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勤保障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7:1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后勤保障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后勤保障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 G26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1069(2017)05-23-2

0 引言

博物馆作为典藏人文自然遗产的文化教育机构,其教育职能的实现离不开博物馆服务能力的提升。因此,博物馆管理人员应致力于提高自身服务水平,促进博物馆教育职能的发展,提高博物馆的知名度,促进博物馆行业的发展。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博物馆教育工作的开展,影响博物馆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加强对博物^后勤保障工作的管理力度,促进其创新发展,提高后勤保障水平,对博物馆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1 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概述

1.1 博物馆后勤工作的特点

1.1.1 服务性

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后勤工作主要是负责物资采购、办公环境改善等企业内部管理活动,博物馆的后勤保障工作也是如此,其主要是负责管理博物馆内部事务。此外,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的开展,也是博物馆展览工作开展的基础。所以,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具有一定的服务性,服务于博物馆的内部工作人员或博物馆的外联活动[1]。

1.1.2 时间性

博物馆各部门在工作中都是有组织有纪律的,各职能部门的后勤工作也都需要按照一定的规章制度办事。所以,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在一定程度上也具有时间性。如:在布置博物馆展厅过程中,博物馆后勤保障人员主要是辅助展览人员做好此项工作,但是,博物馆展览一般都会有具体的时间限制,这就给博物馆展览工作规定了完成的时间,即博物馆后勤保障人员在辅助展厅布置过程中,要有一定的时间观念,积极主动的解决展览负责人员遇到的问题,并为之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保障展厅布置的准时完成。

1.1.3 复杂性

由于博物馆后勤工作具有服务性和时间性的特点,其在开展工作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后勤保障制度,所以,博物馆后勤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因为,博物馆后勤工作不仅仅是做好展厅布置,其还需要对博物馆设备、物资、医疗、卫生、计划生育等工作进行处理。随着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政策的改革,国家越来越重视职工社保工作的开展。因此,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在实际管理过程中也具有复杂性。

1.2 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创新发展的意义

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的开展,对博物馆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首先,博物馆后勤工作的创新发展,有利于提高博物馆的综合服务水平,进而促进博物馆公共教育功能的实现,为社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其次,博物馆后勤工作的创新发展,也为博物馆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新思路,如:博物馆在进行宣传过程中,可以主打当前的热点话题,引入博物馆展览的关键点,吸引观众眼球,促使更多的人参与到博物馆活动中;再次,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的创新,也符合当前社会的发展,在现代化社会的发展背景下,若博物馆依旧采取传统的经营模式,其会降低博物馆本身的教育功能,无法满足当前社会对博物馆工作的需求,如,最近有关“”的新闻,江苏博物馆可以抓住新闻热点,加大自身的宣传力度,使人们铭记历史,总结教育,为保证世界和平贡献自己的力量。最后,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的创新开展,有助于满足馆内特殊资源的保存与维护需求,在新形势下博物馆应提供自身设施管理水平,提升专业人员的综合素质,为博物馆事业的发展提供源源不绝的动力,促使新时期博物馆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3 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创新发展的思路

为了保证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对博物馆发展的促进作用,在新形势下,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要明确自身的创新发展思路,准确定位自身发展方向,结合博物馆的实际情况及当地的风俗民情,树立全新的发展理念,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博物馆后勤保障队伍,提高博物馆的服务水平,促使馆内资源得到合理优化配置。博物馆在创新后勤保障工作时,要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大科学技术在博物管工作中的应用力度,促进博物馆的全面发展[2]。此外,国家也需要加大对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的扶持力度,可以制定相应的政策,积极调动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的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工作氛围,为打造优质的示范工程、品牌活动,发挥示范的引领作用。

2 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创新发展策略

2.1 加强领导学习

为了做好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的创新发展,加强博物馆领导的培训力度非常重要。领导只有充分重视后勤保障工作的创新,才能发挥领导的引领作用,积极开展后勤保障的创新工作。此外,加强领导层的学习程度,不仅可以提高领导的综合素质,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博物馆基层人员的学习,将爱岗敬业、以馆为家的主人翁思想,遵章守纪、文明服务的观念融入教育工作之中,提升了后勤保障人员对服务理念的认知水平。

2.2 加大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当今社会,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转变为人才之间的竞争,博物馆的发展也不例外。只有加强博物馆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训,才能保证博物馆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其在社会公共教育服务中的作用。因此,博物馆管理人员需加大后勤保障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培养高素质人才,为后勤保障工作的创新发展提供人才保障[3]。此外,博物馆还需要通过岗位培训增强后勤保障部门工作人员的大局意识、创新意识、服务意识、信誉意识、超前意识和奉献精神,为促进博物馆后勤服务保障工作再上新台阶打下坚实基础。

2.3 强化安全管理

安全保障工作是后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博物馆后勤管理人员要积极落实安全管理责任,提升安全保障水准,确保各类监控设施、安保举措贯彻落实,强化日常巡查、安全监管,提升管理效能,以保证馆内文物资源安全。此外,博物馆后勤人员要加强对公共秩序的维护力度,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水平,对重点部位及责任区域定点守护和安全巡查,配合陈列展览的布展、开幕等做好相的工作。对机动车辆使用部门每月检查一次,每年进行一次安全技术检验、车辆检验,有交通管理部门发牌照的由交警部门检验,无牌照的由公司运输、安全和设备部门组织检验,并经常进行抽检,抽检不合格的车辆禁止行驶,保障日常顺利办公[4]。

2.4 改善博物馆服务设施

博物馆是非盈利的永久性机构,改善其服务设施条件,营造良好的参观环境,是提高博物馆服务水平的必要手段。因此,博物馆后勤管理人员应注重对博物馆服务设施的改善,尤其是对电气系统的改造,加强博物馆的防盗系统。博物馆在创新后勤保障工作时,也可以融入相应的信息化与数字化技术,提高后勤保障工作的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5]。此外,为了营造舒适的参观环境,博物馆后勤管理人员需要不定期对博物馆水系统、恒温恒湿系统进行有效改造,同时配合好消防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的防火防盗准备,还要对安全保护工作这一重点进行安保设计,以确保后勤保障工作中负面问题效应降至最低。

3 结束语

为做好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的创新发展,博物馆管理人员需充分认识到博物馆后勤工作创新发展的意义,理顺其创新发展的思路,不断改善后勤工作设施,强化安全管理,做好人员培训工作,加强领导层学习,提高后勤保证工作在博物馆发展中的应用水平。

参 考 文 献

[1] 王乐华.博物馆后勤保障工作的创新发展[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09):112-113.

[2] 王长缨.浅议后勤管理在博物馆发展中的作用[J].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刊,2014(00):358-360.

篇(2)

一、公寓强化管理的新探索

高校后勤社会化,是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几年来,随着我校各项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学生公寓管理为重点的后勤社会化改革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对于学校扩招后得以更好地集中精力抓教学、抓科研,全面提升我校办学水平,加快实现向重点大学迈进的步伐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近年来的实践证明,在强化高校学生公寓管理过程中,学生工作面临许多新问题和新挑战,这种冲击伴随着招生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教学体制改革等一系列因素,使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更加复杂的局面,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宿舍已经成为新时期我校学生管理工作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1、开放的社会与开放的校园生活环境,使学生思想变得更加复杂。大学生的思想受社会环境的影响日益加深,学生们受各种思潮影响程度大,观念多元化现象突出。社会各路商家都把校园视为有利可图的市场,纷纷抢占有利地势,在学校四周建起了稠密的娱乐场所、商业网点。社会上各种不良风气以及市场经济直接表现出来的对于物质利益的过度追求,不断影响着学生思想,使他们原本就脆弱的道德观念受到强烈的冲击。

2、学生生员复杂也加大了工作难度。现在的大学生在中学阶段,应试型的强化教育导致了对德育教育和政治要求相对放松,使得他们当中相当一部份人素质不高。另外,扩招学生数量的大幅度增加,相对低素质的人群在急剧扩大。学校抓思想、保稳定的压力也越加沉重。

3、新的教育管理体制进一步淡化了学生对学校的依附。近几年各项与学生息息相关的改革全面推进,招生制度改革,就业制度改革,收费上学等等与后勤社会化交织在一起,大学生与社会结合得更加密切,对学生的思想影响不可低估。学生平等的、独立的意识增强了,传统的学生依赖学校的心理在淡化,出现了在心理和感情上分离或游离于学校的倾向。

4、改革后的公寓工作人员思想还没到位,因管理和服务问题引发的矛盾增多。后勤社会化改革后的公寓管理人员,还没有实现从管理者到服务者的角色转换,原本与学生是服务与被服务之间的关系,却常常因把学生视为被管理对象而制造出种种对立情绪。

后勤社会化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面临许多新难题,这一现象,在全国带有普遍性。对此,许多高校针对新情况、新挑战,探索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

高校的后勤管理要坚持以人为本原则,要真心关爱学生。如今,大学生实行缴费上学,对相当一部分学生家庭来说,是一个相当沉重的经济负担,孩子是一个家庭的全部希望。如果因为我们的责任或者工作不到位,影响了学生们的成长,不仅对不起他们家长,也对不起我们肩负的责任。后勤服务工作也要转变观念,继续深化改革,针对目前工作上存在的不足,认真研究改进工作的具体措施,引进竞争机制,不断提高服务质量,把学生公寓区建设成为学校省心、学生称心、家长放心的真正意义上的现代化文明生活小区,为思想政治工作进公寓、进宿舍创造有利条件。

二、建立科学的成本管理机制,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一)建立科学的后勤服务定额管理体系,规范成本管理

高校后勤近年积极探索后勤社会化的路子,学校与后勤实体的关系由行政隶属关系转为合同制约关系。在一系列的后勤服务项目任务实施过程中,如何解决服务项目任务经费的问题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关键;而科学合理地确定项目定额,则是学校后勤管理宏观调控的重要依据,是正确反映后勤服务中各项资源消耗之间的客观规律、合理规范成本管理的重要途径。以节约后勤服务消耗,为学校合理确定服务收费价格提供依据,成为学校评定后勤实体服务成果及业绩评价的尺度,从而增强后勤服务成本管理意识,实现后勤服务市场的公平竞争。

(二)建立与绩效考评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

后勤服务部门与学校形成的契约关系,必然要求甲乙双方都在成本核算上下功夫,精打细算、严格履行双方协议,甲方由此得到可靠的后勤保障,乙方由此得到效益和市场。这既是甲乙双方共同目标和共同利益所在,又是通过甲乙双方从不同角度进行不同努力共同实现的,其衡量目标实现的满意程度与质量标准,只能以绩效考评为依据。将绩效考评引入成本管理,是本着“坚持服务优先,质量为本”的服务理念,通过绩效考评的激励机制,极大地提高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的动力和热情,同时依据客观量化的绩效考评指标及奖惩措施,促使后勤服务成本管理不断规范,服务保障能力不断提高。

在确定绩效考评指标时,应把财务绩效指标与管理绩效指标结合在一起,同时根据管理服务与经营服务的成本管理目标的不同,其绩效考评指标应有区分;同时还应与过程监督相结合,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激励机制。如:对后勤水电服务项目的绩效考评,既要对水电成本的计量及成本费用率等财务绩效指标进行评价,又要把握学校各方面对水电服务的认可程度等指标进行考评,以此激励后勤服务实体加强成本管理,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增加经济效益。

(三)发挥经济责任制在成本管理中的考核作用

经济责任制是做好高校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的准则,也是规范服务成本管理的依据,更是考核后勤服务保障能力的依据。因此后勤各实体都应根据本单位的服务范围、服务项目制定相应的经济责任制及细则,并按全面经济责任制的要求实施成本控制,并在实践中不断加以修订、完善和充实。如:学生公寓的服务成本,在确定服务成本范围的同时,必须制定相应的在学生公寓管理方面履行的经济责任制,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加强成本管理是体现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社会效益的增长,而完善经济责任制是提供优质服务的同时考核成本管理的效果。

三、结束语

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要解决当前高校后勤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根本出路,在于进一步深化后勤管理改革,高校后勤要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改革求发展的思想观念,抢抓机遇,扎实进取,促进高校后勤服务质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为高校实现又好又快的新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篇(3)

1.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已成为新时期军事斗争的重要特征。信息已经成为继军队战斗力的又一个新的构成要素,对信息优势的争夺成为影响现代战争胜负的关键因素。面对未来的信息化战争,现代军事装备保障面临着极大的机遇与挑战,装备保障的信息化已成为装备保障建设的必然要求[1]。数字化、精确化、智能化、信息化、模块化以及系统化已经成为雷达的主要发展方向。雷达的后勤保障和维护也需要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和模块化。

2.IETM技术

2.1 IETM技术简介

IETM 是一个可用于装备操作、维修、训练和保障且能够为电子显示系统的终端用户提供精心设计和规格化的交互式视频显示内容的信息包。它能够将雷达全寿命周期内产生、传递、使用的大量技术信息和数据,包括工程资料、技术图纸、操作说明和维修手册等有机地结合为一体,构成基于电磁介质且具有强交互能力的数字化技术文档,并可嵌入雷达装备、维修设备、训练模拟系统以及交互式多媒体教学课件中,为操作人员提供适时、适需、适用的技术指导和信息支持其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3]:

(1)具有交互性

IETM可以被设计成与用户交互,基于及时反馈的信息决定下一步显示什么信息。运用这种交互式结构,IETM可以非常有效地引导用户完成一个过程,而纸型技术手册却做不到;(比如雷达操作过程,某个模块的维修过程等)

(2)信息的组织检索和使用方式灵活

IETM在计算机技术的支持下,用数据库、超文本或超媒体的形式进行信息组织和存储,因此提供了非常方便、灵活的信息检索方式。它可以采用关键字、属性等进行随机检索或分类检索,还可用热字(Hot Word)进行联想检索;

(3)信息更新快、获取快、质量高

在IETM中,更注重实现信息的快速更新以及随时向用户传递雷达各分系统信息,而且指定系统的集成变化是一个自动更新的过程,确保了技术人员所接受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4)使用媒体信息种类多

传统纸型技术手册只能记载文字、图形、图像等静止媒体信息,而IETM除了上述静止媒体信息外,还能记载声音、音乐、视频图像等动态媒体信息。也就是说,IETM是以声、文、图等多媒体形式来传递和记录信息的,它一改传统纸型技术手册的单调面貌,形象、生动,适应人们交流信息的习惯,具有传统纸型技术手册不可比拟的表现力;

(5)小体积、大容量的信息保存

电子文件易于被有效地管理,并节省因囤积大量纸张而浪费的空间。而且,一部笔记本电脑即能储存大量的书面文件所容纳的内容,易于携带;

(6)有较强的信息可理解性、方便获取信息,可以大大地提高雷达的维修效能;

(7)能够避免拆卸完好部件,减少由于误操作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8)能够减少雷达开机时间,保障雷达的使用寿命在最战时使用;

(9)能够为维修过程提供交互式辅助信息,从而有效地帮助修理人员分析、排除故障,完成复杂的修理任务;

(10)采用图形化显示风格,用户界面友好,比采用纸张型技术手册更能激发修理人员的热情;能够大大缩短维修人员的培训时间等。

2.2 IETM关键技术

目前,IETM最适用于维修手册,它可以将装备所需的有关故障查找与维修方面的全部技术信息集合到数据库中,为用户智能化地提供故障诊断和查找程序,使维修人员在任何需要的时间、场所和地点获得充分的信息支持[4]。

技术手册是用户收到的最重要文件,也是雷达后勤保障(CALS)系统中的保障资源之一。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IETM是具有较强的用户交互功能的电子化文件,由于IETM能综合多种媒体,表现力丰富,兼有培训教材功能。

3.维护系统的功能和结构

3.1系统结构

雷达后勤保障及维护系统平台综合管理系统的总体结构:在PDF、WEB等形式外,遵循GJB标准、ATA2200标准和S1000D标准等,以完成IETM规范的CLASS 4级标准体系为蓝本。

系统对应雷达产品在功能上分为一下几个部分:

内容管理部分:完成系统内容的管理,在基本元素、层次信息、描述信息、程序信息、故障信息和零件信息方面进行全面的管理。提供文档结构,文档样式和与其他系统交换的协议,保障了系统的交互。针对不同雷达产品结构在各分系统级的层次、描述、应用程序、各级故障和零件图提供文档结构,搭建一个完整的描述雷达产品的文档结构。

提供编辑和采集功能,按照雷达系统文档结构的要求,对内容进行编辑。

提供出版发行功能,按照GJB标准、ATA2200标准、S1000D标准和CALS标准的要求,提供符合军方或外方要求的技术资料出版发行能力。

提供有效,完全按照ATA2200标准、S1000D标准和GJB的要求,对系统中的信息,数据进行有效性判断、整理、告警等相关的功能。

提供符合用户要求的可以定义的任务管理功能。

提供与其他信息化系统的对接功能,进行信息的交互,提供保障能力。

3.2系统功能

雷达后勤保障及维护系统平台综合管理软件提供了雷达产品技术资料解决方案,支持从任务分配、技术资料创建到交付过程管理,如下所示。

雷达后勤保障及维护系统平台综合管理系统主要包括下面6个大的主模块:

(1)系统管理模块(System Manager)

包含系统注册、系统设置、客户数控制管理、用户管理、回收站管理、组织机构管理、系统日志等子模块。完成对系统的监控。

(2)任务管理模块(Task Manager)

包含编写计划定义、编写任务管理、人员分工定义、授权变更、 更改流程管理等子模块。完成对编写工作任务的分发,并可以进行工作进度进行监控。

(3)内容编制模块(Editor Manager)

包含集成SGML/XML编辑器与注册、进行内容校对、审核、定稿管理、业务过程管理、内容版次管理等子模块。能创建可重复使用的 SGML/XML 内容,以降低创作和转换成本,并提高信息的准确性和一致性。能查找和链接到可重复使用的信息。

(4)结构管理模块(Structure Manager)

包含手册结构定义与维护 、样式的定义与维护、标准类型的定义与维护、标准修订与管理等子模块。能轻松创建和维护用于将内容到多种类型的输出媒体的样式表和定义各种标准的文档结构。

(5)内容管理模块(Content Manager)

包含集成SGML/XML编辑器与注册、进行内容校对、审核、定稿管理、业务过程管理、内容版次管理等子模块。能轻松完成对各种文档的智能管理,按照预先定义的文档结构轻松完成文档的合并、分拆、连接等相关的操作。

(6)出版模块(Publish Manager)

包含集成SGML/XML编辑器与注册、内容提取、样式提取、数据封装预览、引擎、格式管理、有效页目录管理、归档管理等子模块。能在 CD、DVD 或其他存储媒体上分发出版物,并提供基于浏览器的访问。可以提取完整的手册结构化内容,也可以提取任意层次的部分内容,再应用预先定义的样式表,将手册内容成所需的形式支持PDF、Paper、WEB、IETM等格式。

雷达后勤保障及维护系统平台综合管理系统按照需要自动从 XML/SGML 数据源中将内容到 Web、PDF/Paper、IETM。

4.结束语

雷达后勤保障及维护系统平台不仅只针对雷达产品,作为一个平台,通过更改界面也可以很容易的适用在各种武器平台上。另外,随着嵌入式产品的应用,可以实现Class5级的ITEM系统,通过这个嵌入式产品的应用可以在雷达产品中实现智能调试,远程雷达产品维护信息收集等各项功能[5]。

参考文献:

[1]刘广宇,龚传信.信息化作战装备保障基本概念辨析.理论探讨,2006,2

[2]杨兴纲.武器装备IETM产品开发的需求过程模型的研究与应用.重庆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2

篇(4)

 

随着“以病人为中心”的医疗服务模式的逐步建立和病人自主意识的提高,医院安全管理工作又注入了新的内涵和外延。医院安全管理已经由传统意义上的消防、人身、财产安全和突发事件的处理等扩展到医院设备、空间、人流、物流、耗材、物质、膳食供应以及信息系统安全等。

一、医院后勤工作的特性

医院后勤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已经成为现代医院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涉及到房屋的建筑、各类设施的维修、保养、环境保洁、绿化美化,洗涤缝纫、通讯交通、生活服务、物资保障、以及水、电、汽等能源供给。正如人们说:“吃喝拉撒睡、桌椅板凳柜、泥土沙石卫、动力水电汽、上下难满意。”但是它的运转效能、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到医院医疗服务的质量和声誉,后勤各班组如运行不好,可直接导致医疗工作的连续中断甚至停止,后果不堪设想。

(1)全局性和社会性

后勤工作面向全院各个行政部门和业务科室以及所有员工和病人,工作量大,涉及面广,所以服务成为后勤的首要任务,而且后勤与社会多个部门打交道,只有经常沟通,处理好方方面面的关系,才能保证医院的各项工作正常进行。

(2)复杂性和技术性

后勤小到一针一线,大到空调水电,尤其是近几年的医疗快速发展,高新设备的大量增加等都给后勤保障,动力运转,维修维护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时效性和突发性

这一特性也是医院不同于其他单位的显著特性。医院需24小时不间断的连续运转、各种业务检查、会议、参观以及应急突发事件等都必须有后勤人员在一定时限内提前完成。

(4)服务性和经营性

物质的下收、下送、被服的洗涤、缝纫、垃圾的收敛、运输,病床的配送等,也就是后勤服务渗透到医院的每一个角落,生活的每一个环节。同时后勤又承担了物质的采购和改造工程的设计以及对外的经营等。

(5)超前性和具体性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后勤不后、走在前头”,后勤工作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事业心,经常居安思危,要有一定的预见性,可有效的判断事情的前因和后果,并能准确的及时处理,才能保证一切工作的正常良性运转。

根据医院后勤工作特性,应把握住以下管理的重点

1.后勤以“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为方针。

2.以“人人讲安全、事事重安全、时时记安全、处处保安全”为原则。

3.以“消除隐患,杜绝事故”为目标,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和应急救治能力,为临床做好后勤保障。

二、事故原因分类

1.线路老化起火。

2.注意明火,不注意高温引起的火灾。

3.乱拉电线,线路老化,家用电器,冰箱、微波炉、电磁炉、热水器、电饭锅等或多个电器连接一个插盘使用,这些问题往往被容易忽视。

4.配电设施、空调、电梯等检修检查走形式,走过场,强检投入不到位,设备老化不更新或要求整改不落实、不彻底。

5.油漆、涂料等保存不当。施工过程管理和监管不到位,没有专人负责,未签订责任条款。

6.仓库管理不细,有带明火进入或下班后不切断电源线路。

7.高窗坠物或地面井盖处理不及时。

8.消防、供水、水管爆裂,洪水、灾害等原因未及时发现或处理。

9.工作中不按规程操作。

三、防范措施

1.严格管理,严格按操作程序进行,杜绝因违规操作而造成的安全事故。

2.强化责任、明确分工,结合实际,逐步鉴定责任壮,定期安全检查,检查结果要亲笔签名、上抱。

3.积极排查不安全因素,及时发现存在的问题,消除隐患,确保运行安全。

4.认真学习专业技能,熟记要害部门具体方位和操作要领。

5.克服浮躁心理,克服不良情绪,不要过于自信,扎扎实实的做好每项工作。

6.各班组长对自己分管的工作要做到心中有数,能预见性的发现和观察到新的安全隐患,做到预防性维护。

7.定期开展业务讲座,学习工作经验,掌握工作操作要领。

篇(5)

中图分类号:G4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36-0290-02

后勤部门是高校各项工作开展的基础,后勤服务质量的高低对学校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为了提升学校后勤管理服务水平、强化服务质量,论文构建了系统的后勤管理服务质量监督体系,以实现后勤的人本化服务,同时为学院构建和谐校园,实现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一、四川教育学院后勤服务质量监督体系探索的必要性

(一)学校后勤服务为学院转制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

四川教育学院转制是我校发展的历史性选择,意义重大。本学年是学院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年。这对每个部门,每位职工都是一种激励、一种约束。更给学校后勤服务工作提出了更高、更规范、更科学的目标。学校后勤服务部门都要紧紧围绕学院的转制工作,努力规范后勤服务秩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为学院的转制成功作出应有的贡献。高校后勤的根本任务是八个字――保障、服务、育人、发展。保障,就是为学校实现办学目标提供坚实的后勤支持;育人,就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展,就是通过科学的管理,不断壮大和发展自己,进一步增强自身的能力。学校后勤服务部门将紧紧围绕这个根本任务,为学院转制提供坚实的保障。

(二)有效监管方式能充分促进学校后勤的良性发展

高等学校的后勤在实现社会化过程中及社会化之后,学校必须进一步完善和强化其职能,建立有效的后勤监控体制,使社会化的后勤始终坚持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的方向;使其正确处理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关系并遵循教育规律和经济规律。对社会化后勤实施有效的监控,使之有利于提高学校后勤服务的质量和管理水平,有利于减轻学校的负担,提高办学效益,有利于保证学校的发展和稳定。这样才能全面营造文明向上、环境舒适、服务到位、经营有序的校园后勤服务氛围,体现出高等学校后勤为高等学校教育服务的新特点和专业性。

(三)师生、学校和社会对后勤服务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

后勤工作在保持学校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在改革发展中构建和谐后勤管理、服务,从而使学校稳定的形势不断向好的方面发展。目前当代师生思想活跃、敏感性强,对学校和后勤管理工作要求更高。同时学校后勤服务有的实行社会化运作,各主体追求目标不同,不可避免地带来价值取向和管理理念的碰撞。如果管理服务单位不能摆正社会效益与经济利益的关系,一味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就会影响教职员工的切身利益,从而影响学校的和谐稳定。我们要科学处理好后勤工作中的矛盾和关系,作到以学校发展大局为主。

二、省内外高校的后勤管理与运行模式

(一)四川大学后勤服务的“集团化管理”

四川大学后勤管理处建立学校与后勤集团的甲乙方关系,后勤管理处代表学校行使后勤管理的甲方职能。四川大学后勤下设“三室三部”管理机构(集团办公室、党委办公室、工会办公室、财务部、人力资源部、监督部)、12个专业化中心(公司)及4个代管单位(校医院、幼儿园)。服务范围主要包括:学生餐饮服务、学生宿舍管理服务、校园物业管理、公用教室服务、学生浴室开水、水电气管理服务、教育超市、宾馆酒店服务、医疗卫生保健、建筑安装维修、幼儿教育等。集团模拟企业运作,全面实行目标管理和目标量化考核。集团开通了24小时服务投诉热线,建立了后勤接待制度,BBS后勤信箱、设立了后勤集团网站等,加强与师生的沟通。

(二)西南财经大学后勤服务的“总经理负责制”

西南财经大学后勤服务总公司是在原总务处基础上设立的企业化管理单位,实行学校领导下的总经理负责制。采用现代企业管理的制度进行规范。公司实行定岗定编的全员聘用劳动合同制、“按劳分配、兼顾公平”的分配制度和“集中结算、责任中心、分户核算”的财务制度,建立起了自主经营、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企业化管理模式。总公司下设行政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企划部等4个管理部门和饮食服务中心、学生公寓管理中心、物业管理中心、修缮服务中心、接待中心、校园管理中心、校医院、幼儿园和交通服务部等9个经营实体。实现制度化管理,细化每项制度管理,落实到人,将各个岗位的职责进行了描述。如对在首问责任制对在岗人员的语言进行规范,常采用“我们立即想办法解决”、“我们马上联系相关部门”等用语;不得采用“你找××(部门)”,“你打电话××(号码)”等语言细节都进行了规范,将组织目标与个人的行为紧密联系起来。改制后的后勤服务总公司,不断引入竞争机制和激励机制,机制运转灵活有效,充分调动了广大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

(三)广东商学院后勤服务的“半企业化模式”

2010年1月学校撤销后勤服务集团,成立了后勤服务与管理处(简称“后勤处”)。后勤处下设2个科室、4个中心,分别是综合科、事务科;公寓中心、交通中心、维修中心、饮食服务中心。后勤处及其科室按学校机关行政处室运作方式;如公寓中心、交通中心、维修中心由学校按人员和项目核拨经费实行半企业化模式运作;饮食服务中心则按企业化模式运作,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三、构建四川教育学院后勤服务质量的监督体系

近年来,四川教育学院后勤服务坚持把有力保障作为后勤工作的根本要求,坚持把服务创新作为后勤发展的强大动力,学院后勤服务质量在保障能力、管理水平、自身发展、激励机制、队伍素质以及师生认可度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绩。百尺竿头,更进一步,在探索后勤服务质量规律,借鉴省内外学院后勤服务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学院目前的发展阶段、特点和水平,论文建立如下的服务质量监督体系,进一步优化提升学院的后勤服务管理质量:

(一)学院后勤服务质量目标体系

监控目标是指监控主体通过实施监控,希望服务质量达到的目标。集团制定有总的质量方针,各中心对总方针进行分解,制定切合各自实际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通过对目标体系的探讨,找到监控点,保证后勤服务的质量,以实现优质服务。

后勤服务的目标:目标的系统定位是以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为服务对象,以“服务育人、环境育人”为服务宗旨,以“优质服务求生存,改革创新求发展”为服务理念。

后勤服务的过程系统:要进一步加强校内餐饮服务、宿舍管理、水电供应、校园环境等各环节的制度化管理,规范各项工作程序,逐步建立学生食堂主副食品大宗物资集中采购制度,逐步完善有关工作记录、检查、反馈、改进的配套制度,以提高服务工作和质量的可控度。

建立后勤服务质量系统:建立符合学校后勤管理与服务特点的质量管理体系,提升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主要的监控点为质检、工商、卫生、环保部门的合格率,师生满意度、合同的履约程度,后勤保障服务的时效性等。

(二)学院后勤服务质量组织体系

后勤的监控机构应该有四类:第一类是学校后勤的管理部门,如后勤处。第二类是服务单位内部质量监管机构,即由本部门的基层工作人员、各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共同参加组成的检查系统。第三类是以教职工为主体的监控机构,该机构的人员有工会、教(职)代会以及教职工代表组成。第四类机构是由学校的学生工作部门、学生会、共青团参加组成的机构。其中第三、四类机构为议事、建议、反馈和监督部门,是非常设机构,其日常工作由学校的后勤管理部门协调。在学校的统一领导下,实施对后勤的宏观监控。后勤管理委员会可下设部分涉及面广的专业监督小组,如学生膳食供应、学生宿舍管理,职工安居工程等,由这些小组对监控对象实施专业的监控。

(三)学院后勤服务质量方法体系

建立后勤服务质量监督方法体系,通过过程管理原理,根据监控指标,找出影响质量的因素,改善后勤服务工作。

方法的目的是获取顾客信息,建立服务质量信息反馈系统,提升服务质量。在后勤服务过程中,随时都会有师生员工投诉。掌握这些信息能为我们实施检查提供依据,因此应开展多种渠道获取师生员工对后勤服务的意见和建议,建立通畅的信息反馈系统。检查的层次有三层:接受外部机构检查;后勤实体对所辖中心、科室进行检查;各部门自检自查。可采用的具体方法如首问责任制,该制度规定群众来访时,机关在岗被询问的工作人员即为首问责任人;限时办结制度,限时办结制度是指机关职能部门对校内各基层单位、师生员工及外来办事人员提出办理的事项,在符合规定的前提下,限期办结的具体要求;神秘顾客调查法,神秘顾客调查法是一种检查现场服务质量的调查方式,可以分两个环节:调查实施过程及结果处理过程。要确保调查实现预期效果,调查的实施过程非常重要。

(四)学院后勤服务质量制度体系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一套科学、规范、完善、合理的管理制度,是工作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效率和服务质量提高、后勤保障能力增强的重要保证。目前,学院后勤已经形成了一些相应的管理制度,如基础管理制度和各科室、中心的制度。进一步完善既有的《后勤服务监督办法》、《四川教育学院后勤管理处后勤服务总公司工作人员考核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和办法。同时需要与时俱进补充一些新的管理制度与规定。学校后勤主要的服务对象是全校的师生,可以从服务对象的角度,将服务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分类完善。学校后勤工作的主要功能是为学校教学、科研、师生生活服务。可从全校师生的吃、住、行、学(工)、其他等各个环节进行突破,完善建立如下的制度体系:

制度的关键在于执行和落实责任。通过与职工个人与各服务中心、科室签订的《工作目标责任书》、《安全稳定工作目标管理责任书》等相应的文件,实行目标管理,将具体的工作职责、服务标准等执行情况进行监督,在分工精细化、服务质量精细化的基础上,加强对各部门全年工作任务的部署、检查、考核、落实。形成层层有任务,人人有责任的良好格局。

参考文献:

篇(6)

论文关键词:高校;后勤经费;使用;管理

近年来,随着高等教育的蓬勃发展,高校相应进行了后勤社会化改革,后勤服务作为高校教学、科研工作的基础保障地位日益体现,没有高效的后勤保障服务也就没有一流的大学建设,因而后勤保障在高校办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与此相对应高校为后勤工作投入了相当数额的经费。由于后勤工作繁杂、经费项目多,使得后勤经费在管理中出现了一些情况和问题,成为后勤工作者急需研究和解决的课题。

一、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经费使用效益不高

由于后勤经费的大部分由国家和学校拨付,且缺乏竞争实体,服务与被服务对象单一,加之多数院校尚未建立经济责任制度,结果导致后勤部门缺乏成本意识,其财务多无成本核算,从而造成资金利用效率低、服务质量差等问题。此外,后勤长期无偿占用学校大量资源,其员工工资及福利也由学校负担,而这些是不计入其成本中的,结果是未能正确计算成本而导致利润的虚增。虽然高校推行承包制已久,但也存在很多问题,多数情况下后勤部门是包盈不包亏的,盈利是自己的,亏了是学校的。

(二)经费支出结构不合理

缺乏经费使用管理规范,某些经费随意列支,严重超支。随着各种应酬的增多,业务招待费日常支出居高不下,在日常运行费支出中占相当大的比例,缺乏科学、合理的支出范围及标准;有的物资、设备购置缺少统筹规划和论证,重复购置、利用率低、闲置积压情况严重,造成了物资及经费不必要的浪费;计划外用工人数与实际所需要的工作量不相符,造成了人浮于事,计划外用工工资的过多支出;人员经费挤占公用经费,无依据乱发各种补贴和加班费,以各种名义进行明补和暗补,但实际需要花钱的项目却经常无钱,导致项目搁浅,服务保障跟不上,影响学校的教学、科研工作。

(三)材料物资经费浪费严重

后勤部门主要消耗大量的材料物资,如果这一块管理松散,缺乏采购计划和使用计划,使用无消耗标准,盲目领取,随意使用,库存管理混乱,从而也造成了资金的极大浪费。

(四)后勤资金使用和管理缺乏公开性

公开是保证后勤系统资金合理合法使用的必要手段,没有公开就没有公平,没有公平就没有公正。公开无论在外国还是在中国,无论在事业单位还是公司企业,都是一种潮流。目前,相当部分院校后勤资金的使用,包括资金数量、来源、去向和用途、所购服务或商品的数量与质量及品牌和价格等,都是在幕后进行的,存在很多猫腻。

二、高校后勤经费使用与管理改革探讨

(一)建立和完善后勤经费管理制度体系

针对后勤经费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应根据高校有关财务管理制度和财经法规,结合后勤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科学规范、操作性强的经费管理办法体系,进一步明确后勤经费使用的基本原则、审批程序及权限、开支范围和标准、资产及物资管理等有关规定,从而使各部门和人员,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自觉地遵守财经规章制度。同时,各部门与有关财务人员加强沟通与协作,对属于学校的有关收入纳入后勤财务部门统一管理,集中核算,杜绝侵占和挪用。

(二)强化经费管理部门责任意识

后勤经费的管理不只是主管领导的事,主要在于各中心、科室等部门负责人的参与,对于每一笔业务的发生,部门负责人都要谨慎权衡确定,要做到办什么事花什么钱,把钱要用到刀刃上。各部门经费的管理要与部门负责人的考核与奖惩结合起来。制定相应的配套奖惩措施。

(三)高校后勤部门的改革方向应是使其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即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经济实体,实行企业化管理

在此之前要建立后勤责任人之经济责任制度,学校应制定相应的制度性文件,后勤责任人与学校法人代表之间要签署经济责任书,后勤部门责任人应对任职期间发生的经济事务,特别是债务、亏损及其他经济事务承担责任。并且,学校也要制定相应的规定,在后勤内部推行成本核算制度。应向后勤部门提取学校资产、设备占用和折旧费用。后勤部门要对其下属各中心制定成本定额,进行成本控制。后勤应制定和实施学期或年度预决算制度,由学校财务部门审批。对于后勤使用学校拨付的经费购买公用商品,应大力推广公开招标和集中采购制度。

(四)大力推进后勤会计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目前,我国高校后勤财务宜采用和推广会计委派制度,即后勤财务负责人或专业会计由学校财务机构委派,由他们负责后勤及其下属各机构资金使用和管理的具体工作,在承担后勤财务会计领导和责任工作的同时,又代表学校履行监督职能。委派财会人员的人事关系在学校,工资福利等也由学校支付。这样做,对于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后勤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学校拨付资金的有效使用会起到一定的作用。此外,还应大

力发展网络会计,实行会计信息公开化,这样既有利于后勤决策人员及时获取大量有效信息,同时也便于群众对后勤资金使用情况的了解和监督。

篇(7)

关键词:

信息化;后勤管理;对策

0引言

21世纪是信息时代,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军队建设与管理面临新的考验与挑战。近些年,世界各国军事冲突不断,新时期军队战争注重的更是信息方面的战斗。如何在信息背景下做好军队的后勤管理是我国军队应做好的首要问题,也是打好仗、大胜仗的必要保障,实现军队信息化后勤管理与保障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论文阐述了新时期信息化作战背景下,我国军队建设发展与推进信息化后勤管理保障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并就如何做好信息化后勤管理保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与建议。

1后勤信息化管理与保障的科学内涵

信息化后勤管理与保障指的是通过信息技术与后勤信息装备等手段,有效解决我国军队在后勤保障活动中的决策、协调、服务与控制的过程,高速、高效、精准地完成军队后勤管理保障活动。新时期,军队建设强调的是信息化管理能力,谁掌握了信息,谁能够有效运用信息,就可以在战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就可以提高军队建设与管理在其他环节中的战斗力。因此信息化后勤管理也顺势成为了世界各国军队管理的重要实施路径。我国“十二五”军队建设纲要中明确提出,现代军事建设与管理中,信息化管理是提高军队建设质量与效率的必要条件,推进军队后勤管理的信息化在新时期面临新的压力与挑战。一方面,对军队后勤管理实施信息化手段可以缩减军队建设和管理成本,提高后勤管理系统的稳定性与高效性;另一方面在后勤管理中运用网络信息技术可以极大地改善与更新当前的作战条件与作战思想,促进军队的建设与社会的发展进步。实现信息化军队后勤管理与保障主要借助于信息化网络技术与软件,有效处理与协调后勤相关的业务与活动,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

(1)对后勤相关信息进行收集,完成信息管理的初始数据建设与模型的创建;

(2)采用具体的信息管理软件与相关技术对收集到的后勤信息进行模型化的解剖与分析,转换为便于储存与传播的标准化数据,通过程式化与标准化的分类与归档建立成型的数据库;

(3)后勤管理人员对模型与数据库进行分析与处理,提出最佳的管理决策或方案,并运用于后勤内网,同时管理人员根据后勤信息的变化在管理中做出即时的修改与更新,与时俱进,保持系统与资源的最新,在实施了信息化后勤管理系统后,管理人员可以借助于网络平台共同为军队的后勤管理与军队建设出谋划策。

2新时期开展军队后勤信息管理的重要性

(1)新的军革背景下,赢得信息化战斗的必要途径。新时期,军队建设与传统时代最大的不同就是信息的获取与信息的有效运用。各国家的军事战斗力的差距水平并不是很大的前提下,哪方能够在军队建设与管理中获取到最新信息并运用于管理活动中,谁就掌握了先机,就会在战斗中保持最有利的竞争优势。随着高新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在战争领域中的渗透,使得军队在安保制度、作战的思维方式、装备等发生了深刻的变革。利用网络化手段控制战斗、实现装备的智能化与集成化、实现队伍的精干化已经不再陌生,在军队后勤管理中,信息化手段使管理活动实现了优质与高效的提升,新型作战方式对军队的后勤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鉴于后勤管理与服务在整个军队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对其实现信息化是完成整个军队信息管理的首要任务。

(2)实现军队建设信息化重要前提。近些年,随着世界各国对军事战略的重新部署与规划,国家之间在军队建设的秘密方面采取了相当高的保密制度,数字化军队建设、数字化装备升级等成为了军队新的战略方向。相对于西方国家而言,我国在军队的信息化建设与管理中的经验不足,真个体系也略逊一筹,西方国家在军队建设中的信息化思维与具体实践日趋完善与成熟,在军队后勤系统中的组织方式、管理制度、对资源的有效利用程度均极大保障了其源源不断的战斗力,这使得我国在军队的建设与后勤管理中,实现信息化成为了不得不大力推进的主要工作。

(3)完善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的重要手段。现代战争的要求对我国军队后勤保障系统提出了更多可以改善的方向。我国军队的后勤管理长期以来在制度建设、结构体系、后勤指挥与管理系统中均处于落后的位置。与西方等发达国家相比,在后勤方面,智慧系统功能单一,兼容性相对较差;后勤设施设备更新力度不足,缺乏灵活性与适应性,机械化与智能化水平不高,远程投送能力不足;后勤系统的各个部门在工作上衔接不够完整与流畅,信息交流的有效性与畅通性需要进一步优化。这些反映在后勤中的问题与现代作战的基本要求相差甚远。

3提高军队后勤信息化管理水平的有效对策

(1)实现军队后勤管理与保障中的网络化系统构架。实现在军队后勤管理保障中的信息化构架是做好后勤信息化建设的第一步。这需要后勤管理人员能够结合系统的特点与后勤的具体需求,以信息联网为基本手段,有效整合军队不同部门与不同军种之间的信息。一方面,对于后期信息的整个与初步框架的建设,要深化联勤机制,提高后勤信息的集成度与可共享性,减少资源的重叠与浪费,为实现后勤信息化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进一步完善后勤的网络平台建设,提高信息的时空突破能力,为资源的分享与集成创造大的空间和余地。基于当前我国军队后勤信息化的基本现状,实现不同军种后勤信息的联勤机制与网络一体化建设仍然不太现实,但是可以初步构建整体的数字模型,对不同军种的后勤信息进行采集,发展一体化网络平台服务,同时结合后勤之外的其他系统的需求在后勤管理中进行适当的完善与调整,改造信息网络的服务水平。

(2)推进后勤宏观调控职能建设。提高我国后勤管理绩效与实现科学化管理的首要任务是从宏观上推进后勤的调控职能建设。实现军队后勤管理的信息化是一项系统和繁杂的工程,是需要不同部门之间进行协同工作的,军队的后勤信息化与国家的宏观军队政策、政治经济水平、市场内外环境有着很大的关联。推进后勤的职能机构建设可以提高信息与数据的获取效率,实现不同部门之间的信息数据接口的统一。在全面地掌握信息数据的前提下,才可以促成一个积极正确的后勤管理决策,构建信息收集与决策能力为一体的职能调控机构可以大大推进后勤管理水平的效率。

(3)建立高素质的后勤信息管理队伍。新时期各国的军事战斗体系中均强调对各类人才的培养与重视。信息化背景下,实现后勤信息化管理要以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为前提。先进性的理念、技术、作战方法、作战思维均需要有相应的人才来付诸实施与控制。加之后勤保障与管理是一个庞大的、繁杂的系统,这就需要后勤管理人员提高战斗的警觉性,提升作战思维的先进性与管理的科学性,同时后勤人员还应该有较硬的素质和管理经验,具备足够的信息科学知识,为我国的军队后勤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战斗资本。鉴于当前我国军队建设与后勤管理中的人才结构不合理,人才的应用不科学现状,今后应加强对不同部门人员的专属建设水平,使每个人的能力发挥到最大的程度,发挥到应该发挥的岗位。后勤管理人员要改变思维,在以后勤管理的过程中积累其他方面的经验与知识,努力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作者:李娜 单位:中国人民76110部队75分队

参考文献

1李娜.信息化背景下我国军队后勤管理研究[J].企业导报,2011(5)

2龚培雷.浅析信息化战争条件下军队现代后勤的管理和建设[J].经营管理者,2013(10)

3程晓健,李清葆.军队后勤信息化建设探要[J].军事经济研究,2011(4)

篇(8)

(一)计划与运行

1、作为学校党委、行政职能和全院功能性负责人,代表学校制订后勤三年规划,每学年7月底之前完成制定学年工作计划及学期所负担则范围工作项目的春天计划,报学校审定下发。

2、参与社会市场竞争,发展学校后勤事业,每年撰写一份后勤社会化管理方面的国内外、省内外行业发展研究报告和探讨推进学校后勤社会化工作、内容操作性强的研究论文,作为理论与工作水平的内容于每年8月底前提交。

3、代表学校制订全校后勤工作建设的发展目标和全校运作协调的项目任务通知单,并负责过程指导、督办和学期学年考核评价。

(二)政策制定与制度创新

1、从经营管理角度,代表学校制定并修订完善后勤社会化运作的政策、制度和管理办法,形成完整的法规政策体系、印发全校;

2、代表学校提出后勤保障与服务发展目标、年度工作指标及工作日程、考核鉴定办法;

3、追踪校内外市场与工作实践发展状况,根据市场和上级政策的变化,及时撰写提报政策与创新报告,不断寻找发展机遇和调整运行状态。

4、监控检查、督办后勤服务工作项目在全校的运行,保证状态良好和竞争力,推动先进经验和典型案例,对出现的不健康、不和谐苗头及时提醒、修正和调度;

(三)内务建设和品牌服务

1、制定后勤党的建设工作目标、指标和扁平化管理岗位职责、项目任务书和评聘岗位,并负责全程落实、检查、督办和评价,按企业生产经营模式兑现津贴、奖惩及考核、晋级、辞聘。

2、指定后勤系统工作风气建设和品牌服务建设实施方案、争创星级文明单位和品牌服务项目工作方案。

3、制定并不断充实完善各种新实体工作机制、工作规范、营造各中心实体制定与工作创新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

4、制定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工作成本、全岗全员满负荷工作管理办法,不允许闲岗、闲人、低效项目的出现,保证后勤系统的高校工作状态。

5、负责后勤及各中心实体所管理范围的人、财、物项目运行状态调控与优化,制定资源管理经营使用计划和预算,不断提高资源建设与利用效益。

制定后勤及各中心实体劳动纪律、人财物的使用监督、效益评价及其奖惩责任事故追究、第一责任人落实方案及具体项目责任书。

(四)第一责任人项目与指标

1、主持后勤党委全面工作,保证监督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法规及学校的各项决定在后勤系统的贯彻执行。

2、带领一班人,加强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发挥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和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指导各支部的班子建设和日常工作。

3、主持制定后勤党委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年度总结,组织好学院党委安排的各类学习教育活动,提升全体人员的职业道德水平。

4、参与讨论和决定后勤服务管理监督工作中的重要事项,支持后勤管理处行政负责人在其职责范围内独立开展工作。

5、做好本单位职工的思想政治工作。用五种意识(团结协作的大局意识,爱岗敬业的奉献意识,企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的经营意识,廉洁勤政的公仆意识,以人文本的服务意识)统领全局,带出一支吃苦耐劳、积极向上、团结奋进、清正廉明、会干事、能干事、敢成事、富有创新务实精神的后勤队伍。

6、按照党员发展工作的方针和细则要求,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和考察工作,及时做好发展和转正工作。

7、做好统一战线工作和非党群众的工作。

8、做好党的纪律检查工作,对党员进行遵纪守法教育,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对所管辖范围内的党风廉政建设负总责。

9、坚持和健全民主生活会,认真开

展批评和自我批评。10、负责本党委干部队伍建设及各类岗位人员的教育管理、培养、考核和聘用工作。

11、加强后勤工会工作和综合治理工作。

12、负责“师苑房地产开发公司”的管理工作,在任期内保证做好新校教工生活区1500户住宅的建设与配套工作及物业管理工作。

篇(9)

高职院校是高等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到在职研究生人才培养的时代意义,它不仅是提升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要求,也是全面提升高等教育质量的迫切需要。高职院校必须要根据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特点,深入分析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不断思考与探索,采取有效措施全面提升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质量。

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特点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与一般院校全日制研究生相比在自身的特点,这些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并制约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的效率。

(一)学习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与普通高校全日制研究生存在很大差异。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受已有职业与家庭生活等诸多因素制约,表现出自己独特的特点。普通院校研究生以学校学习为主要模式,师从导师学习或者进行自主学习,师生交互性强,学习时间充裕,学习系统性较强,生生合作充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时间较紧凑,学生在处理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进行学习,时间利用较为充分,将时间成本最大化;虽然也有导师指导,但师生交互性不如普通院校研究生充分;在受职业制约的同时,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时间相对自由,不受时间段和场合影响。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学习上具有更大的开放性、自由性、自主性等,有助于在职研究生进行再创造。

(二)生活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是完全的“社会人”,因此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受生活因素影响较大。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基本组建了家庭,他们在承担家庭、社会责任同时进行着学历提升。因此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受家庭社会等因素影响,学习功利性与目的性较强,思考问题的角度既经济又现实,不像普通院校全日制研究生过分依赖家庭完成学业。他们将学业纳入家庭支出,纳入家庭年度计划。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生活上表现出较强的功利性、责任感、独立性等,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更强。

(三)心理层面

受年龄与生活经历等因素影响,大多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心理较成熟,他们独立性强,心理个性化特点显著。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集中时间相对较少,缺乏较强凝聚力,人员相对分散,彼此之间的交流机会少,集体意识相对薄弱,对外界具有一定的排斥性,心理上表现出较强的封闭性。加之学习生活工作等多重因素,往往表现出一定的情绪化。总之,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心理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自我型、排斥性、情绪化等,影响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

(四)思想层面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大多生活在社会转型期,大的社会环境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价值观等,他们思想开放并压抑,积极间杂着消极,新旧兼容,体现出极大的包容性,形成了多元思想。总的来说表现出较强的功利主义,自我意识强,思想物化等。

以上几个层面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对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策略调整起着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给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带来新的挑战,高职院校要认真分析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现状,为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调整提供理论依据。

(一)教育管理理念落后

教育管理的根本宗旨在于服务于人,以服务学生为根本。目前不少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理念落后,仍然受传统教育管理思想影响,以管理者自居,居高临下,一切唯上,忽视在职研究生的需求,缺乏服务意识;缺乏人文关怀,不能“以生为本”,着力于人,从根本上寻找提升教育管理的着力点。

(二)教育管理模式陈旧

高职院校教育管理模式陈旧,大多采用传统的垂直教育管理模式,自上而下,教育管理唯上,教育管理者平时以上级领导的要求为工作中心,一切教育管理工作以领导的意志为出发点,疲于应付,教育管理缺乏主动性,管理效率低;教育管理不能适应时展的要求,教育管理信息化程度低,管理模式落后、陈旧。

(三)忽略德育后勤保障

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自身的特点决定了他们与学校直接接触的时间较少,相对集中时间短,因此不少高职院校对于在职研究生的教育管理忽视德育与后勤保障工作。院校与在职研究生互动不够,不能适时对在职研究生开展德育活动,院校后勤工作滞后或者缺失,导致在职研究生集体意识淡薄,院校的有关精神得不到落实,很多活动不能富有成效地开展起来,严重影响了高职院校在职研究生教育管理效率。

(四)教学管理机制不完善

篇(10)

人民法院行政装备部门的工作集行政事务管理和后勤服务保障于一体,负责对人民法院机关各项行政事务工作进行合理的组织、指挥、协调、管理和服务,工作涉及方方面面,内容繁杂、琐碎,小到端茶倒水,大到大件物资采购等,既涉及处理人-物关系,又涉及处理人-人关系。面对着经济不断深化、全球化的影响,我国的司法呈现出不同的样貌,法院的工作也逐渐系统化、成熟化。为了保障法院工作的顺利进行,司法行政部门需要认清楚形势,为法院工作的正常运行提供更有效的支持。

一、司法行政部门职能

(一)综合协调,确保全院工作有序运转

1.上传下达职能。在法院系统中,司法行政部门是重要的服务后勤部门,对于法院的任务具有传达以及协调的功能,在任务的传达以及执行过程中,需要加强传达效率,从而保障任务完整下达。而且为了保障法院任务的完成性与及时性,需要在工作的过程中,对于任务的进程进行记录,及时报告法院领导,让法院领导能够有效的掌握任务的进度。

2.后勤保障职能。在法院的工作中,司法行政部门需要做好相关的后勤保障工作,承认保证法院工作的正常运行。司法行政部门的后勤保障职能主要体现在:

(1)装备保障。根据法院的统一安排,及时配备必要的工作装备。在新形势下,法院的相关工作更加系统化、科学化,需要装备保障法院工作的有效运行,为审执工作提供及时有力的装备保障。除了装备保障,还需要办好机关食堂,改善了餐厅设施,改善法院环境,做好法院的维护更新。

(2)会议保障。会务工作是对司法服务部门服务水平和能力的一个总体检验。法院的会议以及相关的小刘会议是正常工作展开的关键,因此司法行政部门需要及时准备好各类会议场所,并参与相关会议的筹备工作。目前除了现场会议之外,还包括视频会议、电话会议等会议方式,司法行政部门需要根据相关的会议情况,针对性的进行准备,精心布置,保障会议的顺利召开。

(3)计算机网络保障。信息化意识电子化是现阶段办公的主要趋势,采用信息化网络以及电子化办公,能够有效的提升法院保湿效率以及处理问题的能力。新形势下需要充分发挥信息网络为审判工作服务的作用。实现了立案、排期、分案、公告自动化,实现政法网网站链结和审判资源共享。为了加强对计算机局域网和互联网的管理和维护,司法行政部门需要做好计算机网络硬件、软件的采购与管理,积极配合其他部门对庭审、案件执行等工作进行录像。

(4)车辆保障。车辆是现代法院工作的必须,司法行政部门为了保障法院工作的正常进行与运转,需要根据现有的车辆以及实际工作情况,合理的安排好车辆,从而为法院工作打好基础。

(二)加强管理,保证工作有效进行

司法行政部门需要做好财务以及档案的管理,从而为法院工作提供素材以及相关的凭据,并且采用有效的管理方式,保障法院工作有效率、有秩序的开展。

1.财务管理。为了保障法院的有序运转与正常运行,司法行政部门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对于法院的相关财务状况、财务运行以及财务支出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使相应的资金用到位。财务管理的内容包括:(1)积极配合院领导向市政府争取基建、维修等资金。(2)对于法院的经费进行妥善管理,物品采购、发放依据规范,采取招标采购,强化内部的监督和管理。(3)对法院的经费进行管理,制作相应的财务报表,决算预算表以及对财务支出进行统一管理,对于法院的费用进行缴纳、做好统计。(4)按照政府采购原则,进行日常办公用品的统一采购、登记、保管和发放。(5)需要对于财务支出进行管理,而且需要会计部门复核、领导签字后存档管理。

2.档案管理。档案是司法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工作的存档以及记录,是神烦的最后一道关口,对于法院工作的全局以及日后的工作具有指导性意义。为了做好档案管理档案管理工作,需要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档案管理。在现阶段的档案管理中,需要将档案与现有的档案工作与信息技术结合起来,根据案件时间、类型等做好档案的归类整理,保障档案的有效性,方便档案的调取。采用现代化技术进行档案管理,能够有效的保障档案的有效性以及方便存储、读取,而且能够对档案工作进行精心组织与布置,从而保障档案管理的有序进行。

3.组织管理。在法院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组织管理,对于大案要案进行重点分配,保障法院工作的有序进行。

(三)精心组织,注重实效,认真扎实思想教育活动

开展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司法行政部门需要协助按照法院的工作安排及法院先进性教育活动实施方案,保证先进性教育活动工作的顺利开展。

1.加强对有关理论的学习。在教育活动中,司法行政部门应该采取多种方式进行先进性教育,包括组织专题教育、小组讨论、发放十的会议手册等方便大家学习。采用讨论以及新的体会到额方式,检查教育成果,保障法院工作人员解放思想,与时俱进。

2.统一思想认识。对于法院的工作进行有效的安排与传达,并且就法院的工作任务进行分配,使法院工作人员掌握到法院的工作计划,统一思想认识,为司法工作正常进行打下基础。

3.严格标准要求,确保教育效果。司法行政部门需要采用多种方式,检查教育效果,而且为了保障思想教育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严格要求,保障法院工作人员的思想认知,确保了先进性教育的效果。

二、司法行政部门工作的不足

法院司法行政工作无小事,在工作的过程中,只有齐心协力、上下一心,才能够保障司法行政工作的有序进行。虽然现阶段的司法行政工作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与进步,但是在实际工作过程中,因为缺乏系统性思考与科学化规划,导致目前有些方面还是不能满足新形势的法院工作需求,主要表现在:(1)工作按部就班,创新不够。(2)服务不周到,不主动。因此法院的司法行政部门应该在法院总体规划的基础上,把握法院工作的大局,采用有效的方式进行服务。在司法行政工作中,加强对于工作的责任感以及使命感,面对工作采取主动,积极解决现有的问题以及最求工作效率,将现有的工作与先大话技术相结合,做好司法行政工作的现代化与组织化,追求更加优质的服务于更加顺畅的运转机制。

三、新形势下司法行政部门思考

(一)转变思想观念,增强服务意识

基层人民法院的后勤管理服务是项日常事务性工作,长期以来的观念是做勤杂工作,但是新形势下,人民法院的各项工作系统化程度越来越高,审执任务越来越重,相应的服务要求也在提高,机关后勤管理服务队伍必须与时俱进,转变思想观念,破除过去“勤杂工”、“保管员”等传统意识,增强服务意识,牢固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和质量观念,树立知识后勤、资源后勤、技能后勤、信息后勤的新理念,用新的思维方式研究和解决后勤工作在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只有思想观念转变了,才能有效地、全面地提高后勤管理服务队伍的素质,增强后勤队伍的创新能力。

(二)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充分发挥参谋助手作用

新形势下法院工作面临很多难题,司法行政部门需要发挥参谋服务,为法院工作献谋献策。除了做好法院的后勤管理与财务组织工作之外,还需要做好参谋服务工作,在法院工作大局的领导下,保持敏锐的政治观察力与精准的洞察力,做到言之有物,把握大局。司法行政部门的服务工作,在参谋的过程中,需要如理接触形式主义与事务主义,应该随着形式的变化,找准现实情况下的困难与难题,并且做好积极的调查,从而为解决问题、解放思想提出建议,保持实事求是的作风,理论联系实际,做好协调与组织工作。在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做好统筹兼顾工作,针对法院上级的安排与领导,做好精细化管理,一是充分发挥司法行政部门的枢纽工作,做好相关工作的组织安排,为法院的正常运转提供支持,二是要做好法院的后勤管理与服务,为法院的额档案管理、车辆管理等工作进行妥善处理,除了问题及时解决,促使上上下下围绕中心、方方面面形成合力,同向运转,协力推进。

(三)加强技能培训,提升业务素质

随着新技术、新设备广泛应用于法院,在法院的额管理中,需要做好新技术与新思想的连接,采用新思路做好后勤服务管理。将法院的服务于信息化技术结合起来,做采用信息化、网络化的管理方式,积极做好法院工作的额安排,提升法院工作的额效率,这给后勤管理和服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如财务电算化管理、中央空调的电脑化管理、审判和办公大楼自动化监控管理系统;还有固定资产管理、办公用房管理、车辆维修、会议服务、物业管理等等,专业化趋势越来越强,技能要求越来越高。通过选拔优秀人才,有针对性的培养和造就一批专业人才,促进岗位交流,做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以不断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

(四)需要增强文化素质,提高创新能力

新时期,法院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很快,新的设施、设备的运行管理要求比较高,现有的队伍素质很难跟上时代要求。知识水平问题不解决好,就不能很好地完成所承担的工作任务,就不能保证审判、执行工作的高效运转。人民法院的后勤管理服务人员要在新的形势下更好地做好管理服务工作,更好的提高我们的服务水准,必须不断增强文化素质,激发创新意识,提高工作的创新能力,不断创新管理服务工作。

(五)引进专业人才,提升队伍素质

上一篇: 生态健康论文 下一篇: 法学理论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