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竞赛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7:53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学科竞赛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学科竞赛论文

篇(1)

在一个班级中,将学生分为6-8人一组。教师先订好组合的原则:按计算机操作的熟练程度、识图的基础知识和组织能力的强弱进行分组,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一个副组长,全班设立一个课代表。然后由学生自由组合,之后,教师对小组成员作适当调整,以使各组得到最佳的组合,满足教学需要。

1.2以任务驱动法引领、采用工作仿真模式

将竞赛的内容融入课堂教学中,以项目为主线,以任务的方式下达给学生,明确这些任务是实际工作中的项目任务,让学生以“工作项目任务”为动力,完成竞赛内容,增加他们的成就感。

1.3采用激励机制,提升师生的参与度

我们的教育面向的是全体学生,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积极参与。自2006年以来,学校每年都举办校级技能大赛,将技能大赛与常规教学相融合,制订了大赛奖励办法和技能大赛管理制度。

1.4激励老师到企业上岗挂职,提高教师的能力水平

职业技能大赛对学生的专业知识与技能水平要求很高,且竞赛内容反映了行业的发展动向及最新技术,因此,作为指导教师,必须要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与专业技能,而且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将企业的最新技术带回到课堂。技能竞赛涉及的学科范围较广,如果由一个教师来承担,任务是非常艰巨的。

2将技能竞赛引入课堂教学的效果

2.1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便于课堂纪律的组织和管理

采取竞赛方式教学后,课堂的气氛活跃了,学生参与度得到提升。从完成作业情况来看,以往每个班总存在十多个学生欠交作业的情况,作业提交率只有70%左右,现在这种情况大为改观,作业提交率高达94%,平均一个班只有2到3个学生欠交作业。同时,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也有所提高。

2.2提高教学效果,提升中职生的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

采取竞赛教学模式后,有效地开展理实一体化教学,使校企合作得到强化,学生的职业素养和技能得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与以往相比得到提高,班级的建筑CAD课程的平均成绩也由以前的64分提高到现在的76分,及格率、优秀和良好等级的人数有较大提升。

2.3增强中职学生的竞争观念和协作精神,培养团队合作与竞争意识

把技能大赛引入课堂教学,将企业的竞争和协作的观念引入到常规教学中,采用分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体验了竞争和协作带来的愉悦,认识到了个体存在的价值,提高了个人的能力,增强了竞争力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2.4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培养了一批教学水平高、专业能力强的教师

采用竞赛式教学,教师在上课和备课上更下足功夫,并在课后不断地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到企业中去挂职,锻炼自己,提升自己。现在教师参与顶岗挂职的人数逐年攀升,部分专业教师也成为企业的专家。

2.5建立了技能大赛与教学相结合的平台,完善了教学制度

学校每年都举办一次校级技能大赛,建立技能大赛的实训室,制订相关的竞赛激励制度。要求每个学生在校期间至少要报名参加一次技能大赛,对获奖的学生还给予学分和物质奖励。

篇(2)

(一)教学论文奖:

1、受奖论文的界定:

(1)发表在编有全国发行统一代号(以每年书刊目录为准)的有关教学研究和教育管理的专业刊物上的论文。如《中学xx教学参考》、《学校管理》、《班*主任工作》等等。在报纸发表的文章按区级发表的论文获奖,在非法报刊发表的论文不列入奖励范围。被辑录在有关论文集的论文,按在区级杂志发放奖金。

(2)在国家、省、市、区级教育行政部门专业论文竞赛获奖的论文。如佛山市、禅城区教研室举办的教学论文评比获奖的论文。在民间学术机构团体或学科学会举办的论文评比活动中获奖的论文按区级论文评比相应等级颁发奖金。

2、奖励办法

(1)、已发表的论文凭登载论文的刊物原件或复印件按等级标准发奖。

(2)、获国家、省、市、区奖的论文,凭获奖证书按等级标准发奖。

3、等级和奖励标准

(1)

级别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2)获奖论文

级别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二等奖 80元 120元 200元 300元

(二)、优质课奖励

参加各类型由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优质课、课件、说课、网站评比获奖奖励标准

级别 校级 区级 市级 省级 国家级二等奖 50元 80元 120元 200元 300元二、学科竞赛辅导奖励方案

1、目的:学科竞赛成绩是衡量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志,组织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体现。为鼓励教师积极辅导训练学生,在各类学科

竞赛中为学校争取荣誉,现制定此方案,对辅导的老师给予适当奖励。

一、参与学科:

1、由教育部门组织进行的全国各类学科竞赛(数、理、化、英等中考可加分的)

2、各级科技、艺术、体育类竞赛等

二、辅导要求及考核办法:

各科组要将学科竞赛(或第二课堂活动)辅导纳入学期科组计划,并能安排实施,发挥科组全体教师的智慧。对于所参加的学科竞赛或第二课堂的相关成绩将成为评选优秀科组的参数之一。

三、辅导补贴及奖励办法:

1、活动辅导补贴:*提前将辅导计划及时间安排报到教导处,辅导结束将辅导教案交教导处,按每节课10元进行补贴。(要有辅导的具体内容,对学生有知识性的辅导)

2、活动训练补贴:对于体育竞赛和艺术类竞赛提前将训练计划及时间安排报到教导处,训练结束将实际训练记录交教导处,按每次(45分钟计)10元进行补贴。

3、获奖奖励办法:对于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有学生获奖的,辅导教师将按照获奖等级进行不同级别的奖励,具体办法如下:

(1)文化课竞赛奖励标准(数、理、化、英等全国学科竞赛)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备注

一等奖 50 70 100 1000 全国类可累加

二等奖 40 60 80 300 不累加

三等奖 30 50 70 200 不累加

(2)田径运动会团体总分奖励标准

获奖级别 禅城区(每分*奖励金额) 佛山市(每分奖励金额)

教师 学生 教师 学生

第一名 80 40 100 50

第二名 60 30 80 40

第三名 50 25 60 30

第四名 40 20 50 25第六名 20 10 30 15(3)集体文化科、体育和艺术项目奖励标准(团体奖)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等同级别

一等奖 500 700 1000 3000 第一、二名

二等奖 400 600 800 2000 第三、四名

三等奖 300 500 700 1000 第五-八名

(4)文化科、体育和艺术项目奖励标准(个人奖)

获奖级别 禅城区 佛山市 广东省 国家级 等同级别 备注二等奖 30 50 70 100 第三、四名 不累加

三等奖 20 40 60 80 第五-八名 不累加

篇(3)

科研素养(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是素质结构中较高层次的综合性素质,是构筑在思想品德素质、身心素质、人文素质、专业素质和审美素质基础之上的高层素质,其核心是创新能力。学生科研素养的培养是高等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在造就高素质人才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1]。《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指出:本科教育应当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本学科、专业必需的理论、基本知识,掌握本专业必要的基本技能、方法和相关知识,具有从事本专业实际工作和研究工作的初步能力。学科竞赛是学生科研素养培养的特殊环节,是面向广大学生开展的课外科技活动,有助于学生学习意识、竞争意识、科学精神、团队精神和组织能力的提高,特别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科竞赛已成为学生成长为企业、学校和研究机构所需优秀人才的有效途径。目前,国家大力倡导培养创新型人才,各企事业单位和大专院校十分重视具有团队意识、创新思维和具备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毕业生。本文在理论联系实际,总结学科竞赛经验的基础上,探讨学科竞赛在学生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培养方面的作用,为推动教育管理和提高人才培养效应提供经验与参考。

1.学科竞赛概述

学科竞赛是学生科研素养培养的重要环节,包括院级学科竞赛、校级学科竞赛、省级学科竞赛、国家级学科竞赛和国际级学科竞赛等。学科竞赛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创新思维、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实践动手能力和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近几年,笔者带队参加了多次省级生命科学学科竞赛,在实验设计、文献查阅、实验操作、综述撰写和论文写作等方面进行了全面指导,获得一、二等奖多项,竞赛成绩在地方本科院校中名列前茅。

2.学科竞赛在培养学生科研素养中的作用

科研素养是合格本科毕业生必须具备的素质,学生科研素养培养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通过竞赛的磨练,学生在主动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团队协作精神和实验动手能力等方面得到了强化,学生素质普遍得到提高,并且对后续的就业和进一步深造产生了积极影响。

2.1培养科研意识

科研意识、科研知识、科研能力和科研精神是科研素养的四大要素,科研意识是对科研活动的自觉反应,是培养科研素养的前提。学科竞赛在提高学生科研意识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在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等过程中,均会发现自己所学的知识存在不足,通过资料查阅、小组讨论及教师的指导,可在短时间内获得大量的知识。比如学生决定以“抗病相关基因BoDFN的克隆及功能验证”为题申报竞赛,在实验设计和详细技术路线制订时碰到了很多问题,在以往的课堂实验中,实验项目相对较小而且独立,通常为验证性实验,而这一课题综合性强,涉及到大量的在以住实验中没有涉及的环节。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讨论和磨合,最终明白为什么要做这一课题,对课题如何分解,预期结果是什么等关键科学问题。学生在学科竞赛中培养的科研意识,在后来的毕业实验设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均能提出明确的科学问题,技术路线设计合理,实验方法可行性好,预期的实验结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2.2丰富科研知识

科研知识包括一般科学知识、学科专业知识和研究方法知识,是培养科研素养的基础。本科生的知识面通常相对狭窄,对科学和学科专业知识的了解主要来自课本,对课外及前沿性的知识知之甚少。如在“天台铁线莲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课题中,学生对该物种的了解极少,通过查阅大量资料后才逐渐认识,并对天台铁线莲及其近缘种产生了深厚的兴趣;同样,他们对遗传多样性研究的方法及各自的优缺点均缺乏了解,通过基础知识讲解和文献评述,基于实验室的现有条件,参赛队最终选择ISSR作为主要实验方法,之后还主动查阅了大量的中英文文献。经过6个月的强化训练,学生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知识,并能在实际工作中加以应用,知识的积累让他们受益匪浅,为后续的“省大学生新苗人才计划”、“小研究生项目”和“校立项目”的成功申请起到了积极作用。

2.3提高科研能力

科研能力是利用科学方法探索事物本质和规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包括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和写作能力等,是培养科研素养的关键。实践证明,学科竞赛能显著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在动手能力方面,能独立完成引物设计、试剂配制、仪器的简单调试及故障排除;实验操作能力得到提高,加样方法准确,仪器使用规范。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很多困难,比如在酶活性测定中,由于没有成熟的方法可以参照,在实验条件的摸索阶段出现了多次失败,通过文献查阅,进行了近百次的尝试,终于发现了问题的所在。经历学科竞赛的学生,在综述写作和论文撰写过程中,能熟练查找中英文文献数据库,并加以提炼和引用,写作较为规范,文章质量较高;近年来,学生以第一作者在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10篇,多篇文章还获得校学生科研奖一、二等奖的好成绩。参加学科竞赛的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和考上研究生后,能迅速找准自己的科研方向,利用单位现有的实验条件开展科研。

2.4科研精神

科研精神是在先天生理基础上,通过后天的教育和自身认识形成的从事科研工作的品质,是培养科研素养的保证。通过学科竞赛,不怕苦累、不怕寂寞、严谨和团队协作等方面均能在学生身上表现出来。在“天台铁线莲的遗传多样性研究”课题中,由于植物生长在海拔800米以上的山坡中,而且数量什么稀少,在寻找这一物种时,每隔1-2天就要徒步15-25公里的山路,不少学生能够坚持到最后,在他们的带动下,另外的学生在后来的采样工作中主动要求参加。省生命科学学科竞赛历时5-6个月,整个暑假需要在实验室或者野外度过,虽然最初个别学生不理解,但最后都能留下来完成所有的采样、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另外,经过学科竞赛后,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也很大提高,在后续的项目申请和科研活动中,能积极组队共同完成课题的所有环节。

3.讨论

学科竞赛是提高教学教育质量的载体之一,已成为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列入了高校的“质量工程”。Tian等[2]认为提高科研素养是现代医学教育的重要任务,网络教学和基础医学BBS提供了新的学习方式,实践结果表明,这些新颖的学习方式能提升医学本科生的科研素养;通过实施STARS(Scientific Training by Assignment for Research Students)项目,能培养学生学会多种与科研相关的技能,大大提高大学生课题设计和科研动手能力[3];学生通过参与科研项目,他们的阅读文献能力、动手能力和写作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参与科研项目后,对学生的职业决策产生了积极影响[4]。

张开洪等[5]就学科竞赛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作用进行了论述,认为管理体系不健全、指导教师队伍力量薄弱、学生知识的应用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差及学生参与面小等因素,限制了学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蔡苇和符春林[6]在阐述本科生科研素养内涵和培养基础思路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的“基于项目的材料专业应用型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模式”,并在相关专业中得以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本科生的科研素养培养问题已受人们重视,其培养途径有待深入探讨。占梅英[7]通过实施“三级论文”科研训练计划,让学生在本科阶段得到有计划、循序渐进的科研理论指导和实践训练,提升了学生整体科研素质。

严薇等[8]从教学改革、教学水平考核和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等方面分析了学科竞赛功能,指出了学科竞赛与教育教学的辩证关系,提出确保学科竞赛功能实现的保障机制。.多年的实践结果表明,学生通过学科竞赛可拓展知识面、增强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思维能力和论文写作能力,在科研素养培养中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注:本文受2013年度台州市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项目(GZ13006)资助。

参考文献:

[1]Barnard CJ, Gilbert F, McGregor P. Asking questions in Biology: A guide to hypothesis testing, experimental design and presentation in practical work and research projects [M]. Harlow: Pearson Prentice Hall, 2007

[2]Tian YP, Xiao WG, Xiao L, Li CR, Liu YL, Qin ML, Wu Y, Li HL. Improvement of medical undergraduates' scientific research quality in histology learning using interactive web-based programs [J].CORD Conference Proceedings,2011,1:684-688

[3]Finn JA, Crook AC. Research skills training for undergraduate researchers: the pedagogical approach of the STARS project [J].Bioscience Education E-journal, 2003, 2: 1-7

[4]Gonzalez-Espada EJ, LaDue DS. Evaluation of the Impact of the NWC REU Program Compared with other Undergraduate Research Experiences [J].Journal of Geoscience Education,2006,54(5): 541-549

[5]张开洪、张颖、李伟.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引导下的学科竞赛平台建设[J].武汉大学学报(理学版), 2010,58(2):214-216

[6]蔡苇、符春林.项目材料专业应用型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研究[J].学术探索,2012,9:138-185

[7]占梅英.探寻本科生科研素养培养的有效途径――关于实施“三级论文”科研训练计划的思考[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0, 146-150

[8]严薇、杨天怡、袁云松.学科竞赛与创新人才培养[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2008, 27(2): 107-109

篇(4)

 

06届参加2009年大赛的学生,他们虽然是我院第一次参加的电子大赛,但是他们获得了二等奖的可喜成绩。学生们在参加大赛之前的培训,选择哪个试题方向,例如如选择控制类的,巩固模拟电路以及数字电路的基础知识;熟悉掌握单片机原理及应用;学会使用Protle软件;自己学会焊接最小系统版,用汇编语言或者C语言编写简单的控制程序等等。

20世纪90年代,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推进。为了将高等教育改革从改革实践的探索提升到高等教育理论的研究,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对促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研究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由于“人才培养模式”词组在高等教育改革的理论与实践中频频出现,一些高等教育理论工作者、高等教育实际工作者都寻求对“人才培养模式”这个概念给出一个恰当的表述。1997年,陈祖福在《高等理科教育》上发表《迎接时代挑战,更新教育思想和观念》一文,他对“人才培养模式”的概念给出这样的表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按笔者的理解,是指为受教育者构建什么样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怎样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高教司副司长林蕙青等的《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高质量的跨世纪人才》一文,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之一,她在该文中对陈祖福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述作了一些补充:“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教育管理论文,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并集中地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1998年3月,国家教育部在武汉召开了第一次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教育部副部长周远清在会议上作主题报告,在其报告中,他从另一个角度对“人才培养模式”作如下的表述:“所谓人才培养模式,实际上是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决定着高等学校所培养人才的根本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而在会议的主文件《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中,对“人才培养模式”这一概念,则采用林蕙青等人的表述。对于会议主文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这一表述,潘懋元曾有如下的评论:“在这表述中,包含了人才培养的依据(教育思想)和作用(规定人才特征),主体(学校)和客体(学生)、静态(诸因素的结构)和动态(实现结构的方式)等等,可以说,揭示了概念若干重要的内涵,但远不是全面的概括,更不是科学的界定。”我们认为,潘懋元的上述评论是中肯的。近年来,不少人对“人才培养模式”给出了种种的表述,我们认为,这种种不同的表述,也远不是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全面概括,也更不是科学的界定。作为高等教育实际工作者,我们不打算也没有能力对“人才培养模式”给出一个科学的界定或者全面的概括。不过,我们认为,从操作层面的需要而言,可以综合国家教育部从两个不同视角对“人才培养模式”的两种表述,即可表述为: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包括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规格和基本培养方式,它从根本上规定了人才特征,集中体现了高等教育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论文格式范文。我们认为,上面关于“人才培养模式”的表述,有助于在操作层面上对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正确把握。

为了在操作层面对“人才培养模式”有一个全局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解,我们首先对高等学校人才培养的各种要素进行分析。国家教育部《关于深化教学改革,培养适应21世纪需要的高质量人才的意见》提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几个方面:构建新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按照科学、规范、拓宽的方针做好现有专业目录修订和专业调整工作,高等学校要根据新的专业目录,相应也调整专业设置,并从修订教学计划入手,着力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进行调整;努力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化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社会职业技术岗位分工的不同、行业和地区之间存在的发展不平衡教育管理论文,以及高等学校办学基础、办学条件的差异,决定了人才需求的多层次、多类型、多规格;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主要落脚点,要根据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模式的要求,更新教学内容,优化课程体系。

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内涵:学院大力推动电子竞赛工作,实际上是起源于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的思考。“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进行培养”,如何在传统普通高校和职业院校之间找准位置,立稳脚跟,办出特色,成为学院发展的核心问题。但针对“应用型人才”培养内涵与定位的理解,众说纷纭,莫衷一是。面对社会对人才培养的急切需要,和高校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经过反复讨论,学院达成两项共识:第一,无论存在多少争议,“实践能力”是应用型人才培养最核心的内涵没有疑义;第二,暂时抛开理论争议,在实践中逐步探索与尝试,才能冲出迷雾找到方向。

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学院学科竞赛工作开始起步。学院一开始就将其作为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载体,逐渐成为学院解决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的重要突破口。以此为契机,学院在教研教改项目中,特别要求各专业结合自身学科优势,积极参与各级各类学科竞赛,使电子竞赛小组成为激励学生努力学习的桥头堡、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先锋队。加强引导,突出重点,建立从系级直至国家级的电子竞赛体系,逐步实现电子竞赛工作从分散的实践“点”到人才培养平台“面”的突破。

电子竞赛:培养学生综合能力 促进教师教学改革电子竞赛推进教育质量提升。随着工作的不断推进,我们学院师生参与电子竞赛的积极性逐步提高,受益面不断扩大,获奖级别显著提升,创新氛围日益浓厚。

2009年,我们学院共有3多个队参加国家级电子竞赛,参加竞赛培训学生达10人,成功参赛学生达80人,参与指导的老师达5人。

创新需要个性和创造性思维。传统的实验教学,往往着重于学生的理性训练,而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训练不够,参与学科竞赛可以很好地弥补这个缺陷。以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为例,该竞赛内容涉及电子、计算机、软件等诸多专业学科。通过竞赛活动训练,可以使学生将所学的课程有机融合并熟练掌握教育管理论文,使设计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实践能力得到了迅速提高,学到许多课堂学不到的综合知识,为学生进一步深造和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许多学生在竞赛过程中通宵达旦、废寝忘食,表现出的吃苦耐劳精神和团队合作精神,综合实践创新能力。

电子竞赛成为教师教学教改的催化剂。学科竞赛命题范围广、实用性、综合性强,涉及多门学科、鼓励新技术的应用。这就要求赛前指导教师要有更宽的知识面和更丰富的实践经验,促使教师不断学习新技术,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同时,指导电子竞赛的过程,可以促进教师改革传统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摘要平台。

当然,推动电子竞赛工作,光引导是不够的,还得实实在在地投入,为常规实验教学和学科竞赛创造良好的条件,加强实验室建设就是其中一个方面。近年来,学院不断推动实验室建设,优化实验资源配置,提高实验室使用效益。随着竞赛项目和参与人数的增加,这些实验室不仅在周末、节假日,甚至在寒暑假也完全对学生开放。实验室除了配备计算机、信号源、示波器、万用表等常规实验设备外,还配备了高端实验设备,为学生课外科技活动进行设计性和综合性实验提供实验场地和仪器设备,成为学生课后科技创新、自主研学的基地。

人才培养:推进教学综合改革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电子竞赛为人才培养服务。学院是新生事物,办学之初,往往沿用母体高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但由于办学层次的不同,必然会出现水土不服、无法完全适应的情况,课程改革是必然的事情论文格式范文。然而,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是一项浩大的工程,改什么,怎么改,难度相当大。电子竞赛,不仅仅是竞赛。我们希望通过学科竞赛,不断积累经验,积少成多,从改革教学内容入手,最终优化专业课程体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以电子竞赛为抓手,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院经过大胆尝试和探索,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例子。在组织和指导学生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不断发现课本和实践之间的差距,发现和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探索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工程实践和创新能力,通过课程调整适应人才培养需要。实验课程内容舍弃过多的分立元件电路实验教育管理论文,引入集成运放的各种应用等新内容,提高学生综合应用能力;注意硬件软件结合,丰富实验手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增加了大量的简单设计性和综合设计性实验内容,并注意教学内容的多样性,满足不同程度学生的学习需要。课程内容和体系经过调整和梳理后,学生的专业认同度和学习积极性大大提高,原来闲置的实验室出现学生争抢进入的现象。

具体方法:参加大赛之时,小组三个人要分工明确,不能一个人扛,在调电路的时候,每调一次都要做实验记录,一定要看好接线端口,以免烧坏芯片。为以后的论好打算,因为论文也是评分标准的一部分。试题做好之后,调试也非常重要,看好每个环节是否都妥当,电源是否接反,以免烧坏电路板。写论文一定要到试题的数据,以免内容空洞。论文格式查看以前的打算论文,避免格式错误。影响考试成绩。

篇(5)

目前毕业设计选题主要来源包括以下几点。

1.1.1教师科研的子项目

教师科研项目大多为专业领域的课题,课题理论大部分是本科阶段的学习所不涉及的内容。学生以这类子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将会面临大量新知识新方法的学习。学生处于就业、考研及毕业设计的多重压力的环境中,毕业设计完成的质量会受一定影响。

1.1.2学科竞赛项目

以学科竞赛项目为毕业设计选题的优势在于,知识范围基本为本科阶段的基础理论,适当加入一些创新内容比较好的一类选题。但学科竞赛项目多是以团队为单位进行研究实践,在论文撰写和答辩时面临的问题是小组成员的所讲述的内容基本相同,如何体现各自毕业设计的特色,这是一个值得商榷的问题。

1.1.3学生科研创新项目

学生科研创新项目相较与于学科竞赛项目,分工更为明确,是毕业设计选题的不错来源。但这类毕业设计主要的问题在于创新项目的普及面有限,每年实施项目的学生人数大约为毕业生人数的20%,并不是所有学生都有机会参与项目。

1.1.4学生实习项目

学生实习项目作为毕业设计选题也是每年毕业设计选题的一个热点。目前二本院校学生的毕业实习一般以团队形式进入实习公司,所涉及的开发项目基本雷同,所使用的设计方案、技术手段基本是一致的,导致毕业设计与课程设计形式雷同。

1.2毕业设计实施时间面临的问题

由于二本院校工科毕业学生面临比较严峻的就业形式,因此学校鼓励学生在第八学期离校自主实习,以应对就业压力问题。毕业设计开题时间定在第七学期,学生完成开题任务、初稿论文撰写后可离校进入工作岗位实习。离校的这段时间,学生没有时间去进行毕业设计课题的研究,通常是在第八学期毕业前一个月回校继续完成毕业设计,这样毕业设计的连续性被打断,前期所进行的课题研究在半年之后再继续,等于重头开始。后续的一个月还包括论文撰写以及答辩,学生正真用于毕业设计的时间不到半个月。从指导老师的角度看,指导工作难度增加,二本院校专业教师人数有限,人均指导学生10人左右。按10人分配教师的指导时间,指导老师针对每个学生的指导时间为1.5天。实际上指导老师除指导毕业设计任务外,还承担着教学、实验、科研等其他任务,学生不可能都得到老师的悉心指导,这也是造成毕业设计质量下降的一个重要方面。

1.3毕业设计论文撰写存在的问题

工科学生普遍在论文写作方面的问题体现在对科技论文的写作规范不了解,二本院校并未开设毕业设计论文写作指导等课程,素质教育课的开设在这方面做了一定的补充,但并非所有学生都会选修这方面的课程。工科论文写作尤其强调用测试数据及结果对课题进行论证,课题实施都需要经过调研、设计、实现、测试及结论分析等过程。论文写作需要对该过程进行完整叙述,强调论文结构的逻辑性以及叙述的严谨性。由于前期的课题实践工作受到时间等方面的限制,学生在撰写论文时手里并没有掌握完整的测试数据,就无从进行数据分析;所撰写论文从整体结构到叙述方式等都存在很多问题。综上所述,目前二本院校工科专业的毕业设计教学实践环节从选题到论文撰写都存在系列问题,导致毕业设计的质量下滑,严重影响了高校培养专业人才的质量。针对以上问题,笔者进行了较为严密的实情研究,并提出以下可行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2二本院校工科专业本科毕业设计面临问题的应对措施

2.1选题问题的应对措施

由于工科毕业设计的选题来源具有多样性,选题应从学生实际出发,采用学生选题,教师根据学生的选题方向来选择学生,后续可对学生的选题从深度广度等方面进行修改。这种选题方式充分考虑学生的知识结构,给予其选题的自由度,减轻在毕业设计专业知识适应方面的难度。教师也更容易从专业的角度进行指导,有效避免教师定题,学生无法适应的尴尬状况。课题实施过程师生的适应程度更高。

2.2毕业设计实施时间问题的应对措施

毕业设计的实施时间如前所述存在课题实施不连贯、时间紧张等一系列问题。在当前的社会环境和就业压力的现状下,可将毕业设计的选题及开题时间调整到大三学年,也就是第五或第六学期。这一时期,学生完成了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后,对专业学科所涉及的基础理论体系以有大体了解,通过研读专业方向文献、与专业课教师讨论等方式,对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尝试性的课题研究。该模式对学生来说需要有一定的文献阅读量,也需要对课题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尽管一些专业课程还未开设,学生的知识体系尚未完善,但结合课题研究的方向性可为学生提供未来学习的动力,可使学生专业课程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主动性更强。从时间方面考虑,毕业设计选题及开题时间提前了一年,可有效缓解学生在毕业季所面临的就业压力而导致的心理压力,毕业设计的实施可更从容的实施。

篇(6)

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继续认真学习科学课程标准,用新课程改革的思想和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全面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工作目标

1.加强常态教学研讨,提高教学质量。

2.优化教学常规管理,实现有效做功。

3.开展主题科技活动,创建校园特色。

二、情况分析

1.教研组概况

本组共有七位成员,大多数是多年任教科学的老教师,全体教师责任心强,工作勤勤恳恳,兢兢业业,组内教师能积极交流讨论。个别教师对科学探究活动的理解还不到位,课堂教学能力和调控能力还需加强。

2.相关设施说明

目前,我校有两个科学实验室,都配备了先进的多媒体设备,有两个小仪器室,实验器材比较齐全,为科学教学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重要的硬件保障。仪器室有专人负责,但受到一些客观因素的制约,目前实验仪器的管理还不是很科学,从而影响仪器的有效利用率。

3.师徒结对

培养对象:周照明 指导教师:陈建秋

四、研究专题

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中师生预期的教学成果,是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对教学活动起着明确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并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因此,本学期我们科学组研究专题为“小学科学课堂教学目标的优化”,拟定从全册和单元、远期和近期的高度出发,认真把握科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在研读教材、领会编者意图的基础上,结合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接受能力制定合理的教学目标,从而提高科学课堂教学质量。

五、学科竞赛

1.开展3-6年级学生科学知识竞赛。

2.参加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和学生小论文竞赛。

六、具体工作内容和措施

1.加强教育理论学习

认真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在读懂、读通《小学科学课程标准》的基础上,组织教师开展专题性的研讨,引导教师吃透教材,全面把握教材编写意图。要求每人每学期经常翻看专业报刊杂志,开阔视野,努力把握教学方向。

2.加强教师业务进修

定时、定点、定内容,开展形式多样的教研组活动。利用每次活动,互相听课、互相学习,努力提高每节课的效率和质量。高度重视科学教师的理论创新,积极撰写教后感,反思教学得失,切实提高教学水平。精心备课,认真上课,科学合理地安排好各项教学活动,借鉴先进经验,争取在教学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

3.加强教学常规管理

讲究备课的实效,深入落实“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法,注重让学生体验科学发现、科学研究、科学创造的过程,形成自主的科学态度,发展科学素养,织学生参与科学实验与科学实践。平时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加强后进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的培养。

4.开展主题科技活动

青少年科技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系统的工程,科技教育必须同学科的整体工作有机结合起来,科学老师要利用自身的优势,积极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研究活动。重视科学课教学的拓展延伸,指导学生开展课外科学探究活动,撰写科学小论文,辅导学生进行科技小制作和小发明的实践,处理好科技教育与其他学科的关系,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

七、教研活动安排表

月份

活动内容

9

1.召开教研组开学工作会议,讨论制定本学期教研组工作计划

2.任课教师制定本学期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3.组建“科学俱乐部”社团

4.制订本组校本培训方案

5.承办莲都区小学科学集体备课会

6.参加丽水市小学科学教坛新秀课堂教学风采展示活动

10

1.开展“我爱乒乓球”主题科普活动

2.实施校本培训方案

3.参加莲都区小学科学教师团队研修活动(一)

4.常态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检查

11

1.组织参加全国小学科学教师论文和学生小论文竞赛

2.实施校本培训方案

3.参加莲都区小学科学学科专题研训活动

4.常态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检查

12

1.组织3-6年级学生科学知识竞赛

2.实施校本培训方案

3.参加莲都区小学科学教师团队研修活动暨学科基地展示活动(二)

4.常态教研活动和教学常规检查

1

1.开展期末复习研讨、命题工作

篇(7)

中图分类号:G642.4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12)11-0091-02

一、前言

学科竞赛是培养和锻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设计、制作满足某一特定功能的作品的一次极好的训练。因为是全国性或者至少是全省性大学生的知识、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比赛,给年轻人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舞台。竞赛中,可以与兄弟院校的同行交流,可以开阔眼界,多见一些世面,又可以多交结一些朋友――这些特别适合年轻人的学习及生活特点,大学生对此普遍都很感兴趣。凡是报名参赛者,都为此投入很大的精力和时间,放弃寒暑假休息,放弃课余休息,来设计制作参赛作品、准备竞赛,已是很普遍的现象。然而,学科竞赛是有时限性的,必须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必须按规定的题目制作。大多数学生到提交作品参赛评奖完毕,就从此告一段落,停下来而干别的事情了。实际上,随着准备阶段对参赛作品制作要求的日益深化,学生和指导教师都发现,参赛作品有许多值得进一步挖掘和完善之处,苦于参赛时间所限,无法全部完成;在参赛现场,经评审专家的提问、指点、讲评,对作品设计制作者――参赛学生有很大的启发帮助,觉得作品有很多需要改进完善之处;如果比赛结束,就此将参赛作品置之一旁,不再理会,实在有些可惜。尤其是那些参赛学生,仍在学校尚未毕业,适逢他们面临的新的学习任务即毕业设计。据此,笔者尝试将所在学校参与学科竞赛作品的深化研究作为毕业设计课题,并动员参赛学生来深入和拓展研究自己的作品。

二、具体操作方法

1.再次动员

毕业设计一般仍然根据学校制定的人才培养计划实施。向学生下达的设计任务书,都明确地提出设计课题的内容、工作量、要求等项规定。由于参赛学生已有前期的研究基础,做起这些项目来自然轻车熟路。当然,对他们提出的各项要求,自然要拔高一些、严格一些,希望他们能够完成更高水平的毕业设计作品。这批参赛学生的上进心和事业心相对而言较强,教师应重视这一特点,可对他们宣讲:一定要更加注重视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过程是大学阶段最后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学习时期,好好抓紧,用心投入,认真制作出一件值得永久回味的作品(大学时代的主要成果)――毕业设计(论文)。无论将来是进一步深造读研,还是就业从事技术工作,都是十分有意义的。

2.设计要求

对参赛学生完成毕业设计的具体要求是:①所完成的课题必须高于学科竞赛时提交作品的水平,一定要体现若干新意;②毕业设计说明书要体现一定的理论深度:有计算推导,有仿真分析;③所完成的设计不仅停留在理论上,一定要制作出实物模型,而且要具备展示功能,能够现场演示;④在毕业答辩中,要先期介绍讲明:原先的参赛作品已做到什么程度,现在毕业设计的创新点是哪些?有了这些具体的要求,学生做起来了自然就有了压力,也明确了方向和目标。此前,参赛学生在准备学科竞赛期间就已投入了1~3个月的时间,再加上一般学校规定的毕业设计时间是4个月左右,完成较高水平的毕业设计作品应该是顺理成章的了。而更为重要的是,参赛作品与毕业设计的结合,的确使他们得到了很好的磨练和训练,是他们四年大学学习收获最大的黄金时期。

3.具体案例

2011届的毕业设计中,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2名学生做的是2010年湖北省机械创新设计,主题是灾害预防。学生们的作品是,破障救生逃逸设备中的救生探测蛇形机器人和高压线除冰小车(针对2008年的华南地区雪灾),毕业设计立足于这些装置的改进设计和改装设计。学生对原有作品都做了很大改进:对某些结构进行了修改,控制系统更加合理,选材也有改进,整体尺寸缩小,运动的灵活性和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同时,所有设计图纸都做了更加规范化的修订,使作品从理论到实际都得到了显著的优化。自动化专业的多名学生将2010年参加全国机器人大赛和湖北省电子设计大赛的作品展开深化研究。如有一小组学生所参加的机器人大赛的课题的作品,历经了不断改进、不断完善的过程,技术含量越来越高,从三自由度机械手――到人形机器人游中国――到仿人形机器人设计――最后到自由体操机器人设计。通过了算法改进、舵机增加,自由度从6个增加到10个,并采用了光电隔离驱动技术等技术改革。另有一小组将原来的低效率的36伏开关电源的设计进行改进,成为高功率因素的开关电源。这样的研制改革过程,对教师和学生都是很好的培养锻炼。最后的机器人自由体操表演赢得了所有评委和观众的交口称赞。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参与这个项目的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胜过了不少硕士研究生。

参赛学生接受此类课题后,一如既往地认真投入设计改进工作,象前期的学科竞赛准备一样,加班加点、夜以继日地推动团队合作,相互讨论,认真设计,再制作,重调试,努力完成了下达的任务,大都交出了令人满意的作品。

三、学生的感言

毕业设计结束后,在对部分学生的问卷调查中,他们中有些是这样谈体会的:“我深刻地体会到理论知识与实践环节相结合所发挥出的巨大效应。不论一个螺钉还是一块电路板,每一个环节都需要我们谨慎对待。当看到机器逐步成型,我们更加坚定了探索进取的决心,这是奠定成功的基石。这些日子,充满积极奋斗的气氛,困难无数,我们不曾畏惧,反而愈挫愈勇。”还有一位学生在这样写道:“当初参加比赛的目的单一:马上就要毕业找工作,多拿些奖状和证书会更有帮助。现在想想,当时有几分幼稚:奖状和证书并不能帮我赢得更多的机会,招聘官更希望了解我们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知识面宽广的程度。而我深切地感受到,正是参赛和毕业设计的经历,才让我们的能力有了质的改变,从购买制作所需的各种元件时,开始认识到机电产品市场,才对实际产品有了真正意义上的概念,学着了解行业动态,扩大了知识面与眼界。也正是从那时起,动手能力真正开始得到锻炼。之前的课程设计、金工实习等,总是老师教我们怎么做,我们就怎么做。这次却不一样,作品怎样设计、如何加工,等等,都需要我们自己思考,然后自己动手实现,深切体会到三思而后行的涵义。”学生们都非常真切地谈出了自己的实在收获和内心感受。

四、改革的效果

1.为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起到了促进作用

目前大学生的毕业设计一般安排在第8学期,这也正是广大毕业生就业求职、找工作的大忙时期。赶招聘会、接受面试、去企业先期实习等事情,使学生投入毕业设计的时间大打折扣,自然所能完成的工作的质量和数量也受到不少影响。有的学生刚刚开始进入课题,或者刚刚启动了一些初期工作,马上就要面临答辩了,实在有些可惜。而这些参赛的学生把自己先期的课题继续往前做,就大不一样。由于他们在参赛准备阶段就已打好基础,对查阅资料、熟悉课题、分析计算、修改方案、设计图纸、采购元件、如何进一步往下做,等等,都是轻车熟路,工作效率较高,即使因就业找工作受到一定的冲击和影响,也还是能完成一件令人满意的作品。这样的安排,对较好地完成毕业设计起到了促进作用。

2.毕业设计质量明显提高

事实上,通过最近2~3届学生的实施将学科竞赛作品的深化研究融入毕业设计的实践表明,只要教师布置任务,指明了方向,参赛学生都愿意继续下功夫,都能够很好地完成设计。在全校的优秀毕业文答辩评审中,他们再次展示了新制作的作品,演示了这些作品的功能,较圆满地回答了教师们的各项提问,得到评委专家的一直赞扬,被评为学校的优秀论文一等奖。此后,在提交到省学位委员会组织的全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的评审中,即使是跟985高校、211高校的学士学位论文PK,也不逊色,均被评为优秀论文。足见参赛学生的毕业设计的水平较高,得到了同行教师的一致认可。事实说明,这一工作在改革教学模式、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方面是有很大意义的。尤为重要的是,参赛学生通过持续的设计、修改、完善、再优化、再完善过程的磨砺,对如何运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工程问题,有了更深切的体会,实际工作能力大为提高,为将来很好地承担相应的技术工作奠定了基础。

五、小结

这种将学科竞赛作品的深化研究融入毕业设计的作法,已初见成效,当然,由于目前只能在部分学生中推行,受益面还不大。如何将这一工作在较大范围推广,尤其是如何将课程设计、学科竞赛、毕业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融为一体,更完整、系统地训练学生,让他们得到更为全面、深入的训练,还值得进一步探讨。我国的大学教育的人才培养计划中,教学学时不少,学生的课业负担也不轻,但是却难以培养出卓越的工程师。工程人才最重要的是能力,要培养卓越的工程人才,就必须下大力气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简化问题并最终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学科竞赛这些实践环节,必须进一步改革,让学生得到实实在在的能力方面的培养和训练,为将来的社会建设多作贡献。

参考文献:

篇(8)

2.分析与讨论

2.1 学制设计

2005年我国首次设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对象主要是面对在职体育专业工作人员,学制一般为2年。从2009年开始,全面启动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招生对象进一步扩大到高校的应届本科毕业生,学制依然是以2年制为主。很显然,生源入学前的知识、经验、能力等背景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应届本科毕业生明显缺乏体育实践工作经验,发现和认识体育实践中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另一方面,近年来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出现跨学科、专业报考和调剂的现象日益明显,他们中有不少是非体育学种类的本科专业学生,诸如英语、计算机、法律等种类的专业,并有逐年扩大的趋势。关于这类考生的体育专业知识储备及体育运动实践经历显然存在严重不足。由此可见,在面对应届的体育专业本科生和跨专业报考或调剂的非体育专业背景的本科生,2年的研究生学习和培养能否顺利达到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当前的研究生教育实践越发感到压力的存在。

2.2 专业实践

专业实践是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重要的教学环节和教育质量的重要保证。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很明显,在2年制培养的时间条件下,相对于应届本科毕业生考取的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来说,在不超过1年时间内,要完成10余门学位必修课程和数门专业选修课程的学习及其他教学要求,再加上学位论文选题与开题,其难度远远超过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同期培养的难度。这当然也偏离了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的初衷。从当前研究生培养单位执行的情况来看,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习时间一般以一个学期为主,通常安排在第3学期。实习时数缩水(尤其对于应届本科生),课程学习折扣,严重影响了研究生培养质量。

2.3 学位论文

专业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必须要有明确的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学位论文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应用基础研究、规划设计、产品开发、案例分析、项目管理、文学艺术作品等形式。然而,在实践中,问题却没那么简单。突出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2.3.1 论文选题

科学研究提倡学科交叉与借鉴,相互学习和运用科学的理论、先进的手段与方法,进而拓展本学科研究的思路,开展创造性研究,成为当今科学发展的主流。然而,对于研究生培养的学术论文而言,还应当满足学位申请的特殊要件,即证明其提交的学术(学位)论文是否达到其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和学位层次的学术水平的要求。从学理上看,学位论文的选题允许跨学科或交叉,但必须反映本学科、专业(领域)的核心要素,即是研究所申请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问题。难点是如何理解“职业背景和应用价值”的内涵。在体育学科研究生培养的实践中,无论是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的研究生,跨学科、专业(领域)选题的现象日渐频繁,呈现“随意性”特征。比如,体育教育训练学专业的学术型研究生在体育人文社会学专业领域内选题,运动训练专业领域的专业型研究生在社会体育指导领域里选题等。在学位论文答辩时,很难就其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进行科学、准确的判定。

出现上述选题“偏离”主修学科、专业(领域)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跨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是个主要原因之一。因为,跨学科、专业的考生总是烙着其原来所主修学科、专业背景的印迹,由于缺乏对现修学科、专业的深入了解,不得已而选择了二者的“交叉领域”。然而,并不是所有的交叉选题都是恰到好处的,即能够准确地把握攻读学位的学科、专业(领域)的学术或实践问题。其次,导师的学历背景和研究兴趣也是个重要原因。导师的学历背景是先决的和稳定的,然而,导师的研究兴趣可能是多样的、动态的,有时,其所获得导师资格的学科、专业(领域)与本人最具优势的研究领域或方向并不一致。学生随导师选题又是个常见的培养模式。

2.3.2 论文价值

在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中,如何甄别学术型与专业型论文,仅仅查看“教研[2009]1号”文件是不够的。其难点在于对专业学位论文各类形式判定标准的把握上。比如“典型案例分析”的论文形式,达到什么样的程度是符合要求的,有无便于操作的标准或规范来观测等。现实中,为了避免“麻烦”,通常是参照学术型论文的格式选题开展研究,适当地“降低”一点要求,完成论文答辩。这样以来,就印证了社会上流传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水平低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说法。这与国家设置专业学位时提出的“同一层次不同类型”的精神相违背,也不利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健康发展。

2.4 导师遴选

导师队伍建设是研究生培养的关键,因此,导师的遴选至关重要。导师的遴选一般是由招生单位审批的,通常一名导师只能允许在一个二级学科、专业内取得招收学术型研究生导师资格和一个专业领域取得招收专业型研究生导师资格。同一学科、专业(领域)的导师遴选条件因所在单位不同而不同,但在考查候选人是否具备某一学科、专业(领域)的导师资格的专业特质上应当是一致的,只是量的增减。在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的遴选上,存在突出的两个问题。

2.4.1 导师的学科、专业背景

导师的学科、专业背景是导师遴选的基本前提,突出体育实践经历与能力是体育硕士专业学位导师遴选的关键。这与体育硕士专业学位专业领域设计和培养特点密切关联。然而,在导师遴选实践中,过分强调候选人的学术经历和水平,而明显忽视其体育实践经历与能力的考查的现象却十分明显,这在非体育单科性院校中表现的尤为普遍。比如,有的候选人,科研水平较高,承担了不少课题,发表了不少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却不能承担任何一门体育运动项目的课程教学,被批准成为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资格(如体育教育或运动训练领域)。这很显然,不利于研究生体育实践能力的培养。

2.4.2 不同领域之间的交叉问题

目前,《体育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设置了体育教学、运动训练、竞赛组织和社会体育指导等4个专业领域。其中,体育教学与运动训练、运动训练与竞赛组织、竞赛组织与社会体育指导等领域之间存在一定的交叉,或联系密切,各有侧重,这也反映了体育学科的特点。是否允许在两个不同领域同时参与导师资格遴选的问题,各研究生培养单位把握标准不一。不少非体育单科性院校一般只允许在一个专业领域取得导师资格(与其他专业学位导师遴选条件保持一致)。这一做法,并不利于导师队伍建设,有悖于体育学科的特殊性。当然,允许交叉是有条件的,必须提供可证明的成果资料和经历要件,应当从难掌握。

3.对策与建议

3.1 合理设置专业学位修业年限与实践教学要求

培养单位要加强培养过程的质量管理,按照一级学科和专业学位类别,分别设立研究生培养指导委员会,负责制订培养标准和方案、建设课程体系、开展质量评价等。建议将全日制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学制设置为2~3年。同时,进一步明确规定,对于应届生必须是修学3年,且不少于1年的专业实践训练;对于往届生可为2年,且应不少于半年的专业实践训练。这样,可以保证应、往届考取的研究生都有足够的学习时间完成各项学业要求,同时,也节约了具有一定体育实践工作经验的研究生的学习成本。对于往届生的界定是必须在大学本科毕业后,从事体育实践工作(含管理)一年或以上。对于跨体育学科考取的研究生应当按3年制培养。

3.2 强化专业学位论文选题的规范性

培养单位应根据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意见,分类制定专业学位论文标准,规范专业学位论文要求。进一步明确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学位论文选题必须是围绕所学专业领域进行。鼓励跨学科的交叉与综合研究,但必须体现本专业领域的学科属性或应用价值。

3.3 加强专业学位导师资格遴选的规范性

鼓励培养单位对研究生导师按专业学位和学术学位分类制订评定条件,分类评聘,逐步形成稳定的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队伍。在设计遴选体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导师时,除了按要求达到一定的学术条件外,强调必须具有较丰富的体育实践经验。

3.4 开展教研交流,不断总结经验

建议由全国体育硕士专业学位教育指导委员会主办、学位授权单位承办,定期召开以体育硕士人才培养为主题的教学和学术研讨会。及时研讨和总结培养单位在体育硕士培养过程中存现的实际问题;实现经验共享,互通有无,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篇(9)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7(a)-0171-02

对于当今大机械类学生来说,往往过于“专注”课本,理论知识学得比较扎实,但非常欠缺实际操作能力。机械行业的大部分工作岗位对个人的动手能力有较高要求,很多大学生毕业后对于很多工作不能胜任。为此,在机械类大学生中开展学科竞赛,通过整合课内课外的实践教育资源,不仅可以让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实践化,而且对于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打造团队合作精神,提高综合素质有重要作用。

1 学科竞赛教学模式概述

当今社会对实用型的创新人才需求旺盛,但很多高等院校的教育体系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教育思想的陈旧、教育结构的不合理都导致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不足,在此形式下,学科竞赛教学模式应运而生。

学科竞赛教学模式是在结合课程内容、教学目标的基础上,以竞赛的形式把学生的理论学习和实践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的一种教学模式[1]。和普通课堂教学相比,学科竞赛更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协作意识、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目前适合我国机械类大学生参加的学科竞赛有: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国家大学生工程训练竞赛、新苗计划大赛等,在这些竞赛的实施过程中充分验证了学科竞赛教学在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中所起的作用。

2 开展学科竞赛教学的意义和作用

(1)为学生培养动手实践能力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机械类学科竞赛的竞赛题目往往带有项目背景,从课程内容上,大多涉及多学科课程;从人员来说,学生是参加竞赛的主体,这种主人翁的感觉能充分激发学生对自主学习的潜力与热情,而在资料查找、对问题的分析和综合等参赛过程,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能力、科研能力自然而然得到提高。

(2)为提高机械类的学生的综合能力提供了广阔的背景。

选修课程的学习能够使学生获得更加广泛的知识,但这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起的作用不大,寄希望于通过学习选修课程来获得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做法是不现实的。而学科竞赛从形式和内容都有利于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学科竞赛活动促进了信息技术、电子商务等相关学科的改革和发展,相关学科的发展以及经验的积累反过来又促进了学科竞赛水平的提高,于是形成了不同学科的良性互动、教学改革和学科竞赛的良性互动。学科竞赛应紧密结合机械类课程的教学环节和内容展开,以实现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消化、总结整理和实践运用。学科竞赛的结果能够大致反映学生的综合能力以及教学体系设置的合理性程度,通过竞赛评价和总结讨论可以发现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教学和教改提供重要参考[2]。

(3)为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奠定了基础。

学科竞赛往往结合了机械专业的特色和机械知识在实践中的运用,如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设计大赛是机械类大学生最具影响力的赛事,从2004年至今,每两年举办一次。每届大赛都有明确的主题和内容。如2014年该赛事的主题为“幻·梦课堂”;内容为“教室用设备和教具的设计与制作”。这些内容和大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学习状态密切相关,这远比抽象的理论知识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创新激情,引起他们更深层次、更大宽度的思考,进而催生大学生对渊博知识的渴求,形成具有竞争意识而又团结协作的拥有共同价值取向和进取精神的良好氛围。通过竞赛可以丰富校园科技文化氛围,拓展了学生的应用知识,提高了他们的应用能力。高校机械类专业教师要积极参与竞赛辅导工作,鼓励更多的学生积极参与学科竞赛、勇敢的登上属于自己的舞台,通过大胆尝试,不断收获成功,在不断的失败和成功中得到成长。

3 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的构建及评价

(1)以提高机械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为重点,构建学科竞赛模式。

①开展实践教学,促进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的形成。

学科竞赛模式的教育导向重在推动实践教学的开展,借以提高机械类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因此,针对这种以竞赛贯穿教学始终的教学方式,相关的培训计划和课程体系需要进行修订和调整,使之适应实践教学的形式和方法。可以延长课外的学时,减少课内的学时,以增加学生独立思考和进行创新设计的时间和空间。可以增加诸如机械设计、综合能力培养、工程性图纸设计实践活动等创新性活动;开展创新科研方法的探究;以及撰写一些学术研究和研究报告,如专利的申请等。还可以直接选用学科竞赛的参赛题目作为课程设计、专业设计、毕业设计题目,从而实现课内教学和课外实践的有机结合。

②完成教学的主体变化,构建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

传统的教育模式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把学生简单地看成知识的接受者,使其学习兴趣不能被有效激发,制约了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学科竞赛每个项目组虽然有指导老师,但是从竞赛选题,方案设计,技术设计,样机试制、调试,到技术文件的编制,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主体完成的,充分调动了他们对学习和科研创新的浓厚兴趣。通过学科竞赛,促进了教学过程向自主性发展,向实践性学习跨越,在实践中探索,并逐渐发现和解决问题。同时,学生主动的查阅资料、阅读文献、广泛涉猎,通过对不同方法的尝试,不断获取知识、获得成功,真正感觉到了学习的快乐和获得成功的成就感,这又促进了学科竞赛模式教学的顺利完成。

③改革试验教学,构建开放式学科竞赛实验室教学管理模式。

机械类大学生的试验教学也要适应学科竞赛教学模式的需要,促进课外兴趣型实验室和课内教学型实验室向机动性发展,采用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开放式实验室管理模式,逐渐完成学科竞赛实验室管理模式的构建。学科竞赛实验室的设置,要求实验室的场地、加工机床、切割机等硬件设施能够适应学科竞赛的特点、满足学科竞赛教学的需要,能够适合竞赛期间的参赛作品的设计、加工、调试对场地的需要;并且要针对学科竞赛实验室教学的特点,完善和改进管理工作,建立完善的实验室安全管理条例、开放式实验室值班管理制度、实验安全操作规程等相关制度,积极做好实验安全工作,为机械类大学生的学科竞赛、课外活动、科技创新等搭建良好的实践平台。这样的创新实验室,改变了以往固定的机械设备的限制,提高了教师教学的灵活性,通过灵活的题目设置,学生能够很方便的利用实验室的设备条件,展开构思,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通过独立思考或团队协作、小组竞赛等形式完成。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还可以利用虚拟技术构建仿真实验室,以此来突破实验空间和时间的限制,充分的开展创新构想和创新交流。

④实施实践教学,为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提供创新平台。

我国经过多年的教育改革实践,积累了很多的新的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这些教育方法、理念经过了教育实践的检验,取得了重要的教育成果,因此,把这些新理念和新方法引入到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教学之中,无疑会提高学科竞赛的水平,提高教师的指导水平和学生的参与热情,进一步影响实践教学的效果。比如,设计型的课堂组织方式、开放型的应用题型设置、小组课堂的评价机制等实践教学成果,都为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提供了创新平台[3]。

⑤完善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机制。

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模式需要得到政策的保障、学校软硬件设施的支持、学科竞赛的制度支持等等,有了这些保障,学科竞赛教学模式才能伸展创新教学的手脚,最大地发挥学生参与学科竞赛的积极热情和主动性。保障机制是学科竞赛教学模式成败的关键,对于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和实用性的创新项目,只有学校提供经费保障,并对研究成果进行专利保护,才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创新的积极参与热情,完善和巩固学科竞赛的教育成果,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⑥改革学科课堂教学的评价机制和制约机制。

评价和奖励机制是机械类大学生学科竞赛教学模式的有效保障。学科竞赛教学模式以实践教学为手段,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传统的以教学成绩为评价标准的课堂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学科竞赛教学的需要。因此,教学成绩、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德育考核、师生关系、学生的适应能力、创新方案的设计、课题研究的参与过程、关键技术的分析与实现、竞赛成绩等均需纳入评价考核的范围,其中创新设计、创新参与和创新成果在整体评价中占有重要比重。这样才能体现教育的实用性,挖掘学生的潜能和创新能力,使教育和实践做到有机的结合。评价单位也要改变传统的学校评价的单一评价制度,形成以社会、家庭和学校的综合性评价体系[4]。

学科竞赛教学中的激励机制体现在精神和物质两个方面。从物质上来说,学校设立专项竞赛奖励基金,给予竞赛获奖同学和表现突出者一定的物质奖励;同时,可以把竞赛得奖和获得专利作为评定奖学金和保送研究生的加分条件。学科竞赛的奖励机制也要把辅导教师纳入其中,因为他们在竞赛的指导中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劳动,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对于指导教师,一方面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另一方面,把竞赛奖励和成果奖励、专利等与其职称评定和聘任直接挂钩、与其评优评模挂钩、与其职务晋升挂钩,并纳入学院年度考核中,这些具体措施是对指导教师所做工作的充分肯定,能够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学科竞赛教学的积极性。

(2)大学生学科竞赛的训练组织。

①建立竞赛网站,加强网络宣传。

鉴于网络的窗口作用和平台作用,学科竞赛网站对于学科竞赛教学模式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网络的加入无疑给学科竞赛带来了生机与活力,网络便于对竞赛种类、竞赛内容、竞赛时间、往届竞赛的介绍、竞赛的主题、竞赛的意义、团队情况、学生作品展示、指导教师的介绍、竞赛的研究方向和思路等作出积极的宣传,使互动交流的种类更齐全、内容更丰富、学生的参与更为积极,信息的披露更及时、准确,因此,学科竞赛网站将成为学科竞赛教学模式的重要窗口。

②开设训练课,加强竞赛技巧训练。

参与学科竞赛,选手不仅要有一定的知识素养和实践能力,还需具备对信息的处理技巧、论文的撰写能力、团队协作意识、了解参赛程序等。随着网络的快速发展,来自各个领域的大量信息使有些参赛选手无所适从,只有对选手进行相关的训练才能加强其甄别能力,学会获取对竞赛有益的信息;每个参赛团队都是一个整体,需要发挥集体的智慧、能力和技巧,需要相互配合、取长补短,才能把团队的能量发挥的最好;在竞赛最后是以科技论文的形式提交成果的,论文的质量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学科竞赛的成绩。因此,参与学科竞赛需要开设训练课,对竞赛程序、论文撰写等关键环节进行培训[5]。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机械类院校开展学科竞赛教学是我国培养创新人才的需要。学科竞赛教学能激发学生的科研热情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团队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只有结合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积极开展实践教学、改革试验教学、彻底完成学生的主体变化、搭建创新平台,才能真正的把学科竞赛教学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 潘岚,饶宾期.完善机制—推动大学生学科竞赛的持续发展[J].中国电力教育,2009(3):140-141.

[2] 闫舒静,张兴会,李辉,等.“教学改革—科技创新—学科竞赛”互动模式的创建与实践[J].天津工程师范学院学报,2006(12):2-5.

篇(10)

中图分类号:G64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17)04-0070-03

Research on Establishment Model of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LI Guofang, CHEN Lidong, CHEN Xiuhong, ZHANG Liang, SHI Lei, ZHENG Lixin

Abstract The significance of construc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of college students was presented, and the carrier to carry out the activities of colleg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was analyzed. The type of organization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team was studied, and the research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cultivation system reform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higher school.

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novation team

1 前言

创新能力培养成为当今高等教育的培养目标,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重要目标。多层次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全方位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培养大学生的创新思维,锻炼他们的实践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创业就业能力。构建优质、高效的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本科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形成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素质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

2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构建意义

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是当今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团队合作是当代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科学研究和创新发展的趋势。尤其是对于科学研究领域,实力雄厚的团队相互合作,才能站立在学科前沿,取得研究突破。总理对大学生的创新和创业寄予厚望,在2015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并指出“大学生是最具创造力的群体,也处在最有创造力的年龄段”。将处在创业的最好的环境、最好的时机、最好的时代的大学生构建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给有志青年创造创新、创业机会,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有助于实现大学生的个人梦、中国梦。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除了精深的专业知识和实践技能,团队合作精神也是创新团队建设中需要培养的优秀品质。大学生参与科技创新团队,团队有明确的团队目标,成员间相互包容、尊重,团队产生聚合力,发挥出强大的团队力量,促使成员为团队荣誉而努力工作。这样既提高了团队成员的沟通、协调能力,也有利于他们迅速适应日后的工作。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大学生创新思维养成 团队成员来自不同年级和专业,大家互助互补,学术环境宽松,提高创新效率。团队活动中,题目涉及宽泛的专业领域,队员为解决某一领域的问题,被激励运用基础理论知识去解决问题,拓宽学生对不同专业知识的学习和理解,激发探索性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培养科学素养,有利于创新思维的养成。

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有助于延伸课堂知识,锻炼动手能力 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团队中有明确研究方向,有统一课题指引,引导团队将课堂知识深入理解并进行转化。创新活动中一般要求制作出实物或写出论文或报告,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无形中得以提高。报告或论文的写作中,调研活动促使学生了解社会需求,提高了语言表达与社会沟通能力。因此,创新团队的活动将课堂知识、动手能力融合在一起,使学生综合能力得以提升[1]。

3 大学生科技创新活动依托载体

上一篇: 对外传播论文 下一篇: 大学生法律知识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