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8:1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论文

篇(1)

中图分类号:G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8-0150-01

一、中国法定传统节日

中国传统节日时序构成规律体现了中国历史发展中农耕文明的主导地位,较清晰地记录了历史轨迹。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尊重人,但将个体融入群体,强调集体主义价值取向。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属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人本思想的表现。

1.春节

农历正月初一,俗称“过年”。是我国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按习俗,从腊月二十三起:熬腊八粥;送灶神;打扫扬尘;守岁;拜年;贴春联、贴福;吃饺子、汤圆;舞龙、舞狮;扭秧歌、踩高跷;祭祖,一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吃元宵,春节才算真正结束。

庆祝春节的意义在于营造隆重、欢庆、祥和的节日氛围,家人团聚,共享天伦,表达来年生活安定红火的美好愿望。

2.清明节

清明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与农业生产有着密切关系。然而清明作为节日,与纯粹的节气又有所不同,它包含着一定的风俗活动和某种纪念意义。清明节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按习俗,扫墓时,后人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到先人墓地,将酒食供奉在亲人墓前,把纸钱焚化,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或青挂在坟上,磕头祭拜,最后将酒食吃掉回家。

除了扫墓,清明节还有一项传统习俗酒食踏青。清明时节春光明媚、草木新绿,正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时候。因此清明节又名“踏青节”。

3.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也成“端阳”。端午来源于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屈原因政治原因投江汨罗河自尽,楚国百姓往江里投下饭团、鸡蛋、倒入雄黄酒喂食鱼龙虾蟹,以免它们啃食屈原的身体。渔夫们则划起船只,在江上打捞屈原的真身。 由此形成了每年五月初五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纪念屈原。

4.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为中秋佳节。此夜,家人团聚,摆家宴、设香案,摆上月饼、水果、糕点,仰望天空朗朗明月。远在他乡的游子也借此寄托对故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所以中秋又称“团圆节”。

二、变味的传统节日文化

今年来,我国传统节日的庆祝方式渐渐偏离了原始的庆祝初衷,偷偷地变了味。春节走亲访友时,各家攀比小孩成绩的高低、送给后辈压岁钱的多少、送给亲友礼物的档次,大人麻将桌上论身手,小孩网上比游戏输赢。

中秋节成了商家进行月饼贩卖的战场。各式各样五花八门、价格高得离奇的月饼礼盒只为了以节日名义,满足公司拉拢客户、下级讨好上级、朋友维持变异友谊而存在。这点从商家在中秋节当日傍晚就开始大力打折促销几小时前还昂贵的月饼礼盒中不难看出。

三、造成传统节日文化没落的原因

1.媒体商家因利益原因,对于传统节日购备礼品、西方情人节、圣诞节的宣传报道过于热情,使民众对于购物或赠送礼品的注意力多于对于传统节日的庆祝;

2.现代国人赶时髦、追求时尚心理作祟,使得西方节日比传统节日日益在国内盛行;

3.当下独生子女大军来势汹汹,家庭观念淡薄,使得以人为本、以倡导家庭为本的传统节日日渐失去了人心;

4.现代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国庆节,以及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都以公历时间为准。而传统的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都以中国农历或节气时间为准,使得绝大部分人很难准确知道传统节日的在公历中的日期。

四、日益盛行的西方节日对于回归中国传统的启示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国人接受西方文化的程度大大提升,节日文化是其中引人注意的典型。近年,西方情人节、圣诞节在中国日益盛行,庆祝程度已经超越了我国传统的元宵节、端午节和重阳节。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受到威胁。热爱祖国就应该传承祖国的文化、保护文化的精髓,不要让传统的东西丢失在我们这代人手里。不要等到像“端午节”变为韩国的世界文化遗产时,再来唏嘘感叹我国传统的流逝。

参考文献:

篇(2)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研究成绩

(一)中国传统节日的产生及其演变的研究

节日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演,并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近年来学者们对这一问题一直很关注,争议也很多。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注该问题的专著有两部,一部是陈久金.卢莲蓉主编的《中国节庆及其起源》(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另一部是高国藩著的《敦煌古俗与民俗流变——中国民俗探微》(河海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同时关于各个具体节日的产生及其演变在另外27部专著中都有详细的论述。关于该方面的论文有207篇。

上述研究内容涉及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节日期间都有哪些传统的节庆活动,节日在历朝历代的演变以及节日期间的传统食品和服饰等内容。关于节日的来源问题学者们普遍认为一部分在先秦时期既已形成,一部分滥觞于先秦时期,形成于秦汉及其以降。传统节日的形成主要受以下几种因素的影响:首先,节日与历法的制定其中包括如节气,干支日等有密切的关系;其次,节日与官方或民间的祭祀.巫社集会有紧密联系;再次,传统节日的产生与神话传说有一定的关系。同时,还有的学者认为传统节日还源于先民的原始崇拜,如:图腾崇拜,天地崇拜,祖宗崇拜。

(二)传统节日特点的研究

古今中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其自身的特征,绵延中国几千年的传统节庆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然也有其鲜明的,独具一格的内外特征。对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特征加以系统全面的把握,是深入研究和透彻理解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的题中之义。因此,对这一问题的研究历来是一个热门话题,有些学者对此做出了深入的研究并得出了令人信服的结论,涉及这方面的论著有:陶立璠著《民俗学概论》(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7年版),徐万邦的《中国少数民族节日与风情》(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赵东玉著《中国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版),康新民著《民间节日文化价值初探》(上海民间文艺家协会主编《中国民间文化》第二集,学林出版社,1991年版)。关于这方面的文章有68篇。

通过对以上文章和论著的概括总结,得出中国传统节日有以下特征:周期性,民族性,群众性,地域性,综合性,传承性,变异性,实用性。

(三)对传统节日功能的研究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日渐深入,许多外国节日如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等相继传入,它们固然使人们的生活日趋多元化,但我们不能顾此失彼,同时应多加强对我国传统节日的认同。但目前,专门论述节日的书和文章中,大多停留在对节日风俗的介绍上,对节日功能的挖掘还不够深入。

比较系统论述和研究节日的著作有:赵东玉著《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张诗亚主编的“西南研究书系”中黄泽写于1991年的《西南民族节日文化》;高占祥主编《论节日文化》;杨琳的《中国传统节日文化》(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版).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有32篇。

关于中国传统节日功能的主要观点有:传统节日有文化传承的作用,能促进天人和谐,点缀人们的日常生活,传统节日能灌输传承先人的道德遗产,促进统治者”以德治国”,增强民族凝聚力,同时,节日还具有教育功能。近年来,节日的教育功能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赵东玉先生在他的著作《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中提出,传统节日具有人文素质教育功能,首先,他认为我们能从传统节日文化中吸取有益的人文教育资源,如:和谐对称,淑世情怀,乐观自信,民族认同等:另外,他认为传统教育文化是一种有效的素质教育模式,它可以使素质教育的灌输更潜移默化,内容更丰富多样,摆脱了以前那种硬性呆板的灌输方式。还有一位作者廖冬梅在她的《节日沉浮问》中也深入研究了节日的教育功能,她认为传统节日教育人们学会调节人与自然,神,他人以及个人和自身的关系。

(四)传统节日体现的文化精神的研究

中国传统节日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情感,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和谐的精神纽带.对这一问题研究的专著有:赵东玉著《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萧放的《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版);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版);陈伯海著《中国文化之路》(上海文艺出版社,1989年版)。关于这方面的论文有10篇。

二.中国传统节日方面研究存在的不足

中国传统节日研究取得上述成绩的同时,也存在许多需要改进的地方。

与节日有关的几个领域如:人类学,神话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等学科,虽然各自都有谈及节日的文章,但大都是在论述其他问题的同时顺便提到,而专门论述的书和文章都不多.即使有,也大部分停留在节日风俗的介绍上,对节日功能的挖掘还不够。

由于对传统节日缺乏深入细致的研究,使目前我们对传统节日的知识大多停留在肤浅的据说,相传的层次上,其中还包含了不少错误,造成一系列的不良影响。例如:中秋节是在我国古代秋分祭月习俗的基础上形成的,然而,有些人却说成是从韩国引进的,造成混乱.《中华民族大图集》第七部《世风》第七十六章《吉日佳节》中介绍中秋月饼时说:“宋代的月饼种类繁多,有:金银炙焦牡丹饼,束箍荷叶饼,梅花饼,饼,芙蓉饼等”。但据考察,宋代还没有中秋月饼,这里列举的都是普通糕饼,不是我们今天所说的月饼。另一方面,有些节日习俗很早就有了,世人却以为出现较晚。如:节日期间送贺卡的做法有人以为是舶来品,是1843年从英国流行开来的,殊不知我国至晚在宋代就流行于世了。

参考文献

[1]赵东玉著《中华传统节庆文化研究》(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

[2]萧放的《岁时:传统中国民众的时间生活》(中华书局,2002年版)

[3]廖冬梅《节日沉浮问》(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篇(3)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部分起源于先秦时代,它在流行和演变过程中,吸取了儒、道、释文化等多元因素,承载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是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精神纽带。如今,更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宝贵资源,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社会和谐的精神动力。 

 然而,在现代工业文明和外来文化的冲击下,一个个舶来的节日,如情人节、愚人节、圣诞节,在我国的青年人中大行其道,而由于传统节日的精神文化内涵的缺失,中国传统节日处于尴尬境地。清明节一度成了“烧纸节”,端午成了“粽子节”,中秋成了“月饼节”。这两者的此消彼长加剧了传统节日文化的断层现象,致使传统节日文化从形式到内涵都正在走向虚空。而电视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和巨大的影响力,在传播我国的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也存在众多问题。 

一、当前电视媒体在传播传统节日文化方面存在的问题 

1、电视媒体节目形态单一 

电视节目形态是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中的形式,而当今,传统节日文化基本上都是以文艺晚会类节目为主,访谈对话类节目、杂志类节目、综艺娱乐节目、益智游戏节目、情景剧等节目形态甚少,节目形态过于单一。 

2、电视媒体没有将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播常态化 

众所周知,每年有春节、端午、中秋、清明等传统节日,只有在特定的节日期间,电视媒体才会制作相关电视节目来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而节日一过则销声匿迹,这不利于电视发挥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长期的、潜移默化的、“培养”作用。 

3、节目资源整合力度低,造成节目资源浪费严重,不能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二、电视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优势 

1、在现代大众传播媒介当中,电视普及率高 

我们所讲的“普及性”是说它是“雅俗共赏”的。中央电视台一年一度的春晚,把老少几代不同文化水平的人们都聚集到一起,共同欣赏其节目,就是最好的印证。 

2、电视传媒所特有的视听兼备、声画并茂的优势,使它在传播领域确立了重要地位 

报纸和广播都是单通道传播媒介。电视的传播符号是图像、声音、文字、色彩等多种符号的综合传播,是一种双通道传播媒介,具有声画并茂的优势以及强烈的目击感、现场感和冲击力。 

3、电视传播的综合性 

电视因其自身的传播优势和技术优势而成为一种全新的艺术形态,电视形象直观、生动灵活,给受众一种直观形象,极具诱惑性和感染力的氛围,因而更容易对受众产生移情作用,获得一种想象的、官能的刺激或精神的愉悦,对受众具有强大的影响力。 

三、电视媒体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方式多样 

如今,我们正在经历着经济全球化的时代,世界文化的趋同倾向是一个突出问题,越来越多的民族文化正在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然而,无论在任何时候,深厚的传统节日文化都是一笔得天独厚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生存和进步的宝贵资源,我们应去弘扬和利用。电视媒体作为大众获取信息首选媒介之一,自然承担起了传统节日文化传播的重任。 

1、推出新晚会概念——将晚会类、综艺娱乐类、益智类节目元素有机融合在一起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大量海外的电视节目形态的引进,使节目在栏目设置、主持风格、节目题材等诸多方面呈现出严重的趋同现象,缺乏差异化使节目的吸引力急剧下降,从而使节目的生命周期也大为缩短。近几年,虽然专家倡导“弘扬中国传统节日、保护传统节日文化”,但这并没有引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关注。 

面对这一尴尬的局面,去年的七夕节,安徽卫视制作了一期与众不同的电视节目——《7月7爱传万家情歌会》,这场晚会将七夕的传统浪漫情怀和晚会类节目的现代元素结合在了一起。对节目主题、宣传语、片头片尾、主持人形象、演播场地、声画造型、音乐、节奏、色彩、色调。等元素进行一系列的定位,使之与节目内容相融合。据百度数据报告,“七夕”百度搜索指数在1个月内翻4倍,日均搜索七夕超60万次,网络视频点击量过百万,安徽卫视贴吧点击量,在播出当天成为上升量最快的贴吧之一。该节目之所以如此成功,因为它摆脱了常态的晚会类节目,将晚会类节目、综艺娱乐类节目和益智类节目元素融合在一起。节目有《爱的悠悠球》、《明星大挑战》、《恋爱足球》等综艺类节目;主持人群推出的《鹊桥会》和魔术等娱乐节目;还有众多的晚会类节目,节目形态多样,并且将各个节目都融合在了一台晚会中,紧紧锁定了上亿观众的眼球。 

2、实行“编播季”节目编排策略 

多年来,电视界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在打造传统节日时,重节目内容和质量,而轻节目整体编排和节目资源的重新整合,这一做法无疑造成了很大的浪费,也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面对这一现状,央视、重庆电视台、湖南卫视、安徽卫视从自己的节目资源、频道定位和品牌特色出发,实行了“编播季”的节目编排策略,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编播季”节目策略是指一年分季节、分时段的编排策略,这种季节性的编排策略不仅有助于培养观众的忠诚度,而且还可以提高电视的市场竞争力,重庆电视台是“编播季”的先行者之一。2005年暑期,重庆台将旗下的都市频道临时改为“暑期频道”率先试水,结果市场反映十分理想。对频道架构做出“改版性”的调整,此举让重庆卫视在全国省级卫视的收视排名冲至第三位。2006年初,重庆卫视利用元旦、春节两节紧密相连的机会,从元旦开始,跨越春节,直至元宵节,推出了“黄金月、中国结”的编排项目,同时在这时提出了“编播季”的概念。这个“编播季”以元旦晚会拉开序幕,以春晚为。2007年,又以“合家欢·中国结”作为节目编播主题,“黄金月”编播紧扣中国老百姓的审美期待,突出欢乐、团圆、回家、感动等关键词,同时为黄金月量身定做节目,打造出一批具有高知名度的品牌节目。 

“编播季”对节目资源和频道资源进行变革,把过去那种单纯的、静态的、封闭的节目播出方式转化为整体的、组合的、动态的、开放的播出方式,“编播季”与中国传统节日结合起来,实现了各种电视资源的优势集合和联动播出,降低了成本,打造出自己特色的品牌节,同时赋予了电视传媒更大的影响力,而且也促进了传统节日与现代传播方式的互动,实现了“互赢”局面。 

3、通过电视专题片的形式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电视对传统节日文化的传承,不能仅局限在节日的特定日子里,要形成连续的、持久的“攻势”。因此,即使不在节日期间,电视完全可以利用专题片来传承传统节日文化。 

传播传统节日文化的专题片要力求精美的制作。专题片无论从画面、配音、配乐和形式创新等各方面都有明显力求精美的意识,这样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给观众以强烈的视觉冲击。特别是在解说词的文本方面,要用深刻的、有感染力的、细致精美的解说词来赢得观众。 

2009年,宁夏卫视频道《印象宁夏》拍摄制作,作家郭文斌客串主持并解说的《我们的节日:春节》十集系列专题节目春节期间在宁夏卫视播出后,引起强烈反响。郭文斌以独特的、精美的诗化语言风格,从喜庆、团圆、感恩、祈福(上下集)、天人合一、点灯时分(上下集)、传承、兴旺发达八个方面全面深入地诠释了传统春节所包涵的深厚的文化意蕴。他从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元素出发,通过对春节的阐述和发挥,循循善诱,把观众带到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旅行之中,听来回肠荡气,引人入胜。不少观众认为,这个节目是对中国古老的春节文化的一次升华和推进,也是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次激发和再认识,这期节目非常成功。 

结语 

面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战略任务,面对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和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电视媒体可以通过多样化的传播路径,充分运用民族传统节日,大力弘扬民族优秀的节日文化,对于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和认同感,对于推动和谐社会建设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我国的电视媒体正在逐步走向国际化,在这个过程中,电视既能巩固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能在国际传播中丰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内涵,并在国际范围内确立中华传统节日文化的世界认同,最终达到传播中国文化的目的。 

 

参考文献 

①傅德岷、 韦济木、 马培文:《中国传统节日》[m].重庆出版社,2005:8 

②高晓红、刘羽、张绍刚,《电视节目形态分析》chinardr.net/rdr 

/bbs/dispbbs.asp?boardid=9&id=2722 

篇(4)

中图分类号:G03 文献标识码:A

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中形成的文化瑰宝,又是植根于民族民间土壤中的活态文化,其文化内涵及习俗事象都是随着社会文化的演进而变迁的。中国传统节日之所以能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生生不息,就是因其具有万古常新的文化精神和与时俱进的传承活力。中国传统节日所具有的活态流变性,决定了我们对它的研究不能仅仅固守于对其源流和古老节庆习俗的考据,更要关注它在当代社会生活和文化语境下的呈现状态,关注广大民众对传统节日的心理诉求和过节方式。所以,关于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情况的调研及对策研究非常重要,有助于我们较全面地了解和把握传统节俗在当代的演变、发展情况,了解和认识当代民众的节庆文化需求,进而更好地引导广大民众以他们喜爱的方式过好传统节日,并使传统节日在与时俱进的传承发展中,永葆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和引人参与的魅力。

当代中国,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现代化的迅猛推进,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步让位于都市化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传统节日中的一些农事节庆习俗已经悄然退出节庆文化舞台,一些古老的节庆事象、仪式活动、节日符号,已魅力不再。然而,在周而复始的传统节日中,人们在传承传统节日文化时,又能巧妙地利用新载体,不断地创造出了一些过节的新形式和新习俗,使传统节日具有了新的时代内涵和生命活力。

围绕本课题,我们对一些民众进行了访谈,同时查阅了大量的有关传统节日的书籍、论文和相关报道。但发现有关本课题的材料不多,民众对一些问题的回答也比较简单。基于我们掌握的情况,对于传统节日新形式、新载体的调研进行如下综述、评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我国传统节庆活动中出现的新形式、新载体

中国的传统节日众多,不可能全面顾及,只能用解剖麻雀的方式,以调研春节为主,兼顾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现将这四大节日呈现出的过节新形式、新载体的情况,做一简要的综述。

(一)当代民众中流行的过节新形式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经济文化繁荣发展的今天,传统节庆活动的方式与农耕时代已有了越来越多的不同。人们在继承传统节庆文化时,不断地创造出一些与现代生活相交融的文化元素和新的过节方式。最显著的变化是传统节日的过节形式变得更加多样化、个性化了。

春节,人们不再以满足物质享受为期盼,而更多的是追求一种精神或文化的盛宴。因此,对于吃喝穿戴的欲求已不是春节的时尚了,追求身心放松、精神享受成了过年的主要目的。近些年,每逢春节前夕,许多单位都要组织团拜活动,大家欢聚一堂,畅叙友情,喜迎新春。在除夕阖家团聚时,人们除了包饺子、吃年饭、游戏聊天外,又多了一项“除夕团坐看春晚”的新风尚。自从1983年诞生了“春节联欢晚会”后,“央视春晚”便成了年年除夕之夜必不可少的一道精神盛宴。时至今日,收看“央视春晚”几乎成为中国唯一一个大型的、收视率极高的集体性过节的形式。2010年央视广告部公布的数据显示:“CCTV—1、4、7、9频道,以及湖南卫视等23个上星频道同步直播了2010年春节联欢晚会。中国网络电视台、CCTV手机电视和IP电视直播,中国电视长城平台转播了晚会实况。中国网络电视台还通过台海宽频、CCTV手机电视与台湾网、台湾移动运营商合作,成功在台湾落地,覆盖台湾网民及400万手机用户进行春晚直播。”①2011年春节联欢晚会的收视率又创新高。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对1705人进行的一项在线调查显示,今年央视春晚的收视率为86.1%,地方卫视春晚为33.3%,网络春晚为28.7%。在评论2011年中国中央电视台举办的春节联欢晚会时,《纽约时报》称,中国这台长达5个小时的豪华演出,其观众人数轻而易举地超过美国收视冠军“超级碗”橄榄球赛,甚至能与2010年世界杯决赛一较高低,堪称真正的“超级晚”。 ②

篇(5)

 

一、洋节盛行的现状 

不知从何时开始,圣诞节等洋节在我们身边悄然兴起并日趋流行。每当圣诞节来临,电视、电台、报刊、网络被各种各样的圣诞信息充斥着;人们乐此不疲地转发着各种表达祝福的短信以互祝圣诞快乐。平安夜里,当教堂的钟声敲响时,年轻人如潮水般蜂拥至大街上、广场上,聚众狂欢;教堂里一片嬉闹声取代了原本应有的肃穆,圣诞变得似乎和宗教无关。 

圣诞节,情人节,母亲节,父情节,愚人节等洋节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追捧,可他们对这些承载着西方文化的洋节却缺乏一些基本了解,不知道起源,更不知道应该怎么庆祝,但是却一味盲从。 

针对洋节在青年群体中盛行的现状,寇福明曾对某高校20-25岁本科在读生做过调查 

98%以上的热衷于过情人节和节圣诞节,87%的有过愚人节的习惯,7%的人有过感恩节和母亲节的习惯,其它的节日,如:万圣节,过的人几乎没有。93%的人认为他们逐渐淡化了对中国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端午节、中秋节的节日庆祝气氛,但他们依然会以这样或那样的方式庆祝这些节日。可见洋节已经逐渐走入中国人的生活,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 

二、洋节盛行的原因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作为文化身份认同仪式的传统节日。作为各民族在自己发展的历史中记录下的自己民族生存、发展和变革中最有意义的日子,尽管它们起源不一,涵义不同,人们庆祝的仪式和活动也各式各样,但都体现和传承着各自民族文化特有的价值观。无论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还是西方的洋节均体现出各自丰富的文化内涵。 

(一)社会变迁 

中国的传统节日大多与农事有关,并依据自然节气的变化或民间传说而设定,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以及春节等。受中国文化两千五百年来占主导地位的儒家文化影响,这些节日都与伦理息息相关,反映出尊重先贤、孝敬父母、全家团圆的特点,折射出重伦理、守孝悌的传统价值观,在情感方面多具含蓄委婉的特点。 

西方的洋节多起源于宗教仪式或祭祀活动,如圣诞节、情人节、复活节等。这些节日多具有人文的内涵,主题鲜明,很适合表达自己的特定情感,具有较强的普适性和公众性,很适于人民的情感表达情感宣泄,有较强的娱乐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城市生活为基础的西方节日与反映农事的中国传统节日相比,更注重社会性与人文关怀,它以娱乐、狂欢为特点,这恰恰迎合了在新的社会关系结构下的中国人寻求情感宣泄,放松精神的内在需求,因而洋节在中国的土壤上能够大行其道。洋节中的母亲节、父亲节符合中国传统的敬重长辈、孝敬父母的思想;圣诞节、情人节中的狂欢”、“浪漫”则契合中国人的喜庆、团圆的精神内核。正是有了这些能使中国人情感上产生共鸣的东西,洋节才逐渐为中国人所接受,进而形成一种流行文化潮。 

(二)西方强势文化的渗透 

文化的渗透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西方强势强文化伴随着政治、经济的入侵;借助广泛的载体,如:英语、麦当劳、迪斯尼、微软、好莱坞大片等堂而皇之地对发展中国家的文化进行渗透。正是这种强势文化在中国的渗透和扩张使我们的传统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冷落和尴尬,这也是圣诞节等洋节越来越多受到中国青年人热捧的重要原因。究其根本,传统文化教育的缺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 

(三)商家和媒体对洋节的盛行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为了创造最大价值的节日经济,商家和媒体联手对各种洋节进行浓墨重彩的渲染:一方面,铺天盖地的广告不断被投放在报刊、杂志、互联网、电视等多种媒体中,将消费洋节等信息强制灌输到都市人的神经中,刺激人们的消费欲望;另一方面,商家根据洋节的特点装扮卖场,以营造出异域节日的气氛,给喜欢新奇的人们创造出欢乐购物的环境。洋节就是这样在商家与传媒的共谋下逐渐为国人们所接受,并渐渐成为人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三、洋节折射出的中西文化的碰撞和交融 

(一)中国传统节日和西方节日的碰撞 

现在的“90后”习惯于过圣诞节,都知道圣诞老人,也会唱“jinglebells”;而鲜少有人知道过春节时要祭灶、扫尘、贴对联、送门神;也不知道元宵节要、放花灯、扭秧歌;更不了解端午节得插艾条、挂香符、赛龙舟。这些传统的节日和习俗在“90后”看来是苍白的,没有质感的。针对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热衷过圣诞节的现状,2006,来自北大、清华等名校的十位博士就发出联名倡议书抵制圣诞节,并号召“国人慎对圣诞节,走出文化集体无意识,挺立中国文化主体性”。 

(二)西方节日的融合 

当然,我们也应该看到“(西历)元旦”、“五一”这些舶来品也早已融入国人的节日单中,被人们所广为接受。在元旦这个辞旧迎新的日子,亲朋好友互致问候以庆祝新年吉祥如意;五一节则是劳动者通过顽强不屈的斗争为自己争取到了合法权益,代表人类文明民主的历史性进步。今天,当举国上下与全世界各地的人们共迎新年钟声庆祝元旦时,当与世界各国人们共同庆祝“五一”劳动节时,有谁会提出要慎过这些“洋节”? 

(三)全球一体化的今天,各地区文化间的冲突和交融不可避免 

在全球一体化加剧的今天,存在着巨大差异的东西方文化发生碰撞是必然的趋势。就节日而言,不同的节日文化是不同的民族文化的载体,都有其合理的因素在里面,没有孰优孰劣的可比性,当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沿着各自的轨道发展时,并没有冲突和碰撞,一旦两种不同的节日文化碰撞和交融的时候,就如同文化融合一样,人们有了选择的余地,价值判断也会相应发生变化,吸取和扬弃就不可避免。 

四、提升自我文化以应对以洋节为代表的西方文化 

文化从来都是一种需要交流的东西,在当前全球化的趋势下更是不可避免。文化如果要“守”,那么就失去其生存的意义,缺乏包容的文化本身就不具有吸引力,终将难挡社会进步的车轮。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圣诞节、情人节等洋节的盛行认同于“国人接受了该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因为研究调查表明,很多年轻人过洋节只是为了赶时髦,并不了解洋节本身的内涵。他们对洋节的追崇,更多的是愿意接受其互致祝福、放松心情这种休闲化、娱乐化的形式。我们应以海纳百川、包容并蓄,去其糟粕,存其精华的态度对待各种文化。 

篇(6)

中华传统节日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古代劳动者智慧的载体。由于外来文化的渗透,情人节、圣诞节等洋节受到年轻人的追捧。与此同时,中国传统节日面临尴尬境地。在日新月异的今天,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重新解读传统节日,弘扬传统节日习俗文化,揭示传统节日的内在价值,对于加强民族凝聚力,坚持民族特色,构建和谐社会,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七夕节是中华民族一个比较悠久的节日,七夕节又被称为“女儿节”、“穿针节”、“乞巧节”等。董乃斌在《唐人七夕诗文论略》中说:“在中国古代众多的民俗节日中,就其参与者性别、节日活动内容、活动方式而言,七夕是个名副其实而且独一无二的女儿节。”①七夕节与牛郎织女传说有着密切的渊源关系。

七夕节自汉代产生以来,经过不断演变,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确定七月初七为七夕节,与古代民间观念有关:古人认为七为阳数,七月七日是阳数的重叠之日,与五月初五端午节、九月初九重阳节一样,是值得纪念的特殊日子。农历七月也是农业丰收的季节,织女被作为七月立秋的标准星,因此,人们将七月初七与牛郎织女的传说结合,并定名为“七夕节”。每到农历七月初七,天上有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人间有君臣与百姓的庆祝活动。乞巧、乞富、乞寿、乞子等习俗,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涵。这与织女的六大神性有关:主嫁果、生计、财货;主掌生育、庇护儿童;主寿命;主婚配;满足人们的私愿②。

1.农耕文化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文明历史悠久。在农耕生活中凸现着百姓的集体智慧。很多节日庆典活动都与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也是百姓表达心愿的方式。牛郎织女传说与七夕节联系紧密,人们借助七夕节日表达他们对牛郎织女的祝福,对自己幸福生活的期望,对家人的美好祝愿,对国泰民安、风调雨顺、安居乐业的渴望。

牛女传说中,牛郎星和织女星自然而然地被拟人化,牛郎具有质朴、勤劳、坚韧的品性,织女则代表着智慧、忠贞、善良,他们成为劳动人民尊崇的对象。

在重男轻女的古代社会,女性的命运很难预料,女性往往将幸福的赌注押在婚姻上。她们从小学习各种女红,这也是她们能否成为合格的妻子和媳妇的重要资本。《孔雀东南飞》中有“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诗句,说明刘兰芝是一位聪明能干,多才多艺的女性。

“七夕”是一个以女性参与为主的节日,主要强调“乞巧”,女子希望自己能够心灵手巧。这与以织女为主人公的牛女传说有关。织女智慧与善良兼备,又心灵手巧,是中国古代女性尊崇的偶像。七夕节自然成为妇女寄托情思和美好愿望的载体。当代作家冯骥才说,七夕节不等同于西方的情人节。西方的节日往往主题单一,或表示感恩如母亲节;或表达爱慕之情,如情人节。而中国的节日主题多样而深刻,如寒食节纪念介子推、清明节祭祀祖先,端午节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等,与中国传统文化紧密结合。七夕节习俗,既是对白头偕老、生死不渝的爱情的尊崇,也是女性祈祷心灵手巧和贤惠聪颖的重要节日。

2.忠贞不渝的爱情观

爱情是文学作品永恒的主题。古代中国重男轻女、等级森严的社会现实,使人们这一基本的情感追求受到束缚,尤其是女性,因为封建礼教的残酷压制,往往成为婚姻的受害者。她们对美满婚姻、家庭幸福尤为渴望。七夕节以牛郎织女的民间传说为载体,以爱情为主题,自然而然就成为以女性为主角的节日。七夕节与牛郎织女的故事密不可分,而牛郎织女故事中因西王母的阻挠,有情人不能相见,从而增加了故事的悲剧色彩。牛郎织女的七夕相会,给牛郎织女带来了希望,这也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体现。中国人崇尚大团圆,中国古典小说、戏曲等大多以大团圆结局,故事主人公在经过悲欢离合后重新团聚。牛郎织女的鹊桥相会正是这一美好心理的表现。“七夕相会”是牛女传说的精妙之处。两个相爱之人不能朝朝暮暮,是一件残酷的事情,但正因为有每年七月七日的相会,牛郎和织女备受煎熬,仍满怀期待。这非常符合中国传统的爱情观,正如《诗经・蒹葭》中的诗句:“所谓伊人,宛在水中央。”亦虚亦实的情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状态,表达一种相思之苦,这是中国传统爱情诗歌的主旋律。南宋女词人李清照将这种相思之苦抒写到了极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唐代女诗人李冶有一首充满哲理的六言诗《八至》:

至近至远东西,至深至浅清溪。

至高至明日月,至亲至疏夫妻。

诗人用“八至”道出了人间的事理,尤其是夫妻之间的微妙关系。男女双方不管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还是自由恋爱,一旦走入婚姻,就是对对方的认可,要对双方及其家庭承担一份责任。夫妻双方耳鬓厮磨,相濡以沫,浓烈的爱情渐渐转化为血浓于水的亲情,这是中华民族特有的爱情模式,它不是对爱情的否定,而是对爱情的升华。正如《诗经・邶风・击鼓》所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这是两个有情人的至爱之约,是生死不渝的伟大爱情的宣言,也是千百年来一直被传诵的原因,它是中华民族传统爱情观的源头。

3.重生育的观念

古人把生育现象看得非常神秘,最普遍的求子方式就是向神灵祈子。民间有送子观音、碧霞元君这样的神灵形象,而且流传着许多关于送子神仙的神奇故事。多子多福,儿孙满堂一直是古代中国崇尚的观念。由于古代医疗卫生条件低下,婴儿的死亡率很高,为人父母者最大的愿望,就是祈求神灵保佑孩子能够健康长命。没有子女的夫妇更是虔诚地拜送子娘娘,喜得贵子后也认为孩子是神灵所赐,还愿的环节必不可少,因此各地的娘娘庙香火不断。

牛郎织女传说中牛郎织女育有一子一女。在国人的观念中,儿女绕膝,享受天伦之乐,是人生中最幸福和值得骄傲的事情。有些学者在研究牛女传说和七夕习俗文化的过程中,认为二者起源于生殖崇拜,七夕乞子就成为顺理成章的节日习俗。刘彩清《七夕节的文化透视》一文认为:乞巧含有深刻的生殖意蕴;用瓜果来祭拜牛郎织女,是子嗣繁盛的象征;用蜘蛛求巧寄托人们对喜得贵子的期盼;用凤仙花捣汁染指甲的习俗在于体现对老人的“孝”。在七夕乞生活动中,已婚女性有一项重要任务―乞子。按照父系传承的原则,只有儿子才是延续香火的后代。未生养儿子的女性,七夕晚上虔诚地祈祷,即是渴望自己能够如愿。古代社会,女性几乎是传宗接代的工具,能否生养儿子,也决定着她在夫家的地位。《仪礼・丧服》中有:“七出者,无子,一也;,二也;不事姑舅,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这是为妇女设的“七出”之罪,无子被列为首条,而且是女性独自承担这一罪名,可见封建礼教对妇女要求的苛刻和无理。这一观念可谓根深蒂固,就连鲁迅笔下一无所有的阿Q也明白“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他害怕自己断子绝孙,认为“应该有一个女人”。

小结

牛郎织女传说故事具有很高的美学价值,中华民族是崇尚美好、团圆、幸福、和谐的民族,与牛郎织女故事有着渊源关系的七夕传统节日因此有其存在的土壤,只要结合当下的时代特点和人们的文化心理,营造一种美好的氛围,这样的传统节日依然可以大放光彩,成为人们精神寄托的载体。

七夕是中华传统习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要让传统节日重新焕发生机,需要政府的大力倡导和宣传,也应该考虑老百姓的接受心理和文化需求,这样才能真正为弘扬传统节日文化起到推动作用。我们看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热衷于西方的文化和习俗,手捧玫瑰花,口嚼巧克力,跳的是街舞,哼的是Rap、Hip-Hop,对于本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视而不见,熟视无睹,这让喜欢中国文化的外国人很不理解,也使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濒临失传的境地。我们并不是拒绝外来文化,但不能舍本逐末,厚此薄彼,正如鲁迅“拿来主义”一样,应该洋为中用,古为今用,这不失为抢救和保护传统节日文化的一种选择。

参考文献:

[1]钟敬文等著《名家谈牛郎织女》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1.

[2]张晓华主编《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研究之七夕节》中国青年出版社2007.6.

[3]周媛著《节日长安之七夕节》西北大学出版社2007.9.

[4]刘彩清《七夕节的文化透视》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1.

[5]高丙中《中国民俗概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

[6]冯骥才《七夕・摩喝乐・仲爷》《今晚报》副刊2010.9.

[7]张勃《压力下的憧憬―七夕节俗中的女性心理和情感分析》,《七夕文化论文集》,中国文联出版社2002.

篇(7)

节日习俗,是长期相沿积久成俗的社会风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人类物质和文化成果的总和,它既是人类自身活动在一定社会层面上的文化反映,也反映着人们在现实生活中重大的风俗习惯和传播活动。同时,从文化形态的构成方面来说,节日习俗的种种广告行为和传播方式也有着宗教和意识形态领域中的思想基础和文化基础。正是由于民俗的基础性地位和巨大的包容性内涵,这也使得它在基础文化形态领域中的地位被大大地提升了。因此,从传播学角度研究民间习俗,得出其中潜在的社会心理和文脉关系无疑是相当重要而且具有现实意义的。

近年来,随着传播学学科的进一步发展,以此为基础手段的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也被拓展开来,并在许多方面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虽然传播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但传播活动却是由来已久的,并且始终伴随着漫长的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人们在长期的传播活动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倾向和习惯—传播习俗形成了。”从传播学的意义上来说,传播习俗也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习惯性、风尚性特征的传播现象。也可以说,在整个社会传播活动中,传播习俗是具有着基因性意义的。

节日习俗及其传播活动也是中华民族历史文化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将采用学科式、定性的研究方法来对节日习俗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解读和阐释,从而也对蕴含其中的文化概念和民族心理进行重新评价与定位。事实上,节日习俗的产生和发展始终是伴随着节日广告的形式出现的,因为节日习俗乃是一个相当宽泛的概念,其具体形式的确立和内容的传播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是依靠具体的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来实现的,也就是说,其整个的操作过程和民俗内容都是在节日广告的运作范畴中实现的。

节日广告其实就是指在各种节日期间(包括传统节日和其他由官方确定的庆典日、纪念日等)针对某一节日特有的习俗而的有针对性的各类广告。在这个过程中,广告主利用消费者在节日特殊氛围中的消费心理大做广告,就会有众多的受众被打动,其所取得的传播效果当然也是惊人的。并且,众多的节日广告业主还根据这一商机的特点专门设计广告诉求的具体内容。

我们将通过诸多节日期间特殊的广告现象来对这一传播习俗进行分析,同时运用传播学理论从传者和受众两个方面进行类型化解析,以期获得更为明显的结论。

在我国悠久的文化历史中,若干的民间民俗文化元素便被积淀在了节日的传统风俗中,同时也使得这些节日具有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可以不夸张地说,这些众多的传统节日也已经成为一种民俗文化,并不时召唤起人们的民族文化身份和地域文化心理。因为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角度来说,文化心理是隐藏于人们内心深处的最隐秘的情感,甚至连深处于其中的本人都是无法察觉的。精神分析学家荣格早就指出“这是人的心理结构中最深层的部·分,是任何个体都无法意识到的。并且它不是通过生物性的遗传而继承下来的,而是以社会遗传的方式一代又一代在一个巨大的文化模式中对被指定的文化符号不断接受、置换和变形而形成的。并且,一个民族和生活在相同地域中的人们是有着相同的审美心理结构的,这也正是节日习俗中的文化内涵。从远古先民时期的图腾崇拜到铁犁牛耕时代的祖先祭祀活动,以及“恶月”“恶日”的禁忌和众多的神鬼崇信等,这些富含中华文明的古老民间民俗文化活动都是形成传统节日的源头。

从远古时期起,先民的各个氏族就会把某种动物或植物作为具有超自然力量的神灵来崇拜,如对蛇、牛、鱼、树木等的崇拜。其中对中华民族影响最为深远的当是对龙的崇拜,这也最终演变成了全民族共同信仰的图式,成为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事实上,龙图腾不仅仅在许多社会文化领域中起着重要的精神引导作用,它还是一系列传统民俗民间节日形成的来源。例如民间农历五月初五的“龙舟竞渡”活动,以及二月初二的龙抬头节日也是与此有重要关系的。

从传统上说,我国传统文化的核心精神和最基本特征就在于重视伦理观念和礼教作用。人们每年在年节、清明、中秋、腊八等节日举行的祭祖活动即是重伦理的具体体现,同时,这些祭拜活动传沿下来,就演变成了节日期间要对长者和亲友进行拜访和馈赠礼品的活动,这无疑对当今的节日风俗也有着巨大的现实影响。

从一种文化心理上来判断,中国人很早就对现实中的数字表现出了自己的禁忌和喜好,这表现为人们对于双数的喜爱对于单数的嫌弃。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通常是讲究双日双月、成双成对的,人们普遍认为双数吉利会带来好的运气并且厌恶惧怕单数的日月,将单月单日认为是“恶月”“恶日”。人们在一些“恶月”“恶日”就要有所禁忌,并且要举行一些仪式来达到冲淡和抵御的作用。如:元旦日要燃放爆竹驱鬼,五月五日要用具有特殊香味的篙草除虫驱邪,九月初九则要登高望远,以避灾病等。

按照现代心理学的结论,出于“心理补偿”的缘由,人浦门对于一些人力不能克服和难以解释的自然现象无法理解,因此要通过一些仪式或活动来达到驱除鬼怪的目的,从而也在主观上起到了抵御的心理补偿作用。远古时期的这些仪式和活动虽然有着迷信的成分,但其中一部分却在民间节日的流传中逐渐演变成为后来的节日习俗,如人们在辞旧迎新的年节挂桃符(今天已经演变成贴春联)、张贴门神以防恶鬼纠缠等。

新的时代,随着一部分传统节日逐渐淡出我们的生活,人们关注的重点也不再是其核心的内容,而是一些比附于这些形式之中的民俗文化,以及以此作载体所折射出来的民间文化价值。但值得注意的是,也有相当多的传统民俗节日在经历了漫长的历史沿革后流传下来,但已经蜕去了其原有的不科学的成分,而具有了更多的新时代风貌。并且在新型的社会历史时期中,传统节日也成为了人们寄托美好愿望,孝敬长辈,走访亲友,沟通信息,协调关系的重要载体,是人们欢聚团圆的重要习俗。而过去的许多民俗节日内容也并没有完全消失,而是在一定程度上发生了转移和改变,特别是其中一些标志性的元素,如过去传统节日里用以驱鬼辟邪的活动和物品则转变成了今天人们经常使用的春联、门神、爆竹等物品,而且这些物品更多地已经演变成人们营造欢乐祥和气氛的工具,成为节日文化的特殊符号。

另外,一些具有重大意义的庆典日、纪念日也被规定为法定节日,如“五一劳动节”、“八一建军节”、“十一国庆节”等。这些节日虽然没有传统节日那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由于它们所具有的重要性质和特别意义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重要节日,并逐渐具备了其特有的节日文化和习俗。

广告是一个被广泛应用于传播领域中的产物,而它在现实形态的描述上也充满着文化的意味。事实上,在每一则广告的背后均指出了这样的事实,就是其背后悄然隐藏着的社会文化心理和文化形态。自古至今节日习俗的运行轨迹也是这样的,就是在以广告传播为其具体征象的前提下,实际上是大量具有民间传统的文化元素在其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并也以现实的内容反映着人类社会中存在的不同内容和重大事件,以及人们对这些事件进行认识的各种心态。随着时代的变迁,春节、元宵节、中秋节等这样一些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在今天已经成为人们团圆欢庆,休闲放松并借以建立良好社会关系的契机。每逢这些节日,人们必然要互相致电送去祝福,拜访长辈和亲友,当然更少不了相互馈赠礼物。而节日期间互赠礼品的行为,往往使那些适合作为礼物的商品的销售量大增,这种情况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是普遍存在的。美国学者迈克尔·舒德森(MichaelSchudson)在调查中就了解到:圣诞节期间送礼拉动年零售量的百分之二以上。

正是在这样的契机和条件下,随着新时代的到来和社会的转型,今天各种节日习俗的广告传播活动也发生了根本性地转变。它慢慢地在不知不觉中从原先纯粹的民间节日风俗转变成为今天大规模的广告策划和广告营销活动,其传播形式和传播内容也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直至今日,众多的广告业主也已发现了节日销售这一商机,在节日到来之前就制定详细的广告宣传战略,展开强大的广告攻势,以期利用欢愉的节日气氛取得优势的商品营销。同时广告主也发现“商品被作为礼品馈赠时,其质量并不很重要,倒是部分由广告塑造起来的有关该产品地位的文化意蕴更为重要”。因此广告业主在利用民俗节日商品广告时,大都充分利用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形象、色彩、意象等符号元素,在营造出节日里欢乐祥和的气氛的同时也营造出产品中包含的文化韵味。这从而使得自己的营销策略在众多的广告市场中脱颖而出,能够搭上文化的“便车”实现商品的销售,获得更多的经济价值。

通过对近几年我国的节日习俗中出现的大量广告进行传播学意义上的分析与研究,我们初步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一是众多的广告形式采取了对我国传统节日符号的重新加工和利用。如人们大都习惯于过年要贴春联、剪纸窗花、贴门神、燃放爆竹、扭秧歌;元宵节就得闹花灯、耍龙灯、吃元宵;端午节还要悬挂艾草、戴香囊、吃粽子;中秋如果不全家团圆赏月、吃月饼就不像节,如此等等。这种节日文化一经形成,它的约定俗成的作用就显示出来了。一方面它演变成为一种集体的氛围,对身处其中的人们有着现实的制约和引导作用;另一方面,节日习俗也与其他文化样式一样,对人的行为模式和思维模式起着规范和约束的作用,使人们对节日的认识观念形成一种相对固定的形态,这也从客观上形成了人们对节日广告的特定接受心理。

在充分利用节日习俗进行广告传播的众多案例中,可口可乐公司的行为是其中的典型一例。可口可乐公司抓住了我国人民重视节日习俗的心理,积极融合中国本土文化,将可口可乐的春节广告与中国传统春节习俗结合起来,在2001年春节期间推出“春联篇”电视广告,2002年推出“剪纸篇”宣传广告,都起到了不错的广告效应。2004年是我国的农历鸡年,该公司就应时性地推出了“金鸡舞新春”的广告,受到了消费者的喜爱。无独有偶,中国移动公司也在2004年春节期间推出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节日厂告,运用独创剪纸形式的门神形象,营造出了浓厚的节日气氛,也达到了很好的广告宣传效果。

在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中,上述的节日民俗符号也被大量运用,以此来渲染出节日的热烈氛围。如在“五一黄金周”和“十一黄金周”期间,一些商场就会在店内的招贴画上大量使用中国结、对联、财神、福字等具有明确代表性的传统节日符号,契合喜庆而有文化韵味的节日气氛,从而迎合了消费者的心理需求特点,也达到了广告促销的宣传目的。

二是在利用传统节日符号的基础上,配合使用我国传统上喜好的色彩元素,如红色、黄色(金色)、绿色等等。这些色彩元素与形象符号的完美结合,使得节日的气氛更加浓厚,文化韵味也从中更好地体现出来。以红色为例,中华民族对红色的崇拜可以追溯到远古先民对日神的崇拜,先秦周代都有崇尚赤的习俗。按照大致的划分,后来凡是遵从周礼崇赤的人们也都被称为“华人”,这些“华人”也大体上发展成为今天中华民族的主体,“中国红”的文化情结也由此流传下来。直到今天,无论在电子媒体还是纸质媒体的节日广告中我们仍然可以见到这种色彩元素。从春节的红春联到剪纸窗花,从大红灯笼到爆竹,从红色的“中国结”到压岁钱的红包,从舞龙灯的红绣球到扭秧歌的红绸子,无不洋溢着富有中国民俗传统的节日气氛。而这些民俗广告中对于红色的使用则更是对中国传统色彩观念的巧妙延伸和利用,并且使得广告本身也具有了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

当然,某些非传统节日的节日广告也并不一定采用上述传统形象符号,但对传统色彩元素的喜欢仍然可以从人们的具体运用中体现出来,如红色宣传版、红标语、红黄相间的图文表现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因此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传统色彩元素仍然是节日广告中最为重要的文化元素之一。

篇(8)

中国传统文化大多受佛教、道教等异宗教教义的影响,且其信仰体系与伊斯兰教不同,多是多神教或泛神教,与伊斯兰教的一神教截然不同,有些穆斯林认为这势必会导致穆斯林群体对于信仰的变质。中国传统节日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缩影,亦有些异宗教的特点,这是中国穆斯林不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一大原因。例如在传统节日小年夜、春节等节日中,都和鬼神有关,小年夜要祭拜灶王爷,春节放鞭炮是为了驱鬼,贴对联也道教文化中有辟邪之用的桃符,福禄寿财等神仙也是春节时刻备受广大汉族同胞信仰的神灵,发压岁钱的习俗也是来源于鬼神传说等。这些都无不与伊斯兰教文化相悖。

但是作为中华民族的一部分,受现代民族国家一体化的影响,势必有一些穆斯林已经动摇或者投入到传统节日的庆祝当中。这是大势所趋。探究其原因也是多样的,笔者对身边的几个穆斯林朋友也做了访谈,访谈者信息与结果如下:

访谈者信息:(Male代表男性,Female代表女性,为保护受访者隐私,文中将不提到姓名,仅用符号代替。)

我以要完成课程论文为由,分别询问了他们及家人过不过中国的传统节日,以下是我节选出的有效的对话:

M1,男性,哈萨克族,22岁,大三学生,新疆伊犁人

M1:我家里是从来不过这些节日的,穆斯林不过这些节,因为不是我们的节日所以对我们来说,春节啊这些就是普通的几天。但是至于春晚,一般我们这样的学生会看。

笔者:所以也不会做其他与传统节日有关的事情吗?比如过年放鞭炮,元宵节吃元宵,端午节吃粽子啊这些?

M1:我们不驱鬼,放什么鞭炮。元宵节啊端午节这些节日我们都没有,从来都不过,我们这里也没那些习俗。

F1,女性,回族,25岁,文员,宁夏固原人

F1:我们不过春节,但是看春晚呢,也抢红包呢。

笔者:就是不放炮、不吃饺子的那些是么?家里会趁着这个节日团聚一下吗?

F1:不放炮,家里倒是会聚,但也只是因为放假了大家都有时间了才聚的,不是因为过年。

笔者:那元宵节啊或者其他除了伊斯兰教的节日有过什么活动吗?

F1:有时候元宵节跟风会吃汤圆,也会看花灯,端午节偶尔吃粽子,还会过个圣诞节,都是和朋友一起出去玩而已,节日嘛,就是放假了。老一辈的汉化不是特别厉害,像现在的年轻人这些节都过,我觉得差不多完全汉化了,除了不吃猪肉,其他什么都一样了。

笔者:哈哈,那你吃汤圆的时候家里的长辈也会跟着吃吗?

F1:会啊,端午节的时候我妈心情好了还会给我们包粽子呢,看花灯什么的也是全家一起去,有好玩的就都一起玩么。

F2,女性,维吾尔族,25岁,社区工作者,新疆喀什人

F2:这个怎么说呢,维吾尔族本身是不过的!

笔者:嗯,你就说说你们现在的情况,或者自身有没有什么变化?

F2:我们也会享受国家的法定节假日,除此之外,我在单位也会有春节的聚餐,发红包,你觉得我这个算过吗?

笔者:这个确实很难划分的清楚,那你对于这些节日除了有一些这样的活动之外,心理上对它有什么变化吗?

F2:我们不会像古尔邦节那样特意去过这个节日,如果说变化的话!只能说接受吧!

笔者:家里有没有聚餐啊一起看春晚什么的?单位聚餐的同事都是穆斯林吗?

F2:没有,家里就是我这种在内地上过学的学生看,看春晚最多当个综艺节目在看,不是因为春节,其他人也不看。同事聚餐有汉民。

笔者:那么其他节日有没有什么变化?比如元宵节啊端午节这些。

F2:元宵节这个还真有变化!现在维族人开始在淘宝上买汤圆了,清真汤圆,维吉达尼,淘宝店。以前没有民族牌子的元宵。我发现出去过外面的人会吃,新疆的不吃,现在有清真的都可以放心吃了。

笔者:你家那边的超市不卖汤圆?

F2:卖。但是没有清真牌子的。也没有这个习俗嘛。上次我们社区做活动,我去超市买汤圆,被导购数落了,她说我:“这个不清真你买干嘛!”但是社区活动有汉族的呀!而且我买的都是水果味儿的,真尴尬!

笔者:哈哈,那是不是端午节也可以包粽子了?

F2:粽子维族一直都有吃的,但不是因为端午节。

笔者:有没有刻意避开这个节日再吃?

F2:没有刻意吧,就也是跟风,而且我们这边有维族人做的,还好吃。他们会用蜂蜜和酸奶做,外面包的和汉族一样,煮好后会给你酸奶或者蜂蜜蘸着吃。如果说节日的话,我也不知道怎么做才算是过了那个节日,因为又没什么标志,总不是元宵节吃元宵就算过节了吧?

当然笔者选择的访谈者样本量很小,并不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也不难分析出一些变化以及现象。现将我的发现和思考整理如下:

(1)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杂居小聚居的格局逐渐走向小杂居的格局,在居住环境上汉族等其他民族逐步与穆斯林群体融合,空间上使得穆斯林群体的生活习性等慢慢趋向于汉化。居住环境对于民族交流的影响是不容忽视的。首先是穆斯林聚集地区,在农村这种情况还很少见,但是对于变化较快的城市地区,随着城市发展,穆斯林围“坊”而居的格局逐渐被打破,城市中穆斯林群体与汉族在居住空间上已融合在一起。特别是在散杂居的地区,一定程度的邻里关系掩盖了族群固有的隔阂,并且促进两个民族之间的融合,混居的居住格局使得民族之间的交流更为便捷,不同民族不同宗教之间的交流已经成为一种常态,这样的情况下,在周围汉族过节的时候,穆斯林很难不受影响。

(2)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商业的发展,让一些节日元素渗透到每个角落。也许涉及到一些节日的物质层面,但是穆斯林群体并没有发觉或者不以为然,只是跟随大流做一些行动。

(3)新一代的穆斯林对于宗教的观念开始变得薄弱,加之周遭环境的影响,随大流、跟风过节已不新鲜,甚至不止是中国传统节日,像西方的情人节、圣诞节等,年轻的穆斯林也会去“凑个热闹”。这种情况在以回族为代表的内地穆斯林中更为常见,对于宗教与节日的关系,并没有深入的了解,就算知道自己的民族没有过中国传统节日的习俗,也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原因。

(4)各民族整体对于节日的观念淡化。许多穆斯林即使在春节这天看春晚、吃饺子甚至放鞭炮,但是他们大多在内心是不承认自己过节的,而更愿意用“跟风”这两个字概括自己的举动。其实从整体的角度来说,现在各族人民虽然庆贺节日的方式多种多样,但是大部分只是以“吃”为主,除去春节还有张贴对联、放鞭炮、发压岁钱等习俗外,其他节日基本上只是注重饮食习俗而已,这是全国人民的普遍现象。而对于精神层面,在传统节日上并没有明显的表示,甚至一些民众会觉得我国这些传统节日和传统风俗相较于西方的一些节日是一种落后的、土气的现象,不注重保护和发展。但是令人惊喜的是,一些穆斯林民族在不违背自己教义的前提下,也将中国传统文化与本民族特色相结合,做出一些受大众喜爱的创新。这也是很大的进步。

篇(9)

不知从何时起,一些充满浪漫色彩的“洋节”在中国悄然流行,经过精明商家的巧妙包装,加之主流媒体的着力炒作,渐渐地,圣诞节、情人节、愚人节、母亲节、父亲节、感恩节……,这些来自西方国度的节日,慢慢走进普通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圣诞礼物、圣诞老人、巧克力、玫瑰花、康乃馨……,饱含清新与浪漫,唤起人们藏在心底的那份温情。在被触动的那一瞬间,追逐时尚的人们完全不计较它来自何方,本来何意。“洋节”的流行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中国人的传统做事习惯。比如,以往国人逢探望及祝贺很少送鲜花及蛋糕,如今,街头鲜花店买卖红火,蛋糕房生意兴隆,吃蛋糕和吹蜡烛几乎成了男女老少过生日的通行仪式。

相比中华传统节日,飘洋过海的“洋节”更善于包装自己,看上去火热浪漫,可细细品来,却少了西洋节日应有的韵味,或者变了味道。大大小小的“洋节”挥舞着缀满装饰和铃铛的翅膀,叮叮当当的热闹背后常常是缺少灵魂的躯壳。很多国人只是为过节而过节,别人过自己不过似乎就表明落伍了,那种感觉,难以说清。比如圣诞节,本是基督教纪念耶稣诞生的节日,但到了中国对于多数国人而言就只是一个日子,让商家拼命鼓胀钱包,让媒体多些娱乐的话题,让追求时尚潮流的人尤其是年轻人欢庆浪漫感动,而漠视它的人迫于礼节也不得不为敷衍人情世故而群发、“群收”或回复出无数条出自高明的别具一格的祝福和感谢的短信,糊里糊涂让电信运营商们大赚一笔。在当今的中国,如果没了埋头苦“按”竞相“拜节”的时尚礼仪,“拇指经济”怕要缩水不少。年轻人之间,到了平安夜前后,谁要不把“Merry Christmas”挂在嘴边,就不够摩登,仿佛就要被边缘化了,于是,大家即便不明就里也趋之若骛。

同是“洋节”,在中国的遭遇却不尽相同。相比圣诞节的火热,感恩节就冷清了许多,只有不多的人发发短信,或有小资情调的酒吧推出一些化妆舞会之类。也许因为和感恩节相依相伴象征的东西太少,商家没什么好卖好吆喝的,所以少了很多宣传和鼓吹或许是我们的东方文化使然,中国人崇尚感情含蓄内敛,不愿如此直白地表达谢意;也或许因为一切都觉得理所当然,不需要一个外来的节日来专门提醒我们要去感谢别人。

我倒以为,国人对感恩节大可宽容一点,先拿来用,我快乐我做主嘛!比如佛教,来源于印度,可传入汉地两千多年来,我们不也一样心安理得无比巧妙地把它融进中国传统文化里了么?可如今面对“洋节”的兴盛,人们却有很多忧虑。我想,那是因为对比我们民族“不景气”的传统节日,对民族文化的深切忧虑。“洋节”的风行不可怕,面对“洋盛中衰”的现状,真正令人担忧的是我们历史、精神、文化不知不觉将遗忘自己的传统和民族情感。

传统文化将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和性格凝聚在一起,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精神纽带,而每一个传统节日恰是我们民族历史与文化背景的具体表现,它们蕴涵着民族气息,折射出深厚的民族国家观,体现着传统的社会导向和价值取向。然而,中国许多传统节日文化如今正逐渐被人们淡忘或遗失。比如,端午节本是中国人为纪念战国时的伟大爱国诗人屈原而创立的,可前不久韩国居然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将它列为其文化遗产,更有甚者,现在连中秋节的发源地居然都生出许多争议来,真让人匪夷所思。

其实,单就保护民族文化而言,韩国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地方。携带着韩剧和韩服刮来的“韩流”,让我们感到韩国文化的深度和力度。冷静想一想,韩剧创造的收视神话,难道仅仅是简单的商业成功吗?不是。韩国是把其传统文化作为一个产业大力推向世界的,“大韩民族”的民族性让世界惊叹!韩国文化起源于中国,在保护方面却做得比中国好得多。身为炎黄子孙,我们不觉得汗颜么?我们的国家和国民,对于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该行动起来了。

篇(10)

刚接触综合实践活动课那会儿,教师都觉得很无助、很迷惘,跟学生们一起圈在教室里,想当然地就着手头那些省市自编的教科书上的问题一个一个讨论,如同上语文课一般。这种纯粹囿于书本和课堂的探究,缺少与社会、自然的亲密碰撞,在学生眼中也毫无新鲜可言,更别谈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了。

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理论上讲,是不需要“学科化”教材的,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内容和主题靠我们自己去开发,这样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主题”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各种具体活动的核心问题。有专家指出:“要求学生从生活、社会现实中提出问题,围绕人与自然、人与他人或社会、人与自我、人与文化等方面,自主提出活动主题。”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非常丰富广泛的,我认为,要避免教师与学生围绕那些“资源包”在教室里“讲”或“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状况,活动主题在我们手上现有的教材中,更应在我们身边丰富的地方资源中,在我们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中。

二、寻找路径

(一)注重拓展延伸,从学科知识中去寻找。

综合实践活动虽然不同于其它学科课程,但也不是与其它学科完全割裂开来的。《综合实践活动指导纲要》中指出:“各学科中所发现的问题、所获得的知识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延伸、综合、重组提升。”所以,教师可以将综合实践活动与某些学科打通进行,使学习内容不局限于教材,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开发活动主题,拓展到相关的信息媒体,延伸到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便能生成许多活动主题。

如在数学课上,学了测量脉搏、身高、体重后,让学生邀请科学教师、校医共同研究它们与人生长的关系。学习了课文《恐龙》后,恐龙到底是怎样消失的?人类又是怎样知道各种恐龙的?这些自然成了孩子们很感兴趣的“话题”。

又如我们曾经结合四年级社会课《生活与储蓄、保险》和六年级数学课《百分数的应用》,开展了“学会理财”的实践活动。学生们自由组合,分别去银行查询储蓄种类、现行利率以及利息税率,大家在开展了“压岁钱该怎么花”的讨论后还拿出部分压岁钱存入银行,学习如何到银行存取款。有的小组到证券公司了解国家的证券类型,并写出了《证券与储蓄的异同》的调查报告;有的小组还去房产公司了解房价,此外还请股民家长做简单的股票知识讲座,到股市体验股票的涨失和风险。这些活动让学生将生活、数学紧密联系,不仅巩固了书本上的知识,也使学生们学到了许多理财知识。

(二)挖掘节日内涵,从传统文化中去寻找。

今年回家过春节,在与上初中的外甥一起“探讨”他的学习问题时,刚满12岁的外甥冷不丁冒出一句:“舅舅,过几天就是情人节了,你打算怎么过啊?”他这个问题不仅当时问倒了我,而且让我现在想来都有点“后怕”――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与我外甥年龄差不多的孩子可能对清明节、重阳节、端午节等中国传统节日不甚了解,但对像平安夜、圣诞节、情人节这样的“洋”节却能轻易地说出好几个。令人感到欣慰的是,中国对传统节日的保护日趋重视,今年开始增加传统节日休假制就是一个很好的表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开放的课程,是保护和倡导中国传统节日文化的一个良好通道,通过一些调查和思辨活动,对我们的传统节日文化会有新的认识。教师应该充分运用这个平台,适时地提炼出一个个活动主题。

如元旦过后,我们学校开展了“中国年文化”主题教育活动,让学生感受传统“年文化”的气息,搜集“春节”的相关资料,理解“过年”的内涵,了解家乡春节的民风民俗,学习书写春联。学生可自行向家长、朋友、同学说“新年快乐”、“您好”、“祝您健康”等礼貌用语,给长辈鞠躬、敬茶、让食,通过打电话、发手机短信、发邮件甚至寄送自制中国结、贺卡等形式给教师和亲人拜年,一个有滋有味“中国年”。以这样的方式和内容过年,无形中培养和提高了学生们的文化素质和道德修养,增进了亲情和友谊,让中国传统文化在学生的心中生成。

在“母亲节”到来时,教师布置学生们开展“今天我来当妈妈”的主题活动,“感受母爱关怀,回报母亲关爱”,让学生们在活动中交流自己的感受和见闻,进一步激起孩子们对母亲的尊重和敬爱;在“护士节”到来时,我们开展“致护士阿姨的一封信”的活动,在“国庆节”到来时,我们开展“歌声唱祖国、诗歌颂祖国、舞蹈赞祖国、画笔绘祖国”的活动……这些活动的开展,使各种主题教育都落到了实处。

(三)丰富课余生活,从兴趣爱好中去寻找。

学生不是因为课程存在而存在。综合实践活动主题,不是先决定教师能够做些什么,先决定学生应该学些什么,而是研究学生关心什么,对什么感兴趣等。主题的确立要重视那些来自学生的课题,要以学生为主题展开学习活动。要关注学生的兴趣、经验以及学生的现实生活。

基于学生的需要、兴趣、直接体验来设计和实施相关活动,是综合实践活动有别于其它学科的根本标志。要构建一个更贴近学生真实世界的课程领域,教师在确定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时就必须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尊重学生的兴趣和直接生活经验。

由于我校是围棋学校,许多学生对围棋有极大的兴趣,所以我们就确立了围棋文化研究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学生们在学习下围棋的同时,还通过上网搜索查找、图书馆文献查找、请教教师家长等途径,积累了自己感兴趣的围棋文化知识。围棋历史、围棋诗词、围棋传说、围棋童话等成了学生们课余交流的重要话题。我们特别设立了每年四月的“围棋文化月”主题,开展了“围棋文化知识知多少”、“我的擂台我做主”、“我与围棋征文比赛”、“十佳校园小棋士评比”、“班级围棋对抗赛”等趣味益智活动,受到了孩子们的欢迎。

又如,在一年级的教学活动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对玩的兴趣很大,每位学生都有不少玩具,教师便根据这一情况和孩子们的身心特点设计了《我们爱玩具》这一主题活动,引导孩子们有目的地玩,让他们玩得创新,玩得安全,玩得长知识。孩子们在玩的过程中,体验了玩的乐趣,培养了创新和实践能力,养成了分享、合作、互助的优秀品质。

(四)解决实际问题,从日常生活中去寻找。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是无限的,而这些主题的来源主要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而不断地产生。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地提高,生活习惯也在不知不觉中改变。如原来爱吃肥肉,现在都偏爱吃瘦肉了;原来爱吃新鲜蔬菜,现在爱吃野菜了。这些生活中的细微变化,也都能成为活动主题。这些活动的开展,贴近农村生活,实简单易行。作为教师,我们要善于引导学生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主题。

如不少学生因视力差配戴眼镜而带来很多苦恼,由此提出了“近视是怎样形成的?”、“怎样才能预防近视”等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确定了“与眼镜说再见”的活动主题。

如我们诸暨市赵家镇有不少学生家里都种有香榧,在采摘时,会遇到高处的香榧不易采摘的问题,怎样才能解决这个问题呢?于是学生们议论开来。这时,教师抓住话题,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发现问题,从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确立了“处处留心皆科学”这一活动主题,学生们通过活动,不仅提出了身边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而且产生出了不少有一定实用价值的小制作小发明,如“香榧采摘器”、“高杆取物器”等等。这些“日常生活中的发现与创新”都可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主题,可谓“生活即教育”。

(五)开发校本资源,从地方特色中去寻找。

每一所学校都有广泛的丰富的资源,它包括学校内部的,学校周边社区的等等,我们必须科学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好这些资源。在主题选择中,教师可以充分考虑学校的办学思想和风格,选出反映地方特色的主题,走出各具特色的路子来。

如诸暨市山下湖镇可利用本镇盛产珍珠的特色,进行了有关珍珠文化的主题研究;诸暨市赵家镇可利用一年一度的香榧节,将香榧的研究与其文化的背景联系在一起,形成了“话说香榧”的主题活动;诸暨市店口镇的五金产业全国有名,它从家家户户的作坊式企业发展成今天的规模上市公司,这其中又折射出了怎样的店口人文精神?古镇枫桥有着悠久文化传统和深厚历史积淀,校园附近有著名的枫桥大庙、东化成寺塔、小天竺等风景名胜,枫桥三贤(陈洪绶、王冕、杨维桢)喜读善画的故事被淳朴的乡民世世代代流传着,这一切都为学生参与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丰富的活动主题。

又比如,诸暨最大的湖畈和湿地白塔湖就坐落在我们店口镇,它湖中有田、田中有湖、三面环山,一面靠湄江,直达杭州,戏称为“诸暨湖田熟,天下一餐粥”,是诸暨鱼米之乡,也是我们店口人的骄傲。但近二十年白塔湖周边企业无序发展,甚至毁灭性的发展,对白塔湖已造成严重污染,引起了周边村民的关注和不安,这样自然就产生了“白塔湖水源污染及治理”这个主题活动。为了完成这个课题,学生们参观了本地企业的污水处理厂,走访了自来水公司、白塔湖渔场、环保局等有关部门的领导,对白塔湖水源污染及治理有了新的认识。学生的调查报告中指出,白塔湖水的污染主要来自三个方面:一是沿湖村庄普及的小五金生产中酸洗水的排放;二是养殖河蚌时施加的以猪粪、鸭粪为主的饲料;三是村民的环保意识淡薄,向白塔湖随意排放了大量的生活垃圾。他们亲眼目睹了白塔湖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的现状,积极动手制作黑板报、宣传小报宣传白塔湖环境保护和治理的紧迫性。如今,为了保护环境,诸暨全市范围已经发出整改小熔炉等铸造行业的通知,白塔湖周边的店口镇、阮市镇的整改工作也接近尾声;白塔湖管理处也已着手处理养蚌污染问题。另外,村容村貌已空前好转,村民的卫生意识也普遍提高。学生们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倡导善待环境的生活方式,把环境保护的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我的结语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包罗万象,丰富多彩。教师应该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基础和兴趣,让学生自主选择便于体验、能够理解的内容作为活动主题,并且在教学中不断挖掘、充实、开发、利用各种课程教学资源,为学生创造更广阔的自由发展的空间,真正让学生在开放的课堂中得到综合素养的动态生成和发展,在活动中充分展示个性和才华。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我感受到了教育前所未有的力量。它教会学生的不是单纯的丰富知识,而是学生“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的成长过程。我更深切地体会到,自己决不能满足于用“一桶水灌注学生们的一杯水”,而“这桶水应该是源源不断的新鲜水”。要让每一个学生都能醉心于此,乐此不疲,体验成功,感受幸福,创造快乐。

参考文献:

上一篇: 上市公司内部审计论文 下一篇: 药学研究生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