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07:38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大学生职业发展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目前,大学生就业困难已是不争的事实。随着高等教育的飞速发展和高校扩招,越来越庞大的大学毕业生队伍逐年涌入就业市场,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发生了巨大的转变。在这种环境下,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随形势,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为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做出贡献。
一、就业指导对促进大学生就业的重要意义
2006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为410万人,2007年495万人,2008年为559万人,2009年时611万人,到2010年则达到空前的630多万,2011届高校毕业生数量将有660万人,往届待业的毕业生数量开始累积,使得就业工作压力像雪球一样越滚越大。据有关研究预计,包括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需要就业的毕业生,2011年需要就业的毕业生总量将超过900万人,宏观就业形势依然不容乐观。而十二五期间应届毕业生年均规模将达到将近700万人。
除毕业生人数日益增多这一因素之外小论文,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的原因错综复杂。这些原因可以分为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就客观因素而言,大学生群体的就业状况受到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用人单位人才需要倾向、社会就业和失业比重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就主观因素而言,大学生个体能否就业与其就业观念、综合素质和实际能力等个人因素关系密切。而高等院校应该主动承担社会大环境和个体之间的沟通工作,它们能采取的有效措施之一便是就业指导。面对人才市场的激烈竞争,部分大学生茫然不知所措,科学、全面、系统的就业指导尤为重要。就业指导一方面能通过介绍就业形势,使就业大环境能够深刻、准确地为大学生所认识,另一方面通过专门培训,帮助大学生提高相应的素质和能力,调整就业观念。虽然就业指导不能改变大学生就业的大环境,但它直接作用于大学生主体,化解或缓和了就业主体和就业客观因素之间的尖锐矛盾,相对地削弱了就业形势的严酷性,有效地促进大学生就业。
因此,就业指导是促进大学生就业的有效途径。高等院校应处困境而思有为,大力开展高校就业指导,赢得大学生应对当前就业形势的主动局面。
二、观念树立:建立“以人为本”的就业指导理念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发展是为人的发展,因此仅把发展当做工具是远远不够的,我们还必须追问发展的目的。着眼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高等教育,更应该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念。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部分,同样应该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终极目标。那就意味着,就业指导服务的首要对象,不是高校自身,而是在大学生的发展。
就高校而言,就业率是衡量高校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到社会名气和生源质量的重要因素;同时就业率是教育管理部门评价高校就业工作好坏的唯一标准,也是高校考核其责任部门工作工作到位与否的标准;此外,就业率还是国家对高校教育经费投入的重要参考指标。就业率评价指标单一、缺乏科学的就业评价标准,造成了高校只关注就业的“量”,而忽略了就业的“质”——而这个就业的“质”,意味着毕业生的工作能力和工作岗位是否匹配、工作岗位是否为毕业生所满意、能否为毕业生的未来发展搭建平台等等。换句话说,学校只重视了就业率的统计数字,忽视了就业率数字背后毕业生的前途和幸福。
长期以来,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忽略了“以人为本”这一根本目标,转而追逐高校的高就业率小论文,甚至工作的开展完全围绕着就业率来进行。就业指导并没有根据大学生的个人特点进行职业规划和就业能力方面的指导,而是想方设法让毕业生参加工作了事,将之尽快推向工作岗位,不论其就业层次是否合理。国家大力提倡的“先就业后择业”这一口号,往往成了高校催促大学生参加工作的借口。就业指导目标出现了偏差,指向于大学生和用人单位之间的拉拢说合,这样的就业指导,或许称之为“就业说媒”更加合适。背离了“以人为本”理念的就业指导,往往会造成毕业生违约多、跳槽勤,既有损学校形象,又不利用人单位的人才培养,更让毕业生本人的未来大走弯路,严重阻碍了大学生的长期发展。
就业目标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要求大学生就业指导将更多的精力注入到职业能力的培养。就业指导不能等同于简单的就业安置,它不单纯是解决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而是要帮助和指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对待就业形势和社会的需求,树立正确的职业理想和就业价值观,自主进行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设计,做好准确的就业定位和充分的就业准备,掌握一定的就业方法,实现自主择业,以达到“人尽其才,才尽其用”,满足其自我实现的发展性需要。
三、内容更新:建立科学的就业指导体系
就业指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求职技巧,更需要侧重于提高就业质量,实现人才和职位的协调匹配,并且能有利于自身职业生涯的长远发展。
受就业指导目标功利性的影响,以往的就业指导内容只注重了针对毕业生的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指导,就业观念教育是为了让毕业生承担一定的就业压力,带着紧迫感尽快找到工作,求职技巧指导是为了让毕业生短时间内学到能让用人单位相中的“一招鲜”。这些内容并不能让毕业生掌握更多的就业技能,更承载了过多的就业压力,不利于大学生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一旦毕业生参加工作之后,就业观念和求职技巧即可被毕业生抛至九霄云外,就业指导遂“功成身退”小论文,再无意义可言。理所当然,对大学生而言,找到工作相当重要,只有找到工作才能意味着职业生涯的开始。但是对于就业指导来说,职业生涯开始阶段怎能作为就业指导的全部内容呢?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就业指导,应该包括长达四十年的整个职业生涯。
高校就业指导的内容,除了求职技巧之外,还包括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职业素质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帮助大学生认识自我,了解自身的人格倾向和兴趣志向,寻求到与其人格特征相匹配的职业领域和工作职位,并以此有目的地进行能力培养,实现大学生个体特征和职业的协调匹配,促进大学生和职业的协调发展。职业素质教育帮助大学生养成职业意识、职业理念,遵守职业道德,在长远的生涯发展中保持长效竞争力,使之在职业中完成自我实现,促进大学生在职业生涯中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创业教育也是就业指导的重要内容。高校就业指导不仅要实现谋生与追求人生理想相结合,个人价值与社会需求相结合,还要实现适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结合。
与此同时,与毕业生就业相关的其他因素——诸如如职场处事技巧、就业心理教育等内容,也需要给大学生进行针对性的系统培训。
四、形式创新:建立循序渐进的教育模式
真正的教育必须遵守循序渐进的原则,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按照由低到高逐步提升的顺序进行。科学发展观视野下的高校就业指导,应该体现出一个循序渐进的科学发展过程,不仅遵循课程由浅到深的逻辑顺序,还得综合考虑高校各专业的课程设置和学生各阶段的心理变化。
以前的就业指导一般都安排在学生进入实习之前或临近毕业的前一个学期,以帮助毕业生能“现学现卖”地运用“一招鲜”,顺利地找到工作。某些高校甚至安排毕业生在离校前的一段时间(两个星期至一个月左右),专门用来上就业指导课程,其目的是通过强化就业指导,帮助毕业生提高就业能力。虽然就业指导的本意是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而实际效果只能同预期目标相差甚远。就业指导往往是大学生在学校学习阶段的最后一门课,也是一部分学生已经离校而另一部分学生仍在求职时可上可不上的课。处于这个阶段的学生,或升学、或找工作,其精力和心思都在课堂之外小论文,很难认真学习课程。况且学生就业技能的获得、学生职业素质的养成,都应该有一个在认识和实践上不断提高、不断强化的过程,怎能在一朝一夕之间速成?突击的速成式就业指导根本无法帮助解决就业问题。
大学生的就业指导应该根据大学生在大学生涯的各个阶段不同心理特点和关注面,因时制宜地制定过程性的教育模式。大学生的整个大学阶段,可以分为三个阶段:适应阶段、发展阶段和离校阶段。在适应阶段,大学生较多地关注环境的适应和学业的规划,就业指导可以从职业生涯规划入手,引导他们合理规划职业生涯,并在职业生涯的框架内规划他们的大学生涯;在发展阶段,大学生更多地希望在各项能力方面获得提高,就业指导应侧重于就业能力和就业素质方面的内容;在离校阶段,大学生开始展望毕业后的生活,则可以开设就业技巧等课程。教育是针对人的教育,必须考虑到人主观的接受意愿和客观的接受能力,而通过全程性就业指导的就业模式,真正做到就业指导围绕大学生这一主体全面开展。
总之,高校的就业指导应该紧随时代,牢牢树立科学发展理念,实现大学生就业指导观念、内容和形式的创新,促进就业指导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罗秀,罗国荣.高校就业指导的偏差及其改革方向[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07,(11).
[2]周逸梅.明年大学毕业生将增30万人660万学“抢饭碗”[N].京华时报.2010-11-27.
一、调查对象和方法
笔者选取咸阳职业技术学院8个二级学院开展调查,涵盖护理、药学、数控技术、畜牧兽医、会计、学前教育、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管理、旅游管理、光电子技术、电脑艺术设计、电子信息工程技术、物流管理、初等教育、园林技术等31个专业。调查设计了学生和教师两个问卷,学生问卷由在校学生填写,发放问卷800份,回收问卷720份,回收率为90%。教师问卷由学工办、就业办工作人员、辅导员、班主任及思政部教师填写。发放问卷100份回收问卷96份,回收率96%。调查数据经过整理后,输入电脑中,经过工作人员统计分析。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院校教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解
(1)教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问卷设计了一些题目,测试学校教师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重视程度的评价;以及了解到学校和教师是如何看待职业发展教育问题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83%的教师认识到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很重要。还有41%的教师认为:“校领导没有认识到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学校内涵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影响学校开展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困难因素。
(2)教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理解。作为职业院校从事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及就业指导工作的老师,85%的人员能够对职业发展教育有科学的认识,认识到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重要性。开展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有利于学生的职业生涯科学规划。大部分教师认为,加强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对此表示大力支持。
(3)教师对大学生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建议。问卷显示我院教师对开展大学职业发展教育,理解层次不一样。75%的教师建议要高度重视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13%的教师建议有必要加强职业发展教育,12%的教师建议可以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增加职业发展教育选修课时。
(二)高校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基本条件
(1)职能部门设置。在关于是否开展职业发展教育机构的问卷调查中,有8.4% 的工作人员回答“有”。71.6%的工作人员回答“没有”,其它人员没有做选择。据我们调查获悉,大部分高校职业发展教育机构与行政部门融合办公。常见名称一般是“学生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就业科”、“学生职业发展中心”、“就业办公室”等。
(2)部门性质和人员配备。调查发现,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机构都属于教学管理部门,从部门人员配置情况分析看,行政管理干部占75%,教师编制占20%,教学辅助岗位编制占5%。可以看出,职业发展教育被看成管理性、服务型行政工作,科研和科研意识不强。
(三)高校开展职业发展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情况。
(1)师资队伍主要来源。职业发展教育师资来源主要有:思政部教师、招就处就业科工作人员、二级学院分管学生工作的总支书记、副院长、学工办主任、辅导员、班主任等。从事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工作人员年龄结构不完善,整体年龄偏低,职称结构没有形成高中低合理梯队。调查显示:40岁以下的工作人员占77%,40岁以上的人员占到23%。由于师资队伍年轻,职称结构也以初级、中级为主。其中,中级职称人员占29%,初级职称人员占58%,副高以上职称占13%。师资队伍学历方面以本科和硕士为主,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占32%,本科占60%,专科学历占8%。在对师资队伍人员教科研能力调查时发现,发现从事职业发展教育的师资队伍整体科研水平偏低。被调查人员中,参与过校级及以上课题的人员占34%,从未参加过课题的占52%,正在准备申请的占14%。针对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公开发表过论文或有著作的人仅仅有17%。其余人员均没有论文公开发表。
(2)培训进修情况。职业资格证书是反映从事职业发展教育人员技能素质的参考指标。目前国家教育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及相关组织协会,开办了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师培训颁证。在我们的调查中发现,超过90%的人员都具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但是获得职业指导资格证书的人占有比例很低,获得全国职业指导资格证书人员仅有5人。获得省级职业指导培训班结业证书有12人。其它人员没有任何职业资格证书。平时业务培训知识主要是订杂志、听报告、听讲座获得。被调查教师对学校外派培训计划评价不高。从调查数据看,有82%的被调查者认为学校没有制定培养专职职业发展教育专职老师的计划及费用预算。76%的老师对学校是否有职业发展教育专项师资培养计划,表示不清楚。
三、调查结论
(1)在对职业发展教育的认识上和观念上,咸阳职院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和重视。但是,职业发展教育长足发展及内涵建设需要进一步重视和支持。当前,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形式严峻,重视和加强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有助于推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可以提升大学就业工作质量。
(2)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人员大多由管理部门人员担任。一些管理人员由于行政事务繁杂,对于职业发展教育的学习、研究时间精力不够,对于职业发展教育的课程建设、教材建设、课题研究、专题调研等方面能力不足。
二、深入研究、完善教学,善做大学生就业指导的引路人
加强对大学生及时、有效、全过程、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是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学校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作为必修课列入教学计划,设2个学分38课时,根据教学进程由教务处按学期教学安排统一排课;学校成立了由招生就业处、团委、商学院人力资源教研室、各学院部分专业教师组成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教研室,招生就业处负责就业工作的副处长担任教研室主任,归口教务处统一管理,服从学校教学研究室管理制度,接受统一检查、考核和评估;制订了就业创业指导课教学计划、教学大纲。为了不断创新大学生就业创业指导教学工作,学校每年举行一次全校性的就业创业指导教学研讨会(2012年6月,2013年7月,2014年9月已举行三次)。经过集思广益,形成了湖南城市学院《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实施方案》《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指导课程教学大纲》。学校以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为目标的就业指导体系日益完善,将大学生就业指导教学贯穿于学校教育的全过程。在大一开展专业教育;大二开展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与设计,考证、考研、考级、考公务员培训指导;大三进行职业基础知识、求职择业技巧、职场中的礼仪、创新创业教育;大四开展就业及面试心理与应对、就业形势与政策、求职材料制作与面试技巧指导。学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活动,投资五万元购买了吉讯大学生职业测评与规划系统,该产品网络化、自助式的系统操作模式能够辅助80%以上的学生完成自我探索,包括了解自我、职业探索、决策行动、生涯发展蓝图等,更有助于解决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的自我了解不清楚、人生目标不明确、对职业茫然无知、思想不能转化为行动等问题;有助于老师掌握学生整体和个体的情况,做到有针对性的辅导,提升工作效率与专业性。
三、强化实践、引导创业,用心做学生创业指导的探索者
通过创业带动就业是未来就业工作发展的趋势。学校成立了就业创业工作领导小组,组建了就业创业教育工作机构,成立了大学生创业者协会,出台了《大学生课外科技项目立项申报规定》《大学生创新性科研项目申报规定》等一系列就业创业的文件,设立了就业创业专项资金,确保经费足额到位,聘请专兼职工作人员对学生创业项目给予技术、智力扶持。与湖南省益阳市政府及相关部门合作,建立了大学生创业“绿色通道”,为大学生创业提供场地、资金、实训、指导等方面的服务。三年来,学校举办了创业计划、市场调研、职场模拟等赛事,组织创业导师报告会和专题培训约500余场。学校现有大学生社团29个,其中创新创业社团三个,比较有特色的是茶艺社,茶艺社是在学校化学与环境工程学院老师指导下组成的一个集黑茶研发、包装设计、黑茶销售和传播黑茶文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社团。该社团是学校大学生结合专业特色,通过研发创新来创业,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一个典型。学校建筑与城乡规划学院三楼的“大学生创业一条街”有八间工作室,占地面积264.6m2,两百多名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参与城乡规划、建筑设计等项目,采取真题真做的形式参与城乡规划设计项目。
四、勇于担当、开拓创新,全力以赴开拓大学生就业市场
开拓了就业市场,才能有更多的就业岗位,从而为做实就业工作提供保障。学校制订年度就业市场整体建设方案并认真组织实施,大力开拓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市场。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等多种方式,深入各行各业收集信息,为毕业生寻求就业岗位,2013年、2014年先后奔赴杭州、佛山、广州、深圳参加了第七届中国杭州电子信息博览会电子信息产业人才校企合作洽谈会、大型校企人才合作暨珠三角技能型人才供需对接洽谈会,加深与用人单位的合作与交流,建立就业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学校设立了就业市场开拓专项经费,大力开拓省内外毕业生就业市场。近年来,学校每年6月份就制作好下年度毕业生信息手册,7月份即寄发给用人单位,每年寄发的毕业生信息手册在600份以上,8、9月份,还登门拜访用人单位,热忱邀请用人单位来校举行校园招聘会。2013年暑假,招生就业处组织赴北京、天津、武汉、长沙等地分别走访了中国建筑总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中铁大桥局、中交二航局、中铁五局等18家用人单位,进一步稳定和扩大就业市场,建立就业基地,2013年学校共有就业基地129个,较2012年新增17个。2014年暑假,先后赴南京、上海、北京、广州、重庆等地拜访中交第三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中国核工业建设集团公司、北京紫荆新锐科技有限公司、麦塔城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中铁大桥局二公司、中铁港航局集团有限公司、湖南昀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20家单位,其中新开辟了中国建筑第一工程局五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六公司上海分公司、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重庆分公司、湖南昀泽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等四家就业基地。
五、全员参与、贴心服务,甘当推荐大学生就业的志愿者
深入推进就业工作全员化才能为做好大学生就业工作提供动力。学校特别重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发挥他们教学科研工作联系社会紧密的优势,推荐学生就业。建立健全了相关就业奖励制度,充分调动广大教职工参与就业工作积极性。充分发挥校友会的作用,加强与校友联系,聘请校友担任兼职就业信息员,帮助收集就业信息,推荐毕业生就业。另外,学校通过召开校园招聘会,搭建毕业生与用人单位双向选择的平台。学校2012届毕业生3807人,接待用人单位171家,举行招聘会182场次;2013届毕业生3874人,接待用人单位192家,举行招聘会198场次。学校就业工作人员以服务学生就业为宗旨,富有责任心,接待用人单位不怕累,做到热情周到;服务学生不怕累,做到细致周到。学校为了给用人单位提供招聘的便利条件,减少学生外出找工作的麻烦,多年来始终如一的坚持组织专场招聘会,充分考虑用人单位来校招聘的时间,用人单位周末有时间来招聘,就业工作人员牺牲周末的休息时间,安排专人接待,提前将招聘室卫生打扫好,多媒体调试好,条幅贴好,宣传海报发放好。用人单位的应聘学生比较多,面试持续到晚上,就业工作人员就服务到晚上,为用人单位和学生提供便利。同时,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校外就业市场活动,如省教育厅、住建厅、益阳市劳动人事局组织的专场招聘会,为学生外出参加招聘提供便利。近两年,先后组织了九台大巴车,接送300多名毕业生赴长沙市湖南省人才市场参加建筑行业的大型招聘会。
一、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成熟度的概述
职业认知成熟度,是指个体本身实际水准与自己相对应的职业发展的水平,是个体本身与相应职业发展相适应的职业决定与应对适应性职业发展任务的把握程度,当代的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成熟度发展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于职业态度的认知,包括职业选择的唯一性、实际性、独立性等;二是对于职业能力的认知度,包括职业的技能要求和实际经验等。
二、国外的大学生职业认知成熟度的现状
职业规划的先驱者Westbrook通过自己对于世界的认识以及自我反省,定义为了导致职业选择成功与满意的核心,提出了大学生对于职业认知的外在表现主要为对于职业的认知、对于工作条件的认知、对工作职责的认知等方面,初步的从而侧面的评测了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成熟度。Super通过改变思考的角度定义不同的参考维度,从职业选择取向,职业基本信息,职业的规划,职业的爱好度判断了大学生的职业认知成熟度。职业成熟度研究的集大成者Crites`,1978年他提出了多维度多层次的职业发展模型。该模型与智力层次模型类似,模型的顶端类似于一般智力因素,是职业发展的总体程度;第二个层次就是概括,主要有两个因素构成:职业选择过程、职业选择内容。职业选择的稳定性和现实性是职业选择内容的两个特定因素。稳定性是指个人在不同的时间选的的职业领域是不是一致;现实性是指个人性格与所偏爱的的工作环境和工作类型是不是匹配。现在已经有许多量表可以用来测量职业成熟度, 其中较为成熟的是Crites的《职业成熟度问卷》(简称CMI)。整个量表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态度量表》及《能力测试》,它们的目的主要是测量个人在进行职业决策时的态度和个人作出可靠职业决策时所运用的能力或技巧。
三、我国大学生职业认知度研究状况
和西方国家相比而言,我国的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主要集中在量表的制定以及对一些普遍的影响因素的研究上。
1.理论研究
2000年,在国内职业成熟度的概念首次出现于龙立荣[1]等发表的《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文章以及同年沈之菲[2]编写的《生涯心理辅导》编著中。朱云立[3](2003)《职业成熟度理论及其在大学生中的应用研究》文章的发表,才标志着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实证研究的开始。郑海燕[4](2006)研究了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构成和发展特点;臧刚顺[5](2006)作了关于认知信息加工理论的团体咨询对大学生职业成熟度发展的影响的方面的研究。
通过分析国内外的相关文献,我们可以看到,学者们对职业成熟度的具体内涵、影响因素等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这就需要我们对职业成熟度进行更全面、更深层次的研究。
2.评测方式
在对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评中,虽然已修订、自编或修编出了很多信可度和效用度较好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但目前仍然没有统一而且被广泛使用的测评方式。
(一)问卷修订
我国的研究者根据我国现状和已经发表且应用较广的职业成熟度量表,重新进行修编。所修订量表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例如,吴宏和马蔷(2010)在台湾学者孙仲山的职业成熟度的问卷上进行了修订,修订后的问卷可作为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测评工具。
(二)问卷自编
我国研究者以国内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运用质化和量化相结合的方法来研究如何构建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理论,并根据这些理论自编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比如,郑海燕初步构建职业成熟度的理论并编制出信效度较好的《职业成熟度量表》,但该问卷取样局限于西南地区。我国研究者自编的问卷结合了我国大学生特点,构建了适合我国大学生的职业成熟度理论模型,并且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但是由于编制重复较多,选用的对象有地域性的特点,因而不能得到广泛使用。因此自编问卷在构建理论、选择被试、信度和效度等方面都待于提高。
(三)问卷修编
部分学者在其他量表的基础上进行修编。例如,李晨(2012)对刘利敏的问卷进行修编,运用探索性因子分析与验证性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部分地区抽取编制有较好信效度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
四、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的反思
我国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涉及理论模型的建构、测评工具的编制等方面。但研究数量和质量方面仍有不足。第一,理论研究方面,我国研究者仍主要以西方原有理论为基础,缺少适合我国国情且广泛运用的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理论模型;第二,测评方式方面,研究者修订和自编了很多大学生职业成熟度问卷,但是样本具有局限性等问题,使得这些问卷有待于接受更多的实证研究的检验;第三,出现对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大学生的相关研究,但对于其它特殊专业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研究仍是空白。201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总量压力持续加大,供需不匹配的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就业形势更为复杂、任务更加艰巨。职业成熟的测评能够帮助大学生合理选择就业和创业,以对未来的职业发展做出规划。大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不但对高校就业指导计划的开展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还为职业教育发展提供了建议和方法,促进我国职业教育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龙立荣,方俐洛,凌文辁.职业成熟度研究进展[J].心理科学,2000,23(5):595-598.
[2]沈之菲.生涯心理辅导[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已经普遍开展了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与就业指导工作,但对这项工作的认识与实践还缺乏系统性和全面性,也没有与学生的德育教育进行有机结合。从现状来看,我国高校的大学生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模式已处在相对稳定和成熟的时期。如何适应教育改革和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做好新形势下大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把德育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有机结合,构建系统化、规范化、科学化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模式,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一、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的内涵和特点
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模式,适应于从大一开始的职业启蒙期教育,这是从大学生对职业世界的一无所知到落实工作的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的工作方式,找到影响大学生个人素质和就业能力提升的核心因素,根据大学生的四年时间,分为职业探索、职业素质提升、就业准备这几个阶段。
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模式根据大学生职业化过程的递进成长关系,划分为“职前”和“岗前”两个阶段,在时间上分为“大一”、“大二”、“大三”和“大四”四个时间段,前二者属于“职前”阶段,后二者属于“岗前”阶段。各时间段的主要任务:(1)大一:自我认知、专业认知,确定适合专业、行业;(2)大二:行业职能,提升个人能力;(3)大三:认知职业世界,确定适合岗位;(4)大四:目标企业、企业文化,求职、面试。
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阶段内容:(1)自我认知、专业和行业的探索;(2)个人能力的塑造;(3)职业岗位的探索和确定;(4)职业素养和求职。
二、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和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关系
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可以通过帮助大学生及早规划职业生涯,设计美好人生,树立人生目标,达到提升大学生思想境界和职业素养,找到学习动力的最终目的,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延伸,也是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实效性的又一有益探讨,对当前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德育教育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1.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更明确
大学生正处于职业学习和职业选择阶段,这个阶段学习效果的强弱,职业定位是否准确,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否成才成功。为此,开展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用规划职业生涯来鼓励、促进大学生发奋学习、努力成才、成就人生是高等学校的神圣使命,也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的目的所在。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以满足社会需求为前提,以满足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较好地实现社会和个人、理想与现实的有机结合,从而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目的更加清晰具体。
2.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内容更充实
职业发展教育不仅仅是为大学生设计未来职业方向,更重要的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的过程,就是大学生德育教育纵深化的过程。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把不同的教育内容统一到职业发展教育过程中,使大学生德育教育中各方面的内容融为一体,使教育内容更加充实和丰富。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指导作用和引领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教育的内容也更加符合教育目标和要求。
3.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的方式更科学
大学生德育教育传统方式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和主体意识,现代大学生德育教育特别强调发挥“双主体”作用,即大学生也是教育主体,他们在教育过程中地位相互转化。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和方式的多样化,把共性教育与个性教育有效地融合,符合教育科学发展的要求,必将对增强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实效性和科学性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4.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使大学生德育教育的途径更广泛
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将大学生德育教育的各类途径,如校园文化、学科优势资源、网络信息、心理健康等都充分融合在一起,并形成不同的组合,将各项功能发挥得更加完善。在进行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的同时,还要将大学生学业教育渗入其中。这种多途径的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与当代社会需要、学生所学专业、综合能力的提高、身心健康的增强相结合,这正是当前大学生德育教育途径的延伸,也是大学生德育教育实践的一个有益补充。
三、基于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模式的构建
在传统的职业发展教育工作体系中,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下设的部门比较单一,很多高校只有一个部门,负责学生就业工作或具体的创业就业事宜,仍然依托高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来负责整个学校的就业与职业发展教育工作,没有从学生德育教育的高度来开展工作,没有调动学生工作处、各院系、教务部门、团委也就是全校老师的积极性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大部分就业指导工作人员是从原来从事行政工作的人员中抽调出来的,甚至有的院校直接由学生管理工作人员兼任,因此很难真正从职业发展的角度为每一位学生提供全面、有效的德育教育服务。
基于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模式需要弥补以上不足,构建新的教育模式,该教育模式为:在学校学生工作领导小组的全面领导下,由学生工作处、就业指导服务中心、教务处、团委、各院系和社会机构及成功人士等组成,以德育教育为宗旨,以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为主线,集全校和社会之力全面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
1.学生工作处
学生工作处是学校学生德育教育工作的组织和实施部门,下设思想教育科具体负责落实,在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的大背景下,以辅导员、班主任、专业指导教师等为抓手,把德育教育寓于管理、服务和日常教学之中,作为一条主线始终贯穿于各项工作之中。同时,其还负责协调职业发展事务办公室、教育教研室和教育研究所的相关工作。
2.就业指导服务中心
校学生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在职业发展教育上有两大职能,一是负责大学生就业的日常服务和行政事务,其可设三个办公室:就业管理办公室、就业市场服务部、网络信息服务部。二是负责学生职业发展教育和研究工作的开展,其下设三个办公室:职业发展事务办公室、职业发展教育教研室、职业发展教育研究所。
3.教务处
教务处让德育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融于日常教学之中,全体任课教师都应承担起德育教育和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重担。
教务处可以通过开设相应课程,使职业生涯开发与管理理论课程正式走进课堂,一方面,让学生们意识到该课程和接受职业生涯指导的重要性,另一方面,让学生们全面掌握该课程的理论及科学方法,并用以指导自己日常的学习生活。 转贴于
4.团委
团委指导的学生社团协会组织是职业发展教育学习实践的重要部分,也是德育教育的重要载体和途径,主要包括学校的学生职业发展与规划协会、创业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学生社团协会是由大学生自己主动组织参与的有主题的组织,学校的德育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可以通过学生社团的活动来渗透,指导学生在实际的社团协会活动中具体实施德育教育的理念与行为。
5.院系方面
院系成立学生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配备部分专职人员(主要为学院专职学生工作干部)来协助校就业指导服务中心开展职业发展教育工作,这些人员同时也是学校德育教育的主体人员,院系还可利用班主任、专业指导教师、专业任课老师等,充分体现全员育人的特征,调动每位老师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老师们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
6.社会机构及成功人士
学校的德育教育和职业发展教育工作可以通过与一些社会机构联系,充分发挥其优势,在为学生提供就业创造机会的同时,可以邀请企业成功人士来校作报告,建立校企合作,这也是实施德育教育的有效途径。
四、建立基于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模式的长效机制
1.党委统一领导部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大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在校院党委的领导下,明确德育工作部门和德育工作者的职责,以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为基础,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分片包干,责任到人,使学生德育工作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落实到基层。
2.党政共同组织实施,建立全程教育模式。党委和行政齐抓共管,所有教师共同参与,大学全时段实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增强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全程性和全面性。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和谐育人氛围。加强校园内和校园周边环境,以及宿舍文化设施建设,在教育、管理和服务育人的同时,做到文化育人。
基于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的大学生德育教育模式必须是学校全员参与和全程进行的教育方式,在这个工作模式中要充分发挥每一位老师的学术、专业和社会资源优势,利用各类途径,帮助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学会做人、做事的本领,学会学习,促进学生就业,从而在实现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全程化、专业化和全员化的基础上,实现德育教育的全程化、全员化和制度化。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是一个伴随学生大学四年的长期过程,已逐步成为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的主线,应将学生专业知识的学习、日常管理教育,特别是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融于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之中。
参考文献:
[1]张宏,王忠桥.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深化和延伸[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09.5.
[2]王兴权.以学生为主体的全程化职业教育模式[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8.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前身源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在我国是一门新兴课程,是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是高校人才培养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生活世界的有机组成。该课程在国外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实现课程的本土化是世界性的发展趋势,也是我国高校学生就业指导迫切的现实需要。
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历史渊源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一步步发展的结果。“就业指导”,特别是我国现行的大学生就业指导则是在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的背景下提出的概念,始于“职业指导”,而“职业指导”之名借用于日本,之实源自美国,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 Parsons)1905年在第一次工作报告中第一次使用“Vocational Guidance”,在1909年撰写的《职业的选择》一书中,阐释这一术语。
美国职业指导的帕森斯模式很快传人中国,最初的实践与黄炎培等教育家的倡导与推动分不开。1917年5月6日,黄炎培先生联合社会知名人士、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人在上海创立中华职业教育社,自此,该社每年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开展职业指导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1919年5月中华职业教育社设立职业指导部,1921年设立职业指导委员会,1923年建立职业指导所,1927年创建我国第一个面向社会服务、专门化的职业指导机构——上海职业指导所,“以职业询问、职业调查、职业讲演、升学指导、职业介绍、择业介绍、改业指导为活动内容”。可以说,20世纪20~30年代,中华职业教育社在引介国外职业指导的理论及实践方面做了卓有成效的工作,得到社会的承认,引起政府的重视。由于种种原因,职业指导在我国的发展中断了相当长的时期,20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职业指导在我国再次兴起,对于高校而言,多称就业指导。
1989年国务院批转国家教委、国家计委和财政部提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分配制度改革方案》,即“中期改革方案”,提出“各地方、各有关部门和高等学校应建立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就业指导机构的主要任务是:贯彻国家关于毕业生就业的政策、法令,毕业生供求信息,沟通毕业生、学校、用人单位之间的渠道,对毕业生进行就业指导,为毕业生创造公平竞争的客观条件,指导‘双向选择’工作的正常进行,研究解决工作中出现的矛盾和问题,为学校提供反馈信息。”这是“就业指导”概念在行政文件中的最早出现。《高等教育法》第五十九条明确规定:“高等学校应当为毕业生、结业生提供就业指导与服务。”至此,对毕业生开展就业指导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成为高校法定的责任和义务。学生就业指导逐步成为高等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
从课程发展的角度讲,高校的就业指导实践活动开端于1986年个别学校的自觉。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人才的需求,20世纪90年代初,全国各高校均成立了专门的就业指导部门,配备了专职工作人员,开设讲座,编制讲义,课程开始萌芽。但是,在之后十几年的实践中,大部分高校处于非自觉的强制性制度安排下进行,把就业指导视为非专业化的行政事务,浅表性地理解为“季节性快餐”——学生毕业时对其提供就业信息、政策讲解、组织校园招聘会、就业技巧讲座等等。
随着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以及就业市场格局的变化,摆在各高等学校面前的一个突出任务就是如何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的所需人才。2007年12月,教育部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提倡所有普通高校从2008年起开设“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并作为公共课纳入教学计划。截止到目前,国内大部分高校已经开设该课程,课程作为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内容,被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是,高校学生就业指导仍然没有摆脱“路径依赖”,没有主动走上自觉发展之路。政府占主导、社会助力少、高校独木难撑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尚存在低效率、专业性不强、系统性不够等方面的不足。
单单依靠政府权威设计一个新制度、开设一门新课程,并强制推进,已不能满足微观经济主体(大学毕业生)的利益诉求,也不符合客观事物自身发展的规律。一门学科、一个课程的发展,仅仅依靠“行政力”的推动是远远不够的,它还需要理论界与学界的“学术自觉”。
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概念厘定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包括了两个核心概念:一是“职业发展”;二是“就业指导”。二者同时出现在一门课程中,这样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能从侧面反映本课程建设的规范性问题,它是理论研究的一个“焦点”和“瓶颈”。如果概念表述不规范、不清晰,将不利于课程的科学化发展。
迄今为止,关于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一些教材及著作名称存在很大差异,常见的名称有:职业素养与就业指导、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实务、就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毕业生就业指导、毕业生就业概论、大学生职业指导、大学生职业辅导、大学生生涯规划、大学生职业规划、职业生涯发展与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等等。涉及的主要概念有:“就业指导”“职业指导”“职业生涯规划”“职业辅导”“职业发展”等。上述名称的差异反映了不同的就业意识与观念。例如,从对象指向讲,“职业指导”涉及每个人(包括大学生);“就业指导”更多针对毕业生。从时间范畴讲,“职业生涯”和“职业发展”关注人的各个阶段,但是“职业发展”更强调生涯规划理论的综合性和前沿性;“就业指导”仅关注毕业时间段。从内容范围上讲,“职业指导”重视人职匹配,重心在规划,关注个体满意度;“就业指导”考虑更多的是就业准备,隐含对就业率的功利追求。
对课程名称、核心概念进行比较,,优化内涵,规范外延,是课程建设的前提,是创新发展的基础。目前,国内关于职业指导概念的内涵主要有两类:一是侧重于表述职业指导的性质,主要指专业性质和发展状态处于什么状况和水平;二是侧重于描述职业指导的过程。前者如,“职业指导是从一个更长远、更广阔的角度,以自身的原始价值观出发,配合对自我的认识,包括性格取向、职业兴趣、才干技能、事业目的、工作条件等,一方面在自身兴趣和理想的引领,另一方面又对自己的事业生涯做出负责的计划与装备的心灵艺术。”后者如,“职业指导是为求职者就业、就业稳定、职业发展和用人单位合理用人,提供咨询、指导及帮助的过程。”应该说,我国现在的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功能、内容及方法等并没有超出职业指导的范围。
国外对二者的称谓也千差万别。例如,美国和加拿大称“职业指导”;日本把学校中的职业指导称为“出路指导”,德国称“职业咨询”,前苏联则称“职业定向教育”,我国也存在将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择业指导混同使用的现象,尤其在高校更多地称“就业指导”。
当下,受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影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的目标、形态及功能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从人职匹配的就业指导阶段逐步发展到关注全人发展和终身发展的生涯指导(career guidance)阶段,注重生涯教育(career education)。职业指导的实践也从单纯的基于就业安置为目的择业指导发展到生涯辅导,“职业发展”的概念应运而生。
实际上,20世纪90年代,职业生涯规划与辅导思想便传入我国,只不过,首先应用于企业,之后,逐渐被高校引入。目前,关于“职业发展教育”的概念被认为是“职业生涯发展教育”或“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简称,与就业指导或职业指导相对而言。这种“相对”包括三类观点:一是前者是对后者的发展,包括了后者;二是前者与后者各不相同,各有侧重;三是前者与后者实质上是一样的。
本文赞同“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把“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作为两个独立的核心概念,认为二者要有机结合、贯穿于大学阶段全过程。这反映了时展的需要,反映了高校教育体制改革的需要,反映了大学生自身发展、成才和实现人生价值的需要;体现了“职业”与“就业”的结合、“职业指导”与“就业指导”并重的思想。大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迷茫和困惑是一种不可回避的客观存在。直面和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困惑才能体现本课程的独特价值。“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包括对大学生职业发展意识的“唤醒”,使之树立科学就业观;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理论与方法传授;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培养,从而引领大学生主动思考、探索,正确认识自我,提升内在品质和素养,有效安排大学阶段的学习和生活,合理规划未来。这门课程实质上是涉及教育学、心理学、政治学、社会学、经济学、管理学及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的一个综合体,是兼具理论性与应用性的素质教育类课程。
三、“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的建设构想
1 重视师资队伍建设。近年来,“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在高校迅速推开,在多数高校进入了人才培养方案,并作为必修课开设。但是,作为一门规范课程或作为一项系统教育来说,还存在不少问题,尤其是师资队伍建设问题比较突出,亟待加强。目前,该课程的授课教师多由专职学生工作人员担任,专职教师数量极少,其知识结构、能力素质和科研能力整体上不能适应课程发展的需求,此外,在管理体制、学科归属、职业标准、准人制度等方面也存在诸多不完善、不通畅等方面的问题。
一个事物持续存在发展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不断变革,在高校,学术再造也就成为一个重要内容即创新源。“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师资队伍建设目标要走专业化建设道路,其终极目标就是让具有一定学识和经验的教师实现质的飞跃走向学术平台,最终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
2 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进入主渠道、主阵地后,构建全程化、系统化的课程体系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首都师范大学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l+4+x”的课程体系,值得借鉴。它是由必修课、选修课、讲座及实践活动组成的“课程群”。具体来讲,“1”指的是课程体系的主体,“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必修课,2010年该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4”指的是课程体系的支撑,包括四门选修课:“创业基础”“就业力提升”“职业素质拓展”“研究生职业规划”,课程内容包括商业游戏、职场人士访谈,职业生活体验等更加贴近实际的方式;“X”指的是课程体系的补充,由实务讲座、职业测评、就业指导月、创业指导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职业咨询等活动组成。上述内容形成了较为完善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课程体系,涵盖了理论讲授、实践体验、岗位锻炼三个层面,实现了就业指导服务的全覆盖、全程化、系统化、科学化和个性化,使第一课堂与第二课程有机结合。
当前高校职业指导工作总体上,无论从机构设置、职能的发展、专业化队伍的建设,还是工作场地与经费。乃至职业指导理论的研究等任何一个角度来看,目前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都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与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与国外高校的情况相比差距更大,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主要问题有对职业指导认识模糊,缺乏专业的、稳定的指导队伍等问题。
针对目前高校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笔者认为要从更新观念、明确目标着手,构建起健全高效的工作体系和科学全面的课程体系,保证工作健康有序地开展。
一、更新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观念
面对当今日新月异的形势,高校的职业指导应该与时俱进,开展工作需从转变观念开始。
1 指导内容需要与时俱进。当今形势下,高校职业指导不仅仅是进行就业政策、求职技巧等就业指导,而是应变为职业生涯规划、职业意识培养、职业素质养成、就业政策与维权等多方面知识的综合指导,内容更注重对学生的职业生涯的辅导。
2 服务对象也应扩大:过去的指导只是面向当年毕业生,而现在,服务的对象应该扩大到所有有需求的在校或已毕业学生,也就是说,对已毕业且有需求的毕业生我们也要提供相应的帮助与服务:所以,服务的时间也应是相应变化的。应由对毕业生毕业前的指导变为大学生在校全过程+毕业后的跟踪指导。
3 辅导形式应多样化:过去单一的讲座形式已不能满足社会与大学生的需要了,应该采取以纳入正常教学体系的职业指导课程为主,以讲座、论坛、咨询、实践为辅的多元辅导形式的结合的全方位的指导。
4 职业指导部门职能须转变:高校职业指导(发展)中心由过去单一行政管理的职能完全不能起到职业指导的作用。根据现在社会对大学毕业生提出的职业素质的要求,高校的职业指导中心的承担的职能应该是教育、辅导、服务、管理与科研相结合的综合职能。高校的职业指导应朝着全程化、全员化、信息化、专业化、个性化、社会化的方向发展。
二、明确高校职业指导的目标
我们当然知道,高校职业指导是为大学生职业发展提供帮助的,而社会需求、所受教育、家庭背景及个人特点等方方面面的差异,形成了大学生迥异的就业追求,所以,面对不同需要层次的学生,高校职业指导应建立有层次的、蕴含不同任务的目标。
1 初级的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实现就业。对于大学生实现就业的助力大小无形之中成为衡量高校职业指导有效性的指标之一。
2 中级目标:应该是帮助学生寻求匹配度较高的职业。如果职业指导目标仅仅停留在实现就业这个层次上,则不能保证毕业生未来的职业发展水平,因为在这个目标层次上,人与职业的深度协调没有成为有意识的关注对象。如果说学生未能就业,是人才资源的显性浪费的话,那么人与职业的不协调则是种隐性浪费。因此,学生与所获取职业的匹配、和谐成为职业指导追求的高一级目标。
3 高级目标:应该是培养大学生自主职业发展的意识、理念及能力,以谋其长远的职业发展。和谐、匹配并不是稳定不变的,而是种动态的,职业的适应、调节乃至流动、开拓等都有可能成为学生追求长远的高质量职业生活所必须面对的问题。因此,大学生自己必须不断适应职业发展需求调适自我。而这一切要依赖他人指导、帮助,显然很困难。大学生如果自己拥有较高的职业调控素质,则能更好地应对社会需要,有助于他们将职业的和谐感延续到整个职业生涯,而不仅仅局限于毕业时选定的职业。因此,学生的职业长远发展能力的培养应该成为高校职业指导的最高目标。 转贴于
三、构建科学合理的的工作体系
国务院国办曾发文要求高校建立完善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体系,并将就业和服务体系的构建作为建立现代大学生制度和教育教学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
1.构建科学健全工作体系。高效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是就业政策的贯彻落实、就业工作有效开展的保障。因此,工作体系中一级应为由校领导班子及社会机构及企业人士组成的领导小组:二级为学校职业指导中心(职能部门)及二级学院的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三级为学院学生工作办公室,学院职业指导工作人员在学院职业指导工作领导小组和职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四级为职业指导教师、班主任,五级为学生代表。学生职业发展协会在就业指导中心的指导下开展工作。
以上工作体系体现了学校领导的重要作用;能保证职业发展教育工作贯穿大学生阶段的全过程;保证参加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员化;保证校、院两级机构的协调和互补性;要有利于调动各方面人员的积极性;要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和成才的自主性。
2.建立与工作体系相应的运行机制
一是建立科学的决策机制,将校领导及行业权威人士纳入职业指导工作的决策层,保证工作体系朝着正确方向运转;二是建立长效的保障机制,落实职业指导机构、人员、经费“三到位”政策,保证工作的正常开展;三是建立科学的评估机制,引导和激发院系及个人的积极性,保证工作实效;四是建立信息反馈机制,广泛收集毕业生与用人单位的反馈意见,开展教学教育改革。
通过体系与机制建设,建立学校领导负责,相关部门协作,专兼职人员结合,全员参与者的职业发展工作体系。
四、构建高效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高水平的职业指导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路径;深入有效的职业指导是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而改变目前就业指导水平不高、效果不佳的现状的办法是创新职业指导的课程体系。
1.完善的辅导结构,根据目前就业形势与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高校职业指导课程必须以系统化的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为特色、以高水平的职业辅导讲座为补充、以多样化的就业实践环节为辅助、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支持,建立立体、全面的辅导架构。
2.拓宽课程内容:高校的职业指导内容应该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不同需求来设计。在学生的意识唤醒阶段(一年级),我们采取传授职业生涯基础知识,帮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选择做出理性思考为方式:在学生需要实践辅导的阶段(二、三年级),我们采取开展认识自我、认识工作世界、职业化素质培养的方式;在学生临近毕业需要就业指导的阶段(三、四年级),我们采取有针对性的进行就业政策、维权知识、就业心理、就业技巧、职场生存和发展辅导的方式。形成以“职业生涯规划”为核心内容的毕业生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形成以系统化的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为特色、以高水平的职业辅导讲座为补充、以多样化的就业实践环节为辅助、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支持的体系。
五、教师队伍的建设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开展与推动,最后落实在职业指导人员的身上,队伍的素质是工作成败的关键。所以,要有效的开展高校的职业指导工作,队伍的建设应该是重中之重。高校职业指导人员应由职业化的服务人员、专业化的教师队伍、专家化的咨询队伍、经验丰富的校外兼职队伍组成。一个称职的职业指导人员需要具备较全面的知识和能力,需要对社会学、教育学、心理学、行为学、生理学、伦理学、人类学、管理学等有一定的了解。
目前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人员素质离要求还很远,要改变现状。可以采取以下的方式:
(1)引进与提高相结合:教师应以引进心理学、教育学、人力资源、社会学等专业的硕士、博士为主。保证带头开展教学科研:其他人员以多方式提高为主;
就业是学校与社会的接口,能否实现顺利对接达到较高的就业率和较好的就业质量,是学生成长和学校发展头等大事,也是为各行业输送合格建设人才的实事。1987年,国家教委将“职业指导理论研究与实验”列为重点课题,高职院校也把就业指导和毕业工作作为学院工作的重中之重。随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就业指导不仅仅是单纯追求就业率的问题,更多的是考虑学生的人生规划和职业发展。
一、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
在高等教育不断发展和改革的进程中,职业指导的理论逐渐发展趋于成熟,形成了有代表性的职业指导理论,主要有:
1.人职匹配理论。由美国“职业指导之父”之称的波士顿大学教授帕森斯首次提出,后经威廉姆逊发展成型。该理论与中国的“人尽其用,物尽其才”有相似之处,侧重于就业过程中所涉及到的三个主要因素:对自我爱好和能力的认识、对工作性质和环境的了解、以及两者之间的协调与匹配,即“职业指导的三大原则” [1]。
2.职业决策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伽勒特和乔普生,他们认为传统的职业指导只解决人们就业,而忽视教会人们如何学会就业,就像中国古训所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更重要的培养高职学生进行职业决策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时代的来临和职业观念的更新,衡量一个人职业成功与否并不取决于他是否拥有一份稳定的职业,而是取决于他对纷繁复杂的世界的决策能力。
3.职业发展理论。主要代表人物是美国的金斯伯格和萨帕,金斯伯格从生理学和心理学的角度来分析人的职业发展,认为职业在个人生命历程中是一个连续、长期的发展过程,而不是某一个时期短暂的需求行为,具有阶段性的特征。萨伯在继承了金斯伯格的基础上,综合了差异心理学、发展心理学、职业社会学以及人格发展理论等相关原理,更为系统地提出了职业发展的观点。他把职业发展分为五个阶段[2]。
(1)成长阶段(出生—14岁),在该阶段个体通过在游戏、想像和模仿中发展自我概念,认识社会。
(2)探索阶段(15-24岁),这一阶段个体通过学校的活动、社团休闲活动、社会实践(打零工)等机会开始尝试职业角色,进行职业探索。
(3)建立阶段(25-44岁),这一阶段的早期(25-30岁),还有一些人对自己的职业不太满意,可能会变换一两次工作,到了(31-44岁),择进入了职业稳定期。
(4)维持阶段(45-60岁),这一阶段个体一般不再寻求新的工作领域,而是维持既有的成就与地位。
(5)衰退阶段(60岁以上),这一阶段个体生理与心理机能日渐衰退,职业活动范围开始缩小,直到最终退出职业岗位。
二、基于职业发展理论的全程就业指导探索
进入职业探索阶段,高职院校的学生有了自己的专业。如何开展好高职院校能突出实践性、互动性的专业化、个性化、信息化就业指导,我们需要遵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思想和本质要求,要努力实现现实的、具体的、活生生高职大学生的自由和全面发展[3]。
(一)适应时展,加大对媒介和信息的获取、利用和更新,创新就业指导的方法和途径
随着时展和个体职业探索阶段的到来,对高职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更多的是指导者和被指导者对信息的获取和更新,更重要的是双方之间信息的交流和利用。作为从事就业指导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实现对心理学、职业社会学等专业知识的沉淀,及时完成对就业指导信息的更新,抽出更多精力和时间专门从事教育的调查研究、预测研究和理论研究,及时对社会现象中的敏感问题、热门问题从理论上给学生予以解答。另外一方面,要开展人性化的就业指导,必须对学生的个体情况要有很好的了解,比如说学生的兴趣爱好、人格类型、当前心理状态及生理状态等。掌握了知识和信息,还要有有效的媒介对学生进行指导;可以采取传统的面对面交流方式、更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可以通过网络等媒介对学生开展全方位的就业指导。指导的手段形式多种多样,除了课堂,可以利用书信、电话、多媒体、网络让学生自由提问、说出困惑、发表自己的看法,还可以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来开展职业指导工作,以激起学生的共鸣。
(二)转变观念,实施职业“全程指导”
高职大学生在校学习的时间是三年(2年校内学习+1年校外实习),是学生职业发展的探索阶段。依据职业发展的理论和教育部所提倡的“全程指导”的广义的就业指导制度,对学生的指导要从学生入学报到之日就开始实施全面、系统的职业指导,建立伴随学生职业发展的校内由低年级到高年级、校外就业跟踪的全程化的就业指导工作体系,并在不同的阶段根据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状态与特点开展连贯的就业指导工作,为学生的就业与创业铺路。
第一阶段
经历了高考的洗礼,高职大学生未能进入自己心仪的名牌学府,其入学后的心理状态很不稳定,同时对自己就读的专业、以及今后的就业去向和职业生涯都是模糊的,因此一年级就成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发展规划的起点。
这一阶段职业指导主要的形式和内容:
1、做好入学教育工作:通过迎新专刊、座谈会等介绍学校的历史、优良传统、专业发展方向、杰出校友发展史等,教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事业观。
2、主办学习经验交流会等活动,帮助学生调整心态,尽快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激发其学习的自觉性,合理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3、开展心理学知识讲座,帮助新生了解心理学的基础知识、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障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调试方法和途径,使新生尽快渡过“断奶期”,以积极健康的心态投入大学的学习生活。
第二阶段
进入二年级,高职大学生初步适应大学的学习生活,逐步趋于成熟,学习目的明确,自我意识增强,开始规划发展方向,渴望了解本专业相关的行业企业发展情况,关心毕业去向等现实问题。本阶段就业指导主要是通过职业生涯设计指导、学业指导,使高职大学生切实了解社会的要求,全面协调发展,努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初步确定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并为之努力。
1、介绍职业生涯的规划与设计,指导高职生成才道路的自我设计,使学生正确树立自己的人生目标,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练就扎实的专业功底和综合素质,并有意识的向着自己的目标对学习生活做合理的安排,并根据需要参加各种技能培训。
2、加强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开展大学生“素质拓展训练”,通过学生活动、专业实习、社会实践等集体和个人相结合的形式着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包括“就业观念”、“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在内的“就业素质”。
3、帮助学生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和职业技能教育,通过对各种职业资格认证的介绍,开阔学生的视野,使学生正确认识职业资格认证对就业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按社会的需求来准备自己,并了解各行业职业资格认证的概况,知道相关职业资格的考务信息。
4、通过讲座、形势政策课等,向广大学生介绍高职大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用人单位最看重高职毕业生什么,怎样准备好迈向成功的通行证等;培养学生的敬业精神、团队精神,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创新能力,完成就业前的知识准备、能力准备以及心理准备。
第三阶段
结合当前高职学校普遍采取的“2+1”模式,三年级学生的主要特点是关心毕业去向,积极努力,期望值偏高,渴望得到求职方式技巧指导,但部分学生心理调节不足,压力大,就业准备简单,对社会认识不足,甚至极少数学生对社会,尤其是对就业竞争充满恐惧感。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宣传就业政策、就业形势和就业工作流程,讲解获取信息的渠道、利用信息的方法,进一步强化就业心理指导、择业观指导和求职技巧指导及诚信教育、就业安全教育,使学生了解就业政策、认清就业形势,树立合理的就业期望值,积极参与就业竞争,诚信履约;引导毕业生尽快完成从学生到劳动者的角色转变。
这一阶段就业指导的主要内容:
1、指导学生合理评价自我,通过职业生涯规划讲座、进行职业兴趣测评、职业性格测评、职业能力测评等,分析性格、素质、能力与择业的关系,使学生在认识自我的基础上,评价自我。
2、毕业生常见就业心理及调试。通过讲座和咨询等形式对毕业生常见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介绍就业心理问题的自我调适、及如何才能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使学生对就业有良好的心理准备,及早克服就业心理上的问题和障碍,帮助学生树立进取、务实、竞争的就业心态。
3、开展就业咨询:通过团体辅导和一对一个的别咨询等形式相结合,为毕业生提供具有针对性、个性化、细致化、专业化的训练与辅导,为学生答疑释惑。
4、通过报告、毕业联欢、毕业生晚会、学位授予仪式、毕业离校欢送等形式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母校、奉献社会、服务人民的情感;对毕业生进行毕业教育和事业观教育、以及初入职场的职业适应性教育。
第四阶段
做好“人才售后”的服务工作,学生完成了三年的学习生涯,并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个工作岗位,但高职教育工作者所承担的职业指导工作还需要延续:首先是要指导学生适应社会,立足基层,脚踏实地,服务人民,实现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二是对学生的职业发展进行全程跟踪调查,了解学生的社会适应情况,并在需要时提供帮助。三是对用人单位进行跟踪回访,与用人单位保持良好的校企关系,结合行业和专业建立建立学生与雇主动态信息库,深入了解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反映和对人才培养的建议和意见,使就业指导工作和人才培养进入一个良性循环的反馈系统,从而能够从各方面预测未来几年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三、结束语
本文在高职院校就业指导的主要理论进行阐述的基础上,按照科学发展观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以职业发展的理论,对当前国内所提倡的“全程就业指导”的内容和方法做了的探索,对于高职院校的就业指导有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近年来大学毕业生的人数呈逐年大幅上升的趋势,2008年559万人,2009年610万人,2010年达到了631万人,而当前大学生的就业形势却不容乐观。面对就业、考研、留学和创业,大学生应该如何选择?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所学专业的就业前景如何?什么样的职业适合自己?大学期间应该为自己的职业前程和生涯发展做好哪些准备?应该如何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这种种问题都困扰着迷茫中的大学生。为了更好地帮助大学生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举办了为期半年的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笔者试图通过对大赛的分析对当前的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进行有益的探索。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概况
2009年5月,“大学生就业·创业群英会——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正式启动,本次大赛是以大学生“励志、成长、就业”为主题、以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为主要形式、以电视录播为宣传载体的大型活动。通过高校初赛、省市复赛、全国分阶段竞赛晋级的方式和职业测评、现场展示、无领导小组讨论、职场模拟等手段真实记录了大学生就业、创业规划的过程以及企业招聘情景,在展示参赛选手综合素质与嘉宾精彩点评的过程中把行业企业介绍、职业生涯规划、真实面试、就业实习等环节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普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就业观和职业规划意识,指导大学生掌握职业规划的一般方法,认识自我、了解就业环境,提高就业技能与实践能力,进一步推动高校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深入开展。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特点
1.全面性
本次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经过前期的广泛宣传和认真组织,在比赛规模和质量上较以往均有较大突破,能比较准确合理地反映当代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程度。首先,从参赛人数看,2006年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举办时,共有来自全国657所高校的12余万名大学生参与,最终共有46名选手进入总决赛,而本次大赛自启动以来共吸引了全国1000余所高校的70余万名大学生参与比赛,在北京总决赛上的人数更是翻了一番,达到80人。其次,比赛规模空前。许多省市、高校都是连续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如河南是第三届,安徽、黑龙江已经举办了四届,广东更是自2005年以来连续举办了五届,同时,云南、内蒙古、四川等省也组织了本地区的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使得职业规划之风在大学生中广为传播。最后,从参赛的队伍来看,除了综合类大学外,还有师范类、财经管理类、理工类、农林类、高职高专等学校,基本上包含了我国现有的各级高校和学科门类。可以说,本次大赛不失为具有代表性意义的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工作的汇报和检验。
2.科学性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之所以成为受关注度极高的赛事,原因在于其适应时代潮流,能真正体现出职业规划的科学性。其一,各个省市、高校在职业规划指导方面更加专业化。每名参赛选手都配备有专门的指导老师,而指导老师包括了高校就业指导中心人员、就业创业教育专家、选手所在院系的专业课老师等多领域的专家学者,此外,一些省市还邀请了在大学生就业工作方面的资深政府官员、知名企业的老总和HR来对选手进行专门的培训。笔者所在学校还针对比赛对选手进行了文化礼仪和心理素质等方面的赛前辅导。其二,比赛选手的职业规划过程更加科学化。参赛选手在递交职业规划书之前都要按照目标设计原则、职业性向定论、职业规划基本步骤,使用SWOT分析法、PPDF分析法、五W分析法等科学的测评工具进行自我评估,以确定科学的职业目标和规划。同时,大部分选手可以根据变化合理调整职业目标,做到认知匹配。
3.可行性
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大学生实现职业理想,因此,参赛作品是否从实际出发正确认识自身情况,制定职业目标,规划职业路径,是大赛考查的一个重要内容。这其中包括选手所具备的知识、能力、技能、生理状况、生活经历等方面。全国大赛特等奖获得者安庆师范学院选手是一名身残志坚的外语系学生,她给自己定位在做一名优秀的文字翻译的职业目标上。如果仅仅从表面上看,这位选手的就业看起来非常困难,但是,因为她做了合理的规划,确定了正确的职业发展目标,从而最大程度地实现了人生价值。相反,也有部分选手的职业规划操作性不强,有位选手将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在财政厅的某部门处长上,这引发了讨论,这个职业生涯规划是不成熟的。职业规划可以进行职务规划,但是职务属于外职业生涯的范畴,尤其是行政职务的任免,其取决的因素太多,个人难以把握,但个人可以通过努力使内职业生涯得到完善,从而促进外职业生涯的提高,实现职业目标。
4.创新性
为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本次大赛在表现形式和作品内容上较之以往都有了新的创新,更加重视在比赛中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和职业认知。在表现形式上,本次大赛在递交职业规划书和现场展示、答辩的基础上,新设无领导小组讨论和职场模拟的环节,可谓是最大的创新之处。无领导小组讨论由一组选手组成一个临时工作小组,讨论给定的问题,并做出决策,由于这个小组是临时拼凑的,并不指定谁是负责人,目的在于考察选手的表现,尤其是看谁会从中脱颖而出,成为自发的领导者。这种形式被广泛应用于职业测评和企业招聘面试等工作中,对于提高大学生应变能力、分析逻辑能力等基本职业素质十分有用。职场模拟是由选手身穿职业装,用多种形式和方法展示自己所选的职业角色,通过模拟职业生涯的一个片段来促进选手对职业的了解。在作品内容上,涌现出了女子优雅养成高级会所经理、动画编剧、模特经纪人、瑜伽教练、“空巢老人”养老服务机构、职业规划师等新兴职业,这种新的职业目标的确立实际上就是一种创新,是在对各种有效信息的筛选、职业规划的沉淀而反复琢磨得到的目标、路径,也是当代大学生对这个充满激情的时代所作出的有力回应。 转贴于
三、关于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的若干思考
1.树立科学的大学生职业观
大学生职业观是大学生关于职业目标、职业道德、职业评价、职业选择、职业发展等方面比较稳定的基本看法和观点,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职业问题上的具体体现。由于当代大学生缺乏社会生活经验,在职业选择中常常以自我为中心,注重个人奋斗,强调个人价值的实现,在职业活动中担心自己被埋没、大材小用,从而使职业规划缺乏合理性。我们的一名选手在做职业规划展示时,明确对评委及在场观众说“职业规划没有什么必要,他更看重的是将来个人的发展”,这从根本上违背了职业观的个人和社会价值统一原则,受到了专家评委的批评和指正;还有部分选手将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在管理人员岗位,但是在职业发展实施路径中却没有从基层积累的计划,这种职业观模式显然是不可取的。
我们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在选手的职业目标选择上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河南、陕西、云南等西部和内地省份的选手大部分职业定位在教师、村官、律师、记者等传统职业上,而广东、福建、湖南、深圳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选手在职业选择上更为广泛和新颖,如前所述的职业规划师等新兴职业均出自这些地区。因此,当代大学生在求职择业中一定要全面认识自己,调整择业心态,拓宽职业渠道,解放就业思想,将个人的发展与国家、社会、时代紧密结合在一起,树立科学而有效的职业观。
2.培养全面的大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是指一个人完成工作任务、从事与职业相关活动所必备的本领,表现在所从事的各种工作和职业相关活动中,并在其中得到发展。职业能力的培养与提高是大学生职业准备时期甚至未来职业发展时期的重要内容。本次大赛的最终成绩也再次印证了职业能力在职业规划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在比赛中我们发现,一些选手在现场展示时表现得非常好,语言表达流畅,思路清晰,得分很高,但是最后总成绩却不好,究其原因就在于这部分选手只是在对比赛做准备,一旦遇到真正考察职业能力时便显示出了这方面的不足。大赛新设无领导小组讨论和职场模拟环节,目的就在于考察选手的职业能力。无领导小组讨论主要通过集体讨论解决问题的方式,考察选手的逻辑分析、语言表达、沟通协调等基本的职业能力;职场模拟则重在检验选手所选职业目标的能力类型匹配情况和专业技能认知程度。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的职业能力,很明显是不会取得优异成绩的。
另外,选手们在社会实践上的多少也会导致职业能力的巨大差异。“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许多选手选择的职业目标相同或相近,但是最后效果确实大相径庭。在策划人这类职业目标选择中,共有河南、北京、广东等6名选手,最后深圳的选手凭借参与策划深圳卫视跨年演唱会、湖南卫视“超级女声”等项目脱颖而出。大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需要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汲取知识,锻炼自我的基本职业能力,在此基础上勤于实践,将专业知识和社会活动相结合,才能全面提高职业能力。
3.强化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指导
大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是以大学生职业发展为核心,针对大学生实际需求,以促进大学生充分就业为现实性、阶段性目标,以帮助大学生未来可持续职业发展为最终目标,帮助大学生了解职业发展的机遇与挑战,认知职业,了解自我,实现人生职业理想,促进自身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教学活动。从纵向上看,应切实把全程化职业发展教育纳入整个大学期间,而不是“临时抱佛脚”的应急式辅导。比如可以按照年级划分为就业环境认知、职业生涯规划、职业素质培养、求职择业技巧四个板块,同时以专题讲座、个性咨询等方式为辅助,从而使职业发展教育不仅能全面覆盖大学生活,而且更具有针对性。从横向上看,职业发展教育指导队伍应进一步壮大。从比赛选手指导老师来看,大多是院系专业课老师或者就业指导中心工作人员,实际上许多选手还咨询了相关职业目标的职场中人以及父母、同学、朋友等。黑龙江的选手之所以选择应征入伍,源于其家人的军人身份,而青海、河南等地的选手选择注册会计师、理财师可以说家人的银行从业背景起了很大作用。因此,在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中,除了学校教育外,还应该吸收企业、社会、相关职业家庭等人员的加入,做到多方参与,全面指导。
二、本科生导师介入下的英专毕业论文指导模式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