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核心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7:25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文学核心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文学核心论文

篇(1)

1.1一般资料以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2011年版)中第五篇医药、卫生类R1预防医学、卫生学类核心期刊所收录的26种期刊为研究对象。

1.2资料来源与分析方法2014年4月通过google搜索引擎在互联网分别对26种杂志名称进行搜查,发现自建网站的对网站基本信息进行统计。通过中国知网(CNKI)的全文数据库、中国引文数据库、中国学术文献评价参考系统等搜索各杂志自创刊以来至2013年的所有数据信息,包括载文量、被引频次、下载量、影响因子、H值等进行下载统计分析。本次分析以CNKI数据库已收录信息为准,期刊的序号依照要目总览的顺次排序。

2结果与分析

2.1基本情况主办单位:26种期刊由中华医学会主办的有4家,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或与其他单位联合主办的有13家,其他学会主办3家,其他单位主办6家。创刊时间:50年代创刊2家,70年代创刊5家,80年代创刊15家,90年代创刊4家。出版刊期:旬刊1家,半月刊3家,月刊13家,双月刊9家。核心期刊次数:6次入选核心期刊的12家,5次入选3家,4次入选3家,3次入选的4家,2次入选1家,3家期刊首次入选。

2.2期刊网站建立情况期刊网站的建立是顺应现代互联网社会的需求,是期刊功能的延伸,以期实现期刊编辑办公自动化,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预防医学、卫生学类26种核心期刊中有19家已建立了独立域名网站(不包括在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维普资讯等大型期刊数据库上网),占73.1%。期刊网站上刊登的信息和功能一般包括期刊介绍、编辑委员会介绍、稿件在线处理、期刊在线阅读、新闻公告、联系方式等。17家期刊已实现“在线投稿”、“在线审稿”、“在线查稿”等稿件在线处理功能,方便了作者与审稿人员。19种期刊网站均期刊目录,包括往期及本期目录。13家期刊全文,占68.4%,其中7家实现全文开发存取,有调查表示,科技期刊实现开放存取(OA)可提高期刊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另有6家网站通过链接CNKI或是办理会员等方式,付费阅读,。

2.3期刊的载文量情况载文量作为期刊计量学指标的基础和基本参数,常被用作衡量期刊吸收和传递科学信息能力的主要指标之一,有时也被作为遴选核心期刊的重要指标之一。对CNKI收录的26种期刊的载文量分析,发现总载文量、年平均载文量最高的为《中国妇幼保健》杂志,分别达到26万多及900多篇,为旬刊出版杂志;期平均载文量最高为《现代预防医学》杂志,为半月刊出版杂志,高达84篇。总体分析,半月刊杂志期载文量较高,平均为78篇;月刊杂志期载文量平均为39篇,双月刊杂志期载文量最低为32篇。

2.4期刊的被引频次、下载频次被引频次是指期刊自创刊以来所刊载的全部论文在统计当年被引用的总次数,该指标可以客观地说明该期刊总体被使用和受重视的程度,具有较高的学术参考价值。国内多数学者认为论文的被引用和被下载均应作为衡量论文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3]。通过CNKI数据库检索发现,被引频次最高杂志为《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接近13万次;被引频次在5~10万的有5种杂志,被引频次<5万的有20种杂志。下载频次>100万的有6种杂志,30~100万的有14种,<30万的有6种。

2.5影响因子影响因子是某期刊前两年发表的论文在评价当年的被引用次数除以该期刊在前2年内发表的论文总数。该指标是一个相对统计量,是目前国际上通行的期刊评级指标。通常认为其值越大,该期刊的影响力和作用也越大。经查CNKI数据库,26种期刊综合影响因子最高值1.133,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影响因子在0.8~1的有3家,0.4~0.8的有14家,<0.4的有7家。

2.6期刊H指数期刊H指数定义为:某一期刊在一定的引文时间内,有h篇论文每篇至少被引用了h次,自然数h即为该期刊的H指数[5]。从定义可以影响期刊H指数的因素为期刊发表的论文数和对应论文的引证频次,也就是说,期刊H指数综合考虑了期刊论文的质与量[6],H值越高,表明该种期刊的影响力越大。目前H指数在科技期刊评价中得到了较广泛应用,研究学家认为H指数在期刊评价方面有其特质,有其独立性[7]。从表3中可以看出,26种期刊H指数跨度比较大,数值从26~92,《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H值最高,分别为92、91。26中期刊中H指数>60的有4家,40~60的有14家,<40的有8家。

2.7期刊文献主要专题的被引频次通过CNKI中国学术文献参评价考系统,按学科对26种期刊进行被引频次情况搜索分析。选择医药卫生科技学科,选择预防医学与卫生学、医药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5种主要专题进行搜索,对总被引频次前5位的期刊的发文量、总被引频次、篇均被引频次下载分析,见表2。其中预防医学与卫生学专题总被引频次最高为《中国公共卫生》杂志,医药方针政策与法律法规研究专题总被引频次最高为《中国卫生经济》杂志;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专题最高为《中华流行病学杂志》;临床医学专题最高为《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基础医学最高为《中国公共卫生》杂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在各专题中的篇均被引频次均较高,说明其在我国预防医学、卫生学领域内的重要地位。

篇(2)

1、价值取向的多元化。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的深刻变革,反映不同利益主体的价值取向上的多样化和复杂化也就成为难以避免的客观现实。加之互联网的普及,加速了全球信息网络化的革命。也带来了各种意识形态的碰撞和各种思想的跨国界交流,也有力地促进了价值取向上的多样化和复杂化。而当代大学再也不是“象牙塔”,大学校园由封闭转向社会开放。成为一个“小社会”。大学生生活在这样多种价值观密集交织、激烈碰撞的环境下,必然受其影响。当前,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的趋势已明显显现出来。调查显示,大学生中有信奉“理想的追求高于金钱”、“人生的价值在于奉献”的生活观念,如赞同“提倡雷锋精神”的学生占60.8%,也有信奉“有钱能使鬼推磨”的拜金价值观,同意“金钱至上”的学生占3.98%。有坚持“报效祖国”的学生占19.09%,也有“追求自己美好的生活”理想的学生占51.81%。

2、价值追求的实用化。

伴随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尤其是经济全球化浪潮风起云涌,我国社会正在发生一场根本性的变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认和发展。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也对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带来极大的冲击。他们不但强调社会价值,也注重自我价值;不但注意吸收西方价值观中的精华,而且注意吸收传统价值观中的精华,开始在自我价值与社会价值、传统价值与西方价值的对立统一中建构现代价值观。但是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原则和竞争法则易使个人利益、小集团利益得到强化。使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膨胀。从而产生损公肥私、损人利己、唯利是图等不良行为,使“一切向钱看”的思想滋生蔓延。如许多大学文学社团冷冷清清,做文学梦的青年越来越少;大学社团的发展更看重经济因素,拉赞助、寻求投资已成为大学社团最时髦的活动。有些社团活动的积极意义不大,如十大歌王比赛只是模仿文化炒作。只为少数人的“成名”。校园文化的世俗性体现了大学生功利、金钱意识的增强。

3、价值选择的矛盾化。

大学生正处在人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价值思维和价值选择方式尚未定型。传统的与现代的、理想的与世俗现实的价值观几乎同时对他们产生影响。如此,便造成了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的矛盾、对立与冲突。当代大学生的观念意识与实际行为、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不一致性的现象比较明显。他们大多认同中国传统价值观中的道德准则。以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所应具备的新的价值观念,但同时对于社会上流行的不良风气又有一定程度的认同和追随。大量调查报告都能证明,大学生口头上追求理想,实际上崇尚实惠;有强烈的爱国情感,但缺乏主人翁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真善美的道德知识,却没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期待建立良好的社会道德秩序,但自身又不愿受各种规章制度的约束:有成就事业的愿望,而又缺乏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多数大学生认为应该以集体利益为重,但是真正要他们为集体和他人做事情时,很多大学生却斤斤计较,不愿主动参加或以各种借口拒绝参加。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内容

当代大学生的价值观与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差异,这是社会转型期不可避免的,在一定程度上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相适应。然而,大学生价值观的多元化、功利化、矛盾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逆反性和无序性,要化解大学生出现的困惑、迷茫、盲从。必须通过构建大学生核心价值观引领、统摄、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通过倡导积极的,支持有益的,改造落后的,抵制腐朽的来调适、规范多元价值观,使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不再无所适从,而认同、归依于符合民族和国家整体利益的价值评判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深层次科学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在我国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理念中。只有那些以指导思想为灵魂、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为主题、以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精髓、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础的价值观,才能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由此,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构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坚持以作为指导思想。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为我们提供了作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的正确世界观和方法论。当代大学生只有用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正确认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才能在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明确方向、坚定信念。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一位就是坚持的指导地位。高校要坚持用发展着的统领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确保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政治方向。

2、坚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核心内容。共同的理想信念是一定社会主体共同价值目标的集中体现。中国经过近现代的曲折徘徊与浴血奋战,经过近几十年来的积极探索与发展,已经走出了一条适合本国国情、能有效发挥本国优势且取得了辉煌成就的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历史成就确实能使当代大学生更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但他们又是没有苦难记忆的一代人,其生活在一个思想多元化的开放社会,所以主旋律的高扬显得更为必要。坚持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更深入地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教育,有助于包括大学生在内的社会成员正确认识改革过程中出现和积累的矛盾。并树立解决矛盾的信心。大学生既应看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面临的挑战与困难。又应看到中国社会主义事业所具有的旺盛生命力。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

3、坚持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作为主旋律。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又形成了勇于改革、敢于创新、拼搏奋进、振兴中华的时代精神。这些精神,既是激励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中国人民在未来岁月里薪火相传、发展壮大弥足珍贵的强大精神支柱,更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民族精神与时代精神的培养,是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应有之义。一种理想信念,如果不能体现为某种精神,如果不能表现为某种状态,就不能发挥推动力的作用。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体现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其成为全民族为实现共同理想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是思想发展的必然结果。也是时展的必然要求。

4、坚持把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关键。“八荣八耻”是中国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念在当代的体现和发展。是为应对商品时代社会成员一定程度上的道德和价值观念迷失而提出的道德和价值理念导向。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广大高等教育工作者需要对“八荣八耻”的深刻内涵及其教育方法、渠道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使其从对社会主义道德与核心价值观念标语口号层面上的抽象诠释变为大学生内心衡量是非黑白的具体尺度。自觉应用到具体问题的实际分析与价值判断中,才能有效地发挥其对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的道德支撑与价值引导作用,成为当代大学生追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精神动力、把握人生航向的行动指南和抵御各种不良思潮侵袭的强大盾牌。这也是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三、当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需要正确处理几个关系

1、根据大学生价值取向多元化趋向突出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价值取向一元论和多元化的辩证关系。由于价值取向一元论具有普遍的范导功能,具有形而上追求的意义,是人类的精神家园,所以教育大学生自觉地认同、维护社会一元化的价值取向就具有重要意义。“历史经验证明。一个民族或国家如果失去统一的价值目标。就会陷入相对主义和由此带来的行为非理性主义与分散主义的混乱不堪,使民族和民众丧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精神凝聚力。”在社会转型的今天,这一点显得尤为重要,因为社会转型、市场经济使得利益主体、所有制形式、分配制度出现多元化,很容易产生价值相对主义。使人们竞相追逐各自利益而置国家的利益于不顾。其次,在目前的社会环境中,广大教育工作者要重点培养大学生的多元文化意识、道德判断能力和形成学生的核心价值观。以期通过这些措施使受教育者正确认识和理解多元文化,在面对多元文化尤其是多元价值时不迷失自己并作出自主选择。最后,教育大学生正确认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任何社会统一价值观的形成,都有着其社会成员的共同文化心理基础,也都是在这一基础上达到普遍价值认同的结果。由于一元化的价值观以最普遍的形式代表了广大个体的共同意愿和价值理想,所以它对于每一个个体都具有权威性,使每一个个体自觉地去遵守与维护这种一元化的社会价值观。

2、根据大学生价值追求功利化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物质追求与精神提升的关系。人作为一种生物性的存在,必然具有其物质性、生物性的一面,因此,人必然要追求物质的需要和生理的满足。这是人之常情。无可厚非。但人作为宇宙中的高等动物,又不能仅仅满足于生理的享受和物质的追求。人之为人,人之不同于动物就在于人有精神、有理想,有使用和驾御物质、金钱的能力。在当前我国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在我们被周围的金钱诱惑、功利追求、物质崇拜、商品拜物教的包围下,我们的价值观教育就必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处理好物质追求与精神提升的关系。一方面,要承认和肯定人的物质追求的合理性,因为这是人生存与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要注意提升人们的精神,使大学生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具有远大的理想,具有使用、把握、操纵物质的能力,成为金钱、物质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其次,要注意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人有没有精神生活、精神世界决定着人能否超越现实的存在。价值观教育一定要想方设法、千方百计地从各个方面来丰富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绝对不可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价值观教育时,一方面,必须深入了解和研究大学生的精神世界,真正接触到大学生的心灵。另一方面。要教育大学生认识到精神世界、精神生活是自己的内在王国,是真正的自我,只有意识到自己的精神世界时。一个人才是一个健全的人。只有这样才能有针对性地丰富大学生的精神生活,发展他们的高级精神需要,进而把大学生培养成为能“享受精神文明的幸福生活”的新人。

3、根据大学生价值选择矛盾化的特点,在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教育中要与社会生活接轨,将“知”与“行”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观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教育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必须有一定的利益导向相配合,否则就无法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教育是一种导向,但生活本身就是教育,就是导向。”㈨因此,大学生核心价值观教育应当与社会生活接轨,充分考虑社会生活的导向作用。并以此来落实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社会生活接轨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大学生广泛参与社会实践活动。这样。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在与社会的接触中不断增加对社会的了解,从而认识自我。找到个人与社会的结合点,逐步实现社会化;另一方面。又可以使他们学到社会规范和公共逆德准则。增强劳动观念,掌握劳动技能,锻炼意志品质,培养吃苦精神和节俭意识,提高对社会的适应能力,在此基础上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西方社会的“义工”制度,其目的是多重的。其中之一便是倡导公民、青年学生通过服务社会来体验奉献的乐趣,培养他们高尚的品德。要倡导和推动学生更多地参加青年志愿者活动、公益劳动、“三下乡”活动、帮贫扶贫活动等,把价值观的构建从课堂延伸到社会,由理论转向实践,并在实践中深化。在社会实践的内容安排上。应充分考虑青年人的特点,发挥大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选择适当的时机和恰当的形式来达到预期效果,同时要将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学生培养评估的重要参考。

总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继承了中国传统的优秀价值观。借鉴了近现代社会文明与文化发展的最新成果,蕴含着几千年人类文明曲折发展历史的精华积淀和深刻的当代科学哲理,引领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航船,是承载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石。广大教育工作者应以对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高度负责的精神,共同担负起教育引导大学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任。自觉把“育人”贯穿于“教书”的全过程,紧紧围绕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目标要求,坚持以正面教育引导为主,在营造浓厚舆论氛围上下下功夫,在深入和普及上下功夫,在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上下功夫,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润入学生的心田,自觉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作贡献。

[论文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学生内容策略

[论文摘要]随着社套的深刻变革,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呈现出多元化、实用化和矛盾化等特点。构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成为时代的必然要求。根据大学生价值观的特点,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中。需要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和处理价值取向一元论和多元化的辩证关系、物质追求与精神提升的关系,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价值现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

同志指出:“一个有远见的民族,总是把关注的目光投向青年;一个有远见的政党,总是把青年看作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前进的重要力量。”作为青年中最富有创造精神和超越意识的大学生群体,能否确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他们培养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美旭.社会转型时期大学生价值取向调查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3):117.

[2]王海柳.大众文化对大学生价值取向的负面影响[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7,(7):25.

篇(3)

1信息技术与设趣激情的整合

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关键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而激发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说过:“没有任何兴趣,被迫地进行学习,会扼杀学生掌握知识的志向”,现代信息技术以其本身的特有的功能而具备了趣味性的特点,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着极高的价值。利用信息技术的动画、图像、解说、文字、音乐等多种信息,能使学生通过电脑手段,观其境、闻其声、触景生情,充分调动了积极性、主动性,能更好、更快、更难地把握教学中的重点、难点。

例如:初三几何《圆》第一课时,教学一开始,就借助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设计一组马拉车的画面,车轮分别采用正方形、正多边形、圆形……,画面生动有趣,让学生感受为什么车轮必须是圆形的?让学生迅速地进入本堂课的教学情境中。这时,学生一看,倍感亲切,由此所设置的情景自然而然地把学生引入本课的学习之中,从而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及探索热情。使学生“课伊始,趣亦生”。并带着探求新知识的欲望全身心地投入到《圆》这一章节的学习、通过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有机地整合,同学们跃跃欲试,言之有物,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2信息技术与培养创新能力的整合

在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能力的含义是很广的,它包括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探索新规律,得出新结论,直至提出新理论的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是创新教学的归宿。

2.1纵横变通,拓展思路,培养学生应变能力

例1如图1,设点C为线段BD上的一点,在线段BD的同旁作正ABC和正ECD,连结BE,交AC于M,连结AD,交BE、CE于P、N。

(1)问图中有几对全等三角形;

(2)试证明:AD=BE,ND=ME,NC=MC。

这是一个极平常的题目,但如果我们从运动的观点进一步研究,问当ECD绕点C旋转时,(1)中哪几对全等关系不变?(2)中哪些等量关系不变?

利用几何画板软件,作两个公共顶点为C的正ABC和正ECD,连结AD,BE。教师用鼠标拖动点D使正ECD绕点C旋转,就能连续产生如下的图形。不难发现ACD∽BCE及AD=BE的关系在运动中保持不变。上述图(3)(5)是两个常见的问题,但不少书上都是以孤立的习题形式出现的,解决了这两个问题后,并不一定能对解上图中(2)(4)题提供什么方便。而利用CAI来研究本题,情况就不一样了,由于图形是连续变化的,学生掌握的就不是孤立的几个题目,而是一类问题,有利于对问题的深刻理解和熟练掌握。相反,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来研究,就要分别画出许多图形,然后分析、判断、论证,这样花时多,难度大,又不易掌握。从这一思路出发,学生可以创造性地解决诸如具有一个公共点的两个正方形等许多问题。

2.2展现过程,发展能力,把数学实验引入课堂

例2讲“弦切角定理”时,利用几何画板做如下设计,可展示过程,以发现规律。

首先,可用电脑演示:当弦切角一边经过圆心时,

(1)弦切角是多少度,为什么?

(2)∠CAB所夹的弧所对的圆周角∠D是多少度?为什么?

(3)此时,弦切角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有什么关系?

通过实验,学生不难发现,它们都是直角。

接着,教师继续演示并提问:以A点为端点,旋转AC边,使弦切角增大或减少,观察它与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间的关系,引导学生猜想:弦切角等于它所夹弧所对的圆周角,最后给出证明。这一展现过程,给学生以充分的探究空间,使学生不仅值得发现过程,而且领会到规律成立的依据,使认识进入一个又一个崭新的高度。

3信息技术与自主学习的整合

面对未来,我们现在的教育宜在开启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塑造和弘扬学生的人格。只有使学生成为教育活动和自身发展的真正主体,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信息技术具有资源共享等功能,为学生提供多感官参与学习活动,从而拓展了想象力,开拓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教师在教学中,可以结合教材,先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再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进行自主学习。营造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学习氛围。也就是由信息技术创设一个好环境,即可以引导学生上网查找相关的资料,包括了解数学史,解题思路和方法,同上答题;通过BBS、收发E-mail交流学习心得体会、开展研究性学习,而且让学生把网上学到的知识输入电脑,让全体学生得到共享,这充分体现了学生主体参与的教学要求。在这样的学习环境中,学生学习有了动力,发挥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实现了学生的自我反馈。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在合作中学,在实践中学。使课堂教学能充分地面向全体学生,广大学生在合作学习中互相关心,增进同学间的友爱,使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而且学会做人,也使教师在课堂中成为学生合作的伙伴、讨论的对手、交心的朋友。

篇(4)

有了背景材料的质、量保证,就为学生科学地概括提供了充分条件。

其次,要恰当变换问题的具体情境。面对一种思维情境,没有显而易见的解决方法,这样的情境就是问题,问题解决就是从已知状态到目标状态的运动过程。

小学生概括的肤浅性,往往表现为从问题次要的、表面的形式上去观察和比较,而对问题主要的、本质的东西视而不见。针对这种现象,教学的,教师应当先显示标准的常式,再出示非标准的变式,即先揭示概念的内涵后揭示概念的外延。

提供的变式材料,一定要注意改变事物的非本质属性和非特定情形,不要改变事物的本质属性,这样能使学生的概括集中指向事物的本质要素,不致于干扰和阻碍概括的过程。

第三,发挥解题模式的诱发功能。目前,小学数学界对题型分类和解题模式一直争论不休。现行统编教材编排更是十分忌讳模式或类型。然而无论怎么改变,模式却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上,一个公式、一条定律、一道范例,都自然成了学生思维的模式。就连最简单的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中的“凑十法”也是地道的模式。

模式就是可供模仿的原型。在思考问题的,任何人总要把新问题归结成记忆力已知的认知图式或解题模式。因此,在解数学问题时,在学生进行数学概括时,教师应适时引导学生联想相关的解题模式及其要素、在模式的指导下进行有的放矢的思维,这样可以缩短概括的过程,提高概括水平。

第四,教会学生概括的主要方法。简单地讲有以下4种:

1.从观察和比较中概括。

要让学生养成耐心、全面地观察,精细、认真地比较的良好习惯,特别是要能从相同中发现不同点,或从相异处找出相同点。让学生经常自问:有哪些相同的地方?不同处在哪里?

2.从类比和归纳中概括。

类比是从特殊到特殊的推理,归纳是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这两种推理的结论,都必须进行概括。类比实质上是从提供的原型中找到模式,再利用模式获得新的概括,如把比例尺的关系式同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类比,可以发现它们的相同点:比例尺相当于百分率,图上距离相当于标准量,实际距离相当于比较量,这样可合二为一获得新的概括--比例尺应用题实质上可归结为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并且这样解题更加简捷明快。归纳是建构模式中不可能少的环节,演绎则是对模式的具体应用,由于教材封闭性的特点,大多数内容只能以演绎体系呈现,实质上就减少了概括的过程,通过归纳,不仅可以复原结论的形成过程,而目可以在归纳中学会概括一类事物的本质属性,提高概括能力,扇形面积公式就是通过旧纳而概括成的。

3.从直观和抽象中概括。

直观的板书、演示、操作等,为小学生的概括减少了难度,定律、法则等内容较多的结论,可借助板书帮助概括。在抽象中概括,主要指联合各独立的数学条文,形成包摄程度更高更为一般的概括、如从分数乘以整数、一个数乘以分数以及带分数乘法中概括出分数乘法的统一法则就属这一情形。

篇(5)

一、素描教学的创新是体现生命力的表现

在艺术领域,“艺术的大同化”成为了艺术领域的新问题,由于绘画艺术已经进入到专业化过程,各专业的细化程度也在逐渐提高,形成了在素描教学中的以训练而增长素描技能的培训方式。然而,真正的素描,虽然是简单的笔画,但是包含的却是创作者的感情和创新,一些训练式的基础课程是不利于创作者在素描的时候发挥自身的艺术表现力的,也不能体现自身的生命力。在素描教学中,作为教学老师首先自己要认知素描教学除了教学以外,还是一种绘画艺术的培养,把绘画用艺术的形式用语言的能力来传达给学生,教师自己就要领悟到素描不仅是教学,还可以像文子一样被阅读和被理解;其次,作为学生在学习素描教学时候,不能只是认为素描就只是交作业,要用感情来思考每一幅素描画的生命力,有目的的在素描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并且通过快乐学习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如果是幼儿的素描教学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爱好了,要让幼儿快乐学习,兴趣学习,要让幼儿体会到画画的喜悦,并且正确的用绘画来表达自己的感情,丰富自己的灵感,锻炼自己的耐心。幼儿的素描教学方法更应该创新和加强。创新才能把素描的灵魂表现出来,才能体现素描本身艺术的生命力,才能用简单的线条的素描来表现艺术的美丽。

二、素描教学的创新是审美价值的需求

素描教学其教学目的就应该是如何在教学中提高学生对具体的素描对象的造型的艺术性的认识水平,而学生在绘画过程中对具体绘画对象的认知和构图等影响因素的认识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学生学习素描的发展潜力和认识的深度。在素描绘画中,造型和构图都是体现素描教学的重点也是绘画基础的一个重要线索。因此,在素描教学中,更提倡的是教学的严谨性,也就是在素描绘画中对细节的描写、创新力的描写、作品完整的描写和真实与客观的反映。学生在学习中更要用创新的眼光来描绘绘画对象的魅力和发现美,对描绘的对象要拥有敏锐的观察力,要用感情认真体会绘画对象,并逐步深入。素描教学的创新是一种审美价值体现的需求,在教学中强调创新的重要作用,把造型研究透彻,把构图研究新颖,同时,也创新出一条适合我国素描教学的更好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把我国的艺术创作和艺术教育在理性与感性结合中深入发展。艺术本身就是美的需求,作为教学的素描所描绘的也需要的是美的需求,只有具有审美价值的素描才是一个好的艺术作品,而素描教学才会走到新的高度,而不是只是一种手段。可见,在新时代,素描教学的创新已经成为了很重要的课题,应该多方面的探讨研究体现素描教学和艺术生命力的结合,用科学的素描教学手段和艺术的素描魅力来展现素描教学课程新的高度,用感性和理性的认知来遵循艺术的规律,发现艺术的美丽,培养更多的艺术人才,真正有创新的艺术人才和艺术大家。

作者:谭玲 单位:哈尔滨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篇(6)

一、核心能力理论兴起的背景

1、对波特产业结构分析理论的不满:波特的产业结构分析理论虽然提供了对企业进行战略分析的完整框架,说明了产业吸引力对企业利润水平的决定作用。但越来越多的事实表明,同一产业内企业间的利润差距并不比产业间的利润差距小,在没有吸引力的产业可以发现利润水平很高的企业,在吸引力很高的产业,也有经营状况不佳的企业。这些都是波特战略理论不能很好解释的现象。另外,波特的战略理论还往往诱导企业进入一些利润很高、但缺乏经验或与自身优势毫不相关的产业,进行无关联的多角化经营,这方面不少失败的案例也对该理论提出了疑问。为了弥补上述缺陷,波特后来又提出了以企业内部价值链分析为核心的战略分析模式,但是由于其几乎涉及企业内部所有方面,反而使主要问题得不到反映,不能很好地把握战略重点,因而其局限性仍然非常突出。

2、企业重组和再造的挫折:在80年代,日本企业的竞争力在很多产业上都超过了美国企业,取代了美国企业的领先地位。为了赶上日本企业,美国的很多大企业纷纷进行重组和流程再造以谋求提高竞争力。重组虽然有时势在必行,能够使企业“变小”以改善短期绩效,但这只是在纠正过去的错误,而不是创立未来的市场。一些精明的企业,在认识到重组企业是条死胡同后,转而进行再造工程。再造尽管能够使企业“变好”,但并无与众不同,只不过是个优秀的模仿者而已。因而如何重建企业的竞争战略,使企业不仅在现有产业内领先,而且能够在未来产业继续领先,保持企业的持续竞争优势就成为一个急待解决的问题。

核心能力理论就是基于上述背景而提出的,一经提出,就受到理论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并成为研究的热点。

二、核心能力理论研究的意义

1、它首次提出核心能力是企业长期竞争优势之源:在今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竞争日益激烈,产品生命周期日渐缩短。企业的竞争成功不再被看作是转瞬即逝的产品开发或战略经营的结果,而被看作是企业深层次的物质——一种以企业能力形式存在的、能促使企业生产大批量消费者难以想象的、新产品的智力资本的结果。在企业取得和维持竞争优势这一过程中,企业内部核心能力的培养和运用是最关键因素,而经营战略不过是企业充分发挥核心能力并把其运用到新的开发领域的活动和行为。因而核心能力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超乎寻常的战略意义。

2、企业之间的竞争体现为核心能力的竞争:核心能力理论超越了企业之间具体的产品和服务,以及企业内部所有的战略单元,将企业之间的竞争直接升华为企业整体实力之间的对抗,所以核心能力的寿命比任何产品和服务都长,关注核心能力比局限于具体产品和业务单元的发展战略,能更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使企业避免目光短浅所导致的战略短视。同时,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更多地是依靠经验和知识的积累,而不是某项重大发明导致的重。因此,很难“压缩”或“突击”,即使产品周期越来越短,核心能力的建设仍需要数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这一方面使竞争对手很难模仿,因而具有较强的持久性和进入壁垒;另一方面,由于建设核心能力的投资风险和时间超过业务部门的资源和耐心,这个方面的明确追求可以促使公司高层管理人员超越部门利益的局限,更多的从企业整体战略的角度考虑问题,从而及早把握未来市场的需求,并及早投入企业核心能力的建设中。

3、企业的多角化战略应围绕核心能力来进行:多角化战略作为企业寻求快速扩张的一种战略被广为使用,许多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涉足众多行业,但效果不佳。八十年代以来,企业界又兴起“回归主业”的潮流,众多大企业纷纷把与主业不相关的业务剥离出去,而只在自己擅长的领域寻求发展。这一切迫使人们去思考企业经营的边界在那里?以及如何决定企业多角化经营的范围?运用核心能力理论则可以对上述问题给出一个较为圆满的解释。

三、核心能力的特征

尽管对于核心能力的界定有各种不同的说法,但它们无一例外的都认为核心能力是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源泉,是在企业资源积累的发展过程中建立起来的企业特有的能力,是企业的最重要的战略资产。归结起来,核心能力具有以下特性:

有价值性:核心能力对于提高最终产品的用户价值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是用户价值的来源。

独特性:这种能力是企业所特有的,是“独一无二”的。

难以模仿性:由于核心能力是企业特定发展过程的产物,具有路径依赖性和不可还原性,因而原因模糊,其他企业很难模仿。

延伸性:核心能力可以给企业衍生出一系列新的产品/服务,使企业得以扩展到相关的新的业务领域。

动态性:企业的核心能力虽是其资源长期积累的结果,但它并非一成不变的,随着时间与环境的演变和市场需求的变化,以及随之而来企业战略目标的转移,企业的核心能力必须予以重建和发展。

综合性:核心能力不是一种单一的能力,而是多种能力和技巧的综合。从知识角度来看,它不是单一学科知识的积累,而是多学科知识在长期交叉作用中所累积而成。正是这一特性决定了核心能力是一种综合性的能力。

四、核心能力的识别准则

如何来判断什么是公司的核心能力,有如下四个准则:

1、用户价值:核心能力必须特别有助于实现用户看重的价值。那些能够使公司为用户提供根本性利益的技能,才能称得上是核心能力。区分核心能力和非核心能力的标准之一就是它带给用户的价值是核心的还是非核心的。正是基于这种区别,我们可以把本田公司在发动机方面的技能称为核心能力,而把其处理同经销商关系的能力看作是次要能力。核心能力必须对用户所看重的价值起重要作用,但这并非意味着用户能够看到或很容易就理解到这种核心能力。用户所看到的是享有的好处,如显著的可靠性(汽车、摄像与录象机),形象的清晰度(摄像与录象机),使用的方便性(计算机)等等,而不是提供这些好处的技术细节。

2、独特性:可合格地定为“核心”的能力,必须具有竞争上的“独一无二”性,同竞争对手的产品/服务相比,具有“独特的”风格/效用,而不是在产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它必须是公司层次的、持续优异于其他竞争对手的。例如,本田汽车公司的汽车发动机,明显地优异于其他汽车公司的同类产品,其独特性的形成是经过几十年的积累和努力,不是在短短的1-2年或几年中所能形成的。在某些情况下,企业人员发现某种能力极其重要,在行业中尚未引起重视和发展,则可以把它定为“潜在”的核心能力,予以规划和开发。

3、延展性:核心能力是通过未来市场的大门。有的能力在某一业务部门看来可能是算得上核心能力,经得起用户价值和特殊竞争力的考验,但是,如果无法想象能从该项能力衍生出一系列新产品或服务,那么从公司的角度来看,该能力就够不上核心能力。例如,本田公司的发动机上的独特能力,使它能进入各种不同的产品——市场。

4、难以模仿和替代性:企业的核心能力是积累起来的,是许多不同单位和个人相互作用产生的,具有特殊性和不可交易性,因而竞争对手很难模仿。

五、核心能力管理

对企业核心能力进行管理的基础在于核心能力具有生命周期。核心能力生命周期的产生,从企业内部而言是企业知识的生命周期和知识的创新周期的互动关联所引致的;从企业外部而言,是由外部环境的演化所制约的。核心能力的管理工作包括很多方面,这里着重扼要地阐明核心能力管理中的四项关键工作。它们是:核心能力的选择;核心能力的建立;核心能力的部署;核心能力的保护。

1.核心能力的选择

核心能力不仅决定了企业现有产品/服务的竞争能力,而且还决定着企业创造未来商机的能力,因而选择发展何种核心能力对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公司在选择发展何种核心能力时必须同时考虑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这种能力是否能给顾客带来新的利益;另一方面是这种能力是否比现有能力向顾客提供利益来得更加有效。在选择发展何种核心能力时,应关注于在增加客户价值方面赢得领先地位,而不仅仅是某种特殊产品或“经营计划”。例如,索尼提出“口袋型”,导致了随身听(Walkman)、移动式CD放映机和“口袋型”电视的发明和创新。由此可见,为未来建立何种能力,先要考虑公司要提供和控制哪一类的顾客利益。在这里,首要的是为顾客提供哪种特有的利益,然后再是考虑其技术上的可行性。

2.核心能力的建立

首先,建立核心能力需要知识的积累和综合。为了有效地进行这种综合工作,必须有多学科知识和技能的交流和联系,因而建立和发展联系与沟通的网络,是提高综合能力的重要条件。

其次,需要有掌握多学科知识的“通才”。这种人才在提高综合能力方面,比这“专才”更加重要。譬如说一个汽车公司要在技术上取得领先地位,必须把广泛的各个技术领域,包括燃烧工程、材料科学、电子学、流体力学等的有关知识和技术进行综合,研制出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传动链。在这里综合的能力,和发明与创造同等重要。

再者,建立核心能力同样需要讲求效率与效益。虽说建立核心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经年累月的工作,但如何更迅速、更经济地把核心能力建立起来,是建立核心能力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则。这里要把“内外结合”这点牢牢掌握好。一方面要注意调动内部力量作为建立核心能力的主力军,在作“自制”和“外购”的决策选择时,要注意怎样能更有利于本身“核心能力“的成长与发展。另一方面,又要考虑到“经济、节约和迅速”的原则,不失时机地利用外部资源,包括:小规模的有目标的并、

购;特许证合约;合资经营;建立同盟;等等。不论何种方式,目标在于经济地从外源(包括竞争对手那里)“借用”尽可能多的构成能力所需要的技能和技术。

另外,建立核心能力,需要有长期的战略伙伴(联盟)。当今,技术与人力资源的全球市场已经建立,为更好利用外部资源建立自身的核心能力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在运用“外力”方面,建立密切的长期战略伙伴(联盟),是当今世界各大跨国公司普遍采用的战略措施。例如,法国的消费电子公司同日本JVC建立伙伴,从那里学习日本的先进制造技术。这里必须指出的,在快速发展能力方面来说,从别人处学习与提高自身的吸收能力是同发明创新同样重要的。因为,采用“角色”和“榜样”的模式来建立新的能力,既可缩短时间,又可减少风险。

3.核心能力的部署

为了使公司核心能力得到充分运用,或是在公司所属的各部门或经营单位(SBU)间共享,或是进入新的市场,这就常常需要在公司内部重新部署核心能力,将它从一个部门或一个经营单位转入另一个部门或单位。在这方面有的公司做得好,有些做得差,从而使它们的竞争能力和效益出现很大差异。有的企业虽然拥有很强的核心能力,具有许多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人才,但却不善于依靠和运用他们进入新的市场和机会,使企业发展速度缓慢、效益差;相反,另有一些企业虽然拥有的核心能力不如上述那些企业强,但是却能充分利用这种能力,把核心能力的载体适时从一个部门或单位转入另一个急需此种人才和能力的单位,获得了更多进入新市场、新领域的机会,使企业的效益大幅度的提高、发展速度成倍增长。因而要充分发挥既有核心能力的作用,必须从思想上解决问题和组织管理上建立有效人才应用机制和制度。在思想认识上,要使人们认识到当今企业之间的竞争已不仅是产品之争、市场之争、资源之争、机会之争,而是各企业之间能力的竞争。不仅是拥有能力之争而且是使用能力之争。竞争对手之间,谁能充分利用好拥有核心能力的人才,谁将是竞争中之胜者。

4.核心能力的保护

企业最高管理层必须坚持不懈地防止公司核心能力不被消蚀和散失。核心能力的积累、形成是需要多年苦心经营、培植的,但若不精心管理和保护,核心能力的消蚀和散失是很容易的。因而保护核心能力是核心能力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造成核心能力领先地位丢失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主要的有:高层管理对保护企业核心能力健康地成长认识不足,掉以轻心;由于注入资金不足而使核心能力枯竭;由于部门细分时把核心能力分散,以致无人负责对核心能力的统一照顾和管理;在同战略伙伴合作过程中,不经心地将自己的核心能力交给了对方;或是在分出部分机构时,不经心地把核心能力也划给了(或卖给了)对方。转要保护好自己的核心能力,公司必须学会区别开不良经营业务和蕴藏在这个业务部门中的潜在的核心能力。正确评价核心科技人才的业绩,并能根据他们的业绩给予应有的报酬和精神激励,也是保护和培植核心能力的重要措施。

六、以往研究评述

篇(7)

1.2教学理论较为落后在我国各类院校的教学工作都是深化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的普通高等院校基本上已经开始全面地实行新的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这种全新的教学理论提倡学生们进行个性化的阅读,同时也鼓励学生采用自主学习或是与同学相互协作而完成学习任务,这对于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非常有帮助的。然而,中职院校语文学科的教学工作却仍然沿用传统的教学理论,对于教材体系和课程标准也没有进一步地开发,从而限制了中职语文的发展。

1.3教学内容过于随意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统一的课程标准,那么也就无法有效地确定相应的教学内容,在开展各项教学活动时,很多教师都会感觉到无从下手,学校选择的语文教材针对性较差,对于教师的教学方式以及教学内容都没有明确的规定,教学内容过于随意,这就大大降低了中职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1.4评价方式也较为落后在中职院校就读的学生,由于他们不会受到高考因素的干扰,所以在中职语文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提升教学评价的形成性。然而,实际的情况却是我国中职院校的教学评价工作仍采用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方式,在考核学生对语文学科的学习效果时,都是以试卷的分数来评价的,根本没有考虑到学生们的学习过程和个体差异,大大地降低了语文教学的效果。

2中职语文教学和职业核心能力的整合策略

2.1逐步转变师资团队的教学观念在中职院校的教学工作中,教师是核心的组成部分,在培养具备较强职业核心能力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上,教师也发挥着非常关键的作用。只有教师具备非常高的执教理念和专业素质,那么才能培养出具备较强职业核心能力的学生。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的形势下,市场的需求对职业教育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此,教师应及时更新教学理念和理论,创新教学模式,不断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从而充分地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职业核心能力。

2.2创新教学模式,完善语文课程的教学体系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中职语文课程的教学体系实际上就是普通高校语文课程教学体系的缩影,而这与“能力本位”的中职院校的教学理念并不适应。在中职院校语文学科的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地考虑到学生的实际工作过程这一因素,重点培养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不断地完善语文学科的教学体系,根据学生们将来可能所从事职业的实际需求来安排教学内容,重点培养学生们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核心能力。

2.3强化应用写作,培养从业技能作为中职语文课程的主要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也是十分重要的。在我国的中职院校中,还是以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为主,而语文学科作为一项基础课程,其也应是为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而服务的。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应强化提升学生的应用写作能力,不应照搬普通高等院校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方式,应先明确语文学科和学生专业学科的关系,从而对自身进行准确的定位,这样才能确立最为合适的写作能力的提升方法。另外,还应开设与学生专业课相关的写作课程。比如,电子商务专业就可以开设商务文书的写作课程,而文秘专业则可以开设公文写作课程,切实地提高学生们的从业技能。

篇(8)

体育经济是以发展体育事业为根本目的的,体育经济学是围绕体育事业发展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主要包括体育产业与经济发展的联系;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等体育实践的特点和一般规律;人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地位、作用等,以及人的思想、习惯对体育市场、体育消费的影响等等;体育资金的有效利用、体育行业的投资与收益等。提高各种投资在体育实践中的收益,使投资的效益最大化。我国的体育经济学研究起于上世纪八十年代,随着不断的发展和完善,以取得了部分成绩。第一,随着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拓展和大部分体育经济研究者的付出,我国体育经济研究收获了一大批优秀成果,包括体育经济学相关专著的发表,体育经济学相关学刊的发展等。第二,体育经济学在实践发展的基础上逐渐的成熟和完善,并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第三,高校对于社会经济学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了一大批优秀的专业人才,这些人才在不同的岗位上积极的促进了体育业的发展。当前,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和发展还需要进一步的完善,社会在发展、体育业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在不断的扩展,只有理论知识的不断更新和完善,才能适应体育经济的发展现状,为体育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的、正确的理论指导。

1.2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意义

在体育经济学发展前,我国的体育业发展相对滞后,对于社会经济的影响无足轻重。改革开放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对健身娱乐、体育竞技观赏等的兴趣日益浓厚,形成了迅速膨胀的消费市场,很大程度上带动了我国经济的发展。一方面,体育服务业的发展拓展了第三产业的领域,,使社会产业布局得到了进一步的优化,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体育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第二产业发展,给我国经济的发展制造了更多的机遇。同时,体育经济的发展为社会提供了更多的就业岗位,促进了社会就业的实现。并促进了我国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提升了全民身心的健康水平,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体育经济学的核心理论

2.1体育经济学研究的现状分析

我国体育经济学研究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发展到今天已取得部分成绩。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发的深入,当前的体育经济学研究已不能满足体育行业发展对经济理论的需求,体育经济理论亦不能科学的、全面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第一,目前体育经济学研究的重心仍停留在以经济学理论分析、解决体育行业发展中的各类问题,对于体育经济理论体育的构建研究不足。第二,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对实践经验的概括较为成熟,对于实践概括的加工、提炼、升华不够深入,体育经济学理论对于体育经济实践活动的指导力不足。第三,对于国外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的成功过于极端。要么全盘否定,认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理论到社会主义国家不适用。要么盲目借鉴,对于我国的基本国情和真实情况考虑的不足。但不论那种情况都不利于我国体育竞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第四,对于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仍有一些分歧,导致了理论研究的滞后和盲目。一部分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基本的经济学特点,应为经济学属性;而另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体育产业、体育消费、体育投资等,应为体育学属性;还有一些学者认为体育经济学具有多学科交叉属性。像这类的分歧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并制约了体育经济学对体育实践的指导作用。

2.2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趋向

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人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速增长的物质财富为人们的精神追求鉴定的基础,更多的人开始重视体育消费。体育经济实践的发展丰富了体育经济学理论,促进了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快速发展。同时,体育经济作物社会经济的一部分,与整体经济有着情丝万缕的联系,社会经济发展的复杂化促使体育经济的发展也日趋复杂化,这就要求研究者不断的提高自身素养,拓展体育经济理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从实践出发提高体育经济理论的研究水平。并能注意体育业发展中大众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市场等因素,将其作为体育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进行有针对性的综合性研究。此外,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内的体育经济已逐渐的与国际接轨,受国际一些思想、理论的影响,国内的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也在发生着一些变化,以促进其对体育实践活动更广范围的指导作用的实现。

2.3体育经济学理论研究分析

体育活动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上的产物,换而言之经济是体育产生和发展的基础。反之,体育也的发展又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对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我们一定要看到经济与体育的内在联系,理解二者的重叠性、互交性,避免片面的属性争执。对于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一方面,要结合实际,联系我国的基本国情,以体育经济实践为基础,科学的、事实求是的进行概况、分析、研究,并使之形成系统化的理论体系。另一方,客观的、理性的借鉴其他理论成果,结合实践对相关理论进行融合、加工,以形成适应我国体育业发展的体育理论体系。在体育经济发展中,“人”是发展的核心理论,对于人力资本论的研究很有必要。第一,人力资本论是西方体育经济学理论的基础,我国虽以政治经济学作为体育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但并不能因此排除一切“异己”,应结合我国国情、制度以及现状,科学的、理性的对该领域较成熟的理论加以引入、吸收和利用。第二,人力投资在体育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例如,对体育教育、体育保健等进行投资,提高人在体育技能、体育保健知识应用等方面的能力,使人获得了一定的工作能力、技术水平等。这一过程就是一个人力资本形成的过程,在我国体育经济实践中真实的存在过程,因此不可忽视。产业组织论是产业经济学中的核心理论之一,体育业已发展成为一个庞大的产业链,拓展了第三参与,对相关的第二产业也有巨大的带动作用,因此体育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中需重视对产业组织论的研究,使这一理论能更好的指导体育事业的发展,促进我国体育经济业的繁荣。体育专利权、商标权、冠名权等知识产权都属于体育业无形资产,此外,体育业的无形产权还包括技术秘密、经营秘密、特许经营权等,这些产权的保护和利用关系着企业的发展和体育业发展的良好秩序,是客观存在于体育行业的财富。因此,对于无形资产论的研究对于体育经济学同样有着重要的意义。在无形资产形成中,“人”投入了相应的资金、智慧等成本,促进了体育服务等行业的发展,提升了体育业的经济效益。此外,体育业的无形资产可用货币竞相计量,属于可交易商品。同时又具有产业经济效益、供给的有限性等特点,利用无形资产论对其进行研究,并结合体育经济发展的实践进行分析、利用,对于促进体育业发展极为重要。总之,体育经济的核心理论是以体育经济实践为主要研究对象,利用经济学的各种理论,对体育经济发展过程的各种现象、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发现和提炼体育业发展过程的一般规律,以理论为基础更好的促进体育经济的发展。

3.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

3.1体育经济学定位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对于提高体育经济学研究的效率、效果极为关键。在体育经济学研究定位中,主要注意一下几点。首先,实践是一切理论发展的基础,在体育经济学研究中,必须重视现实中的体育经济现象和体育实践,通过对体育领域各种现象、实践的总结、思考、分析获得更高层次的体育经济发展规律,从而利用体育经济的相关问题解决体育利于所发生的各种问题及经济现象,促进体育业的发展。其次,重视“人”的因素对体育经济现象的影响,通过对人的活动、意向、需求等的研究深入挖掘体育活动中的各种行为、需求等变化规律,以促进体育业健康、稳定的发展。再次,理清体育经济发展中各种事物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探索体育实践中各种因素的相互渗透、影响等,通过研究分析提炼体育活动中的各种经济规律,用以更好的指导体育业的发展。

3.2体育经济学科学定位的思考

科学的定位体育经济学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在体育经济现象及实践研究中,人们不断的发现、总结其经济发展规律。然而体育经济发展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影响着体育经济发展,也影响了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对于体育经济学的科学定位,首先,在当前理论研究基础上,全面的掌握、分析体育经济发展的各种规律、特点,联系实践在体育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方法基础上对该学科进行定位。其次,对于体育经济学定位过程中的分歧要全面的分析、研究、领悟,不能盲从他人观点,轻易做出结论。例如体育经济学的属性定位,面对体育经济学的“体育学属性”、“经济学属性”、“多学科交叉属性”这三种不同观点,一方面,要联系实际,通过对体育实践中经济现象的发生、体育实践问题的解决等对其进行思考。另一方面,要打破界限,挖掘最有利于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属性定位,以创新思想求得该学科的最有利发展途径。再次,研究定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关键,对于研究的定位一定要突破抽象的表面现象,深入体育经济发展的核心,找准影响体育业发展的关键进行定位。第四,人才是体育经济学发展的动力之源,对于培养的定位要联系社会实践,突破学科差异、思想差异,以人力资本论为基层,培养多元化人才,促进体育业和体育经济学的发展。

篇(9)

1.创设问题情境

在讲这节课的内容之前,应当事先要求学生自行练习制作简单的幻灯片,等正式开课后,笔者拿出准备好的范例与学生自行制作的幻灯片进行对比。由于学生事先已经参与到实际制作之中,因此在实际上课时积极性很高。对比完成之后笔者向学生提问“:你发现自己所制作的幻灯片与老师提供的幻灯片之间存在哪些区别?”当然,在对学生进行提问的过程中,对于各个层次的学生也应当有选择性地调整提问内容,比如说向高层次的学生进行提问时可以提出下面的问题:请你谈谈自己是怎么利用多媒体工具来对自己的作品进行美化与设计的?而对于中层次的学生来说,将问题内容变为:请你谈谈自己的作品与老师的范例存在哪些设计上的区别?对于低层次的学生,要求他们说出两个作品之间的不同点。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够从中获得成就感,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2.学生设计讨论

当提问结束之后,不同层次小组的学生对于幻灯片的制作有了基本理解,这时笔者要求各个小组的学生按照自己的理解对设计的幻灯片作出进一步处理,要求组内每一名成员都参与讨论,让小组成员自行进行分工。笔者给学生提出这样的建议:组内成绩落后的成员可以负责对幻灯片背景的着色工作;中层次的学生主要负责幻灯片的版面设计工作;成绩较好的学生完成音视频剪辑制作这部分内容。最终再由小组内所有的学生共同对“初成品”进行讨论修改,并得出最终方案。

3.学生合作设计当各个小组都完成了合作讨论环节之后,学生的思维都得到了很好的扩展,这时笔者要求学生可以进行实践操作。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自由地发展自己的创造力来制作幻灯片,运用各种操作设计方法,凭借小组成员之间的默契配合设计出了各种各样的幻灯片,可以说每组学生都是按照自己的理解来进行操作设计的。若成绩较高的学生很快地完成了此次任务,我们可以找一些新的知识来帮助他们进行拓展;若成绩落后的学生完成起来相对困难,则我们应当在学生操作过程中给予一定的指导和帮助,从而保证基本上所有学生都能够完成学习目标。通过上述三个环节的设计,能够非常明显的地体现出合作学习教学法的思想内涵,合作学习在高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还是非常明显的,它在有效提升课堂教学质量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篇(10)

一、学校核心文化的提出

在当代学校管理中,文化管理被誉为最高层次的管理模式。因此,在学校变革中,学校十分注重学校文化的建设。据我们所做的诸多实际考察和大量文献分析,当前的学校文化建设不外乎有两个线索:一是从物质层面、制度层面、精神层面这三个层面来人手,另一个是从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教室文化、走廊文化等多个方面着手。然而我们看到,在学校文化建设之中,存在的问题还比较多,甚至有的比较严重。比如:我们到任何一所学校去考察,都能看到学校的制度名目繁多、比比皆是,但是它并没有变成广大教职员工的积极态度和自觉行为,违背者有之,回避者有之,逃避者也有之。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制度并不等于制度文化;同样地,物质也不等于物质文化,精神不等于精神文化。还有人把学校文化建设中的问题概括为“五重五轻”:重外化,轻内化;重硬化,轻柔化;重变化,轻进化;重强化,轻感化;重物化,轻人化。

学校文化建设除了与文化本身的一些要素如文化的定义、性质、分类、产生的方式等多种因素相关联之外,还与学校的历史、学校的领导、教师的假设、教师的态度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这其中的每一个因素本身又是很复杂的,比如:文化概念可以说是世界上定义最多、分歧最大的概念;关于教师的假设更是莫衷一是、五花八门。为此,学校文化建设除了前文所述的两种途径之外,还应考虑寻求一种新的思路,另辟蹊径。本文从学校教育的本质和学校管理的角度,提出学校核心文化的概念,即从学校文化的核心着手开展学校文化建设。

学校核心文化概念的提出是基于著名美国组织文化学者斯肯的文化定义。斯肯把文化界定为群体在解决外在调适与内在整合的问题过程中所习得的一套共享的基本假设,比较适合学校文化范畴。它包含有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学校所有显性的文化成果,如环境中的建筑、产品、装饰品、称呼的方式、情感表达、可见的常规和仪式等;第二个层次是学校成员所认同的价值观,包括组织成员共享的策略、目标、哲学等;第三个层次是学校成员基本的潜在假设,包括无意识的、想当然的信仰、观点、思想等。学校文化的“第一层次”是显性的,因而是最容易操作的,是学校(校长)最为关注的,也是目前做得比较好的;“第二层次”是学校文化的核心,是最重要的,却是学校文化建设中的薄弱环节,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第三层次”是教师潜在的个人假设影响着课堂、教学、行事态度与方式,这是学校文化建设中被忽视的方面,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难点。由于这一难点的突破关键还在于学校成员对多元价值观的认识和辨别、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和共享,所以当下的学校文化建设应从学校核心文化人手,抓住重点,才能突破难点。

根据学校教育的本质、人的发展的机制以及学校管理的实践经验,我们认为学校文化的核心主要是学习文化、服务文化以及探究文化。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教师的充分发展唯有依靠学习,学校组织的可持续发展也离不开学习,所以学习是学校组织的核心;从教育和管理的角度,为实现学生的有效学习和主动发展,教育是一种服务,学校是一个服务型组织;在此基础上,学校的进步和提升唯有靠创新,教育创新要靠探究,探究成为学校变革的一种行为方式,成为学校发展的一种思维模式。

二、学习文化及其建设

(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

学习已成为人的一种至关重要的生存责任,也在成为未来社会的一种生存方式,所以我们要树立终身学习观:学习的目的不仅在于学会知识、技能,而是要学会学习、学会生存、学会发展、学会创新;学习不仅包括个体的学习,还将扩展到团体组织的学习、行业部门的学习、国家民族的学习;学习的内容不仅包括知识、技能,还包括态度、方法、道德、行为;学习的方式不仅包括正规的、系统的学习,还包括非正规、自发的、偶然的学习。从时间上,学习不再是分阶段的,而是持续一生的活动,从一个人的出生到生命的终结;从空间上,学习是无围墙的,不仅限于学校,还有家庭、社区、网络、工作场所等。

(二)教师要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在学校教育中,对学生而言,学习既是目的,又是手段。让学生形成自主学习的意识和态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营造浓厚的班级学习氛围和校园书香气息,是学生学习文化建设的根本。

第一,让学生明确自主学习的要素。学生要做到自主学习,首先必须明确自主学习的七个要素:为什么——动机问题;谁——学习主体问题;什么——内容问题;如何——方法与过程问题;何时——时间问题;何地——空间或环境问题;怎么样——评价问题,包括认知、情感、行为等多方面。

第二,教给学生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如果从学习活动的类型来看,可以有符号性学习、感知性学习、动作性学习、交往性学习以及上述几种学习的综合形式(我们不妨称之为综合学习)。实际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方式远远不止这些,他们各自形成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第三,为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倡导学生“每日十问”:今天我上课认真听讲了吗?今天我的学习任务完成了吗?今天我全身心投入学习了吗?今天我与同学相处和谐吗?今天我为班级做了什么?今天我锻炼身体了吗?今天我是否保持良好的心态?今天我遵守学校各项规章了吗?今天我有哪些收获和进步?今天我心存感激了吗?

第四,通常意义上,教材是学生的主要信息来源,但是在现代学校组织中,信息网络资源、人力资源(如邀请学生家长到学校做报告甚至兼课)、社区资源、社会实践等都成为学生获取知识和促进发展的重要源泉,为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开发多样化的课程资源。

(三)教师通过学习学会教学

教师的成长、专业化水平的提高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职前培养所获得的素质也只是为从业打下一定的基础,甚至只是一部分基础,更多的知识尤其是相关的能力是在职后的工作中获得的;在职培训固然对提升教师教学水平起着重要的作用,但起决定作用的还是教师自身的学习、交流、反思、研究、实践。教学是一门科学,教育理论包括教育观念对教学实践起着不可忽视的支撑作用,因而学习教育理论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经验同样不可忽视,教师需要通过交流向他人学习;教学还是一门“遗憾”的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反思、总结自己的经验和教训,向自己学习;在实践中学习、在研究中学习,对教师来讲更是不可或缺。

(四)建立组织学习的机制和制度

建立组织学习的机制和制度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第一,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理念。工作中的学习是为了工作的学习,是解决工作中问题和困难的学习,所以教师应该把学习与工作结合起来,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第二,组建全员学习共同体。在学校里,所有的师生员工都是学习者,通过“学习”,学生、教师、教辅人员、行政人员、后勤人员联系在一起,组建一个学习共同体,有共同的志向和追求、目标和利益。第三,制订相关的学习制度。学习制度内容很多,如学校学习制度,教研组、年级组、各学习系统学习制度等,尤其重要的一种就是个人学习制度。第四,建立多重的子学习系统。为确保学习落到实处,除了学校组织本身是一个大系统之外,构建多重的子学习系统是十分必要的,如领导班子系统、中层干部系统、教研组长系统、学科组系统、年级组系统、班级任课教师系统等。第五,建立激励组织学习的考核和奖励制度。

三、服务文化及其建设

(一)学校为社会服务

学校为社会服务,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学校要依据社会的需求培养与发展学生。学生,一方面作为一个生命体,自身的身心按其遗传规律在成长、成熟;另一方面,还有一个社会化的问题,教育正是要根据社会对人的要求,把未成年的学生培养、造就为社会所需要的人、能为社会做贡献的人、历史的主人。第二,学校要教育学生具有强烈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学校为社会服务,归根结底是要使其培养的学生能够为社会服务、为人民服务。学校必须强调学生的公民意识、民族精神、全球意识的教育,必须强调教育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负责。(二)学校为学生的发展服务

第一,确立为学生服务的观念。显而易见,现实的学校,特别是我们的教师,主要是将学生视为教育的对象。相对于教师而言,学生是次要的、被动的,是一个“弱势群体”,没有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没有确认学生是学校的主人。作为服务业的学校教育,学生是服务的对象,学校办得如何、教育教学工作如何是要以学生是否满意为尺度、以家长是否满意为标准。

第二,努力保障学生权利的实现。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儿童权利公约》已经申明,学生是权利的主体,学校教育要遵从儿童利益最佳原则、尊重儿童尊严原则、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原则、无歧视原则,学校要切实尊重、保障并实现学生的生存的权利、安全的权利、受尊重的权利、受教育的权利。在现实的教育中,讽刺、挖苦、谩骂学生等现象时有发生;不允许学生听课、占用学生上课时间、改变教学计划等现象也可以见到。

第三,要确立为学生发展服务的途径,把为学生发展服务落到实处。构建激励型与欣赏型德育模式,旨在培育学生的自我教育能力;构建立体化的大课程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丰富的信息资源与学习资源;抓住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努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课外活动,包括各种实践活动主要在于满足学生特长发展需要;班主任等各种思想政治工作主要在于交流与沟通,解决思想认识与心理不适等问题;学校的各种管理在于保证服务质量的提高;学校的各种物质条件和资源在于为学生的学习与生活提供保障;建立发展性的评价体系与机制,全面提高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发展能力。

(三)教为学服务

第一,确立教为学服务的思想。教的目的(即通常人们所说的教学目的)是着眼于学生主体的建构,着眼于促进学生主体意识的形成、主体人格的塑造和主体性的发展。为此,教学中要授予学生自主学习的权利和义务,提供学生自主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转换角色,改善教学行为。教师要把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作为直接的任务来看待;是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而不是为教“锦上添花”;要利用各种信息资源支持学而非支持教;教师不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而是学生建构知识的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要还给学生评价的权利。

(四)校长为师生员工服务

校长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和诚挚的服务态度。校长要为学校的每一个人服务。校长要为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创设优良的环境,要为学生的发展和成长搭建宽泛的平台;校长要为教师发展、成长创造最有利的条件,要为教师提供脱产进修、晋升、晋级的机会,要为教师的工作创设最优越的环境,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提高教师的生命质量。

四、探究文化及其建设

(一)让探究成为学生学习的一种方式

从人类学习的角度,学生的学习方式主要有接受与探究两种,然而传统的教学过分强调学生的接受学习,忽视学生的探究学习,导致学生机械记忆、思维呆滞、缺少创新。探究作为学生一种学习方式,不仅符合学科发生发展规律,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更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好奇心、创新精神以及优良的思维品质。探究学习与接受学习相结合,相互补充,相得益彰。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知识的来龙去脉,重视知识的建构过程,重视知识的应用过程,重视学生在学习知识过程的思维和行为。

(二)让探究成为教师的工作习惯

虽然课前要备课,教学要预设,但课堂是情境化的、随机化的,是未知的,在这种意义上,课堂教学本身就是一个探索未知的过程,所以教师的教学实践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认识更是需要探究的,随着认识主体的哲学和经验的不同而不同。我们曾以“新课程背景下一堂‘好课’的标准”为题展开广泛的讨论,120多位教师总结了自己的经验,12个学科教研组也形成各自的观点。比如,有人认为一堂好课应该是一个有血、有肉、有灵魂的课:以理念为灵魂,以知识为骨骼,以能力为肌肉,以方法为血液,以教师为心脏,以学生为四肢,以氛围为服饰,以效果为生命。

(三)让探究成为学校有效管理的一种模式

在学校管理实践中,如何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如何把管理科学原理应用于具体的实际当中,如何构建既符合政策法规又符合实际的管理制度?学校管理是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因而是一个探索的过程。我们所创立的校本教师教育体系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它起始于我们对下面一系列问题的追问和思考:学校工作可以分成哪几类?教师教育工作在学校工作中处于什么地位?教师教育与学生教育是什么关系?校本教师教育与校外教师教育又是什么关系?教师专业发展的动力、内涵、机制分别是什么?校本教师教育的目的、任务、内容、方法以及措施又都分别是什么?学校如何保障教师教育?校长如何对待校本教师教育?带着这些问题(甚至困惑),我们一边学习、一边思考,一边研究、一边实验,一边实践,逐步地提出了一些观点和理念,比如“学生发展是学校的社会责任,教师发展也是学校的社会责任”“学校不仅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乐园,也是教师发展和生活的家园”“教师发展是一个专业意识增强、自我建构、自我更新的过程”“把教师教育寓于学校管理之中”等。同时,我们也构建了校本教师教育的价值体系、目标体系、内容体系、方法体系、操作体系以及评价体系。

[参考文献]

[1]许丽艳传统文化与学校文化建设[J],中小学管理2008(3):32-35

[2]杨骞学校文化建设中的相关因素分析[J],教育研究,2009(1):106-110

[3]谢翌,教师的假设:中小学学校文化的深层指令[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5(11):49—53

[4]杨骞,学生每日[J],中小学校长,2008(12):21-25

[5]杨骞,教师专业发展的“五步曲”啪,教育研究,2006(4):

上一篇: 西医学论文 下一篇: 经济学毕业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