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07:16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专数学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2.中专数学教学解决对策
(1)学习国内外先进教学经验,提升教学理念。学生常常问老师学数学有什么用。平时所学的数学概念,运算技巧较多,很难与他们所接触的现实生活发生联系[1]。重理论轻应用是现在中专数学教学的主要特点。针对中专数学教学面临的一系列问题,首先应该学习国内外中专教育的先进经验,强调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中专教育的特殊性造成了学生毕业以后不是从事科研工作,而是从事技术工作,因此让他们形成一定的数学思维比让他们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更重要。把专业引入课堂,把讨论引入课堂,更能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体会学数学有什么用,怎么用。中专数学教材里每章书的内容中有一些几题应用题,但数量很少,而且无法和学生所学的专业结合。如果能够把教材处理得更简单,引入更多图片和事例,由于学习内容简练,学生掌握起来就容易,有利于变被动为主动。(2)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可以使教学事半功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比如“发现法”,能提高智慧潜力,使外来动机向内在动机转移,获得“再发现”真知的能力[2]。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寻找数学方法,分小组讨论,并由学生相互讲解,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数学思想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根本想法,是对数学规律的理性认识。由于中学生认知能力和中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限制,只能将部分重要的数学思想落实到数学教学过程中,而对有些数学思想不宜要求过高[3]。数学方法是分析、处理和解决数学问题的策略,从这些方法出发,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的小问题。学生知道了为什么学数学,怎么学数学,才能真正学好数学,学懂数学。考核手段的完善,可以加强对学生的多方面评估,评估方式的多样化,使学生不把希望仅仅寄托在期末考试上(表2)。我们首先将知识划分成几个模块:基础模块、拓展模块、应用模块。基础模块主要讲授基本知识点,将知识点简化,让学生了解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数学方法,这部分内容的考核可以体现在期末考试上。拓展模块让学生在课外寻找与数学相关的知识、故事和历史,通过PPT的形式在课堂上交流,让学生了解数学的历史和数学的用处,并给予成绩。应用模块由教师寻找与专业相关的例题,给学生讲解,按照“引入—问题分析—解决问题—总结”的思路给学生讲解,并提供素材给学生联系,最后分小组交一份报告。最后教师结合平时出勤情况和作业情况,给学生做出综合评判。这样既能避免考核的单一化,又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教学效率。
1、基础差,长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小学数学学习,偏重单向思维,只问结果,少问原因,进入初中阶段,内容发生变化,思维方法没能及时转变,造成学习吃力。
2、学习方法不科学。不少学生平时根本不看书或“死读书”。不看书的学生平时除了听课,做作业外,从来不再去看课本,上课听懂多少算多少,要记的知识没有记住。这些学生在小学里,数学成绩都不错,但到了中学就不行了。“死读书”学生什么都记,连课本上例题都记,这类学生初一成绩还可以,但到了初二就不行了。
3、兴趣转移。由于上述两点的影响,数学成绩长期上不去,经不起心理的挫折,再加之部分教师教育思想欠佳,常埋怨学生不努力,又没有很好注意批评方式,挫伤了学生的自尊心,使学生产生了自卑感,出现兴趣转移。
二、对症下药、分类辅导,全面提高数学差生成绩针对数学差生存在的问题,我采取了如下对策
1、设法唤起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学生学不好数学,不能全怪学生,教师首先要自己找原因,教师的任务就是把学生从不懂教懂,从不会教会,学生答不出教师的问题,教师先要检查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没有漏洞。教师发现学生作业中的普遍性错误,先要自我检查,这样会使学生受感动,自觉去纠正错误。如果学生出现了错误,教师一味地批评、责怪学生,就会使师生情感破裂,产生隔阂,他就会讨厌你,远离你,这样要学生学好你的课是不可能的。当然,教师对学生也应严格要求,要学生认识到,搞好学习必须靠师生共同努力。对一时学不好的学生,教师应付出更多的关心、爱护,尊重他们的人格,维护他们的自尊心。
2、让学生获取成功的快乐。
(1)激发兴趣,创设情镜,让学生享受学习之乐。
差生往往有一个坏习惯,比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爱交头接耳开小会,有时为了应付老师的作业,课后东抄西抄。教师应该充分重视这些弱点,不是压制“交头接耳、不让说”,而是尽量创造条件,让他们说,让学生讨论。通过巧妙的提问激起学生思考、讨论的兴趣;创设情境,引出知识的讲授,或作为各种能力训练之先导,在数学学习中,让学生既是演员、导演,又是观众,有时还是评论家,乐在其中。
(2)铺设台阶,引导探索,让学生享受攀登之乐。
教学中适当地分解知识难点,合理划分课堂教学层次,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由低向高一步步攀登,让学生尝到探索之乐、成功之乐。如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课堂练习时,首先建立起使每个学生在解题中都有把握获得成功的条件,即给他们一些铺垫性的容易解出来的问题。然后预先告诉学生,将要给他们一些难题,而实际上还是他们力所能及的题,事后,当学生对自己的能力和信心有所增强,从成功中得到了喜悦,从而产生了再想解题的愿望后,教师再给他们一些稍有难度的题,有时可给适当铺垫,使大部分同学再次成功,这种做法对增强学生自信心会起到极好的作用。
(3)抓好测试,善于训练,让学生享受成功之乐。
学生对学习成绩是很敏感的,分数对情绪的刺激亦是很大的。特别是差生,他们因各种原因每次考试成绩普遍低,心理上受到的打击较深,为此,我对训练和测试大胆进行改革。训练时,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要、动机、性格和学习的基础等诸方面因素,将学生分成A、B、C、D四个程度组;A组独立练,B组指导练,C组讨论练,D组扶着练,并辅以激励的评价方法,让学生体验成功之乐。测试时,分别提出不同的要求,分类要求,分类评价,发挥测试的反馈功能作用。超级秘书网
考试命题时,试题分层次提出考试目标,设立做题,选做题,拔尖题等几个层次,在题目序号前用符号标记,必做题按最低要求命题,一般不超出现行教材中“练习”的要求,面向中等水平学生。必做题形成一份完整试卷,满粉100分,其他层次另定分,这样有利于调动差生的积极性。
下面就数学“学困生”的转化工作浅谈我自己的一些看法:
一、为了提高数学教学质量,我们在教学中首先要注重培养学困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使他们主动接受教育。
1、数学是一门具有科学性、严密性的抽象性的学科。正是由于它的抽象性,造成了“学困生”形成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2、应加强教学语言的艺术应用,让教学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随时观察全班学生学习情绪,更要特别注意观察“学困生”的学习情绪,学困生往往上课思想开小差、不集中,他们对教师一般性按部就班式,用枯燥无味的语言讲课听不进耳,对数学知识也不感兴趣。这时,教师应恰当运用艺术性的教学语言来活跃课堂气氛,引导每位学生进入积极思维状态,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甚至间或讲一点笑话、数学故事,有时也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3、注重情感教育。“学困生”他们的情感都较丰富,他们需要教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和尊重,只有这样他们才会将丰富的情感化为自尊。因此,当他们有所成绩时,教师要充分的鼓励和肯定,应该及时予以表扬。只要“学困生”接受教师,那就会及大地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从而达到自主学习的目的。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在学生中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为人师表,而且还要注意对“学困生”实行情感方面的教育。充分肯定学困生的优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促使他们积极主动的学习。
二、纠正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
1、纠正学生不好的生活、学习习惯。不少“学困生”之所以成为“学困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迟到或逃学,上课思想经常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及时完成或抄袭,根本没有预习、复习等所造成的。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引导他们好行为规范的养成。
2、教师在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学困生”的辅导、转化;甚至可以分层次的布置作业。例如可以让一些“学困生”晚上回去把课堂做过的练习再做一遍作为家庭作业。对作业做得较好或作业有所进步的“学困生”,要及时给予表扬鼓励。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进的情绪,如对“学困生”加大、加重作业量的做法。对待“学困生”,要放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原则,谆谆诱导的方法,从起点开始,耐心地辅导他们一点一滴地补习功课,让他们逐步提高。
3、大部分“学困生”学习被动,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定理、法则死记硬背,不愿动脑筋,一遇到问题就问老师,甚至扔在一边不管;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启发式教学方式的应用,逐步让他们自己动脑,引导他们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他们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三、认真把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学困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二、多媒体技术在职专数学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职专数学多媒体课件要注重实用性。多媒体技术引入到职专数学课堂教学中,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兴趣。但是在职专数学教学的课件设计时不能只注重课件形式性,注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更重要的是要帮助学生高效率地学习知识内容,所以,在进行课件设计时不能光注重课件的形式,还要注重内容教学内容的详实。
2.职专数学教学要注重多媒体教学手段与传统教学手段相结合。多媒体引入职专数学课堂虽然能够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职专数学课堂教学中也不能光依靠多媒体课件。要知道多媒体仅仅是一个辅助教学工具,不能代替传统教学方式,教师在数学课堂上也要相应地进行板书。况且,多媒体课件是教师在课前的准备,不能够预料到课堂上的突况,教师要及时在黑板上进行板书才能够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不能随意增加课堂内容。多媒体技术走进职专数学课堂,使得多媒体展示的文字和图形数量都大幅的增加,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不免会增加一些额外的教学例题,这些额外例题的增加会使得数学课堂的教学任务和内容都大幅的增加,使得课堂效率并不理想。在职专数学课堂的教学中,我们应该清楚认识到,职专学生的学习基础还是较为薄弱的,我们讲授知识的速度和呈现知识的速度都不能过快。我们要适当调整讲课速度,不能随意增加学生的课堂学习负担。
正是由于数学的抽象性,造成了差生怕学的主要原因。因此,教学时,应加强教学的直观性。比如:我在教“小数乘法”时,先给学生们讲清方法,再亲自演算给学生看,边算边讲,在容易出错处多强调。最后才让部分学生到黑板上去演算。结果发现学生兰小平根本无法下手做,在黑板前发呆。我并没有批评他,而是耐心地给他讲了一遍,又亲自做给他看,并且在容易出错的地方给他讲解。最后又让他做,发呆的他这时也能按所教的方法去演算了。最后,教师再做总结,从而使抽象的法则变得直观起来。
2.教学中应加强语言的艺术应用,使教学生动、有趣
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但要观察全班学生的学习情绪,还要特别注意观察差生的学习动向,差生总是上课不专心听讲,爱影响别人,他们对老师所讲的话似乎没听见。比如:我班的周维同学,当我让他起来回答问题时,连我提的什么问题他都不知道,课堂上还经常打别的学生。我很生气但没有批评他,而是讲了个故事给他们听。从前有个人竟然拿着告他自己的状纸去告官,同学们听了都哄堂大笑起来,都觉得那人太傻了,课堂气氛马上活跃起来。我马上引导:这就是没有文化所吃的亏,因此你们从小就要学好文化。每个学生都有所醒悟,马上都能专心听讲,接着我再指出该生上课不认真的错误,长此下去也会有类似的后果。最后再引导他上课要认真听讲,积极思考,这样他很容易改正。
3.注重情感教育
差生的情感都丰富,他们需要老师对他们多关心、多爱护,当他们有一点成绩时,教师一定要鼓励和肯定他们并及时给予表扬。这样他们就能感到自已不差,老师还在关心他们,调动了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有了自愿学习的信心。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意自己的形象,而且还要注意对差生进行情感教育,充分肯定差生的闪光点,肯定他们的微小进步。这样,他们会有一种自信心和自豪感,激发他们积极主动地去学习。
4.对差生进行第二课堂教学
对差生开展第二课堂教学活动,开展学习兴趣小组。激发差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努力进取,积极向上。充分展现他们的优点,有助于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二、要培养学生自觉学习的良好习惯,教给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他们的理解能力
1.老师布置作业时,要注意难易和程度,要注意加强对差生的辅导、转化,督促他们认真完成布置的作业。对作业做得有点进步的差生曹杰及时给予表扬鼓励,该生变得更有信心。教师要注意克服急躁冒火的情绪,例如:对差生加大、加重作业量或责骂、讽刺等都是错误的做法。而应该对差生降低要求,采取循序渐进的方法去要求他们,耐心辅导,一点一滴地弥补,让差生逐步提高。
2.大部分差生学习是被动的,依赖性强。往往对数学概念、公式、法则等死记硬背,不去理解。例如,我班学生李帅在做2.35×7.5时,错将小数点对齐来做。这时教师就要给予讲解并指出错误,强调两乘数的末位对齐。按整数乘法的方法去算,再从积的最末位向左数三位在它的左边点上小数点。教师在解答问题时,也要注意用启发式教学的应用,逐步让他们动脑,引导他们去分析问题,解答问题。不要给现成答案,要随时纠正他们在分析解答中所出现的错误,逐步培养起他们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3.应用辩正的观点教育差生。对差生不仅要关心爱护他们,耐心细致地辅导他们,而且还要与严格要求相结合,不少差生之所以成为差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因为学习意志不强,生活懒惰,上课迟到或逃学,怕动手、怕动脑,上课思想总是不集中、开小差,作业不完成或照抄,根本没有预习和复习过。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检查差生的作业完成情况。在教学过程中,要对他们提出严格的要求,督促他们认真学习。
三、认真把握好考试关,注意培养差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
在我国现行教育体制中,中专教育作为职前教育以其特有的形式存在。其主要任务,就是培养具有一定的基础理论和较强的动手能力的中等专业技术人才。使其就职后即可成为车间、班组的基础技术骨干。因此,中专的教学体制和形式也必须围绕这一中心来执行。数学课程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理论和应用工具,更应着重于实践技能的发掘和培养,为其后继的专业课程打下良好基础。但就目前中专学校数学课程的教学形式而言,其重点仍然是理论知识的传授,以课堂教学为主,没有摆脱老的框框,违背了中专培养目标。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体会,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存在的问题和变革方法,谈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制约教学形式变革的几个主要因素
中专数学教学脱离实践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由于我国几十年来在学校一直实行的那种教师讲课,学生记录;课堂听讲,课后作业的教学模式,不论是中、小学,还是中专和大学。从教学大纲、教材、教师备课、讲课到学生作业、考试等诸环节都是几十年一贯制。这就在无形中形成了一种传统的观念,认为这就是正规的教学形式。不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已经习惯于这种规范化教学。殊不知这种规范化的教学形式,不仅使教师陷入了一种僵化的模式之中,而且也使学生只能被动地按照教师的讲授理解知识,无法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力。
其次,中专数学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排及课堂教学的环境,也限制了教师教学形式的发挥。作为教师,也希望通过不同的教学形式收到良好的效果。但由于受教学大纲、教材的约束和教学环境的限制而显得力不从心。只能在有限的范围内力使自己的授课生动活泼一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这些作法因脱离不了总体的限制,往往收效不大。特别是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体、知识的接受者——学生,对教学形式的变化往往又显得不能适应,反而事倍功半。
再者,中专学校的学生,一方面要使自己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适应教学环境,排除外界干扰。另一方面又要熟练掌握所学知识,通过考试。而学生在一节课内完全集中精力听讲是不大可能的,课后还必须去复习、巩固课堂内容。繁重的课程使学生无暇对所学知识做深层次的理解和探索,因此数学课程大多是前面学后面忘,达不到教学的真正目的。即使有少部分较好的学生掌握,往往也是停留在表面上。
二、对中专数学教学形式改革的一些看法
第一,应该在观念上有所转变。这里包括教师观念的转变和学生观念的转变。教师应该认识到教与学是一个整体,相互补充、相互促进。不应把自己放在教学的中心位置,应使自己的教学手段成为引导和促进学生掌握知识的动力。更应善于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决不能仅仅是为了讲授课本内容而上课,那只能使数学课程教学陷入僵化模式。而作为学生更应充分认识自己是教学的主体,应主动去汲取知识,不能只是被动适应教师。要善于从教师的引导中发掘本质问题,掌握其实质,并能加以引伸,提出更深层次的问题去探索,做到先入为主。
第二,现行中专数学教学大纲与教材已采用多年,是一套系统性很强的教材,不失是一部好教材。但因为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计划、教材的编排,使得教师必须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进行教学。按照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概念应该舍去。应删减必学内容,增加应用部分,缩短整个教学时间,使教师能够根据专业特点选排教学内容,增加灵活性,使学生切实学有所用。这就要求教师充分理解和掌握本专业的专业要求和基础理论,对教学的侧重点做到心中有数。
关键词:转折关系;分布特征;表现特征;篇章功能
中图分类号:H0-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0100(2011)06-0044-4
AnAnalysis of Contrast Relation in English Academic Journals
Zheng Dan
(Heilongjiang University, Harbin 150080, China)
Discourse is a hierarchical system which is composed of a number of clause relations. Contrast relation is one of the typical clause relations in various types of discourse. Based on the previous studies on contrast relation,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distribution, main features and functions of clause relations in English academic journals. 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contrast relation and clause relation as well.
Key words:contrast relation; distribution features; representative feature; discourse function
1 引言
语篇中各种成分之间的关系包括微观结构特征(microstructural properties)和宏观结构组织(macrostructural organization)。语法结构、词汇以及句子之间的衔接手段都属于微观结构特征。而句子与句子之间以及更大语篇成分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则属于宏观结构组织。语篇中常见的一种宏观组织就是“小句关系”(clause relation)。(McCarthy & Carter 2004:7)
这一理论虽然被称为小句关系理论,并不是因为它只连接小句,而是因为所有用来标记关系的系统都是以小句为基础的(Hoey 1983:18)。小句关系分为句内关系和句际关系。一般来讲,由于句内关系不涉及其与他句的衔接和连贯,因此不是篇章语言学小句关系研究的重点;而句际关系揭示两个或者两个以上小句之间的联结问题,在篇章的建构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篇章动态研究的重点(关于小句关系与多元分类见杨玉晨,2011)。
2 转折关系
2.1 转折关系的定义
较早进行小句关系理论研究的Winter将小句关系分为匹配关系、逻辑-顺序关系和多重小句关系(Winter 1971)。其中,匹配关系指我们因相同(相似)或差异来匹配不同的事物、动作等(Winter 1977:6)。
Mann & Thompson(1988)认为,两事件状态呈对比关系:(1)两者具有一些相似的方面,至少是共同的结合点;(2)在某些方面又是不同的(否则的话它们就是同一的了);最重要的是(3)它们在不同的方面进行比较。Rudolph将对比关系描述为说话者的观点:两事物状态是同时的,第二个事物状态与第一个事物状态在某些信息上相冲突(Rudolph 1996:20)。Winter, Rimon和Spenader将转折看做由以推理为依据的可取消的世界背景知识所许可的一种关系。(Mauri 2008:121)这表明,语境在语句理解中的重要作用。Halliday&Hasan认为转折关系的基本意义是“与预期相反”的,这种期待可能来自于所谈的内容,或来自于交际的过程,讲话者-听话者所处的情景(张德禄 2007:223)。
2.2 转折关系的分类
Winter将匹配关系分为4个子范畴:(1)矛盾:后一小句与前一小句相矛盾;(2)假设-真实:现实与之前的假设相矛盾;(3)否定-修正:前后小句呈现修正关系;(4)比较:前后小句因其中之一具有更多显著特征而呈现对比关系(Winter 1977)。实际上,这4种子范畴并非彼此完全独立,大多数情况下,一句话中往往同时包含几种关系。
Halliday & Hasan认为有外部转折关系和内部转折关系之分。前者指期待来源在于预设的句子内容,后者指期待源自于讲话者和说话者之间。具体来讲,他们将转折关系分为:“正”转折关系(adversative relations ‘proper’)、对比关系(contrastive relation)、修正关系(corrective relation)和删除关系(dismissive relation)。(Halliday & Hasan 1976:255)
Schiffrin指出,转折的产生是基于命题、世界知识以及语境。他认为有所指对比(referential contrast)、功能对比(functional contrast)和对比行为之分(contrastive actions),而三者又往往同时起作用(Schiffrin 1987:153)。
根据转折关系产生的根源,我们将其分为:语义转折(semantic contrast)、与预期相反的转折(counterexpectation contrast)和语境转折(context contrast)三大类。语义转折指的是具有平行成分的两个命题在某一维度上比较,后句直接与前句相矛盾。语义转折也可以称为直接转折。与预期相反的转折或语境转折指的是前一句所暗含的命题被其后的句子所否定,而这种对立矛盾或源于推理,或源于语境,因此也可以称为间接对比。例如:
① Dogs are very attached to their masters while cats love their independence. (语义转折)
② It’s raining but I’m taking an umbrella. (与预期相反的转折)
③ The two “TENSE”s refer to present tense and past tense, while the two “ASPECT”s are progressive aspect and perfect aspect. (语境转折)
其中,语义关系转折又可以分为:并列关系转折(coordinate contrast)、增补关系转折(supplemental)和修正关系转折(corrective contrast)三小类。例如:
④John is tall but Bill is short. (并列关系转折)
⑤The meaning resulting from collocation is not simply a matter of associations of ideas but, according to Palmer, is “idiosyncratic” and cannot be predictable from the meaning of the associated words. (增补关系转折)
⑥ I don’t think she minds the cold. It is the damp that she objects to, rather. (修正关系转折)
2.3 转折关系的识别方法
Winter(1977)提出了小句关系辨认的三种方法:词汇标记、提问和释义。而词汇标记又可分为三大类:(1)词汇I,主从连接词(subordinator),如whereas, while, than等;(2)词汇II,并列连接词(conjuncts),如however, in comparison, in contrast等;(3)词汇III,实义词标记(lexical signals),如contrast, incompatible, inequality等(Winter 1977:22-24)。常见的转折关系标记词还有but, although, though, despite, even though, even yet等。
对于句间没有有形标记手段的句子,我们可以通过提问或释义的方法来识别小句之间的关系。提问实际上是将独白语篇变为一问一答式的对话形式。它利用“期待-回应”的心理机制,反映读者解释语篇的心理过程(Hoey 1983:187)。而释义是读者/听者通过添加有形标记的方法将隐性关系显性化。下文重点分析带有标记的转折关系,隐性转折关系暂且忽略。
目前关于转折关系的研究多局限于在微观层面对转折连接词的研究,例如陈建林(2010)、高彩凤和徐浩(2007)、Jennifer & Anna(2009)等。从篇章层面对转折关系的研究还很少见。
3 实证研究
3.1 语料来源
语料库语言研究使我们可以重新审视语言现象(郑丹 2010)。本研究收集了由牛津大学出版社主办的期刊The Linguistics Journal 2011年第一期上的全部7篇文章作为分析语料。The Linguistics Journal是一本旨在介绍理论语言学中各流派研究热点的期刊。
3.2 数据统计
3.21 转折关系的分布情况
在7篇英文学术论文中,共有转折关系句子201个,其中使用频率最多的转折关联词为however(64处),其次为but(31处),although(23处),while(16处),其余像yet, rather than, despite, on the other hand, in contrast to, whereas等转折连接词的出现率在10处左右。而in spite of, compare to, nonetheless, whereby等的出现频次较低。可以说,转折关系在学术语篇中大量使用,且连接词丰富多样。下面,我们将主要针对出现频率最多的however, but和although的分布情况、表现形式及篇章功能进行讨论。
我们将这些英文学术论文的结构分为4部分:引言、文献综述、主体部分和总结。结果发现:(1)转折关系最多出现在主体部分,这一部分主要是介绍新的发现,转折关系多数用来表示对新发现的描述,或用来表示数据、结果的对比,或用来引出新的话题,展开讨论等;(2)转折关系甚少出现在总结部分和主体部分。
3.22 转折关系的表现形式
1)句法结构特征
(1)however连接的转折关系的表现形式
However可以连接两个独立的句子,一般出现在第二句中,可以在句首、句中或句尾;也可以连接两个小句,一般出现在第二个小句的句首位置。例如:For politicians, language is always a powerful tool to loose or to win. This is, however, the very fact that makes politicians think twice before answering questions.Bureaucratic discourses are often seen as mystifying social processes, however, Iedema (1999) identifies the positivity and productiveness of bureaucratic discourse and highlights their enablements and accomplishments.
(2)although连接的转折关系的表现形式
Although连接的是两个小句,可以出现在第一个小句或第二个小句的句首位置,例如:
① Although in some communities CS/CM has been the norm rather than the except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are varying attitudes towards this communicative behaviour.
② In a similar way, there are als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between CDA and critical thinking, although they share some of the same analytical concerns.
(3)but连接的转折关系的表现形式
But连接的是两个小句,且全部出现在第二个小句的句首位置,例如:This paper does not put forward an argument in favor of teaching critical thinking skills per se, but of introducing EFL students to the perspective associated with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CDA).
(4)几种连接词共同使用
有时,两个或以上的转折连接词会同时出现在同一句子中,例如:However, although these reports identify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ome welfare practices on Aboriginal communities, they pay minimal attention to how language barrier hamper access to services for Aboriginal people.
2)语义特点
(1)however连接两个独立句子:语义重心在由连接词引导的句上,例如:When the basic category is contrast with the superordinate and subordinate categories, it becomes clear that the prototype, simply present tense, can only be found in the basic level. However, category TENSE in English is a recursive system. 该句强调的是英语“体”的分析是一个复杂的系统。However连接具有转折关系的小句,语义重心可以在前,也可以在后。
(2)although连接的转折关系:语义重心在非连接词引导的小句上,例如:Although in some communities CS/CM has been the norm rather than the exception,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re are varying attitudes towards this communicative behavirour. (该句强调的是对CS/CM的不同态度,重心在后)
(3)but连接的转折关系:语义重心在由连接词引导的小句上,例如:The prototypes of cognitive categories are not fixed, but may change when a particular context is introduced. (该句强调的是语境的加入可改变认知范畴)
3)转折关系类型
依据前文我们对转折关系的三分法,考察however, but和although引导的转折关系的类型。结果发现:(1)however所引导的转折关系不用于表示修正关系的转折句,but引导的转折关系不用于表示语境转折关系的句子,although很少出现在表示语义转折的句式中;(2)however多用于表示增补关系转折或语境转折,although则多用于引导与预期相反的转折,but多用于表示语义转折关系的句子。
3.23 转折关系在篇章中的作用
作为连贯的语篇,一定有其多种实现连贯的衔接手段。连接词就是其中之一。虽然句子(群)之间的连接并不能完全依赖于连接词语,但是连接词确实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下面,我们将结合具体语料,分析转折关系在篇章中的作用。
1)统领功能
转折关系可以在文中起到引出下文的功能。也就是说,作者通过转折关系提出一个总体的观点,后面的句子(群)对其进行补充说明或者加以评论。例如:Two reasons, however, are attributed to data selection…On the one hand…On the other hand…(下文一段分别具体介绍两个原因)
2)解释功能
不同于统领功能的是,转折关系引出的句子(群)是对上文的解释说明,即回答为什么这样做的原因。例如:The present study was carried out to investigate the CLIL learning environment, in particular, the language use in the classroom instruction, in a public university in Malaysia. Although English has been prescribed as the medium of instruction, in practice, it has been observed that this policy has not been fully adhered to. (although引导的句子是解释现行研究的原因)
3)增补功能
增补关系是指转折句(群)用于补充说明前面句(群)所阐述的内容。例如:These reports extensively examined past and present policies, which historically created a nega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state bureaucracies and Aboriginal communities. However, although these reports identity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some welfare practice on Aboriginal communities, they pay minimal attention to how language barriers hamper access to services for Aboriginal people. (however引导的句子是补充说明否定效果)
4)延展功能
不同于增补功能,延展功能指的是就不同问题展开的论述。这一功能多适用于语境转折句式。由转折句(群)引出的句子,是对上文内容的扩展和延续,即提出新的观点、态度等。例如:Pollock (1989) has argued that adverbs modify the VP. As they are not complements and do not build up new projection, they are adjuncts to VP. In this position the adverbs can act as indicators for movement out of the VP…However, both frequency and manner adverbs can also appear between the surface subject and the main verb as show in the following examples…(however引导的句子引出新的话题并展开讨论)
5)总结功能
转折关系还可以用来总结、概括段落或全文的重点、要点、重心等。表示这一功能时,转折关系多出现在段落或文章的尾部。例如:This, however, has led to the violation of the “Conditionally Relevant principle”, whichforms the heart of the adjacency pairs. (This指代前文的内容。此时,由however引导的转折关系是对前文观点的概括)
须指出,某一转折关系在文章中并非只用于表达一种语篇功能,很多时候,某一转折关系往往同时表达两种或以上的篇章功能。例如:Another prominent feature of ads in Japan is their use of celebrities, especially foreign ones, to promote various products…The use of celebrity appeals in Japanese advertising is not limited to foreigners, however. In an ad for Boss(canned coffee), which…
在这一例子中,首先,转折关系引出的句子是对上文内容的补充,即行使了增补功能;其次,转折关系引出一种新的观点,其后的句子是对它的详细说明,即行使了统领功能。也就是说,当转折关系置于篇章层面研究时,它所行使的功能不是单一的、偏面的。
4 结束语
本文在以往关于转折关系研究的基础上,实证分析了英文学术期刊论文中转折关系的分布情况、表现特征以及语篇功能。转折关系是一类典型的小句关系,在篇章建构中起到统领、解释、增补、延展、总结等作用。对转折关系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完善和丰富小句关系理论。同时,了解学术语篇的写作特点对于提高学术论文写作水平也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陈建林. 英汉转折关系连接词在三种不同文体中的对比分析[J]. 山东外语教学, 2010(1).
高彩凤 徐 浩. 高中学生英语写作中连接词使用情况的研究[J]. 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 2007(2).
杨玉晨. 小句关系的多元解释与研究方法的互补性[J]. 外语学刊, 2011(3).
张德禄. 英语的衔接[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7.
郑 丹. 论词汇与语法的一体性――语料库语言研究给予的启示[J]. 外语学刊, 2010(5).
Mauri, C. Coordination Relations in the Language of Europe and Beyond[M]. Berlin. NewYork:Mouton de Gruyter, 2008.
Schiffrin, D. Discourse Marker [M]. 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7.
Winter, E. Clause Relations as Information Structure:Two Basic Text Structures in English [A].In M. Coulthard (ed.). Advances in Written Text Analysis[C]. 1971.
Winter, E. A ClauseRelational Approach to English Text[J]. Instructional Science, 1977(6).
Jennifer & Anna. Reliable Discourse Markers for Contrast Relations[J]. Proceeding of 8th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ational Semantics, Tilburg, 2009.
Halliday, M. A. K.& Hasan, R.Cohesion in English[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and Research Press, 1976.
Mann & Thompson. Rhetorical Structure Theory:Towards a Functional Theory of TextOrganization [J]. Text, 1988(3).
McCarthy, M. & R. Carter. Language as Discourse:Perspectives for Language Teaching[M]. Beijing: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4.
Hoey, M.On the Surface of Discourse[M]. London:George Allen & Unwin, 1983.
2011年第6期
二、多媒体教学在中专物理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教师的专业技能较差,应强化教师的职业培训
由于多媒体技术是通过对计算机进行操作实现的,因此,教师应具备基础的计算机操作水平,并且还应具备设计、制作课件的能力,部分教师不了解多媒体的基本性能,也不能够自己制作教学课件,在教学的过程中,通常使用成品课件,却没有自己的教学思路,进而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学校应定期组织开展多媒体技术培训,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以使教师改进和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结构,逐渐适应并且接受多媒体的教学理念。
(二)教师应用多媒体意识淡薄,应使其广泛应用于课堂教学中
现阶段,大部分学校多媒体教学设备配置齐全,然而,由于学校和教师没有树立正确的多媒体意识,导致多媒体只是形式上的存在,却没有广泛的应用课堂教学过程中。部分教师在讲到公开课的时候,才会使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以达到教育体制改革的基本要求,在平时上课过程中,却忽视多媒体设备,仍旧使用以往的教学方法,使多媒体教学资源得不到充分利用。因此,为了改变这种现状,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应当认识到多媒体设备对中职学生发展的重要意义,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应只是形式上的,应当广泛应用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加强监督和管理力度,进而使多媒体设备落实到实际教学过程中。
(三)用多媒体替代教学过程,应作为一种教学方式
部分教师认为,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能够解决一切问题,这会导致教师与课堂分离,利用多媒体设备实现满堂灌的教学方式,进而影响教学质量的提高,这种教学方式是不正确的,教师在利用多媒体的同时,也应清楚自身在课堂中的教学角色,否则,也不会发挥多媒体技术的优势。教师应正确认识多媒体设备的作用,不能在使用多媒体设备的同时却忘记自身的角色,应充分认识到自己才是课堂的主导,多媒体设备只是一种辅助的教学工具,通常情况下,主要解决在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教师应科学、合理的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不应把多媒体设备作为课堂的主导。
(四)多媒体模拟实验取代中专物理实验,应走出这种误区
在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多媒体模拟实验取代物理实验,但是,不能完全取代。因为在实际实验过程中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才会进行多媒体模拟实验,以使学生了解实验的全过程。实验在中职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多媒体无法达到实验的真实性,通过具体实验,以检测学生对物理基本原理和规律的掌握程度,因此多媒体是无法取代具体实验的。
(五)加强学生动手能力,让学生们自己设计制作媒体课件
要善于鼓励学生们自己动手,来制作教学应用的各种媒体!这就是在学中做,在做中学!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参与到具体实验中,学生能够在实践中感受到物理的变化,以不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后进生”的形成原因
“后进生”的形成其原因是复杂的,分析一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学生方面
“后进生”的形成,其自身因素也是影响他们学习成绩不达标的内因,比如,他们的智力方面,因为我们一般认为智力高,其学习的潜力就会越大,智力低下,其学习的潜力就会小,所以个别“后进生”有的是与其智力不高有关;另外,还有其非智力因素,比如,我们可以观察到“后进生”的学习习惯不好,意志力、自制力差,学习兴趣低下,注意力不容易集中,情绪不稳定等,这些都属于非智力因素方面。
(二)家庭方面
家庭对未成年人的各个方面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其家庭的氛围,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模式等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的形成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比如,家长过分溺爱孩子,对孩子的学习不管不问,慢慢就会让孩子养成自私、独断的性格,而一旦孩子的想法得不到实现,便任性胡闹,就会导致学习下降;也有家长要求过高,甚至不符合实际,而当孩子成绩达不到他们的目标时,就会严加训斥孩子,这样孩子慢慢会变得厌学;还有的家长不问孩子是否喜欢,就为孩子报各种班,有补习班,也有各种兴趣班,这五花八门的班让孩子学习起来很累,慢慢地就会不爱学习,而这种感觉很可能会慢慢地延伸到其他学科上,导致成绩急剧下滑,慢慢形成“后进生”;也有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不和睦,甚至父母离婚,这都会让孩子体会不到家庭的温暖,会给他们幼小的心灵留下阴影,在学习上也会失去勇气和信心;留守儿童是这一时期特有的现象,由于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孩子从小就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在心理上常处于半独立状态,心理上想依赖家长而实际上不能依赖家长。这些孩子由于处于正在发展的时期,他们的自制力很不稳定,离开了父母的约束,再加上爷爷、奶奶的溺爱与纵容,社会上太多的诱惑,只要他们心理上一有冲动就会滑向危险的边缘,再加上一些不良分子怂恿,他们更容易学坏。
(三)学校方面
就目前的教学情况来看,成绩依然是第一位的,所以优等生依然还是教师的宠儿,他们很受教师喜欢,而与此同时,不能给教师带来荣誉感、成绩感的“后进生”则较多会受到冷落,很少得到教师的关爱与赏识。当然,有很多教师还是想很多办法去指导这些后进生,但是由于缺乏相关的学习方法、心理方面的指导,对他们的指导收效甚微,所以很多教师就不愿尝试了。当然,造成后进生形成的还有就是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陈旧、单调,不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使他们学习起来枯燥、乏味,慢慢就会对这门学科失去兴趣,成绩急剧下滑。总之,后进生的形成不是单方面造成的,所以转化起来就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那么如何转化,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希望对同行们有所帮助。
三、后进生的转化
(一)对于学生自身方面造成的我们应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有些学生记忆方面有缺陷,我们就要帮助他们树立信心,要诱发他们并强化他们的学习动机;帮助他们建立适合他们性格特点的认知结构,并且还要不断强化这些认知结构;要让他们熟悉和运用所有记忆方法,并且还要帮助他们筛选适合他们各自的学习方法,以便让他们尝到成功的滋味;要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让他们在实际的生活中去理解理解所学知识的意义。有些学生的思维方面发展缓慢,作为初中数学教师,我们就要帮助他们培养他们的思维品质,通过各种各样的数学问题来开阔他们的眼界,逐步培养他们思维的灵活性、逻辑性、批判性和组织性等。要培养他们的直觉思维和发散思维,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努力让他们的思维变得灵活起来,避免思维的肤浅、呆板。
江苏省从2008年3月开始实行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它是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作为过关性考试重在通过考试考察考生的整体达标水平,考生通过测试以后才具备填报高考志愿的资格。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注重考查高中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适度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反映信息技术发展的重要成果和新的科学思想,关注信息技术与社会进步的协调发展,增强学生的社会参与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促进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全面发展[1]。但随着这项测试开展时间的不断增加,应试教育的影子随之出现,很多学校忽视信息技术课程的系统教学,采取考前大规模集中机械训练的方法提高考生通过率。这种教学模式只是一味的提高考生通过率,缺乏培养考生的信息素养,与信息技术课程大纲和新课改的要求背道而驰。针对这种现象,《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在2014年的基础上进行了修订,专门提出“适当增加了一些体现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内容”[2],即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不仅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和利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将注重现代信息技术领域中的热点和新兴话题,紧跟时代潮流,体现时代特征,这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学要更加注重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新事物、新理念融入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创新能力,达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课程目标。
一、新要求提出的背景
1.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现代信息技术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讯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随着科技进步的飞速发展,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呈现多元化、智能化、多媒体化、网络化、虚拟化等特点,信息技术应用新成果不断涌现,已经引起了社会各方面各领域的深刻变革,快速发展了社会生产力,也快速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信息技术课程作为一门以应用和提高信息素养为目的的学科,势必要顺应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要求。2.信息技术课程的自身发展需求。从国家教委1982年决定在清华大学等5所大学附中试点开设BASIC语言选修课开始,我国的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已经历时30多年,从“文化论”到“技术性学科”,再到“信息素养”,其演变发展始终没有脱离整个社会变革的趋势,并且始终受到世界信息技术潮流的影响[3]。信息技术课程的性质就是为了适应技术迅猛发展的信息时代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新要求而设置的学习领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信息技术操作能力为主要目标,以操作性、实践性和探究性为特征的基本学习领域之一[4]。3.课程教学去应试化的改革要求。自从将信息技术课程纳入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以后,信息技术课堂就被贴上了“应试”的标签,而随着考试年份的增加,考核知识点相对固化,信息技术课堂也的确日趋应试化。很多学校不重视平时课堂教学,只抓考前的复习应考阶段对学生进行集中训练,即使信息技术基础不好的学生,经过两个多月或者再长一点时间的集中机械式训练后,也能顺利通过考试。在集中训练期间,应试化迹象暴露无遗,教师往往已经无暇顾及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只是一味地让学生背诵考点所涉及的理论知识、强化操作题的操作步骤,缺乏对知识的梳理与反思,更不用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5]。如此这样,会让学生、家长甚至学校和教师都认为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只需应付过关即可,这与新课标要求的信息技术课程要以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为目标完全背道而驰。正因如此,信息技术课必须要体现时代性与发展性,将现代信息技术的最新发展成果体现在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
二、课程教学的新思考
1.不唯应试论目前很多学校为了仓促应试,组织学生进行大规模集中机械式训练,仅仅在机械模仿中生搬硬套,而信息技术自身独特的技术人文和科学探究精神的培养未能得到体现,不能培养学生对知识体系的整体构建和利用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提出的新要求就要求我们不能再唯应试论,而应该尊重信息技术课程本身的教学规律和培养目标,注重课程教学的组织形式和内容探索、注重课程目标的实现和升华。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不断发展的学科,不断出现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和新的问题,同时也是一门工具学科,掌握工具的使用方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多种多样。在应试背景下,学生遇到新的问题就会感觉到无从下手。而摒弃应试化,就要求我们把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提高信息素养放在首位,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主动学习、主动探索,在遇到新问题时就会主动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分析解决问题中得出的各种结论,从而达到课程培养的目标。2.不唯教材论信息技术是一门工具学科,除了理论知识以外主要是信息技术工具的应用和实践,也就是掌握利用一些应用软件来解决问题的方法。现在很多教师急着教学生某些软件的操作方法,学生也是盲目的按照老师的步骤去模仿操作,学生不能体会这些操作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做不到学以致用。学业水平测试所提出的软件考查要求不仅仅要求学生学会使用这些软件,同时还注重对信息技术的思想和方法的领悟,同时也越来越体现时代特征、紧跟时代潮流,越来越注重现代信息技术的热点和新兴话题,而信息技术课程教材中涉及的软件和案例因出版、改版等各种原因存在滞后性和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要突破教材限制,紧密联系日常生活,在课堂教学中挖掘新的资源,同时注重拓展课内知识、延伸课外知识,带领学生多关注热点、关注新生事物、紧跟时代潮流、从信息的模仿者转变为引领者[6]。3.不唯单一论因受应试的影响,每节课教师习惯演示操作过程、学生习惯模仿练习,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课堂变成单一的案例教学课堂。《信息技术课程》的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水平,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问题探究能力,提高学生信息素养,既有基础理论知识,又有大量技能知识,教师在课堂上所使用的教学方法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程目标的实现。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认识信息技术课程的培养目标、掌握新课改的教学要求和新媒体时代的教学特点,结合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探索多元化教学方法,力求围绕提高信息技术课堂的学习氛围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培养目标,结合移动学习、创客教育、翻转课堂,综合采用自主探究、启发教学、分层教学、分组合作等多元教学方法,保护学生创造潜能,激发学生创造欲望。
三、结束语
信息技术课程已经不是一门单一的课程,既是基础知识学科,也是应用学科,又是工具学科,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也注重体现课程的发展性,强调与其他自然科学的融合,引领现代信息技术发展中的热点和新生事物。所以我们要从学业水平测试的新要求中反思我们的课程教学,更好的提高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学科地位,实现提高学生信息素养的基本目标。
作者:刘元庆 单位:徐州市教育局
参考文献:
[1]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1年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M].江苏:东南大学出版社,2010.
[2]江苏省教育考试院.2015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M].江苏: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4.
[3]罗艳君.我国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发展历程概述[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