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3-20 16:08:00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机械故障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一、高速公路爆胎原因分析与对策
汽车在高速公路上高速连续行驶,若接近或超过了轮胎的工作极限就可能发生爆胎事故,这类突发性事故对车辆和乘员的安全危去极大。从现有统计资料来看,汽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爆胎的几率相当大。下面简要分析行车中车胎爆炸的原因和预防措施。
1.1高速公路行车爆胎的原因引起高速公路上爆胎的主要原因是轮胎温度过高,使轮胎材料的机械性能下降。由于轮胎在旋转过程中快速反复变形,材料内部因摩擦生热。同时,外胎与内胎之间、轮胎与轮惘之间以及轮胎与路面之间也因摩擦而生热,使轮胎升温。试验得知:轮胎内部的温度与轮胎的负荷和车速成正比,车速越高,负荷越大,温度升高越快。此外,轮胎温度与外胎的厚度有关,外胎越厚,轮胎的热量越难以散发,温度上升越快:轮胎温度还与外界温度和轮胎气压有关,环境温度越高温度上升越快,轮胎气压过低,轮胎径向变形大,滚动阻力增加,温度随之升高。
试验表明,当温度由0℃升高到60℃时,橡胶的强度及与帘线的附着力大约降低50%,不同材料的帘线,其强度也有不同程度的下降。温度升高引起材料疲劳,强度降低,当应力超过帘线的强度时,帘线就会折断。轮胎变形使帘布层之间产生剪应力,当剪应力超过帘布与橡胶之间的附着力时,就会出现帘布松散或局部帘布脱层。另外,轮胎温度的升高还将造成轮胎气压随之升高,使帘线所受的应力加大,也容易使高速行驶的轮胎发生爆胎。
1.2防止高速公路行车爆胎的应对措施
1.2.1正确选择轮胎的速度等级和负荷能力。
要求轮胎的速度等级与汽车的最高车速相匹配,轮胎的负荷能力与装载质量相适应。根据GB2978-89《轿车轮胎系列》规定,轿车轮胎采用10级速度标志符号。
对轮胎的负荷能力,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负荷指数”表示法。如:胎侧上标有9.00R20140/137,表示单胎负荷指数为140,负荷值为2500公斤;双胎负荷指数为137,负荷值为2300公斤。
1.2.2保持正确的轮胎气压。
轮胎的充气压力是决定轮胎使用寿命和工作环境的主要因素。轮胎气压过低,胎体变形增大,造成内应力增加,胎温急骤升高,加速橡胶老化和帘线疲劳,导致帘线折断、松散和帘布脱层;轮胎气压过高,帘线过度拉伸,轮胎刚性增加,滚动载荷增大,易产生胎冠爆裂。因此,在使用中必须严格按照使用说明书规定的前、后轮胎标准气压或者轮胎侧面标注的标准气压进行充气。
1.2.3严禁超速行驶。
超速行驶时,由于轮胎与路面的摩擦加剧,轮胎屈挠频率升高,使轮胎温度与内压上升,加速了帘布胶质老化和帘线疲劳,甚至造成早期脱层和爆裂,使轮胎寿命缩短,出现行车事故。因此,必须避免长时间高速行驶,应严格按照高速公路设定的最高行车速度作间歇性行驶。
1.2.4正确使用轮胎
①采用纵向花纹的子午线轮胎。子午线轮胎强度高,承载能力强,滚动阻力小,附着能力强,胎面滑移少,生热较低,胎体薄,散热快,行驶温度较低。另外,纵向花纹轮胎的滚动阻力小,轮胎与路面之间因摩擦产生的热量少,散热快。②不使用过度磨损轮胎和翻新胎。按照GB1191-899743-9744-88T和GB516-89的规定,轮胎应沿周向等距离设定不少于4个的磨耗标志,当轮胎磨损到此处时,花纹沟断开,表明轮胎己不能使用,若继续使用,会因轮胎过度磨损、强度下降而造成爆胎。
二、制动系统常见故障原因与对策分析①由于制动管(如接头处)漏油或阻塞,导致制动液供应不足,制动油压下降而引起制动失灵。应及时检查制动管路,排除渗漏,添加制动液,疏通管路。
②由于制动管内进入空气而使制动迟缓,或制动管路受热,致使制动液气化,管路内出现气泡。由于气体可压缩,因而在制动时导致制动力矩下降。维护时,可将制动分泵及管内空气排净并加足制动液。
③由于制动间隙不当而引起。当制动摩擦片工作面与制动鼓内壁工作面的间隙过大时,制动时分泵活塞行程过大,导致制动迟缓、制动力矩下降。维修时,按规范应全面调校制动间隙,可用平头螺丝刀从高速孔拨动棘轮,将制动鼓完全张开,间隙消除,然后将棘轮退回3-6齿,就可得到规范的间隙。
④由于制动鼓与摩擦衬片接触不良而引起。若闸比变形或制动鼓圆度超过0.5mm以上将导致摩擦衬片与制动鼓接触不良,制动摩擦力矩下降。若发现此现象,必须镗削镗或校正修复。制动鼓镗削后的直径不得人于220mm,否则应更换新件。
⑤由于制动摩擦片被油垢污染或浸水受潮,摩擦系数急剧降低,引起制动失灵。维护时,拆下摩擦片用汽油清洗,并用喷灯加热烘烤,使渗入片中的油渗出来,渗油严重时必须更换新片。对于浸水的摩擦片,可用连续制动以产生热能使水蒸发,恢复其磨擦系数即可。
⑥由于制动总泵、总泵皮碗(或其他件)损坏而引起。在此情况下制动管路不能产生必要的内压,油液漏渗,致使制动不良。应及时拆检制动总泵、分泵皮碗更换磨蚀损坏部件。
三、发动机熄火原因与对策分析3.1故障现象
①行驶途中,发动机突然熄火,熄火之前出现瞬间排气管放炮。起动发动机电流表指针指示放电,在3~5A不动,起动不着发动机。
②行驶途中发动机突然熄火,起动发动机,电流表指针指示在0位不动,发动机起动不着。
3.2故障对策
①第1种情况,一般为点火线圈的初级绕组至分电器触点之问某处短路所致,应首先检查分电器触点是否烧蚀,使其触点不能张开。在触点张开的情况下,拆下分电器接线柱导线作短路试火:①有火,用其导线与电容器导线试火,如有火则为接柱至活动触点间短路。再与分电器接柱试火,如有火则为接柱至活动触点间短路。②无火,拆下点火线圈接柱导线与该接柱试火,有火则其导线短路;无火,点火线圈短路,或者是其导线或附加电阻短路开关接柱搭铁。如果在行驶中,变速器未脱入空档,采取紧急制动时,同时突然发生排气管瞬问放炮,随之熄火,起动发动机不着,电流表指示3~5A不动,其原因一般系电容器击穿所致。
②第2种情况,是低压电路某处断路所致。在诊断时,可通过按喇叭来判定。如果按喇叭不响,这时用手触试蓄电池极桩与其卡子处温度是否过高。若温度过高那么说明该部位连接松动。如果按喇叭正常鸣叫,但电流表仍指示0位不动,则说明低压电路某处仍有断路之处,这时用螺丝刀将分电器低压线接柱和分电器壳体划碰,看是否有火花。若无火花,再进一步检查,将一根导线的一端,用手按在点火线圈的开关接柱上,另一根划碰搭铁处,也无火花,就说明起动—电流表—点火线圈开关—电源接柱间有故障。其故障有:点火开关失效、导线破露搭铁或断路以及导线接头螺丝松脱等。倘若有火花,则说明故障在点火线圈至分电器线路上,这时,将分电器盖打开,用螺丝刀使触点臂与分电器底板划碰搭铁,看是否有火花,如果无火花,则说明触点臂绝缘部分有漏电搭铁之处或点火线圈电阻烧断。若有火花,应检查触点是否烧蚀严重。
四、其他故障分析4.1转向突然失灵
转向突然失控,汽车就像脱缰的野马,横冲直撞,这时应立即放松加速踏板减挡减速,采用缓拉手制动或用间歇性制动法减速,不得使用紧急制动,以免导致汽车侧滑,不论转向是否有效都应尽可能将车驶向路边或天然障碍物处,以便停靠脱险。
4.2车辆发生侧滑
汽车在冰雪路上行驶或突然急转弯时,在猛然受到制动往往会引起侧滑而“甩尾”此时应立即减小节气门开度,降低车速,再将转向盘朝侧滑的一侧进行修正。另外侧滑时车的重量会把弹簧和减震器压紧,一旦汽车修正过来,绷得紧紧的弹簧和减震器会把所有的能量朝侧滑的相反方向释放此时应平稳地控制转向盘,避免发生新的侧滑。
4.3发动机出现“飞车”
柴油汽车发动机发生“飞车”,易产生拉缸、断轴等重大机械故障若刚启动时出现,应认即关闭发动机喷油供油装置,拧松高压轴管接头螺母,将气缸断油,或用旧布堵塞空气滤清器进气口对气缸“断气”处置。汽车在行驶时突然“飞车”,也应认即关闭发动机喷油供油装置;有排气制动设置的应关闭排气制动阀,使发动机废气不能排出而熄火若以上措施无效,应立即操纵手、脚制动器制动,增加发动机的负荷,使发动机因动力不足而停止运转。
4.4油路故障的急救处理
4.4.1.汽油管破裂或折断
汽油管一般为铜管,当多次弯折使用后,极易在行车路上发生汽油管破裂或折断现象。当出现这种情况时,可做如下急救处理。
(1)油管裂缝较小时,可用肥皂涂在布条上,再将布条缠紧在裂缝处,并用细铁丝扎紧,最后再涂上一层肥皂即可。
(2)油管裂缝较大或油管折断时,可先修整好油管两断面,找一段与油管外径相应的胶管或塑料管套接,再扎紧两端即可。
4.4.2.汽油管接头漏油
当发现油管接头漏油时,首先应将涂有肥皂的棉纱(或是用耐油密封胶涂在棉纱上,效果更佳),缠绕在取下的油管喇叭口下缘,然后将管螺母拧紧,最后可用麦芽糖或泡泡糖嚼成糊状,涂在管螺母座口处起密封作用。
4.4.3.汽油泵膜片破裂
膜片破裂,轻者导致漏油,重者将使汽油泵失去泵油能力。因此,在行驶途中,由于无现成的泵膜可以替换,我们就必须根据具体情况,用塑料薄膜、漆布、雨布等剪成膜片形状夹在破损的膜片中代用。另外,在泵膜破裂处还应涂沫一层肥皂以保证密封性。
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运行业发展迅速,随着港口的大型机电设备的自动化程度的日益提高,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长较快,促进了水运行业的发展,使得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所占的比重也逐渐增大。随着港口吞吐量和机械化程度的增加,港口机电设备在水运行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对港口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港口机电设备的结构及其组成也愈加复杂,负荷越来越重,因此港口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现象也逐渐增多,这直接影响了港口作业的质量和进度,降低了港口水运的经济效益。因此,对港口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研究成为港口水运行业的的一项迫切的重要任务。
一、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及现状
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初级阶段-感官、专业知识和经验判断;现代化阶段-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和动态监测技术综合诊断;智能化阶段-集故障监测、诊断、设备管理和调度一体化的智能化阶段。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起源于20世纪,并在此期间取得了较大的发展和进步。航天工业的发展使该技术取得较快地发展,随后计算机、微电子和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得该技术逐渐地完善,此时还在航天和核电等大型部门应用较多,其他部门发展较为缓慢,到20世纪末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在农业、化工、冶金矿山、发电、交通运输和机械制造等各部门开始应用,并且发展较快,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21世纪,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在我国国民经济的各部门都已取得长足的发展和普及应用,技术发展转向智能化。
二、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及手段
①机械振动监测诊断技术。通过对振动参数进行监测,来判断设备的运转情况,由于其此种方法简单偏于操作,且对设备没有损伤,因此机械振动监测技术成为首选方法;②磨屑监测诊断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于液压系统和系统,由于磨损方式和磨损速度不同而产生的磨屑粒尺寸和形态有所差异,从而来判断破损类型和磨损部位;③温度监测诊断技术,由于设备不同部位产生的温度变化不同,利用温度变化程度来判断设备的运行情况,利用红外线来监测可以实现非接触、远距离监测,且能够进行运算、处理和判断精确测定设备各部分的温度变化;④无损探伤监测技术,该技术应用较广,尤其是γ射线扫描。该技术是射线在物质中的衰减规律,扫描得到相关参数变化的谱线,然后通过系统分析确定设备故障的部位。
三、港口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
1.港口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研究情况
港口设备分小型装卸机械和大型装卸机械两类,其中小型机械数量大,流动性大,但活动范围小,大型机械种类多,作业分散,操作要求较高。国内鉴于港口机械的工作性质和工作环境,提出了柴油机、结构裂纹、液压传动、钢丝绳和制动器、粮仓、电器系统、皮带纵向撕裂、监测中心和测试车、设备管理和维修体制改革10个方向的相关的研究专题。
国内外设备故障监测技术与手段的发展,在港口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中也得到了广泛地应用。目前国内在各港口开展了设备监测研究和故障诊断研究,取得的成果有:上海港务局与上海海运、上海交大和同济大学等院校进行相关课题的合作,上述10个研究课题中9个课题开始进行研究,部分课题已列入交通部和上海市的科技攻关项目。
2.港口机电设备故障诊断实例分析
港口设备动力一般由内燃机提供,内燃机可能会出现故障,以内燃机为例简要分析港口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应用。针对内燃机动力不足问题进行简要分析。
(1)故障现象。港口上使用时间较长的内燃机存在动力不足的现象。
(2)故障原因。内燃机油箱油量是否充足;内燃机的供油管是否有漏油或断裂现象;内燃机的喷油泵油量调节杆是否卡住、锁紧螺栓是否有脱落现象等;内燃机的燃油是否含有空气或其他杂质等;内燃机供油管是否堵塞;内燃机的燃油滤清器是否堵塞;内燃机的供油时间是否合适无延迟现象。
(3)故障排除。内燃机的供油管有没有漏油等问题,内燃机的油箱的油量多少,内燃机的喷油泵油量调节杆有无卡住,内燃机的油量控制杆锁紧螺栓是否脱落,内燃机的燃油成分检查是否空气含量较高,内燃机的供油管和滤清器是否堵塞,最后检查内燃机的供油时间。
(4)采取措施。首先应检查内燃机的油箱油量是否充足,如果油量不足应增添燃油;其次检查内燃机的供油管是否漏油或断裂,发现漏油或断裂及时进行维修,如果是由漏油原因引起则维修内燃机后还要排除管路中的空气壁面油的纯度不够;检查内燃机的调节杆卡住和内燃机的油量控制杆的锁紧螺栓是否紧固,如果在内燃机的运行过程中有异样声响,则需要将部件重新锁紧;然后拆下内燃机的燃油管的进油端进行连续压动,如无燃油流出,可能是供油管或燃油滤清器发生了堵塞,采取措施为进行逐段进行排除;内燃机的供油时间不合适,延迟或过早都会引起动力不足。
四、结论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水运行业发展迅速,我国港口吞吐量增长较快,对港口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港口机电设备出现故障的现象也逐渐增多。
本文首先介绍了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发展现状,目前传统的机电设备故障诊断技术主要包括:机械振动监测、磨屑监测、温度监测以及无损探伤等,港口设备故障诊断技术水平已越来越高,然后随着故障现象的增多,港口设备故障诊断技术应向自动化智能化方向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文君,褚家荣,苏毅设备故障诊断技术的现状与发展[J].后勤工程学院学报,2004,(02).
引言
矿山液压机械系统在使用中,由于工作环境恶劣,作业时间长,任务重,故障多发,原因是多方面的,故障的判断和排除也较为复杂,要做好故障诊断工作要做到一是熟悉液压元件的工作特性和液压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掌握液压元件,辅件,系统的配置关系及工作条件和环境要求。二是建立健全设备技术状况检查,维护,修理制度和故障技术档案,积累数据和设备运转记录。三是熟悉各类液压元件的故障现象及故障检查方法,同时要有一定的现场实践经验和设备管理知识,在实践中总结提高。五是熟悉和运用液压系统故障诊断分析方法并合理选用,具备必要的检测仪器和一定的检测手段,注意学习和应用现代先进的诊断技术,下面我就液压机械系统的常见故障进行具体的阐述。
一、矿山液压机械系统常见故障
通过实际调查分析归纳出矿山液压机械系统常见故障
1.1温度过高。主要原因有:油粘度过高、内泄严重、冷却器堵塞、泵修理后性能差及油位低、压力调定过大、摩擦损失大。液压系统的零件因过热而膨胀,破坏了相对运动零件原来正常的配合间隙,导致摩擦阻力增加、液压阀容易卡死,同时,使油膜变薄、机械磨损增加,结果造成泵、阀、马达等的精密配合面因过早磨损而使其失效或报废。
1.2因为不良、摩擦阻力变化、空气进入、压力脉冲较大或系统压力过低、阀出现故障、泄漏增大、别劲、烧结造成的执行机构运动速度不够或完全不动。
1.3因为泵不供油、油箱油位过低吸油困难、油液粘度过高、泵转向不对、泵堵塞或损坏、.接头或密封泄漏、主泵或马达泄漏过大、油温过高、溢流阀调定值低或失效、泵补油不足、阀工作失效造成的系统无压力或压力不足。
1.4因为泵工作原理及加工装配误差引起、控制阀阀芯振动、换向时油液惯性造成的压力或流量的波动。
1.5因为油温过高、油粘度过大及油液自身发泡、泵自吸性能低、吸油阻力大、油箱液面低、密封失效或接头松动、件结构及加工质量造成的气穴与气蚀。
二、故障诊断技术及应用
2.1主观诊断技术:指维修人员利用简单的诊断仪器凭借个人的实践经验分析判断故障产生的原因和部位。方便快捷,可靠性较低,属于较简单定性分析。包括直觉经验法、参数测量法、逻辑分析法、堵截法、故障树分析法等。
直觉经验法指维修人员凭感官和经验,通过看、听、摸、闻、问等方法判断故障原因:看执行元件是否爬行、无力、速度异常,液位高度、油液变质及外泄漏,测压点工作压力是否稳定,各连接处有无泄漏及泄漏量;听泵和马达有无异常声响、溢流阀尖叫声、软管及弯管振动声等。摸系统元件的油温和冲击、振动的大小、闻油液是否变质、轴承烧坏、油泵烧结等。询问设备操作者,了解液压系统平时工况、元件有无异常、设备维护保养及出现过的故障和排除方法。
参数测量法指通过测得系统回路中所需点处工作参数,将其与系统工作正常值比较,即可判断出参数是否正常、是否有故障及故障所在部位,适于在线监测、定量预报和诊断潜在故障。逻辑分析法指根据元件、系统、设备三者逻辑关系和故障现象,通过研究液压原理图和元件结构,进行逻辑分析,找出故障发生部位。
堵截法指根据液压系统的组成及故障现象选择堵截点,堵截法观察压力和流量的变化,从而找出故障的方法。堵截法快速准确,但使用较麻烦,拆装量大,需要整套的堵截工具和元件。
故障树分析法指对系统做出故障树逻辑结构图,系统故障画在故障树的顶端为顶事件,根据各元件部位的故障率数据,最终确定系统故障。适合较大型、较复杂系统故障的判定和预测。
2.2仪器诊断技术:根据液压系统的压力、流量、温度、噪声、震动、油的污染、泄露、执行部件的速度、力矩等,通过仪器显示或计算机运算得出判断结果。诊断仪器有通用型、专用型、综合型、其发展方向是非接触式、便携式、多功能和智能化。包括铁谱记录法、震动诊断法、声学诊断法、热力学诊断法等。如铁谱记录法,通过分析铁粉图谱,根据铁粉记录图片上的磨损粉末、大小和颜色等信息,准确得到液压系统的磨损与腐蚀的程度和部位,并可对液压油进行定量污染分析和评价,做到在线检测和故障预防。
2.3智能诊断技术:指模拟人脑机能,有效获取、传递、处理、再生和利用故障信息,运用大量独特的专家经验和诊断策略,识别和预测诊断对象包括模糊诊断法、灰色系统诊断法、专家系统诊断法、神经网络系统诊断法等。目前研究最活跃的是专家系统和神经网络,使故障诊断智能化,具有广阔发展应用前景。基于人工智能的专家诊断系统,是计算机模仿在某一领域内有经验的专家解决问题的方法,将故障现象输入计算机,计算机根据输入现象及知识库中知识按推理集中存放的推理方法,推算出故障原因,并提出维修或预防措施。人工神经网络是模仿人的大脑神经元结构特性,利用神经网络的容错、学习、联想记忆、分布式并行信息处理等功能,把专家经验输入网络,通过对故障实例和诊断经验的训练学习依据一定的训练算法,得到最佳接近的理想输出。
三、结论
维修的目的在于保证机械设备运转的可靠性和经济性,维修方式的选择应从故障发生的安全性、经济性考虑。机械设备的维修方式是对机械维修时机和维修深度的控制模式。采用合理的维修方式可以有效地延长工程机械的使用寿命,提高机械设备的工作效率。由于矿山设备工作状态的多样性及液压系统的愈加复杂,在生产实践中还应该积极研究与应用多种现代先进诊断技术。随着诊断技术智能化,高精度化,不解体化并与先进通讯技术,网络技术,智能传感器技术等现代信息技术的融合,矿山液压机械系统故障诊断的准确性,快捷性和便利性必将大大提高。
2红外测温
农业机械在工作时内部零配件会产生摩擦,红外测温主要是利用红外测温仪对摩擦的温度进行监测,通过检测,寻找机械内部是否存在温度异常的地方。红外测温仪会将监测处的温度仪数据的形式呈现在计算机的终端,如果机械的某个部位温度异常,系统会自动报警,提示使用人员[3]。这一诊断技术方便了工作人员及时维修设备,减少了事故的发生次数,并且将农业机械的损坏度降到了最低,延长了使用年限。
3发展趋势
3.1通用机械诊断技术的引入
目前,我国的通用机械故障诊断技术已经相对成熟,应用与农业机械故障诊断的主要有两种:一是,以提取机械振动时产生的信号为主的基础诊断技术,这类技术主要是将汽车部件的诊断技术移植到了农业机械上,其中包括了信号处理、计算机网络以及控制理论等专业技术。二是,针对性的监测技术,就是关键部位的诊断技术,该技术可以提高对农机故障部位监测的准确性,更好的了解机械的内部情况。
3.2智能化程度的提高
随着农业生产的加快与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业机械的类型也变得多种多样,结构更加复杂,在操作时的智能性也不断增强,对于农业机械故障的诊断技术和日常的监测技术也愈发完善。在日后的农业机械诊断过程中,将会对故障的特点,选用针对性的遗传算法,神经网络和模糊逻辑等智能化的故障诊断技术[4]。以现有的诊断技术为基础,根据农业机械化运行中故障产生的不同智能故障,研发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从而推动农机故障诊断技术的智能化、综合化发展。
1.2正确处理生产与检修的关系由于机械设备的检修需要一定的人力和物力,也需要将设备停止作业,这对于煤炭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活动可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是不能由于生产任务的影响而忽略定期检修。如果机械设备长期作业而没有得到定期检修,则可能会由于故障的恶化而引起较大的事故,将会对生产和安全带来更大的损失。
1.3正确处理日常保养与定期专业维修的关系通常情况下,日常保养工作由使用设备的操作人员来完成,应当通过岗位责任制将日常保养的责任落实到人;而定期专业维修则需要由专业的检修机构和人员,有针对性地开展设备的检修。在实际的工作中,应当将日常保养与专业维修有机的结合,避免二者之间出现脱节。
2控制煤矿机械设备故障的预防措施
2.1加强设备操作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机械设备操作人员的技能对设备性能的发挥有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是引起机械设备故障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机械设备操作人员在上岗之前,一定要通过相应的培训和考试,考核合格之后才能上岗。同时,要注重操作人员在理论知识体系的构建,了解机械设备的使用性能、设备结构,争取做到会操作、会检测、会维修。另外,在日常工作中,要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爱护设备,保证设备在合适的环境中作业,尤其是对于一些大型的开采、挖掘设备,可以实行责任制,将维护的责任落实到人,有利于加强对设备的维护与保养。
2.2加强设备的日常维护煤矿机械设备的使用需要按照技术规程中的要求严格执行,在每次设备使用之前,都要对设备进行全面的检查,保证其合格之后才能投入使用。作为机械设备的检验人员,要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做到勤于观察、勤于修理。在煤矿企业中可以每天进行一次维护记录,使用人员要负责对设备进行清理、注油、防锈等基本的处理措施,每次设备作业完成后都要及时进行清理和维护,对机械设备日常的耗损情况能及时掌握,避免故障的恶化。
2.3对机械设备出现的故障进行谨慎的处理机械设备出现的故障,无论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无论故障的严重程度如何,都应当立即组织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进行全面的排查,找到故障所在,由技术人员提出合理的故障排除方案。同时,对于故障当事人,要酌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和学习活动,使他们能够受到教育,并且通过学习加强自身对机械设备的使用水平,预防类似故障的再次发生。
2.4确保必须的设备资本投资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用比较优异以及节省电量能源的新式现代化机械装置取代之前的老旧装置,并且联合技术工人对设备开展改革,减少噪音污染以及用电量较大的装置,来提升设备的机能以及功效,能够在提高机械设备性能的同时,降低设备运行和维护成本,提高煤炭企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一般故障诊断。传统的主观诊断法,指的是维修人员凭借个人的实践经验,通过看、听、摸、闻、问,或借助简单的仪器、仪表,判断系统故障发生的部位和原因。主观诊断法简单、方便并且快捷,但诊断结果常带有主观倾向性,难于满足复杂的液压系统的故障诊断的需求。
2)基于数学模型诊断。模型诊断方法是以现代控制理论和现代优化方法为指导,以系统的数学模型为基础,利用观测器(组)、Kalman滤波器和辨识等方法产生残差,然后基于某种准则或阈值对该残差进行评价和决策。目前该领域研究的重点是系统故障诊断的鲁棒性、故障可检测性和可分离性,以及利用非线性理论进行非线性系统的故障诊断。
3)基于信号提取故障诊断。基于油液颗粒污染度的检测技术有自动颗粒计数器;铁谱分析法;光谱法。自动颗粒计数器方法具有检测速度快、准确度高和操作简便等优点,但可能将油液中悬浮的微小气泡和水珠当作固体颗粒进行计数,精度较低;铁谱分析可以得到定量的数据,也可以进行定性分析;光谱分析的精度较高,但成本较高。基于油液性能参数的检测技术。参数测量法通过测得系统回路中所需点处工作参数,将其与系统工作正常值比较,即可判断出参数是否正常、是否有故障及故障所在部位,适于在线监测、定量预报和诊断潜在故障。
2基于静电传感器液压管路故障监测
环状静电传感器如图1,由PVC管、金属屏蔽罩和铜电极环组成。静电传感器利用油与其它物质(管壁)摩擦而产生静电,使金属电极上产生电荷。金属电极的电势等于管路中油(在电极附近)所带电荷在金属电极上产生的电势。由于油的流动,导致电场波动,即产生了交变信号。在保证有效测量静电信号的前提下,尽量选用较窄的电极宽度b,以获得更宽的静电信号带宽,进而减小相关测速误差。互相关原理:式中:τ为2路信号的时延;L为2个传感器间的距离;T为样本记录长度;x(t)和y(t+τ)为2个传感器测量得到的信号;Vm为相关测量速度。实验装置如图2,由漏斗、油路、环状静电传感器(2组)、滤波放大电路、单片机采集处理电路、人机接口(键盘显示模块)和PC机等部分组成。合理选择上、下游传感器间距离L得到延迟时间τ,垂直方向的2路静电传感器测量电压信号图形如。可以得到2路信号有很好的相似性。本次实验是让油连续流入油管中,以获得不同的初始速度值,垂直方向上静电传感器的高度可调整,通过实验验证基于互相关法静电传感器测速法的准确性。自由下落的油速的理论值由v=2槡gh计算得到,实验过程中分别取油下落点到传感器的距离为h=0.25、0.125、0.05m3个高度,利用互相关法来测量油速。这3个高度对应的理论速度分别为v=2.21、1.57、0.99m/s,实际测量结果。取v=1.57m/s(h=0.125m)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在h=0.125m处进行多次实验,最终给出互相关速度重复性误差,可以说明互相关法测量油速有较好的重复性,其重复性误差δ可以达到±1%以内。测量得到液压系统实际速度值,与系统正常工作速度值进行比较,即可判断煤矿机械液压系统的工作状态,即可监测液压系统的工作状况,又可以保障煤矿机械液压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中图分类号:TH22.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4)10-0277-01
一、电动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
电动机故障诊断专家系统(FaultDiagnosisEXpertSystemofMotor,简称FDEsM)是本文研究的机械设备故障智能诊断系统的一个子系统之一,主要利用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智能诊断技术进行大型电动机故障的诊断。
1.FDESM的系统结构
FDESM的总体结构如1所示,由人机接口、知识库和知识库管理系统、数据库和数据库管理系统、控制部分、推理机、解释系统等几个部分组成。为了清晰、使用方便,运行灵活、节省时间,本系统采用窗口驱动系统来实现总体控制策略和运行结构,是一个完整而封闭的系统。
2.FDESM的知识库系统
在知识获取的过程中,一方面到各个企业中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关于大型电动机使用及其故障现象和故障诊断经验,获取直接知识;另一方面从有关电动机故障诊断文献中获取间接知识。
知识库的组织对推理结果有很大的影响,特别是当知识库的规模庞大时,如果组织不好就会产生“组合爆炸”现象,使得推理效率迅速下降。其次,推理过程中如果对知识从头到尾地搜索,也缺乏针对性,因为某一故障可能仅涉及其中的一部分知识。因此知识库需要较好的组织,使其既便于维护,又不至于使推理下降。
二、FDESM的推理机制
解决了知识的获取及知识表示的有关问题,就可以把问题领域中的知识表示出来,并以一定的形式存储到计算机中,形成知识库。但是,正如一个人只有知识而没有运用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仍然算不上“聪明”一样,对一个智能系统来说,不但应使它具有问题的知识,还应该使它具有运用知识求解问题的能力。运用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思维过程,即推理过程。根据推理的方向分为正向推理、反向推理及正向一反向混合推理。
反向推理又称为目标驱动控制策略或自顶向下推理、目标推理、后件推理等。它是首先提出某个假设,然后寻找支持该假设的证据,若所需的证据能找到,说明原假设是正确的;若无论如何都找不到所需要的证据,则说明原假设不成立,此时需要另作新的假设。因此,要求提出的假设要尽量符合实际,否则就要多次提出假设,影响求解的效率。
三、FDESM运行实例
通过对感应电动机故障诊断的实例运行和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正常、实用方便,达到了预想结果,从而验证了本系统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如某一感应电动机发生了故障,并表现出下列现象:
(l)转速达不到要求速度,加速度小;
(2)电流变动;
(3)起动时有不正常声音。
运行诊断系统,选择对应的现象集,则诊断出故障原因为:
(1)超负载、电压不够、转子或风扇同固定部分有摩擦;
(2)绕组、滑环、电刷器械与转子电路中有接触不良;
(3)断相或电压过低,过负载也有可能。
解决故障对策为:
(l)检查负载和电压,以及气隙、风扇部分;
(2)检查焊接处、绕组与滑环间、电刷器械、接线螺栓松动问题;
(3)检查电压与负载。
总之,利用基于知识的专家系统在大型电动机故障诊断技术中应用的研究,建立了故障诊断系统,本系统具有对大型电动机故障进行综合诊断的功能。该系统知识库具有高度模块化的特点,这对知识库的维护、扩充及删改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知识库的这种树状层次结构便于知识库的管理,可以减少一些不相容的规则。本系统采用可视化界面窗口来实现总体控制策略和运行结构,通过实例可以看出系统具有清晰、无二义性,运行灵活、诊断快速等特点,具有一定的可靠性。
参考文献
[1]赵冲冲.网络技术在旋转机械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中的应用田].西北工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1,3
引言
轴承的故障诊断过程中有两个关键问题:一是特征提取,二是模式识别。当轴承存在局部故障时,轴承故障信号表现出复杂调幅调频特性[1]。对于此类信号,常用的时频分析方法有小波变换、EMD(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方法等。但小波变换和EMD方法都有一定的不足[2]。局部均值分解(LMD)是一种新的自适应时频分析方法,具有迭代次数少、端点效应不明显、得到的虚假分量少等优点[3,4]。信号的能量矩是能量在时间轴上的积分,能同时刻画信号的能量在频率轴和时间轴上分布[5]。相比能量,更能有效地反映故障振动信号的本质特征。因此本文首先采用LMD方法将信号分解为不同频带的PF分量,然后提取PF能量矩组成特征向量,有利于提高故障分类效率和准确度。
目前应用比较广泛的模式识别方法有基于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粗糙集理论的模式识别[6~10]。但这些模式识别方法都有各自的局限。例如,人工神经网络需要大量的典型故障数据样本,同时具有运算速度较慢,存在过学习等固有的缺陷[8]。支持向量机本质是二进制分类器,对于多分类问题分类器设计复杂,分类性能受到核函数及其参数的影响较大[9]。粗糙集理论决策规则不稳定,其鲁棒性差,精确性不高[10]。这些模式识别方法都忽略了从原始数据中所提取的特征值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实际上,在机械故障诊断中,采用各种信号分析方法从原始信号提取的所有或部分特征值之间均具有一定的相互内在关系,且这种相互内在关系在不同的系统或不同工作状态下具有明显的区别。因此,可以利用各个特征值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来实现分类识别。为充分利用特征值之间的相互内在关系,Raghuraj与Lakshminarayanan提出了一种新的模式识别方法——基于变量预测模型的模式识别,并应用于生物模式识别,取得了良好的效果[11~13]。
本文在详细研究VPMCD的理论和应用的基础上,针对轴承故障振动信号能量矩特征值的相互内在关系,将VPMCD引入轴承故障诊断,提出了基于LMD能量矩和VPMCD的轴承故障智能诊断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有效地应用于小样本多分类轴承故障智能诊断,且避免了SVM处理多分类问题的分类器设计复杂、易出现分类无法确定的模糊区域等问题,对机械故障诊断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4结论
针对轴承故障信号特征值的相互内在关系,提出了一种基于LMD能量矩和变量预测模型模式识别的轴承故障智能诊断方法。研究结果表明:
(1)将基于LMD的PF能量矩和VPMCD模式识别方法相结合,能有效地进行轴承故障智能诊断。
(2)VPMCD与BP神经网络对比分析结果表明:VPMCD方法与BP一样,能有效地应用于多分类的故障诊断,但VPMCD方法不需要迭代计算,计算复杂度降低,计算量大大减少,克服了神经网络计算速度慢的缺点,更有利于实现在线多分类机械故障诊断。
(3)VPMCD和SVM的对比表明,VPMCD方法和SVM一样适合于小样本机械故障识别。
(4)VPMCD避免SVM复杂的参数寻优问题。而且不同于SVM的二进制分类器的本质,VPMCD方法本质上是一种多分类方法,避免了SVM处理多分类问题的分类器设计复杂、易出现分类无法确定的模糊区域等问题。
值得提出的是,VPMCD方法是一种新的模式识别方法,其理论还有待完善,如模型参数估计方法、适合于VPMCD方法的特征量选取等问题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与完善。
参考文献:
[1]钟秉林,黄仁.机械故障诊断学[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2]Jonathan S Smith. The local mean decomposition m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EEG perception data[J]. Journal of the Royal Society Interface, 2005,2(5):443—454.
[3]程军圣,张亢,杨宇.局部均值分解方法及其在滚动轴承故障诊断中的应用[J].中国机械工程,2009,20(22):2 712—2 717.
[4]张亢,程军圣,杨宇.基于有理样条函数的局部均值分解方法及其应用[J].振动工程学报,2011,24(1):96—103.
[5]Li X J, Bin G F, Gao J J, et al. Early fault diagnosis of rotating machinery based on wavelet packetsEmpirical mode decomposition feature extraction and neural network[J].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12,27:696—711.
[6]胡桥,何正嘉,张周锁,等.基于提升小波包变换和集成支持矢量机的早期故障智能诊断[J].机械工程学报,2006,42(8):16—22.
[7]Satish C, Sharma P K Kankar, Harsha S P. Fault diagnosis of ball bearings using machine learning methods[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1,38:1 876—1 886.
[8]Wang Chunchieh, Kang Yuan, Shen Pingchen, et al. Applications of fault diagnosis in rotating machinery by using time series analysis with neural network[J]. Expert Systems with Applications, 2010,37(2):1 696—1 702.
[9]Laura Dio San, Alexandrina Rogozan, JeanPierre Pecuchet. Improving classification performance of support vector machine by genetically optimising kernel shape and hyperparameters[J]. Applied Intelligence, 2010,36(2):280—294.
[10]Xiang Xiuqiao, Zhou Jianzhong, Li Chaoshun, et al. Fault diagnosis based on Walsh transform and rough sets[J]. Mechanical Systems and Signal Processing, 2009,23(4):1 313—1 326.
[11]Rao Raghuraj, Samavedham Lakshminarayanan. VPMCD: Variable interaction modeling approach for class discrimination in biological systems[J]. FEBS Letters, 2007,581(56):826—830.
[12]Rao Raghuraj, Lakshminarayanan S. Variable predictive model based classification algorithm for effective separation of protein structural classes[J]. Computational Biology and Chemistry, 2008,32(4):302—306.
中图分类号:TP3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09)36-10424-03
Research on the Safety Evaluation System of Transportation Vehicle
LI Na
(Beijing Jiaotong University School of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Beijing 100085, China)
Abstract: Studying the road traffic accident analysis and forecast method, the paper educes their disfigurements. 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gray features of road traffic accident and the weakness of domestic traffic accident database, the GM(1,1) Model has been set up according to gray forecasting theory, then the death toll and traffic accident volume have been forecasted by this model. The result is credible. The paper shows that the way is feasible, practical and predominant.
Key words: vehicle safety system; safety evaluation method; fuzzy inference evaluation
1 对车辆安全因素的研究分析
车辆是交通出行的载体,是交通事故的直接“参与者”与“肇事者”。交通事故的发生与汽车本身性能及安全性的关系是十分明显的。
1.1 车辆机械因素
2005~2007年以车辆机械故障引发的交通事故主要原因为车辆制动系统、操纵系统轮胎和灯光。
1.2 车辆防撞系统因素
车辆防撞系统是车辆主动安全和被动安全重要组成部分,相关文献统计表明车辆防撞系统能预防15.3%的交通事故,特别在高速行驶中,每年能减少上万人的死亡人数,为防止交通事故的发生起到很大作用。
1.3 车辆技术管理因素
车辆技术管理包括车辆维修市场管理、车辆综合性能检测站的建设和管理、营运车辆的技术管理和车辆技术状况保障。本课题组研究人员对北京及周遍10多个市的60多家客货企业单位的技术管理体现进行了调研,结果表明好的管理机构对运输事故次数的发生可起到很好的控制作用。
综上所述,确定以下因素为车辆子危险因素。
1)车辆机械故障制动系统、操纵系统、轮胎和灯光。
2)车辆防撞综合性能车辆本身碰撞相容性和车辆防撞系统能力。
3)车辆技术管理的健全性车辆技术管理机构及人员、车辆技术档案、车辆强制维护和车辆管理的规章制度。
2 模糊综合评价方法
2.1 模糊矩阵评价法
需要将两类指标统一转换为模糊评价向量形式,以便作统一处理。
对于多层评价模型,作综合评价时,先由最低层属性指标开始。属性指标分属于上一层不同的子目标,因此要分别作各子目标的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综合评价模型,由子目标综合评价矩阵 构造子目标层的单因素模糊评价矩阵 。建立多层评价模型。
2.2 模糊推理系统(Fuzzy Inference System)评价方法
模糊推理系统FIS(Fuzzy Inference System)是基于模糊集理论概念、模糊If-then规则和模糊推理的计算结构,是一个从给定输入运用模糊逻辑映射到输出的过程。这时输出的是一个模糊子集,有必要将这个模糊量转换为精确量,以便最好地发挥模糊推理的决策效果,因此反模糊化(Defuzzification)就是把模糊推理得出的模糊量通过合理的方法提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值作为清晰值(crisp value)输出[9]。从而得出输入与输出的映射关系。
基于上述模糊推理的思想构造出的道路运输安全评价模糊推理系统框图,如图1所示。
模糊综合评判是对具有多种属性的事物,或者说其总体优劣受多种因素影响的事物,做出一个能合理地综合这些属性或因素的总体评判。采用模糊综合评判得出的结果只是一种静态反映事物的结果,而模糊推理系统还可以实现实时评价。
第一节确定了车辆子危险因素系统中的车辆机械故障;车辆防撞综合性能和车辆技术管理的健全性,第二节通过对模糊综合评价的介绍,确定应用模糊综合评价的模糊推理系统(Fuzzy Inference System)的思想与方法,对驾驶员因素和车辆因素进行综合评价。
3 运输车辆危险度的综合评价
3.1 运输车辆危险度的定义及隶属函数的确定
根据道路运输企业对整车安全管理现状和中国整车安全综合评价标准的调研,对车辆的危险度的论域定义在[0 100]范围内,由五个分明的三角形模糊子集表示其隶属函数。
3.2 车辆机械综合评价
车辆机械故障是车辆行驶过程中车辆制动系统、操纵系统、轮胎和灯光的失效。
车辆制动系统评价指标主要是制动性能、制动抗热衰退性和制动稳定性,其评价值为30分,隶属函数如图3.1。车辆操纵稳定性的评价参量主要是稳态横摆角速度增益,共振峰频率、共振时振幅比、相位滞后角、稳态增益,回正性,最小转弯半径,转向力、转向功,侧向偏移,极限侧向加速度等,本文给定的评分为10分,其隶属函数如图2。轮胎和灯光的评价主要是失效的时间,其隶属函数如图3、4。
图2 车辆制动性能隶属函数 图3 车辆灯光设备隶属函数 图4 车辆轮胎隶属函数
汽车的制动性能和操作稳定性与车辆危险度之间关系由模糊规则推理得出。
3.3 车辆防撞综合性能综合评价
车辆的100%重叠正面碰撞,侧面碰撞和尾部碰撞评分分别为17分。其隶属函数相同。
3.4 车辆技术管理与危险度的关系
在北京40余家道路运输企业的车辆技术管理调研基础上,结合专家咨询。车辆技术管理评价的隶属函数和与车辆危险度的关系曲线如图5。同时车辆强制二级维护和车辆危险度的关系和车辆技术管理因素相同,如图6。
3.5 车辆因数危险度的综合评价
前面讨论了车辆因素中机械故障、车辆碰撞、技术管理等各个要素的隶属函数的确定,以及各要素与驾驶员危险度的关系。在Matlab工具箱中建立了车辆因素对驾驶员危险度的综合评价的系统图,如图7所示。在建立了规则库后,就可用上述的模糊推理系统模型进行运算得出在车辆机械因数、防碰撞因素等综合影响情况下的车辆危险度的输出值,其中10组关系值见表1。
表1 车辆危险度评价值
从上面的数据可以得出以下一些结论:
1) 从第一至第二行的数据可以看出当车辆的各项指标因数很差时,车辆的安全评价值为低和很低状况。同时第八项看出各项指标高时,车辆安全度很高。因此可以得出车辆的各项评价指标和隶属函数是合理的。
2) 从第三至第四行随着车辆机械性能和防撞能力的提高,车辆的安全性提高比第五和第六项好的多,从而说明车辆的机械性能和防撞能力对车辆安全性影响较大。
3) 从表中后二行可以看出车辆的安全的各项评价指标值适中时,安全性一般,因此要提高车辆的安全性,车辆的技术管理和强制维护也是很重要的。
从表中可看出,车辆的机械性能、防撞能力等输入因素对车辆安全度的评价值与实际工作中车辆安全性的主观感觉相符,说明了应用安全评价FIS模型对车辆评价是可行的。
4 结论
本文首先对运输车辆安全系统的分析,得出了车辆子危险因数,然后选用模糊推理模型(FIS)的评价方法对车辆的危险度进行评价与仿真,评价结果和实际相符,实现了实时的评价效果。结果表明评价指标和方法合理,能够实现了对系统的实时评价。
参考文献:
[1] 叶兴成.道路交通安全的系统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
[2] 许洪国.汽车事故工程[M].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
[abstract] highway construction, mechanical maintenance directly affect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construction equipment and productivity.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influence of mechanical maintenance common maintenance quality of some of the technical problems, aims to improve mechanical integrity rate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utilization rate.
中图分类号:X73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维修是恢复机械技术性能,排除故障及消除故障隐患,延长机械使用寿命的有效手段。公路工程机械维修中还存在着诸多技术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机械维修质量不高,装备可靠性差。现针对公路工程机械维修工作中遇到的常见技术问题做简要分析。 1 对机械故障判断失误,修理人员技术不过硬、修理过程不规范 1.1 不能正确判断分析故障,盲目更换零部件,一味“换件修理”造成浪费 当机械出现故障后,要通过检测设备进行检测,如无检测设备,可通过问、看、查、试等传统的故障判断方法和手段,结合工程机械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确定最可能发生故障的部位。在判定工程机械故障时,一般常用“排除法”和“比较法”,按照从简单到复杂、先外表后内部、先总成再部件的顺序进行,切忌不问青红皂白,盲目大拆大卸。 1.2 螺栓拧紧方法不当的情况较严重 工程机械各部位固定或联接螺栓多数有拧紧力矩要求,如喷油器固定螺栓、缸盖螺栓、连杆螺栓等,有些规定了拧紧力矩、拧紧角度及拧紧顺序,一些维修人员不按规定力矩及顺序拧紧,不使用扭力扳手,凭感觉拧紧,导致拧紧力矩相差很大。力矩不足,螺栓易发生松脱,导致冲坏气缸衬垫、轴瓦松动、漏油、漏气;力矩过大,螺栓易拉伸变形,甚至断裂,有时还会损坏螺纹孔,影响了修理质量。 1.3 不重视螺栓的选用,螺栓使用混乱的现象较突出 在维修工程机械时,乱用螺栓的现象还比较突出,因螺栓性能、质量不符合技术要求,导致维修后机械故障频出。工程机械使用的专用螺栓,如传动轴螺栓、缸盖螺栓、等是用特殊材质经过特殊加工制成的,其强度大、抗剪切力强,确保联接、固定可靠。实际维修作业中,常常在组装时随意乱装和替代,有些螺栓因材质差或加工工艺不合格,给工程机械的后期使用留下故障隐患。有些部位需用“小螺距”的“细扣自紧”螺栓、铜螺栓、镀铜螺栓,却使用普通螺栓代替,导致出现螺栓自行松脱、拆卸困难等现象,有些技术要求规定拆装几次后必须换新的螺栓,若不了解这些情况,多次重复使用不合格的螺栓,也易导致机械故障或事故的发生。 2 各零部件配合间隙不能正确掌握,导致机械加快磨损 2.1 维修时不注意检测零部件配合间隙 柴油机活塞与缸套配合间隙、活塞环“三隙”、活塞顶隙、气门间隙、柱塞余隙、制动蹄片间隙、主从动齿轮啮合间隙、轴承轴向和径向间隙、气门杆与气门导管配合间隙等,各类机型都有严格的要求,在维修时必须进行测量,对不符合间隙要求的零部件要进行调整或更换。实际维修工作中,不测量配合间隙而盲目装配零部件的现象为数不少,还有凭手感觉和经验装配,造成起动困难或爆燃、活塞环折断、机件撞击、漏油、漏气等故障,有时甚至会因零部件配合间隙不当,导致机械严重损坏事故的发生。 2.2 不成对、成套更换偶件或组件 工程机械上有很多偶件,如柴油机燃油系统的柱塞副、出油阀副、喷油嘴针阀副偶件;驱动桥主减速器内的主、从动齿轮;液压操纵阀中的阀块与阀杆;全液压转向器中的阀芯与阀套等,这些配合偶件在工厂制造时经过特殊加工,成对研磨而成,配合十分精密,在使用的寿命期内始终成对使用,切不可互换;一些相互配合组件,如活塞与缸套、轴瓦与轴颈、气门与气门座、连杆大头瓦盖与杆身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使用,相对配合较好,在维修时,也应注意成对装配,不要弄串;柴油机连杆、活塞、风扇皮带、高压油管、挖掘机中央回转接头油封、推土机主离合器胶布节等,尤其是同时使用一套的配件,发生损坏一定要成套更换,否则由于配件质量差别大、新旧程度不同、长短尺寸不一,会导致柴油机运转不稳、液压系统漏油、载荷集中现象严重、更换的配件易早期损坏等。在实际维修工作中,为了减少开支、不了解技术要求,不成对或成套更换上述零部件的情况还不少见,降低了工程机械的维修质量,缩短了机件寿命,增加了故障发生的可能性,应引起足够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