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国际教育论文汇总十篇

时间:2023-03-20 16:08:34

序论:好文章的创作是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我们为您推荐十篇汉语国际教育论文范例,希望它们能助您一臂之力,提升您的阅读品质,带来更深刻的阅读感受。

汉语国际教育论文

篇(1)

我国对外教育初期,其留学培养费用主要是由我国自主承担,但到20世纪80年代以后,自费留学生逐渐增加,在原有的基础上增长了7倍之多。由此可见,我国的对外文化教育已经呈上升趋势。而主要自费学生的来源则集中在法国、德国、日本、美国等发达国家,可以看出,发达国家对文化素质教育的认知程度要远超于发展中国家。随着我国改革开发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汉语言的素质教育也逐渐备受重视。因此,来华留学生的汉语言教育事业也迎来了较大的发展空间。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上,各国人民也越来越希望了解中国的素质文化教育,以及相应的社会文化发展。因此,我国与他国的学术教育往来逐渐增多,越来越多的留学生愿意来到中国感受中国的本土文化和风土人情。到目前为止,已有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只身来到中国,而学习者的教育层次也从本科延伸到博士不等,所学习的学科也由原有的汉语言类逐步发展到理、工、农、医等各个专业,这对为我国的经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②。

(二)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事业的发展

通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可以看出一些相应的发展趋势。第一,我国的留学生成分与往年相比发生时了一些变化,自费生在一定程度上已经超过了公费生,并呈上升趋势。第二,在留学生的生源结构方面,已经从以往的东欧几个友邻国家上升到世界一百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属日本、泰国、俄罗斯等国家的留学生增长速度最快,且这些留学生属于自费生的占90%以上。由此可以看出,国家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可以有效带动文化素质传播。第三,在学历生当中,我国本土的研究生数量在逐年增长,而对外留学生的研究生数量却明显下降。第四,我国的对外汉语言教学理念发生了变化,从以往的简单认知转换到如今的教学方法水平的问题上。更多的教师更加注重多样化、戏剧化的教学方法,从而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对之产生兴趣③。

二、我国汉语国际教育事业的发展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已将目光投向中国,为此,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发展也将迎来新的发展和挑战。为了应对新时代下的全新形式,我国对汉语言的国际教育教学工作作出了全新调整。我国在北京语言大学开设汉语言教学小组办公室,现如今已可对国家汉办进行独立办理,并成为知名品牌。其中,孔子学院已成为知名代表。在我国,孔子学院已创立了相应的教育机构,更是分布于全世界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传播我国文化起到重要的作用。除此之外,我国还多次举办海外中小学校长夏令营活动,为教师进行培训,派遣志愿者去海外组织编写材料,研究教学方法等内容。最为重要的是,海外教学及夏令营等活动都备受国家关注,并被给予大力支持。汉语言的大力推广已经成为我国教育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为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六大转变:第一,从汉语言教学到国际教学的转变;第二,从语言教学的走进来到走出去的转变;第三,向大众化的应用教学转变;第四,从传统的教育推广向系统的国际推广发生转变;第五,从政府推动运作发生转变;第六,从传统的纸质推广向多媒体、多元化推广发生转变④。

篇(2)

一、对当前学生毕业实习情况的调查

我们分别对2010级、2011级、2012级、2013级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240份,收回239份,有效问卷有202份。其中向2010级大四学生发放调查问卷108份,收回107份,有效问卷70份;向2011级大三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4份,收回44份,有效问卷44份;向2012级发放调查问卷35份,收回35份,有效问卷35份;向2013级发放调查问卷53份,收回53份,有效问卷53份。对以上数据进行归纳统计对比,如下表。

调查发现,对实习的认识比较清晰的是大一和大四的学生。其中认为实习是教留学生汉语的是13级大一的学生,其次是10级大四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76%,认为该去中小学实习的是11级大三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43%,认为该去企业实习的是12级大二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29%。不了解实习内容和实习方向的主要是13级大一的学生,占调查人数的11%。以上数据表明,大一与大四学生大部分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习是教留学生汉语。学生对专业实习的认识从最初的清晰到大二、大三的不清晰,再到大四的清晰,经历了一个不断认识的过程。

表2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实习选择的方向从表2可以看出,学生的实习意愿,选择实习方向与专业相关的主要是12级大二及13级大一的学生,而选择与就业方向相关的10级大四的学生最多,占调查人数的66%,11级大三的61%,12级大二与13级大一的分别为43%。由此可见,随着年级的增加选择与就业方向相关的单位实习的学生增多,而选择与专业相关单位实习的则少了。这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有关。

在有无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上,大一学生没有经验的占调查人数的91%,10级大四的没有经验的占71%,11级没有经验的占36%,12级没有经验的占63%,可以发现学校在发展,学生接触留学生的机会是在增多的。以上数据表明,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对实习的认识反映了对实习的希望,有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的学生比较少,在有留学生汉语教学经验的学生中,大部分是以一对一、一对多的形式教本校的留学生,以班级形式授课的很少,没有到国外进行汉语教学的机会。大多沿袭以前对外汉语专业的实习形式,而“走出去”到国外进行实习实训才是汉语国际教育实习的目标。

二、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实习形式探讨

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不仅是专业发展、学校发展的需要,更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调查发现,学生毕业时的意愿不再是单纯地选择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单位,而是选择跟自己就业方向相关的单位实习。尽管如此,学校也应该从开办专业的实际情况出发,尽量使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实习内容与所学专业对口,在此基础上实现实习形式多元化。

(一)遵循的原则

1.实习内容尽量与所学专业对口。汉语国际教育专业更多的是面向全球的汉语教育,但是许多地方院校都面临着实习瓶颈。要尽量为学生创造机会,开辟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的渠道和基地,特别是与国外学校的合作,尽量让学生把所学用于所用。

2.实习形式尽量多元化。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实习,除了沿袭对外汉语专业特有的在国内对留学生的汉语教学外,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意愿,使实习形式尽量多元化。实习形式对口化与多元化不是对立的,对口化主要是学校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层面,而多元化是学生层面。要做到学生实习实训的内容对口化,然后留一部分时间满足学生自身实习的需求,当然这只是一种设想,具体的做法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具体分析。

(二)具体形式

可以根据地域优势,结合专业与地方特色,尽量以留学生汉语教学为主,同时可以进行涉外文秘、涉外导游以及企业实习等。

1.留学生汉语教学。一是学校内部的国际文化交流学院实习,这是最主要的实习场所和实习形式,应该保留和发展。还可以丰富实习形式,不仅是留学生的汉语课堂的听课、讲课以及课外辅导,还可以增加调查留学生汉语学习的动机、策略以及需求等,把学生的毕业论文和实习结合起来,有的放矢。二是学校以外的对外汉语培训机构实习。社会上有许多对外汉语培训机构,我们可以与之合作,派遣学生去实习。三是海外的合作单位实习。可以借鉴国内许多高校的对外汉语教育实习模式,跟海外的中小学合作。四是网络汉语远程教育。远程教育模式主要以口语课为主,实行“异地,同步,实时”教学,但是对计算机技术要求比较高。还有一些网络孔子学院,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实习选择。更多的实习模式,其实是为实习开辟更为广阔的空间。

在满足学校发展、专业发展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满足部分学生的需求。因为面对就业现实,很多学生有自己的需求,在控制一定比例的前提下,可以让有需要的学生选择中小学语文教学实习、涉外文秘实习、涉外导游实习等。

2.中小学语文教学实习。可以跟本地中小学建立长期合作的关系,让一些毕业生到中小学去进行语文教学实习。汉语国际教育毕业生有许多改行做了中小学语文教师,据调查,有这方面需要的学生不在少数。

3.涉外文秘实习。为了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让他们到国际交流合作处实习,拓宽实习的渠道。

4.涉外导游实习。国际旅游岛每年会吸引成千上万的外国游客来岛旅游,可以利用这种地域优势,跟旅行社合作,把有意愿的学生送去实习。

5.企业实习。有的学生可能根据自己以后的就业愿望选择实习单位,学校应该积极配合,与相关单位建立合作关系。

篇(3)

一、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理论问题

(一)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研究

当下,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被分成两个部分:“对外汉语教学”和“海外汉语教学”,但居住在中国的海外留学生只有少数人会学习汉语,这仅仅占整个世界学习汉语的人数的百分之一,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认为汉语国际教育主要指的是海外汉语学习。可当下汉语国际教学研究的着重点却与当前的现状不相符,对海外汉语教学的研究较少见,海外教学的相关资料大都是一些从事海外汉语教学的教师或志愿者写出的心得,具有研究意义的文章较少。这主要是因为现阶段我国的汉语国际教育大多是在国内进行汉语教学,并没有太多人从事海外汉语教学,缺少经验,可借鉴的资料甚少。

(二)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建设

许多家都非常重视学习一门外语,汉语也作为第二语言在非使用汉语的国家中受到了重视。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国力日益强盛,汉语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但我国尚未建立完善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阻碍了汉语国际教育的不断发展。所以,在进行汉语国际教育的过程中,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总结经验,挖掘自身的特点,形成一套完整的汉语国际教育学科理论体系。此外,国人要对汉语国际教育充满信心,发挥自己的优势,为汉语国际教育贡献一己之力,最大程度地促进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

二、汉语国际教育面临的实践问题

(一)汉语国际教育教材方面存在的问题

整体上来看,我国的汉语国际教材还存在不少问题,供给和需求失去了平衡,结构也不合理。供大于求的状况非常严重,且教材的质量和数量也参差不齐。教材的供给还比较单一,但海外对教材的需求却越来越多样化,供给与需求存在脱节的现象,不能满足学习者的实际需求,导致供求失去了平衡。

(二)汉语学习者兴趣的调动问题

经济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越来越重视自己兴趣的培养。随着汉语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越来越大,使得外国人对汉语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但也有许多人由于汉语比较难学,发音和语法都比较复杂,且现存的汉语教材针对性不强,失去了学习汉语的兴趣。这就要求我们要采用多种手段不断提高汉语学习者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必须从主体上入手,对教师和学生进行分析和研究,不断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思维方式。

(三)汉语国家教育学科的认识问题

我们应从经济全球化和文化融合方面去理解汉语国际教育。汉语国际教育应同英语的外语教学一样,不断适应全球化的需要,让学习者深入理解所学语言的国家文化。教师也要不断创新自己的语言教学方式,把中华文化丰富的内涵融入实际的教学中,让学习者有更多的机会了解中华文化,增强他们对语言的理解。

篇(4)

中图分类号:G11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6)05-0140-05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给人类发展带来巨大契机的“全球化”就一直被学界视为一个核心议题。但不可否认的是,全球化格局在初露端倪之时就与各种不平等挂钩。在21世纪的当今,来自不同文化的人们互相依存、互相关联。倘若彼此之间无法建立和谐的、互惠性的跨文化关系,弱势文化将难以生存和发展。人们面临的文化危机,并不仅仅是文化权力的博弈,更是交流的深刻无奈,是刻板印象的加剧。是对外来强势文化的追捧和对己文化的不自信。而文化自主“走出去”。体现的不光是一种文化自信心,更是一种积极且理性的文化态度,是全球化时代对文化的生存与发展提出的新要求。

一、以人为核心:文化走出去之关键

中国的文化版图每一天都在发生变化。传统文化的现代传承和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受到了史元前例的挑战。当人们意识到这种变化在全球化时代成为常态之时。文化危机感也与日俱增。如今我们率先向国际社会传播的是一种纯粹的中华民族文化,它既包括传统文化之精髓,也有现代社会和谐治理的主张。但倘若把握不好传播这种纯粹性文化主张的分寸和方法,便会遭遇他者的抵制――我们眼睁睁地看见他者对我们这种带有善良愿望的文化传播活动进行”政治化”和“意识形态化”的解读,却束手无策。

国内学界对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意义多从“软实力”的角度来进行论述,这意味着进入21世纪之后,国际关系和权力的博弈迎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人们征服世界的切入口从硬实力转向了以文化为武器的软实力。日本学者青木保先生虽然十分看重文化软实力理论,却对当今愈演愈烈的“文化政治化”趋势提出了自己的担忧。他认为,现代国家、社会和人类应该以“异文化的理解”为基础。充分意识到“多元主义”的重要性,并沿着“协调”和“友善的说服”的路线前行。让文化充分发挥“第二自然”的作用。若想对不同文化之间的关系进行均衡与协调。则需要以一种“摈弃了意识形态对立的思维模式来重新审视这个世界”,并在某种程度上“遵守或必须达到”文化传播的“世界模式”。

虽然学界―致认为,中华文化的国际传播需要通过双向的交流和对话来完成,而非单主体、单向度、单声道的“三单式”自我宣传。可问题是,这种“双向”的传播模式到底该如何从理论落实到实践中去呢?互联网时代造就了新的全球传播格局,也改变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方式和关系建构的方式。学界对大众传播渠道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却逐渐忽视了恰是不容被忽视的人类传播活动之核心的人际传播。从传播效果和影响力来看。以交往和对话为基础的人际传播更加注重文化主体间的互动过程以及意义的创新与重构,是影响最为直接且经得住考验的一种传播方式。也就是说,愈是回归到“人”的层面,愈能落实从单向宣传到双向交流的转向。这种以人为交流主体的文化传播也因其真实性和互动性而更具说服力。

以英国、法国和德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几乎都将其语言文化传播机构视为本土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的重要载体,中国的孔子学院也在这股国际潮流的影响下应运而生。然而实现传播效果的最大化,其关键还是要立足于人。文化的对外传播。远非向他者描述异域文化的某种代表性之物或是讲述异域文化的一个新奇故事那么简单,除了意义的“给予”之外,还强调意义的“获得”,更强调意义“表征”的方式。如果说语言作为一种文化,总是最先走出去的,那么自全球第一家孔子学院成立之日起,汉语国际推广就担负着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而完成这一使命的国际汉语教师,作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传播主体,应该是最优秀的当代中国人之代表,并在这个传播活动中处于最核心的地位。

以人为核心的跨文化传播,需要传播主体良好地构筑个人的文化魅力和跨文化能力。需要以一种基于个人跨文化认知的多元视角以及基于个人跨文化能力的行为方式。在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关系建构的过程中起到一个桥梁作用。从广义的视角来看,这里的“人”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既包括局内人也包括局外人。既包括既有的传播者也包括潜在的传播者,比如传播内容的受众。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受众往往兼具兴趣导向和理性导向,特别对于那些将汉语作为一种理性学习的外国人来说。虽然他们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并不会从根本上影响其母文化根基,但他们对中华文化持有的兴趣仍然在很大程度上拉近了我们与他们之间的心理距离。并且,其日渐增多的文化认知和交流体验很有可能使他们在今后成为中华文化的言说者和传播者。因此,主客分离的思维方式显然是不利于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充分考虑和正视我们和他者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才是更长远的战略眼光。而国际汉语教师。作为承担和实施这一重要使命的核心主体。首先需要成为一个真正具有文化魅力和跨文化能力的人。然后才能在教学活动与交流活动中去感染他者、对他者实施影响。双方主体在此基础上共同创造出来的具有融合视角的文化意义。正是我们所期待的文化传播内容;而当这些文化的他者也变成了中华文化的言说者和传播者。并在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构建和谐关系、达成互惠性理解的过程中起到积极作用之时,以孔子学院为载体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的传播模式即达到效果的最大化。

二、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观对文化走出去的影响

国际汉语教师在世界各地进行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活动,被置于一个非常典型的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之中。―般来说,学生的文化背景越丰富、差异越大,该课堂的多元化程度就越高。反之亦然。对文化传播效果产生影响的文化因素,既包括宏观层面上的任教国社会文化和制度文化,也包括学生个体的文化和次文化认同。另外,教师的多元社会文化身份及其在任教国完成跨文化适应的情况。也对传播效果产生重要影响。

班克斯将多元文化情境中的跨文化教师分成了四种类型:“内部-局内人”、“内部-局外人”、“外部-局内人”和“外部-局外人”。具体到本研究,由中国外派至世界各地的国际汉语教师均来自任教国社会的“外部”(即中国),这种以地理和法定身份为依据的划分一般是固定不变的;“局内”和“局外”则是基于文化视野和文化价值观的划分,“局内人”持有本土(任教国)文化视野,“局外人”持有外部(即中国)文化视野。据此,从中国远赴世界各地的国际汉语教师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外部-局内人”(outgide-insider)和“外部-局外人”(outside-outsider)。前者了解、接受甚至推崇任教国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等。后者则基本上和中国主流的文化价值观、信仰和行为方式保持一致。

需要注意的是。影响语言和文化国际传播有效性的因素除了教师自身持有的文化价值观之外。更重要的是教师所持有的跨文化视野、态度和能力。具体来说,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中的跨文化教师来自于该地区的“内部”还是“外部”(地理上的划分),持有“本土文化观”还是“外部文化观”(文化观念上的划分),都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真正重要的是他们所持有的文化观是“缺陷观”还是“差异观”。持有“文化缺陷观”的教师往往认为文化国际传播的有效性受学生的文化背景、教育背景、家庭背景等外在因素的影响非常大。而教师或学校对其影响则比较有限;持有“文化差异观”的教师往往将学生的文化多元性视为课堂资源,而教师需要做的则是帮助学生们发挥自身的文化优势。将这些丰富资源运用到教学和交流活动中去⑦。我们可以清楚地认识到。“文化缺陷观”和“文化差异观”在这里指的是教师所持有的跨文化态度,一个具有本土文化视野的中国籍汉语教师(“外部-局内人”)或本土汉语教师(“内部-局内人”),都有可能以“文化缺陷观”去对待学生;而一个具有外部文化视野的中同籍汉语教师(“外部-局外人”)。却有可能在教学过程和交际过程中持有“文化差异观”。那么区分“局内人”和“局外人”的意义在哪里呢?班克斯的研究告诉我们,“局外人”往往对学生的多元文化背景缺乏深入的了解和分析,倘若教师本人又缺乏足够的跨文化敏觉力,那么他在对教学内容的选取(无论是语言还是文化)、教学方法的设计以及行为方式的决断上,就很难结合学生自身的价值观和文化视野,严重的时候,还会引起文化冲突和丈化偏见,从而大大影响跨文化语言教学和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

然而在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无法在“局内人”和“局外人”之间划一条清晰的界线,我们无法去判断一个教师到底被一种外来文化影响到何种程度才能被称为“局内人”。事实上,那些轻易被一种外来文化同化了的教师也很难成为一个多元文化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反倒会在两种或多种不同的文化中陷入“边缘人”(the marginalman)的认同困境。中华文化走出去。指的不仅仅是地理意义上的走出国门,更是要真正地走进他者的心灵。我们的目标从来都不是为了同化他者。我们所追求的融合文化观也并不是在提倡被他者同化。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终极目标,是为了在我们和他者之间达成互惠性的跨文化理解,建构和谐的跨文化关系。既然如此,我们所提倡的也决然不会是一种绝对的文化观。而是动态的、交融的、具有间性视角的观点和态渡。

从文化间性的视角来看,一个熟谙中国文化的国际汉语教师,无论他的社会化是在中国完成的,还是在一定程度上被异文化同化,一旦他身处跨文化的教育情境和传播环境,其全球化心态、跨文化敏觉力和跨文化交际能力都立即上升到了一个极其重要且必要的位置。只有对学生的文化背景、文化认同、不同的信仰和文化价值观进行足够深入的研究和了解,在“局内”和“局外”出入自由,国际汉语教师才能使中华文化真正地走出去。

三、国际汉语教师的文化身份和跨文化能力的重要性

以孤立呈现自我文化价值的方式向国际社会传播中华文化,可能会导致文化身份的认知焦虑,甚至遭遇他者的反感和抵触。并将这种纯粹性的、带有良善愿望的文化传播活动进行政治化解读。特别是在多元文化教育情境之中。教师的社会文化身份、价值观、个人经历等会对文化传播的效果以及跨文化关系的建构产生直接的影响,甚至持续地、动态地影响主体双方的认知框架。因而,探讨如何“以人为核心”来提升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十分有必要结合教师的“社会文化身份”来审视这种跨文化能力对文化传播活动的开展到底具有怎样的重要性。

首先,从国际汉语教师的任务和目标来看,他们兼具了“汉语言教学者”和“中华文化传播者”这两个重要角色。外国人走进孔子学院主要有两个原因,其一是全球化格局和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给他们带来的契机;其二是东方文化和中华文明独特的魅力吸引了他们。持有前一种动机的学生在今后可能会以汉语为工具走向与之相关的工作岗位。掌握基本的汉语技能、储备一定的文化知识、具有较强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都有助于他们今后的职业发展。对于持有后一种动机的学生而言,其关注点和兴奋点从一开始就放在了中国的社会文化上面,而走进孔子学院,很有可能是他们通过交往实践去了解和探索中国所迈出的重要一步。正因为如此,随着孔子学院在世界范围内的迅猛发展,学界和教学界对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策略给予了高度的重视,“在未来的一段时间里,孔子学院的建设任务将会主要集中在内涵建设上”,语言加文化式的“博雅教育”(Iiberal education)也被提上了议事日程,因为“单纯的语言教育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了。

从文化间性的视角来看,无论是语言的推广还是文化的传播,都发生在典型的多元文化情境之中,因而教师和学生、教师和任教国社会成员之间必然是一个互为主体的跨文化关系。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教师都理应在与他人的交往过程中起到一个良好的文化示范作用,这也对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提出了一个较高的要求。除了做一个优秀的示范者之外,他们也应该是一个良好的倾听者。倾听他者的文化认同和跨文化感知是对话得以持续的基础,否则无论课上课下,对中华文化的任何言说都将变成独语式的广播。总的来说,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将“成为一个优秀的跨文化交际者”视为自己的努力目标,并在跨文化教学、交往及对话的过程中兼顾“文化示范者”、“文化倾听者”和“文化引导者”等多重角色。

此外,旅居他乡的国际汉语教师不仅需要处理在课堂上和学生之间的跨文化适应问题。还需要面对旅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跨文化挑战。课堂上和生活中的双重文化冲击往往会加剧他们的焦虑感,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他们所担负的跨文化教学以及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双重重任,甚至都无法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应对其每天都会遇到的跨文化适应的难题。“旅居者”的身份给国际汉语教师带来了严峻的跨文化挑战。但基于文化间性的交流、协商和对话。却又给他们带来了跨文化关系建构的希望――只有将注意力从消除差异(同化)转向尊重差异,从单纯的适应转向和谐共存,从文化分离转向共同协商,才能在高效完成汉语教学和文化传播重任的同时。感受到跨文化交流与交往过程中的乐趣,这就涉及到一个传播主体自身跨文化能力和跨文化素养的问题。

“intercultural competence”和“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在西方学界被视为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在国内被使用较多的是后者,它在外语教学领域被译为“跨文化交际能力”,在传播学领域被译为“跨文化传播能力”。究其原因,此概念涉及到诸多学科,而不同的学科对“communication”的关注有着不同的焦点。从其动词形式communicate的词根构成来看,“com-”即“共同”、“一起”。“mumi-”即“人”、“大众”,加上具有使动功能的动词后缀“-ate”。合起来便是“使人们在一起”――而使人们在一起的方法,即对话和交流。汉语中并没有与communication对应的词,它在人际传播层面被译为“交际”或“沟通”。在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层面被译为“传播”。前者局限于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能力,后者则缺乏双向互动的涵义。

笔者在这里使用的是intercultural competence这个概念,即“跨文化能力”。国际汉语教师应该具有的跨文化能力不仅包括人际交流层面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跨文化适应能力”、“移情能力”,也包括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所必须具备的“跨文化传播能力”等等,这种整合在一起的跨文化能力是对国际汉语教师提出的一个高标准要求,其目标既指向一种终极的交流和沟通,也指向教师和学生之间、教师和任教国社会成员之间、中国和国际社会之间和谐的多元文化关系的建构。

四、国际汉语教师的跨文化能力框架的构建

跨文化能力通常有“有效性”(effectiveness)和“恰当性”(appropriateness)这两个层面上的需求。具体到以国际汉语教师为流动载体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有效性”指的是教师能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运用一定的技能和技巧去高效完成语言与文化的教学任务,实现中华文化走出去的特定目标:“恰当性”指的是教师能够在多元文化情境中充分认识到不同社会文化的规则体系。在符合跨文化伦理的前提下。满足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学生及任教国其他社会成员对中国社会文化的认知需求和交流需求。这是一个直接的、双向的、充满挑战却又充满希望的人际传播路径。为了使这种人际传播的效果达到最大化,教师自身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和发展就非常必要。具体来说,要想让“中华文化走出去”在人际传播层面上同时满足“有效性”和“恰当性”的需求,国际汉语教师应从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个层面去全面发展自己的跨文化能力。

认知层面的跨文化能力体现在“认识自我”和“认识他人”这两个方面。对自我的认识包括认识自身的文化构成、情感态度、交际风格、对他文化的容忍力等;对他人的认识是移情发生的基础,作为文化传播主体的国际汉语教师既要了解他文化的广义文化知识,也要了解其深层文化结构,因而需要在认知层面全面提高自己的跨文化理解力,习得广博的文化知识和跨文化知识。并通过对特定文化图景的描绘来呈现自己对己文化和他文化的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刻板印象是认知层面的最大阻力,虽然我们无法避免刻板印象,但可以对之加以纠偏和修正。否则,一旦让刻板印象发展为偏见,其造成的负面影响就不易消除了。

在情感层面,持有正确且积极的态度是打开他者心灵的钥匙。礼貌、热情、友好、乐观、耐心、宽容、持久。都是在跨文化教学、交际和传播过程中能起到积极作用的态度因素。其它重要的跨文化态度,还包括非我族主义态度,尊重他文化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尽量做到无偏见的判断等。尽管大多数国际汉语教师都是具有一定跨文化敏觉力的教学者和交际者,但在教学和交际实践中,他们的情绪却时刻处于起伏和变化之中。只有当教师清楚地意识到提高自身跨文化敏觉力的重要性,将成为“多重文化人”作为自己的目标,努力尝试将自身文化和他者文化进行整合,才能在多元文化情境中有效完成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双重任务。另外,文化移情能力是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最重要的跨文化素质和技能之一。“移情”意味着感情的移入,是能够对他人的想法、情感和观念进行分享的一种品质,是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推己及人,是将自己投射到他人的文化背景之中去思考和看待问题。将自己置身于他人的社会文化情境之中去体会对方的情感和情绪。传播主体文化移情能力的缺失往往会成为提高中华文化国际传播有效性的绊脚石。因为这样的教师无法摆脱固有文化习俗的约束,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主义,也无法纠正对他者的刻板印象或偏见。即便他们努力地去传授知识、讲解文化,但以这种单向的阐释方式和传播方式却无法触及他者的心灵。

最后,教师跨文化能力要想得到全面的提高,仅仅停留在知识储备和态度转变的层面上是不够的,教师还应该掌握足够的行为技巧,比如培养跨文化倾听能力,把握行为弹性,采取描述性立场,正确选择退避、和解、折中,合作等处理冲突的技巧等。在跨文化能力的行为层面,除了发展语言和非语言交际能力之外,教师还应该把重点放在掌握必要的跨文化交际策略和身份认同策略上面,前者指向人际交流层面所具有的灵活性和合作意识,后者则要求教师全面发展自身多样的社会文化身份,并参与到与之相关的文化交流实践中去。另外,在文化交流和传播过程中维护对方的认同也是一种必要的策略,维护并不代表妥协,而是辩证地去认识和尊重他者的价值观,有的时候它甚至比维护自己的认同更为重要。因为维护对方的认同有利于拉近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心灵距离。从而也更有助于建立和谐跨文化关系。

总的来说,要想在多元文化情境中提高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的有效性。国际汉语教师必须全面整合自己在认知、情感和行为这三个层面上的跨文化能力。没有认知,就谈不上理解或是不理解,更谈不上跨越或超越文化藩篱的语言教学和文化传播。认知层面跨文化能力的提高即文化符号的储存和积累过程。这些丰富的文化符号资源在教师的跨文化旅居过程中得到持续的修正和补充,从而形成一个不断扩展的文化脉络。跨文化认知同然重要,但各种文化因素都在我们的心智中各就其位,不会主宰我们的交际行为,真正起到主宰作用的是我们的自由意志和文化修行。因为无论是异质文化的“病毒”还是多尤文化的“神灵”。都无法阻止生动的“多元文化心智”(multieultuml mind)的形成和发展。这就是情感层面的跨文化能力所起到的重要作用。然而,仅仅依赖基本的文化认知能力和自由的意志与心智,还不足以提高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教师还需要正确、熟练地操作手中的文化“工具箱”和各种“文化开关”,用自由的心智去驾驭我们手中的文化符号及资源,这就涉及到跨文化能力的行为层面。

文化的力量需要通过“内化”于人的过程才能发挥作用。无论是何种传播媒介,都需要发现一种特定文化“可利用的价值并真诚地加以利用”,并“将其转化为自我解放与自我超越的力量”。否则无沦这种文化多么伟大,对文化之间的交流来说都是没有意义的,目前遍布全球的孔子学院虽然在数量上呈现出可观的增长趋势,但相比两方发达国家的语言文化传播机构而言,其国际影响力和传播效果还非常有限。孔子学院数量的迅猛增长直接导致了优秀师资的缺乏。倘若不加强对每一个国际汉语教师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孔子学院将难以收获理想的跨文化教学效果,也难以有效完成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使命。然而。跨文化能力所具有的复杂性、开放性和经验性。决定了这种综合而全面的能力并非能通过短期的培训得以提高。那么,作为传播主体的国际汉语教师,究竟该如何在提高自身跨文化能力的基础上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呢?

我们知道文化是后天习得的,它的稳定性是相对的,变化性却是永恒的。如果文化仅仅被当作一种既定知识或事实来进行传播,那么我们所传播的仅仅只是文化的某个稳定的瞬间,从而忽略了对文化本质的理解。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任对国际汉语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种重要的人际传播渠道。教师需要在超越自身文化的基础上,提高自己与他者之间形成互动、建构关联的能力。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教师不仅要同时顾及中国文化的知识性和动态性。更要考虑到中国文化和学习者自身文化之间的间性问题。

文化间性的视角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来获取。国际汉语教师首先需要持续习得中外文化知识并进行基本的异同比较,这种途径习得的文化是静态的;与此同时,我们一方面要将知识置于交往和传播实践中进行检验。另一方面要将过去的历史文化和当今的社会实际进行对比。从动态的角度去加深对文化的认识。此外,通过和学生之间的对话、讨论与协商去积极寻找文化间的关联。对于中华文化走出去也至关重要。它表现为一种动态的文化生成和意义的创新,是单向宣传模式朝双向交流模式转变的关键落脚点。在这个过程中。教师持续地了解学习者自身的文化习俗和跨文化态度。在此基础上不断重构自己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认知框架,反思和调整自己的交流方式和传播模式,在这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其跨文化能力也得以提高。

篇(5)

随着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高职教育国际化成为必然趋势。教育部《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明确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为推动区域教育大开放、大交流、大融合提供了契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强教育合作、共同行动,既是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为共建“一带一路”提供人才支撑[1]。为有序推动职业教育国际化,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建设,继2019年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以下简称“职教20条”)之后,国家又陆续出台《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意见》(教职成〔2019〕5号)(以下简称“双高计划”)等一系列政策文件,强调职业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性,号召职业教育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构建开放办学新格局。同时文件还明确了高职国际化办学的方向、形式、标准,为我国职业教育转型升级提供了理论与实践指导依据。

一、高职教育国际化发展现状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职业教育为推动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职业教育正以“一带一路”倡议为契机,为构建全球职业命运共同体贡献着中国智慧与方案。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取得令人鼓舞的成绩的同时,高职院校在国际化发展进程中仍存在诸多问题。一是国际化办学意识薄弱,缺乏顶层设计,国际化办学机制不健全,部分高职院校对于国际化办学仍处于被动适应的发展状态。在柯婧秋、王亚南基于全国231所高职院校的调查中发现有59.31%的学校未设立国际化办学组织机构,有53.23%的职业院校尚未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其中已制定国际化发展战略的学校中仍有接近60%未制定切实可行的国际化发展方案[2]。可见,我国的高职院校国际化战略落实不到位,国际化办学意识有待提高。二是国际化办学领域窄、层次浅,部分高职院校对国际化办学的理解局限于外籍教师聘用、教师出国考察、外方来访等方面。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结构单一,主要集中在人文社科专业类别上,就福建省而言,高职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仅有黎明职业大学一家在国家新兴、紧缺的专业办学。此外职业教育境外办学处于起步阶段,《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2020年度国际化发展报告》显示,受访的全国83家职业院校中,对境外办学停留在规划阶段甚至没有规划的院校占比高达55.42%,职业教育的“输出”意识有待加强[3]。除以上两个较为突出的矛盾,高职教育国际化还面临着:一是国际化发展经费得不到保障,主要体现在学校未充分使用上级财政经费,未将国际化办学经费单独编入年度预算[4]。二是国际课程建设处于认知阶段,“中文+职业技能”课程建设不足。三是国际化师资数量与能力匮乏,缺乏载体,优质资源输出不足。四是国际交流与合作机构专职人员人手不足,工作任务繁重等问题。

二、黎明职业大学国际化办学实施路径

(一)加强顶层设计,优化国际化管理体制机制

第一,健全组织机构。学校在福建省高职院校中率先成立独立实体国际交流学院,并配备通晓外事规章,熟悉国际教育规则和标准的专职人员,统筹管理国际化办学事务。此外,学校还成立国际化办学领导小组,负责制定国际化办学中长期发展规划,建章立制、出台国际化办学系列文件。建立起由学校统一领导、国际交流学院归口管理、各职能部门和学院协同合作的“大外事”工作格局。第二,构建国际化办学制度体系。为巩固好国际化办学成果,学校先后制定教师因公临时出国(境)管理规定、教职工因私出国(境)管理规定、外籍教师管理规定、留学生管理规定、学生出国(境)研修管理办法等,在国际化建设中做到规范化、制度化管理。第三,建立国际化工作考核机制。为贯彻落实学校制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提高职能部门参与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性和配合度,学校充分发挥政策导向激励作用,出台国际化办学考核管理办法,细化二级单位在国际化办学战略中的职能和责任,鼓励学院寻找国际对口合作伙伴,促进学科交流。第四,设立国际化办学专项经费。经费的支持与院校国际化建设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为推动国际化办学工作向纵深发展,学校建立多元经费投入机制,设立国际交流专项经费,将国际化办学经费单独编入年度预算。同时多渠道融资,加强与“走出去”企业的合作,形成良好的经费保障机制。

(二)坚持“引”“输”结合,打造对外开放新高地

坚持资源的引进与输出相结合是推动高职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为实现教育对外开放内涵式发展,学校举办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招收来华留学生、实施教师国际素养提升计划,促进境外优质资源本土化。同时结合市场需求,承办援外培训项目,面向东南亚国家输出中国职教标准,开展境外办学,推动国内职教资源国际化,形成“引”“输”结合、层次分明的国际合作交流格局。第一,对标国际,引进优质办学资源。中外合作办学是开拓国际化职业教育资源的重要形式。2016年学校联合美国沃恩航空科技大学,举办“航空设备维修2+1.5”“机场管理2+1”的中外合作办学学历项目,项目契合福建省民航业大发展对国际化人才的需求,通过引进沃恩的课程体系,师资和专业核心教材,填补福建省机场管理以及航空机电设备维修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空白。同时,联合韩国、泰国等国家高校举办了“2+2”“3+1”等多种非学历合作办学项目,形成了英语、俄语、韩语、日语四大语种合作高校群和国内学习与国外学习相结合的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第二,招收来华留学生,输出知华友华技能人才。助力中国企业“走出去”是高职教育服务“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使命担当。学校紧扣国家总体部署,立足海内外校董资源,发挥专业优势,于2018年全面启动来华留学教育,面向“海丝”沿线国家招收留学生。为切实把握好国际学生人才培养成效,学校以市场需求为出发点,构建“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印尼巴布亚省政府合作,培养“汉语+职业技能”旅游管理人才;与印尼安溪福利基金会、印尼基督教大学合作,培养“汉语+文化”海外本土中文教师;与越南、缅甸、柬埔寨等“走出去”跨国企业合作,培养懂汉语、会技能、善管理的知华、友华技能人才。推动了“留学黎大”品牌的内涵建设。第三,引培并重,打造国际化师资队伍。师资国际化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是实现人才培养国际化的保障,是创造国际化校园氛围的必不可少的元素。黎明职业大学高度重视国际化师资队伍建设,外引内培,为国际化办学提供人才支撑。一是多渠道、多形式引进国际化师资队伍。二是建立人才引入考核制度,对外籍教师、专家做好考核工作,确保引进的人才符合实际需要。三是实施教师国际素养提升计划。加强与海外院校合作,推出师资学历提升项目,拓宽教师学历提升通道;邀请国内外知名院校的外籍专家,通过“互联网+”的方式为学校开展教师国际研修项目,打造具有国际视野、国际理念、国际交流能力的高水平师资队伍。第四,实施“走出去”战略,大力开展境外办学。高职院校赴境外办学是打造现代化职业教育,推动“中国方案”“中国智慧”走向世界的重要渠道。学校充分整合国际化办学资源,探索政府、行业、企业、学校多元主体推动和共建的境外办学新模式,分别在印尼、马来西亚、柬埔寨、泰国、越南挂牌成立了黎明海丝学院,以服务地方政府、公民、驻外中资企业为宗旨,实施职业教育与社会培训。2020年,黎明(印尼)海丝学院首个“中文+职业技能”项目正式落地,项目采用“1+2.5+0.5”政校联合培养模式,为印尼巴布亚省培养百名懂汉语、会技能的本土旅游管理专业技术技能人才。该项目先后入选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东盟高职院校特色合作项目、亚洲教育论坛对外交流合作优秀案例、福建省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2020)典型案例、在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教育部中印尼人文交流发展论坛经验介绍。2021年10月海丝学院作为特色品牌写入省“十四五”教育发展专项规划,成为福建探索,面向全省推广。第五,依托政府行业企业,输出中国职教标准。推介中国职教理念,服务“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学校拓展国际“朋友圈”、加强交流学习、提高国际化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为提升职业教育服务“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能力和水平,学校聚焦“一带一路”国际化人才培养项目需要,以需求为导向,面向境外输出高质量专业教学标准,形成“中文+中华文化+企业文化+职业技能”培养标准:一是聚焦印尼旅游产业发展需求,与印尼巴布亚省政府、雅尼雅加达华文教育协调机构合作,面向印尼巴布亚省输出旅游管理“汉语+旅游+文化”专业教学标准;二是聚焦区域走出去企业需求,与钰齐集团、双喜集团等合作,面向越南、缅甸、柬埔寨输出服装设计与工艺“汉语+服装+文化”专业教学标准;三是聚焦华人华侨需求,结合学校作为福建省委统战部海外华文教育基地的平台优势,向印尼基督教大学输出对外汉语“汉语+文化”专业教学标准;四是持续实施“走出去战略”,制订援外计划,以援助带动交流,以交流促进合作,以合作推动发展[5]。现已面向马来西亚、印尼等60余所高校的400多名师生分享了学校在商科、数字传媒、建筑等专业的教育理念和实践成果。

(三)依托职教平台,拓宽国际化发展途径

职业教育联盟是实现职业教育资源最佳配置的重要平台,是推动职业教育全方位、深层次、宽领域纵深发展的重要载体。职业院校应主动服务大局,加强国际化发展的总体布局。黎明职业大学先后立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联盟、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分会,并承担秘书处职责。此外,学校还是教育部鲁班工坊建设联盟发起单位,“海上丝绸之路”职业教育国际化联盟执行秘书处单位,东南亚职教联盟副理事长单位,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会员单位。通过参与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等活动,融入国际性教育组织,参与制定国际规则,提升学校在国际教育研究领域的影响力和话语权;依托鲁班工坊和海外合作高校,开展基于“黎明”专业教学标准的人才培养,形成典型经验,逐步辐射至其他“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平台化发展思维为职业院校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区域开展教育合作、服务跨国企业“走出去”、院校之间办学经验的借鉴和交流提供了良机。

三、国际化办学的挑战与对策

(一)政府层面的对策

第一,加大经费的支持投入力度。目前,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主要集中在基础建设和专业课程建设,针对国际化办学的专项投入较少。地方政府应完善国际化办学奖励机制,通过设立中外合作办学专项补贴、留学生奖学金、境外办学激励机制、师生海外研修补贴等加大对职业教育国际化的投入。同时出台相关政策,鼓励职业院校整合海内外优质企业和院校资源,境内外联动,全方位、多渠道筹措国际化办学经费。第二,制定国际化办学弹性考核机制。政府应鼓励职业院校根据自身情况和院校特色开展国际化建设工作。在考核职业院校国际化办学情况时,可适当进行前期调研,除硬性指标外,适当增加体现院校特色的“软指标”,鼓励院校在职业教育国际化的发展中“百花齐放”,从而提高院校参与国际化办学的积极性,同时也能避免国际化办学项目“同质化”和“一窝蜂”的现象。

(二)院校层面的对策

第一,强化宣传教育,树立国际化办学意识。对高职教育国际化认识不到位是导致二级学院国际化办学效率低的原因之一。学校可通过定期举办讲座的形式,向师生解读国际化办学的政策文件,普及学校国际化中长期发展规划,分享兄弟院校的典型经验,从而提高认识,提升学校的国际化办学氛围。第二,完善内部奖励机制,提升国际化办学积极性。缺少奖励机制是二级学院在国际交流合作项目中参与度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学校在建立国际化办学考核机制的同时,可同步考虑设立奖励制度,对直接承担国际合作项目的二级学院给予资源配置上的政策倾斜与经费奖励。通过“政策引导、资金支持、强化师资”鼓励二级学院积极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强化院部在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中的教学主体作用,并加大资源配置向承担留学生教学任务的学院和教师倾斜的力度等。

四、结语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实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的扩大和增强,高等教育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职业院校应把握契机,借助“一带一路”这一有利东风,立足地域特点和自身优势,乘势而上,顺势而为,通过完善顶层设计、“引进来”与“走出去”并举、境外办学、国际化职教平台建设等方式,探索出一条符合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服务“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化办学之路,打造有中国特色的职教品牌项目,从而丰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推动中国特色高等职业教育体系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印发《推进共建“一带一路”教育行动》的通知[EB/OL].(2016-07-13)[2022-05-08].

[2]柯婧秋,王亚南.高等职业教育国际化:现状、问题及对策——基于全国231所高职院校的调查[J].职业技术教育,2017,38(36):44-47.

[3]赵继政,周月容.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教分会2020年度国际化发展报告[R].北京: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2020.

篇(6)

拉脱维亚的高等教育概况

“拉脱维亚是学习型社会,在教育和科研方面保持着开放的态度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理念。拉脱维亚努力把高等教育国际化,在科教研究方面积极主动,建立了很多科研合作伙伴关系并且成果卓著,在自然科学领域尤为出色。”

“在地理位置上,拉脱维亚地处东西文化的交汇之处,是最为充满活力的欧洲国家之一。我们的高等教育学府拥有很多可供选择的科目,如人文学、社会学、工程学、自然科学和IT等。可以说,拉脱维亚人一生都在学习!”这是拉脱维亚教育科学部长库克女士对该国教育状况的概括。

拉脱维亚有尊师传统。9月1日开学这一天,学生们大都会捧着鲜花到学校报到,并把鲜花送给他们的老师。因此,每逢9月1日,大街上便会出现很多手捧鲜花的少男少女或青年男女,花店的生意也甚是兴隆,开学日则被这样的气氛渲染成了一个节日,拉国尊师重教的风气可见一斑。

在拉脱维亚,义务教育为9年,政府提供免费的小学和初高中教育。全国90%以上的儿童就读国立学校,大多数大学生则就读公立大学。除公立学校之外,也有私立中小学和大学。另外还有政府补助的少数民族学校,这些学校教学使用俄语、白俄语、乌克兰语、立陶宛语、爱沙尼亚语、希伯来语及波兰语。

据了解,自1996年起,拉脱维亚的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到2008年初,每万人中有近500名大学生,仅次于加拿大和美国的大学生比例,居世界第3位。拉脱维亚有20多所国立高等院校和10多所私立高等院校,设有丰富多样的学术性或专业性教育课程。

学术性课程主要是基础课程和应用科学。这种课程分为两个学习阶段,在每阶段结束前,学生必须提交独立完成的论文。学生在完成第一阶段学习后可获学士学位和学术性学位。3年制的学士学位课程是一种职业预备课程,并不是一项完整的高等教育课程。4年制的学士学位课程,不包括职业培训,是一项法定完整的高等教育课程。在某些课程中,职业培训和学士学位培训可同时进行。经过5年学术学位和专业资格的学习,学生可以获得毕业文凭和资格认证;专业性高等教育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在专业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实际技能。这些课程一般历时1-2年,可与学士学位的学习同时进行。学生毕业时既取得可学士学位,又可取得专业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发放以下几类专业人员:内科医生、药剂师、工程师、艺术家、教师、牙医和技师。

研究生教育是学术性教育的第二阶段,经过1年半-2年的学习,学生可获得硕士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而博士学位的学习分为两个层次:博士学位和资格博士学位,取得资格博士学位是担任教授的必要条件。博士学位学习历时3-4年。学生须提交博士论文并通过公开答辩才可获此学位。若想取得资格博士学位,必须进行论文答辩,此论文是几篇已出版的重要科学或教育论文的摘要,或是博士论文答辩后的专题研究。

若想就读高等院校,一般需提供中等院校毕业证书,学院将对其所学的中学科目进行评估,以确定哪些科目的成绩可作为入学条件。申请人必须参加招生办负责人组织的面试,学生必须参加4种入学考试中的一种。若想申请就读硕士学位,必须提供学士学位。3年制学士学位的毕业生可在原校就读硕士课程,如想转到他校就必须再学一段时间的学士学位课程。若想就读博士学位课程,就必须提供硕士学位证书或对等学位证书。如果所申请课程的教学语言是拉脱维亚语,申请人必须通过语言能力考试。

外国留学生在拉脱维亚就读大学本科和硕士课程,每学年需交纳2000-3500美元。博士课程学费每年约2500-3500美元,另需交纳一小笔注册费。学生住宿费每月约15-20拉特(拉脱维亚货币,1拉特约合2美元)。生活费取决于个人的住宿地点和生活方式,平均每月约150-200拉特。留学生抵达拉脱维亚后最好立即办理健康保险,以免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拉脱维亚和中国在教育方面进行了成功的合作。据报道,今年9月11日,中国驻拉脱维亚大使程文举拜会了拉国教育科学部长库克女士。程大使回顾了近年来中拉在教育科学领域取得的喜人成果,特别是在中国驻拉使馆推动下,汉语教学事业蓬勃发展,“汉语桥”项目已在拉国生根开花。据不完全统计,拉脱维亚目前学习中文人数约500人。

库克说,拉脱维亚已经发展成波海三国地区的汉教中心,拉国教育科学部亦将继续支持汉教事业的发展。同时,库克表示,拉国教育科学部已同意与中方签署中拉关于相互承认学历和学位证书协定的草案。这一草案的签署必将为中拉两国的教育事业增添新的活力,推动两国科教合作迈向新的台阶。

拉脱维亚的大学

里加工业大学是东欧最古老最著名的国立大学之一(是拉脱维亚排名第2位的大学),始建于1862年。从建校那时起,RTU就是一所世界性高等学府,许多德国、波兰、瑞典、俄罗斯的科学家都在这里学习和工作过。

拉脱维亚独立后,抱着与符合欧盟关于教育、科研标准的明确目的,RTU彻底改变了教育程序。现在,RTU的学历得到世界广泛认可,RTU还积极参与与德国、英国、瑞典等国家合作的欧洲教育科研项目。

除了本地学生,RTU还有来自中国、印度、巴基斯坦、黎巴嫩、叙利亚及其他欧洲、亚洲、拉丁美洲的学生。

RTU位于拉脱维亚首都里加市中心,有8个系及5个科研院所,目前在校生有18000多人、其中本科生5600人、大专生7500人、硕士生3600人、博士生400人、留学生1000多人;教职员工有1000人,其中教授和副教授400人。

RTU拥有拉脱维亚最著名的工程与科技学院及专家教授,并致力在学术及科技领域发展成为世界最著名的大学。RTU在教育创新及进行高端研发方面也享有盛誉,积极地为国家的发展培养科技与管理人才。RTU除了各个系以支持科技、教育及研发需要外,还拥有5个专家研究所及研发中心。

除致力于培养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及建筑方面的高级人才外,RTU同时也从事一些研究工作及为国家培养工程师及专家。

大学主要设施包括教室、图书馆、计算

机实验室、自然科学实验室、运动设施、学生宿舍等。RTU的图书馆藏书量为100万册,包括书籍、期刊等;计算机实验室为学生提供了最先进的技术与软件,所有学生都可以在此上网及收发邮件:自然科学实验室为学生们进行工程及科技领域的实验提供了完备的实验设施;大学教室全部装有空调及电子教学设施,包括电脑、投影仪及音响设施;室内运动设施包括壁球、羽毛球场及一个健身中心,户外运动设施包括排球、网球、篮球场,还包括标准的足球、橄榄球及板球场。此外大学还开设了各种俱乐部及社团以满足学生文化及休闲的需要;RTU的校内宿舍价格合理,学校也会尽量为国际学生安排校内住宿。来自各国的学生可以参加学士和硕士学位的学习,所有课程均用英语由RTU最好的教授授课。

里加斯特拉京什大学(Riga Stradins University,RSU)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里加医学研究所,该研究所隶属于拉脱维亚国立大学医学院,并在1990年更名为拉脱维亚医学科学院。直到2002年,拉脱维亚医学科学院才正式改为里加斯特拉京什大学。如今,在拉脱维亚各个领域的多数著名医药界人士和从业人员,均毕业于RSU。

RSU的强项专业是医学,图书馆内收藏了十分齐全的医学书籍与资料。这里设置了医学系、口腔学系、配药学系、康复系、公共卫生系和护士系,并授予学士、硕士和博士学位。RSU的毕业生都是当今社会急需的医学人才。1990年以来,来自澳大利亚、加拿大、法国、德国、印度、以色列、黎巴嫩、尼泊尔、挪威、巴基斯坦、斯里兰卡、瑞典、瑞士、叙利亚、英国、美国等国家的留学生都在RSU学习医学,上课时采用英语授课。

外国学生如想进入RSU学习,年龄必须在17岁以上,并具有高中毕业或同等以上学历(其中:生物学2学期,化学2学期,物理学2学期)。另外,入学英语测试也是必要的,申请入学的外国学生的托福成绩分数要在500分以上,雅思成绩分数要在6.5分以上。

RSU也有若干的课外活动和学生团体,例如:学生科学协会,拉脱维亚学生会,里加合唱团等等,还有体育俱乐部、舞蹈组等多样化的社会活动,学生生活可谓丰富多彩。

文茨皮尔斯大学(Ventspils UniversityCollege,YeA)位于文茨皮尔斯市,在拉脱维亚的西海岸,距首都里加200公里。这座人口不足6万的小城却拥有波罗的海地区最大的不冻港,主要进出口货物有金属、木材、谷物、石油等。

VeA是一所年轻的大学,由拉脱维亚政府建于1997年,是该国西北地区主要的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目前该校有学生约1000人,有60多名教学人员,其中有一半拥有博士学位。这里提供本科和研究生课程,主要专业包括信息技术、翻译,商业行政和管理等。

VeA积极参与了欧盟国家的学生和教师流动方案,并在爱沙尼亚、立陶宛、芬兰、挪威、德国、爱尔兰、意大利和法国有超过20多家的合作机构。这些计划为校内的学生和老师提供了很多去其他国家学习和交流的机会。

校内的科研工作集中在经济学和商业管理方面,波罗的海三国的经济和商业环境是其中一个主要的研究领域。此外,研究工作还涉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和文化交流等领域。

“麻雀虽小却五脏俱全”。VeA规模虽然不大,却已经发展成为拉国西部的一个教育中心,该校致力于实施终身学习的方法,努力为社会提供质量良好、价格公道的教育和继续教育,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相当齐全和现代化的学习和生活设施。这里的学生宿舍可容纳300多人,收费也不是很高。校园里还有一个美丽的公园和一个篮球场。此外,文茨皮尔斯本身就是一个美丽整洁的海滨小镇,这里不仅是学习研究的理想之所,也是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从校园出发,只需步行10分钟便可到达海滩。在这里学习和生活,真是不胜惬意。

拉脱维亚工商管理学院――TURIBA(意为“繁荣”)是一家私立职业学校,目前有学生7500多人,是拉脱维亚数一数二的高等职业培训学校。这里所授专业主要是旅游与酒店管理,并提供工商管理专业学士学位证书,该证书是经过拉脱维亚教育与科学部以及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认证的。

TURIBA每年9月1日开课,学制4年。这里毕业的学生大多成为高级酒店业与旅游业的业务精英,例如商务经理、旅行顾问和旅游机构组织者、导游、饭店主管和经理、旅店行政管理和经理、休闲和娱乐公司管理者、旅游信息中心管理者等。

由于TURIBA与欧洲多家学术机构和旅游机构有项目合作,因此在这里学习,还能获得到旅游教育方面处于领先地位的北欧学术机构学习。近年来,这些项目在不断更新、改善,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人才市场的需求。目前,TURIBA的学生可以在国内外各种不同的高级旅店接受有价值的培训,其中不乏布罗德莫度假村、希尔顿酒店这样的高级场所。另外,TURIBA还和法国诺曼底管理学院就双学位项目的旅游教育课程签订了一项合作协议,学生可同时接受这两所院校的课程教育,并获得双学位。

对于来这里上学的外国留学生来说,一年要交纳6760美元的费用,包括学费2810美元,餐费3000美元,以及青年公寓住宿费950美元。这其中还包括所有学习过程中需要使用到的资源、图书馆可用文学资源、讲义和印刷材料、学校图书馆管理的电脑资源、免费参加各种学生聚会和活动等。

申请到TURIBA留学,要提供中等教育证书公证书的有效复印件,所有资料需翻译成英文、俄文或拉脱维亚语,还要提供英语水平测试结果的官方复印件,如剑桥英语测试(至少初级证书)、托福成绩(至少得分60%)、雅思成绩(最低6分)等。

据了解,TURIBA已与中国展开了教育培训合作,今年将有十几名中国学生来到这里进行硕士课程的学习。

拉脱维亚大学(University of Latvia)是一所古典大学,成立于1919年,前身是里加工艺学校。学校教学以实践与理论相结合为指导思想,课程设置有:人文科学、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为留学生设置了以英语授课的多学科研究课程。学校有学生25000名,是拉脱维亚最大的大学,也是波罗的海东海岸最大的大学。

拉脱维亚大学将自身的宗旨定为:整合不同领域的研究与创新,积极提供欧洲标准的高等教育,在拉脱维亚语言和传统文化等领域开展合作,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保障。

拉脱维亚大学非常重视和积极开展国际合作,参与制定国际教育研究的方案和项目,促进学生和教9币的国际交流,在学院、研究所、部门和个人等不同层面上都有交流与合作。大学还积极制定双边伙伴关系协定,与欧洲30个国家的235个机构(其中包括66所大学)签定了350多项协议,以期待更深入

的交流。

拉脱维亚大学还积极参与国际大学组织,成为大学网络中的一员。例如EUA(欧洲大学协会)、UNICA(欧洲国家首都的大学网络)、BSRUN(波罗的海地区的大学网络)等。

无论对于国内还是国外的学生来说,拉脱维亚大学已成为一个极具吸引力的地方。英语授课的方案和课程每年都会增加,合作研究一直也十分活跃和富有成效。大学现在的目标是把重点放在国际合作的内容和质量上,进一步调整教育管理和新体制的行政架构,加强教育和研究,以期提升大学的国际声誉。目前,学校内有1000多名国际学生,2007年曾有2名中国学生在该校学习。

除了与欧洲国家的合作,拉脱维亚大学也将亚洲,特别是中国视为国际合作的主要对象。自1995年起,拉脱维亚大学中文系便开始启动与北京大学学术人员和学生间相互交流的计划。每年都有3-5名拉脱维亚学生到北京学习。同时也有1名来自中国的客座讲师在拉脱维亚大学现代语言系工作,许多拉脱维亚大学的讲师在中国接受在职培训。拉脱维亚大学接受了来自中国的各种捐赠书籍、电脑、影像胶片和光盘,校内已经组织了几场汉学研讨会。

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让越来越多的拉脱维亚青年对中国产生了浓厚兴趣,学习中文的热情也空前高涨。据了解,拉脱维亚大学计划在1年后成立孔子学院,加大汉语教学和中国文化的传播力度。

拉脱维亚的“汉语使者”

提起汉语教学,虽然到目前为止拉脱维亚还没有一所大学成立正式的孔子学院,但却有一家“孔子中心”。为了加深拉脱维亚与中国之间的合作,拉脱维亚第一家孔子中心于2005年10月26日在里加斯特拉京什大学挂牌成立。

该中心的全部经费由校方支付,主要在全拉脱维亚举行和中国有关的学术活动,为双边合作提供“新的动力”。为向拉脱维亚共和国民族进一步介绍中国文化,增进当地人民对中国文化的了解,孔子中心还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

孔子中心传播中国语言文化,为拉脱维亚人举办中文培训班,促进传统中医在拉脱维亚的研究和应用,为政府机关和私营业主提供与中国有关的咨询活动。此外,中心还打算邀请中国专家前来讲学,参与中拉两国共同进行的科研项目,组织会议等。

篇(7)

【中图分类号】G64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041-03

从1991年设立第一个专业学位――工商管理硕士以来,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已经走过了近20年的发展历程,成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术学位研究生规模过大,而专业学位研究生仅占硕士学位研究生的10%左右。为了更好地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对高层次、多类型应用人才的需要,教育部决定从2009年开始扩大招收以应届本科生为主的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其目的是调整硕士研究生的结构,逐渐将硕士研究生教育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转变。如何达到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从而更好地实现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我国专业学位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是属于同一层次的不同类型学位分类。专业学位(Professional degree)是相对于学术学位(Academic degree)而言的学位类型,其培养目标是掌握某一专业(职业)领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宽广的专业知识,具有较强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承担专业技术或管理工作、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的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1]

我国在1980年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之初,由于高等学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极度缺乏,加快培养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成为当时设立学位制度和研究生培养的主要目标,因此在授予学位时基本是学术型导向的。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1986年,原国家教育委员会下发《关于改进和加强研究生工作的通知》,指出研究生的培养规格单一,对实际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要根据国家对不同岗位高层次人才的不同需要,培养不同规格的研究生;既要注意培养大学教师和科研人员,也要注意培养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1988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专门讨论设立专业学位问题,这种学位其中一部分实际上是具有职业学位的性质,与一般的学术性学位在培养目标、课程设置、论文要求和培养方式上都有所不同。专业学位的最大特点是获得这种学位的人,主要不是从事学术研究的,而是带有明显的职业目标,如医生、工程师、企业家等。会议建议在考虑试点的基础上,对我国是否需要建立职业学位问题进行研究。[2]1990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指出将“职业学位”的提法修正为“专业学位”更符合我国国情,同时对专业学位进行了重新定位。专业学位是为培养在专业和专门技术上受到正规的、高水平训练的,在专门技术上做出成果的高层次人才,所授学位的标准应反映该专业领域的特点和对高层次人才在专门技术工作能力和学术上的要求。[3]

经过近20年的努力和建设,专业学位教育发展迅速。目前,我国已基本形成了以硕士学位为主,博士、硕士、学士三个学位层次并举的专业学位体系。目前我国设置了19种专业学位,即法律、社会工作、教育、体育、汉语国际教育、翻译、艺术、风景园林、工程、建筑学、农业推广、兽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公共卫生、会计、工商管理、公共管理、军事等。可以说,我国已经初步建立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制度。[4]

我国的专业学位教育虽然取得了很多成就,但是与学术学位相比专业学位教育起步还是较晚,由于招生是面向在职人员且要有一定的职业背景,导致专业学位的受教育面非常窄,因此人们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度十分有限,受教育的人数远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知识经济的来临,社会各行各业的从业标准和知识、技术含量日益提高,对于高层次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需求在质和量上都提出了迫切的、更高的要求。[5]从研究生的就业层次也可以看出,以往与研究生相适应的教学、科研岗位已日趋饱和,而其他一些非教学科研单位尤其是中小企业却有较大的就业空间。我们以往培养的学术型研究生具有较强的理论分析能力和扎实的专业知识,但毕业以后往往不能适应实际工作的需要,这是因为在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对职业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因此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必须适应这种需要,将提升职业能力纳入研究生培养体系,这也就是教育部决定调整和优化硕士研究生的类型结构,加大专业学位研究生比例的初衷所在。

二、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比较分析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是为了增强研究生服务于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能力,促进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应运而生的新生事物。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培养规格各有侧重,在培养目标上有明显差异,因此它与学术学位在培养模式上有很多的不同。

1.生源对象与招生考试

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的生源对象相同。入学考试参加“全国硕士研究生统一入学考试”(统考),复试分数线由国家根据学科门类和专业学位类别分别划定。同时复试工作将按照“分类复试,分别进行,各有侧重”的要求进行。学术学位主要着重于考察学生是否掌握基础的理论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是否具有从事科学研究或独立担负技术工作的能力;而全日制专业学位更侧重于对专业知识的应用、专业能力倾向以及对学生科研动手能力和实践经验等方面的考察。

2.培养方式

过去专业学位多是在职培养,学生主要是利用业余时间学习。有的是学校组织短期的培训班,学生在学校集中一段时间进行学习;或者学校在校外教学点组织学生学习。但是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一样都采取的是学生在校全日制学习的培养方式,由学校集中进行管理。不同的是学术学位的学制是三年,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制是两年。学术学位侧重于传授系统和完整的学科知识,以培养科研人员和学科专家为目的,学生主要是在导师的指导下在校内进行理论研究。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培养是以应用为目的,所以更注重学生实际经验的积累,要有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时间。学生的课程学习在校内完成,实习、实践可以在现场或实习单位完成。

3.课程设置

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培养目标不同,因此与学术学位相比在课程设置上的侧重点是不同的。学术学位的课程设置是以学科知识的传承和发展为主要目的,因此要以学科知识体系为框架进行构建,要包含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以及选修课这样系统和完整的学科知识。[6]全日制专业学位的课程设置则以实际应用为导向,因此更注重理论性与应用性课程的有机结合。课程设置可以按照职业需求自成体系,同时在授课过程中还要不断加入该专业的最新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经验,从而使课程体系更加具有灵活性。

4.指导教师

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在导师队伍的组建和导师指导方式上是有差异的。学术学位是根据学科分类的不同,由该学科的导师独立指导自己所带的研究生,学生的研究方向与导师相同,主要从事该学科的理论研究,导师负责学生的整个教学过程。全日制专业学位则采用的是“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的方式共同进行学生的培养工作,以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及就业创业能力为最终目标。[7]

5.学位论文

学位论文是研究生获得学位的重要依据。学术学位论文一般有统一的规范,论文要有创造性的科研成果,要有较高的理论价值。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学位论文不要求学术性和理论的创造性,选题一般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有明确的应用背景。论文的形式可以多种多样,可采用调研报告、可行性报告、规划设计、产品开发等形式,主要体现研究生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6.文凭发放

全日制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的学生一样,只要能够达到培养单位的要求,就可以同时取得学位证书和毕业证书。学术学位是按照学科分类中的二级学科颁发学术学位证书,而全日制专业学位是根据我国设置的19种专业学位颁发专业学位证书。

三、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西安理工大学是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是我国首批获得博士、硕士、学士学位授予权的高校之一。学校长期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特别是为国家装备制造业、水利水电行业培养了大批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从2009年开始,学校开始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覆盖7个二级学科。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我们从2009年初开始对我校的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定位、培养模式进行了多层次的研讨和深入的思考,并形成了一些具有建设性的意见。

1.转变办学理念

专业学位教育是我国在实践中不断摸索和总结出来的,适合我国国情和实际的人才培养形式,它弥补了学术学位研究生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方面的欠缺。但由于人们对专业学位的认知度还不够,专业学位培养的研究生的数量和质量还远远不能满足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要。研究生招生和培养单位应该抓住这次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招生的契机,对硕士层次研究生的培养目标进行必要的、合理的重新定位,扩大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比例和规模。把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发展作为学校一个非常重要的工作来抓,力争建设自己有特色的专业学位品牌。

2.选拔优秀生源

生源质量是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的基础和前提。与招收在职攻读人员相比,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招生对象不再受职业背景的限制,除工商管理硕士、公共管理硕士、公共卫生硕士、艺术硕士以及工程硕士的项目管理和软件工程、体育硕士的竞赛组织、教育硕士的教育管理等管理类专业和少数不适宜应届本科生就读的专业外,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审批设置的专业学位均可招收。对进入复试分数线的考生,招生院校要根据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目标着重考察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增加实际能力的测试比重,从而选拔出具有发展潜力的生源。

3.改革培养方式

全日制专业学位培养的应该是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应用型人才。这类人才一方面要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另一方面要具备一定的实践能力。为了保证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研究生培养单位应深入研究和准确把握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规律,创新培养理念,改革培养模式;要以课程学习和专业实践为主要内容构建新的培养方案。课程的设置要在学生已有的基础背景上,既要考虑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又要考虑相关领域的实际需求,以综合素养和应用知识与能力的提高为核心;要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将课堂讲授同模拟、研讨、案例、实践等形式结合起来,课程学习与实践内容要紧密衔接;要加强校外实习基地的开拓和建设,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多的实践机会,从而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要正确把握全日制专业学位论文的规格和标准,使之能够充分体现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应用课题或现实问题,使学生的学位论文能够在较深厚的理论基础上,实现一定的创新和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4.建立双导师制

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和丰富实践经验的师资队伍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培养单位要建立健全校内外双导师制,以校内导师指导为主,校外导师参与实践过程、项目研究、课程与论文等多个环节的指导工作。校内导师一般偏重理论研究,缺乏实践经验;而校外导师虽然实践经验丰富,但缺乏学术造诣,双导师制弥补了对方的不足。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对导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导师的任职资格更要进行严格的遴选。要选拔校内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主导师,另外要吸收不同学科领域的专家、学者或具有丰富从业经验的人员担任副导师,这样才能保证学生在继承本专业的知识和理论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进行的实践活动去贯彻理论,从而达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机结合。

5.注重实践环节

专业实践是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一个重要环节。专业实践的目的是为了增加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缩短对就业适应的期限。教育部规定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一年,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专业素养以及就业创业的能力。因此实践基地的选择和建设工作十分重要,它是实践教学目标能否达成的关键。要根据学校专业学位的发展战略来选择实践基地,考察其教学环境、教学设施等条件是否具备,同时要注重吸纳和使用社会资源来联合建设。要加强学校和实践基地之间的联系,完善管理机制。为了确保实践教学的质量,要对学生实践实行全过程的管理、服务和质量评价。

四、结 语

我国的全日制专业学位教育才刚刚起步,各项工作还正在探索和进行中,因此要在专业学位教育已经取得的经验基础上,不断深化全日制专业学位的教学改革。通过优化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和教学方法,为我国高层次创新型应用人才的培养探索新的培养模式。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做好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工作的若干意见.教研[2009]1号

2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上).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6)

3 黄宝印.我国专业学位教育发展的回顾与思考(下).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7)

4 王 莹、朱方长.我国专业学位与学术学位研究生教育模式的比较分析.当代教育论坛,2009(2)

上一篇: 本小学教育科论文 下一篇: 证券分析论文
相关精选
相关期刊