行政诉讼、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加强对环境纠纷的处理,在处理环境民事损害赔偿纠纷时,对污染、破坏环境的行为实行无过失责任原则、因果关系推定原则、举证责任转移原则,并实行较长的诉讼时效;在民事诉讼和行政诉讼中,扩大诉讼权;强化对环境的刑事法律保护,明确规定在环境方面的法人犯罪,严厉制裁危险犯,加强对环境犯罪的打击;对环境违法犯罪行为的打击、处罚程度增强,对环境违法者实行双罚、多罚制;等等。

小的方面有:第一,全面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环境友好的决策和制度体系。坚持以人为本,从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改善环境质量出发,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制定有关法律法规和发展战略、规划,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要研究综合环境与发展的国民经济核算方法,将发展过程中的资源消耗、环境损失和环境效益纳入经济发展的评价体系;推行领导干部任期环境保护政绩考核,克服单纯追求GDP的倾向。

第二,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就是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转变不可持续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建设以节水、节地、节能、节材、节约其他资源和保护环境为主要内容的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按照“减量化、再使用、资源化”的原则,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保护环境为核心,努力实现产业生态化;积极推行清洁生产,以生态化改造工业园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发展废物回收再利用产业和环保产业,提高资源生产率和循环利用率。严格环境准入,提高环保准入门槛,限制和禁止上高耗能、高耗材、高耗水、高污染的建设项目;实施强制淘汰制度,对技术落后、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生产工艺、技术、设备、企业实行强制淘汰;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降低产品单位产值的能源物耗和污染物排放;积极利用经济手段、运用市场机制,鼓励各行各业节约资源、降低污染排放;继续推广各类循环经济试点示范。[next]

第三,解决突出环境问题,维护社会稳定和环境安全。首先要采取最严格的措施保护饮用水源,加快重点流域海域的污染防治,力争取得实质性成效;二是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优化城市规划布局,加快城市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污水、垃圾处理率,积极保护城市区域天然林草、河湖水系、滩涂湿地等自然遗产;三是加快燃煤电厂脱硫和冶金、有色、化工、建材等行业的大气污染治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大力发展新能源,减轻酸雨污染和大气尘污染;四是加强农村环保工作,以转变农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为核心,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大力发展生态农业、有机农业,治理养殖业的面源污染和土壤污染,切实保障农产品安全;五是尊重自然规律,加强生态保护,搞好生态功能区和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管理,加强矿产资源开发和旅游开发的环境监管,防止新的破坏;六是在核电发展中,加强环境安全监管,确保核与辐射环境安全。

篇(4)

[1]马玲.中国石油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面临的风险[J].消费导刊.2008(11)

[2]孙洪波.中国与拉美油气合作的机遇、障碍和对策[J].国际石油经济.2009(03)

[3]孙贤胜,裴国平.海外石油作业公司建立国际化管理机制初探[J].国际石油经济.2008(09)

[4]冯保华.中国石油企业的发展环境和策略分析[J].消费导刊.2008(15)

[5]余立.应对世界石油石化工业新格局提高中国石化国际化经营水平[J].当代石油石化.2008(07)

[6]付晓东,文余源编着.投资环境优化与管理[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7]张汉亚,张长春主编.投资环境研究[M].中国计划出版社,2005

[8]卢进勇,杜奇华编着.国际投资理论与实务[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4

[9]赵振智,胡婧潇.我国石油公司跨国经营中的战略控制力研究[J].化工管理.2009(04)

[10]郭鹏,韩文杰,陈振贵.海外项目投资管理探索[J].中国石油企业.2008(10)

[11]赵鹏大等编着.非传统矿产资源概论[M].地质出版社,2003

[12]何晓群编着.现代统计分析方法与应用[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13]张敦富主编.中国投资环境[M].化学工业出版社,1993

[14]KatsuakiKoike,SetsuroMatsuda,ToruSuzuki,MichitoOhmi.NeuralNetwork-BasedEstimationofPrincipalMetalContentsintheHokurokuDistrict,NorthernJapan,forExploringKuroko-TypeDeposits[J].NaturalResourcesResearch.2002(2)

[15]刘鸿斌.中国石油公司国际化经营浅议[J].消费导刊.2008(18)

[16]MargarethaScott,RoussosDimitrakopoulos.QuantitativeAnalysisofMineralResourcesforStrategicPlanning:ImplicationsforAustralianGeologicalSurveys[J].NaturalResourcesResearch.2001(3)

[17]唐金鸽,邵万钦.石油企业国际化经营战略探讨[J].国际经济合作.2008(05)

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晏波.矿业权交易制度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2]宋喜斌.基于系统动力学的煤炭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3]彭京宜.三亚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4]卢国懿.资源型产业转型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5]吕宾.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调整及征收细化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6]史晓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矿地协同利用与管理[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7]王全明.我国铜矿勘查程度及资源潜力预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5

[8]王翠香.模糊数学在个旧东区锡矿资源预测中的应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9]韩玥.基于能源消费、经济增长与碳排放关系研究的能源政策探讨[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2

[10]唐宇.新疆乌恰地区Pb-Zn资源成矿预测与评价[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11]吕国范.中原经济区资源产业扶贫模式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4

[12]赵子铭.特色园区与阜阳煤基产业经济发展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13]汤军.含油气盆地油气地质异常定量预测与评价研究--以山东临清坳陷东部德南洼陷综合研究为例[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3

[14]张庆.保险资金投资海外矿产资源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8

[15]冯宇.资源约束效应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16]吴飞.个旧锡矿区地质数据的极值分布和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09

[17]黄静宁.深层次致矿异常信息提取及其找矿应用研究[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0

[18]王波.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问题的探索与实践[D].中国地质大学(北京)2013

[19]Yamakawa,TomodaS.AFuzzyNeuronandItsApplicationtoPatternRecognition.ProctheThirdFuzzysystemAssociatCongress.1989

[20]KuemmerleW.Thedriversofforeigndirectinvestmentintoresearchanddevelopment:anempiricalinvestigation.JournalofInternationalBusinessStudies.1999

[21]HLin,QWan,XLi,etal.GIS-basedmulticriteriaevaluationforinvestmentenvironment.EnvironmentPlanningBPlanningandDesign.1997

环境论文参考文献:

[1]林闯,苏文博,孟坤,刘渠,刘卫东.云计算安全:架构、机制与模型评价[J].计算机学报.2013(09)

[2]陈康,郑纬民.云计算:系统实例与研究现状[J].软件学报.2009(05)

[3]王鹏翩,冯登国,张立武.一种支持完全细粒度属性撤销的CP-ABE方案[J].软件学报.2012(10)

[4]杜春来.无线移动自组网密钥管理关键技术研究[D].哈尔滨工业大学2009

[5]王锦晓,张旻,陈勤.一种高效属性可撤销的属性基加密方案[J].计算机应用.2012(S1)

[6]罗军舟,金嘉晖,宋爱波,东方.云计算:体系架构与关键技术[J].通信学报.2011(07)

[7]刘志宏.无线传感器网络密钥管理[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09

[8]袁珽.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密钥管理和虚假数据过滤机制的研究[D].复旦大学2009

[9]麻浩,王晓明.外包数据库的安全访问控制机制[J].计算机工程.2011(09)

[10]冯登国,张敏,张妍,徐震.云计算安全研究[J].软件学报.2011(01)

[11]田胜利.基于l-多样性的隐私保护方法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4

[12]付戈.数据库动态恢复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

[13]汪志鹏.私有信息检索技术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3

[14]时杰.关系数据库细粒度访问控制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0

[15]彭清泉.无线网络中密钥管理与认证方法及技术研究[D].西安电子科技大学2010

[16]郑健,刘广亮,李兆国.基于椭圆曲线的等级密钥管理方案[J].福建电脑.2010(03)

[17]黄志宏,巫莉莉,张波.基于云计算的网络安全威胁及防范[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2012(08)

篇(5)

1固体废弃物的治理和利用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矿山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给予了重视,并取得了显著成绩。据统计,国有重点煤矿利用煤研石3470万吨,占当年排出量的48.5%,其中用于发电、燃料800万吨,建材原料590万吨,筑路材料360万吨,充填材料990万吨。尽管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我国矿产资源和固体废弃物的综合利用水平还比较低,两者的利用率都只有30%左右。目前,我国矿产资源综合回收的矿种只占可综合利用矿种的一半,综合利用指标为50%,比国外低30个百分点左右,采主弃副、采富弃贫的现象仍较为普遍。

2废水治理

我国矿山排放的废水主要有酸性废水、含悬浮物废水、含盐废水和选矿废水等。煤炭采选业矿井水的处理和利用能力提高较快。1990年外排达标率为90.56%,利用量为12亿吨;洗煤水排放量及煤泥流失量减少,实现洗煤水闭路循环的洗煤厂1990年为100个。有色金属工业废水治理从单项治理发展到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工业用水复用率逐年提高,1973年仅12%,1987年达到了58%,从废水中回收有价值金属己初见成效。

3废气治理

据统计,矿业采选行业中采盐和黑色金属废气处理率最高,高于40个行业的平均水平(406%),煤炭采选业处理率则最低,整个采选行业处理率为17.24%,低于全国40个行业的平均处理率。

4土地复垦

目前,我国政府每年拨专款加速矿山土地复垦工作。2001-2003年国土资源部共安排国家投资土地整理复垦项目731个,组织开展了矿山环境治理恢复工作,完成了河北省鹿泉市、江苏省盯胎县等18个典型矿山的生态环境恢复治理示范工程,项目建设总规模47.39万公顷。江苏省、浙江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矿山环境恢复治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1固体废弃物污染

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由于没有经过规划而任意堆积,也没有结合实际进行及时有效的处理和合理利用,不但占压矿山边缘土地,毁坏地表植被地貌,而且受不良气候影响时容易产生安全隐患。

2废水污染

采矿活动使矿区周围地表水及地下水系遭到严重污染,由于矿井废水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未经处理超标排放会对地表植被!农作物等造成破坏;矿井排水疏干了地下裂隙水,引起地下水位下降;采空区灌浆导致当地水资源日益匮乏,从而打破了整个区域水均衡系统,造成水资源逐步枯竭及河水断流等生态环境问题和矿山水资源短缺问题。

3废气污染

矿山开采中产生废气!粉尘等多种有害气体,使得长期坚守生产一线的职工成为矽肺患者;另外矸石山自燃,煤层自燃排放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对矿区人体健康带来很大威胁;还有冬季采暖排出严重超标的烟尘、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大气污染更不容忽视。

4地表环境的破坏

由于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多数矿山开采之后都没有进行有效回填矿坑,导致矿区采空区地表沉陷,严重破坏了部分建设用地和耕地,造成了我国大量土地荒废,生态环境恶化。同时也破坏了周边很多民用建筑和自然地貌景观,不仅使矿区与周围居民纠纷不断,而且极大影响了整个区域环境的完整性。在矿山投产建设和资源开采过程中,由于剥除和大量占用矿体表层土壤,严重破坏了矿区地表植被;对不断产生的固体松散废弃物(废石、废渣等)也随意堆放,长期经受雨水冲刷和风化影响极易发生流失,从而加速了对周边土壤的破坏,也使岩体失稳造成塌方和滑坡等地质灾害,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带来极大损失。

三治理措施与建议

1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价

通过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调查与评价,能够有效了解矿山地区地质环境和自然环境,为矿山地质环境监测、进行矿山生态环境治理工作提供有效的数据资料,也有助于相关部门决策提供科学合理的理论依据。

2对矿山地质环境进行监测

随着矿山环境破坏日趋严重,使得矿山环境污染程度加剧,进而引发多种地质灾害#针对这种情况,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加大对矿山环境和灾害源头的监管和治理力度,避免产生新的安全隐患。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化、制度化、管理化及科学化的行业标准进行开采,合理开发矿产资源,促进矿山资源开采可持续发展。矿山企业要加强矿山地质灾害的防治措施,做好各方面预防控制工作,协调各方面的关系,加大先进技术和开采工艺的应用,减少矿山环境污染源,修建污水处理厂,减少废水排放量,保证矿山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

3加快矿山环境恢复治理

a)对已经封闭的矿山,政府机构要加大宣传力度,鼓励和支持社会企业投资开矿,相关部门要实行招商引资政策,通过租赁承包等方式,吸收社会资金进行矿山环境治理和生态环境改造,也可以向国家申请专项治理资金,对一些闭坑矿山的生态环境进行改造和治理,确保矿山环境质量得到有效控制,进而降低地质灾害发生率;b)政府部门和矿山企业要加强矿生态环境治理新技术、新方法的开发利用,根据不同的受污染程度,制定科学合理的治理方案。对多种地质灾害发生的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治理措施,确保生态环境得到恢复,保证矿山环境地质灾害不再发生。要学习国内外先进的治理经验,结合自身实际情况,积极开展矿山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工作。

篇(6)

1.1.1占用土地资源

矿产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本身就会占用大量的土地资源,而且会对土地资源造成破坏。在开发矿产资源时,会对地下水系统造成一定影响,导致地下水水

位下降,矿产开发区及其周围土壤的水分和营养物质流失,地表植被破坏,导致土地贫瘠,造成土地沙化。目前,我国对部分矿产开采和实用的技术相对落后,导致矿产开采中产生大量固体废弃物。这些固体废弃物经过长期的风吹日晒雨淋,逐渐渗入土壤,造成土壤污染。同时,部分金属矿产的开采过程中,原本储存于地下的矿产物质逐渐暴露在地表,导致其化学性质发生改变,金属污染物加大了对土壤的污染。

1.1.2对地表植物造成破坏

露天开采和地下开采分别为矿产资源开采的两种方式,露天开采主要用于开采埋于地球表层的矿产资源,相对地下开采而言,成本更低,但会对地表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不仅地表植被会被破坏,其堆放在外的尾矿等也会对地表造成较大污染。地下开采的主要用于开采地下深层的矿产资源,大量的地下采矿作业,会使得地表失去支撑,进而导致坍塌等事故,也会对地表植被造成破坏。矿山开采前一般为森林或草地等,在开山采矿之后,往往森林被砍伐、草地被破坏,矿产废弃垃圾堆置严重,导致地表的自然景观破坏严重,其环境服务功能降低甚至消失。

1.2对水资源的破坏

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矿区塌裂等现象,导致矿区的储水结构发生变化,地下水水位下降。另外,采矿过程中对植被的破坏,也会导致地表涵养水源能力下降,造成地表水流失加速。同时,地下采矿的行为还有可能改变地下水的水流方向,甚至出现河流断流的现象,导致原有的水利设施失去原本的功效,对农业耕种造成直接影响。

1.3对大气的影响

矿物开采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导致矿山区空气污染。尾矿和采矿后遗留的废石,在受到风力等外力的影响,也会产生粉末和扬尘,导致空气污染。事实上,矿山开采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不仅会污染环境,还会对农业造成破坏。矿产资源开采过程中,会导致土壤板结,破坏土壤结构,影响农作物生长。

1.4导致生物的多样性受到破坏

植被被破坏、水质污染、土壤污染、人类的入侵等都会对矿区的生物多样性都会造成破坏,并且这种破坏往往是不可逆的。矿区生物多样性若受破坏严重,其恢复工作将是一项浩大的工程,即使在被破坏后,再采用人工技术恢复,其质量也将大大下降。

1.5诱发地质灾害

矿产资源开采导致植被破坏、水系统破坏等,造成水土流失,进而诱发严重的自然灾害,例如山洪、泥石流等,还会加速土地沙漠化。据相关调查显示,矿山的开采和矿石的运输,是导致近些年来城市沙尘暴日益严重的重要因素之一。另外,矿产资源的地下开采方式,形成地下采空区,容易导致地表的坍塌和沉陷,甚至可能诱发地震等严重的地质灾害。在矿产资源开采的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采矿垃圾,不仅污染环境,而且由于其堆放的位置常位于山坡,在风雨的作用下,也容易产生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对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瓦斯突出和爆炸也是矿区常发生的地质灾害之一,另外,矿床顶板冒落、尾矿岩变形等也是威胁着矿区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2预防矿山生态环境问题的措施

2.1加强矿区环境监督和管理体系建设

目前,我国虽然意识到了矿山生态环境管理制度建立的重要性,但是关于矿山环境保护的法规存在“法多难治”的现象。政府部门应当对矿山的环境保护和管理中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坚持科学发展观,加强法制建设。同时,要做好矿山环境监测和预报制度,做好矿山环境监测和预报制度,是做好矿山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在不断扩大矿山环境监督范围的同时,对矿山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预防和整治措施,建立健全矿山环境监督体系。

2.2加强舆论监督和宣传教育

加强舆论监督和宣传教育,一方面媒体曝光反面典型,可现实政府环境保护的觉醒,也对采矿企业起到督促作用,同时也可以提高矿区民众的环境保护意识,维护自身合法利益。

2.3提高矿山开采市场准入条件

提高矿山开采市场准入条件是做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政府相关部门在建矿审批的环节中,应当严格按照审批标准进行,并设立环境问题产生的准入条件,提高容易产生环境问题矿产的准入门槛。

2.4加强对矿山生态环境保护的执法力度

近些年来,矿山生态环境破坏严重,这与执法不严有着一定的关系。企业作为盈利主体,不会主动履行矿山环境保护的责任。因此,政府部门就需要加强执法和监督,迫使矿山开采企业能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办事,确保矿山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

篇(7)

2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估

2.1地质灾害对于露天采区来说,主要是剥离及开采,未出现地裂缝、地面塌陷。根据现场调查,矿区岩石完整性较好,地表风化层薄,植被发育良好。矿区内各沟谷两侧崩塌、滑坡地质灾害不发育。在原罗家岔铁矿,多年露天开采形成露天采坑深30-50m,边坡坡角为50°-70°,由于剥离、降水及风化的影响,采坑边坡发生零星崩塌。现状条件下,研究区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未来开采,环宇铁矿共设计有三个采区,先期采用露天开采方式开采一采区上部矿体,露采结束后转入地下开采,根据矿体赋存条件分三个采区规划三套开拓系统开采区内剩余资源。预计随着采矿活动的持续进行,地下采空区面积不断扩大,顶板的物力力学性质也在发生变化,当达到某个临界值,就会出现顶板冒落,从而在采空区及其影响范围出现由开采沉陷引发的地面塌陷、地裂缝。根据矿体顶、底板围岩的特性及周围矿井的生产实际,本次确定的地表移动参数为:顶板、端部岩石移动角取65°,第四系沉积层移动角取45°。依据地表移动范围计算公式得出了地表塌陷范围面积约47.5hm2。对于各矿体开采沉陷范围来说,由于地裂缝、地面塌陷的存在,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元,受威胁人数小于10人。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对地裂缝、地面塌陷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轻”。当矿山各矿体采空区达到一定范围、开采深度逐渐加大,因开采沉陷地表可能出现地裂缝、地面塌陷,从而破坏开采沉陷范围内坡体的完整性,极易引发沟谷边坡发生岩体崩塌、滑坡,预测崩塌、滑坡可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小于100万元,受威胁人数小于10人。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对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轻”。根据娄烦县气象资料,多年(1974-2009年)平均降雨量420.2mm,大多集中在6-8月,年最大降水量563.5mm(1988年),年最小降水量为277.1mm(1999年),日最大降水量88mm(1997年7月18日),1小时最大降水量39.4mm(1994年7月23日12时28分),10分钟最大降水量7.8mm。本区暴雨强度指标为8.23,泥石流发生的机率>0.8,根据《泥石流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规范》(DZ/T220-2006)可能发生泥石流的界限值,对比研究区所在区域的降雨量条件,初步判定矿区具备爆发泥石流灾害的降雨量条件。排土场所在范围汇水面积不大,上游所在沟谷植被覆盖良好,无松散的泥石流物源,且排土场堆积的废石及矿渣经分层堆放、压实后一般也不会构成泥石流物源,排土场沟谷在自然条件下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小,预测评估排土场遭受泥石流地质灾害影响程度“较轻”。综上所述,现状条件下,矿区内地裂缝、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地质灾害均不发育,地质灾害危险性小。

2.2含水层影响现状条件下,经过多年的露天剥离及矿石的开采,对采坑所在范围的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孔隙含水层、矿带及顶底板岩石含水层造成彻底破坏,但由于含水层含水微弱或不含水,基本无矿坑涌水,露天开采对评估区地下水资源量影响小,现状评估采矿活动对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未来该矿采用露天和地下开采方式采矿,预测未来开采条件下,露天采区将形成深近200m的采坑,将会破坏矿体上覆含水层的结构,而采坑以上的含水层主要为矿带及顶底板岩石含水层、第四系冲洪积砂砾石孔隙含水层,此处均为弱含水层,基本无矿坑涌水或涌水量小,采矿对矿体以上含水层地下水资源影响小。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对含水层影响程度“较轻”。

2.3土地资源影响现状条件下,原罗家岔铁矿面积6.47hm2,经多年露天剥离及开采,批采标高以上资源基本已开采完毕,其土地类型为采矿用地。露天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较轻”。在原私挖滥采区,面积165.31hm2,其中旱地2.45hm2、有林地12.33hm2、灌木林地11.20hm2、其他草地35.31hm2、采矿用地104.03hm2;破坏土地资源面积61.29hm2,破坏土地类型为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其他草地,其中破坏耕地2.45hm2、林地面积23.53hm2、草地35.31hm2。露天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严重”。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严重”。未来开采条件下,一采区占地面积约31.74hm2,破坏土地面积约10.82hm2,破坏土地资源的类型主要为旱地、有林地、灌木林地、其他草地,其中旱地0.49hm2、有林地2.91hm2、灌木林地0.09hm2、其他草地7.33hm2;预测评估采矿活动对土地资源影响程度“严重”。

3防治对策

3.1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对地裂缝、地面塌陷的整治以填埋裂缝、陷坑,恢复地表植被为主,具体应根据地形特点选择适宜的方法。对较小的裂缝、陷坑,可就地取土回填、夯实、局部整平;对较大的裂缝、陷坑,可先用废石回填至一定高度后,就近取土局部整平。地裂缝、地面塌陷填埋及崩、滑体清理后,及时恢复地表植被。清除影响区可能对人员及机械等有威胁的斜坡上的岩土体,降低临空面高度,减小斜坡坡度和上部荷载,提高斜坡稳定性,从而降低危岩(土)体的危险程度。同时加强(岩)土体形变监测,主要通过地面观察、形变测量等手段监测位移、裂缝变形。建立汛期巡查制度。

3.2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在矿体开采过程中,可能产生地裂缝、地面塌陷、崩塌、滑坡地质灾害,对含水层和土地资源等造成破坏,因此必须实施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工程。

篇(8)

作者:柴立森 单位:阜阳师范学院体育学院

训练的目的仅仅局限于为学校争光、获取运动员等级证书……,90%以上的运动员希望进入高校就读,仅有很小一部分学生运动员以“进入职业队”为目标。资源、竞赛环境资源环境主要包括:(1)自然资源,主要指训练的场地、器材、设备等;(2)财力资源,主要指训练的财力投入;(3)人力资源,包括教练员、运动员以及管理人员。调查发现,安徽省中学训练的自然资源不容乐观,被调查的16所中学中,仅有6所学校拥有室内训练馆,占37.5%,其他学校均在室外场地训练,条件异常艰苦。仅有1所学校发放训练设备(训练鞋、球衣等);经费的投入是训练的物质基础,调查表明安徽省中学篮球训练资金普遍较为匮乏,平均每年每校投入2312.6元,传统项目学校较高,达到5000元以上。经费来源主要有:学校拨款、企业赞助。其中以学校拨款为主,企业赞助多以实物形式捐赠[2];安徽省中学篮球训练教练员队伍以教师兼职为主,被调查的16所学校,21名教练员中,只有1名是专职教练,仅占4.8%。其中15名教练员毕业于本科师范院校,另有3名教练员是专科学历,其余皆为专科以下学历,仅有1名教练员有过高水平训练比赛的经历。由此可见,安徽省中学篮球教练员队伍学历结构尚可,但专业性较差。篮球传统项目学校运动员入学之前都须通过专业技术考核,普遍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准与较好的身体形态。比如安徽省传统强队阜阳一中,平均身高达到187.6cm,最高队员达到202.3cm。美中不足的是运动员普遍体型偏瘦对抗能力较弱,2011年参加全国青少年篮球分区赛仅取得了1场胜利,其余比赛皆大比分败北。以上分析不难发现,安徽省中学不乏可塑之才,但教练员队伍较为薄弱,资金来源单一,导致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较差。此外训练的自然环境也有待改善。对于运动员而言,竞赛如同考试,是对训练成果的实践检验,反馈训练实效,从而引导训练方向。因此,组织规范、管理科学的竞赛很大程度上可助推青少年篮球运动员的成长。访谈发现,安徽省高级别的篮球竞赛(省级)组织周密、裁判执法较为严谨,但次数较少每年1~2次。各市组织的中学篮球比赛在组织方面则显得较为混乱,裁判等级较低,执法水平有待提高。调查表明,安徽省中学篮球训练队每年参加比赛约3~5次,共15~25场左右。虚报运动员年龄问题是每次赛会争议的焦点。经济、文化环境篮球运动是一种文化现象,在娱己的同时具有高度的娱人性;同时篮球也是一项经济产业,欧、美国家体育产业已经成为国民收入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美国NBA篮球文化也在全球引起了很大的反响。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也越来越重视体育文化产业的开发,“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发展体育产业,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中学篮球训练属于篮球文化系统的组成部分,其生存、发展深受外部经济、文化环境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现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经济体。经济环境的改善促进了篮球运动的发展,同时受NBA篮球文化的影响,中学形成了较好的篮球氛围。中学生篮球比赛的规模、质量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2003年首届全国中学生篮球联赛在北京开幕,分南、北两个联盟,两联盟的冠军进行5场3胜的主、客场决战,决出最后总冠军,首届比赛参赛队伍128支。但是,受传统文化、学习压力的影响,此项赛事影响力甚小,参赛队伍主要来自一线城市。安徽省地处中部,经济水平也在中游徘徊,2011年GDP总量排名14位。调查表明,安徽篮球文化浓厚,草根篮球蓬勃发展,中学篮球也有很好的氛围。然而,受“全运争金”思想的影响,安徽省资金投入主要以单人小项目为主。自1994年取消专业队以来,安徽青少年篮球的竞技水平直线下降,已经连续10余年无缘全国中学生篮球比赛的决赛阶段。可以说,安徽省已经具备了较好的经济环境与浓厚的篮球氛围,但由于缺乏竞技篮球的拉动效应,中学竞技篮球开展较差。制度环境长期以来,我国篮球后备人才培养采用“三级培养体制”即:业余体校~省体校~体工队。

在经济欠发达的特定历史时期,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发展篮球事业是适应国情的。然而,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的转型,举国体制下的“三级培养模式”备受争议,并引发了诸如就业之类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在此背景之下,国内众多学者呼吁培养体制应适时转型。竞技篮球重回教育,“小学~中学~大学”一条龙培养模式备受众多专家推崇。可以说,国民经济的发展为中学篮球训练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并且助推了培养制度的变革。体育系统独自承担篮球后备人才任务的格局逐渐被打破,体育、教育双轨并行培养模式逐渐成型。但是应试教育下,教育系统培养体育人才制度的缺失,使得竞技篮球完全回归校园尚有很长的路要走。受安徽省体育局青少处委托,本研究小组于2011年9月对安徽省各级体校的后备人才培养现状进行了调查。调查表明,安徽省仅有宿州、马鞍山体校将篮球作为重点项目。其中宿州体育局与宿州一中进行联合培养,学习、训练场所均设在中学,体育局提供资金、政策支持。省体校尚保存篮球项目,但由于培养链的不健全,致使生源较少。青少处处长赖凯义表示,安徽省篮球后备人才的培养任务更加依赖于中学,“体教结合”雏形已经形成,但由于中学缺乏培养经验,加之中学发展竞技篮球的意愿不强烈,造成大量的可塑之才得不到科学训练机会,凸显了当前教育制度的不完善。美国中学篮球发展启示美国从小学开始便鼓励学生发展特长,重点中学要求学生必须具备一项以上的特长,这一举措促使相当一部分小学生对体育产生了兴趣。同时也为篮球训练营造了宽松的训练环境。进入中学阶段学生自主选择加入篮球爱好者协会进行专项训练,经过小学兴趣培养、中学专项训练,美国高中阶段的篮球竞技水平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准;高中联赛成为了美国篮球的人才库,培养出了诸如勒布朗•詹姆斯、科比•布莱恩特、卡梅隆•安东尼、凯文•杜兰特、加内特以及迈克尔•比斯利等篮球巨星。2007~2008年度美全国州立中学协会联盟统计表明,共有约18000所学校、100.2万名男女学生参加了高中校际篮球竞赛。UIL作为赛事管理机构,为了保证正常学习实践不被侵占,对每支球队参赛场次的上限作了硬性规定。以德克萨斯州为例,男、女篮校代表队每个赛季参加正式比赛的场次至少28~34场,男队最多44场,女队最多40场;学生运动员每周训练4~5次,每次2~3小时[3];每所学校都拥有2支以上的预备队,主要由低年级学生组成。美国高中篮球联赛组织及为规范,UIL规定:校际篮球竞赛、甚至校际教学比赛必须由裁判协会正式注册裁判员负责临场裁判工作,且必须于赛前14天通知客队进行认可,报竞赛组织备案。如果出现裁判违纪行为,裁判委员会调查之后会对其进行严厉的处罚。美国中学对篮球的经费投入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比如场馆、器材等。经费来源主要包括:广告赞助、学校拨款、校友赞助等,以赞助拨款为主。

中学篮球训练受内、外环境影响,内环境是主要动因,包括:学训环境、资源与竞赛环境。外环境由经济、文化环境与制度环境组成。安徽省中学普遍拥有较好的篮球氛围,但训练规模较小,训练的自然条件有待提高。学生、学校训练的目的取向与国家导向存在偏差。竞赛组织次数较少,省级比赛组织较为规范,低级别的竞赛组织较为混乱。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篮球文化产业得到了一定的发展。安徽省各级体校基本取消了篮球项目,但由于中学培养经验的缺失、资金投入的匮乏,造成训练的规模较小、质量较低。建议1)中学应响应国家号召,切实贯彻素质教育精神,发展体育运动,在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的同时,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人才。应将为国家培养高水平的竞技篮球人才视为己任。2)中学篮球训练应拓宽经济来源,加强自我造血能力。重视教练员的培训工作,提高教练员的业务能力,逐步实行教、训分离,加强训练的专业性。

篇(9)

营造良好微气候环境的生态剖面设计

篇(10)

作者:包兰 单位:吉林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

在现实生活中,自然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直接和单纯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显得曲折、隐讳和复杂。良好的社会环境,对增强高校的吸引力和凝聚力,为高校完成教育任务,创造最佳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着非常强烈、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环境的美,主要是指一定范围的社会关系和社会风气,充分表现着历史发展的趋向,在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主要表现为:机遇与挑战共存的校园外部环境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转型同步的文化转型过程,我国的教育体制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社会对教育和人才的需求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和直接;师生对高校和专业的选择与要求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实际。如何抓住改革带来的机遇发展自己,并迎接教育体制改革带来的挑战,是新时期高校教育发展面临的校园外部环境。要适应这种外部环境的需要,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首先要重视高校师生思想环境美的建设。要提倡一种校园精神。“一所学校所给予学生最宝贵的东西就是它的精神,它的思想感情和素质。学校的精神反映了它的老师、学生、家长、社会和国家的状况。”例如,我国抗日军政大学的抗大精神,“五四”以来的北大精神,“红色工程师摇篮”的清华园精神等等,这些高校的校园精神,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在办学的实践中培植和提炼出来的校园群体意识,不但反映了学校的特点,而且体现了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奋斗方向。在这种校园精神鼓舞下的师生,受到校园文化氛围的熏陶和驱动,增强了努力工作和学习的精神力量。这样的学校,不但能为社会、为国家造就无数的优秀人才,而且在社会上也最有知名度和社会地位。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爱因斯坦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要使学生对价值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那是最基本的。他必须获得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辩别力。”我们的教育方针是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很明显,只有专业知识的教育是不够的。还要培养学生对美和道德上的善有鲜明的辩别力。即在大学教育中,构建学生完善的人格修养,树立科学、正确的价值观念。“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一种文化便有着一种自己的价值取舍标准,有着实现其价值的特殊方式和途径。受教育者在科学、正确价值观的支配下,才能坚持为社会、为人民奉献自己的知识和才能,真正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跨世纪的人才。形成和谐奋进的舆论环境,提高高校在同一层次,同一类型学校之间的竞争力。一定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人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并且对人的性格产生作用。良好的舆论环境,能够表现以经济关系为基础的人和人的各种社会关系积极进取的倾向。在这样的环境中,人们能够形成健康、正确的思想氛围,为一个共同的目标同心协力,共同奋进,为提高人的素质起潜移默化作用。在正确舆论的导向下,一所大学在教学质量、学术水平方面出类拔萃,办出自己的特色,才能在我国高等教育多层次,多渠道的办学竞争中,保持自己在同一层次、同一类型高校中的竞争优势,立于不败之地。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存的校园内部环境有关专家指出,当今中国高教体制核心的变革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学位制和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构筑起我国教育事业完整的总体框架;学校与企业结合,参与开发与经营,使高校的内部结构,教师队伍和教育环境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深刻变化;学科结构和专业设置上文、理、工互相依托,互为背景,给学术研究、科技开发和人才培养打开了全新的境界。要跟上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步伐,高校必须努力改善办学条件,在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搞好教育环境美的建设。形成和谐、宽松的文化氛围,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竞争,最终体现为人才的竞争。一方面是学生来源的竞争,而更重要的一面是教师队伍的竞争。由于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和个人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个学校的办学水平和社会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为高校教师提高业务素质提供物质和精神的基础和条件十分必要。一个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除了改善教学设备和科研手段外,更主要的是努力改善人和人的各种社会关系,在高校范围内形成团结、民主、开放、宽容、活跃的学术科研氛围。增强服务意识,为师生疏导轻松、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社会上的人总是处于一定的,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之中,处于人与人,人与物,包括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之中。而在这些关系之中,人和人的各种社会关系是主要的。增强服务意识,可以改善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高校校园文化的建设中树立良好的社会风气,形成最佳的文化心态。高校的教育风格和管理模式作为一项教育系统工程,可以通过热情、文明、科学的服务方式来体现。在体现服务的过程中,能够让人与人的关系和谐、融洽;增进人与人之间的相互现解;缩小人与人之间的距离与隔阂;产生人与人之间的关怀和温暖,使人的生理和心理得到理智的满足与合理的补偿。由此,高校的教育目的和管理目标能够在人与人之间感情的交流中,在师生轻松、愉快的工作学习环境中得到全方位的落实。“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在新时期教育工作改革的过程中,更应该注意加强高校教育管理工作的服务意识。

随着社会的转型和发展,教育不单是上层建筑,通过劳动力和再生产,成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重要因素。转变教育观念,创建适合于教育发展的校园社会经济环境,让高等教育通过高校的教学和管理,直接或间接的为社会经济建设服务,从而使高等教育的本质得到具体的表现。在高校的实际办学过程中,高校的发展规模、教育体制、教学内容等,要从新的教育观念和教育改革的实际需要出发,优化教育结构,完善办学模式。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突出高校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培养急需人才的同时,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做好教学科研和改善办学条件,多途径创收,逐步改善教职工福利待遇的关系。让高校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激烈竞争中,以良好的教育环境保持自己的优势地位。在人和环境的关系之中,朱光潜先生有过这样的论述:“人对环境的反映包括两种因素,它一方面受认识(知觉、记忆、思维)的指导,另一方面也受本能(身体组织中由人类长久经验积累下来的一些定型的反映方式)的推动。认识来自环境,它是对客观世界必然规律的认识;本能来自有机体的身体组织,表现为情感、情绪、愿望等。”反映或行动都有一个改变环境的目的,目标是“可能的”与“可愿望的”两项的融合。“可能的”是由认识(即对客观世界必然规律的认识)判定的,“可愿望的”是由本能(适合主体身体组织中定型反映方式的)决定的。可以说环境对人的认识作用和影响作用是十分强烈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

上一篇: 商业银行营销 下一篇: 测量模式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