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07:4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语文学习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能否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仅影响到学习的效果,甚至也会影响到一生的事业与成就。语文学习的长期性、潜移默化性,使它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从小就养成的良好的听说读写和广泛涉猎的习惯。这些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主要依靠家庭的熏陶和学校的培养。由于基础教育阶段尤其是小学阶段的某些欠缺,使得大多数学生都有未能在学习的行为习惯上养成良好的品格,这在语文学习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些不良的习惯品格严重滞碍着语文学习的质量,其主要表征是:
(一)轻视咬文嚼字。对似懂非懂的字词轻易放过是比较普遍的坏习惯。学习外语尚且知道记单词是关键,一旦到母语语文课上就把这个道理抛到九霄去了。其实,字词的功底不扎实已经成了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理解中的最主要障碍。阅读水平低下与不能真正品味出阅读材料中的关键字句有很大关系。例如,学生常把“月光朦胧”写成“月光méng@①lóng@②”;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与“后墙紧贴着峥嵘的山石”两句中“峥嵘”的含义分辨不清;把“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中的“淋漓”与“酣畅淋漓”中的“淋漓”混为一谈。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一个字一般就是一个形音义的统一体,注意对一个字进行触类旁通式的辨认,往往能带起一大串。可惜这个道理没有引起多数学生的重视。他们平时很少有意识地去积累字词,对平常遇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字词不去及时查阅工具书,认真深究,求得细致了解,久而久之在字词这一环节上拉下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障碍。
(二)片面追求所谓理解,忽视朗读、涵泳、背诵和记忆。语文学习的材料多为一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其中不乏优美的辞章,警策的名句,生动、隽永,充满无限的审美情趣,常令人陶醉不已。古往今来大凡造诣深厚的文人名士无不饱读诗书,博闻强志,有的甚至能背诵成篇的名著,至于辞采优美的诗词就更是能出口成诵了。事实上,语文学习单纯靠理解、思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涵泳、体悟、熟读、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读与背可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切戒不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讲的是读与背是理解的基础和途径。可见,读与背同语文学习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掀起了一股所谓反对死记硬背之风,把语文学习中的上些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一扫殆尽,贻害极大。语文课上朗读背诵的机会少了,详尽细致的讲解分析多了;学生朗读背书的兴致淡了,琅琅读书的声音消失了。早读课上学生一心想着读外语,甚至读政治、历史,至于背书那就更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理解固然重要,但理解若不以扎实的记忆为基础,很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况且“理解并非是一次完成的。语言这东西,在不十分理解的情况下先吞进去,以后随着语言吸收和积累的增多,随着生活体验的丰富,随着知识面的扩大,通过不断反刍,可以不断加深理解。只有吞进去了,才可能化为自己的营养;一味地分析、研究而不吞进去,则永远不能化为自己的营养。”不养成多读多背的习惯,而能把语文学好的例子是不多见的。
(三)不作笔记,不勤写作。读与写的关系极为密切,是语文学习的两个支点。韩愈在谈到怎样做学问时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口不绝吟”“手不停披”就是多读多写。大学问家们无不爱写爱记。许多名著佳篇都诚是一张张卡片,一本本札记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学语文不光要写作文,还要养成勤于写笔记、札记、日记的习惯。阅读时也要动笔圈点、批注。前人有不动笔则不读书的好习惯,今天的许多学生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动笔写的重要性,更没有养成爱记爱写的好习惯,能够坚持写日记,写读书札记,作读书卡片的学生寥寥无几。有些人甚至连两周一次的作文也当成了负担。他们总是乐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所谓理解、分析,搞题海战术训练,这样的学法岂能真正地提高语文水平?
(四)不爱课外阅读。语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而课本的容量有限,仅靠课堂、课本显然是不够的,但这一点从家长到学生似乎都认识不足。家长一味地反对孩子看“杂书”,动辄没收处罚,从而遏制了阅读的视野。由于急功近利,学生也不认为花时间精力去阅读那些看起来与提高应试成绩关联不大的“杂书”有什么价值。有些人虽看些课外书籍,但品味太低,至于报纸、新闻则更是无人问津了。实际上,这些课外因素对语文学习恰好能构成内外互补,它可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不仅不会影响语文学习,反而会活跃思维,增加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二、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进步与提高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是最重要的,战国时期的荀子就曾论及积累的重要意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量的积累终能导致质的飞跃,但积累的过程毕竟是长期的、艰辛的,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恒心,这就要“虚一而静”力戒浮躁。在语文学习上追求短平快是绝对行不通的。许多同学不懂得这一道理,往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之后,就干脆弃之不顾,转而去抓那些能够立竿见影的科目去了。
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另一种障碍是缺少学习的主体意识。当代的学生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过分依赖学校和老师,而学校和老师也急功近利,一味地搞所谓强化训练,几乎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其实,古代一直沿用下来的传统中许多经验都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反思的,如《论语·侍坐》里孔子成功的教学范例、宋代以后的书院式教学模式就给我们许多启迪。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向老师质疑问难,老师则重视让学生躬行实践,注重个别启发指导,甚至令弟子次相传授。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推广这种学习方法是不是比填鸭式更好些呢?
三、学习心理上的障碍
所谓心理上的障碍是指对学习语文认识上存在着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滋生轻慢之心。在母语环境里学习母语语文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因为已经会认字会说母语了,便对学语文失去了新鲜感,错误地以为自己才不过粗通文字的语文功夫就已经是语文的全部了,于是语文在他们眼里便魅力尽失,黯然无光。二是认为语文成绩很难提高,即使花大力气去学也未必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反,以全力去对付那些短平快的科目收效会更大些,于是也对语文漠然视之。
(二)科学代替审美。应该说语文是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可是,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日益泛滥的今天,人们很难得从这一角度来看待语文,总是以科学的视野来对待语文,以理性的原则来对待语文学习,对语言文字之外的旨趣、情韵麻木迟钝。汉语言的丰富性和审美的模糊性正是语文的魅力所在,如果单纯用科学思维来对待语文学习,自会觉得乏味。审美与理性往往是相悖的,不能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语文,对待语文学习。
(三)定位止于工具性。对语文学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与精神品格形成过程中巨大潜移默化的功能认识不足,恐怕与语文是工具性学科的定位不无关系。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母语,更重要的是吸纳母语文化乃至几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养料。接受了良好的母语文的熏陶,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尤其是民族精神品格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在这一环节中所承担的责任最大,也最重要。没有上升到这一层次上来认识语文,只把它看成是一门普通的语言课程是语文学习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偏差,它对语文教学双方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要使语文学习打开新的局面,出现新的生机,势必要排除语文学习上的种种障碍。如果能从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心理这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疏导,也许语文的教与学都会出现令人满意的新局面。
如果说,小学语文学习基本上是课堂的学习,学校和家庭的学习,那么,中学语文学习的范畴就已经大大地延伸,逐渐趋社会化,正所谓“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中学生所学的语文知识已经远远超出课本之外,举凡各种书籍、报刊、影视、戏剧、广告、招牌乃至整个社会和人生都是值得他们广泛深入学习的生动教材,成为他们涉猎和探求的对象;语文能力的训练也已经远远超出课堂范围,比如:举办故事会、演讲会、辩论会、朗诵会、座谈会、主题班会,文娱晚会、时事报告会,模拟法庭,模拟记者招待会;办墙报、板报、小报、手抄报;写周记、日记、书信、观察笔记、调查访问记乃至进行文艺创作等。“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语文学习实践活动的泛化,给中学生语文学习提供了一个广泛的智力背景,使他们语文知识的学习有了一部无比丰富生动的教科书,语文能力的训练有了一个大显身手的英雄用武之地。
(二)学科学习兴趣分化
(一)轻视咬文嚼字。对似懂非懂的字词轻易放过是比较普遍的坏习惯。学习外语尚且知道记单词是关键,一旦到母语语文课上就把这个道理抛到九霄去了。其实,字词的功底不扎实已经成了语文学习尤其是阅读理解中的最主要障碍。阅读水平低下与不能真正品味出阅读材料中的关键字句有很大关系。例如,学生常把“月光朦胧”写成“月光méng@①lóng@②”;对“忆往昔峥嵘岁月稠”与“后墙紧贴着峥嵘的山石”两句中“峥嵘”的含义分辨不清;把“有雨趣而无淋漓之苦”中的“淋漓”与“酣畅淋漓”中的“淋漓”混为一谈。汉字作为表意文字,一个字一般就是一个形音义的统一体,注意对一个字进行触类旁通式的辨认,往往能带起一大串。可惜这个道理没有引起多数学生的重视。他们平时很少有意识地去积累字词,对平常遇到的一些似懂非懂的字词不去及时查阅工具书,认真深究,求得细致了解,久而久之在字词这一环节上拉下的差距越来越大,从而成为语文学习的重要障碍。
(二)片面追求所谓理解,忽视朗读、涵泳、背诵和记忆。语文学习的材料多为一些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其中不乏优美的辞章,警策的名句,生动、隽永,充满无限的审美情趣,常令人陶醉不已。古往今来大凡造诣深厚的文人名士无不饱读诗书,博闻强志,有的甚至能背诵成篇的名著,至于辞采优美的诗词就更是能出口成诵了。事实上,语文学习单纯靠理解、思辨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学习过程中更多的是需要涵泳、体悟、熟读、背诵。“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讲的是读与背可以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读书切戒不慌忙,涵泳功夫兴味长”“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讲的是读与背是理解的基础和途径。可见,读与背同语文学习的关系是何等的密切了。但不知从什么时候起掀起了一股所谓反对死记硬背之风,把语文学习中的上些行之有效的优良传统一扫殆尽,贻害极大。语文课上朗读背诵的机会少了,详尽细致的讲解分析多了;学生朗读背书的兴致淡了,琅琅读书的声音消失了。早读课上学生一心想着读外语,甚至读政治、历史,至于背书那就更是“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了。理解固然重要,但理解若不以扎实的记忆为基础,很可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况且“理解并非是一次完成的。语言这东西,在不十分理解的情况下先吞进去,以后随着语言吸收和积累的增多,随着生活体验的丰富,随着知识面的扩大,通过不断反刍,可以不断加深理解。只有吞进去了,才可能化为自己的营养;一味地分析、研究而不吞进去,则永远不能化为自己的营养。”不养成多读多背的习惯,而能把语文学好的例子是不多见的。
(三)不作笔记,不勤写作。读与写的关系极为密切,是语文学习的两个支点。韩愈在谈到怎样做学问时说:“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记事者,必提其要,纂言者,必钩其玄。”“口不绝吟”“手不停披”就是多读多写。大学问家们无不爱写爱记。许多名著佳篇都诚是一张张卡片,一本本札记的基础上撰写出来的。学语文不光要写作文,还要养成勤于写笔记、札记、日记的习惯。阅读时也要动笔圈点、批注。前人有不动笔则不读书的好习惯,今天的许多学生却根本没有意识到动笔写的重要性,更没有养成爱记爱写的好习惯,能够坚持写日记,写读书札记,作读书卡片的学生寥寥无几。有些人甚至连两周一次的作文也当成了负担。他们总是乐于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所谓理解、分析,搞题海战术训练,这样的学法岂能真正地提高语文水平?
(四)不爱课外阅读。语文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而课本的容量有限,仅靠课堂、课本显然是不够的,但这一点从家长到学生似乎都认识不足。家长一味地反对孩子看“杂书”,动辄没收处罚,从而遏制了阅读的视野。由于急功近利,学生也不认为花时间精力去阅读那些看起来与提高应试成绩关联不大的“杂书”有什么价值。有些人虽看些课外书籍,但品味太低,至于报纸、新闻则更是无人问津了。实际上,这些课外因素对语文学习恰好能构成内外互补,它可以开阔视野,增加阅历,不仅不会影响语文学习,反而会活跃思维,增加相关知识,提高学习的质量与效果。
二、学习过程中的障碍
语文学习的外延和生活的外延相等。语文的这一特殊性决定了语文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进步与提高是缓慢的潜移默化的。在漫长的学习过程中,积累是最重要的,战国时期的荀子就曾论及积累的重要意义:“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量的积累终能导致质的飞跃,但积累的过程毕竟是长期的、艰辛的,需要有很大的耐心和恒心,这就要“虚一而静”力戒浮躁。在语文学习上追求短平快是绝对行不通的。许多同学不懂得这一道理,往往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不能取得明显的效果之后,就干脆弃之不顾,转而去抓那些能够立竿见影的科目去了。
语文学习过程中的另一种障碍是缺少学习的主体意识。当代的学生在中考高考的压力下,过分依赖学校和老师,而学校和老师也急功近利,一味地搞所谓强化训练,几乎完全剥夺了学生学习的自主空间。其实,古代一直沿用下来的传统中许多经验都是值得我们今天借鉴和反思的,如《论语·侍坐》里孔子成功的教学范例、宋代以后的书院式教学模式就给我们许多启迪。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提倡学习的自主性。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向老师质疑问难,老师则重视让学生躬行实践,注重个别启发指导,甚至令弟子次相传授。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推广这种学习方法是不是比填鸭式更好些呢?
三、学习心理上的障碍
所谓心理上的障碍是指对学习语文认识上存在着偏差,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滋生轻慢之心。在母语环境里学习母语语文容易走两个极端:一是因为已经会认字会说母语了,便对学语文失去了新鲜感,错误地以为自己才不过粗通文字的语文功夫就已经是语文的全部了,于是语文在他们眼里便魅力尽失,黯然无光。二是认为语文成绩很难提高,即使花大力气去学也未必就能达到理想的效果,相反,以全力去对付那些短平快的科目收效会更大些,于是也对语文漠然视之。
(二)科学代替审美。应该说语文是最具有形象性、情感性和审美性的,可是,在科学主义、理性主义日益泛滥的今天,人们很难得从这一角度来看待语文,总是以科学的视野来对待语文,以理性的原则来对待语文学习,对语言文字之外的旨趣、情韵麻木迟钝。汉语言的丰富性和审美的模糊性正是语文的魅力所在,如果单纯用科学思维来对待语文学习,自会觉得乏味。审美与理性往往是相悖的,不能以审美的眼光来看待语文,对待语文学习。
(三)定位止于工具性。对语文学习在一个人成长过程与精神品格形成过程中巨大潜移默化的功能认识不足,恐怕与语文是工具性学科的定位不无关系。学习语文不仅仅是为了掌握母语,更重要的是吸纳母语文化乃至几千年来所积淀下来的精神文化养料。接受了良好的母语文的熏陶,对一个人的健康成长尤其是民族精神品格的形成是极为重要的。语文在这一环节中所承担的责任最大,也最重要。没有上升到这一层次上来认识语文,只把它看成是一门普通的语言课程是语文学习中一种较为普遍的心理偏差,它对语文教学双方面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大。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要使语文学习打开新的局面,出现新的生机,势必要排除语文学习上的种种障碍。如果能从学习的习惯、学习的过程、学习的心理这几个方面加强对学生进行疏导,也许语文的教与学都会出现令人满意的新局面。
如何适应新的教学理念下的课堂教学?从严谨的教学体系出发,要回答确实困难,但从实用角度回答却很容易,那就是课堂教学生活化。课堂上,可这样富有生活化的扣问:作者笔下的生活画卷同现实生活场景有什么不同?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反映生活?换一种方式反映行不行?有文本中描绘的生活感受吗?这样写生活有什么意义?如果课堂提问能贴近生活,还原生活,理解生活,体味生活,课堂教学就不会有隔靴搔痒之感。文本内容通过生活媒介生发的喜、怒、哀、惧、爱、恶、欲的七情自然流露在课堂中,达到师、生、文本三者情感上的共鸣,一个豁然开朗的生活化课堂教学境界精彩而出。如此美事,何乐不为?
有位教师在教《统筹方法》一课时,启发学生:爸爸妈妈通常不在,下午6点下班到家,你每天放学5点20分回到家,到家后要做以下几件事——写日记(30分钟),烧饭(40分钟),整理桌凳(2分钟),洗碗(3分钟),拖地板(5分钟),你怎样安排这些事情,才能让爸爸妈妈回家时就能开饭?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经过一番思索,回答在烧饭的同时完成其他四项工作。接着教师告诉学生这就是要抓住主要环节,对工作要统筹兼顾。这种教学来源于生活,在生活中又获得知识升华,并使学生将“统筹兼顾”这一知识记得深刻,学得真切。它远远胜
于一切说教。
二、课程内容生活化
为了配合课堂教学生活化,首先要将课程内容生活化。课程内容来自生活,学到的语文知识又用于生活。试想,若把李白的生活经历写成文章,其间穿插唐诗,学生学唐诗该多么兴奋;若把李清照的生活经历写成文章,其间穿插宋词,学生学词该多么惊奇。如果我们的课文有让学生关注的生活内涵,课本一定变得可亲、可爱、可敬、可读。语文课本中,散文《我与地坛》使学生感知人的灵魂,生命情感在细小生活中的伟大;诗歌《大堰河,我的保姆》使学生感悟到大堰河保姆用她的血肉汇成的生活之源,不仅养育诗人的身体,也养育了诗人的感情;选读《陌上桑》写出了封建统治者的腐朽生活……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课本,给我们展现了一幅“川流不息”的生活画卷,关键看教师用怎样的心态去了解人类生活,用怎样的教学技巧激发学生关注生活,体验生活,实现语文学习和学生自我感受的双赢。
三、语文考试生活化
考试是学习的“指挥棒”。考试内容对实行课堂教学生活化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说课堂教学生活化给学生带来活力,那么考试内容生活化则给学生带来动力。可现在我们的语文试卷,不但缺乏生活化,而且没有亲和力。请看《中学语文》2005年第一期刊登的一份台湾语文试卷部分样题:
1.平时喜欢阅读课外读物的毓珊,在《中国历代女作家》这本书里,找不到哪位作家的相关作品?
A李清照B刘侠C潘希珍D彭端淑
2.下列哪一组服饰和配件,最有可能是古代的“女子”的打扮?
A玄端章甫B羽扇纶巾C拖鞋汗衫D云鬓花黄
3.就你对孔子的认识,你认为他的星座应该是属于:
A争强好胜,表现欲强的牧羊座
B优柔寡断,多愁善感的金牛座
C公正无私,博爱仁慈的天枰座
D处处桃花,风流文雅的射手座
以上三题让我们深切地体会到台湾命题者对语文考试生活化关注的程度。不但生活化地考察了文学常识,文化素养,而且也巧妙地考察了情感态度。这样的试题我们不会觉得“冷面”,也不会觉得枯燥。
四、作文写作生活化
二、当前学生语文学习习惯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存在的问题
我在平时教学中对大量学生进行了观察、了解和分析,并了解了班主任的反映和评价。现在,我以我所任教的初一1、2班为例,简要说明学生在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上存在的问题。一是课堂表现不尽如人意。学生普遍自控能力差,注意力容易分散,缺乏动脑思考的习惯。半数以上的学生听讲注意力只能持续25分钟左右;上课坚持不做小动作的学生仅有30%;提问时不认真思考、随意性发言答问的学生占1/3。二是课后作业质量较低。初中语文课后作业大致包括作文、日记、书面作业、练习册等。我曾对一次作业进行了检查比对,结果全班45人中,只有12人全对,其他或多或少都有错误。其中,有18人在题目抄写中就出现了错误,有5人没能按规定的时间完成,甚至有的学生还要教师连连催促才能勉强完成,且正确率较低。三是学习效果难以实现。不良的学习习惯必然会造成不良的学习效果。从几次单元检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字、词、句、段、篇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听、说、读、写的基本技能掌握有欠缺,学生成绩提高的难度较大。以这学期期中考试成绩为例,90分以上的学生只占5%,60分—90分的占50%,其余45%的学生为不及格。
(二)产生的原因
产生上述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一是生活环境教育有缺失。初一1、2班的学生85%以上来自农村,社会群体的文化相对落后,学生周围的学习氛围,特别是能够引导学生培养良好学习习惯的外部环境,相对县城明显不足。二是个人家庭教育有缺失。很多学生的父母不是外出务工就业就是工作繁重,使得这些学生与祖辈长时间生活在一起,得不到父母在学习上的帮助和指导。三是既往小学教育有缺失。学生所在小学有些教师在观念上存在偏差,应试教育多于素质教育,分数高于一切,只重视成绩,不重视习惯培养。
三、强化语文学习习惯的方法和途径
(一)分阶段确定目标
我们应按照语文教学过程分阶段设定目标。如在“课前”阶段:引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示和思考练习,进行有针对性的、系统的预习,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点和难点,思考文中的重点字词句段,体会怎样运用这些字词句来表达中心思想。在“课内”阶段:训练学生上课专心听讲,做好笔记,认真思考,积极回答问题。在“课后”阶段:要求学生作业整洁、无差错,按时完成,书写工整。在“课外”阶段:指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每周组织“名作品读课”,选择适合学生年龄、心理、性格、认知结构的健康有益的读物,培养他们健康阅读、不断积累的习惯。
(二)分类别严格训练
一是训练养成持续注意的习惯。对注意力不集中的学生,我们在讲课时要用手势、眼神等肢体语言进行指挥,反复训练,提高他们的有意注意力。二是训练养成认真听课的习惯。我们应采取突击提问的办法,请学生重复刚才教师或是同学的话,也可以请学生对刚才的发言做简单的点评,或归纳前面几位同学的发言。三是训练养成口语表达的习惯。我们应引导学生克服当众说话时的怯懦心理,做到声音响亮,表达清晰。平时,我们要在班级内利用班会、课外活动、诗歌朗诵会、演讲比赛等,多提供机会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四是训练养成良好书写的习惯。我们应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书面作业,做到一丝不苟,书写认真,字迹清楚,整洁大方,组词、造句、答题、作文等准确、符合要求,句子通顺,叙述清楚。五是训练养成自我检查的习惯。我们应经常性地开展作业展评,成立学习“兴趣小组”,让学生相互检查问题,逐步使学生养成主动检查、善于分析、自觉订正的良好习惯。
(三)采取激发兴趣的教法学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我们应想方设法改进教学方法,以获得事倍功半的效果。一方面,教法要突出新颖性、趣味性。对于每一堂课中的导入、板书、讲解、作业,我们都要深入思考,认真设计,力争形式新颖别致,内容灵活多样,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良好习惯的形成。另一方面,我们要广泛组织课外活动。例如,定期开展一些课外读写、主题社会调查、手抄报展览、经典篇目诵读等活动,可有效消除疲劳,以积极的情绪体验增强学生兴趣,巩固教学效果。
1.1小学语文学习方法的指导;所谓学法指导,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①在具体的学习情境中引导学生掌握具体的学习方法,如阅读、作文、查字典等方法;②引导学生明了各种学习方法的适用范围,使学生在特定的学习情境中,能够选择恰当的方法进行学习。只有当学生对学习方法获得了后一种认识,这些学习方法才能在新的学习情境中获得迁移,才能真正具有使用价值。
学法指导的重要途径,是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是学习方法、程序和智力活动的总和。赞可夫和布鲁纳都十分重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过程。“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是赞可夫“实验教学新体系”的五大原则之一。他认为,学生不只掌握学习内容,而且要自我观察、分析自己的学习过程。布鲁纳的“发现学习”则主张学生不仅知道完整的结果,而且要追溯达到结果的步骤、方法。其实,任何一种学习方法必定体现为特定的程序,而且贯穿遇学习过程的始终。因此,通过对学习过程的总结,可以使学生动态地把握学习方法,从而使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大大增强。怎样引导学生掌握自己的学习过程呢?
1.2让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农村语文教师往往容易满足于学生的正确答案,一个问题几个学生回答,一个学生答对了,这个问题就算解决了。至于这个学生为什么能答对,别的学生为什么会答错,则一概不予探究。由于学生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次答对了,下次不一定能答对,因此,教师不能满足于结论,而是应该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尤其是当几个孩子的结论存在不一致时,教师应该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你是怎么知道的?你的思考过程是怎样的?这样不仅能使学生有效地总结自己的学习过程,而且还可以在全班学生中起到交流学习过程的作用
2.引导学生自己寻找错误的原因
这也是引导学生掌握学习过程的重要方面。学生学习过程中总会发生这样那样的错误,这是不可避免的。而这些错误,除了偶然的疏忽,通常有其学习方法上或者思维方法上的不足之处。教师要研究学生产生错误的根源,然后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并加以消除。学生能够找到错误的原因并加以纠正,那么就意味着他已经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了。是把方法“灌”给学生,还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悟”出方法,掌握规律?答案当然是后者。实践证明只有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自己“悟”出方法,才能掌握得牢,运用得灵活。
2.1示范引导,举一反三;有的课文结构鲜明,写法类似,我就以某一段为例,在具体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悟”出学习方法,然后让学生“反三”用同样的方法自学其它段落。如《桂林山水》这篇课文,写水和写山两个段落写法上是相似的。在学生初步理解了写水部分的内容之后,引导学生回忆这一部分是用什么方法学习的。学生体会到,是用首先抓住写水的特点的词(静、清、绿),再看课文是怎样具体地写出了这些特点及为什么这样写,然后体会一下作者用波涛汹涌的大海和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的方法学习的。接着让学生运用这样的方法去自学写山的部分,收到良好效果。
2.2借机渗透,适时点拨;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有时会不自觉地运用一些较好的,甚至是科学的学习方法。若教师能抓住这些时机借机渗透,适时点拨,帮助学生掌握这些学习方法,久而久之,自学能力必然得到提高。初读了《猫》这篇课文之后,依据课文第一段的构段特点,启发学生选用了围绕总起句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学习方法。(即:围绕着“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这个总起句,看是从哪几方面分述的,每一方面是怎样具体地写的,为什么这样写。)汇报讨论时,有的学生把写猫“老实”“贪玩”“尽职”的内容各作为分述的一个方面。有的学生反驳说:“这三个意思应合为分述的一个方面。因为“古怪”在这里是难以琢磨的意思。猫老实,不能说是古怪,猫贪玩也不能说是古怪,猫尽职更不能说是古怪。只有老实、贪玩、尽职这些看起来截然不同的性格偏偏都集中在猫身上,才能说是古怪。”我借机渗透,说:“谁发现他是用什么方法把这三个内容合为分述的一个方面的?”学生在讨论中,领悟了“在围绕总起句学习的时候,不能忽略总起句中的关键词”这一学习方法。在读、议中,有的学生提出:“作者为什么把猫在稿纸上踩的脏脚印比喻成梅花?”当有的学生谈到作者是以此来表达对猫的喜爱之情时,我又借机渗透在学习状物为主的文章时要注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的学习方法。接着让学生找出课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表达了作者喜爱猫的思想感情。学生不但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还掌握并实践了从字里行间体会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感情的学习方法。
2.3总结积累,鼓励运用;学习有法,但学无定法。学习方法有一般的规律性,也有其特殊性。由于学生的气质、智力、基础存在差异,在学法的适应性上也有差异性,所以在总结课文时,我总要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程,说说自己采用了哪些学习方法,其中什么方法效果好,并把这些方法分类积累起来,以便运用时信手拈来。以理解句子的方法为例,经过一个阶段的训练,大部分学生就能比较熟练地运用“一抓、二联、三问、四想、五体会”的方法。“一抓”,指抓重点词语、关联词、表达方法等;“二联”,指联系课题,联系上下文,联系实际,联系总起句、总结句、中心句,联系段、篇主要内容,联系作者的写作意图等;“三问”,指理解每个句子时都可以问写的什么,怎么写的以及为什么要这样写;“四想”,主要指展开想象;“五体会”,主要指体会句子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麻雀》一课中有这样一句:“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这个句子是全文的重点句,理解了这句话,有利于把握全文的中心。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复习理解句子的方法,然后让学生运用这些方法理解这句话。有的学生联系表达方法,体会到作者是用“石头落地”比喻老麻雀从树上飞下来的动作之快。有的学生用联系前文的方法,体会到因为老麻雀在树上看到“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张开大嘴……”小麻雀处境十分危险,便不顾一切地飞了下来,所以它的动作不仅快,而且猛。有的学生用提问的方法,意识到作者这样写的目的在于说明老麻雀奋不顾身地救自己的孩子。还有的学生体会到这个句子表达了作者对老麻雀这种奋不顾身地救自己孩子精神的赞美之情。
3.经常引导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交流
每个学生经历的学习过程不尽相同,在同一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学习方法也互有不同。引导学生交流和总结学习过程,不仅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而且能优化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不仅能起到取长补短的作用,而且能优化每个学生的学习方法。例如学生的记忆生字“晋”字,一个说“上面是一横,中间是个‘业’,下面是个‘日’,合起来是‘晋’”;一个说“上面是个‘亚’,下面是个‘日’,合起来是‘晋’”;第三个说“‘普通’的‘普’字去掉两点,就是‘晋’字”。教师让孩子比较三个同学的记忆方法,哪一个最好,学生分析后一致认为第三个通许的方法最好,因为最简单。这样的交流,实际上就是自学生字方法的指导,目的在与引导学生运用最简单的方法记住生字。
4.教师示范运用良好的教法,向学生展示学习过程这样做同样可以帮助孩子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有位教师教“茫然若失”这个词语,先请学生分别说出“茫无边际”的“茫”是什么意思。这三个词语孩子们都学过,一一作了回答。然后让孩子想想“茫然若失”是什么意思?一个孩子马上举起手,回答说:“‘茫然若失’的茫也是模糊不清的意思,‘若’也是‘像’的意思,‘失’就是‘失去’的意思。‘茫然若失’就是空空一片,模糊不清,好像丢失了什么的意思。”教师对这个孩子的回答作了充分肯定,说:“你说得很对,思考的方法也很好。这实际上是一种很常用的解词方法。谁能说说他是用什么方法来理解这个词语的?”孩子经过讨论,归纳出了一种新的解词方法,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熟字构成的词语,可以用分解的办法,利用已经掌握的熟字的意思,去理解新的词语。由于教师在教学中有意识地向孩子展示了这个解词的方法,起到了示范的作用,因此学生不费很大的力气就顺利地掌握了。
目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目前状况不容乐观,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仍沿袭“一本书、一言堂、一锅煮”的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将备课当成“抄教案”,将上课当成“演教案”,将学生当成灌输知识的“容器”。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随处可见——老师讲,学生听,老师问,学生答,加上机械重复式抄抄写写,以及为应付考试而做的大量练习,忽视了学生主体的能动性、自主性、自为性,使课堂缺乏活力,教学效果欠佳,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摘要:
1、产出和投入比率低。课堂上,大量的时间用在教师串讲串问理解课文内容上,师生共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多,但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缓慢,读写教学严重脱节,学生表达能力低下,作文内容“假、大、空”。
2、学生学习被动,“他主”学习仍占据教学舞台。课堂教学老师包办代替太多,学生自己读书的时间少,自己琢磨的时间少,自己活动的时间少,学生没有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不是用教材,而是教教材,把语文教学引入死胡同,只在课本的语言文字形式上兜圈子。
3、教学方式单调,学生学习热情不高,参和差。教师唱主角,少数优生唱配角,多数学生当观众。
二、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新问题的原因
1、农村小学语文教师普遍教学思想陈旧,语文素养参差不齐,创新意识淡薄。部分教师不思进取,放松了学习,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差,穿新鞋走老路,机械练习,忽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要求学生死记硬背。
2、应试教育的阴影作祟。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指挥棒的影响,教师习惯于应试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只按照考试的要求进行教学,考什么就教什么、练什么;怎么考就怎么教、怎么练。甚至有部分自认为教书应考有法的教师将教材中的阅读课文弃之不教,理由是考试根本不会考这些内容。
3、对教师的考核和评价制度改革相对滞后。将评优晋级和学生考试分数挂钩,导致教师急功近利,唯分数是从,课堂教学面面俱到,知识教得死,生怕哪个内客没讲到,学生考试时丢分。面对当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不容乐观的目前状况,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势在必行。
如何以课堂教学为突破口,构建农村小学语文“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模式?我校语文教师作了一些初步的探索,这种自主学习课堂教学模式的主要环节是摘要:创境激情--引疑自究--启思自悟--导训自结。即通过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情;通过引导学生质疑,参和自主学习目标的制定;通过组织参和课堂教学活动,启发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师生、生生多向交流,促进学生自评自结,整合知识体系,把握学习方法。
三、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的基本策略
(一)创设良好氛围,激励自主学习
美国闻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摘要:“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和者。学习者通过自己练习、探索、发现,所获得的知识才真正有效”。教师应充分信任学生,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给读书方法,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创设自主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浓厚的学习喜好,良好的学习习惯,强烈的学习责任感,让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
首先,应创设自学氛围,教给学生自学方法。让学生自主学习,并不是放任自流,在学生自学前,教师应教绐自学的程序和方法,采用一读(将课文读通读顺,了解课文脉络,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些什么),二思(看一看“预习提示”,读一读课后思索题,明确新课要学什么),三写(即认真读课文,深入思索,在文中圈圈画画,记下疑难,写下感受),四用(即使用工具书,迁移旧知识,初步解决一些自己能解决的新问题)的方法,使学生自学时有法可循,明白如何入手,懂得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由教到学有个过程,这个过程是不可缺少的,老师要充分发挥引导和示范功能,但不要扮演包办代替的角色。
其次,激发自主学习的动机,让学生乐学。动机是内驱力,自主学习需要一种内在激励的力量。假如学生对自己从事的探索活动具有强烈的欲望和追求,这种内驱力就能把学生内部的精神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有效持久地投入探索活动。在语文教学中,利用学生好奇心强烈的特征,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新问题的情境中,产生对新知识的需要和渴求,并在喜好的激励下形成探索动机。
第三、营造民主氛围,让学生愿学。教师要转变角色,努力营造出和谐、平等、民主的教学氛围,通过生说生评,生说师评、师说生评等形式,让学生自己获得新问题的解决,使学生走向成功,体验到成就感;适当组织学习竞赛,开展合作学习,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动机,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民主氛围的营造,可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摘要:
1、主动汇报,交流学习。在学生自学后,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交流学习所得的机会,培养学生主动汇报学习情况的习惯。我们通常是让学生站起来就说话,避免举手指名等烦琐形式,学生说话不拘束,课堂呈现气氛热烈,思维活跃,情绪高昂的场面,讨论、争论中不时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2、互相讨论,及时评价。可通过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师生讨论等多种形式组织教学,营造民主评议的氛围。学生的发言有优有劣,这对帮助学生把握分析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方法有借鉴意义。学生通过互评、互议,相互启发,互教互学,在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下,在教师的适时点拨下,愉快地完成了学习任务,从而也提高了学生评判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大胆发问,鼓励创新。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不明白的新问题大胆发问,提倡学生给老师提意见、找岔子、挑毛病,诱导学生积极思维,发表独立见解,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当学生想法和老师不一致时,教师切勿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学生,应耐心倾听,多问学生是怎么想的,对思索不够深入的新问题要鼓励引导学生进一步去探究,将学生思维活动引向深入。更重要的是,要激励学生敢提问,爱提问,乐探究的喜好,培养学生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
(二)提供自主形式,关注自主过程
学习不是结果而是一种过程。布鲁纳说摘要:“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和学习过程”。引导学生全面、主动参和学习全过程是提供自主学习的最佳形式。学生只有直接参和探索新知识的全过程,才能领悟知识的奥秘,感受学习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优化教学过程的根本要素就是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和学习。参和的内涵十分丰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大胆放手,更多地提供学生参和的机会,充分发挥学生各种感官功能,让他们多动手,多动口,多动脑,参和观察、思索、讨论、实验。让学生实质性地参和教学过程,要做到七个“让”摘要:即课文让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自己把握,段意让学生概括,新问题让学生发现,方法让学生寻找,重点让学生思索,难点让学生突破,真正让学生参和每节课的全过程。参和要多样化,如质疑问难是一种创新精神的反映,是学生思维参和的标志。学生能提出新问题,那怕千奇百怪、荒诞离奇,只要学生积极参和了思维活动,教师就要悉心引导,让学生思维的火花最终成为知识学习和创新的火种。
关注自主学习的过程,其最佳手段是优化课堂教学中的反馈和评价。学是核心,导是关键,评是学生求知的催化剂。教师的主导功能不仅体现在课堂提问的梳理精当,而且体现在处理反馈信息的应变能力上。评价是教师对学生学习结果反馈的重要途径,它的功能并不仅限于让学生了解自己和目标要求的距离,还应通过评价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坚定学习的自信心,交流师生情感,营造宽松和谐的氛围。当学生答错新问题时怎么处理?----是鼓励引导、点拨开窍,还是训斥讥讽,简单的否定,甚至罚站?前者能使学生感到老师态度诚恳,评价中肯,自尊心受到了保护,进而产生“亲其师而信其道”的求知冲动,以良好的心态进入学习探索中;后者则使学生产生逆反心理,挫伤学习积极性。因此,反馈和评价,不仅是学生认知过程的需要,更是开放式教学和融洽师生情感的需要。
(三)鼓励“人自为学”,培养自主精神
二、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新的语文课程改革十分重视课堂效果的提高,而融洽的课堂氛围是提高课堂效果的有利因素。课堂教学过程是教师和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是师生之间在情感上产生共鸣的过程,所以,教师和学生要相互尊重,这对于和谐融洽的课堂氛围的建立是非常有帮助的。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教学观念,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作用,让学生真正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让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有主人翁精神和意识,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敢于发言,能够积极踊跃地提出疑问。语文教师要勇于创新,做好课堂活动的引导者,做好学生的合作者,尊重学生,为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努力创造条件。实践证明,民主、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能够有效促进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变革教学方式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处于主导地位,教师过分关注知识、关注教材,而忽视学生的个性发展。而要构建语文高效课堂,教师就必须转变教学观念,要转换角色,要作课堂教学的引导者,让学生作教学活动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的不同和学生学习程度的不同,从多个角度、多个方面去引导学生发展,可采取新课程改革理念下小组合作交流学习方式,让学生能够有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语文教师要逐步转变教学方式,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有激情、有个性。
二、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教学方法
(一)教师科学合理的选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
由于现在的学生都是伴随网络长大的一代,对于网络有着不一样的感情倾向。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课程的内容选择合适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例如选用多媒体、幻灯片和录音等方式进行辅助教学,便于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巩固教学效果。例如,教师在教授古诗《短歌行》的时候,教师除了对古诗的背景作详细阐述之外,还要通过选用多媒体的资源来向学生们展示当时作者曹操求贤似渴和统一天下的雄心壮志。教师最好能选用合适的影视视频片断来给学生们进行分析讲解,使得学生们在学习古诗的时候更加深刻的理解每一句诗词的含义,便于学生理解背诵,提高学习的兴趣,激发学习的动力。
(二)教师根据课文的类型选用表演法进行教学
实践证明,采用表演法进行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增强了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于高中语文学习教学方法的探讨山西省介休市职业中学冯利琴互动性,巩固了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雷雨》这篇文章时,由于这是一部话剧,作者对每个人物的刻画都有很强的时代背景特点,而且课文描述的人物关系比较复杂。如果仅仅依靠教师的讲授,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混淆,甚至不明白里面错综复杂的内在关系。此时,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分角色表演来进行对课文学习,不仅能够使学生记住自己的角色定位,而且学生还会主动搜集资料来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并很好地揣摩人物的一言一行来尽量表演好这个角色,最大程度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学生也深刻的理解了这篇文章的内在含义,而且印象深刻不容易遗忘。实践结果表明,学生们也乐于参与这种教学方式,从而巩固了教师的教学效果。
(三)教师善于利用学生的竞争意识选用竞赛的方式进行教学
在高中的学习中,学生的竞争意识明显增强,有了自己奋斗的目标和理想,为了考上自己理想中的大学,学生们刻苦努力,相互竞争看谁的成绩排在前面。此时,教师就要善于发觉这一点,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划分学习小组,设定比赛的时间和标准,对学生提出物质和精神的奖励。这种做法既能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也能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为以后走上社会很好地与人相处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四)教师采用启发法进行题目训练教学
启发法的教学方式主要体现在做题的环节,由于部分教师想要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就会出现教师不断地给学生布置很多题目去做的情况。教师大搞题海战术,使得学生忙于做题,没有空间和时间对题目进行总结和思索,只是停留在重复的做题层面,反而不利于学生创造力的培养。考试中一旦出现变换题目学生就会无从下手。因此教师在教学当中要注意给学生选择经典的题目去做,而且提示学生可以尝试用多种思维方法去做同一道题,或者是通过一道题的解答来总结一类型题的解答方法。然后教师在进行题目的改变来考察学生是否真正掌握类型题的解法。尤其是针对高中的语法题目,学生们普遍出现错误率高,而且提升不明显的情况。此时教师应选择启发式的方法使得学生掌握做题的思维,从而提高学生解题的能力。
在我看来,语文学科既是培养学生语言能力的学科,又应该是培养情感的学科。心理学家认为:情感是认知活动的启发、发展和维持的动力,是构成心理素质的重要成分,没有情感就没有智力,由此提出了“情感智力说”。充分认知自己的情感,控制调节自己的情感,感知他人的情感等,这些恰好是语文阅读教学应该培养的情感品质。
在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明确提出:“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培养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具有阅读能力,注重情感体验”;事实上,这是语文教学中长期以来不被重视的一个问题,过重的政治色彩和复杂的知识体系使得语文教学索然无味;而能将语言能力的培养融入到一种积极、愉悦的情感氛围中,语文教学不失为一块沃土。
一、改变传统的语文教学观,寻找读者与作者的心灵契合点,陶冶学生情操
进入中学阶段,语文学习的目标不能简单定位在识字、阅读与分析课文的基础上,而应将其逐步拓展到文学这个艺术领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材中选编的课文大多娴雅精致、脍炙人口,从方方面面反映不同作者对自然、人生、社会的领略和感悟,往往集风景美、道德美、人情美于一体。阅读和学习这些文章,要注重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寻找与作者心灵的契合点。英国作家王尔德曾说过:“作者完成了书的一半,读者完成了另一半”。这种完成就暗含作者与读者的双向交互作用。文学作品以文本形式出现在学生面前时,这种外在的形式所构建的虚拟空间本身就召唤着学生运用自己已有的心理体验去充分发挥想象进行再构建、再创造。而学生在阅读作品前本身已存在一种期待视野,即其阅读习惯、趣味、心理、预期目的等等,当学生带着期待走进作品空间时,会自然而然地产生丰富的心理体验,而当这种体验与作者产生共鸣时,就会达到一种至纯至美的审美境界。这种境界是一种可只意会而不可言传的心灵愉悦感。
对于中学生来说,在这一阅读过程中,往往最能使其与作者产生共鸣的东西便是真挚的情感。“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优美的作品是作者真挚情感的外化,“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真情最容易打动学生稚嫩而又单纯的心灵:沈复笔下的那一片童稚之情;背影中的浓浓舐犊之情;曹孟德东临碣石的壮志豪情;“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的一腔报国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一缕悠悠思乡之情;还有羚羊木雕上交织着的浓浓亲情和真挚友情,再加一股难言的委曲之情……如何不让学生怦然心动而终有所悟呢?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所能做的就是积极创设情境,做一个忠实的引路人和点拨者,让学生打开心扉,尽情感悟,去做主动的探究者而最终得到愉悦的心理体验。这样才能陶冶其情操,培养其审美能力。
二、改变传统的教师角色,寻找教师与学生的心灵契合点,优化教学效果
在一线从事教学工作的人,大多都有这样的体验:学生会因喜欢、崇拜某一位教师而对其所任课程产生浓厚兴趣,并会努力将它学好。这就不禁使人想起哲人说过的话:“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教师在培养学生的这种健康的学习情感上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以其独特的人格魅力感召学生,会使学生受益匪浅。因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教师的行为、活动已经潜移默化地达到了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目的。我们的语文教学内容更多地秉承着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华夏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结晶。这一文化体系本身就对知识分子的人格提出了较高的规范和要求。语文教师作为这种文化的直接传播者,更应该向这种规范和要求看齐,其“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的满腔热情,势必使学生产生共鸣,直接对其产生深远的教育意义。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新时期语文教学的开放性。许多的外国作品、介绍科学知识的文章等等,都走入了语文课堂。但总起来说,都是融铸着真、善、美的篇章,这就要求教师时刻保持一颗童心,引领学生一起穿越历史、遨游太空,欣赏皇帝游行的丑态;追溯人类历史的渊源……在这种心灵相通、情感愉悦的平等、和谐的教学氛围中,其效果自然会事半而功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