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安全施工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17 17:59:27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建筑安全施工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建筑安全施工论文

篇(1)

一、引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现在进行历史上也是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基本建设,但长期以来,由于建设管理水平、从业人员文化水平、施工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和安全教育相对滞后,又加之建筑业本身的流动性大、劳动力密集、多工种交叉、手工操作多、劳动强度大、露天高空作业及作业环境复杂多变,危险源多等行业特点,使得建设行业安全事故频发。

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隐患分析

据笔者所知,尽管建设部、省市级建委对施工现场文明施工已要求多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隐患处处存在,这是个普遍的共性问题。具体来讲,安全隐患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现场布置不合理,管理混乱

根据施工组织设计的要求,合理规范地布置施工现场,是文明施工的基本要求,也是减少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重要一环,施工现场五牌一图是宣传和展示企业形象的重要平台,也是文明施工现场必备的一项,完善五牌一图,对安全文明施工进行岗前教育非常重要。

2.施工现场临时用电不规范

根据施工现场临时用电规范(JGJ46-2005)的规定,施工现场必须采用三级配电系统,必须采用TN-S接零保护系统;必须采用两级漏电保护系统。然而施工现场安全检查过程中,完全符合规范要求的做法并不多,三级配电往往做成两级配电,PE线引出位置不对,重复接地位置和次数不对是常见的问题。为安全施工埋下隐患。

3.水平垂直运输设备安装拆卸过程控制不严格,违规操作多

塔吊是施工现场非常重要的输运设备,因其随着施工楼层的升高而不断升高,因此在施工中塔吊的顶升是非常常见的一个工序,塔吊的安装和顶升要求有专业资质的队伍来完成,在安装结束后要经过安监站检测才能使用,这个过程要求特别严格,我国发生的多起塔吊倒塌工程事故与该过程控制不严格有关。对开塔吊的司机,必须经过专业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且不得违规操作,以保证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4.脚手架工程搭设不规范

脚手架的搭设是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无论是落地脚手架或是悬挑脚手架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安设计要求搭设,架子工在进行脚手架的过程中,必须按规范操作,高处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安全帽。脚手架整体失稳的事故多次出现,整体倒塌和失稳的事故也不在少数。除了设计计算的原因外,为按规范施工和检测是事故发生的重要原因。

5.三宝、四口、五临边问题多

安全施工的三宝:安全帽、安全带、安全网是减少减轻安全施工事故的三大法宝,在施工现场我们要求所有在场人员都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特殊工种在进行高处作业时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施工作业区安全网必须按规范搭设。然而现实中,由于各种原因,发生在这三宝上的安全事故并不少。对于四口: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通道口,发生在这四口处的高处坠落、物体打击事故特别多,因此做好四口的防护,特别是电梯井口的安全防护在施工现场显得尤其重要。五临边:尚未安装栏杆的阳台周边,无外架防护的层面周边,框架工程楼层周边,上下跑道及斜道的两侧边,卸料平台的侧边。五临边防护对保护施工工人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在施工现场的检查中,我们发现临边防护按规范搭设的不多。

三、成因分析

对于施工现场安全隐患的成因,具体来讲分为人的因素和物的因素两类。人的因素可以从下面几个方面来探讨,(1)企业内部的管理层,企业管理人员素质的高低,对安全生产法、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直接影响得一线生产过程中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经有关文献的研究,受过良好教育的管理人员占比重大的企业,其安全事故发生的频率较低。(2)工人安全教育程度和受教育程度与事故发生率相关,安全教育体制完善,落实到位的企业事故发生率远低于安全教育流于形式的企业。(3)施工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经验丰富的工人占比例高的企业,安全事故发生率低。

物的因素包括施工外在环境,施工机械设备、施工材料等因素的影响,外在施工环境条件的优劣客观上对事故发生的几率有一定的影响。施工设备的定期检测与维修是减少不必要的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

四、安全文明施工管理建议

为保证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过程中安全生产的顺利进行,做到文明施工现场管理的要求,在对施工安全隐患进行阐述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提出以下建议:

1.完善企业安全管理体系,高度重视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的各项保证措施。

2.营造企业安全生产文化,做到人人讲安全,时刻抓安全,对工人落实三级教育,落实岗前培训达标率100%。

3.业主给足安全文明施工费用,并对施工企业安全文明措施进行检查。

4.建立健全的承发包体制,杜绝层层转包,忽略安全施工现象。

5.加强政府监督、社会监督力度,确保安全生产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篇(2)

2对建筑施工质量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2.1施工质量的控制要点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控制应遵循以下几方面,首先要严格的按照图纸上的要求进行施工指导,施工之前应该对图纸进行认真的研究,对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全面、准确地预见,从而有助于及时的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并根据实际的施工情况进行图纸的合理优化。其次,对施工材料的质量应该进行严格的管控,这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基础,原材料以及半成品都应该按照工程项目质量建设标准进行选购,对于材料的型号、使用日期以及质量保证书等都严格查看,并合理的保管那些易燃易爆的危险材料,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生产。最后,就是对建筑施工中主要环节的管控,施工人员应该严格的遵守安全施工准则进行操作,要选用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人员,监理人员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实时的监控,不仅要及时的发现错误操作,还要能够对施工人员进行正确的指导。

2.2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措施

作者结合实际的工作经验对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措施进行总结,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一,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要采取技术复核的方式,并增强一些隐蔽性的工程的验收工作,也就是说,采用现代化的技术对一些建筑材料及半成品进行质量检验,还包括高层建筑的标高是否在规定的范围内。另一方面,施工质量的管理控制还不能忽视隐蔽性的工程,例如,电缆、桩基、钢筋、管线以及保温层等各种细小部位的施工,这些环节出现问题可能给整个建筑工程带来极为严重的影响。其二,可以通过抽查的方式对生产的产成品进行实验,尤其是防水材料、混凝土水泥等,不仅要按照我国的规定进行相应参数的测试,在必要的时候还可以通过试水试验和通球试验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其三,采取班组自检策略,就是借助事前控制对施工质量进行管理,最近几年,我国建筑市场的发展速度非常快,施工质量控制必须满足时展的需求,必要的质量评定还是非常重要的,通过班组的自检能够更好的实现建筑工程的社会化。最后,控制建筑工程的施工成本,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基础上尽可能的减少成本的投入,这就要求监理部门提升质量检测技术,完善质量保障机制,从而更好的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管理控制工作。

3建筑安全生产的管理与控制措施

3.1完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

要想从根本上实现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就应该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在施工之前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检查,无论是机械设备还是水电供应,都应该严格的把好安全生产这一关,只有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才能够有备无患,最大限度的避免危险的发生,实际上,我国出现过很多例建筑施工安全事故,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们也在不断的总结经验与教训,因此,施工单位一定要意识到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通过采取一些防护性的措施,例如雨季多发的工期内,要设置防坍塌和滑坡的防护栏,修建施工便道,以便于在发生危险时施工人员能及时撤离,夏季和冬季也要做好解暑和防滑等措施。最近几年,我国的施工技术不断的完善,一些先进的施工设备也极大的提高施工的安全系数,一些漏电保护装置、吊车以及通信装置的安装不仅提高了施工人员的工作效率,也极大的提高了建筑工程的质量。

3.2建立安全责任制度

施工单位应依据《建筑法》第36条规定“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为核心的管理制度。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体现了国家在建筑安全生产过程中“以人为本”的理念,不仅对社会生产力和劳动者的权益进行保护,还高度的重视了安全生产,由此可见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在管理活动中所占据的重要地位。安全生产责任制度不仅包括行政部门建立的安全监管体系,还包括参与建筑活动的设计单位、施工企业等,尤其是对施工现场的管理更是影响安全生产的关键。建筑施工企业的领导应该将安全责任制度落到实处,每个生产环节都要有专门的负责人,一旦发生突发事件可以进行有条不紊的管理和控制,建筑企业的内部也要严格的遵循生产管理条例,让每位员工都有极大的工作热情,安全生产的责任机制要层层管控,企业领导以身作则,并实行合理的奖惩制度。

3.3加强安全生产培训

建筑工程企业要对施工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生产教育与培训,施工人员不仅要掌握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还要对施工流程和技术操作熟练掌握,同时,在施工现场设置危险标语,增强警示效果,要配备专门的安全监理人员对施工现场可能存在的危险进行检查。另一方面,当地的政府以及建筑企业自身都要加强在安全生产方面的资金投入,不要认为这增加了生产成本,实际上是对建筑工程质量的必要保障,在施工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方面,在安全防护措施的配备方面,以及有关安全生产的用品、设备和视觉可识别系统上的投入都要相应的增加,包括标牌、规章、标语等安全警示品,总之,安全的重要性怎样强调都不为过,安全生产的理念要根植在每一位施工人员心中,从而推动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的顺利运行。

篇(3)

很多施工企业在进行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很容易忽视安全技术交底工作的推进,很多从业人员都不明确自身在施工当中的安全生产的权利与义务。

(二)机械方面

在日常的施工当中,从业人员为了方便施工,没有定期的对机械设备进行保养与检修,很多时候都会因为检修与保养的不到位,从而在正常施工当中出现安全事故,威胁到人身安全。

(三)防护装备与监督

部分施工企业为了节约开支,没有给施工人员发放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或者是提供部分质量不达标的安全帽、安全带等等装备,但是在正常使用当中,就容易出现断裂等现象。另外,作为施工安全员,不能够及时的监督现场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施工,也会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

二、施工安全技术及防护对策的主要内容

(一)有备无患——加强预防试验

在施工期间,对于施工设备需要进行不定期的预防试验,从而做到定期的检查、维护以及维修现场施工设备,从而确保施工当中使用的设备的指标能够符合安全生产标准。预防试验主要是在再一次施工施工设备之前,对于其绝缘性、机械强度等等属性进行定期的试验,从而避免不必要的不符合生产要求的材料使用而导致故障的发生。例如:预防试验包含了混凝土的强度测试、电气设备的绝缘性试验。由于施工当中的长期磨损,施工设备就会存在安全隐患,也容易导致周边的施工人员受到伤害。所以,就需要做好定期的检修,确保设备能够处于安全运行的状态之下。另外,作为建筑施工单位也需要在入场之前仔细的检查合格证、许可证,做好安全性能测试。

(二)提高素质——做好安全防护

作为建筑施工单位,需要向施工人员定期的提供安全防护用具,确保施工人员能够在合理的个人安全防护当中做到正确、合理的使用。此外,作为施工人员也需要对于施工的操作流程、安全生产规范等等有足够的了解。施工管理部门需要对施工人员免费的发放安全工作服,并且将现场施工当中存在的危险隐患以及操作要领及时的告知施工人员,让其明白违规操作会带来如何严重的后果。对于施工人员,管理部门也需要做好安全施工培训,并且将其记录在施工人员的个人档案当中。对于部分施工人员的安全施工培训的考核没能够达标的,不指派相应的施工任务,需要对其再进行教育培训。在进行新的施工场地或者是从事新的岗位之前,都需要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施工培训。当突发安全事故,对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存在一定的威胁的时候,就需要立即停工,启动应急方案,将人员迅速的撤离出危险区域。由于施工的需要,施工部门需要购买新型材料,采取新型的技术以及设备的时候,也需要事先做好施工人员的安全技术施工教育。

(三)合理施工——注意清理场所

对于施工现场周边所搭建的建筑物,也需要满足施工的安全使用规范。在施工的过程当中,地下管线、空线以及周边的建筑物都可能受到一定的损害,因此,就需要对其进行针对性的保护。另外,施工人员的生活区也需要与办公区、作业区分开。施工人员在日常生活当中也需要注重卫生符合标准。在施工建筑物内,不得设置施工人员的集体宿舍。在施工现场使用的活动板房需要通过油管审批,取得合格证书之后才能够使用。建筑施工的单位以及人员也需要安全环境保护法的相关要求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尽量控制以及减少“三废”的排放量。

(四)协调关系——注重强化管理

施工人员自身所具有的安全技术水平决定了安全施工是否能够实现。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之中,需要将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的关系协调好,将各自应当承担的义务以及权力落实到位。也只有施工人员之间相互的协作与团结,才能够确保建筑工程能够达到工程设计的实际要求。协作指的是经过讨论之后,再做出决定,但是绝不能由一部分的人员进行操作,需要满足共同利益。例如:**高层建筑施工当中,为了满足设计要求以及建设单位下达的任务,管理人员一味的要求将施工期限缩短,而忽略了与施工人员之间的沟通,而导致施工人员承受较大的压力。由于不合理的安排,导致双方出现了冲突,进而导致不必要的麻烦出现。当错误发生后,相互推卸责任,使得管理人员与施工人员矛盾激化,不能够正常的进行施工,反而将工期延后。而在之后的反思当中,管理人员也发现了管理当中缺乏技巧,才导致严重的后果出现。所以就与施工人员进行了深入的沟通,在双方的协助,共同努力之下,才确保了施工的顺利完工。在建筑施工当中,也需要发挥团队的力量,才能够彰显施工现场活力,从而获取良好的经济效益,将难关克服。

(五)预防为主——强调安全管理

篇(4)

0. 引言

安全生产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建筑施工安全生产是保证建筑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重要基石。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其它相关的产业发展,从而增加就业机会,由此可以看重出,建筑业在国家经济中的作用和地位。而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很容易发生一些意外事故,建筑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必须加强建筑业施工过程的安全管理,制定安全措施,从而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尽量减少事故的发生。

1. 安全问题发生的原因

1.1人为因素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绝大多数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人的不安全思想和行为引起的,具体体现在:①管理人员违章进行指挥:②管理人员对施工现场的安检力度不够,客观存在的安全隐患没有及时被发现和重视;③操作人员不按照操作规定进行违章操作;④管理人员没有给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⑤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等因素可能会形成安全隐患,进而有可能演变成安全事故。

1.2客观因素

物料、机械及生产对象等生产要素统称为物,而且在生产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而物在使用的过程中都会释放一定的能量,如果某些能量过量的释放出来,就很有可能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的主要不安全因素有:设施的安全度不够;所用的材料不合格;施工所用机械不合格;缺乏物的防护措施以及有害物质。在建筑施工过程总中,要特别注意这些因素,随时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2. 安全问题控制措施

2.1加强对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和培训工作

在施工现场一线的操作工人,他们普遍文化素质偏低,而且流动性大,自我防护能力较差,没有高度的安全意识,据相关资料统计显示,在近年来发生的施工安全事故当中,大约百分之六十到七十的都是民工自身原因,因此要不断加强从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培训,要杜绝施工过程中的任何不安全因素,防患于未然,让不安全因素被消灭在萌芽当中。

2.2加强建筑企业安全文化建设

(1)在施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牢固树立“以人为本,关爱生命”的思想,切实落实“管生产必须管安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严格遵循国家和地方政府有关的安全的法律法规。

(2)要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树立安全的价值观,共同创造良好安全的施工环境。

(3)不断完善企业的教育和培训体系,让员工定期进行安全方面的法律法规学习,开展一些必要的安全操作技能培训和竞赛,从实质上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

(4)建立一整套包括安全奖励、员工福利、人文关怀、安全考核、安全行为和责任约束等机制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2.3加强落实和考核安全生产责任制

(1)要明确责任主体,使员工增强责任意识,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首先要建立和完善其制度,把相关的安全责任核实到各个部门和具体岗位上,真正落实到施工中的每一个环节当中,要定期对各部门各岗位各个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同时项目的总包要对各分单位进行督促,是各分单位建立合理健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并予以落实。

(2)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机制,企业和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签订安全责任制合同,依据合同进行抽查,并在每一季度末对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年终进行评定。

2.4加强安全生产科研和技术开发

(1)要建立有效的防护体系,有计划和步骤的对安全技术进行开发和改造,使其安全措施接近标准化。

(2)不断对工艺进行改革,从而提高施工的技术水平,减少不安全因素,为建筑施工过程中提供良好的环境和条件,对新设备和新技术的使用,要同步实施安全技术。

2.5建立新的安全工作管理方法

(1)采用“抓两头、促中间”的管理模式,制定标准化工地的相关标准,并以标准化工地为榜样,不断落实现场的基础管理。

(2)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要对安全的监管模式进行改进,要对二级单位进行重点检查,督促检查二级单位安全保障体系的建立和落实。

(3)建立安全信用体系,对分包单位的安全资金投入、安全生产意识等方面进行信用体系评价,使企业内部真正建立诚信制度,对有关不良行为要严厉制止。

2.6安全措施的有效落实

在施工过程当中,一定要要将安全措施落实到位,对施工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安全措施严格进行检查。不管是做什么什么样的工作,都需要具备一定的素质,要从根本上做到安全生产,就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切实做到对从业人员的安全和生产教育培训,然他们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从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

2.7建立安全生产统筹基金

企业应该建立安全生产统筹基金,将安全生产中必须的投入作为一种制度,以企业的销售收入为基数,根据一定比例投入安全技术经费,这些经费将用于安全经费、奖励及紧急情况处理等方面,为安全生产管理和质量体系的正常运行提供坚强的经济后盾,企业还应该制定不同招标方式项目的安全经费标准,制作经费使用明细表,从而确定各项工程应该投入的安全经费的标准,不断完善企业提取安全经费的制度。

2.8加强重大危险源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想要从根本上杜绝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就要控制重大危险源。针对重大危险源,企业与项目部必须签订“重大危险源工程安全控制责任状”,在施工前必须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以及应急方案、监控措施及紧急救护措施等,建立合理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定,对有重大危险的工程进行严格的检查和验收。

2.9需要处理好的六大关系

建筑施工安全控制除过采取以上几点措施以外,还需要处理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1)安全与规模的关系。(2)安全与进度的关系。(3)安全与质量直接的关系。(4)安全与效益之间的关系。(5)认识到安全与危险并存。(6)安全与工程实施过程的统一。处理好这几方面的关系,可以保证施工的安全进行。

3. 结语

建筑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问题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程过程,它和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领域都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建筑业所有的施工操作都与施工安全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在施工过程当中,应该将现场操作和安全生产责任制进行有机结合,严格遵守安全法律法规,使得安全管理工作有法可依,从而尽量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几率。如果每个人都高度重视安全,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意识,就可以有效保障建筑施工的安全。

参考文献:

[1] 王宁.加拿大工程公司开展工程总承包和项目管理的考察报告[J].中国勘察设计2002(2).

[2] 李有国.EPC管理模式的可行性分析[J].山西建筑.2008(34).

[3] 杨庆山,李敬楠.浅谈建筑施工中的安全控制[J].价值工程.2010(4).

篇(5)

有些项目的施工周期比较短,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在面对很大的施工任务量时,仍然使用少量的机械设备。不是增加设备数量,而是靠所现有的设备加班加点来完成最后的任务量。这就导致了当前设备的超负荷工作,甚至有些设备还带病坚持。这样,就使得很多设备长时间工作,加速老化,性能下降,寿命急剧减短。另一方面,很多工程项目都是在偏远的山区、野外等地方施工,施工场地在阴雨天气都是烂泥满地,而在晴朗天气则遍布灰尘和粉末。施工场地的机器不容易良好的布局,放置的位置有时会相互阻碍操作。机器设备之间,或其与墙壁、柱子直接不能维持安全距离。施工场地常见的一些问题:空间狭小、地面凹凸不平、水垢污垢等、露天的地方缺少有效的防雨防雪覆盖物。而在有些有障碍物、悬挂物,或设备可移动的范围内则没有安置一些醒目的安全提示。夜间施工存在照明亮度不够等现象,施工隧道通风差、温度湿度不适合机械设备的工作环境,导致设备容易损坏,施工效率也由此降低。

1.2施工设备调运频繁

由于施工企业的各项目之间分布范围比较大,各项目对设备要求和施工时间也不一致,所以经常出现一些设备在一个项目的施工没有结束,下一个项目很快就要投入使用。这种设备使用的不确定性和无秩序的施工导致了施工企业的设备在调配和运输上出现了很多麻烦,也导致施工设备和施工材料的管理杂乱无章,机械设备得不到有效的维护和保养,很多设备在使用寿命到达后也不能及时送回维修车间进行维修,从而造成损失。

2建筑工程施工机械管理4大安全问题解析

2.1尚不具备健全的管理机构和完善的管理制度

当前,很多施工单位缺少完善的管理体系,机械设备也相对落后。有些工作任务安排不妥当,例如设备的台账不清晰,技术资料档案设立不全面,管理秩序不规范。一些企业对于购买的新设备往往入账不及时,影响了管理工作的进行,设备操作不规范,或多或少地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损失。管理机构的不健全,不仅会造成管理工作的混乱,降低建筑机械管理效率,更会导致建筑机械管理制度难以落实,流于形式。

2.2机械安监人员技能不强,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

很多建筑单位的安监工程师缺乏扎实的专业知识,不能很好地指导大型工程起重机械的操作,难以胜任该岗位职责。实际操作时,工程检查主要是以质量监理为主,安全检查为辅。如果缺乏足够的安全意识,会给建筑工程带来很多安全隐患,因此要加强安监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监理技能。

2.3建筑工程机械日常使用、维护、保养工作不足

2.3.1建筑工程机械的使用拆装方法不规范

机械设备的拆装任务,原则上应该承包给相关的专业单位,但是现实情况却不太理想,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展开。一些旧的机械配件得不到及时的检查和维修,其原因是不知道生产日期和生产厂家,而且又不了解具体的性能。同时,起重机械的开销大,很多施工企业已租用旧的或者性能欠佳的设备来代替,以节约购买新机械的成本,所以导致了机械的维修和检测的困难。因此,必须将建筑工程机械的拆装规范落到实处。

2.3.2忽视了对起重机械设备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修

市场竞争也导致了价格的打压,为了获得相对高一点的利润,导致出租市场的运行不正规。例如从某个工地拆下来的旧设备,运送到其他工地后安装使用,就可以节省购买新设备时的运输费用、场地费用和维护费用等。但是,这样缺少维修保养的设备进入使用状态,就带来了新的安全隐患。现在的建筑物越来越高,有些项目工程时间较长,对于起重机械设备的维修经常缺少相关单位组织的联合检查,也缺少定期的年检和及时的维修。

2.3.3加节、顶升、附着过程中的监控不到位

企业对管理人员缺少培训,员工素质不能有效提高,使得不能很好地进行管理,并出现了一些问题,例如:不同的安装单位使用相同的维修人员,这种挂靠现象、出借资质现象比较普遍。此外在顶升、加节、附着等一些具有重大危险性的施工过程中,更是缺乏人员的有效管理,造成了谁出租、谁安装就得负责的不良做法,导致了总承包单位在危险性施工项目中不能进行有效的动态监管。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机械安全管理的

3大策略

3.1健全并且稳定运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3.1.1建立有效率的各级安全管理体系

施工单位需要有一个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应是该单位或部门的最高行政人员,也就是工地上的项目经理。同时,也要将责任落实到每一个施工人员,按照不同工种或者不同部门详细分配。建筑工程的设备安全管理体系划分为4个等级:班组级、机械管理员级、安全主任(安全员)级、项目经理级。

3.1.2建立机械设备风险评价体系

公司首先要培训操作人员和现场指挥人员,保证他们对机械的操作安全规范,然后再采取措施防范机械事故的发生,制定“管好、用好、养好、修好”的使用制度,拟定出设备的风险评价工作流程。机械风险评价的研究对象就是机械设备或者机械系统。使用特定的系统去评估设备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事故、危险状态或者危害健康的现象,然后选用一定的逻辑规律和迭代方法来确定危险事故、危险事件发生的概率和危害程度。机械的风险评价机制全面衡量了在机械设备运行过程中的大量因素,从源头避免了安全事故的发生,从根本上控制了危险事件的出现。

3.1.3落实设备管理责任制度

对设备的管理要严格落实,制定出可行的管理制度并施行,并把具体责任分配给基层岗位。机械设备的各工作人员应当遵守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制度,各设备的负责人应该控制好使用、保养和维护等各个环节。做到每台设备有专人负责,每个岗位有专人管理,使得设备的使用更加规范化,操作更具安全性。要提高员工的责任意识,延长设备寿命,降低损坏率,减少危险事故的发生。所以,施工总单位、监管单位和建筑单位应加强合作,对施工现场的拆装、使用和维修加强监督,有关的主管部门应该对特种设备加强实时动态监管。

3.2加强人员培训,坚持持证上岗

培训内容既包括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也包括员工的作业技能。具体分为以下几点:(1)制定员工的安全生产知识和设备的安全操作手册,分发给每一位在岗员工;要控制好机械设备的准许使用权,培训上岗前机械操作人员的三级安全意识;(2)对于机械设备的管理人员,要培训他们的安全培意识。设备操作和维修人员,既要懂得设备的安全理论知识,也应该掌握实际的操作技能。要加强员工面对突发性危险事故的处理能力,以及对设备的及时维修能力,尽量避免设备安全事故的发生。

3.3严格管理,落实设备维修、保养等各项制度

每一种产品,包括机械设备都有使用寿命,所以其维修、保养直至损坏都是一个必经的过程。而这其中保养和使用尤为关键,他们体现着设备的使用价值,这两点应当得到相关的管理人员的重视。任何一个施工项目的负责人,既应该负责好该项目的工作任务,也应该清楚全部机械设备的使用方法,这样才能保证施工的安全性。所以,应当将这种安全管理制度贯彻到施工过程中,掌握好设备的装拆操作,确保大型机械的安全运行。首先,企业要加强设备的管理,建立使用、维修和保养的有关规章制度。对于一些重要的机械设备要落实定人、定机、定岗的“三定”机制,做到每台设备都有专人负责。对于多班制工作岗位,各班员工要做好交接工作,对机械设备做好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针对新购买的机械设备和经过大修的机械,在投入使用之前必须对其进行全面的检查和测试,并进行详细的记录。要定期到指定地点对这些机械进行检修和保养,及时掌握机械的性能和发现机械设备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防患于未然,尽可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要做好使用记录及检修记录的归档工作。此外,应执行机械设备的承包责任制,将设备的运行状态、维修保养费用、技术升级项目等列入承包内容,与生产效益挂钩到一起对员工进行考核;对因违章作业、拼装设备、失修等员工自身的疏忽造成的机械设备损坏、维修等费用,应按承包合同进行经济处罚。

篇(6)

在建筑施工现场,很多企业的设计方案和工艺措施的执行都未按遵从法律规定,安全教育执行不到位,多数为形式主义。而施工现场的脚手架也未依照国家指标搭设,且周围杂物较多,所用材料不规范,这些都未按照法律规定执行,是重大事故的诱因。

1.2施工现场监管不到位

建筑施工的一个特点就是劳动密集性,但是多数从事人员的文化水平不高,这就导致施工管理较难。而且,在施工现场上,施工工具随意堆放、施工材料规整差、施工步骤不合理等现象多发,从事人员之间没有协作精神,现场没有严格的纪律管制。

1.3建筑施工单位不重视

建筑施工单位的领导安全意识薄弱,对经济效益的重视程度高于人员的安全,这就导致安全生产的责任制不健全、落实不到位。甚至于一些单位未签订安全保证责任书。部分单位为了节省开支,不设置安全员或者监督人员较少,且专业能力不达标,导致施工过程中无人监管或者监管不到位。

1.4安全监管投入不到位

建筑企业为了降低项目成本,缩减施工中的安全管理费用和保障设施,安全管理所需的资金配备较少,导致事故频发,影响恶劣。甚至于有些施工企业完全忽略安全管理,不仅不进行安全教育,施工过程还存在违法行为。有些企业为了提高自身利益,在采购环节大打折扣,降低建筑质量,而监理单位也未履行自身职责,造成安全隐患。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对策

2.1加强安全意识教育,完善安全生产责任管理制度

安全施工和企业的利益是息息相关的,安全施工直接关系着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好安全意识教育工作,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避免出现安全隐患。首先,责任到个人,制定奖罚制度。其次,通过对设备故障率、事故起数以及人的精力等方面的评判找出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完善责任管理制度,不仅可以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还能够提高施工的安全性,每个员工都明确自身在安全施工中的责任,一旦事故发生则追究责任。

2.2加强施工现场材料管理

建筑材料的控制与管理不仅关系到企业的利益,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施工安全。在采购材料时要做好调查工作,对比市场上的材料,开阔进货渠道,采购部门还要简化采购环节,避免中间环节出现材料偷工减料等情况,对供应商提供的材料进行检验,确保材料合格。材料发放要进行跟踪,避免施工现场中有材料随便堆放现象。

2.3加强监管力度

建立专门的安全监管部门,对监管人员专业能力进行考核,确保其能力合格;制定监管制度,责任到人,每天对施工过程中的各个细节进行检查,避免微小隐患,发现隐患后要立即根据有关标准和施工现场情况进行整改。

2.4加强施工现场技术管理

结合建筑工程的施工图纸,对工程施工的工序进行合理优化,落实施工方案,有效的管理施工组织。对已经完成的工序进行测量和排查,确保每个工序都符合标准和施工要求。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技能,熟练各种新材料和新技术,确保各个施工工序的规范性。

2.5做好施工前的管理工作

在施工之前要对施工建设工作做好准备,通过图纸和技术人员对施工的难点、重点以及易出现安全问题的环节进行讨论和分析。负责施工现场管理的工作人员要对施工中的各管理项目熟悉,确保在管理和施工中能够及时发现安全问题。在工程开建前,将组织工作做好,对多使用的机械、采用的技术和所用的工程材料要全面了解,做好质量工作。在整个施工过程中要做好科学计划、落实方案、符合规范。

2.6建立信息化的安全动态管理模式

息化安全动态管理模式依靠的是计算机技术,建立动态管理平台,实际上是采用信息技术,将施工安全进行分解从而分配给不同层级的相关人员,也就是精细化和责任化一体的计算机系统。这个管理系统可以根据工程的进度查看最新的安全规范,对施工中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进行计划并指导到实际的工程施工中,从而减少因沟通或者技术等因素而产生的安全隐患;动态查看工程进度,安全管理的计划和引用情况清晰化,可以将整个施工阶段的安全重点准确的传达给施工和监管人员,从而避免了粗放式管理中出现的隐患。

篇(7)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管理控制

0引言

在电气工程操作中,一个操作顺序的颠倒或漏掉一个其中的操作项目,都可能会导致人员伤亡、设备损毁、大面积停电等严重的事故,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甚至是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在电气施工的每一个环节都要有规范的安全条例,并对电力系统的每一位工作人员特别是生产一线人员提出严格的遵章守纪的要求。因此电气安全问题成为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头等大事,探讨电气安全问题意义重大。

1加强电气安全的重要意义

建筑施工中的电气操作是高危险、事故多发行业,因此,必须做好施工时的安全保障措施。有统计资料显示,电力施工中的各种事故,绝大多数不是由于施工者的技能水平低造成的,而是由于其没有安全意识所造成的,这表明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是保障电力生产安全的关键。因此可见,对电气操作人员进行必要的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现在,无论是管理部门的监督管理还是建筑企业的内部管理,都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阻碍了建筑电气安全工作的发展,`必须加以改善。各企业必须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在员工中树立安全意识,着力制定并完善企业的事故防范机制及长效管理机制。以人为本,监管部门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加强对施工人员的监督,加大行政执法力度,杜绝一切安全隐患的存在,确保生产的安全性,全面加强对建筑施工安全生产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每年因为电击伤人甚至致人死亡和损毁电气设备所带来的经济损失数额巨大,因此电气安全问题成为关系到人身安全和设备安全的头等大事,加强电气安全管理。并能够在实际工作中正确使用,确保用电过程中人身及设备安全。

2电气施工常见的不安全忧患

2.1对于穿线工程中,导管细,导线繁多造成管内空间余量小,散热面不够。再加上施工人员技术素质低,不能按图施工。这样的危害是加快了导线绝缘层的老化速度,降低了工程的使用寿命。

2.2没有将腐蚀剂擦拭干净,开关处理没有切断相线,甚至将相线接到灯头螺口线柱上。插座安装将相线和零线位置互换,相线在上零线在下的规程接线问题等是在接线工作中常见的安全问题。

2.3不少施工人员容易产生麻痹心理,在导管敷设施工中,对金属材质导管的管口不做处理,在管口处遗留很多毛刺,这些金属毛刺是很大的安全隐患:在穿线施工中这些毛刺容易将导线的绝缘层划开,后果不堪设想,一旦出现了问题,轻者造成短路停电而且难以维修,重者可能引起火灾。

2.4在避雷系统安装施工过程中。引下线的做法各不相同,有的用镀锌圆钢,有的利用构造柱的四根主筋沿墙体或柱内敷设。施工中如果漏焊也会留下很大的安全隐患,其造成的后果是:漏接或者漏焊一处圆钢,很可能就会使引下线失去应有的作用,避雷系统就不能发挥正常作用。

3加强电气安全生产的措施

3.1在员工中进行安全宣传,提高员工的自我防护意识,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建筑业安全卫生公约》、《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等安全法规,遵守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安全技术标准、规范,对员工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在对员工进行教育培训的基础上,对易发生事故的单位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安全管理单位有关责任人和各安全监督管理机构执法人员要加强对安全生产的监督检查工作,强化安全意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在企业中,认真学习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法规,及时将新的安全技术落实到员工的工作中,增强员工安全意识和安全防护能力。加强安全意识,需要建立健全的安全条例。根据建设系统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的特点,有目的的对某些事故多发施工项目进行严格的监督,落实电气施工现场的安全防范措施,把施工安全责任制进行层层分解到基层,一层抓一层,层层落实。建立完备的建设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监督反馈制度,施工图审查制度,并且接受社会对建筑生产中所存在的安全隐患的举报,通过一系列完备的安全生产措施,确保生产安全进行。对已办理安全监督的建设项目,根据《电业安全工作规程》,要采取定期(每季度、半年检、年检)以及不定期的安全生产检查,监督施工企业的施工安全管理保证体系,严格杜绝一切安全漏洞,监督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履行情况,落实安全生产的岗位职责,切实做好各法规的落实工作。

3.2加强电气安全用具的管理工作严格按《电业安全工作规程》的有关规定,对电器设备进行严格的测试和检查,强化电气安全性能四个方面测试:①商业、工业住宅用电装置的安全和可靠性试验。②电器、装置、机械在确保正确的绝缘、接地和漏电方面的试验。③维修电动机、发电机、配线和变压器等设备的安全测试。④应用于电子/电气产品的最终产品测试来确保产品的接地和绝缘性能。具体为:耐电压测试、泄漏电流测试、接地导通电阻测试、绝缘电阻测试。每次试验完毕,使用单位应对试验单位出示的测试结果进行核实并保管,严禁移作它用,更不能用其它工具代替安全用具。对于高空作业的员工,要检查安全用具的安全性,严禁有不合格的安全用具出现在施工现场。使用高压验电器时,施工人员要检查绝缘手套的质量并站在验电器边缘的绝缘处。正确使用绝缘用具,无特殊防护装置,不得在下雨天或下雪天在室外使用。安全用具使用完毕,应保持用具的清洁,放回原处,避免安全用具的污损。安全用具的存放,要设有专用的橱柜或吊架,放置时要按编号存放不可混乱。保持存放地点的干燥、通风,保持清洁,防止安全用具脏污和损毁。

3.3强化电气技术措施及要点,在使用电压高于36V的手电钻时,要戴绝缘手套,穿绝缘鞋并检查其是否有损坏;在施工中拆除的电线要及时进行处理,用绝缘带包扎带电的线头;高空作业前要检查安全带的牢固程度,检查扶梯有无防滑措施;登高作业时,不能随意往下扔东西,要使用工具袋进行传递。在地面的人员要戴好安全帽,并离开施工区2米以上;遇到雷雨或大风天气,要停止一切高空作业;低压架空带电作业时要配备专人监护,并佩戴好绝缘用具;在带电的低压开关柜上工作时,要采取避免短路和接地等措施。电器发生火灾要及时断电,在未断电前,应用四氯化碳、二氧化碳或干砂灭火,严禁用水或普通灭火器。安装的刀闸必须使用相应标准的保险丝,严禁使用其他金属丝替代,避免超负荷后不能自行切断电路,以至于毁坏电器,甚至造成人员伤亡;金属外壳的电器应使用三脚电源插头,有些电器会因故障出现漏电现象,如果用的是两脚电源插座,人体接触后就有可能被电击,后果将不堪设想;电器要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接地有专业人员按转和修理电器设备能否正常运行。电器严禁带电移动,把带金属外壳的电气设备移到新的地点后,要首先安好接地线,并对设备进行严格的安全检查,确认设备无问题后,再开始正常的使用;如果在露天潮湿场所或在金属构架上操作时,使用手持式电动工具,手持电动工具的负荷线必须采用耐气候型的橡皮护套铜芯软电缆,并不得有接头。检查手持型电动工具有无损坏,在使用前要进行空载的检测,检测没问题后才可以使用。

参考文献:

篇(8)

1.2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问题随着人们对建筑要求的不断提高,工程项目组对施工安全管理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但是因为施工安全体制不健全,致使很多施工现场的管理规定适应不了时代的发展需要。加上施工工程安全管理部门没有专业工作人员进行监管,导致安全事故发生率提高。此外,部分施工单位还存在着为了节省开支,撤销安全管理部门的做法,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上对安全管理造成影响。工程安全管理工作是一项及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又连接企业经济效益的工作,所以一定要引起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加强政府的管理职能,将各项工作落实到位,将高层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列为重点工作。

1.3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技术质量问题现阶段,建筑公司对于建筑工程安装技术和科技含量要求越来越高,所以其设计到的专业面也越来越广,且对每个专业除了具备自己本身的特定技术外还要满足其他专业施工对于时间和空间的合理需求。若果技术成名考虑不周全就很容易出现问题。当下建筑公司对于施工项目的个性化要求越来越高,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施工的技术难度,同时导致各专业领域出现矛盾。由此可见,施工人员对于新产品和新技术的应用不到位也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危害。

2建筑施工中的安全管理策略

2.1明确安全管理的目标和责任为保证施工项目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安全,完善的目标体系的制定对整个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了一定的指导方向,同时,施工过程中需严格遵循安全施工,人人有责的理念。当安全管理目标确定后就将其进项分解,然后交由下面的工作人员进行落实,各环节均应制定有针对性且目标明确的安全管理目标,明确相关工作人员在安全监督、管理和宣传环节的责任,不断提高管理人员和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和责任意识。

2.2加强对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首先对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全面排查,对于施工过程中可能寻找的安全隐患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将问题扼杀在施工过程中,而对于已经发生的安全问题则通过检查,然后及时进行整治,遇到无法处理的问题需及时上报上级主管并寻求最快的解决方案。其次,在建筑工程进行施工的过程中应对整个工程项目实施全方位监督,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违章作业等情况应予以制止并及时对其进行纠正,以确保施工流程的规范性。最后,定期对施工现场的安全事故进行管理,对施工过程中不按规章制度办事儿的人员实行有责必究,加大监管制度和处罚力度,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责任意识。

2.3加强对危险源的安全掌控施工过程中有众多因素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加强对危险源的控制可以有效减少安全施工隐患,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施工单位在施工之前应对工程项目的特点、规模等进行有效分析,同时将施工人员伤亡等安全风险因素考虑在内,对施工设备、人员和施工材料等各方面可能存在的危险源进行有效分析,从而推断出建筑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危险源的管理要点,然后将发生概率大,安全隐患指数高的危险源作为重点进行掌控。除此之外,还应就危险源掌控的实际情况,有效引进国外先进安全检查设备,构建一批综合素质较高的救援队伍,以便于在发生危机情况时,能够最快速度对其做出控制,将损失降到最低点。

2.4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在保证工程项目高效施工的前提下,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对建筑工程各项管理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其中安全管理工作的内容不仅要包括各项施工内容的规范性操作,还要结合施工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安全责任和安全培训进行划分,以便明确各部门之间的经济责任。刺猬,为防止出现安全管理制度只是流于形式,在施工过程中需根据实际情况对制度进行不断优化和完善,不断提高管理制度的有效性。

2.5做好各项安全教育培训和安全宣传工作工程项目复杂性、系统性的特点使得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时存在着很多管理因素、人为因素,一定程度上引起安全事故的发生,但究其根本还是人为因素最关键。只要做好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工作,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对安全隐患的控制能力,就能够提高整个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水平。同时,在对员工进行培训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并建立完善的考核制度,定期对员工进行考核,实行奖惩制度,以保证培训工作的有效性,不断提高相关人员的综合素质,从而更好的服务于施工项目。

篇(9)

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界定和作用

1.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界定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注重人的观念、道德、伦理、态度、情感、品行等深层次的人文因素通过教育、培训、奖惩、创建群体氛围等手段改进职工的安全意识和行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物质财富和安全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建筑施工企业在长期安全生产和经营活动中形成的或有意识塑造的被全体员工接受遵循的、具有企业特色的安全思想和意识、安全作风和态度、安全规章制度与安全管理机制及行为规范;企业安全生产和奋斗的安全目标、安全进取精神;安全舒适的生产和生活环境与条件、安全生产的企业形象;安全的价值观、安全的审美观、安全的心理因素和企业的安全风貌、习俗等。

1.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作用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建设具有安全生产务实作用和文明生产的战略意义.归根结底,它是保障企业安全生产,保护员工安全与健康,提高员工安全生活质量和水平的根本途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有认识的导向作用、行为的规范作用,使员工懂得“以人为本”要从我做起,能够使其加深对安全规章制度的理解和认识的自觉性和安全的动力作用以及安全知识的传播作用。

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结构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结构指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各个组成部分的相互关系及相互影响.根据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运转状况及安全文化的层次结构,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结构可分为四个层次[: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物质文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行为文化及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观念文化,又称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的物质层、制度层、行为层和精神层.

2.1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物质文化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物质文化是指建筑施工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为确保安全而设置的各种物质要素(施工作业环境和设施、设备、工具、原料、工艺、仪器、仪表、防护用品和用具等)的总和.安全物质文化以实物形式显现出来,既看得见,又摸得着,可以称它为“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文化中的硬文化”.安全物质文化建设的目标是实现机、物、环系统安全本质化.这是人类长期不断追求的目标,也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必然要求.这需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系统本质安全化程度.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物质文化不仅满足了人们在施工中的安全和卫生的需要,同时又直接反映了企业经济水平和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所以安全物质文化可以作为评价企业安全生产水平高低的客观价值尺度.

2.2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制度文化是指协调生产中各方面关系,规范人们行为的各种法律、法规、标准、制度和规定的总和.它包括企业的各种安全规章制度、操作规程、技术标准、防范措施、安全宣教培训制度、安全管理责任制及组织机构、遵章守纪的奖惩条例等.为了更高效地、更安全地进行生产活动,必须用一定的规范来约束人的各种行为.安全制度文化是建筑施工企业安全生产的运作保护机制,是企业安全观念文化的物化体现和结果,是物质文化和观念文化遗传、优化的实用安全文化的体现.

2.3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行为文化

安全行为文化是指在安全观念文化指导下,人们在生活和生产过程中的安全行为准则、思维方式、行为模式的表现.行为文化既是观念文化的反映,同时又作用和改变观念文化.现在工业化社会需要发展的安全行为文化是进行科学的安全思维、强调高质量的安全学习、执行严格的安全规范、进行科学的安全领导和指挥、掌握必须的应急自救技能、进行合理的安全操作.

2.4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观念文化

建筑施工企业安全观念是指经过长期积累而形成的,被企业多数成员所共有的,并指导和支配他们的行为的安全思想意识.其内容主要包括安全理想、安全价值观、安全行为取向、安全哲学、安全心理和安全习惯等诸多方面的观念形态.企业安全观念相对于各种安全设施来说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但它却时时处处地通过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和安全教育工作表现出来,可以称为“安全文化中的软文化”.

3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建构安全文化

3.1改善施工现场安全环境

良好的工作环境,有利于企业员工的身心健康和装置的安全生产.能引导员工的安全行为,激发员工的安全生产热情和责任.并有利于在事故状态下的应急处理,控制事故损失到最低限度.施工企业依据安全生产的需要创造的人工环境.创造良好的施工场所环境要求建筑施工企业进行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成品、半成品及原材料的堆放应整齐、安全.第二、控制噪音.应采用低噪音的工艺和施工方法.第三、有效控制粉尘.平时派专人在场地和道路上洒水,防止粉尘随风飘扬,同时现场的绿化植物应派专人定期洒水.第四、应努力创造采光充足、照明适度、温度和湿度舒适、通风效果好的施工作业场所,改善现场卫生.第五、工程标牌应配备齐全.主要为施工总平面布置图,工程概况牌、文明施工管理牌、组织网络牌、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第六、建设工程施工现场周边应设置连续、密闭的围墙.其高度不得低于1.8 m,使用的材料应保证围墙稳固、整齐、美观;围墙外部应做简易装饰,色彩与周围环境协调.

3.2提高设备本质化的安全程度

生产设备的本质安全是企业安全文化在物质方面的重要体现.本质安全是指生产设备、工艺过程以及作业环境的安全不是靠外部采取附加的安全装置和设施,而是靠自身的安全设计进行本质方面的改善,即使在产生故障或误操作的情况下,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尤其是那些危险岗位和人的能力难以适应和控制的场所.因此,提高本质安全是保障安全的根本途径.

篇(10)

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数情况下是人员的因素导致的,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工人素质问题对安全事故的影响很大。一部分安全管理人员,对规范、标准不熟悉,没有熟练掌握安全操作规程,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只是挂在嘴上、写在纸上,没有人认真抓安全制度的落实。建筑工地从业人员大部分是农民工,文化素质低,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差,盲目施工,无视施工中的基本常识,特别是安全技术操作规程知之甚少。加之管理混乱,违章操作,都给建筑安全事故发生提供了可能的机会。

1.2安全管理不规范

施工企业过分注重效益,重点考虑施工生产的利润,抓安全生产的自觉性、主动性和持久性,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致使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制度无法落实,从而导致施工管理混乱,为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尤其是一些工地没有安全管理组织机构,没人专职负责安全生产工作,麻痹大意,应付了事,工地的现场主管既是施工员,又是技术员,还是安全员,精力有限,对安全管理往往流于形式。事故隐患消除仍存在随意性、不彻底性,个别施工企业和个别工序甚至存在重大危险源,建筑施工的安全生产没有切实的保障。

1.3安全生产资金不足

关于建筑安全资金,在设计预算阶段都有明确比例的规定,而且不占施工成本预算。但有些企业为了利润的最大化,在施工中安全投入不足,资金没有专用,安全设施、安全防护用品配置不全,对施工人员的安全培训、安全教育跟不上,安全技术资料、安全意外伤害保险等项业务没有办理,都为事故的发生提供了可能。在一些地区,安全生产费用至今没按规定纳入工程概算成本中,或者建设方有意和无意地拖欠工程款,不按时拨付,从而使施工企业周转资金不多,安全费用被挤占的情况时有发生,造成施工单位安全费用无法按时投入,施工安全设施无保障。

1.4建筑市场的恶性竞争

我国建筑市场虽然繁荣,但施工企业众多,僧多粥少的现象使得企业不惜手段获得工程建设项目,致使施工企业为承揽工程,压级压价,不择手段恶性竞争,加之建筑市场存在的腐败现象,越级或无资质承包的现象,企业就把招标过程中的损失转移到施工中来,工程安全费用不到位,舍不得资金在施工安全中使用,忽视劳动者的劳动、安全保护和环境改善,致使安全事故不断发生,严重存在安全隐患。

1.5安全监理不到位

目前监理队伍规模不能满足监理业务的需要,尤其是总监理工程师的严重缺乏,一名监理负责多项工程的现象比较普遍。法制意识淡薄,对监理应负的安全责任认识不足;个别现场监理人员素质不高体力不支,文化不高的现象存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强;有的监理责任心不强,工作不踏实。少数监理人员接受施工单位的好处,原则性不强。缺乏必要的安全监理知识,对施工方提交的专项施工方案、安全技术措施不能正确判断,安全事故隐患难以发现。

2做好施工安全的预防和控制

2.1加强施工过程的安全监理

安全监理是一项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工作非常重要,监理由于自身的业务能力限制,在施工现场会遇到许多安全细节问题而不能得心应手地处理好。所以监理人员要强化安全意识,加强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监理,充分认识到安全监理工作的重要性。同时,安全监理还要了解和掌握施工安全知识、安全技能,熟悉和了解一些施工设备的性能、操作规程,掌握安全法规,根据工程的专业特点加强对施工单位的生产安全的监督管理;对施工作业危险点所采取的预防措施进行预控;督促施工单位健全安全生产保证体系,对施工中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作业环境的不安全因素和管理缺陷进行有针对性的控制。

2.2预防控制的一般原则

建筑危险的存在是必然的,但作为施工企业如何控制危险因素的发生则是人为因素可以实现的,首先要立足消除和降低危险,构建系统安全,落实个人防护;其次是防患于未然,以预防为主,防控结合;最后严密控制,动态跟踪,对于关键环节和关键部位重点控制,制定和完善应变策略。施工中的极不可承受的危险部位要禁止作业,已经发现和预测到的重大危险要立即整改,防微杜渐;对中度危险要限期整改,不合乎安全生产的条件,不可以施工;对轻度危险要加强监控和保护,密切观察,没有危害的按照常规进行管理。防患于未然,亡羊补牢,对于建筑施工的安全问题都需要最恰当的处理方法。所谓事故预防就是在未发生时采取一定的措施,比如进行事故发生前的预防,以及事故发生时的防止和减少事故损失的预防。其实质是发现、识别建筑施工中各种危险因素及其危险性并采取措施对其进行消除、控制的行为。对于事故发生后,以采取措施约束、限制危险因素的产生、发展为控制目标。根据事故可能发生的情况,选择以下步骤进行预防和控制:根除危险因素;限制和减少危险因素;隔离、屏蔽防止危险因素产生连锁作用;采用故障安全措施;减少故障及失误;矫正施工行为,通过以上措施实现事故控制的目标。

2.3建立应急预案联动机制

建筑施工企业,施工过程中必须建立安全事故应急预案以及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建立和完善应急预案与措施联动机制,一旦有事故发生时,管理者要立即启动应急预案,及时采取应急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通过控制和补救,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事故损失。事故发生后选择安全技术和管理措施的步骤一般按照隔离危险因素;薄弱环节防控;个体防护措施;避难和救生行为;救援行动等次序进行补救及抢救,避免事态扩大和损失加重。据有关部门统计,2010年1-5月份,全国建筑安全事故导致128人死亡,受伤199人,数字惊人,教训惨痛。

2.4加强安全教育培训

建筑施工人员的来源多是农民工,他们普遍具有文化素质低、自我保护能力差、安全意识淡泊等特点,对施工人员加强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教育及培训非常重要。增强各级领导及相关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加强和提高人员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掌握,设置专门人员负责施工安全培训,另外对涉及危险因素管理的相关领导和人员进行定期专门的安全教育和培训。

3建筑伤亡事故预防应对措施

严格落实《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等相关政策法规,按照ISO9000标准要求,规范施工,严格操作规程,明确责任,加强监控,严把工程安全质量关,预防和杜绝施工安全事故发生。

3.1坚持落实“三项制度”

建立安全责任制度。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建筑施工企业的安全生产更要建立和完善相关制度,第一是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度。施工企业的管理者要重视安全生产,并把安全工作提高到一定高度上来重视。企业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应当明确责任,不但建立制度,而且要抓落实,把安全生产与经济效益挂钩,树立人人重视安全,人人懂得自我保护的思想,明确做到责任到人、权力到位、奖罚兑现,把安全管理落到实处,防止互相推诿、扯皮现象。同时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和检查也是预防事故发生的手段,及时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防患于未然,将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

上一篇: 行动导向教学法论文 下一篇: 小学生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